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浅析,斯巴鲁森林人cvt耐用换CVT到底是进化还是退化

全新森林人解析:搭2.0T引擎与CVT变速箱
)一直是斯巴鲁在国内最畅销的一款车,不错的性价比和进口车的身份是它成功的重要原因。全新一代森林人将会在本月开幕的广州车展上亮相,的到来也将替代2008年问世的现款车型。新一代森林人亮点颇多,除了家族化风格的全新外观造型、更动感的内饰设计,以全新的2.0t涡轮增压发动机与cvt变速箱组合为代表的技术升级让车型有了更多的卖点。通过本文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全新森林人的四大技术亮点。
斯巴鲁新一代森林人
全新2.0升dit涡轮增压水平对置发动机
森林人一向都以不错的动力性能为主要卖点,现在换代森林人动力部分的升级仍然是整车最大的看点,其引入了全新2.0升dit涡轮增压水平对置发动机。这台2.0升发动机在拥有缸内直喷和涡轮增压技术支持后,动力参数因此而相当耀眼,并且同时拥有高低功率两个动力输出版本。高功率版最大马力高达280马力,最大扭矩为350牛米,并且最大扭矩在发动机转速只有2000转/分时便可获得。这台高功率版进口国内后差不多将是市场上最强的2.0t发动机了。低功率版虽调校稍低,不过最大输出马力也达到了250马力,最大扭矩输出则保持不变。
全新2.0升dit涡轮增压水平对置发动机具备了缸内直喷和涡轮增压技术
除了这台全新的2.0涡轮增压水平对置发动机,换代森林人依然提供一台2.0升的自然进气水平对置发动机和2.5升的自然进气水平对置发动机,前者最大马力148马力,最大扭矩196牛?米;后者最大马力170马力和239牛?米。
全新x-mod四轮驱动系统
随着城市suv市场的持续火热,越来越多的suv车型也开始偏向于城市化设定,对于越野性的需求相对也在降低。尽管如此,换代森林人并没有抛弃掉它的越野特性,搭载了全新的x-mod四轮驱动系统。不过这套四轮驱动系统也顺应时代的变化,已经不再单纯的去强调它的越野表现,而是更加在乎日常使用中经常会遇到的道路情形,比如雨天的湿滑路面或者一般的不平整道路。
x-mode按钮位于中控台上面,它能提供车辆在湿滑路面更稳定的动态反应
斯巴鲁最新的这套四驱系统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独的部件,而是与发动机、变速箱以及vdc车辆动态控制系统整合起来的四轮驱动系统。按下中控台上的x-mode按钮后,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将会得到极大的提升,不过x-mode模式只能在时速0至40公里的范围内使用,并具有陡坡缓降功能,时速也将被控制在0至20公里的范围之内。
车身骨架的一些连接部位运用了更多高强度的钢材(绿色部分)
不仅拥有了全新的四驱系统,换代森林人的车身和底盘结构也都经过了升级,车身骨架的一些连接部位运用了更多高强度的钢材,使得车身和底盘的刚性得到增强。进而为车辆带来更灵活的操控反应、更舒适的驾驭特性以及更安静的车室环境。另外,动力更强的涡轮增压车型的底盘还经过了特殊化调校,特别对悬架系统的阻尼和防倾杆进行了加强,以提供更好的高速过弯稳定性。
请发布您的评论
您还可以输入个汉字
森林人车型数据斯巴鲁普遍觉得不错,为什么真正买的人时候却很少?
斯巴鲁的车子评价都不错,宣传中提到最多的是水平对置发动机、全时四驱。也亲自去看过森林人和傲虎(讨论只针对SUV),感觉车子本身也不错,外观看起来不起眼,不讨厌也不是很惊喜。整车优点偏向机械性能。安全方面做得也不错,尤其傲虎还有膝盖部位的安全气囊(大部分同价位的车子没有),且是全系标配。看到很多车友对斯巴鲁的牌子也比较中肯,评价也挺不错,甚至推荐准车主去看这个车子。那么问题来了,路上真心很少看到斯巴鲁的车子,这是为什么呢?我猜想了品牌认知度、价格(同样性能可以花更少的钱)?各位知友不妨给出自己的买车心理,不买或买的理由。
按时间排序
111 个回答
现在开14款2.5森,国庆错峰上班无事,分享下我的用车体验,希望能帮到对斯巴鲁感兴趣的朋友。我开过十几种车吧,开得最多的就是卖掉的高6和现在这台森林人。我喜欢操控感好一点的车,所以在试驾了30万以内所有的SUV以后,我第一次试驾森林人就下订了。简单说说这代森林人的优点:1)好开。虽然是家用SUV,但是车整体性很好。快速过弯后一脚油门,非常利落干脆。2)耐用。2年不到开了4万多公里,一切OK。当然耐用性还需要时间的进一步考验。3)空间好。同级别里较出色的后排空间和后备箱空间。4)底盘高。上下过几次马路牙子,都比较高的那种。还记得旁边A6L车主目送我离去的眼神:-)5)安全性好。进口车,跟美国一样的车型,所以可以参考美帝的安全性评测。另外气囊数还是很厚道的。6)配置足够用。我是2.5顶配,我需要的配置都有了。科技感弱,电子的主动安全配置还有自动泊车这样的辅助功能,14款没有,不过我不需要。7)外型。是我喜欢的那种。见仁见智吧。8)大天窗。不是全景的,但是也够大了。9)正常保养不贵。上海4s小保670左右,提前预约工时8折。要知道我以前高6小保也是差不多这个价。高6差不多要3升机油,而森林人是5升(顺便提一句,我一直觉得大众4S很坑!)斯巴鲁在上海是上汽代理的,中冀和庞大会贵,800左右。10)新车气味小。难道进口材料更好点?反正新车味道确实小些。11)保养快。4S店服务还不错,至少不像大众4s那样忽悠你各种项目。保养很快,基本不排队,爽!12)四驱。目前上山下乡没有压力,有待更烂的路去考验。13)小众。多次被保安门卫搭讪过,问我这是北斗星的哪款。这种体验其实还好。我以前开高6的时候,只要停在公交车站台,商城或地铁口附近,就会有人上来拉门:师傅走吗?也说说缺点:1)14款顶配是氙气大灯但是居然没有透镜!Excuse me?不过中期改款后都加上透镜了。2)隔音很一般。上了100码噪音还是明显的。3)做工一般。这代的内饰算不上丑,比较朴素简单吧。但是做工一般般,摸摸方向盘下底部接缝处就知道了,刮手!4)悬挂偏硬。过减速带别太快哦。5)配件贵。曾经在江西高速撞到乌鸦,把大灯外壳撞坏。只有广州4s才有现货配件,于是当天调整行程,隔天早上赶到广州那边换总成。一个氙气大灯(加人工)要了8000块!后来在上海4S店了解价格,差不多5000多。所以不同的代理商,会存在明显差价。这点很不好。6)CVT。丝般顺滑是真的,油耗不高也是真的(综合路况9-11吧)。但是加速感几乎没有,也没有AT那种回馈感。下一代请换AT吧!7)音响差。据说中期改款后有提升?------------------------总结-----------------------------从森林人这款车,我觉得可以看出斯巴鲁品牌的特性。好开,配置实用,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多,不太注重内饰设计,产品线少,引入国内慢,而且价格比同级偏贵。所以这是一个性价比不高,但是你买了不会后悔的品牌。我下一辆车很大可能还是选择斯巴鲁,也许是下一代森林人,也许是Levorg STI(斯巴鲁敢引进国内,我就敢买)。原因是森林人家用很均衡,又是小众车,同级独此一家。越级肯定有更好的,但是我想留点钱给儿子买BRZ呢!
传一张上海街头实拍。传一张上海街头实拍。买车这个事情是只要有钱就可以随心所欲的。
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就是斯巴鲁用的是水平对置发动机,发动机单从性能上是非常强的,但是弱项目就是保养维修都比较贵,而且斯巴鲁配件是有名的贵,很多保险公司开始都不愿意给斯巴鲁的车上保险,而且斯巴鲁的车样子设计的在同级别车里面是最烂的,一次比一次烂,对于颜值控的中国人来说肯定不买账,而且斯巴鲁抛弃了自己玩的最嗨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在中国是大力推广自然吸气,即使出售的涡轮发动机车价格也高的非常离谱,比如森林人的2.0T,要33W多,以斯巴鲁基本不降价的尿性来看,如果换作我这个价格足可以买个低配的Q5,几乎除了操控以外基本是完爆斯巴鲁森林人,而且他不国产势必价格不能下降的太严重,价格都是比较偏贵的,中国人买车是看性价比的,有没有四驱虽然是有些人很关心的,但是不是决定买车的主要因素,所以综上所述,斯巴鲁永远不会成为大众车型,除非他国产并且像三菱国产欧蓝德一样搞个低价位政策,估计能以自己的高科技技术素养赢得一群人的死忠,说白了,买斯巴鲁的车基本都是看重车的整体车素质的,要是看其他方面就算了,看看外观看看内饰我只想说国产车都完爆
坐标广东顺德,斯巴鲁的森林人和傲虎满大街都是
斯巴鲁不是你想买想买就能买,根据《经济学人》的调查,斯巴鲁车主有个隐性的规定:就是必须要有贵族血统。所以硅谷你不会看见斯巴鲁,纽约确很多。相似的,北京和东北比较多。
一句话...车厂把钱都砸在看不见的地方了. 而国内的多数消费者最关心的是这么几个问题: 价格便宜不? 答: 国内这个全进口售价确实不低这车逼格怎么样啊? 答: 外观从来都是中庸的要死. 看着不难看, 但是不出众配置是不是吊炸天啊 答: 如果EyeSight算的话...那么也就这一个能拿的出手, 其它的东西和别家没区别, 北美2016款换了新的娱乐系统, 目测跟丰田汉兰达用的是一个等级的...内饰好不好看啊 答: 有两个神奇的词, 一个叫"塑料感", 另一个叫"不对称" (虽然本人一直不理解为啥塑料多了就不好呢...抗晒啊!!)变速箱有几个档啊 答: 96年的傲虎Limited目测只有三速, 02年傲虎L.L.Bean的时候涨到了四速, 新的CVT好像也没模拟出大于六个, 和现在动辄八个档, 未来朝着七十二个档的趋势, 听起来确实没含量 (然而可靠性吊炸天啊)从以上几个问题可以看出...斯巴鲁的科技树确实没往国内大多数群众的喜好上点, 水平对置发动机和左右对称四驱才是真本事. 然而国内主流消费者确实不会往那想...答主坐标美帝, 所在地属于半沙漠环境, 夏天7月到12月暴雨, 冬天山上会下雪. 五月六月俩月太阳暴晒. 暴雨的时候可以看到除斯巴鲁之外的车在湿地上扭, 可是开着斯巴鲁的时候, 转弯的时候方向盘稳稳的, 油门下去可以感觉到车在可控范围, 就算过积水区方向盘也不会有很大摆动. 雪地上就算打滑, 稍微松一下油门再轻打方向车也能救回来. 而到了夏天...暴晒的时候, 全车浅色塑料内饰表示毫无压力, 我就不告诉你皮内饰能被晒掉颜色,而且是一块掉一块不掉的那种...而浅色塑料再怎么掉漆也看不出来→_→利益相关: 02款傲虎车主
去了几次4S店但价位有点高没定下来!
你们觉得斯巴鲁好的地方,对于一个只想买菜的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卵用,比如全时四驱,水平对置发动机。而大多数人买车就只不过是想买个菜罢了,所以只有一小部分人买喽
以下是我在另一个问题中的回答“斯巴鲁的森林人为什么卖不过本田,丰田,日产的同级产品?” 对消费者来说:1.价格贵、价格贵、价格贵,重要的事儿先说三遍。当年靠“纯进口”这个概念,斯巴鲁、…
凡是后排中轴凸起的车型 一概不考虑 个人买车考虑更多的是后排乘坐舒适性 因为那里通常坐着的是最最重要的家人
因为打算买森林人所以在路上格外关注斯巴鲁的车,我们这里已经有很多了,基本算是街车。可能跟我们这里的自然环境有关,坐标是冰天雪地的海拉尔。。。。
因为操控性能太好,跑车的发动机,容易造成事故,保险费是150%
我补充一点,斯巴鲁在杭州很常见。(其实也不是很常见)大厦前停着小四五十辆车,有时候能有三四辆森林人。在我见过的城市中,是最普及的,密度应该是全国前三。
忍不住熬夜简单写写我为什么买15款outback吧。
1、老婆有轻微幽闭恐惧症,因此喜欢大空间,所以选SUV不选轿车;
2、所有SUV中,考虑到重心相对轿车高,而我是个特别怕死的人,曾有过在贵州穿行于半山腰限速80码的高速上躲避突然间横穿高速的行人和狗的危险经历,总是忧虑中高速避让下意识急打方向会导致侧翻,因此要求重心要尽量低,操恐尽量好,看来看去只有斯巴鲁全系;
3、因为特别怕死,所以特别在意各种安全评测,从iihs报告中,选择了斯巴鲁系列;
4、买车是为了带老婆孩子出去玩,所以也要求舒适性。原本考虑过进口途观和迈腾旅行版,途锐超预算太多,奈何一个太小,一个太贵(不过现在仍然真心赞一个进口大众的做工和颜值,那全景天窗,啧啧,那漆面,啧啧,那内饰,啧啧),当然大众保养也杠杠的,基本上是斯巴鲁的两倍往上。扯远了,考虑舒适性,那轴距2712、带腰部支撑和后排出风口的outback完胜森林人。
5、出去旅行,行李箱容量也很重要,做为中型SUV(实际上我更觉得是四驱旅行车),outback没得说。
6、旅行嘛,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恶劣路段,因此高离地间隙和全时四驱带来的适当脱困能力相当必要。这一点outback213的数据仅比森林人220低一点,远高于其它品牌SUV,尽管接近角离去角和通过角稍差,然而也在接受范围之内。
7、对老婆而言,其他所有20至30万品牌SUV,就那么几个,都有外观上不可接受之处,比如新款crv屁股太丑,rav4是因为家里亲戚有一辆,看多了,觉得丑,cx-5太小气+长安出品,开汉兰达旅行,脑子没进水吧。森林人和outback尚在看得顺眼范围内。
8、进口车,毛病少,省心。
9、小众车,避免出门就撞脸。
10、省油,高速长时间定速巡航亲测7个油,2.5自吸豪导。
11、舒适性不错,老婆一般在后排照顾孩子,说挺舒服,赶得上一些豪车,但具体多少价位没办法那么精确。
再说下outback缺点:内饰简单,不过倒也顺眼;高速风噪大,长时间上120就有点明显,音乐放大又影响孩子睡觉;音响一般;漆面薄,已有几个高速上被小石子打出的小点,比针尖稍大,露底漆,不过不用管。
买着贵用着贵不好修就这样
我是傲虎车主,2012运动款,上海工作、生活。还是很多人会选择斯巴鲁吧,上海有四个4S店,算少吗?30万的车在一线城市也不算太贵,上海满大街的途观也要20万,我不懂车,但知道日本车定价不浮夸,这又不是豪车,30万肯定是物有所值的,不会做情怀加持。当时家里有小孩了,买车主要想要个宽敞的后排空间和储物空间,还考虑过汉兰达、奥德赛,价格也差不了太多,正好4S店搞了个优惠活动就订了傲虎。在美国加州看到过傲虎的电视广告,主打安全,定位在家庭买菜、送学车,加州的斯巴鲁也不多(也不少,在那边基本没见过大众、奥迪、别克君威/君悦),感觉和上海看到的概率差不多,森林人、傲虎各一半,上海的森林人更多一些,但国内很少看到斯巴鲁的电视广告,感觉国内斯巴鲁的销售策略很保守。说说用车成本吧,小保养大概在600-1000左右,要看换不换空调滤芯(这个换的好频繁,是不是4S店一直在骗我钱啊)、机油滤芯等;城市开车擦碰是常事,4S店喷漆一个面600块;2.5升排量自然吸气,开车从来没注意过节油,城市里百公里10-12升。2014年开车出过一次大事故,晚上十点下班回家,在南浦大桥上追尾了一辆抛锚停车的老富康,速度大概60-70码,前车没开双闪,这中间还涉及到第三车的危险驾驶行为,不展开讨论事故原因了。万幸,两车都只有驾驶员,都没受伤(我的下巴撞在气囊上,有点疼,半小时后就好了;对方先说有点腿疼,后来也说没事了)。无图无真相对方的车被撞出去3个车道,本来我们都在最内侧的快车道。当时追尾的第一反应是:自己有没有事,第二反应是:对方不会挂了吧。交警处理时,对方告诉我他从车里出来后也担心我受了重伤,还挺吓人的,人身安全看来是大家的第一关注点。我的车前面的气囊都开了,当时还能开,自己上的拖车,修了9万,都是4S店处理的,现在还在开,没什么异常;对方的车报废了。对方的车被撞出去3个车道,本来我们都在最内侧的快车道。当时追尾的第一反应是:自己有没有事,第二反应是:对方不会挂了吧。交警处理时,对方告诉我他从车里出来后也担心我受了重伤,还挺吓人的,人身安全看来是大家的第一关注点。我的车前面的气囊都开了,当时还能开,自己上的拖车,修了9万,都是4S店处理的,现在还在开,没什么异常;对方的车报废了。从这几年的使用来看傲虎就是挺实用的一辆车,城市、高速、乡村都能开(越野就别想了),油耗、机油都很普通,没出过故障(事故修理不算),后排空间、后备箱空间足够大,我不懂水平对置发动机,不懂AWD,但前面那些优点也足够让我向你推荐这辆车;但如果再换车,我肯定不会再买斯巴鲁,还有那么多好的车型等着我们去体验,不是吗?
这次的xbox真心不错,性能设计都很好。老板给我来一台ps4.
Subaru把钱都花在了不对国人胃口的地方上了。同样的价钱,买家看到的是看似廉价的做工,单调而且沉闷的内饰,没有任何豪华的配置。Top Gear 曾今说过,中国人喜欢配置多的车,Subaru恰恰走的是相反的道路,所有这些面子上的廉价和粗糙左右了很多消费者的选择。殊不知,世上另一家在做水平对置发动机的厂家是保时捷,你不去看看他们家车的价格?
除了开的人能感觉到好,其他人都感觉不到……
我觉得他们数据太假,标称百公里综合油耗7.4,实际是6.4,这不是欺骗消费者吗?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打算换SUV了,自由客和森林人中纠结
扫描二维码
&&本主题共22楼&&
打算换SUV了,自由客和森林人中纠结
[点击:6362 / 回复:22]
  开了快5年的轿车了,在经历了各种路况的洗礼后,爱车的底盘下能坏的几乎都坏了一遍。最近又车身异响,轮胎跑偏弄的我心烦意乱……  于是就给换车找了一个坚定的理由……&  这年头多了很多SUV,开在路上就“高人一头”的感觉,心里想还不赖嘛。问了周围一圈朋友,显然“神车党”居多,个人不太欣赏途观就没去看,琢磨下来最近的森林人和自由客还算符合我的心意。  新森林人我觉得不错,水平对置发动机的技术就他一家独大了,和自由客的自然吸气发动机类似,怎么看都比带T的靠谱。小改后的森林人运动风依旧给力,Subaru这几个字母对我意义非凡啊,楼主有个好朋友玩拉力的,Subaru可出名了。小客也不说了,Jeep世家,我一直也相信“四驱给你自信”的说法,说不准哪天一场暴雪就把你的车搁哪块儿了,而四驱是你唯一的出路。  说下车型,看重2.5L的森林人和2.4L的自由客,动力要足是我最基本的要求,从坛子里许多网友对旧款车型的比较来看,可能自由客的油耗给人高一点的感觉,不知是否属实,求证。森林人的油耗我了解,虽说没高的离谱,但也没低到他们官网公布的数字。四驱方面,貌似差不多的样子,像我这种偶尔会开着车去撒野的人,四驱简直是必须的,其实无论是X-MODE还是Freedom Drive说得再好听我也不懂,只要能够日常的撒野需求我都认,等发达了再上一辆非承载的牛车,玩玩极限。扯远了……  操控上,森林人居然有拨片,这点其实有点纠结,虽然我喜欢运动的感觉……不代表我就开的来运动车呀,开的不是超跑换挡拨片有点累赘和浪费,而自由客,用6AT替换掉了CVT,大神!终于想通了啊,没那么大的扭矩输出6AT绝壁是很合适的。  楼主不怕自己车被砸,所以森林人放在了首要考虑集团,自由客也并驾齐驱,可以说要入手的话非此即彼,但到现在还没有拿定注意。也征询过老婆的意见了,“反正油费你出,随便!”我了个去……  网友们靠你们了!!!!
个人签名:
自由客兼具了吉普品牌一贯的越野本性,爱撒野的不错的选择。
个人签名:
确实该换辆车子了。
个人签名:
森林人的燃油经济性较差,这点楼主要考虑清楚。
个人签名:
自由客延续了JEEP的经典造型,线条刚劲有力,很阳刚。
个人签名:
suv男人们越来越喜欢的车型。
个人签名:
森林人开起来有异响,
胎噪和风噪也比较大。
个人签名:
将硬派四驱进行到底的自由客,是很多人喜欢的原因。
个人签名:
总体来说动力输出很充沛,很稳健的车子。
个人签名:
车子不错,会持续关注滴~~
个人签名:
对 第5楼 心尘埃落定 说:=========================都是不错的车子,不过日系的还是算了吧!!
个人签名:
&&本主题共22楼&&
下次自动登录  文/尚红昕 图/李骁    茶,一种起源于中国的植物饮品,从木,从水。剑,同样是有着鲜明中国特色的冷兵器,从金、从火。这两种看起来完全对立的东西,除了都很“中国”,还有什么共同点呢?要泡出一杯好茶、造出一  柄好剑,都需要全情投入和高度的专业水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匠心”,或曰“工匠精神”。能同时体验到这两种东西的地方无疑是浙南和闽北,于是我们驾驶着一辆2016款斯巴鲁新森林人,从福州  开始了品茶和品剑之旅。下面请各位欣赏一下我所拍摄的视频截图吧。                视频请去各大视频网站搜索《东南以南 匠心之旅》  ◤欧冶·遗风◢  为什么是福州?除了交通原因,还因为这座城市与造剑有着深远的渊源,而这一点恐怕连很多福州人(至少是我问到的不止一个在福州生活工作了很久的人)都不知道。福州古称冶城,史传因旁边的冶  山而得名,而冶山的来历是因为春秋时代有人在山麓设灶冶铸,也就是说,冶山、冶城都源自于某人的冶炼铸造,而这个“某人”,很可能就是中国古代铸剑大师——越国人欧冶子。更为明确的事实是  ,福州市区北部至今还有一个欧冶池,也称剑池,是欧冶子铸剑的地方。  不过,当我们跟着手机导航(百度地图上搜不到“欧冶池”这三个字,要用iPhone自带的,呃,高德)来到一片居民区中时,实在看不出附近有旅游景点的迹象——事先做功课时,明明看到网上写着“  欧冶池宋朝时即为游览胜地,游人仕女不绝,民国时期又一度成为胜景。”当我问小区传达室里的一位保安“请问欧冶池是在这附近吗?”他露出了诧异的表情,反问道:“你们要干什么?”我只好略  带尴尬的回答:“那不是个旅游景点吗?我们想看看。”他又带着“想不通”的表情抬手指着说:“小区里那几棵大数后面就是。”看来平时到这里参观的人真是不多。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走去,果然看到一汪清幽的池水,一抱多粗的古榕、长满苔藓的石栏无不透着古风,分别立于元泰定年间、清光绪年间和1983年的几块石碑证明了它的身份,只是周围属于某省机关宿  舍的造型刻板的居民楼与我们此刻的心绪有些格格不入。再上网做做功课,原来“成池于春秋时期”只是个传说,史实佐证可以追溯到欧冶子千多年之后的唐朝——宋朝人编写的第一部福州地方志《三  山志》中说:  “唐元和中僧惟干浚之,得铜刀、敛环数枚,犹有冶灶在竹林间。”  略显遗憾的是,门口的保安大哥说什么也不让我们的森林人这辆“外来车”进去留个影,我们只好在池边遥想了一阵两千多年前炉火升腾、金属撞击、钢花四溅的热闹景象,然后向下一站出发了。    俗话说“风景在路上”,我们不能因为过于明确的目标而忽视了沿途的景致,尤其是被称为“摄影天堂”的地方。霞,早晚的彩云;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区——从福州向北不远的宁德市霞浦县名字  就充满了诗情画意。绵长的海岸线和大面积的浅海滩涂让霞浦不仅有海水捕捞业,还有兴旺的养殖种植业,朝霞或晚霞映衬下的船队、渔排、海带紫菜架构成了摄影师眼中的美景。  我们沿着指示牌去往一个摄影点(后来的事实证明我们在正确的时间到了一个错误的地方),仅够一辆车通行的土路对森林人没有构成任何威胁,即便拍摄后调头时一个土坑让右后轮悬空、一个土包让  左后轮受阻,四驱系统的动力分配也轻松克服了障碍。等我们赶到另一个摄影点时,夕阳已经沉落到山背后,没能拍到滩涂养殖场最美的一刻。天开始黑了,在阵阵海风的吹拂下颇有几分凉意,不过我  们是不担心的,我们这辆豪华导航版森林人新增了方向盘加热和难得一见的后排座椅加热功能,别说是在这里,即使在北方的冬季想必也不会觉得冷吧。    到了福建(几乎)最北,再北点儿去浙南就不算难事,更何况出发前有同事提议温州洞头区因为是一片离大陆几十公里的列岛,有若干座大桥相连,很是壮观,值得一去。于是我们在夜色中出发了。事  实证明这么一绕比直接去龙泉多走的200多公里有点小冤,原因有三:一,桥虽然不少,但并非我想象中迈阿密西礁岛那样密集、壮丽,桥面离海面也有些远,没有那种贴水飞行的感觉;二,有特色的桥  不多,即使有时间也不允许我们慢慢找点拍摄;三,高速公路和城市路况完全不是森林人发挥特长的场所。不过跑夜路也让我有机会体验了又一项2016款森林人新增的功能,大灯系统不仅有LED光源的加  持,还引用了随动转向照明系统、为夜间路况提供更好的照明,进一步提升行驶安全性。第二天时近中午,我们驶上高速公路,直奔龙泉。    ◤剑心·匠心◢  说到龙泉二字,肯定有很多人想到龙泉宝剑,它们甚至成了宝剑的代名词,例如“三尺龙泉”。中国从商代开始就有制剑的史料记载,因其可劈、可刺,成为近战尤其是河川或丘陵较多的地区战斗中的  主要武器,又因其造型优雅,成为了君王和高级将领的武器兼权力象征和配饰之物,并被称为“百兵之君”(有说法称此处的君非指君王而是指君子),听着评书长大的一代(例如我)更是听到过“剑  乃百(这里要念‘擘’)兵刃之祖”这句话。到了春秋时代,剑开始大放异彩,皆因为欧冶子造出了一系列名剑。  据《越绝书》记载:“春秋时欧冶子凿茨山,泄其溪,取山中铁英,作剑三枚,曰龙渊、泰阿、工布。”“剑成之后,俯视剑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渊,飘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龙盘卧,是名‘龙渊’。  ”东晋时欧冶子造龙渊剑之地置龙渊乡,唐朝为避高祖李渊讳龙渊剑改名为龙泉剑,地名也随之更改。    如今造剑在龙泉仍是一项重要的产业,有很多工厂、商店在生产和经营宝剑,其中的“沈广隆剑铺”是历史较为悠久、影响很大的一家。沈家从1885年(清光绪11年)由沈朝庆开始专业铸造龙泉剑,  1894年第二代创建沈广隆剑铺,至今的掌门沈州已是第五代,他们的产品被多位国家领导人收藏,有的还成为了国礼。沈州深受父辈们的潜心栽培,不但手艺过人,而且独具艺术创作灵感,现在在造剑  中的主要工作是设计。在他看来,造剑最关键的是“细致”二字,现在虽然很多武术用剑、表演用剑使用了半机器加工,但一些个人定制和收藏级的宝剑仍需要用传统工艺全手工制造,从冶炼、锻打到  刻花装饰,最多能有28道工序,最长要超过两三个月的时间。在生产车间里,我们看到了造剑的过程,其中看似只凭力气、较为简单的热锻据工人介绍也要十几年的经验才能掌握好烧炼剑坯的火候、锻  打的力度、淬火的手法,如此才能保证剑身的硬度、韧度、正直和花纹。另一位负责雕刻装饰花纹的工人在没有底稿的情况下在成形剑身上熟练地雕凿着鳞纹细密的盘龙,其中的苦功自不必多言。      看着每道工序的工匠全情投入地工作着,我不由得想到了汽车制造。斯巴鲁品牌虽然没有那些大厂的历史那么悠久(当然100多年跟2000多年的龙泉剑还是差了很远,但1886年诞生的第一辆汽车倒是和沈  家的造剑年头相差无几),但也是在传承中发扬光大,先后研发出水平对置发动机和左右对称全时四驱系统这两道“利刃”,让一个年轻品牌在消费市场和拉力赛场上成为了绽放着个性光华的选手。    ◤湛卢山·试剑石◢  离开龙泉,我们从浙南返回闽北,来到了山区中的松溪县。松溪这个地名对很多中国人来说可能很陌生,但这里却诞生了另外一把名剑,湛卢。《越绝书.外传记宝剑》载:“越王允常(勾践之父)命欧  冶子铸剑。”欧冶子带着女儿莫邪、女婿干将(传说与欧冶子同师)到闽、浙一带名山大川遍寻适宜铸剑之处。当他见到闽北有山清幽树茂,薪炭易得,矿藏丰富,山泉清冽,适宜淬剑,就结舍于此铸  剑。三年辛苦,终于铸就了锋芒盖世的湛卢之剑,此山也因此得名。当时世上五大名剑为湛卢、巨阙、胜邪、鱼肠、纯钧(又作纯钧),湛卢名列榜首,传说可吹发立断、斩铁如泥;明代冯梦龙所著的  《东周列国志》中说,湛卢剑“乃五金之英,太阳之精,出之有神,服之则威”。湛卢剑的出身有些神话色彩,下落也很神秘:传说在越王允常、勾践、吴王阖闾、楚昭王等人手中辗转,后传到南宋名  将岳飞手中,岳飞遇害后,这柄名剑也不知去向。  湛卢山脚下的松溪县也曾和龙泉一样,宝剑厂遍地开花,但产品良莠不齐,加上各厂家之间的价格战,导致这个产业逐渐凋零。2001年,松溪县拍卖“湛卢牌”宝剑商标,由铁匠起家到后来创立欧冶子  宝剑厂的杨振条以过硬的质量和1万元的报价购得了这个商标,如今湛卢宝剑厂是松溪唯一生产经营湛卢宝剑的企业,现在的当家人是杨振条的女婿范志华。有些遗憾的是(我们这一路的遗憾挺多,后面  还有),因为工厂在搬迁,我们没能看到湛卢剑的生产过程,但范志华的介绍让我们略窥一斑。大概是因为不同于沈广隆剑铺的世代相传,范志华在谈到“工匠精神”时特意强调了“喜爱”(这也和近  年来“应该从‘干一行爱一行’变成‘爱一行干一行’”的论点不谋而合):一个人首先要喜欢一个事业才会全心投入,并且愿意将它做到极致。他还说,以后世对湛卢剑品质的描述和当时的工艺水平  ,三年成剑的说法太保守了,欧冶子要对各种合金配方反复冶炼、试验,十年更可信,而剑名中的“湛”字应当是欧冶子取其“精深、饱满”之意。    在范志华的指点下,我们驱车前往湛卢山寻找据说是欧冶子留下的试剑石。结果又是个遗憾:因为方言问题,和山间农人的沟通不畅,我们没能找到试剑石,但通往山顶的小道却成为了森林人的“试剑  石”。据后来当地人的介绍,湛卢山山顶若干年前曾有较为成熟的旅游设施,山路也是平整的石板路,但因为年久失修,加上农用林用拖拉机的碾压,如今不仅石板破碎,下面的土基也出现了大大小小  的坑洼,普通轿车难以通行(我们的确看到了不止一辆轿车半途知难而返)。当然,这种路况是难不住森林人的,全时四驱系统和220毫米的离地间隙克服了松软土坑和一块块碎石,2.5升自然吸气发动  机在低转速就可以输出很高的扭矩让一个个陡坡也不足以构成障碍,路况较好时水平对置结构带来的发动机低重心又让它体现出了同级SUV难得一见的良好操控性能。还有一点也让我安心:“X-MODE”强  化了电子系统,按下按钮之后好似越野车上的限滑装置即刻待命,陡坡缓降功能自动开启后,我爬坡只管采油,下坡可以完全抬开双脚,车辆会利用发动机阻力和四只车轮独立制动系统始终保持平稳的  低速驶下陡坡。  在山顶瞻仰了一会儿一块巨石上刻着的“剑山”,我们便启程奔向了下一个目的地,武夷山。这一路上布满尖利碎石的路面很可能损伤轮胎,如果是小伤、慢撒气会在不知不觉中带来更大的危害,甚至  伤到轮毂,但2016款森林人新增了胎压监测功能,帮我随时照看着轮胎。当然这一路并没有出现需要换轮胎的状况。      ◤做茶人的良心·森林人的贴心◢  方圆70多平方公里的武夷山风景区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盘曲山中的九曲溪和夹崖森列的36峰,构成了一幅碧水舟山的天然美景。而且武夷山集道、佛、儒教于一身,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不过  近几年让这座名山成为热门话题的无疑是武夷岩茶。其实武夷茶的历史可以至少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但近年来随着保健、环保、文化等话题渐热,武夷岩茶因茶性温和不伤肠胃、生态环境特天独厚、  独特工艺带来的独特茶韵等原因成为爱茶人的追捧对象。武夷岩茶品目繁多,有大红袍、铁罗汉、肉桂、水仙等品种,又有“三坑两涧”的山场区别,所以产生了“正岩”、“半岩”、“牛肉”(牛栏  坑产的肉桂)、“马肉”(马头岩产的肉桂)等让“外人”摸不着头脑的名词。武夷岩茶工艺是众多茶类中最为复杂的一种,曾被国家首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全世界唯一一种以茶类项目向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说工艺独特、复杂,是因为武夷岩茶除了其他茶类都有的采摘、萎凋、发酵(红茶和普洱等发酵茶)、捡剔等工序外,还多了一道,烘焙。因连续多  年在武夷山“斗茶”中获得肉桂项目金奖而被称为“肉桂王子”、“星哥”的祝德盛告诉我们,虽然一杯能让人“唇齿留香、吐气如兰”的好茶从种植到冲泡的所有过程同等重要,但烘焙在最大程度上  决定了茶的香气和口味,而炭火的温度、烘焙的时长都要靠多年的经验,虽然现在有了非接触式测温计和烘茶机等现代化手段,但前期的制备和烘焙时的气候等变数都使得人这个因素要进行针对性的调  节。说到匠心,“肉桂王子”谈论自己时很是腼腆,但对他的徒弟郑国虹女士却不吝溢美之词:“她真是个女中豪杰。做茶是个很辛苦的事,尤其是烘焙,要十几、二十几个小时待在烘茶房中,对体力  和精力的要求我们男人都是很大的挑战,何况她一个女人。她为了做真正的绿色有机茶,茶田里不用农药,所以对病虫害的监管和处理要格外上心,她也体现出了超出常人的能吃苦、能投入,没有匠心  是当不成合格的做茶人的。”    巧合也让我们惊喜的是,星哥是个森林人车主。在被问到当初为何选择这款车时,他并没有说什么品牌形象、先进技术等更为虚幻的词句,而是很朴实地告诉我们,2008年时有几个朋友做隧道工程,买  了几辆斯巴鲁森林人当工作车,在恶劣路况中使用很满意,于是向经常往返于茶山间的他推荐了这款车。至于用车感受,他说让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么多年这辆森林人从没出过故障,而且很省油,是他  工作和生活中的好伙伴,所以即便如今有了更高的经济实力,他也没有换车的打算。顺带提一句,我们的森林人在这次1500多公里的行程中百公里平均油耗8.8升,在高速公路上最低时只有7升多一点,  新升级的2.5L发动机在性能数据上一下子收敛很多。它温文尔雅的性格恰好和百依百顺的CVT有着相同的默契,两者叠加之后所产生的效果相当好,少了顿挫动力传输也就更加高效,再沾一点自动启停系  统的灵光,所以才能出创造出惊人的7升多一点的油耗。    ◤庄寨·安全◢  在品过肉桂王子和他的徒弟亲手冲泡的肉桂和大红袍之后(至于“茶韵”,以我的品茶段位,还真不大会形容),我们踏上了前往福州的返程,但这并不意味着行程的结束,因为在福州附近还有重要的  一站。说到福建旅游,大多数会立刻想到厦门、鼓浪屿、武夷山、永定土楼,但福州西北部的永泰县还有一类古建筑,庄寨,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永泰的庄寨和永定的圆形土楼最大的区别是多为矩  形院落(因此比圆形的土楼在空间利用上更有优势),例如同安镇三塘村的仁和庄,始建于1830年(清道光十年),由张氏三兄弟同建,因为主体结构采用了青石,又被成为青石寨。庄内呈九宫格对称  布局,共有房间378间,最多时全家族200多口人住在里面。院落间以风火墙相隔,高大的青石寨墙四角均建有碉楼,巡防用的跑马道绕寨而行,寨墙上开有枪眼,对内对外都构成了严密的安全防护体系  。    安全对住宅来说很重要,对汽车来说更重要。在这一路上,我们更能体会到斯巴鲁为森林人构建了一道多么周密的安全防护网。从能够带来良好视野、让人专心驾驶的简约的内饰设计和安全舒适的座椅  ,到低重心发动机和四驱系统带来的精准操控,再到车辆动态控制(VDC)和后方盲区监测预警系统(SRVD)等各项措施,还有高强度环形车架、遍布周身的七个气囊、发动机可下沉结构、行人保护等被  动安全措施,都让森林人成为了一辆让人安心出行的忠实旅伴。    不得不说,这次寻剑、品茶之旅有着不少遗憾,尤其是没赶上春天的喊山、采茶,又错过了初秋的制茶,不过这也让我们开始制订下一次闽北旅行的计划有了理由。这次匠心之旅除了寻剑、品茶,也在  更多细微之处发现了斯巴鲁的匠心,16款森林人还有一多半改进和变化可能不说就绝对看不出来。比如两侧车窗加厚,改进门框和乘员舱的隔音材料,车载娱乐系统升级到了同傲虎、力狮相同的型号,  顶配版本新增一款棕色内饰等等,这些犄角旮旯上的小变化都是斯巴鲁匠心的体现,更好地提升了整车的驾乘品质。把森林人送回4S店时,台风“鲇鱼”也“如约而至”,福州受到了狂风暴雨的侵袭。  面对着手机上先后显示的航班取消、动车停运的消息,我不禁想到,或许驾驶森林人返回北京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本文转自《座驾car》,转载请注明出处
楼主发言:2次 发图:0张 | 更多
  该出手时就出手  
  茶叶在福州的影响也很大,特别是茉莉花茶。
  福州确实是有文化底蕴的古城。
  我的大福州在你们的摄影机下显得好美。
  好美的地方玩,感受文化气息,自驾游也很不错
  会品茶的人都很有品味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森林人 cv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