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初中生家长评语怎么写玩手机和游戏家长该怎么做

面对初中生玩手机和游戏家长该怎么做_百度知道专家指导:孩子沉迷玩手机游戏怎么办?|孩子|游戏|家长_新浪教育_新浪网
专家指导:孩子沉迷玩手机游戏怎么办?
  孩子还在读小学,但是对手机游戏非常痴迷。老公换了新手机后,儿子开始用他的手机玩汤姆猫,很快学会了下载游戏,最多时手机里竟装了二十几种会说话的小动物。老公偷偷把游戏删了,儿子就会不依不饶地重新下载。我骗他说,手机坏了,玩不了游戏。他就大吵大闹,有时候我们也会产生冲突。
  请教专家:孩子为何这么爱玩手机游戏?家长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少玩游戏?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洁指出,贪玩是人的天性,玩游戏存在于世界的大多数物种之中。游戏的存在有其合理性。科学研究表明,低自尊和社交能力较弱的人能够在网络游戏中寻找到自信和成就感;相对于暴力游戏,娱乐性与教育性的网络游戏对孩子的影响是积极的,对其社交与心理都是有利的热身。
  很多家长不能接受孩子“整天打游戏”的表现,把孩子的问题看得很严重,批评教育孩子的时候,难免会语气严厉,如果孩子态度不好,家长就很容易生气,冲突就这样爆发了。为了游戏问题发生冲突争吵,家长和孩子都会觉得受伤,家长会觉得孩子不听话,孩子会觉得家长烦,结果往往是冲突升级,孩子更不听话,家长更生气。
  张洁建议说,其实,如果孩子玩得过头了,必须批评管教,家长可以采用温和理性一点的方式,这样更能打动孩子,更有效。可以说“我发现你一整天都在玩游戏。我很担心你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你这样的表现让我很生气。你是一个可以管好自己的孩子。我希望你明天能少玩两个小时,你觉得哪个时间可以不玩?”
  另外,家长还可以通过家庭会议的方式跟孩子一起讨论,如何使用电子产品玩游戏,一起制定使用规则,如大家都同意每天某一时间可以玩,玩多少分钟,由谁来监控,到时间一定要关闭。如没有遵守规则,则第二天不能再玩等等。同时,家长也可以尝试将电子游戏生活化,比如在家里进行真人的游戏或角色扮演,如植物大战僵尸,可以由家庭成员扮演不同角色来进行游戏。信息时报记者 周月 卫静雯
  更多信息请访问: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新浪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收录2553所大学、506个专业分数线信息、57名专家为您服务)
三步报志愿
3166人已测试
3166人已测试
分数线查询
找专家报志愿
一对一服务
咨询电话:
01058983379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天下午,一位我学生的家长给我反应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同寝室有同学偷偷用手机玩游戏、放音乐,严重影响孩子的学习。但是,孩子又不愿意找老师说,害怕影响到同学关系。也不愿意家长去说。
  这位妈妈显得很无助,就来问我该怎么处理,以下内容就是我给她聊天的内容。希望对有类似问题的家长一些启发!
  我个人觉得,寝室中的干扰问题确实是住读生一个很大的问题。家长们首先要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干扰别人,对于受到别人干扰,一定要大胆地交流、交涉。毕竟中考、高考最终的成绩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其他人都帮不了你的孩子。
  99%的学生想考名校,但只有1%的学霸知道怎么做!
  中国学霸第一导师,著名中高考专家周成建教授(特聘)为您全面揭秘学霸和学渣的种种差异,让孩子真正踏上名校之路!更多学习问题请添加我的微信(长按复制)交流。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周成建:中国学霸第一导师、全国著名的中高考专家、北京鸿优教...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评论部评论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认证顾问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如何面对爱玩手机游戏的孩子_百度知道为民生 抒民意 解民忧 新闻热线:8转808
当前位置:&>&&>&
初中生玩手游半月花3000 揭手机游戏吸金黑幕
来源:大众网-半岛都市报&&&作者:徐新东&&&
关键词: 手游;吸金;手机游戏;微信;手机网络游戏
  陈先生QQ钱包转账记录,这些钱都被儿子购买了所需要的游戏装备。
  文/图 半岛记者 徐新东
  这个暑假儿子痴迷手机游戏,令陈先生头疼不已。陈先生发现,15岁的儿子半个月时间里竟然偷偷通过微信、QQ钱包转账充值了近3000块钱。无独有偶,即墨的金先生也有过类似遭遇,12岁的儿子在玩他手机里的一款游戏时,短短一个多小时内就被扣掉2000多元。
  随着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开始接触手机游戏。因缺乏金钱概念和判断能力,不少未成年人在手机游戏面前难以自持,不觉中便陷入运营商设置的“游戏陷阱”。
  初中生玩手游
  半月花了3000元
  要不是在一次网购支付时被提醒银行卡余额不足,陈先生至今蒙在鼓里。陈先生第一反应是信息泄露银行卡被人盗刷,他赶紧查询交易记录。从6月底到7月初,半个月的时间他的微信出现了多次转账记录。
  不仅如此,陈先生的这张银行卡还与QQ钱包进行了绑定,通过查询,QQ钱包内也有多次转账记录。经陈先生统计,半个月的时间里通过微信、QQ钱包转账总额近3000元,而这些钱并未转给别人,竟然全都转到了自己15岁儿子的微信、QQ钱包账户里。
  孩子偷偷转走这么多钱到底要做什么?陈先生赶紧把15岁的儿子叫到了跟前询问,在各种证据面前,孩子交代了实情。原来,在暑假里,儿子迷上全民超神、穿越火线两款手机游戏。由于儿子知道陈先生微信支付密码,所以每次都是先将微信账户内的钱转入到他的微信账户内,然后再购买全民超神或者穿越火线所需要的游戏装备。
  知道实情后的陈先生对儿子进行了严厉批评,儿子也意识到了错误,并且将那部智能手机交还给了父母。
  “这件事并非那么简单。”陈先生说,根据文化部发布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中第二十条规定,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企业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务。“儿子只有15岁,还未成年,游戏平台向儿子提供了QQ币等虚拟货币交易就应该是违反规定的。”陈先生立即联系了腾讯游戏平台,但至今未给出相关的答复。
  据介绍,全民超神是腾讯第一5V5实时MOBA电竞手游,由腾讯游戏开发,而穿越火线由韩国Smile Gate开发,在中国大陆由腾讯公司运营。8月8日,记者也联系了腾讯官方在线客服,但对于此事对方一直未做任何回复。
  充值低门槛
  给未成年人可乘之机
  金先生家住即墨,手机接连收到了几条消费短信提醒,总共2012元的消费竟然是12岁的儿子在一小时内用他的手机玩手机游戏时花掉的。所有扣款均来自于一款“全民枪战”的手机网络游戏。“一个12岁的孩子根本不知道2000元意味着什么。”虽然金先生向这家游戏公司提出退款要求,但被游戏公司以“无法判断手机另一端是什么人在操作”为由拒绝。
  那这些手机游戏是如何扣费、如何“吸金”的呢?记者与陈先生以“全民超神”这款游戏为例进行了演示。
  进入游戏之后,记者发现,这款游戏内有两种虚拟币,一种是普通的金币,还要一种是蓝色钻石,其中10个蓝色钻石可以兑换2000金币。获取虚拟币的方式一是通过长时间在线做任务获取,另外一种捷径则是花钱充值。
  记者点击了1元的充值按钮,很快就进入到了支付页面,支付方式有微信支付、财付通支付、还有手机充值卡以及手机话费充值等多种方式。记者点击微信支付后,便到达微信支付页面,输入支付密码之后即可成功充值。另外,手机话费充值则更为简单,进入页面后只要点击“发送短信”即可进行充值。
  在玩游戏时,由于存在误点的可能,所以一般都会设置二次确认:第一次让用户确认需要这个服务,第二次让用户确认支付相应金额。
  “但这种方式依然是门槛太低,就拿微信充值来说,只要输入微信的支付密码即可完成充值。”陈先生认为,这种“低门槛”的充值方式给了毫无经验的未成年人以“可乘之机”。
  “去网吧的话,网管会比较容易辨别出未成年,进而拒绝其充值要求。但在网上,经营平台确实不能像现实一样去直观地辨别是否成年,这就需要经营者去完善这种审核制度,否则难免不让人觉得他们是在靠着这些漏洞而疯狂‘吸金’。”陈先生说。
  网游用户低龄化
  儿童学生是生力军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调查显示,我国网络游戏用户结构出现了以“低年龄化、低学历、低收入”的群体特征,也就是俗称的“三低用户”,这类人群占到了网络游戏用户总人数的77.1%,也是对网络游戏消费贡献最大的群体,每月的手游市场规模达10亿元,其中有5亿是三低用户贡献的。而在低年龄的人群中,学生、儿童是生力军。
  采访中,有不少孩子家长也表示,自己从不玩手游,都是孩子在玩。一位于女士告诉记者,她的儿子在上幼儿园之前就已经接触各类手机游戏了。“也不知道是现在的孩子聪明还是其他原因,儿子在两岁左右就已经熟练给手机、ipad解锁。”于女士说。
  “当时确实是为了让孩子能学点东西才购买了平板电脑,可没想到竟然成了他的游戏机。”于女士说,现在儿子已经四岁半,平板电脑内安装的各类游戏有几十种。“孩子有时候能玩一天不离手,而且每隔上一段时间就吵着嚷着要我帮着下载新游戏。如果我们不给他下载,他就会以哭闹来‘强迫’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帮着下载。”说起此事来,于女士也很无奈。
  很多市民也曾有这样的经历,平时吃饭的时候,为了让孩子不哭不闹,很多家长会拿出手机让他玩一会儿,而到医院打点滴,很多孩子都会抱着个手机或者平板一边打一边看。因此,玩手游的孩子那么多,跟家长的“默许”是脱不了干系的。
  而频频出现的儿童家长投诉事件也说明这已经引起了家长们的重视。
  儿童成手游大户
  监管岂能漠视
  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在手游开发商们争夺儿童这一市场的同时,如何去规范手游行业、如何去遏制手游企业利用漏洞向儿童伸出魔掌疯狂“吸金”,这应该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话题。
  采访中,山东川佳律师事务所的张宝清律师认为,根据我国《民法通则》,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动辄花费几千元在网络平台内购买虚拟产品的行为显然与十几岁的年龄不相适应。另外,张律师认为,这也不是孩子的生活必需行为,这种情况下形成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家长可以要求商家或者网络商返还财产。
  不过,如何证明由孩子独立完成,张律师认为这是有一定难度的,而这也是卡住很多未成年人监护人成功维权的关键。张律师说,如果能证明,那么游戏运营商对游戏玩家身份审查不严,让小孩子一掷千金,就应承担责任。
  张律师说,根据文化部发布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条第一项规定,网络游戏虚拟货币交易服务企业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务,违反该规定的,由县级以上文化行政部门或者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责令改正,并处30000元以下罚款。
  此外,张律师还认为,频频发生的儿童落入游戏“吸金陷阱”的事件也应该引起孩子家长的注意。作为家长要严格限制孩子与电子用品的接触,保护视力是其一,更为重要的是要防止孩子小小年纪就成为手机控、游戏控,甚至沉湎于游戏当中荒废学业。
  再者,张律师也提醒,微信等网络支付确实给市民带来了快捷和便利,但不能忽视自我保护,免得家庭钱袋子出现窟窿。
初审编辑:高忠业责任编辑:赵勇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图片切换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初中生家长会发言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