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曼童与古曼童一样吗仙是什么

勇者大冒险曼童仙服务器啥时开启_百度知道王鬼曼童死的时候并且还抱在了一起,那个背景音乐叫什么?_百度知道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及历史常识荟萃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及历史常识荟萃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及历史常识荟萃
历史人物三皇:说法很多,一般指伏羲、神农、黄帝(日,甘肃人民政府在伏羲故里——号称陇上江南的天水市举行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公祭大典)五帝:黄帝、少昊、颛顼、喾、尧(说法也多)商纣四诸侯: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孔门七十二贤:颜回、闵损、冉耕、冉雍、冉求、仲由、宰予、端沐赐、言偃、卜商、颛孙师、曾参、澹台灭明、宓不齐、原宪、公冶长、南宫括、公皙哀、曾蒧(dian三声)、颜无繇、商瞿、高柴、漆雕开、公伯缭、司马耕、樊须、公西赤、巫马施、梁鳣、颜幸、冉孺、曹恤、伯虔、公孙龙、冉季,公祖句兹,秦祖,漆雕哆,颜高,漆雕徒父、壤驷赤,商泽、石作蜀,任不齐,公良孺,后处,秦冉,公夏首,奚容箴,公肩定,颜祖,鄡单,罕父黑,秦商,申党,颜之仆,荣旂,县成,左人郢,燕伋,郑国,秦非,施之常,颜哙,步叔乘,原亢籍、乐欬,廉絜,叔仲会,颜何,狄黑,邦巽,孔忠、公西舆如,公西箴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说法也多)
国学三圣:孔子、老子、墨子中国四大美女:貂蝉、西施、王昭君、杨贵妃吴越三王:勾践、范蠡、文种山东三圣:史圣左丘明、商圣范蠡、武圣孙膑鬼谷二高徒:孙膑、庞涓战国四君子:平原君赵胜、孟尝君田文、信陵君魏无忌、春申君黄歇战国四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战国四游侠:荆轲、专诸、聂政、要离联纵双名士:苏秦、张仪赵国二庭柱:廉颇、蔺相如强秦二名将:王翦、蒙恬兴汉三杰:韩信、张良、萧何汉初三大名将:九江王英布、韩王韩信,大梁王彭越李氏三父子:李广、李敢、李陵西汉二司马:司马相如、司马迁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杨雄、班固、张衡七国之乱: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胶西王刘印、济南王刘辟光、菑川王刘贤、胶东王刘雄渠冠军二侯:卫清、霍去病云台二十八将:邓禹、吴汉、贾复、耿弇、寇恂、岑彭、冯异、朱祜、祭遵、景丹、盖延、铫期、耿纯、臧宫、马武、刘隆为一列,马成、王梁、陈俊、杜茂、傅俊、坚镡、王霸、任光、李忠、万修、邳彤、刘植、王常、李通、窦融、卓茂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应瑒、刘桢蜀汉三诸葛: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曹氏三杰:曹操、曹丕、曹植桃园三英:刘备、关羽、张飞蜀汉三杰:诸葛亮、关羽、张飞蜀汉四相:诸葛亮、蒋琬、董允、费袆蜀汉五虎大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十常侍: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段摇、高望、张恭、韩悝、宋典、粟嵩三国四棋家:冯翎、山子道、王九真、郭凯乱国二富豪:王恺、石崇王谢二贤:王导、谢玄西晋二陆:陆机、陆云南朝三谢:谢灵运、谢惠连、谢眺北齐坚壁:斛律光(落鸟都督——惊弓之鸟的故事)、高长恭(兰陵王)六朝三丹青: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防微杜渐:房玄龄、杜如悔贞观十八学士:杜如晦、房玄龄、于志宁、苏世长、薛收、褚亮、姚思廉、陆德时、孔颖达、李玄道、李守素、虞世南、蔡允恭、颜相时、许敬宗、薛元敬、盖文达、苏勖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吴中四士:贺知章、张旭、包融、张若虚安史之乱:安录山、史思明三李:李白、李贺、李商隐佛法三译家:鸠摩罗什、真谛、玄北宋二程:程颢、程颐三苏:苏洵、苏轼、苏辙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南宋四大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张梦晋明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明代三袁: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东林六君子: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顾大章明末三大儒(也称清初三先生):顾炎武、黄宗曦、王夫之护国三公:戚继光、袁崇焕、郑成功九江五贤:田园诗人陶渊明、江州剌史李渤、江州司马白居易、理学大师周敦颐、王阳明戊戌六君子:林旭、杨锐、谭嗣同、康广仁、刘光第、杨深秀 .
【扑克人物】 黑桃J:查尔斯一世的侍从,丹麦人霍克拉   红桃J:查尔斯七世的宫廷随从拉海亚 梅花J:亚瑟王的著名骑士兰斯洛特 方块J:查尔斯一世的侍从罗兰 黑桃Q:帕拉斯o阿西纳,古希腊神话中智慧与战争女神 红桃Q:朱尔斯,德国人,查尔斯一世的妻子 梅花Q:英国的兰开斯特王族的约克王后 方块Q:是《圣经o旧约》中的约瑟夫的妹妹,莱克尔皇后 黑桃K:戴维,公元前10世纪的以色列国王索洛蒙的父亲,擅长弹奏竖琴 红桃K:查尔斯一世,弗兰克国王沙勒曼 梅花K:马其顿国的亚历山大大帝,最早go-vern-ment世界 方块K:罗马名将和政治家朱亚斯o西泽,罗马统一后成为独裁统治者
【十二生肖】 〖中国〗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年龄称谓】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期颐之年:一百岁
【古代主要节日】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介子推) 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婚姻周年】
第1年§纸婚、第2年§棉婚、第3年§皮革婚、第4年§水果婚、第5年§木婚、第6年§铁婚、第7年§铜婚、第8年§陶婚、第9年§柳婚、第10年§铝婚、第11年§钢婚、第12年§丝婚、第13年§丝带婚、第14年§象牙婚、第15年§水晶婚、第20年§瓷婚、第25年§银婚、第30年§珍珠婚、第35年§珊瑚婚、第40年§红宝石婚、第45年§蓝宝石婚、第50年§金婚、第55年§绿宝石婚、第60年§钻石婚、第70年§白金婚
【科举职官】
〖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录取者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
【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
【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
【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
【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汉姆莱特》、《李尔王》、《麦克白》、《奥赛罗》
【五彩】青、黄、赤、白、黑
【五音】宫、商、角、址、羽
【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砗磲、珍珠、玛瑙
【九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
【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
【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
【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义】风、赋、比、兴、雅、颂
【八旗】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
【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
【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大庾岭
【五岳】〖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
【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四大名著】红楼梦& 西游记& 水浒传& 三国演义
【四大名桥】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
【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
【四大名刹】灵岩寺〖山东长清〗、国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栖霞寺〖江苏南京〗
【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大观楼〖云南昆明〗
【四大名亭】醉翁亭〖安徽滁县〗、陶然亭〖北京先农坛〗、爱晚亭〖湖南长沙〗、湖心亭〖杭州西湖〗
【四大古镇】景德镇〖江西〗、佛山镇〖广东〗、汉口镇〖湖北〗、朱仙镇〖河南〗
【四大碑林】西安碑林〖陕西西安〗、孔庙碑林〖山东曲阜〗、地震碑林〖四川西昌〗、南门碑林〖台湾高雄〗
【四大名塔】嵩岳寺塔〖河南登封嵩岳寺〗、飞虹塔〖山西洪洞广胜寺〗、释迦塔〖山西应县佛宫寺〗、千寻塔〖云南大理崇圣寺〗
【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
【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四大名花】牡丹〖山东菏泽〗、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
【十大名茶】
西湖龙井〖浙江杭州西湖区〗、碧螺春〖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阳毛尖〖河南信阳车云山〗、君山银针〖湖南岳阳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黄山毛峰〖安徽歙县黄山〗、祁门红茶〖安徽祁门县〗、都匀毛尖〖贵州都匀县〗、铁观音〖福建安溪县〗、武夷岩茶〖福建崇安县〗
【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岗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
【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嵩阳书院〖河南嵩山〗、应天书院〖河南商丘〗
【四大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山〖地藏王菩萨〗
【四大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
【五行】金、木、水、火、土
【八卦】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沼〗&&
【三教】儒教、道教、佛教
&【九流】初见于《汉书.艺文志》,指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杂家、农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等学术流派。 后来,“九流”逐渐演变为对古代社会阶层和职业的拆分。人们把“九流”分为三等:
&& 上九流: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 中九流:举子、郎中、巫士、丹青(卖画的人)、书生、琴棋、僧、道、尼。& 下九流:师爷、衙役、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拐骗及巫婆)、盗、窃、娼。
【三清】元始天尊〖清微天玉清境〗、灵宝天尊〖禹余天上清境〗、道德天尊〖大赤天太清境〗
【四御】昊天金阙无上至尊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后皇大帝、承天效法土皇地祗
【八仙】铁拐李、钟离权、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
【十八罗汉】
布袋罗汉、长眉罗汉、芭蕉罗汉、沉思罗汉、伏虎罗汉、过江罗汉、欢喜罗汉、降龙罗汉、静坐罗汉、举钵罗汉、开心罗汉、看门罗汉、骑象罗汉、探手罗汉、托塔罗汉、挖耳罗汉、笑狮罗汉、坐鹿罗汉
【十八层地狱】
【第一层】泥犁地狱、【第二层】刀山地狱、【第三层】沸沙地狱、【第四层】沸屎地狱、【第五层】黑身地狱、【第六层】火车地狱、【第七层】镬汤地狱、【第八层】铁床地狱、【第九层】盖山地狱、【第十层】寒冰地狱、【第十一层】剥皮地狱、【第十二层】畜生地狱、【第十三层】刀兵地狱、【第十四层】铁磨地狱、【第十五层】寒冰地狱、【第十六层】铁册地狱、【第十七层】蛆虫地狱、【第十八层】烊铜地狱&&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
【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三姑】尼姑、道姑、卦姑
【六婆】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
【九属】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五谷】稻、黍、稷、麦、豆
【中国八大菜系】四川菜、湖南菜、浙江菜、广东菜、福建菜、安徽菜 山东菜、江苏菜、
&【五毒】石胆、丹砂、雄黄、矾石、慈石
【配药七方】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
中国历史文化
第一节 中国历史发展顺序
  一、概述
  (一)中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我国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70万年前。从元谋人到公元前21世纪,是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时期。元谋人、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和天然火,过着群居生活。到距今约18 000年前的山顶洞人时代,我国进入到氏族公社时期。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是我国母系氏族的繁荣阶段,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属于父系氏族公社阶段。大约4 000多年前的黄帝,相传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黄河流域一位部落联盟的首领,他被后代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
  (二)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
  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开始,我国进入到奴隶社会。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青铜器和甲骨文标志了奴隶制的高度文明,在世界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通过分封制和井田制,使周王朝成为地域空前广大的奴隶制国家。公元前841年的“国人暴动”是平民反抗奴隶主的一次武装反抗这一年是我国具有确切纪年的开始。从此西周衰落下去,直至公元前771年灭亡。
  (三)春秋战国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是我国的春秋和战国时期,这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和封建社会形成的时期。春秋时期,东周王室日益衰微,一些大诸侯国通过改革,实力大增。
  战国时期,各国新兴的地主阶级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变法,使封建制度得到确立。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收效也最好。
  (四)秦汉
  1.秦的统一和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秦王赢政当政后,经过十年兼并战争,先后灭掉六国,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为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这些措施对我国历史影响深远。在完成统一、巩固统一的同时,秦始皇及其继承者又对人民施行了暴政,导致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秦末农民战争推翻秦朝统治以后,经过了4年的楚汉战争,刘邦建立西汉。
  2.西汉的盛衰
  西汉建立以后,汉高祖刘邦以及后来的几代皇帝,吸取秦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一定恢复,为汉武帝时期西汉的强盛奠定了基础。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西汉后期,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王莽乘机代汉建新,实行改制。王莽改制加剧了各种矛盾,导致农民起义。最后,王莽的统治被推翻,刘秀建立起东汉。
  3.东汉的统治
  东汉光武帝在位期间,调整统治政策,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越来越腐败。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
  1.三国和两晋
  东汉末年,各军事集团割据混战,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最后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不久,司马氏取代曹魏,建立西晋,并暂时统一中国。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西晋迅速灭亡。司马氏皇室随后在江南建立起东晋'政权。匈奴、鲜卑、氐、羯、羌等少数民族在北方先后建立起十六国割据政权,这样,就形成了东晋与十六国对峙的局面。这一时期,出现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这3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2.南北朝
  东晋之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4个朝代,历史上叫做南朝。南朝时期,由于南迁的北方劳动人民同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开发,江南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开始赶上北方。士族地主在这一时期占有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特殊地位,成为腐朽的寄生阶层。十六国之后,北方出现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政权,合称北朝。北方出现的民族大融合的趋势促使北魏孝文帝改革,改革又加速了民族大融合的进程。北周统一北方,为隋朝统一全国打下了基础。
  (六)隋唐
  1.隋朝的统治
  隋朝自581年至618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隋文帝杨坚于589年灭陈,结束了长达270多年的分裂局面。隋朝修建的大运河,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隋炀帝杨广统治残暴,终于导致了隋末农民大起义,起义推翻了隋朝的残暴统治。
  2.唐朝前期的繁盛
  唐朝建立于618年,前期处于繁荣阶段,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时飙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任用贤臣,善于纳谏,形成“贞观之治”的局面。继唐太宗后的武则天时期和唐玄宗前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玄宗前期达到全盛,号称“开元盛世”。农业上创制了曲辕犁和筒车,手工业有较大发展,唐都长安成为国际性城市。
  3.唐朝边疆各族的发展
  唐朝是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那时,各民族进一步融合,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亲密,唐朝疆域空前广大。唐朝时,北方先后有突厥、回纥民族,东北有靺辐(mo he)民族。唐朝在北部边境先后建立了都护府和都督府。西南有南诏和吐蕃:南诏为彝族和白族的祖先所建,曾接受唐玄宗所赐的云南王封号;吐蕃为藏族的祖先,与唐几次通婚,保持“和同为一家”的亲密关系。总之,边疆各族都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考试大收集整理
  4.唐朝的对外关系
  唐朝时候,我国经济和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唐朝和亚洲、欧洲等各国之间的往来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和朝鲜半岛的新罗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唐朝和日本关系更加密切,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甚大,从政治制度到生活习俗,日本都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鉴真东渡,成为日本佛教律宗的始祖。唐朝和印度半岛有频繁的通使往来,玄奘西游成为中外关系史上的佳话。唐朝和西亚波斯、大食也有通好关系,中国陶瓷等源源不断运往该地,西亚的物品也输入到中国。
  5.唐朝的衰落
  唐玄宗后期,不理朝政,奸臣当道,终于酿成了755年开始的“安史之乱”。从此,唐朝衰落下去。“安史之乱”使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破坏,之后又有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使唐朝政局更为混乱。经济上均田制的破坏,使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农民四处逃亡。两税法的实行,亦未能根本解决严重的阶级矛盾。875年,导致了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大起义。唐王朝亦由此于907年灭亡。
(七)五代十国、辽宋金夏的并列与元朝的统一
  1.五代十国和契丹的兴起
  唐朝灭亡以后,北方黄河流域相继出现了5个朝代,与五代并存的先后有南方和山西的十个割据政权,合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相对安定,经济获得较大的发展。五代十国后期,后周逐渐强大,为结束分裂割据奠定了基础。唐朝末年,北方契丹势力不断壮大,其首领耶律阿保机逐步统一契丹各部,于916年称帝,建立契丹政权,后改称辽。契丹贵族经常南下掠夺,耶律德光时从后晋石敬瑭手中获得燕云十六州。
  2.辽、宋、夏的并列
  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经过十几年时间,北宋陆续消灭其他割据政权,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北宋建立后,统治者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与北宋并立的有北方的辽和西北的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北宋与他们之间发生过多次战争,后来通过和议维持了和平局面,各民族间进
  行着经济、文化的交流。
  北宋中期,出现了财政困难。为了消除统治危机,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变法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由于触动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招致他们的强烈反对,最终归于失败。
  北宋时期,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水稻等农作物种植区域扩大;纺织、制瓷等手工业技术提高;商业活跃,城市繁荣。这时候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3.金与南宋的对峙
  女真族于II世纪兴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女真族杰出的首领完颜阿骨打,于1115年称皇帝,建立金朝。金崛起后,相继灭掉辽和北宋。北宋灭亡以后,赵构重建宋朝,南宋开始。南宋初期,女真贵族不断南侵,激起江南人民的反抗。岳飞和他的岳家军,是南宋军民抗金最坚决的力量。宋高宗和秦桧向金朝妥协求和,杀害了岳飞。1141年订立的金宋和议,形成了金与南宋对峙的局面。
  金与南宋对峙时期,我国的封建经济继续发展表现在:南方水稻产量的提高、棉花种植的推广以及纺织、造船和海外贸易的进步与发达等方面;北方则表现为农业等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4.元朝的政治与经济
  12世纪末13世纪初,蒙古族崛起于北方蒙古高原。1206年,其杰出首领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蒙古政权建立以后,先后征服了畏兀儿、吐蕃、西夏和金朝。1271年,忽必烈正式定国号为元。几年后,元军占领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1279年,元朝消灭南宋残余力量,统一全国。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我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元朝疆域空前辽阔,行省制度的建立,保证了对全国广大地区的有效统治。在元朝大一统局面下,民族融合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元朝的社会经济取得了许多成就。棉花种植地区比过去更为广大,棉纺织业进一步的发展。漕运和海运发达,大规模的海运前所未有。对外交往和海外贸易相当活跃和兴盛。
  元朝末年,统治黑暗。1351年,爆发了红巾军起义。1368年,朱元璋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八)明清
  1.明朝的政治与经济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明朝建立以后,统治者通过废除丞相、建立厂卫特务机构、以八股取士和在地方设立三司等措施和制度,极大地强化了中央集权制。明朝前期,明太祖实行修养生息的政策,鼓励垦荒,进行屯田,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明朝的农业生产水平超过了前代,除水稻等粮食作物外,桑、麻、棉等经济作物种植广泛,尤其是棉花,已在全国普遍栽种。从国外引进玉米、甘薯、烟草等粮食和经济作物,也是明代农业的一个特色。明朝的纺织、制瓷、制铁等手工业生产,规模更加扩大,技术更为先进。明朝的商业和城市获得了空前繁荣的发展。在商业经济发达的基础上,到了明朝中后期,在一些地区的一些手工业生产部门内,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江南地区的丝织手工工场,就是典型代表。
  2.明朝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
  14世纪末,蒙古分裂为鞑靼、瓦剌等部。瓦刺部向明朝进攻,明军大败,发生了“土木之变”。于谦领导北京军民,打败瓦剌,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瓦剌衰落后,鞑靼俺答汗与明朝维持了和平友好关系。16世纪,女真族的一支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1616年建立了后金政权。后来,女真族改名满洲族,后金政权改国号为“清”。
  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郑和的远航,密切了我国同亚、非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联系。郑和下西洋是我国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显示了明朝国力的强盛。明朝中期以来,我国东南沿海遭受倭寇的侵扰。戚继光等爱国将领,在人民的支持下,肃清倭寇,这是历史上我国人民抵御外侮的一次胜利。16世纪,西方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3.明朝的衰亡,清朝的统一
  明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魏忠贤专揽朝政,残酷地迫害异己、镇压人民,土地集中达到惊人的地步。统治者不断加重对人民的赋税剥削,加之灾荒连年,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1628年,明末农民战争在陕北爆发。1644年,李自成攻占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同年三月,农民军攻占北京,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在明朝势力吴三桂和清军的联合进攻下,李自成农民军失败。1644年,清军入关占领北京。清朝把都城从沈阳迁到北京,从此开始了对全国的统治。清朝前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郑成功收复台湾,清朝设置台湾府,击败沙俄对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这些斗争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分裂势力和平定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加强对西藏的管辖,使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得到进一步巩固。
  4.清朝前期的政治和经济
  清朝统治者人关以后,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设立军机处,加强了皇权。大兴文字狱,在思想文化上对知识分子和人民进行迫害和压制。
  由于实行鼓励垦荒等政策,清朝前期的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这时期的手工业生产水平比明朝有较大提高,手工工场规模更加扩大。然而,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二、中国历史发展顺序歌诀
  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司马晋,群雄割据有十六。南朝宋齐梁陈出,北朝元魏继齐周。隋唐五代又十国,宋辽金元明清休。
  注:①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称“战国七雄”,包括:齐国、楚国、秦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
  ②十六国包括:前赵(原称汉)、北凉、夏、后赵、前燕、后燕、西秦、南凉、南燕、成(后改汉)、前秦、后凉、后秦、前凉、西凉、北燕。
  ③十国包括:吴、吴越、前蜀、楚、闽、南汉、南平(荆南)、后蜀、南唐、北汉。
&第二节 中央集权制的皇帝与皇权制度
  一、王朝国号名称由来
  历史上,每一王朝所定的国号都有自己的来历。概括起来,历代王朝国号的来历主要有以下几种:
  1.根据原来的部族名称定国号,如商、周、秦等。
  2.根据建立者原封地(封爵)定国号,如夏(禹曾封夏伯)、汉(刘邦曾封汉王)、魏(曹丕曾袭封魏王)、晋(司马炎曾封晋王)、隋(杨坚曾袭爵隋国公、封隋王)、唐(李渊曾袭爵唐国公)等。
  3.根据发迹地特产定国号,如辽(契丹语“辽”即“镔铁”)等。
  4.根据谶语或流行口号定国号,如齐(“金刀利刃齐刈之”)、明(“弥勒降生,明王出世”)等。
  5.根据吉祥文义定国号,如元(取《易经》爻辞:“大哉乾元”)等。
  6.根据建立者的姓氏定国号,如陈(南朝陈霸先建立)等。
  7.根据建立政权的所在地定国号,如五代十国中的前蜀和后蜀等。
  8.根据五行相克的理论定国号,如清朝原国号为金,史称后金。按五行的五德说,明朝属火德,火能克金;“清”从水,水克火,故改为“清”(也有人认为“清”与“金”是同音通假)。
  二、帝王家族亲属称谓
  (一)帝王称谓
  传说中,我国历史上在夏朝建立以前曾有三皇、五帝。采用司马迁《史记》的说法,三皇为天皇、地皇、泰皇;五帝即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但三皇五帝尚处于原始公社向阶级社会的过渡阶段,此时的皇与帝不过是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的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首领。
  夏商周以至春秋战国时期,最高统治者皆称王(早期也称后),而天子之称则始于西周。
  公元前221年,刚刚扫灭六国,一统天下的秦王赢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高五帝”,决定兼采三皇之皇与五帝之帝,号称皇帝。所出之命称制,所下之令称诏,并将以往人人皆可用于自称的“朕”字作为天子的专称。从此,皇帝成为历代王朝最高统治者的专称。
  太上皇也称上皇,用于皇帝对自己父亲的尊封。
  (二)皇族称谓
  1.皇太子、皇太弟、皇太孙
  皇太子也称太子、储君、皇储,是皇子中皇位法定继承人的称号。当皇帝的弟弟被指定为皇位继承人时称皇太弟;以皇孙的身份直接被指定为皇位继承人的称皇太孙。
  2.诸王
  多数朝代中,皇帝的儿子除嫡长子作为皇位的法定继承人被立为皇太子外,其余的次子、庶子则被封王。皇子封王,始于汉初,以后历代相沿,遂成制度。
  3.公主
  公主为皇帝女儿的封号。战国时始有公主称号。汉代称皇帝的女儿为公主,皇帝的姐妹为长公主,皇帝的姑姑为大长公主。后历代沿袭,遂成制度。清代称皇后之女为固伦公主,妃嫔之女称和硕公主。魏晋以后公主的丈夫例加驸马都尉官衔,故称“驸马”。清代称为“额驸”。
  4.宗室
  在封建社会中,凡与皇帝同宗族的人,统称为皇族或宗室,也称天潢宗派、天潢贵胄、金枝玉叶、风子龙孙等。清代则将皇族分为“宗室”和“觉罗”两类。按清制,凡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父亲显祖塔克世的直系子孙称“宗室”,系黄腰带,故也称“黄带子”;塔克世的父亲景祖觉昌安的直系子孙(除塔克世一支外)称“觉罗”,系红腰带,故也称“红带子”。
  三、帝王的庙号、尊号、谥号、全称、陵号、年号
  (一)庙号
  庙号为古代帝王死后,其神主奉祀于太庙所用的称号。最早在商朝即已出现,秦始皇弃而不用。汉代以来,第一代皇帝照例称“太祖”或“高祖”;第二代皇帝多称“太宗”;自第三代以后一般也皆称某“宗”。少数民族中,除第一代皇帝照例称“太祖”或“高祖”之外,第一位在中原地区建立统一政权的皇帝也称“祖”,如元世祖忽必烈、清世祖福临。但也有例外,如明代第三代皇帝朱棣先称“太宗”,后改称“成祖”,清代康熙皇帝的庙号则为“圣祖”。
  (二)尊号
  古代为颂扬皇帝、皇太后、皇后的功德所上名号称“尊号”,也称“徽号”。一般说来,皇帝初登基或遇重大庆典,朝臣照例要为皇帝(有时也包括皇太后、皇后)上薄号。所以一位皇帝从即位到驾崩,其尊号也是越来越复杂,字数也越来越多,如清乾隆帝的尊号最后定为“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竟达22字之多。另外,嗣皇帝尊前皇帝为太上皇、前皇太后为太皇太后、前皇后为皇太后,也称为上尊号。
  (三)谥号
  谥号始于周初,为帝王死后,其继嗣者及臣下根据其平生事迹和品行特点所给予的相应称号。秦废而不用,汉初恢复,以后遂成定制。谥号所用之字多为褒扬溢美之词,包括文、武、景、惠、庄、烈、昭、敬、英、成等,多数帝王的谥号与其一生的所作所为并不相符,甚至是虚伪的吹捧。但有的也含有同情或贬损之意,如汉哀帝的“哀”、隋炀帝的“炀”等。古代帝王的谥号一般不单独使用,多与庙号同称,如朱元璋常被明人称为太祖武皇帝,清康熙帝则多被称为圣祖仁皇帝。
  另外,许多王公贵族或有影响的大臣死后也享有定谥的荣耀。
  (四)全称
  古代帝王的全称是指其庙号、尊号和谥号的合称。如明永乐帝朱棣全称为“成祖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其中成祖为其庙号,文为谥号;其余则为尊号。
  (五)陵号
  陵号指古代帝王死后所葬陵寝的名号。如唐高宗、武则天合葬陵的陵号为乾陵,明万历帝陵号为定陵,清乾隆帝陵号为裕陵等。
  (六)年号
  年号为皇帝记录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公元前141年,汉武帝刘彻即位,定次年为“建元元年”,为皇帝使用年号的开端,以后成为定制。历代皇帝皆在即位时确定自己的年号,以该年或次年为某某元年。皇帝的年号多为两个字,个别情况也有用四个字的,如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年号为太平真君,宋太宗赵光义年号为太平兴国。明代以前皇帝的年号常因出现祥瑞或发生重大事件等原因而更改,因而一个皇帝可能有多个年号。明清时期皇帝的年号一经确立一般不再改元,所以除个别例外,一个皇帝通常只有一个年号。
  四、君位继承制度
  (一)父死子承
  原始社会末期,也就是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首领之位是通过“禅让”的办法确立的。禹生前,也曾遵循禅让的原则选皋陶(gaoyao)为继承人,后因皋陶早逝而改立伯益。但禹死后,禹的儿子启却将伯益杀死,夺取了首领之位。从此,传贤改为传子,世袭制度取代了禅让制度。
  自夏朝建立,直到清朝灭亡,历代王朝实行的都是君位世袭制度。所谓世袭制度,就是帝王生前在自己的儿子中挑选一人(西周以后通常为嫡长子,个别也有选弟弟的)作为继承人,死后将君位传给他。如帝王生前未立继承人,死后也只能由其子继位。可见,父死子承是君位世袭制度最基本的法则。
  (二)兄终弟及
  所谓兄终弟及也是世袭制度的一种表现形式,即由弟弟继承兄长的王(皇)位,多发生于商代。从商代后期开始,特别是周初确立嫡长子继承制以后,兄终弟及已成为个别现象,且多有其特殊原因。
  (三)嫡长子继承制
  周初确立了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内容的宗法制度。它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形成的父系家长制,经周公进一步补充、完善而最后确立。其主要内容为:天子即周王,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其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余子封为诸侯;诸侯之位也由其嫡长子继承,余子封为卿大夫;卿大夫之位仍由嫡长子继承,余子为士(下级贵族),士以下则为庶人(一般平民)。上自天子,下至庶人,皆要受宗法的制约,形成一个从上至下的宝塔形尊卑等级制度。它既包括君臣关系,也包括嫡庶长幼次序,各个等级都有相应的政治礼法和伦理规范,任何人都不能违反,否则即是非理、僭越。
  宗法制度的确立,建立起一套完整有序的君位继承体系,确保了嫡长子在君位继承中的优先地位,有利于避免无序继承引起的混乱,从而成为后代君位继承的基本法则。但是,这种不论才干、纯粹依血缘关系和嫡庶长幼次序确定的继承法具有很大的缺陷,常常将根本不具备君临天下能力的人推上皇帝的宝座,给国家社稷以及君权本身造成巨大的危害。
  (四)武力夺位
  在封建社会中,由于皇帝的特权和地位的显赫,所以常常会引起他人的觊觎。特别是那些具有相当势力,但因不是皇太子而与皇位无缘的皇族亲贵,更是处心积虑、不择手段地谋夺皇位,直至武力逼宫。如唐代的“玄武门之变”、明代的“靖难之役”等。
  此外,历史上皇位的更替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即异姓相代。既未经过大规模战争使旧王朝灭亡,也不是因外族入侵造成的改朝换代,而是以外戚、权臣、后宫等身份逼皇帝让出皇位。
  (五)秘密建储
  清朝的雍正皇帝即位之后,鉴于历代王朝多因争夺皇位而导致皇族内部激烈矛盾冲突的历史教训,特别是为了避免他自己亲身经历的康熙后期诸皇子为夺取皇位继承权而相互残害的悲剧重演,精心设计了一套新的皇位继承制度,即秘密建储制度。雍正元年八月(1723年9月),雍正将其所选皇太子的名字写成秘诏,一式两份,分别封存于两个匣内。一份命人放于紫禁城乾清官“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一份另行保存。同时宣布,待他驾崩之后,须由文武大臣公开将两份谕旨打开,核对无误后,方能生效。雍正创立的秘密建储制度,基本上遵循立贤不立长的原则,有利于保证皇帝对确定接班人的主动权。&
五、职官与官吏制度
  (一)历代中央官制
  秦汉时期,为适应君主专制制度的要求,确立了以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行政、军务和监察司法)、九卿为主的一套完整的官僚机构。汉武帝以后,历代皇帝以各种手段扩大内廷的权力,而外朝(相权)的权力逐渐被削弱,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隋唐时期,确立了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制度,成为中央政府机构的主要部门。
  宋代设宰相掌行政、枢密使掌军务、三司使(盐铁、度支、户部)掌财政。三者各有所专,互相牵制,便于皇帝的控制。
  明朝官制初袭元代。中央设中书省掌政务,大都督府掌军务。洪武十三年(1380),废除中书省及丞相,提高六部地位,作为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洪武十五年又仿宋制设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永乐时大学士地位有所提高,准许参与军国重务,并出现内阁之名,但非正式衙署,官不过五品,职权也不甚重。洪熙时,开始出现以大臣兼任大学士的情况,阁职渐崇,内阁逐渐成为凌驾于六部之上的最高中枢机构。
  清代中央官制基本上承袭明朝。清初最高决策机构为议政王大臣会议,成员皆为满洲亲贵,雍正以后渐无实权,乾隆后期裁撤;依明制设立的内阁,名义上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但实权已大不如前,特别是雍正设立军机处以后,更是形同虚设。清代中枢机构中最重要的当属军机处。军机处设于雍正七年(1729),置军机大臣若干,皆由皇帝从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大臣中特简,负责承旨草诏及处理军政事务。军机处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君权绝对的产物。其管辖范围虽然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军国重务,但完全听命于皇帝,不能擅自对任何事作最后的决定。
  (二)勋、爵、品级、补子
  1.勋:也称勋官,始于南北朝,为授予有功者的官号,但无实际职权,如上柱国、柱国、上护军、护军、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都尉等,共12等。明代分为文勋和武勋。清代废除。
  2.爵:古代贵族封号的等级。周代分封诸侯,分为公、侯、伯、子、男5等。汉承周制,但皇子封爵为王,诸王之子的封爵则只有侯一等;非刘姓贵族在汉初也有封王的,后一律改为封列侯。凡受封者皆有食邑,即享受若干户的租税,食邑万户者称“万户侯”,食邑数千户者称“千户侯”。以后历代沿袭,具体规定则不尽相同。
  明代宗室封爵分为8等,皇帝之子除皇太子外,其余例封亲王;亲王除嫡长子袭爵外,余子例封郡王;以下分别为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
  清代宗室封爵分12等,即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所有宗室成员是否享有封爵,各视情况而定,并无一定成例,无封爵者称闲散宗室。宗室以外,仍按公、侯、伯、子、男5等爵受封。
  3.品级:品为古代官员的级别。周代官员级别分为九命,一命最低,九命最高。考试\大整理\汉代以官员所享俸禄代表其级别,自万石至百石不等。从魏晋开始,始将官员分为九品,一品最高,九品最低。北朝时又将每品分出正、从两级,从此,官员品级定为九品十八级。
  4.补子:是指古代官员所穿官服的前胸和后背上用金线和彩丝绣成的标志其品级的图饰,故官服也称“补服”、“补褂”。补子在明代出现,清代规定:文官绣鸟,
  如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等;武官绣兽,如一品麒麟、二品狮、三品豹等。
  (三)科举制度
  科举考试是我国古代封建国家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创于隋朝,唐宋以后不断发展完善,以明清两代最为成熟。
  古代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在科举制度产生之前,先后经历了先秦的世卿世禄和乡举里选制度、汉代的察举和学校制度、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度等几个阶段。
  隋初,隋文帝杨坚废除为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度,于开皇七年(587)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正式开科取士。人试者不论出身、门第,但凭考试成绩予以录用。隋炀帝杨广设进士科。唐代增设秀才、明经、明法、明书、明算、一史、三史及武举等诸科,而仍以进士科最受重视。宋代增设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明清时期形成一整套自下而上完整的科举考试制度。参加科考者须通过童试(县、府、院3场,中试者称生员)、乡试(省级考试,中者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会试(礼部考试,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及殿试(皇帝亲自考试,中者称进士,前3名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从而取得做官资格。
  科举制度自产生至废止,延续了1300多年。作为封建国家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也确实选拔出大批统治者需要的人才,特别是科举考试打破了官僚、贵族对仕途的垄断,为普通知识分子入仕做官提供了机会,因而受到一般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和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但是,科举制度本身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首先,历代科举考试存在着严重的作弊行为。其次,考试内容空泛、形式死板,特别是宋朝以后,科举一律考经义,明清时期更进一步规定必须以&四书》的文句为题,文章格式必须为“八股文”,从而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使科学技术越来越不受重视,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科技相对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统治者决定推行新的学校制度,科举制度宣告废除。考试大整理
  六、后宫制度
  (一)后妃制度
  古籍中有关后妃制度的记载,始见于专门记述周朝典章制度的《礼记》:“天子后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女御”,并分别记述了她们各自的职责。可见,至少在西周时期,已经形成了人数众多、职掌分明、等级森严的后妃制度。
  古代后妃包括太皇太后(皇帝的祖母)、皇太后(皇帝的母亲)、皇后(皇帝的正妻)以及大大小小的妃嫔(皇帝的姬妾)等。清朝的后妃除皇太后外,设皇后1名,以下设皇贵妃1名、贵妃2名、妃4名、嫔6名,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分居东、西六宫。各宫分置宫女若干供其役使。
  1.皇太后
  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皇帝的母亲称皇太后。后妃中皇太后、太皇太后的地位最高。皇帝每天要晨昏定省,皇后及众妃嫔更是随时承欢侍奉。太后之名最早出现于战国,秦汉以后成为皇帝母亲的专称。
  2.皇后
  夏商时期,天子之妻称妃,周朝始称后。秦始皇称皇帝,封其正室为皇后,历代相沿而成定制。因其所居之处在皇宫中部,故也称中宫、正宫。
  3.嫔妃
  嫔妃是皇帝诸妾的通称。
  4.殉葬制度
  古代帝王往往强迫大批妃嫔宫女为其殉葬。自夏商直到明初人殉之事时有发生,直到明英宗朱祁镇临终前,才下诏将人殉制度正式废止。
  5.外戚
  外戚也称国姻、外舍、外家,用于指称皇帝的母家、妻族。几乎历代皇帝皆加恩于外戚,赐予高官厚禄。特别是那些得宠的后妃,往往极力为娘家争权位,以张其势。一些外戚也常常利用特殊地位干预朝政。
  (二)宦官制度
  宦官也称太监、阉宦、中官、公公等,专指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用于管理皇宫内部事务,承担宫中各项役使,侍奉皇帝、后妃及皇族成员的男人。最晚在西周时阉人已用于宫廷,而作为一种制度则是在秦汉时期,伴随着君主专制制度的确立而形成。
  历代王朝虽对宦官严格加以限制,其社会地位最为卑下,但由于宦官常在皇帝身边,掌握着皇帝的生活起居,这一特殊地位使他们常常能够起到一般人起不到的作用,甚至还被委以重任。所有这一切,使得宦官的权势大为增长,有时甚至威胁到皇权本身。历史上,秦朝、东汉、唐代和明代都曾经出现过严重的宦官专权现象。
  七、避讳制度
  所谓避讳,指古人在正式场所言谈或写文章时,要避免用及君主、圣人或自己长辈的名字所使用过的文字。凡帝王及孔子的名字人所共讳,故称“国讳”或“公讳”,避讳自己尊亲的名字则称“家讳”或“私讳”。在封建社会,无论“国讳”或“家讳”都必须严格遵守,否则即获重罪。古代常用的避讳之法有改字法(以其他同音或同义字代替)、缺笔法(省缺笔画)与空字法(空而不写,或写作“某”,或直书“讳”字)以及口语中的字音避讳之法等。一般认为,避讳制度开始于汉代,隋唐以后越来越盛行,两宋以来,特别是清代最为严苛,民国以后宣布废除。避讳制度给今天的读者阅读古代文献造成诸多不便。
&第三节 传统思想文化
  一、先秦思想文化
  (一)龙凤崇敬
  中国古代的龙凤崇敬源于人们对身外世界的疑惑和敬畏。
  龙为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我国的各个民族几乎都将龙看作吉祥、力量或希望的象征,都称自己是“龙的传人”。在遍及神州大地的众多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批带有各式各样的龙形文饰的文物。人们想象中角似鹿、眼似龟、腹似蟹、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龙的形象,正是综合了各氏族的图腾形象而产生的,象征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由各地区、各民族多元发生、发展的结果。凤为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能在火中再生,雄为凤,雌为凰,合称凤凰。
  长期以来,龙与凤作为我国人民心中的神兽和瑞鸟,始终受到崇敬。进人阶级社会以后,龙凤崇敬更多地包含了人们对统治者的仁德、贤明和对理想社会的企盼与寄托。最高统治者则利用人们对龙凤的崇敬,自封“真龙天子”,将龙凤作为帝、后的象征,向人们灌输“君权神授”理念,从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巫史的出现
  商周时期的巫和史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知识分子。巫和史在当时是最有学问的人,能代表鬼神发言,指导国家政治和国王的行动,所以在朝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一般说来巫史有分工:巫偏重鬼神,擅长歌舞音乐和医治疾病;史偏重人事,负责记人事、观天象,对典章制度更为熟悉。但巫与史通常又集二任于一身,所以后世往往合称为“巫史”。
  巫史垄断神坛,把持政坛,执掌学坛,既奠定了早期中华文化的基本格局,对后世中华文化的发展和特点的形成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以文史哲相通为特点,其源头即为巫史文化。
  (三)阴阳、五行、八卦
  1.阴阳
  阴阳,原指向日为阳、背日为阴的日照向背。《周易》中,阴阳用以形容两种相反相成的物质属性,后人将其引申为两种相互对应、此消彼长的现象或事物。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男为阳女为阴,夫为阳妻为阴,刚为阳柔为阴,动为阳静为阴,上为阳下为阴,前为阳后为阴,脏为阳腑为阴等。
  2.五行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在《尚书洪范》中原为构成宇宙万物的5类基本物质要素。春秋时期,有人将五行与天命鬼神联系起来,用以推断人间祸福。战国时期,齐国人邹衍将阴阳与五行联系在一起,创立了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以后,不断有人将五行附会于各种自然或社会现象,从而衍生出五色、五方、五脏、五性等。
  阴阳五行的理论在民间广泛流行,成为术士们卜卦算命的主要依据。
  3.八卦
  八卦是《周易》中的8种符号,各有其名称和象征意义,如下表。
  附表3.3八卦卦名、符号、象征表
  八卦初为商周巫史卜筮(shi)所用,后传至民间,用以卜算吉凶祸福。
  “——”(阳)和“一一”(阴),称为爻,三爻组成一卦,得八卦,也称经卦,并构成4组矛盾对立的形态;两个经卦依次排列,得64卦,也称别卦。矛盾统一与动静的变化是64卦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辩证法因素。
  八卦相传为伏羲所创,周文王推演为64卦。每卦和每爻都有文字说明。据说卦辞为文王所作,爻辞为周公所作,而解释卦辞、爻辞的则为孔子。
  (四)诸子争鸣与儒学产生
  1.诸子争鸣
  春秋后期至战国时期,国与国之间的兼并越来越激烈;政治变革、社会动荡,各主要诸侯国相继变法,旧贵族势力受到毁灭性打击;西周时期“学在官府”的沉闷局面被打破,学术文化下移,进而得到普及和发展,新兴的“士”阶层空前的活跃,其作用越来越大;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视野不断开阔,思想认识进一步深化,为人们研究自然和社会提供了新的素材和依据;由于地区差异,各地的文化传统不尽相同,造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
  当时学术流派计有140多家,被称为先秦诸子,或诸子百家。其中以儒、道、墨、法、名、阴阳、农、杂、纵横、小说10家影响最大,皆有著名代表人物和反映该派政治思想、哲学观点的著作,两汉就有“九流十家”的提法。还有兵家与医家也很著名。
  2.儒家学说的产生
  儒家是春秋后期由我国古代杰出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创立的一个影响最为深远的学派,产生不久就在诸子百家中取得了显学的地位。
  孔子(前55l一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概括起来就是恢复周礼,待人宽厚、诚信、谦让,不要把自己不希望的东西强加于别人。他承认天、命、鬼、神对人类的支配作用,世界观总的来说是唯心主义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又重人事轻鬼神,主张敬鬼神而远之。孔子死后,儒学分为8派,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和荀子两派。他们将各自的思想注入儒家学说,形成儒家内部的两个对立派别。
  孟子,名轲。曾受业于孔子之孙子思门下。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被后人视为儒家正统,尊为亚圣。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提出性善理论。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仁政的学说。他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主张统治者应实施王道和仁政。只有法先王,行仁政,复井田,省刑罚,轻赋役,使黎民不饥不寒,才能顺民心,得民望,使自己的江山稳固。
二、儒家思想在意识形态中统治地位的确立与变化
  (一)独尊儒术
  西汉初年,统治者崇尚黄老之学,以道家清静无为作为治理国家的主要宗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各种社会矛盾的不断尖锐激化,清静无为显然已不能适应统治需要。汉武帝刘彻即位之初,博士董仲舒上“天人三策”,对儒家思想进行系统的阐述和发挥,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与“君为臣纲”为核心的新儒学,大力倡导独尊儒术。建元五年(前136),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置五经博士,专任儒生,负责解释儒家的《五经》。第二年,凡不治儒家五经的太常博士被一律罢黜,优礼延揽儒生数百人入朝,这就是著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二)玄风蔚然
  由于汉末以来长期的割据纷争,社会动荡不安,使世家大族的思想越来越空泛没落,他们无法确切地解释各种社会现象,只好向虚无主义的精神世界寻求安慰。代表世家大族没落思想的玄学,作为一种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魏晋时期,玄学在哲学思想领域里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玄学产生于曹魏中期,主要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等。他们以老庄思想解释《周易》,开儒道结合之先河。西晋初年的嵇康、阮籍则公然宣称“老子、庄周吾之师也”,诋毁名教,玩世不恭。玄学的最后完成是在西晋末年,向秀、郭象等宣扬“名教出于自然”,彻底走上了儒道合一的道路。
  (三)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宋代以后,理学在思想界一直占据统治地位。理学是在传统儒学基础上吸收了某些佛道思想而形成的一种唯心主义体系,是适应宋代以后中央集权和专制皇权不断加强,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激化等新情况而产生的新的儒家学派。因其主要代表人物集中在宋、明两代,也称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分为两大派:一派是以周敦颐、张载、二程(程颢、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也称程朱理学;另一派是以陆九渊、王守仁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理学,也称陆王心学。两派对宇宙起源、理气(即精神与物质)关系等哲学基本问题有不同看法,但总的来说应属于唯心主义内部分歧。
  南宋大理学家朱熹集客观唯心主义理学之大成,对后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朱熹提出以“理”、“气’’关系为核心的理论体系。认为,“理”(或称“绝对精神”)是万物生成的本源,而“气”是万物生成的材料,理在气先,理气结合生成万物。他的理,反映到人类社会中,就是封建伦理道德,儒家三纲五常。他认为“人欲”是与天理相对立的,只有“灭人欲”,才能“存天理”。
  与朱熹同时的陆九渊是主观唯心主义理学的代表人物,观点与朱熹针锋相对。他认为“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明代中期王守仁接受陆九渊的思想,并吸收佛道两家的某些观点,形成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体系。他的心学核心内容是所谓的“心外无物”。在他看来自然界的万物都是人心的体现,离开人的“本心”,一切都不复存在。
  (四)清代的朴学
  朴学也称考据学、汉学,原指汉代经学家对先秦儒家经典著作进行注释、疏证等工作而言,以其提倡朴实的学风,故名。两宋以来,一些学者对大批儒家典籍的成书年代、作者和内容等进行详细的考证、训诂,考据之风大起,到清代更形成了专门的考据学科。
  清代早期的考据学者主要代表为顾炎武。他主张做学问应当讲究“经世致用”,并通过考证古籍来说明白己的政治观点。他的治学态度对后代的学风产生了良好的影响。乾嘉时期,考据学达到全盛,形成一支专门的学派,史称“乾嘉学派”。
  乾嘉学派分吴派和皖派。吴派以惠栋为首,主要致力于搜集汉儒的经注,加以解释、疏证;皖派以戴震为首,注重对“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中名物制度的考证,从音韵学、文字学等方面人手,判断和了解古书的内容和含义,因而不仅在考据学领域里取得了较高的成就,对小学和音韵学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乾嘉学派整理了大批古籍,对之进行了大量的辑佚、辨伪、校勘、考据工作,为后人研究这些古代典籍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但是,乾嘉学派的作者们不去注意和揭露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危机,而是埋头故纸堆中进行繁琐考证。这一弱点使乾嘉学派逐渐被清统治者所利用,成为为封建统治服务的御用学派。
  (五)儒家的思想特征
  儒家思想是由孔子创立,经孟子、董仲舒、二程、朱熹等不断发展完善而形成的
  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在政治上,它主张统治者应敬天法祖,节用爱民,实施“仁政”;老百姓应严格遵循君臣上下、尊卑贵贱的等级关系,自觉遵守一切传统的纲常伦理和道德规范。由于儒家思想适应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自汉代以来,一直为历代统治者所尊奉,以之作为治理国家、统治人民的主导思想。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征,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5点:
  1.奉孔子、孟子为宗师,孔孟的思想观点和道德观念构成儒家思想最基本的内容。
  2.重伦理、教育,重人事而轻鬼神,是一个将知识、心理、伦理、政治结合在一起的政治学说。
  3.重传统文化,主张“克己复礼”、效法先王,尤其推崇以尧、舜、文、武及周公为代表的古代圣贤,以之作为后世的楷模。
  4.以“仁爱”为思想核心,以“中庸”为处事准则,用“内省”(自我反省)来自我约束,将天地人和作为追求的理想境界。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是数千年来儒家思想的基本特质。
  5.以四书、五经为主要经典,历代儒生常常通过注疏经书的方式对儒家学说进行阐发。
&第四节 古代文化艺术
  一、典籍
  (一)概述
  中国古代最早的典籍(书籍)产生于商代,周代以后逐渐增多。当时人们将细竹条或木条编连起来,将文字写在上面,称“简册”(一条为简,编连在一起即为册)。如将一篇文章写在一块木板上,则称“版牍”(无字为版,有字为牍)。大约在春秋战国之际,简册以外又出现了写在丝帛上的书,称“帛书”。但因帛书成本太高,故不及简册普及。东汉以前的典籍,基本上都是以简册、版牍和帛书的形式产生和保存的。我国最早的纸产生于西汉,特别是经过东汉对造纸技术的改进,写在纸上的书越来越普及,到晋代已基本取代了传统的竹、帛书。唐代发明雕版印刷,特别是宋代活字版印刷技术的产生,更为古代典籍的普及和流传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古代典籍是我们的祖先为后人留下的极其丰富的文字遗产,为我们学习和研究祖国的悠久历史、继承和发扬祖国的灿烂文化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二)儒家经典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经典成为天下读书人的必读之物。儒家主要经典包括“六经”,即《诗经》、《尚书》、《礼经》、《乐经》、《易经》、《春秋》,以及《论语》、《孟子》等。《乐经》今已失传,故一般只说“五经”。南宋时朱熹将记录孔子思想言论的《论语》、记载孟子思想言论的《孟子》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编在一起,合称“四书”,并著《四书章句集注》一书,成为元、明、清三代科举考试的主要依据。
  (三)史书
  中国古代历朝统治者都非常重视修史。自商周以来,历代都设有专门的史官或史官机构,负责记录和编纂本朝的历史,有的朝代还设立专门机构,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为前朝修史。通过以上形式撰修的史书称为“官修史书”,如历朝的《会典》、《实录》等,以及著名的《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中的《宋史》、《明史》等。此外,民间也素有修史的传统,留下了大量的史书。其中有些虽属私家著述,但或是受了朝廷的委派,或于书成之后得到朝廷的认可,也被列入“正史”的范围。其他未被官方承认、只流传于民间的则统称为“野史”。再有,许多朝代还留下了大量官方的文书、档案、大臣奏议,以及民间的文集、笔记、年谱、族谱、碑铭、题记等。古代史书(正史)就体例而言,包括编年体(按年、月、日顺序编撰的史书,如《春秋》、《资治通鉴》等)、纪传体(以人物纪、传为中心的史书,初创于司马迁的《史记》)、纪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纲的史书,首创于南宋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与典志体(专门叙述典章制度的史书,首创于唐杜佑的《通典》)4种最主要的史书体裁。
  (四)方志
  也称地方志,是一种专门记载特定地域地理、历史、风俗、教育、物产、人物等情况的综合性百科全书。方志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其滥觞可追溯到先秦的《尚书.禹贡》,早期方志则有东汉的《越绝书》、东晋的《华阳国志》等。隋唐以后方志数量不断增多,体例也13臻完善。明清时期形成为一种完整的制度。我国现存各类方志总共有8 700多种,主要是明清两代编纂的。方志的修撰,一般是按地方行政区域,如全国一统志、省通志、府志、州志、县志等。将一地的自然、地理、民俗、经济、军事、文化、人物等各方面的历史沿革和现实状况详细汇编于一书,素有地域百科全书之称,范围广泛,考索便捷,所记内容多为一般史书所无,可补正史之不足,是研究历史,特别是地方史的重要资料。
  (五)类书
  所谓类书,就是古代的一种采集群书、分类汇编而成的工具书。由于它内容极为丰富、涉及范围极广,几乎包容了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宗教等各个领域,与现代的百科全书颇有相似之处。我国编纂类书的历史,距今已有1 000多年。见于记载的最早类书是曹魏的《皇览》,现存最早类书是唐代的《北堂书钞》以及其后的《艺文类聚》。
  我国古代编纂规模最为浩繁、涉及范围最为广泛的一部类书,是明永乐六年(1408)编成的《永乐大典》。全书依据《洪武正韵》,以韵统字,以字系事,共两万余卷,1万余册,37 000多万字。但该书原本在清初即已亡佚,嘉靖抄本的绝大部分也毁于清末,现仅存300余册。
  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类书是清朝康熙年间编纂、雍正三年(1725)成书的《古今图书集成》,全书共分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6编,32典,6 109部,1万余卷,5 000余册,另编目录40卷,10册,被西方学者称为“康熙百科全书”。
  (六)丛书
  丛书也称丛刻、汇刻书,即将若干种著作汇编在一起,冠以一个总名。考\试\大收集整理\我国古代最早的丛书是南宋的《儒学警悟》。其他如《十三经注疏》、《百川学海》、《诸子汇函》等为古代著名的丛书。
  中国乃至世界古代规模最大的一部丛书是乾隆四十七年(1782)编成的《四库全书》。该书分经、史、子、集4大类,收入古代至清初官私著作3 503种,分79 337卷,36 078册。另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200卷,全书编成后共抄了7部,分藏于紫禁城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承德文津阁、沈阳文溯阁、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北方4部中圆明园一部毁于英法联军之手,其余3部基本上完整地保存下来;南方有两部毁于战火,仅存文澜阁的一部已成残卷。
  二、文学艺术
  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我们的祖先在文学领域中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为我们留下了大批不朽的文学作品。就体裁而言,散文、诗、词、曲、赋、戏剧、小说等无所不包。许多作品不仅在国内,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无论何种形式,都是前人给我们留下的文学瑰宝。
  先秦文学以散文、诗歌为主,不仅为我们留下了诸如《尚书》、《国语》以及诸子百家等古文范本,《诗经》、《楚辞》更是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
  汉、魏、两晋、南北朝,赋这一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取得的成就尤为突出。赋源于屈原的楚辞,汉代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作。刘勰的《文心雕龙》则是古代最著名的文学理论著作。
  唐代的诗歌创作达到了高峰,涌现出“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以及白居易等大批伟大的诗人。
  宋元时期,词、曲、戏剧空前繁荣。宋词以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和陆游等的作品最著名。元代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纪君祥的《赵氏孤儿》等优秀作品把杂剧艺术推向了巅峰。
  明清两代,小说作为一种更加通俗而接近生活的文学形式迅速发展并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涌现出《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封神演义》以及《三言》、《二拍》等一大批优秀的长篇章回小说或短篇小说集。曹雪芹的《红楼梦》代表了我国古代小说创作的最高水平。戏曲文学方面,明代剧作家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影响最为深远,清代则以洪异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最为著名。
三、戏曲表演艺术
  中国的戏曲是在民间说唱和舞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汉代以来,民间广泛流行着一种将说唱与舞蹈动作结合在一起的文艺形式,称为“百戏”,到唐代始发展为融歌唱、舞蹈、道白和表情动作为一体的参军戏。人们将戏曲艺人称为“梨园弟子”,此称呼源于唐玄宗时期,至今戏曲演员仍将唐明皇奉为“祖师爷”。
  北宋年间,在民间的“勾栏”(大致相当于后代的戏园子)中,出现了由多名演员共同表演、歌舞并重、故事情节相当复杂的长篇杂剧。到了元代,杂剧曲调更加丰富,舞蹈更加优美,情节更加曲折。一般每剧分四到五折,各折间加“楔子”进行连接,从而构成了完整的艺术整体。
  明嘉靖年间,昆山乐工魏良辅与剧作家梁辰鱼合作,创造了昆曲这一剧种,后传至北方,逐渐取代杂剧成为南北各地最受欢迎的戏曲剧种。清初的戏曲以杂剧、昆曲为主,直接继承了元明时期的表演形式和唱法。后由于其内容和表演方式越来越脱离一般民众的欣赏口味,曲高和寡,渐趋衰落。与此同时,一批更加贴近人民生活、雅俗共赏的地方戏曲代之兴起,受到各阶层群众的普遍欢迎。集中国戏曲艺术之大成,被誉为东方戏曲艺术的杰出代表和中国“国粹”的京剧,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吸取了昆曲及多种地方戏的长处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考试大收集整理
  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具有综合性、程式化和虚拟化三大特点,自成表演艺术体系。
  四、绘画艺术
  中国画简称“国画”,属于东方绘画体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国画使用的工具和材料主要为毛笔、墨、中国画颜料及丝帛、宣纸等。中国画按绘画方法可分为工笔、写意及半工笔半写意3种,其中尤以写意画为主流。就题材而言,大致包括人物、山水、花鸟等3类作品,其中以人物画产生最早,但后来最为发达、艺术成就最高的首推山水画,反映出古代中国人民热爱大自然、向往大自然的民族特性。
  (一)中国画的艺术特点
  中国画的艺术特点,概括地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形神兼备,以形写神。无论是画人物、走兽,还是山水、花鸟,不仅外形要画得像,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外形的描绘表现出其内在的神韵。
  2.立意在先,构图灵活。中国画十分强调意境和主题,构图(安排画面)大多采用“散点透视,即多视点的方法,有时将东西南北、春夏秋冬的各种景象融入一幅画中。
  3.虚实结合,浓淡相宜。中国画特别重视笔墨的运用,笔墨浓重的地方为“实”,轻淡或空白的地方为“虚”。一幅好的作品正是通过虚实结合、浓淡对比来增强形象的鲜明性和感染力。中国历来有“墨分五色”(浓、淡、干、湿、黑)和“以墨为主,以色为辅’’的说法,即用墨的浓淡变化来表现物体的色彩和明暗。
  4.诗、书、画、印结合。一幅完整的中国画不仅要有画家自题的画题、姓名以及作画时间等,常常还包括诗人或书法家题写的诗文,用以补充和丰富画的主题和意境。印章的使用则往往能起到装饰和平衡画面的作用。
  (二)古代著名画家及其艺术作品
  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以人物为主,其间最突出的画家是东晋的顾恺之,他的《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皆为稀世珍品。他还写了《论画》等绘画理论著作,对后世影响巨大。
  唐代绘画仍以宗教、人物画为主,同时在山水、花鸟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初唐的阎立本以擅长人物画著称,现存《历代帝王图卷》、《步辇图》等作品,较好地反映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盛唐的吴道子被誉为“画圣”,在宗教画和山水画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其山水画气势恢弘,笔力雄奇,对后代的影响极为深远。遗憾的是,吴道子的作品今已无存。
  五代宋元时期,山水、花鸟画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宋代沿袭西蜀、南唐的做法,建立专门的翰林书画院,进一步推动了两宋绘画的发展。宋徽宗赵佶虽为无道昏君,但在绘画方面却有极深的造诣,其作品《四禽图》、《芙蓉锦鸡图》等画法精细,设色浓丽,配以瘦金体自题,实为上乘之作。北宋末年画院画师张择端的巨幅画卷《清明上河图》,是当时京师开封城城市经济空前繁荣的真实写照。元代绘画仍以山水画为主,大多凄清淡雅,以笔墨遣情,形成了所谓“文人画”的画风,对明清绘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著名画家有赵孟颊(fu)、王冕等。
  明代著名画家唐寅、徐渭等沿袭了南宋画院派的手法和元代“文人画”的风格,在山水、花鸟、人物等诸方面皆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清初绘画以石涛、朱耷(da,八大山人)等人的成就最为突出。稍后的著名画家郑板桥以及与之齐名的“扬州八怪”以画风清新、不拘成格著称于世,特别是郑板桥所画之竹,可谓画如其人。
五、文字学与书法艺术
  (一)古代文字的演变
  现阶段发现并已识读的最早的汉字是商代的甲骨文。甲骨文即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古文字,多为象形文字,但其他如指事、假借、形声、转注等汉字构成的基本原则也都已具备。但甲骨文结构还不够严格,字形也不规整,尚保留着较为明显的图画痕迹。
  商代文字除甲骨文外,还有铸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称金文)。周代的文字以金文、甲骨文为主,字体称“籀文”,也称“大篆”。字形渐趋方正,并开始呈现线条化、平直化的趋势。秦代通行文字为李斯所创的小篆。由于小篆的笔画圆转,书写比较困难,所以许多人写字时常将圆转的笔画改为方折,在笔画的粗细、部首的使用等方面也较为灵活,从而大大提高了书写速度。由于这种书写方式多出自下层徒隶,故称“隶书”,至汉代成为通行文字。另外,一些人将隶书草写,称“草隶”,后代的草书即由此发展而来。
  汉魏之际,又出现了一种新的汉字字体,即楷书。楷书是从隶书演变而来,只是横画不再上挑而采用顿势,撇、捺也不再顿收而采用尖收,并出现了硬钩。从唐代直到明清,楷书一直作为官府文书和科举考试的正式字体。
  行书的出现大约与楷书同时或稍后,也是从隶书、草隶演化而来,运笔较为灵活自如,其书写较为规整者接近楷书,称“行楷”;较为放纵者接近草书,称“行草”。自晋朝以来喜欢书法者大多擅长行书。
  (二)书法艺术与书法家
  将文字的书写作为一种专门的艺术形式,是中国文化独有的特点,是由汉字独特的构成形式决定的。我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的说法。商周时期的金文,可以看成是原始的书法艺术品。但有意识地将文字作为一门艺术来对待,则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发现于唐代的《石鼓文》,据考证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作品,浑厚挺拔,朴实自然,是我国早期书法作品的优秀代表;秦统一后留下的“泰山刻石”和“琅琊刻石”,据说出于李斯之手,结构严谨,运笔圆熟,疏密得当,更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两汉以后,特别是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我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繁荣灿烂时期,涌现出大批优秀的书法家和不朽的书法艺术珍品。王羲之,东晋人,人称“书圣”。其行书清新秀丽,于妩媚中见劲健,以《兰亭序》、《快雪时晴帖》等最为著名,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美誉。其子王献之幼承家学,在书法上也有极深的造诣,尤以行草最为著名,所书《中秋帖》、《十二月帖》等笔势奔放,一气呵成,为草书中的圣品,与其父并称“二王”。北朝的书法以北魏最盛,又因其多见于石刻,如《龙门二十品》等,故称“魏碑”。魏碑继承了汉隶严谨、厚重的特点,与南方二王等人清新秀丽的风格相比,更显得雄浑苍劲、凝重大方,在书坛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代的影响也极为深远。唐代更是书法家辈出的朝代。擅长草书的张旭、怀素,世称“颠张狂素”。张旭所书《肚痛帖》,把书法艺术升华到以抽象的点线表现思想感情的高度境界;怀素所留碑帖以《自叙帖》最为著名,笔势磅礴,更是古代狂草中的极品。在以楷书著称于世的书法家中,颜真卿、柳公权的作品最为人所称道。颜真卿集初唐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四大名家之长,将汉魏以来历代书家的优点熔为一炉,终成一代巨匠。他的楷书丰满雍容、雄浑凝重,向有“蚕头燕尾”之誉,是我国书法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流派。颜派楷书的碑帖传世甚多,尤以《千福寺多宝塔碑》、《勤礼碑》等最为著名。柳公权的字挺秀劲健、法度严谨,故有“颜筋柳骨”之称。其传世碑帖主要有《玄秘塔》、《神策军碑》等。唐以后的书法家有宋代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李东阳、文徵明、董其昌等最为著名。但大多精于行、草而楷书稍逊,且疏于碑版而偏重帖学。清代的书法,“馆阁体”盛行,严谨有余而生气不足,故成就突出、独树一帜者较为罕见。
第五节 古代科学技术
  一、古代天文
  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将天上的恒星分为几大星区,即三垣、四象、七曜、二十八宿(xiu)、北斗。
  (一)三垣
  三垣指中垣紫微、上垣太微、下垣天市三大天区。紫微垣在北天球的中央,由15颗星构成。传说中,紫微垣为天帝所居之处。太微垣在紫微垣下的东北方,由10颗星构成。天市垣在太微垣之下的东南方,由20颗星构成。
  (二)四象
  古人将太阳的视运动(人眼看到的太阳位置变化)在天球上留下的轨迹称为黄道。黄道被分为四个星区,将每个星区中的星座分别串起来,想象为4个动物图案,称为“四象”。即东方苍龙(青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
  (三)七曜
  古人将日、月及水、火、木、金、土五星称为“七曜”或“七耀”。另外,也有称北斗七星为七曜的。
  (四)二十八宿
  古人将月亮绕地球运行在天球上留下的轨迹称为白道,白道基本上沿着黄道运行。月亮运行一天,在黄道上走过的距离称为“一舍”,该舍所在的星座即为“一宿”。绕黄道一周共被分为二十八舍,是为二十八宿的由来。所以,二十八宿实际上是将黄道附近的天空划分成28个区域,分属四象。东方苍龙也称青龙(角、亢、氐、房、心、尾、箕),西方白虎[奎、娄、胃、昴、毕、觜(zT)、参],南方朱雀(井、鬼、柳、星、张、翼、轸),北方玄武(斗、牛、女、虚、危、室、壁)。
  (五)北斗
  古人将紫微垣外排列成斗形的7个明亮的星称为北斗七星,即现代天文学中的大熊座。
  二、古代历法
  (一)天干、地支、生肖
  1.天干、地支
  天干和地支是我国传统的记录时间顺序的符号,取义于树木的干与枝,也称十干和十二支,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至今农历纪年仍用干支。
  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干与十二支按前干后支相配,共60种组合为一周,称为一甲子,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2.生肖
  生肖共十二个,也称十二属相,是以十二地支配十二种动物构成的纪年方法。根据生肖,人们很方便地记住了自己的出生之年。与抽象的干支纪年相比,既简单,又形象,故于民间广泛流行。
  十二生肖在东汉已有明确记载,包括: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二)年、季、月、旬、日、辰及其记录方法
  年。年的本义为庄稼收获一次。在商代,人们根据太阳位置的视觉变化周期确定一年为365天多一点,南朝大科学家祖冲之将一年定为365.242 814 81天,其误差仅为46秒,是我国古代所用的最佳值之一。古代纪年通常用干支。此法源于西汉,始行于新莽,通行于东汉。另外,史书中的纪年方法,在皇帝年号产生之前多用帝号,如“秦始皇二十年”、“汉高帝十年”等。在汉武帝创立年号以后,则改用年号纪年之法,如“建元元年”、“洪武十四年”、“乾隆三十八年”等。
  古人将一年分为四季: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分别称孟春、仲春、季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七月、八月、九月为秋季,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为冬季。
  夏、秋、冬季也有孟、仲、季之分。
  月。古人将月亮从圆到缺再到圆定为一月,一年有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纪月也用干支,因为12个月与十二地支正好相等,所以每月的地支是固定的。我们现在仍然使用的农历,每年的正月皆为寅,二月为卯,三月为辰,其余类推。每月的初一称“朔”,十五(有时为十六日或十七日)称“望”。此外,每月还有“上弦”日(初七或初八)和“下弦”日(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
  旬。古人将一个月分为三旬,每旬10日。初一至初十为上旬,十一至二十日为中旬,二十一日至月末为下旬。
  日。古人以一昼夜为一日。干支纪日之法在商代即已实行。由于两个月加起来是59天,所以用干支纪日可以依次下推,如正月初一为甲子,三月初一即为癸亥。
  辰。古人将一日分为12个时辰,用地支纪辰,一个时辰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早在商代,即已出现了置闰之法。由于当时人们已知一年为365天多一点,而按大月30天、小月29天计算,12个月仅为355天,如此则每年的24个节令都要与上年相差10天左右,于是当时的人们便采取年末加闰月(十三月)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到了周代,人们又将年末置闰月改为19年加7个闰月。1 000多年后,南朝的祖冲之经过测算,发现19年7闰之法仍不准确,每隔200年就要比实际多出一天。于是发明了新的闰法,即每391年加144个闰月,是为我国古代的最佳闰周。
  (四)节气
  也称气。一年分二十四个节气,反映四时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为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二十四节气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歌诀为: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三、古代行政区划
  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秦统一后推行全国。历代中原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制度,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州、郡阶段,道、路阶段,行省阶段。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废除前代的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分全国为36郡,到秦末增至40多个。每郡辖若干个县,全国有1 000多个县。西汉初年改行“郡国并行制”,将一些郡分封给诸侯王作为封地,称“王国”。
  隋唐实行州(郡)县两级制。唐宋两代于州上加道(路),但道(路)在大部分时期中只是监察机构而非行政机构。
  行省制始于元朝,其全称为某某等处行中书省,为中央中书省的派出机构,简称行省或省。元代中期以后,全国除中央中书省直辖地称“腹里”外,共设10个行省。
  明初加强中央集权,于洪武九年(1376)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但习惯上仍称省。中央中书省和丞相被废后,京师直辖区则改为直隶。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南京地区称南直隶,北京地区称北直隶。宣德以后,明朝共设两直隶,13布政使司,合称15省。
  清初沿袭明制。康熙年间将明南直隶分为江苏、安徽,陕西分为陕西、甘肃,湖广分为湖南、湖北,此为清朝“内地十八省”的由来。此外,东北为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将军辖区,其他还有蒙古、回部、新疆、青海、西藏诸藩部。光绪年间,清朝先后在新疆、台湾建省,又改东北三将军辖区为东北三省。清末,全国共22省。
  四、传统医学
  (一)概述
  在我国古代,一直流传着神农尝百草而发明中医药的传说。实际上我国的中医药学是在人民群众同疾病的长期斗争中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古代最早的医学分科见于《周礼》,传统的五行学说也被应用于医学诊断。这是古文献中有关医学理论的最早记载。春秋时秦国名医医和提出了著名的“六气”失和致病理论。天有六气,即阴、阳、风、雨、晦、明。人必须顺应六气,有节制的生活,否则就要生病,为后代中医学以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为病因的理论奠定了基础,也是古代有关病源学的最早探讨。
  (二)中医治疗技术
  1.诊断方式
  诊脉,也称切脉,是我国中医学独特的诊断方法。战国初,名医扁鹊首创切脉术,并结合对气色、形貌的观察等,能准确地诊断出病人的证候和病因所在,再施以汤药和针灸的结合治疗,治好了许多危重病症。东汉末期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将诊断方法总结为“望、闻、问、切”四诊法,从而大大提高了中医的诊断技术和准确度,为我国古代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辨证论治
  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即以阴阳、表里、虚实、寒热为八纲,辨别不同证候,从脏腑、经络学说等整体观点出发,针对不同病人的体质特征及其对疾病的反应,再结合发病的时令、地区、环境差异等确定标本缓急的治疗原则,选择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恰当的治疗方法。中医的辨证论治理论包含了理、法、方、药等各方面内容。
  3.麻醉技术
  东汉名医华佗曾应用全身麻醉法实施外科手术,他发明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手术用麻醉剂。中国古代的麻醉技术曾长期领先于世界各国。
  4.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大约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周代以后逐渐成为一项专门的治疗技术。春秋战国时期,针灸疗法已相当普及,治疗质量也大为提高。西晋时,针灸学专著《黄帝针灸甲乙经》问世,进一步促进了后世针灸技术的发展。唐代,针灸被正式列入国家的医学教育课程。北宋的王惟一设计出一座铜铸人体模型,上面刻画出人体的经穴部位,标注名称,并在此基础上写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一书,为后人确定经穴的正确部位提供了方便。针灸技术在唐以前已被传到日本、朝鲜等地,宋元后相继传到阿拉伯和欧洲。
  5.人痘接种
  早在16世纪,我国就已发明了预防天花的人痘接种法,不仅有效地保护了我国人民的健康,而且很快传到国外。康熙二十七年(1688),俄国医生来北京学习种痘之法,后又从俄国传到土耳其,随后再传到英国和欧洲各地。
  (三)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和重要的医药学著作
  1.《黄帝内经》。大约出现于战国末年(或日西汉时才最后成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医学理论专著。
  2.《神农本草经》(原书已佚)。约成书于东汉,共收录各类药物365种,是我国最早的药物学和植物分类学专著。
  3.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东汉末期著名医学家张机,字仲景,著医学史上的鸿篇巨著《伤寒杂病论》,将前人对伤寒诸症(指感冒、痢疾、肺炎、霍乱等传染性疾病)和各类杂病的诊断治疗经验加以总结和发展,创立了望、闻、问、切的诊断方式,为后世历代医家奉为准绳,张仲景因此被尊为“医圣”。
  4.华佗。东汉末年名医。于内、外、妇、儿及针灸诸科皆很精通,尤其擅长外科手术。他发明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手术用麻醉剂。他曾仿照鸟、猿、鹿、熊、虎五种动物的动作形态创作了一套体操,称五禽戏,对人体的各个部位皆有很好的锻炼效果。
  5.孙思邈。隋末唐初杰出的医药学家,撰《千金方》30卷、《千金翼方》30卷,收集了800多种药物和5 300多个药方,在各类药物的效用、配伍及采集方法等各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重要成果,被后人尊为“药王”。
  6.宋慈。南宋人,著名法医学家。所著《洗冤录》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
  7.李时珍与《本草纲目》。李时珍,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所著《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药物学巨著,收入药物1 892种,附医方11 096条,插图1 160幅。对所收每一种药物的名称、产地、形态、性味、功能以及采集方法和炮制过程等皆详加记述,其分类方法在当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另外,从植物学、动物学和矿物学的角度看,《本草纲目》也具有很高的研究、参考价值。
发表评论:
馆藏&12584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岩和神荼基情漫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