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消费级工业无人机市场前景和工业级工业无人机市场前景那个市场占比会更高一点?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正在上传图片(0/1)
大家给预测下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未来
大咖们,谁给分析一下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未来?就没有一家企业能威胁的了大疆的地位么?能不能给推荐一个别的靠谱企业生产的和大疆同级别的产品?我觉得这钱花的窝囊。
大家给预测下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未来
似乎没有,出门左转没有第二家
大家给预测下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未来
这个东西不好说,现在的世界,瞬息万变啊!
大家给预测下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未来
全球第一的IBM消费电脑 什么下场
销量第一的通用汽车 什么下场
口碑知名度销量都第一的诺基亚 什么下场
知道这些企业登上第一并保持用了多少年吗 大疆还没那么大 不要神话 就不会那么失落
大家给预测下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未来
這個市場太小,研發新技術的成本高時間長,沒有任何經驗的一定不可能打敗大疆,你想想3DR無人機的龍頭都怕了大疆已經退出,幾多幾多的集資都爛尾,現在連最有機會打敗大疆的yunnec都沒有任何聲音,大疆這樣密集推出新產品就是想打底現在所有的無人機公司,事實証明它已經做到了,但是對我們消費者來說不是好事。
大家给预测下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未来
谁能预测未来?没有!
大家给预测下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未来
估计国家出台政策,私人个个都不能玩。
大家给预测下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未来
大疆要这样发展即使产品好也得不到民心,再说御的那品控真的好吗?
大家给预测下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未来
客观的说,这次发货延时未解释是DJI的问题,也看了目前发的几个问题帖子,都是客观存在的问题,还是希望DJI赶快解决这些问题,快点让MAVIC这个很不错的产品成熟起来,这样才会有后续更好的MAVIC2,P5等等,优秀的企业一定需要一群优秀的用户去让彼此成长。
大家给预测下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未来
這個市場太小,研發新技術的成本高時間長,沒有任何經驗的一定不可能打敗大疆,你想想3DR無人機的龍頭都怕 ...這個市場太小,研發新技術的成本高時間長,沒有任何經驗的一定不可能打敗大疆,你想想3DR無人機的龍頭都怕了大疆已經退出,幾多幾多的集資都爛尾,現在連最有機會打敗大疆的yunnec都沒有任何聲音,大疆這樣密集推出新產品就是想打底現在所有的無人機公司,事實証明它已經做到了,但是對我們消費者來說不是好事。
---------------------
分析得很对,大疆进入行业较早、技术积累丰厚,其他企业要追赶难度很大,因为这个行业小,投资太大是收不回成本的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对自由的向往~
大家给预测下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未来
未来!?我只能说未来想玩飞机就没现在这么随心所欲了,除了帝都全面限制以外,有的城市、景点也已经开始限制航拍无人机了。各种无人机狙击枪、干扰设备都已经被公安部门开始应用了,以后估计只能跑荒郊野岭去飞了!现在玩飞机喜欢嘚瑟作死的越来越多!国家肯定会逐步管控限制的!所以,没玩过的,趁现在管理模棱两可,赶快买买买!玩过了新鲜感过了的,赶紧卖卖卖!因为大疆是目前为止消费级电子产品当中掉价最快的,没有之一!看看现在的精灵,都啥价格了,二手的就更别说了!
大家给预测下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未来
http://mp./s?__biz=MjM5OTYwOTM0Nw==&mid=&idx=1&sn=a124c3f9d082a3c3e977b216aad4ce29&scene=19#wechat_redirect
看看这个不是大疆的,但是比大疆强。
大家给预测下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未来
http://mp./s?__biz=MjM5OTYwOTM0Nw==&mid=&idx=1&sn=a124c3f9d082a3c3e977b216aad4 ...DJI主要是消费级无人机,这些DEMO想量产出来蛮有难度的,我相信MAVIC去年已经出了原型机了,不过DEMO到量产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大家给预测下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未来
其实我感觉dji就是民用图传强,其他方面有些还不如人家。
大家给预测下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未来
原来不能用和邮箱相同的了 发表于
其实我感觉dji就是民用图传强,其他方面有些还不如人家。比如呢???说来听听
大家给预测下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未来
我最先了解航模知道的是futabao上面链接的无人机演示大约是2年前的,真正让无人机走进大家视野的是苹果的那个叫什么忘了,一起还出了一个小车。
微信关注 "大疆服务"
获取全面的产品教学视频
飞行指引和技术支持截止2016年底,中国消费级无人机的市场现状如何?-不留半点愁的回答-悟空问答
扫一扫,体验手机版问答
悟空问答App全新上线 看热点讨论 问明星专家
截止2016年底,中国消费级无人机的市场现状如何?
我知道我现在不会买,太贵。也没闲钱买这个!等我月薪过5千,也许我会考虑买一个的!
感谢头条邀请!2015年被称为无人机元年,当时无人机被誉为继智能手机之后最被看好的终端市场,世界范围内许多知名厂商,如英特尔、高通、小米、腾讯、京东等纷纷涉足无人机领域。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引得资本的追捧。但到了2016年,这一趋势开始放缓,到了2017年尚未见到好转的迹象。盛誉之下现危机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有限,又形成巨头垄断。安全问题也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提到无人机,绕不过去大疆这个公司,它的出现降低了无人机的成本和使用门槛,真正推动无人机进入巨大的个人消费市场,使“每个人都能飞行”“到手即飞”成为现实,大疆也发展成为无人机领域无出其右的霸主。但是,无人机毕竟不是手机,市场规模有限。无人机第一批玩家就是最早的航模爱好者,属于专业人员,现在大部分在航拍公司、农林植保等领域从业,或在无人机公司从事研发工作,这部分人的规模约1万人,再加上后来市场培养起来的消费者,规模在20万至30万人之间。无人机并非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功能相对单一,这无疑限制了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的扩增。政府的“禁飞令”更是给无人机行业的发展套上一道枷锁。近来无人机侵入机场、影响航班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多地对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和范围设定限制。比如,北京明确禁止无人机在六环以内起飞。有网友甚至表示,无人机终将“生于航拍、死于闯祸”。市场规模有限的前提下,国内无人机市场几乎所有的闪光灯都聚焦在大疆一家身上。吉正表示,无论是技术创新、产品设计、供货渠道乃至市场口碑,大疆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对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绝对垄断。“经过数年的发展,大疆的产品线种类丰富,消费级、准专业级、行业级无人机门类齐全,在行业内无人可及。在这种情况下,留给其他无人机企业的发挥空间十分有限。”吉正说。对消费者的素质培养不足,也给无人机行业的发展埋下隐患。前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多旋翼无人机总体设计师赵雲超告诉记者,无人机属于航空器的一种,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是和巡航导弹、火箭、人造卫星等飞行器并称的军用装备。现在,体积越来越小的无人机逐步民用化,于是很多消费级客户就把它当成玩具一样,在没掌握飞行技巧且不懂工作原理的情况下就敢随意起飞,甚至有时候在人群密集或者敏感地区飞行,从而导致事故发生。同时,在专业的操作领域,存在极大的人才缺口。“市场不缺那种只会推油门起飞无人机的低端飞手,缺的是能熟练操作无人机、在出现紧急情况时能救下飞机、在飞机出现故障或损坏时能维修好飞机的全面人才。”赵雲超说。前两年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资本追逐,不少无人机企业盲目扩大规模。但事实证明,扩充员工数量并没有带来足够有影响力的产品,反而加重了无人机厂商的负担。零度智控CEO杨建军就表示,裁员的原因在于一年来人员急剧增加,管理半径超出能力范围,裁员也是出于公司运营成本的要求。
谢谢邀请,那一年原本想买一台无人机陪孩子玩,也曾到市场,看过各种机型。不了发生了一件事,便取消了这个打算。我所居住小区很大的,还有一个很大的供小区居民休闲娱乐的运动广场。一到晚上,这里跳舞的,打球的,孩子们奔跑玩耍的,非常热闹。也有带孩子玩无人机。一群孩子追逐着无人机,看着危险,一把揪住小孙女,不让跟着跑。不料,果真出事了,一个孩子让无人机打了,孩子家长闹得不可开交。此后,小区下了禁飞令。我和孩子的飞行梦就此结束。
6个回答被折叠
正在为您加载更多消费级PK工业级,无人机行业谁更有“钱途”-钛媒体官方网站即将爆发,未来的无人机市场还有多少留给大疆?
即将爆发,未来的无人机市场还有多少留给大疆?
[导读] 无人机市场现在就好像日出前的鱼肚白,虽然还有些黑暗,但光明必将到来。在不远的未来,无人机产业将变得比现在更加庞大而复杂,想要在这一领域内获得市场地位就必须充分的提升行业理解力。
&&& 2017年是无人机的发展大年。这一年,无人机行业遭遇消费级市场发展减缓和工业级市场爆发在即并存的现状。无人机市场的未来将变得异彩纷呈,大疆这样的独角兽还能完整守住自己的地盘么?
&&& 每一粒沙的落下,都有可能形成崩塌,谁能笑到最后,也未可知。
&&& 刚刚过去的双节长假,无人机可谓出尽了风头。打开新闻页面,随处可见无人机参与安防巡查的相关新闻。
&&& 无人机应用广泛,产业爆发进入倒计时
&&& 实际上,除了参与假日安保和航拍之外,无人机早已脱离了&高级玩具&的范畴,在诸如电力巡线、农业植保、地形测绘、消防安全等行业应用当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如此,据媒体预测,相比较个人使用的消费级无人机,工业级无人机不仅应用范围更广泛,在未来的市场前景也将更加广阔。
&&&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工业无人机行业报告》显示,就全球整体而言,相较于消费级无人机,工业级无人机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但依然处在一个较高的增长阶段。2016年,全球工业级无人机的销售规模约为27.99亿美元。
&&& 但随着工业级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工业级无人机将呈爆发式增长。根据预测,全球工业级无人机的发展速度将超过军用、消费级等无人机的发展速度,成为刺激各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预计2017年,全球工业无人机的市场规模可达到36.87亿美元左右。
&&& 按照这个趋势,结合对未来工业级无人机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预计到2023年,全球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将超过300亿美元。年行业年均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45%左右,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 限制重重,但挡不出即将来临的爆发
&&& 目前来看,限制工业无人机发展的因素主要包含三块,一是技术方面,主要是电池的续航能力和飞机的有效载荷,以及配套产品的开发和系统集成,二是行业从业者的数量以及质量,三是配套法律和行业条例。
&&& 硬件能力是限制工业无人机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就拿农业植保来说,目前主流的植保无人机的续航时间多为20分钟左右,有效载荷一般在10-15公斤,这对于面积百余亩的农田尚可,如果应用在超过千亩的范围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 配套产品的开发和系统集成度不高同样是阻碍工业无人机实现产业爆发的因素。工业无人机作为新兴产业,发展年限较短,还没有完成与多行业的深度融合,很多配套设备和软件的研发尚处于萌芽阶段,难以形成高规模的系统集成。
&&& 第二个制约因素是行业从业人员的缺失,工业无人机产业兴起至今不超过十年,还没有形成较为系统的工业无人机教育培训机制,这导致行业从业者不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无法满足产业需求,某些地区还因为从业人员素质低下而屡次出现&黑飞干扰民航&现象,这都是人员素质不足的表现,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工业无人机的产业发展。
&&& 最后的制约因素是法律法规的完善和行业条理的颁布与执行。这一点各位应该比较熟悉,从近年来不断发生的&黑飞&事件就能看出法律法规的缺失和行业监管的不到位。
&&& 虽然有诸多限制因素,但随着技术研发的进步和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发展瓶颈在几年内势必被打破,届时工业无人机将犹如入海的蛟龙,一发而不可收拾,市场形态和规模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 未来无人机行业将呈现多种发展形态
&&& 在不远的未来,无人机产业将从现在的野蛮生长逐渐走向精细化、产业化运作,无人机产业将形成多种运作模式协同发展的形态,共同推进产业闭环的形成。
&&& 首先要提到的是近几年兴起的以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为核心的科技型企业,代表为拓攻、极飞科技等。
&&& 举例来说,拓攻机器人近期研发了适配电力巡线、安防监控、管道巡线等多个行业应用的光学吊舱X30系列,拥有超过30倍光学变焦的高清镜头和相机抖动控制在0.008&以内的专业级增稳云台,能够获得稳定流畅高清的画面,为上述行业提供了技术支撑。
&&& 除此之外,拓攻机器人还以其优势项目飞控为核心,研发多行业应用解决方案,通过与不同行业的深刻接触,了解行业痛点并进行相关技术攻关,目前已经与全球多个行业龙头企业达成合作关系。
&&& 极飞科技则将农业作为其主要主攻方向,其研发的农业无人机在稳定性和定高方面具有优势。
&&& 另一个兴起的无人机相关产业是无人机服务,这类企业和现在的航空公司类似,他们从厂商处购买无人机为雇主提供如植保飞防、电力巡线等无人机服务。此类公司是无人机产业的中坚力量,他们将现有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是连接无人机研发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关键纽带。
&&& 第三个相关产业是无人机人才培训。这类企业的主要使命是为无人机研发企业和应用服务企业提供人才资源。目前无人机的相关培训机构多为地方开办的航空类高等学院和技术职业院校,他们与无人机研发和应用企业往往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产学研一体的运作机制,在提供产业人才储备的同时也完成前言技术的开发与研究,最终帮助产业更快升级。
&&& 第四类无人机相关产业方向是数据安全和技术保障。近些年,网络技术的发达和不断出现的安全事故使得网络安全变得尤为重要,在无人机行业也不例外。这类企业主要负责无人机产业的数据安全服务和提供相应的技术保障,在行业乃至国家层面提供信息安全服务,防止无人机被黑客利用而产生安全隐患。
&&& 结语:无人机市场现在就好像日出前的鱼肚白,虽然还有些黑暗,但光明必将到来。在不远的未来,无人机产业将变得比现在更加庞大而复杂,想要在这一领域内获得市场地位就需要充分的提升行业理解力,否则,仅凭现有的积累还是有被市场无情淘汰的风险。
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千家智客微信公众号(qianjiacom),随时随地知晓智能行业天下事!
编辑:姚翠铃
100/100字符
全部评论(0)
千家智客APP
千家智客客户端
在这里,读懂智能行业!轻巧、灵动的微型四旋翼无人机系统
全球专业市场最畅销的经典四旋翼无人机系统
即将推出的重量级四旋翼无人机系统
&&&&&&业内人士知道,安尔康姆是国内最早的几家多旋翼无人机生产商之一,也知道microdrones无人机的价格与消费级无人机相比,可谓有天壤之别。然而在近两年,无人机行业被炒得热火朝天之际,我们却甚少出现在大众视野,反而更多地奔跑在专业行业应用的路上,有时甚至全体技术支持都出差到全国各地去做产品演示,为电力、海洋、测绘等专业领域的客户提供最专业的无人机产品指导。&&&&& 我们甚少上媒体,但仍不乏有各种md4-1000的报道,如md4-1000助力广州警察破获黑帮团伙,协助南海综合执法监测,参与新加坡石油泄漏演练,首秀兰州地质灾害应急演示……我们不炒作,不凑热闹,我们愿意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做出厂测试,售前售后服务,倾听客户需求,改进技术指标。&&&&& 近日,第十六届北京航展独家官方战略合作媒体——《中国航空报》对安尔康姆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力宏先生进行了独家采访——“工业级无人机:可靠第一”。《中国航空报》:现在市场上较多的是消费级的无人机,而工业级的无人机与消费级别的无人机有什么区别?工业级无人机针对的行业应用,而消费级无人机针对的消费娱乐。市场不同,产品理念和游戏规则也不同,导致在工业级无人机和消费级无人机在产品设计、制造、检测、服务、作业等多个方面形成巨大的等级落差。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工业级无人机和消费级无人机的差别就好像庞巴迪的公务机和个人自造飞机之间的差别。这个比喻可能有些夸张,但工业级无人机与消费级无人机之间确实存在着天差地别的不同。《中国航空报》:现在市场上的消费级无人机价格通常在万元以下,而工业级通常在几十万元左右,有些甚至价格相差百& 倍。是什么原因导致价格如此悬殊?的确如此,我们的microdrones
md4-1000四旋翼无人机系统,基本配置是70~80万元,如果遇到特殊行业的特殊配置要求,价格有可能会达一两百万元,很多客户和业内人士刚刚得知我们产品价格时都会十分惊讶。我们的工业级无人机系统与市场上常见的消费级无人机产品在价格上如此悬殊主要有几个原因:一、microdrones的工业级无人机是一种真正按照航空工业理念研发制造的航空器系统,它的设计要求很苛刻、研发周期很长、材料和制造成本都很高,系统周边配套的设备也都要求是工业级甚至军工级;二、行业应用客户的售前售后技术服务要求非常高,项目完成的周期也很长,销售与服务成本比消费市场高很多很多;三、工业级无人机在各个行业应用领域都还处于培育市场的初期阶段,还没有形成足够大的销售批量,庞大的研发、制造和服务成本摊下来就会导致价格很昂贵,随着未来市场规模扩大批量上升,工业级无人机一定还有降价空间。《中国航空报》:工业和消费级无人机还有一个重大差别就是在可靠性上,它们的可靠性如何比较?工业级无人机同样有大有小,只看航时、载重这些参数指标并不能完全区分工业级与消费级,可靠性才是真正让工业级无人机和消费级无人机高下立判的关键指标。在行业应用市场上,我们的客户在microdrones四旋翼无人机上所搭载的任务设备很复杂,从几十万的专业航测相机、多光谱设备、航空物探设备、LiDAR、应急通信中继甚至上百万的SAR雷达,这当中有些任务设备的价格高过无人机本身,如果无人机的可靠性没有保证,这些价值高昂的设备即使上了天也没有相应的安全保障。一旦无人机出现质量事故,无人机你可以赔给客户,那些昂贵的设备你怎么赔?为了保证产品的可靠性,在我们的产品生产过程中有70%的时间是在做各种部件、组件、整机的检测和可靠性试验,而且所有检测项目都是全检必检,我们没有抽检的概念。我们从来不会拿用户当小白鼠,客户拿到的产品一定是我们反复检测验证过的产品。把零部件组装起来通通电试试能飞就卖给客户了,那不是做航空器,那是做消费电子产品。可靠性应该是工业级无人机产品排在第一位的要求,现在很多客户、媒体甚至很多无人机从业者都没有意识到可靠性对无人机的重要意义。《中国航空报》:无人机说到底是航空器,航空器的首要保证的就是安全性。消费级无人机伤人的报道已屡见不鲜,国家在无人机的安全性上有什么样的硬性规定?安尔康姆的产品是如何保证安全性的?目前民用无人机的管理对各国政府都是一个新课题,中国政府也认识到民用无人机管理的重要性,现在也在推进无人机驾驶员的资格证培训与管理工作,对无人机的适航管理也在进行初步调查与探讨,但是完善法规制度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从无人机从业者的角度来说,我们希望所有厂商首先要尽最大努力保证自己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产品交付对客户进行培训时,也要尽最大努力帮助客户建立无人机安全飞行安全作业的意识和习惯。未来政策法规制度再齐备,执行的主体还是人,只有从人的观念入手,让无人机制造者生产出可靠的产品、让无人机使用者安全地飞行,无人机安全才能有保证。《中国航空报》:工业级无人机针对的是那些客户?国外的工业级无人机已经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目前我们的microdrones四旋翼工业级无人机在国内主要面向武警、公安、消防、电力、测绘、海洋、水利、通信、科研等行业客户,在国外的应用还更广泛一些,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应用领域,还有快递、环保、农业、保险、影视、考古,甚至有些国家军队也有装备我们的无人机。除了目前最热门也最浮躁的消费娱乐应用和农业植保应用,全世界几乎所有可能涉及到无人机的专业领域都有我们产品在应用。《中国航空报》:安尔康姆也跟德国的有关公司进行了合作,那么合作的方式是什么?合作的内容又是什么?安尔康姆与德国microdrones是一种全球战略联盟伙伴的关系,在市场方面,安尔康姆主要做亚太市场,microdrones主要做欧洲市场。在研发方面,microdrones主要负责飞行器本体的研发,安尔康姆主要负责飞行器周边配套设备以及各种行业应用解决方案的研发,同时安尔康姆做为全球唯一的最高级别生产基地负责在中国进行microdrones工业级无人机系统的生产制造。通过与microdrones公司7年的合作,我们越来越深地体会到德国人做工业级无人机的理念——不管无人机有多小,它都是一种航空器,是航空器就必须按照航空制造业的理念把产品可靠性放在第一位;优秀的飞行器一定要追求最高的动力效率和最佳的性能平衡,用DIY电脑和山寨手机的模式进行拼凑式的无人机开发,永远不可能研制出真正优秀的飞行器。这两年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的火爆在资本市场和媒体上炒热了无人机的概念,每年新增上百家“无人机公司”,但是在我们看来,无论市场如何浮躁,无人机始终是一种航空器,是航空器就必须遵循航空工业而不是消费产业的理念和规则,否则,民用无人机产业早晚是要出问题的。“质量,而不是数量”——这样的理念已经深深植入到安尔康姆的企业精神当中了。《中国航空报》:安尔康姆在无人机观念上有自己的理念,那研发方面有什么样的特点呢?与现在市场上一些无人机企业每年推出一种甚至几种新产品不同,我们开发一种新的无人机型号,平均至少要三到四年时间。我想举一个具体例子来说明我们的研发过程:2011年针对3000米以上的高海拔环境应用需求,我们打算重新设计了一种新的高原型旋翼,从而保证用户只更换不同的旋翼就能满足高海拔与低海拔不同的环境要求,把用户成本和维护难度都降到最低。针对这一要求,microdrones用了8个月的时间通过大量的空气动力学计算和模拟风洞试验设计制作样品旋翼,我们带着样品旋翼和专门的测试设备,从青海格尔木向西藏出发,从3200米一直到5200米,沿途海拔每升高100米就停下来做一组测试,最终得出不同海拔下的测试数据,再根据这些测试数据对高原型旋翼的设计进行验证和修正。最终,历时近一年才完成高原型旋翼的研制、定型与发布。我们这样的产品研制过程在民用无人机行业里看可能非常异类,但是如果放在航空工业的视角当中看,真正的飞机研制过程不都是这样的吗?在这里我想强调的一点,现在很多中国民用无人机企业还缺少足够的核心技术,产品技术和品质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这没有关系,发展是需要时间的。但是某些无人机企业套用在消费市场竞争炒作的恶习,在没有实际验证的情况下一味吹嘘夸大产品性能指标,不但误导用户使用造成飞行安全事故影响公共安全,也会打击用户对无人机应用的信心扰乱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这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企业行为。《中国航空报》:您提到了现在无人机市场的一些现状,那么国家可以在市场规范、产业扶持上做哪些事呢?我们倒不太主张政府出钱出力出政策去扶持什么产业,几十年的发展已经证明这样的扶持效果往往并不好,效率并不高,该是市场的工作就交给市场,政府更多的工作应该是制定适应新技术新市场变化的法规和鼓励新兴产业的发展。比如在无人机的适航方面,主管部门应该加快对无人机企业无人机产品技术现状的调研,确定我国无人机技术的整体水平,针对这个水平尽快制定无人机适航的法规,鼓励负责任的企业积极进行适航认证。再比如在无人机空域管理上,无人机厂商和无人机用户是希望遵纪守法申报飞行计划和飞行空域的,但是相关审批规则和审批办事机构非常不透明,很多时候是想申报但申报无门。国家应该本着政务审批公开的原则,先公开各地空域管理审批机构的联系方式,让申报的企业和用户知道到哪里找谁申报。下一步再根据无人机应用的实际情况,对无人机飞行计划审批的规则进行适应性调整,让申报者和审批者都有章可循。这些法规建设性的工作并不需要政府出钱出力,但是能够引导民用无人机市场、企业和用户按照航空业的理念与规则走上健康发展的良性轨道。
产品列表:
快捷连接:
关于我们:
关注我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疆无人机市场占有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