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无锁定战斗模式3d网游的安利!不要中国风网游的~

[text]返回顶部&/&国产ARPG新作《苍龙城》公布 中国风骑砍+老滚5!围观&·&&0评论&·&&0香蕉&/&&&/&&已收藏&/&&/&国产ARPG新作《苍龙城》公布 中国风骑砍+老滚5!
随着游戏禁令在中国解除,现在越来越多出色的独立游戏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现在由国内CAVStudio血与钢团队打造的ARPG新作《苍龙城》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这是一款开放世界动作角色扮演与战略元素结合的游戏,以写实考究的态度进行再设计,打造写实中国风的玄幻世界。
《苍龙城》演示:
苍龙城》世界观背景概述:
《苍龙城》故事所展开的世界是在一个类似“山海经”中所描述的架空世界。这个世界中除了生活着各种奇珍异兽,还有人类两大阵营的博弈,代表农耕文明的“榫”与代表游牧文明的“达幕塔”,苍龙城位于该世界的中心位置,是榫族的主城。基于两族在上古神话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双方都认为这是自己种族起源之地,是只属于自己的圣地。关于苍龙城的争夺之战一直延续至今。苍龙城因有先祖所修建的北长城,有效抵御了达幕塔的多次进攻,所处风水之地,物产丰富。但统治者养尊处优,朝政日趋腐败,社会矛盾逐渐激化,第三方势力起义军在南方萌芽。而此刻的达幕塔,看准时机,分兵三路南下,不断骚扰长城各关口,分散守军兵力,榫族已经完成了各部落的统一,苍龙城岌岌可危。而主角就在这样的乱世背景之下,展开了自己的冒险。
《苍龙城》是什么类型的游戏?
1.开放世界动作角色扮演与战略元素结合。
2.战斗偏向写实风格以突出打击感和代入感,伴以少量法术作为攻击和辅助技能(特殊职业限定,如道士,僧人)
。武器分为剑盾、单手武器、双持武器、重兵器、远程武器等,不同的武器会有近距离、中距离和远距离之分。
3.可自定义自己的专属角色。
4.兵种升级招募系统与同伴养成系统,可打造有自己特点的专属军队
5.实时领兵跟实时遭遇战,玩家的部队呈可视化显示,即玩家的部队会跟随玩家移动,玩家可给部队分组,如步兵组,远程组,骑兵组等,并可调整不同组的行进队列次序(由于同屏显示数量有所限制,多出未显示的兵量,战斗中根据伤亡情况以援兵形式按批次刷出)。系统也会有默认行进AI模块可供玩家选择,如警戒,休憩,急行军等等。外加在野外行军时,会有很多不同的遭遇战,比如会受到野兽,强盗,乱军,海盗等骚扰,部队会立即进入战斗状态。
6.安营扎寨,俘虏跟处决系统。
7.围城战&攻城战&守城战。
8.坐骑系统,游戏世界中部分生物可捕获,并驯养为自己或是军队的坐骑。
9.秘境探索,苍龙城的世界中有多处秘境,都有各自的主题(如溶洞、古墓、上古神殿、异兽巢穴等),秘境中有大量解密要素,每个秘境都有一个难度较高的怪物BOSS和一件秘宝。
10.多结局的主线任务,与大量支线任务。
11.游戏拼图式暗线剧情,玩家通过对世界的探索发现,收集特殊道具,古文献等物品,会慢慢揭开这个世界的秘密。
11.装备可自定义。
12.游戏有玩家道德值设定,与各NPC与城镇势力的好感度设定。
使用引擎&登陆平台:
引擎:UE4或Unity 5
登陆平台:4/Xbox one/PC(Steam)
为何我要做《苍龙城》:
首先我是一个游戏玩家,同时是一个冷兵器跟历史的爱好者,结合这两者的身份,大家应该能猜到我喜欢玩什么类型的游戏。每次有幸玩到国外一款吸引我的游戏,除了赞赏之外,还会思考到,为什么我们国内没有这样的游戏?如果是中国风,应该如何去表现?有哪些需要加强的地方?或者有没有更好的系统跟功能,甚至构思一款全新的游戏。后来接触了很多游戏的MOD制作,从NBA2K9开始,因为我很喜欢乔丹,就做了乔丹的MOD,然后是96公牛队...当时即将完成乔丹的模型,快要发布的时候,国内外论坛上的朋友们一起倒计时的情景,让我印象深刻,虽然作为一个MODER,并得不到什么物质的回报,但是可以完成自己的梦想同时也满足大家的期望,是一件让人情感上很满足的事情,相信其他的MODER也会有这样的心情吧。接下来又做过骑马与砍杀的MOD,然后是上古卷轴5,MOD可以在自己能力之内,尽量把自己的创意直观的展现在游戏中,这个创作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活生生从一个小白,变成了大家口中所谓的“大神”。苍龙城的起源只是几年前我为上古卷轴5做的一款中国甲胄,既然有了甲胄,那么再做一些其他的服饰吧...要不再做一个中式小屋出来...干脆做一个城市吧...要是有一个完整的中国风世界就好了...如果加上全新的系统跟玩法就更棒了...加入全新的剧情吧...于是坑挖得越来越大,大家的期望越来越高,自己也感受到了一份责任,如果只靠兴趣,如何来维持这么一个项目?这是就是我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创作团队:
我自己有一家游戏美术的外包公司,我的从业过程是从漫画主笔出家,然后做过2D动画,动画导演,项目主管,3D,美术原画等工作。目前团队人数不多,主要是以游戏美术外包为主,经历过外包公司创业期的朋友应该可以明白,外包公司为了生存必须擅长不同的风格,满足不同客户的项目需求,才能在这个行业生存下来。我们能从2009年一个小工作室,到2012年创办公司,一直活到现在,参与过手游《QQ水浒》《放开那三国》《艳义三国》等手游的美术动画部分,以及端游《虎豹骑》《刀锋铁骑》《战意》的部分美术模型视频创意制作,相信能力还是经得起考验的。目前我们也有原创手游的研发跟2D横版独立游戏的研发计划。这是我们公司的情况。
然后基于苍龙城,我们还有一个网络上的制作组,大家都是因爱好集结在一起,有小说作家,有原画大神,有编曲的大牛,也有程序的大咖。但是因为大家都有工作,不可能在一个非商业性质的MOD上投入大量时间....如果能够有机会组成一个实体的团队,是相当有战斗力的。
题材类型优势:
此类开放世界的游戏,是目前游戏发展的一个趋势,而在国外已经有多款开放世界的游戏获得了巨大成功。比如《上古卷轴5》《辐射3》《巫师3》《GTA5》等等。而另一款在众筹平台Kickstarter募资的真实系ARPG游戏《天国:拯救》(
Kingdom Come: Deliverance)以 1106371 欧元(约合180万美元)的金额达成目标,可见此类游戏市场期待度之高。
但是此类题材在国内还是一个空白区,在巨大的市场需求下,却没有一款真正意义上高品质的中国风开放世界游戏出现。很多老牌的单机游戏公司仍然不断的卖所谓的情怀,而中国风武侠三国类网游市场饱和度太高,不变的系统跟玩法,已经使得产品的受众越来越固化。玩家的胃口始终处于失望与饥渴的状态,而苍龙城的出现应该可以弥补这一点。
国内外市场的文化优势:
目前国内对于传统文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民间也兴起很多汉文化复兴组织,很多大学都有汉服协会等等。苍龙城的设计风格是基于史实的考究设计,所有的设计元素都不是凭空捏造,而是有依有据,给人以真实的历史质感与代入感,这一块,在国内众多玄幻类,戏说类游戏中是非常突出的。把传统国风的血液合理的融入游戏,打造一个真实可信的古代世界,在国产游戏中从来没有过先例。而国外玩家对于此类写实系东方古中国文化的RPG游戏也充满了兴趣,很多国外的玩家发邮件给我说希望玩到这样一款中国风的游戏,也收到一些国外的独立游戏团队的合作邀请,虽然他们中有人对于日本文化跟中国文化并没有什么概念,甚至有人以为我做的是古代的日本...-_-|||,但这隐隐让我感觉到或许我们可以凭借这个项目打开一扇门,让中国文化以游戏载体的包装走出去,让国外的玩家了解东方除了日本文化,还有系统更为复杂庞大的中国文化。
基于写实的奇幻风格:
或许看起来有点矛盾,我们的游戏世界观是架空的,但是所有人物,生物,包括山海经中提到的怪物,神兽都会以写实的风格进行创作,借助次世代游戏引擎与新的创作工序,一切都会给人感觉非常真实震撼的感觉,如仰望苍龙在云层中穿梭翻腾的景象,幽静的深林里,水潭中神秘的水怪。所营造出真实的神秘感,激发玩家探索的好奇心。
漫画平台同步推广:
在游戏制作的同时,可在国内漫画平台推出同名漫画,作为前期推广手段之一。
游戏主题兵人模型制作:
与国内兵人原创品牌“空灵阁”合作推出《苍龙城》系列兵人模型。
目前《苍龙城》这个项目还只是一个DEMO的阶段,但是相比起一个单一的点子,我们目前能够拿得出手的东西还算是蛮多了,策划案,系统构架,原画,模型,实机演示等等。我不能说,咱们研发的游戏就一定会比目前国内的中国风游戏做得好,但我能保证的是,我们会不断优化团队,不断提升团队的战斗力,努力接近自己心里的预期,用我们的实力与诚意打造一款高质量的产品,用我们的方式来诠释中国风。首先我们是玩家,其次才是创作者。
国产ARPG新作《苍龙城》公布 中国风骑砍+老滚5!该投稿暂无简介国产ARPG新作《苍龙城》公布 中国风骑砍+老滚5!国产ARPG新作《苍龙城》公布 中国风骑砍+老滚5![+展开简介]投1蕉安利给基友官方下载友情链接反馈本站不提供任何视听上传服务,所有内容均来自视频分享站点所提供的公开引用资源。Copyright (C)
AcFun. 保留所有权利尼古拉斯·赵四
尼古拉斯·赵四
&b&写完后看了一下,赶脚俺滴逻辑有些拙计,但确实是我所能想出来的不同了,将就看看吧(●°u°●) 」&/b&&strong&&br&&br&1)自以为(真的是动了动俺滴小脑袋分析了一下)&/strong&中国风归于流行,而古风是另一大板块,一个仅仅在中国刚刚兴起的一种音乐形式。但毕竟事物的发展是曲折的,新事物的出现总是弱小的,不完善的,所以被喷会很常见,所以不如平常看待。&br&&br&&br&&br&&br&&strong&2)&/strong&中国风每个歌手都能有那么几首,比如说汪苏泷,丁当,徐良,胡歌blabla。。。甚至外国歌手也会加点元素的流行歌曲的分支,比较朗朗上口&br&而古风是中国独有的,需要大量的阅读(好吧不是指文化底蕴深厚,就是多少看过些小说,诗词)积淀,姑且把古言算在内吧,才能够形成意境,它代表一种世界观。它能与手绘插画,游戏,较好的交融在一起。而且听古风的人,大多不太能认同中国风。当然我知道有人会喷这句话。可是没真正听几首哪能有那种感触呢?古风圈现在当然浮夸,但浮夸的是词、是人,不是“古风音乐”这个定义。觉得浮夸就不要找虐去听,但确实是有人真心恨铁不成钢的。&br&&br&&br&&br&&br&&strong&3)&/strong&古风需要精心听,静心听。因为刚听的人只会有有一个念头——这嘛玩意儿,一个调调。。。&br&我刚开始也是。。。听了几遍就——卧槽!虐哭死我了。。。&br&配上歌词,我去,心里那个排山倒海的。。。&br&&br&&br&&br&&strong&4)&/strong&古风能让听者想到国学,万里锦绣河山,千年文字为骨,功名尘土,长戟杀伐。对中国地理,文化差异价值观不了解的老外绝对听不懂&br&中国风联想面比较小,一般只能想到旗袍,瓷器,怎么说呢,因为周董(我很喜欢周董,只是客观的联想了一下)的中国风,我老想到神马穿旗袍的林志玲,漫步在菊花中的林志玲.....可能因为合作的关系,有点硌应。老外对这种很熟悉了的,东方美女嘛,东方瓷器嘛,东方饺子嘛。来来回回还就这么点用烂的国家标志,人家老外加点琵琶音效估计都比咱用得熟....&br&&br&&br&&br&&br&&strong&5)怎么说呢,从我个人认知过程来说。&/strong&&br&《青花瓷》刚流行时,它一开始就是具象的,是个结果----大家聆听并接受。&br&而古风是从虚无慢慢演化出了些许骨架,生出些许灵魂的,是个过程。我对它的认知最早应该算初中吧,那时候刚开始看古言。每次和同学谈论时,好多阅读时的感觉无法表达。看了那些翻拍的电视剧,也觉得和书中人物差太远(那时候对国产电视剧神马,脑残狗血神马都还没甚概念)&br&&br&之后一同学疯狂安利我一个叫河图的人,当时我还以为是河豚,挺不屑——谁啊都没听说过。班里也是,经常开她玩笑,说是姓河吗,女的吧声音这么柔。我估计当时这种冷眼旁观偶尔插一脚的玩笑应该挺让她受伤。后来她作文里把《如花》改成长篇上台去读时最后哭了,我有些愣愣的,看她特别感同身受,觉得也许,大概这还不错。于是后来找她询问,她特别激动,给我说了很多河图的歌,说一定要看歌词啊,还有文案。再后来,算是一入古风深似海吧。&br&&br&我觉得,从小说到古风的过渡,多得是情怀。&br&&br&大概高一,接触到伊吹五月的插画,还有其他古风插画师的作品,她们让脑海中的形象有了显现,这一步大概是多出了意境。&br&&br&再往后知道了汉服复兴,积累出文学常识,了解到中国文化现状。于是多了坚守。&br&&br&从情怀,到意境,再到坚守。这是我的历程&br&其实我觉得意境到情怀再到坚守更合理些。&br&但我的顺序也没多大问题,至少我已成为古风之一。&br&&br&&br&回来再加个,手机找不到加粗.....&br&6)从最终指向来看,中国风最终指向的还是音乐,古风最终指向的是传统文化。当然爱古风也会有爱男神女神这类步骤,但在聆听的过程中伴生出了对传统无形的趋向与认可。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小时候真的特别讨厌听唱戏的,觉得咋咋唬唬,怪模怪样的,每次我奶奶一转到戏曲台我就特烦,但因为听HITA和阿杰的几首歌,慢慢的特别喜欢戏腔,特别崇拜那些会唱戏腔的人,然后就特别自豪,觉得外国都没这。刮起的中国风,影响的是我国歌曲创作者,真的很少有引导着大家爱传统文化的作用。所以古风真的有一定存在意义的。古风目前的缺点就是兴于年轻群体,但它的优点也是面向年轻群体,毕竟传统文化还得靠他们传承的。&br&&br&总的来说,&u&中国风没让我想太多,而古风让我想太多。&/u&&strong&中国风有界,而古风无疆。&/strong&&br&&br&&br&这是我的个人意见,不喜少言。
写完后看了一下,赶脚俺滴逻辑有些拙计,但确实是我所能想出来的不同了,将就看看吧(●°u°●) 」 1)自以为(真的是动了动俺滴小脑袋分析了一下)中国风归于流行,而古风是另一大板块,一个仅仅在中国刚刚兴起的一种音乐形式。但毕竟事物的发展是曲折的,…
不太懂音乐,仅个人感受,《雨下一整晚》或可与《烟花易冷》并列最好的两首中国风。&br&&br&歌本身格调,是从第一句的“落寞”开始的,而后却一再萦纭,达到了一种独处的美,与思悠悠的境界。它向我们展示了,悲伤本身是很美的一件事。(不是四十五度那种矫情,而是一种古典的意蕴美)&br&&br&如果说方文山的填词常被诟病堆砌,那么此处的堆砌我觉得是成功的,一来华美,但是真实,三来这些个人生体会是每个人都有,却很独到的。&br&&br&结合杰伦的曲,叹咏婉转,更给我一种古典中戏曲的俚的况味。&br&&br&&blockquote&街灯下的橱窗 有一种落寞的温暖&br&&/blockquote&这句实在惊艳到我了,落寞的温暖,是很美也很贴切的。越是繁华的地方,越容易在落幕时体会到孤独。结合下文,那应该是在深夜,街上人都没有了,但是灯火不绝。&br&&br&因此灯火温暖,温暖中蕴含落寞。&br&&br&&blockquote&吐气在玻璃上 画着你的模样&br&&/blockquote&这句写行为,人的感情也在背后蔓延,很文艺,但是是我们日常中也会有的事,而且一般都是一个人的时候会干的事。&br&&br&说到这里,不得不配一幅图:&br&&img src=&/c6b840ced80e7a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c6b840ced80e7a_r.jpg&&&br&不一样,但或多或少意境很像。至少和《重庆森林》这个名字意境很像(。﹏。*)&br&&br&&blockquote&开着车漫无目的地转弯 不知要去哪个地方&br&闹区的电视墙 到底有谁在看&/blockquote&描述的环境,人当然也在其中。前一句的描述举重若轻。我们都有时,会忍不住漫无目的的奔跑,旅行,放任身体像思绪一样的蔓延。我们都知道为了什么。&br&&br&没人看的电视墙,看来夜是真的深了。主人公开着车经过空荡荡的广场,看见电视墙在播放。电视墙自然是热闹的,夜色下却无人观看,冷清极了,落寞如斯。&br&&br&这几句描写的生活体验是很私人的,都在写落寞。&br&&br&&blockquote&白杨木影子被拉长 像我对你的思念走不完&br&原来我从未 习惯 你已不在我身旁&br&街道的铁门被拉上 只剩转角霓虹灯还在闪 &br&这城市 的小巷 雨下一整晚&/blockquote&这几句其实不如上面好,但是一个“走不完”的用字留白很具象。而一句“铁门被拉上”“霓虹还在闪”和电视墙一样,都是很私人的很特别的生活体验,很美。&br&&br&大城市里可能已经不多了,小县城啦稍落后一点的地方,到了夜里,寂静清籁,只有商户关上卷帘门、有些大院的铁门被拉上的声音,这时候开车在街上,人迹是没有了,只有街灯,什么都关上了。&br&&br&然而“城市的小巷”有点生硬……什么鬼&br&&br&当然,此前一直的很舒缓的唱很悦耳,但到了这里就有些重复了,如果在这么一直舒缓可能我就听不下去了。不过你大爷就是你大爷啊,下一句曲风马上渐进变化了:&br&&br&&blockquote&你撑把小纸伞 叹姻缘太婉转&br&雨落下雾茫茫 问天涯在何方&/blockquote&虽然这里的“你”不知道是谁,词也写得中规中矩稍微不知所云,但是结合曲调简直碉堡。一声叹息,极度迷人。而个人感觉,意境也从这里开始,从对落寞的愁结,到对落寞一派的美的陶醉。&br&&br&&blockquote&午夜笛 笛声残 偷偷透 透过窗&br&烛台前 我嘛还在想 &br&小舢板 划呀划&br&小纸伞 遮雨也遮月光&/blockquote&曲调进一步变化加快。&br&&br&第一句中规中矩,虽然和上文的内容衔接有点突兀。&br&&br&第二句结合曲调碉堡了,特别一句“我嘛”的嘛字,一种昆曲的古典的俚的趣味特别深切,很有意思。&br&&br&后两句是比喻,遮雨遮月光本身给人含义上的落寞,而雨和月光由于古往今来的文学创作的沉淀,本身就有落寞的暗示,又给人具象感。&br&&br&至此,对听众而言,落寞的悲伤转变成落寞的美的享受。&br&&br&整体我觉得不应说成是中国风,而是现代都市中的诗意视角罢了。&br&&br&美不胜收。
不太懂音乐,仅个人感受,《雨下一整晚》或可与《烟花易冷》并列最好的两首中国风。 歌本身格调,是从第一句的“落寞”开始的,而后却一再萦纭,达到了一种独处的美,与思悠悠的境界。它向我们展示了,悲伤本身是很美的一件事。(不是四十五度那种矫情,而…
薛凯琪的《慕容雪》,国语版本为《苏州河》;《糖不甩》,国语版为《雪花飘》。&br&何韵诗的《痴情司》,达明一派的《石头记》,泳儿的《黛玉笑了》都是关于红楼的歌曲。&br&陈慧琳的《再生花》,杨千嬅的《捞月亮的人》,国语版为《圆缺》。&br&张敬轩的《悔过诗》,邓丽欣的《七夕》,彭羚的《隔世情》,梅艳芳《似是故人来》,twins的《梨涡浅笑》。&br&还有好多不在此列举了,粤语的咬字唱缠绵的古风小调别有风韵,题主提问之前还是先咨询下度娘吧。
薛凯琪的《慕容雪》,国语版本为《苏州河》;《糖不甩》,国语版为《雪花飘》。 何韵诗的《痴情司》,达明一派的《石头记》,泳儿的《黛玉笑了》都是关于红楼的歌曲。 陈慧琳的《再生花》,杨千嬅的《捞月亮的人》,国语版为《圆缺》。 张敬轩的《悔过诗》…
非广告&br&老实讲 现在花笙记做的是越来越差了&br&最早几年可谓中国风潮牌的领头羊,现在印两个毛笔字就叫中国风&br&&br&以下几个品牌良心推荐 具体请自行百度&br&一、无明&br&&im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750& src=&/959f7a1a934d19ee5f80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959f7a1a934d19ee5f804_r.jpg&&&br&&br&&br&二、本相织物&br&&img data-rawwidth=&709& data-rawheight=&709& src=&/530dacf8fe20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9& data-original=&/530dacf8fe208_r.jpg&&&br&&br&三、归心&br&&im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800& src=&/8fbcdd32cf6ae3ba3d3c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8fbcdd32cf6ae3ba3d3cc_r.jpg&&&br&&br&&br&四、Rhizel&br&&im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636& src=&/ca44100ccd6c0af5b3a696ce520b6a1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ca44100ccd6c0af5b3a696ce520b6a13_r.jpg&&&br&&br&&br&五、Pros by CH&br&&im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960& src=&/c233c30a8b5f06d854e46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c233c30a8b5f06d854e468_r.jpg&&&br&&br&六、Yohji Yamamoto&br&&im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1201& src=&/ec47c44fb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ec47c44fba_r.jpg&&&br&&br&七、Visvim&br&&img data-rawwidth=&338& data-rawheight=&413& src=&/33cc940fcfa739be4b74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8&&&br&&br&八、Kapital 别在意模特是老外&br&&im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515& src=&/fe2afc458ffb5b2ccc993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
非广告 老实讲 现在花笙记做的是越来越差了 最早几年可谓中国风潮牌的领头羊,现在印两个毛笔字就叫中国风 以下几个品牌良心推荐 具体请自行百度 一、无明 二、本相织物 三、归心 四、Rhizel 五、Pros by CH 六、Yohji Yamamoto 七、Visvim 八、Kapital 别…
大胡子一听“嗯,调子倒是蛮不错,只是没听清词是啥。”拢一把胡子道“奥,刚才那只是哼个调子呀,菊花台,是这个曲牌么,看老夫给你凑一个( ?,_?)”&br&&br&&br&生死两茫&br&无处话凄凉 晓山青云山乱&br&幽梦还乡&br& 明月松岗 唯有泪千行&br&相逢也应不识只恨鬓如霜&br&&br&把酒问天&br&今昔是何年&br&人道是美周郎惊涛拍岸&br&&br&篱边怅望&br&云有温柔乡&br&纶巾羽扇 叶几时黄&br&&br&谈笑间 鬓如霜&br&酒酣胸胆尚开张 何日遣冯唐&br&西北望射天狼&br&&br&水连天 独来往 尽把沙洲寒枝拣&br&人道我 此处可心安 为乡&br&&br&------(只是一条可爱的分割线)&br&&br&题外话:我这么有才,你们为啥不邀请我取匿( ̄へ ̄)
大胡子一听“嗯,调子倒是蛮不错,只是没听清词是啥。”拢一把胡子道“奥,刚才那只是哼个调子呀,菊花台,是这个曲牌么,看老夫给你凑一个( ?,_?)” 生死两茫 无处话凄凉 晓山青云山乱 幽梦还乡 明月松岗 唯有泪千行 相逢也应不识只恨鬓如霜 把酒问…
谢邀!这个问题很专业!需要一定基础才能看懂我的答案。中国风的五声进行基础是三音组,包含几种:大二加大二,大二加小三,小三加大二。如果懂点音级集合就很好理解了:123,132,312,231,213都是第一种集合里面可能构成的进行,同理,356,653,365,635,536,365都是第二三种集合里的进行。避免此类进行就可以避免中国风。&br&另外避免分解和弦的进行,苏珊娜开始是个五声化的大三和弦分解,所以不是中国味道。&br&中国风中小二度,三全音多是装饰性的,偏音是有控制的使用。&br&德彪西的更复杂,给你们就不讲了,调式很多变,有和弦轮廓(如亚麻色头发少女),&偏音&不作为偏音使用(如阿拉伯风格曲)。&br&另外节奏对音乐风格的影响也是本质性的。
谢邀!这个问题很专业!需要一定基础才能看懂我的答案。中国风的五声进行基础是三音组,包含几种:大二加大二,大二加小三,小三加大二。如果懂点音级集合就很好理解了:123,132,312,231,213都是第一种集合里面可能构成的进行,同理,356,653,365,635,536,…
许嵩:与子无仇隙,何置我于炙板之上耶?
许嵩:与子无仇隙,何置我于炙板之上耶?
好声音董贞被淘汰后 我再也没看过好声音
你感受一下
好声音董贞被淘汰后 我再也没看过好声音 你感受一下
&ul&&li&词CI&br&&/li&&li&每日故宫&br&&/li&&li&胤禛美人图&br&&/li&&li&紫禁城祥瑞&br&&/li&&li&韩熙载夜宴图&br&&/li&&li&漫游山海经&br&&/li&&li&畫遊記 ● 虛白齋藏畫選&br&&/li&&li&卯榫&br&&/li&&li&中国古典家具&br&&/li&&li&饮膳水记&/li&&li&寻宝中国 &br&&/li&&li&LiangYimuseum
&/li&&li&元青花&/li&&li&墨客·诗&br&&/li&&li&中国风相机&/li&&/ul&
词CI 每日故宫 胤禛美人图 紫禁城祥瑞 韩熙载夜宴图 漫游山海经 畫遊記 ● 虛白齋藏畫選 卯榫 中国古典家具 饮膳水记寻宝中国 LiangYimuseum 元青花墨客·诗 中国风相机
摇滚风范围太广了,要是不许用的话,现代音乐至少死一半。&br&连恶魔城都是摇滚风格为主的,你真的用古典音乐做BGM,这游戏绝对卖不出去。&br&&br&如果只是要摇滚配合古风的话太简单了,看你作曲水平怎样了。&br&&a href=&///?target=http%3A///programs/view/1m3JG5guqy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hinobi忍 - 忍領&i class=&icon-external&&&/i&&/a&&br&&a href=&///?target=http%3A///listplay/L1_P7Sw1fd4/E_Y04NjBkVo.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20-忍~儚譚~&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我觉得从一个人拿把刀砍死几百号敌人自己没事这个设定开始,游戏就已经不是古风了,应该算魔幻了,用摇滚没啥问题……&br&&img data-rawheight=&501& data-rawwidth=&800& src=&/a7c51ef7e327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a7c51ef7e327_r.jpg&&
摇滚风范围太广了,要是不许用的话,现代音乐至少死一半。 连恶魔城都是摇滚风格为主的,你真的用古典音乐做BGM,这游戏绝对卖不出去。 如果只是要摇滚配合古风的话太简单了,看你作曲水平怎样了。
我觉得从一个人拿把刀砍…
词比方文山写的好,曲比霍尊写的好,演唱也很贴切。另外我很讨厌“中国风”这个词,它内涵不清楚,外延更不清楚,堆砌一些古典诗词意象,一切“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东西都能往上堆。就好比“文艺”这个词一样。喻忘忧说过一句话,好像是“Everything is about sex except sex itself.Sex is power!”仿照来说:一切都和文艺相关,除了文艺本身。文艺是一种力量(通过人文关怀与思考获得对生活的力量)!文艺怎能是情绪化、造作与孤芳自赏呢?&br&张炎《词源》卷下称:&吴梦窗词,如七宝楼台,眩人眼目,碎拆下来,不成片段.&这句话用来形容方文山的词也很贴切呢!不过青花瓷确实挺好听的,周杰伦很厉害!———————————————————————————————————前不久,她又出了一首新歌《风筝误》,现在一共七首歌曲,都要凑成葫芦娃了呢!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妖魔鬼怪还是层出不穷!&br&&br&七首歌反复地听呀听,只有《月满弦》不太喜欢,其他的都很棒,怎么形容呢?做梦知道吧,那就是一种做美梦的感觉!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梦不关风与月!
词比方文山写的好,曲比霍尊写的好,演唱也很贴切。另外我很讨厌“中国风”这个词,它内涵不清楚,外延更不清楚,堆砌一些古典诗词意象,一切“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东西都能往上堆。就好比“文艺”这个词一样。喻忘忧说过一句话,好像是“Everything is abou…
我觉得戴荃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他能把中国风玩得很精。&br&这一点从《悟空》就可以看出来了,虽然最后是钢琴为主,但是笛子一出来,一句“难断”,唱念做打的感觉就有了。我觉得这就是悟空脱颖而出的原因。虽然后面的《老神仙》并没有多少出彩的地方,但是从新出的这两首单曲 渡人和喝汤 还是能看出戴荃的探索的。&br&中国风这个东西,要加进流行元素去不难,难的是怎么把握那个度。流行元素加的太少了大众欣赏不了,就只能当小众音乐人。加的太多了的,像隔壁许三高的四不像,《山水之间》,什么玩意儿啊,还不如不玩呢。戴荃现在在找的就是这个度。&br&渡人这首曲子很明显是戴荃做着玩玩的,基本上看不出后期的加工雕琢来。给人感觉好像十分钟填完了词就拿来唱了,尤其是最后那个叫水啊……能看出戴荃想写的很多,但他都没写,不敢写。最终就成了这么个玩意儿。&br&而喝汤,这首就属于推敲过了火,想说的东西都说了,结果太装X了,根本听不懂他在唱什么。只能靠自己慢慢地品味,这种歌一首两首还好,再多这个歌手就火不起来了。大众目前欣赏的就是像悟空那样的,听着像是很牛逼,但又不至于牛逼到听不懂的中国风。&br&戴荃现在需要做的,就是要找到这个“度”,找到这个配方。&br&其实如果戴荃想成仙,去做小众音乐那太简单了,但是他不甘心。同样的,我也不甘心。中国传统戏曲与流行音乐的结合,这一刻已经等待了太久。现在好不容易有了点眉目,就这么放弃这个机会实在是太可惜太可惜了。戴荃式的中国风一旦成型,造成的影响将不可小觑——我相信如果时机合适,这样的音乐将会给行将就木的中国风流派乃至整个华语乐坛带来新的生机。&br&戴荃有这个才分,他需要的是时间和实验来积累来沉淀。同样,他选择了这条路,就需要包装,需要团队,需要商业,需要运气,需要天时地利人和。&br&这很难,很难说他最终会不会达成这个HE。但我在期待着。&br&我期待着戴荃这只猴子大闹天宫的那一天。
我觉得戴荃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他能把中国风玩得很精。 这一点从《悟空》就可以看出来了,虽然最后是钢琴为主,但是笛子一出来,一句“难断”,唱念做打的感觉就有了。我觉得这就是悟空脱颖而出的原因。虽然后面的《老神仙》并没有多少出彩的地方,但是从新出…
&p&当代中国音乐,界定在西方流派之内的,似乎可以有一些明确的标签:流行,摇滚,金属,嘻哈,民谣,等等。西方流派之外的中国音乐,似乎并没有权威的学界定义,来做出流派的划分。这一类音乐,虽然带有某些民族音乐特色,又跟传统的民歌、民族音乐有所区别。我们笼统地把这类混合中国元素的音乐归结为“中国风”。&/p&&p&中国虽然有自己的音乐传统,虽然中国的音乐传统源远流长,但是近代以来,因为乐器、乐谱、乐理知识的失传,中国本土音乐处在极其边缘的位置。宫商角徵羽已被排除在学院课堂之外,钟磬琴瑟笙等传统乐器或失传或濒临失传,民族乐器乐理知识未被系统传承,真正古代的雅乐传统早已不复存在。从现状来看,中国本土音乐的复兴举步维艰。&/p&&p&所谓的“中国风”音乐,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中国本土音乐。它们往往是流行音乐的本土化产物,即以西方的乐器、西方的乐谱,完成本土意味的表达。因为中国本身乐器乐理知识的断代,这一类“中国风”音乐,可以说是在变相地承担着本土音乐传统的承传。这既是一件好事——中国元素的糅和,使某些民族音乐传统得到传递接续;但也是一件坏事——因为西方乐器乐理的便宜(方便权宜),使本土音乐人很少愿意继续花费心力探究传统乐器和五音十二律的其他可能性。&/p&&br&&p&这里列举我所推崇的“中国风”音乐,并对它们作出个人主观的排名。应该说我的曲库有自己的偏向,基本着眼于近年国语流行乐,不包含粤语歌曲(这纯粹是因为我孤陋寡闻)。&/p&&p&我的排名依据基于三个考量:其一意旨,即立意与中国古典音乐(宫廷雅乐、汉乐府、宋词、明清戏剧)的契合程度;其二形式,即对传统乐器、传统曲式曲调的运用程度;其三响,即它在目前乐坛上的影响力。权重意旨最高,形式其次,影响再次。&/p&&br&&p&排在第十位的是徐佳莹《身骑白马》。中间一段“我身骑白马走三关,我改换素衣回中原”的歌仔戏,把整首歌——无论从立意上,还是形式上——都提到了一个奇妙的高度。如果没有这段关于薛平贵与王宝钏的唱辞,这实在就是一首“死了都要爱”的滥大街三俗KTV曲目。可是一旦有了“身骑白马走三关”,长安出来了,大漠出来了,儿女情长,书生意气,家国情怀,等待、守候、忠诚,这些主题都出来了。所以这首歌不一样了。&/p&&br&&p&排在第九位的是贾青《痴情冢》,沈永峰作词林海作曲。这首歌是《新天龙八部》阿朱的配曲,与剧情配合度太高,明知《新天龙八部》是个渣的我居然被这BGM虐到。虽然钟汉良的乔峰经常让我出戏,一句“今生君恩还不尽”立刻叫我飙到泪点,亲手埋葬阿朱真是看几遍哭几遍。开场笛声引出,主旋律虽然是电子乐,背景音配合笛与古筝,剧情完成度满分。&/p&&br&&p&排在第八位的是孙浩《中华民谣》,张晓松冯晓泉词曲。1995年的老歌。乐器有,旋律有,意境有,情怀有。虽然“大雁飞过菊花插满头”这种歌词搁今天就是被吐槽的命,然而童声旁白太萌有木有!诗词俗语一向是传统戏剧唱辞的组成部分。像“风雪连天万户侯,莲花宝座伸出兰花手。妙语解开心中事,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念白,仿佛就是明清戏曲韵文炮制的rap版——这才是真正的中文Rap呀!&/p&&br&&p&排在第七位的是董贞《爱殇》。董贞参加《中国好声音》的时候自我介绍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今后的中国风本土音乐的流派中,能够加上仙侠音乐这几个字。”我非常支持。如果说以《中国好声音》为代表的选秀节目代表着当代中国音乐的发展方向,那么简直可以说,当代中国音乐真是被以便秘脸为主要特色的流行乐占据了大半江山。刘欢那英也许可以作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代表,可是我对他们真的是不感冒,不感冒啊不感冒……至于摇滚,不好意思那是个什么鬼。——我希望能看到更多像董贞这样的,有能力把流行曲风与本土古典风格糅合的,独立音乐人——不是明星,不是大腕,但自有章法,自成一家。&/p&&p&有人评论说董贞被淘汰,是选曲选错了。不好意思,我觉得董贞选曲没问题,选节目选错了。&/p&&br&&p&排在第六位的是姚贝娜《红颜劫》,刘欢曲崔恕词。我把这首歌放在比董贞更高的位置,不仅因为它的传唱度(是《甄嬛传》主题曲),同时也是因为它是传唱度高的流行歌曲中,很少的曲风偏古典,且运用笛声古筝的中国风歌曲。这首歌的歌词也值得大赞——不但剧情配合度高,即使搁到明清戏曲里也毫不违和。这跟当代某些半文不白,半古不今的歌词比,完全可以给满分。&/p&&br&&p&排在第五位的是女子十二乐坊《高山流水》。女子十二乐坊是一个以流行音乐形式来演奏中国传统音乐的乐团。虽然这个乐团影响力有限,作品多改编少原创,且不可避免有一些商业化倾向,但是在这样一个商业社会中,我觉得我们太需要这样的力量为本土音乐吸粉,尤其是吸年轻一代的粉。如果说此乐团确实后劲有限,我想说,任重道远,路在脚下。&/p&&br&&p&排在第四位的是周子雷《千年风雅》。因为是轻音乐,作品知名度传唱度与以上列举的作品不可同日而语,但是旋律凄美,味道做足。陶笛又译洋埙,并非本土乐器。周子雷号称中国陶笛第一人,陶笛在中国的兴起有背后的一拨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我想,如果我们有音乐家愿意发掘推广外国乐器,有没有人愿意也发掘一下埙、笙、箫、簧这些本土乐器,并用作品把它们带进大众视野呢?&/p&&br&&p&排在第三位的是《三国演义》插曲《子夜四时歌》,歌词来自乐府,作曲不详。这首歌实在太老,太不流行了,以至现在网上找到的版本都是音质感人。这首歌是孙尚香嫁刘备时的配乐,吴语演唱,一音三折,旋律袅娜婉转,唱辞吐字如金。配乐有钟鼓金声,极其难得。创作,配乐,演唱,都是上乘佳作。这种风格的音乐现在已经很不流行了,然而我很期待再能听到类似的作品。&/p&&br&&p&排在第二位的是周杰伦的《青花瓷》。周杰伦是我们这一代中,当之无愧华语歌坛第一人。随便拉个美国华裔过来,未必知道那英刘欢汪峰,但是一定知道周杰伦。周杰伦加方文山的中国风组合,可以说是开启了中国流行乐的一个时代。总体来说,我觉得台湾歌手似乎比大陆歌手更懂得运用传统元素,更有承担中华文化的使命感。之前徐佳莹也是个例子。《双截棍》《东风破》《发如雪》《菊花台》《千里之外》,这些歌一看歌名就有中国风扑面而来,歌词文白结合,有底蕴有文章,配乐上也绝不吝啬使用民族乐器。流行乐坛的中国风,可说无出其右了。&/p&&br&&p&排在第一位的,是墨明棋妙古风乐社的《礼仪之邦》,词曲安九。应该说,仅活跃于网络的古风音乐社团,在中国当代音乐之中,是非常边缘的存在。资源有限,财力有限,人手有限,在这样的条件下做出《礼仪之邦》,我决定用生命怒赞!温柔,典雅,庄重,从容。礼仪仁爱,文质彬彬——这首歌简直应该当国歌好嘛!词赞,曲赞,汉服赞。立意十分,曲式十分,影响力零分然个人感情分十分!中国风歌曲第一,就是它啦!&/p&
当代中国音乐,界定在西方流派之内的,似乎可以有一些明确的标签:流行,摇滚,金属,嘻哈,民谣,等等。西方流派之外的中国音乐,似乎并没有权威的学界定义,来做出流派的划分。这一类音乐,虽然带有某些民族音乐特色,又跟传统的民歌、民族音乐有所区别。…
&img data-rawwidth=&1242& data-rawheight=&2208& src=&/abbd365e0a802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abbd365e0a802_r.jpg&&&img data-rawwidth=&1242& data-rawheight=&2208& src=&/8ca911afa04d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8ca911afa04d3_r.jpg&&&img data-rawwidth=&1242& data-rawheight=&2208& src=&/67bc866ed8e6edd118ec7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67bc866ed8e6edd118ec74_r.jpg&&&img data-rawwidth=&1242& data-rawheight=&2208& src=&/eb4be0c81b92dc01cb6d10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eb4be0c81b92dc01cb6d103_r.jpg&&&img data-rawwidth=&1242& data-rawheight=&2208& src=&/3e23d4349b6abe142a56a1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3e23d4349b6abe142a56a1f_r.jpg&&&img data-rawwidth=&1242& data-rawheight=&2208& src=&/64d987bd8eaeb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64d987bd8eaebc_r.jpg&&&img data-rawwidth=&1242& data-rawheight=&2208& src=&/1f9eecd1293e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1f9eecd1293e5_r.jpg&&&img data-rawwidth=&1242& data-rawheight=&2208& src=&/b14d2de42e6b03a1f170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b14d2de42e6b03a1f170_r.jpg&&&img data-rawwidth=&1242& data-rawheight=&2208& src=&/5bf9959081aeec2de89b6d572b673dd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5bf9959081aeec2de89b6d572b673dd1_r.jpg&&&img data-rawwidth=&1242& data-rawheight=&2208& src=&/c6b81db44eb8a92dadf2e9b61cd46d23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c6b81db44eb8a92dadf2e9b61cd46d23_r.jpg&&&img data-rawwidth=&1242& data-rawheight=&2208& src=&/782a1e6c0d4a4bd9f29c9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782a1e6c0d4a4bd9f29c9a_r.jpg&&&img data-rawwidth=&1242& data-rawheight=&2208& src=&/fead744a20e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fead744a20ea_r.jpg&&&img data-rawwidth=&1242& data-rawheight=&2208& src=&/06f7b3e8ab958c1ced75c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06f7b3e8ab958c1ced75c9_r.jpg&&&img data-rawwidth=&1242& data-rawheight=&2208& src=&/64b6ca41bcf7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64b6ca41bcf7c_r.jpg&&&img data-rawwidth=&1242& data-rawheight=&2208& src=&/4c6bbc6a39e3bc07b017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4c6bbc6a39e3bc07b017a_r.jpg&&&img data-rawwidth=&1242& data-rawheight=&2208& src=&/3f31fc88dbeb2b5eab5b52d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3f31fc88dbeb2b5eab5b52d_r.jpg&&&img data-rawwidth=&1242& data-rawheight=&2208& src=&/3fcd232c0f19fd47dc8e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3fcd232c0f19fd47dc8e1_r.jpg&&&img data-rawwidth=&1242& data-rawheight=&2208& src=&/e5f3eb4dd94d3edb1f0c448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e5f3eb4dd94d3edb1f0c448a_r.jpg&&我来也&img data-rawwidth=&1242& data-rawheight=&2208& src=&/7c858d4144b6adde6d2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42& data-original=&/7c858d4144b6adde6d2f_r.jpg&&
从没料到,一首歌竟然只用一个滚镲(或者说,是反转的吊镲)的音色就开始主歌,而我更没料到,它的编曲竟是如此的简单,比这一个简短的开头还简单——但,这又有何妨?周杰伦的音乐不会是应付了事的。&br&&br&从音乐上讲,这首歌是优秀的。吉他分解和弦,弦乐贝斯铺底,电子鼓打节奏,伴奏仅此而已,但是它却把旋律衬托的淋漓尽致。主歌前两句低沉反复的玩转12345五个音,压抑而含蓄;第三句有了些许提升,然而还是在下一句滑了下来。且不论音符的排列多么精巧,就单论抑扬处理,就是如此信手拈来。&br&第二段主歌我真的每次听到“爸和妈,当年的,模样”的时候都虎躯一震。节奏的安排恰到好处,以至于我第一次听就在这一句和杰伦唱到一起(意思就是看着歌词自己YY旋律然后神同步)。&br&副歌之前那一句高音之后,副歌的第一句却从低处开始,整段副歌都不算很高。类似的作曲手法还存在于《你听得到》。副歌虽然没有具备穿透力的音符,却有着具备穿透力的歌词,硬生生把人拉入那个年代。(准确的讲,从第一个字就有这个魔力了)&br&&br&从和声的编配来讲,看的出杰伦的用心,我印象中到最后副歌至少有四轨人声同时演唱。交织在一起又不显得杂乱的编配风格很有周杰伦的味道。像《以父之名》《夜的第七章》都这样处理最后的“最厚”的地方。&br&&br&总之,这是一个优秀的不可多得的作品。
从没料到,一首歌竟然只用一个滚镲(或者说,是反转的吊镲)的音色就开始主歌,而我更没料到,它的编曲竟是如此的简单,比这一个简短的开头还简单——但,这又有何妨?周杰伦的音乐不会是应付了事的。 从音乐上讲,这首歌是优秀的。吉他分解和弦,弦乐贝斯铺…
穿好中国风并不难,我们只需要加一些具有强烈风格的单品,其他配件不要和整体感觉大相径庭就好。&br&比如表现中国风的男士单品有:布鞋、马褂、长衫、佛珠,甚至民国风的长围巾等等。并不一定只有徐志摩或陈丹青能穿中国风,轻松一点,普通男士也能把中国风穿出味道。&br&&br&以下图片来自&a href=&///?target=http%3A///p/1872/home%3Ffrom%3Dpage_mod%3DTAB%23plac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街拍滚叔的微博&i class=&icon-external&&&/i&&/a&,都是杭州街头的街拍。&br&布鞋+佛珠+肩上的褡裢+原色宽松的衣裤,是否有点像个叛逆的小和尚?o(* ̄▽ ̄*)o&br&&img src=&/f9eda3b263ec981ae3b46e2cb5d8f790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7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f9eda3b263ec981ae3b46e2cb5d8f790_r.jpg&&&br&长衫+布鞋,淡然的姿态,即使放在大街上也不会非常违和。&br&&img src=&/bd87f54afc4d71b309b84ee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7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bd87f54afc4d71b309b84ee_r.jpg&&&br&布鞋+盘扣衬衫(布料貌似是麻、葛之类)+手串,注意衬衫胸前拼布的形状。&br&&img src=&/fa0da9350d57cde3da2d462e2d9d2ce0_b.jpg& data-rawwidth=&423& data-rawheight=&6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3& data-original=&/fa0da9350d57cde3da2d462e2d9d2ce0_r.jpg&&&br&对襟棉袄+溥仪墨镜+佛珠手串。只搭配了普通的卡其裤和休闲皮鞋也不错。&br&&img src=&/a71defa5f84c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7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a71defa5f84c_r.jpg&&一般来说,中国风并不像英伦雅痞之类挑身材长相,重在一个态度,心态放轻松啦。&br&以下是反面教材。&br&狷狂邪魅的表情动作+匠气十足的发型+风格大相径庭的钻石耳钉+化纤质感浓厚的衣料。做作是中国风的头号杀手。&br&&img src=&/d13a9dde35ecfebb61f85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d13a9dde35ecfebb61f85_r.jpg&&&br&&br&个人以为,中国风是最考验中国男士气质的一种风格,就和旗袍是考验女士气质的最有效检验方法一样,是俗物还是妙品甚至逸品,立见高下好吗。&br&&img src=&/d6aad6bb33cc39fb5d0930f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d6aad6bb33cc39fb5d0930f_r.jpg&&&br&(上图中最右的照片来自于知乎用户 &a data-hash=&d946a3f33e4e6ad64ab718& href=&///people/d946a3f33e4e6ad64ab718&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简宁& data-tip=&p$b$d946a3f33e4e6ad64ab718& data-hovercard=&p$b$d946a3f33e4e6ad64ab718&&@简宁&/a&在问题&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为什么中国人穿旗袍进行日常活动的人很少?&/a&中的回答。)&br&&img src=&/0ad26ebf80d611fd7fca7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0ad26ebf80d611fd7fca7_r.jpg&&
穿好中国风并不难,我们只需要加一些具有强烈风格的单品,其他配件不要和整体感觉大相径庭就好。 比如表现中国风的男士单品有:布鞋、马褂、长衫、佛珠,甚至民国风的长围巾等等。并不一定只有徐志摩或陈丹青能穿中国风,轻松一点,普通男士也能把中国风穿…
通常,一首歌只要符合以下兩個條件(或其一),就會被稱爲中國風:&br&&br&* 五聲音階&br&* 二胡、古琴、古箏、嗩吶等中國樂器&br&&br&這個問題的存在,說明中國人遇到中國人寫出的符合上述兩個條件的曲子時,會感到疑惑:究竟這算不算中國風?但我們遇到外國人寫的符合上述條件的曲子時,反而會篤定地確認這是中國風,例如日本人坂本龍一寫的《東風》,英國人 David Sylvian 寫的《Tin Drum》(專輯),英國 New Age 組合 Praise 寫的《China Town》(&a href=&///?target=http%3A///watch%3Fv%3D6NHDFeYvIzE&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watch?&/span&&span class=&invisible&&v=6NHDFeYvIzE&/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所以這裡可以明確一點:所謂「XX 風」是一種對 XX 系統之外的事物的描述。我想這是題主困惑的主要原因。若是傳統未斷,中國音樂人追求中國風是很可笑的——自家的東西,用就是了,何需追求?可現在傳統已斷,民族情緒虛高,大家反而要去追求。這種「自家人追求自家東西」的違和感就是疑惑的源頭。&br&&br&此外,對風格的歸納發生在它出現之後,而 XX 風這樣的提法只是爲寫作或行銷提供了便利(用一個詞概括一批樂手,方便論述),跟真正意義上的風格沒什麼關係。
通常,一首歌只要符合以下兩個條件(或其一),就會被稱爲中國風: * 五聲音階 * 二胡、古琴、古箏、嗩吶等中國樂器 這個問題的存在,說明中國人遇到中國人寫出的符合上述兩個條件的曲子時,會感到疑惑:究竟這算不算中國風?但我們遇到外國人寫的符合上述…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中国风网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