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打下的国家当年侵略过多少个国家

  成吉思汗本名孛儿只斤·铁木真。  欧洲有一句著名的话:跟铁木真相比,希特勒仿佛是个天使。    现在很多国人比较崇拜的成吉思汗有句名言:““男子汉人生最快 乐的事,就是杀人性命,夺尽其所以财产,使其根绝,令 其亲属痛哭,再奸淫其妻女”。恐怕每个国家都免不了有 几个人渣是不以杀人强奸为耻的,但把这个作为国家政策, 除了成吉思汗的蒙古还有几个国家?   我们能够查到,在成吉思汗侵略的过程中,蒙军在多个地区进行了系统的种族灭绝.千年之后的今日中外读者读到蒙古人对无辜百姓使用的各种残忍手段时,都会感到惨不忍睹.   他们把孕妇的肚子刨开,杀死里面的婴儿.他们在被宰割的对象临死前,百般折磨取乐,把欢声笑语和受害者凄惨结合在一起.   他们把死人的头按照男女老少分类,摆成高高的金字塔,以此炫耀他们的武功.   他们尽量破坏所有的房屋,用腐烂的死尸污染水源,企图使侥幸逃脱的幸存者冻死饿死,   或者被瘟疫杀害.在奥可斯(Oxus)城,有一个妇女在被杀前叫喊她可以给蒙古人珠宝,用以饶她性命,结果蒙古人听到珠宝被吞到肚子里以后,就立即把她的肚子刨开,取出珠宝..成吉思汗得知后,就命令以后把所有的人肚子都刨开,检查里面是否有珠宝.   他们当著丈夫和父亲的面强奸他们的妻子和女儿.然后再把被强奸的妇女和他们的男性亲属杀掉.以此观看他们痛苦取乐.   蒙古的屠杀和掠夺,使得丝绸之路上这一繁华地区到今天还没有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成吉思汗在征服在征服花刺子模以后,准备进攻巴格达,并洗劫几个巴格达边境城镇.由于在部分没有彻底屠杀地区的波斯人因不能忍受横征暴敛而抵抗,于是他放弃出征巴格达的计划而回到花刺子模屠杀抵抗的居民.   与此同时,成吉思汗派手下哲别、速不台率领一支分队向西深入到高加索地区,洗劫了阿塞拜疆、格鲁吉亚等地.并深入到伏尔加河畔.   哲别军因在那里贪图杀人,耽误了继续前进的行程,没有接到及时报告的成吉思汗放弃了继续西征的计划.决定回到中国掠夺.哲别军队在继续进军俄罗斯的途中受到了三个基督教民族和一个突厥(钦察)民族联军的抵抗,无法取胜.就欺骗突厥民族说,我们是同一祖先.你如果不帮助外敌,我们就把抢来的财富分给你们.   突厥军队背叛联军撤出战场.蒙古军队消灭了三个势单力薄的高加索民族的军队后,立刻突袭了他们刚结识的盟友,夺回了战利品.并继续前进与俄罗斯军队交战.用诱敌深入切断补给线的办法,消灭了俄军.由于兵力不足,洗劫了当地后回到蒙古草原.   成吉思汗在西征归来的途中教育后代时,说了一段著名的格言:”人生最大的乐趣,把敌人斩尽杀绝,抢夺他们所有的财产,看著他们亲属痛哭流泪,骑他们的马,强奸他们的妻子和女儿”.世界上所有不愿意被他们屠杀、不愿意被他们掠夺、不愿意被他们奴役的人民都是他们的敌人.   我们在古籍中可以发现他们把百姓按照十、百等单位分出来,分给军队一个一个杀死,看见他们摧毁房屋,绑架和强奸妇女儿童,和穆斯林国家和基督教国家的记载何其相似.中外都记载了当路人看到蒙古帝国屠杀现场时,无不声泪俱下.   而在此之前,中亚和东欧,无数抵抗能力较差的民族从此在屠刀下无声无息地消失.我国现代历史学家把成吉思汗及其追随者征服世界描写成促进东西方交流和促进中国的民族融合.   我们有必要让全体中国人民知道,当那些宣称”要把青天覆盖之地,都变成蒙古人的牧场”的人准备再次促进促进民族融合的时候,这对我们意味著什么.他总是小心翼翼地先寻找势力单薄的弱小对手作为洗劫的目标,得手后增加实力,再去找一个稍大的对手.他借口西夏不派兵助其西征,不派遣儿子到蒙古地区做人质.就集结大规模部队进攻西夏,此时蒙古帝国从花刺子模得到的资源提高了攻城技术,而且兵力成倍增长.  成吉思汗说:“镇压叛乱者、战胜敌人,将他们连根铲除,夺取他们所有的一切;使他们的已婚妇女号哭、流泪;骑乘他们的后背平滑的骏马;将他们的美貌的后妃的腹部当作睡衣和垫子,注视着她们的玫瑰色的面颊并亲吻着,吮她们的乳头色的甜蜜的嘴唇,这才是男子汉最大的乐趣!”  成吉思汗(铁木真)的这段自白活脱脱地勾勒了一位杀人魔王兼下流的色情狂的丑态!  跟铁木真相比,希特勒仿佛是个天使   而我们的课本是怎么教育学生的:说他是英雄,至今他和他子孙的战争纪录无人能够打破。他的侵略使东西方互相了解,加快了世界发展的进程。 成吉思汗是中华民族的英雄,虽然他屠杀了很多中华民族的成员。我们就只能记住日本人的侵略,却完全无视成吉思汗的侵略,南京大屠杀杀了多少人,成吉思汗又杀了多少人,就因为日本战败成吉思汗战胜?再说成吉思汗后来也败了,成吉思汗的统治短短几十年就不断被各国人民所击败。日本虽然和第一强国之死拼下战败,现在照样是世界强国。  这个被毛视为中国帝王的一代天骄,其军队横跨欧亚。不知为什么,成吉思汗在许多中国人的心目中,是个民族英雄,中国人的骄傲;他的时代是中国人最扬眉吐气的时代。   作为现代文明的时代,似乎“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至今仍不失为真理,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杀一人是杀人犯,杀百万人是英雄,杀千万人就是伟人。成吉思汗靠复仇起家,成功后染上杀人瘾,以杀戮为乐。他曾毫不掩饰地对其部将说:“男人最大的快乐是杀掉别人性命,夺尽其所以财产,使其根绝,令其亲属痛哭,再奸淫其妻女”。  成吉思汗时代,蒙古人对能帮助他们杀人的游牧民族一般 是采取征服政策,而对农业地区文明地区完全是种族灭绝政策, 杀的欧亚大陆血流成河。蒙古所到之处想尽一些办法把当地人口 杀干净。除了直接屠杀,还焚烧所有的粮仓和房屋,使得逃走的 百姓在冬天冻死,践踏破坏农田和灌溉系统,使得当地人以后  完全没有食物来源而饿死。用腐烂的尸体去污染 水源,使得大量人口饮水后染上疾病而死亡。有些地方有幸存 者,但那是因为蒙古军队人少,一时找不到,或者着急要出 征别处,一点不说明那些人有半点残余的良心。即使没有来 的及杀完就出征了,被屠杀城市的幸存者也住不满城市一角。 根据蒙古征服前和征服后人口数量推测蒙古人至少杀了多杀人。 很多中外历史学家推测,中国北方至少有80%人口在蒙古入侵 时死于非命。四川是抵抗蒙古最激烈的地区之一。最近有学者从“宋史”元史和明史提供的数字统计,四川被蒙古人屠杀后人口由一千万三百万减少到六十万,由于四川周围人口在蒙古屠杀后也大量减少,所也恢复缓慢,一直到明没才恢复到宋末的人口数字。  从下面“草原帝国”中的一可以看到当时蒙古人的杀人习惯: “ 。。。在呼罗珊,他派幼子拖雷去夺取莫 夫〔马里〕,莫夫城投降,城中居民也几乎是全部遭到屠杀(1221年2月底)。拖雷 坐在安放于莫夫平原上的一把金椅上,目睹了这次集体屠杀。男人、女人、小孩被 分开,按类别分配到各个军营中,然后把他们砍头。“只有400名工匠幸免于死”。 桑伽苏丹的陵墓被烧,坟被盗空(据传说,正是这时候,游牧地在莫夫草原上的一 个乌古思部落迁徙到小亚细亚,该地的塞尔柱克人给该部土地,它在此奠定了奥斯 曼帝国的基础)。接着,拖雷又去惩罚尼沙普尔,因为该城于不久前(1220年11月) 倒媚地击退并杀了蒙古将军、成吉思汗的女婿脱合察。这一次尼沙普尔城被攻占并 遭到彻底摧毁(日),脱合察的遗孀主持了这次屠杀。为防止受骗,尸 体都被砍头,并将首级按男、女、小孩分别堆成金字塔形。“甚至猫、狗也被宰杀。” ”  很多地方的都记录了当时蒙古人类似行为,可以断定,这在当时是蒙古 人的惯用手段。在这不久以前,蒙古人对当时金朝政权下的北京城 也进行了两此洗劫,每次攻下城后烧杀达几个月之久,完全抢劫破坏后 才撤离。北京这个两三千年的古城完全消失,现在北京没有任何明代以前的建筑,就是这个原因。 历史上被入侵征服民族绝大多数都有幸存者,中国被日本入侵后有很多幸存者控诉当初日本人是怎么残忍地杀害平民的, 而由于灭绝行为,被蒙古铁蹄践踏过的地方是是广阔的无人 区,极少有能有人记录当时蒙古人是怎么杀人的。尽管如此, 历史上也不是完全没有记录,在几个国家,包括中亚,西亚 欧洲等地,蒙古人因杀人过多,刀口卷了刃,一时找不到杀人 工具,欧亚各国中有人侥幸活下来,记述了当时的情况。在元代以前中国大的民族中原有一大分支只是羌族,羌族最大的一支党项 族作为中国一个很有影响的民族是在西夏时被蒙古人灭绝的。 从此羌族在中国历史上不再有影响力。  说成吉思汗的蒙古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残忍,最邪恶的政权是 一点也不夸张的,也是纳粹和日本鬼子远远比不上的。被纳粹和日本人侵略过的地区战后恢复时间都不是太长,蒙古入侵前,中国,中亚南亚,西亚地区都比当时的欧洲地区发达得多,再经过大规模野蛮屠杀后,几千年的文明积累被破坏,从此变成落后地区,一直到今天还没有恢复。而没有被蒙古侵略的西欧和日本开始成为文明的领先者。
楼主发言:3次 发图:0张 | 更多
  这对汗族人来说是一个耻辱。
  认贼作父的人,可以醒醒了。
  兰州烧饼
  东条呢  
  遥远的东瀛有个岛国,岛上住着一帮有史以来最禽兽的玩意!
  朱元璋说:“昔胡汉一家,胡君主宰”,“迩来胡汉一家,大明主宰”。这说明,明朝取代元朝是通常意义上的改朝换代,“胡汉一家”的局面没有改变。 朱元璋还下令编写《元史》,从成吉思汗开始,就承认其正统地位,编写了《本纪》,并且沿用中国传统,进行“避讳”。《元史,本纪第一,》开篇云:“法天启运圣武皇帝,讳铁木真。” 谁见过给日本天皇写过本纪?洪武元年(公元1373年),朱元璋祭祀从伏羲到忽必烈的16个中国帝王,自称继承了他们的大统;洪武21年(1288年),又祭祀中国历代名臣37人,包括关羽、岳飞等汉族名将,也包括木黎华、博尔忽、博尔术、赤佬温、伯颜等蒙古族将领。嘉靖11年(1532年)又在北京建立历代帝王庙,同样包括元朝的忽必烈。朱元璋始终把大漠和东北看作中国的版图,六次北伐,意图统一,而不是对外国的侵略。最后终于控制了东北。 以上都说明,朱元璋是承认元朝是中国的一个正统朝代的。    
  “亚历山大大帝”杀多少人?  “凯撒大帝”杀多少人?  “拿破仑”杀多少人?
  @71abc 8楼
00:42:31  “亚历山大大帝”杀多少人?  “凯撒大帝”杀多少人?  “拿破仑”杀多少人?  -----------------------------  哦……对了……  他们都是“白人”  PS:南北美洲 2亿 土著……澳大利亚土著……找谁哭??
  作为后世子孙,对现今历史课本感到深深的耻辱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谁能给我讲下成吉思汗当年西征的一些事情,杀了多少欧洲人,统治了 现在的 哪些地方,统治了 多长时间,
谁能给我讲下成吉思汗当年西征的一些事情,杀了多少欧洲人,统治了 现在的 哪些地方,统治了 多长时间,
谁能给我讲下成吉思汗当年西征的一些事情,杀了多少欧洲人,统治了 现在的 哪些地方,统治了 多长时间,
都跟哪些国家开了战,征服了多少国家,统治的疆域,如果没有成吉思汗,现在的世界还会是这个格局么,会有俄罗斯么,当时蒙古帝国出动了 多少人马,在征服世界中杀了多少人,好像是说蒙古军每攻破一个城池都要屠城的
补充:蒙古帝国曾世界无敌,为什么最后才 统治了 中国80多年就被灭了 ,而且蒙古打败了那么多的敌人,为什么偏偏就是南宋最难打,实在想不明白,明明当时汉人是最弱的
怎么这么少的人回答我的问题啊
无法统计,只能估计。 灭金,金国的人口统计与蒙古的人口统计相差四千万人口,估计被屠杀的至少在3000万左右,金国人8成以上被屠杀,世仇呀,但是大部分都是北方的汉人。 灭宋,屠城有所收敛,只有遇到顽强抵抗的城市才惨遭屠城,例如苏州,常州等,四川是第一个受害者,屠杀的也是最为厉害,几乎将当时的四川人8成都被杀光。按照宋朝的人口统计和蒙古的人口统计,相差2000余万人,而且这只是大概估计,具体数字天知道。 灭西夏,西夏国被彻底消灭,西夏人口 估计几百万,除了奴隶雇佣军外,其余全部被杀。 灭阿拉伯,几乎是一路屠城,共屠杀100多座城池,当时阿拉伯世界正是鼎盛的末期,以每城20万人计算,估计有几千万人被杀。 侵略欧洲,数字不知道,但是现在欧洲人谈论蒙古人都是恨之入骨,可见图啥也使不少。 成吉思汗不管它是不是恶魔,但是对于一个处在蒙昧世界的统帅,他个人的确是英雄,至今他和他子孙的战争纪录无人能够打破。他的侵略使东西方互相了解,加快了世界发展的进程,虽然他做的都是野蛮人所作的事情。 鉴于我国有几百万蒙古同胞,而且蒙古在近现代都与我国的历史民族等息息相关,要不是斯大林这个混蛋,蒙古也许还是中国的。所以成吉思汗还是划为中华民族的英雄罢,虽然他屠杀了很多中华民族的成员。 历史是反思的,是追思的,是用来纪念的,不是现在用来攻击其他民族或是其他不同看法的人的理由。 ------------------------------他们家族在亚欧大陆上据说最少杀了4亿人&& 这个答案我认为比较吹牛 ----------------------------------具体的人数不知道,反正他就被后人喻为一代天骄 1205年、1207年和1209年成吉思汗三次大举入侵西夏。西夏不得已,纳女请和。 1211年,又率领大军南下攻金。1215年,蒙古军占领中都,在辽西消灭金守军,攻占北京(在今内蒙古宁城西)。 1218年,灭西辽。 1219年,成吉思汗率20万大军西征,向花刺子模发动了侵略战争。他几路进兵,分割包围了各战略重镇,各个击破,采用大规模屠杀、夷平城市、签发被俘人众打头阵等残酷手段震慑敌人,解除自己后顾之忧。战场上的主动权全在蒙古一方。 1219年,蒙古军围攻讹答刺城,次年攻克。 1220年,成吉思汗攻下不花刺、花刺子模新都城撒麻耳干(今乌兹别克斯坦撤马尔罕)等城,术赤、窝阔台、察合台率兵攻克花刺子模都城玉龙杰赤(今土库曼斯坦乌尔根奇),拖雷一军进入呼罗珊地区。哲别、速不台奉成吉思汗之命穷追花刺子模统治者摩诃末算端,后者逃至里海孤岛病死。哲别、速不台率军继续西侵,远抵克里木半岛。 1221年,拖雷占领呼罗珊全境。成吉思汗追击新算端札阑丁至印度河,不获而还。1222年,在占领区置达鲁花赤监治。 1223年,还撒麻耳干驻冬,次年起程还国。成吉思汗西征,进行历史上罕见的大屠杀、大破坏,给中亚各族带来极大灾难。 1226年,成吉思汗出征西夏。次年西夏亡。 1227年夏历七月十二日,成吉思汗病逝,临终提出联宋灭金的战略。 他军事才能卓越,战略上重视联远攻近,力避树敌过多。用兵注重详探敌情、分割包围、远程奇袭、佯退诱敌??神”。另一方面,作战具有野蛮残酷的特点,大规模屠杀居民,毁灭城镇田舍,破坏性很大。13世纪主要封建国家社会危机深重,为成吉思汗实行大规模军事扩张提供了有利条件。 -------------------------------------------------蒙古建国后,于公元1219年至1260年的四十余年时间,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建立起庞大的帝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既深且远。 第一次西征()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为了肃清乃蛮部的残余势力,以及消灭西域的强国花剌子模(Khorazm),便藉口花剌子模杀蒙古商队及使者,亲率二十万大军西征。他的四个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以及大将速不台、哲别随行。蒙军长驱直入中亚后,于1220年攻占了花剌子模的都城撒马尔干(Samarkand),其国王西逃,成吉思汗令速不台、哲别等穷追之。因此蒙军便西越里海、黑海间的高加索,深入俄罗斯(Russ),于1223年大败钦察(Kipchak)和俄罗斯的联军。另成吉思汗又挥军追击花剌子模的太子札阑丁,在印度河流域打败之。1225年,成吉思汗凯旋东归,将本土及新征服所得的西域土地分封给四个儿子,后来发展为四大汗国。 第二次西征()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灭亡西夏前不久死去,后三子窝阔台继任大汗。窝阔台于1235年派遣其兄术赤之次子拔都,率五十万大军再度西征。西征军很快就彻底灭亡花剌子模,杀札阑丁。不久又大举征服俄罗斯,攻陷莫斯科、基辅诸城,并分兵数路向欧洲腹心挺进。1241年,北路蒙军在波兰西南部的利格尼兹(Legnica),大破波兰与日耳曼的联军。拔都亲率蒙军主力由中路进入匈牙利,大获全胜,其前锋直趋意大利的威尼斯,全欧震惊,称为「黄祸」。正当西方各国惶惶不可终日之际,拔都忽接窝阔台驾崩的噩耗,于是急速班师。 第三次西征()蒙哥于1251年即大汗位后,令其弟旭烈兀率兵西征。这次西征主要方向是西南亚地区,头等目标是消灭木剌夷国(Mulahida,在今里海南岸的伊朗北部)。1257年,蒙军荡平木剌夷之地,并挥师继续西进,攻陷报达(Baghdad,今巴格达),屠杀八十万人,灭亡历时五百余载的黑衣大食(Abbasids)。此后旭烈兀又率兵攻陷阿拉伯的圣地麦加,攻占大马士革,其前锋曾渡海收富浪(即今地中海东部的塞浦路斯岛)。本来他还要进一步攻打埃及,因得到蒙哥伐宋阵亡的消息,便率主力班师。 至于杀了多少人!......尸横遍野!!!!!! --------------------------------------------当时世界三亿人口,蒙古军队杀掉一亿多,冷兵器时代比两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口总和还多.
发表评论:
馆藏&14305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成吉思汗当年侵略过多少个国家?大概杀了多少人?
成吉思汗当年侵略过多少个国家?大概杀了多少人?
09-04-06 &
具体的人数不知道,反正他就被后人喻为一代天骄 1205年、1207年和1209年成吉思汗三次大举入侵西夏。西夏不得已,纳女请和。 1211年,又率领大军南下攻金。1215年,蒙古军占领中都,在辽西消灭金守军,攻占北京(在今内蒙古宁城西)。 1218年,灭西辽。 1219年,成吉思汗率20万大军西征,向花刺子模发动了侵略战争。他几路进兵,分割包围了各战略重镇,各个击破,采用大规模屠杀、夷平城市、签发被俘人众打头阵等残酷手段震慑敌人,解除自己后顾之忧。战场上的主动权全在蒙古一方。 1219年,蒙古军围攻讹答刺城,次年攻克。 1220年,成吉思汗攻下不花刺、花刺子模新都城撒麻耳干(今乌兹别克斯坦撤马尔罕)等城,术赤、窝阔台、察合台率兵攻克花刺子模都城玉龙杰赤(今土库曼斯坦乌尔根奇),拖雷一军进入呼罗珊地区。哲别、速不台奉成吉思汗之命穷追花刺子模统治者摩诃末算端,后者逃至里海孤岛病死。哲别、速不台率军继续西侵,远抵克里木半岛。 1221年,拖雷占领呼罗珊全境。成吉思汗追击新算端札阑丁至印度河,不获而还。1222年,在占领区置达鲁花赤监治。 1223年,还撒麻耳干驻冬,次年起程还国。成吉思汗西征,进行历史上罕见的大屠杀、大破坏,给中亚各族带来极大灾难。 1226年,成吉思汗出征西夏。次年西夏亡。 1227年夏历七月十二日,成吉思汗病逝,临终提出联宋灭金的战略。 他军事才能卓越,战略上重视联远攻近,力避树敌过多。用兵注重详探敌情、分割包围、远程奇袭、佯退诱敌??神”。另一方面,作战具有野蛮残酷的特点,大规模屠杀居民,毁灭城镇田舍,破坏性很大。13世纪主要封建国家社会危机深重,为成吉思汗实行大规模军事扩张提供了有利条件。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成吉思汗西征 发生时间:
所属朝代: 辽金时代 蒙古建国后,于公元1219年至1260年的四十余年时间,先后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建立起庞大的帝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既深且远。 第一次西征()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为了肃清乃蛮部的残余势力,以及消灭西域的强国花剌子模(KHORAZM),便藉口花剌子模杀蒙古商队及使者,亲率二十万大军西征。他的四个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以及大将速不台、哲别随行。蒙军长驱直入中亚后,于1220年攻占了花剌子模的都城撒马尔干(SAMARKAND),其国王西逃,成吉思汗令速不台、哲别等穷追之。因此蒙军便西越里海、黑海间的高加索,深入俄罗斯(RUSS),于1223年大败钦察(KIPCHAK)和俄罗斯的联军。另成吉思汗又挥军追击花剌子模的太子札阑丁,在印度河流域打败之。1225年,成吉思汗凯旋东归,将本土及新征服所得的西域土地分封给四个儿子,后来发展为四大汗国。 第二次西征()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灭亡西夏前不久死去,后三子窝阔台继任大汗。窝阔台于1235年派遣其兄术赤之次子拔都,率五十万大军再度西征。西征军很快就彻底灭亡花剌子模,杀札阑丁。不久又大举征服俄罗斯,攻陷莫斯科、基辅诸城,并分兵数路向欧洲腹心挺进。1241年,北路蒙军在波兰西南部的利格尼兹(LEGNICA),大破波兰与日耳曼的联军。拔都亲率蒙军主力由中路进入匈牙利,大获全胜,其前锋直趋意大利的威尼斯,全欧震惊,称为「黄祸」。正当西方各国惶惶不可终日之际,拔都忽接窝阔台驾崩的噩耗,于是急速班师。 第三次西征()蒙哥于1251年即大汗位后,令其弟旭烈兀率兵西征。这次西征主要方向是西南亚地区,头等目标是消灭木剌夷国(MULAHIDA,在今里海南岸的伊朗北部)。1257年,蒙军荡平木剌夷之地,并挥师继续西进,攻陷报达(BAGHDAD,今巴格达),屠杀八十万人,灭亡历时五百余载的黑衣大食(ABBASIDS)。此后旭烈兀又率兵攻陷阿拉伯的圣地麦加,攻占大马士革,其前锋曾渡海收富浪(即今地中海东部的塞浦路斯岛)。本来他还要进一步攻打埃及,因得到蒙哥伐宋阵亡的消息,便率主力班师。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即成吉思汗(hán)(Ghinggis Khan),孛儿只斤氏,名铁木真。蒙古族,也是蒙古历史上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公元1206年,被推举为蒙古帝国的大汗,统一蒙古高原各部落。在位期间,多次发动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黑海海滨,东括几乎整个东亚,建立了世界历史上著名的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之一。投奔克烈部汪罕,收集亡父旧部,逐渐恢复实力。约在金大定未建立宫帐,称汗。与札答阑部札木合等作战,败绩,史称十三翼之战。金承安元年(1196),与汪罕联兵助金截击塔塔儿部翰里札河(今蒙古乌勒吉河),金授察兀忽鲁之官。又随汪罕与乃蛮部战,战后诸部来附,势力增强。金泰和元年(1201)二月,与汪罕战胜以札木合为首的蒙古高原十余部盟军。灭塔塔儿撕四部,据呼伦贝尔草原,实力大增。三年,被汪罕发兵掩袭,败退至班朱尼河(呼伦湖西南)。不久,乘汪罕不备,奇袭汪罕牙帐,灭克烈部。次年与乃蛮部决战,灭乃蛮。六年于翰难河(今鄂嫩河)畔召开忽里台大会,建蒙古国,即大汗位,加号成吉思,颁布札撒,建万人怯薛,分封九十五千户,设札鲁忽赤掌行政司法诸事。即位四年(1209),大举入侵西夏,引河水淹中兴府(今宁夏银川)迫使西夏纳女请和。六年,率大军南下攻金,分兵三路破华北各地。九年,因金帝献岐国公主请和,乃退兵。十年复以金帝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为口实,攻占中都(今北京)。病死于六盘山。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上庙号太祖。次年,追上谥号圣武皇帝,至大二年(1309)加谥法天启运圣武皇帝。  成长经历  出生于蒙古乞颜部贵族世家。 六世祖海都、高祖敦必乃、曾祖葛不律汗及族曾祖俺巴孩汗等都曾是蒙古部的显赫人物或首领;父也速该有拔都(勇士)称号。时漠北高原有百余部落,互相攻战。铁木真降生时,适逢其父在作战中俘获塔塔儿部首领铁木真兀格,为纪念是役武功,故取此名。  生于额尔古纳河北部的河边(今内蒙古 呼伦贝尔 额尔古纳市 莫尔道嘎镇)。9岁时,其父被塔塔儿部人毒死,部众离散,随寡母诃额仑艰难度日,曾被其他部落捉获,险些遇害,凭其机敏逃脱。稍长,依附蒙古高原最强大的克烈部首领脱里(后称汪罕),并尊之为父,得以收聚其父旧部;又与札答阑部首领札木合结为安答(义兄弟),逐步发展势力。为报复蔑儿乞部抢妻之仇,求汪罕、札木合出兵,合本部兵共数万,突然袭击蔑儿乞部,斩杀许多仇敌,夺回妻子。  金大定末年,移营怯绿连河(今克鲁伦河)上游,独立建帐,广结盟友,选贤任能,宽厚待人,吸引许多蒙古部众和乞颜氏贵族来投,被推为可汗。约在金大定末年或明昌初,札木合反目为仇,率13部联军3万之众来攻,铁木真召集诸部兵3万,分13翼(翼,意为营或圈子)迎战,失利退兵,史称十三翼之战。因铁木真善于争取人心,致札木合部众纷纷叛附,反而壮大了力量。   承安元年(1196),与汪罕一起,配合金丞相完颜襄击杀塔塔儿部部长以下多人,被金朝封授札兀忽里(部族官)。再与汪罕联兵,大败正在会盟的哈答斤等11部联军。  泰和元年(1201),率军大破札木合组织的松散联盟。次年,遭乃蛮联军进攻,退入金边墙内,大败乃蛮联军于阔亦田(今哈拉哈河上游)之野,乘胜攻灭塔塔儿四部。因势力渐强,引起汪罕嫉恨和敌视。三年,遭汪罕突袭,败走班朱尼河(今呼伦湖西南),以饮浊水与从者盟誓,共度难关。再转移至合泐合(哈拉哈)河中游, 收集溃散部众4600(一说2600)余骑,经过休整,逐渐恢复元气。后侦悉汪罕骄怠不备,夜袭汪罕大营,大溃其众。汪罕只身败逃,被乃蛮人捕杀,克烈部亡。  四年,建怯薛(护卫军)。不久,乘乃蛮首领太阳汗来攻,巧布疑阵,擒杀太阳汗,征服其部众,迫哈答斤、朵鲁班等部来降。至成吉思汗元年(1206),蒙古高原百余个大小部落先后败亡,塔塔儿、克烈、蔑儿乞、乃蛮和蒙古五大部均统一在铁木真的旗帜下。铁木真遂在斡难河(今鄂嫩河)之源举行大聚会,建立也客·蒙古·兀鲁思(大蒙古国),被尊为成吉思汗(此号有“海洋”或“强大”的皇帝之义)。将怯薛扩充至万人,称大中军。以兵民合一的千户制编组民众,上马则备战斗,下马则屯聚牧养。命“四杰”博尔忽、博尔术、木华黎、赤老温为四怯薛长。  成吉思汗立国后,势力益盛,开始对外发动大规模征服战争。经过二十余年与西夏的战争,屡创西夏军主力,迫西夏国王乞降,削除金朝西北屏障,得以顺利南下攻金。六年,亲率大军进攻金朝,开始了为时24年的蒙金战争。首战乌沙堡(今河北张北西北)获捷;再战野狐岭(今河北万全西北)、会河堡(今怀安东南),歼灭金军大量精锐;又战怀来(今属河北)、缙山(今北京延庆),大败金军十余万;还重创金军于东京(今辽宁辽阳)、西京(今山西大同)、居庸关等地。后来不断改变战法,分兵三路攻掠中原腹地及辽西地区。  成吉思汗九年三月,集兵中都(今北京)城下。料一时难以克城,遂遣使逼和,迫金朝奉献岐国公主、金帛和马匹,引兵退出居庸关。六月,以金朝迁都南京(今河南开封)而“违约”为藉口,乘金国人心浮动及憋军哗变降蒙之机,遣部将三摸合拔都、石抹明安率军,会合降蒙乣(乣 音jiǔ 辽、金、元时代对被征服的北方诸部族人的泛称)军进攻中都,以围城打援和招降之策,于次年五月克城。为适应攻城需要,成吉思汗采纳部将建策,逐步建立了炮军,攻城以炮石为先。后来攻城作战,一次用炮即达数百座,迅即破城。同时,为吸取各民族的先进技术,四处掠夺工匠艺人,一城即掠得数万。随后建立工匠军,设厂冶铁制造兵器。在通信联络上创建了“箭速传骑”,日速数百里,军令传递和军队调遣速度增快。善于发挥骑兵之长,有“蒙古旋风”之称。  成吉思汗十二年,成吉思汗封木华黎为太师、国王,指挥攻金战争,自率主力返回蒙古准备西征。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页。 蒙古族是中国古代的一个游牧民族。12世纪时,在蒙古高原上散居着蒙古族的大大 小小上百个部落。他们有的以打猎为生,有的以放牧为生,也有的开始经营农业。后来,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氏族制“没有主子,不分尊卑好坏和上下”的情况改变了,形成阶 级对立的社会。 当时,金朝对蒙古族野蛮地统治着。金世宗每3年派兵向北大杀一阵,给蒙古人民 造成深重的灾难。蒙古族的统一和安定成为客观要求。 成吉思汗,原名钦木真,是蒙古部落集团内孛儿只斤部的贵族,生于1162年。他从 小习武,成年时已是一个能征善战的贵族青年了。他率众打败前来侵袭的部落,壮大了 自己的势力,不少蒙古贵族投奔他。铁木真被推戴为“合罕”。他先是争取到札答刺部 首领札木合和克烈部首领王罕的支持,打败了塔塔儿、蔑儿乞等部;又与王罕合兵击败 札木合。接着,他与王罕决裂,在1203年攻灭了克烈部。1204年征服了乃蛮部。1206年, 蒙古各部实现了统一,在东起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南至大沙漠,北达贝加尔湖的广 大地区,建立起蒙古历史上第一个军事奴隶制国家,铁木真被各部落首领推举为全蒙古 的大汗,尊称“成吉思汗”(“成吉思”是“强大”的意思)。 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国家。他把护卫军扩充到1万人,成为一支主力部队。他实行 了领户分封制度,把居民按十户、百户、千户和万户划分,按等级赐给开国功臣,分别 做万户那颜、千户那颜、百户那颜、十户那颜。形成行政与军事合一的统治机构。他成 立了司法部门,颁行了法典“大札撒”,即《蒙古习惯法》。他又命令留居乃蛮部的维 吾尔人塔塔统阿用维吾尔字母拼成蒙古国书,从此蒙古有了通行的文字。蒙古国家制度 也完善起来。 13世纪的蒙古贵族,发动了连续不断的征服战争。在欧亚大陆先后形成四大汗国, 就是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和伊儿汗国。 在中国境内,成吉思汗在年,发动三次对西夏的进攻,扫除了对金朝作 战的牵制力量。 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亲率大军向金朝进攻。他的骑兵从紫荆关、居庸关两路突进 华北地区,会师于中部(北京)城外。前军伸入黄河北岸,一路焚掠90余城。1214年, 金朝统治者以献金帛、童男童女和马匹为条件,向蒙古贵族求和。蒙古军队退出居庸关。 第二年,成吉思汗以金朝首都由燕京迁到汴京(开封)是缺乏和议诚意为借口,又 发兵南下,蒙古军队很快攻占中都和华北其他地区。 1218年至1223年间,进行了第一次西征,占领了中亚细亚和南俄罗斯草原,建立了 一个以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西南)为中心,横跨欧、亚的大汗国。 1227年,成吉思汗在灭西夏政权前夕,病死于宁夏六盘山下的清水县行宫。 公元1229年,成吉思汗的三子窝阔台即汗位。他率蒙古军队从南宋的统治区内通过, 绕过金朝的军事重镇潼关,一举攻占了汴京。1234年,南宋和蒙古联军攻破蔡州,金朝 灭亡。蒙古贵族占领了黄河流域,金灭亡后,蒙宋战争揭开了序幕。1251年,窝阔台汗 死,他的侄子蒙哥继承汗位。后来,蒙哥汗在钓鱼城战役中流矢而死。1260年,忽必烈 取得了汗位。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1279年,南宋灭亡。忽必烈统治了中国,史 称元世祖。 成吉思汗所领导的统一蒙古各部的战争,结束了草原上长期分裂混战的局面,使复 杂、众多的部落联合成统一的蒙古民族。他建立了蒙古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规定 了它的一套制度。这些,对于蒙古民族的发展,蒙古社会经济的进步,都有极其重要的 意义。对金朝的战争,也具有反抗民族压迫的正义性质。成吉思汗是蒙古族的民族英雄, 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有贡献的著名帝王成吉思汗名叫铁木真,出身于蒙古奴隶主贵族家庭。那时候,蒙古高原的许多游牧部落处在金国统治者的欺压之下。金统治者强迫蒙古各部落贡献财物,还经常派兵攻打蒙古人。蒙古各个部落之间,也混战不休。草原上常常得不到安宁。铁木真童年的时候,父亲在部落之间的仇杀中被人毒死。铁木真从此过上了困苦生活,受尽其他部落的欺凌虐待。有一次他被一个部落的人抓起来,戴上木枷示众。一天,铁木真乘这个部落举行宴会,他把看守他的人用木枷打倒,逃了出来。这些经历,在铁木真思想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他决心统一蒙古高原,改变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铁木真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他要求军队严格服从命令。铁木真规定士兵作战不许后退,即使在失利的情况下,也得奋勇战斗。铁木真带领这支队伍,打败了四周的部落,统一了蒙古。1206年,蒙古各部落首领在斡维河源召开大会,建立了蒙古政权,大家推举铁木真做“成吉思汗”。意思是“拥有四海的首领”。蒙古汗国的建立,结束了蒙古高原长期混战的局面,蒙古牧民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但是,蒙古汗国的迅速强大,助长了蒙古贵族向外扩张的野心。成吉思汗亲自率军进攻金国,迫使金国把都城迁到汴京。1215半,蒙古军队洗劫金的中都。成吉思汗在出征中看到金兵使用的火炮和石笋,就掠走汉族工匠,强迫他们做为奴隶,为蒙古军队制造攻城武器。成吉思汗发兵西侵中亚细亚,直到了印度西北境内。另一支蒙古军队绕过里海南岸,越过高加索山,闯进南部俄罗斯草原。1225年,成吉思汗回到蒙古,第二年,他又率兵南下,计划征服西夏和金。1227年,蒙古军灭西夏。西夏灭亡前夕,成吉思汗病死在六盘山。后来,他的孙子忽必烈做了蒙古大汗,迁都燕京,1271年定国号为 在13世纪,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先后发动数次大规模的西征。仅仅凭借着人数较少的军队,以及漫长的后勤供应线,几乎战无不胜(1260年在对穆斯林的爱因加鲁特战役失利除外)。成吉思汗所部蒙古大军的西征史,不仅改变了整个亚欧的历史,而且也促进了欧洲和近东的军事革命。在这几次西征中,蒙古军队数量通常较少,总数最多不过20万人(在欧洲战场从未超过15万),在单次战役中的人数则更少,没有再现昔日蒙古大军在金国钧州一战中“层层叠叠,厚20里”的列阵。然而却屡战屡胜,其中有哪些原因呢?欧洲军队装甲坚固但行动笨拙其实,东西方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别,很早就在双方作战时的战术体现出来了。在东方(以中国和阿拉伯文化为代表的范围内)的战争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西方那种队形极其严密,排成密集方阵,步、骑、弓箭、投枪诸兵种密切协同的军队。这是西方人思维严谨、讲究科学分工、善于组织大的系统工程的表现。而在中国,无论是战国时代的车阵、还是明朝戚继光专门攻打倭寇的鸳鸯阵,或者是与鞑靼决战时的车、骑协同战阵,都是无法与之相比的。东方军队在作战时,虽然队形并不严整,但讲究的是部队作战的机动性和战术的灵活性,由于受《孙子兵法》的影响,比较讲究“诡道”,而不太讲究堂堂正正的交战。正是在这种战术意识的支配下,从而使军队的单位攻击力和防护力显得较弱。面对罗马帝国和马其顿帝国的密集步兵方阵,如果采用正面作战的方式,几乎就没有取胜的可能。以罗马和马其顿的步兵方阵为例,这种步兵方阵通常由贵族和平民排成20排以上密集的队伍,全部身着厚厚的重甲、手握长枪,而且越往后排,长枪就会越长,以至架在前排士兵的肩膀上。在方阵的正面,就真正形成了如林的丛枪。在方阵的后面,有时会有标枪手不停地往敌方投掷标枪。而部队的后勤和护理工作,通常是由奴隶担当的。在方阵的两翼,则由骑兵游弋,担任保护两翼不受冲击的任务。虽然这种战术的冲击力非常强大,使东方军队根本无法抵挡。但是,它的弱点也非常突出:一是队伍移动不便,二是必须时刻注意保持队形的严整。进入铁器时代后,随着马鞍的发展,使得骑兵在军队兵种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在骑兵的战术运用上,东西方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东方的骑兵一般很少穿戴较重的装甲,在兵器的配置上,骑兵既能用马刀、长枪,也可用弓箭。为了军队的机动能力和正面的冲击力,骑兵部队可以在很大范围内作战。而西方自发展成威力强大的重装甲骑兵后,穿着厚厚锁子甲的士兵,可以有效地抵挡刀枪和弓箭的杀伤,骑兵主要使用长枪和长剑,杀伤力较大。与东方不同的是,在骑兵战术的运用上,仍和古罗马时代的步兵方阵相同,过于讲究队形和正面的杀伤力和防护力,从而几乎失去了战术的机动能力,使作战范围只能在很小的区域内进行。由于地理原因,虽然欧洲军队曾与中东地区的军队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但从未与万里之外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东方军队打过照面。曾经有过的惟一的机会,那就是亚历山大在攻克印度后准备东进时,却因病逝而告终,从而使这一可能没有最终实现。蒙古战术机动灵活远高于欧洲人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后,立即展开了对中国北方各国的大规模攻击。和其他的游牧民族军队一样,最初,没有步兵攻坚力量的协同,蒙古军队完全依赖骑兵的机动性和攻击力。尽管他们在野战中所向无敌,但是在中原那些高大坚固的城墙面前,强大的骑兵部队便显得无能为力。聪明的蒙古人很快便从辽、金、西夏的军队中学到了步兵攻坚的本领,一改以往单纯依赖骑兵的战术,并且学会了运用汉族新近发明的火药和抛石武器。在战术的运用上,蒙古人特别强调的就是部队的机动性,以远距离的包抄迂回、分进合击为主要战术特征,从而使蒙古人的远距离机动达到了历史上空前未有的程度。他们常常可以进行上百里大规模的机动,使敌人很难预料和防范。而且在战斗中,他们亦很少依赖单纯的正面冲击,通常采用的办法是,让一小部分骑兵不停地骚扰敌军,一旦受到攻击后便撤退。待追击而来的敌军队形开始散乱、人员显得疲惫时,早已形成四面包抄的蒙古骑兵便会在一阵密集的弓箭射击后蜂拥而上。在以往与匈奴、汉族、契丹、女真人的战斗中,这种战术屡试屡胜。但像蒙古人以往利用四处的游骑作为间谍,让大规模的骑兵军队可以随时远距离攻击的情形却没有出现过。由于蒙古人不仅将大量的汉族和其他北方少数民族编到军队之中,而且还使用汉族先进的攻坚器材,作为攻城的主要武器,在东方大地,无论是野地浪战,还是摧城拔寨,蒙古大军几乎所向披靡、攻无不克。事实上,无论什么时候,在一对一的决战中,蒙古大军都无法战胜欧洲的重装甲骑兵。这不仅是因为欧洲重装甲骑兵的长矛和重剑杀伤力,远远强于蒙古骑兵手中的马刀、长矛或狼牙棒,而且欧洲马也远比蒙古马高大。但是,蒙古骑兵的战略战术,则是欧洲人所远远不及的。欧洲军队的战斗,无论多大规模的军队,都是在很小的战场内进行的。而且,他们有着惯常的骑士之风,崇信正面一对一堂堂正正的战斗。当他们遇见可以把百里方圆作为战场,且习惯迂回的蒙古军队时,的确是碰上了无法想象的战争场面。 &#160;通常蒙古军队的骑兵只要一两次这样的冲击,就会让敌军军心动摇、队形混乱。而这种攻击,蒙古兵可以不论白天黑夜地进行,由于队伍相距较远,且不需要太严整,蒙古兵的队形很容易在远离敌军后重新排列整齐。一旦发觉敌军队形混乱、军心动摇,开始后撤的时候,宽大的蒙古骑兵队形就会迅速变成包抄队形,对敌军进行近距离的砍杀。蒙古军队在骑兵快速大纵深地前进时,遇敌坚固的城堡,通常只留少数部队监视,以待后续的攻坚工兵,而大部队仍继续高速前进,使后方的敌人根本无法作出战争准备。另外,蒙古军队常常利用冬季大河结冰时发起战争。以少胜多的佩斯城战役历史上著名的佩斯城战役,就是上述蒙古大军战胜欧洲军队的典型战例。1241年,蒙古苏布台和拔都分率大军进攻东欧,强行越过喀尔巴阡山脉,准备在匈牙利平原会师。在两支部队遥远的侧翼,还有两支小规模的骑兵部队,沿途横扫波兰、西里西亚和东普鲁士,掩护着主力部队的战略意图。在蒙古军队进抵佩斯城前,匈牙利国王贝拉判明了蒙古军的意图,立即组织10万人的军队,寻找与蒙古军队决战的机会。而蒙古近6万人的主力则稍稍后撤,以避匈军的攻击。4月,当双方最终在绍约河畔对峙时,匈牙利以为对岸便是蒙古的主力,迅速地抢占了1个巨大的桥头堡,并在河西岸以大量的马车连成了坚固的兵营,等待着蒙古军队的攻击。当后续的工兵到达后,在黎明时刻,蒙古军立即用威力巨大的抛石车和火箭,向守卫桥头堡的匈牙利军队射击。在前所未见的猛烈攻击下,守备部队瞬间溃败,蒙古骑兵迅速穿桥而过,向刚刚醒来的匈牙利军队主力发起总攻。当匈牙利人满怀信心列队杀向数量处于绝对劣势的蒙古大军时,却发现这支部队并不是蒙古军队的主力!此时,约3万人的蒙古大军主力,在近百里远的南方早已趁夜渡过冰冷的河水。当蒙古主力从背后杀向匈牙利军队时,队形混乱的匈牙利军队立即撤回坚固的兵营死守。蒙古人的工兵遂向兵营里发射了密集的巨石、火箭、毒箭(史料记载,蒙古人的毒箭含有砒霜、巴豆,产生强烈的毒烟)和燃烧油。这些攻击武器,大多是西方军队首次见到的,其内心的恐慌可以想见。蒙古人采用了“围城必阙”的战术,使匈牙利人迅速崩溃从缺口逃亡。然而,身着轻装的蒙古军队在速度和耐力上,远远高于逃跑者,他们可以不停顿地换马四处截杀。在绍约河战役中,匈牙利军队阵亡七万余人。正是凭借着高度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蒙古大军在欧洲消灭了大量装甲坚固但行动笨拙的欧洲军队。由于欧洲军队在速度上的劣势,使得在战场上逃回来的人极少。以至很久以来,欧洲人还始终认为是蒙古军队的数量极为庞大。欧洲军队主要依赖近距离的格斗杀伤,使得蒙古军队在运用机动作战时,只有少量的伤亡。现代的欧洲军事史学专家认为,欧洲军队和蒙古军队在战争中的伤亡比例,也许是冷兵器时代最为悬殊的。蒙古人特殊的装备蒙古马如果用现代人的眼光看,蒙古马应该算作是世界上最劣等的马。这种马不仅身材矮小,跑速慢,而且越障碍的能力也远远不及欧洲的高头大马。但是,蒙古马是世界上忍耐力最强的马,对环境和食物的要求也是最低的。无论是在亚洲的高寒荒漠,还是在欧洲的辽阔平原,蒙古马都可以随时找到食物。可以说,蒙古马具有最强的适应能力。它们可以长距离不停顿地奔跑,无论严寒酷暑都可以在野外生存。同时,蒙古马可以随时胜任骑乘和拉车载重的任务,这也是中国传统的好马最终全部被蒙古马取代的原因。除了作为骑乘工具外,蒙古马还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作为食物来源的一种——蒙古骑兵使用大量的母马,可以提供马奶,这也减少了蒙古军队对后勤的要求。并且,蒙古骑兵通常备有不止一匹的战马。蒙古马的这种特殊优势,使得蒙古军队具有了在当时任何军队都难以比拟的速度和机动能力。比如,在1241年冬季,当苏布台的主力骑兵从鲁斯卡山口越过喀尔巴阡山脉,突然出现在多瑙河流域的格兰城下时,仅仅只用了3天的时间,而在布满积雪的两地之间的距离竟有三百多公里之遥,且多是无路的山地。来自中原的新式武器蒙古人所使用的抛石车、火箭等中原新式武器,原是中原各国在守备坚固的城防时,用于抵御蒙古军队的武器。蒙古军队掌握了这些武器后,迅速用于对高大城防的攻击。火药和火箭类武器出现在冷兵器时代,其威力自然是惊人的,另外,对于从未见过它们的敌人来说,也有巨大的心理震撼作用。在欧洲战场上,很多时候都是在火药类武器对城墙尚未造成完全破坏时,守军便会失去战斗的意志,开始弃城逃亡。蒙古军人的特殊社会组织和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一样,蒙古人从小就是一名斗士。在马背上长大,小时候的玩具就是弓箭,成年后就早可以算成是职业军人。由于在严寒和艰苦的环境中长大,具有极为坚韧耐劳的性格,对物质条件的待遇几乎从不讲究,将爬冰卧雪视为常事,至于远距离跋涉,更是习以为常。对物质条件的不太讲究,使蒙古军队的后勤负担显得很轻。由于蒙古军人拥有东西方各定居的农耕民族素无的连续作战的意志和能力,从而使西方一些平时养尊处优的贵族骑兵们永远难望其项背。和所有的敌人相比,蒙古人虽然都在文化和物质上处于落后地位,但是,大规模地攻占掠夺,却始终是激励其保持旺盛战斗力的原因和动力。对财富的渴望以及杀人带来的刺激,使得蒙古人几乎没有停止对外发动战争。放手让士兵进行任意屠杀的政策,在心理上可以让杀人的血涌刺激军人的好战情绪和原始勇气,使蒙古军人成为极其勇敢也极其野蛮的战士。而肆意的掠夺,则部分解决了蒙古军队后勤供应问题。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人类的战争史是一部部血淋淋的屠杀史,就像狒狒为了抢夺地盘,必将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这是动物的本能,也是人的天性,而所谓的文明与进步,不过是加强版的狒狒而已。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吉思汗征服的国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