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讲述民国汪伪政府和军统的关系汉奸的主机游戏

汪伪十大汉奸:日本侵略者的罪恶走狗
价格:¥10.00 &&
4746人阅读
4010人阅读
第1章、汪伪政府首脑汪精卫
1、汪精卫伪政权揭秘
一种可能的客观效果是,让读者不再将汪精卫后来建立伪政权之举看成是一次丧心病狂的叛变,而是符合“国防最高会议”决议精神的行动,因为汪精卫伪政权的建立,也可以看成是所谓“和谈”的某种结果。更有甚者,金雄白还在书中暗示,当时一些人相信,...&&&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江晓原
历史漩涡中的“鲸须”
&正&与溥仪的恩怨情仇日,汪精卫出现在《时代》封面上。这一年,汪精卫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兼外交部长,年届52岁,已是暮年。《时代》封面选用了汪精卫近期的一幅肖像素描,脸上虽透出干练,但神情略显疲惫。曾以风度&&&
来源:《环球人物》
2006年第20期
作者:李辉
3、汪精卫:刺客的道路
1910年的中国,焦灼而又混沌,似乎一切都有可能,却又看不出端倪,正是汪精卫的博浪一击彻底打破了这种混沌的格局。&&&
来源:《时代教育(先锋国家历史)》
2010年第01期
作者:李远江
4、汪精卫的性格与政治命运
&正&汪精卫以&烈士&登上历史舞台,却以&汉奸&结束政治生命。在貌似&多变&&矛盾&的政治选择背后,潜藏着他&一贯&的性格,即在行动中常带着一种近于妄想的偏执与自信,且不乏付诸行动的勇气。然而,一旦身陷困境,就自暴自弃,缺乏强韧的意志和圆融折中的智慧。可以说,他大起大落的政治命运与他的性格...&&&
来源:《人民文摘》
2015年第02期
作者:李志毓
5、汪精卫访日
营造“大东亚共荣圈”
&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很快占领了大片的中国领土。为了便于管理,日本人相继扶植了几个伪政权,其中只有设于南京的汪伪&国民政府&是中国的&中央政府&。1942年,盟军开始反攻,日本败象已露。汪精卫先后访问&满洲帝国&和日本帝国,还在为构建&东亚联盟&而奔走。&&&
来源:《文史参考》
2012年第19期
作者:杨津涛
6、汪精卫与陈璧君汪伪政权的夫妻档
&正&婚礼令世人瞩目1907年,16岁的陈璧君在马来亚槟城华侨俱乐部小兰亭第一次见到比自己大8岁的汪精卫。她早就对这个频繁在报纸上出现的名字深为仰慕,及至在人群中远远看到台上慷慨陈辞的英俊小生,陈璧君更加难以自持。&&&
来源:《报刊荟萃》
2011年第12期
作者:佚名
7、汪精卫河内遇刺案之谜
汪精卫早年曾经因刺杀满清摄政王而名噪一时,其实他自己一生中也多次遇刺。1939年春,蒋介石密令戴笠派人前往越南河内,刺杀主张对日和谈的汪精卫,结果却杀错了人。当时,现居美国的汪氏年过九旬的长女汪文惺、女婿何文杰(以下简称汪、何)就在现场,他们最近对笔者讲述了一个与通行版本不同的惊魂...&&&
来源:《报刊荟萃》
2007年第05期
作者:高伐林
第2章、汪伪政府二号人物陈公博
1、由投机政客沦为民族罪人──陈公博
陈公博参加了在李汉俊家举行的几天会议,但由于7月30日的会议受到法租界巡捕的搜查,陈公博本人受到密探的跟踪,加之次日凌晨旅馆住房隔壁房间又发生人命案,陈公博遂于31日离开上海,前往杭州旅游,没有参加8月1日在嘉兴南湖举行的中共一大...&&&
来源:《历史教学》
1999年第03期
作者:陈谦平
2、汉奸陈公博蜕变始末
&正&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陈公博是一个富于多变的人物。他早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是中共一大代表,尔后脱党而去,跻身国民党行列,以&左派&自诩。后演变为反蒋的改组派的代表人物,但不久又与蒋合流,是蒋的座上客。最后,他追随汪精卫,叛国投敌,成为中国的第二号大汉奸。探析陈公博一生变化多端的政治...&&&
来源:《报刊荟萃》
2005年第06期
3、陈公博:政治舞台上的变色龙
但陈妻李励庄还不死心,向最高法院提出《申请复判状》。果然,到了5月14日,最高法院特种刑事法庭驳回了李励庄的上诉,核准了江苏高等法院对陈公博的死刑判决。到6月1日,司法行政部也核准了对陈公博的死刑判决。6月2日,陈公博被移往苏州狮子口江苏...&&&
来源:《长春日报》
作者:蔡强
4、审判大汉奸陈公博内闻
陈公博先是一楞,接着沉吟片刻,蕴酿情绪。一会儿,几行颇有功力飘逸洒脱的行书字迹落在宣纸上——瑞庭先生嘱:大海有真能容之量明月以不常满为心陈公博陈公博打量着自己的书法作品,摇头说其中有两个字未写好,并声称“心”字要改为“新”为妥。可...&&&
来源:《档案时空》
2003年第11期
作者:陈家鹦
5、陈公博出逃及伏法经过
&正&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副总裁兼行政院长汪精卫卖国投敌,1944年死亡后,其爪牙陈公博继任伪国民政府主席。 陈逆一贯追随汪精卫,为国民党汪派中的得力干将。1932年1月,汪任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时,陈为实业部长兼国民党中央党部民众组织部部长。1938年汪精卫潜逃至河内,发表唁电,响应日本首相...&&&
来源:《文史精华》
1995年第01期
作者:蒋光佩
6、汪伪政权二号汉奸陈公博的下场
&正&在中国历史上,自称&乱世能臣&的陈公博是一个多变的人物,他1890年出生于广州(祖籍福建上杭)一个官宦家庭。自少年时代起,他就随父参加秘密会党的反清活动,其幼年的诗作&拔剑批龙鳞,弯弓叩虎齿。年少从军行,单骑渡韶水。&表达&&&
来源:《文史月刊》
2009年第09期
作者:秋水伊人
第3章、反复无常的周佛海
1、民国乱世“千面人”周佛海
&正&朝秦暮楚,里外不是人。关于周佛海()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中国国民党政府要员、汉奸的三重身份,见诸于文字的介绍评判汗牛充栋;近几年,关于他在抗日战争后期成为国&&&
来源:《文史天地》
2012年第04期
作者:张祖涛
2、周佛海加入和退出中共的前前后后
苗体君;窦春芳
1921年7月,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周佛海作为旅日方面的代表参加了大会,会后,由于选举出的中央书记陈独秀暂时在广州无法回上海任职,就让周佛海临时代理陈独秀的书记职务。但回到日本后,他就等于退出了共产党,只是没肓“办理退党”手续而已,他是“一大”13名代表中最早退出共产党的,1924年5...&&&
来源:《党史博采(纪实)》
2006年第10期
作者:苗体君;窦春芳
3、周佛海在组阁汪伪政权中的作用
&正&周佛海(1897——1948),湖南省沅陵县人,曾就读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作为中共东京小组的代表参加了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脱离共产党,投入国民党的怀抱。在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他散布民族失败主义论调,积极密谋策划所谓的“和平运动”,致力于建立汪精...&&&
来源:《怀化师专学报》
1993年第03期
作者:田连钊
4、周佛海如何走向降日的深渊?
周佛海与汪同调,“始终认为战局不会扩大”。战争一开始,他就与汪精卫、陈公博、高宗武、陶希圣、胡适等人频繁密商与日和平外交。他在日记中写道:“余始终认为,国力不足,战争只可适可而止,宜准备外交接洽。”“中日关系非一战可了也。”他主张,当胜负未分...&&&
来源:《中华读书报》
作者:曾景忠
5、一份不可多得的反面教材——周佛海传略
邓凯元;何一成
&正& 周佛海,湖南沅陵县东乡杨树井(今凉水井公社)人。一八九七年出生于一个破落的封建官僚家庭,一九四八年病死于南京老虎桥监狱。他是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十二名代表之一,后来投靠了国民党右派,尔后又卖身给日本侵略者,成为不齿于人类的大汉奸、卖国贼。周佛海一步一步地走向...&&&
来源:《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02期
作者:邓凯元;何一成
6、周佛海与汪精卫的恩恩怨怨
&正&周佛海与汪精卫都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影响的人物。在他们结合的过程中,有时互相攻击谩骂,更多的则是互相利用吹捧,恩恩怨怨,不一而足,&&&
来源:《炎黄春秋》
2002年第08期
作者:闻少华
7、瘐死狱中的卖国巨奸周佛海
&正&一1897年,周佛海生于湖南沅水之侧的沅陵东乡杨树井村一个破落地主家庭,小名福海。父亲早亡,靠寡母含辛茹苦地将其养育成人。自小慨叹家道中落,时运不济。在上中学的时候,他已颇为&留心政治&,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不安分的青年&。&登门把酒饮神龙,拔剑狂歌气似虹。甘处中流拦巨浪,耻居穷壑伴...&&&
来源:《文史春秋》
2014年第01期
作者:孟昭庚
8、周佛海死刑改无期内幕
真是下情不能上达,蒋介石竟不知情吗?其实非也,这正是“委座”的狡诈之处。抗战胜利,专门颁布了《惩治汉奸条例》,惩处汉奸,是一件万众瞩目的大事,可说无日不见诸当时的报章,周佛海一案,尤其闹得沸沸扬扬,蒋介石是不能不知情的。恰恰相反,综观各方面资...&&&
来源:《炎黄春秋》
2006年第03期
作者:王贤才
第4章、汪伪政府行政院长梁鸿志
1、“文化汉奸”梁鸿志
&正&一梁鸿志,字众异,暮年号迂园,祖籍福建长乐。梁鸿志是清末两江总督、楹联大师梁章钜的曾孙,于1882年出生于福州城里。可惜的是,梁章钜官声、文名都很好,梁鸿志却是臭名昭著的大汉奸。不知梁章钜九泉之下有知,当作何感想。梁鸿志的父亲梁佟年(为福州大收藏家林寿图长婿),也是清朝官员。梁鸿...&&&
来源:《红豆》
2013年第09期
作者:施晓宇
2、大汉奸梁鸿志的悲剧人生
&正& 抗战胜利后,汪伪政叔的第二号人物陈公博于日在苏州的江苏省第三监狱被处决。这令在押的大大小小的汉奸们震惊之余都有兔死狐悲之感。他们都犯有叛国罪等罪行。其中,尤以任过汪伪监察院长、立法院长等高职,显赫一时的大汉奸梁鸿志最为伤感。 他与陈公博交谊深厚,联想到&&&
来源:《钟山风雨》
2002年第05期
作者:王炳毅
3、大汉奸梁鸿志与中华民国维新政府
&正&&中华民国维新政府&是南京沦陷后,日本帝国主义扶植成立的傀儡政权。从日,到日,仅存在两年零一天的时间,是个短命的伪政权。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后,即开始罗致在政府上有一定地位的汉奸人物充当华中伪政权的&首脑&。日本华中方面军司令官&&&
来源:《红广角》
2011年第06期
作者:葛美荣
4、汪精卫与梁鸿志的争斗
汪精卫与梁鸿志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们醉心于权术,在宦海中几经沉浮,还一度携手出任伪职,在中华民族史册上写下了极不光彩的一页。在其结合的过程中,有时相互利用,狼狈为奸,但更多的则是尔虞我诈、相互争斗,两名巨奸那贪婪自私的无耻秉性,尽显无遗。&&&
来源:《名人传记(上半月)》
2010年第06期
作者:杨飞
5、大汉奸梁鸿志伏法记
杨飞;薛文娟
&正&日寇来时,叛国投敌;主子战败,又四处摇尾求救。梁鸿志枉读诗书,行状实在卑劣。抗日战争结束后,曾任汪伪政府监察院长、立法院长等职的梁鸿志,被国民党军统局逮捕,送至上海提篮桥监狱接受审判。在狱中,为淡化自己的汉奸事实,从而为其罄竹难书的卖国罪责开脱,梁鸿志可谓是绞尽脑汁。&&&
来源:《文史天地》
2010年第06期
作者:杨飞;薛文娟
第5章、汪伪政府大总管褚民谊
1、搞笑型汉奸——褚民谊
&正&褚民谊也算是个国民党元老,是个海归博士,头脑却有点糊涂,常闹出一些笑话。难怪重庆国民政府常拿褚民谊为例,攻击汪氏集团的执政无能。汪精卫既讨厌褚的无能,又欣赏褚的&忠心&,舍不得弃用。就这样,褚民谊跟着汪精卫混了很长时间,最后当了汉奸,也闹出不少笑话。&&&
来源:《文史天地》
2011年第07期
作者:陈宁骏
2、大汉奸褚民谊乞命绝招
褚民谊是汪精卫伪国民政府的外交部长、行政院副院长。由于他的老婆是汪精卫岳母的干女儿,所以和汪家也算是亲戚。仗着陈璧君的威风,褚民谊被称为公馆派的大将。他与周佛海等勾心斗角,争权夺利。汪精卫病死后,陈璧君和褚民谊被排挤出伪中央,褚民谊被继任的伪主席陈公博委任为伪广东省长。&&&
来源:《名人传记(上半月)》
2007年第04期
作者:王晓华
3、汪精卫脚踢褚民谊
&正&一九三二年,汪精卫任行政院长,适有事要报告正在洛阳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令秘书长褚民谊抄电拍发。褚不学无术,于电首直称&子超兄&,电末不具汪官名,而署&弟精卫叩&。林阅,不悦,回南京后,正色谓汪曰:&&&
来源:《咬文嚼字》
2012年第04期
作者:李悠然
4、大汉奸褚民谊的最后结局
杨飞;郭红娟
&正&抗日战争结束后,汪伪政权第四号人物,曾任伪还都筹备委员会委员长、行政院院长、外交部长、驻日大使、广东省省长等职的褚民谊被国民党军统诱捕并押解至南京,后送往苏州江苏高等法院接受审判。在法庭上,褚民谊百般抵赖,大肆宣扬自己的&历史功绩&,&&&
来源:《党史纵览》
2008年第04期
作者:杨飞;郭红娟
第6章、汪伪政府特工首脑李士群
1、叛徒──特务──汉奸──李士群的罪恶一生
汪精卫同意把李士群的特工组织作为特工总部,并且为了照顾李士群一伙的利益,把警察行政从内政部分离出来,特意成立一个警政部,由李士群掌握。这样,李士群投入到汪精卫的怀抱,成为一员得力的干将。从此以后,以李士群为代表的特工组...&&&
来源:《党史文汇》
1999年第01期
作者:王勇
2、叛徒·特务·汉奸
“76”号魔头李士群
&正&76号,是汪伪特工总部的代名词,它因位于上海极司非尔路76号而得名。这里原属国民党官吏的花园洋房,在上海沦陷后被日本侵略者拨给了汪精卫伪政权的特务机关。从此,这里成为敌伪时期发生的杀人、越货、绑架、勒索等等罪恶的渊薮,所以也有&76号魔窟&之称,而这个&魔窟&的头子李士群,就是共产...&&&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2015年第03期
作者:黄金生
3、李士群:被“救命”的日本人送下地狱
李士群又想把碟子推给冈村。这时,冈村的老婆用盘子又托出3碟牛肉饼,在冈村、熊剑东和随李士群一起去的夏仲明面前各放了一碟。因为4个人面前都有了,李也就不好再推了。冈村解释说:“我们日本人的习惯,以单数为敬。今天席上有4人,所以分成1、3作两次拿...&&&
来源:《长春日报》
作者:华文
4、日本“对华政策”的转变与李士群之死
李先明;杜宪兵
汪伪政权初期,李士群的特工势力,因应了日本侵略者“以特制汪”的需要,得以恶性膨胀。但是,随着太平洋战争的严重失利,日本侵略者被迫转变“对华政策”,以期充分利用汪伪政权解决“中国事变”。李士群的“特工政治”遂成为障碍,并最终成为日本“对华新政策”的牺牲品。&&&
来源:《历史教学问题》
2006年第06期
作者:李先明;杜宪兵
第7章、汪伪政府内政部长王揖唐
1、“华北第一奸”王揖唐人生沉浮录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八年抗战至此胜利结束。稍后,国民政府公布了惩治汉奸条例,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整肃汉奸。10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行营主任李宗仁给时任国民党军统局局长的戴笠发了一份绝密电报,命其立即逮捕华北高级汉奸。戴笠遂把目光投向了王揖唐……&&&
来源:《名人传记(上半月)》
2010年第02期
作者:杨飞
2、王揖唐与汪精卫的恩恩怨怨
&正&王揖唐与汪精卫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们醉心于权术,在宦海中几经沉浮,还一度携手出任伪职,在中华民族史册上写下了极不光彩的一页。在其结合的过程中,有时相互利用,有时狼狈为奸,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尔虞我诈、相互争斗,一代巨奸贪婪自私的秉性,尽显无遗一日,汪精卫的...&&&
来源:《名人传记(上半月)》
2012年第09期
作者:杨飞
3、梁鸿志与王揖唐的恩怨及结局
杨飞;李忠锋
&正&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梁鸿志与王揖唐在宦海中几经沉浮,堪称政坛不倒翁。七七事变后,利欲熏心的梁鸿志与王揖唐甚至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携手出任伪职,从而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留下了千载骂名。在其合作的过程中,两人狼狈为奸,极尽追名逐利之能事,一代巨奸贪婪自私的无耻秉性,跃然其间...&&&
来源:《钟山风雨》
2011年第01期
作者:杨飞;李忠锋
4、大汉奸王揖唐受审记
&正& 日本全面侵华之后,华北首先沦陷,日军立即着手扶植傀儡政权,实行“以华治华”,故而华北地区的汉奸相对“出道”早一些,可谓汉奸元老。可是,直到1948年夏天,全国范围的肃奸审奸已告结束,而华北地区的头号汉奸却还在北平姚家井的第一监狱里,躺在床上捂着被子,在炎热中哼哼唧唧。 这老头就是...&&&
来源:《民国春秋》
1998年第01期
作者:张劲
5、华北头号汉奸王揖唐受审秘闻
&正&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稍后,为惩办卖国奸贼,整饬社会秩序,蒋介石在电台上发表演说,强调要以&不论职守,只问&&&
来源:《湖北档案》
2010年第03期
作者:杨飞
第8章、第一汉奸汪精卫夫人陈璧君
1、大汉奸陈璧君其人
夫唱妇随当汉奸陈璧君在汪精卫卖国投敌的罪恶活动中究竟起了多大的作用,对此,汪精卫汉奸集团的第二号人物陈公博有过这样一句绝妙的评语:“汪先生没有璧君不能成事,没有璧君也不至于败事。”因为汪精卫性格优柔寡断,而相对讲,陈璧君则敢...&&&
来源:《党史纵览》
2006年第01期
作者:祝彦
2、陈璧君:行为乖张的悲剧人生
程舒伟;郑瑞蜂
&正&陈璧君1891年生于马来西亚槟城一个华侨富商家庭。她15岁时进入当地的璧如女校读书。这年,孙中山由日本来到马来西亚槟城,在槟城建立了同盟分会。陈璧君积极参加同盟会的活动,成为最年轻的会员。陈璧君的父亲陈耕基是当地有名的富商,他的妻子、陈璧君的母亲卫月朗后来也加入了同盟会。&&&
来源:《报刊荟萃》
2009年第02期
作者:程舒伟;郑瑞蜂
3、陈璧君:从革命者到汉奸
夫唱妇随当汉奸陈璧君在汪精卫卖国投敌的罪恶活动中究竟起了多大的作用,汪精卫汉奸集团的第二号人物陈公博有过一句绝妙的评语“:汪先生没有璧君不能成事,没有璧君也不至于败事。”由于汪精卫性格优柔寡断,而相对讲,陈璧君则敢想敢干。周...&&&
来源:《百科知识》
2006年第05期
作者:有容
4、公审陈璧君
&正& 日,上海提篮桥监狱医院。一个年近古稀的女囚犯在病床上躺了3个多月后,终于结束了她罪恶的一生。医生在其死亡报告上填写了她的名字:陈璧君。 陈璧君是大汉奸汪精卫的妻子。 1937年7月,“芦沟桥事变”后,以汪精卫为首的投降派加紧与日本政府勾结,陈璧君&&&
来源:《文史春秋》
1998年第04期
作者:刘晓原
5、至死不认错的女汉奸陈璧君
&正&汪精卫,原名汪兆铭,号精卫,广东番禺人。投日前为中国国民党副总裁。1903年官费赴日本留学。1905年参与组建同盟会,是孙中山的追随者。1925年7月,广东国民政府改组,汪被举为国民政府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1926年,&&&
来源:《档案天地》
2011年第04期
作者:葛美荣
第9章、汪伪政府绥靖部长任援道
1、“异类”巨奸任援道
&正&&夜深忽梦少年事&(白居易诗)。仲夏某夜,梦境中突然浮现出当年读小学时的一段往事。那是1936年春天的一个上午,故乡宜兴私立履善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课堂上,冯老师在大声朗读《桃花源记》,这时,走廊上响起脚步声,校长任庆同与一个穿长袍马褂戴着眼镜的中年人,一同走进教室。那个戴眼镜的指着...&&&
来源:《人物》
2011年第10期
作者:李伟
2、汉奸“奇人”任援道其人其事
&正&抗战八年,除去那些或公开投敌或暗地求荣的大小汉奸,仅伪军就有100多万,几乎与侵华日军等量。在这些助纣为虐的奸徒中,任援道绝对是一个十足的&异类&。从一个有过革命经历的&&&
来源:《钟山风雨》
2010年第02期
作者:章慕荣
第10章、北平汉奸政权头目王克敏
1、大汉奸王克敏的两面人生
&正&马汉三巧设鸿门宴,大汉奸们成为军统行动组的&盘中餐&/汪时璟&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抗战胜利以后,随着军统在各地肃奸行动的展开,不少小汉奸纷纷落网。北平行营主任李宗仁要求军统北平办事处马汉三等立即拘捕平津一带的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大汉奸王克敏、王揖唐、汪时璟、殷汝耕等...&&&
来源:《名人传记(上半月)》
2015年第03期
作者:王晓华
2、王克敏与汪精卫的明争暗斗
杨飞;薛文娟
&正&王克敏与汪精卫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们醉心于权术,在宦海中几经沉浮,还一度携手出任伪职,在中华民族史册上写下了极不光彩的一页。他俩结合的过程中,有时相互利&&&
来源:《文史春秋》
2010年第04期
作者:杨飞;薛文娟
3、王克敏与王揖唐:翁婿汉奸大争斗
&正&王克敏与王揖唐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他们醉心于权术,在宦海中几经沉浮,还一度携手出任伪职,于中华民族史册上写下了极不光彩的一页。在其携手的过程中,有时相互利用,有时狼狈为奸,但更多的则是尔虞我诈、相互争斗。&&&
来源:《钟山风雨》
2011年第04期
作者:杨飞
4、汉奸王克敏的遇刺与被捕
&正&日,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华民族陷于亡国灭种的严峻境地。当此国难之时,无数仁人志士为保家卫国纷纷拿起武器,奋勇抗击日本侵略者,但投机政客王克敏却甘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出任&中华民国&&&
来源:《钟山风雨》
2010年第03期
作者:杨飞
价格:¥10.00
请输入您的评论内容,评论内容将由主编筛选后显示,对所有人可见。
名称:汪伪十大汉奸:日本侵略者的罪恶走狗
价格:¥10.00她,民国里的美女影星,汪伪中的间谍,抗战史上的英雄!-百家号
摘要:徐来(),出生于上海,原名徐小妹,又名徐洁凤,小时候家贫,13岁就进入闸北一家英商蛋厂打工。后来家境转好,她入学读书。在学校里,成绩一般,却喜欢上歌舞,她18岁时考入黎锦晖主办的中华
徐来(),出生于上海,原名徐小妹,又名徐洁凤,小时候家贫,13岁就进入闸北一家英商蛋厂打工。后来家境转好,她入学读书。在学校里,成绩一般,却喜欢上歌舞,她18岁时考入黎锦晖主办的中华歌舞专科学校。毕业后加入明月歌舞团,奔走于平津宁汉等大城市,曾随团到南洋一带演出,美貌与机灵仍吸引了许多观众。1933年,徐来在明星影业公司主演了影片《残春》,一炮走红。徐来于抗战前嫁给国民政府军委会中将参议唐生明。徐来拍摄过的电影《船家女》(1935) .... 阿玲《落花时节》(1935).... 阿萱《华山艳史》(1934).... 余兰《到西北去》(1934)《路柳墙花》(1934) .... 三宝《女儿经》(1934) .... 徐莉《残春》(1933)《泰山鸿毛》(1933)当红大腕阮玲玉号自杀后,徐来在拍完《落花时节》和《船家女》后,她告别影坛,安心回家当她的官太太去了。此时唐生明的事业蒸蒸日上,升任了长沙警备副司令和常德警备司令之后,又直线上升到国民党中将参军。之后,很令人看不懂的是,蒋介石一手栽培起来的这个红人,突然在抗战爆发后脱离重庆政府,投靠汪伪政权,到南京参与“和平救国”,支持“大东亚共荣”,日军宪兵司令大冢清亲自接见唐生明和他美丽的电影明星太太徐来,汪精卫任命唐生明为汪伪军委会委员、中将高参,唐生明夫妇住进了汪精卫为他们安排的高级别墅。他们家出出入入的都是汪伪上层高官、太太、二奶们,女主人徐来似乎如鱼得水,打麻将,跳舞,忙着应酬这种饭局。在外人眼里,这一对男女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汉奸。当时没有几个人知道他们的间谍身份。其实,唐生明和徐来是蒋介石安排在汪伪政权的卧底,他们肩负着收集高级情报的政治军事使命,徐来以美女明星的身份掩护唐生明,徐来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混迹高层太太中间,汪精卫的老婆陈璧君、陈公博的情妇莫国康、周佛海的老婆杨淑慧都成为她的牌友兼“闺蜜”,她俨然是不问政事,商女不知亡国恨的交际花,事实上,她收集的情报比老公还多。美女卧底的演技充分证明,她是最好的演员。但是,美女卧底不仅仅需要演技,还需要胆量,潜伏进敌人内部是一种在刀尖上站立的表演,稍有不慎就有生命危险,一家人的身家性命都如履薄冰。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受到社会的非议和仇视,甚至亲朋好友都不齿他们的行为,疏远了他们。徐来这个美丽卧底,每天带着灿烂笑容应对这种高级社交场合,她是强颜装欢,她知道背后有多少朋友在骂她汉奸。日本也想拍摄一部电影搞宣传“帝国之花”——海军中佐南造云子谍报生涯。影片中需要一个中国女明星饰演女主角云子,当时只有徐来是最合适人选。为了逃避这个女主角,他们东躲西藏,直到那帮人彻底死了心。他们的潜伏行动是绝密的,徐来和唐生明的卧底身份只有为数不多的国民党上层人物知道,连唐生明的哥哥唐生智将军都不了解内幕。直到抗战胜利,他们才恢复了真实身份,他们原来是货真价实的抗战英雄。全国解放后,唐生明一家人赴香港定居;1956年,举家又迁回北京,他被任命为国务院参事及全国政协委员。&十年后,“文化大革命”来临,由于唐生明和徐来深知蓝苹的劣迹,于是夫妇俩皆被投入监狱。日,徐来在狱中含冤去世,终年64岁。&汪伪国民政府_百度百科
汪伪国民政府
汪伪国民政府又称汪精卫政权、汪兆铭政权、南京政权、汪伪政权等,是期间以(本名汪兆铭)等投靠日本的党员为首建立的政权,其以“”为名,实际上则是日本在战争期间扶持的之一。1940年在日本的扶持下成立于南京,汪精卫担任该政权的“国民政府代主席”及行政院院长,、为主要成员;1945年抗战结束后解散。汪精卫原是中国国民党成立初期的主要人物,拥有很大的影响力,也是的主要政敌。1940年3月,时任国民党副总裁的汪精卫与日本方面合作,在南京建立了所谓“国民政府”。当时迁都重庆的国民政府不承认汪精卫的“国民政府”,称之为“汪伪政府”或“南京伪国民政府”,日本则称之为“南京国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官方沿袭了对其的称呼。为和以蒋介石为首的重庆国民政府分庭抗礼,汪精卫政权自称是合法的国民政府,并沿用了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标志和中华民国国歌作为国旗、国徽和国歌,另加三角布片,上书:“和平反共建国”字样。1943年后则完全采用未经修改的青天白日红旗作为旗帜。[1]
汪伪国民政府虽然名义上接管了原“”、和“”等日本扶植的的辖地,但是“临时政府”改组后的“”与蒙疆联合自治政府实际上仍保持较高的独立性。[2]
汪伪国民政府历史
汪伪国民政府“日华协议记录”
汪伪政府成立
1937年12月及1938年3月,日本在沦陷区北平和南京两地﹐分别组织了伪“”和伪“”。
1938年7月,日本向外交部亚洲司司长透露,日本拟认为和谈对手。
同年10月,日军攻占广州﹑武汉。
同年11月,日本再次发出诱降声明。
于是,汪精卫集团代表高宗武、与日本代表影佐桢昭、在上海举行秘密谈判,签订《日华协议记录》,议定:缔结反共协定;中方承认“”,日方于恢复和平後两年内撤兵(内蒙古等地除外);日本享有开发中国资源的优先权等条款。
汪伪国民政府成立
日,亲日主和派首领、国民党副总裁、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国民参政会议长汪精卫(兆铭),托词到昆明进行演讲;按预先策划好的叛国降日路线,先飞到“云南王”龙云管辖的昆明,再转飞越南河内;12月18日,汪精卫夫妇和曾仲鸣﹑等逃离到越南河内后
汪精卫登上伪国民政府“宝座”
,发表降敌“”。[3]
1939年4月,由日本特务秘密护送汪等进入上海﹐著手组织伪。经日本策划,北平﹑南京两地伪政权取消。
日,南京举行所谓“国民政府”还都仪式,正式成立傀儡政权,发表《和平建国十大政纲》。华北临时政府改为华北政务委员会,撤消。[4]
日本政府对汪伪政权发表宣言:“决定给予全力协助和支援。”其组织机构仍用国民政府的组织形式,汪伪“国民政府”一度遥奉重庆国府主席为主席,汪精卫任行政院院长兼代主席。立法院院长﹑司法院院长﹑监察院院长﹑考试院院长、委员长、苏浙皖三省绥靖军总司令﹑华北绥靖军总司令、财政部长兼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长等。
而林森在1943年重庆车祸身亡后,渝方由军委委员长领国民政府主席,汪精卫同时在南京&转正&。[5]
汪伪国民政府瓦解
在日本的支持下成为汪伪“国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院
1941年汪精卫招待纳粹德国使节
长,日对宣战;
1944年汪精卫去世,作为继任者,直到日,日本投降,汪精卫政权作为日本在中国建立的之一,也随之灰飞烟灭。
汪伪国民政府“国家象征”
汪伪国民政府“国旗”
不同时期用旗  1940年初用旗(沿用“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上加黄色三角书写“和平反共”)
1940年中后期用旗(沿用南京国民政府“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上加黄色三角书写“和平建国”)
1942年底之前(沿用南京国民政府“青天白日满地红旗”,上加黄色三角书写“和平反共建国”);1942年底之后去掉黄色三角,与相同
汪伪国民政府“国徽”
国民政府青天白日国徽加红圈图案,以示与重庆区别
汪精卫政权徽章
(年使用)
汪伪国民政府军事
汪伪国民政府组织
1940年汪伪政府在南京成立后,设置
汪伪政权和平建国军军服
军事委员会作为其最高军事指挥机关,汪精卫兼任委员长。
汪精卫在建立政权之前曾仿照经营的先例在上海江湾成立军官训练团,意图建立自己的嫡系军队。由于日本方面不允许他有这样的部队,所以训练团被带至武汉绥靖处工作。尽管如此,至日本投降时,汪伪政府已经拥有7个集团军和一些绥靖部队。
此外,汪伪政府还对外吹嘘建有海军和空军。但汪伪政府的海军仅有陈旧小炮舰3艘,空军只有数架教练机,实际上形同虚设。汪伪政府所有的伪军统计起来,对外号称兵力百万,实际上大约只有八十万人。[7]
汪伪国民政府军旗
伪“和平建国军”、“绥靖军”旗帜  伪军旗帜(白色十字分割青天白日满地红,通用)
伪海军舰艏旗(国民党党旗加红三角黑字)
汪伪国民政府相关政策
汪伪国民政府法西斯统治
在政治上﹐利用特务组织在其辖区内实行统治
汪精卫(右)和伪满洲国总理张景惠会谈
﹐捕杀抗日爱国人士。配合日本对重庆国民政府进行诱降,妄图瓦解。1941年3月,成立,集结大批伙同日军实行反共清乡,妄图消灭坚持敌後抗战的和。在经济上,滥发纸币,圈占土地,“”某些工矿企业﹐强征粮棉,实行物资,并收取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还公然开征鸦片捐。
在文化教育上,为了配合响应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时需要,同时也为了巩固并强化伪政权在沦陷区内的反动统治,在爆发前后,汪伪政府开始酝酿并在沦陷区内全面推行了一场旨在泯灭中华民族抗战意识和民族意识以培养日伪忠实奴仆的“新国民运动”。作为一场殖民主义色彩浓厚的政治思想运动,“新国民运动”是日伪在“思想清乡”运动后期对中国沦陷区人民推行的又一次亲日。[8]
还建立特务机关,全称为“国民党特务委员会特工总部”,杀害抗日爱国人士,其暗杀和策反的人有四类,第一是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第二是国民党中统、军统的特务,第三类是租界里的行政人员,比如里的探长;第四类是国民政府在的金融从业人员。[9]
1944年11月﹐汪精卫在日本病死﹐其位由继任
.汪精卫与王克敏梁鸿志在青岛会谈
汪伪政权虽然是日本扶植的,但在汪精卫个人“一面合作、一面对抗”的政策之下仍然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11]
同样为效劳的胡兰成[12]
回忆“当时任日本驻南京大使馆一等秘书的清水重参,曾参加多次汪精卫与日方的重要会见,私下叹道:‘我在旁看着,这边是战胜国,坐着我们的大臣,大将与司令官,对方是战败国,坐着汪先生,但是比起来,只见汪先生是大人,我们的大臣大将司令官都藐小了,惟有近卫公与汪先生坐在一起还相配。汪先生的风度气概,如山河不惊,当时我嘴里不说,心里实在佩服。’”
汪伪国民政府争夺“正统”
为了漂白自身的奸伪身份,汪伪一直强调自己是国民党的正统,战前南京政府的合法继承者,孙中山思想的真正实践者。为此,他们表现出与其他“普通”汉奸明显不同的政治倾向,即与重庆方面激烈争夺一些长期附着于国民党的政治符号。在争夺的过程中, 汪伪营造了独特的政治伦理和理念,并因应各种外在因素的制约,塑造在当时条件下它自认为可被各方接受的政治面貌。汪伪粘连国民党政治符号于自身的行为, 对当时中国的政治生态产生了复杂的影响。日,重庆方面下令通缉汪精卫等人,8 月下旬,除汪精卫、周佛海、陈璧君已被开除党籍外,又决议开除梅思平、高宗武、丁默、林柏生、陈群、缪斌等人的党籍。19
汪伪政权庆典
39 年10 月1 日, 在汪伪等建立“中央政权”前夕,蒋介石对中外记者表示:“汪逆卖身投敌,罪恶昭著,根本上已自绝于中华民国、全国国民,对此汉奸罪犯,人人得而诛之… …其参加之每一份子,国人尽知为卖国之汉奸,问题已远超过于党的纪律规章之外,故中国国民党不必再有如何声明,而举国自无一人不知邪正黑白之所在。”[13]
为了改善国际社会中的傀儡形象,汪伪乃将其对国民党政治符号的追求重点转向废除不平等条约。从1942 年下半年开始,由于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的不断失败,日本开始实施加强汪伪政权的政策。1943年间,日本抢在英美与重庆方面废除不平等条约之前将天津、广东、北平、厦门、上海、汉口等地的各国租界陆续“交还”汪伪。[14]
汪伪国民政府经济控制
汪伪政权在南京成立“”,它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华中
、华南占领区进行殖民地掠夺的重要工具,也是汪伪政权为虎作伥的罪证。[15]
日正式成立并对外营业,发行“”。该行总裁周佛海,副总裁。“中储行”业务有:“1.经理、收付国营事业金钱;2.管理全国银行准备并经理各银行间汇拨清算事宜;3.代理地方公库及公营事业金钱之收付;4.经收存款;5.‘政府’发行或保证国库证券及公债息票之重贴现;6.国内银行承兑票,国内商业汇票及期票之重贴现;7.买卖国外支付汇票;8.买卖国内外殷实银行即期汇票、支票;9.买卖“政府”发行或保证公债库券;10.买卖生金银及外国货币;11.办理国内外汇总及发行本票;12.以生金银为抵押放款;13.以‘政府’发行或保证之公债库券为抵押放款”等。控制了华中、华东地区经济金融命脉,为日本军队提供经济支持。[16]
汪伪国民政府“外交”
在“外交”上,1941年11月,追随日本参加《国际防共协定》,1943年1月,对英国﹑美国宣战,号召效忠日本盟邦。同年11月,又伙同和泰国﹑缅甸﹑等国的伪政府签订《大东亚共同宣言》,为日本建立“”摇旗呐喊。
轴心国和一些法西斯仆从国承认汪政权并建立所谓的“外交关系”
汪伪参加“大东亚会议”
纳粹德国、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尼亚、丹麦、西班牙、克罗地亚、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及维希法国政府,加上扶植其政权的日本共有11个国家。
汪兆铭政权在日本的同意下逐步取消了各国在中国的租界,例如1943年3月与日本签约收回苏州、杭州、天津等八市的日本租界,7月收回上海法租界,8月收回上海公共租界,10月宣布废除不平等的《中日基本条约》。但是事实上汪政权本身就在日本严密控制之下,所谓的“收回”只是日本愚弄其的伎俩。
从以上可以看出,承认并和汪伪政权建立外交关系的11个国家没有超出德意日轴心国《反共产国际条约》联盟的范围,这些国家在同一时期也都承认了伪“满洲国”。[17]
汪伪国民政府统治区域
汪伪国民政府名义上接管了原“”、
汪精卫视察“清乡”
和“”等日本扶植的的辖地(不包括伪满洲国)。汪伪政府实际辖区包括今上海全部、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的大部分,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山东、河南等省小部分。(参见“”)
汪伪国民政府人物
汪伪国民政府汪精卫
伪“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军事委员
会委员长,日,在日本扶持下,汪精卫在南京组建,取代了华北的和长江下游的的伪政府。汪精卫任伪行政院长兼国府主席、中央政治委员会最高国防。日,汪精卫主席以“中华民国政府”首脑的名义,参加了由日本主导的“”。同年底,汪精卫健康急剧恶化,不得已于1944年3月赴日治疗。11月10日病逝于日本医院,后来遗体运回国,葬于。日,国民党政府陆军总司令派将汪坟炸毁,并将其尸体火化,坟址被夷为平地。
汪伪国民政府陈公博
伪立法院院长,汪精卫死后任伪国民政府代理主席
兼行政院长,汪伪政权的第二号人物。汪精卫病死后,1944年12月,陈公博任伪国民政府代理主席、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行政院院长等重要职务,集大权于一身,不过陈的这个“一把手”当了还不到一年,就随着日寇的灭亡而倒台。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日,陈公博夫妇等人乘机秘密离开南京飞抵日本,10月3日被中国政府引渡回南京,关押在。1946年2月,陈公博与、等三人被押往苏州狮子桥监狱关押。随后,江苏高等法院在苏州第一法庭对陈公博进行公开审判。法官认为对陈公博应“从重处断,以为叛国者戒”,并在判决书中指出:“陈公博通敌,图谋反抗本国,处死刑。”6月4日,奉命将陈公博在江苏第三监狱执行死刑。陈公博的家属将其尸体运到上海,连墓碑也不敢立,悄悄地将其埋在一处不为他人知晓的公墓中。
汪伪国民政府周佛海
伪行政院副院长、财政部长、中央政
治委员会秘书长、上海市市长、特务委员会主任,汪伪政权成立后,周佛海任副院长兼财政部部长,是该政权的第三号人物。1944年3月,汪精卫去日本治病期间,周佛海代行行政院长一职。汪精卫病死后,周佛海出任伪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
日,下令逮捕周佛海,10月21日,南京高等法院第一法庭对周佛海进行公审。11月7日,法庭以“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罪行,判处周佛海死刑。周佛海被送往。1947年3月,蒋介石发布,以“响应反正”、“戴罪图功”、“以观后效”为由,将周佛海“减为无期徒刑”,免其一死。在监狱中,周受到了特别的优待,但是,他最终也没能活着走出监狱。日,周佛海因心脏病发作死在监狱中。
汪伪国民政府陈璧君
原本是南洋华侨富商之女,后巧遇汪精卫,在铁窗内结成“患难姻缘”。汪精卫在南京建立伪政权后,她夫唱妇随,成为汪伪政权的“第一夫人”。
日本投降后,陈璧君被国民政府入狱。在法
汪精卫与陈璧君
庭上,她竟然恬不知耻地大呼小叫,百般为自己开脱,把自己的叛变投敌说成是,并在庭审中利用人们对蒋介石的不满大骂蒋。虽然她在法庭上痛骂蒋介石赢得了一部分人的喝彩,但却不能因此减轻她自己叛国投敌的罪行,后来还是被判处。陈璧君于日病死在狱中。
汪伪国民政府梅思平
伪国民政府中央组织部长,抗日战争爆发后,曾上庐山参加蒋介石、汪精卫等人召开的谈话会,听到等民主人士的“焦土抗战”呼声,颇不以为然。回到南京便参加了以、等为中心的“”,讥笑抗日是唱高调,还多次想办法托人向蒋介石“进言和平”。1938年11月,梅思平与高宗武等一道潜入上海,与日本代表进行秘密会谈,经过几天讨价还价,达成了所谓《日华协议记录及谅解事项》草案。主要内容有:汪精卫一伙表示参加“建设东亚新秩序”,同意缔结日华防共协定。
日,汪精卫一伙人逃出重庆去。之后,梅思平因其“先锋”作用,被视为与汪精卫等人一样的“首义分子”,成为汪伪“最高委员会”成员。1939年,梅思平任伪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组织部长等职,其地位仅次于周佛海,而且是周佛海的大红人和以周为首的“实力派”的重要干将。
1940年11月,梅思平参与了同日本政府签订出卖中国人民利益的《中日基本关系条约》。抗日战争胜利后,梅思平在南京被捕,关押在南京宁海路25号临时看守所内,后被送进老虎桥监狱。
1946年5月,南京高等法院第一庭公开审判梅思平。法庭内外,人山人海,人们都要亲眼目睹汉奸的可耻下场。梅思平在法庭上百般狡辩,拒不认罪。5月9日,高等法院下达判决书:梅思平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处死刑。夺公权终身,全部财产除酌留家属必需生活费外没收。他是汪伪政权中在南京受审的第一个人。9月14日,梅思平在南京被执行枪决。
汪伪国民政府褚民谊
伪国民政府秘书长,浙江省人,曾赴日本留学,在法国获得医学博士。在此期间,他结识了汪精卫、陈璧君,并由汪陈做媒,同陈璧君母亲的养女陈舜贞结婚,成了汪精卫的。抗日战争爆发后,汪精卫一到上海,就立即召见,让他谈对“和平”运动的看法。他参加了汪精卫一伙的“和平”运动,积极与日本勾结,进行卖国活动。
1939年8月底,在汪精卫召开的伪国民党“六大”上,褚民谊任大会主席团副主席,被推为常务委员。随后,在伪国民党六届一中全会上,褚民谊任秘书长,成为汪伪国民党的“总管家”。当时,人们对汪陈夫妇手下的汉奸,以“陈公博的嘴,周佛海的笔,褚民谊的腿”并称。日本投降后,褚民谊与陈璧君等先被软禁在广州,后又被押送至南京宁海路25号看守所。
1946年被关入江苏高等法院第三监狱。同年3月21日,南京高等法院审判褚民谊,以汉奸罪判处其死刑。同年8月23日,褚民谊在苏州狮子口监狱被执行枪决。
汪伪国民政府任援道
伪苏浙皖三省绥靖军总司令、海军部长、江苏省主席、苏州绥靖公署主任。早年毕业于河北保定军官学校,参加过,和汪精卫一样,曾经也是革命青年。
日,任援道参加汪精卫、梁鸿志的上海会谈,会后发表声明,支持汪精卫组建伪政府。8月25日,汪精卫在上海秘密召开伪国民党第六次代表大会,有240人参加,组织起伪。任援道被指定为伪国民党“中央委员”。后随日本顾问原田永吉到青岛,参加“汪(精卫)、梁(鸿志)、王(揖唐)青岛会谈”,结束后组成汪伪国民政府筹备委员会,任援道出任委员,并担任“警卫组长”。
日,伪维新政府宣布解散,不久,汪伪汉奸政府在南京粉墨登场,任援道从“维新政府”要员一变成为汪伪政府中的。3月31日,任援道被任命为苏浙皖三省军总司令。4月4日,苏浙皖绥靖军总司令部在南京成立。不久,任援道组建绥靖军军官学校,自任校长,培植亲信。任援道在汪伪政权中先后任伪职有13项之多,几乎兼全了汪伪政权各重要委员会的委员,如汪伪国民党中委、汪伪中央政治委员、汪伪最高国防会议委员等,主要实职有:伪第一总司令,伪军事参议院副院长、代院长,伪海军部部长,伪江苏省主席,伪苏州绥靖主任公署主任,伪江苏省保安司令,伪上海市市长。抗战后期,他看到国际国内形势有所变化,便暗中与第三司令长官联系。抗战胜利前夕,他率军归顺重庆政府。日本投降后,任援道深知自己罪孽深重,便以200根金条贿赂有关方面,举家逃到香港。
1949年,人民解放军饮马,任援道感到香港也难以立足,又远飞加拿大定居。1980年死于异国他乡。
汪伪国民政府丁默邨
伪特工总部主任、浙江省主席、杭州绥靖公署主任、特务委员会副主任。
出生于1901年。早年曾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投靠国民党,在上海进行特务活动,抗战期间叛投日本侵略者,组建76号特工总部,血腥镇压爱国志士,仅在1939年至1943年不足四年时间内,竟然制造了三千多起血案。
外国记者称丁默邨为“婴儿见之都不敢出声的恐怖主义者”,国人则称其为“丁屠夫”。抗战胜利后,丁默邨被国民政府逮捕,1947年被执行枪决。
汪伪国民政府李士群
伪清乡委员会委员长、特工总部副主任、特务委员会秘书长。汪伪政权的特务头子,曾任“剿共救国特工总部”负责人、伪江苏省省长,1942年被日本宪兵下毒害死。
早年曾参加群众革命运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叛投国民党,又于抗战期间投靠日本侵略者,组建特务组织,残酷迫害抗日军民,仅在1939年至1943年不足四年时间内,竟然制造了三千多起血案。1943年,李士群被日本宪兵特高课毒死,终年38岁。
汪伪国民政府梁鸿志
伪院长,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行政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梁鸿志在日本侵略者的策划下,在上海沦陷区组织维持会。1938年,梁鸿志在日本人的直接操纵下,在南京成立所谓“中华民国维新政府”,管辖苏、浙、皖三省的敌占区和宁、沪两个特别市,梁鸿志任伪“维新政府”行政院院长兼交通部长。为了向日本主子献媚和自身的挥霍,公开实施“烟、赌、娼”三大毒化政策,丧心病狂地毒害同胞,榨取钱财。
汪伪政权成立后,梁任伪监察院院长,1944年11月,改任伪立法院院长。日本投降后,梁鸿志四处躲藏,日在苏州被逮,随即押至上海。日,法庭以汉奸叛国罪判处梁鸿志死刑。11月9日在被执行枪决。
汪伪国民政府王揖唐
伪委员长、内政部长。
抗战爆发后,投敌,频繁与日本侵略者接洽。伪临时政权在北平成立,王揖唐作为“创始人”之一,捞了个行政委员会常务委员兼赈济部总长的职位。
1938年9月,伪华北临时政权和伪南京维新政权在北平成立“联合委员会”,王揖唐任委员。王揖唐还利用汪精卫的势力和影响,当上了伪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内务总署督办,成了华北汉奸的头号人物。日,王揖唐以汉奸罪在北平姚家井第一监狱被处以死刑。
汪伪国民政府陈群
伪考试院长、物资调查委员会委员长、江苏省党部主任。
福建长汀童坊镇)人,早年东渡,入、,分获法学士、文学学士学位。是国民党元老。民国29年3月,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陈群历任“内政部长”、“宪政实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日文化协会常务理事”、“中央政治委员会内政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多次参与签订出卖主权的条约和协定。
民国32年,任汪伪“中央国民政府委员”、“国史编纂委员会主任委员”、伪“中央警校校长”、伪“江苏省主席”兼“保安司令部司令”、伪“物资调查委员会委员长”。次年,任伪“考试院院长”兼“江苏省党部主任委员”。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陈群畏罪自杀。[18]
.论文网[引用日期]
巩淑华. 试述汪伪政府的“统一”活动[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3.
.学术论文摘自 文史杂志, -39.[引用日期]
杨克林、曹红著,《中国抗日战争图志,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5年1月,第532页
.通南京网.[引用日期]
.腾讯网[引用日期]
.中国知网[引用日期]
张英娇. 汪伪政权沦陷区“新国民运动”述论[D]. 南京师范大学, 2009.
.百度资料[引用日期]
《民国春秋》编辑部.汪伪政府登场[J].民国春秋,1996(2):封底.
犬养健.诱降汪精卫秘录,扬子江今天仍在奔流.日本名古屋:朝日新闻出版社,1953
出任汪伪政权宣传部副部长,因其为汪精卫执笔而被列为著名汉奸
蒋介石.《蒋委员长重要谈话》, 《国人皆曰———汉奸汪精卫》,:正论出版社,日:第1 页
《日本军国主义侵华资料长编》(下), 敌34 —35 页
李安庆. 汪伪政权的中央储备银行[J]. 历史档案, -79.
.学术论文摘自 民国档案, 1-142.[引用日期]
.360doc个人图书馆.[引用日期]
.中国知网[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汪伪政府和军统的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