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王坦克若换装105毫米l68火炮能正面摧毁is-3吗?

帖子主题:二战德国虎王坦克
共&9684&个阅读者&
军号:812206 工分:177947
/ 排名:5673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二战德国虎王坦克
文章提交者:三月春风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172-0-1.html
虎王坦克PzKpfw VI“虎王/虎II”重型坦克是二战中威力最大的坦克。到二战结束,盟军始终找不到有效对付它的办法。“虎王”重型坦克将威力强大的火炮和盟军坦克、反坦克炮几乎无法射穿的装甲结合在一起,结果就是产生了这么一个战场上的可怕怪物。“虎王”重型坦克的研制工作始于1942年5月,一年后“虎”I式重型坦克便投入生产。从1942年秋到1943年1月,德国设计师们开始发展一种能最终取代“虎”I式坦克的新式重型坦克。1943年1月,希特勒下令新的“虎”式坦克必须装备长身管的88mm火炮,其正面装甲厚度要达到150mm,侧面装甲厚度则为80mm。前部和侧面装甲板采用倾斜式装甲联结,这种设计和即将出现的新式PzKpfw V“黑豹”中型坦克差不多。波尔舍和亨舍尔公司被责成着手研制新的重型坦克。波尔舍公司提供了两个基于以前的VK 4501(P)样车的方案,并定名为VK4502(P)。第一种方案是将炮塔安装在车体中央;另一种方案则是炮塔置后,发动机置中(就和现在的以色列“梅卡瓦”主战坦克差不多,如图1)。两个方案使用相同的底盘和车体以及其他部件,发动机都采用VK4501(P)样车的汽油发动机(电传动)。两种方案极度相似,除了炮塔的位置以及一些机械部件的区别。不过由于最终选中了亨舍尔公司的设计方案,波尔舍这两种设计都只制造了木制模型。 亨舍尔公司有两种方案:VK4502(H)和VK4503(H),其中VK4502(H)方案是以“虎”I式坦克为基础改进而成的,算得上是“继承性强,改进处少”。德国陆军兵器局第6科负责审查这些方案,VK4502(H)方案首先遭淘汰。不过亨舍尔公司的设计方案进展极快,最终其VK4503(H)方案被选中进入生产。这个方案采用了大量和“黑豹”、“黑豹”II坦克相同的部件以标准化坦克生产,根据1943年2月德国陆军兵器局的命令,亨舍尔的VK4503(H)设计和“虎”I式坦克完全不同,其更象“黑豹”坦克的扩大版。日,一辆木制的亨舍尔设计的“虎”II重型坦克模型在东普鲁士阿亚茨给希特勒做审查。德国准备从1943年12月起在位于卡塞尔的亨舍尔工厂制造三种样车型号的“虎”II重型坦克。从1944年1月到1945年3月,一共制造了489辆“虎”II重型坦克(三种样车-V1、V2、V3),其中1943年12月制造了12辆,1944年1月到12月制造了377辆,1945年1月到3月制造了100辆,生产了四个序列(、420680,底盘编号为489),比原定的1500辆的生产计划相差甚远。主要原因是因为盟军轰炸了亨舍尔在卡塞尔地区的工厂以及“虎”II重型坦克生产一辆所耗费的原材料和工时相当多。第一批在1944年1月到9月生产的“虎王”重型坦克(样车除外)采用了防磁装甲。一些在1944年6月以前制造的“虎王”重型坦克还装备了潜渡装置,不过主要是用来试验的。在制造过程中不断在改进,比如去除了垫圈和封蜡、采用不同型号履带、附加履带连接装置等等。不过这些改进对于整车性能都没有什么显著改善效果。首批的50辆“虎”II重型坦克(包括样车在内)装备了波尔舍公司设计的炮塔(魏格曼公司制造,如图2)。晚期的则安装了亨舍尔公司设计的炮塔(克虏伯公司制造,如图3)。两种炮塔都安装在车体中央。波尔舍炮塔是从最初的VK4502(P)原型坦克(基于VK4501(P)样车的设计)上发展来的。尽管这个设计本身没有被接受,不过炮塔的设计却被接受了并安装在亨舍尔设计的“虎王”重型坦克上。波尔舍型炮塔装备一门单节88mm火炮,而亨舍尔的炮塔上装备的是双节式88mm火炮(从1944年5月开始)。波尔舍型炮塔的“虎王”重型坦克携弹80发,亨舍尔型炮塔的“虎王”重型坦克则为86发。75%的弹药存储在车体内侧面,另外的25%弹药则存储在炮塔后部。此外,用于本车防御和对空射击的3挺MG34/MG42型7.92mm机枪则配弹5850发。波尔舍型炮塔的防盾呈弯曲状,车长指挥塔位于炮塔左侧。由于火炮防盾弯曲形状会导致一些机械问题,1943年12月,亨舍尔公司受命设计一个新炮塔作为以后的标准炮塔。亨舍尔型炮塔的车长指挥塔比较平,不象波尔舍的呈突出状,火炮防盾为“猪头式”。亨舍尔炮塔也被称为克虏伯型炮塔。安装波尔舍型炮塔的“虎王”重型坦克重675000kg(74.4t),安装亨舍尔型炮塔的“虎王”重型坦克重为68000kg(75t)。克虏伯公司两种炮塔都制造。炮塔受引擎液力控制旋转,19-77秒旋转360度(这的取决于引擎当前状况),也可以手动旋转,炮手通过操作手动旋转盘来控制。关于这两种型号炮塔的详细情况会在附在本文之后。“虎王”重型坦克发动机采用了马巴赫公司的HL 230 P30型V形12缸水冷汽油机,最大功率为700hp(“黑豹”坦克采用也是这个),其传动装置为马巴赫公司的“奥尔瓦”401216B型机械式变速箱,有8个前进档和4个倒档,此外,还安装了亨舍尔公司的L 801型机械操纵系统。行动装置包括双扭杆独立式弹簧悬挂装置,和液力减振器,车体每侧有9个直径800mm的负重轮,负重轮分两排,交错排列。主动轮在前,诱导轮在后,每条履带有92块履带板组成。这一套装置使其能做原地旋转动作。“虎王”重型坦克装备两种履带,用于铁路运输的660mm窄履带以及更宽的800mm战斗履带,使用极为不便。“虎王”重型坦克由于全重以及耗油量太大,其机动性相当差。最大公路速度为35-38km/h,越野最大速度则更差只有17km/h。这些成为“虎王”重型坦克的重大弱点。一辆“虎王”重型坦克每行驶100km要消耗500公升油料,而它能携带的油料也不过是860公升,所以其最大公路行程只有110-120km,越野最大行程为80km。而且为了维持其战斗力需要不时进行修理。“虎王”重型坦克安装了一门精确的88mm KwK 43 L71型坦克炮,该88mm炮的71倍径身管长为6.3m,最大有效射程为10km,装有炮口制退器,其使用的弹种包括穿甲弹、破甲弹和榴弹。最初“虎王”重型坦克安装的是双目TZF 9b/1型观瞄镜,后来换装为单目TZF 9d型观瞄镜。火炮射界为+17度到-8度。炮弹重为20kg,所以其射速较慢。这门88mm火炮能在3500m的距离上击毁“谢尔曼”、“克伦威尔”以及T-34/85坦克,这个射击距离远于苏军和盟军坦克的射程。其自身装甲厚实,即使在近距离,也只有很少的武器能真正摧毁它的正面装甲。至今没有任何记录或者照片能看到“虎王”重型坦克在战斗中被击穿正面装甲。它的侧面装甲相对盟军的坦克(T-34/85、JS-2和“荧火虫”)来说还是能摧毁的。“虎王”重型坦克乘员为5人,分别为:车长、炮手、装填手、机电员/前机枪手。除了装填手外,内部其他乘员之间通过电话联络。“虎王”重型坦克主要安装了FuG5型无线电台,有一些安装了FuG2无线电台。“一辆“虎王”重型坦克在150码的距离上将我的坦克击毁。我们的5辆坦克在200至600码距离上对其开火,5到6发炮弹击中了它。但是都被弹开,这辆“虎王”重型坦克开跑了。如果我们能拥有类似于“虎王”的坦克,我们现在就已在家了”--1945年,隶属于美军第2装甲师的坦克车长克莱德.D.布郎森中士写的报告。“虎王”重型坦克的变型车不是很多,主要有修理坦克、“猎虎”重型坦克歼击车、Grille 17/21/30/42自行火炮(样车)、280mm重型火炮运输车(样车)。1944年11月,魏格曼公司将20辆“虎王”重型坦克改装为指挥坦克,加装了无线电设备,其中使用了两种型号的无线电台:FuG8型和FuG7型。首辆指挥坦克在月开始服役。两种指挥坦克的携弹量都为63发(32发穿甲弹和31发高爆弹)。1944年后期,克虏伯公司建议为“虎王”重型坦克换装105mm KwK L/68型火炮,最终没有实现。1944年12月,亨舍尔提出一种33t重的轻型“虎”II式坦克设计。发动机依然采用“虎王”坦克的马巴赫HL 230 P30型发动机。其前部装甲采样倾斜式,厚度为80mm,侧面装甲则为新式的160mm的水平式装甲。安装一门克虏伯设计的100mm PWK型火炮,该火炮可以击穿200mm装甲。不过这种设想也仅仅停留在图纸阶段。同时,德国也对“虎王”重型坦克的炮塔和车体做过很多改进,比如在炮塔上安装测距仪,重新设计其后部底板等,不过这些都没有真正应用在“虎王”重型坦克上。“虎王”重型坦克被配属在德国国防军和党卫军的重装甲营。大多数是配属给国防军部队,大约150辆配属于党卫军部队。1944年2月,国防军和党卫军部队重装甲营都接受到了“虎王”重型坦克。最早制造的5辆“虎王”重型坦克被隶属在德军“李尔”装甲师下(第316无线电技术装甲连),不过没有用于战斗。“虎王”重型坦克首次参战是在1944年5月明斯克附近,接着装备“虎王”重型坦克第501重装甲营在1944年7月波兰桑多米亚兹地区作战。第503重装甲营在诺曼底战役中只有两个连装备了“虎王”重型坦克(波尔舍型炮塔),严重的机械问题导致在1944年8月底,这些“虎王”重型坦克全部损失了。而1944年,第506重装甲营的“虎王”重型坦克参加了在荷兰进行的阿纳姆战役(“市场.花园”行动)。据资料记载,有150辆左右的“虎王”重型坦克参加了阿登战役,党卫军第501重装甲营(隶属于“佩普”战斗群)就有一些。东线,“虎王”重型坦克参与了1944/45年在匈牙利以及波兰中部的战斗。“虎王”重型坦克在两线都参与作战,在有经验的乘员操纵下,它是一件令敌人害怕的大威力武器。月,“虎王”重型坦克最后参加了柏林的防御作战。一辆隶属于第503重装甲营的“虎王”重型坦克在日被其乘员自毁,这也是德国在战争中最后一辆被摧毁的坦克(编者注:德国是在5/9日正式投降的)。德国对比苏联的T-34/85以及JS-2坦克,最后在日得出结论:““虎王”重型坦克远优于T-34-85及JS-122坦克。”总的来说,“虎王”重型坦克和“虎”式坦克、“象”式重坦克歼击歼击车一样,都拥有强大的火力和坚固的防护,致命弱点都是机动性太差。而且“虎王”重型坦克生产的数量很少,其对整个战争的形势起不到什么关键性的作用,更无法去挽救第三帝国必然灭亡的命运。就技术和战场表现来说,“虎王”坦克仍不失为一种令人生畏的坦克。PzKpfw V Tiger II.B主要性能数据列表战斗全重 70000kg车长 10.3m车宽 3.76m车高 3.08m引擎 Maybach HL230P30最大速度 公路/越野:35-42/14-30 km/h最大行程 公路/越野:170/120 km乘员 5人火力装备 88mm KwK 43 L/71 ; 2x7.92mm MG34弹药 88mm:72/80/86发 ; 7.92mm MG34:5850发装甲 40-180mm爬坡度 35度通过垂直墙高 0.85m越壕宽 3.00m涉水深 1.63m
延伸阅读:
   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个人的痛苦与欢乐,必须融合在时代的痛苦与欢乐里。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二战德国虎王坦克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89680 头衔:两手抓 两手硬 工分:419409
/ 排名:1346
左箭头-小图标
后期因为德国资源的枯竭,才造成虎王没有发挥作用。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207869 工分:21554
左箭头-小图标
虎王呀虎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63687 头衔:铁血军校2期见习生 工分:434624
/ 排名:1260
左箭头-小图标
另外我认为苏联的IS-2重型坦克实际上比虎王优秀,尽管其在和虎王的正面对抗中很难占到便宜,可是它比“虎王”高的多的产量,可靠性,还有不容易出故障,而且还用比德国“黑豹”坦克还轻的战斗全重获得了更加强的防护力,成为了苏联红军反攻欧洲的装甲闪击战中协同T34坦克砸开德军防线的一把重锤。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63687 头衔:铁血军校2期见习生 工分:434624
/ 排名:1260
左箭头-小图标
虎王重型坦克装甲防护超强,71倍口径的88毫米主炮可以在1000米距离外甚至更远的地方击毁盟国所有型号的坦克。由于糟糕的机动性和不断出现的故障,使得它只能适合二战后期德军的防御作战。要是战争初期德军装备虎王的话,一定因为其机动性差,无法快速跟上突击部队而成为装甲部队的噩梦。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03379 工分:22
左箭头-小图标
为虎王感到委屈,毕竟我们不能以30吨级中型坦克的机动性来衡量70吨的虎王,相对于稍轻一点的IS-3(45吨左右吧),虎王的战场机动性是毫不逊色的,而弹药基数和射速是对方的3倍以上。至于机械故障率高的问题,我们知道,每一种初出茅庐的坦克都或多或少有这个毛病,虎1、黑豹,等等。只怨虎王生不逢时罢了,当时德国的战争资源已濒于枯竭,战线在一天天往后退缩,战损或抛锚的坦克,为了不留给敌方,只好忍痛炸毁。个人觉得虎1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回4楼朋友,据说是钼元素。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40225 工分:18135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主说:“虎王”重型坦克的研制工作始于1942年5月,一年后“虎”I式重型坦克便投入生产。这句话似乎.....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86033 工分:10318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122042 工分:1087
左箭头-小图标
首先是装甲的质量下来了,缺少了某种金属(一下子想不起来叫什么了),装甲没有虎式的那么有韧性,比较脆。第二就是机动性和可靠性变得比原来更差,毕竟用的是黑豹的底盘,但是炮和炮塔的重量比黑豹的75MM炮和炮塔重多了,所以属于有点小车载大炮的味道。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81592 头衔:玫瑰姐姐的粉丝 工分:70758
左箭头-小图标
综合能力最好的,应该是豹,取得辉煌战绩最多的,应该是虎1虎王设计的还是比较合理的,但战争后期的制造工艺,零件质量太差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81592 头衔:玫瑰姐姐的粉丝 工分:70758
左箭头-小图标
质量太差,大多数不是被击毁的,而是因为故障被自己人炸毁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1条记录]&分页:
&对二战德国虎王坦克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德式E75重型坦克
( )&&&&()&&&&E-75为二战德国E系列坦克之一,重75~80吨,其车体大小,装甲配置都与E-50基本相同,不过E-75由于较重,其车体每侧有8个负重轮,而E-50只有6个。E-75真正与E-50有较大不同的是其炮塔&&&&火炮配置及更为强力的发动机上。简介&&&&在一些西方资料中,E-75有时也被称为虎3(注意,在E-100系列中有一种E-100Ausf&&&&B型,它重90吨,采用了一种与虎王类似的炮塔,有些西方人称它为E-90,也称它为虎3。这种说法并不完全正确,其实E系列战车中并没有E-90这个编号&&&&,而虎3这个称号是错误的E系列是单独的一个系列)。基本信息&&&&E-75重75~80吨,其车体大小,装甲配置都与E-50基本相同(不过E-75由于较重,其车体每侧有8个负重轮,而E-50只有6个)。E-75真正与E-50有较大不同的是其炮塔&&&&火炮配置及更为强力的发动机上。其实E-75正式量产型采用的并不是E-50那样的小炮塔,而是与虎王后期型相类似的大型带尾舱炮塔(这种虎王后期型大家应该没见过,它原预计于1945年夏生产,不过由于德国的战败而没有投产。西方资料中把这种虎王称为虎王坦克1945年7月生产型。其实它也就是国内资料《兵器》中提到的那种经过了20多项技术改进的新型虎王,其炮塔和发动机舱细节与标准型虎王有所不同,它是E-75正式入役前的过渡产品)。&&&&其实E-75采用这种炮塔是有其原因的,大家看看它那长长的火炮,是不是很奇特,这是德国人为E-75装配的88毫米L100火炮,其身管倍径高达100!!这种超级火炮的威力远远超过了虎王坦克上著名的88毫米L71,但它的后座力也非常巨大,为了给这种超级火炮留下足够的空间以及出于炮塔配平的需要(苏联重型坦克的龟壳状炮塔是前重后轻,这样当它们处于斜坡上时,将由于重力的影响使火炮自然滑向低处,结果将无法攻击侧面的目标,E-75则没有这种麻烦)。E-75采用了这种大型带尾舱炮塔。具体战斗xìng能&&&&火力&&&&E-75可以采用3种火炮,88毫米L100105毫米L68&&&&128毫米L55。其中前两种火炮也是虎王升级计划中的换代火炮,其理论上威力不仅远超旧式虎王的88毫米L71,也大大强过了老鼠上的128毫米L55和E-100上的150毫米L38&&&&。其强大的火力足以有效制服战争末期出现的盟军各种新式坦克,实际上也已经远远超出了可能的需要。&&&&然而,正如战后压根不再有国家发展如此大倍径火炮一样,该火炮的实际效能非常值得怀疑,过长的身管将不可避免的导致身管弯曲,严重影响shè击jīng度,现代的应对方法是身管热护套和计算机火控的补偿,而当时显然做不到,结果必然和88L71一样,通过层套来加强强度。&&&&另一方面,既没有足够有sè金属原料来生产高质量高膛压炮钢,炮膛生产技术又不够先进的问题也同样不得不依靠加厚膛壁来解决。为了吸收火药力才不得不不断地加大倍径。&&&&综合的结果就是火炮超重,以至于口径不过是88毫米的火炮将可能比150mm火炮还要重和巨大。水多加面面多加水的结果就是付出了巨大的成本换得了少量的收益。与德国相比,英美仅仅通过改进弹药结构和进一步加大膛压就直接达到了同样的水平,可以说资源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始终限制着德国火炮。考虑到德国后期在原材料和工业生产能力上的捉襟见肘,还去强行发展这种极端的火炮可以说非常的不明智。&&&&另外,后期型E-75坦克上的弹药将准备换用可燃/半可燃式药筒,当然由于技术尚不成熟无疾而终,和坦克一样纯粹的纸面幻想。(这是今天主战坦克的标准配备,其实,它们也是二战中的德国最先发明的&&&&)&&&&装甲&&&&E-75车体的各种装甲厚度与虎王相同,其侧装甲与虎王完全相同。也是80毫米/75度。但明显强化了车体正面装甲。E-75车体前装甲虽与虎王一样也是150毫米,但它将装甲倾角由虎王的40度压低到30度,同时取消了虎王车体正面的机枪shè击口(坦克装甲设计最忌的就是在前装甲上开洞,E-75这么做提高了前装甲的强度)。经过这两项改进后的E-75正面车体防御力不仅超过了虎王,其实也超过了比它更重的E-100(E-100的车体正面装甲为150毫米/45度)。&&&&E-75的炮塔前甲初期为180毫米,与虎王一样,但德国人为它留下了提升空间,E-75的车体由于取消了传动轴,加上行走部分进行了简化(每边都比虎王少了一个负重轮),减轻了1吨多的重量,所以其车体重量与虎王相当或略轻。但的E-75整车重量却比虎王重了10%(编辑者按:压低前装甲实际上是增加了大量垂直方向的厚度,其用料必然大幅度增加,所以E-75车体也不会比虎王轻)。除了换装大威力火炮有一定增重外,E-75的炮塔前甲其实可以强化到250毫米(与猎虎一样),而且后期型的E-75将可以换装特种装甲(其实这也就是今天坦克所用的复合装甲的前身,德国人早在二战期间就展开了这种先进装甲的研制,并颇有所获)&&&&应该说,强化后的E-75正面炮塔防御力不仅超过了虎王,同样也超过了比它更重的E-100(E-100的炮塔正面装甲为215毫米,因为是弧形,所以实际厚度为240毫米。)&&&&机动力&&&&E-75由于车体增重,其发动机采用的是先进的1200马力涡轮增压发动机HL234+型,不过由于德国涡轮增压技术能力有限,又不能解决燃油直接喷shè的可靠实用,该发动机同样无疾而终,而即使仅800马力的HL234也一样故障重重不堪使用。但无论如何,纸面上强大的动力理论上足以使庞大的E-75以50千米/小时的车速在道路上奔驰,不过考虑到德国始终无力解决大马力传动系统的实用xìng和可靠xìng,E-75的机动xìng和别的德国重型坦克一样纸面上很美。&&&&E-75并不是虎王的简单加强型,它吸收了二战末期德国在坦克开发上苦心研究所得的大量高新技术。从纸面上来说,是一种综合xìng能相当平衡优秀的重型坦克。&&&&然而幻想中就是幻想,残酷的现实证明它和E-50一道,以及德国大部分装甲车辆一样,都是坦克发展cháo流中的畸形儿,还没出生就被淘汰。技术创新&&&&E-75基本型虎王(括号内为虎王)&&&&火炮:&&&&88毫米L100/105毫米L68(88毫米L71)&&&&弹药:可燃/半可燃式药筒弹药&&&&(普通钢制弹壳弹药)&&&&装甲:特种装甲(后期)&&&&(普通钢装甲)&&&&火炮测距仪:有(无)&&&&火炮稳定器:有(无)&&&&夜战设备:“食雀鹰”FG1250型(无)&&&&发动机:1200马力涡轮增压发动机(700马力)&&&&从二战中期开始,德军战车为了追求全面的战斗xìng能而使车重结结攀升。超重的车体给德军带来了数不尽的麻烦。不过事情总是两面的,这些数不尽的麻烦也使德军对重型车辆技术下了一番苦心加以研究,只要肯付出,那就总是会有回报的。到了E系列问世,德国终于完全突破了困挠其重型坦克发展的两个技术瓶颈――高功率坦克发动机和可靠的传动系统。对比战后苏联那些传动系和动力系毛病不断的IS-3&&&&IS-4IS-7,应该说德国人的苦心还是值得的。虽说长得很像虎王,但E-75实际上却是全新的一款战车,同时它也拥有E系列战车中最强的战斗xìng能。&&&&实际上无论是1200马力的燃油喷shè涡轮增压发动机,还是88毫米100倍身管超长倍径火炮,都只存在于德国技术人员的计划之中,以当时的工业能力不可能造出能用于战场的实际武器,在战争结束30年后的70年代末才出现类似的实物。加上战争后期德国坦克重型化走火入魔,重达75吨以上的E-75也是其中的狂想典范之一,比战后任何投入使用的坦克都要重得多,而当时无论是德国还是其他任何工业强国都无法有效解决传动问题等因坦克过重而导致的众多可靠xìng缺陷,这也是战后重型坦克逐步被由中型坦克发展而来的主战坦克淘汰的根本原因,甚至是现代坦克也难以做到大吨位的同时兼顾机动xìng与战场适应xìng。因此无论其纸面xìng能看上去有多美,E-75和纳粹其他众多幻想中的决战武器一样,终究是不可能实现的狂想罢了,即便是造出实际样车,也绝不可能达到计划中的xìng能,并且必然会继承德国坦克可靠xìng差的致命缺陷,如大而无用反而成为部队与后勤的累赘的虎王坦克一样,更大更重的E-75在战场上显然更难以发挥理想中的作用。&&&&E-75xìng能数据&&&&火炮:88毫米L100/105毫米L68(88毫米L71)&&&&弹药:可燃/半可燃式药筒弹药(普通钢制弹壳弹药)&&&&装甲:特种装甲(后期)(普通钢装甲)&&&&火炮测距仪:有(无)&&&&火炮稳定器:有(无)&&&&夜战设备:“食雀鹰”FG1250型(无)&&&&发动机:1200马力涡轮增压发动机(700马力)&&&&战斗全重(吨):75~90吨
网友推荐排行榜
最新上架的小说理性而论:我大红军的IS-3重型坦克,才是二战时期当之无愧的陆战之王?
凭炮而论:我大红军的IS-3重型坦克,才是二战时期当之无愧的陆战之王?   -----------------------来自德军的伟大对手:铁甲拳王的身世   德国的“虎王”式重型坦克,也称为“虎”2型重型坦克,堪称是二战中最强的坦克,德文名为   Konigstiger,德文Konigs和英文中的King以及扑克牌中的老K,是一个意思——,王者。   “虎王”重型坦克也算不虚此名,按照盟军指挥官的说法,它是一种庞大而令人生畏的坦克。   1942年8月,希特勒下令将“虎1”重型坦克首上装甲加厚到150毫米,(“虎1”型为100毫米)   制成一种更为强大的重型坦克。1943年2月,德国陆军兵器局责成波尔公司,亨舍尔公司和MAN公   司着手研制新型重型坦克。3家公司共提出了4个方案,兵器局最终选择了亨舍尔公司的第二种方   案——VK4503(H)方案。1944年1月开始批量生产,定名为“虎2”重型坦克,也称“虎王”重型   坦克。虎王”重型坦克的总生产量约为480辆。   
  苏联“FG”3号重型坦克(IS-3),是在“FG”2号(IS-2)重型坦克的基础上经重大改   进研制成功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击毁德军新装备的“虎”式重型坦克。IS-3于1945年4月设计定型   并生产,5月正式装备苏军。由于德国已于日投降,致使这2个钢铁怪物未能面对面交火。   “FG”3号重型坦克一直持续生产到1948年夏天,总数为3211辆。   体重,体型的比较   比较下半场种坦克的体型,“虎王”整个一日耳曼猛虎,IS-3则是一个敦实的北极熊。不过,   坦克对坦克交战,可不是拳击手比个头,打起战来,个子小的往往要占些便宜。坦克的外型设计,   往往能反映出坦克设计师的设计思想,在IS-3坦克也有充分体现。   两种坦克外型尺寸分别为:“虎王”10.26X3.75X3.09米,IS-3为:9.73X3.07X2.44米。乘员“   虎王为5人,IS-3为4人。    拳头的较量   一个是88毫米火炮,一个是122毫米火炮,到底哪个更厉害?“虎王”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门Kwk43   /L71型88豪米加农炮,堪称德国88毫米的巅峰之作,是2战德军大量装备的威力最大的坦克炮。身管   长为71倍口径,达6.3米,有效射程达2286米,发射穿甲弹时炮口初速为米,在2000米射击   距离可击穿174毫米厚的垂直装甲,足见其威力骇人。也就是说它能击穿二战中盟军所有坦克的主装   甲,实战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所用的*河蟹*包括穿甲弹,破甲弹,榴弹。弹药基数为:克虏伯炮塔为   84发,韦格曼炮塔为72发,辅助武器为2挺7.92毫米机枪。   IS-3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门D-25T型坦克炮,和IS-2相同,身管长为46倍口径,*河蟹*为穿甲弹和破甲   弹,弹药基数25发。发射穿甲弹在2000米射击距离可击穿120毫米厚的垂直装甲,1000米射击距离上可   击穿160毫米厚钢甲。单从穿甲弹威力上看,IS-3要逊色一筹。而发射破甲弹时,侧能在2000米距离上   击穿200毫米厚垂直钢甲。但这种炮也有显著缺点:首先是口径过大,使IS-3的单车携弹量只有25发,   巨巨低于“虎王”的84发。其次是炮弹采用分装式,使火炮射速只有1.5-2发/分,而“虎王”射速高   于5发/分。3是由于这种炮是由陆军的野战炮改造而成,射击精度并不理想。而且IS-3为加大防护力度,   将炮塔设计的十分低矮,造成火炮射击俯角小,这也进一步影响射击精度。此外还必须考虑到,由于   德国的光学仪器工业发达,因此德国的火炮观瞄系统要比苏联先进。说起来当年苏军把D-25装到IS-3   坦克上实属无奈之举,因为1943年苏联实在没有其它直瞄火炮能击穿“虎1”的前甲了。居说D-25的炮   口冲击波非常猛烈,试验其间险些杀死在场的苏军高官,因此苏军对它有抵触情绪。但是FG坚持   要D-25上车,于是才有我们看到的IS-3。   应当说明,IS-3之所以采用这种射速慢且携弹少的大口径火炮,是由于重型坦克在战争中并不仅仅   用来和敌坦克作战,还经常担负突破敌军防御的任务,在这方面大口径火炮的作用更强。另外要指出   的是,虽然IS-3的122毫米火炮主要作用是突防而不是反坦克,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对“虎王”坦克的   88毫米火炮毫无优势可言。任何一种坦克被IS-3的大口径炮弹击中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即使没有击   穿装甲,其强大的动能也会导致坦克暂时失去战斗力,即使“虎王”这样将近70吨的庞然大物也难以   承受122毫米炮弹的冲击。在二战后期的东线战斗中,苏军IS-2坦克的122毫米火炮令德军的各型战车   闻风丧胆,它发射的大口径炮弹威势惊人,常常把德军坦克的主炮整个打飞,即使是彪悍的“虎”“   豹”甚至“虎王”坦克也都害怕和IS-2坦克交锋(IS-2坦克和IS-3坦克是同一型火炮)。不仅德军对   苏联的122毫米火炮畏惧异常,就连西方有关二战的军事史著,总将IS-2坦克描绘成装有122毫米火炮   和厚后铠甲的怪物。这充分说明122毫米火炮在战场上的巨大威力。此外,IS-3坦克的122毫米火炮对   “虎王”的88毫米炮的优势并不仅仅限于这一点。战争末期双方普遍采用倾斜装甲,这种装甲能使来   袭炮弹产生跳弹,而大口径炮弹相对于中口径炮弹来说不易跳弹。因此122毫米火炮在对付倾斜装甲   芳面比88毫米火炮更为有效。   最后补充一句:如果以坦克战为主,建议选用“虎王”的KWK43L/7188毫米火炮,这东西用来给装   甲穿洞再合适不过了。如果考虑多用途,D-25侧更合适一些。它发射的穿甲弹可以击毁多数坦克;杀   爆榴弹也比KWK43L/71重许多,杀伤威力更大。D-25还能发射反混疑土弹和化学弹,用来对付工事非   常有效。   
  机动性对比   “虎王”坦克的动力装置为HL230P30型V型12缸水冷汽油机,这和“虎1”的动力装置基本相同,最大   功率都是700马力,但“虎王”战斗全重增加了13吨,致使它的单位功率只有10.14马力/吨,对机动性   有严重影响。传动装置为机械式变速箱,有8个前进挡和4个倒档。行动装置包括:双扭杆式弹簧悬挂   装置,交错排列式负重轮,主动轮。履带为单销式,每侧有92块履带板。为了减少坦克的单位压力,履   带板宽度增加到800毫米,即使这样,其单位压力仍高达10。2千帕,对通过松软地面有一定影响。最大   速度38千米/小时,最大行程140公里。   IS-3坦克的动力装置为V-11型12缸柴油机,它是苏联著名的V-2型柴油机的改进型,最大功率为520马   力。变速箱为手动机械式行星变速箱,有8个前进挡和2个倒档。行动装置包括:扭杆式弹簧悬挂装置,   6对负重轮,和3对托带轮以及诱导轮,主动轮履带等。单位压力为7。6千帕。最大速度37千米/小时,   最大行程185公里。   可以认为这两种坦克机动性都不是很好,这是因为在二战期间强调重型坦克用来支援中型坦克作战,   一般布置在中型坦克之后,对机动性要求不算高。再加上二战期间坦克动力装置还跟不上坦克车重的增   加,造成单位功率过低。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德国准备研制的E100超重型坦克,战斗全重达到140吨,   而动力装置仍和“虎王”一样为700马力汽油机。如果就机动性和通过性的话,还是IS-3要胜一筹。   
  防护力对比   “虎王”坦克各部位的装甲厚度为:炮塔正面180毫米,炮塔侧面及后部80毫米;车体正面首上装甲厚   度150毫米,首下装甲厚度100毫米,车体其余部位80毫米,车体底部40-25毫米。IS-3坦克装甲厚度为:   塔正面220毫米,防盾及四周110毫米,车体正面110毫米,车体侧面90毫米,车体后部60毫米,车体底部   20毫米。   应当说,拿二战时期的水平看,这两种坦克的装甲水平都算得上顶级了,尤其是正面装甲,一般很难   击穿。二战后期,苏军的FGIS-2坦克已拥有很强的战斗力,成为一款令德军恐惧的重型战车。据说   德军最高统帅部曾下令不得与这种坦克进行遭遇战斗,只能从设伏和掩蔽工事内对其实施射击。IS-3坦   克的战斗威力之所以比IS-2坦克更上一层楼,是安装了龟壳型炮塔。它能使射击过来的炮弹更易产生跳   弹,而且不论在炮塔正面,侧面,后部都是如此。据测算,220毫米厚度的弧型装甲相当于400毫米厚度   的垂直装甲。即使是“虎王”坦克上号称威力无比的88毫米炮,要想在1000米距离上击穿IS-3坦克的炮   塔正面,无异天方夜谈。虎王”坦克炮塔正面装甲厚度也高达180毫米,但由于装甲几近垂直,防护力   要差的多。   1944年苏军在库宾卡试验场对德军的502号“虎王”进行实弹射击时,发现同以前的“虎”“豹”式坦   克相比,“虎王”装甲质量出现了严重下降。第一发命中502号“虎王”的炮弹就导致其装甲出现裂纹   和剥落,而几发炮弹的密集射击更造成其装甲板的大面积剥落破裂。试验还表明,“虎王”坦克车体和   炮塔间的焊缝对炮弹的抗击能力远不如以前的“虎”式坦克。为揭开“虎王”坦克装甲质量下降之谜,   苏联研究人员对其装甲进行了分析,发现德军“豹”“虎”式坦克装甲中的钼(钼可使装甲具有高研展   性)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而“虎王”装甲侧根本不含钼,后来得知是由于日美陆军第8航   空队出动158架远程轰炸机对德国钼矿石主要来源地--挪威的克纳本矿区进行了猛烈轰炸,造成德国钼矿   供应完全断绝。而苏联拥有丰富钼矿,这使苏联坦克装甲具有高研展性。这方面最有说服力的一个事实   是:IS-2坦克的D-25型122毫米火炮在试验场对苏联制造的均质装甲进行射击时,在1000米距离上的穿深   为160毫米,而在同等距离上却击穿了“虎王”180毫米的炮塔正面装甲。由此不难看出,二战时后期德   军坦克的装甲质量下降到何种程度!   
  通过以上对“虎王”和IS-3的多方面比较后,完全有理由认为IS-3是二战时期当之无愧的陆地之王!
补图几张看看
苏联红军吧
好长,不懂兵器的看看热闹
杠三出现得太晚了
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4楼 @ 发表的:
杠三出现得太晚了
其实毛熊的工业能力绝对不比帝国差,就是精细化差点,但武器耐草,武器产量一上来就是群p对手的节奏。打长期消耗战当时就美国有资格和毛子全面爆。
8级车能好到哪?225穿深流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146人参加团购739.00元&999.00元
987人参加团购368.00元&799.00元
1520人参加团购739.00元&1299.00元
351人参加团购499.00元&899.00元
341人参加团购258.00元&569.00元
1020人参加团购496.00元&949.00元
1006人参加团购649.00元&1399.00元
360人参加团购328.00元&850.00元
297人参加团购254.00元&499.00元
457人参加团购239.00元&649.00元
917人参加团购449.00元&1399.00元
1831人参加团购188.00元&399.00元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