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人之爱txt下载只谈大话,入梦不再西游是什么意思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周星驰的经典爱情之大话西游
前些天看了一篇对几部喜剧电影排名的博文,对于里面的排名我不敢苟同,只是觉得他对(大话西游)的观感和对星爷的评价很有共鸣。
对于星爷的经典之作(大话西游)我是一看再看,每次都有新的感触。其中的两个镜头每次都让我有种莫明的酸楚,一直痛到内心的最深处。
一:紫霞被老牛的铁插插死时,悟空抱着她,然后又因为紧箍咒的作用只能无助的看着紫霞的身体慢慢的飘向远方,另一边,师傅和两位师弟还要等着自己相救。那段对白,那场景,还有悟空那撕心裂肺的叫声,每次都让我感同声受痛彻心扉。
二:夕阳武士和他的情人在城墙上对势,然后因为悟空用法术上了武士的身而帮他做了他想做的事,武士紧紧的搂着他的情人,远处的悟空赶紧的追上了师傅和师弟们,一行人越走越远慢慢消失在了远方。配上卢冠庭写的主题曲(一生所爱)作为背景音乐,其中武士怀里搂着的情人看着悟空渐行渐远的背影,那种幽怨得来又若有所思(失)的眼神,加上那音乐,给我的感觉,简直要命,完全是一种无法言喻的凄楚的美。
至于悟空被紫霞的剑搁在离脖子只有零点一公分时的那段经典对白,和唐僧的罗嗦唐僧所唱的歌都成为了很多人终生难忘的经典。
其实电影上映的时候我没有看,直到几年后电视上播了我才偶然看到,然后又买了碟一看再看。因为星爷之前演的(食神)上映那几年我刚好在香港,食神我是在戏院里看的,当时给我的感觉是糟糕透了,并且决定以后也不再看星爷的戏了。但是,由于偶然看到的(大话西游)我又重新爱上了星爷,并且把那几年我没有看的星爷主演的戏都找来看了一遍。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痴人说梦——浅谈《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
说起香港喜剧电影,不得不提到两个人,一是喜剧之王周星驰,二是个是光影顽童刘镇伟,光从称谓上我们就能轻易的看出二人在喜剧方面的成就之大,地位之高。
(菩提老祖啊有么有?!?)
1994年至1995年二人共同完成了《大话西游》两部曲。两部电影虽然当时票房不尽人意(《仙履奇缘》更为惨淡),可是后来,尤其是近几年却在大陆“火”了起来,它以它那种后现代主义的叙事方式以及幼稚,敏感,疯魔化的表现特点,塑造了无数痴男怨女心中永恒的经典。尤其是大话西游第二部——《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更是被现代影人作为一种文化经典教材从而被进行反复的解读。
《大话西游之仙履奇缘》讲的是山贼至尊宝为就心上人白晶晶,通过月光宝盒穿越到五百年前,与紫霞仙子相遇,阴差阳错,命运弄人,痛失两份爱情,最后变成孙悟空回归正途的故事。
本片从名字就可看出是改编于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本来将正剧戏拟化,颠覆化的《大话西游》应是一个实打实的喜剧,但看完影片后却有一种莫名的痛彻心扉与刻骨铭心之感。而正是这种悲剧化的情感造就了它在喜剧中独具匠心的至高地位。那么这种浮夸中透着悲哀,荒诞中又有真情的外喜内悲的风格究竟是怎样被创造出来的呢?
都说一部电影是一个导演的杰作,而导演的思想性格便是电影的灵魂。正如“光影顽童”这个称谓一样,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导演刘镇伟都始终保持着一个顽童式的单纯,善良,简单,可爱的心。而这些单纯,甚至说是幼稚也都转化为一种幽默方式体现在了这部《大话西游》中。
&片中,刘镇伟以他曾经当过编剧的经验和写作功底细致的将人物都简单化,童真化,幼稚化,弱智化。比如紫霞仙子,开头她那充满孩子气的开场白:“现在我郑重宣布,这座山头上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包括你。”就体现出了她未经人事的单纯浪漫。而她那不切实际如童话般的梦想即“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披金甲圣衣,脚踩七彩的云彩来娶我。”也体现出了紫霞那种为情而痴而傻的幼稚。除去语言之外,紫霞仙子的表演者——朱茵,她的表演也是这种简单,幼稚且傻的可爱可怜的表演风格。在影片中,当紫霞要拥有爱情,向至尊宝表白时,她那种如孩童般的羞涩以及后来竟敢拽着至尊宝直视他的眼神,并主动去亲他的大胆,还有来出于愤怒用剑低着至尊宝的喉咙的悲声质问,都表现出了角色敢爱敢恨的鲜明性格。然而,众所周之,悲剧就是最美好最单纯的是摔碎给别人看。因此这种简单真诚式的表演不仅是刘镇伟与朱茵对紫霞仙子为爱痴狂的大胆诠释,也更是为其带有悲剧色彩的结局埋下伏笔。
说到幼稚与弱智,该影片另一个代表人物就要数唐僧了。虽然我们都知道原著中的唐玄奘是个迂腐且爱说教的人,但原版西游记中的唐僧毕竟是如来佛祖第二大弟子金蝉子转世。且不说是否饱读诗书,至少不会像大话西游中罗家英所饰的那样啰嗦弱智。在影片中,这个唐僧似乎只有天然呆的表情,无奈摇头的娘娘腔,雷人的表达方式和其滔滔不绝如一群苍蝇般嗡嗡乱叫的废话。最经典的是导演在拍唐僧时总用一种斜拍加俯拍的拍摄方式,将罗家英本来不大的头拍的硕大无比,以突出唐僧那种婆婆妈妈唧唧歪歪絮絮叨叨的幼稚。但这种雷人式的表演和拍摄方式并没有使观众讨厌,相反,在孙悟空被收进玉净瓶,他愿替悟空受过,将权杖交出,双手合什,口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一瞬间,弱智升华成了人间至真至善,升华成了一种舍身取义的大无畏精神。感动,泪水,喷涌而出。
这种看似痴傻的表现方式其实是整个影片的情感基石,若没有这些幼稚,没有这些真诚与善良,那影片可能就不光是结局上的悲情,更是缺失人性与思想的悲剧了。
然而顽童也会有苦恼,在拍《大话西游》时正是刘镇伟遇上中年危机之时。因此影片也透出了脆弱,敏感和哀伤的心思与情绪。
在刘镇伟眼里的周星驰有二十种性格,于是他找到了周星驰,因为他明白周星驰的表演并不是很多人生所说的那样只是浮于表面,只是一味的低俗恶搞。而在周星驰那浮夸式的表演背后其实饱含的是一种对生活的敏感与沧桑感和对命运弄人的无奈。果然,在影片中周星驰将两种极端的情感即无奈的宿命感和强烈且悲壮的反抗意识都尽善尽美声嘶力竭的表现出来。他首先也是主要用的还是他那无里头的表演方式和他那小人物式的卑微感。在紫霞给了他三颗痣后,看到了照妖镜中自己变成了猴子,于是疯狂地踩镜子。还有他一遍一遍欺骗紫霞,尤其是在娶牛魔王妹妹的婚礼上,他想借紫霞之手拿到月光宝盒,就指责蛤蟆精阻挡紫霞嫁与牛魔王,与他在后院假装真诚的说出那段气人的话时,我们会觉得他十分可笑。但,大笑之后却发现他也是个极其可怜之人。他一切的滑稽与欺骗行为都是一种在对抗强悍命运时无力无助的表现。他只是个小山贼,他只是想拿回月光宝盒,只是想救回心上人,仅此而已。可在命运面前,他只是一颗被安排好的小小棋子。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卑微和无用的挣扎而已。其实不管拿的拿不到宝盒,他注定是要斩断情丝变成孙悟空的。他的笑也是如此,看起来是爽朗的笑,但在笑声戛然而止的瞬间,一丝悲凉掠过眼神,顿时欢乐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无尽的孤寂与凄凉了。而这种咽泪装欢式的敏感化表演也突出了他所塑造的人物的内心脆弱。
约翰尼.德普曾说:“你扮演的每一个角色都得有自己的影子在内,否则就不是表演,而是欺骗。”从周星驰那一头白发就可看出生活中的他就是个孤独寂寞心思沉重的“孤寡老人”。正是因为孤独寂寞,才能体现出至尊宝身上的敏感与脆弱,和那种被命运捉弄的宿命感。然而,出身草根命运多舛的他天生也具有一定的反抗意识。脆弱,敏感,反抗,这也是大话西游中孙悟空所具备的特性。当孙悟空头痛欲裂,眼看着紫霞如血的红衣消失在风中时,他发出了撕心裂肺的怒嚎,他的愤怒他的悲痛都指向了相逢恨晚,造化弄人的不公。这是周星驰再用心演,他其实演的就是自己,莫文蔚也好,吴君如也好,朱茵也好,于文凤也好不都是他难逃命运的遗憾吗?生活中他不敢在众人面前将这种情感释放。只能在电影中借以角色,作会那个其实情感细腻内心脆弱的真我,其实夕阳武士的那句“那个人好像条狗诶”不仅是句简单的无厘头台词,更是周星驰对自己的一句戏谑,那才是真正的周星驰。
我们都常说“没有声音,再好的戏也出不来,而没音乐,再好的电影也是不完整的。”《大话西游》的大部分配乐是有作曲家张季平先生完成的。他曾是《霸王别姬》·《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配乐者,因此可以看出他的作品都有股子凄凉壮美或沧桑的味道。他还称自己是杂食性音乐人,在他所做曲目中既有西方现代文化的恢宏又有中国古典的凄美韵味。而这种中西结合,凄婉苍凉正是《大话西游》所需要的。他用钢管,弦乐,木管等西洋乐器加之二胡与箫,在宏伟上神秘凄美。比如至尊宝带上紧箍咒时的背景音乐,是以二胡为主奏乐器,用以木管伴奏,生动渲染出一种凄凉惨淡的氛围,烘托出至尊宝心中的无奈与哀伤。
而在影片最动人的那一段,也就是紫霞仙子死去的那一段,用的则是王家卫曾在《东邪西毒》中用的《天地孤影任我行》。在史诗般雄伟的鼓点旋律中,大提琴的低回拉奏,加以管乐而成的主旋律,使整个段落苍凉悲壮,恢宏凄婉,更突出了紫霞与至尊宝或是孙悟空之间有缘无分的悲哀与感伤。“我的意中人是一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踩着七色彩云来娶我。我猜中了这开头,却猜不中这结局。”余温犹在,斯人已去。
苦海,泛起爱浪,在世间,难逃避命运。相亲,竟不可接近。在影片最后,卢冠廷的一曲《一生所爱》将这种脆弱,敏感,凄婉,悲哀带到了顶峰,无数的唏嘘,无数的感慨都化作大漠孤烟,唯风沙相随。
不疯魔不成活,刘镇伟对电影的热爱可谓是成疯成魔。本片除了简单化,敏感化外,疯魔化也是影片的一大特点。这不光得益于周星驰那夸张是的无厘头表演,更是刘镇伟对原著的解构即颠覆化,和调侃一王家卫风格的成果。
在影片的开头就解构了唐僧,孙悟空,观音菩萨这三个本是正义善良化身的角色。唐僧由大师变成了啰里吧索的智障,观音由圣洁变成了与孙悟空掐架的八婆,而向来是嫉恶如仇的齐天大圣竟与妖为伴,要吃唐僧肉。另外人物之间的关系也被完全颠覆,孙悟空爱上了白骨精,善良的白骨精又为爱放手而去,香香竟爱上了沙僧,铁扇公主不仅爱上了孙悟空还为此与牛魔王离了婚。这种颠三倒四的手法,使人产生了一种疯魔之感,这种疯魔不仅使人分不清究竟谁黑谁白,更感受到一种乱世之中爱恨情仇的强烈。而这恰恰是本片的用意。有人问过刘镇伟“《大话西游》里所有的角色几乎都妖魔化了,也都疯魔化了,他到底是扬恶呢?还是扬善呢?”刘镇伟说:“这部电影就像一面镜子,善良对善良,丑恶对丑恶。”其实,仙又怎样,妖又怎样,只要爱没有被解构,只要用心眼去看,纵是在妖魔化的乱世也能看到真爱的存在。
而在这样一个混乱的喜剧电影中,我们竟看到了从不摘墨镜的沉思者——王家卫的影子。最明显的是周星驰那句“0.01公分”的旁白(类比《重庆岑林》),片末城头的夕阳武士(类比《东邪西毒》),和菩提那句“紫霞在你心目中是不是一个惊叹号,还是一个句号,你脑袋里是不是充满了问号。”还有对《天地孤影任我行》(《东邪西毒》)的运用。这种借用加调侃的方式所呈现的怪诞疯癫不仅是导演为了达到喜剧效果,増味于剧情,更深一层的是刘镇伟也希望在这种混乱化疯魔化中表达出一种对世事的敏感,角色的孤独感以及乱世中小我对爱的对人生的思考。
&亦醉亦醒忆缨络,梦里花落知多少。其实疯魔也好,怪诞也好,夸张也罢。最后故事落脚落在了孙悟空一觉睡醒,发现所有经历的事都只是南柯一梦。回忆犹在,但已物是人非。
有人说这部电影看下来混乱不堪,整个一个痴人说梦,让人不明真意。就我看来,紫霞是痴人,至尊宝是痴人,刘镇伟是痴人,周星驰亦是痴人。不过痴人不痴,只是痴情罢了,而情到深处便成了梦。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痴人之爱txt下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