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里有把剑,唐刀与日本刀的区别的样子,上面刻着幽冥。请大师指点!!

双手剑—于承惠(全)_唐刀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1,986贴子:
双手剑—于承惠(全)收藏
武术家于承惠老先生编创、演练的这套双手剑, 真的是:“始于腰肾之躯,达于四梢肌肤。”高度体现了“人体运动的自然规律。” 真的是:“以脚为根,以腰为主宰。”可以明显地看出: 于先生此套剑法,每一动均是“腰先动,步随腰动,以腰带膀,以膀带臂,以臂带手,以手带剑,可谓剑身合一,身法绝伦
-----某网友的评论
顶一个······
《双手剑单练行功歌诀》之一起手一剑祭茫茫,再施精诚礼万方并非旧仪我独有,愿把阴阳也调当。卧峰涧底守我疆,神龙出水射青光。狭路争锋互不让,披身六剑柔中刚。伺机发动疾下势,下截上撩攻亦防。吞身格刺逸代劳,夺机取腕锉肋旁。移步拨带指咽喉,右翻左飞法不让。下步闪身形似退,凶锋一过弑背项。丹田激荡横击出,转身下步崩力强。抽身游走护软肋,偏闪之中已登堂。果老驾驴邪上斜,锋旋翅底必呈强。提步闪转行左右,伺机骤发弹弓张。行进勿丢防和攻,金翼旋窝定中央。仙童提炉闪身进,釜底抽薪顶要藏。下步崩挂形宜隐,探身点挑突锋芒。一路拨格一路退,旋转抽剑落稳桩。偏闪星斗锉劲脉,身形再移寻腕上。身起身落拨与挂,力贯凶锋自难防。削斩回转反手带,双足一碰刺也长。绕步剪腕格中点,吞身调膀断喉囊。怀中抱月横破竖,晴蜓点水方套方。一步转林疾下势,把法流畅劲路苍。右顾左盼有提撩,举手之间弦已张。催步追风携七剑,回身长刺分阴阳。绕步剪腕瞻前后,进退之中撒剑光。挟风携电势宜垒,天马横空踏月亮。青龙回涧护神尾,一轮剑气守大疆。小小剑技操演毕,天地人情总毋忘。神形俱回现时中,何去何从任尔量。
《双手剑单练行功歌诀》之二天生人臂关节三,手执长锋四节添。君若练习双手剑,先过手中一大关。双握分清主与辅,转换灵活求自然。唯有执剑能习惯,方法才能得施展。巧运剑法二十全,尚须留意腰步间。锉步骤发快无隙,疾摧剑到生凶险。震步连环腰力添,风卷霹雳挟闪电。沉步碰步转林步,俱与剑法亲无间。架小步活双握剑,虚灵转换有方便。步中法与手中关,腰中螺旋把劲连。拧腰活膀展身法,提膀压膀滑而坚。擎首晃膀有躲闪,法度有规勿过偏。侧身调膀身外探,能弥双手难放远。偶有一剑撒手单,欲使凶锋触天边。此形此体双手剑,唯有鹰眼把神传。一眼六步度其法,五膀四节量自然。轻而不浮求一快,重而不滞劲内传。快而勿乱法亦清,缓而勿懈伺机关。吞吐自如刚柔兼,须与气分共钻研。精神充沛气浩然,功力纯正邪勿掺。不偏不倚不求形,但求方法是本源。追其手眼身步法,当是依法最为先,究之精神气力功,便有纯字能为天!
视频里的套路还是不全,其实只要收以上两篇剑诀的视频就OK了。于老的改良螳螂剑真是行云流水。
原版螳螂剑也很精彩
又学习了,嗯,我在看看这个剑诀我能猜透点玄机不
mark .表示还没看过的说
我是蛮喜欢他的电影来着...
我怎么着那剑有陌刀的感觉
顶,当代剑圣啊,可惜,再无人能接棒了,双手剑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选择背景颜色:
选择字体:
选择字体大小:
第93章 唐刀
作者:天青地白
  长孙冲在庄子上的小日子过得很舒适,每天只工作四个时辰,八小时工作制,穿上厚厚的工作服,跟在赵师傅身边,一起研究改进冶炼钢铁之法。  现在的工作环境非常差,很多煤灰和粉尘,长孙冲花了高价买来棉花纱布,让人制作口罩,他可不想年纪轻轻就得矽肺。刚开始的大家都不在意,只有长孙冲从头至尾都带着口罩。  长孙冲不想让勤劳又质朴的匠师身体变坏了再治疗,到那时候,治疗只能是缓解他们的疼痛,延迟他们的死亡时间罢了,根本没有办法除根治疗,唯一能做的,就是提前预防。  后来长孙冲没法,只好利用罚钱的方法,谁不带口罩,罚谁工钱。匠师们都指望这些工钱过日子,见长孙冲来真的,只好乖乖带上口罩。  “长孙公子,虽然是用的煤炭,火很旺,但温度还是小了一些。”赵师傅,原名赵二庚大约四十多岁,担忧地看着火花。  长孙冲看了看,说道:“赵大叔,不急,煤炭已经比柴火好很多了,我们暂时找不到比煤炭燃烧温度更高的东西了。那我们只能从炉子和风箱这两点想办法了。”  赵二庚点点头,说道:“只能这样了!”  “今天很晚了,不如我们早点回去休息,好好想想,明日我们再来重新弄炉子和风箱。”长孙冲心里一惊有了大概,但不敢确定是否可以行,准备去末世空间问问。  赵二庚看看外面,太阳已经下山,今日只能干到这儿了。  长孙冲夜里到了末世空间请教,得到了一份改进的炉子和风箱,炉子的厚度增加,加强密封性;风箱做的更大一些,排气量是之前的两倍,;炉子做的也比之前大一倍,果真温度可以达到了。  赵二庚非常激动,看着烧的像夕阳一样红彤彤的铁水,逐渐加入一些微量元素,使铁器能够练成精钢,并且防氧化。因为微量元素里面有杂质,所以他们加入的分量越来越多,再逐一测试放多少铸造出的钢铁胚子最有韧性,坚硬。  程处默等人有的是力气,大冷天的,光着拿着大锤子,一下又一下的捶打锻打厚厚的贴片。  长孙冲看着院子里打铁的众人,虽然没有大机器的效率,但这么多人光着帮着干活,嘴里不时喊着号子,各自鼓劲儿,更有一番激动人心的气氛。  可是感人的斗志虽然可以激励人们加倍努力,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效率,现在先要解决的就是动力问题,使用可以用机器代替锻造的过程。现在有火力和水力,长孙冲一时拿不准用哪一种简单一些。  不过就在他心情郁闷,到外面散步的时候,看到河面上还有冰,长孙冲辶耍肜盟Χ驮欤匦胗兴鳎墒钦饫锵衷诨菇岜退愕搅讼奶觳唤岜饫锏乃饕卜浅;郝静荒芤蕴峁┑亩甲愎欢Α  长孙冲暂时决定用火力,那么简易蒸汽机的研制迫在眉睫。  就在长孙冲忙于了解简易蒸汽机的时候,赵二庚等人已经用全人工打造出第一把长一米二,宽三厘米,刀身有点弧度的唐刀。虽然厚度只有一厘米,但是韧性和坚硬程度超过以往的兵器数十倍。最令人不敢直视的是开了刀刃之后,
那冒着白闪闪,甚至白到有点泛着微微蓝色清幽光芒,让人心悸。  程处默离得最近,从赵二庚手里抢下这把宝剑,分量没有他的板斧重,可是却比他那个黑黝黝的板斧令人胆寒。  “业诩,把你祖父会给你的宝刀拿出来,我们比试比试!”早前李业诩经常拿着祖父给他的一把乌磁钢宝剑显摆了,现在信制作的长剑,看上去不错,不如就拿李业诩的剑试试。  李业诩虽然觉得这把刀很锋利,但对上他削铁如泥的乌磁钢宝剑来说,还是不行的,让人去拿了自己的宝剑,和程处默较量一番。  “哐哐”两声,两柄兵器激烈撞击,迸溅出很多火化,两人刚才都用了七成力。  等李业诩看到自己的乌磁钢宝剑上上面居然有两个大大的豁口的时候,惊讶地长大了嘴巴,震惊之后,又是满脸心疼,这可是祖父在他武艺有所小成之后奖励给他的宝剑,可是现在被崩了两个口子。要是祖父知道,一定很生气。  而程处默仔细看看他手里的宝刀,除了有两个细小的白印,其他地方,完好无损,连忙跑到傻愣愣额李业诩身边,一看大叫:“乖乖,老子手里拿的是宝刀中的宝刀啊!”  李业诩苦着脸,当他看到程处亮剑上只有两个白印,脸色难看了。  长孙冲当然看出李业诩的心疼,这李业诩也是为了试验新打造的刀贡献出他的宝剑,尽管是李业诩想显摆自己的宝剑,但客观上做了贡献。长孙冲觉得有必要给李业诩一定补偿。  “业诩,你别难过了,待会让师傅用我们的钢铁,给你打造一个和你手中一模一样的宝剑。”长孙冲安慰说道,只能这样了,那把剑废了,不能恢复了。  李业诩叹息说道:“这把剑只能挂在墙上做纪念了,长孙兄,你可得说话算话,给我铸造一个一模一样的。”  长孙冲点点头说道:“保证一样!”  “冲贤弟,我也要!”  “长孙兄,别忘了弟弟也想要啊!”  这些纨绔一看有空子钻,顿时急了,好刀好马,哪个男人都抵挡不了这种诱惑。  “好,人手一把唐刀,业诩贤弟也有一把唐刀!到时候我们兄弟几个都佩戴一样的刀剑,一起上战场,一定很拉风。”长孙冲见这么多人想要,索性就一人一把,大家都高兴。  “这才可来对了,力气没白出,就凭咱们这宝刀,削铁如泥那是小儿科,要是砍脑袋,那还不跟削萝卜一样省力啊!”尉迟宝林笑眯眯说道,抢过程处默手里的唐刀,两眼放光。  程处默兄弟用的是很重的板斧,但腰上再挂一个宝刀,也不累赘,自然非常乐意;尉迟宝庆,尉迟宝林用的是双锏,不过好东西谁都不嫌多,更何况形状优美,挂在腰上一定很有风度。  长孙冲没忘记给宫中的李二,李承乾,李恪,李泰,当然也没有忘记给他老爹长孙无忌,弄了一把,并且在刀上面刻上各自的名字,自己掏腰包,让人根据尺寸做了刀鞘,挂在腰间,非常气派。  当泛着寒光的唐刀,装在精美的刀鞘里,送入皇宫。  李承乾,李恪,李泰,抱着刀不撒手,谁都不让碰。  李承乾,李恪各自大一些,拿着唐刀,勉强看上去顺眼;可是李泰那小不点圆球个子,甚至不比唐刀高多少,不能拿着,只能拖着走。  李二到了立政殿,听到里面有孩子的争吵。  “母后,为什么大哥,三哥,四哥都有,为什么就我没有!”李治嘴皮子已经利索,说话不再两个字两个字往外挤了,看到哥哥们有了很魏风的宝刀羡慕不已,拉着李泰的宝刀的一头不撒手。  长孙皇后有点头疼,柔声劝慰说道:“你还小,等你大了,母后也给你打造一把宝刀,可好?”  李治想想,UU看书( www.uukanshu.com )摇摇头,说道:“不好,四哥也不大,还没有刀高呢,为什么他有?”  长孙皇后急了,面色一沉说道:“承乾,恪儿,青雀,为娘先帮你们保管唐刀,等你们过了十五岁,再还给你们。”  “不要!”李承乾,李恪,李泰异口同声。  李治心里比较腹黑,他没有,他大哥,三哥,四哥,也不能有,看得他眼馋。  “母后,我也要嘛!我也要一把刻着我名字的宝刀!”李治委屈说道,眼圈里闪闪泪光,看得长孙皇后一些心里一软。  “好,暂且答应你一会,我让你大表哥给你打造一把,但我先给你收着,等你大了再给你!”长孙皇后轻声对李治说道。  李治知道他年纪的确很小,反正已经要了一把刀,够本了,点头说道:“好!娘给我保管!”  李二进来,终于知道四个孩子为什么大呼小叫了,因为他也被刀身优美的身姿吸引了,随手拔出李承乾手里的刀,拿起桌上的一张面巾纸,还没吹呢,纸张已经一分为二,切口十分整齐。  李二惊讶地瞪大双眼,好一会儿,说道:“你们的刀,由朕保管!”  李承乾和李恪不敢说话,李二一向对他们两个大的非常严厉,反倒是对李泰,李治非常宽容。  “爹,您也有一把!”李泰小声嘀咕,“你不能要我们的。”
如果喜欢《唐朝好驸马》,请把网址通过QQ、YY发给您的朋友,或把网址发布到贴吧、微博、论坛。收藏本页请按&&Ctrl&+&D,为方便下次阅读也可把本书,添加桌面请猛击。
添加,有最新章节时,将会发送邮件到您的邮箱。
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
《唐朝好驸马》很好看的小说。/b/12765/
热门推荐:
作者天青地白所写的《唐朝好驸马》为转载作品,唐朝好驸马最新章节由网友发布。
①如果您发现本小说唐朝好驸马最新章节,而UU看书没有更新,请联系我们更新,您的热心是对网站最大的支持。
②书友如发现唐朝好驸马内容有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我们将马上处理。
③本小说唐朝好驸马仅代表作者个人的观点,与UU看书的立场无关。
④如果您对唐朝好驸马作品内容、版权等方面有质疑,或对本站有意见建议请发邮件给管理员,我们将第一时间作出相应处理。
黔ICP备号-2
同类小说点击周榜:
同类小说点击总榜:
全本小说点击总榜:
新书入库:查看: 33002|回复: 142
【转自百度冷兵器吧】正儿八经“黑”唐刀:神话怎么来,我们怎么破
本帖最后由 Men_kazak 于
01:12 编辑 龙腾网
百度贴吧由于白丁太多,一向是很多朋友多少有些不屑的地方,但百度冷兵器吧在众多的贴吧中显得与众不同。冷兵器吧的吧友们虽非专家,却也都是些真正“有货”之人,常常能使人眼前一亮、增长见闻、拓宽视野,所以说,“谈笑有鸿儒”是那里的真实写照。这篇文章是冷兵器吧众协力之作,有理有据,资料翔实,论点明确,不失为精品。特意转来,与龙腾众友人分享。
原帖链接:龙腾网
————————————————————————————————————————————————————————————
这就是唐刀神话走向千家万户的起点——CCAV
在这之前,唐刀传说仅仅是某些卖刀的和某个爱好者脑中伴随着商业利益和爱国情操诞生的东西罢了,没几个人知道唐刀这名称,考古和历史文章里也没有这个名词。
随着CCAV这一通滥唬,一个“唐刀”出现在人们面前。
在唐刀众眼里,唐刀是这么个样子
342ac65ceca5feca808804.jpg (41.23 KB, 下载次数: 0)
00:25 上传
这个唐刀外观上的特点是无环首、直刃、小镡、刀尖有个切刃、刀鞘上有双附耳……这些都是卖刀的告诉人们的。
但首先这其中就有一个错误,关于“切刃”:“切刃造”一词本是日本造刀行当的名词,所指的是刀条截面的造型,也就是你把到掰断后看见的断面的形状,不是刀尖的造型。怎样的截面算切刃造呢?如下图左二
342ac65ceca5feca808804.jpg (11.69 KB, 下载次数: 0)
00:26 上传
(注:此图来自Katana吧,我无良的拿来直接用了,各位看图的时候要记得感谢人家做图人一人米田共~)
那么如那唐刀图上那种刀尖造型叫什么呢?本朝目前没有见过命名,日本人倒是定了个名字,叫“魳切先 ”。
好了,他们说这个造型就是唐刀造型,有没有什么依据呢?
来历有两个,一个是唐代懿德太子墓壁画仪卫图
342ac65ceca5feca808804.jpg (145.73 KB, 下载次数: 0)
00:27 上传
另一个则是日本收藏的几把名称带有“唐”字的实物刀具
342ac65ceca5feca808804.jpg (87.93 KB, 下载次数: 0)
00:28 上传
壁画不清晰,可实物清晰啊,这直刃双耳小镡,人家都叫唐大刀了,可不就是唐刀么~
好吧,那么还有一个问题,日本之前有没有这样的刀呢?唐刀粉丝们告诉大家,木有,日本在唐朝以前的都是环首刀,是长这样滴
342ac65ceca5feca808804.jpg (67.99 KB, 下载次数: 0)
00:29 上传
而后来呢,在这之后的日本刀们长啥样了呢?
342ac65ceca5feca808804.jpg (54.55 KB, 下载次数: 0)
00:30 上传
342ac65ceca5feca808804.jpg (61.56 KB, 下载次数: 0)
00:30 上传
342ac65ceca5feca808804.jpg (50.08 KB, 下载次数: 0)
00:30 上传
于是,结合这点图像和实物,唐刀是日本刀祖宗论就此出土。说来说去的证据也就这一点,别的也找不上个啥。
伴随着祖宗论诞生,卖刀的大师们紧接着引申出了下面的结论:唐刀既然是日本刀祖宗,那么日本刀技术也当然是学自唐刀的了。
于是,在现在满大街卖的唐刀店,覆土淬火成了理所应当的唐刀技术。
覆土淬火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局部淬火的法子,通过在成型的刀条非刀刃的部分涂上泥巴,然后把刀条丢火里烧至红热,然后往水里这么一丢~
如果不涂泥巴,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全刀淬火过程,通过淬火可以大大提高钢铁的硬度。但是淬火同时也会降低韧度,所以人们需要刀刃硬,而刀身不要那么硬,保持韧度,这样刀才不易断。涂泥巴作用是什么呢,就是在入水后,涂了泥巴的部分和没涂泥巴的部分有不同的降温速率,从而产生不同的淬火效果,没泥巴降温快的刀刃部分充分淬火,硬度大大提高,以后可以很锋利;而被泥巴包裹的部分降温慢,硬度提高就没那么大,韧性损失也没那么狠。
同时,由于覆土淬火,不同部分变形率不同,导致刀条自然变弯,出现“反”。有弧度的刀比起直刀更容易进行拖割攻击,不易被卡住,同时重心也相对更接近柄部,相对来说也就是更有利于实战。
这个视频大略的表现出了从日本刀冶炼钢材到做成刀具的过程,虽然其中少了些步骤,但对于如何炼铁、如何覆土淬火有比较全面的演示,还算不错。
当然,如渗碳回火等过程没有好好表现解说,但并不是说就不存在,所以大家莫拿着这视频嘲讽……
接下来第一部分我们来说造型上的问题,这里基本都是前个帖说过的东西,不过也增加些新料。
通过查阅东京国立博物馆的网站,我们看到了这么一些东西
342ac65ceca5feca808804.jpg (72.92 KB, 下载次数: 0)
00:32 上传
342ac65ceca5feca808804.jpg (58.25 KB, 下载次数: 0)
00:33 上传
这切刃直刀无环首,可是出现在了古坟时代,这古坟时代唐朝可还没出现呐~这该如何解释?这种古坟时代的刀还有很多,各位可自己去东京国立博物馆的网站查,我就不一个个列举了。
我要找个有名的列举出来
342ac65ceca5feca808804.jpg (76.67 KB, 下载次数: 0)
00:33 上传
342ac65ceca5feca808804.jpg (110.66 KB, 下载次数: 0)
00:34 上传
342ac65ceca5feca808804.jpg (98.43 KB, 下载次数: 0)
00:34 上传
四天王寺所蔵の七星剣は、长さ62.1cm、切刃造りの鉄剣。国宝(日指定)。名前の由来は、七星文つまり北斗七星が描かれていたことによる。七星文の他には云形文・三星文・竜头・白虎などが描かれている。丙子椒林剣とともに圣徳太子の佩刀と伝えられているが、少なくとも镰仓时代から锖身で拵えもなかった。作风は丙子椒林剣にくらべ、スラグの残留物が目立つものの、地金は小板目がよく练れ地沸が厚くつき、これに小沸ついた细直刃を焼く。戦后、小野光敬(人间国宝)によって研磨され、现在は东京国立博物馆に寄托されている。
这丙子椒林剑和七星剑是圣德太子的东西,圣德太子是啥时候的呢?飞鸟时代的,生诞574年2月7日(敏达天皇3年1月1日) 死没622年4月8日(推古天皇30年2月22日)
唐朝啥时候建立的呢?618年……
还有另外一些古坟时代以及古坟时代之前的刀
342ac65ceca5feca808804.jpg (21.08 KB, 下载次数: 0)
00:35 上传
简单的总结来说,就是在唐朝出现之前,日本已经有了刀,不但有环首刀、蕨手刀,也有那种无环首的“切刃”直刀……
当然,如果有人要说隋刀两晋南北朝刀都是唐刀什么的……那只能说您实在太能赖了……
我们目光转回大唐,看看大唐此时流行的刀是什么样子
342ac65ceca5feca808804.jpg (160.88 KB, 下载次数: 0)
00:36 上传
李寿墓壁画
342ac65ceca5feca808804.jpg (95.25 KB, 下载次数: 0)
00:36 上传
章怀太子墓壁画
342ac65ceca5feca808804.jpg (117.73 KB, 下载次数: 0)
00:37 上传
342ac65ceca5feca808804.jpg (116.57 KB, 下载次数: 0)
00:37 上传
这两个是长乐公主墓壁画
342ac65ceca5feca808804.jpg (57.01 KB, 下载次数: 0)
00:38 上传
韦贵妃墓壁画
342ac65ceca5feca808804.jpg (114.14 KB, 下载次数: 0)
00:38 上传
乾陵翁仲像
342ac65ceca5feca808804.jpg (220.3 KB, 下载次数: 0)
00:39 上传
顺陵翁仲像
可见环首形制在唐朝依然是重中之重,那么那种无环首双耳直刀是怎么回事呢?
所以我们还是请专家出来说事吧
342ac65ceca5feca808804.jpg (206.23 KB, 下载次数: 0)
00:40 上传
342ac65ceca5feca808804.jpg (67.04 KB, 下载次数: 0)
00:41 上传
——中国古代军事工程技术史(上古至五代)
那么我们去看看这个萨珊风的实物吧
342ac65ceca5feca808804.jpg (38.27 KB, 下载次数: 0)
00:41 上传
342ac65ceca5feca808804.jpg (80.03 KB, 下载次数: 0)
00:42 上传
可以清楚的看见双耳和小镡
342ac65ceca5feca808804.jpg (109.79 KB, 下载次数: 0)
00:42 上传
为了更清楚一点,我用一个鱼鹰的复原图
顺便再把盛世出的那个突厥刀的图们放上来
342ac65ceca5feca808804.jpg (182.51 KB, 下载次数: 0)
00:43 上传
342ac65ceca5feca808804.jpg (55.2 KB, 下载次数: 0)
00:44 上传
342ac65ceca5feca808804.jpg (43.27 KB, 下载次数: 0)
00:45 上传
也就是说,从形制上,这个被唐刀粉丝热崇的刀称之为胡刀更靠谱,中国和日本同样是被输入方。
简而言之,这个造型,大唐和日本都是“受”的一方。
但是有人又说了,至少“切刃”是咱的传过去的。对于这一点我倒是没什么反对意见。不过,首先仅切刃一条如果就能作为“祖宗”的证据,那么萨珊的双附耳无环首这两条岂不是更能证明“祖宗”了?
同时,这种“切刃”的造型在全世界都不乏例子,我们可以看看
342ac65ceca5feca808804.jpg (9.79 KB, 下载次数: 0)
00:46 上传
342ac65ceca5feca808804.jpg (128.58 KB, 下载次数: 0)
00:46 上传
342ac65ceca5feca808804.jpg (26.08 KB, 下载次数: 0)
00:47 上传
8b82bf0bd2bfe1ed7e.jpg (16.67 KB, 下载次数: 0)
00:47 上传
eac4bb2cc9c9e8a82be.jpg (28.48 KB, 下载次数: 0)
00:47 上传
其中一个是维京人的玩意,现代画家复原效果图如下
d0c8a786cd5f4bb470cf3bc79f3d561b.jpg (62.49 KB, 下载次数: 0)
00:47 上传
当然,这些并不是用来证明此造型是外传入或是中国传出,毕竟这种不平滑的过度到刀尖的样式在剑上就很常见。
还有个有趣的东西
d0c8a786cd5f4bb470cf3bc79f3d561b.jpg (10.98 KB, 下载次数: 0)
00:48 上传
这把单刃剑首剑全长 94.2 cm ,金箔包裹的装具装饰有琉璃,锻造剑身。出土于乌克兰博特瓦尔 Pereshchepina Complex 地区,属于某位贵族武士(可汗?)陪葬品武器装备的一部分。在手柄根部刻有希腊字母,根据整体风格推测这把剑是由某游牧部落的专业兵器作坊制作。装具外部的纹饰表明这把剑曾经属于某位信仰基督教的游牧部落可汗。鉴于公元7世纪时期拜占庭帝国和中亚游牧部落的良好关系,推测这把剑很有可能是一件外交礼品。
当然个人觉得这样式说是没受过中国影响也有点说不过去,毕竟拜占庭那边环首相当少,这么大的环首就更少了。但也可以侧面证明7世纪时这种造型在全世界也算流行了。
下面我们要看看另一个此无环首直刀双附耳形制非唐自产的间接证据,看看宋人。
宋朝距离唐朝最近,而且技术上没有太大的改变,如果像CCAV所说这种唐刀广泛装备军队,那在宋似乎难有可能全无痕迹,但是
21a5cf3d7ca7acbd587.jpg (53.42 KB, 下载次数: 0)
00:51 上传
024f78f0f736afc30ff388dcb319ebc4b645128f.jpg (52.53 KB, 下载次数: 0)
00:51 上传
d0c8a786cd5f4bb470cf3bc79f3d561b.jpg (52.52 KB, 下载次数: 0)
00:51 上传
908fa0ec08fa513d892edb673d6d55fbb3fbd987.jpg (16.01 KB, 下载次数: 0)
00:51 上传
这部宋朝军方百科里没看出类似刀型的存在,究竟那种唐刀是大量生产过还是仅仅有少量被达官贵族们把玩呢?如果军队大量使用过宋为何没有继承呢?冷兵器时代技术变化可不像现在这么快,哗啦啦就淘汰掉。个人偏向那仅仅是胡人影响下的一种流行文化,并非军队的列装品。
当然,这只是个间接证据,不能定论。
下面我们来说说技术上的问题。
首先日本刀是怎么炼铁的呢?从前面那个视频大家可以看出过程,但是翻译不是很好,所以我再简单说下。
那种冶铁法一般翻译为“塔塔拉”法,属于块炼冶铁法。块炼法是怎么回事呢?简单的说就是矿石在炉火中烧出的的是海绵铁,一种生铁熟铁钢还有各种杂质渣滓混杂在一起的的东西。正如视频所表现,要做刀,必须砸开那一大块海绵铁,挑取其中比较纯净的熟铁、钢的碎块来做刀。
日本人从几时开始冶铁呢?
37d12f2eb6eb8535e5dde7116e68.jpg (47.95 KB, 下载次数: 0)
00:53 上传
——《日本钢铁工业》
也就是至少在公元10年的时候日本人就在用这塔塔拉法了。
为什么能确定是塔塔拉法呢?
其实也简单,因为这方法太原始……从人类冶铁技术的一开始,就是这么冶铁的,而且延续时间一直到近代。
37d12f2eb6eb8535e5dde7116e68.jpg (152.79 KB, 下载次数: 0)
00:54 上传
——华觉明译的《世界冶金发展史》
但是,中国并不是这样的情况,中国的冶铁技术路线和他们可不同,我们的路线是生产铸铁,再由铸铁加工得到熟铁和钢,而非这样一次性生产块炼铁。
37d12f2eb6eb8535e5dde7116e68.jpg (138.86 KB, 下载次数: 0)
00:54 上传
QQ截图30.jpg (115.12 KB, 下载次数: 0)
00:56 上传
QQ截图30.jpg (125.64 KB, 下载次数: 0)
00:58 上传
——这些是华觉明写的中国金属技术史
虽然中国也有块炼制品出土,但对于块炼冶铁最关键的炼炉证据和文字记载一直没出现。而从秦汉到唐,矿石冶炼证据都是生铁生产方式,然后进一步通过抄铁脱碳等等技术得到别的产物。
可以说,在冶铁技术上,日本和中国就是不同路线,从块炼法进入日本之后,日本人似乎就没有再跟进中国的冶铁术了。
如果说唐刀曾经是大量存在过的,那么必然是使用中国本土的铸铁冶炼技术来得到初步的原材料,而不会是和日本一样的海绵铁制造法。从材料上,唐刀和日本刀就走在了不同路线。
当然,也有可能如CCAV视频所说是从西域来的钢材。但首先在数量上就不可能依靠西域钢材来支持军队的大规模装备,其次如果花费同样多力气通过中国本土技术并非不能得到好刀,拿进口铁做刀似乎没有什么必要。
至于锻打渗碳等等技术,全世界都是如此,本非中国独创,日本人虽应该是从中国学会,但这也不构成“祖宗”论的理由。
我们来说一说覆土淬火。
在日本方面,关于覆土淬火的考证是这样的
37d12f2eb6eb8535e5dde7116e68.jpg (137.71 KB, 下载次数: 0)
00:59 上传
——此文乃是译自《日本刀の冶金学的研究》的《日本刀发达史》,作者九州大学教授谷村凞
那么中国这边历史上有没有类似这样的技术呢?有~
不过是在明朝……
37d12f2eb6eb8535e5dde7116e68.jpg (103.69 KB, 下载次数: 0)
00:59 上传
37d12f2eb6eb8535e5dde7116e68.jpg (63.11 KB, 下载次数: 0)
01:00 上传
《武编前编》这一则是不是淬火还有待高人指点,但《物理小识》应当就是了。
但在这之前呢?不好意思没有相关记载能证明覆土淬火之类的存在。
需要说明的是,局部淬火技术并非只有覆土淬火一个,打造弯刀的方法也不止是那样。世界上大多数弯刀的制造方法其实就是锻造打制,并非依赖局部淬火。当然,日本刀的弯曲也不是完全依赖覆土淬火
37d12f2eb6eb8535e5dde7116e68.jpg (88.06 KB, 下载次数: 0)
01:01 上传
——大名鼎鼎的准网文《话说日本刀》
那么在南北朝隋唐宋中国这边淬火怎么搞法呢?
37d12f2eb6eb8535e5dde7116e68.jpg (109.67 KB, 下载次数: 0)
01:02 上传
37d12f2eb6eb8535e5dde7116e68.jpg (205.06 KB, 下载次数: 0)
01:02 上传
可以看出基本是在讲究不同液体的淬火效果方面~
那么唐刀fans们喜闻乐见的局部淬火呢?
其实也有,在汉就出土过头部或刃部淬火而其余部位没淬火的工具或刀剑。怎么做的呢?
很简单,你蘸水的时候只把刃放水里,其他不进去就行了……所以中国的局部淬火器具可以观察到的也是仅刃部或头部有淬火,其他地方没有~
但这能说明是有覆土么?不能~没淬火和淬火不充分毕竟是两回事~
那么明朝的覆土淬火又是怎么来的呢?那就没有定论了,是日本输入的也未尝不可,毕竟明日交流相当广泛~
QQ截图30.jpg (121.64 KB, 下载次数: 0)
01:04 上传
最后再由周纬老爷子的《亚洲古兵器图说》选段来做个结尾~~
中国影响过日本,世界也影响过日本,以一个外传而来的形制推论唐刀为日本刀祖宗本就够可笑了,还将人家后世发展的技术都归为自己唐刀名下,这又何其荒唐~
本文由多人协作,由其是炮灰桑和莫樾心妹子,各位要记得他们啊~
该贴已经同步到
感谢分享,辛苦了!
只是如此出色的日本武士刀的确是日本原创的话就无法解释日本当时其他方面那么落后了啊,武士刀那么厉害的话至少其他的相应的文化附属应该也是自己独有而且很强大的才对。这和拥有独立汽车工业的国家相应的拥有雄厚的产业链上的实力道理一样啊。龙腾网
或者单纯来看如果武士刀的确是日本这“呆子民族”原创的话,从创造起千百年来就应该有所衍生发展吧,一点点也行啊。龙腾网
而日本人一大特点就是学习其他文明,同时很有意思的是他们学习其他文明之后千百年基本“不晓变通”,用这个特点来看日本的武士刀的话我实在不觉得这个是日本原创。龙腾网
怎么解释呢?
鼓励认真参与讨论
锻造武士刀所需的智慧还是让我怀疑这是日本创造的?
这个没人怀疑的吧,不过武士刀不适合大规模装备&
MrFish是超级学长 发表于
01:42 龙腾网
锻造武士刀所需的智慧还是让我怀疑这是日本创造的?
嘛,如果你觉得这文章说的不对,可以拿出同样的文献资料来反驳么,仅仅怀疑别人的智商,是不足以驳倒对方的。
许多人自己的智商就不高,却到处鄙视别人&
就用日本自埋自挖的新石器的东东来质疑他们“挖出来的古坟时代的刀”不知可行否?那么亮闪闪啊&
本帖最后由 goodhuntin 于
06:10 编辑 龙腾网
1)“椒林剑和七星剑是圣德太子的东西”,这是传闻而已,没有确切的证据,不过作者很确信。“唐大刀”,虽然连日本人都这么讲,不过作者却不愿相信它们是唐朝的。龙腾网
2)其次,这些刀是日本锻造的么?作者没提,他当然希望我们这么认为,不过认为这些是舶来品的更多。可以肯定的是:平安时代末期之前的刀剑被归类为上古刀,刀形有别于现在常见的日本刀,或为直刃,或带双锋。为什么到了唐朝就变了?
3)所举“无环首双耳直刀”一例,注意孙机说的是“佩带刀剑的方法”,而到了后面,好嘛,真个形制都变成是波斯的了。是不是所有用木柄枪托的枪都是源自ak47的呢?对枪而言,究竟那个是主要的,枪管的构造还是枪托的构造?我看作者完全是本末倒置。龙腾网
4)宋《武经总要》总绘制的“掉刀”、“三尖两刃刀”也许就是唐陌刀的直接继承者。明初,大明骑兵横扫蒙古骑兵时曾使用过一种称为斩马刀的武器应该也是陌刀的变种之一 ,相传斩马刀亦长近一丈马上步行皆可使用,作者为何不提?
5)关于锻造的部分,不明白锻造技术和日本到是否受唐刀影响有什么关系。今天大炮的锻造技术已经比以前的先进多了,所以说今天的大炮和以前的大炮没关系喽?
6)称日本刀受中国影响的非只有我们,日本人清水橘村有《刀剑大全》一书,也有类似的意思。
ss1.jpg (113.34 KB, 下载次数: 0)
06:09 上传
说日本刀是孤立的 独立的发展 不受唐的影响 根本就不可能&
再说唐刀又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大的系列&
各项技艺传至日本,日本甚至仿制唐都长安建造一模一样自己的都城。上到制度 文字,下到饮食 起居 都受唐很大的影响,你说日本冶炼后世没有受唐的影响谁会信。。。&
房主想拿唐建立之前的日本也有冶炼锻造技术 来试图否定唐对日本的影响,房主忽略了唐之前朝代的大陆人也有因战乱东渡日本的,先到的和后到的这并不对立和矛盾,唐时期日本与大陆交流最为密切和频繁。&
薄片刀的特点就是用来劈的,随着长度增长以及力学使用慢慢发展出弧度理所当然,这不是什么西域不西域的,日本毕竟是一个受大陆历朝历代移民迁徙影响深的国家,他们日本称之为归化人,这些归化人带来大陆先进的技艺&
鼓励认真参与讨论
本帖最后由 刀锋领主 于
06:54 编辑
& & 战争谋略上有个经典的话,叫“你们打你们的,我们打我们的”,意思是每个人都有长短,我没必要在你擅长的领域和你力拼。这篇文章说的是“你们”怎么破唐刀这个神话,说真的,“你们”怎么破是“你们”的事,我们自然可以另寻一路来对付“你们”的破法。这也暗合“各打各的”的古训。
& & 现在,我来谈谈我对这篇“破法”(注:不是魔兽那个破法)的一些看法,我主要从逻辑上来证明这篇文章的漏洞和荒谬。
& & 先来看看这篇文章几个作者给出的几个说法:龙腾网
1.“唐刀”只是唐代刀型中并未大量普及的一种。
2.在“唐刀”出现之前,日本刀就已经定型了。
& & 这两个论据是本文第一处“自败”,看起来作者(们)似乎要向我们兜售以下事实:
& & 作者(们)认为,历史上没有什么“唐刀”,因为唐时的刀型繁多,不止这一种,所以并没有“唐刀”一说。
& & 但作者(们)同时又认为,虽然日本同一时期(及稍早)的刀型繁多,但真的就有一种刀叫“武士刀”,而且就是我们现在看见的日本刀的直系祖先。
& & 我很早就说过,夹杂私货说明作者预设立场,预设立场就很容易把对自己不利的观点自动屏蔽掉,就会产生逻辑上的自败。可叹的是这帮家伙居然没有一个看出这个问题。可见集体脑震荡也不是没有可能的。鉴于他们本来就是一个贴吧里的,互相标榜、互相吹捧、互相传染也是正常的。贴吧里面无高人,撑死了就是个水货硕士生,读了十七年书未必有什么真才实学,所以写文章处处露出“自败”之象是必然的,要是这篇文章出自天涯没准我还不敢反驳,结果一看是百度贴吧的屌丝狗一样的人写的,那我就很有信心的从上到下看了一遍,果不出我所料,现在来说说此文的第二个自败之处:
& & 作者(们)认为,因为日本炼铁工艺很落后,与中国先进的技艺完全不同,所以日本和中国是各自独立发展的,因而也就不存在日本模仿中国“唐刀”之说,不能因为武士刀很像“唐刀”就认为日本刀模仿”唐刀“。
& & 但作者(们)竟然同时认为,因为”唐刀“在直刃、切口方面长得像胡刀,不用说,”唐刀“一定是模仿胡刀的啦!
& & 该文第三个自败之处为:
& & 作者(们)认为,因为唐朝和宋朝离得比较近,也就两三百年吧,所谓”唐刀“不可能失传得那么快是不是?可见”唐刀“不存在!
& & 但作者(们)竟然同时认为,日本古坟时代出土了那么多种刀,虽然大部分形制都没有流传到后代,但也必然是存在过的,这说明日本刀形繁多!
& & 算了,这篇满是槽点的烂文也没有再分析下去的必要了,不过我在细读这篇文章时注意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作者(们)总是会有意无意地提及制刀大师们,因此我提出一个猜想:写这篇烂文的作者(们)该不会是卖日本刀的吧,同行是冤家啊.....
有意思,我转过去看作者们怎么说,哈哈,最喜欢干这种事情了&
鼓励认真参与讨论
嘛,如果你觉得这文章说的不对,可以拿出同样的文献资料来反驳么,仅仅怀疑别人的智商,是不足以驳倒对方的。
我对探究这个没兴趣,只是保持异议而已。
术业有专攻,不是谁都有精力研究这玩意儿的,摆明寒碜人嘛。但转来的这篇文章偏见太大,漏洞太多,我一个非常业余的都看不下去了。&
思维和逻辑都极其混乱,自己都打自己的脸了,所以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懒得揪错了,就提一句,无论是逻辑还是认知都是错的
《唐六典·卷十六·卫尉宗正寺》:
刀之制有四:一曰仪刀,二曰鄣刀,三曰横刀,四曰陌刀。(《释名》曰:“刀末曰‘锋’,其本曰‘环’”。)今仪刀盖古班剑之类,晋、宋已来谓之御刀,后魏曰长刀,皆施龙凤环;至隋,谓之仪刀,装以金银,羽仪所执。鄣刀盖用鄣身以御敌。横刀,佩刀也,兵士所佩,名亦起于隋。陌刀,长刀也,步兵所持,盖古之断马剑。龙腾网
仪刀装饰华丽,柄首有环,外型最接近其祖先“环首刀”,主要为禁卫军仪仗使用;横刀无环,为军队兵士普遍装备的战斗用佩刀,使用范围最广且人数最多,当时东传日本的刀也以此横刀、仪刀为主;鄣刀为防身用佩刀,又称“障身刀”,可能为短刀。陌刀的具体形象至今仍待考据,仅知为用以对付骑兵之长刀,一说可能类似日本“野太刀”,若真如此,那么唐代刀体系的形式基本上一致,仅有长度和功能性的差异存在了。
由日本正仓院所藏名为“横刀”的刀来看,横刀很可能是一种柄与刃略有角度的单手直刀。当然,这不能做定论,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盖因正仓院只有“唐大刀”“唐样大刀”“黑作大刀”“横刀”等名,与《唐六典》中器物命名并不能一一对应。且依其装饰来看,可能更接近仪刀的地位。
目前中国本土出土之唐代刀剑文物极少,一例是1991年陕西长安县窦皓墓出土的水晶坠金柄环首仪刀。
隋唐时期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出现了300年的统一局面,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空前繁荣阶段
,特别是唐代,揭开了我国古代历史最为灿烂辉煌的篇章,它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上都非常
繁盛。并在许多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且通过频繁的对外交流,深远地影响着世界,尤其是日
本,朝鲜等亚洲近邻。正因为如此,隋唐时的兵器也在前期的基础上得以继续发展和创新,如前期
盛行的槊向枪的发展。陌刀的出现及刀剑形制的基本完善,并传播到日本,朝鲜等国,如从唐朝传
到日本的“太刀”,不仅是当时日本官吏的佩物,也是军队的主要装备兵器,在正仓院和四天王寺
仍可者到唐代的太刀。
1、 时代特征
隋唐时期终于结束了长达四百余年的大混乱时期,开创了前所未有的繁盛时期,在此300年间维持
了基本的统一局面,所以兵器也由以前的只注重实用向豪华,精巧转变,如初唐的铠甲基本保持着
六朝以来的样式和形制,但发展到盛唐时,已大部分脱离了使用的功能,演变成为美丽豪华,以装
饰为主的礼仪服饰。“安史之乱”后,才重又恢复到使用状态。
又如刀剑形制中装饰性较强的的缰的出现,云头状的剑首,都可看出唐人追求精巧,华美之风。又
由于六镇起义,孙恩卢循起义,隋末农民起义等农民起义的狂飙,摧跨了旧有的王朝,但由于其装
备简陋,缺乏精良的铠甲和兵器,所以其在给世族门阀地主以致命的打击的同时,也铲除了与之关
联的部曲私兵制,促进了轻装骑兵的发展。
隋唐时期各民族共同发展,相互融合,所以隋唐时代的兵器中除了对重装骑兵劈砍有力的斧再度盛
行外,锤,啄,锏,鞭等少数民族兵器也非常盛行,如初唐名将中使传统兵器的有使枪的罗成,使
斧的程知节,而使少数民族兵器的有使锤的裴元庆,使锏的秦琼,使鞭的尉迟恭。而这些兵器的盛
行,则是由于铠甲的发展,使得扎刺兵器效能下降,而锤,锏,鞭等砸击兵器杀伤力突出的原因。
可惜这一时期的实物少有出土或传世,对于这一时期兵器形制的考察,也就主要依靠出土的武士佣
,石刻,壁画中的武士形象等来进行。
(以上省去N个字)
4、 短格斗兵器
剑:从乾陵、建陵神道翁仲像,山西五台山佛山寺安东大殿彩塑天王像,西安王家坟唐唐安公主墓
室石门线刻武士像等来看,此时的剑已几近近剑,剑刃变为宽长,剑格和剑首作云头状,茎体作六
角形或圆形。从吴道子《天神》线描人物中,天神手中剑柄有一条“缰”绳套在手腕上和“昭陵六
骏”中正在给“飒露紫”拔箭的将军邱行恭腰间所配兵器有缰垂下,即吴道子《八十七神仙》图卷
中,武将手握的剑在剑身根部有“吞口”,可知至最晚在唐时,剑已有了缰和吞口。而此时的剑已
无任何实战之用,如《太白阴经》、《新唐书·兵志》、《唐六典》皆有刀制而无剑制。而只是作
为佩饰存在,《隋书·礼仪志》载:“一品,玉器剑,佩山玄玉。二品,金装剑,佩水苍玉。三品
及开国子男,五等散(散)品名号侯虽四、五品,并银装剑,佩水苍玉,侍中已下,通直郎已上,
陪位则象剑。带直剑者,入宗庙及升殿,若在仗内,皆解剑。一品及散(散)郡公,开国公侯伯,
皆双佩。二品、三品及开国子男,五等散(散)品号侯,皆只佩。绶亦如之。”剑还常被唐人用来
抒发凌云壮志或表现尚武英姿。如大诗人李白少年习剑,25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杜甫有:“检
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王维有:“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动百万师”等名句流于后世。
刀:唐刀制有四,即仪刀、障刀、横刀和陌刀,后两种是部队中的主要兵器,“横刀,佩刀业,兵
士所配名亦起于隋。”从唐代敦煌壁画中强盗打劫过往商旅时所持的刀来看,唐刀依然为直刀,其
刀身窄,近似今之日本刀。
鼓励认真参与讨论
对唐刀不感兴趣。
最喜欢陌刀!!!
唐刀是环首刀的发展,环首刀比较长,现在的古物,一般实战的都在1.2米左右。加环一个是配重,一个是方便携带,另外射箭状态转换到持刀防御状态可以通过小手指勾住来实现。龙腾网
唐刀一般在1米以下,这个长度那个配重环不是很重要了。作为防御和礼仪刀具,刀柄做的更加豪华。环首刀是一层层麻布缠绕,唐刀不是。作为随身佩带的唐刀,有环首的,也有没环首的,本质和环首刀还素一个刀型。只是柄上一点点变化。
本帖最后由 Men_kazak 于
16:20 编辑
他们也在说哥几个毫无逻辑呢:
这逻辑……完全是不知所谓……龙腾网
有些反讽的话也看不出来。
写这帖子的人果然是中文没学好,需要重修的。
让那几个重新读一遍以下这几段
=====================================
“也就是说,从形制上,这个被唐刀粉丝热崇的刀称之为胡刀更靠谱,中国和日本同样是被输入方。
简而言之,这个造型,大唐和日本都是“受”的一方。
但是有人又说了,至少“切刃”是咱的传过去的。对于这一点我倒是没什么反对意见。不过,首先仅切刃一条如果就能作为“祖宗”的证据,那么萨珊的双附耳无环首这两条岂不是更能证明“祖宗”了?”
======================================
“当然,也有可能如CCAV视频所说是从西域来的钢材。但首先在数量上就不可能依靠西域钢材来支持军队的大规模装备,其次如果花费同样多力气通过中国本土技术并非不能得到好刀,拿进口铁做刀似乎没有什么必要。”
====================================
还有,技术路线原始仅仅说明发展时间早,和“落后”可没有必然关系,让他们莫脑补
然后你把图片全缺失了……
这是冷兵器吧友对 刀锋领主的回复
看你自称寡人就知道是个半瓶子水喜欢yy的脑残&
看你的头像以及名字就知道你是个地道的洋奴,冷兵器吧寡人去过,感到那里的氛围也基本就是一群脑残以及洋奴在一起沆瀣一气 臭味相投意淫罢了。&
Men_kazak 发表于
他们也在说哥几个毫无逻辑呢:龙腾网
这逻辑……完全是不知所谓……龙腾网
不对……只有第一段是回复那位归谬都看不出来的
第二段是给说日本刀好的一塌糊涂日本人做不出的……
哦,看差了,嘿嘿&
嘛,这个是回复刀锋领主的没错了:龙腾网
z这段话还有脸说逻辑- -已经是诡辩了龙腾网
“我很早就说过,夹杂私货说明作者预设立场,预设立场就很容易把对自己不利的观点自动屏蔽掉,就会产生逻辑上的自败。可叹的是这帮家伙居然没有一个看出这个问题。可见集体脑震荡也不是没有可能的。鉴于他们本来就是一个贴吧里的,互相标榜、互相吹捧、互相传染也是正常的。贴吧里面无高人,撑死了就是个水货硕士生,读了十七年书未必有什么真才实学,所以写文章处处露出“自败”之象是必然的,要是这篇文章出自天涯没准我还不敢反驳,结果一看是百度贴吧的屌丝狗一样的人写的,”龙腾网
这段话是来骂人呢还是来骂人呢
诡辩手段如下
以人为据  是指在论证中,把对某人的品质的评价移到对某人提出的论断的评价上去。换言之,用对某人品质的评价代替对论题的论证。
人身攻击  是指用攻击、谩骂论敌代替对具体论题的论证。这也是一种十分恶劣的作风。
知道你是转帖 不过这种诡辩的帖子没啥转的价值
绝对的骑士 发表于
懒得揪错了,就提一句,无论是逻辑还是认知都是错的
一句话就能废掉你粘贴那么多,请拿出六典四刀除了仪刀其他没有环首的证据,谁证明过横刀就是无环首的?顺便,日本现藏的横刀都是短刀,四五十厘米的东西,记载的也是如此,这是战斗用佩刀的唐横刀么?
认为环首是仪刀,而横刀障刀陌刀没有环的无非这一句“仪刀:盖古班剑之类,晋宋已来谓之御刀,后魏曰长刀,皆施龙凤环。至隋,谓之仪刀,装以金银,羽仪所执。”龙腾网
这句话可是压根没有谈到横刀障刀陌刀是不是环首,相反,这句话甚至连仪刀是不是环首都难以确认,因为“魏曰长刀,皆施龙凤环”,至于隋唐时是不是环首,不知道。
看了两个回复,都在说缳首,好吧,你们赢了,本来就懒得说,我自找没趣了
这个版面自从开创以来总算有些值得辩的东西了!!!!!支持!!!!!
的确,终于看到的好的科普贴了。我指的是下面的评论~&
我有罪。。。&
kalasiki 发表于
唐刀是环首刀的发展,环首刀比较长,现在的古物,一般实战的都在1.2米左右。加环一个是配重,一个是方便携带 ...龙腾网
...您确定环首刀都在1.2米左右?龙腾网
(论坛贴图各种麻烦...)
不是说戚继光后来也在唐刀基础上发明过苗刀么?话说古代中国武器要是都是武士刀那种精品,就算汉唐的财力也是养不起军队吧,恐怕整个历史上也就宋能办到......
这里不是冷吧,大多数常识性的东西在这里的人不一定知道的。不过这里至少还有不少人认真地拿干货出来讨论,铁血那边除了“惊爆”、“英国历史学家研究发现”、脑补、脑补就剩喊口号和批斗会。&
能说出日本多竹甲的基本就是对古装备一无所知的网文众~&
随着防护铠甲的发展,唐刀那种刀型在后来的实战中作用不大,劈不开厚甲,伤不了敌人,在中国战场被淘汰是必然的。反倒是日本,因为多是竹甲一类的防护,才有怕保留发展。&
七剑斩相思 发表于
18:13 龙腾网
...您确定环首刀都在1.2米左右?
很确定啊,在1.2米左右。我看过的出土环首刀也有几十把了,短的很少,水坑里出来的比较完整,测量后基本在1.2米左右,刃90左右。环首刀是实战双手刀,汉代又可以称为大刀长刀。有些刀尖往下挑起,砍人刺人是非常顺手的。环首刀柄直接用麻布一层层缠裹,比较朴实。出土的水坑刀,有些刀柄缠裹麻布还在。
说道钢材问题,古代是木炭炼钢,和煤炭使用起来是不大一样的。龙腾网
宋代以后,多用煤炭焦炭炼钢,煤含硫多,钢铁比较脆,不得不做厚实。环首刀因此就不适应新的材料,所以被钢材淘汰。不是说环首刀就不好。起码比明清那些刀要好。但是宋之后的煤铁煤钢不支持这么薄这么细长的体型。之前的环首刀出土文物有横截面的研究,明显是夹钢,钢只有刀刃那一长条,其它的是铁。宋之后的大规模武装刀具,不怎么用。
环首刀发展的方向,一个就素日本那种弧度出来。弧度是必然。早期环首刀也有刀尖向下再往上挑起的,也素利用弧度。不断发展的话,在中国必然也会有弧度,更利于劈砍。环取消的短刀,应该是和战刀相区别,做礼仪用处,也是身份标志。古代很讲究阶层的不同,更高阶层需要那种变化的刀型来佩带。那么取消环首是最实用最省力的办法。
在越来越组织化大型化的战场上,“刺”的功能已经被长枪所取代,而刀更多的成为了乱战的工具,对劈砍的功能更加重视,也促进了弧形刀刃的出现。&
随着长度增加以及用力的作用方式,近战便于抽刀以及劈砍 刀不可避免的走向弧度,这是必然的,是理所当然的。&
鼓励认真参与讨论
环首刀的一个消失,煤钢的含硫高比较脆是个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是两熟制的推广后,农民没那么多时间练武。春秋到汉魏晋,正常时期,农民只种一季粮食,加一季豆类或者牧草。秋冬到早春间,一般无事,但政府强制所有人要军训。练武是自己要备武器的。当时人身体壮实高大,用环首刀就很顺手。这也说明为啥出土的大都在1.2米左右。这个长度,矮一点的人很难把握。龙腾网
两熟制是宋推广的,农民没有闲暇时间来练武,只能用其他替代。宋之后,中国人由于饮食结构更加素食化,比较之前,肉食更少,身材矮小,环首刀也不是那么好舞动起来的。所以宋之后更加注重弓弩这类发射型武器。近战已经不再是汉朝那种一汉敌五胡的时代了。这里对农业部分不展开说了。
总之,两宋时期煤钢和两熟制的推广,才是环首刀断绝的真正原因。也是武勇逐渐丧失,人民逐渐娘化的开端。
负重 和开弓是不同的 后者更需要局部强大的肌肉群——食草动物都比较能负重&
感觉有点道理,但是怎样解释两汉对弓弩的重视呢?那个时候可是汉民族的强势期。而且宋时期更强势的可是重装步兵,而不是远程投射呢,远程武器越来越多的以机械能武器出现了。&
这说法很新鲜呢&
鼓励认真参与讨论
一汉敌五胡阿。龙腾网
我对刀剑真没了解过,只画过orz
Men_kazak 发表于
01:46 龙腾网
嘛,如果你觉得这文章说的不对,可以拿出同样的文献资料来反驳么,仅仅怀疑别人的智商,是不足以驳倒对方 ...龙腾网
如果日本自古以来的造刀技术真这么先进,那为什么日本古代(至少三国以前的古代)非常流行中国的刀具?
日本出土了很多的古代刀具,都是来自中国的。日本古代对中国古代的刀剑是非常追捧的,不然为什么费尽心力地弄到中国刀,然后死后放到墓里陪葬?
三国时代的魏国,赐给邪马台的就有当时中原制造的两具宝刀,可见当时在日本眼里,中原的刀非常精美。
如果日本刀在以前真有那么牛鼻的技术,怎么会对中国刀那么着迷?要知道,中国对日本的文化大规模输出是在唐代,之前日本由于太偏远,要通过朝鲜半岛进入,因此受到了中国的影响还不大。没有对中国文化的崇拜意识。
中国的兵器是随着战争形势而发展的,变化很大,而且从秦始皇以降,中国历代王朝都有大规模的禁刀令,尤以元朝为甚,当时甚至连菜刀都是禁毁之物。中国所能流传的实物刀具很少,只能从古墓里挖,但三国之后,墓中陪葬品就不在流行刀剑这种易朽之物。只能零星地从一些画像、陶俑造型中臆测。
这文章有太多漏洞,但又很隐蔽,很多问题该研究,该讲明的,一笔带过,甚至干脆不提。愿意信的人一定会信,不懂的刀剑的人也很容易被迷惑。不过他的主题就表明这只是一篇掐架文,不是一篇公正的学术研究。
总之看看就好,我在***吧里,还看到有人说突厥刀是日本刀和唐刀的祖宗,里面好多人都是附和连连。
单纯一个业余者的角度,很不屑这文章里夹杂的私货,还含沙射影的讽刺,看起来好像跟什么人有仇似的。
充其量就是一篇选择性地堆着史料的诡论之文。&
鼓励认真参与讨论
kalasiki 发表于
19:33 龙腾网
很确定啊,在1.2米左右。我看过的出土环首刀也有几十把了,短的很少,水坑里出来的比较完整,测量后基本在 ...
...不好意思了前辈,我没摸过真家伙,但是就我看过的一些资料和图片来说,汉代环首大多数是在全场1m左右的,低于70cm的短刀和高于120cm的长刀也有,所以唐代刀因为长度缩短而不需要环来配重这种说法我不能接受
TGV5 发表于
09:04 龙腾网
如果日本自古以来的造刀技术真这么先进,那为什么日本古代(至少三国以前的古代)非常流行中国的刀具?龙腾网
太多漏洞,请问在哪?日本人造刀技术为什么不能先进?为什么日本人造刀汉朝不先进到唐宋也不能先进?顺便我的文章里哪里又能体现出先进了?还是有人觉得用上块炼铁和覆土淬火就是先进了?
没人注意作者来龙腾做客了吗?&
& &所谓的“唐刀”是从西域传过来的,所以不能叫“唐刀”,而且从出土文献和原材料上说也没有近似打造“唐刀”的条件。而日本刀是从西域传过来的刀演化出来的,所以不能说日本刀是“唐刀”演化过来的。是这个意思吧,我只喜欢抗战大刀那种造型的刀,对唐刀一点兴趣也没有。
& &不过呢,这文章就是为了黑而黑了,按照这种推理,日本的古代建筑也必须叫“唐屋”,因为是照着唐朝建筑的样式盖的,日本战国时代的“铁炮”开始是葡萄牙人卖给日本人的,所以应该叫“葡式火枪”,而不是什么日本铁炮阿波铳肥前の鉄炮。
& &再引申开来说点诛心的,所谓的“汉族”根本不存在,现在的汉族都是晋人突厥匈奴鲜卑羯羌氐唐人辽西夏金人宋人蒙古人的后代,正宗的汉人十不存一,所以呢,所谓的华夏民族都是ccav为了洗脑和民族自豪感生编硬造出来的。
& &先说好,诛心这段不许对号入座,你硬要来,我也不拦着。
士不是必需品 是可以需要的
但不是必须需要的
。。 农第一 军第二 工第三 商第四
士可有可无&
文人总是有那种扯淡的精神 每朝每代都锲而不舍 在士农工商兵五者里 除了去掉士没关系 而去掉其他任何一个那不行 所以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文人需要不停的叫唤 而且更需要对其他阶层的打压以保命&
这是天朝文明和外边最与众不同的地方 倾向与打压太极端
所以到近代需要【工】的时候 我们被打的一败涂地
历史上类似地步我们都很惨 不过对方运气也不好 但是这一次对方运气很好 所以…。顺时士与商
逆时军与工&
史是有倾向性的 就算不能意识形态 知识和兴趣就差很多 我不认为能有几个文人有兴趣写《工》 这是阶层优势 还有知识和能力 即使是【工】出身 能到写书的地步的人也太少了 而且还有满足对工的研究非常精通这一程度&
农是一切一切之根基。士是依靠,随便你怎么打,最后你更要靠。商是怎么打都不死的小强,是贡献羊毛的绵羊。而工除了天文领域就是最没用处的。兵基本就是夜壶了,用的时候用,不用的时候扔&
鼓励认真参与讨论
中国古代的工、匠地位可是相当低的 你指望那些笔杆子给他们留史?大概就兵家和比较知名还有些影响力的工有财力之类的东西留下著作 才能流传下来。其他的基本你不要想了龙腾网
本人的一个观点 古代士农工商 文化文明之类的成本比较高难度比较大 而且士本身的优先权和优势就很大 。。而农工商则没有那么麻烦和那么优势 史书基本不载 主要是口耳相传授徒传孙龙腾网
不能不承认这点事实--焚书坑儒等各种政治导致某些【士】相关路线的中断,但不会全部中断,农机会没中断不会有谁脑惨去毁农-国之根基,商则是怎么毁都无用那是人之天性,而工最悲惨的本身没优势还受政治剧烈影响
农是一切一切之根基。士是依靠,随便你怎么打,最后你更要靠。商是怎么打都不死的小强,是贡献羊毛的绵羊。而工除了天文领域就是最没用处的。兵基本就是夜壶了,用的时候用,不用的时候扔
史是有倾向性的 就算不能意识形态 知识和兴趣就差很多 我不认为能有几个文人有兴趣写《工》 这是阶层优势 还有知识和能力 即使是【工】出身 能到写书的地步的人也太少了 而且还有满足对工的研究非常精通这一程度龙腾网
这是天朝文明和外边最与众不同的地方 倾向与打压太极端 所以到近代需要【工】的时候 我们被打的一败涂地 历史上类似地步我们都很惨 不过对方运气也不好 但是这一次对方运气很好 所以…。顺时士与商 逆时军与工
文人总是有那种扯淡的精神 每朝每代都锲而不舍 在士农工商兵五者里 除了去掉士没关系 而去掉其他任何一个那不行 所以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文人需要不停的叫唤 而且更需要对其他阶层的打压以保命
士不是必需品 是可以需要的 但不是必须需要的 。。 农第一 军第二 工第三 商第四 士可有可无
私货:毛是有深度和远见的
古代社会没士就没国家&
加分说明:80分包括本楼回复及楼上的点评&
鼓励认真参与讨论
老夫一眼就看出钢材质量不过关。
站长推荐 /3
权限受限的新老网友可通过参加新手问卷,补足不够的积分获得互动权限,每个用户有且仅有一次参与新手问卷的机会。
欢迎大家关注龙腾网官方微博! /ltaaa
龙腾网将于公元日起,对龙腾网论坛的评论区主题采取消耗金币的方式半开放阅读。届时没有注册龙腾ID或金币不足的网友将无法查看评论区的主题;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刀与日本刀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