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d又改技术路线 到底oled22岁还能不能长高搞

百度百家--中国电子报
电子信息产业传媒旗舰
浏览169,007
中国电子报社创建于1984年,是工信部主管的传媒机构,已形成报刊、网站、移动媒体、内参、图书、会议活动等一体的立体化、多介质文化产品生产传播体系,是电子信息产业凝聚行业力量、服务产业发展的载体和平台。
霍尼韦尔原本是以硬件生产为主的工业制造企业,拥有很多工业领域的黒科技。消费领域科技应用兴起,霍尼韦尔认识到,科技应以人为本、为人所用。应用于...
10月19日OPPO秋季发布会上,OPPO副总裁吴强指出,VOOC闪充已经获得用户的认可,“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今天要跟大家说再见了,O...
10月18日,在2016中国空气净化器净水器行业峰会上,京东小家电净水净化业务部总监叶勃接受了多家主流媒体的采访。他表示,京东不仅要给消费者...
0为了普及两净产品的相关常识,通过线上报名参与的三位热心消费者组成的主妇团和网红美女团,在峰会现场就五个两净方面的常识问题进行了一场PK
LIFAair中国董事长张文东、亚都营销中心总经理赵青、3M中国净水事业部电商经理叶飞以及中怡康生活电器事业部总经理吴红就两净产品黄金期窗口...
北京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有限公司总经理贾东升在会上发布了《空气净化器净水器消费指导红宝书》,并对空气净化器净水器市场状况、结构性趋势以及消费者...
飞利浦大中华区健康生活事业群销售运营总监戴少华在演讲中表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参与自身健康管理,...
霍尼韦尔智能建筑及家居集团大中华区及全球高增长地区销售总经理郑昭敏在专题演讲中介绍,霍尼韦尔智能家居团队在中国市场提供一系列解决方案,包括空...
京东商城宣布,联合霍尼韦尔、飞利浦、三星、美的、3M、沁园、松下、LIFAair、亚都、三个爸爸、A.O.史密斯、布鲁雅尔、安吉尔等空气净化...
10月18日,由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中国电子报社主办,北京中怡康时代市场研究有限公司协办的2016中国空气净化器净水器行业峰会在北京举行。
9月29日,在工信部电子信息司指导下,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歌尔股份有、宏达通讯有...
在工信部电子信息司指导下,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歌尔股份有限公司和宏达通讯有限公司...
为深入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我国智能硬件共性技术和高端产品的供给能力,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制定《智...
美的厨电已经接连迈上100亿元和200亿元的销售规模台阶,正在寻找新的盈利能力。上述两个片段折射出其在新一轮“换挡提速”中依靠产品创新和效率...
适逢家电产业遭遇波谷,此刻“重仓”进入的德意集团董事长高德康却信心不减,其一,一流企业扩张的绝佳时机来了,其二,“没有强大的工厂支撑,做出一...
0LG Display日前又传出要改变大尺寸OLED技术路线的消息,再次引发业界对OLED技术的担忧与探讨。在三星退出大尺寸OLED市场之后,LG Dis...
“传统经济是以我为中心,体验经济必须是一个平台,企业和用户在一个平台上,从原来分销制变成产销合一。”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9月...
9月13日,在工信部电子信息司指导下,虚拟现实产业联盟筹备组在北京组织召开《虚拟现实产业与应用发展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编制工作...
毫无疑问,高端化已经成为洗衣机行业演进的必然趋势,智能、节能、健康从几个方向发力,拉动产业持续增长。然而追本溯源,洗衣机的进阶终将围绕“健康...
联盟将秉承“开放、合作、平等、互利”的原则,打破行业壁垒,夯实虚拟现实产业技术基础,促进贯穿硬件、软件、内容、平台及行业应用等虚拟现实生态链...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本类热点图文资讯
LGD又改技术路线,到底OLED还能不能搞?
 LG Display日前又传出要改变大尺寸OLED技术路线的消息,再次引发业界对OLED技术的担忧与探讨。在三星退出大尺寸OLED市场之后,LG Display可谓一家独大,但其主打的白光+CF的技术路线却一直无法“一统天下”。近来,其主要合作伙伴创维就对外表示,正在调整OLED电视销售计划,主要原因就是受限于生产能力和上游面板供应能力。  对于OLED技术而言,究竟能否替代TFT-LCD成为主流?关于大尺寸OLED的技术路线之争又到何时方休?  大尺寸OLED技术路线之争何时休?  大尺寸OLED一直存在技术路线之争。3年前,三星和LG曾同时宣布量产OLED电视,但双方采用的技术却不同。其中三星大尺寸OLED电视采用RGB技术,而LG Display(LGD)则选用白光OLED搭配彩色滤光片的方式进行量产。“后来尽管三星在研发上还有所投入,但是已经放弃大尺寸OLED市场化生产,主要原因是大尺寸工艺路线至今仍不确定。”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秘书长梁新清对《中国电子报》记者说。  三星退出OLED电视市场后,LG Display在大尺寸OLED市场一家独大。尽管目前彩电市场上销售的OLED电视均采用LGD面板,但白光+CF的技术路线却一直无法“一统天下”,这种工艺路线仍然受到质疑。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LGD大尺寸OLED电视混合红色(R)+黄色(Y)+蓝色(B)材料,变成白光,也不能根本解决蓝色材料寿命远低于其他两种材料寿命的问题,通过CF反映出来的色彩就容易失真,因此OLED用久了会变“红脸”。在业内专家看来,大尺寸OLED的技术路线仍没有明确。  为了提升画质,近日LGD再次改变量产大尺寸OLED的技术方案,通过改变发光层结构的方式来提升面板发光效能。LGD方面表示,公司将改用红色(R)、绿色(G)、蓝色(B)垂直堆叠的3 Stack结构量产大尺寸OLED面板,可以提升材料纯度和效能。  对此,群智咨询副总经理李亚琴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LGD只是在背光发光材料的排列上做了改变,但是整体的架构是没有变化的,与三星的RGB技术并不相同。今年LGD将OLED出货目标做了调整,将UHD比重从去年的35%提高到80%以上,预计今年UHD将占OLED电视面板出货的90%。LGD将工艺调整为RGB结构层,不仅是为了发力UHD,也希望能够延长OLED寿命,提高发光效率并降低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韩国三星和LGD的技术路线,印刷显示技术也成为面板厂商新的发力点,成为生产大尺寸OLED的另外一种技术路径。  北京交通大学徐征教授表示,从制备方法来看OLED可分为两种,一是小分子发光材料OLED,用蒸镀方法制备;另一种是共扼高分子发光材料PLED,用印刷方法制备。印刷显示工艺有望解决OLED电视发展面临的高成本、低良率、大面积制备等问题。  进不去彩电市场,OLED就难成主流  近两年,业界对OLED技术的呼声越来越高,关于OLED将取代TFT-LCD技术的言论也不绝于耳。但对于OLED而言,要想成为主流,就必须进入彩电市场。  LG Display常务李廷汉表示,从CRT发展到LCD,市场规模增加了15倍以上,彩电市场日趋饱和,需要新的动力推动市场发展。现在有两条大尺寸OLED生产线,计划2017年上半年再增加一条。在产能方面,今年预计达到100万台,明年将达150万台以上,到2018年可以实现250万台的规模,OLED将创造新的市场。  如今彩电市场增速放缓,厂商赢利水平大幅下滑,OLED电视的出现确实为彩电市场注入新活力,除了LG,我国创维、康佳等彩电厂商都力挺OLED电视,而且TCL也开始着力OLED印刷显示技术研发。  但是,大尺寸工艺路线不确定始终是制约OLED电视普及的最高门槛。今年年初,创维设定了全年20万台OLED电视的销售目标,但是创维集团副总裁、彩电事业部总裁刘棠枝在接受《中国电子报》等媒体采访时却表示,受整体生产的影响以及上游面板供应能力的限制,创维将对今年OLED的销售目标进行调整,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如此看来,OLED要想替代TFT-LCD进入彩电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良品率问题、成本问题以及技术问题,都亟需解决。  清华大学教授张百哲对《中国电子报》记者分析说,一条90K/月G8.5代线产能为594万平米/年,25条约1.5亿平方米(不考虑基板利用率、良品率和稼动率,如考虑可能近30条生产线),每条线以250亿元投资计算,那么25条TFT-LCD生产线的总投资是6250亿元。目前,OLED投资规模根本无法与TFT-LCD相比,而且技术路线尚不确定。就这点来看,从现在算起,未来10年内,TFT-LCD和OLED究竟谁是市场的主流显而易见。  柔性OLED开始商用,标志LCD衰退?  “其实我认为,任何一种技术都会被替代,问题就是被谁替代,什么时间被替代。”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副秘书长胡春明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以都被替代为前提,就显示技术本身来说,LCD不会被OLED替代。中国企业投资OLED需谨慎。  今年以来,我国掀起了AMOLED投资热。京东方成都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项目两期总投资高达465亿元;天马将武汉第6代生产线进行后段部分设备优化,改为以LTPS为驱动基板的AMOLED生产线;紧接着华夏幸福又宣布投资360亿元启动AMOLED生产线建设;华星光电在AMOLED上也有所布局;甚至连柔宇、曼格科技等一些不被业界看好的公司也意图抢占AMOLED市场,希望分一杯羹。  对于这种现象,梁新清对记者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他表示,仅依靠韩国厂商做OLED风险很大,因此他们希望全球厂商能够一起做,这样就有可能改善技术、提高良品率。事实上,我国企业也的确开始在AMOLED上进行布局,但有两个问题要注意:一是专利,韩国企业在OLED制作原理和工艺上究竟掌握了多少专利技术我们并不清楚;二是关键技术、设备和材料方面,将来也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这都需要警惕。  在分析OLED投资风险后,专家也认为,大尺寸LCD市场仍有很大发展空间,京东方10.5代线以及华星光电11代线建成后,将在65英寸以上大尺寸超高清市场上形成话语权,厂商应该抓住契机,在优势领域有所作为。  胡春明表示:“现在是TFT-LCD技术的成熟期,那何时才是衰退期?有一种说法是,OLED大尺寸商用,就意味着LCD走向衰退。还有一种说法是,当柔性OLED技术开始商用,LCD将走向衰退。这两种观点都没有错,但我更倾向于第二种说法。按照目前的技术发展脉络来看,柔性商用产品出现,大约还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OLED和量子点到底谁是未来?LGD老大竟这样说
[摘要]量子点显示技术得到了三星、索尼、TCL等厂商的追捧,而OLED的拥趸者则包括了LG、长虹、康佳等。
正在加载...
腾讯家电讯(赵阳)从去年开始,在智能电视领域中人们对显示技术提升的关注度已经渐渐超过了“虚幻”智能功能,成为了各大电视厂商热炒的焦点。从目前来看,主流的电视显示技术分为了量子点和OLED两个阵营。前者得到了三星、索尼、TCL等厂商的追捧,而OLED的拥趸者则包括了LG、长虹、康佳等。从目前这个格局分布来看,两方可谓是势均力敌,而在背后都有大佬支持的情况下,关于到底谁才是未来显示技术的争论愈演愈烈。近日,腾讯家电就带着这个疑问来到了其中一个阵营的技术发源地,LG Display(简称LGD)的韩国坡州工厂。LG Display P7、P8和P9三个面板工厂、模组生产线及OLED面板生产线就位于这里。OLED已经不再是一块电视屏幕根据LG Display的构想,未来任何物体上都可以实现显示功能。用LGD官方的“术语”来说,就是:“显示将成为人们生活和自然世界的一部分,具有任何地点(Everywhere) 、任何形式(Anyform)、无边界( Borderless)的特点。”确实,OLED由于没有背光源,形态可以非常自由,可应对各种各样的应用场景。我们在南山塔OLED宣传馆不仅见到了圆形的OLED显示屏、超大尺寸的3D OLED屏幕,甚至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用OLED屏幕组成的隧道展示。在看到公共场所中如此大面积的使用OLED显示屏时,我也问LGD的工作人员:“这不怕坏吗?”LGD工作人员告诉我,这些在公共场所的OLED显示屏除了定期有专人维护以外, 如果正常使用,就目前来看,它们的寿命均可达到十余年没有任何问题。OLED的那些问题解决了吗?业界之所以一直以来对OLED大屏显示技术抱有怀疑态度,问题主要集中在:寿命、良率、有价格等几个方面。甚至此前有声音表示,OLED仅存的优势只有黑场和柔性两点。由于OLED与LCD液晶电视不同,不需要背光源,每个像素可以独立自发光。基于此,OLED有机电视可以呈现最纯粹的黑色,自然的色彩。在腾讯家电参观LGD坡州工厂OLED展厅时可以看到,OLED电视的效果在黑色的表现上明显优于现有的量子点产品。再加上OLED本身的可弯曲的柔性特征,它不仅可以薄到0.97mm,而且还能够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呈现,凸面、凹面、双面壁挂、前后双曲面显示都没有任何问题。而对于寿命、良率、价格这些比较“尖锐”的问题,LG Display OLED事业部长吕相德在接受腾讯家电采访时表示,这些早已得到了解决。已经开了一年多的OLED电视(每天八小时)吕相德告诉腾讯家电,目前OLED产品的寿命已经可以确保在5万小时以上,如果每天观看8小时,可使用17年以上。此外,对于我们常说的“残影”问题,OLED面板也通过画质改善算法和改善元件特性,得到完全解决,目前可保证10000小时也不会出现残影现象。通过仪器检测屏幕,并对“残影”问题实现自动修复在OLED实验室参观过程中,LGD相关技术人员也表示,即便是一台OLED电视24小时不间断的开一年,最多也就是亮度会下降5%左右,但绝不会在屏幕的任何位置上出现残影或“烧屏”的情况。至于良率方面,吕相德认为,OLED相比LCD技术更加复杂,LCD确保80%的良率耗费了10年时间,而OLED仅用了2年就已达到,今后良率还会快速增长。如果说寿命、良率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那么OLED电视摆在消费者面前最大的一道障碍就是价格。从目前市场中来看,OLED电视主要拥有55英寸和65英寸两个规格,但价格均在万元以上,最高甚至达到了六万元 左右。对此吕相德坦言:“具体什么时候OLED电视价格能够达到5000元以下,我也不知道。”但同时吕相德认为,一方面,由于OLED没有背光源,在成本上未来是一个很大的优势。而另一方面,正是凭借着OLED特有的柔性、纤薄等特征,它可以开发出各种各样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而这本身指向的就是高端市场。新对手来了怎么办其实在文章的开篇中我们就提到,关于量子点和OLED到底谁是显示技术未来的争论愈发激烈。量子点阵营一直揪着上面说到的OLED屏幕寿命、良率、价格等问题不放,而OLED阵营则直接点出:现阶段的量子点技术就是LED显示技术的改良升级,是现有的一种“折中过度”技术,根本谈不上未来显示技术发展趋势。然而,正是在这个无休止的争论中,一种全新的QLED显示技术横空出世,似乎一下搅乱了所有人的视野。据介绍,实际上QLED显示技术也是量子点的一种。目前已经上市的量子点电视实际上只是在液晶面板上增加了一个量子点膜,来提高色彩覆盖率,色彩呈现率。但是从本质上它还是液晶电视;而QLED显示技术则不同,它是用电流驱动的量子点方式。更重要的是,QLED和OLED一样,它也不需要背光元件就可以自己发光。吕相德也表示,整体来讲,QLED和OLED非常相似,两个都是自发光,结构也非常简单,而且它的性能也非常相似,对比度、可视角度之类的都非常相似。不过,目前QLED显示技术还处于材料开发的初期阶段,想要真正投入市场还会需要很长的时间。据了解,OLED在生产开发过程中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蒸镀,第二种是可溶性印生产方式。OLED按照目前现有技术来看,只能实现蒸度方式, 可溶性印刷方式正在研发过程中,而QLED却只能使用可溶性印刷方式。所以,QLED为了实现可溶性印刷的方式,它必须要开发印刷相关的材料和印刷相关设备,而这一过程,最少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而对于谁是显示技术未来的话题,吕相德则表示,OLED将LGD一如既往要做的事业,但是关于QLED,如果它的材料、成本等问题得到了解决,LGD也会考虑做QLED。实际上关于这个话题,我还在LGD的资料上看到了这样一耐人寻味的句话:“OLED做得好的公司,同样QLED也会做得好。”
[责任编辑:yangzhao]
还能输入140字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热门推荐:
  搜狐科技 文/范蓉
  从位于韩国京畿道坡州市的LG Display(LGD) P7工厂顶层,在这片总面积约170万平方米的厂区内,全球第一个研发并量产了大尺寸电视用OLED面板在这里诞生,并开始改变显示行业的格局。而围绕着15层高的研发中心,LGD的P7、P8和P9三个面板工厂、模组生产线及OLED面板生产线正有条不絮地进行着生产。
  还有一周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但在坡州工厂中,却只能感受到LGD这家全球平板显示巨头对OLED的执着与坚定。今年8月,LGD宣布了一项投资计划,公司将在未来三年内投资10兆韩元,重点加码OLED领域;9月,LGD又在北京举办了一场OLED有机电视巅峰盛会,扩展OLED产业生态圈。
  据悉,LG将在大、小两个领域同时布局。在大尺寸领域,加大对透明电视,如壁纸一样轻薄、可以直接贴附在墙壁上的“墙纸”电视;而在中小尺寸领域,重点集中在柔性OLED领域,LGD正在积极开发智能手表等可穿戴产品,以及车载OLED显示产品。
  三年10兆韩元加注OLED
  20年间,LGD已经是连续23个季度全球大尺寸液晶面板市占率第一桂冠的拥有者。就在今年7月,LGD第15亿片大尺寸液晶和OLED面板的下线。但仍在不断寻找新的动力来源。
  “OLED将是LG Display未来发展的新动力。”今年8月,LG Display社长韩相范表示,OLED将是LGD抢占未来市场、改变市场格局的武器,公司将把投资重心转移到OLED上。
  与之同时,一项高达10兆韩元的投资计划在LGD实施,LGD表示将在未来3年内,在大尺寸、柔性OLED和高端LCD领域投资10兆韩元,投资具体范围包括大尺寸及柔性OLED的市场拓展、户外标示等新兴市场的OLED产品研发及拓展、超大尺寸UHD电视和更高性能的IT/Mobile等新型LCD产品等。
  作为无需背光源的自发光显示材料,OLED被公认为下一代显示技术,除了天生容易实现透明显示,以及可制造可弯曲、可卷曲显示产品。它可达到相比LCD(液晶显示)难以超越的无限对比度,在色彩呈现上让黑色更黑白色更白。与此同时,它比LCD快5000倍的反应速度。
  加速扩展OLED合作伙伴
  今年9月,LGD在北京举办的一场OLED有机电视巅峰盛会,参与者包括LG电子、创维、康佳、长虹、海尔、TPV等已占据市场份额过半的6大电视厂商,及4家商用显示厂商,同时苏宁、国美也加入进来。
  DisplaySearch数据显示,到2018年,中国OLED电视市场将以每年约80%的速度大幅增长。LGD OLED事业部部长吕相德表示与合作伙伴共同通过OLED改变显示市场格局。LGD计划在今年下半年主要渠道卖场设置标牌,让消费者了解到OLED的优越性,从而拓展OLED生态环境。
  与此同时,LGD已经将眼光投向了更多的应用行业,开始研究在太阳镜、发箍等可穿戴设备,乃至教室的桌子、汽车的窗户、建筑物的墙面等都加入显示功能的可能性。
  “OLED的出现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想像的空间才刚刚打开。OLED将与多种产业进行融合,获得更大发展空间。”韩相范表示。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IT高级记者,尊重事实,用不同的视角看新闻.
知名IT评论人,曾就职于多家知名IT企业,现是科幻星系创建人
未来在这里发声。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立足终端领域,静观科技变化。深入思考,简单陈述。
智能硬件领域第一自媒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做完人流还能不能怀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