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升和一斗斗的区别

一升和一公升有什么区别_百度知道一升和一公升是不是一个意思? - 爱问知识人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491531',
container: s,
size: '150,90',
display: 'inlay-fix'
一升和一公升是不是一个意思?
一样,也不一样。从二方面说。
第一点,升:中国古代计量单位之一,有担、升、斗作计量。是容积计量。但是一担也作100市斤计。所以从这一点上说,一升和一公升不是一个意思,不一样。
第二点,升作为国际通用容积计量单位,早期翻译成公升,后来统一称升,都有是表示1立方分米。虽着时代发展,今天的升,一般是指国际标准单位升。用小写L表示。常用的有毫升ml、升l、立方米m3。所以一升和一公升是一个意思。但现在一般不说公升而已。
叫&一升的眼泪&,也有翻译成&一公升的眼泪&. 是一样的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斗与升的关系_百度知道古代计量单位之间是如何换算的?升、斗、石、斛之间是如何换算的?十升等于一斗?十斗等于一石?十斗等于一斛还是五斗等于一斛?据说古代是十斗等于一斛,但南宋末年改为五斗等于一斛.而整个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四者的换算是否有变化呢?
中国历代量制演变简表1、战国:1)齐:1钟 = 10釜,1釜 = 4区,1区 = 4豆,1豆 = 4升2)秦:1斛 = 10斗,1斗 = 10升3)楚:1筲 =5升4)三晋:1斛 = 10斗,1斗 = 10升2、秦:1斛 = 10斗,1斗 = 10升统一换算(毫升):1斛 = 20000,1斗 = 2000,1升 = 2003、汉:1斛 = 10斗,1斗 = 10升,1升 = 10合,1合 = 2龠,1龠 = 5撮,1撮 = 4圭统一换算(毫升):1斛 =20000,1斗 = 2000,1升 = 200,1合 = 20,1龠 = 10,1撮 = 2,1圭 = 0.54、三国两晋:1斛 = 10斗,1斗 = 10升,1升 = 10合统一换算(毫升):1斛 =20450,1斗 = 2045,1升 = 204.5,1合 = 20.455、南北朝:1斛 = 10斗,1斗 = 10升,1升 = 10合统一换算(毫升):1斛 =30000,1斗 = 3000,1升 = 300,1合 = 306、隋:1斛 = 10斗,1斗 = 10升,1升 = 10合统一换算(毫升):开皇:1斛 = 60000,1斗 =6000,1升 =600,1合 = 60大业:1斛 =20000,1斗 =2000,1升 =200,1合 = 207、唐:1斛 = 10斗,1斗 = 10升,1升 = 10合 统一换算(毫升):大:1斛 = 60000,1斗 =6000,1升 =600,1合 = 60小:1斛 =20000,1斗 =2000,1升 =200,1合 = 208、宋:1石 = 2斛,1斛 = 5斗,1斗 = 10升 1升 = 10合 统一换算(毫升):1石 = 67000,1斛 =33500,1斗 = 6700,1升 = 670,1合 = 679、元:1石 = 2斛,1斛 = 5斗,1斗 = 10升 1升 = 10合 统一换算(毫升):1石 = 95000,1斛 = 47500,1斗 = 9500,1升 = 950,1合 = 9510、明:1石 = 2斛,1斛 = 5斗,1斗 = 10升 1升 = 10合 统一换算(毫升):1石 = 斛 = 50000,1斗 =10000,1升 = 1000,1合 = 10011、清:1石 = 2斛,1斛 = 5斗,1斗 = 10升 1升 = 10合 统一换算(毫升):1石 = 斛 = 50000,1斗 =10000,1升 = 1000,1合 = 100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乡村佚事&&远去的计量工具——斗与升
远去的计量工具——斗与升
过去在农村特别是粮食的计量,大都是用斗与升来作工具,如果再多一些就论石(dan),或者直接论块,也就是一布口袋。斗与升的形状基本一样,底是正方形,帮是一样大的矩形,只不过斗是底大口小且口朝上,升是底小口大朝上。那么,斗、升、石、块之间,它们是怎样换算的呢?
需要说明的是,这是容量单位,不是重量单位。不同的粮食比量是不同的,一般说来,一斗大豆重约30斤,一斗谷子重约25斤,一斗高粱重约28斤,最数小麦比重大,一斗约重32斤。当然,这主要看粮食的成熟和干湿程度,也是说指的是容积而不是重量,成色如何主要凭眼色和经验。
它们之间的换算方法是,一石等于10斗,一斗等于10升,一升等于10合,一合等于10勺,一勺等于10撮。后面的三个计量单位可能在生产力低的时候使用的多,以后一般不用。过去,农民互相之间借贷,特别是地主收地租支工钱,因为粮食是人们主要的生活资料,再加物价不稳定,所以都讲究粮食,就是封建社会官员的俸禄,解放初期干部的工资,也是用粮食支付,主要用斗升石计算,当然也有用称论斤来计算的。为了公平,不论斗升都配一工具——抹子,也就是说盛满一斗或一升,最后用抹子抹平,说地主用带弧度的抹子,收的时候弯度朝上,放的时候弯度朝下,那就是一种剥削方法。
这种计量方法,各地一般相同,但也有差异,特别是时代不同,差异较大。这和过去各地量地的杆子一样,县官官印10倍长的叫官杆,各村的就叫张家杆或李家杆什么的,斗也有张家斗李家斗。一八十岁老者告诉我说,他们村里是六升一斗,也不知啥原因。还有一般说五斗是一块(一口袋),也不知口袋是不是一样大小。现在说一石等于100斤,查资料汉代有一重量单位叫钧,一钧30斤,三钧叫一石,那么就是90斤,与现在差10斤。这石因为和一担重量差不多,所以后来也叫一担。还有一种铜币叫五铢,开始也是以重量为标准铸造的,24铢等于一两,也不知与其它的怎样换算。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斗的图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