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塔尔族为什么帽子后面有个白色帽子纱巾?

头上戴着三角形的帽子,有个纱披下来,肚子上还有个围裙是哪个民族的服装?_百度知道回民风俗习惯。女的为什么戴纱巾_百度知道> 查看图片
支持键盘← →键翻阅图片
中国有56个民族,你真正了解的又有多少?复古风吹袭,都在膜拜国外的公主名媛博主达人,烦请转身欣赏下56个民族的美女,各个民族打扮风俗虽皆不同,但色彩斑斓,细腻华丽,民族美女同是一家。(图的原作者/德珍)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
http://img3./photo/-29/8A34OC6D4CJ80026.jpg
http://img4./photo/-29/t_8A34OC6D4CJ80026.jpg
阿昌族是中国云南境内最早的世居民族之一。未婚少女平时多着各色大襟或对襟上衣、黑色长裤,外系围腰,头戴黑色包头。梁河地区的少女也喜欢穿筒裙。已婚妇女一般穿蓝黑色对襟上衣和筒裙,小腿裹绑腿,喜用黑布缠出类似尖顶帽状的高包头,包头顶端还垂挂四五个五彩小绣球,颇具特色。
http://img6./photo/-29/8A34NQ634CJ80026.jpg
http://img2./photo/-29/t_8A34NQ634CJ80026.jpg
白族是我国西南边疆一个少数民族。茶马古道就是白族马帮与藏区进行茶马交易走出来的哦。白族人崇尚白色,服饰款式各地略有不同,以白色衣服为尊贵。在白族姑娘的头饰上,蕴含着熟悉词语:风花雪月。解释:白族少女的帽子,垂下的惠子是下关的风;艳丽的花饰是上关的花,帽顶的洁白是苍山雪,弯弯的造型是洱海月。 
http://img5./photo/-29/8A34NR174CJ80026.jpg
http://img6./photo/-29/t_8A34NR174CJ80026.jpg
保安族。在雄伟奇险的积石山下,汹涌澎湃的黄河咆哮而出。雄关耸峙,村陌交辉,山泉淙淙,风景壮丽。那就是大禹开始治水的源头。妇女多喜穿紫红、绿色等色彩鲜艳的灯芯绒衣裤。现在,也有许多妇女仿效汉族妇女,头上系各色纱巾。 
http://img5./photo/-29/8A34NRUU4CJ80026.jpg
http://img2./photo/-29/t_8A34NRUU4CJ80026.jpg
布朗族是中国西南历史悠久的一个古老土著民族。施甸居住着的濮人,自称“乌”,他称本人,俗称“花濮蛮”。布朗族青年从小就要学唱各种曲调,弹奏各种乐器。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http://img4./photo/-29/8A34NT3D4CJ80026.jpg
http://img3./photo/-29/t_8A34NT3D4CJ80026.jpg
布依族是云贵高原东南部的土著居民,早在石器时代就在这里劳动生息。在布依族聚居的扁担山一带,少女喜穿滚边短衣,系绸缎腰带,头戴织锦头帕,以粗发辫盘扎头巾,额上为织锦图案和数圈发辫,下穿裤子,着绣花鞋。青年女性穿蜡染百褶裙,斜襟短衣,绣花盘肩;头戴织锦头巾,耳边垂着一束各色线做成的耍须。已婚者的头饰戴“更考”,以竹笋壳和布匹制成,形如撮箕,前圆后矩。
http://img4./photo/-29/8A34NU2K4CJ80026.jpg
http://img3./photo/-29/t_8A34NU2K4CJ80026.jpg
藏族众所周知,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历史悠久。藏药医学是中国医学重要一部分
http://img3./photo/-29/8A34NV8G4CJ80026.jpg
http://img2./photo/-29/t_8A34NV8G4CJ80026.jpg
朝鲜族是东北亚主要民族之一,长期以来在中国东北或是聚居或是与其他民族杂居。朝鲜民族能歌善舞,无论年节喜庆,还是家庭聚会,男女老幼伴随着沉稳的鼓点与伽倻琴,翩跹起舞习以为常。
http://img5./photo/-29/8A34O02O4CJ80026.jpg
http://img3./photo/-29/t_8A34O02O4CJ80026.jpg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市。“达斡尔”意即“开拓者”。 十七世纪中叶,达斡尔族为维护祖国统一,打响了武装抗击沙俄入侵的第一枪。在浴血奋战了半个世纪之后,离开了世居的黑龙江北岸,南迁到大兴安岭、嫩江流域。
http://img3./photo/-29/8A34O.jpg
http://img2./photo/-29/t_8A34O.jpg
傣族妇女的穿着打扮,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傣族妇女一般都长得身材苗条,面目清纯娇美,看上去婷婷玉立,仪态万方,因此素有“金孔雀”的美称。她们不仅长得美,而且还善于打扮,一个个用独具特色的服饰把自己装扮得如花似玉。
http://img3./photo/-29/8A34O1V94CJ80026.jpg
http://img6./photo/-29/t_8A34O1V94CJ80026.jpg
最引人注目的是女子身上的腰箍。按德昂人的习惯,姑娘成年后,都要在裙子的腰部佩戴上数个、甚至数十个腰箍。腰箍大多用藤篾编成,也有的前半部分是藤篾,后半部分是螺旋形的银丝。藤圈宽窄粗细不一,多漆成红、黑、绿等色。
http://img6./photo/-29/8A34O2TB4CJ80026.jpg
http://img3./photo/-29/t_8A34O2TB4CJ80026.jpg
东乡族是我国甘肃地区颇具特色的一个少数民族,其历史、民俗十分悠久,融合发展了多方文化,形成了今天的东乡族。女子一般戴丝、绸制成的盖头”,少女及新婚少妇戴绿色的,中年妇女戴青色的,年老妇女戴白色的。盖头一般要长到腰际,头发全部被盖住。
http://img3./photo/-29/8A34O3Q14CJ80026.jpg
http://img3./photo/-29/t_8A34O3Q14CJ80026.jpg
侗族少女女裙分季节,多用黑色。头饰喜欢镶花银饰。讲究色彩配合,通常以一种颜色为主,类比色为副,再用对比性颜色装饰。主次分明,色调明快而恬静,柔和而娴雅。洛香妇女春节穿青色无领衣,围黑色裙,内衬镶花边衣裙,腰前扎一幅天蓝色围兜,身后垂青、白色飘带,配以红丝带。
http://img6./photo/-29/8A34O4NP4CJ80026.jpg
http://img2./photo/-29/t_8A34O4NP4CJ80026.jpg
独龙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旧称“俅人”。独龙族的传统服装一般穿黑白直条相交的麻布或棉布衣,下穿短裤,习惯用麻布一块从左肩腋下斜拉至胸前,袒露左肩右臂,左肩一角用草绳或竹针拴结,腰间佩带弩弓、箭包和砍刀。女子多在腰间系戴染色的油藤圈作装饰。
http://img5./photo/-29/8A34O5NA4CJ80026.jpg
http://img4./photo/-29/t_8A34O5NA4CJ80026.jpg
俄罗斯族是俄罗斯移民的后裔,属于东斯拉夫人中的一个族群。俄罗斯族的传统服饰丰富多彩,人们在不同季节里,选择不同颜色、不同款式的衣着。发型偏爱大波浪,花朵是必不可少装饰物。女子夏季多穿短上衣和短袖、半开胸、卡腰式、大摆绣花或印花的连衣裙,也有的上穿无领绣花衬衫,下穿自制的白色大长裙,上面绣着色彩。
http://img4./photo/-29/8A34O6O84CJ80026.jpg
http://img4./photo/-29/t_8A34O6O84CJ80026.jpg
在长期的游猎生活中,鄂伦春人独具匠心,创造了极富民族特色的狍皮服饰文化。狍皮不仅经久耐磨,而且防寒性能极好。不同季节的狍皮,可以制作各种不同的衣着。帽饰也多以狍皮为主。
http://img3./photo/-29/8A34O7NJ4CJ80026.jpg
http://img3./photo/-29/t_8A34O7NJ4CJ80026.jpg
鄂温克族人
鄂温克族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讷河县和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是民族自称,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无论男女,衣边、衣领等处都用布或羔皮制作的装饰品镶边,穿用时束上腰带。鄂温克族女子普遍戴耳环、手镯、戒指,或镶饰珊瑚、玛瑙。同时侧边编发也是她们常见的发型。
http://img3./photo/-29/8A34O8MQ4CJ80026.jpg
http://img3./photo/-29/t_8A34O8MQ4CJ80026.jpg
高山族主要居住在中国台湾省,也有少数散居在大陆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区。头饰也多野花形状。
http://img4./photo/-29/8A34O9KI4CJ80026.jpg
http://img3./photo/-29/t_8A34O9KI4CJ80026.jpg
女子多穿右襟无领上衣,下身或穿长裤或穿长短不一的裙子,襟沿、袖子等处缀绣五彩花边,系绣花围腰,胸佩各色款式的银饰。头饰也是五彩花边,呈W形。
http://img4./photo/-29/8A34OA9H4CJ80026.jpg
http://img3./photo/-29/t_8A34OA9H4CJ80026.jpg
哈萨克自古是一个混血的突厥民族,体貌特征多样。有趋于北欧,东亚,西亚等各种。是“丝绸之路”古老的开发者和经营者之一。年轻的姑娘喜欢穿连衣裙,裙袖有美丽的绣花,裙摆阔大自然成褶。上身外套紧身坎肩,坎肩上绣有美丽的图案并缀有五颜六色的饰品。帽饰以高筒帽为主,层层叠叠。
http://img4./photo/-29/8A34OB7M4CJ80026.jpg
http://img4./photo/-29/t_8A34OB7M4CJ80026.jpg
赫哲族。中国北方唯一以捕鱼为生的民族。赫哲族的服饰别具特色,有用鱼皮做成的鱼皮长衫、鱼皮套裤、鱼皮靰鞡,鱼皮衣的特点是轻巧、暖和、经久耐磨耐扯,且不透水。
http://img2./photo/-29/8A34OD5J4CJ80026.jpg
http://img2./photo/-29/t_8A34OD5J4CJ80026.jpg
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又称礼拜寺。回族女子常戴盖头。盖头也有讲究,老年妇女戴白色的,显得洁白大方;中年妇女戴黑色的,显得庄重高雅;妇女戴黑色的,显得庄重高雅;未婚女子戴绿色的,显得清新秀丽。不少已婚妇女平时也戴白色或黑。
http://img5./photo/-29/8A34OE3J4CJ80026.jpg
http://img4./photo/-29/t_8A34OE3J4CJ80026.jpg
基诺族女子头巾多采用白布,呈条纹状,红色镶边。上衣为无领对开,上半部多采用黑布或白布,下半部及衣袖用红、蓝、黄、白等7色布配制或刺绣而成,用红色镶边,上衣背部缝一块约3寸见方的白布,上面绣有圆形太阳花式图案(基诺族称月亮花);内衣为上部呈方形下呈菱形的兜肚式紧身衣,上部方形为鲜艳的条饰花纹。
http://img2./photo/-29/8A34OET84CJ80026.jpg
http://img4./photo/-29/t_8A34OET84CJ80026.jpg
京族,是中国南方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海滨渔业少数民族,同时是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京族女子多戴精致斗笠,内挂菱形遮胸布,外穿无领、对襟短上衣,衣身较紧,衣袖很窄,下着宽腿长裤,多为黑色或褐色。外出时,外套淡色旗袍式长外衣。
http://img2./photo/-29/8A34OFNU4CJ80026.jpg
http://img2./photo/-29/t_8A34OFNU4CJ80026.jpg
中国云南世居民族之一。盛装时的女子上衣前后及肩上都缀有许多银泡泡、银片,颈上挂七个银项圈或一串银链子或银铃,耳朵上戴比手指还长的银耳筒,手上戴一对或两对粗大刻花的银手镯。女子戴银首饰越多表示越能干,越富有。头顶帽饰后面多缀有流苏。
http://img5./photo/-29/8A34OGIG4CJ80026.jpg
http://img6./photo/-29/t_8A34OGIG4CJ80026.jpg
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女子戴圆形金丝绒红色花帽,叫“塔克西”,上面蒙上头巾。另一种帽子叫“艾力其克”,镶有装饰品和刺绣。戴这种帽子时,里面要戴绣花软帽。冬季戴“卡尔帕克”,毛毡制成,顶加帽穗,帽面用呢料或布料,帽两侧开口,顶部一般是白色。后两种帽子比较古老,多数人不戴。
http://img3./photo/-29/8A34OH8G4CJ80026.jpg
http://img3./photo/-29/t_8A34OH8G4CJ80026.jpg
拉祜(hu)族
拉祜(hu)族与彝族、哈尼族、傈僳族、纳西族、基诺族等属于同一族源。拉祜族喜欢黑色,服装大都以黑布衬底,用彩线和色布缀上各种花边图案,再嵌上洁白的银袍,使整个色彩既深沉而又对比鲜明,给人以无限的美感。
http://img6./photo/-29/8A34OI6F4CJ80026.jpg
http://img4./photo/-29/t_8A34OI6F4CJ80026.jpg
黎族,女子的装饰一般穿对襟或偏襟,直领或圆领上衣,上衣边沿绣花,并缀以贝壳、铜钱、穿珠等饰品,下身穿桶裙,再加上头发扎成球形,再加上插上个银簪或者骨簪。每年三月三,黎族人民都会穿上他们独特的服饰为大家展示他们独特的魅力的。
http://img2./photo/-29/8A34OJ584CJ80026.jpg
http://img3./photo/-29/t_8A34OJ584CJ80026.jpg
傈僳族渊源于南迁的古氏羌人,与彝族同属一个族源。是中国、缅甸、印度和泰国的一个跨国性质的少数民族。
http://img2./photo/-29/8A34OK2U4CJ80026.jpg
http://img3./photo/-29/t_8A34OK2U4CJ80026.jpg
珞巴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少的一个民族,仅有3000人。珞巴族女子喜穿麻布织的对襟无领窄袖上衣,外披一张小牛皮,下身围上略过膝部的紧身筒裙,小腿裹上裹腿,两端用带子扎紧。她们很重视佩戴装饰品,除银质和铜质手镯、戒指外,还有几十圈的蓝白颜色相间的珠项链,头部也会戴银饰发带。
http://img3./photo/-29/8A34OL1Q4CJ80026.jpg
http://img2./photo/-29/t_8A34OL1Q4CJ80026.jpg
满族旧称满洲族,之前亦称为满民、满人、旗人等,满族旧称女真,后改名满洲族。
http://img2./photo/-29/8A34OLN14CJ80026.jpg
http://img5./photo/-29/t_8A34OLN14CJ80026.jpg
毛南族,他们是岭西的土著民族。虽然毛南族人口较少,但他们却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闻名于世。男女都喜欢穿着蓝色和青色的大襟和对襟衫。妇女穿镶有两道花边的右开襟上衣及滚边裤子,留辫梳髻。戴手镯、银牌等饰品,尤其喜欢戴花竹帽。
http://img6./photo/-29/8A34OML94CJ80026.jpg
http://img4./photo/-29/t_8A34OML94CJ80026.jpg
门巴族,与藏族水乳交融的民族,由于长期与藏族共居杂处,服饰和生活习俗与藏族接近。门隅地区男女都穿土红色氆氇袍子和红黑色软底长筒靴,头戴褐顶桔黄边小帽、前沿留有缺口。女子身前围一条白氆氇围裙,背上披一块作避邪用的小牛皮,佩挂松石、珊瑚玛瑙等串饰。
http://img2./photo/-29/8A34ONDT4CJ80026.jpg
http://img5./photo/-29/t_8A34ONDT4CJ80026.jpg
蒙古族是我国东北主要民族之一
http://img3./photo/-29/8A34OO734CJ80026.jpg
http://img3./photo/-29/t_8A34OO734CJ80026.jpg
苗家的姑娘最爱穿百褶裙,一条裙子上的褶有500多个,而且层数很多,有的多达三四十层。这些裙子从纺织布到漂染缝制,一直到最后绘图绣花,都是姑娘们自己独立完成,再加上亲手刺绣的花腰带,花胸兜,真是异彩纷呈,美不胜收。 头饰包括银角、银扇、银帽、银围帕、银飘头排等。
http://img6./photo/-29/8A34OP2T4CJ80026.jpg
http://img3./photo/-29/t_8A34OP2T4CJ80026.jpg
仫佬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一个山地民族。女子上衣很短,仅及腰,袖背上全部绣上鳞状花纹。下穿无褶筒裙,脚上穿的是钩尖鞋。
http://img4./photo/-29/8A34OQ0S4CJ80026.jpg
http://img3./photo/-29/t_8A34OQ0S4CJ80026.jpg
纳西族系古羌人后裔,自西北河湟地区南迁,与土著融合而形成。每逢节日,纳西族女子都要穿上传统的民族服装和披上她们最喜爱的服饰,七星披肩。这种披肩五彩缤纷,十分美丽。它是用整块的黑羊皮做成的,上部缝着6厘米的黑呢子边,两肩处有用丝线绣成的日月图案。
http://img6./photo/-29/8A34OQV24CJ80026.jpg
http://img6./photo/-29/t_8A34OQV24CJ80026.jpg
怒族是中国人口较少、使用语种较多的民族之一。女子一般穿敞襟宽胸、衣长到踝的麻布袍,在衣服前后摆的接口处,缀一块红色的镶边布。年轻少女喜欢在麻布袍的外面加一条围裙,并在衣服边上绣上各色花边
http://img4./photo/-29/8A34ORK74CJ80026.jpg
http://img2./photo/-29/t_8A34ORK74CJ80026.jpg
普米族是中国古代民族氐羌的后裔。普米族女子多留长发并以发辫粗大为美,喜欢用牦牛尾和丝线编入发辫之中,盘于头顶,外包黑布包头;宁蒗地区的普米族女子多穿束腰、多褶的长裙,在裙子的中间,通常都横绣一道红色彩线。
http://img6./photo/-29/8A34OSHU4CJ80026.jpg
http://img2./photo/-29/t_8A34OSHU4CJ80026.jpg
http://img6./photo/-29/8A34OTD14CJ80026.jpg
http://img3./photo/-29/t_8A34OTD14CJ80026.jpg
http://img4./photo/-29/8A34OU1N4CJ80026.jpg
http://img2./photo/-29/t_8A34OU1N4CJ80026.jpg
畲族是我国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他们自称“山哈”。人口较少。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畲族服装崇尚青蓝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
http://img6./photo/-29/8A34OVJB4CJ80026.jpg
http://img4./photo/-29/t_8A34OVJB4CJ80026.jpg
水族自称“海水”,意为水人。早在秦汉以前,岭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一带就居住着许多部落,据考水族是从其中一个叫做“骆越”的部落发展起来的。水族女服多以水家布缝制,无领大襟半长衫或长衫。长衫过膝,一般不绣花边。
http://img3./photo/-29/8A34P0IU4CJ80026.jpg
http://img4./photo/-29/t_8A34P0IU4CJ80026.jpg
塔吉克族是塔吉克斯坦的主要民族和中国的少数民族。女子戴圆顶绣花棉帽,帽的后半部垂有后帘。配以耳环、各种宝石项链和称为“阿勒卡”的圆形银胸饰,显得娇美、艳丽,楚楚动人。
http://img5./photo/-29/8A34P1JT4CJ80026.jpg
http://img3./photo/-29/t_8A34P1JT4CJ80026.jpg
塔塔尔族主要散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属于白色人种。女子以戴镶有珠子的小花帽为美,外面再罩上一块大纱巾,喜穿白、黄或紫红色连衫带绉边的长裙,以耳环、手镯和红珠项链为装饰
http://img5./photo/-29/8A34P2DH4CJ80026.jpg
http://img3./photo/-29/t_8A34P2DH4CJ80026.jpg
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织绣艺术是土家族妇女的传统工艺。土家族的传统工艺还有雕刻、绘画、剪纸、蜡染等。土家织锦又称“西兰卡普”,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 妇女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着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
http://img3./photo/-29/8A34P.jpg
http://img5./photo/-29/t_8A34P.jpg
http://img3./photo/-29/8A34P3TO4CJ80026.jpg
http://img6./photo/-29/t_8A34P3TO4CJ80026.jpg
佤族 阿佤山的古老居民,佤族人豪爽好客,迎接客人以酒当先,认为无酒不成礼。佤族待客敬酒习俗多样。
http://img3./photo/-29/8A34P4G04CJ80026.jpg
http://img4./photo/-29/t_8A34P4G04CJ80026.jpg
维吾尔族。在中国西北边陲新疆,有一座白雪皑皑的天山,天山脚下聚居着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维吾尔族。花帽,是维吾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美丽的标志之一。
http://img4./photo/-29/8A34P5C64CJ80026.jpg
http://img3./photo/-29/t_8A34P5C64CJ80026.jpg
乌孜别克族
乌孜别克美女戴小花帽时外披长花色头巾,再穿上带有花纹的马靴,显得别有一番风韵。 戴的首饰样式繁多,质料考究。金、银、珠、玉、绒、绢精工制成的簪、环、花,错落有致地戴在头上,再配上精美玲珑的耳环、金光闪烁的项链、戒指,那真是珠光翠影,大有时装模特的风范。
http://img4./photo/-29/8A34P5VU4CJ80026.jpg
http://img2./photo/-29/t_8A34P5VU4CJ80026.jpg
锡伯族是古代鲜卑人的后裔。是新疆十三个世居民族之一。我国的锡伯族有十万余人,它也是一个人口虽少,却分居东北和西北两个地区的民族。
http://img3./photo/-29/8A34P6SE4CJ80026.jpg
http://img6./photo/-29/t_8A34P6SE4CJ80026.jpg
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衣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 花纹。发结细辫绕于头顶,围以五色细珠,衣襟的颈部至胸前绣有花彩纹饰。男子则喜欢蓄发盘髻,并以红布或青布包头,穿无领对襟长袖衣,衣外斜挎白布“坎肩”,下着大裤脚长裤。
http://img6./photo/-29/8A34P7HU4CJ80026.jpg
http://img3./photo/-29/t_8A34P7HU4CJ80026.jpg
彝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 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男女外出时身披擦尔瓦。首饰有耳坠、手镯、戒指、领排花等,多用金银及玉石做成。
http://img3./photo/-29/8A34P8FK4CJ80026.jpg
http://img3./photo/-29/t_8A34P8FK4CJ80026.jpg
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是仡佬族的发祥地。仡佬族吃苦耐劳,忠勇善战,在历史上常被征募当兵打仗做先锋。女子上着齐腰短上衣,绣着鳞状花纹,下着无褶长筒裙,以青、红、白三色分为三段,外罩前短后长的青色无袖长袍,头缠青布长头帕,脚穿钩尖鞋。
http://img4./photo/-29/8A34P9DM4CJ80026.jpg
http://img3./photo/-29/t_8A34P9DM4CJ80026.jpg
裕固族裕固族主要从事畜牧业,信奉喇嘛教。在风俗习惯 上近似藏族。盛产玉石最为著名。
http://img2./photo/-29/8A34PAAL4CJ80026.jpg
http://img5./photo/-29/t_8A34PAAL4CJ80026.jpg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女子有带银手镯辟邪的传统,多见小女孩、少女佩戴。未婚女子喜爱长发,留刘海(以此区分婚否),通常把左边头发梳绕到右边(约三七分)用发卡固定,或扎长辫一条,辫尾扎一条彩巾,劳作时把发辫盘上头顶固定。已婚妇女则梳龙凤髻。
http://img2./photo/-29/8A34PAV64CJ80026.jpg
http://img4./photo/-29/t_8A34PAV64CJ80026.jpg
相关图集推荐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字号:
塔塔尔族 点燃知识明灯的人
中国网 .cn  时间:
九、塔塔尔族的美术
刺绣:塔塔尔族的民间刺绣工艺品,是独具民族风格的工艺美术品之一。塔塔尔族妇女是剌绣的能工巧匠。她们将丰富多彩的自然界花形,在写实的基础上,通过高度的艺术提练,概括、夸张为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强烈民族情趣的图案。常见的图案多为各种花卉草木的造型,并大量运用几何图案,使图纹更富有变化。
塔塔尔族民间剌绣的工艺方法可分为:丝线手绣、丝线结绣、“十”字花绣、“米”字花绣、钩花剌绣、挑花剌绣、串珠片绣等。一般在帽子、头巾、枕巾、手帕、床单、袖口、领口、衣襟上剌绣各种花卉草木,结构大方、色泽明快、形象逼真,给人清秀美丽之感。
枕头:在塔塔尔民族的家庭中,枕头不仅仅是枕具,而且是被当作工艺品摆设的,大多放在客厅的床上或箱子上,罩上一层色泽鲜艳的方巾,隐隐透出枕头的图案,美观大方,令室内生辉。塔塔尔族的鸭绒枕头呈方形,其枕套用洁自的棉布或绸缎作面,枕套中央,绣有自由对称的花卉纹样。它们千姿百态,或含苞待放,或枝蔓交织,加上花蕾、花瓣、叶脉的线条不同,颜色的浓淡不同,针脚的疏密不同,布局的虚实不同,能变幻出各种各样的造型来。
帽子:塔塔尔族的帽子是一种精湛的工艺品,它的做工精细,颜色鲜艳,光彩夺目。夏式的帽子,分男式和女式两种,男式帽子,大多用深黑、墨绿、淡绿色的绸缎或平绒作面,用淡黄色、金黄色金线绣花,也有不绣花的枣红面黑帽沿的单帽。女式帽子,大多用深红、淡红、紫红的金丝绒或平绒作面,用咖啡色或棕色平绒作帽沿,用白色或乳白色丝线绣花,其图案以一朵或二朵鲜花构成,富有诗情画意。也有用各色丝线串连闪闪发光的各色珠子绣成的小花帽,戴起来雄姿勃勃、精神抖擞。
十、塔塔尔族的建筑
塔塔尔族的建筑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它呈寺院和民间住宅两类风格。
寺院的拱门、穹隆、塔楼和栅栏构成它外部轮廓的特点。清真寺内的神龛——“麦合拉甫”居拜殿西方,是掌教阿訇伊麻目的位置。另有木制楼梯形高座——“明拜尔”置于拜殿右角,信教群众进入清真寺大庭内举行礼拜仪式时,阿訇坐其上, 讲经、朗读圣训和教法教规等。“麦合拉甫”和“明拜尔”造型别致,颇具特色,彩绘艺术高超,极为繁复华丽,金碧辉煌。
十一、塔塔尔族的娱乐
塔塔尔族的民间体育活动多在传统民族节日的欢乐日子里举行,也有时在百花盛开、明媚晴朗的假日举行。
赛跳跑:是塔塔尔族民间开展最为普遍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为了使此项目更富有情趣,他们别出心裁,想出许多新招式。每逢节假日,塔塔尔人在组织此项活动时,让参加比赛者在腿上绑着一个小沙袋,口中衔着一把小匙子,匙内放着一枚生鸡蛋,比赛开始前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待命出发,当裁制员一声哨响,口衔着放有鸡蛋的小匙把儿的运动员们,便凭借各自的咬合力和平衡能力开始了一定距离内限时赛跑,鸡蛋没有落地、最先跑到目的为优胜,并加以重奖。
赛马:赛马是塔塔尔族人民喜爱的传统娱乐和体育活动。参加比赛的马匹,几个月前就要挑选和训练,赛马场、一般为平坦的大草场,赛程一般10—20公里,也有30公里的,终点设在指挥台前。赛马的骑手为少年男子,一般是10岁左右儿童,少则二三十人,多则40—60人。赛前,领队带领骑手绕场两周,同观众见面。小骑手头戴花帽,左手引缰,右手执鞭,精神抖擞。参赛马匹不备鞍具,经骑手经心打扮,额头翘起“朝天辨”,鬃毛编成辨子,扎上鲜艳的绸带,马尾打结卷起。绕场完毕,人马一字排列起跑线上。一声令下,如箭离弦,骑手纵马扬鞭,观众热烈喝彩,声震原野。当一匹匹骏马疾弛之时,一个个的小骑手低伏马背,如腾空驾风,一面扬鞭催马,一面纯熟地揩拭着马眼帘边的汗水,因为汗水流进马眼睛会影响速度。这种极为壮观的场面常使人山人海的观众欢呼跳跃,助威的呐喊如大海潮涌。比赛结束后,取得名次的骑手依次排列于指挥台前受奖。按塔塔尔人的习惯,获得第一名者,享有很高的荣誉。
爬杆:爬杆比赛也是塔塔尔人喜闻乐见的体育游艺项目。在比赛场上,同时竖有好几根涂有肥皂的木竿,杆顶挂有鲜花或纸扎彩花。待裁判一声令下,参赛者争先恐后顺着光滑的木杆攀援而上。谁要是能以最快的速度爬到杆顶,并摘走鲜花,谁就会闻操胜券,并会获得彩花及塔塔尔姑娘的爱慕。
碰蛋:塔塔尔、乌孜别克、维吾尔人少年在节日期间举行的一种民间游戏。游戏开始,两人各持一染为红色的熟鸡蛋,以蛋的小头相撞,破者为输。但在旧时,青壮年男子中也有以此游戏赌博的。赌者来至卖蛋的篮子旁,持蛋相撞,直至撞完整篮鸡蛋。破者为输,以蛋予赢者,并按输数,付清蛋钱。
十二、塔塔尔族的服饰
塔塔尔族的男子内穿绣花白衬衫,下着黑裤,外穿黑色平绒对襟长衫或齐腰的坎肩,多戴黑 白两色的绣花小帽,冬季戴黑色卷毛皮帽;女子穿红、白、黄、紫等颜色的皱边长连衣裙,戴镶有珍珠的小花帽,有的妇女还在帽外罩一块大头巾,喜欢戴手镯、戒指、耳环,尤其喜戴朱红色的项链,还常在胸前别一精致的别针。现在男子穿西服的逐渐多起来,城镇的塔塔 尔族只有在节日或一些集会、娱乐活动时,才穿上民族服装。
短袖衬衣:塔塔尔族的男式衬衣,大多以洁白的绸缎为衣料,衣领开至胸。领子、袖口、衣襟边缘用蓝色、浅黄色、翠绿色丝绒,取“十”字形花纹构成花卉图案,色彩和谐美丽。
背心和腰带:塔塔尔族男性不管是青年人还是中年人,大多穿背心系腰带,背心是以黑色和墨绿色平绒衣面,对襟沿边用深蓝色、桔黄色、棕色丝绒,取“十”字方纹,彩绘出各种花草。腰带,有以绸缎为面的深蓝色腰带,也有织绵腰带,多用咖啡色或深蓝色,其边缘有金黄色花卉。
十三、塔塔尔族的饮食
塔塔尔族习惯于日食三餐,中午为正餐,早晚为茶点,日常饮食离不开面、肉和奶,间或也食用一些大米,但均制做成特殊食品。塔塔尔族妇女素以烹调技艺高超著称,善于制作各种欧式糕点,品种繁多,既好看又好吃。如用面粉、大米加奶酪、鸡蛋、奶油、葡萄干、杏干烤制的“古拜底埃”,其外部酥脆,内层松软,风味驰名新疆;也有将肉和大米混合烤成名为“伊特白西”的点心,还擅长用鸡蛋、奶油、砂糖、鲜奶、可可粉、苏打和面粉制成精美可口的馕。日常主食除肉、卡特力特(用牛肉、土豆、大米、鸡蛋、盐、胡椒粉作原料制成,类似于抓饭)、馕和拌面之外,还有帕拉马西(馅饼)、饺子、油煎饼(带土豆)等。 塔塔尔族喜欢的风味饮料是用蜂蜜发酵制成的类似于啤酒的“克儿西麻”,还有用野葡萄、砂糖和淀粉制成的“克赛勒”等。
抓饭:塔塔尔族称“颇劳”。食用时,净手后掇而食之。其原料主要是大米、胡萝卜、羊肉或牛肉、清油和羊油、佐料是盐、洋葱。制作方法是先用滚油将事先剁好的肉块炸成金黄色后,捞出待用,然后在油锅内放盐、洋葱和胡萝卜丝,待胡萝卜香软后添上适量的水和其他作料,水开后,将洗好的米一勺一勺地下锅、再把炸好的肉块放在米上,在米内插几个气眼,扣紧锅盖,大火焖煮十至十五分钟后,退去大火,用小火焖制,约半小时后食用。食用前,须把锅内焖熟的米饭和胡萝卜充分拌,盛入盘中放上焖烂的肉块,上席享用。抓饭油亮生辉,味香而不腻,营养丰富,具有十分的民族风味。
薄皮包子:用死面做皮,用羊肉丁或牛肉丁拌少许洋葱做馅包成,呈圆锥形,蒸熟后撒胡椒粉,香气扑鼻,油多而不腻。
克孜都日米拉:就是将熟肉快(牛、鸡、鸭、鹅肉块)和煮熟的土豆片放在平底锅中焙烤,然后将肉块和土豆片混合食用。
菜汁面团:把醒好的面揉成长条,然后用手在面板上搓成小圆团、下锅煮熟,捞到碗中,拌菜汁即可食用。
奶油酥鸡:把酥油、鸡蛋和牛奶灌入鸡膛内,把口缝紧,用慢火炖熟即可。
巴哈力:塔塔尔族点心,就是将蜂蜜、鸡蛋、砂糖、清油、面粉和在一起,放在烤盘上摊开,上面点缀核桃仁、杏仁及葡萄干,经火烤而制作的,味道香甜酥松。
奶茶:塔塔尔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烹制奶茶很有讲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烹制的原料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塔塔尔族,一般多用茯茶作原料烹制奶茶。
古拜底埃:塔塔尔人富有本民族风味的食品。用大米洗净后晒干,上覆奶油、杏干、葡萄干放在火炉中烤制而成的一种饼子,其味香甜可口,精细美观,在新疆久负盛名。
伊特白里西:塔塔尔人富有本民族风味的食品。做法与“古拜底埃”相同,材料以南瓜为主 ,再加上大米和肉,烤制成饼子,是塔塔尔族独有的美味食品。
十四、塔塔尔族的居住
居住在城市里的塔塔尔族,以户自成庭院。著名的最具代表性的民间住宅有伊宁市西侧的诺盖依库提城,城内塔塔尔族居民的庭院都是以砖木结构为主的长方形建筑。院内院外的墙壁粉刷得雪白,庭院轻巧的大门门楣镂刻着塔塔尔族传统图案,显示着塔塔尔族的建筑特点。
在房舍布局和室内陈设方面,塔塔尔人一般住平顶房,独门独院。庭院内种植着各种果树和花草,环境清幽,象一座小花园。房子的墙都比较厚,以便安装火墙或铁皮壁炉,供冬季取暖之需。除住房之外,另有客房 、厨房和储藏室等。父母与子女另居。住房比较宽敞、明亮,并设有客厅。墙壁粉刷着素雅的颜色,挂有壁毯 ,地上亦铺地毯。室内摆设着各种欧式家具,显得古雅而豪华。
文章来源: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责任编辑: 老北
         2        
版权与免责声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白色帽子怎么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