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又在往跑马溜溜的山上歌曲跑要我也去怎么样办

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学诚法师:如何做到不迷茫,不执着?
学诚法师:如何做到不迷茫,不执着?
《学诚法师:我的出家因缘》
小时候,很喜欢看有关少林和尚的电影。那时对出家人有非常美好的印象,他们既有善良的心肠,又有不凡的武艺;既有脱凡出俗的气质,又有常人丰沛的情感。美好的印象,常会滋长梦想的翅膀。现在想一想,那时对武术有着痴迷一般的爱好,不能不归功于曾经想做一个身手不凡的小和尚。遗憾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梦想的翅膀逐渐地枯萎了,脑海中出家人的印迹越来越模糊,以至于后来很难再想起来了。这样的日子持续了近十年,等再次听说寺庙和出家人的时候,内心竟是相当疏远陌生的感觉,甚至会禁不住有一种疑惑:为什么他们就不能好好地生活,做一个正常的人?
事情的发展常常出乎意料。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成了其中的一员,这在一年前就已经成为了事实;而且是其中相当踏实快乐的一员,这却是最近几天才明显感觉到的。连续几次走出寺院的大门,促成了这个不平凡的发现。记得刚出家不久,法师带我们外出春游,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总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心里很不自在。如果这时再有一些异样的眼光投来,那就更受不了了。事隔一年,再次走出寺院的大门,步入滚滚红尘,内心竟然会升起一种很不一样的感觉。这种感觉里似有一份骄傲,更似有一份自信;似有一份幸福感,更似有一份悲悯的情怀。这种感觉还要从陪伴并送走父亲的那天晚上说起。
自己出家,让家人非常难过,至今父母在感情上仍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父亲这是三次来寺,前两次时间都非常短,这次因为疗病的缘故住的时间稍长。近二十天的寺院生活体验,给父亲留下了很好的印象。父亲说,这次来,看到山上的很多义工法师都很忙碌充实,各自忙各自的事情,好像他们也并不是在逃避什么,更像是在做一番事业,虽然没有工资,但大家干的都很卖劲,很融洽,这在其他地方很难见到。这里的人很善良,也很爱学习。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会抽时间陪父亲说说话,希望给他一些安慰,但后来发现有些问题,父亲的想法还能给他们带来启发,他们就很乐意找父亲聊天。我发现父亲说到这里的时候,流露出很幸福的表情,这是极少见到的情景。
其实父亲也是心地很善良的人,他从十九岁就开始做生产队的队长,一做就是二十几年。因为父亲小学还没有毕业,豆大的字不识,官大了也确实不容易做,所以也就没有做过比生产队更高的官;又因为他实在,值得人信任,所以也就没有降过级。生产队长是最基层的官,主要是和各家各户打交道。就是长期在这样最底层最平凡的工作中,造就了父亲与一般人不一样的眼光。最让人感动的,就是父亲能深切体会到师父的处境。父亲说你们师父很不容易,很多人的担子都在他身上压着,尽管你们这些弟子也算是年轻有为,但实际办事经验还很缺乏,很多事情你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要靠你们师父一点点带过来才行。父亲的这一片肺腑之言,给予我莫大的力量,我知道父亲已经从心底里接纳了这一切,而我也没有理由让父亲失望。
送走父亲的那天晚上,在回寺院的路上,与出租车司机有一段很有趣的对话。
司机:“你这算是?”
我:“出家人。穿了这身衣服,就是出家人。”
司机:“是出家人啊!你们有工资吗?”
我:“没有。一般的寺院会有,但我们没有。”
司机:“你们能结婚吗?”
我:“不能,如果还结婚的话,那就不是出家人了。出家人首先要出的就是世俗的生活。”
司机:“你为什么要出家?”
我:“原来也没想到自己会出家。后来有机会接触佛法,发现佛法讲的非常有道理,就想更深入地学习;另外一方面也觉得现在世俗生活中有非常多的无奈和压力,弄不好的话,一辈子的时间和精力就在这些无奈和压力中消耗掉了,如果是那样就实在太可惜了。”
司机:“是你感兴趣要出家的?”
我:“是的。我觉得这种生活很吸引我。”
司机:“父母同意吗?”
我:“不同意。他们也三番五次来看我,并希望我能还俗过正常人的生活。不过来了几次,发现我在这里生活的很好,很快乐,他们也慢慢放心了。这次我父亲来,住了近二十天,对寺院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他说要不是家里有事请,他还希望继续在这里住一段时间。以前上学学了很多科学知识,后来接触佛法,发现这是完全不同的领域。在这个领域里,更像是一个智慧老人娓娓道来他人生的丰富阅历,以及对这些阅历相当深刻的看法。这些看法很有说服力,其中也涉及到对美色、对名利、对地位的看法。了解了这些看法,就不再会被这些虚无飘渺的东西欺骗,也就能够安下心来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简短的对话就这么结束了,但思绪却没有就此停止。我觉得社会上很多人对佛教的认识,正像我在接触佛教之前的状况一样,几乎等于零。现在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高度精神文明的时代,这个高度的精神文明需要有优秀的文化予以滋润。然而,一种优秀的文化要想为社会大众所接纳,它首先就要贴近人们的生活,走进人们的生活,最终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我觉得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都有或者曾有一种认识,以为佛教、寺院、出家人是一体的。谈佛教,就会涉及到寺院;谈佛教,就会想到出家人。这一方面值得庆幸,因为正是有了出家人,也正是有了寺院,佛教才能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里相当完整地流淌到今天。但另一方面,佛教也不能仅局限于出家人和寺院,她应是众生的佛教,是每个人的佛教。不但出家人需要佛法,就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富足,也一样需要佛法的滋润,甚至是更需要。
作为一个出家人,我觉得要有这样子的一种责任:当社会动荡不安时,他能救济贫弱;当社会物欲横流时,他又能给迷茫的大众带来一股清凉解脱的气息。不过,做到这一点,需要一种骨气,这种骨气能让人不向邪恶低头;做到这一点,也需要一种气质,这种气质又能让人不流于世俗。出家的生活可以孕育这种骨气与气质,而与世俗的接触与融合又可以让它得以滋长。
《学诚法师:如何做到不迷茫,不执着?》
网友提问:顶礼师父!因为内因和外缘作用一直过的很压抑,身体也越来越差,觉得自己越活越狭隘,眼里只有眼前的迷茫困境,我不知道该怎么做,消极的逃避着,浪费一天又一天,周围的人都在努力,我觉得我也该努力一点,心里却没有一点力量支撑我。请教师父,我该怎么做才能改变我的现状?要怎么让心里升起力量?
学诚法师:看得远一点,更容易走好脚下的路。人生最大的苦莫过于死亡,在死亡面前,一切荣华富贵都失去势力,一切名誉虚荣都苍白可笑,一切成败得失都如梦如幻;反过来说,一切内忧外困与死亡相比,也都不算什么,我们要做的是在死亡面前真正有价值的事。
网友提问:感恩师父慈悲开示,怎样才能做到不迷茫,不执着。
学诚法师:要去培养、增长智慧。不学、不修、不努力,何以成长?有因才有果。“听闻随转修心要,少力即脱生死城”。
网友提问:大和尚慈悲!弟子有疑问想请师父慈悲开示!《心经》云:观自在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字面的意思已经义解,但是如何能够证悟“五蕴皆空”啊?通过什么法门能够证得?弟子虽深知道理,但从未证得境界!
学诚法师:所有修行的最终目的都是要破二执、证二空,先从调伏粗猛烦恼恶业开始,不能一步登天。
网友提问: 如何避免这个过程中可能形成的贡高我慢?请师父指点。
学诚法师:有慢心,就是还不懂真正的佛法。
网友提问:顶礼师父!弟子业障深重,最近发心念地藏经想消除业障,家人总是不和刚念完又吵了,我知虽然念的太少但真的总有坚持不下去的感觉,想放弃,为何诵经念咒却是这样?搞得我头疼,恳请师父慈悲开示,我该如何消业,如何让境遇好起来?感恩师父。
学诚法师:消除业障,顾名思义,是消除“恶业”带来的“障碍”,所以它的重点应该是改变自己的业,转恶业为善业、转烦恼为正念,这样,外境才不会成为自己的障碍,未来才会有好的果报。很多人认为“消除业障”就是消除外在的逆境,而非消除自身的烦恼恶业,真是舍本逐末、心向外求。用这样的心理去诵经念佛,急求果报,不但没有平静下来,反而患得患失之心更重、妄想烦恼更甚,稍不如意便怀疑佛法、弃舍修行。如此种种,皆是自己对佛法的认识不明,对修行的方法不知造成的,这样诵经念佛能够种种善根,却离真正的修行还很远。
网友提问:顶礼师父,弟子有一个问题:现有亲属重病,弟子便嘱托亲属诵地藏经。我妈知道后就责备我不务正事。为了不让我妈造口业便没有过多的与其讨论,便自己发心诵地藏经了。但是师父,有什么方式方法能让家人都接受佛法呢?祈请师父解惑。
学诚法师:做得挺好。家人不理解佛法的内涵,若只看到我们外相的狂热与形式,肯定不容易接受。少谈神奇怪异的事,多做生活中够得着的小事,改变自己的毛病、脾气,听得进别人的批评,看得到他人的付出,这样的改变,家人会欢迎的。
网友提问:顶礼师父!昨日参加法会,看见很多师兄戴着楞严咒,有的师兄手上戴着六字真言的戒指。以前听师兄说过佛像最好供养起来,不要带在身上,可是又有师兄说身上带了某尊佛像或者什么萨埵就会免一死等等之类的说法。请师父开示,经咒、佛像是否可以带在身上?
学诚法师:心里真的有对三宝的至诚敬信之心,佩戴经咒、佛像才有加持力,若以戏笑心、轻狂心、迷信心、猎奇心、炫耀心佩戴,不敬轻毁,只会增长恶业烦恼。大多数人都追求外在的感应,却不知“加持”是由自己的信心与恭敬而来,这种情况下最好不要戴。
网友提问:感恩法师。请问您,如果根器不够想修净土法门,除了佛说阿弥陀经还应该看哪些书,还需要看百法广论拜忏吗?
学诚法师:一个人是很难了解自己的根器的,对如何修行也不明白,需要依师修行,不是自己判断根器、自己选择法门、自己想象这个法门的修行是什么内容。
网友提问:法师,辛苦了!现在中国的教育问题很严重,身为老师的我非常矛盾和痛苦,怎样才能成为一个不为成绩所困的好老师呢?
学诚法师:分数是一个衡量标准,不是终极目标。帮助学生在宗旨上着力,在福慧上着力,在学习兴趣和习惯上着力,与取得好分数也并不矛盾。
网友提问:顶礼大师,请问如何帮助别人去除烦恼?
学诚法师:先调伏自己的烦恼是最根本的前提,然后以慈悲为发心、智慧为引导、善巧方便为辅助,结好善缘为起点、陪伴关怀为过程,才能慢慢帮助别人调伏烦恼。
网友提问:顶礼师父!请问师父,我的一位特别好的朋友,她人品也很棒,她最近入了基督教,然后跟我价值观发生了很大差异,她只承认有上帝并且不是宗教,排斥佛教,谈及她的信仰她会有抵触,我觉得两人之间有了隔阂,我是否该跟她保持距离,该如何跟她相处?我并不排斥她的上帝,可她会否认我的信仰。
学诚法师:两个不同信仰的人相处,应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包容和睦。如果对方热衷于宣传自己的教义、排斥否定佛法,而自己对佛法的信心又不够坚定,那么最好减少接触。
网友提问:顶礼师父?请问功德到底是指什么?祈请师父开示。
学诚法师:“功德”一词已经被泛化了,很多人把“功德”当做有形有相的物质来理解,例如怕功德给了别人自己就没有了。功德的本意是“行善所获的果报”,又有说法是“恶尽曰功,善满称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它的大小取决于人的发心、心量,发心越清净、广大,功德越大。
网友提问:师父,我的朋友是一个妇产科医生,很多的孩子在他手里被引产,人流,几个月的到足月的都有,他很困惑,一方面不想杀害生命,一方面要在医院工作,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
学诚法师:杀业是很严重的,不要为了眼前的利益而造未来之恶因,尽可能想办法转岗,多祈求、发愿、回向。
网友提问:顶礼师父!弟子有位朋友需要帮助,但之前弟子有类似经历,因为不善观缘起最后都是随自他烦恼在转,自己被牵着鼻子走于事无益关键还拖累别人,已经拖累很多人了。但又觉得外境无常,业缘重要,发心重要,弟子衡量不清楚,也看不清自己的烦恼和心相,连做事情该把握的原则本末也看不清了,伏请师父开示。
学诚法师:所以要增长智慧,而不是放弃帮助。多祈求。
网友提问:阿弥陀佛!顶礼法师,请问身为佛弟子可以参加高收益的网路理财产品吗?
学诚法师:佛陀并不禁止在家居士理财,但要注意把握自己的心,不要被烦恼欺骗了。
《学诚法师:转心、转变及佛法体会》
“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百法要告诉我们的都是这些内容,那不是告诉我们一些结果,是告诉我们怎么观,怎么住,怎么出。入、住、出,就是怎么样进入这个观察的状态,怎么样子一直保存这种观察的状态,最后怎么超越这种观察的状态,就是入、住、出,也就是生住灭。
任何的法都有生、住、灭。如果掌握不了“入、住、灭”的话,如果观过头了,一直在“住”相,就会产生种种幻觉。种种幻觉的出现,就是和现实世界脱节了。产生种种幻觉,就是你能够住,但是不能出,你出不来,最后就着魔,很多着魔的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
心生种种法生。他转变不过来,他只能住在那里,就出了问题。有时候我们常常听到居士说这些情况。他眼睛一闭就看到什么人,眼睛一闭就看到什么佛菩萨,眼睛一闭看到什么事情,耳朵里面听见有什么声音,对不对?有什么人跟自己讲话,有什么佛菩萨告诉他什么,他就是住在这里出不来,不知道怎么办。他没有观察到这些也是生、住、灭,所以他只会入、只会住、不会出。
佛法在我们的动静语默当中都是有的。“动静语默体安然”。不是说静才是佛法,动就不是佛法;也不是说动才是佛法,静就不是佛法;不是说你说话才是佛法,你不说话就不是佛法;或者不说话才是佛法,说话就不是佛法……都不是那么一回事。动静语默里面看我们怎么用心,才是有没有佛法的标志。
有些人认为,你一天喋喋不休,说那么多话,一点不寂静,都是在散乱,没有佛法;另外一边的人就说你这个自了汉,一天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对不对?
有些人说,你一天到头都是在承担,都是在做事,没有佛法;还有一些人说你在那里很懒惰,什么事情不管。都是互相埋怨,互相观过,他都是这样子一种问题。
这些问题,实际上没有真正理解到什么是佛法,都是在相上面、在名上面互相对立。互相对立就是说,你动的人看静的人就看不惯,静的人就看动的人看不惯;喜欢说话的人,看不喜欢说话的人看不惯;不喜欢说话的人,看喜欢说话的人看不惯。对不对?这个是反义词啦。物以类聚,他肯定是这么一回事情。
这样的话,就很难共住,很难和合。这些只有真正从我们内在的心境上面去体会,从佛法上面去体会,而且你才会过得去。不然的话到处都会有障碍,到处都会有麻烦。时间长了,人的很多习性就出来了,很多问题就出来了,我们要转心转不过来,转变、转变不了。
禅宗的公案“拈花微笑”对不对,然后就一直传下来,二十七祖、二十八祖,禅宗一直这么传下来。那么“拈花微笑”,它也是一种境界呢?花就代表一种境界,微笑也是代表一种境界,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境界,他是无形无相的、至高至圣的,就是非常神圣的一种境界。
我们供养佛菩萨都是香花供养,它通过这些有形有相的,来表达我们内心无形无相的这样子的一种思想的境界。
但是呢,佛陀拈花,迦叶微笑,那么他别的人理解不了。就犹如我们用这么多鲜花来供佛,他插花的人知道,什么花代表什么意思,什么花代表什么意思对不对?如果普通人,他就不知道。这是什么花,送给什么人,什么花是做什么用,什么花它的形状等等,都有它的喻义,那也都代表了人的一种思想上面的境界。反过来说,你只有去体会这种境界,它才是有意义的;那如果说体会不了,那它意义就不大,是不是。
你在城市里,一个人生病了,一个人有什么事情啊,他就给你送一些鲜花。你看在农村里边,他就很少给人家去送花,他最多也就是送一些馒头啊、送一些什么牛奶啊。你去送花他可能还会骂,他讲到处都有,你还送这个花,是不是?他体会不出这花有什么意思。你送一些比较实在的更好,对吧。
如果城市里边呢,你看病人,给他拿一点馒头去,人家就会觉得,你这个人头脑有问题,是不是?那这就是思想境界的一种问题。你必须送给他,对方要能够领纳,对方也能够懂得它的意思。那你事先要考虑清楚,你如果考虑不清楚的话,那你做这个事情就会很麻烦。
那比如说,我们石头,对不对?你说石头到处都有。那你说这个钻石、宝石,你说它是不是石头呢?它也是石头。宝石也是石头,钻石也是石头,实际上它们的本质都是一样,它们都是矿物。那为什么有人她就喜欢钻石、喜欢宝石呢?它这个稀罕,这个不容易找到。你说它有什么用呢?很难讲它有什么用。
你说钻石有什么用?它一点用处也没有;你说宝石有什么用?它也一点用处也没有,对吧。那你说,它一块石头能够值多少钱,那都是人给它附加上去说,这个值多少钱。至于它本身,跟石头的本质是一模一样的,你说对不对?也没什么不同。但是,人为什么会喜欢它?那么就是喜欢它的一种象征的意义,喜欢它的一种神圣性,而不是在于它事物本身。那么,你如果体会不了它的神圣性,就说明我们人的心灵境界还没有达到那个层面。
这个佛法也是如此,只有我们真正能够体会到它的意义,这种意义是不会变化的。那你如果经常变化,就说明说,我们的人格、这个人性方面还不成熟,他信仰才不会坚定。就刚才所举的这个喻来讲,这个水晶啊,这个宝石啊,因为我们已经做了结论了,世间上的人也做了一个结论。你说,这个大家都是喜欢的,至于说它有没有什么用处,它都是另外一个问题,它就代表一种意义。
那,这个佛法也是一样呢,都是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祖师大德们的一种证明——同佛法相应,我们才会有这种快乐;如果不同佛法相应,我们就没有快乐可言。
《学诚法师:心自在,业自在》
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的业,一般人对自己的业力是不知、不觉、没有把握的,因此也就无法掌控生命的走向。
人无论做什么都在造业,不能把“造业”简单理解成坏事,我们要多造善业,断除恶业,不是不造业。遇到做得不好、不对的人,我们要去帮助他,不是去骂他、伤害他。
善业是一个人福慧的根基。业的根本在自己的心。如果我们总是追逐外在的成就,时时刻刻都在衡量外在的得失,就会觉得很苦恼。要从自己的心上、业上来看待,在“能”、“愿”、“因”上努力。
修行人的幸福来源于:身心合一的安详,勤勇于善的充实,莫向外求的自在,悲悯众生的柔软,正视无常的释然,心怀光明的希望。
“为恶畏人知,恶中尚有转念;为善欲人知,善处即是恶根。”对自己的行为有惭耻之心,就应好好反省、改正,做自己问心无愧的事。多读圣贤之教,学习正确的立身行事之道,知道哪些行为该做、哪些行为不该做,人才能活得安心、自在。有时候不是外境逼迫我们,是自己内心之道不彰。
其实人的心理模式都是相似的,就看方向是什么,串习贪嗔痴就越来越痛苦,串习智慧就越来越自在。心生,种种法生。妄想、执著越重,痛苦麻烦就越多;正念、智慧越多,快乐自在就越多。
吃喝玩乐、轻松闲散,这样的“自在开心”是非常脆弱而无常的,经不起一点风波。过程中可能有一点点小快乐,但生活中更多是各种苦和烦恼,只是人太粗钝,察觉不出来,只有极为粗猛的苦才能有所警觉。
吃药、调理、锻炼身体,能让身体健康;听闻、思维佛法,转变心意,能令心灵自在。放下不是放弃,是有力量提起,也有力量切断内心的黏着。内心没有牵连挂碍了,就是自在。
科学所研究的对象是万事万物,佛法研究的对象是我们自己的心。佛法分为教法与证法,可以简单理解为理论和实践,真正依照佛法去实践并获得经验的人,内心就会越来越清明、善良、安和、自在。
佛菩萨“智不住三有,悲不住涅槃”,悲智双运自在游行于轮回,与跟凡夫由于业力所缚而在轮回中的状态截然不同。
佛法真正修得好,人是非常灵活自在的,比艺术家的“随性”更彻底、更自由,“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要正确理解佛法,探究内心宝藏。
不被烦恼所缚,心自在;能够把握自己的行为,业自在。不在外境上计较,而在心上努力;不在果相上攀求,而在因上努力。自在不等于随心所欲,而是不去挂碍。
管好自己的业,这是自己能够做到的,也是真正对我们的生命有帮助的事。
《学诚法师:愿是本心,这要自己去找》
人的心就像屋子,时间长了不打扫就会遍布尘埃,所以应该时时清扫。人生像一条路,这条路上有无数岔路口和障碍,还有大雾锁目,当以智慧为日消除迷雾,愿力为导确定方向,精进为甲战胜障碍。
很多人总是在被动地迎接生活的变故与压力,疲惫不堪,皆是因为没有愿力所致。人没有愿,心就没有力量,就无力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自己想成就什么样的一生?生命的方向何去何从?这些根本问题想清楚了,人的状态就会有根本的不同。
人置身于烦恼沼泽之中,想要自己把自己拔出来,绝无可能。培养坚固愿力,要找到有愿力的师长及团队。一时没有遇到,就要去希求、种因、发愿,乃至营造。如何营造呢?与几个志同道合的善友一起切磋共学、彼此拉拔、共同发愿。
愿有善有恶,去追寻善的,就成为善的力量;去满足烦恼,就成为恶的力量。我们要刻意培养、坚持善愿,才能不活在恶念、染念、杂念之中。
佛陀出世,既有佛陀的悲愿,也要看众生的业力因缘。众生不希求,讲法的因缘已尽,佛陀就会涅槃。
大道至简,可是愿意相信、笃行的有几个呢?人生不是由“人力”改变的,是由“业力”决定的,前者只看到眼前的因缘和造作,后者包含多生多世的信息。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看待问题、解决问题都不能只看一时,人生更不能只从几十年来看,只从眼前的苦乐来看。
在业果法则下,愿力改变业力。能不能改变、改变多少,就要看自己的愿有多坚、有多深,为此付出的行为有多少,是不是正确。
愿力,就是自己的愿望、理想、责任带来的力量。愿有大有小,有长远的也有短期的,也有善有恶,我们要发善愿,并尽力发大愿、长远之愿。向有愿力的人学习,观察、思考,培养自己的愿。
以愿力来指导身心,而不是被动地躲避外境,前者处处是路,后者处处是墙。有愿力的人生是主动积极的,没有愿力的人生是被动疲惫的。
能坚持多久,与愿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愿力决定始终。认真思考自己要做什么,下定决心,天天去发愿,慢慢就会有很强大的力量。没有人的信心和愿力是生来坚定不退的,令一切善法“未生者生,已生者增长,增长者坚固”,正是修行的意义。
人生的路是要自己走的,不是活给别人看的。因为害怕他人的眼光而不能面对自己人生的困难,是一件很傻的事,别人不会为你的人生负责。
享受福报的人觉得人生很快乐,身心困窘的人觉得人生很苦,但世人无论享乐或受苦,都是“被动”的,被业力左右,不是人生的意义。人生的意义在于发愿,用愿力来引导自己的生命,而不仅仅是日复一日的活着。佛法给我们指出了生命的真相和究竟离苦得乐的方向,是一条有无限希望的人生道路。
活的意义,是与我们自己的心愿息息相关的。没有愿力,就很难感受到意义,做事情也没有味道;有愿力、有担当,就会明白自己行为的意义,活得很有力量。人活在世上,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感受、符合自己的心情,感受与心情都是不断变化的,是不足为凭的。
利用现有的暇满人身,闻思佛法,真实修行,培养对佛法的信心与良好的修行习惯,发大愿并持久串习;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经营佛法的增上环境,也就是培养正法团队的师友缘。业决定一切,多造与佛法相应的重业,时时串习不忘,广结善缘,来生是否能够增上,就看自己的努力程度。
明白道理好比看到了某地照片,真实修证好比到达了这个地方。我们常说的“道理都明白,却做不到”,就是只看到了照片,脚下却一步未动——我们的心理状态还停留在原地,并没有达到所闻之理的境界,甚至没有朝着这个方向迈出一步。
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愿,否则就如行尸走肉。要去找到自己的目标、愿望,每天都去发愿,这样自己内心的力量才会越来越强。要带着愿力去面对境界,不然就容易感到迷茫和对未知的害怕。
愿是本心,这要自己去找。但我们的愿不能只限于自己喜欢什么、想得到什么,而要想想自己能为社会做些什么。有了方向,还要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从自己能够做到的开始,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就沮丧、失落。
《学诚法师:拥抱逆境(感悟人生)》
我们通常都喜欢阳光明媚的日子,也希望人生一路充满阳光。然而,凄风苦雨的日子一定会有,人生中的风雨,即便我们畏惧躲避,也依然会不期而至,比如疾病缠身、事业受挫、痛失亲人,甚至遭遇厄难。
倘若怨天尤人,或者萎靡不振,我们只会被困境所左右,难以走出逆境的阴影。佛教里讲面对逆境当需安忍,这并不是要我们消极被动地忍受,而是策励我们要坦然接受现实,同时积极地改善人生。佛经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有一个又丑又生了病的女人,丈夫每天打她,后来丈夫死了,她含辛茹苦地把四个孩子抚养长大,却没有一个孩子愿意赡养她。她四处流浪,又摔断了腿。听说有一位世尊很慈悲,有长生不老的药,叫做般若正念智慧,她决定去试试。她来到一座又一座精舍请求出家,可那里的人一看她又老又丑又残,不知如何照顾,便都不肯收留她。后来,终于有人答应给她一次机会。她非常珍惜,精进用功。因为有残疾,她不能到森林里修行,就扶着墙壁沿路观照,观照世间的刹那变化与无常。凭着一定要证阿罗汉果的坚定信念,别人休息时,她一直用功,没办法打坐就坐在石头上观照。结果,凭着坚定的意志,她两个星期就得道了。所以,逆境可以成为逆增上缘,我们可以借以磨砺心智,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人在顺境时要收心,避免滋长骄慢,遇到逆境则要放心,就是要积极豁达,多缘光明面。
著名科学家霍金21岁时,不幸患上了会使肌肉萎缩的卢伽雷氏症,几乎全身瘫痪,被禁锢在轮椅上。43岁时,他又因肺炎做了穿气管手术,失去了语言能力,演讲和问答只能通过语音合成器来完成。然而,不断求索的科学精神、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使他成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当一位女记者提出一个苛刻的问题时,霍金带着恬静的微笑回答:“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考;我有终身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可见,乐观的人总会看到积极的一面,而悲观的人看什么都是消极的。其实,外在的一切都是自己内心世界的展现,面对同样的境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正如佛法讲的“一切唯心造”。超越逆境需要勇气和力量,而这种勇气和力量常常来自一颗为他人着想的善心。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穷困潦倒,实在没有活下去的信心了,便来到一处悬崖边准备跳崖。他历数一生的挫折,为自己的悲惨命运痛哭。崖边石缝里长着一株低矮的树,也不禁哭起来。那人问道:“难道你也有不幸?”小树说:“我是世上最苦命的树,长在岩石的缝隙中,环境恶劣,枝干无法伸展,形貌丑陋。我看似坚强无比,其实是生不如死呀!”那人说:“既然如此,为何还要苟活?”小树说:“死倒也容易,但我的头上有一个鸟巢,住着两只喜鹊,它们在巢里栖息生活,繁衍后代。我要是不在了,那两只喜鹊怎么办呢?”那人听了若有所悟,从悬崖边退了回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心里装着他人的安乐,受益的不光是他人,还包括我们自己。以豁达的心胸和智慧的观照力面对人生,以平常心坦然面对一切,就可以成就人生成长的每一步。
《学诚法师:学会感恩(感悟人生)》
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立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必须倚赖周围的环境和人。但很多人看不到这一点,对于别人的付出,养成了一种理所当然的接受习惯,不会真心地感恩别人。相反,有时还会因执著于利益的得失或心理的怨结,产生矛盾。要让自己真正快乐,也给他人带来快乐,我们必须学会感恩。
没有父母,我们不可能来到这个世界上。佛教有一部经,叫《父母恩重难报经》,其中讲了母亲的十大恩德。佛陀告诉我们,我们在母胎的十个月中,母亲的身体就像山岳似的,一天天地加重,虽然如此,母亲还是用心地呵护我们;将至临产,母亲就像得了重病一般,忧愁恐惧死神来侵,但又无以诉说;母亲生产时,五脏就像被撕裂;听到我们平安降生,母亲则欢喜倍常,但是又痛彻心肠。我们的降生是母亲以生命来做赌注,我们的成长更无时无刻离不开母亲的养育之恩:母亲为我们洗濯粪尿等秽物,不惮劳苦;干净的地方母亲让我们睡,自己睡我们尿湿污秽的地方;我们远行在外,母亲日夜挂念,担心我们是不是受累挨饿;我们暂受辛苦,母亲则心酸不已,愿代我们受苦。直到母亲死的时候,对我们的恩爱之心才与我们分离。母恩如此,父恩亦然。如此的深恩,我们怎么能不忆念思报?
没有师长的教育,我们的生命将黯淡无光。想想自己从一个目不识丁的孩童,成为现在的自己,都是师长的恩德。是师长让我们摆脱了愚昧,具有才智和品德;是师长教会我们生存的本领、做人的道理、处事的经验。
我们日常所需一切衣食住行,都是社会为我们提供的。我们往往把这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交易,认为我给钱,你给货,很正常。这是被私利所蒙蔽,只看到了表面现象,却没有想到万一我拿着钱,没人卖给我东西,会怎么样?有个故事说,有一年发大水,一个地主和农民都跑到山上避难。地主带了一袋金子,农民带了些干粮。一天天过去,地主饿极了,想用金子买农民的干粮,农民不卖。结果地主饿死了,农民却活了下来。且不论农民的做法对不对,就此故事可知,我们能够活下来,完全是整个社会在为我们付出,我们也应怀着感恩的心去回报社会。
很多人之所以没有感恩之心,是由于被贪、嗔、痴的烦恼所蒙蔽。贪心让我们把接受和索取当成一种习惯,不会想起感恩;嗔心让我们只看到别人对我们造成的伤害,忘记了别人曾对我们的帮助;痴心让我们只执著于自己,不会思考自己的生命为什么延续。
我们要学会感恩,感恩父母,感恩师友,感恩社会,我们因他们的付出得以生存和发展。感恩别人是我们内心的真实需求,是让自己身心安宁的需求。
《学诚大和尚:学佛的最终宗旨是什么》
学佛,有从理入,有从行入,但不管从哪个门入,目标都是一致的,故学佛首要的是建立宗旨。根本抓住了,其他一切都是支分,是方法,是步骤;根本没抓住,就会抓住这个否定那个,在支分上纠结矛盾。
学佛不仅讲“放下”,也讲“提起”。提起宗旨、提起智慧、提起慈悲,放下烦恼、放下执著、放下痛苦,我们“放不下”,恰恰是因为该“提起”的还不够。初学者还没有提起就谈放下,未立正见、颠倒次第,故而迷茫空虚、矛盾纠结。
初学者不宜一开始就关注自己的烦恼、习气,要依照正确的修行次第来做。学佛之初,从外缘来讲,首要的是要找到师法友团队,打造一个修行的环境;从内因来讲,是要树立宗旨、信仰,有了这些作为根基,才谈得上步步用功,断除粗猛恶业乃至调伏细微心念。初学佛的人,真正要着力的地方,从内因上来说是自己的宗旨、愿力,也就是建立“为什么学佛”的正知见;从外缘上来说,是寻找、融入一个清净和合增上的师法友团体。而不是急于求得什么结果,在自己身上发生什么神奇的事情,获得意想不到的好运等。
学佛、修行要首先建立宗旨,才能知道自己行为的意义。礼佛、善行、放生、救孤……这些行为都不是矛盾的,不要对立起来看待,就像一个人既可以吃米饭又可以吃面食,都是为了提供热量、滋养身体,不会问“吃饭和面哪个更重要”。
学佛后最重要的是培养、树立宗旨,有了宗旨,所有一切杂染的欲望都会渐渐被这个大愿转化。若非如此,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般在枝末上打转,妄想对治烦恼习气,终不能得。
很多人学佛都有这个过程:看到了佛法的殊胜,可是难以对抗习气的顽固。若没有正确的方法,容易越学越烦恼、沮丧,久而久之,学佛就变成了头脑中的一个妄想,所谓“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大殿;学佛三年,佛在天边。”这是缺乏善知识指导,宗旨不明、次第不清之过。
“度人先度己”是修心原则,时时返观自心,念念不忘宗旨,只有先调伏了自己的烦恼才能去帮助他人;“度己先度人”是行事原则,学佛之人要学习佛菩萨,放下自我,广行大悲,在利他中才能圆满自己的福慧资粮。
学佛的最终宗旨是成佛,然后再结合自身设立阶段性目标。宗旨的建立以及对整个修行道路的了解,本身就是一个学习、修行的过程,要在善知识的指导与同行善友的陪伴下,持久而行。佛法分为悲、智两个部分,慈悲与智慧圆满,才是学佛的宗旨。
既然学佛、修行,就要以成贤成圣为期。只有拥有希望、坚定宗旨,才能真正活在当下,否则只是漫无目的的飘逐。“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既要有高远的志向,又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下手处,脚踏实地的行持。
《学诚法师:一点一点改善身心,就是营造未来》
一念惭愧心,是善的起点。
我们总是会在意别人的讥讽、毁谤,把它当做很重的伤害,一听到难听的话,内心就激荡起层层波浪,这是我们自己的烦恼所致。他人的话不过是一个个音节罢了,拆开来也没有什么意义,声音一出口就消失了,自己却把它们牢牢记在心里。你越是生气,对方越是高兴;你不起烦恼,也就不存在伤害了。
我们决定不了别人的心念和行为,只有决定自己的心念和行为;别人的烦恼,不应成为决定自己怎么做的理由。慈悲融化嗔恨、智慧斩断烦恼、精进战胜怯弱。心力交瘁,都是因为太爱自己。无私无畏,无我无忧。
佛法讲身心不二,一个人如果内心光明、快乐,自然而然会焕发一种活力、光彩。“苦中作乐”是培养乐观心,“忆苦思甜”是培养感恩心,佛法讲“以苦为师”是培养出离心。
内修自己的心,外修师法友环境。自己这一方面,要发大愿、严持戒律、广行善法;同时要与师法友团队结善缘、造重业、共业。生命的走向,是由业决定的。
对自己没有信心,对业果没有信心,总是寄希望于外境。整日用嗔恨心去面对世界,却忘了走自己的路,观照自己的心。这样做,世界好不了,自己也好不了。
心无归属,好比在大海中航行,看不见灯塔、找不到方向;心有挂碍,就好比把船系在灯塔边,再不能离开。
心不要太小,走出一人一事的囚笼。发大心去帮助一切人。在境界中去检验,才能看清自己的心:遇到赞扬时,遇到轻蔑时,自己是什么样的心?自己所求为何?
要有大愿,心要广阔,这样的平静才有大力量。若心很小,只想自己一个人安安静静的,不接触不喜欢的人和事,外境最好不要给自己找麻烦,这样人会越来越脆弱,心也会越来越没有力量。
用无常的眼光、长远的眼光去看待一时的人和事。总是知道自己的方向,就不会因为外境而大喜大悲。
少一点心去想“别人为什么会这个样子”,多一点心去想“我应该要怎么做”,时时刻刻把对的、善的放在心上,凡事从自己出发,多要求自己,多感谢他人。
如果心永远在跟着外境跑,就容易在后悔、期待、失望中恶性循环,却没有好好停下来把握当下这颗心。不与外境对立,而修自己这颗心。
念佛,不仅仅是念四个字或六个字;修行,不是每日端坐去想出一个佛法来。要念到自己心里去,改变自己的行动。待人处事,学习佛菩萨慈悲宽厚的心,精进勇猛的行,多造善业,断除恶业烦恼,一点一点改善身心,就是一点一点营造未来。
《学诚法师:活好自己》
“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恶人怕天不怕”。善良是做人的原则和前提,无需置疑,在此基础上去提升智慧与能力。
人生要找到自己的大方向,在小处才知道该如何做,否则无数烦恼尘埃会把自己淹没,一点点境界都过不去。慈悲、无我都是要学习的,不然就流于空话。
苦有身体的苦,有心灵的苦。劳作、疾病、衰老等,是身体的苦;迷茫、悲观、躁动等,是心灵的苦。身体的苦是我们的老师,教导我们不要执著色身,激发出离心;内心的苦是烦恼,要闻思修,用正思维去转化、净化。
以德报怨,内心的净化和升华,足以报德。以德报怨是内心的磊落,行为并不止于此,究竟的目的是以善来唤醒善,以是来纠正非,而不是以恶来回应恶。菩萨之所以能够以德报怨,是把每一个境界都当做修行的资粮,而非对自己的伤害,忘了“我”、放下“我”。
种种苦恼,皆因“执著”而来!做人做事要常常反观自己,多想自己应该怎么做,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而不要总是追逐外境、攀比得失。要有正知见,慢慢依据正知见去思维,才能不随着情绪乱跑。放下内心的执念,才能恰到好处的做人、做事。
工作生活中,真正伤害自己的是自己内心的“贼”,如果没有心里的“内应”,外在的语言是根本伤害不了我们的,那只是一些一说出口就消失在空气中的振动而已,自己用心去领纳、理解、发酵、回忆,念念不忘,就构成了巨大的伤害。
心无善愿,就易被邪欲所夺。做人也好,修行也好,内心中有信念才能有志气,才能有力量坚持做一件事,以及拒绝做不该做的事。我们做人、做事不是为了和别人争,而是朝着自己所认准的目标前进。
我们学习佛法高远的时空观、圆融的世界观、慈悲的人生观。先管好自己、修好自己,才有智慧和力量去帮助别人。否则别人的烦恼也点燃自己的烦恼,非但帮不了人,还会害了自己。
知错就改,管好自己的心和口,活好自己。无常的外境不是我们应该皈依之处。
《学诚法师:从现在起,与佛结缘》
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但不是简简单单可以做到的。能不能转变业力、命运,要看自己的恳切心、信心与行动力,还需要长时不懈的坚持。
对于命运,有人全然不信,认为人生由偶然组成;有人陷入宿命论,认为命运已经被决定,无法改变,这二者固然是误区,不少修行人也容易走入另一个误区,即认为只要读诵几部经典,命运就能轻易改变,不自觉落入慢心与迷信的陷阱。
真正的改命,是切切实实在自己的心、念头上下功夫,改过、断恶、修善,业果真实不虚,不是凭想象、感觉或表面形式。从现在起,与佛结缘。最殊胜的缘是法缘——依教奉行;最重要的“缘”,就是肯依教奉行。
佛陀的“加持护佑”,只实现于真正依教奉行的人身上。除此之外,都是人的妄想罢了!培养对师长的信心、敬心;牢记依师的宗旨,依教奉行;与师长同心同愿。
佛法是在心上用功,而不是在境上用功;在因上用功,而不是在果上攀求。
心用对了,因种对了,自然离苦得乐。
很多人的误区在于,认为拜拜佛就能够消除厄运,念念经就能够保佑平安,这只是种了一个远因,并不是真正的修心、依教奉行。
佛法是完整的,不是割裂的,依师、听闻、思维、依教奉行,都是在消业障、改习气。反过来说,如果缺乏了基础与信心,即使有忏悔的方法,也难以用心得力。
佛教之“功”,是教导众生断恶修善;佛教之“利”,是众生依教奉行而自得善报。三宝犹如一块清净肥沃的福田,种下什么种子,获得何样收成,全在众生的心。
念念缠缚、难以取舍的纠结,往往是因为眼光的局限与狭小,只有把生命的坐标拉长、拉宽,才能更加清晰的看到人生的方向。
在意凡夫无常而充满情绪的眼光,不如在意佛菩萨慈悲的期待;凡事常常想“别人会怎么看我”,不如常忆念“佛菩萨希望我怎么做”。
感觉都是无常的,不必去追寻、琢磨。佛菩萨最大的加持是让我们明白佛法的道理,我们依教奉行就是在领受加持。对佛菩萨最好的恭敬、供养和感谢,就是依教奉行。
依教奉行是佛菩萨最欢喜的事,也是祈求能够灵验的真正途径。
《学诚法师:追寻生命真正的自由》
现代许多人在“自由意志”、“精神独立”的旗号下,对中国传统的师道伦理提出质疑与挑战,认为后者是“迷信权威”。实际上,人的任何一个看法都受到来自家庭、社会的影响,我们接收的教育、阅读的书籍、从影视中接收到的一切信息,都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形成,人是不可能有完全独立的“自力”的。
许多人害怕被“洗脑”,但人的心总是在无时无刻地吸收、分析各种信息,尤其在当前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的内心不是被这种观念占据,就是被那种观念占据,所以应该选择经受时空检验的智慧与慈悲之道来作为主心骨。
正确、全面认识传统的师道(包括佛教的依师法)就会发现,师道的核心是“重道”、“依法”,对师长的恭敬与信心是学者通向“道”的桥梁,而不是目的。认为依师是依赖、迷信权威的观点,是片面与偏见的产物。就当前的时空因缘而言,凡夫修行第一要旨是找到并融入一个正法团队。
真正的自由,是自己不受烦恼的控制。
嫉恶如仇听起来很美好,但在这个标签之下,我们往往成为了“恶”的一部分而不自知。因为被烦恼所摄,覆蔽智慧,很难看清真正应该破除的对象,更看不到自己内心的恶。
面对他人“莫名其妙”的伤害和隔阂,我们应当了知是宿业不善的因缘感果,很多人都是被业力左右而无法自主。要承认、接受、原谅,不要放在心中反复思量,委屈、失落、生气,断绝产生新的、更深的怨结与隔阂;要超越。
人生种种苦恼皆因有“我”,要发愿证得“无我”,得到真正自由。
父母、长辈不是佛,肯定也会有过失,但儿女因为某些错误而全盘否定长辈,乃至叛逆,就是犯了“因言废人,因人废言”的毛病,这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愚痴。叛逆者易被激怒,处处与人对立,内心总是狭隘地执取一点,而又渴望证明自己;想追求自由,却被自己的偏执束缚。
有一句话说“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无论我们的出发点有多正确,一旦掺杂了嗔心,最终所造的就是恶业、杂染之业。
看清了世间都是因缘和合而暂时会聚,终有一天不得不舍离,为此决心去追寻生命真正的自由,所以不会沉迷于短暂的情感,不会被虚妄的执著所捆缚。
佛法真正修得好,人是非常灵活自在的,比艺术家的“随性”更彻底、更自由,“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要正确理解佛法,探究内心宝藏。
佛法并非教我们与世俗的一切对立,而是带领我们不断超越、净化这一切,这个美妙的改变不是发生在别处,就在我们心中。慈悲众生之心,能解开牢牢束缚身心的“我执”。
《佛门故事:做自己的主人》
有天,佛陀行经一个村庄,一些前去找他的人对他说话很不客气,甚至口出秽言。
佛陀站在那里仔细地、静静地听着,然后说:“谢谢你们来找我,不过我正赶路,下一村的人还在等我,我必须赶过去。不过等明天回来之后我会有较充裕的时间,到时候如果你们还有什麼话想告诉我,再一起过来好吗?”
那些人简直不敢相信他们耳朵所听到的话,和眼前所看到的情景:“这个人是怎么回事!”
其中一个人问佛陀:“难道你没有听见我们说的话吗?我们把你说得一无是处,你却没有任何反应!”
佛陀说:“假使你要的是我的反应的话,那你来得太晚了,你应该十年前就来的,那时的我就会有所反应。然而,这十年以来我己经不再被别人所控制,我己经不再是个奴隶,我是自己的主人。我是根据自己在做事,而不是跟随别人在反应。”
《功德,是指内心的清净智慧》
“功德”一词有很多不同的解释,现在常用的意思已经泛化,将世人拜佛诵经布施供养等,都叫功德。在寺里修行或者个人修行,只要如理如法,都能积累功德、福报,但速度和质量就不一样了。
放纵欲望如同玩火,眼前的小快乐将带来长远的大痛苦,身心清净、行为有度、内心安静才是真正的快乐。
如信心足够,拜狗牙也能得到佛的加持。对于绝大多数人,最大的问题在于:怎样具足这样坚定、清净、强有力的信心。
如果内心中没有更清净善妙的东西去填满,一味想排除妄念,是做不到的,更何况扭转长久以来的习气呢?改变惯性需要很大的力量,需要环境的帮助与自身的努力。
有力量,就是能够承受、做到很多事情,这与仅追求自我的平静是不同的。有的修行人为了求寂静,躲避境界、消极麻木,表面上是“平静”了,其实是内心丧失了发心和力量。佛法所说的寂静,是以智慧堪破烦恼,故不为境界所动,这种平静中蕴含着很大的力量。
许多人学佛后遇到不顺的事,就会质疑佛法或疑神疑鬼,这都是没有正确认识修行。佛法不是护身符,学佛不等于就不会遇到灾难、疾病或障碍,这些都是过去业力与现前因缘和合所感之果,佛法是让我们正确面对这些境界,并在一切时处种善因、结善缘,让自己身心越来越安定、清净,未来的果报自然会越来越好。
修,把自私的、狭隘的、烦恼的心修正成慈悲的、宽广的、清净的心;行,一切都要通过行持、行动才能够做到。
烦恼不能去压抑,也不是要发泄出来,而应去疏解。世间的购物或吃一顿只是以另一个烦恼的满足来转移这一个烦恼,佛法的解决方法是:用正知见来观察思维烦恼的生起、形象、来源,慢慢令心恢复清净澄明。
要在烦恼起来的时候能够挡得住,靠的是平常日积月累的思维正见的力量。降伏烦恼、培养善法,久而久之,当内心的正见清明、烦恼淡薄时,对万事万物的看法与体会就会越来越不同。
依佛法说,人是不断在六道中轮回,所以这一世的出生并不是最开始,而是带有无数的业力、习气。其实一切众生心识最深处都含藏着清净光明的佛性,但被烦恼、妄想、执著深深覆盖着,无法显露,修行就是要去除这些染污,恢复清净佛性。
人的心是相续的、流动的,不是片面的“此时”、“彼时”的对立。智慧与烦恼本身也是同一个东西,烦恼炽盛时,智慧就藏起来了;智慧现前时,烦恼就隐没了。我们往往很在意某个状态,希望听到一个答案可以解决问题,其实都是执著的心相。
福报是外在的,指善业所感的福乐果报;功德是内心的,指内心的清净智慧。内心不起烦恼是名清净。
《学诚法师—学佛不是休闲》
真正的学佛是学习佛陀看待世界的心态、为人处事的原则,并身体力行。学佛的过程分为“闻、思、修”三个方面,在网上看一些学佛资料属于“闻”的部分,但只做到这一点远远不够。另外,网络上鱼龙混杂,在网上学习应当谨慎。跨入修行之门的前提是找到师长。
“君子之道,譬如远行,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远行的人不必害怕路途的遥远,只要坚定方向,走好每一步,自然能到达终点。学佛也是如此,它是一个系统、完整、长远的过程,每一个阶段有不同的修行重点与方法,修行人在其中,只需要迈出眼前这一步。
皈依的好处是:给自己的心灵找个家,给自己的无限生命找一个引导觉悟的老师。皈依是学佛的开始。把它当成学问,就成了“佛学”;把它当成生命的指导,就是“学佛”。对于佛弟子而言,佛法是佛陀指示的觉悟之道,是修行的指南。
学佛最根本之处在树立宗旨、大愿,有了这个,一切的佛法才有主线,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许多人学佛修行,只是为了摆脱当下的障碍,解决眼前的问题,这只是方便的修行,不是真实的修行,也就很难得到大受益。
我们必须对自己为什么学佛,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以及佛法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有着清晰而坚定的认识,在遇到境界时才懂得如何去把握自己的心态及身语。不然的话,我们就还是在世间的思维中,以世间的观点来认识佛法,所以感到矛盾重重。认识并降伏内心的烦恼,才能超越伤害与被伤害的轮回。
我们学佛、修行,本来就是要来改善自己、提升自己,正因为有不足才要学习,不能觉得“我不行”,“我做不到”就不去做。正是要学了、做了才“能行”,而不是要有能力了才去学、去做。要把目标放在心中,而不是把困难担忧放在心中,前者是正念,后者是妄想。
学佛是要减少妄想、烦恼,要明白学佛的意义,而非教条化的认识,把佛法当做束缚与压制。他人不对的地方,我们不必附和、效学,要坚持自己的立身行事之道;对人不要厌恶、对立,世人本就都是有烦恼的。把握好自己的心,磊落坦荡、不挂尘埃,效学佛菩萨悲智双运的境界。“处众以和,贵有强毅不可夺之力;持己以正,贵有圆通不固执之权。”
学佛是为了降伏烦恼、破除我执,这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并不是一学佛立刻就能变得清净、智慧,天下没有无因之果。在修行的过程中,仍然会有许多烦恼、过失、起伏,对这些要有清醒的认识,不应惊恐疑惑,也不要灰心绝望,要回归到修行的本意,用平常心长长久久地努力。
学佛,要培养对因果的信心、对烦恼的出离、对众生的慈悲,自己生起了哪一个?切勿以佛法作为衡量他人的尺子,让自己走到佛法的反面。学佛是教我们要有正确的追求,不是一味放下,否则就会迷失方向。
学佛,一是要依止师法友团队,二是要励力实践。这两点非常重要,而现在很多学佛者却都没有做到,甚至没有认识到。学佛容不得半点虚假,讲一些理论听起来很美,却与自己身心脱节,终无大益;更不是神神秘秘,整天说一些自己也不懂的名词,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中。
学佛,有从理入,有从行入,但不管从哪个门入,目标都是一致的,故学佛首要的是建立宗旨。根本抓住了,其他一切都是支分,是方法,是步骤;根本没抓住,就会抓住这个否定那个,在支分上纠结矛盾。
学佛,就是要效学佛菩萨,佛菩萨发什么样的愿,我们也要发什么样的愿。刚开始我们的愿很难真切有力,要慢慢去培养,愿力才能越来越坚强。菩萨确实要在生死中修行度众生,不离轮回,但这是佛菩萨的境界,并不代表自己能够做到。想要效学佛菩萨,不是直接把佛菩萨果地的境界当做自己的境界,而是要效学佛菩萨因地的行谊。思维无常、苦谛,发大愿,培养信心、皈依心,策发精进力,这些都是我们现阶段要努力的。
学佛的最终宗旨是成佛,然后再结合自身设立阶段性目标。宗旨的建立以及对整个修行道路的了解,本身就是一个学习、修行的过程,要在善知识的指导与同行善友的陪伴下,持久而行。
学佛的人不等于已经成佛,所以还会有烦恼,修行过程也会起起伏伏。但因为有了圆满的人生榜样,懂得自己行为的方向和准则,慢慢就会越来越好。学佛是为了修身养性,更是为了离苦得乐——离一切苦,得究竟乐,这必须通过降伏烦恼来实现。当然,佛法所指的“苦乐”、“烦恼”,都有特定的内涵。
学佛修行,明确宗旨,以正念为导造作善业,以回向为归,使所造之业集中于善净的方向成熟,能使善心善行越来越清净、坚定。在修行过程中,由于功夫不够,会出现执著于善业而骄慢的情况,这也是烦恼,需要破除。
学佛不是自己看书、自己理解、根据自己的想法去修行,这样反而会越来越坚固自己的习气。佛法本身是对治法,不同的药对不同的病,如果自己任意抓药吃,吃错了药反而会让病更严重。要找到师法友团体,在善知识的指点下修行,才不会走上错路。
学佛不仅是要止息烦恼,要放下,更重要的是要发心。不从善心善念入手,不从悲心愿力入手,终放不下,不能降伏妄心烦恼。一味想着断烦恼、清静无为,反而容易陷入消极孤冷的误区。
学佛有很多阶段,在最浅的层面,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经营生活,更加幸福、快乐。 学佛要“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大愿要发,行持要落实到脚下。学佛不是舍弃生活,是帮助我们更快乐、更智慧、更有方向的去生活。
学佛的人,应该时时处处与人为善、广结善缘、结法缘。需要有一颗敬心、诚心、信心,希求佛法的心。不要用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来学佛,不可投机取巧,要老老实实。
许多人学佛后遇到不顺的事,就会质疑佛法或疑神疑鬼,这都是没有正确认识修行。佛法不是护身符,学佛不等于就不会遇到灾难、疾病或障碍,这些都是过去业力与现前因缘和合所感之果,佛法是让我们正确面对这些境界,并在一切时处种善因、结善缘,让自己身心越来越安定、清净,未来的果报自然会越来越好。
学佛人吃素,是出于慈悲心,也是培养慈悲心,并不是硬性要求(汉传佛教的出家比丘必须素食,在家人则无此规定),但因此学佛人不愿意也不宜分享肉食的“美味”。佛教乐于鼓励大家吃素,无论对自身身体、外在环境还是从业果来看,多吃素都是有益的。
选择做一件事,不是看难不难,而是看自己希望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学佛有终极宗旨,也有近期目标,有次第、有方法,只要遵循正确的路走下去,就不难。成佛之道不畏长远,因为即使不修行,众生同样要在轮回中度过这些时间,而且很可能是在恶趣中度过,并不是不修行就可以轻松自在的。
面对外人,我们能够隐藏自己的烦恼,但面对家人,我们的烦恼无处遁形。亲近的人是修行最难的对境,但真正的敌人是自己。学佛就是要在自以为对的境界上转弯,依佛法除烦恼、破我执。
要反省自己是不是执于修行的表相,而未解佛法的真正内涵。初学者往往拿着佛法的标准去观察、要求身边人,不学佛还好,越学佛烦恼越重,这就错了。学佛不是要让“我”越来越大,而是要淡化我执、柔软内心,一切佛法都是用来要求自己的。
一分恭敬一分受益,学佛不是休闲!古德曾说:“千经万论皆磨砻习气之具……不能亲明师良友,受恶辣钳锤,徒觅几部好佛法,静静闲坐,烧香啜茗而披阅之,此措大学问,尚不可为世间圣贤,况佛祖哉?佛祖可如此悠悠而得,善财、常啼,真千古极拙人矣,何为华严、般若之榜样也?”
希望是一颗小小的种子,小得我们可能看不到它的存在,但这并不代表着未来它不能长成参天大树。不要仅仅把心停留在眼前,别忘了它也蕴含着未来。善学佛法者,不难通文难达义,不难达义难入理,又不难入理难忘情。
《学诚法师:我们应当为自己的心灵成长而活》
人的心像一个大仓库,里面有善的种子,也有恶的种子,有时候是善的种子在现行,有时是恶的种子在起作用,所以时而光明时而黑暗。修学佛法,就是要让内心不断增长善的一面、净化恶的一面,让光明的时间越来越长,直至完全没有黑暗。
心灵的成长犹如走路一样,也是需要一步步走的,听闻佛法就好比看到了地图,但仅仅看地图,是还没有到目的地的。
我们决定不了别人的行为,只有好好把握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对于个人修行而言,对方假乞讨,也不碍自己真布施,发愿以今日之财布施作为未来法布施的因缘,更深地救助他心灵层面的贫穷。对于社会建设而言,在冷漠自私、唯利是图的环境中,能够有一份真诚的慈悲是无比宝贵的。
锻炼身体会很累,窝在沙发里吃零食很轻松,前者“自找苦吃”,但有益于健康。锻炼心灵亦复如是,外在的挫折是让自己变强大的必经之途,做好这个心理准备,遇到一切境界都不要怕。
人生要有方向、做事要有智慧。树立榜样、亲近良友,多读好书、成长心灵。要学习,学习人生的智慧,学习认识自己的心灵。没经过学习之前,在生命的路途中,我们就像盲人夜行,什么都看不到,心怎么能安定、无畏呢?
如果自己的内心本身就很脆弱,缺乏力量,自然跟他人难以好好相处。关键是要弥补自己内心的不圆满,让心灵成长起来。多读一些善书,用心去体会里面的道理,慢慢调节严重的情绪问题。平时生活中,点滴之处多用心为善,善行是心灵最好的营养。
心若强大,才能放下。当我们一直纠结于怨愤走不出来的时候,应该转向投入那些能够提升自己心灵的行为:发愿、学习、善行、成长,去关爱更多人、欣赏更多人、承担更多责任。承担佛法事业,最核心、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自己和他人心灵成长,而不是一时一事的结果。这并不是说不要努力去做事、不必重视事情的质量,而是不要把事情的成败当做唯一的追求。
人生一世,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喜好,还要有责任去关心我们生活的这个环境和社会。人要有理想,生命才会更精彩,若仅凭借福报的庇荫而迷醉在暂时和脆弱的安乐中,实在可惜了人生。在生活的享受上要知足常乐,在心灵的成长上要永不知足。
要多用功在心灵的充实和成长上,找到自己的宗旨,才能慢慢得到真正的心安。心中空虚,所以才会需要外境来填满。外境的影响也有区别,有的是刺激,有的是启发;有的增长烦恼,有的增长力量。现在一些影视节目,制作的动机就是为了满足人的猎奇心、刺激人的五欲,却在心灵更深的层面无所作为,给人带来的快乐是有限的、短暂的,如渴饮海水,越饮越渴。恰恰是因为心中空虚、脆弱,所以才需要追寻外在的所谓“胜利”来刷存在感。
在生活的层面帮助,是一种帮;在心灵的层面帮助,也是一种帮。我们对于悲苦柔弱的人容易生起仁爱施与之心,对于可恼执拗的人不仅不容易生起悲心,反而会激发厌恶之心,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心还没有很好的把握,慈悲与智慧还不足够的缘故。帮助他人与修行自己是相辅相成的。财物的帮助很重要,但它的作用终究是有限的;心灵的帮助更可贵,它的作用是无限的、超越生死的,以有形的财物资助为缘,种无限的生命救度之因。
学习佛法就是要解决人内心的烦恼、无明,长期以来我们都缺乏“心灵”这一课,所以把握不住自己的心,把握不住自己的行为。如果真正明白修行的重要,再忙也能抽出时间来做。譬如吃饭、睡觉,再忙也不会忘,因为每个人都知道不吃饭、不睡觉人就活不下去。修行也是一样,是对法身慧命的滋养,如果不闻思、不熏习,人的心灵就会渐渐被烦恼所淹没。
真正的成功,既不是用金钱和地位来衡量的,也不是别人的眼光和看法决定的。众生的赞誉如空花水月,众生的毁訾也如梦幻泡影,我们应当为自己的心灵成长而活,为更好的付出与奉献而活。
物质与精神并不是矛盾的,要破斥的是“只要物质不要精神”甚至“为了物质抛弃精神”,因为一旦离开了精神、心灵,求快乐也无处可得。而人本身有许多烦恼,贪欲永无止境,如果把太多精力放在追求物质上,就腾不出空来关注精神世界了,所以应格外注意。
对于不友好的人,对立与仇恨是容易的,也是人之常态,但这样的思维只会让自己痛苦和黑暗;无论外境如何,自己内心都能保有一份光明,从生活的美好中学到爱,从生活的伤害中学到坚强,这才是强大的心灵。
“内心强大”是一个境界、一个果相,因地中,我们应从依师、闻法、思维、奉行做起,慢慢增长慈悲与智慧。慈悲就能包容,智慧令人清净;慈悲教人担起责任,智慧教人放下包袱。动力既足,包袱又轻,这就是最强大的心灵。
心永远在跟着外境跑,在后悔、期待、失望中恶性循环,却没有好好停下来把握当下这颗心。因为太关注自身苦乐了,所以才会感到孤独;心里空荡荡的,是因为想着的人太少了。敞开心扉去关心更多人,去温暖更多人,也会给自己的心灵带来阳光。
这个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不同的人,不同的心灵,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每个心灵都有自己翱翔的天空。求善果、福报,是佛法所摄;调伏烦恼、追求心灵安定,也是佛法所摄,福慧双修。不同根基、不同希求的人相应的点不同,适机而赴。
“社会”是一个因缘和合的概念,它是由许许多多的人组成的,由无数人的心灵建造而成的,由你、我、他组成的,而不是自己脑海中想象的一个割裂于自身之外的东西。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部分,都可以营造自己身边的小环境,让我们自己的思想、行为、努力对社会产生正面的作用,才是积极的人生。
出家不是一个“结局”,选择一种清静度日的生活。相反,出家是选择一个新的开始,从此之后要用全部精力来完善自己的人格、圆满自己的心灵,然后投入永无止境的服务众生的事业。
《学诚法师:自重则威,切忌以嗔为有威》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 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
佛教对善恶的定义是,能感得未来令人痛苦逼迫之苦果的行为称为“恶”,反之则“善”。最主要的恶业有: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嗔、痴。
佛法教人慈悲、忍辱,不是纵容恶行,是要降伏自己的嗔念;是一种强有力的心态,而不是行为上的沉默。至于该采取何种行为去帮助对方,要靠智慧来判断,菩萨有慈眉善目,也有金刚怒目,但无论外相如何,内心都是一份慈悲。
智慧,明白一切事相叫做智;了解一切事理叫做慧。有了智与慧,遇事就有了判断、决断的能力,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才是对的。
人管不了别人的心,管好自己的心,管好自己的身口意。人心的贪嗔痴多了,世界上的痛苦就多了。修行佛法,熄灭自己内心的贪嗔痴,并帮助更多人净化内心烦恼,让这个世界更加和平与美好。
“出世”,是调伏自己的心,超越贪嗔,不黏着境界;“入世”,是慈悲利生。以出世心,行入世事,慈悲与智慧相辅相成、互相摄持。
不动怒、不怀恨,心平则气和,为人处事就能冷静、理智,不会被干扰;反过来,一旦起了嗔心,方寸即乱,就容易做出不理智的行为来,害自害他。
修行,修的是自己的心念和行为,把它从贪嗔痴修改为慈悲、智慧,这样我们自己会越来越清净、快乐、无畏,也能有更大的心量和能力去帮助更多人。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自重则威,切忌以嗔为有威。期心于大圣大贤,名为自重。……倘自待稍轻,便不能念念兢业惕厉,而暂觉还迷矣。此直以不重,为根本病也。
《学诚法师:用大方向来决定小方向》
人生要有方向、做事要有智慧。生命的意义,是为了报恩。佛法说,要报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三宝恩。
一艘没有航向的船,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如果没有找清楚自己内心的方向,不管到哪里都会以厌倦收场,最后逼得自己无路可走。厌倦是自己内心的选择,如果你选择排斥,那一定会厌倦;反之,如果选择坚持,那就能够找到希望。人不能被动地躲避外在环境,而要主动去努力创造改变。
这一个肉身终归于无,不代表生命会永远消失。因果业力相续无尽,在死死生生中,生命可以创造不朽的价值。
生活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死板不变的结局。通过修行,一步步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和方向,转化内心的烦恼与痛苦。内心开阔了,处处都是路。
心不静,一是迷茫找不到方向,二是贪心重,心总向外跑,习惯了散乱。树立志向、调伏烦恼、训练专注,标本兼治。树立榜样、亲近良友,多读好书、成长心灵。
“意义”这个词就是人赋予的,当你能够去思维生命有没有意义时,本身就在创造意义。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取决于我们的认识与行为。不同的生命形态,源于不同的业力,众生的一切行为都受着内心深处“离苦得乐”的本能驱动。
心无归属,好比在大海中航行,看不见灯塔、找不到方向;心有挂碍,就好比把船系在灯塔边,再不能离开。
世间以胜过他人为成功,天然具有排他性、竞争性、不稳定性、不连续性和不确定性,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和痛苦。在追求这些的同时,一定要认清过患,内心对此有所警觉。学习佛法,启发智慧,不能被贪欲、烦恼牵着鼻子走。
抱着强烈的执著去做一件事,一旦外在境界不符合自己的预期,内心就会失落、动摇,找不到方向,因为自己只为内心的那个结果活着,看不到、不接受其他的因缘。人生处处是路,走好自己现在脚下这条路。
做任何事情都要质、量、次第决定,所谓质,即知道做这件事情的意义是什么,现在所做的事情与自己的长远方向是一致的;量,是根据现实情况做出合理规划;次第,做事的步骤清清楚楚,每一步都走好,不急不缓。这些决定了,心就能安住,不然总是向外缘,指望从外面抓住一个什么来安心。
不快乐的原因,是没有愿力。心就如没有根的浮萍、没有方向的小船,只能被动的被各种外境推着走,因此内心感到的只有压力和烦闷,而没有快乐和力量。精神的羸弱,要多在精神的成长方面努力,多读好书、多思考。
自卑和骄傲,都是我们在与别人比,内心有高低、不平。这都是不知道自己成长的方向造成的,缺少正念,内心就都是分别念。人要有理想,心和行为才会有正确的导向,不会随着情绪乱跑。
自省是建立在有宗旨的基础之上,不是无方向、无目的的自我否定和懊恼。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非但不是不自信与懦弱,而是要有超强的心力才能做到的。忍辱同样如此,内心强大才能转化烦恼,内心清明才能安忍不动,而非被动的懦弱忍受。区别这些行为,关键看自己是不是有方向。
当我们用心的方向是向外时,他人的眼光就是压力,让我们沉重不堪;当我们用心方向是向内时,他人的意见就是动力,促我们奋发向上。
佛法认为,不仅人做梦是梦,就是清醒时也是在无明大梦中。认清烦恼妄想、笃定修行方向,才是我们应该着力之处。
人要有愿力、有理想、有方向,才能安心。用大方向来决定小方向。先决定人生的大方向,今生想做什么,来生希望如何,就知道现在该做什么。
《学诚法师:占便宜的人,实际是消耗了自己的福报》
福报的获得,根本因是布施,要在根本上努力。
布施有三种,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都是在不同的角度利益众生。冬天在窗台上给小鸟撒一把米是布施,老师教给学生知识也是布施,教人学佛、成佛是最究竟的法布施。
行善助人是好事,但做好事不能执著。《大智度论》中说:“若著心布施,有不称意事,则生恚怒;若受者不感其恩,即成怨嫌。”
那该怎么做呢?要有心理准备:即使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善良的,也不一定会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乃至可能有人误解、排斥,因为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这是正常的。
布施的对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犹如田地,同样一颗种子种在不同的土地中收成不同。有三类对象,对他们造业后果很重,称为三种福田:恩田、悲田、敬田。父母师长称恩田,贫穷困苦之人为悲田,佛法僧三宝为敬田。
供养、布施,要随力随分,重在内心的敬信而非外在的钱物。孝敬父母、供养三宝、布施贫困,凡事包容大度、发心广大,就是修福;刻薄吝啬、恣意浪费、怨天尤人、轻狂浮躁,就是损福。
佛菩萨累劫对众生“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努力做种种令众生欢喜的事,就是为了和众生结善缘。自己的行为能够帮到别人,正说明生命有价值,要能够帮助到越来越多的人才更好,这本身就是我们所愿。
每个人的性格、知见、习气等,带有过去业力的烙印,譬如以前喜欢布施的人今生也会喜欢布施,但是也并不是完全不能自主的,人的心念就是当下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我们才可以改变命运。修行就是要改变恶的习气,增长善的习气,用愿力来扭转业力。
人不能简单分为“好人坏人”,命运也不能截然分为“好命苦命”,因为人是善良与烦恼共存,命运也是福祸不定的。正是因为我们有烦恼,造了杂染的业,所以感得苦乐交织的果。丢失财物,从眼前来说是自己不小心,不是做好人造成的。若已无法挽回,那就做布施想,为未来种下福乐的种子。
要造什么样的业,做什么事,取决于我们的宗旨和智慧,在这个方向下,随顺因缘而为。譬如佛弟子立志成佛度众生,就应按照佛法的教导广行善业、勤积福慧,这是主动的选择。自己要怎样去修行为善,则随缘而为,或听闻、或承担、或布施、或持戒,自己在什么因缘下就做好该做的事。不同的善业感得不同的乐果,譬如布施得财富,戒行得尊贵等。
对于个人修行而言,对方假乞讨,也不碍自己真布施,发愿以今日之财布施作为未来法布施的因缘,更深地救助他心灵层面的贫穷。对于社会建设而言,在冷漠自私、唯利是图的环境中,能够有一份真诚的慈悲是无比宝贵的。不管真假,他都是“乞者”:物质与精神的贫瘠,都需要帮助乃至救拔。即使面对假乞丐,我们也可以“真布施”。
我们决定不了别人的行为,只有好好把握自己的心态和行为。在自己不会感到勉强、为难的范畴内布施,如一元、两元。“假乞丐”不碍“真布施”,修自己的同情心、慈悲心,还可以发愿以今日布施财物的善缘,结下未来更究竟帮助对方的法缘。
菩萨要发心,但这颗心不能执著。譬如布施,要广行布施,精进布施,但不能执著于有一个布施的“我”,有一个被施予的对象,有一个所布施的东西。一旦有了执著,就会产生贪吝、嗔恨、骄慢等烦恼。“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需要高妙的智慧,是菩萨高阶修行的功课。
物质布施是为结缘,法布施才是真正的饶益。借此因缘发愿:愿我未来能够圆满布施波罗蜜,普施法财,究竟饶益众生。“若著心布施,有不称意事,则生恚怒;若受者不感其恩,即成怨嫌。若著心供养善人,有少凶衰,则嫌布施不应,悔惜所施。”
生活中处处可以行善。把路上绊脚的石头搬到一边,方便其他行人;在公交车上给需要的人让一个座;给心情不好的朋友一个鼓励;进电梯时为后面的人按一下门;别人提着重东西时帮着抬一抬……以待人着想之心去付出,无论是财物、体力还是智慧,都是在行布施。
把工作当做对他人的布施。每天都能帮助大家解决问题,说明自己的劳动是有价值的。事情总是需要有人去做,去做了就能累积“财富”,从世法上来说,是业务能力、是人脉、是工作责任,从佛法上来说,是善业,要欢喜地做。
占便宜的人,实际上占不了别人的便宜,只是消耗自己的福报;吃亏的人,实际上并不是吃亏,而是偿还宿债,若能够作“布施想”欢喜而为,则成为增长福报的好机会。其实我们内心的不愉快,正是因为自己有贪有执。修行人不是拿别人的烦恼开刀,而是与调伏化解自己的烦恼。不被烦恼所困扰,才有办法看清境况、智慧处事。
吃药、调理、锻炼身体,能让身体健康;听闻、思维佛法,转变心意,能令心灵自在。身体不好,一方面有宿世杀生或伤害众生的业因,另一方面也有今生饮食、作息等不适当的外缘。现在要多造善业,随缘慈悲放生护生、素食、布施医药、照顾病苦,并遵医嘱保养身体、注意锻炼等。
贪利供养,嗔心持戒,憍慢作福,胜他布施,无殷重心,非广大意。若如是行,难招净业。 富贵虽乐,一切无常,五家所共,令人心散,轻躁不定,譬如猕猴不能暂住;人命逝速,疾于电灭,人身无常,众苦之薮,以是之故,应行布施。无相布施,无我度生,无住生活,无得而修。
《学诚法师:学佛入道以愿力为先》
现代人被动接受信息太多,想得到什么信息一搜索就出来了,看别人做比较轻松,自己主动思考的时候越来越少;科技的进步让生活越来越便利的同时,人劳动的机会也越来越少。渐渐地,人的惰性就越来越强,主动的理想愿力缺失了,勤快的好品质成了稀缺物,拖延症成了习惯。
学佛入道以愿力为先,“愿”是引导我们破迷开悟、最终破除我执的动力源头,没有经过“希求善法”的阶段,就不可能达到“无求”的超然境界。愿与行结合,就不是妄想;反之,若仅仅发愿而不去行动,那么愿就成了妄想。
生活中我们处处都在“发愿”,对于自己希望实现的事情,内心中生起一个愿望,就叫“发愿”。发愿会产生一种牵引我们生命方向的力量,例如:发愿考上好大学,就会努力学习。发愿是为了主导自己的生命,不是为别人做的。
发愿是树立行为的动机,譬如小孩发愿成为一个科学家,行动上就会照着这个目标努力学习。有了良善的动机和实在的行为,就造下了善业,具备感善果的力量。要发善愿,发大愿,发利益众生之愿,比如给路上的乞丐一份午餐,可发愿:愿自己未来有能力解除天下人的身心之苦。
愿力是要修的。就是因为我们把控不了自己的心,所以要一点一点修行。佛菩萨的愿力是多生多世修行积累起来的,不是自然而生的。
愿力来源于信心。了解、相信佛法如此殊胜之后,自然发起欲修欲证之心。愿力是正向的执着,是改变业力的关键所在。愿即“择善固执”,其关键在“择善”。没有经过深远抉择,唯随顺一己私利而固执的,就是烦恼、执着。
如果我们想做的事情不只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更多人的福祉,那就是大愿。心中所想的人越多,愿力也就越大,希求成佛、利益法界一切众生,就是最广大、最圆满的大愿。
发心,激发起内心的力量,不是仅仅在口里说什么。发心不是凭自己的兴趣、爱好、热情,心血来潮想去做什么事情,一旦遇到困难就后退乃至放弃,这是不负责任;真正的发心是要有坚定不退的大愿,遇到任何困难都要想办法战胜,永不退缩。
愿一点点发,信心一点点培养,祖师大德们的信心与愿力也不是凭空而来,而是经过长久的修行而得,不光要羡慕果地的辉煌,更要努力在因地效学。
缘是可以改变的,就靠自己的发心去改变。譬如暂时没有遇到善知识,就要在内心去发愿,希望自己将来能够值遇具德的善知识,并从当下开始努力去提升自己的弟子相,这就是为未来亲近善知识种下了一个很好的因,持之以恒,将来就一定能感得善知识的摄受。
发心是为了策励自己不忘做事的方向,祈求是为了提醒自己一切境界中用佛法去面对,然后努力去做事。
大师的愿力非是与生俱来,而是生生世世长时间努力的结果。我们现在在因地中,也要一点一滴去培养这种愿力,滴水穿石、聚沙成塔,靠的都是不懈的坚持,没有无因之果。
看别人的优点是为了学习,不是为了比较高下、打击自己;总是觉得自己没优点,也是失却正念,缺乏方向。高己卑人固然是烦恼,高人卑己与过头的反省同样不对。为人处事,愿力非常重要。
人必须要有愿心,行为才能时时刻刻有力量。愿力即是“用未来决定现在”,想要未来如何,当下就要如何努力,而不是停留在对未来的幻想中。如果内心的想法不能指导现在的行动,那就变成了妄想,而不是愿力。
《学诚法师:爱处生爱嗔处生嗔,执“我”不舍》
不修戒定慧,就无法证得这个“空”;凡夫口说“空”,实则对一切追逐不舍,爱处生爱,嗔处生嗔,执“我”不舍,随着烦恼业力流转,苦果现前时,半分也“空”不了!人就在爱恨情仇中轮回,无法超越,也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我们是把自己生命的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伤害过自己的人身上,还是用于感念对自己有恩的人和事?
当我们掉入“仇恨”的陷阱时,被恨的人不一定会怎么样,真正拖累的是自己和身边爱自己的人。与其停留在黑暗的过去,不如走出阴影,朝向阳光,让自己活得更好更强。
我们的生命,要为了爱我们的人和我们爱的人去努力,而不要纠结于伤害过自己的人和摆脱不了的仇恨。正如弟子规上所说:“恩欲报,怨欲忘;抱怨短,报恩长。”
对于家人,我们往往是借爱的名义去伤害。长久以来对某些行为的“不认可”日积月累,一直在增长嗔心。看不惯家人的行为,想要以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对方,总是冠以“为你好”之名。吵架的根本原因是嗔心,并不是我们所以为的“爱”。与家人的关系,是很多人最难过的一关。
宿世嗔的习性重,就容易发火。眼睛锋利,一眼就能看到人和事的缺点,也是嗔习导致的偏差。这样的人,要刻意扭转自己的思维习惯,多看光明面,多从正面去想问题,多培养感恩心、慈悲心。
对于不友好的人,对立与仇恨是容易的,也是人之常态,但这样的思维只会让自己痛苦和黑暗;无论外境如何,自己内心都能保有一份光明,从生活的美好中学到爱,从生活的伤害中学到坚强,这才是强大的心灵。“是非窩里,人用口,我用耳。”
认识到烦恼是什么,如何才是“好”。贪婪、懒惰、嗔恨……都是烦恼,但去满足这些烦恼的当下,人往往以为是享受,是在爱自己、保护自己,因为我们无明、短浅,看不到烦恼带来的后患,譬如抽烟,贪着短暂的“好处”而不顾对身体的伤害。人都是“烦恼瘾”的受害者,故须励力修行。
内心中有善法为主导,烦恼才不会成为自心的主人。对于恶缘,只有用爱、包容、忍让来化解、超越,若还以嗔恨报复,恶缘只会越结越深。
活在当下,是指内心不要妄想,把握好现在的一念心和业,而不是不管过去与未来。“当下”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概念,必然是在过去的基础之上,并通向未来的一个时刻。只有非常清楚过去,对未来有方向,才能好好活在当下,即明白自己在干什么,绝不是指活在当下的情绪和感受中。
极乐世界,不是外在极乐,而是内心的极乐——没有痛苦,没有孤独,没有贪嗔痴,没有妄想烦恼,有的只是清净、纯洁、充满善意的欢喜和宁静的快乐。
用智慧来降伏烦恼就是“爱自己”,用慈悲来对待他人就是“爱众生”,若反过来,用慈悲来对待自己,用智慧来降伏他人,那就错了。
诸法无自性,而体用皆众缘和合。诸法无自性、无自相,是谓“真空”;而其体用皆众缘合生,是谓“妙有”。修行佛法要先发愿,然后从因果罪福开始,福慧双修。整个修行的过程就是为了破二障、证二空(二空:人空与法空。即悟入无我、无法之理,以破烦恼障和所知障。烦恼障是我执,所知障是法执。佛叫你把贪嗔痴慢放下,这是去除烦恼障;叫你不要多看多闻,是去除所知障。执著是烦恼障,分别是所知障)。
性空故无善恶,缘起故有善恶,宜从缘起趣证性空。先要为善去恶,才能以智慧超越善恶。必须知道:超越善恶与善恶不分,是完全不同的。混淆次第,实是大误。“不落因果”堕入断灭空,“不昧因果”方为中道。
佛说空,也说非空非有,即空即有,空与有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说明“万法因缘生”的道理。“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正因为人生无常,所以我们才能够改变、成长、成就乃至成佛。正确认识空义,能够去除内心种种执著、烦恼的包袱,才能更好地成就。淡下了我执,爱就不会变成负担。
在佛法中,自利与利他是完全一体的,利益众生的发心与行为,也是菩萨践行佛道、走向成佛的过程。这种“自利利他”是在极其长远的时空维度下来说的,有时候表面上看起来不一定双赢,甚至可能是巨大的“损失”和委屈。深信业果、宗旨明晰的人,能放下急切的“为己”之念,发长远的成佛之心。为他人无私付出,是真爱。佛菩萨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最究竟的真爱。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跑马溜溜的山上钢琴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