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辱强军幸不辱使命什么意思思

肩负起能打胜仗的强军使命_新浪军事
肩负起能打胜仗的强军使命
  ■本报记者 胡君华
  2013年的三军演兵场,实战化演练高潮迭起――
  9、10月间,“使命行动-2013”跨区机动战役演习分三个阶段展开,来自三军部队的雄师劲旅共5万余人,在东南、华南沿海的广阔地域排兵布阵、真打实抗。
  10月中下旬,海军三大舰队派出兵力分别前出西太平洋预定海域,编成红方、蓝方两个战斗编组,“背靠背”进行为期15天的“机动-5号”实兵演习,参演兵力之多、演习范围之广、对抗时间之长、训练难度强度之大,都为近年来少有。
  从年初到年尾,从冰天雪地的冬季实兵对抗演习,到波涛汹涌的远海立体攻防演练……透过今年全军40余场实兵对抗演习的硝烟,人们欣喜地看到,三军将士认真学习贯彻习主席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瞄准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努力提高部队的实战化水平。
  秋的收获,来自春的耕播。3月11日,习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强调,要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强化官兵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思想,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按照打仗的要求搞建设、抓准备,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能打仗、打胜仗,是有效履行我军职能使命的根本保证,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必然要求。
  洞察世界风云变幻,审视国家安全挑战,习主席作出睿智判断:当前,国防和军队建设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国际国内安全形势十分复杂,军事斗争准备任务十分繁重,军队建设内外环境变化十分深刻,风险和挑战明显增多。
  在会见第二炮兵第八次党代会代表时,习主席强调:要坚决完成担负的各项军事斗争任务,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真抓实备、常备不懈,扎实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各项工作。
  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在视察广州战区部队时,习主席明确要求:全军官兵要牢记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
  能打仗、打胜仗是强军之要!战斗的号角,激励全军和武警部队官兵积极投身实现强军目标的伟大实践中。从军委领导到普通士兵,以“脑子里永远有任务、眼睛里永远有敌人、肩膀上永远有责任、胸膛里永远有激情”的昂扬精神状态瞄准未来战场。
  将帅带头,以上率下。习主席在中央军委召开的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强调:带兵打仗、指挥打仗是军委的基本职责。能打仗、打胜仗首先是对军委的要求。习主席率先垂范,在破浪航行的战舰上,他登甲板、进舱室,深入战位了解训练;在炮声隆隆的演兵场上,他上战车、入班排,观摩实兵实弹演练;在滴水成冰的戈壁滩上,他冒严寒、迎朔风,视察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统帅身体力行,引领全军官兵向强军目标奋进。
  演习场上,军委、总部首长通过远程视频系统,对演习进行临机导调――江上浮桥遭“敌”轰炸需异地重架,部队机动路线紧急调整,登陆战场转移至千里之外的陌生地域……在“使命行动-2013”跨区演习中,参演部队机动里程达4万余公里,不怕出错、不怕搞砸、不怕推倒重来,在危局难局险局中经受了锻炼。
  盘点今年的三军演兵场,“实战化”已然成为年度军事训练的“热词”――
  实战化演习紧锣密鼓。总参颁发《2013年全军军事训练指示》,明确要求全军部队按实战要求组织训练检验成效,40余场远海实兵对抗、常规导弹火力突击实兵实弹演习贯穿全年,演习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实战化水平之高是近年来罕见的。
  战法创新活动蓬勃开展。总参组织开展“砺剑-2013”全军信息化条件下战法创新集训观摩,探索进一步推进实战化训练的方法路子,初步形成一批战法创新成果。
  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习主席在视察济南军区时再次强调:军事训练是提高实战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抓手。要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部队最缺什么就专攻精练什么,突出使命课题训练,加大对抗性训练力度,走开基地训练的路子,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下摔打锻炼部队。
  盛夏酷暑,朱日和草原,热浪翻滚。“砺刃-2013”全军首次特种兵综合性比武竞赛回应统帅号令,课目全部按照实战要求构设逼真环境,按作战全流程全要素连续实施,挑战生理极限的课目占到70%。
  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习主席在中央军委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强调:提高我军实战化水平,是必须紧紧抓住的一个重大问题,军事、政治、后勤、装备等各方面工作,最终都要有利于提高部队打仗能力。
  围绕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示精神,今年以来从国家和军委、总部的层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大的政策、制度:在国家战略布局中,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十二五”规划出台,将国防建设纳入国家经济建设大盘子,做到水涨船高,协调发展;四总部联合下发《厉行节约严格经费管理的规定》,确保经费投向投量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按照打仗的标准搞建设抓准备;总装备部发布实施新修订的装备管理条例,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目标要求,提高装备成建制成系统形成作战能力和保障能力建设水平……
  11月29日,辽宁舰停泊三亚某军港。至此,辽宁舰有了“第二个家”。今年以来,全军瞄准强军目标加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大力实施高新技术工程,加速推动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国产三代战机批量装备部队,大型运输机试飞成功,某新型导弹成建制形成战斗力……
  纵观辽阔国土,一幕幕壮观图景昭示:全军和武警部队官兵聚焦能打仗、打胜仗,正向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阔步前进!
  ■本报记者 胡君华
(新浪军事)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不忘初心聚军心 牢记使命谋强军
原标题:不忘初心聚军心牢记使命谋强军 - 解放军报 - 中国军网10月18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本报记者 周朝荣摄东部战区某保障队官兵认真收看党的十九大开幕盛况。任 龙摄
广告:百度
广告:百度
说起歼31鹘鹰战机估计很多人想到的是尴尬:中型战机的定位空军看不上;外
今年9月,在青岛举行的2017年度中国国家海洋科技展上,中国航天科技集
广告&&&& 来源:百度
广告&&&& 来源:百度
广告&&&& 来源:百度
广告&&&& 来源:百度
广告&&&& 来源:百度
广告&&&& 来源:百度真打实备不负强军使命担当 - 解放军报 - 中国军网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本报讯&张彦文、记者赵波报道:年终岁尾,武警内蒙古总队捧得沉甸甸的硕果——在刚刚结束的武警部队年终军事训练考核中,这个总队所有参考的支队级单位,首长机关军事训练成绩全部达标,申报军事训练一级单位优良率达100%。成绩来之不易,总队党委的做法是:紧紧抓住实战化训练这条主线,一切工作向战斗力聚焦,深耕不辍,才能种好使命任务这块“田”。 该总队担负着繁重的执勤、处突、反恐、抢险等任务。面对部队摊子大、战线长、高度分散等实际,总队党委按照“多能一体、有效维稳”的战略要求,确立了以实战化训练为牵引,提升部队全面建设水平的思路。总队党委专门出台《大抓实战化训练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各级人员训练档案,从技战术基础训练、战术战法理论学习、训练法规研究、装备操作等10个方面,细化个人军事训练任务,明确军事训练目标,推动总队上下形成“争当习武精兵”的良好氛围。他们坚决贯彻武警部队的“八落实”要求,围绕提升“八种能力”、扭住“六种组训模式”,精心组织新《训练大纲》试训、战训法集训和实案化抽组演练,确保每季度有实兵演练,每月有强化训练。 该总队在极限训练中将所有课目全部置于实战背景下实施,采取固定内容与随机导调相结合的方式,6大类41个训练课目交替进行。针对边境线长、天候地貌差异大等特点,他们组织专家对沙漠、草原、丛林、山地、城市等地形的反恐战法进行专题研究,探索出战法23种。他们修订完善12类27种战备方案,分类规范机动、反恐、救援和应急分队编携配装,提高了部队精确指挥能力和日常战备水平。总队先后有49个单位、300余名个人受到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武警部队表彰。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Copyright (C) www.81cn All rights reserved.
解放军报客户端
兵在掌上阅 亮剑弹指间
Copyright (C) www.81cn All rights reserved.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范长龙:肩负强军兴军使命&始终保持备战状态--安徽频道--人民网
范长龙:肩负强军兴军使命&始终保持备战状态
&&&&来源:&&&&&
  原标题:范长龙:始终有一种夜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备战状态
  在知耻奋进中肩负起强军兴军的历史责任
  ――写在甲午战争120周年之际
  核心要点:
  ■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日甲午战争是这部教科书的极为沉重的一页。回顾反思这段历史,为的是以史为鉴、知耻奋进,更好地把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推向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支军队向前走,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都要从走过的路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 回望甲午是为走出甲午,反思败仗是为能打胜仗。研究甲午战争不能坐而论道、纸上谈兵,关键是要联系实际,联系正在做的事情,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研究。
  ■ 建设强大人民军队是持续奋斗的伟大事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现在强军的责任历史地落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我们就要挑起这副重担,牢记强军目标,坚定强军信念,投身强军实践,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保证。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日甲午战争是这部教科书极为沉重的一页。回顾反思这段历史,为的是以史为鉴、知耻奋进,更好地把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推向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一、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甲午战争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支军队向前走,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都要从走过的路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甲午战争是民族之痛、国家之殇、军队之辱,给中国人民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给中华民族造成巨大创伤和深远影响。习近平主席每每谈及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特别是甲午战争,都“痛彻肺腑”,有“剜心之痛”,强调要勿忘国耻,牢记血的教训,强化民族记忆,用这段历史警示国人、教育官兵。应当讲,对甲午战争的研究和反思,一百多年来从未停止过,今年又掀起了一个新热潮,取得了丰硕成果。怎样认识甲午战争,如何研究甲午战争、镜鉴甲午战争,是新形势下兴国强军的重大课题。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习主席重要指示精神,以服务党和国家的战略目标,服务军队现代化建设为根本着眼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方法论,全面深入研究这场战争,客观辩证分析历史教训,认识把握民族兴衰、国家存亡、战争胜负的历史规律,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历史借鉴。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经济社会环境,评价历史事件和人物,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研究甲午战争,要尊重历史、走进历史,搞清晚清的时代条件,搞清战争的来龙去脉,搞清重点人物和事件的真实情况,展现历史本来面目,不能把战败的原因单纯归咎于某个历史人物或事件,不能把部分清军官兵投降逃跑当作主流,不能简单地评价谁是英雄谁是罪人。今天研究甲午战争,要上溯到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乃至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去审视,认清腐败和落后必然被动挨打、丧权辱国;联系我们党90多年的奋斗史,新中国成立60多年的发展史,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改革史,认清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历史必然,在历史长河的比较鉴别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实现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
  甲午战争历时近9个月,战争的成因和演变很复杂,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诸多因素。研究甲午战争,必须运用唯物辩证法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采取“交换、比较、反复”的方法,综合分析,系统思考,得出更接近史实的结论。我们既要研究晚清的洋务运动,又要研究日本的明治维新;既要研究重点战役,又要研究战争全局;既要研究海战,又要研究陆战;既要研究战败的直接后果,又要研究其对国家和民族的深远影响。毛泽东同志说过,日本侵略中国是一件坏事,但它唤起了中国人民的觉悟。历史是一支清醒剂,现在甲午战败这耻辱的一页翻过去了,但历史的教训不容忘记,历史的悲剧绝不能重演。
  总结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些年,人们对甲午战败从各个角度进行过深入探讨总结,我认为除了帝国主义侵略这个外部因素外,当时的内在因素主要有两条,一是腐败,二是落后,而且腐败、落后都是全方位的。腐败必然涣散,落后就会挨打,这是从甲午战争乃至整个中国近代史中得出的重要结论。甲午战败后,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为抗击侵略、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进行了艰辛探索和不屈斗争,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打败内外敌人,洗刷民族耻辱,夺取革命胜利,取得了建设和改革的辉煌成就。今天的中国与120年前相比,从来没有如此扬眉吐气,如此令世人瞩目。越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越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战略定力,励精图治、奋发图强,始终把中国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回望甲午是为走出甲午,反思败仗是为能打胜仗。研究甲午战争不能坐而论道、纸上谈兵,关键是要联系实际,联系正在做的事情,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研究。要把研究甲午战争与推进我军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结合起来,围绕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拿出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如果我们能够把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变成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宝贵财富,那就是对甲午战争最好的纪念。
  二、站在实现中国梦的高度肩负起强军历史责任
  中国有句老话,叫忍痛容易忍痒难,忍穷容易忍辱难。甲午之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陆上作战一败涂地,军事上的失败直接导致丧权辱国的严重后果,使中华民族沦落到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悲惨境地,在我们的民族心理上留下了屈辱悲愤的记忆。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国家综合实力竞争起托底作用的是军事实力,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国家安全的坚强后盾,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国家就不能独立,安全就没有支撑,发展就没有保障,人民也会遭殃。这个道理,就是毛主席讲的,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习主席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鲜明提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适应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家安全环境的发展变化,顺应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殷切期盼,彰显了党中央、习主席建设强大军队、保障国家和平发展的决心意志和使命担当。
  当今世界,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不可逆转,我国正处在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历史阶段。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但前进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是世界上尚未实现完全统一的大国,也是同周边多国存在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争端的大国,我们要高度关注哪些因素可能把我国拖入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哪些因素可能打断我国发展进程。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军队必须上得去、打得赢,这是军队同志的第一责任。
  甲午硝烟早已散去,历史警钟仍在长鸣。我们希望和平,但必须有能力捍卫和平;军事手段作为保底手段,只有靠得住、能顶用,才能底气足、腰杆硬。我们这支军队的强大,至少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够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为党巩固执政地位、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力量保障。二是能够坚决维护国家统一,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创造条件。三是能够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对恶意挑衅和侵犯之敌,敢于不惜一战并战而胜之。四是能够坚决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国家发展利益。五是能够坚决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为人类进步事业作贡献。总起来说,军队强不强,核心看打仗;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
  建设强大人民军队是接续奋斗的伟大事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现在强军的责任历史地落到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我们就要挑起这副重担,牢记强军目标,坚定强军信念,投身强军实践,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坚强力量保证。
  三、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进强军实践的动力源
  改革创新是世界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国家不能顺应时势革故鼎新,就不能前进;一支军队不能紧跟潮流变革转型,就难以强大。甲午战争的教训表明,军事上的落后一旦形成,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是致命的。在最具创新活力、最需创新精神的军事领域,只有创新创新再创新,使创新成为一种新常态,才能在激烈的对抗和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改革创新,根本的是解放思想。思想不解放,不可能迈开前进的步子。晚清洋务运动的失败,很大程度上败在封建统治者和官僚集团思想上的保守;清军在战场上的失败,很大程度表现为军事思想和作战指导的落后。实现强军目标是一项开拓性很强的事业,面临大量新情况新问题,必须有新的理念、新的视野、新的方法、新的标准。要坚持用习主席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统一思想,牢固树立不改革就不能打仗、更不可能打胜仗的危机意识,坚决从保守主义、教条主义、本位主义和那些不合时宜的陈旧观念中解放出来,着眼未来战争,紧盯时代大势,更新思想观念,创新军事理论和战略指导,发展先进军事文化,为强军实践提供思想引领和理论支撑。
  邓小平同志有个著名论断,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晚清洋务运动持续30余年,国防科技工业基础仍然薄弱,始终未能摆脱对外国的严重依赖,始终没有建立起独立自主的近代军事工业体系,教训发人深省。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新技术武器装备“井喷式”发展。这些年,我军武器装备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但与世界军事强国相比差距还很大,特别是一些核心关键技术和“命门”还掌握在别人手里。如果缺乏足够的危机感紧迫感,不尽快扭转这种被动局面,就难以在战场上克敌制胜。发展军事科技和武器装备,要树雄心、立壮志,瞄准世界军事科技发展前沿,实施科技强军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先进武器装备,为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奠定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没有组织形态现代化,就没有军队现代化。晚清军事改革“只变事不变法”,“只改器不改制”,始终没有突破军事制度这个“瓶颈”。深化军队改革,必须坚持强军目标引领,着眼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军队战斗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军队活力,以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为指向,抓住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这一重中之重,统筹推进领导管理体制、军队政策制度改革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调整优化作战力量结构,加快发展新型作战力量,构建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人是改革创新的主体。晚清由于严重缺乏近代军事人才,很难进行彻底的军事改革,打造真正的新式军队,由于缺乏掌握先进技术、战术的人才队伍,很难夺取和保持战场上的主动权。当前,建设与打赢信息化局部战争要求相适应的人才队伍,是我们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按照信息主导、体系作战的要求,大力培养新型军事人才,重点抓好优秀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和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要在全军进一步兴起学习信息化知识、掌握信息化装备、提高信息化技能的热潮,提高官兵信息素养,增强官兵创新能力,以更好地肩负起强军兴军重任,有效履行军队职能使命。
  四、以优良作风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坚强保证
  作风松散可以搞垮常胜之师,作风优良才能塑造英雄部队。甲午战败,不仅败在武器装备、战法运用等方面,也败在精神和作风上。尽管不少清军官兵英勇顽强、浴血奋战,但军纪废弛、贪污腐化、精神萎靡等现象普遍存在,一些高级将领贪生怕死,甚至未战先逃,这样的军队是注定要打败仗的。我军在80多年的战斗历程和建设实践中,培育形成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是人民军队的鲜明特色和政治优势。实现强军目标,要继承发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保持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根本性质,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官兵一致、上下一致的内部关系,保持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让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我们反思甲午战争,就要防止当时那种作风之弊在今天滋生蔓延,尤其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要始终对党忠诚。听党指挥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是能打仗、打胜仗的根本政治保证。要强化军魂意识,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做到平时听招呼,战时听指挥,关键时刻不含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对党忠诚老实。
  二要矢志爱军精武。对军队而言,全部工作都要向打仗聚焦,各项建设都要向打仗用劲,形成谋打仗、能打仗、打胜仗的鲜明导向;对军人而言,要把心思和精力用在主业上,当带兵打仗的行家、本职工作的专家。粟裕大将一辈子不会打牌、下棋、跳舞,最大爱好是看地图、观地形、研究打仗。我们要向老一辈革命家学习,始终有一种夜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备战状态,做到脑子里永远有任务,眼睛里永远有敌人,肩膀上永远有责任,胸膛里永远有激情。
  三要强化战斗精神。我军向来以强大的战斗精神闻名于世,这种精神的核心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军队必须挺身而出、舍生忘死,为国家利益而战。要锤炼革命军人的胆气和血性,继承和发扬我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把官兵培养成当兵不怕苦、训练不怕累、打仗不怕死的“小老虎”,把连队带成随时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的“刀尖子”,把部队打造成机动迅速、指挥高效、能攻善守、保障有力的雄师劲旅。
  四要坚决反对腐败。习主席指出,军队如果不坚决反对不良风气和腐败现象,任其发展下去,不要说打胜仗,可能是打不了仗的。我们要牢记习主席的重要指示,铭记甲午战争的历史警示,从徐才厚、谷俊山等反面教材中吸取深刻教训,筑牢思想防线,永葆政治本色。要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反腐工作,对腐败零容忍,坚持有腐必反、有案必查,保持敢抓大抓常抓的态势,军中绝不能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
  五要坚持真抓实干。实干兴邦,实干兴军。现在,我们已经踏上强军的新征程,要扎扎实实地干下去,干在实处、干出实效,定下的事情、部署的工作要抓紧实施、一抓到底,发现的问题要盯住不放、务求解决,特别是要大力纠治训风演风,对训练中的形式主义露头就打、见到就批,对训练中弄虚作假的一票否决、追究责任,演练要不怕出错、不怕搞砸、不怕推倒重来,在实战化训练中提高实战本领。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干到底,加紧推进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而努力奋斗!
(责编:吴西露、苏恒)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辱使命砥砺前行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