如何培养孩子爱集体幼儿在游戏中的合作能力

在游戏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年06期
在游戏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摘要】:具有良好的合作技能对于幼儿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而在所有的活动中,游戏则是培养幼儿合作能力最有效的一个活动之一,它为幼儿学习合作、处理人际关系提供了最好的发展机会。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13.7【正文快照】:
由于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不是“小皇帝”就是“小公主”,自己想怎样就怎样,家里的玩具也很多,不管是汽车还是洋娃娃,或者是变形金刚、积木等等,除了看电视还有电脑、i Pad,导致了现在的孩子缺乏合作交流,特别是对于大班的幼儿,面临着幼小衔接的问题,更应重视合作能力的培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霞,吕向宇;[J];学前教育研究;2001年04期
张永红;[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兰志鹃;[J];中国机关后勤;2001年10期
彭卫群;[J];中国机关后勤;2001年12期
刘胜林;[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周云,窦晓娟,陈淑萍,姚婧;[J];学前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袁爱玲;[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萨日朗;[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S1期
朱艳华;[J];太原科技;2002年01期
王晓静;[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金花;;[A];吉林省第二届中小学教师优秀科研成果评选获奖论文汇编(特等奖)[C];2011年
于雪莲;;[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高翠;;[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陈琦;;[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李敏;;[A];吉林省第二届中小学教师优秀科研成果评选获奖论文汇编(特等奖)[C];2011年
江文娟;;[A];第五届中国智慧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中国思维学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13年
唐洁;;[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四卷)[C];2013年
王淑萍;;[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上卷一)[C];2005年
高翠;;[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杨渊;樊海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斜塘中心幼儿园
郁春芳;[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李俊华;[N];甘肃日报;2005年
扬州市机关第三幼儿园绿扬分园
朱静;[N];江苏教育报;2012年
;[N];中国教育报;2012年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开元小学幼儿园
张迪;[N];中国教育报;2013年
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学前教育工作委员会理事长;[N];中国教师报;2013年
库尔勒市第三幼儿园
许蕊;[N];巴音郭楞日报;2007年
连云港市连云区幼教中心 颜敏;[N];江苏教育报;2008年
山东省临邑县恒源中心幼儿园
王志花;[N];中国教育报;2011年
宿迁市教育局教研室
李金梅;[N];江苏教育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古秀蓉;[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武雪莲;[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叶小红;[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余珍有;[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高丽;[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陆丽华;[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吴育红;[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高志娟;[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王萍;[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李承;[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丁凤丽;[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魏中杰;[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黄敏娟;[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王新洁;[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课题负责人:
学校单位:
月浦四村幼儿园
课题组成员:
预计最终成果:
预计完成时间:
在结构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策略研究
编辑:管理员?月浦四村幼儿园
点击:5214
结构活动区是有目的,有计划充分利用幼儿园活动空间为幼儿创设的学习、游戏的自由活动区域。结构游戏是幼儿最乐与参与的游戏之一,也是培养幼儿交往的兴趣与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结构游戏的特点决定了结构游戏具有群体性,需要个体与同伴的合作才能完成。但现今大班初期,幼儿大胆与同伴交往,学会用好办法解决同伴间的矛盾的能力还没有,学会协商、接纳、合作的能力不够。还需要教师继续的适时的引导并对他们施加一定的教育影响,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因此借助结构游戏培养大班幼儿的合作能力是现阶段教师的常用的教学手段。但目前,许多教师虽然意识到幼儿学会合作的重要意义,也尝试借助结构游戏这个平台来培养幼儿的此方面能力。但因对合作的含义了解不够,对在结构游戏中通过什么途径和采用什么方法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显得力不从心。因此我们开展了课题研究《在结构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策略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三位教师分工明确,只作为活动的参与者,为孩子搭建多种培养合作能力的平台,同时,我们也梳理总结在大班结构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有效方法、组织形式以及相对应的策略。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幼儿的合作意识增强了,合作能力提高了。在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的评价方式有些单一,对于比较好的教育时机教师不知如何把握。基于时间的原因,我们将在今后的研究中做进一步的深化与拓展。
关键词界定
结构游戏:凡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玩具进行建构的活动都称之为结构游戏。结构游戏是通过幼儿利用各种不同结构材料动手造型的活动,构造物体或建筑物,实现对周围现实生活的反映。
合作能力:是指在两人或多人、两个集体或多个集体共同完成某一工作或某一任务的过程中,与他人团结协作,最大效率的达到目的能力。
本课题中大班幼儿的合作能力包括:
1、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
2、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
3、与同伴发生冲突时能自己协商解决。
4、知道别人的想法有时和自己不一样,能倾听和接受别人的意见,不能欺负别人,也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合作的公平性)
一、问题的提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在5-6岁阶段目标中也明确指出:要求幼儿“体验人与人交往、合作的重要与快乐,尊重他人的需要。学会选择,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规则意识,学习评价自己和同伴。”因此,对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培养是很有必要的,能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同时也为幼儿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奠定最初的基础。
在幼儿园里,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幼儿有缺乏合作意识的表现,而一个人的合作品质是日后生存与发展所必须的。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5―6岁这一年龄段是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若教师能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培养,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国内外对本课题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综述
笔者查阅CNKI等国内网站,发现探讨如何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文章为数不少。例如陈琴在其论文《4―6岁儿童对合作本质的认识特点研究》提出了这样的结论:1、在幼儿阶段儿童对合作的认识尚处于形式认识阶段,即对合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即“几个人在一起”有了较为清楚,明确的认识,但对合作的一些内在、本质的特征,即共同目标和行为配合等的认识则明显不足,同时,在幼儿中还存在着一些不正确的合作认识。其提出了5―6岁是幼儿合作本质认知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即让我们知道大班幼儿是合作的能力培养的重要时期。研究者周嘉提出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大班幼儿的合作能力。研究者刘佳玮提出在棋艺中培养大班幼儿的团结合作能力。还有些研究者提出在角色游戏、区域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的合作能力。这些文章大多数集中于从理论方面探讨对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而从实践角度入手对此进行的研究并不多。在查阅的相关的资料中有80%是在游戏中如何培养大班幼儿的合作能力,20%是研究在结构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策略研究。目前不论是哪一种研究都只是基于教育的方向,研究的内容比较宽泛,理论色彩比较浓厚,并未提出可行性较高的操作方法。
在国外,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合作能力其实一直以来都有提到,著名心理学家帕顿自1932年首先从幼儿游戏的培养的角度探讨了幼儿合作程度,她的幼儿游戏理论揭示了在幼儿游戏行为中合作是一个渐进的培养过程。她根据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合作程度,把游戏行为分为六种水平:无所用心的行为、独自游戏、旁观行为、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协同游戏。在幼儿园中,合作很多时候是在幼儿最喜欢的游戏中出现的,幼儿在游戏中身心能得到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培养。
从国内外的现状来看,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都是很重要的。而目前又有很多因素制约着孩子这种能力的发展,其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幼儿自身的条件,幼儿的性格内向将直接影响幼儿与同伴的合作的水平。2、家庭因素:其一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他们集长辈的疼爱于一身,一般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久而久之,有的幼儿心目中只有自我,毫无旁人;其二合作机会的缺乏。因社会大气候的影响,如今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提高后,大多以独门独户为主,家长们忙于工作、更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陪孩子、教育孩子。作为独生子女的他们整日一人呆在家里,无语言、无沟通地独自玩玩具、做游戏,更难谈得上与人合作了;其三家长重知识,轻能力的教育观念。大班幼儿面临的上小学的重任,家长更多的注重的是孩子知识获得的多少,而对影响幼儿一生的合作能力的发展本不重视。3、幼儿园教师的因素。幼儿合作行为与教师的指导水平也有一定的关系。
大班幼儿面临幼小衔接,更需要发展幼儿间的合作能力,为其入小学参与合作学习打好基础。而幼儿将来要在社会上立足并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就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将自己融入集体中,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去解决问题和战胜困难。不论是结构游戏的本身要求还是孩子立足现实和未来的需要,合作都很重要。翻阅几年来的研究资料发现,有关幼儿合作意识培养的文章较多,但大多数只是从理论的角度介绍合作的意义,涉及具体操作措施、策略研究的则比较少,即使有也都比较笼统、零碎,而从各类游戏入手系统地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研究更是不多。因此,我相信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分析、调查、研究影响幼儿合作能力的各种因素基础上,能有针对性地探索出在结构游戏中以培养合作能力的有效方法、途径。
二、研究目标:
1、结构游戏中大班幼儿合作的有效途径。
2、结构游戏中大班幼儿合作的有效指导方法。
三、研究内容:
1、分析研究影响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的各种因素。
2、结构游戏中大班幼儿合作的有效途径
3、针对不同的途径,探索相应的有效指导方法
好朋友拼搭法
&& 任务合作法
&& 协商合作法
四、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3月)资料文献的准备、信息收集;课题实施方案的制定。
2、实施阶段:(2012年3月――2012年10月)课题研究全面开展,并形成阶段性成果。
根据制定的在结构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方案,探讨在结构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策略,并收集活动反馈建议。
3、总结阶段:(2012年11月――2012年12月)整理、分析、反馈总结提高并撰写研究报告。
五、研究结果
本课题在解读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大班幼儿的结构游戏特点及调查分析大班幼儿的合作现状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培养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教育资源,探索在大班结构游戏中合作的有效途径,并梳理和总结了在结构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有指导效方法两大研究结果。
(一)根据目前合作存在的三个问题,研究结构游戏中大班幼儿合作的有效途径
& 1、充分利用建构室,创造合作的机会
建构室就是幼儿园幼儿建构活动的专业活动室。在建构游戏中,幼儿一同游戏,通过自主地选择材料、自由结伴、运用自身的创造性想象和思维进行设计搭建,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有关形象的理解和认识,建构的造型千变万化。建构室具有操作性强、合作性突出等特点,在其中孩子们能够愉快地动起来,。
根据本学期教学目标,我们在建构游戏中为幼儿制定了“健健乐园”的大主题后,又在其中细化为“ 建筑队”、“绿化队”、“建筑设计师”等具体的活内容,尽可能地为幼儿创设合作的机会。又例如:在“建筑队”这一工作中,幼儿必须通过协商讨论才能明确谁来负责搬运所需的建筑材料、谁来建构围墙和大门、谁来整理收尾工作等内容,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构图上、内容上达到协调一致,通过相互合作才能共同建构出漂亮的乐园外观。
分析:建构室是教师为幼儿创设和提供与同伴合作学习机会的平台,它可以让幼儿在这个平台中进行实践学会合作。通过建构室的拼搭活动,让孩子了解各种建构材料的性质,学习空间关系的知识,同时理解整体与部分的概念,提高建构造型的审美能力而在这过程中,幼儿还必须共同商量、友好合作、互相配合,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下去。培养耐心、协作、互助、坚持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行为品质。
2、“我行我秀”家庭小组游戏,搭建合作平台。
“我行我秀“家庭小组游戏是指以家庭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具有比赛性质的游戏。游戏的内容由教师统一确定,在规定的时间内最先完成作品的家庭小组获胜。家庭小组式游戏,可以拓展幼儿合作对象的范围,巩固幼儿对不同合作环境的适应性。幼儿经过这种与人商量、讨论的锻炼,合作能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体验到与人合作中遇到种种问题。通过游戏,反复训练合作能力会对幼儿的成长发挥积极的作用。
家庭小组游戏“我行我秀”活动”经常在节日时间组织,小组成员由家长和孩子自由决定。一般情况下由两到三个家庭组成,较好的搭配是由两个家庭四个人参加。在“我行我秀” 主题活动中,家长和孩子们积极的搭建大家心中的小学。由于每个大人和小朋友心中的小学都不一样,因此他们需相互进行协商,在搭建的过程中还需要他们相互的配合。但在搭建过程中,有的家庭孩子或是家长有的能力较强,有的则相对较弱,或是性格较内向,所以,在活动中家庭的组合教师要适时适当的介入进行强弱搭配。这种组合的方式让能力强的孩子想法得到更好的施展,对于能力弱的孩子或家长们的能力也有会有所提高。同时活动结束时,教师要注重作品展示,通过对获胜原因开展积极讨论和评选,从而引发幼儿在合作方面的积极思考。为什么在内容相同人数相同的情况下,有的家庭能够获胜,有的努力后仍然没有成功?家庭小组游戏中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谁是本小组的领导?谁提供帮助?如何协作?通过回顾,在让幼儿在亲身体验后的讨论中懂得在游戏中只有与同伴协商达成意见相同,才能获得成功。从此活动中可以看出这种家庭小组游戏“我行我秀”活动为幼儿创设了合作的机会,形成了某种体验。
分析:在家庭小组游戏中,教师引导幼儿对合作的思考让幼儿从本质上真正理解什么是合作,合作的重要性。这种不但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还能和小朋友在一起进行拼搭的宽松氛围很受孩子们的欢迎。孩子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商量,也可以和同龄的孩子进行商量。商量的人群也与以前不一样了,拓宽了幼儿与人商量的范围。在这个过程中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帮助能力弱的孩子,孩子们在好朋友相互帮助的过程中完成了任务。家庭小组游戏也是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更能促进幼儿间合作,老师可以在孩子选择朋友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调配,实现强弱搭档的格局和分组。
3、抓住契机 ,在区域活动的建构游戏中促进幼儿合作。
&&&区域活动中的建构游戏就是教师在区域活动中有计划的安排一个区域。在区域的墙壁上张贴一些合作的技巧的图片(两个孩子相互帮助的图片、一些商量过程中需要的一些礼貌用语等)在内容的安排上他们可以结合主题设计游戏,除了建构已经学过的东西外,孩子们还可以加以联想。如:主题活动《我们的城市》,在建构区里,孩子们可以建构大风车、幼儿园、高楼大厦等,还会加以想象建构其它东西。如:小蚂蚁搬家、小兔拔萝卜等。
&&&& 有一次,我发现小宇正在搭高楼时,媛媛走过来说:“我来帮你吧?”小宇说:“不要,你又不是男孩子,不会玩。”媛媛气得小嘴巴一翘,走开了。这时旁边的菲菲小朋友走过去,拉着熙熙的手说:“走,我们一起去搭大风车吧,我来教你。”媛媛马上露出了笑脸,她开心地和松松搭起了大风车。不一会儿,漂亮的风车展现在他们面前,他们兴奋的叫喊着:“我们成功啦,我们成功啦。”看着他们高兴的样子,我当众表扬了他们,还展示了他们的作品,他们更开心。
&分析:现在的孩子有的不愿与他人合作、分享,独占欲强,有的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通过对区域背景环境的装饰,起到化解幼儿间与因合作引起的小问题。提醒和促进了幼儿间合作。通过主题背景下的区域建构活动,孩子们愿意与同伴合作,因此抓住契机在区域活动的建构游戏中促进幼儿合作也十分重要。此方法在运用前墙面的背景环境布置让幼儿和教师一下制作。
(二)针对”三种组织形式,整理形成了三种方法&
方法一:好朋友拼搭――搭建平台,适时点拨(适合桌面游戏)
&好朋友拼搭就是幼儿自主选择自己的好朋友(两人)进行合作拼搭共同完成任务的方法。这能够使不愿意于同伴合作的幼儿能与主动与他人进行合作。
 案例2:学校的车库
 时间:2012年  
背景:在一次“我行我秀”家庭小组游戏中,平日里话很少,性格内向的李大玮在桌子的一旁坐着不愿意参加结构游戏活动,有几个孩子都不愿意开始,我走进一个孩子问道:“你怎么不开始呀?”他轻轻的告诉我,老师,没有人愿意跟我一下做。
在观察孩子在结构游戏中的表现后,教师为幼儿拼插游戏搭建了一个平台――好朋友拼搭马路上的车。
幼儿1:我和张懿一起搭小汽车。
教师: 那你们怎么搭?
幼儿1:她搭车身,我搭车的车轮。
幼儿2:我的车轮搭好了,说着苏名轩就把四个平面的圆形的给张懿。
幼儿1:呀!你怎么搭这样的车轮呀,这样的车轮是站不起来的?
幼儿2:可是我不会呀,你说的站起来车轮,我不知道怎么搭,怎么办?
教师: 张懿你们是好朋友对吗?你能帮助他吗?
幼儿1:当然可以,让好朋友来帮助你吧。
<纲要>中明确指出,为了保证幼儿的安全与游戏的顺利进行,教师可适度介入游戏,教师介入游戏的方法有多种,但要把握好时机和分寸,以不干扰幼儿的游戏为前提,以幼儿游戏的快乐为根本,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因此建构游戏中教师的介入要遵循介入的要求教师可适度地介入。班级里的孩子拼插的水平是不相同,有差异的。当能力弱的孩子遇到困难游戏无法继续进行下去时,教师适时的点拨并借助好朋友拼搭的桥梁让能力弱的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增长自己拼搭的技能。现在的孩子有的不愿与他人合作、分享,独占欲强,“朋友”二字缩短孩子与孩子之间的距离。此方法可以用于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初期阶段,好朋友搭,用“朋友”二字更好的促进幼儿进行合作建构。&&
方法二:任务助推(适合建构游戏室)
  任务法就在主题背景下产生一个孩子们感兴趣的拼插内容,教师在此基础上规定任务,幼儿自由组合,以此促使幼儿在想办法完成任务的同时促成幼儿进行合作。
在孩子们经过几次的忙碌,赵文婧神采奕奕地走到我跟前说:“陈老师,我们合作搭的动物已经完成了。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向我介绍。我们的动物园初具规模,有动物园的绿化、动物们的住房、围栏这些基础设施都有了,一开始孩子纷纷惊叹:“好漂亮呀!”但仔细一看,这些动物小区中每有动物,动物园中一个游客也没有。厕所也没有。再看看他们的计划书,明明计划书里都有的呀,怎么现在出现了这种状况?于是我有意识地提问:你们的计划书中时这样的吗?原来刘静萱和吴凯是负责搭建动物房子中的动物的,但他们看到赵文婧和刘继龙和搭的动物住房很漂亮,就不管自己的任务,也去搭住可爱的动物小屋了。结果这组的四个成员没有按照计划书,里面却一片空白。于是我随即又问,那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们应该怎么办呢?张文婧:“应该按照计划书上来合作,不能顺便的更换自己的任务,”刘继龙接着说:“如果你们两个改了的话,就和别人做的一样的,”吴凯补充道“那这样我们合作的任务就不能完成了,就像现在这样了。现在知道了如何做了对吗?那赶快把动物园里面没有的东西搭建好。”
分析:在合作游戏中,孩子们抛开自己的任务,去完成不需要他们完成的任务,在合作中显得很随意、很自我,这势必给这一组的合作带来一些麻烦。根据《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大班幼儿应采用的教育策略之一是多采用讨论的学习形式,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充分表达各自的想法。因此采用对照任务单,引发幼儿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推动建构游戏进一步的发展,使孩子们建构的作品更具有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使作品不缺少复杂性和完整性。因此建构室的游戏中教师以任务单为桥梁,以助推为策略也是增强幼儿合作意识,提高幼儿合作能力的有效策略。通过任务单的形式来促使幼儿间的相互合作。这种方法可以在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好朋友拼搭法之后在进行使用。让幼儿知道一些任务多、时间紧的事情是必须要与同伴间进行合作进行。四个以上的幼儿就会出现幼儿与幼儿间的合作处于表面化。在大班上学期,幼儿合作的方法和技巧及与同伴协商的能力不是很强。因此方法在使用的过程中合作的人数不易过多,三个到四个最佳。
方法三:建立有效沟通法
建立有效沟通法:教师以参与者的身份主导幼儿在分组内建立有效沟通并解决分歧,帮助幼儿学会主动沟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游戏开始,媛媛、王亦凡、吴悠三人在足够时间的商量决定要继续搭上次没完成的我们的城市。具体分工为:王亦凡搭继续搭我们城市中的两幢高楼。此时,媛媛说我也想搭高楼,吴悠:这里要搭的东西还有很多,你能不能选其他的,他指了指墙上的图片。媛媛似乎不太乐意,游戏没法进行下去,我接着说:这你让她下次王亦凡也让你可以吗?基于大班幼儿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因此在老师的介入下,媛媛马上就答应了,就这样继续分工。吴悠搭城市的绿化,媛媛搭城市的马路。可是马路上的车谁来搭了,我们都有任务了,媛媛接着说。此时能力较强的王亦凡说:剩下的我们一起搭怎么呀!老师不是告诉我们有困难要一起解决吗。大家都点头同意。过了一会,吴悠正搭的起劲的时候,媛媛把头探了过开,吴悠,树罐应该用绿色,吴悠说:“我喜欢用蓝色,媛媛说:“难到你不你能帮我一下。吴悠并没有答应,而是说,知道树是绿色的吗?说着说着,两孩子就开始炒起来,于是我走上前问道:“你们怎么了,老师我要把树冠搭蓝色媛媛不让我搭”媛媛接着说:“可是树是绿色的样?”哦,我知道了原来是两个人的意见不一致呀。那谁对就听谁的好吗?我相信你们两个都是自己的公正裁判家。吴悠说:“这个办法不错我原意”。就这样孩子们有继续游戏。
分析:在这个实录中,我看到了我班孩子虽然已经掌握了一些合作的基本步骤和简单方法。但是,商量的技巧并不多,当老师给予孩子充分的商量时间时,由于游戏前商量趋于表面,深度不够。因此协商还是需要教师适时帮助幼儿建立有效的沟通。在区域建构活动中,孩子与孩子之间有商有量能很好的完成搭建的内容。当两个孩子都遇到意见不同时,教师采用积极的引导方法,也就是借助沟通帮助孩子学会了吸收她人的意见。建立有效沟通有利用幼儿在结构游戏中的相互合作。此方法运用中孩子商量的时间教师要充分的保证。
六、研究成效
&&& 我们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目前合作的现状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研究对象为大班全体幼儿,共30名,并对这30名幼儿开展了合作能力的测试。现研究成效如下:
(一)幼儿方面
& 表一:开展活动前
开展活动前
运动中能够协商,合作运动
游戏中遇到问题能吸取同伴意见
一起整理物品时,能协商参与整理的幼儿
游戏中能协商、分配角色作(语言或是动等进行表现)
值日生中能主动协商
表二:开展活动后
开展活动前
运动中能够协商,合作运动。
遇到问题能吸取同伴意见。
一起整理物品时,能协商参与整理的幼儿。
游戏中能协商、分配角色。(语言或是动等进行表现)
值日生中能主动协商。
备注:表中幼儿合作能力的各种因素的测试的内容来源于《上海师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大班幼儿交往合作发展的评价内容
(选择以上5项内容,首先考虑到幼儿合作运用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因此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都能& 其次这五项内容实际操作性强,园内的各项活动正常开展,即可根据他的参与过程做记录,方便快捷。
1、合作能力提高,合作意识增强了。
从活动开展前表一和活动开展后表二的参与人数数据上可以看出活动后高于活动开展前的参与人数。从表一和表二中可以看出,对通过大班结构游戏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策略研究可以提高大班幼儿的合作能力,增强大班幼儿的合作意识。从以上列表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在一日活动的各个方面都能较好的进行合作,和同伴分享自己的看法,并且能够在遇到困难时积极和同伴交流以解决问题。这不仅仅是增强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过程,也是发展幼儿的交流能力,学习关心和尊重同伴,了解和认识个体的差异性,促进其性格健康成长和社会化的过程。
(二)、教师方面
2、通过不同形式的指导,教师的指导能力增强了。
在诸多的教学形式中,我们深入发掘新形式的教学指导方式,寻找出一种新型的师幼互动关系。在这种新形式的互动关系中,幼儿和老师的交流机会得到了大大的增加,这也使得幼儿的合作能力进一步提高。和传统的教学指导形式相比,幼儿获得了更多的表现就会。在师幼互动过程中,孩子们得到了更加宽松自由的环境,在传统的聆听模式上增加了师生间平等互动,自由交流的平台。教师也认识到了培养孩子合作能力的重要性,其积极的扮演着指导者和顾问的角色,和孩子们一起合作。通过师生间的活动,教师和孩子们在活动中有机的融为一体。这也是个教学相长的过程,教室们通过不断的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提升,在实践中得到进步和丰富的教学经验。随着每一次的新形式师幼互动,教师和孩子都在成长的道路上又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七、下一步的思考
&& &在课题的研究中,我们发现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的评价方式有些单一,有时好的教育时机来临时教师不知如何把握。基于时间的原因,我们将在今后的研究中做进一步的深化与拓展。
八、参考文献
[1] 高月梅、张弘. 幼儿心理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
&&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2011.02&
[3] 《浅谈游戏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沈银珍.当代教育,2004,(7)
[4]《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有效方法》李宝花.早期教育,2003,(7)
上海市宝山教育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转载或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团结路29号 电话:86(21) 传真:86(21)
结构游戏中培养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策略研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培养幼儿爱集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