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古老四大文字的湖是

更多公众号:womendouaidli学习地理目的: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是我们的目标。每日有推送。欢迎关注。(ZY-老胡)最新文章相关推荐搜狗:感谢您阅读每月一湖: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最古老的淡水湖,本文可能来自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QQ:实拍世界上最古老熔岩湖&宛如地狱
  中国网3月24日讯 据外媒报道,近日,捷克摄影师Karel Tupy在访问埃塞俄比亚的尔塔阿雷火山,这是埃塞俄比亚最活跃的火山之一,它是位于东非大裂谷达纳基勒洼地中的一个盾形火山,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持续活跃的熔岩湖之一。
  这位勇敢的摄影师用镜头捕捉到了令人生畏的火山熔岩湖的场景,他站在熔岩湖的边缘,拍摄到了这个宽有150英尺(约46米)熔岩湖的照片。他说:“拍摄的过程就像接近了地狱一样。”
  据悉,埃塞俄比亚的尔塔阿雷火山是世界上仅存的六大熔岩湖泊之一。
来源:&&日07:15
(责编:单芳、陈悦)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图片新闻排行榜
12345678910发布时间:
已有人查看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宗教历史渊远流长,古已有之,但令人无法接受的是,那些特殊甚至残忍的习俗却一直流传至今,其中有一些更是让人发指!1、海地巫毒教瀑布洗礼海地,以巫术和神明法力为主的巫毒教,是当地两大官方信仰之一。海地在每一年都会为了庆祝巫毒节而放假一天。&巫毒&(Voodoo),原意是&精灵&的意思。它原来是流行于西非加纳等地的一种神秘宗教。16世纪时,海地沦为法国(景区详情)殖民地,法国(景区 详情)的白人殖民者把大量非洲黑奴贩卖到海地的同时,也把流行于非洲的原始宗教带到了海地,后来这些非洲黑奴将罗马(景区详情)天主教许多繁杂的宗教仪式 与当地土教混合,便形成了神秘、诡异、令人恐怖的巫毒教。在海地圣水镇举行的年度庆典上,数以百计的巫毒教徒聚集在瀑布下沐浴。信徒们全身几乎一丝不挂,手舞足蹈地站在瀑布下净身,相信这可以洗去他们的罪恶,同时带来明年的好运和健康。有许多海地人相信,如果不参加巫毒教的祭礼,便难免被其所害!2、伊斯兰阿舒拉节阿舒拉节&阿舒拉&源出希伯来文,意为&第十天&,一般指希吉来历一月十日。相传该日是阿丹、怒哈、易卜拉欣、穆萨等先知得救的日子。还传说这一天安拉创造了人、天堂和火狱等,因此,把这一天看做神圣的日子。680年阿里之子侯赛因因在该日被倭马亚王朝所杀,所以这一天又成为什叶派纪念侯赛因的哀悼日,后来发展为阿舒拉节。&阿舒拉节&是伊斯兰教什叶派穆斯林为哀悼穆罕默德的外孙侯赛因遇难的重要纪念日。公元680年,先知穆罕默德的孙子侯赛因在卡尔巴拉被杀,此日正是伊斯兰教历1月10日(阿舒拉日),这一日遂被定为该派的蒙难日和哀悼日。每年的这一天,成千上万的什叶派穆斯林都要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从此,阿舒拉日便发展成为什叶派穆斯林最重要的纪念日。一些什叶派穆斯林会用铁链鞭打自己以纪念穆罕默德外孙侯赛因遇难。3、穆斯林割礼仪式割礼。割礼仪式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的人类社会之中。穆斯林人、犹太人和澳大利亚土着人都有割礼风俗。美拉尼西亚人(Melanesians)和玻利尼西亚 人(Polynesians)也举行割礼。甚至古埃及人以及某些美洲的印第安人显然也举行割礼。&割礼&当然指的是割下男性的包皮,就是一般覆盖在敏感的 阴茎龟头上的松弛的卷状皮肤。男性割礼指男性割包皮。女性割礼,在非洲等地实行的把少女的全部生殖器(包括阴蒂、大阴唇、小阴唇在内)一点不剩地切割下来,再用铁丝、植物刺把血淋淋的 伤口缝合起来,只在阴道外留一个细如火柴棍的小孔的少女成年仪式。女性割礼只是一种委婉的说法,另一种委婉的措辞是女性生殖器官毁损。女子割礼历来都是私 下个别进行。除少数人到医院去做之外,大多数人一如既往,都由民间巫医、助产妇或亲友操持。希罗多德在他的《历史》中记载埃及人是当时(至少2500年前)仅有的割包皮的民族,而像犹太人等民族都是效仿埃及人的做法,埃及人割包皮是为了洁净,而 不是像圣经上所记载的起源于犹太教上帝雅威。在犹太人中间,割礼实际上是履行与上帝之立约、确定犹太人身份、进入婚姻许可范围的一种标志。割礼就是割去男孩阴茎上过长的包皮,是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通行的重大人生礼仪,属于&圣行&,教法规定穆斯林男孩7~8岁或12岁时须举行割礼,没有进行 的成人之后也可以补还。4、孟加拉国Chadak仪式孟加拉国Gazipur,孟加拉新年最后一天的古老宗教仪式Chadak,一名孟加拉印度教教徒被钩子挂住悬吊起来。以此表达对Shiva神的虔诚。5、罗马教廷的濯足主教亲吻教徒的脚印度海德拉巴,印度天主教主教在濯足星期四的仪式上亲吻教徒的脚。新任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日到罗马一所监狱,为12名少年犯洗脚,当中包括两名女性。这是教宗首度在监狱主领复活节前的濯足礼,也是首次有女性参与。教宗通常是在罗马的圣约翰教宗宗座大教堂举行,而且是为12位教士洗脚。濯足礼前,教宗在圣彼得大教堂举行圣油弥撒,标志着教会展开连串受难节和复活节的礼仪活动。教宗方济各突破传统,离开梵蒂冈,到罗马一所监狱主持濯足礼。方济各在仪式前说,他透过为卑微的人洗脚,是要效法耶稣,有权位的人务必要服侍他人。76岁的教宗随即为12位年龄介乎14至21岁的少年犯逐一洗脚,并且一一亲吻,纪念当年耶稣在受难前为12门徒洗脚。方济各全程都脱下作为教宗象征的白色帽子。教廷表示,12位接受濯足礼的少年犯中有两名女性,也有两名穆斯林。他们大部分是吉普赛人或者北非的移民。6、墨西哥的亡灵节墨西哥亡灵节是以印第安土着文化为主导的印第安文化和西班牙文化结合的产物。印第安土着的亡灵节在每年七八月间。土着人认为,只有善待亡灵,让亡灵高高兴兴地回家过个节,来年活着的人才会得到亡灵保佑,无病无灾,庄稼也会大丰收。西班牙人来到美洲大陆后,他们把西方的&诸圣节&、土着的亡灵节以及土着的一些陪葬和祭祀风俗结合起来,创造了今天的亡灵节,日期定在11月1日和2日。 如今在墨西哥,每年的11月1日是&幼灵&节,是怀念故去的孩子的节日,2日是&成灵&节,是大家缅怀故去的成年人的日子。2012年5月,印度一名12岁男孩在一条河中玩耍时呛水,不慎将一条小金鱼吸入肺中。医生迅速为他进行手术,取出了这条&肇事小鱼&。医生表示,在他们用支气管镜检查时发现,巴瑞拉肺中的小鱼依然活着。2008年8月,时年40岁的印尼女子诺斯延德赫罹患一种举世罕见的怪病:17年来,她的腹部和胸部源源不断地&长出&一根根金属丝,而它们在被剪断之后,不久又会从其他地方&破土而出&。X光照片显示,这些金属丝长度在10至20厘米不等,数目多达40余根。2009年4月,俄罗斯惊曝一件怪事:一名时年28岁的男子因肺部异常疼痛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他患了肺癌,于是为他实施了外科手术。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当医生切下这块&肺癌组织&时,竟然发现上面长着一棵长约5厘米的云杉!2011年9月,墨西哥一名被称之为&奇迹女&的女子经历了一场不可思议的惊险。她在街上卖海鲜时被一颗刚刚发射的手榴弹击中,未爆炸的手榴弹正好嵌入她上下颌骨之间。墨西哥军方防爆专家及5名医生在一片空旷的田野里为她进行手术&&||||||||||
贝加尔湖:世界最大最深淡水湖泊纯净之谜
  说起贝加尔湖,中国人并不陌生,那里是西汉时苏武牧羊之处;那里是流行歌曲描述的浪漫之境;那里还是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
  由广州日报与南湖国旅共同组织的全球环保行——探访世界五大湖之贝加尔湖报道组的记者,于近日奔赴俄罗斯东西伯利亚,亲身感受贝加尔湖的美丽与神秘,揭开贝加尔湖千万年来水质一直保持纯净的奥秘,同时也了解到即便是这样人迹稀少、面积巨大的古老湖泊也正受到污染的威胁——越来越多的绿藻正“入侵”贝加尔湖。
  贝加尔湖位于欧亚板块内部,由地壳断裂下陷形成,湖型狭长弯曲,宛如一弯新月。具体而言,是在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南部、布里亚特共和国和伊尔库茨克州境内。贝加尔湖有着许多“世界之最”:最大的淡水湖、最深的湖泊、最古老的湖泊之一。另外,贝加尔湖水最大透明度为40.22米,位居世界湖泊第二。在世界上淡水资源日益紧缺、污染不断加重的今天,贝加尔湖的未来对全人类都显得至关重要。
  带着对这一古老神秘湖泊的向往,记者踏上了俄罗斯的土地。
  从伊尔库茨克市机场前往湖边小镇利斯特维扬卡有约70公里路程。这条被称为“贝加尔湖大道”的柏油路沿着安加拉河修建,该河是贝加尔湖唯一的流出通道,湖水正是通过这一支流汇入叶尼塞河并注入北冰洋。
  我们下榻的旅馆老板郭一平告诉记者:“俄罗斯很少修建高速公路,在贝加尔湖地区更是没有,为了不破坏湖区和山地的环境,道路一般都蜿蜒崎岖,不会刻意取直。”
  在贝加尔湖区生活时间长了,郭一平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人们对环境的保护充满赞叹,他向记者介绍:“湖边漫山遍野都是树林,但没人会擅自砍伐,山上的居民需要用木柴时,都由当地指定的几户人家收集树林里自然倒下的树木、枯枝来供应,只收取一点运输费。”
  自然馈赠
氧气足直透湖底
水至清则无大虾
  贝加尔湖当地不少出售的瓶装水都取自湖中,并在瓶身上标注取水的深度,地方越深水越贵。那么,贝加尔湖的水质究竟如何呢?记者前往俄罗斯科学院下属的湖泊研究所寻找答案。该所始建于1928年,是俄罗斯科学院在伊尔库茨克建立的首个部门,也是世界上研究贝加尔湖的权威机构。
  今年9月刚刚退休的原所长、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德罗维奇·格拉切夫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地球自然水体中,恐怕只有南北极的水比贝加尔湖更纯净了,因为那里距离人类生活和工厂更远。在格拉切夫看来,贝加尔湖水质纯净,主要还是因为西伯利亚地区地广人稀、工厂也少,人类活动对湖水影响小。
  记者还专访了贝加尔湖博物馆馆长弗拉基米尔·菲阿乐克夫,他从另一个角度,证明贝加尔湖水质的纯净。根据他提供的一组检测数据,贝加尔湖中各种矿物质的含量只有普通淡水的一半,“这导致贝加尔湖里没有大虾,因为湖水中钙的含量太低,无法支撑大虾的生长。”
  此外,贝加尔湖的自净能力也很强,菲阿乐克夫解释道:主要原因是湖里氧气非常充足,因为贝加尔湖所在地区很冷,湖中动物数量不多,耗氧少而使得湖里氧气充沛,而氧气又能将动物的排泄物氧化分解,最终沉淀到湖底成为矿物质,不会再产生污染。还有,贝加尔湖里的氧气是可以进行交换的,这使得无论多深的湖水里都有氧气的存在,这也是贝加尔湖水质几千万年来都保持清澈的重要原因。
  而贝加尔湖水质保持良好的另一个原因是食物链的合理、平衡。记者在博物馆里看到很多贝加尔湖特有的动物和动物标本。菲阿乐克夫为记者讲解道,从食物链上看,是一个水质净化的过程:各种有机污染物会被细菌吃掉,细菌又被磷虾吃掉,磷虾又被海豹吃掉,海豹的排泄物又因为水中的高含氧量被氧化分解。
 大自然不需要人类
而人类需要大自然
  贝加尔湖之行,不但让记者领略了保护完好的原生态风貌、解开了对贝加尔湖的种种谜团,更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俄罗斯科学家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在生态保护工作中尊重科学、尊重自然的专业精神。
  采访过程中,记者遇到一个小插曲:原本约好接受专访的湖泊研究所原所长德罗维奇·格拉切夫病倒了,眼看约好的采访日期已到,记者在焦急的等待中欣喜地接到通知,专访如期进行。当看到格拉切夫的第一眼,记者愣住了:他是被人用轮椅推着进来的!面容相当憔悴,而推轮椅的人,则是新任所长尼科拉耶夫娜·帕夫洛娃。在非常细致而严谨地回答完我们提交采访提纲里的所有问题后,格拉切夫说:“我今天是病休后第一天回到办公室,我还要打一个很长的工作电话,你们还有什么问题不介意由我的接任者来回答?”
  我们当然不介意!回想无数次被敷衍被拒绝的过往,更让记者对这位俄罗斯科学家守信严谨、绝不敷衍的态度深表敬意。
  在贝加尔湖博物馆馆长弗拉基米尔·菲阿乐克夫的专访中,记者同样感受到难能可贵的科学精神。比如,谈到当地政府采取的环保措施中存在一刀切、不够科学的做法,菲阿乐克夫直接提出批评,即便面对作为外媒的我们,也没有什么“家丑不外扬”之类的想法。采访中,对一些有争议的话题,他也始终以客观事实、科学数据为依据独立思考理智分析,不受他人影响。
  菲阿乐克夫还说了一句让记者此行最受震动的话:“贝加尔湖不害怕污染,害怕污染的是生活在湖边的人们。”他说,人们基本上是在居住地附近取水,同时也在附近排放污水废物,不可能到太远的湖区去取水。水体被污染,受威胁的是人类自己,对于大自然来说,无所谓污染的威胁。所以,保护环境,实际上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菲阿乐克夫一番话,让记者想起了之前看到的一个公益广告:大自然不需要人类,而人类需要大自然。与大自然平等对话,对大自然心存敬畏之心,这是人类自我约束、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正途。
吃水不花钱&污水费很高
  贝加尔湖199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为此俄罗斯在湖的东岸和西岸都划定了国家级的保护带。在历史上,贝加尔湖周边建有的一些工厂和水电站近年来都在逐步关闭。2014年,在当地税收中占了60%的大型企业贝加尔纸浆造纸联合厂最终关门。
  不过,在菲阿乐克夫看来,保护规定也有些矛盾的地方,“虽然禁止在湖周边建工厂,但却不禁止人类居住”,所有排污物都要拉到区外的处理厂集中处理。如距离湖边小镇利斯特维扬卡最近的一个粪便处理厂有300~400公里远。贝加尔湖上最大的岛屿——奥利洪岛最近的垃圾处理厂也有300多公里。菲阿乐克夫说:“这样处理成本太高了,政府没考虑到居民的生活问题。目前在贝加尔湖周边约有10万人居住,旅游旺季会涌入几百万人,排污系统等基础设施也不让就近建设会带来问题。”
  老早就听说贝加尔湖的水干净得可以直接饮用,记者果然看到,利斯特维扬卡镇上真有一个水泵,从湖中直接抽水经过简单过滤后,供镇上居民免费使用。郭一平则告诉记者:“这里的居民确实吃水不花钱,但处理污水的费用却很贵,小镇上完全没有下水道和污水处理系统。”每个旅馆下面都要挖个污水池,市里每天派车来将污水抽走,大概每立方米污水需要150卢布(约合15元人民币)处理费。
色楞格河水电站影响几何?
  在贝加尔湖周围,总共有大小336条河流注入湖中,最大的是色楞格河,占到流入贝加尔湖水量的一半;而从湖中流出的则仅有安加拉河。而色楞格河的上游在蒙古境内,近年不断传出消息称,蒙古启动建设梯级水电站的研究。对此,俄罗斯官方反应强烈。
  不过,记者在俄罗斯实地采访的专家对此事没有那么大的担忧。俄罗斯科学院湖泊研究所水文物理实验室研究员米哈伊洛维奇·马卡洛夫认为,对贝加尔湖的影响将是短暂的,“即使蒙古在上游建人造水库,1~2年内流入贝加尔湖的水会减少,但等水库蓄满后就不会再产生什么影响。”
  贝加尔湖博物馆馆长菲阿乐克夫也认为,即使蒙古在上游建水电站也不会对贝加尔湖产生什么影响,他表示:“俄罗斯可直接给蒙古供电,在伊尔库茨克本地用电就有很多富余。”
  据悉,目前在伊尔库茨克市的安加拉河上建有4个水利发电站,每年发电量有900亿千瓦左右,但伊尔库茨克市每年只用40亿千瓦,有大量的电力富余。
游客数量激增&绿藻面积扩张
  贝加尔湖区风光旖旎,近年来外国游客不断涌入。以伊尔库茨克州为例,2014年接待了近1.5万名外国游客,比2013年增加了85.5%,主要是中国游客数量激增。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给当地人的生活带来了改善。在伊尔库茨克一家大学担任中文课讲师的达丽娅·马科娃告诉记者:“旅游旺季我也担任中文导游,几天下来的导游费就相当于我在大学里一个月的工资。”
  贝加尔湖上最大的岛屿奥利洪岛原先是寂静的渔村,居住着1000多名布里亚特人,祖上均以打鱼为生,现在村民都去干与旅游相关的营生。40多岁的当地人萨沙告诉记者,现在岛上几乎每家都买了俄式面包车来搞旅游,这种其貌不扬、做工粗笨但块头巨大、马力十足的俄式面包车,十分适合在没有路的山地里行走。由于岛上旅游设施简陋,面包车司机除了运送客人外,还为游客野外生火煮饭。
  连偏僻的孤岛都成了旅游热土,这对贝加尔湖的环境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贝加尔湖博物馆馆长菲阿乐克夫认为,这对贝加尔湖水体的威胁并不大,“因为这个湖的体量太大了,人类活动对其产生的影响只有2%~3%。”不过,格拉切夫院士则有些担忧地表示,根据研究所的监测和研究,近年来贝加尔湖的湖岸线上藻类的数量在增加,与水质富营养化、氮磷增加有关。近年来贝加尔湖周边游客数量急剧增加,使用的洗衣粉、留下的垃圾和排泄物等都会使水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但目前我们还没有找到贝加尔湖藻类面积扩大的确切原因。”
  此外,从2013年至今,贝加尔湖中还出现了一种海绵不断死亡的情况。研究所现任所长尼科拉耶夫娜·帕夫洛娃向记者表示:“藻类的出现和海绵死亡,我们怀疑可能与游客有关。”
  无独有偶,今年11月出版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刊登了华盛顿州立大学的湖泊生态学家斯蒂芬妮·汉普顿的研究成果。汉普顿指出,贝加尔湖中新出现的藻类需要引起注意,湖床上过度生长的绿藻仿佛是长绒地毯。她表示,科学家们正在寻找原因,不过他们猜测人类污水或动物粪便流入湖泊,充当了这些藻类的营养盐,这些营养盐可能导致水藻疯狂生长。汉普顿还表示,水藻会附着在湖中的海绵上,进而致其死亡。
| 12月15号 08:08
| 12月15号 08:06
| 12月15号 08:03
| 12月15号 07:52
| 12月15号 07:51
| 12月15号 07:49
| 12月15号 07:47
| 12月15号 07:45
| 12月15号 07:42
| 12月15号 07:40
汽车砍价团贝加尔湖——世界上最古老、最深的湖泊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古老、最深的湖泊
文章转自网上&
发表评论:
馆藏&15684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上最古老的运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