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化田螺毕业97松木桩计算打到多少才算合格

泥鳅养殖的前景分析
我的图书馆
泥鳅养殖的前景分析
全国黄鳝一半湖北产 2015产值合计107.38亿元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www.& 10:56:54来源:湖北日报&【字体:大&中&小】&鳅类多数是小型鱼类。最小个体是产于新疆的小体高原鳅(Triplophysa&minuta),体长34.6~52.6毫米,最大个体是产于黄河上游的拟鲇高原鳅(T.siluroides),一样平常体长400毫米,最大者到达495毫米,重1060克。但是,由于鳅类数量多,散布广,其肉质细嫩、清淡、鲜美,营养代价高于一样平常鲤科鱼类,经济代价较高。泥鳅因其食性广,生命力强,不但天然资源丰富,也适宜生长多情势养殖。在国际市场上销路甚广,是水产出口创汇商品之一。&泥鳅对环境有很强的顺应本领,在池塘、沟边、湖泊、河流、水库、稻田等种种淡水水域中均能养殖繁衍,养殖效益很高。比年,因为水资源污染、大量捕捉等缘故原由,导致我国野生泥鳅产量逐年降落,而国内外市场需求又逐年上升,这为人工养殖泥鳅创造了很大的商机,现在泥鳅养殖已成为农民创收致富的一条很好的途径。&2&泥鳅养殖的生长与现状怎样?&我国泥鳅养殖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但养殖盼望迟钝,范围也不大,且各地生长不屈衡。许多地方仍以天然捕捞为主,人工养殖仍处于次要职位地方。多数地区的泥鳅养殖,除部门专业户外,仍以渔(农)户庭院或房前屋后的坑池养殖较为广泛,而且泥鳅人工养殖的技能应用还不太普遍,加上由于范围小、养殖户疏散,产量和效益都受到了肯定的限定。90年代后期,泥鳅养殖开始从小水体养殖向范围化生产生长,养殖情势有池塘养殖、网箱养殖、水泥池等多种养殖要领,仅江苏赣榆县墩尚镇,2007年就生长池塘围网养鳅1.6万亩,在天下13家泥鳅加工、出口龙头企业中,赣榆县墩尚镇就占了8家,泥鳅出口量占天下出口量的九成以上,养殖户取得了亩均效益1.6~2万元(高的达10万元以上/亩)。比年,受泥鳅市场代价的影响,稻田养殖泥鳅也生长敏捷,仅河南省范县现在就有稻田养殖泥鳅面积2000多亩,一样平常亩产泥鳅1000公斤以上,亩利润在5000元以上。我国稻田浩繁,因地制宜开展稻田养殖泥鳅,是创造高效益生态农业的新型模式。&比年来,随着渔业生产布局的调解和特种水产养殖业的鼓起,泥鳅养殖受到各地的珍视,得到了长足的生长,但生长速度还不是很快,加至天然资源因水域受污染紧张、农药的大量利用以及电力网鱼的危害等因素影响,泥鳅资源量呈降落趋势,别的,特种水产的鼓起也导致大量捕捉泥鳅作为别的养殖东西的动物饲料,其商品仍不能餍足现在国内外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开展泥鳅人工养殖有着辽阔的前景。&3&投资养鳅效益怎样?&养鳅是投资不大、要领轻便、节省劳力、效益较高的生产要领。据报道,日本农民每年大范围利用空闲稻田养殖泥鳅,接纳水稻、泥鳅轮作制,秋季平均每100平方米水面放养200千克泥鳅,投喂一些米糠、马铃薯渣、蔬菜渣等,第二年秋季可功劳400千克泥鳅,而且养过泥鳅的稻田来年谷物产量更高。由此可见,泥鳅养殖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稻田养殖泥鳅是现在生长特种水产养殖的一条好途径。与稻田养殖其他水生动物一样,可以充实利用稻田生态条件,发挥稻田的利用代价,到达粮食增产、鳅鱼丰收的范围经济效益。从现在的养殖技能水平看,一样平常每667平方米稻田可产泥鳅50~100千克,仅泥鳅收入即达500~1000元。投入大、办理好,产量和收入则更高。庭院养殖泥鳅,经120~151天豢养,即可增重5~10倍,到达上市规格。一样平常100~200平方米鳅池可产泥鳅250~500千克,收入可达元。比年池塘养鳅亩最少可产商品泥鳅500千克,亩产量高的达1500千克,根据现在的市场代价每千克30元计,亩均产出15000元,收益达10000万元以上。&4&商品鳅的国内外市场怎样?&由于泥鳅营养代价高,味道鲜美,我国的住民尤其是南方人有喜食泥鳅的风俗,市场需求量较大,因此,泥鳅多年来不停销路看好。港澳台市场也反复向要地本地要货,且数量较大。在国际市场上,泥鳅销路不停很好。&据国内外泥鳅市场观察表现,中国的泥鳅在国内外市场上深受欢迎(如日本、韩国),销路很广。从1995年至今,小泥鳅连续十多年走俏市场。国内市场年需求量为10万~15万吨,但市场只能提供5万~6万吨,缺口很大,拉动代价比年攀升,1995年每千克为5元,2002年再上涨至15~18元,2008年又上升至24~48元。国际市场对我国泥鳅需求量呈上升趋势,订货量年增长,尤其这天本、韩国需求量较大,年必要量约10万余吨。&由此可见,泥鳅在国内外市场的容量和贩卖潜力都很大。要是我们在现有根本上增长科技和物质投入,扩大泥鳅养殖范围,实行苗种作育、成鳅养殖、泥鳅加工和贩卖成龙配套,肯定会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泥鳅康健养殖前景怎样?&泥鳅生命力较强,容易开展人工养殖。由于泥鳅能利用皮肤、肠道举行呼吸,对水的依赖性相对较小,以是特别适于在种种浅水水体如稻田、洼地、小塘坑及山区水源不够处养殖。泥鳅食性杂,饲料源头容易办理。泥鳅繁殖力较强,天然资源较丰富,因此苗种成本较低,也容易办理,泥鳅顺应性强,散布广。这些好处都给泥鳅人工养殖带来极大的方便。因此,无论是泥鳅本身特点,还是养殖条件需求,饲料源头还是市场潜力,开展泥鳅养殖有其奇特良好性。泥鳅已经具有成熟的国内外市场,以是泥鳅养殖前景非常厂阔。&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们对环境掩护意识空前提高,对食品宁静和人类自身的康健越发关注。因此,渔业生产再也不能以捐躯环境、资源,乃至人类本身的康健而钻营生长和获取不合法的策划效益,必须从重数量轻质量型渔业转向宁静、质量、生态、效益型,即举行无公害水产品康健养殖。&无公害渔业实际上是一种康健渔业、宁静渔业、高效渔业、当代先辈渔业,是天下渔业生长的偏向,因而必须把大概产生的危害清除在养殖进程之中。也便是说,泥鳅康健养殖应该从养殖基地、亲本、卵直至运输、暂养、加工、贮存等均到达无公害尺度。&现在水产养殖中的质量宁静问题是制约着渔业生长和市场竞争力的紧张抵牾之一。它不但影响着水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出口,而且还陵犯着人们的生命康健及我国的国际形象。以是农业部从2001年4月开始,在天下启动了“无公害举措筹划”,比年无公害农产品宁静生产体系已经创建,康健养殖已开始步入范围化生产轨道。因此,泥鳅养殖必须走康健养殖之路,只有这样,才气使泥鳅养殖生产连续生长,养殖产业及其市场前景才会不停扩大。&&湖北省大悟县泥鳅养殖现状与前景分析时间: | 来源:湖北省水产局 | 作者: | 点击:&27492&次 |&根据县政府领导安排,湖北省大悟县政府办公室农业科会同县水产局组成专班,深入全县养殖重点乡镇,对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大悟县泥鳅养殖历史及现状在改革开放初期及以前,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化肥、农药使用量较少,农业环境污染少,农田、沟渠、河溪均有野生泥鳅。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才开始发展泥鳅养殖,但仅以渔(农)户庭院或房前屋后的坑池养殖较为普遍,规模小,没有系统的,基本是人放天养、自产自销,产量和效益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1991年以后,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水资源污染和“电打鱼”等掠夺式捕捞等原因,导致野生泥鳅逐年减少,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县水产局曾经尝试鳅苗繁育和技术推广,发展了少量的泥鳅养殖,但农民受传统农业生产观念影响,普遍认为泥鳅养殖效益不高,致使泥鳅养殖没有发展起来。进入新世纪以后,群众的市场经济观念日益增强,使特色农业、致富产业得到长足发展。2009年以后,泥鳅产业逐步加快发展,到2013年全县泥鳅养殖面积330亩左右,泥鳅产量达到300多吨,产值近1680万元。全县由群众自发组成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3个,网络带动16个泥鳅养殖专业户,养殖基地均集苗种生产繁育、成鳅养殖于一体,主要集中在夏店镇杜畈村、松林村和吕王镇钱湾村、刘集镇店岗村,其它乡镇村少有养殖。&&二、大悟县发展泥鳅养殖有“五好”优势1、泥鳅品质好。泥鳅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及多种维生素,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被誉为“水中人参”,是人们所喜爱的水产佳品。大悟地产泥鳅与武汉及南部湖区相比,虽是同样的养殖品种,但受山区土壤、水质优良等影响,使泥鳅味道更鲜美、肉质更细嫩、肉刺容易分离。最明显的特点是大悟泥鳅“越煮越烂”,外地泥鳅“煮而不烂”。2013年11月,“大悟野生泥鳅汤”被评为孝感市十大名菜之一。2、养殖资源好。泥鳅养殖对水质、水深等水源条件要求较低,养殖池要求不是非常严格,农村房前屋后的小塘、稻田、鱼池,水深60厘米即可养殖。大悟县境内有环河、滠水、竹竿河三大河流,水库128座,塘堰2.6万处,3.3万亩农田可改造鱼池,均适宜发展泥鳅养殖。而且,畜禽粪便经过熟化处理后可以用作泥鳅养殖,有利于农村污染源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如果兴建沼气池,可以推行猪(禽)+沼+泥鳅生态链式养殖模式,既可消除畜禽养殖带来的环境影响,也有利于泥鳅养殖发展。3、避灾效果好。泥鳅生长期八个月,天然生命力强,环境适应性高,相对简单、管理粗放,相对于畜禽养殖,病害较少、风险较低,更易于养殖。特别是大悟地处鄂北旱包子,“十年九旱”,需水量大的鱼类难以成规模发展。而泥鳅对井水、河水、地下水、自来水都能适应,耗水量小,在水源缺乏的情况下,特别适宜养殖,如遇干旱,打一口100米深的水井即可解决水源问题,因此泥鳅非常适合在旱情较重的山区发展。4、销售市场好。由于泥鳅是大悟的传统野生水产品,价格中低档,一般居民喜欢吃、也吃得起,具有广泛的消费群体。且大悟背靠武汉,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由于气候因素和环境污染等的影响,野生泥鳅产量不断下降,国内外市场上泥鳅价格不断攀升,但仍然供不应求,给泥鳅养殖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会。据养殖户介绍,30亩规模的泥鳅养殖,根本不在本地销售,直接与武汉的酒店餐馆挂钩,专供一个小型酒店都满足不了。大悟泥鳅的良好品质,使大悟泥鳅在武汉有广阔的市场前景。5、产业效益好。根据养殖实践,泥鳅亩产量约斤,当前泥鳅市场价25元/斤左右,据此测算泥鳅养殖每亩产值可达5万元,剔除苗种、饲料、流转土地租金、池塘建设和人工投入等生产成本,每亩毛利1.5-2.5万元,而且销量没有问题,市场呈供不应求态势。每个劳力养殖2亩泥鳅,就高于一般力工型务工收入,在家就业还可照顾老人、孩子。一般每个壮劳力可以养20亩左右的泥鳅,收入远高于外出打工。三、大悟县泥鳅养殖存在“五个”问题1、群众认识问题。目前,大多数农民群众仍是传统小农生产意识,习惯于种植粮油和经济作物,或进行家庭小型、、等传统养殖。泥鳅一度在大小农田、河沟都有野生,没有意识到“小泥鳅”可以做成大产业。只有市场观念强的少数养殖大户意识到,“小泥鳅”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是增收致富的好门路。2、田地流转问题。部分农民恋地情结较为严重,担心流转土地后会失去生活依靠,宁可抛荒或粗放经营,也不愿意流转土地,有的流转了,也不愿意改变田地现状,导致养殖基地建设不连片。目前,除几家泥鳅养殖合作社外,大多以散养为主,没有形成规模、不成片,缺乏养殖规模在100亩以上的专业合作社。3、融资投入问题。泥鳅养殖前期主要有鱼池改造建设和养殖技术方面有较多投资,如夏店镇的养殖大户就花费4万元赴连云港学习泥鳅养殖技术。而一般农民没有基础性投资能力,银行贷款门槛又较高,没有抵押就难以贷款。现有泥鳅养殖合作社想扩大养殖规模,普遍反应受资金瓶颈制约。4、技术推广问题。目前的养殖大户基本是去外地学习泥鳅养殖技术,技术投入均比较高,一般都是几万元,客观上增加了基础投入。一些零散养殖户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懂专业技术的不多,仅凭经验和传统养殖方式,技术很难达标,特别是泥鳅繁育技术跟不上,制约了泥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5、品牌创建问题。目前“小泥鳅”产业的发展缺少一个统一的品牌,养殖大户也没有形成品牌意识,均没有创建品牌,没有申请商标和“三品”等相关质量认证,基本是自产自销、甚至是直销到餐馆的方式。各养殖户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没有形成合力,制约了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四、大悟县泥鳅产业化尚需“五大”举措1、产业规划大战略。建议县委、县政府出台支持泥鳅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将泥鳅特色养殖上升到与“四大板块一小区”同等地位的县级战略,作为富民强县支柱产业、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来抓,在制定政策、资金投入、规划布局上给予倾斜支持,坚持用“小泥鳅”开拓出一条富有经济效益的特色养殖致富之路。2、养殖规模大扩张。通过政策激励和算效益账,多形式加强宣传引导,积极引导鼓励农民群众自发养殖泥鳅,通过泥鳅养殖的规模化经营和产业化发展,推进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鼓励引导农民自愿流转土地,在土地流转、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协调解决各种矛盾纠纷上给予大力支持。3、技术服务大培训。通过统一的专业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提高养殖水平,下发技术资料到每个养殖户手中。水产部门对鳅苗标准、放养密度、饲料喂养、疾病防治、池塘水质监测等环节进行统一技术指导和管理,帮助养殖户特别是合作社进行项目申报、商标注册和无公害认证。4、以奖代补大扶持。建议参照支持绿茶、油茶等产业发展的方式,每年县级财政预算列出专项资金,对泥鳅产业发展给予种苗方面的扶持和补贴。对泥鳅养殖池的建设和改造上,在塘堰建设、土地整理等项目给予扶持。金融机构应降低贷款门槛,加大金融扶持和信贷投放,以解决资金瓶颈。5、品牌创建大市场。在稳步发展壮大养殖规模,确保养殖产品质量过关、养殖产量持续增长的基础上,鼓励养殖业主积极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努力争创省级、国家级名牌产品、著名商标,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努力打造与潜江小龙虾、阳澄湖大闸蟹齐名的大悟泥鳅特色品牌,以辐射带动全县的泥鳅养殖,并进一步扩大辐射带动范围。 将田螺和鳅混养,不用再喂其它饲料,田螺和都能正常生长。因为田螺能丰富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原生动物、无脊椎动物和水生植物,如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摇蚊幼虫、蚬子、丝等,还产生幼螺,这些都是的天然饲料,泥鳅所排泄的粪便又是田螺的好饲料,田螺除了吃泥鳅的粪便外,还捕食水中的底栖无脊椎动物和丝状藻、硅藻、裸藻、蓝藻、金藻等水生植物。田螺和泥鳅混养,每亩鱼塘放养田螺100~150公斤,放养泥鳅尾,养殖8~10个月,可收获田螺公斤,泥鳅公斤。泥鳅人工养殖技术要点时间: | 来源:未知 | 作者:&| 点击:&71025&次 |&  一、专池养鳅一般为专门从事养殖的生产者所采用的养殖方式。1、饲养池建造:选择光照良好,温暖通风,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3公里内无污染源的场所建造饲养池。养鳅池土质为中性或微酸性黏质土壤。面积100-300平方米,池深80-100厘米,水深30-50厘米。2、清池消毒:鳅种放养前15天用生石灰清池消毒。留池水10厘米深,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00克化水全池泼洒。3、铺施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培育大量的浮游动物作为的饵料。放苗以后,逐步加强饲料投喂,并追施有机肥料。4、饲料投喂:泥鳅食性杂,水中的小动物、植物、微生物及有机碎屑等都是它喜欢的食物。人工饲养还应投喂蛆虫、、小杂鱼肉、蚌肉、鱼粉、畜禽下脚料等动物性饲料及麦麸、米糠、豆渣、饼粕等植物性饲料。5、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投喂:投喂量视水质、天气、摄食状况而定,水温适宜时每天早、中、晚各投喂一次,水温较低时每天上午、下午各投喂一次。投喂量占在池泥鳅体重的百分比:3月,1-2%;4-6月,3-5%;7-8月,10-15%;9月,4%。不同水温条件下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投喂比例:水温低于10℃或高于30℃时,少投或不投;水温11-20℃,植物性饲料占60-70%,动物性饲料占30-40%;水温21-23℃,植物性饲料和动物性饲料各占50%;水温24-29℃,植物性饲料占30-40%,动物性饲料占60-70%。6、水质管理:泥鳅放养后,根据水质肥瘦情况适时追肥,培养浮游生物,使水体始终处于活、爽的状态。水温达到30℃时,及时更换新水,并增加深度,以降低水温,防止浮头。发现泥鳅时常游到水面吞气时,表明水中缺氧,应停止施肥,立即注入新水。12月至次年2月可不投喂,只需增加池水深度,在池角放入猪牛粪,以提高水温,确保泥鳅安全越冬。7、日常管理:每天早晚各巡池一次,检查泥鳅的活动、吃食、病害等情况,同时,观察养殖池有无渗漏水,泥鳅有无逃逸现象,水泥池要每天清除残留饲料,做好日常记录。二、稻田养鳅在稻田放养泥鳅,可以利用田中、摇蚊幼虫、水蚤和杂草等天然饵料生物,投喂少量的饲料,就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由于泥鳅生活力强,即使在稻田放水晒田时,能钻进湿泥里利用肠道和皮肤呼吸来维持其生命。所以泥鳅是稻田养殖较理想的对象之一。稻田建设与养其他鱼类一样,在田中挖掘一个或几个鱼溜,面积2-3平方米,深约50厘米,鱼溜与鱼沟相通,鱼沟开成“田”字或“井”字型。进出水口都要设置拦鱼设施防逃。每亩稻田放养体长3厘米左右的鳅苗1.5-2万尾,注意避免使用石灰和农药,适当投饵和施肥,秋季收稻谷后起捕,或灌水继续养殖,于翌年开春耕田时再捕捞上市。此外,在种藕、茭白等水生植物的水面里,可放养一定数量的泥鳅。一般亩放千尾左右,只要饲养管理得当,水面收入可以提高。三、家庭养鳅即利用房前屋后或菜园坑和蓄水池进行泥鳅饲养。一般可按每亩投入长3-4厘米的嫩苗尾放养,也可与黄膳、鲤鱼放在一起混养。平时注意投饲和施肥,如剩饭菜、畜禽粪、菜叶等,饲料要植物性与动物性配合使用。同时控制好水质,当发现泥鳅窜出水面“吞气”时,表明水体中缺氧,应停止施肥,并更换新水。泥鳅个体长到15-20厘米时即可捕获上市。经8-10个月的饲养,亩产可达100千克以上。泥鳅池塘高效养殖技术时间: | 来源:未知 | 作者:&| 点击:&49670&次 |&  一、养殖条件养殖场地应尽可能达到靠近水源、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便。土质为中性或微酸性的黏质土壤,阳光充足,交通便利,电力有保障。养殖池塘为长条形,面积2-3亩,池深0.7-1米,水深0.5-0.6米,池壁泥土应夯实。沿塘内四周用网片围住,网片下端埋至硬土中,上端高出水面20厘米,可有效防止逃跑和敌害生物进入。池底铺15-20厘米厚的肥泥,进水口高出水面20厘米,出水口设置在池塘底部,平时封住。进出水口均用铁丝网防逃。二、放养模式1、放养前准备:放鳅前10天清整鳅池,堵塞漏洞,疏通进排水管道,翻耕池底淤泥,再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每亩池塘水深10厘米用生石灰70-80公斤,化成浆后立即全池均匀泼洒。清塘3天后,加水30厘米,每亩施干鸡粪50公斤,均匀撒在池内,或用100公斤猪、牛、羊粪肥集中堆放在鱼溜内,让其发酵腐化,以后视水质肥瘦适当施肥。水的透明度以20厘米,看不见池底泥土为宜。2、苗种放养:4月份当水温升高到15℃以上即可开始放养,每亩放养规格70-80尾/公斤的苗种公斤,或100-120尾/公斤的苗种800-1000公斤。鳅种放养前用3-5%的食盐水消毒,浸洗时间为5-10分钟。同一池中放养的鳅种要求规格均匀整齐,具体放养量要根据池塘和水质条件、饲养管理水平、计划出池规格等因素灵活掌握。三、日常管理1、饲料投喂:水温15℃以上时食欲逐渐增强,25-27℃食欲特别旺盛,超过30℃或低于12℃时,应少投甚至停喂饵料。当水温在20℃以下时,以摄植物性饵料为主,占60-70%;水温在21-23℃时,动植物饵料各占50%;当水温超过24℃时,植物性饵料应减少到30-40%。供泥鳅摄食的动物性饵料有动物内脏、、小杂鱼等。植物性饵料有豆粕、菜粕、麦麸、谷物等。一般每天上、下午各喂1次,日投饵量为泥鳅体重的4-10%。投饵应视水质、天气、摄食情况灵活掌握,以次日凌晨不见剩食或略见剩食为度。投饵要做到定时、定点、定质、定量。一般养殖4个月左右即可收获,若市场行情好可提前收获,而后放养下一茬泥鳅。2、水质调控:养殖池水质的好坏,对泥鳅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池塘水色以黄绿色为佳,透明度以20-30厘米为宜。当水色变为茶褐色、黑褐色或水体溶氧低于2毫克/升时,要及时加注新水,更换部分老水,以增加池水溶氧,避免泥鳅产生应激反应。通常每隔15天施肥1次,每次每亩施有机肥15公斤左右。也可根据水色的具体情况,每次每亩施1.5公斤尿素或2.5公斤碳酸氢铵,以保持池水呈黄绿色。四、关键措施主要要加强巡塘,每天早、中、晚巡塘3次,一是检查堤坝、堵塞漏洞,保持水位,防止浮头和泛塘;二是观察泥鳅的摄食、活动和病害发生情况,及时清扫食场、捞除剩饵;三是防止蛇、鸭等进入池内伤害泥鳅;四是经常使用有机肥,保持池水肥、活、爽;五是夏季在鱼溜上搭遮阳棚,冬季浅水或排水过冬。6-10月每隔2周用二氧化氯消毒1次,每月全池泼洒生石灰1次,还可结合使用微生态制剂。天气闷热、气压低、下雷阵雨或连日阴雨时,应注意观察成鳅是否浮头。若浮头严重,应及时加注新水,做好养殖记录。薄膜池养殖黄鳝技术介绍时间: | 来源:中国黄鳝研究网 | 作者:admin | 点击:&58585&次 |&中国研究网周文宗博士发明的薄膜池无土静水养殖技术:1、建池成本低,每平方米建池成本不到25元(包括管道设施、人工费和塑料薄膜等),使用寿命8年,施工速度快,克服了水泥池成本高、施工慢的缺陷,大约为水泥池成本的1/3~1/2。并且维护方便,薄膜一旦出现裂缝或者洞口,可以用塑料热风焊枪焊接;&2、不影响农业用地性质,如不养殖黄鳝,很容易恢复原来的土地性状,适合土地流转后集体建设用地开发性利用;3、一年四季可以养殖,避免网箱养殖季节集中(6~9月),苗种价格高的缺点,每公斤种苗可降低10~20元;而越冬比较容易,水温比较高,可以在春节前后商品鳝价格最高时销售,每公斤鳝可多卖10~20元左右;4、用水少,适应范围广,既可庭院养殖,也可规模养殖;既可室内养殖(包括阳台和屋顶),也可室外养殖;既可淡水养殖,也可盐碱地养殖;5、节省劳力,同样养殖面积,用工只是网箱养殖的1/3,并且操作安全;6、发生病虫害时容易观察和提前采取措施,泼洒药液无死角,防治疾病效果好,药物成本低,池壁非常光滑,不会造成黄鳝体表粘膜的损伤,可预防鱼病发生,成活率比网箱高10%;7、水温在低温季节往往比水泥池高,利于延长黄鳝的采食期,养殖的黄鳝品质好控制,换水清淤彻底,水体保质期长,实行生态养殖对水体没有污染,并且、小杂鱼等副产品收入为20元/m。&&&&薄膜池养殖利用特制鱼巢代替泥土,利用水草及水质改良剂改善水质,虽然池子较小,但是水质可以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通过在水面种植蔬菜如:水芹、空心菜等,最终达到养鳝不需再换水,种菜不需再施肥。一般我们要求春秋季节30天换一次水,而夏季一般半个月换一次水就可以了,平时只需添加一部分由于蒸发而失去的水分。&&2005年我们开始采用光面糙面厚度0.35mm的HDPE防渗膜进行养殖,该薄膜主要成分为97.5%的高密度聚乙烯和约2.5%的碳黑、抗老化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稳定剂等辅料,具有良好的耐热性和耐寒性,化学稳定性好,可耐酸、碱、有机溶剂等腐蚀;具有较高的刚性和韧性,机械强度好,耐环境应力开裂与耐撕裂强度性能好;具有优异抗穿刺能力,可以抵抗大部分植物根系,并且环保无毒性。经过几年的示范推广,我们在施工工艺和上不断优化完善,逐步标准化和程序化,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热烈欢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很多人会问:“黑色的薄膜,夏日太阳当头鱼池水温上升极快,再好的遮阳处理水温也很容易到达或超过鳝鱼高温极限而死鱼”。其实,薄膜池无土静水生态养殖的黄鳝栖息于池子的最低层,尽管外界空气中的温度达到37℃以上,但是我们通过立体生态养殖,在池边种植丝瓜、葡萄等起到遮阳的效果,再在水面种植蔬菜和移栽水草,不仅到到净化水质的作用,也起到了遮阴的效果。所以一般水面以下15cm的水温也只有33度左右,而且在夏季6.7.8月份,一般水位在30cm左右,所以,在池子底部的水温一般是不会出现骤高骤低的现象。另外,我们的试验证实:黄鳝摄食的最佳温度是31~33℃,所以要充分利用夏天的高温资源促进黄鳝生长。&&福寿螺食性广,可以摄食黄鳝吃剩下的饲料和堆积的粪便,在一定程度上及时地达到了净化水质的作用,但是有些人会问:“它是许多病菌的中间寄主,用了它势必会加大黄鳝的发病率”,按照每个20平米的池子添加2斤的福寿螺或者田螺,我们通过控制数量和严格消毒来抑制黄鳝疾病的发生,并不是任意的在黄鳝池中放福寿螺或田螺。另外,通过微生物制剂、水质调节剂、动物工具种和各种水处理技术来调节水质,不用担心小池水质恶化的问题,并且试验证实:黄鳝的快速生长需要肥水,其对水质的肥度要求比一般鱼类高。&&有人问:“大棚的使用,都知道大棚内和大棚外的温度差是很大的,鱼池需要换水,棚内鱼池的水温是比较高的,而外面的水温是比较低的一进一出温差较大,黄鳝会得感冒病。”温室内外的水温有一定的差异,一般相差5度左右,一般换水我们只需换到池水体积的三分之一就可以了,通过“练苗”可以提高黄鳝对温差的适应能力,黄鳝是否得感冒病关键在苗种的质量和处理技术,如今在寒冷的北方有很多冬泳爱好者,也不用担心感冒。】黄鳝泥鳅生态循环养殖四大创新核心技术时间: | 来源: | 作者:南京壹唯壹生物科技有 | 点击:&69333&次 |&  静水无土养殖鱼菜共生项目适合返乡和多种经营。项目发明人、南京大学生物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河南省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我国生态养殖领域生态工程和水生生物双博士周文宗先生,曾主持完成省级课题24项,参与“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863计划及省级课题11项,以第一发明人身份持有7项国家发明专利。历经多年科研攻关,实现了“十大技术创新”,近年来又突破传统养殖方式,开创“防渗膜池静水无土养殖”、“防渗膜池静水无土养殖”、“网箱养鳝越冬与提前放种”和“黄鳝养殖池鱼菜共生”四大科技创新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一、防渗膜池静水无土养殖黄鳝专利技术  薄膜池养鳝技术是周文宗博士继网箱养鳝和水泥池养鳝之后的第三代发明技术,在北方缺水地区也可实现养殖黄鳝的梦想,对盐碱地等废弃土地同样可以利用。央视七套栏目日以《巧用薄膜养黄鳝》为题,报道了这一科技创新成果。与传统的网箱和水泥池养鳝方式相比,防渗漏薄膜土池养鳝方式具有以下的特点:  薄膜池上搭建大棚解决了网箱养殖无法越冬和水面大不易管理的问题,同时与建水泥池相比,建池成本仅为水泥池的一半;一个工人仅仅只需一天就可以完成一个薄膜池的挖池、安装进排水口、铺膜等工作。防渗膜采用经意大利全自动土工生产设备经三层共挤技术制成的优质聚乙烯原生树脂,依据美国 GRI 标准和 ASTM 测试标准执行生产,无毒环保、施工快速。显著特性:高机械强度、化学稳定性好、抗植物根系穿透、防渗系数高、抗老化、抗紫外线,抗分解力强可保证防渗膜八年使用寿命。薄膜鳝池便于观察、驯食容易、管理方便;换水清淤彻底,水体保质期长;泼洒药液无死角,防治疾病效果好;冬季水温比水泥池高,利于延长黄鳝采食期;捕捞作业劳动强度低;池壁非常光滑,不会造成鳝鱼体表粘膜损伤,可预防鱼病发生;土地复垦性最好,适合土地流转后集体建设用地开发性利用;防渗膜可塑性、可补性好;鳝池不需脱碱和消毒。  核心技术二、防渗膜池静水无土养殖泥鳅专利技术  传统的泥鳅养殖,采用露天池塘有土散养方式,亩产只有两三百公斤,难以满足市场需求,且由于泥鳅身体圆滑,有喜欢钻入泥土中的习性,给捕捞带来较大的困难,造成养殖泥鳅的回捕率不高,直接影响养殖的产量和经济效益。而本中心的工厂化薄膜池-网箱有机结合集约化静水无土养殖泥鳅,延长了泥鳅的生长期,使一年四季都可实现生产。且具有放养密度大、网箱设置水域选择灵活、单产高、管理方便和捕捞容易、越冬便利等特点,是一种集约化养殖方式。  核心技术三、网箱养鳝越冬与提前放种专利技术  黄鳝养殖常规放种时间通常集中在每年六月下旬到七月底(过早放种温度不稳定,黄鳝处于繁殖高峰期,成活率较低),供不应求的局面导致种苗价格飙升(18~25元/斤)。但如果八月后放种,则养殖时间短影响黄鳝生长速度。近年来,周文宗打破常规研制成功并在他的示范基地实施提前放种技术。周文宗博士放养“隔年苗”和人工繁殖苗种的成功实践证明:温差和繁殖季节不是制约提前放种的关键因子,只要正确筛选鳝种,提高苗种质量,黄鳝提前放种是完全可行的。采用提前放种技术,一年四季(如:4、5、8、9等月)都可以放种。4、5月份购买的苗种仅仅十几块钱,正当六月底放种高峰期时可以卖到二十多,这么大的利润空间为什么不去争取呢?利用提前放种技术相对延长了黄鳝的养殖周期,提高了增重倍数,而且越冬结合薄膜池搭建大棚,不仅解决了越冬的问题,而且也增加了经济收入。  核心技术四、黄鳝泥鳅养殖池“鱼菜共生”专利技术  “鱼菜共生”专利技术,是周文宗博士在生态养鳝鳅领域内的一大发现。池养黄鳝一般在水面放养水葫芦和水花生,虽有调节水质的功能,但存在与鳝鱼争空间的问题。在周文宗建立的“水生蔬菜--微生物—黄鳝、泥鳅”鱼菜共生系统中,水生蔬菜可吸收养殖水中鱼类代谢排放的氮、磷等营养盐类,去除水中80~90%的悬浮物质以及70~80%的有机物质,减少90~95%的生物耗氧量,且能使水中的PH值保持在标准范围。水生蔬菜还能给水体消毒(其根系分泌的植物杀菌剂能杀死90~95%的病原菌),使鱼池水体具备自我修复能力。本鱼菜共生系统所配置的全价配合饲料含有鱼粉、骨粉等优质原料,恰好使微量元素的供给得以补充。成功种植的蔬菜为空心菜、水芹、生菜、番茄。不仅增加了经济效益,而且避免了水葫芦疯长带来的环境污染。初秋黄鳝池八种增氧方法时间: | 来源:三农致富经 | 作者:编辑 | 点击:&9862&次 |&初秋季节水温高,容易造成鳝池水体缺氧,进而引起的浮头,严重时会造成死亡,给养殖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当养殖水体缺氧时,可用以下方法为水体增氧。一、降温增氧。可在养殖池顶上搭架,盖上稻草遮荫;也可在池周种藤蔓植物,如南瓜、黄瓜等,让藤蔓爬到池顶架上遮荫,以降低水温,从而达到增氧的目的。二、注水增氧。高温季节,每天向鳝池注入适量新水,排出老水,使池水溶氧充足。三、植物净水增氧。在鳝池内种植适量的水葫芦、水花生、浮萍等水生植物,这些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大量氧气,增加水中的溶氧量。四、物理净水增氧。每立方米水体,取20~30克生石灰,兑水化开趁热泼洒,可清塘消毒,改善水质,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量。五、光合增氧。夏秋季节夜间,可用碘钨灯或较大功率的白炽灯为光源,促使鳝池内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提高水体溶氧量。六、药物增氧。高温季节,对养殖密度大的鳝池,选用过氧化钙或漂白粉,每升池水均匀撒2~3毫克,经化学反应释放氧气。七、清塘增氧。淤泥是池塘主要的耗氧物,因此,每年应及时清淤。八、机械增氧。有条件的鳝池,可安装增氧机。高温季节,可在凌晨开机1~2小时,增加水体溶氧量。塑料大棚养殖黄鳝技术时间: | 来源:三农致富经 | 作者:admin | 点击:&23087&次 |&  塑料大棚养殖可以一年四季连续生产,无土流水养殖可有效地控制疾病,使效益成倍提高。一、养殖池建设:⑴开放式养殖池,适合在长年有流水的地方建池。养殖池用砖和水泥砌成,每个池面积为10-20平方米,池深为40厘米,宽1-2米,池埂宽20 -40厘米。在池的相对位置设直径3-4厘米的进水管、排水管各2个。进水管与池埂等高,排水管1个与池底等高,1个高出池底5厘米,进排水管口均设金属网防逃。将若干养殖池并列排成1个单元,每个单元面积不要超过500平方米。⑵封闭循环过滤式养殖池。适宜在缺乏水源的地方使用。养殖池的建设方法与开放式养殖池相同,另外需建造曝气池、沉淀池,增加一些净水、抽水、加温设备。二、大棚建造:塑料大棚的建造与普通大棚相同,最好每个单元放在同一个大棚内,以便于管理。三、鳝种放养:池建好后,将总排水口塞好,灌满池水浸泡5-7天后将水放干,然后将与池底相平的排水管塞住,放水保持每个池内有微流水,水深5 厘米,这时即可放养。鳝种放养前,按每立方米水体用硫酸铜8克、漂白粉10克的比例配制药液,充分搅拌,待药物溶解后将鳝种置于药液中浸洗20-30分钟(水温10-15℃)。鳝种消毒后及时放养,每平方米放规格为每千克35-50条的鳝种4-5千克。同池的鳝种要大小一致。四、饲料投喂:放养2-3天后,将、螺蚌、肉等切碎,放在食台内进行驯食,并适当增大水流。第一次投喂量可为黄鳝总体重的1-2%。第二天早上检查,若能全部吃光,下次投喂时投饲率可增加到2-3%,以后投饲率逐渐增加到5%左右。随着黄鳝食量的增加,可在饲料中掺入蚕蛹、蝇蛆、煮熟的动物内脏和血粉、鱼粉、豆饼、菜籽饼、麸皮、米糠、瓜皮等,直至完全投喂人工饲料。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应为35-40%。当黄鳝吃食正常后,每天在上午8-9时、下午2-3时各投喂1次即可。五、日常管理:用塑料大棚养殖黄鳝,由于水质清新,只要饲料充足,黄鳝一般不会逃逸,但要注意防止鼠、蛇等天敌危害。饲养一段时间后,同一池的黄鳝出现大小不均时,要及时分开饲养。黄鳝饲养5-6个月即可上市,规格为每千克6-10条,成活率可达90%以上。黄鳝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7-30℃。采用塑料大棚,不用专设采暖设备,春、夏、秋棚内都易保持这一温度。即使在寒冬,棚内温度也能平均达到20℃。饲养池中保持微流水,水质不会恶化。鳝生态循环养殖三大创新核心技术新农村&11/22/:58 PM&点击次数:2089&录入:李清  核心技术一、防渗漏薄膜土池养鳝专利技术&  目前,形成规模生产的传统黄鳝人工养殖方式主要有网箱养殖和水泥池养殖两种:&  第一种、网箱养殖&  优点:集约化,高密度,起捕容易,黄鳝生长速度较快,产量高,投资成本低,上马快。&弊端:在缺水地区尤其是北方无法推广应用;水面深,鳝苗不易驯化;水面大,鱼病易传染且不易消毒;网孔易堵塞需常洗,否则会影响箱内外水体的交换;饲料浪费普遍,水体污染严重;管理操作不方便,劳动强度大;养殖季节集中,养殖时间只有短短三四个月,苗种价格高;水老鼠咬网造成黄鳝大面积流失。&  第二种、水泥池养殖&  优点:初期建造成本较网箱高,但使用周期长,平均成本并不高。便于观察,驯食容易,管理方便,有利于防治病虫害;换水清淤彻底,水体保质期长;泼洒药液无死角,防治疾病效果好;水温在低温季节往往比其他养殖方式高,利于延长黄鳝的采食期;容易观察,捕捞等操作劳动强度小。&  弊端:随着建材和工资的增长,水泥池建造成本也大幅上涨;对环境温度的缓冲能力小于泥土池。夏季须采用局部遮荫等措施才能将池水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换水操作较为频繁,尤其是在吃食旺季;混凝土的材料特性、混凝土中所含水分的变化、温度变化和化学反应等因素引起的混凝土体积缩小,以及脱碱过程对池面组织的改变,都造成水泥池使用数年后会产生裂缝,造成泄漏;水泥池壁不易处理光滑,易造成鳝鱼体表损伤,导致鱼病发生;土地复垦性为零。&  创新模式:防渗薄膜土池养殖&  这是周文宗博士发明的一项专利新技术,央视七套科技苑ffice:smarttags"&/&ffice:smarttags"&/&日以《巧用薄膜养黄鳝》为题,报道了这一科技创新成果。与上述两种传统养鳝方式相比,高强度专用水产防渗塑料薄膜土池养殖具有以下的特点:&  优点:初期建造成本较网箱高,但仅为水泥池的1/2;可保证防渗膜八年使用寿命;便于观察、驯食容易、管理方便、有利于防治病虫害;换水清淤彻底,水体保质期长;泼洒药液无死角,防治疾病效果好;水温在低温季节往往比水泥池高,利于延长黄鳝的采食期;容易观察,捕捞等操作劳动强度小;防渗膜池壁非常光滑,不会造成鳝鱼体表粘膜的损伤,可预防鱼病的发生;土地复垦性最好,适合土地流转后集体建设用地的开发性利用;防渗膜可塑性、可补性好;鳝池建成后不需进行脱碱和消毒处理作业。&  弊端:使用寿命低于水泥池;管理技术难度比网箱要求高。&  核心技术二、网箱养鳝提前放种专利技术&  黄鳝养殖常规放种时间是每年六月下旬到七月底,过早放种温度不稳定,黄鳝处于繁殖高峰期,成活率较低;但如果八月后放种,则养殖时间短影响黄鳝生长速度,难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六七月份放种由于市场需求过于集中,出现供不应求局面,造成种苗价格偏高(18~25元/斤)的现象。这几年来,周文宗放养“隔年苗”和人工繁殖苗种的成功实践证明,温差和繁殖季节不是制约提前放种的关键因子,如果正确筛选鳝种、提高苗种质量,黄鳝提前放种是完全可行的!具体来说,气温较低时,先在扣上保温塑料大棚的薄膜池内完成苗种的筛选、消毒和驯化,可使网箱养殖提前在5~6月份放种,塑料薄膜池养殖则提前在3~4月份放种(此时种苗的价格仅为10元/斤)。就是这样一个“时间差”,不但延长黄鳝生长时间,而且可以避免六月下旬到七月底集中放种导致苗种价格过高的局面。&  核心技术三、黄鳝养殖池“鱼菜共生”专利技术&  周文宗博士在生态养殖鳝鳅领域内的一大发现是,将“鱼菜共生”技术成功导入防渗膜土池养殖中。传统的池养黄鳝一般在水面放养水葫芦、水花生等调节水质的水生植物,二者虽有很好的调节水质功能,但存在“疯长”、与鳝鱼争空间的问题。能不能找到一个可替代这两种植物,又具有经济价值的物种呢?周文宗想起在香港商店里看到的“水下养鱼、水面种菜”家庭生态鱼箱深受启发,他查阅国内外文献,发觉开发“鱼菜共生系统”能达到最佳的生态平衡与经济回报。目前在我国黄鳝、泥鳅养殖(无论是网箱还是池养)中均未见实际应用“鱼菜共生”,在其它鱼类养殖中已有人开始探索实验和应用。周文宗开始探索“黄鳝、泥鳅与水生蔬菜共生”的研究,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功建立“水生蔬菜--微生物—黄鳝、泥鳅”共生的生态模型。&  在他的鱼菜共生系统中,鱼类代谢排放的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氮与磷,以及饲料残渣剩饵这一对污染源,成为水生植物生长的营养源。而水生蔬菜的生长又可以改善水质,降低水体污染,反作用于鱼类,可减少鱼病发生、提高鳝鱼的产量。水生蔬菜可吸收养殖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盐类,去除水中80%~90%的悬浮物质以及70%~80%的有机物质,减少90%~95%的生物耗氧量,且能使水中的PH值保持在标准范围之内。水生植物不仅能吸收和积聚有毒物质纳入新陈代谢过程,还能给水体消毒(水生植物分泌的植物杀菌剂几分钟到几小时就能杀死90%~95%的病原菌),为水生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目前成功种植的蔬菜主要为空心菜、水芹、生菜、番茄,而以空心菜的效果较好。&  养殖水虽然呈现水体富营养化状态,但水体中却缺乏微量元素。周文宗认为,由于在他的生态系统中所配置的全价专用配合饲料由于有鱼粉、骨粉等原料,可使微量元素的供给得以补充。鱼排泄的废水及饲料残渣是蔬菜生长的最好养料,而蔬菜的根系与微生物群落又是水质处理净化的最佳生物过滤系统,三者共生的生态关系,实现了养鱼种菜的能量物质间的可循环可持续动态发展,是生态农业最完美的“黄金搭档”。鱼菜共生的技术,能够让鱼池水体具备自我修复的能力,成为一个功能健全的小生态体系,鱼和菜都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机食品。&藕池套养泥鳅黄鳝卖价好 养殖户亩产效益高新闻来源:阿里巴巴资讯&&发布日期: 17:02&&&&&&&&&&&&清风习习,碧波荡漾,一眼望去,满塘荷叶。日前,安徽六安市金安区木厂镇姜圩村村民黄超如往常一样,拿着漏网在自己的池塘边清理杂草,而身边的荷叶长势喜人,约有1米来高。望着绿油油的荷叶,黄超开始憧憬着收获,而此时真正的收获已经开始,秘密就是水底的泥鳅。  春末夏初是泥鳅的销售旺季,价格自然不低。据黄超介绍,目前本地市场上泥鳅的价格大概在20元-30元/公斤,而自己的泥鳅由于品种优良、接近野生更以40元/公斤打包卖给了合肥一家公司,经过其加工包装再统一销往省内外甚至是韩国。据了解,从开年到现在黄超已经售出泥鳅8000余公斤,利润约在16万元左右。而这仅仅是荷塘收入的一部分,加上莲藕和黄鳝,“每亩产值可达2.5万元,纯收入在万元以上。”黄超说:“这所有的一切都得益于自己所采用的莲藕套养泥鳅等先进的养殖技术。”  在荷塘边上,29岁的黄超向记者叙述起了自己的创业经历以及莲藕套养泥鳅等养殖技术。2003年高中毕业的黄超带着打工挣钱的目标,与老乡们一起来到无锡的一块工地上,开着挖掘机做上了土建的活,这一做就是两年,也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而此时,中央开始加大对农业扶持和投资力度,看到如此契机,黄超果断地放弃了土建生意,跑到当地一家水产养殖公司学习养殖技术。2010年12月份,抱着一腔热血的黄超带着打工的资金和学习到的技术回到了老家。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经过几年的倾心学习,黄超已经熟练地掌握莲藕套养泥鳅等养殖技术。在乡亲们和村、镇的支持和帮助下,黄超流转了本村低洼易涝田地60亩,建成标准化池塘12口,水域面积达60亩,投资90余万元,进行莲藕套养泥鳅、黄鳝等。作为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经过1年多的摸索,黄超的莲藕长势良好,泥鳅、黄鳝养殖生长旺盛。“按照这长势和以往的经验,亩产莲藕3000斤,泥鳅1000斤应该不是问题,计算下来的话每亩产值可达2.5万元,纯收入可达万元以上,这比种水稻要划算多了。”黄超说。  而更让黄超自豪的是,由于选用了优良的莲藕品种,套养的泥鳅和黄鳝又接近野生,销路自然不是问题。据介绍,黄超水塘里的莲藕主要销往阜阳以及河南等地。而他的泥鳅经过专业公司的包装与加工已经是漂洋过海远销韩国。“莲藕套养泥鳅不仅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还改善了种、养殖结构,提高了经济效益,带动全村、全镇乃至周边乡镇的种、养殖业的发展。”木厂镇姜圩村党总支第一书记许晓梅告诉记者。  发展养殖业是目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也是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这个前景黄超有着准确的把握,他也因此为未来勾勒出了一幅蓝图:计划在三年内建成优质高产白莲藕和特种水产养殖标准化池塘300亩,争取实现产品品牌注册认证,努力实现特种水产品集约化生产、一条龙服务,以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带动周围居民进行特种水产品养殖,使得本地的泥鳅和白莲藕成为省内外叫得响、售得出的大品牌。池塘河沟网箱养黄鳝新闻来源:农产品加工网&&发布日期: 19:30&&&&&&&&&&&&&&& 黄鳝营养丰富,肉味鲜美,有滋补保健作用,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养黄鳝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经济效益高,是一项很好的农村副业。利用现有的养鱼池及河沟进行网箱养鳝,既不影响常规养殖产量,又能将小规格的黄鳝培育成大规格的商品鳝,不占土地,节约建池费用,增加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我市于1999年利用宁界乡3.2hm2养鱼池塘和河沟进行网箱养鳝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条件与方法&1.池塘、河沟情况。&池塘面积2hm2,河沟面积1.2hm2,养殖季节平均水深在1.8m以上。池塘、河沟均照常放养鱼种。养殖水体的水质良好,无污染,pH值在6.8左右,溶氧较丰富,其中池塘水的透明度约35cm,河沟水的透明度约50cm。&2.网箱规格。&网箱长8m,宽3m,高1m(水上、水下各0.5m)。采用质地好、网目密、网条紧的聚乙烯网片。网目大小视养殖黄鳝的规格而定,以不逃鳝且利于箱内外水体交换为原则。&3.网箱设置。&在3.2hm2水面中共设置70个网箱,其中池塘内38个,河沟中32个。网箱间距在3m左右。在池塘中,每个网箱用6根毛竹桩固定,河沟因水位变化大,采用浮架式网箱,使箱体随水位的变化而自然升降。黄鳝放养的一周前,将新制作的网箱放在水中浸泡,让网衣表面附着一层生物膜,使其变得柔软些,以免黄鳝因体表擦伤而患病。每个网箱中各设置l一2个面积lm2左右的食台,食台距水面20cm左右。4.人工移植水草。&在网箱内移植水花生,其覆盖面占网箱面积的80%左右。这样既能起到净化水质作用,又能为黄鳝提供隐蔽场所,有利于生长。移植的水花生最好去根洗净,然后放在50g儿的食盐水中浸泡10min左右,以防止蚂蟥等有害生物随草带入箱中。&5.放养&(1)鱼种放养。&放养鱼种前先用生石灰清塘。干池清塘每千平方米用120kg生石灰,待药性消失后于元月25日放养1200kg鱼种,平均每干平方米60kg。鱼种下池前用40g儿的食盐水浸浴15min。河沟在元月28日直接放养鱼种,共放养260kg,平均每千平方米26.75kg,鱼体消毒同池塘。&(2)鳝种放养。&放养的鳝种主要是从稻田、沟渠等水域中用鳝笼捕捉的野生苗种,平均体重在35g以上,大的达100g以上。每个网箱中放养的规格尽量一致,以防止互相残食。要求放养的鳝种活泼健壮,无病无伤、体表光滑具亮泽。鳝种体色有黄、青、红三种,黄色大斑点鳝最好,长得最快;青色鳝次之。70个网箱内先后共计放养黄鳝3040kg,其中池塘中38个网箱内放养鳝种1824kg(每箱平均48kg,每平方米2kg);河沟内32个网箱中共放鳝种1216kg(每箱平均38kg,每平方米1.6kg)。另外,每个网箱中还放养2—3kg泥鳅,利用泥鳅上下游窜习性起到部分增氧作用。泥鳅与黄缮不争食,可清除黄鳝的残饵,还能防止黄鳝因密度大在静水中互相缠绕,减少病害的发生。放养工作从日开始到9月25日结束。每次放养前都用20mg/L的KMnO4或30g/l食盐水对鳝体消毒,浸泡消毒时间根据水温与黄鳝的实际忍受能力确定。用KMnO4一般浸泡20min,食盐水一般5—10min。6.投饲方法。&网箱养黄鳝首先要做好驯食工作。刚放养的黄鳝,应等3—4d后再投饲。开始时投饲量要少,将蚯蚓掺入日后长期使用的常规饲料中,如小麦粉、蚕蛹粉、小杂鱼、螺蛳肉等。一般将几种饲料拌匀后做成条状为好,再将其定时投放到食台上。投喂时间起初是每天日落前1h左右,日投一次;驯食结束后日投2次,即上午9:00增加一次。上午的投饲量占全天的30%左右,具体的日投饲量主要根据天气、水温、水质、黄鳝的活动情况灵活掌握,原则上一般以每次投喂后2h左右吃完为度。&7.日常饲养管理。&一是要做好投饲工作。每个网箱内的鳝种最好是同一天放养的,最多不要超过2d,否则会造成驯食困难。驯食成功后,按定质、定量、定点、定时的“四定”原则投饲。二是要有专人负责饲养管理,4月一10月底的主要生长期,应每日早晚2次巡视网箱,检查网衣是否破损,网眼有否堵塞。经常观察黄鳝的活动和吃食情况,大雨过后要根据水位状况调整池塘中网箱的入水深度。汛期更要注意防止被大水冲来的树枝、杂物等将网箱划破,引起逃鳝。三是要定期清除网箱中的污物,及时捞出死鳝,定期洗刷网箱,以保证箱内外的水体交换。已经枯死的水花生要及时捞出并换上新的,及时清除食台上的残饵,以免其腐烂变质而影响水质。&8.病害防治。&野生黄鳝很少发生病害,但在人工高密度饲养情况下,由于生态条件的改变,易发生病害,所以要做好病害防治工作,贯彻“以防为主、有病早治”的方针。在1999年的养鳝试验中,少数网箱的主要病害是轻微的出血、烂尾、肠炎和蚂蟥病,由于采取了预防措施,发现病害后又能及时治疗,使病害得到了控制。预防鳝病,除应选择好的鳝种和放养时对鳝体进行消毒外,5—9月份每半个月要用漂白粉或二氧化氯挂袋,每箱挂2个袋,每袋放药150g;另外在饲料中加入“鱼康达”或“痢特灵”投喂,每半个月一次,连投3d。一旦发生病害,应根据病情对症下药。因池塘中水交换慢,故可直接用药物对网箱水体进行消毒。而河沟中由于水体流动,在网箱中泼洒药物时,需事先用塑料薄膜或彩条布等将网箱包围好,使水体暂时不能交换,然后按药浴浓度对箱内水体进行消毒,消毒时间视黄鳝的忍受能力而灵活掌握。&二、试验结果&经过几个月的精心饲养,到2000年元月30日常规放养池鱼和网箱饲养的黄鳝全部上市。经统计核算,3.2hm2的池塘、河沟及其网箱共产成鱼、黄鳝13345.6kg,总产值269648元,实现总利润164258元。其中成鱼产量9120kg,产值58368元,获利32278元,成鱼的产量和产值比未养黄鳝的1998年均有增加。而70个网箱共产黄鳝4225.6kg,产值211280元,去除养殖成本,获利131980元,投入产出比为1:2.7。其中池塘内38个网箱共产黄鳝2644.8kg,平均每箱72kg,每平方米达3kg;河沟内32个网箱共产黄鳝1580.8kg,平均每箱49.4kg,每平方米达2.1kg。&从试验结果看,在河沟和池塘中用网箱养黄鳝不但不影响沟塘的成鱼产量,而且可以提高成鱼产量。更主要的是黄鳝产值高,充分利用水体的生产力,进一步提高了池塘和河沟的养殖经济效益。&三、小结&1.从试验结果看,在池塘、河沟内设置网箱养黄鳝,不但不影响原有的成鱼产量,而且能增加产量,原因是黄缮的残饵和排泄物能起到一的肥水作用,可提高“肥水鱼”的产量。另一方面,沟塘内养“肥水鱼”能净化水质,对黄鳝的生长有利。利用现有沟塘开展网箱养鳝,不需要投资专门建池,却能提高养殖产量和效益。&2.本试验池塘网箱于4月份放养鳝种,其增肉倍数为1.45;而河沟网箱于6月上旬才放养鳝种,增肉倍数仅1.3。4月份放养的鳝种平均体重为200g,到11月底平均体重达0.4kg。由此可见,放养时间越早,鳝种规格大,产量和经济效益越高。 3.试验网箱都是敞口式,虽未发生逃鳝现象,但为了有效地做好防逃工作,今后尚需改进,即应在网箱上口的四周制作一个10-15cm宽的倒檐。&  4.利用灯光诱蛾,可部分解决鳝的动物性饵料。5-10月份在网箱上方距水面10cm处挂1盏10W的节能灯,以引虫落水让鳝直接吞食。为增加诱虫效果可在其上方装一盏100W的白炽灯。5.黄鳝最喜食的饵料是蚯蚓,进行大规模网箱养鳝,应配置蚯蚓培育场地,选用大平2号和赤子爱胜蚯蚓等优良品种,以解决适口的高质量饵料。周文宗&副研究员清华大学——高级讲师,从事生物、养殖研究。2001年获得南京大学生态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生物专业博士学位。2007年在当地水产局的支持下,在郑州、开封、信阳、濮阳等地成功办班,辐射式大面积推广“黄鳝静水无土”技术。目录1&&&&2&3&4&5&6&人物简介社会头衔副研究员清华大学——高级讲师擅长行业生物、养殖教育背景2001年 南京大学生态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 博士学位2001年&水生生物研究所水生生物专业博士研究生 博士学位主讲课程一、&技术培训科目1、黄鳝:黄鳝静水无土生态养殖、网箱无土养殖、工厂化养殖、黄鳝半人工繁殖技术、黄鳝贮存技术;2、:泥鳅池塘养殖、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泥鳅人工繁殖与育苗技术;3、:小龙虾与繁殖、小龙虾生态养殖技术;4、:畜禽粪便污染处理生态工程与;无害化处理;家用沼气池建设与实际应用;养殖蚯蚓;高效分离处理技术;5、无菌、、:高效高产养殖技术二、 养殖管理操作实务培训内容1、鳝池布局与建造;2、野生黄鳝捕捉与运输;3、野生鳝种筛选和处理;4、综合防治;5、的配比称量、饵料加工与添加混料;6、幼鳝育苗与驯食技术;7、日常管理技术;8、生态系统监控与水质调控技术。授课经历2007年在河南省水产局的支持下,在郑州、开封、信阳、濮阳等地成功办班,辐射式大面积推广“黄鳝静水无土”技术。他的学生遍及津、沪、浙、苏、湘、豫、晋、鲁、皖、鄂、赣、辽、川、渝、闽、粤等地区。学术创新1.首次提出黄鳝静水无土新模式和鳝(鳅)菜共生技术模式,开创池养殖黄鳝及北方地区成功养殖黄鳝的历史,克服了传统的弊端,具有“建池成本低、复垦性好、四季可养殖、节水省劳力、效益高、无污染和适应范围广”特点。央视七套《》日播出专题片《黄鳝静水无土生态养殖技术》;日播出技术片《巧用薄膜养黄鳝》;央视七套《》栏目组于日就“黄鳝性逆转机理”和“无土生态黄鳝”采访周文宗博士。已申报发明专利《一种黄鳝生态养殖池的建造方法》。2.发明了新的和网箱养殖技术,克服池塘围网有土养殖和目前泥鳅无土养殖存在的弊端,具有水质容易调控、节省饲料、泥鳅病虫害少、生长速度快和提高泥鳅养殖综合效益等特点。已申报发明专利《一种新的泥鳅无土养殖方法》。央视七套《》栏目于日播出采访节目《养泥鳅不用泥》; 日播出采访节目《养泥鳅的额外收益》。3.采用浅水无土半人工繁殖的,即亲鳝,适时放入繁殖池,采用配合饲料和活饵结合投喂,利用药物尤其是中草药对亲鳝进行催熟催产,自然产卵受精后及时捞出进行人工滴水孵化,实现大规模繁殖的目标。探索了及性腺发育和(密度、光照、温度、水流、pH、、水位)的关系,发现其领域面积的大小,冬天未经休眠的黄鳝同样可以成功进行半人工繁殖。4.创新性地从水草中(特别是水花生)提取有效成分进行药物防治,综合利用资源,采用进行综合防治,增加生物多样性,充分挖掘中草药的潜力,利用放大作用和生物载体转移药物,提高药效,实现环保型养殖。已申报发明专利《一种防治水生动物病害的药物及制备方法》,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黄鳝野生种苗的药饵及投喂方法》。5.发明一种有利于鳝自由进出的,克服了单用作鱼巢,使鳝聚群纠缠造成局部密度过大的缺陷,也克服了PVC管等不便自由进出的缺点,使黄鳝无土养殖和工厂化养殖成为可能。已申报发明专利《黄鳝无土养殖的鱼巢及设置方法》。6.系统研究黄鳝重要病虫害在和黄河流域的特征。采用自主研制的药浸泡鳝种,即使鳝得到高密度锻炼,同时较好地解决了市场上粘液部分脱落和烂尾病普遍而带来的系列问题。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黄鳝野生种苗筛选的定量方法》。7.首次研究不同季节和生长阶段的饲料配方和品质改良添加剂,研制的黄鳝()低,发现了较好的,技术成果被郑州赛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所转化,产品受到了广大养殖户的欢迎。8.系统研究了黄鳝的摄食生态和行为生态。通过研究黄鳝对食物的选择性和自相残杀规律,为合理混养提供了依据;系统研究了温度、、pH、溶解氧和等和体重对摄食的影响,采用方程式预测黄鳝在不同体重和温度条件下的最大;证实不同来源的黄鳝和采用不同方法进行驯化的黄鳝都表现出明显的昼夜摄食节律;研究了黄鳝的回巢行为、在不同体重和不同水深条件下黄鳝对鱼巢的选择性;发现换水和摄食极显著地刺激黄鳝排粪活动。9.分析了典型人工(如“发酵基料——”;“——鳝鱼”;“——鳝鱼”等)的物质规律,为黄鳝食物链的合理设计和利用以及降低养殖成本提供了理论依据。10.将蚯蚓生态滤池技术和生物修复尤其动物修复技术创造性地引入水产养殖中,建立微生物-植物-动物联合修复的生物修复新模式,实现鳝(鳅)菜共生、饵料培养和水质净化一体化的高效目标。已申请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特种食物链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11.首次在盐碱地区成功养殖黄鳝、和。试验证明为6或者4时,黄鳝最大最大;黄鳝的排粪是分批次完成的,但在不同盐度下批次不一样,不同盐度下黄鳝每批排粪所需要的时间存在极显著差异。12.研究了自相残杀特性、化蛹和羽化的昼夜规律以及富硒能力,确定了饲料种类、饲养密度对黄粉虫幼虫生长速度、死亡率、化蛹率和虫体营养成分的影响。发明和黄粉虫的自动分离技术,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一种采收赤子爱胜蚓的新方法》。13.在国内率先开展城市污泥蚯蚓分解处理技术的系统研究,并且在许昌等地建立示范工程基地。研究了蚯蚓分解城市污泥的最佳生态条件(种蚓密度、基质温度、最佳C/N等),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试验表明:1公斤蚯蚓每天可以转化至少2公斤的蚓粪,污泥减量30%以上;含量在经过富集后减量的百分比,蚯蚓对各种重金属的富集系数排序。14.提出水花生资源化利用的模式,发现与麦麸的不同搭配比例极显著地影响幼虫的、物质,并且能明显延长黄粉虫蛹的发育历期。采用方程式预测在不同体重和不同温度条件下对水花生的最大,采用福寿螺和克氏原螯虾可以有效控制水花生的暴发。15.在畜禽粪污处理中融合环境工程、生态工程技术,将厌氧发酵技术、培育苗种技术、鳅鳝菜共生系统、蚯蚓生物分解处理技术和环境除臭技术等集成配套,构建了畜禽养殖粪污处理的复合生态工程及。承担的《畜禽养殖粪污处理生态工程与循环经济示范研究》项目于日通过技术鉴定,作为典型案例被编入部推荐的研究生教学教材《》(2008年)中,并且在郑州、阜阳等地建立了示范基地。央视七套《》日播出节目《链条上的科技(2):牛粪链条》,报道周文宗博士帮助郑州市养牛户用“生态链”新技术治理牛粪污染,实现生态链延伸增值、循环利用的情况。申请专利⑴ 《一种多时段间歇分合仪》 (:ZL 98 2 19385.8);⑵ 《生物和土壤样品δ15N、δ13C值的自动校正方法》(专利号:ZL .5);⑶ 《一种采收赤子爱胜蚓的新方法》 (专利号:ZL .9);⑷ 《一种防治水生动物病害的药物及制备方法》 (申请号:.2);⑸ 《黄鳝野生种苗筛选的定量方法》 (专利号:ZL .2);⑹ 《黄鳝野生种苗的药饵及投喂方法》 (专利号:ZL .8);⑺ 《黄鳝无土养殖的鱼巢及设置方法》 (申请号:.3);⑻ 《一种蚯蚓的高密度生态运输方法》 (:ZL .X);⑼ 《一种延长黄粉虫蛹发育历期的方法》 (专利号:ZL .2);⑽ 《一种运输黄粉虫活体幼虫的方法》 (专利号:ZL .5);⑾ 《一种黄鳝生态养殖池的建造方法》 (申请号:.5);⑿ 《一种新的泥鳅无土养殖方法》 (申请号:.8),独有;⒀ 《一种利用特种食物链控制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 (申请号: .0)。发表论文1.《给黄鳝服用激素类药物吗》周文宗, 自然杂志,);2.《黄鳝静水无土养殖的关键技术》周文宗, 北京水产,2003,(4);3.《中国黄鳝生产产业化浅析》周文宗, 农业产业化,2003,(11);4.《黄鳝摄食活饵的初步研究》周文宗,李培玉.&,);5.《体重和温度对黄鳝最大摄食率的影响》周文宗,,,&水生生物学报,);6.《克氏原鳌虾摄食节律的研究》周文宗,赵风兰,&,);7.《盐度对黄鳝摄食节律和排粪时间的影响》周文宗,钦佩, 应用生态学报,);8.《黄粉虫化蛹和羽化的昼夜规律》周文宗,王光, 经济动物学报,);9.《PVC管对黄鳝最大摄食率的影响》周文宗,李洪涛, 水利渔业,);10.《黄鳝排粪活动的初步研究》周文宗,,,, 水生生物学报,);11.《基料-蚯蚓-鳝鱼食物链物流与能流转化效率研究》周文宗,,钦佩,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3);12.《“麦麸—黄粉虫—鳝鱼”食物链的物流和能流分析》周文宗,白宇,, 江苏农业科学,2004,(2);13.《盐度对黄鳝摄食和饥饿的影响》周文宗,李洪涛,陈阳, 水利渔业,) 8;14.《互花米草生物矿质液对黄粉虫幼虫生长及营养成分的影响》高红莉,周文宗,, 湖北农业科学,);15.《黄鳝浅水无土半人工繁殖研究》周文宗,张硌,,,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6.《黄鳝捕食几种小型水生动物的规律》周文宗,李洪涛,高红莉,张硌, 江苏农业学报,);17.《神经紊乱症黄鳝日摄食节律的研究》 周文宗,张硌,高红莉,李洪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8.《PH对黄鳝最大摄食率的影响》周文宗,李洪涛,张硌,高红莉, 江苏农业科学,2007,(1);19.《“水花生和麦麸—黄粉虫—黄鳝”食物链的物流与能流分析》周文宗,钦佩,,, 湖北农业科学,);20.《体重对黄鳝摄食节律的影响》周文宗,张硌,高红莉,, 水利渔业,);21.《水深对黄鳝最大摄食率和饲料选择性的影响》 周文宗,李洪涛,张硌,高红莉, 水利渔业,);22.《福寿螺和克氏原螯虾摄食水花生和水浮莲初探》周文宗,钦佩,张硌,高红莉, 湖北农业科学,);23.《我国水花生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周文宗,张硌,高红莉,李洪涛, 地域研究与开发,);24.《黄粉虫幼虫对硒的生物积累》,周文宗,,, 昆虫知识,);25.《运用均匀设计法检验盐度和碱度对泥鳅的联合毒性作用》李洪涛,周文宗,高红莉,张硌, 水产科学,);26.《饲料种类和饲养密度对黄粉虫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高红莉,周文宗,张硌,李洪涛, 生态学报,);27.《城市污泥的蚯蚓分解处理技术研究进展》高红莉,周文宗,张硌,李洪涛,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8. 外文期刊发表的论文(略)。五、著作作品主编著作:《》、《特种水产养殖生态工程》。副主编著作:“产业生态工程”丛书,包括:《》、《发酵生态工程》、《污染水体生物治理生态工程》、《特种水产养殖生态工程》、《滩涂产业生态工程》、《有机农业技术与有机食品质量》、《》、《》和《》;参与编写著作:“生态学热点研究从书”,包括《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学》、《》、《景观生态学》、《海滨系统生态学》、《》、《》、《》和《植物分子生态学》。《信阳茶叶—绿色食品产业的锻造与发展》。&泥鳅养殖利润高但风险也大 新手投资更需谨慎 17:50:00  中国水产养殖网  出处:中国水产养殖网&&&&&&&&浏览量: 11107 次&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泥鳅价格年年见涨一路飙升,其利润空间也越来越大。而从事泥鳅繁育养殖的人也越来越多,各行各业都有人转行过来繁育养殖泥鳅,可以说泥鳅养殖在各省市以致全国,达到了一种“疯狂”的地步,而且这个队伍还在不断的壮大,但是在泥鳅养殖中,正在能赚钱的又有几个呢?泥鳅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小规格鱼类,全国大多数地方都有它的身影,在很恶劣的环境下也能够生存,离水几个小时也不会死亡,这就给人们一种感觉,泥鳅很好养。进入泥鳅养殖门槛很低,有地就可以搞,但是一个泥鳅养殖场建起来并且要赚钱的话,这其中就要清晰的认识到这几点才行。  一、规模效益与风险,规模小,就要自己本人管理,三亩五亩的资金投入倒不多,但是投资小回报也小,而且投资回报来得也慢。且在管理上一个人每天也没有什么事可做,就那么点事,做完就没得事了,所以小规模养殖不划算。规模大点呢?二十亩的规模算不错了。但资金投入就大了,租地建塘建房起步没有10来万的话运作起来就很麻烦。养殖讲求的就是规模,有规模才有高效益。而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期一年中有只有4-9月份最理想,所以周期长风险大。  二、资金,泥鳅养殖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的事业。这包括场地基础建设投入与后期养殖投入。其一,基建投入,土地租金,(沙土地不行,鱼塘过于分散不行,山区、丘陵地区鱼塘与鱼塘高低落差过大不行)而地势平坦,不旱不涝,水源交通电力都十分方便,这样的好地点约1000元/亩,推土机600元/亩,围网400元/亩。场地上建房3000元/间,门前土坝子硬化30-50元/平米。(养殖用品、用具、药品、生活用品、交通工具的采购可得花不少钱哟。具体多少因人因地而异。一般2-5万的样子)其二后期养殖投入,主要为料钱和苗钱最多。养出1000泥鳅要饲料钱约元或养殖一斤泥鳅的饲料成本约7-9元,有的地方或许还更高。自己繁殖苗约元/亩。(谁也不能保证每批水花苗成活都很好,成活不好,种鳅和催产药就得多要,苗的成本也就上去了)购买人工苗约元/亩。(最少按投放8万尾3厘米的苗算,要苗钱6400元/亩)购买野生苗约元/亩。(500斤苗,22元一斤,苗钱也得11000元/亩)  三、养殖现状,小泥鳅生命力强,其养殖技术难不难呢?回答是难!其一,泥鳅的幼苗非常小,刚孵化出来的时候不会游动,我们用肉眼不仔细观察,是很难看到的,到了第二天小苗变黑了的时候我们才容易看到。正因为它小,在水中很容易受到别的水生动物的残杀(如蝌蚪,蜻蜓幼虫,小杂鱼苗,肉食鱼类等),所以其成活率一直不高。其二,没有完整产业链供应配套物品,泥鳅是一个新兴事物,在全国兴起很快,但它所需的用具,网具,药品,饲料没有相应的出现,所以有需要的养殖户在当地买不到相应的配套物品(如渔药店、渔需店、饲料店)。其三,技术不完全成熟,全国都处于一个摸索的阶段,大家都在借鉴鱼类的方法来养殖泥鳅。有人说,人家连云港泥鳅亩产三四千斤,技术不成熟的话能达到那么多产量吗?是的,他们是能产三四千斤,但是他们一亩下苗都是两千多斤啊,养殖一年多时间亩产没有个三四千斤的话那不得亏钱嘛?再说,他们那也不是从水花开始养的呀,只能说那是暂养,赚增重和差价的钱,现在差价没有了,苗钱比成品还贵呢,哪有差价呀!真正的自己繁殖自己养殖,其一亩产量也就在1500斤左右,亩产上2000斤很少很少。现在亩产1500斤算下来也是挣钱了,但是挣得辛苦,有忙又累还担心!(呵呵,我就是这样的人,有忙又累还担心!怕下雨涨水跑鱼)而亩产几百斤的还有很多很多人。其四,考察欠佳,养泥鳅的人从其他行业转行过来搞,或者出资合作搞,门外汉居多,对水产养殖业没有完全了解,看到利润没有考虑风险就投入到了泥鳅养殖中,等到问题出来的时候找不到解决方法,或错过了最佳时机导致损失。而损失上百万的大老板不在少数,全国各地都有这样的列子。  四、黄金孵化期,一个人管理十亩的养殖水面是没有问题得。但是要做好这十亩水面的繁殖的话一个人就忙不过来了。而且繁殖又主要集中在4-6月份,4、5月份是出苗最多的时候,一斤母鳅可以孵出十来万水花苗,而7、8月份一斤母鳅能出3、5万水花就很不错了。所以这就要集中时间把苗快速的孵化出来,可以说4、5月份一个人搞十亩的繁殖的话,忙得那可以说是昏天黑地的哦。就是一家人都上的话,4、5月份也得够忙乎的哟。要挑选种鳅,打针,孵化,培育,喂小苗,继续做下一批次。赶时间啊,就要合理的安排了,新手不一定就不走弯路呀。错过了黄金时间,想再孵化,就有困难了,当然有经验后就简单了,但经验也得经历过后才会有啊。错过了黄金孵化期,再孵化的苗养到当年底是达不到上市规格的呢。规格偏小价格就不会好,再养到第二年成本自然又增加上去了。  五、养殖管理,7天以后的小苗就进入培育期了。养殖期间,调水,饲料投喂量,杂草浮萍的清除,天敌的预防,池塘漏水渗水的处理,寄生虫的预防与驱杀,显微镜的使用,显微镜下寄生虫和藻类的辨认,水质各个指标的检测及超标后如何应对,疾病的预防与处理,天气突变,是否涨洪水,这一个个都是很关键的问题,没有搞好就会前功尽弃。而要把握好这些可不是一个月两个月就可以学到和掌握的,那可得付出大量时间和心血管理才能轻松自如呢。  六、起捕,养殖到了11月份,起捕起来出售,价格还没有涨上去,而到了年底价格够高了,但是这时有起捕不了多少起来,而起捕用的拉网或地笼,这也不可能样样买齐全啊,拉网其鱼快,但用的时候不多,地笼用的多,但起捕慢,耗时长。这就处于一个个的两难境地,上不去也下不来。  泥鳅养殖前景虽好,但是养殖起来却不容易,不是这儿不对就是那儿有问题,这就要各位养殖朋友认真全面的考虑自己的条件因素,看自己是否有能力来搞养殖。&&&&资金不足最好不养!土质水源水质不良最好不养!地理落差过大最好不养!&养殖技术经验不够最好不养!转行过来的最好不养!苗种没有把握的最好不养!当地泥鳅销量不大最好不养!自己没有一定把握时最好不养!&&&&& 作者:四川都江堰市绿成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唐思海大6610养殖台湾泥鳅,饵料系数1.2亩效益30746元出处:成都海大 作者:吴磊 中国水产养殖网& 10:27:00&姓名:向贵生地址:四川眉山市东坡区悦兴镇农光村2组从事养殖时间:4年养殖模式:台湾泥鳅精养背景介绍:客户从2011年新建30亩池塘投产开始,就一直专注泥鳅的繁育和养殖,从11年到13年的三年时间,一直将精力投放在本地品种黄斑鳅上,通过自身的努力,还是取得了较大进步,泥鳅产量能够做到1000斤的亩产,但普通泥鳅的生长周期长、成活率低、产量低、捕捞麻烦等特点一直困扰着他,综合效益很难得到保证和提升,13年随着台湾泥鳅在市场上受到推崇,向老板也开始尝试着拿2口池进行全面试搞,这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台湾泥鳅带来的诸多优势,让他的信心和激情一下子提升起来。以下是客户详细情况:1、池塘基础信息:2、苗种放养和成鱼销售信息:3、效益核算:(全程投喂6610料93包)4、获得好效益的原因分析:A、客户池塘预防管理到位,定期对池塘进行水质调节、内服保肝护胆,保证了泥鳅较好的生长环境,全程泥鳅发病少、死亡数低。B、台湾泥鳅新品种配合海大6610饲料的使用,生产快、料比低,从水花下塘到成品上市3个月时间、饵料系数低至1.2,大幅降低了养殖成本。C、泥鳅成品较高的市场价格、几乎没有电费成本等优势共同造就了超高利润。5、提升建议:A、合理安排水花生产投放,利用其较短的生长周期,力争做到一年两批的养殖模式,将池塘综合亩产量和效益提升到极致。B、水花下塘前更加关注水质的培育,将原来3成左右的成活率提升到5成左右。作者:成都海大&吴磊一亩泥鳅赚三万时间: 09:23:00 | 编辑:王姣&韦中强正在给泥鳅投料。标准化的鱼塘、先进的鱼饲料投放机、微孔增氧新技术……23日,笔者来到南川区石溪乡石庄村六社三峡库区渔业良种场,这里生态养殖的鱼和泥鳅集成“五化”(品种良种化、水质环境洁净化、饲料投喂精细化、病害防治无害化、生产管理现代化)养殖技术,鱼、鳅亩产达到2吨,亩纯收益突破3万元。该养殖场有200余亩,共有26个鱼塘,养殖有泥鳅、甲鱼、四大家鱼等品种,而泥鳅养殖占“半壁江山”,有11个鱼塘。“以前,养殖场主要养四大家鱼,但自从2011年实施‘吨鱼万元’工程后,主打品种换成泥鳅。”韦中强说,泥鳅是从台湾引进的新品种龙鳅,具有不钻泥、产量高、耐低氧等优势,而最吸引韦中强的是泥鳅养殖效益高,它一年可以产两季,价格也是普通鱼的两倍。与其它养殖场不同,这里的鱼塘水面看不到一台增氧机,塘周围安装有输氧管道。韦中强启动鱼塘旁边屋子的鼓风机后,鱼塘水面不断有气泡冒出,密密麻麻的泥鳅兴奋地蹦出水面。“你看,这就是微孔增氧新技术。”韦中强指着冒泡的管道介绍,该技术利用罗茨鼓风机,通过微孔管在水深1.5—2米处,将新鲜空气均匀地以微气泡形式溢出,微气泡与水充分接触产生气液交换,氧气溶入水中,达到高效增氧目的。“养鱼和泥鳅最怕的就是缺氧,使用微孔增氧技术后,天气再闷热也不会缺氧,再也没有出现鱼翻池现象。”说起这项新技术,韦中强显得十分兴奋。他说,该技术只需从接几根管子,然后将增氧盘放入塘底,一口塘放10个就够了,操作简单,比表面增氧机节约成本,也不担心接触水体损坏电机等。他给笔者算了一笔账:以10亩水面鱼塘为例,微孔增氧机需要1.5千瓦,而表面增氧机需要9千瓦,可以省电6倍。同时,微孔增氧是从底部增氧,使整个水层都有氧气,增氧效率和效果好、让水体活起来,而且上下水体得到交换,实现自我净化,达到生态养殖等等。“微孔增氧让养殖密度至少提高30—40%,养殖效益增长两倍以上。”韦中强说,该养殖场泥鳅一年养殖两季,每季亩产量2000斤左右,现批发价18—20元/斤,除去养殖成本,亩纯收益在3万元以上。如今,养殖场26个鱼塘全部将表面增微孔曝气增氧技术优点分析及使用方法介绍 14:41:00  中国水产养殖网  出处:《海洋与渔业》杂志社&&&&&&&&浏览量: 4909 次&  ■广东省梅县畜牧兽医水产局&赖春涛&陈建平& & 广东省梅州市绿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黄思清/文    微孔曝气增氧技术采用微孔管道在池塘底部充气增氧,溶氧分布均匀,增氧区域范围广。在主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微孔增氧机增氧能力是叶轮式增氧机的3倍。&  一、原理  采用罗茨鼓风机将空气送入输气管道,输气管道将空气送入微孔管,微孔管将空气以微气泡形式分散到水中,微气泡由池底向上浮,气泡在气体高氧分压作用下,氧气充分溶入水中,还可造成水流的旋转和上下流动,水流的上下流动将上层富含氧气的水带入底层,同时水流的旋转流动将微孔管周围富含氧气的水向外扩散,实现池水的均匀增氧。&  二、优点  1.节电。新型鼓风机压力宽,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整机振动小。实践证明水下式曝气增氧效果好,与传统增氧方法相比,达到同样效果,可以节电60~80%。一台2.2千瓦的高性能增氧设备,有效增氧水面为30~40亩。  2.改善养殖水体生态环境。  曝气增氧在水体底部产生的气泡流范围广,一般水深在2米时,雾化型气泡可扩散到3~4米;一个直径在1.2米的水下式增氧盘产生漩涡型气泡水流,有效增氧面积为35平方米。充足的气流与大面积的水面接触,能保证水体底部的溶解氧在6.5毫克/升,加速水体底部沉积的有机物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氧化分解,并能把有害有毒气体带出水面,从而改善和稳定水质,为鱼虾蟹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可减少病害的发生。  3.有利于高密度养殖。曝气增氧为静态的水底部增氧,整个水体有效溶解氧充足,提高了水体各层空间养殖对象的活动能力,增加食欲,缩短养殖周期,为增加水体生物负载创造了条件。如养殖南美白对虾,采用水下式曝气增氧法,亩放养密度可为8~10万尾,产量可达1000公斤左右。四大家鱼可以比传统放养提高2倍的量。由于该增氧法能改善和稳定水质环境,减少应激和其他疾病的产生,提高了成活率,增加食欲与生长速度。  4.使用方便。不同的水面面积可配置不同功率的风机,一台风机可以实行双塘增氧或多塘增氧,主管、支管连接和更换方便。  5.在水中不会漏电。与传统增氧机相比,微孔增氧是布管在水中,电机在岸上,不存在水中漏电的可能。  6.不会被水中垃圾缠绕而损坏电机和影响增氧。&    三、结构与安装  微孔增氧设施主要有主机(电动机)、罗茨风机(转速1400转/分)、储气缓冲装置、主管(PVC塑料管)、支管(PVC塑料管或橡胶软管)、曝气管(微孔纳米曝气管)等组成。  主机(功率与罗茨鼓风机匹配)皮带带动罗茨鼓风机,罗茨鼓风机连接储气缓冲装置,储气缓冲装置连接主管,主管接支管,支管接曝气管。具体安装方式主要有两种。  1.盘式安装法  每亩配备功率0.1~0.15千瓦鼓风机,盘可为4~6毫米直径的钢筋,曝气管固定在框上,盘的总长度15~20米,每亩装3~4只,盘总长度30米,装2~3只,并固定,离池底10~15厘米。  2.条式安装法  每亩配备功率0.1千瓦鼓风机,曝气管总长度在60米左右,管间距10米左右,高低相差不超过10厘米,并固定,离池底10~15厘米。&  四、使用方法  根据水体溶解氧变化的规律,确定开机增氧的时间和时段。一般4~5月,阴雨天半夜开机;6~10月下午开机2~3小时,日出之前1小时开机2~3小时,连续阴雨或低压天气,夜间21点至22点开机,持续到第二天中午;养殖后期勤开机,促进水产养殖对象生长。有条件的进行溶氧检测,适时开机,以保证水体溶氧在6~8毫克/升为佳。&  五、维护与保养  1.发现微孔管破裂及时更换。  2.藻类附着过多而堵塞微孔,晒一天后轻拍,抖落附着物,或采用20%的洗衣粉浸泡1小时后清洗干净,晒干再用。  3.保证电源箱不漏电。  4.罗茨鼓风机定期润滑保养。  5.梅雨季节要防锈。  6.高温季节要防暴晒,可搭凉棚。  7.发现接口松动,及时固定。  8.生产周期结束,拆后置仓库保存。  本文由《海洋与渔业》杂志社授权中国水产养殖网转载。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授权,擅自转载此文引起的法律纠纷,责任自负。&氧机换成微孔增氧设备。一亩泥鳅 销售收入十六万&大胆引进新品种?尝试高密度养殖?魏朋初获成功“今年3月才投放的鳅苗,现在平均每条重量达2两,到年底这个数字翻一倍没问题。台湾大泥鳅这个品种就是好啊!”近日,丰都县仁沙镇田家沟村,泥鳅专业养殖户魏朋笑嘻嘻地向笔者介绍。站在笔者面前的这位村民,如今已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泥鳅养殖大王”。发现宝贝魏朋曾是一名汽车修理工人,因为业务技术好,月收入上万元。与众不同的是,他没有安于现状,而一直思谋着要自己创业。2012年,魏朋终于鼓足勇气辞职,回老家田家沟村租地25亩,挖建了大小不等共7口水塘,水面面积累计23亩左右,要发展水产养殖业。具体搞什么项目呢?为此他却很是纠结了一段时间,经深入考察重庆主城及周边区县各水产市场之后,才意外发现泥鳅这个宝贝——泥鳅营养丰富,素有“水中人参”之美誉,近年来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经济效益可观。不过,因为品种老化的缘故,目前我市人工养殖的泥鳅产量普遍不高。2012年上半年,在丰都县科协工作人员指点下,魏朋专程从辽宁大连引进优良鳅种台湾大泥鳅,每亩投放鳅苗1万尾。收入可观虽说拿定主意要养殖台湾大泥鳅,但经验全无的魏朋心里还是有点不踏实:这个品种真有传说中那么好吗?他搞了个对比试验,23亩水塘中的22亩用于养殖台湾大泥鳅,余下1亩则拿出来饲养本地泥鳅。试验结果很快出来了:和本地泥鳅相比,台湾大泥鳅的生长速度要快三分之一左右,且管理粗放,饲料主要是鱼粉、玉米面和猪血等。只要将饲料投放到水塘中央,泥鳅会自动前来摄食。得益于精心管理,水塘里的台湾大泥鳅长得非常快,6个月后平均每条重量达到了2两,成活率高达70%。2012年中秋、国庆期间,泥鳅开始批量上市,销往丰都县城,批发价20元/斤,收入十分可观。精明的魏朋留了一手,将2两以下的泥鳅全部留下继续饲养。果然,等到了冬至以后,泥鳅批发价再次上扬,达到了25元/斤。全新想法魏朋进一步坚定了规模养殖泥鳅的信心。2013年春季投放鳅苗时,他又试着进行高密度养殖,将亩投放量从1万尾增加到两万尾。当年,泥鳅产量平均每亩达到了喜人的8000斤。市场批发价按最低20元/斤计算,泥鳅养殖亩收入也有16万元;除去鳅苗、饲料以及土地租金等各项成本,亩纯收入至少5万元。随着时间的推移,魏朋还发现了一个小秘密:台湾大泥鳅不但生长快、产量高,还有个十分明显的优点就是生命力强、耐长途运输。如今,初步获得成功的他又有了个大胆的想法,打算将台湾大泥鳅与当地泥鳅进行杂交,以期培育出体形大、肉质细嫩且生长迅速的泥鳅新品种来。湖北省“捉”泥鳅鳝鱼年产值过百亿 养殖户一年赚十几万 09:00:14   人民网武汉1月9日电 (周雯)据湖北省水产局消息,2015年,湖北省黄鳝、泥鳅产量分别达17.21万吨和4.39万吨,养殖产值合计107.38亿元,鳝鳅产业成为继小龙虾、河蟹之后的第三个“百亿元”产业。  湖北黄鳝产量占全国近一半  不仅在人工繁育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湖北省在黄鳝、泥鳅高效养殖技术和规模上更是领先全国,产品价格拥有市场定价话语权。  “通过组织社员集中销售、收购周边地区黄鳝,日均运销黄鳝20多万斤,在江西、浙江、上海等地水产品交易市场拥有定价话语权。”仙桃市强农水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业内人士更是称此为“湖北黄鳝未到货、市场销售不开盘”。目前,湖北省大力开展黄鳝、泥鳅流通体系建设,黄鳝、泥鳅销往国内20多个省份和100多个大中城市,形成稳定的市场占有率。  2015年,湖北省先后建成仙桃市强农、沙洋县军飞、监利县海河等规模化养殖基地57个,仙桃、洪湖、监利等9个县(市、区)黄鳝养殖面积超过2万亩,该省共有黄鳝养殖网箱448万口,养殖面积达到74万亩,养殖规模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黄鳝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近一半。湖北省建成泥鳅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36个,培育百亩以上泥鳅养殖大户50多个,养殖总面积达到14.6万亩,总产量居全国第三。  近年来,湖北省水产业紧紧围绕“一鱼一产业”战略,着力调整养殖结构,努力提升渔业特色养殖比重,通过加强人工繁育技术研发、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高效养殖技术模式推广、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精品名牌打造等措施,推动黄鳝、泥鳅产业健康发展。  养殖户年收十几万元 成远近闻名富裕村  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如今,在仙桃市张沟镇先锋村480户村民中,有453户开展网箱养鳝,户收入低的在十几万元、高的达七八十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被誉为“中国黄鳝第一村”。  实际上,这只是养殖户增收的一个缩影。湖北省水产部门介绍,各地涌现出了许多开展鳝鳅养殖增收致富的典型。洪湖市五标水产专业合作社社员胡洪国实施泥鳅池塘精养,6亩水面年产泥鳅1.8万斤、纯收入12万元;天门市佛子山镇桥湖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组织社员10户开展720亩“稻鳅共作”,2015年社员人均纯收入超过8万元……  “目前,黄鳝、泥鳅养殖的平均收益是常规品种的2.5倍以上。”湖北省水产部门介绍,按照每亩投入280千克鳝苗计算,普通网箱养殖黄鳝的成本约2.8万元,纯利润在1.5万元左右;而“二年段网箱养鳝”的成本共为4.5万元左右,两年的纯利润在4万元左右。按照每亩投入6万尾鳅苗计算,泥鳅池塘养殖每亩的成本约为9000元,纯利润在5000元左右;“稻鳅共作”每亩泥鳅可获得纯利润1500元左右,加上水稻收入每亩纯利润在2500元左右。  湖北省水产部门介绍,经过多年实践,湖北省黄鳝、泥鳅养殖技术成熟、经济效益良好,为促进渔业结构调整、渔民增收致富和泥鳅出口市场单一效益下滑&&&&20年前,由于韩国对泥鳅的进口巨大需求,催生了江苏省连云港地区屯养泥鳅、暂养泥鳅、精养泥鳅及出口泥鳅贸易和周边服务的主导产业。许多农户一年暴富,高效回报的利益驱使,经历几年的疯狂扩张之后,如今创富“神话”归于破灭,造成了不少养殖户亏损甚至负债。泥鳅养殖成了众多农户爱恨交加的产业。曾经的辉煌2000年,当时泥鳅的收购价在30元/斤左右,最高可达37元/斤(2011年~2013年间),当时一个塘口(2亩)养两个年头至少可赚10万元左右,赚到20万、30万的也大有人在。当时的收购行情一天天见涨,价格不断攀升,从初期每斤20多元一直涨到每斤40元。养殖户疯狂扩张,苗种采购供不应求,养殖面积迅速扩大。不仅如此,泥鳅创富的“神话”迅速传播到全国各地,大量野生泥鳅苗也很快被卖往全国各地。严酷的现实养殖面积的疯狂扩张,意味着竞争压价的恶性竞争,出口价格被迅速拉低。形成了现阶段的供大于求的现实,造成了连云港地区养殖户大面积的亏损。据了解,2014年泥鳅养殖最集中的赣榆县墩尚镇的大部分养殖户面对亏损的局面。养殖大户乔宗礼手里200多个塘口已经亏损了近1000万元,每个塘口净亏5万多元。冷静的思考由于商品泥鳅价格的飙升,造成了野生种苗价格的急剧上涨,苗种掺假掺杂,以次充好的现象出现,质量越来越差,但价格奇高不下。2013年年底连云港商品泥鳅的价格在18元-19元/斤左右。购苗价格的奇高和商品鳅价的回落,加上养殖成本的增加,已经为养殖户的亏损埋下了祸根。市场方面,连云港地区年产泥鳅10万多吨,而出口韩国的泥鳅一直稳定在2万吨以内,国内市场消耗也不过2万-3万吨。出口韩国数量的饱和甚至减少,国内市场消费刚刚启动,尚未形成热潮,造成了商品泥鳅的供大于求。出口韩国的泥鳅要经过70多道药物的检测,泥鳅品质不保造成多批次出口受阻,更难以激发外商对泥鳅进口的热情。未来的对策泥鳅养殖面临的这些问题如何解决?笔者建议用积极的方式去去扭转泥鳅产业的危机:1.解决泥鳅苗种来源,以降低购苗成本。2.转变思想观念,改变养殖模式,降低养殖成本,提高成品品质。要放弃高密度投苗,高频率投料,高剂量防调,高产量效益的思维模式。采用低密度立体式生态养殖方法,既节省养殖成本,又提高了泥鳅品质。去年已有连云港养殖户以500斤/亩(200尾~300尾/斤)的密度投放鳅苗并套养对虾,该养殖模式已经成功,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松木桩承载力计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