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曹操武将家族的武将们

历史名人对曹操的评价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历史名人对曹操的评价
作者: 文章来源:本站编辑整理
  编者按:本文由本站编辑程泳淋整理历史资料辑录,转载请添加本页链接。
历史名人对曹操的评价
  精典推荐:&
  三国时期
  孙权评价曹操: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
  刘备评价曹操:“董卓首难,荡覆京畿,曹操阶祸,窃执天衡;皇后太子,鸩杀见害,剥乱天下,残毁民物。”
  周瑜评价曹操:“操虽托名汉相,实为汉贼。”
  陈琳评价曹操:“操赘阉遗丑,本无令德,G狡锋侠,好乱乐祸。幕府董统鹰扬,埽夷凶逆,续遇董卓侵官暴国”
  《曹瞒传》评价曹操:太祖为人佻易无威重,好音乐。(注:此书散佚,散见于后世作品引录)
  魏晋南北朝
  《三国志(注)》评价曹操: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
  裴松之写过:“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三国志(注)》”
  元稹评价曹操:“曹瞒篡乱从此始”――《董逃行》
  陆机:“曹氏虽功济诸华,虐亦深矣,其民怨矣。――《辩亡论》
  唐玄宗常自比“阿瞒”。
  唐太宗说曹操是: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刘知几评价曹操:“罪百田常,祸千王莽。”――《史通?探赜》
  洪迈评价曹操:“曹操为汉鬼蜮,君子所不道”――《容斋随笔》
  司马光评价曹操:以魏武之暴戾强伉,其蓄无君之心久矣。乃至没身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资治通鉴》
  王夫之评价曹操:“曹操父见杀而兴兵报之,是也;l杀男女[1]&&
文章录入:fa&&&&责任编辑:fada&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最 新 推 荐
最 新 热 门
相 关 文 章对于曹操的评价.
曹操为人奸诈而豪迈,就是一般说的“奸雄”.大家都很熟悉的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所谓“奸雄”,就是“奸而雄者”.像严嵩、秦桧那样,鬼鬼祟祟,偷偷摸摸,奸而不雄,就只能叫“奸贼”;像董卓那样,横行霸道,蛮不讲理,雄而不奸,就只能叫“枭雄”.枭雄这个词,也有多种解释.枭,本义是猫头鹰,引伸为首领、魁首、雄长,比如盐枭、毒枭;也引伸为骁勇、豪雄、桀骜不驯,比如枭 骑、枭将.所以,《现代汉语词典》对“枭雄”的解释,就是“强横而有野心的人物;智勇杰出的人物;魁首”.鲁肃说“刘备天下枭雄”(《三国 志•鲁肃传》),黄权说“刘备天下枭雄”(《后汉书•刘焉传》),便都是看出刘备乃“智勇杰出的人物”,骁勇、 豪雄、桀骜不驯;而我们把董卓看作枭雄,则指他“强横而有野心”.枭雄是“强横而有野心”,则奸贼就是“奸滑而有贼心”,奸雄就是“奸滑而有雄心”.奸雄者,奸诈而又豪雄也.以下为“尽量详细”:1、大气.曹操是真实的,也是本色的.包括他的奸诈、狡猾、残忍、暴虐,都表现得从容不迫,落落大方,真诚而坦然.这实在是一种“大气”.“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从这个角度看,曹操是英雄,而且是大英雄.曹操的气质,正是一种“大气”,一种将生死成败、进退荣辱置之度外的豁达大度,一种我行我素、笑傲江湖的英雄本色.曹操确实是很大气的.读他的诗和文,常会感到他的英雄气势.哪怕是信手拈来,嘻笑怒骂,随心所欲的短章,也因有一种大气而不显粗俗.尤其是他的《观沧海》,是何等的气势:“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样的诗,确非大手笔而不能作.钟嵘说:“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这种悲凉,除如刘勰所说,是“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 故梗慨而多气也”外,与曹操对宇宙人生的哲学思考也不无关系.曹操毕竟是乱世英雄,对于生命的毁灭,他比谁都看得多.他的感慨,是多少要带点终极关怀的意味的.也许,正是这种对宇宙人生的透彻了悟,使曹操自始自终都能够以笑容面对艰难困苦和曲折坎坷.如果去读《三国志?武帝纪》,我们就会发现,笑、笑曰、太祖大笑这些字眼,竟会频频出现.当然,曹操的笑是各种各样的.有放声大笑,开怀大笑,也有自我调侃的苦笑、嘲笑,还有讥笑、冷笑,甚至是充满杀机的冷笑.然而曹操始终在笑.曹操也哭.他的战友去世,他的朋友去世,他的亲人去世,也会嚎啕大哭.但如果是做错了事情,打了败仗、遭到人家的羞辱,曹操绝对不会哭,他一定是笑.因为曹操豁达开朗大气磅礴,他是一个性情中人和本色英雄.2、可爱曹操是很可爱的.生活中的曹操常常穿薄绸做的衣裳,腰里挂一个皮制的腰包,用来装手巾之类的零碎东西,有时还戴着丝绸制的便帽去会见宾客.与人交谈时,也没什么顾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说道高兴处,笑弯了腰,一头埋进杯盘之中,弄得帽子上都是汤汤水水.这些细节,是一部对曹操不太友好的《曹瞒传》告诉我们的,其本意是要给曹操扣上“佻易无威重”(轻俘)的帽子.然而我从中读出的,却是曹操的率真风趣、洒脱随和.曹操确实风趣.他喜欢开玩笑,常常正经事也用开玩笑话说.据《三国志?毛玠传》,建安十七年机构改革时,有人要求裁并东曹,其意在排挤秉公办事、不徇私情的东曹掾毛玠.曹操的回答却很幽默.他说,日出东方,月盛于东.东西,东西,人们总是先说东而后说西,为什么要裁并东曹呢?结果,被裁并的是西曹.这就既改革了机构,又保护了毛玠.战场上的曹操也很可爱.据《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建安十六年曹操西征马超、韩遂时,和韩遂在战场上约见.韩遂的士兵听说曹操亲自出场,都争先恐后伸长了脖子要看他.曹操便大声说:你们是想看曹操吧?告诉你们,和你们一样,也是个人,并没有四只眼睛两只嘴,只不过多了点智慧!这话说得很实在,也很可爱,还很洒脱.作为朋友的曹操更可爱.曹操喜欢开玩笑,也喜欢会开玩笑的朋友.太尉桥玄是最早赏识曹操的人,和曹操算是“忘年交”.据《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曹操在祭祀桥玄的文章里就讲了一句笑话,说当年桥老曾和他“从容约誓”:我死以后,路过我的坟墓,如果不拿一斗酒和一只鸡来祭一祭,车过三步,你肚子疼起来可别怪我.这就比那些官样文章的悼词可爱得多,情感也真实得多.3、说真话曹操最可爱同时也最遭人嫉狠之处是他说真话.本来,搞政治斗争,在官场上混,是难免要讲些假话的,至少要讲官场套话,何况曹操是“奸雄”.但只要有可能,他就讲真话,或讲得像真话,不做官样文章.他的《让县自明本志令》(又名《述志令》),原本是一篇及其重要的政治文告,称得上“政治纲领”四个字的,却写得实实在在,明明白白,通篇大白话,一点官腔都没有.曹操实在是聪明.在一个人人都说假话的时代,最好的武器就是实话实说.这不但因为实话本身具有雄辩的力量,还因为你一讲实话,西洋镜就拆穿了,讲假话的人就没辙了,他们的戏就演不下去了.当然,曹操这样说,并不完全出于斗争策略,还因为他天性爱讲真话,说实话.即便这些实话后面也有虚套,真话后面也有假心,有不可告人的东西,也隐藏得很自然,不露马脚.甚至哪怕是说假话,或者说一些半真半假的话,或者是把假话藏在真话的后面,也讲得坦荡, 讲得流畅,讲得理直气壮.可以说,曹操这个家伙,就连撒起谎来,都是大气磅礴的谎.4、宽容.曹操是一个有仇必报的人,但也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很多与他为敌的人、背叛他的人,他都放过了.魏种,原本是曹操最信任的人.张邈反叛时,许多人倒戈跟随了张邈,曹操却十分自信地说:只有魏种是不会背叛我的.谁知魏种也跟着张邈跑了,气得曹操咬牙切齿:好你个魏种!就是跑到天涯海角,我也饶不得你!但当魏种果然被俘时,曹操却叹了一口气说:魏种是个人才啊!又任命他去当河内太守.毕湛的母亲、弟弟、妻子、儿女被张邈扣押,曹操便对他说:令堂大人在张邈那里,你还是到他那里去吧!毕湛跪下磕头,说自己没有异心,感动得曹操流下眼泪.谁知毕湛一转身连招呼都没打一个,就背叛曹操投奔了张邈.后来,毕湛被俘,大家都认为他这回必死无疑.谁知曹操却说:尽孝的人能不尽忠吗?这正是我的到处要找的人啊!不仅不治毕湛的罪,还让他到孔夫子的老家曲阜去做了鲁国相.这两件事,都记载在《三国志武帝纪》正文,也应该可信.甚至对于背叛了自己的朋友,曹操也很看重当年的情谊.陈宫和曹操有过一段不平常的交往,曹操出任兖州牧,就是陈宫的功劳.后来陈宫死心塌地地帮吕布打曹操,被俘以后,也死不肯投降.曹操便叫着他的字说:公台,你死了不要紧,你的老母亲可怎么办呀!陈宫长叹一声说:陈某听说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老母是死是活,全在明公您了.曹操又问:你的老婆孩子又怎么办呢?陈宫又说:我听说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后,老婆孩子是死是活,也由者明公看着 办了.说完,头也不回,昂首就刑.曹操流着眼泪,为他送行.陈宫死后,曹操赡养了他的老母,还帮着把他女儿嫁了,对他们家比当初是朋友时还要好.《三国志》里面,没有陈宫的传,这是记载在《吕布传》里的.裴松之注引《典略》,则说得更详细.5、英雄无奈是多情曹操是儿女情长的人.曹操南征北战,戎马一生,享受天伦的时间不多,因此对家人的感情特别珍惜.据《三国志后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曹操在临终前还说过这样的话.他说:我一生所作所为,没有什么可后悔的,也不觉得对不起谁,惟独不知到了九泉之下,如果子修向我要妈妈,我该怎么回答.子修就是曹昂,是曹操的长子.曹昂的生母刘夫人早逝,便由没有生育的正室丁夫人抚育,丁夫人也视为己出.后来曹昂阵亡,丁夫人哭得死去活来,又常常哭着骂着数落曹操:把我儿子杀了你也不管.曹操一烦,便把她打发回了娘家,因此去世前有这样的说法.其实曹操还是做过努力的.他亲自到丁夫人娘家去接她,丁夫人却坐在织布机前织她的布,动都不动,理都不理.曹操便抚着她的背,很温柔地说:我们一起坐车回家去,好不好呀?丁夫人不理他.曹操走到门外,又回过头来问:跟我回去,行不行呀?丁夫人还是不理他.曹操没有办法,只好和她分手.以曹操脾气之暴躁,为人之凶狠,做到这一步已很不简单.何况曹操还让丁夫人改嫁,不让她守活寡,只是丁夫人不肯,她父母也不敢.6、改革家曹操和诸葛亮一样,既是新秩序的建设者,又是旧制度的改革者.范文澜先生《中国通史》说,曹操在北方,诸葛亮在蜀国,都“革去了一些东汉的恶政”.在我看来,曹操最值得肯定的地方,就在于他要建立一种新的秩序.这个新秩序从阶级关系讲,是庶族的;从意识形态讲,是法家的.因此,它和曹操这个人一样,也是要打折扣的.因为历史证明,最适合帝国的统治阶级,就是庶族地主;最适合帝国的意识形态,却不是法家思想.隋唐以后的政治路线,既不是袁绍的“士族儒家”,也不是曹操的“庶族法家”,而是“庶族儒家”.但这只能在经过了魏晋南北朝369年试错之后才能实现,以司马家族为代表的士族政权也有历史的必然.曹操既超前又失误,岂能不败?7、古今罕见的旷世奇才千百年来,曹操可能是被议论最多的历史人物之一,至今仍然有人为他争论不休,可谓誉满天下也谤满天下.但是,没有一个人质疑曹操的才干.曹操是古往今来少有的大军事家.曹操的兵法韬略,堪比韩信、白起,故有“谈兵者无过孙武,用兵者无过韩信、曹公”之说(见何去非《何博士备论》),且自创兵法,写下《孟德新书》,批注《孙子兵法》,可谓文武兼备,理论结合实战.除此之外,曹操更是政治家、谋略家、文学家,建安“三曹七子”之首,其叱咤风云、临险不惊的军事才干,气壮山河、舍我其谁的政治抱负,直抒情怀、气魄雄伟的诗词文赋等等,千古以来,除了毛泽东之外,少有其匹.即便是不喜欢曹操的文人,也不得不承认“曹公兵机智算,殆难与敌,故能肇迹开基,居中作相,实有英雄之才矣”(虞世南语.见《唐文拾遗》卷十三);即使是他的敌人诸葛亮、刘备也不得不说“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先帝每称操为能”(见《出师表》);而伟大领袖毛泽东更是坦言:“我的心与曹操是相通的”、“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鲁迅先生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8、多才多艺的全能型人才《三国志》评价曹操为:“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后人誉其为中华民族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文武双全、文艺兼亥之人.曹操的才能多种多样,《三国志》记载“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及造作宫室,缮治器械,无不为之法则,皆尽其意”.除了是文学大师,曹操还是一代书法家,在音乐上也是造诣极深.历史上见过曹操书法作品的人,无不赞其书作有“金花细落,遍地玲珑;荆玉分辉,瑶若璀粲.”、“笔墨雄浑,雄逸绝论.”之大美.汉朝末期,书法评论家评出章草大家有五人,即:崔瑗、崔实、张芝、张昶、曹操.南朝的书法评论家梁瘐肩在其《书品》中,把古代名人的书法作品分为:上、中、下三品,每品又分作上、中、下,共九品;他把曹操的书法作品列入中中之品.唐代书法家兼评论家张玉灌,按历代书法家的艺术成就,把它们划分为神、妙、能三类:杰立特出者为神,运用精美者为妙,离俗不谬者为能;他在书法评论专著《书断》中称曹操的书法作品为妙品.由此看来,曹操的书法作品虽不能列为神品、上品,但在全国名书法家中是数得着的.按理说,他也是个书法大家.张华《博物志》说:“恒谭、蔡邕善音乐,……太祖皆与埒能.”,这说明曹操所具有的音乐才能,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曹操喜爱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他喜爱的是何种音乐呢?据说他不喜欢呆扳、少变化的雅乐,而喜爱形式多变、活泼生动、各具特色的俗乐:即一人领唱,三人和唱,或一人吹管、一人弹弦,一人打节拍,同时主唱……“魏武帝尤好之”;这种清新、悦耳,摇曳多变的音乐,刺激了曹操的创作欲望.因而,“曹操创制了大量俗乐歌辞,成为文学史上第一个大力写作俗乐歌辞的文人诗人”.凭曹操的音乐才能及作歌辞的质与量,我们称他为杰出的音乐家是当之无愧的!曹操一生创作颇丰:明代胡应麟在《诗薮·杂编》中说:“自汉而下,文章之富,无出魏武者.集至三十卷,又《逸集》十卷,《新集》十卷,古今文集繁富当首于此.” 据有关考证说,“后代流传的曹操著作有十九种之多.”,“曹操创作的数量雄视一代,因而充分发挥了震烁、影响一代的作用”.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高陵考古方谈曹操家族DNA研究:不了解也不评价-中新网
高陵考古方谈曹操家族DNA研究:不了解也不评价
近日,复旦大学历史学和人类学联合课题组发布了关于曹操家族DNA研究的最新成果,称已100%确定了曹操家族的共有基因类型。
  曹操的身世一直是个历史之谜,曹操墓尚未确认,没有曹操本人的DNA,专家凭什么100%确定其家族共有的基因呢?课题组负责人――复旦历史系教授、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韩N和复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李辉,回答了公众的疑问。
  为何研究曹操DNA?
  此前,河南安阳“曹操墓”的真假曾引发社会广泛争论。如今,复旦公布曹操家族的DNA研究成果,是否有借“曹操之名”博眼球、拉经费之嫌?
  韩N说,找曹操家族做研究,有科学的必然性,也有偶然因素。“用遗传学技术研究历史,世界很多国家都有成功的案例,但主要集中在史前,我们希望能够把这个手段运用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正好在这个时候,河南安阳宣称发现了“曹操墓”。“我们觉得,遗传基因学手段,可以为曹操墓的真伪提供佐证,于是就尝试去做了。”
  而且,追寻曹操的基因“足迹”也相对容易。李辉解释:首先,曹操家族是帝王家族,家谱记载比较全,如果随便找一个普通老百姓的家谱,不是断断续续就是缺少记载,肯定没办法做研究;其次,曹操这个人由于历史争议性,所以假冒的人不多,客观上保证了其家族后代的相对可靠;其三,曹氏宗族的墓葬集中,保存条件较好,材料丰富,所以帮助课题组很快找到了第一个切入口,确定了检测的古DNA样本。
  凭什么100%确定家族基因?
  没有曹操本人的DNA,专家凭什么100%确定其家族共有的基因呢?
  李辉说,要把曹操家族后人与近2000年前的曹操进行“亲子鉴定”,锁定曹操的DNA特性尤其重要。课题组从2009年起在全国征集曹操后代(男性)的静脉血样本。采集对象包括79个曹姓家族的280名男性和446个夏侯、操等姓氏在内的男性志愿者,最终样本总量超过1000例。
  与此同时,课题组专家对全国各地258个曹姓家谱(其中118部在上海图书馆)做了全面的梳理研究,并与史书和地方志参照,找到曹氏迁徙的线索。“比如曹氏各个分支的祖先以及现居住地与历史记载上曹操后代的流向能不能相吻合。”韩N说,经过这一步骤的研究,课题组筛选出了家谱记载为曹操直系后代的8个曹氏族群。
  锁定这8个族群后,再对他们的DNA进行检测。“人类DNA共有30亿个碱基对组合成23对染色体和线粒体,男性独有的、碱基对也比较稳定的Y染色体是最合适的检测对象。”李辉说,经过复杂的Y染色体DNA全序列检测,最终发现其中6个家族属于O2*-M268的基因类型,这6支O2*-M268类型样本的祖先交汇点在1800年至2000年前,正是曹操生活的年代。
  李辉认为,该基因类型非常罕见,假冒的可能性只有千万分之三。“因此,在法医学上可以认定,他们是真实的曹操后代。”同时,课题组从曹操叔祖父曹鼎牙齿中提取的古DNA(上世纪70年代出土于安徽亳州的曹氏宗族墓),也属于上述基因类型。根据史料记载,曹操之父是曹操祖父的养子,曹操直系后代与曹操叔祖父有同样的基因类型,说明“曹操之父当年来自家族内部过继。”李辉说。
  人文内容能用科技手段解释吗?
  发现曹操的DNA究竟有什么学术意义?针对网民“拿着科研经费当儿戏,‘吃饱了饭没事干’”的质疑,课题组专家表示,科学研究不是闹着玩,或者功利性地为了帮人“认祖归宗”,而是证明了一种跨学科研究的优势和突破。复旦此次的研究成果,第一次从基因层面验证了许多同姓人群在千百年前确实是一家。而生命科学和历史学的跨学科合作,也将有助于更多历史谜团的揭开。
  “史学研究的终点往往是生命科学研究的起点,生命科学研究的结果又为历史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和证据。”韩N说,在这次曹操家族DNA的研究中,课题组验证了汉代丞相曹参的家族基因,与曹操的家族基因没有关系,从而证明曹操是曹参后人的说法有误;其次,民间传说“操”姓是曹操后代改姓而来,经过基因验证这两个姓氏之间也没有明确的遗传关系;另外,研究还表明现有的“夏侯氏”基因与曹操家族基因也不一致,因此曹操从夏侯氏抱养而来的说法也不准确。
  李辉表示,复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计划做一系列历史人物的研究,比如孔子后代的基因类型分析,甚至是中国远古时代的传说人物,或许也能从基因学领域寻找到“蛛丝马迹”。“人们一直认为尧、舜、禹是历史传说,通过现代基因反推和古DNA检测,或许可以改变这种说法。”
  DNA考古靠谱吗?
  这次的研究中,复旦大学运用了古DNA鉴定。这种方式让很多人觉得不靠谱。一直从事考古研究和节目的媒体人秦凌杰认为,人类经过多年迁徙和发展,基因可能会发生变化,DNA考古不一定准确。上海学者康栋东介绍,古DNA考古已基本在学界得到认可。采集古代骨头的DNA也并不是简单地表面提取,而是用特殊工艺从内部提取。早在1981年,中国科学家对马王堆汉墓古尸进行了核酸分离与鉴定,就发表了首篇有关古DNA的研究报告。
  曹操家族DNA的确定来自于样本检测之后的反推,六地相同DNA曹姓家族的汇合点可追溯到1800年前左右。这种方式科学吗?中国盗墓史研究专家倪方六和亳州考古第一人李灿都认为,这种方法并不是百分之百完美,但符合科学研究的规律和严谨性,“科学研究本来就没有办法得出百分之百的结论,90%以上的可能性已经是很高的了。”
  高陵考古方:拒将头盖骨送检
  此次发布引起的最大争议来自河南安阳曹操墓。据了解,这几年,课题组李辉教授等人多次找到安阳相关部门,请求他们将头盖骨送检,但屡遭拒绝。
  针对复旦大学课题组首次100%确定曹操家族DNA,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曾参与曹操高陵考古工作的贾连敏称,用DNA鉴定曹操家族是一个新思路和新方法,DNA鉴定古人是新兴的考古研究方法,但目前其权威性并不能得到学术界的完全认可。比如现代人接触到遗骸,就可能使得遗骸沾染了现代人的DNA。贾连敏还表示,不会对曹操墓内的遗骸进行DNA检测,去和复旦大学的“曹操家族DNA”比对。
  贾连敏说,复旦大学所做的是自然科学,他们不了解也不会去评价。
  是否会将安阳大墓内的遗骸去和复旦大学的“曹操家族DNA”进行比对?贾连敏告诉记者,“以后不排除用新技术做进一步的鉴定,但是现在对复旦大学课题组的研究不了解,不做评价。”
  曹姓后人:一笔写不出两个曹字
  韩N介绍,他们以安徽亳州为中心,对周边省市进行了寻访和考察,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记载情况进行了细致研究。“从我们的研究结果看,安徽是迄今为止国内曹操后人最集中的省份,人丁最兴旺。”韩N教授告诉记者,目前安徽境内的曹操后人主要分布在亳州、舒城和绩溪三地,另外6支曹操后人分布在江苏海门、广东徐闻、江苏盐城、山东乳山、辽宁东港、辽宁铁岭等地。
  本次曹操家族DNA发布,确定了六支曹操后人,但亳州曹姓并不在此列。对于此,亳州曹姓后人有何看法?记者联系了亳州曹元村的曹同林。此前,他和族人一起参加了复旦大学血液采样。以前他们都认为自己是曹操后人。他介绍,曹姓聚集地附近有一个曹堂庙,在曹姓族人中影响很大,但家谱中并没有很完全的记载。老辈人曾说他们家族是从山西搬过来的,跟曹操有多大关系就不知道了。
  “当然以科学研究为准。”曹同林说,大家的心态都很好,“一笔写不出两个曹字。”他说,族人们还是会用曹操的英雄故事来教育后人。
  研究确定为曹操后人的舒城人曹友平则表示,曹姓分散各地,各过各的日子,并没有因是否为曹操后人有所改变。
  记者:如果对曹操家族的研究得到验证,是否可以将基因工程学推广到历史研究的其他方向?
  李辉:但我们已经计划用遗传学来研究历史。其实早在我们之前,世界上已经有不少成功的先例,但主要集中在史前时期,我们希望把这个手段往后延伸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
  记者:接下来会有哪些计划?
  李辉: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做立体的研究,一个是大的中华民族形成史研究,第二是做中华家族史研究,第三是做中国历史人物的研究,从三个层面去建构整个中国古代的历史。
  我们总的目标是想做一个中华民族形成史的研究。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怎么形成的,有多少民族融进来,他们怎么融合,在各个地区形成什么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在民族的层面把中华民族的形成史用科学与历史相结合的手段,以及跟人类学相结合的手段,做出一个全新的中华民族史。
  有不少理论研究认为,远古时期充斥着各种传说,认为尧舜禹、黄帝、炎帝都是历史传说,而今天我们进行的研究,将验证这种说法。
  延伸阅读
  将探求孔子家族
  基因类型
  课题组的专家称,曹操家族DNA研究只是个案,但其使用的创新技术,将被推进到更广泛的领域。他们迫切地希望,可以用科学来揭示少数民族的基因构成和民族融合史。
  李辉表示,复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计划做一系列历史人物的研究,比如孔子后代的基因类型分析,甚至是中国远古时代的传说人物,或许也能从基因学领域寻找到“蛛丝马迹”。“人们一直认为尧、舜、禹是历史传说,通过现代基因反推和古DNA检测,或许可以改变这种说法。”
  “不过,我们还没有得到孔家的授权,必须为他们保密,”李辉说:“因为这个涉及到科研伦理的问题。研究一个家族必须签订保密协议,所有的结果都是他们的隐私,只能由他们授权发布,或者自行公布。”
  与此同时,在该研究课题的基础上,一门由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共同参与的新学科――“历史人类学”,有望在复旦大学产生。“遗传学、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可以用来验证历史文献的真实性。另一方面,生命科学、历史学和人类学的跨学科研究,采用了相互印证、相互佐证的方法,为将来中华民族形成史、中华民族家族史以及部分重要人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思路。”韩N说。
  复旦大学校方表示,希望越来越多的跨学科研究成果能够“倒逼”现在大学科研管理体制和考核机制的变革,以单一学科作为评估通道的模式得以逐渐打破。
  课题组专家表示,对曹操后代的追寻,第一次从基因层面验证了许多同姓人群在千百年前是一家的可能性。其间,生命科学、历史学、人类学的跨学科合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安徽亳州:
  “2亿打造曹操故居”
  没有根据
  近日,复旦大学历史学和人类学联合课题组发布关于曹操家族DNA研究最新成果的消息引发社会广发关注。有消息称,在研究成果中,已经确定还居住有曹氏家族后人的安徽亳州,欲投资2亿元占地4亩打造曹操故居。对此,亳州市方面回应,这一说法没有根据。
  “亳州本身就有曹操故居,因为没有房屋建筑,所以属于遗址类,目前是市级文保单位。”亳州市文物管理处处长薛冰告诉记者,事实上亳州很早就有意向,效仿西安等地,以故居原址为中心,在文物保护的基础上做一些文化旅游方面的拓展项目。
  “但是这个项目一直处于谋划阶段,还没有真正的支撑对象,至于投多少资金、谁来投、占地多少更是没有定论,2个亿的说法显然是没有根据的。”薛冰说。
  据介绍,上世纪70年代以来,文物部门先后在亳州谯城区境内发掘出了曹腾墓、曹嵩墓等近十平方公里的曹氏家族墓群,曹腾墓和曹嵩墓中只出土了部分文物,没有人体样本,只有“元宝坑墓葬”中发现两颗牙齿。
  薛冰告诉记者,复旦大学课题组在进行曹操家族DNA研究过程中曾两次来到亳州进行取样。第一次是2010年,课题组来到亳州,提取了居住在曹氏家族墓群附近村庄村民的DNA样本,这里有很多是曹姓族人和为家族墓群守墓的人。2011年,复旦大学再次来到亳州,在征得亳州市政府和当地文物部门同意后,借走了从“元宝坑墓葬”中出土的两颗牙齿进行研究。此外,课题组还在亳州进行了一些民间走访和文献调查。在此过程中,亳州市方面予以积极配合。
  据了解。曹氏家族墓群位于亳州市魏武大道两侧,是魏武帝曹操家族墓群,时代为东汉,占地约10平方公里,已发现50―60座墓葬,其中包括曹操祖父曹腾和父亲曹嵩等人的墓葬,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宋宇晟】
>文化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曹操家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