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wbo拳王争霸赛邹市明邹市明孩子

邹明轩(轩轩)骑在爸爸邹市明背上。
抛开拳王和美女主持的光环,邹市明和冉莹颖也是一对出色的爱人。外人只看到他们如今的成功、光鲜、高调,反而忽略了这段爱情中最为闪亮的相互付出和牺牲。文 / 阿饼
当邹市明开始出现在综艺节目时,职业面目是很模糊的——两届奥运会拳击冠军?这个身高只有164cm、长相文气、体型瘦弱的男人,不说还真难猜到是拳王。与《爸爸去哪儿》第三季的其他几个爸爸相比,他帅气不如刘烨、霸气不过胡军,也比不上林永健接地气,倒是和夏克立有点像,都那么暖心、细心,同样以高情商被网友津津乐道。这时的邹市明只是“胖轩”的好爸爸。这个网络点击量上亿的亲子综艺节目拍到第八集,邹明轩在草原上与内蒙古的孩子摔跤,和对方拧成一团,一遍又一遍被摔倒,又一遍又一遍站起来,在慢镜头回放的电视画面中,他不再是那个喜欢追着小姐姐裙尾、好吃贪玩的4岁小孩,他的脸上有一种顽强坚毅,承袭了父亲在拳击场上的顽强与执着精神。网友们因为这一幕对邹明轩路转粉,也真切地感受到拳王父子的基因与血脉。这,仿佛才是邹市明作为中国拳王在普通大众面前的第一次闪亮登场。
邹市明和儿子轩轩在节目中。
除了《爸爸去哪儿》,邹市明还参加了《与星共舞》、《女婿上门》节目,以及在时尚杂志上曝光——每次都是一家四口齐上阵。从专业运动员到丈夫、女婿、父亲,再跨界到娱乐和时尚明星,从体制内的中国拳击队队员到世界职业拳击争霸赛选手,在荧幕前走红的同时,关于他们夫妻的非议也一直不断。总有人问:邹市明还打不打比赛了?说好的金腰带呢?这一切,冉莹颖都心中有数。她是拳王背后的妻子,也是这个家庭里把握着风筝线的母亲。从拿起电话打给《爸爸去哪儿》节目导演、毛遂自荐“我老公叫邹市明,是个奥运会拳击冠军,我儿子叫邹明轩,长得很可爱”开始,她就想好要给丈夫更多的角色尝试。她说:“我想让他的世界更宽广。”
邹市明一家。
他和她的关系,“是朋友,是情侣,是夫妻,是助手,还是兄弟”。
2015年圣诞节后的第二天,邹市明和冉莹颖穿着同种花色的迷彩羽绒服,出现在上海市郊的拳击训练场。采访开始前,两口子提议分开聊,他们老夫老妻地商量着:“你先说还是我先说?”好像学生时代排队打针一样。最后,一个眼神交流,决定邹市明先上,冉莹颖则哄着轩轩去了隔壁击剑训练场玩。为什么要分开接受采访?邹市明说:“我太了解她了,她要说什么我不用听都知道。”看似轻描淡写,后来谈到情深处,他才道出原委:“有些话,她不在场我才能说出来……这些年她为我付出太多了。”邹市明说,他答应参加综艺节目《与星共舞》,是为了感谢妻子一直以来对他拳击事业的支持,他希望在舞台上能与她共舞。节目上,他们的第一支舞,结合了Hip-Hop和伦巴,需要激情、力量、柔情。音乐响起,当冉莹颖开始移动舞步,她说自己脑中全是与邹市明从相知、相恋到现在的一帧帧画面。 “整个舞蹈跳的就是我们的心声,我想到了邹市明一路上的不容易,我们有太多的责任、太多辛苦、太多让人不能理解的地方……”同样,对邹市明来说,他与冉莹颖之间,一支舞表达不完,他说:“我们的关系很复杂,是朋友,是情侣,是夫妻,是助手,还是兄弟。”
邹市明说,参加综艺节目《与星共舞》,是为了感谢妻子一直以来对他拳击事业的支持。
演练过无数次分手,但已经习惯生命里有彼此陪伴。与天下所有普通情侣一样,经历过的异地、异国、异时恋爱中,他们遭遇了种种现实阻力。2006年,邹市明与冉莹颖开始第一次约会,爱情正甜蜜,第二天邹市明就飞去古巴训练,中断了联系。在大洋彼岸,邹市明满大街找公共电话亭,冉莹颖则在家里焦急守望。好不容易通上电话,一聊便是几小时,直到电话卡打爆。这还不是最难熬的情况。2008年,邹市明为了备战奥运会,在国家队里接受封闭式集训,足足半年无法与外界联系,连发短信也不能。而在北京同一片天空下,冉莹颖正面临大学毕业、找工作、找房子等最需要一个肩膀的节骨眼,“就算是在超市里帮着拎一袋重物也好呀”。虽然是分开采访,但夫妻俩心有灵犀地向我描述了同一个画面。在《非常静距离》节目上,冉莹颖拿出了一沓明信片,是她在那半年里每天写的情书,这既是对邹市明的思念,也是她为自己这份爱情的打气。4月19日是他们相爱的日子,他们以各种方式纪念这个数字——第一辆车的车牌尾号,甚至连“分手”,他们也选择在这一天,并且要尽可能地华丽与戏剧化的仪式感,好让对方永远不忘记彼此。许多年前,在一次“平常”的分手仪式里,邹市明准备了一排礼花,喊来了所有弟弟妹妹做见证。他让弟妹们点上礼花,自己与冉莹颖面对面说一声“分手吧”,然后在绚烂的烟火中各自往反方向奔跑,像偶像剧里最浪漫的一幕。
拳王的爱情也和普通人的爱情一样,有过分分合合。许多年后,两夫妇笑着回忆那一晚的结局:“我们跑着跑着,没跑多远,就各自摔倒在水坑里,后面还跟着几个看热闹的弟弟妹妹,画面一点也不浪漫呀。”当时,他们一边回头笑对方,一边就和好了。在更多的分手情况里,邹市明说:“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摸枕头底下的电话想打。不是吵架了吗?不是分开了吗?她在我生命里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吵吵闹闹也好,突然有一天没有人陪你吵了,不习惯。”2008年,熬完那与世隔绝的大半年,邹市明拿着奥运金牌向冉莹颖求婚。他为此很自豪:“我相信世界上拿钻戒求婚的男朋友比比皆是,但我拿了奥运金牌感谢她。作为一名拳击运动员、国家队顶梁柱,这块金牌是我的一个梦想,也代表了为中国国家队努力这么多年的收获。我觉得这是我人生中最浪漫的一刻。”冉莹颖当然明白这块金牌的分量与情谊。她说这也是邹市明最吸引她的地方:“他这个人很纯粹,纯粹到有时你觉得他有点傻。但我就喜欢他这种纯粹,还有对梦想的坚持。”看似柔弱的冉莹颖有个外号叫做“冉哥”,她经常被邹市明“嫌弃”太哥们儿了。在大多数落单的日子里,她学会了照顾自己,在央视财经频道担任主播期间,她生下邹明轩,一边学财经考研,一边学育儿知识带孩子。在美国生活的第一个情人节,邹市明训练完后,累得来不及买花给冉莹颖,他回家一看,她已买了一束玫瑰插放在餐台上,她说:“情人节嘛,你不给我买我自己买。世界上最廉价的就是钱。”这句话,塞得他又心酸又心疼。
2011年,邹市明与冉莹颖结婚。
他们的儿子“刚刚呱呱落地,就带着保护父亲的责任”。真正磨合是从结婚开始。结束十多年聚少离多的恋爱长跑,邹市明和冉莹颖进入家庭生活,一开始,邹市明很不习惯没了在国家队那样起居饮食全方位的照顾,也看不惯冉莹颖在貌美如花后的随性——例如长头发散落在家里各处。而多年来习惯了独自生活的冉莹颖,也受不了邹市明的“集体生活”精神。直到结婚七八年后,她还是忍不住要吐槽一下当年那个“集体”蜜月:“他在沙滩上很用心地摆了个烛光晚餐,月光从天上洒到海上,银色的大海、白色的沙滩,我好激动好开心。结果过了一会儿,左边的邻居来了,右边的邻居也来了……顿时我们的蜜月之夜就有了团队的感觉。”邹市明总说自己是金牛座不懂浪漫,但他所做的每一件小事,都和那个“集体”蜜月一样被铭记在冉莹颖心里。比如,走在一起风大时,他拉开衣服把她藏在胸前;比如,他若无其事地打电话问她“你今天干吗”,过了一会儿就出现在她家楼下;比如,她闹冷战了,他就点一桌全是她爱吃的东西哄……平时,他喊她老婆、宝贝,她喊他的小名——小宝、宝哥;吵架时他们直呼对方全名。他说还想要一个女儿,她说:“万一还是儿子呢?我现在已经有三个了。”在生小儿子邹明浩时,冉莹颖偷偷地跟医院商量好,保留孩子的脐带血,“医生说可以选择保存40年、30年、20年或者10年,以后遇到任何情况都可以随时用”。她所说的“任何情况”,是指帕金森症。一个拳击手,要在一生中一次又一次地用脑部去接受180公斤重拳的击打,每一次击打都可能会在45岁以后跳出来报复这具肉体:邹市明的偶像阿里得了帕金森,颤颤巍巍;他的教练罗奇得了帕金森,颤颤巍巍;他的亲戚,一名爱好拳击的体育老师,也得了帕金森,颤颤巍巍。始终无法爱上拳击这项运动的冉莹颖,一直活在这种巨大的不安中。“太苦了,我担忧。”她没多说下去,眼眶湿润。“一个孩子刚刚呱呱落地,就带着保护父亲的责任,每次说到这个,我都蛮难过的。唉,你说她想这个干吗?”另一头,邹市明叹着气说。既然是自己选择的职业道路,自己选择的爱人,就要相濡以沫、并肩作战。生完邹明浩,冉莹颖出现在邹市明每一个比赛现场。有媒体写:拳王邹市明比赛,他老婆在旁边瞎嚷嚷什么啊?其实,从邹市明打世界拳击职业联赛开始,冉莹颖就变成他的翻译、观众和拉拉队。在邹市明第一次参加世界职业拳击争霸赛时,冉莹颖还把邹明轩也带到了现场。“我给他穿了个小西装,很帅。”在现场,在身边,是冉莹颖缓解自己内心忧虑的唯一方法。“与其我在家里不知道发生什么,穷担心,还不如我在现场亲眼看到发生了什么。我不管别人说我什么,我无所谓的,我一定要去,我就要给他支持。哪怕我只能给他一个拥抱,我跟他一起去面对。”
外人只看到他们如今的成功、光鲜、高调,反而忽略了这段爱情中最为闪亮的相互付出和牺牲。
拳王背后的女人,既要保护丈夫的理想,也要捍卫家庭的完整性。夫妻之间,不可能完全没有分歧。每次冉莹颖穿一身礼服走红毯,这位“性感女主播”总会成为媒体追逐的焦点。而冉莹颖心里清楚:“我老公的运动员思维让他觉得,我穿礼服最好只露出手指头。”为了让自己看起来没那么出位,她甚至还用透明塑料去束胸。但她依然坚持让自己尽可能地漂亮。特别是有邹市明在的场合,她必定盛装出席。她觉得这是对主办方和观众的尊重,更是为老公增添光彩。她说:“男人最好的装饰品,不是他自己穿戴怎样,而是身边带了什么样的女人。”就是这个女人,在邹市明犹豫是否要转战世界职业拳击争霸赛时,她对他说:“如果我们什么都没有,那也没关系,我们把房子卖掉,回遵义老家,在乡间搞块地弄个菜园,饿不死。”她亲手帮他打出给国家队的退役报告,和他每人拉一个大箱子就去了美国。从一个两届奥运冠军转变为世界职业拳击选手,国内舆论并不看好,邹市明承受了身心双重压力。一切都从头开始,看房子、买车子、选教练、找训练馆。这也是他与妻子朝夕相处最长的一段时间。“我们在一个只有一张床、两个电暖炉的空房子里,度过了2014年的圣诞节。就是这两年,我们一步一步地努力,直到我们的窗户上有一面中国国旗,孩子也接过来了。”邹市明说,他很感激妻子一路的陪伴。
也正是这一段经历,让冉莹颖切身体会到了一个拳手所承受的压力。作为中国拳王背后的女人,她想要在保全丈夫理想与荣耀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一个家庭的完整性。“为什么我是冉哥?我的人生中只有我妈和我,但家庭是一个三角形的,父亲这个角色在我们家缺失了,所以有时我会过来填补,有时我妈过来填补。我的童年还是挺幸福的,但提到爸爸这两个字我还是敏感的,我不要我的孩子们经历这样的敏感。我要他们从小就有爸爸妈妈一起开家长会,一起去旅行,拍全家福,这个就很棒了。有很多人说,单亲家庭的孩子可能不相信婚姻和爱情,但我觉得恰好相反。”
冉莹颖说,她要儿子们就有爸爸妈妈一起开家长会,一起去旅行,拍全家福。
金银财富、世界拳王,都不如和爱人、家庭相伴。
在《爸爸去哪儿》第三季里,节目组把妈妈们都接到剧组,给几对夫妻都化上老人妆,制造一出许多年后的“相逢”。在录制那期节目的头天晚上,邹市明和冉莹颖一见面就闹了矛盾。“他说我打乱了他和轩轩的相处节奏,我一来,孩子就不听他话了。然后我就打电话给导演说,不录了,我要走。”第二天,当他们把白发苍苍、老态龙钟的样子展现在对方面前时,两人相望、拥抱、落泪。“那时候你任何恩怨、任何仇恨都不算什么了。”邹市明感慨。那一刻冉莹颖哭了,她说:“或许我们真的可以一起变得这么老,或许我们不能,人这一生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要的不是金银财富,我也不要你是什么世界拳王,最重要的是能够在一起默默地陪伴。”从奥运冠军、职业选手到跨界明星,从丈夫、女婿到父亲,邹市明一边走入大众视野,一边回归家庭角色,伴随着体育界媒体的质疑声。“我只是想通过各种方式去感谢他们。我没有必要给大众一个交代,因为我已经拿了两届奥运冠军,对于我的事业、我的梦想,我已经很尽力了。现在,我只想给自己一个交代,给我的家庭一个交代。”
本文首发于《新周刊》460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账号提交,由微讯啦收录,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扫码 分享文章《人物》采访“未冕拳王”邹市明:同踏职业道路 不如李娜幸运
关键字: 邹市明世界拳王邹市明职业拳坛李娜邹市明第四站
如果说经过传统体制培养、又在26岁的黄金年龄选择&单飞&的李娜为国人争得了荣誉,配得上奖金与鲜花(),那为中国夺得2块奥运金牌、直到31岁才踏上个人理想之路(职业拳坛)的&未冕拳王&邹市明无疑为国家付出了更多。
最新一期《人物杂志》(4月号)采访邹市明,这位业余拳赛公认的世界拳王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后宣布进入职业拳击,希望实现儿时的梦想:赢得职业拳王金腰带。按照与教练的约定,2008年北京奥运会夺冠后,邹就可以同李娜一样选择&单飞&,结果领导提出伦敦奥运&再拿一块&。当国家荣誉与个人理想激烈冲突时,邹也曾彷徨,&我不想参加训练了。&邹从不否认被体制所培养,只是难以接受被一块金牌决定的命运。但懂得感恩的他明白&中共党员&的意义,最终。
如今的邹市明已经33岁了,早已过了巅峰期,却也可以更纯粹、更坦然,他推掉了很多品牌代言:奥运会是为了去拿冠军,但是职业(拳击)是要超越自己。
<font color="#12年伦敦奥运夺冠后,邹市明纵情高呼。
以下为《人物杂志》文章《未冕拳王》:
编辑丨林天宏
这是一场战争
这是2月底的一个周末,晚上10点,澳门金沙综艺馆现场先是播放了一段历届职业拳王KO(注:Knock Out的缩写,指以压倒性的优势将对手击倒或击昏而非依靠点数取胜)集锦。片尾,拳王阿里注视着轰然倒地的对手。紧跟着一段嘻哈音乐响起,邹市明先生披着金色外套,欢快地踩着鼓点,从入场通道走来。他向观众挥舞着拳头,现场响起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举着回合牌的比基尼金发美女将拳台让出,五颜六色的镭射灯聚焦成一束强光从天而降,邹市明满身肌肉清晰可见,犹如一副盔甲。
邹拿过两届奥运会金牌,是业余拳赛公认的世界拳王。两年前伦敦奥运会结束后,他宣布进入职业拳击,希望实现儿时的梦想:赢得职业拳王金腰带。这是邹市明转战职业拳坛后的第四场职业比赛,据主办方统计,现场8000张门票全部售罄。
他的对手是一名泰国拳手。前六回合,邹以一系列漂亮的组合拳占据优势,第七回合,他打出一记凶狠的勾拳,对手倒地后摇晃着站起来。直拳再次刺穿对手,年轻的泰国拳手倒在地上,满脸是血,他的教练扔出了白毛巾,他们决定放弃比赛。这是邹市明人生中第一次以KO的形式取得胜利,他披上五星红旗,在全场观众的欢呼声中,绕着拳台兴奋地奔跑。
33岁的邹市明面容白净,看上去瘦小斯文,在邹市明的一些朋友眼中,他笑起来像台湾歌星庾澄庆。妻子冉莹颖第一次见到他时很吃惊,&拳击运动员不是很高大威猛吗?&但在红毯欢迎式上,这个平日里看上去待人温和有礼的拳手,完全换了一副模样。&(打职业拳赛)就是要摆一张臭脸,不光给媒体看的,更多给对手看的。这是一场战争,就是打架,没有比赛了,你就想想对手马上把手伸过来,准备把你的奖金拿走,那你就把他给干倒吧!&
出去挨了一顿揍
在邹市明之前,中国从来没有拳击选手可以赢得世界冠军。&岂止没前途,如果这个项目再不出成绩的话,就会被删掉了,就没有了。&邹市明记得以前很难申请出国比赛的机会,&体育总局的一个领导说:&花了一顿的钱,出去挨了一顿揍。&&
邹自幼喜欢拳击,动力来自于打败对手找到自信。他回忆小时候一无是处,成绩不好,唯有拳击让他体会到成功的快感。1996年,15岁的邹市明进入贵州省队,3年后走进国家队,他更加刻苦地训练,很快取得全国冠军。张传良是中国拳击队前任总教练,从省队把邹市明带进国家队。他向《人物》记者回忆,邹市明不是他带过的最有天赋的弟子,但是最用心的。&我举个例子,比如我们已经困得乏得不能再乏了,凌晨3点钟我给他打电话:&邹市明,起来训练。&他从来不说:&老师,我今天有点不舒服。&没有,从来都没有过。&
2005年世锦赛上,邹市明击败了挡在面前的所有对手,成为中国第一位世界拳击冠军。北京一家报纸的报道标题是《我们用拳头告诉世界,中国是强大的》。体育总局的领导表扬:&现在我们中国拳击可以揍人了。&此后至今,邹市明再没输过一场比赛。
奥运金牌一度是邹市明人生的全部意义,北京奥运会前,他的手机号和车牌尾号全部换成2008。&连他的床单都是金色的。&邹市明的朋友,澳门拳手胡智杰告诉记者。
&奥运会那个赛制非常痛苦,输一场,这4年就和你没关系了,单败淘汰,你不可能还有轮回赛,还有附加赛,没有,就这么残酷。你要站到最高领奖台你才是成功者,第二名很快就会被人忘掉。&邹市明说,拳击队的队训:100-1=99;100-1=0。
那段时间,为了缓和邹市明的严重失眠,队医不得不按摩他的头皮或大声读小说给他听。2008年北京奥运会八分之一比赛,邹市明发挥失常。&把对方脸都打甩起来,都没有分。&张传良猜测可能要被裁判&做&了,他想起赛前去遵义找的一位算命先生,&他跟我讲,邹市明2008年是拿不到冠军的。但是中国拳击有冠军。但我想,除了邹市明不可能存在第二块金牌点。怎么可能呢?不可能有。&
&如果今天输了,就是天意。&张传良一下平静了,他告诉邹市明:&随便打。&最终邹市明依靠小分晋级。
直到站在北京奥运会的冠军领奖台,邹市明&从脚尖到头发尖才完全放松&。国歌响起,&就像放电影一样。可以感受到心酸、忍耐、对家人的思念。&清晰又模糊,&飞转的那种&。
那一刻,张传良抱着徒弟的运动包在运动员休息室睡着了。北京奥运会后,他的头发全白了。
不允许参加职业比赛
按照此前和张传良的约定,邹市明拿到金牌可以去打职业赛。张传良理解弟子的想法:&一个是代表国家,一个是代表个人。另外一个呢,职业商业操作比较大,一场比赛几十万,几百万,上千万,对不对?那么奥林匹克这个比赛,没有钱的。另外,职业关注度大。各种体育(项目),职业比赛都是世界最高水平。&
美国拳击最知名的推广人唐&金曾把一张100万美元的支票递到邹市明面前,&只要你签个字,我带你进职业拳坛,这100万就是你的了。&
但2009年3月,邹市明接到国家的决定,不允许他参加职业比赛。&我想不通。&回忆那一刻,邹市明形容像遭到一记重拳,&领导跟我说,市明啊,再拿一块吧,再干一届,中国拳击如果你走的话,就等于昙花一现了,我们不希望下一届就没有这样金牌了。&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朋友告诉记者,那段时间,邹市明常常喝醉,红酒、白酒,喝到半夜,&我不想参加训练了。&他拒绝戴上头盔为一本体育杂志拍照。&业余拳手才戴头盔。&他的床头是一副比业余拳套更薄的职业拳套。
&我沉迷了整整两年。&和记者解释最终留下的理由时,邹市明提到他中共党员的身份,以及由一块金牌构成的从地方到省级的利益链,但只是点到为止,他显得有些为难。正如他从不否认被体制培养,只是难以接受被一块金牌决定的命运:&我只能说,姚明去NBA,全国人民都支持他,如果我走,只有我的家人支持我。&&邹市明是一个比较知道感恩的孩子,他想活得坦荡点。&张传良评价弟子十分听话。
&这种性格是否阻碍你成为一名伟大的拳手?&一次他和朋友的晚餐上,《人物》记者问道,&拳击归根结底是一项充满暴力的运动,坏孩子也许更容易获得成功?&
邹市明笑了,他大口大口地吃着摆在面前的一盘牛肉,没有应和。一周后,当再次被问及时,他不得不严肃地思考了一阵,他谈到自己秉持的中庸之道符合东方人的价值观,&它会让你更柔软、有韧劲,不容易被坚硬的东西折断。&&以柔克刚。&他总结说,&这会让我在拳击这条路上走得更远&。
2012年伦敦奥运会结束,邹市明卫冕奥运金牌,省里领导留他再打一届全运会。他立刻写了一份退役报告,一份辞职报告。如果不允许退役就辞去贵州省体工大队副大队长。&一个破釜沉舟的决定。&他形容,&首先是我的人生梦没有去完成的话,我觉得有遗憾;第二,我的性格坐在那儿10分钟我就会动,坐了办公室以后,我可能走的就是什么局长,那也是可以帮助贵州,但是太拘泥在一个省市了。我觉得我还有能力站得更高,像姚明这样,站到世界上这么高的舞台,可以影响这么多人。&
&一件非常恐慌的事情&
邹市明两届奥运冠军头衔和其身后正在崛起的经济大国,将他和世界最著名的拳击推广公司TOPRANK联在一起。81岁的阿鲁姆是这家公司的主席,一位真正的生意人。&在这个国家里,人们刚刚开始有机会体验西方一直在做的事情,比如职业拳击。&阿鲁姆和媒体谈到。
去年4月,邹市明的第一场新人职业赛,就是当晚8场拳赛的压轴场,这在职业拳击历史上绝无仅有。最终,他众望所归赢了比赛。据法新社报道,当晚他拿到30万美元的奖金。
但比赛并没有让观众满意。面对职业排名402名的墨西哥菜鸟,他仅凭点数获胜。多数意见认为,邹还在使用业余拳法。
过往令邹市明扬名的,是一种依靠灵活步伐不断闪躲,伺机击中对手的拳法。 &打中就跑。&一位不愿具名的拳击圈内人总结。西方人又称&海盗式打法&,比喻他打出拳头如海盗般快捷迅猛,然后一击遁开。
《纽约客》记者欧逸文看过2007年芝加哥世锦赛邹市明的比赛后:写道&整个三个回合,罗马尼亚拳手在和空气激战&。那场比赛,邹以大比分取胜。
&只要赢得比赛就行了,不需要击倒他。&邹谈到这个风格适应奥运会&打点计分&制,它既来自中国武术,又借鉴毛泽东&敌进我退、敌驻我扰&的军事战略。
&海盗式打法&赢得荣誉的同时,也引发争议。支持者声称,在奥运规则允许下,这是一种中国人将聪明智慧发挥到极致的玩法。反对者认为,它偏离拳击的格斗本质。&电子只能够知道你这个手到这里吧,不能测出来你打多少重量,对不对?一摸1分,再摸2分。而邹市明又很灵,你摸我,我不让你摸,我闪开,我又摸到你,电子计分就猛计,2分&3分&4分。&澳门拳击教练陈玉声说,&一些西方朋友问,你们中国拳击是拿来击的还是拿来摸的?&
比邹市明更有资格回应质疑的是张传良。他是中国第一代拳击教练,之前从事武术,在毫无经验可鉴的拳击土壤,他花费12年时间帮助弟子确立了风格。他坚持认为,人体差异决定中国拳手不能硬碰硬。&我举个例子,太平天国,头上画一道符,背着个大板刀,去打洋鬼子,一排一排上去,人家一枪一个。上,指挥官还往上上,他就不知道卧倒、迂回,想办法,夜袭这些东西吗?他不懂,所以就是送死。&
他聊起邹市明第一场职业赛,&那个教练喊他,进攻!进攻!我能听吗?进什么攻?能进攻吗?你的特点就是邹市明,如果这样打拳的话,参加世界锦标赛你十六都进不去。&
邹市明的优势变成现在的掣肘。职业拳赛不但要赢,还要赢得漂亮。考虑到他曾5次被业余拳击组织选为最佳技术运动员,转变更像一场煎熬。
手这些皮全部跳烂了
邹的计划是在两年内拿下金腰带&&大部分奥运拳手转型需要3到4年的时间&&如今一年过去,33岁的他时常有刻不容缓的焦虑感。
2013年7月,邹第二场职业赛回合延到6回合(拳手历经4&6&8回合的比赛才能获得挑战金腰带的资格),邹市明体力不支,最后两个回合,显得摇摇晃晃。他通过点数获胜,赢得并不轻松。
&他的黄金期已经过去了。&张传良说。经纪人李胜也说:&如果市明2009年能够去职业,我相信不是说两年拿到金腰带,而是说他能够成为一代传奇拳王。&他有些遗憾,&少这4年,他不如李娜幸运。&
准备第三场职业赛前,邹市明产生强烈的自我怀疑:这一拳打出去是职业的?还是业余的?为了加强力量,他每隔一天沿海滩跑10公里,跳绳换成3公斤重。&手这些皮全部跳烂了。&与之伴随的还有失眠,他半夜对着镜子练习挥拳。
&你马上回家吧。&一堂训练课后,邹的美国教练罗奇生气地说。&已经快崩溃了,他就是抓不到那个点。&罗奇是拳击名人堂的金牌教练,培养过泰森等27位世界职业拳王,因为饱受帕金森症的困扰,罗奇每说一句话身体总在不受控制地晃动。前两场比赛后,他对邹市明很失望。
日,第三场职业比赛,邹市明不再步步后退,以连续的进攻赢得了比赛。&忽然之间开窍了。&罗奇说,&作为教练来说不能教他,距离到底应该保持多少?现在要退后一步还是前进一步?只能自己去悟,那么市明可能最后自己悟出来,所有的一切都迎刃而解。&
&这当然&&拳击&
职业拳赛更像一个舞台,一年产生78条金腰带。拳手和推广公司的关系恰如演员和经纪公司。每一场比赛前,推广公司为了拳手的胜率,精心选择对手,同时这构成这了一个名利场,明星职业拳手像金子般珍贵:菲律宾拳王帕奎奥每场比赛收入1.7亿人民币、&漂亮男孩&梅威瑟巅峰时期单场进账1.95亿人民币。
但现在讨论邹市明的钱景有些为时过早。一场赛事的收入依靠门票、转播权、广告赞助和授权产品,但在中国,根据经纪人李胜的经验,除了广告赞助外其他基本可忽略不计。&没让你给钱播比赛已经是一件很好的事了。&另一方面,围绕奥运形成的中国特色的体育市场,导致职业拳击比赛很难得到审批。
为了专心准备金腰带,邹推掉了很多品牌代言。他现在不太看重钱,即便每年要负担200万-300万人民币在美国的训练费用。
&我告诉他,来美国就要enjoy,他什么时候不想打了,我们就回家,不见得一定要拿金腰带啊。&为了照顾丈夫,妻子冉莹颖辞去工作,在美国学会了做饭,还担任翻译和司机。谈丈夫这两年的变化,冉莹颖说:&他变得有个性了,敢表达了。&她回忆起一件事,罗奇第一次训练前帮邹市明缠手带,邹显得很不好意思。罗奇说:&你是我的客户,我为你服务。&&我告诉市明,原来你被组织安排好,要艰苦奋斗。现在自己在训练,不舒服和教练谈,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他的按摩身体费用每月就是3000美元,很多时候就我上,省钱还准时。&冉说。
教练张传良曾接到冉莹颖的电话:&她说张爸爸(邹市明夫妻一直喊张传良&张爸爸&),市明有一天睡觉睡得哭了,问哭什么东西?他说:&我做梦梦见张老师。&&和记者讲到此,张传良脸上出现了片刻温情,随即又恢复威严,&原来什么事情都是我做主,现在你们这么大了,不要问我,你自己感觉对,就是对的。&
3月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北京一家拳馆,邹市明为《人物》拍照。拍摄视频时,他几次感谢妻子的支持,回顾一年的职业经历,他的眼眶有些湿润。&这当然是快乐的拳击。&家庭生活让他体会到另外的乐趣,胜负和金牌不再重要了,&你的精神如果留在这里的话,会被所有人记住。&他告诉记者。在成为真正拳王的道路上,自己想过也许有一天会被击倒,但他不再感到恐惧,他决定迎着暴风雨般的拳头,继续走下去。
本文系节选,全文请见4月号《人物》杂志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大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拳王邹市明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