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猫 融资构想如何融资?

2015游戏行业融资并购:共46起并购 金额超615亿
[摘要]游戏概念股持续收到资金追捧,大量高溢价并购。2015年游戏公司并购市场,涉及金额超过615亿元。大量传统产业进军游戏行业,同时中概股回归也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其中单月总金额最高位175.1亿。2015年总共发生了46次并购案,但游戏概念股仍然是资本投资热门板块。在第一季度发生并购14起,第三季度加10月共20起,与第一季度相加占据2015年总并购事件的比例超过70%,整个折线呈现明显的起伏情况,具有集中性。最高并购案发生数为10月,共7起,最低为5月6月,各2起。游戏概念股持续收到资金追捧,大量高溢价并购。2015年游戏公司并购市场,涉及金额超过615亿元。大量传统产业进军游戏行业,同时中概股回归也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其中单月总金额最高位175.1亿,均发生在12月。融资市场较并购市场的交易频率更高,2015年共发生204次融资交易。企业融资出现扎堆行为,一年出现了3次融资高峰,分别发生在1月、7月、11月附近。其中交易次数最多的月份为7月,发生了26次融资交易。9月则为最少融资交易月份,仅有10次。2015年融资规模大幅度上升,百万级别融资交易接近一半,亿级及其以上融资超过20例。最低融资20万,最高25亿人民币。以下为详细资料: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搜索:
[责任编辑:aniszhou]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融资渠道有几种?--漫谈融资融资,几种,渠道,漫谈融资,融资渠道,融资?,几种?,几种渠道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融资渠道有几种?--漫谈融资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图文】一期建设工程融资的构想与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一期建设工程融资的构想与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948.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热门文章
当前位置:
从发不起工资到融资1650万,他是如何熬过来的?
从发不起工资到融资1650万,他是如何熬过来的?
商界导读: 回想起2014年6月,公司账上几乎没钱了,叶翔一直在等申请成都一个20万的政府专项资金补贴。此时应届毕业的刘铭做到技术总监,工资一个月才发2千块。叶翔给自己发的还不到这个数。
&回想起2014年6月,公司账上几乎没钱了,叶翔一直在等申请成都一个20万的政府专项资金补贴。此时应届毕业的刘铭做到技术总监,工资一个月才发2千块。叶翔给自己发的还不到这个数。
已经成家的刘铭向叶翔提出,能把工资涨到6000吗?对于这个合理要求,叶翔确无能为力。“如果不是补贴及时到位,技术总监会离开,我就只剩一个光杆司令了。”
为什么能坚持下来?“可能因为我是摩羯座的吧”86年的叶翔貌似很认真地回答。
个人站长的英雄主义
2008年,北京科技大学生物学专业的大学生叶翔热衷于个人站长,早饭后到实验室打开有机反应实验,回宿舍研究Discuz。下午两三点,到实验室瞄一眼实验结果,把实验结果放到冰箱里,回去继续研究Wrodpress。
当时,为了玩劲乐团、Dota,他自己在学校架设私服。运营的网站日ip做到1万,广告费加上给做网站外包,赚了一些零花钱。
由于经常跟IDC服务商买服务器,叶翔开始接触到万网等服务商提供的基础工单管理系统。他发现这种数据化管理对于企业、用户双方非常高效。任何问题都可以追溯。
正是这个亲身经历,给他日后创业埋下了种子。
2009年7月,经过实验楼里挖土刨坑、种植白菜、培养蛾子、 测算毒理曲线,叶翔终于通过了自己的毕业设计。
在一个医疗互联网企业做技术前端实习后,他开始考雅思,考到澳大利亚一所大学,读IT管理专业的研究生。
大学期间,闲不住的叶翔又做了两个网站,其中一个是各种链接的分类,可以给客户引外链,帮助提升网站PR值。
“当时看来就是很LOW的这么一个网站,竟然有客户愿意付钱,虽然不多,但从国内出来的我完全没有想到。”
于此,他萌生了做工具类服务网站的想法。
打开ALEXA网站,从第一名往开始往后看大量的企业产品。看过大量to B端、to C端产品后,他发现美国to B端企业无论是产品还是商业模式上都很成熟。
“像国内目前火热的O2O、C2C,在国外早都有了。”
2010年,偶然间,他看到在ALEXA美国排名的499位、Zendesk的SaaS企业服务产品。彼时,Zendesk成立刚刚两年,服务客户也只有一两千家。但已经完成了B轮融资。
接着,他又搜索国内做SaaS产品的同类公司,发现标准企业SaaS服务的概念很少。在对比了国内外几类企业(uservoice、Zendesk、kayako、易维帮等)SaaS产品后,他开始考虑能否在国内做一家SaaS工单系统(一种网络软件系统,根据不同组织,部门和外部客户的需求,来由针对的管理,维护和追踪一系列的问题和请求)的公司。
2011年 ,叶翔学成回国,面临就业选择。父母建议刚毕业的他到企业找一份稳定工作,他决定把本来准备结婚的30万拿出来创业。
日,在注册公司后叶翔写下了公司的第一行代码,网站上线后,申请软件著作权。
内向的叶翔第一次打电话招聘时,先一张问题表才敢打电话。更有意思的是,刚开始叶翔为了取得前来应聘者的信任,干脆把学生证亮出来。
招聘到两个应届毕业生后,叶翔负责前端开发,两个技术负责后端开发。
2012年6月,在经历两个员工先后离职、又招聘刘铭(现在的技术总监)进来后,上线一套收费的工单系统(每月/客服座席/50元)。
产品功能只有基本的:工单查看、回复模板、触发器任务、自动化任务、SLA服务目标、帮助文档、自定义报告、客服绩效报告等功能。
改进后的的功能管理
意料之中,没有企业付费(企业需要跨平台服务,如语音电话、在线IM、微信等),这种状态持续了一年多。
这段时间,叶翔一个人做线上营销。他开始做线上搜索引擎优化。在各个网站(百度百科、贴吧、问答等)上发帖子。每天自己提问,自己回答,采纳自己的建议。
百度百科“工单系统”这个词条的创建者是他,“工单系统”、“helpdesk”的贴吧吧主也是他。
半年时间,叶翔每天“换马甲”与各种网站的编辑、吧主做斗争(编辑、吧主会删帖),累计发布几百篇问答。
“最开始我就是个程序员,后来因为要出去销售,天天看书。还参加了一次销售培训,带着你去大街上乱喊,深夜里找异性拥挤下。”
日,对于叶翔来说是有特殊意义的一天。是公司的第一单帐户入账信息。成都一家公司叫赛兔(做跨境仓储物流服务),打款4000块,年付。
“我马上打电话过去询问,客户说他们了解国外有Zendesk产品,看到本地有企业在做一样的产品就试试用用。后来我还专门去拜访,看他们如何用我的产品。他们还反馈说产品刷新太慢了等等。”
两个人的煎熬
第二单就遥遥无期了。那家公司有外国背景,很理解按劳付费模式。但国大部分公司没有这种付费习惯。
这期间他的状态是,整天吃住在公司里边,有时和新招来的一个刘铭做技术,有时打销售电话、上门推销产品,有时登录Zendesk网站研究产品功能细节。然后默默翻译成中文的帮助文档,写后台代码,做前台UI。
公司还是两个人,每月房租、水电、税务、工资等全部成本支出一万多块。通过给企业做外包服务,每月能有几百、上千的收入。叶翔算过,这样继续下去还能熬个一两年。
“虽然第一单之后半年内没有接到第二单,但正是第一单奠定了我的信心,我知道国内企业是有需求的。而且这个公司到现在一直用我们的产品。”
这时,叶翔开始通过深入研究Zendesk、uservioce、freshdesk等公司的产品,收集客户反馈来迭代自己的产品,增加跨平台服务接入。
比如IM电话、邮件、微信、微博、移动SDK、网页表单等。用户从各个渠道进来,都可以在一个平台进行系统化标准工单服务。这解决了企业服务人员在各种渠道来回切换的问题。并使这些“事件化”工单信息在售后人员中流动解决。
2013年7月,线上SEO(搜索引擎优化)带来了回报。
安徽一家科技公司通过百度搜索找到逸创云服务。当时他们需要定制服务,经过两人一周的产品开发、测试,完美解决了客户的七步流程标准化服务。
2013年,TO B的SaaS类创业公司开始大量出现。国内外资本市场都看好,媒体几乎每周报道融资案例。
2014年7月,一位投资人找到叶翔,劝说初创阶段产品可以通过免费来验证市场。果然,免费后注册量从开始的一天2、3个到后来一天30、50个。这表明产品有市场需求。
后来的增值服务套餐
公司邮箱里收到一封来自美国的邮件,来信表示对逸创感兴趣。叶翔回 信留了自己的电话。
晚上凌晨1点钟,来自美国的越洋电话,是美国一家投资基金。
原来,投资基金sierra ventures(西瑞雅)的投资人在查找国内类似Zendesk公司时,发现一家企业排名靠前,而且SEO(搜索引擎优化)很好。在百度搜索:工单系统、CSS(customer service support)、SaaS等关键词,叶翔的公司排名都在前几位。
几次电话联系后,投资人认为项目还在早期, 把叶翔介绍给了国内的创投基金九合创投王啸、险峰华兴赵阳、经纬中国熊飞等人。随后,叶翔提交了一页word(共列七个问题)的BP。
来自北京的一通电话带来转机。九合创投王啸联系叶翔去北京谈谈,叶翔摸着空空的钱包,让他们来成都。
在报销路费的承诺下,叶翔到中关村soho与王啸见面。
叶翔(左)在九合创投王啸(右)位于丹棱soho的办公室合影
“聊了没多久,王啸就要我签TS(Term Sheet),我当时说回去考虑下,然后到母校看了看当年住的宿舍。就回家跟父母商量了。”
日,九合创投150万天使投资到位。当时,公司账上只剩下2万块。网站注册用户几百家,付费用户只有几家。
天使融资后,公司团队扩张到9人(市场总监、PHP技术人员、ios技术、安卓技术),叶翔开始转变思路。考虑到国内小企业没有付费习惯,他把服务产品进行调整,基本功能完全免费,增值服务(移动sdk、电话语音等)单独收费。
很快,企业用户增加到6000家。
“推出免费工单系统,免费功能对于20、30人的小企业来说基本够用。中级、高级增值服务套餐,可以服务中型、大型企业。”
团队规模增加后,叶翔从日常工作中抽身出来,转向公司品牌宣传与下轮融资。2015年4月,经投资人介绍,唯猎资本的A轮投资1500万到位,金蝶跟投1000万战略投资。
金蝶作为投资方,其线下一千多家代理商渠道会给逸创带来品牌的背书、双方产品的集成、网站(友商网、云之家)的导流。而金蝶服务的传统企业客户将会为SaaS产品的市场增量带来想像空间。
战略转型:向大、中型企业用户收费
2014年5月Zendesk在纽约交易所上市。
康盛创想当年开发出全球知名的Discuz(PHP 社区论坛平台软件),通过免费迅速吸引了大量用户,也正是免费模式,受制于变现能力,最终被腾讯收购。
同样,国内大量SaaS企业拥有大量免费企业用户,产生收费很少,用户活跃度不足5%。
“在中国目前环境下,尤其在TO B行业,免费不能产生很大价值,因为转化很少。这是我在2015年4月份想通这个事情。”
这次,叶翔开始开始跑北上广为分公司选址,最后定到北京。公司产品方面增加了高级PLUS套餐(增加了客户成功团队支持+客户成长支持),并开发了移动端产品服务。
“客户是什么,决定你的商业模式是什么。网站都是免费客户,那基本上就是小型企业,依靠企业长成带动增值服务的商业模式时间成本太高。所以向大、中型客户转型的收费商业模式是目前的方向。”
与此同时,产品的迭代,功能的丰富,企业客服人员对新功能学习能力跟不上,甚至逸创公司内部新招聘的员工也需要时间学习产品。
叶翔设计了每周的固定产品培训时间,并考虑是否参考FRESHDESK的客服绩效方式(类似游戏升级的奖励方式,让客服对业务、技术等更专业)来改进产品设计。
“互联网企业产品接受、学习能力强,但付费观念不强,传统企业正好相反。”
2015年3月,Zendesk的CEO Mikkel Svane在中国与叶翔见面。以销售的导向Zendesk,目前全球销售团队有2千人,其模式与国内普遍的代理商模式截然不同。本质上,售后SaaS类企业还是依靠营销驱动建立规模优势。
逸创目前成都、北京共近60人的团队。成都主要是产品、技术,北京建立了十几个人的销售团队。
9月23日,A轮融资后与部分团队成员聚餐
目前服务的客户有360企业安全、百度云加速、uber、中国电信、顺风、罗辑思维、36kr。
接下来,叶翔希望攻下大企业旗下更多的产品线。
2015年,SaaS市场的细分领域、客户支持服务产品才开始热起来。其他同类产品也纷纷拿到投资。市场竞争白热起来。
原因被叶翔归结为国内企业一贯重视与钱最近的销售、技术、营销等环节,服务环节并不受企业重视。因此,销售型SaaS产品,营销型SaaS产品最先热起来。
SaaS服务门类众多,详情点击《中国市场最有价值的八个SaaS企业应用门类》
摩羯座的坚持
叶翔在这个阶段的目标是注册用户达到5~8万,活跃率达到20%,2000家付费企业,营业收入做到1500万。
回想起2014年6月,公司账上几乎没钱了,一直在等申请成都一个20万的政府专项资金补贴。此时应届毕业的刘铭做到技术总监时,工资一个月才发2千块。叶翔给自己发的还不到这个数。
“如果不是补贴及时到位,技术总监会离开,毕竟人家结婚了,有生活压力。那我就只剩一个光杆司令了。”
为什么能坚持下来?
“可能因为我是摩羯座的吧”86年的叶翔貌似很认真地回答。
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张禄桅
商界招商网:优质创业项目甄选、推荐平台。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商界网”或者“sj998_”,或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随时随地获得招商加盟项目数据。
分享文章:
投资额:5~~10万融资1千万 他用VR内容打动徐小平李开复--百度百家
融资1千万 他用VR内容打动徐小平李开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这些年,黄庄瘦了些,不再是0.1公吨(200斤)的大胖子了。
◆& 这些年,黄庄瘦了些,不再是0.1公吨(200斤)的大胖子了。
文| 铅笔道 记者 汪晨
VR依靠画面表现内容,黄庄则善用肢体、表情、语言。
3年前,他曾有一个疯狂的构想,将浴缸改造得底部透明,放上大电视,自制虚拟海底世界。浴者眼戴3D眼镜,腰绑吊环,原地游泳。“你可以想象,一个0.1公吨的大胖子吊在空中划水的场景。”
此后,他自制了一台卡片式的手机VR盒子,老婆还送了一台 Oculus DK1 让他体验。但黄庄对硬件制造存有敬畏之心,加上过往工作对产业链的了解,他选择做 VR 内容。
2014年10月,他和联合创始人陈曦一起成立了“脑穿越”。2015年4月前,他们利用安卓系统、Unity 3D 引擎研发出一款跑酷类游戏《VR Space Traveler》,一款恐怖体验游戏《VR Horror House》。
“脑穿越”团队还开发了一款 VR 大厅应用。应用中,用户可视觉控制准星,注视3秒后即可直接切换内容,不再需要反复戴上、脱下头盔,拿出手机切换。
目前,“脑穿越”已从7000余个 VR 内容中挑选出1200余个内容置入大厅,视频与游戏的比例约为2:1,总下载量超50万(含大厅与游戏)。
2015年10月,“脑穿越”获得了真格基金、创新工场1000万元的联合投资。
注: 黄庄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铅笔道愿与他一起为内容真实性背书。
VR构想成真
2013年9月,马尔代夫的海底世界,海水拂面,海龟缓缓飘过,小鱼匆匆游开。黄庄沉浸于此,8小时也不嫌累。
回国后,一个“神奇的想法”涌上黄的心头:改造出透明的游泳池或浴缸,底部摆放几台大电视。游泳时戴上 3D 眼镜,就仿佛置身于海底世界。“浴缸没法游泳,那就腰上绑个吊环,原地游动。”
黄沉迷于此,甚至画出了图纸,打算商用。但老婆大人一句话点醒了黄的迷梦:“你再想想,这个商业模式行吗?”
黄回头一算,考虑到房租、服装、设备等成本,用户单次花费需 500 元,最终放弃了这一设想,但制造虚拟现实空间的想法从此种在心头。
◆ 黄庄对 VR 的疯狂设想
10月,黄庄注意到了 Oculus&,此时的它还是一家小公司,但黄庄一见倾心。“当时我就指着它和老婆描述我的梦想,没想到她记住了。”
那年圣诞节,也正好是黄的生日。老婆拿来了一个大盒子礼物。“我就在想,不会是跑步仪,让我减肥吧?”
打开一看,是 Oculus DK1。
黄欣喜不已,立马组装,与电脑接线。“一戴上头盔玩游戏,我就觉得这是我想要的了。”
黄所玩游戏名为《海边小屋》。“我先在房间里走了走,向上看屋顶,向下看窗户和地板,再到户外,大海尽收眼底,耳边伴随着海鸥声。”
◆ 《海边小屋》游戏画面
当然,体验仍显原始。想在游戏中走动,黄得通过(键盘)方向键调动步伐;黄在现实中自觉行走,却将电脑拉动了数次。
但黄难掩心中喜悦。“原以为不可能的事,却在眼前呈现,感觉理想离我越来越近。”
难啃的硬件
黄对 Oculus 着迷,甚至想到自己动手。
在拿到 DK1 之前,他曾尝试着做一个简易的手机 VR 纸盒。
黄先了解了一番原理。他重新拿起高中物理课本,学习视角差、成像以及凸透镜的原理。他还买来各类倍数的放大镜、小刀、泡沫板、塑溶胶等材料, DIY 制作。
远远看去,黄犹如一位修表师傅。他挤着眼,拿着镜片边调边量,最后确定,“镜片与手机屏幕距离4.5公分”。再把泡沫板切割、黏贴,放置镜片,“大功告成”。
◆ 黄庄的DIY手机VR盒子。
他没想到,自己的 DIY 制作与谷歌的产品不谋而合。2014年6月,谷歌 Cardboard 发布,成本9.9美元,与黄所用材料几乎没有区别。
不过,黄不敢深入下去,直接制造 VR 硬件,包括将 DIY 纸盒商业化。
“我与高通某位负责人熟识,也曾展示过自己的 DIY 产品。他说这是好东西,但并没有硬件计划。”黄意识到,市场还未认知到 VR 的价值。
黄也对硬件制造怀有敬畏之心。在华硕、戴尔做高管多年,他知道硬件需要在技术、产业链、供应链上下苦功夫。“试错成本很高,只要错一次,模具就得重开,6个月后再决雌雄。”
这时,VR 内容生态还远未建立,贸然做硬件风险过大。
黄提起一件往事。在他任戴尔亚太区产品总监时,公司曾在2009年发布一款5寸屏幕的手机。“现在回过头看,它太有先见之明。”
但生态的不成熟让黄销售受阻。彼时,黄请软件商开发内容,几乎无人回应,2000台手机只得放在库房中落灰。“要内容没内容,要游戏没游戏,连中文输入法都没有。”
此刻,黄虽未确定方向,但敢肯定一件事:没有内容生态,单做硬件难以成功。
VR内容创业
日,深圳 3W 咖啡,黄庄与日后的联合创始人陈曦再次见面。
此前,两人曾在同一地点认识,交谈甚欢。“他学美术出身,后来做了游戏开发,之后参加了 Unity 举办的游戏开发者竞赛,获得第二名,我中途给了很多建议。”
再次见面,黄庄把自制的 VR 眼镜带了过去,准备聊一聊 VR,但陈曦先开了口。
“黄老师,你听说过虚拟现实吗?我最近在研究它,觉得特别有前景。”
黄感到惊讶:“这么巧?”
聊天中,陈曦还讲了 Unity 引擎制作 VR 游戏的基本原理:在手机游戏中置入两个“摄像机”,利用视角差让人眼观察,体验到沉浸感。
黄庄认为,陈曦所知内容已足够靠谱,他拿出了自己的 VR 眼镜。这一次轮到陈曦惊讶了。“真是值得纪念的一天。”
黄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从游戏入手,做 VR 内容。他打算发挥陈曦的特长,先试一试。三天后,陈曦接受了黄的邀请,决定共同创立“脑穿越”。
二人决定,还是先以安卓手机为开发平台。“手机 VR 受众广,能够短时间内迅速积累用户。”
10月,基于安卓系统、Unity 3D 引擎和荣耀3X手机,两人研发出第一款 VR 游戏的 DEMO 版。“5个车道,5辆赛车,用户控制其中一个车,用头切换赛道。”
之后,这款 DEMO 升级为《VR Space Traveler》。“5个赛道增至9个,车则变成了飞船,可以吃金币、石油,游戏可玩性提升。”2014年底,该游戏登陆了 Google Play 。
事后回忆起来,黄认为游戏的体验并不好。那时,手机有230~300克,加上 Cardboard 有400克左右,稍显笨重。另外,“手机 VR 这种沉浸式场景,让人玩跑酷这样的轻度游戏,回头想想都觉得挺傻”。
恐怖游戏+VR大厅
2015年1月,黄庄反思。“我觉得自己应该转变为空杯心态,放手让陈曦做。”
沟通后,陈曦在内部组建了一个工作室,并主动提出一个想法:将恐怖游戏与 VR 场景结合,听觉和视觉体验结合,创造出一种特殊体验场景。
当月,《VR Horror House》游戏启动研发,经历3次迭代后,于4月上线。“我们的工程师晚上加班测试游戏,一个人玩这个,心都拔凉拔凉的。”
他如此描述听觉体验:走到一个地方,猫在惨叫。再走到另一个地方,门会徐徐打开,伴随着“咯咯咯”声,远处还伴有“呜呜”声。
视觉体验更为重要。在不会卡顿的前提下,陈曦加上了比较精细的贴图。“室内,你能看到地上的血迹、碎裂的玻璃,还有废旧轮椅上的铁锈。”
黄庄的放手策略初见成效。游戏登陆 Google Play 后,用户飙升。
◆ 《VR Horror House》游戏画面
一天,团队内一位爱美的帅哥向黄庄吐槽:每次《恐怖之屋》玩到一半时,一条短信或微信弹出需要回复,他只得摘下头盔,拿出手机回复后接着玩。
对于帅哥来说,他的发型被弄乱了,不开心。对于黄庄而言,他发现了手机 VR 在体验上的另一个痛点。“每次切换游戏的时候,也是同样的流程,很痛苦。”
能不能让用户在一个场景内灵活切换 VR 内容?
陈曦有一个办法:“造”一个 VR 大厅,把每个游戏、视频等内容做成一个物件展现出来,再用准星瞄准的方式调用。
◆ “脑穿越”VR大厅画面
2015年5月份,VR 大厅开始研发。它具备2个功能:
1、整个过程全沉浸,能实现内容之间的平滑切换。中途,头盔不必反复戴上摘下。
2、内置精选 VR 游戏、视频、电影等,功能类似 App Store。“两个月时间,我们从2000款内容里,筛出了300~400款。”
如此,“脑穿越”开发了工具和内容两条产品线,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 Google Play 等应用商店就可以直接面对用户,不用适配大量的 VR 硬件机型,不用把工程师团队搭进去,我们可以专心开发应用。”
获得徐小平和李开复投资
2015年7月,“脑穿越”的 VR 大厅开发成功。黄庄回到此前工作过的创新工场,想让李开复帮忙“查验”。
当天,黄庄有些忐忑。“那时我们的交互和操作指引做得不是很好,产品也还不够精致。”
但等黄庄询问时,李开复不靠指点,就已点开大片观看。看到一个全景视频时,不由蹦出一句“不错哦”。“这时我的心才算落了地。”
之后,李开复提议:把产品做得更完整些,将商业计划描绘得更清晰些。“这时我确定了路径:坚持不做硬件,在 VR 内容上走 B2C 模式,上游面向手机厂商,下游直接面对 C 端用户。”
9月,黄庄与真格基金搭上了话。
16日,黄庄和另一位联合创始人王文豪来到北京耶鲁中心,参加真格的 Demoday 路演。路演项目很多,黄打听一番,觉得有些心急。“一个下午都在听项目,大家肯定都疲了。”
“快来快来。”此时,急于出门的徐小平招呼黄、王二人进来。
进门后,黄让徐小平直接戴上 VR ,试用产品。“他性子急,试了一下之后放下VR,说了一句‘好好,我知道了,知道了’,直接夺门而出。”
黄庄一个箭步跟上,抢在另一名创业者之前和徐小平进了电梯。他突然想起了那句著名的话:“要学会在电梯间内打动投资人。”
“我想利用手机这种寻常物件,让屌丝也能用上VR。”
“那硬件呢?硬件怎么解决?”
“硬件是生态的一部分,我不能做,但我相信,东莞那些人肯定会把手机 VR 硬件做到亲民的价格。这时用户门槛低了,加上手机不断更新换代,我们也就能体现出价值了。”
走出电梯,黄庄跟着徐小平跑到了旋转门外。“他看着我,点点头,说了句‘不错’,然后直接钻进他的红色特斯拉,开走了。”
黄没有多想,直接回到 Demoday 现场,拿出6个 VR 给投资经理试用。“他们开了一天的会,都在回微信,我就给美女看风景,给男士看美女。”暖场后,黄顺势讲出自己的商业计划,得到了认可。
10月,“脑穿越”获得真格基金和创新工场共计1000万元的投资。
此后,“脑穿越”加大了游戏研发力度,并扩招团队。 VR 大厅也做了减法,从 50M 减至 17M,此后又加至 28M 。“之前虽然减少了很多冗杂数据,但也减成了清汤挂面,太难看,我们还是加了些动画、光影效果。”
好在团队找到了大厅应用的平衡。“FPS(帧率)之前是28,现在能稳定在49~61之间。”
目前,“脑穿越”已从7000余个 VR 内容中挑选出1200余个内容置入大厅,视频与游戏的比例约为2:1。总下载量超50万(含大厅与游戏),覆盖119个国家地区。
游戏上,“脑穿越”新增1款游戏,类似于大炮台。另有一款正在开发中,计划于月发布。其团队也从融资前的7人增加至38人。
慢热两年后,VR终于迎来元年。今年,是否是创业者进入的最佳时机?
有创业者说,VR只是一个技术,里面的任何产业链条都存在机会,内容、工具、硬件......只缺一群有想象力、执行力,敢于冒险的先行者。这位先行者,可能是你吗?
6月,铅笔道将在北京举办VR沙龙(时间地点稍后公布),邀请一线的创业者、投资人前来探讨分享,如果你有兴趣,请报名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14万
阅读:10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直播网红们的未来在哪里?
老胡说科技
大佬鸣(丛硕鸣)的体育天地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戏猫 融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