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疾病救助申请全民救助,全民参与有这样的机构吗

安居探索建立全民参与式社会救助体系
主办:中共遂宁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
电话:  邮箱:
 |  |  |  |  |  |  |  |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安居探索建立全民参与式社会救助体系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更新时间: 9:33:00
&&& 一个都不能少  ――安居探索建立全民参与式社会救助体系  作为保障困难群众生活的最后一道防线,社会救助体系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安居区通过救急难试点工作,健全了政策统一、职责明确、运作规范、覆盖全区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形成了全民参与的社会救助格局。  3月24日,在安居区社会救助管理服务中心民政救助服务窗口,来自安居区中兴镇的一位村民正在就家庭贫困申请临时救助。在他的一旁,几位居民也在就申请低保的事情进行咨询。2015年4月,安居区社会救助管理服务中心正式运行,该中心主要承担着城乡低保、五保、受灾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临时救助等八方面救助申请的受理。  从被动接受救助到主动发现救助对象  安居区的村级社会救助信息员已经达到了500余名,参与社会救助的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达到了10个  在安居区的公交车、三轮车上常常能够看到这样的广告:“你需救助,我来帮助”。良好的社会救助氛围,使得社会救助已经成为了政府部门主导,全体社会成员参与的事情。  去年以来,三轮车司机唐丕德已经送了10位困难群众到社会救助管理服务中心。他们中大多都是唐丕德在街头踩三轮车时发现并救助的。像唐丕德这样的社会救助信息员还有许多。  目前,安居区的村级社会救助信息员已经达到了500余名,参与社会救助的社会组织和行业协会达到了10个。依托村(居)党组织,医院、学校、公交公司等公共服务机构和三轮车协会等社会组织,依靠驻村干部、村级社会救助员发挥责任主体作用,并发挥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作用,及时了解、掌握、核实辖区居民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罹患重病等特殊情况,主动帮助其提出救助申请并协助落实。  正是有了这些“末梢神经”,才使得一些失去求救和自救能力的困难群众被发现并及时得到救助。  目前,该区已经建立发现、反应、受理、共享“四位一体”制度机制,通过推进“12345”政府服务热线与“12349”社会救助热线深度融合,形成了“1+8+N”社会救助体系。  从由下而上层层申报到由上而下层层放权  安居区依法清理,归并、减少、下放社会救助审批权限和事项,加强社会救助审批绩效管理,500元及以下的临时救助审批权限被下放到了乡镇和街道  在安居区的社会救助管理服务中心大厅内,各类救助的申请条件、提供资料以及办理流程被制作成了一张张小卡片。有救助需求的群众只要通过卡片就能知道自己是否在救助范围以及如何申请救助。  快速、有效,是安居区社会救助的重要特点。  通过梳理和精简医疗救助、就业救助等10类社会救助办理程序,安居区依法清理,归并、减少、下放社会救助审批权限和事项,加强社会救助审批绩效管理。其中,500元及以下的临时救助审批权限被下放到了乡镇和街道。除了社会救助管理服务中心,23个乡镇(街道)已全部设立了社会救助管理服务站,救助窗口全面建成。  通过充分发挥救助站在急难对象发现、快速响应等方面的优势,建立了流浪乞讨人员主动救助常态化、规范化的工作机制。  此外,该区充分利用12345市长热线,书记、区长信箱,畅通困难群众申请救助和有关人员报告急难情况渠道。  行之有效的快速响应机制,极大地提高了救助效率。  从“政府单干”到“众人合力”  安居区大力推行“政府救助主导+慈善救助补充+社会救助参与”救助模式,今年配套社会救助资金470万元,确保社会救助取得“倍增效应”  3月24日,一条求助短信发到了安居区民政局副局长田永红的手机上。一位身患白血病的父亲在向社会求助。然而最先收到这条短信的并不是田永红,而是好吃嘴食品生产厂董事长陈秀亮。  陈秀亮在个人捐助5000元后,将这条信息转发给了田永红,希望能帮助他寻求政策救助。  近年来,安居区大力推行“政府救助主导+慈善救助补充+社会救助参与”救助模式,建立医疗救助应急、临时生活救助等基金。在去报政府救助的同时,充分发挥慈善救助方法灵活、形式多样的特点,做到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形成“救急难”合力。  通过引导企业和社会爱心人士广泛参与社会救助,安居国贸广场、好吃嘴等5家企业建立了冠名基金,资金总量达500万元。这些资金的利息均用于社会救助。  今年,安居区将在财政预算中配套社会救助资金470万元,确保社会救助取得“倍增效应”。  为确保社会救助的公平、公正,去年11月以来,安居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社会救助专项治理行动,对救助对象进行全面清查。此外,安居将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的方式,聘请第三方社会组织对救助对象进行评估,确保救助对象的准确性。
编辑:snwx
????????????????
版权所有:中国遂宁外宣网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人:李 明 联系QQ: 邮箱: 电话: 蜀ICP备号
地址:四川省遂宁市河东新区环岛商务中心6502室 邮编:629000 全民参与支持扶贫行动 共同实现健康中国梦_北京天使儿童医院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63贴子:
全民参与支持扶贫行动 共同实现健康中国梦
  在北京天使儿童医院隆重开幕----中国扶贫医疗救助小儿脑瘫项目公益工程  日,《2016中国扶贫医疗救助小儿脑瘫项目公益工程》启动仪式在北京天使儿童医院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由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产业扶贫委员会、中国扶贫医疗救助项目管理办公室主办,“六一天使小儿脑瘫救助基金”、与北京天使儿童医院承办。来自全国多家知名儿童专家学者代表共同见证了此次大会。  此项公益活动得到了国家卫生部门的大力支持:原国家卫生部副部长殷大奎,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产业扶贫委员会、中国扶贫医疗救助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李慧,中国慈善联合会、全国人大代表周森,中国医疗保健国际合作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何贤周先生,北京胡亚美儿童医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廷礼、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张纪水主任等有关领导、专家出席了此次小儿脑瘫救助项目启动仪式并致辞。  (图: 中国扶贫医疗救助小儿脑瘫项目公益工程在北京天使儿童医院隆重开幕)  社会各界鼎力支持 专家明星以身示范  央视少儿节目主持人董浩叔叔作为此次2016中国扶贫医疗救助小儿脑瘫项目公益工程活动公益大使亲临现场并致辞,唿吁全社会爱心人士共同参与支持扶贫行动,为公益事业奉献一份力量。  (图:中国扶贫医疗救助小儿脑瘫项目公益工程会议现场)  践行公益启动援助 只为患儿早日康复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小儿脑瘫已成为继小儿麻痹症后,引起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全球脑瘫患者超过1300万,其中12岁以下脑瘫患儿超过400万,我国脑瘫患者超过600万,全球每年有7至8万的新生儿出现脑瘫,发病率大约为1.5%至4%。脑瘫对患儿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危害,若能早发现、早治疗,还是可以达到临床治愈效果,让患儿回归社会和家庭。然而,近年来由于脑瘫患儿病情复杂,疗程较长,使因病致贫、因贫弃治的情况层出不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和经济损失,因而除了政府部门的支持,更需要发动全社会爱心人士伸出援手资助脑瘫患儿的治疗。  (图:中国扶贫医疗救助项目管理办公室授予北京天使儿童医院为中国扶贫医疗救助小儿脑瘫项目公益工程定点医院.)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扶贫工作精神,“天使脑瘫救助基金”将重点对全国贫困地区、弱势群体、困难家庭的脑瘫患儿实施医疗救助,帮助患儿得到及时规范治疗。为体现医疗救助的公正、公开、透明原则,承办单位将协同当地政府及残联,按相关规定、审查程序、有计划地分配救助名额,脑瘫患儿家属也可拨打“六一天使小儿脑瘫救助基金”救助热线:010-向“六一天使小儿脑瘫救助基金”申请。(图:首批接收救助的脑瘫患儿)  北京天使儿童医院作为一家专业治疗小儿脑瘫及小儿神经疾病的权威医疗机构,具有多学科特色技术水平的儿童专科医院。因此,中国扶贫医疗救助项目管理办公室的领导经过严格审查决定,特授予北京天使儿童医院为中国扶贫医疗救助小儿脑瘫项目公益工程定点医院,中国扶贫医疗救助项目管理办公室将协同北京天使儿童医院、六一天使小儿脑瘫救助基金,帮助脑瘫患儿及家庭摆脱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做到健康一个孩子,成就一个家庭的目的。  中国扶贫医疗救助小儿脑瘫项目公益工程  (图:2016中国扶贫医疗救助小儿脑瘫项目公益工程活动公益大使央视少儿节目主持人董浩叔叔)  报名途径:  1.全国公益救助热线:010-  2.北京天使儿童医院“中国扶贫医疗救助小儿脑瘫工程”官方网站  3.中国扶贫医疗救助公益项目北京天使儿童医院办公室  每位贫困患者救助金额:3000元-10000元之间;  救助金额来自:六一天使小儿脑瘫救助基金  援助流程:  电话、网络、现场预约报名→救助项目办公室登记备案→门诊专家评估病情→专家团确定治疗方案接受治疗→项目办公室填写援助申请表→基金办审核证明材料→援助金援助患者→定期回访跟踪指导;  备注:  1.申请表请认真填写,字迹端正;提供身份证及户籍证明复印件一份;以及贫困证明一份;  2.各定点医院医疗救助办公室负责为患者办理相关医疗援助。  3.申请表由定点医院保存后上交中国扶贫医疗救助项目管理办公室存档。  4.援助申请审批办理时间大约7天-10天;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重庆巫山县庙宇镇35岁的农民李德军,今年检查出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医生告诉他必须进行骨髓移植,大约要花费20万元。面对高昂的医疗费,仅靠打工维持生计的李德军准备放弃治疗。但村干部捎来的一则信息让他燃起了希望:县里建立了大病救助基金,可以申请救助。
于是,李德军鼓起勇气前往重庆一家大医院做了手术,并成功申请到政府救助,所花19.3万元医疗费中,居民医保报销5.5万元,县里大病救助基金救助10.9万元,他自己仅承担3万元。
自去年以来,重庆市巫山县,这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探索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补偿制度,针对10种多发大病,实行医保报销后合规费用100%救助补偿,每人每年最高救助额度可达30万元。
一年多来,在巫山,曾经和李德军一样因患大病深陷绝望的1400多位城乡居民,由此重新看到了生命的曙光。
“全额救助”为大病家庭“兜底”
巫山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低,全县63万居民中贫困人口就占到十分之一,许多群众还因患病治疗,进一步陷入困境。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在巫山逐步覆盖,群众就医压力有所缓解,但一些大病家庭面对少则数万元、多则数十万元的医疗费,仍然心生绝望。
2011年初,由巫山县人力社保局牵头组成的调研组,在对县内住院费用1万元以上的大病患者调查时发现,尽管有医疗保险、民政救助等政策支持,但住院补偿率只有56%,多数患者仍要承担高额的自付费用,不少家庭因此债台高筑。
巫山县医保中心主任叶川介绍,按现行医保政策,居民在乡镇医院住院可报销80%、二级医院60%、三级医院40%,报销比例逐次降低,但基层医院往往解决不了重大疾病,患者只能到高级医院,其治疗费用动辄二三十万元,往往导致大病居民“倾家荡产”。
面对群众“不怕一时的穷困,就怕一人得大病”的现实,2011年9月,巫山县委、县政府决定探索建立覆盖城乡的大病救助补偿制度,由县财政拿出专项资金设立“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补偿基金”,每年总额保持在5000万元,对患重大疾病的居民,在医保报销的基础上给予专项救助。
通过对多发大病的分析筛选,巫山县将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心血管疾病需手术治疗的患者、恶性肿瘤需手术及放射化疗的患者、器官移植及术后的抗排异治疗的患者、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肾透析患者,以及肝硬化失代偿期、系统性红斑狼疮、严重帕金森病和严重Ⅲ度烧伤的患者等10类人群,列为救助对象。以上病种外发生医药费用在10万元以上的,同样列入救助范围,并规定,大病居民符合政策报销的医药费用,按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标准报销后,余下符合政策的医药费用按100%的比例进行救助补偿,每人每年最高限额为30万元。
庙宇镇永丰村陈燕琳一家是个典型的贫困家庭,父母都患病在身,今年2月,36岁的陈燕琳又查出患上了严重的心脏病,需要做心脏瓣膜手术,费用在10万元左右。想到家境如此困难,她一度准备放弃治疗。在镇村干部的建议下,她到重庆新桥医院做了心脏瓣膜手术,并成功申请到大病救助,10.1万元医疗费,医保报销了3.27万元,“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补偿基金”救助了4.97万元,她自己只承担了1万多元。陈燕琳说:“是大病救助保全了我这个家。”
“应救尽救”和防止滥用并重
近年来,不少地方也推出了大病救助举措,但主要是针对贫困人口或困难家庭。巫山大病救助是否要扩大到全部居民?制定政策时,各部门之间产生了争议。巫山县委书记何平表示,“大病医疗救助补偿”应该成为一种保障制度,而不是一项救济措施,尤其是作为贫困县的巫山,居民普遍收入不高,即便是一个“小康之家”也会因一场大病重新返贫,政府理应给予救助。
官阳镇鸦鹊村6组村民代明轩高中毕业不久到外地打工,去年5月查出患有白血病,需要做骨髓移植,治疗费用高达50多万元。为了治病,一家人借遍了亲朋好友,最后还卖掉了住房,但仍然不够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得知县里的大病救助政策后,代明轩提出了申请。经审核,代明轩符合医保政策规定的治疗费用总额为31万余元,除去医疗保险报销的5万余元,剩下26万余元全部由“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补偿基金”救助。
大病医疗救助补偿基金作为一笔“救命钱”,如何在“应救尽救”的同时,防止滥用、确保安全运行,十分关键。
巫山县人力社保局局长于潜介绍,在前期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巫山对基金的运行进行了严格的制度设计。首先,成立由医疗专家组成的重大疾病评审鉴定小组,对所有申报病例逐一审定,确保符合救助条件;患有10项大病以外的疾病且发生医药费用额度特大需要救助的,须经县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领导小组研究同意;二是严格补偿程序,实行“重大疾病患者申报—医保中心初审—人力社保部门审批—财政部门拨付—领导小组定期检查”的流程。在大病患者医药费用认定方面,遵照城乡居民医保规定进行审核。此外,对所有救助对象,在所在乡镇进行公示,并公开监督电话,随时接受群众监督。同时建立实地稽核监管机制,通过电话回访、网络监管及现场复核等方式,确保救助基金真正用到有需求的老百姓身上。
“大病救助补偿制度运行一年多来,全县共有1427人得到救助,共发放救助补偿资金2619万元,未发生骗取救助基金或者滥用救助基金的情况。”于潜说。
可持续性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为一个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实行覆盖全民的大病医疗救助补偿,政府财力能否支撑,基金是否能够可持续运行,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据巫山县医保中心主任叶川介绍,2011年启动大病医疗救助补偿制度时,县财政投入3000万元专项资金,从2012年起又决定实行动态投入,资金滚动使用,确保每年基金总额在5000万元,一旦出现缺口,由财政全额兜底。同时也在积极探索整合医保风险基金、民政救济等方面的资金。“一年多来,在‘应救尽救’的前提下,基金运行基本平稳,2012年度仍有结余2300多万元。”叶川说。
重庆市社科院研究员孙元明认为,巫山县的这一探索具有典型意义,如果一个“国贫县”都能做好制度化的“全民大病救助”,相信别的地方也完全能够做到,目前巫山的大病救助补偿制度运行时间较短,可持续性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孙元明说,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是如何拓宽筹资渠道,提高救助效率。“比如,巫山‘大病救助补偿基金’仅靠财政投入,能否满足长期运行的需要?怎样更好地整合社会资金?另外,国家在8月份出台了《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坚持政府主导,专业运作,利用商业保险机构的专业优势,提高大病保险的运行效率;坚持责任共担,持续发展,形成政府、个人和保险机构共同分担大病风险的机制,巫山可能需要据此作进一步完善。”
叶川表示,根据国家有关精神,预计重庆市明年也将出台大病医疗保险和救助的相关政策,巫山届时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补偿政策进行调整和完善。(记者 张桂林) [责任编辑:闫天舒]
相关报道····职业医师考试每年都有而且是全民都可以参与是真的吗?_百度知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