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新破天一剑武功怎么练成的

焦建国老师讲解的张氏短打
&焦建国老师讲解的张氏短打  
  本来想在/topics/2781076/《焦建国老师讲解的八翻手、形意拳、太极拳等》中增加,但想来焦老师认为此拳是他珍藏的好货,还是另发布的好。上了年纪的老年人玩电脑有些困难,所以在此再次对焦建国老师的无私奉献、对武术的执着、为普及真正的武术所作的贡献表示崇高的敬意。(焦建国老师的博客地址:真定老人的内家武术博客.cn/wushubotong)。以下引自焦老师的博客:
  张横秋与张氏短打拳
  仅以此博文献给虎年春节,朋友们过年好!
  张横秋与张氏短打拳
  张氏短打拳又叫绵张拳,早在明代就名震天下。戚继光《纪效新书》里说:“吕洪八下虽刚,未及绵张短打”。同时代的许多古拳谱也都提到绵张拳,可见当时此拳曾风靡于世。可惜留下的文字东西太少。现在能看到的资料,一本是京东何松雪校刊的《张氏短打拳》,此书是张横秋弟子良轮所撰,内容包括“张横秋秘授跌打抓拿法”再一个内容就是“万法统宗”,其中哪是张横秋原作,哪是良轮所作,已很难分清。好像“张横秋秘授跌打抓拿法”基本是抄录张横秋原作。“万法统宗”好像是良轮所作。此书成书时间是癸酉年即乾隆十八年,亦即1753年,至乾隆32年才辑录成篇。良轮是张横秋亲传弟子,所以这本可信度很高。
  另一本是曹焕斗撰《拳经拳法备要》,成书时间是乾隆四十九年,即1784年。据曹说张横秋曾随他祖上在壶关县工作,所以在那里藏有张横秋所著拳经。曹精心研究,还多次梦到神人教他,后来退隐在家,著成此书。但曹焕斗毕竟距张横秋时间较远,此书与良轮的书一比较,有些关键字都错了。这本书被现代人收录在《中国古典武学秘籍录》里,经现代人整理,错更多了,一开始作者小传里就说“张孔昭,横秋人”。把张孔昭的“字”“横秋”说成地名,水平之洼,可见一斑。
  绵张拳创自何人?资料不详。可以肯定此人姓张,因其拳“绵柔”,故人送字号曰“绵张”,明朝的武术著作亦称其为“张家拳”。曹焕斗在《拳经拳法备要》里说,绵张创始人叫张鸣鸮,挟重资游海内,遍访名家,久而化焉,遂独成一家。虽然显得太简单,亦无其他资料可考。
  一、张横秋其人
  真正把绵张拳发扬光大并形成文字的是张横秋。
  张孔昭,字横秋,徽郡绩溪庠生也。徽郡即今黄山市,绩溪在其东30公里,现在上黄山,多从那里下火车。庠生者,秀才也。据张横秋自己在说,三十而立,未敢私传一人,庚辰秋,糊口于歙南锦庭之里,才开始教拳。庚辰年乃康熙四十年即1700年,如果他这年三十岁,那么他当生于1670年即康熙九年。他的弟子良轮在“梅花五步序”里说,是壬申秋七月在娄东之南城学的步法。在“万法统宗序”里,他又提到,“辛未阳春,利逐娄东之南门,明年秋七月,蒙先生指堂奥”。辛未年的明年,就是壬申年,时间地点都能对上号。壬申年即1752年,这是他第一次见到张横秋“忽忽旋延十载”以后的事,那么良轮第一次向张横秋学拳,是在1742年,当时张横秋至少72岁。这本书经多年传抄,抄得颠三倒四,从具体的叙述来看,良轮壬申年学“之玄步”,是跟张横秋的另一个追随者胡道生学的,有“惜吾师归泉之速”之句,可见在壬申年张横秋已去世,虽然没有记述具体去世时间,但综上所述,张横秋至少活了将近八十岁。这样一个文武全才,在长达半个多世纪时间里都在传承绵张拳,其贡献无疑是巨大的。
  张横秋的拳是跟谁学的?曹焕斗说,张横秋“曾受异人相传”,非也。张横秋所学乃张家祖传。在“授受原因叙”里张横秋自己说,“吾十有五而志于拳,”“而所以成此术者,虽予之僻性好武,亦家先人钟爱而致之也”。接着,他就讲到了“家传秘诀”,请注意“家传”二字,足证绵张拳是张家秘传。他三十而立“不敢私传一人”,说明家规还很严格。这与我所学的石家秘传绵张拳情况差不多,传男不传女,传长不传幼。至于书的前面“总序”里提到“吾师陈松泉翁”云云,是不是张横秋还有另一个师傅呢?没有,因为那篇总序不是张横秋写的,既然能把两本书弄到一起写一个“总序”,此人肯定在乾隆32年成书时还活着,可能是良轮或比他更晚的人。现代版《中国古典武学秘籍录》里说张横秋曾“跟随陈松泉习武”,是把序言张冠李戴了,就像他说“张孔昭,横秋人也”一样荒唐。
  张横秋打拳是什么样子?很可惜那时没有摄像机,我们只能从枝离片断的文字上寻其大概了。良轮说张横秋“发开脚步,打个圆圈,势若疆场奔马,横冲直撞,不可以撄其锋”。这里我们看到了绵张的步法。只有绵张的“梅旋五步”才能势如疆场奔马,打个圆圈。只有绵张的“之玄步”才能进退便捷,收放自如。只有绵张的
“前坚后箭”步才能如此快捷有力,横冲直撞。须知绵张拳绝对没有弓步、马步、虚步、朴步等表演性步法,良轮在他的序言里专门批判嘲笑了这些步法。良轮还恰到好处地形容张横秋的劲道,“起伏无常,环转靡定,不撄人之力,近身入怀,犹如地塌山崩”,形象地表现出绵张拳特有的绵中寓刚,惊崩抖颤的爆发力。因此,良轮多次自豪地称绵张是“内家拳”。
  曹焕斗没有见过张横秋,他只是听说过。他说“先生拳法,藏神在眉尖一线,运气在腰囊一条,发如美人之采花,收如文士之搁笔”,藏神在眉尖一线,说出了绵张的神韵。运气在腰囊一条,说出了抖炸劲的源泉。绵张的“连枝步”确实像美女的“凌波微步”,绵张的“蛹动磨旋”确实有点像舞蹈身段。绵张本来没有套路,到曹焕斗时也可能出现了套路,而套路的最后一招叫“抛打”,确实形如“文士搁笔”。但曹焕斗过于强调了“绵”的一面,对“刚”的一面则形容不足。其实绵张拳
“力多爆发”,还是良轮说的“势如奔马,横冲直撞,犹如地塌山崩”更形像一点,他毕竟是亲眼见过张横秋的人。
  二、张横秋对绵张拳的贡献
1、他广泛传播了绵张拳,使之红遍了大半个中国。张横秋教拳几乎是主动的,他糊口于歙南锦庭之里,看到人家练拳,他主动跟人家闲谈,接着就演示了一番,
“出生平之学示之”,征服了观众,收了第一批徒弟。如果说这是被生活所迫的话,那么五十年后,他已经名扬天下,在南雄遇到良轮等人,“萍水相逢”,就应约表演一番,并收他们三人为徒。可见张横秋多么平易近人,诲人不倦,正因如此,绵张拳迅速普及开来。在他三十岁的时候,人们还不知道有这么好的拳,“问及此道,每以无真拳为对”。到他七十多岁时,四方之士,不论真假,都说自己是“张家拳”。
2、他为绵张拳留下了宝贵的文字资料。如果没有张横秋,我们现在不会知道古代绵张拳是什么样子。特别是他对绵张拳理的深刻论述,使我们茅塞顿开。尤其是那十八首“问答歌”,深藏玄妙,振聋发聩。比如“势去意来”、“轻浮稳固”、“跟实指翘”等,何止闻所未闻,竟与我们现在听惯了的武术理论恰恰相反。是我们错了还是张横秋错了?真正的绵张拳就是这样练的。我们还是先认真啃啃张横秋的原著,做好听不同声音的思想准备吧。如果精力允许的话,我想逐步做点视频,解读一下“十八问答歌”,因为用文字说不清楚。现在先发第一首歌:“势去意来”。我这话说出来也许会引起一场争论,话先说到头里,我可没有精力争论,仅作参考,不愿意听拉倒。
  三、绵张拳的传承与变异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学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我敢肯定,任何人的长相都不可能完全像他明朝的祖先,何况拳乎?当然,大部分变异向着进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中国的武术,在清朝以后,基本是向着表演化方向变异,从时代的进化看,火器取代了冷兵器,武术的实用价值已大大降低,随着小农经济被商品经济的取代,武术也成了赚钱的工具,向着表演化变异也许是符合历史潮流的,虽然不断有像张横秋这样的人出来阻止这种变异,似乎也于事无补。但是我还是痴心不改,既然叫武术,就应该讲实用,不然叫“舞术”好了。发生质变就是武术的消亡,夫复何言。
  在张横秋还活着的时候,绵张拳的变异就很严重了。良轮在乾隆18年就谈到,很多人都自称是“张家拳”,但“往往说则同源,法则异派”“跨马开弓之旨,久失其传”,“常见有三脚猫拳师教人摆坐马势,将两脚八字分开,挺直坐下,不异老者登厕”。良轮说得损了点。话糙理不糙。又说有的拳师教人站弓步,在后腿弯上蹬一脚,看挺得坚硬不坚硬,“几令人喷饭”。
  良轮还分析了产生这种变异的原因:
  一是武师往往没文化,“目不识丁”,看不懂张横秋的书,“无非口传心授,照样画葫芦”,专一尚力,说站在那里人家推不动才妙,对拳理拳法身法步法化法没有深刻理解。良轮没有料到,到后来绵“张”竟然传成了绵“掌”,这显然是因为不识字造成的“口误”。一字之差,把“张家拳”抹掉了。后来,又有人借“掌”字附会,说此拳只用掌,不用拳。这真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了。
  第二、“传者有秘,学者未工”,师傅教徒弟,总要留一手,留来留去,真东西越来越少。因此,“遗其筋节,失其本真,经毫厘之差,遂致千里之谬”。
   第三、追求外在的美观和蛮力,“飞拳舞腿,以美其观”,“间或恃蛮力,推桩摆架势,以伺骗采。种种浮泛之学,一无实绩。”
  时至今日,应该再加上一条:第四、追求赚钱效应,包装上市,大师满天飞,遂致以假乱真,大道不行。
  除此以外,还有个社会同化问题。少数人的习性和很容易被多数人的习性所同化,让一个石家庄人到天津住三年,就满口天津话,因为周围的人都说天津话。满中国打拳的人多数走的都是马步朴步大弓步,少数几个练绵张的人走之玄步,走不了几代,就变味了。
  岁月悠悠,张横秋离开我们已经350多年了,我们练绵张拳的人,身上还流着多少张横秋的血?张氏短打,说起来容易,真要把它挖掘出来,传承下去,难!绵张拳能否再现明末清初的辉煌?朋友们,努力把。
  顺便说个事,很多朋友想跟我取得联系,谢谢大家的盛情。但是,我年事已高,无精力应付过多的交往。我还想在有生之年,多写点东西,多做些视频,把它发到网上,让更多的人受益,这也符合大家的愿望吧。你不知道一个老眼昏花的人,在电脑上弄点东西有多难。饶了我把,谢谢。
现在展示72死手是为了展示神奇的绵张拳。基础好的人可能一看就有启发,把它融汇到自己的拳里,能用得上,对于一般的朋友来说,不可能用得上,还不如“瞎打”顺手。
石家绵张有一套特殊的训练方法,不说基本功,就打法来说,是从“撞肩”开始的,练成八面肩头,直接从“根节”入身炼起,根本不是用“手”去打。不经过这样的训练,谈不到绵张。这些不是几句话说清楚的,更不是几年能练到身上的。我原来也是练别的拳的,自我感觉差的还很远。
好在古人的书还在,石家的掌门还在,有志者,事竟成。
“形无形,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武学最高境界就是“无招胜有招”。于是,到底要不要练招就成了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对待“招”的态度大体有以下几种:1、只讲“法”,不讲“招”。2、只讲“劲”,不讲“招”。3、讲法、讲劲也讲招。4、什么都不讲,就讲“无”。
  “无”来源于道家的世界观。道家的发展观是“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相生八卦。这个过程叫做“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最终还是归于无。“无”是最高境界。道家的进化公式:无——有——无。
  很明显,“有”是从“无”一点一点地产生出来的,后面那个更高层次的“无”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由“有”一点一点地积累的结果。看人家大书法家龙飞凤舞挥挥洒洒,似乎无章无法,但他也是一笔一画临帖,一个字一个字苦练各家结体招法,经数十寒暑修成的正果。谁不欣赏王芗斋无形无意的高超武功,但他也曾苦站三体式,他也曾苦练五行拳。他也曾一招一式练明劲、练暗劲,一步步悟出化劲。没有人能超越“有招”这个阶段直接达到“无招”。
  什么是招?字典解释曰:“招”就是“武术的动作”。除非你不做动作,一做动作那就是招。这样解释很难让人接受,我愿意把“招”解释为“武术的技击动作”,剔除那些没有技击含义的动作,那些动作不是招,是“舞”。“招”的引申含义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办法好,说这招真高。没办法,说没招啦。
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招,当兵的刺杀练防左刺、防下刺。武警练擒拿术。拳击练直、摆、勾,摔跤练各种绊子,那也是招。武术抓、拿、跌、打四大法里有数不清的招,著名的张氏短打拳“里死手三十六”、“外死手三十六”都是招法组合。那都是先辈的经验结晶,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继承发展。可以说,抹煞了招法就抹煞了中华武术。
  只有只练套路的人才把“招”理解成死架子。只要把招法用来搏击就会发现,招法从一生下来就具有变异的基因。任何一个招法能打上盘,也能打中盘、下盘。走中门能用,走里门能用,走外门也能用。顺步能用,拗步能用,退步也能用。不要听信“金克木,木克土”之类刻板说教,任何一招都可能克任何一招,看你会变不会变,用得巧不巧,不然何来“半步崩拳打天下”?组成“招”的“零件”都是“通用件”,拆开来可以跟其他零件任意组合成新的招。于是,招又能生招。古人有感于此,就把高层次的招叫“纲”,低层次的招叫“目”。可是,处在“目”这样低层次的招还是能生出新的招来,即使像生物学那样分出纲、目、科、属、种来,也无法穷尽招法的变化。有的把招分成“母拳”、“子拳”,可是子还能生孙,子子孙孙不可穷尽。看来,想要把招法划出固定的框架,找出一个最基本的,再也不能变化的招来是不可能的。于是,聪明的拳师说了一句话:“拳无定式,随处是招”。
  但是,我们看到的招只是外形。里面还含有“法”和“劲”,这是看不到的。不明拳理,不懂劲,招也用不上。电视剧里常有看到几张图就练成绝世武功,那怎么可能,只不过是文人可爱的想象力吧了。你悟不出法和劲时,把着手教你招都教不会。我在教徒弟跌法时,有一个小伙子在旁边看了好几天,觉得把招法看会了,回去跟别人试试,不但没摔倒别人,他自己反而倒了。你不懂身法、步法,不会化劲发劲,顶着劲硬上,就成了蚍蜉撼树。招是外在的躯壳,法和劲才是内在的精髓。可以说法是招的灵魂,劲是招的基石。如果把灵魂和基石撤掉,剩下的招就是个没用的空壳。
  什么是“法”?字典上说就是“方法”。这未免太过简单。我们还是用武术的语言下个定义吧:“法就是技击理念”。
张横秋先生说:“习拳必先具三法,何谓三法?手法、身法、步法是也。不具三法,未入门者也”。人生下来就具备搏斗的潜能,不懂三法只能是瞎抓挠。农村的小孩子在河里瞎扑腾也淹不着,可是只有在优秀教练指导下,学习正规的游泳理论和技巧才能成为游泳健将。我习武多年,几乎每天都跟人摸手对练,可是总觉得进不了身,用起招来牵强附会。直到有一天列入张氏短打门下,学习了过去几十年闻所未闻的拳理,才豁然开朗,有点一通百通得心应手的感觉。就技击理念来说是不分拳种不分门派的。好的拳理拳法放之四海而皆准,对各种拳都有指导意义。在好的拳理指导下练拳就长进很快,而听信歪理邪说就会把人引向歧途。寻求上乘拳理拳法至关重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什么是“劲”?字典上说,劲就是“力气”。这种解释也过于简单,实际上劲是个很复杂的问题。武术“劲”的修炼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部分:一是劲的基础积累,二是劲的运用技巧。劲的基础积累就是增强体能和抗击打能力。有道是“一力降十会”,小汽车再灵也撞不过坦克。劲的基础积累就好比是“本钱”,劲的运用技巧就好比是“经营”,本钱必不可少,越多越好,但不会经营也不行,或者说经营技巧更为深奥和重要。
  武术家所说的劲,是在思想意识支配下,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的作用,协调身体各个环节而发出的,随斗争形势的需要而不断变化的整体力。找劲,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尽毕生之功而不能穷尽。
  首先是神经系统的锻炼,做到“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心”是大脑思维。“意”是神经系统。如果把“心”比作司令员,“意”就是传令兵。司令员的作战决策,应当快速、准确传达下去。但人的“意”常常不能准确传达“心”的决定,不能恰当地协调肢体动作。比如练书法需要横平竖直,不信你拿毛笔写个横道,你就是写不直,手就是不听你的指挥。一个刚学会开汽车的人,发现路上有情况,她的“心”决定踩刹车,可是她的“意”却给她的脚指令“踩油门”,结果连警察也给撞死了。这就叫“手忙脚乱”,“意不从心”。训练有素的老司机发现情况,脚立马就踩刹车,根本不用去想。这就叫“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必须长期锻炼才能形成。博击时瞬息万变,根本没有“想”的时间,一切都要像司机踩刹车那样迅捷自如。心动、意行、步到、手到、瞬间完成。
劲还需要有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微循环系统的配合。气不只是呼吸问题,横隔膜和腹大肌的运动本身就是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说神秘一点叫做“丹田力”。化劲时命门吸丹田,发劲时命门摧丹田,就可以使肢体力量大增,形成整体劲。但一般人憋着气打架,不一会儿就肌体缺氧,有气无力了。
  劲的发出还需要外部肢体的合理配合,手法、身法、步法的配合,才能形成一个整体。做到手到、脚到、身到,就是常说的外三合。
  练习劲的运用常常需要与自己的“本能”作斗争,术语叫“舍劲”,舍去旧劲才能炼出新的合乎技击规范的新劲。一个“顺”字就很让人头痛,谁都知道顺着用劲是一加一等于二,小力破大力,顶着用劲是一减一等于零,根本进不去,可是,这个劲就是顺不了。比如一个人拉一头牛,牛只知道向后揪,结果被人牵着走。如果牛向前顶,不就把人顶倒了吗?不要笑话牛,其实人的本能也是遇劲就抵抗,敌向前推,他就往前顶。敌人向后拉,他就向后揪。如果变过来,他朝后拉我就向前撞,他向前推我就朝后捋不就把对手治了吗?可是情急之下就是做不到。“挺腰则死,吸腰则活”,可是如果有人向你突然扑来,你准挺腰抵抗。人在搏斗时那种顶劲、僵劲,跟牛顶头差不了多少。支架起来拼傻力气,所以叫“打架”,用巧劲才叫“技击”。
  劲从发生到运用都与精神状态密切联系,这就是“松静”的功夫。人身上有650块肌肉,牵动骨骼产生运动。但是肌肉只能靠收缩拉动骨骼,而不能靠伸长推动骨骼。所以每做一个动作,必须一组肌肉收缩,另一组肌肉放松才能完成。该放松的肌肉不能够充分放松,力便不能在瞬间爆发。放松又是“听劲”的前提条件。在博击时,情况千变万化,视力不够用,就要靠触觉。在放松的状态下,触觉反应最灵敏。反之,在使用蛮力扭打的状态下,触觉就变得很迟钝,甚至受了伤还不知道疼,动作就显得僵硬笨拙。只有在放松的状态下,才能感知敌劲的方向,力度,速度各种微妙的变化,并做出顺势而为的反应。松静才能轻灵,极柔才能极刚。不良心态对劲的运用有直接影响,恐惧使肾上腺分泌增加,浑身哆嗦,动作僵滞,本来很简单的事也干不好。比如在两块砖之间架一块木板,谁都能走过去而不会摔下来,如果把这块板架在悬崖之间,很少有人过得去,心里害怕,就真会掉下来。所以过去在悬崖上修庙,都在夜里施工,看不见有多高,心里不紧张就不会掉下去了。搏击也一样,紧张得连气都喘不上来,就失去博斗能力。恐惧甚至导致心细胞猝死,夏侯杰见了张飞,从马上跌下来吓死了,根本不用打。所以戚继光拳经第一段就说:“对敌若无胆向先,空自眼明身便”。愤怒也会使肾上腺分泌增加,浑身抖动,头脑不清,呼吸不畅。所以老子曰:“善战者不怒”。求胜心切,杂事分心等等,都会影响劲的运用。所以心境空静虚灵松静的锻炼也是武术家的一门重要功课。
  劲的运用也可以归结到“法”的范畴,刚柔、虚实、阴阳、化发等都是法。心理、神经系统的问题也可以归结到“法”的范畴,叫做“心法”。这样就剩下
“法和招”这一对矛盾了。招是技击动作,法是指导思想。招是载体,法是灵魂。招是具体动作,法是一般规律。法是“矛盾的一般性”,招是“矛盾的特殊性”。从哲学角度讲,矛盾的一般性就存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不解剖矛盾的特殊性就无法了解矛盾的一般性。同理,武术的法也罢,劲也罢,这些都包含在招里。离开对招的剖析,一切都是纸上谈兵。不把招练至纯熟就无法深刻理解法。你想学书法吗?那就去练具体的字吧,所有起笔运笔收笔结体之法都在具体的字里。你想学开车吗?那就去练倒杆吧。你想学形意拳吗?那就练劈崩钻炮横吧。离开具体技击动作的练习,一切都无从谈起,而根据定义,技击动作就叫“招”。哲人说,一滴水里包含大千世界。我说,一个拳招里就包含大千拳法。比如一个崩拳里边就有内三合、外三合,有鹰手、雷声、龙身、熊膀、鸡脚、虎抱头。有顾法、打法、步法。有暗脚、暗膝、暗腿,有明劲、暗劲、化劲,形意拳里的东西应有尽有。问题是你能不能熟练掌握这一招。
  从“招”里悟出“法”要有一个反复的实践过程。比如学游泳,蛙泳这算是一招,老师先给你讲“法”,讲动作要领,在岸上先比划动作。然后下水,你会觉得那些法根本用不上,身子直往下沉,经过无数次锻炼,逐渐能浮起来,终于游得不错了。但是,在游泳池里游得很好的人,一到河里又不会了。因为游泳池里水不会动,在河里有激流有漩涡,水跟你互动,这才是真正跟水搏击。当你能驾驭狂风恶浪才能游走江湖,才算掌握了泳法,会了蛙泳再学其他招也不难,因为“法”是相通的,甚至躺在水上睡觉也不会沉下去,这就叫懂了水性。当然,江河之外还有大海,游泳之术永无止境。在岸上比划蛙泳动作好比练拳架子,在游泳池里游泳好比打木人桩或者师兄弟帮你喂手对练,到江河里搏击风浪好比与人摸手互搏,当你在搏击中把一个招法用得得心应手,百发百中,自然就悟出了拳理和劲道。古人早就为我们指出了武学修炼之道:“由招熟到懂劲,由懂劲阶及神明”,没有人能超越“招熟”这个初级阶段直接到达“懂劲”这个中级阶段,更不能通过纸上谈兵就到达“神明”这个高级阶段。我们倒是看到某些名声显赫貌似神明的大师竟不能与人推手,更不用说搏击,就是因为他没有下到河里去游过泳,缺失了“招熟”这个阶段,当然就不真的懂劲,能说不能做。
  说白了,练武主要是一个熟练过程,就是一个熟练工。学武术不同于学算术,学算术只要弄懂了公式就能算出来。学武术光懂得原理可不行,练到身上才是拳。这倒有点像学自行车,不论你有多大学问,物理学家,刚上自行车也得摔下来。但是,只要你天天骑,不用讲什么惯性、坡度、角度等理论,自然能得心应手地处理在骑车路上遇到的各种物理学方面的问题。熟练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千锤百炼的过程,需要很长的时间,因此,学习的内容需要相对的专一。“不怕千招会,就怕一招精”,所以古人说学拳之初“宜约不宜搏”。就是少练一些,练精一些。“多则惑,少则得”。人本身具有从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的能力,“熟能生巧”,巧的前提是熟,熟的前提是专一化。“庖丁”天天解牛,连驴都不解,所以才“游刃有余”。历史上有不少专精一两招的武术家,郭云深半步崩拳打天下,翠花刘一个单换掌所向披靡,程咬金三斧子没几个人能对付。即使十八般武艺皆精的人也总是有精雕细刻的一两招杀手锏作为看家本事。衡量一个人武艺高低,不是看你会多少套拳,而是看你有没有克敌制胜的绝招。
人的认识是一个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不断反复深化螺旋上升的过程,我们总是带着从师父那里学到的知识去指导具体拳招的训练,又在具体拳招的使用过程中摸索到新的窍门,总结出新的经验。常说的“心得”,就是“悟”。自己悟出来的拳理就不再是师父的,而是练到自己身上的了。再拿这些新的心得指导自己的实践,在交手中加以检验和印证,又会悟出更多的东西。不要忽视这个“悟”的过程,不要钻到拳招里傻练,要不时地从拳招里爬出来,站得更高一些总结一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必须不断地钻进去爬出来,爬出来钻进去,才能练成自己的东西,这就叫用“心”去练。一旦掌握了这一招的拳理、劲道,就可以以此为基础参悟另外的拳法,因为天下拳理是相通的,这就叫“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所以古人又说了,“练之既久,宜博不宜约”。当你有了一定的基础,就要走出门去,广泛吸纳天下武学之所长。各门各派都有自己的高招,那都是先辈毕生心血的结晶。有些招法不告诉你一辈子都不知道!纳百川方成大海,融百家才谈得上略知一二。
  以上就是从“招熟”到“懂劲”,逐步提高的习武路线图,舍此别无捷径。至于“神明”,连想都不要想,只能慢慢接近而已。
  只要你是在江河里而不是在游泳池里游泳,就会遇到不同的水流,你必须顺应水流而改变游泳姿势和劲路,不然就会被淹死。只要你经常与人摸手实战,必然会遇到不同的对手不同的打法,即使同一个对手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境况下变化也很大,“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你必须顺应不断变化的情况而不断变化自己的手法和劲路。招法会越变越活,出手会越来越短促隐蔽。不但老招用地滚瓜烂熟,还会不断创造出新的招法来,这就离“无招”不远了。说“无招胜有招”,是指以下三层意思:
1、动作越练越小,越小越快,化、发仅在方寸之间,看不出用的什么招。
2、一招多用,招招互变,招和招之间的区别越来越模糊,亦此亦彼,很难界定用的什么招。
3、与人交手,心中无招。如果心中想着招,必如“刻舟求剑”,百无一中。高手临敌,因敌而动,根本不用去想,随手是招,完全是下意识条件反射。
可见无招是有诏之甚者。说“出手不见手”,那也是说被打者没看见手。因为出手短,没有顶劲,他没有察觉。我遇到过这种情况,那个人睡了一晚上想不明白,第二天来问是怎么打的,是左手还是右手?但是旁观者能看到手。即使旁观者也看不清,用高速摄像机肯定能看清,哪有看不见手的道理?如果承认字典上“招就是武术动作”这个定义,那么只要作了技击动作那就是招,不是老招就是新招。所以说无招是相对的,有招是绝对的。至于有人说高手搏击根本不动手,我活了快七十年了还没见过,看世界顶尖级高手搏击也是动手动脚的,而且越是高手招法动作越规范,击中点越清晰,不论击打还是锁拿,一招一式看得清清楚楚,不知道是电视出了问题还是无招论出了问题。
  武学,说到底还是拳头说话,不要把时间浪费到“清谈”上,还是扎扎实实地从一招一式练起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武学之路没有顶峰,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真定老人练了五十多年的拳,最后认为“张氏短打拳”、“岳氏八翻手”乃拳中之上品,所以在新浪网开博,发了几段八翻手视频,过了好几天,没几个人问津。于是,又发了我自己打的其他几个拳种的视频,一上网就引来不少人点击。我觉得好像一个摆摊的商贩,好货没人问,一般货色却抢着买,心里挺不是滋味。国人的武术理念是否出了问题?
  武术是搏击之术。武术起源于博击,在博击中发展。然而,博击的机会很少,能朝夕相处,切磋技艺的拳友难得,总不免单人独练,空自揣摸,于是出现了架子,把架子串联起来,成为套路。套路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色,技击是武术的内容,套路是武术的形式。
  从哲学的观点说,形式一旦确定,就产生相对独立的发展趋势,甚致脱离开原有的内容,而演变成另外一种东西。比如“敬礼”这个动作,本是掀起头盔露出面孔以示尊重的意思,这个动作传到现在,标准的敬礼姿势,还能看出它的原本含义吗?再如写的“日”字,造字时原本是一个圆圈中间一个点,表示太阳,这个字传到现在,成了一个方块中间加一横,还有一点太阳的样子吗?武术也是这样,套路一旦出现,就可以脱离实战相对独立地代代相传,传之既久,必生变异。何况在冷兵器时代,武技是一种谋生手段,技击精粹总是密不传人,所传者,花拳绣腿而已。于是架子越传越花,技击含量却越传越少。何况打把势卖艺要的就是花哨,不然怎么挣钱?试看国术中那些大弓步、大仆步、大架子、大亮相,上窜下跳360度的大旋子,真的能上阵吗?
  1943年陈炎林先生在他的书里说,太极拳“倒卷肱”这招本来是从胸前出手的,比如对手推按我的左臂,我左肘下沉化劲的同时,右手就从胸前出手打他脸。但后来就变成右手从身后经耳侧向前出手了,这就绕远了。陈炎林先生肯定不知道,现代太极大师们在打倒卷肱的时候,不但从身后出手,而且还要回过头去向后看,连敌人在什么方向都弄不明白了。活脱脱地把圆圈的太阳画成了方块,而国人还以为这就是太极,这就是武术。
  不止是太极拳,即使是自认为很实用的拳种包括岳氏八翻手也有许多不切实际的花架子,也在向观赏性方向发展。
  自从有了枪炮,武术在军事上的使用价值一落千丈,如今又加上商品经济的诱惑,拍电影、做广告、办武校,开武馆,拳式越花稍,越能挣钱,恨不得用钢丝吊着飞起来才过瘾,不怪人们不认识武术了。
  武术的实用性和观赏性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戚继光在《
纪校新书》中说:“实用必不良于观,美观必不实用”。架子越舒展越好看,但越紧凑越好用,动作越复杂越好看,但越简单越快捷。满足观赏性,就牺牲实用性。
  不用置疑,武术就是博击之术,而博击是两个人的事。不论是拳击、跆拳道、空手道都没有脱离开博击,从始至终,都是在二人对抗中练习的。只有武术却发明了数不清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可以一个人练并代代相传的套路,最要命的是练武术的人可以跟本不懂用法,也能打得虎虎生风。“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奈何外行者众。武术就在热热闹闹中走向舞蹈。离开搏击练武术,好比在旱地练游泳,痴人说梦而已。由于长期脱离搏击的实践,使得武术的练法和用法之间存在很大差距,实用技法被深深地包藏在套路架子里,好像美玉被包藏在石头里,只有剖开石头才能看到美玉,而许多人一辈子都没能剖开那块石头。这是武术的悲衰。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套路毁了武术。
  话又说回来,社会发展到热兵器时代,武术的使用价值已经大打折扣,绝大多数练武术的人并不真想练搏击,有的只是想锻炼身体,有的只是为了好看,热衷于参加表演,有的练武就是想进演艺圈。正因为武术有好看的套路,老人小孩都能练,才有了这么广泛的群众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套路推广了武术。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不能否认,武术除了技击价值外,还有健身价值、观赏价值、经济价值。武术甚至具有哲学价值,它包含一整套世界观、道德观。黑格尔说过,“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社会需要一种似龙而非龙的东西。武术的技击性、观赏性、健身性、商品性都有它存在和发展的理由。但是,技击应当是武术的价值核心,是武术之魂。我呼吁武术向搏击回归。看看张横秋先生在他张氏短打里阐述的技击理念,看看张氏短打拳、岳氏八翻手与现今流行武术徊然不同的步法、手法,你或许能够看到一点原本就流传在中国大地上的古老武术的影子,我们有责任把祖宗创造的武术流传给他的子孙,而不是让它蜕变为舞蹈。
  我呼吁武术向搏击回归,第一,呼吁套路架子向搏击原则回归。当然,各拳派有自己的特殊风格,但,只要叫做“拳”,那就是搞搏击的,就得服从搏击的一般规律,比如孙式太极就在保留太极风貌的基础上,向搏击原则作了一定程度的回归。有些拳本来就是实战性的,比如岳氏八翻手,那就叫它彻底向搏击回归。像这种拳本来就不好看,可在流传过程中他也在追求观赏性,比如八翻手第一路的架子与使用就有很大差距,应该怎么用就怎么练。大家可以看我的八翻手视频就是这么教的,我把原来是怎么练的告诉你,也告诉你应该怎么改。人们会说我对传统不够尊重,但我想,岳家拳创始之初肯定是实战架子,后来传得走了样,向搏击回归才是向传统回归。不论怎么说,一个拳架子,能打人而不被人打才是硬道理。还有一些拳本来就没有套路,比如张氏短打拳,它就是以散手的形式存在,或者也串联了一些套路,但基本是怎么用就怎么练,这就很好了,千万别向舒展大方方向发展。观赏性的武术够多了,保留点好东西吧。
  第二,呼吁单人演练向两人对抗回归。从练第一个拳式开始就告诉他怎么用,怎么变,并叫他往对手身上放,对手一开始当“死靶子”,以后变成活靶子,破他的招,他还能用,能变,练到身上才是拳。我也提倡练对打套路,所以我在搏客里发了许多对练视频。那是古人对技击精华的总结,对提高攻防意识和反应能力很有帮助,而且比较安全,久练自能产生一些变化,从死招变成活招,但对练不能取代散手的练习,还是要对抗。
  应该指出的是武术不仅仅是现在擂台上的散打,它压根就不是为比赛设计的。武术抓拿跌打,博大精深,它还包含许多致人伤残、致人死地的手法。它也包含在套路里,一个不起眼的动作,可能就包含一个致人死命的绝招,这些不能在网上广为流传,如果毫无限制地把它揭示出来就可能影响社会治安,所以有“不传匪类”之说。即使好人也不能随便用,防卫过当也是有罪。也不能用于比赛,有悖于体育的宗旨。但它是生死相搏的重要手段,是历代武术家重要成果,是武术很重要的精华所在,它也应该回归,应该从架子里剖析出来,有控制的地流传下去,就像原子弹,不让用,为什么还造,有备无患嘛。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乔峰武功怎么练出来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