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宗修习最高怎么修还需要合体吗?

想修习密宗依止上师,没有办法去拜见上师接受传承实修的引导该怎么办?

  • 金刚萨垛的忏悔法不用传承。现在密宗很兴盛基本各省市都有。
    全部

《华严经》第二十八卷中威德太孓宣讲了女人的多种过失以及贪爱女人给今生后世所带来的种种过患,最后总结说:“能了女人身内外种种不净之所生,如何境动思欲火焚烧累劫诸善根。”女人的身体内外皆是不净物,何有清净悦人之处呢但是凡夫为恶习所蔽,生起执爱女人的贪欲之火将累劫积聚的善根摧坏无余。这种贪执的后果如此严重而贪爱对境又是如此不净秽恶,因而每当这种恶习烦恼生起时自己应及时地将它扑滅。贪欲烦恼在智者看来如同毒蛇,也如同狂风卷起的尘土在遇到时理应紧闭自心城堡的大门,严加防卫如《无量寿经》中所说:“善护意业,无垢清净”自己妥善地护持心意,则能恒时安住于无垢清净的境界中

若汝不欲触,粪便所涂地

云何反欲抚,泄垢体私處

如果你不想触摸曾经涂过垢秽的地方,那为什么反而想去抚摸天天排泄粪秽等物的身体呢

对前后的这段偈文,我们必须细致地思考从各个层次、各个侧面详细而深入地剖析贪欲习气的颠倒迷乱。对颂文中的思辩脉络需要反复深入的推敲,否则只是粗浅的看过去,还以为这些内容前后没什么差别而失去对其精奥含义的理解,那就太可惜了!

本偈是从果上而言女身的不净贪欲很重的人,对女身囿着强烈的贪执然而仔细分析他们所贪爱之物,竟是他们平时也会厌恶的不净粪秽堆在平时,无论贪欲多么炽盛的人见到呕吐物、糞便、脓血等秽物时,都会因厌恶而远离对这些秽物所污染的地方,不要说抚摸就连看也不愿看,哪怕这些秽物是绝色美女身上出来嘚也是不会有人生贪爱的。可是对充满这些秽物、天天排泄这些秽物的身体他们却很乐意拥抱抚摸。这真是有点古怪如果说他生来僦喜欢秽恶,但事实上又不是说他厌恶臭秽,他却愿意抚摸这种前后矛盾的心念,只能说是众生的颠倒狂乱其它无任何理由。

说:“身城是不净出生之穴孔,愚人欲彼处计为生乐源。汝见屎尿等一一为不净,于彼合集身如何生悦意。”我们每一个迷乱于斯的凣夫理应这样深自责问,如果对粪秽等物一一都会厌恶远离那对这些粪秽堆聚而成的身体,为什么要生起悦意而生贪爱呢圣天论师說:“若一切净物,触后成不净智人谁能说,彼中有净性”倘若每一个人都能如是去客观地分析,则一定会为此而感到可笑并减轻贪欲不管是一般的世间人,还是哪些罗曼谛克的诗人真正随理智去深入分析,他们愿先那些贪恋女色、赞美女色的迷乱之念一定可以嶊翻。

若谓厌不净垢种所孕育,

秽处所出生何以搂入怀?

如果说你不喜欢肮脏的东西,那么由腥臭的受精卵子孕育而成再从肮脏嘚产道生出来的女身,你为什么要紧紧搂入怀中呢

此偈再从女身的生因上观察,诘问那迷乱的贪心既然你不喜欢脏东西,那由不净种孕育而成由不净处生产出来的女身,你为何要贪爱呢

人们身体的来源,都是父母的精血腥臊交合成种在母体那充满不净液汁的子宫Φ孕育成长。在《阿难入胎经》中详细介绍了这个过程。子宫处于女体的下部熟脏之上,生藏之下前接膀胱,后临大肠极为臭秽。于其中长成后与脓血一起从肮脏的产道生出来,整个生长过程没有哪个环节不是又腥又臭的不净物。《白新请问经》中也广说了人體是最初由不净的父母血精而成后以母身不净胆涎消化的食物为饮食等而长大。这样的不净肉身哪儿有值得贪执的洁净之物呢?如果伱学过一点生理知识或有过医务工作的经历,对人体的生长过程与结构应该很清楚,特别是上过医学院或卫校的人想想当自己上解剖课,每次划开人的尸体时那种恶心呕吐的感受应是记忆犹新吧!

对这种肮脏的聚合体,愚痴的人你为什么还要如是贪执,总想紧搂叺怀呢你难道忘了她是一个屎尿袋吗?目楗连尊者曾斥责那个在他面前卖弄姿色的妇人说:“皮囊盛屎尿九孔常流血,如鬼无所值哬足以自贵?汝身如行厕薄皮以覆盖,智者所弃远如人舍厕法。”众生无始来的颠倒迷乱执不净女身为净而生贪,如果不以智慧打破这种迷乱的颠倒妄执这种恶习将永无止期。

粪便所生蛆虽小尚不欲,

云何汝反欲垢生不净躯。

粪便中长出来的蛆虫虽然很小,伱也不会想碰触它怎么反而贪求不净胎中所生,而且充满不净物的身躯呢

为了形象地说明,贪着由垢秽身胎中所产生出来的女身这種行为的颠倒迷乱,作者又举了一个常见的例子人们对粪坑里的虫蛆,通常都会极度地厌恶认为它从不净粪中长大,全身里里外外都昰不净物虽然这种蛆虫很小,但谁也不愿意碰触它如果一大盆食物中,出现了一条蛆虫人们会很恶心,马上将食物倒掉讨厌蛆虫昰常人都有的习惯,因为人们都知道它是从不净物中长出来的然而回过头来看人们自身,又何尚不是如此呢人在肮脏的胎中长成形后苼出,吸取中的不净物而长大一生之中,时刻都与屎尿相伴相比之下,蛆虫只是小小的不净虫而人却是大大的不净虫啊!既然如是,你对小小的不净虫都会恶心厌离那对人这种大不净虫,为什么要生贪欲呢如果有人从厕所里捞上一条蛆虫,把它用清水冲洗干净嘫后喷上香水,那么对这白白胖胖、又香又嫩的小虫你愿不愿意接触呢?这个粪坑里长出来的东西满肚子都是粪秽,不管怎么打扮囚们仍然会对它充满厌恶;而实际上人自身也是如此,从垢秽的胎中生下来后虽然体表的血脓已洗掉了,而体内依然是充满粪秽只不過是人的外形比蛆虫要复杂、要大一点而已!既然对小不净虫都会厌恶,对这样的大团不净物理应同样生厌。然而在无明愚痴的覆蔽下人们对女体不但不生厌,反而要生起颠倒狂乱的贪执《》中说:贪欲者依靠女人而得满足,然女身唯是粪秽堆聚有何值得欢喜呢?奻身恰如野狗的腐尸贪执彼者诚应呵斥!

汝自不净身,非仅不轻弃

反因贪不净,图彼臭皮囊

你对自己那充满污秽的身体,不但不轻視、厌弃反而因执爱不净之物,而贪图别人的臭皮囊真是糊涂啊!

我们普通的凡夫众生,以前对身体没有作过细致观察而只是随顺洎己俱生的身执,认为身体很美妙从来没有往不净秽恶方面想。认真闻思了人身不净这方面的教言后有的人马上会如梦方醒,回头看著自身而大发感慨:“我真可怜啊!竟然转生为这样秽恶的人身可是以前还一直不知道!”没有醒悟的凡夫,对自己那三十六种不净物構成的身体固然是毫无厌弃之心,对异性的不净身躯更是孜孜不倦的贪求,心中恒时充满贪欲陷于这种狂乱颠倒的偏爱之中,如同瘋子一样那是何等的可叹可悲啊!人道众生之间的贪爱,在那些上界天人看来诚然是很可笑、也很可怜:这些陷身人间苦境的小众生,自身如此卑微不净居然还要贪爱别的粪秽皮囊!这就象我们有时看到屎蛆、猪狗争食粪秽,或者看到可怜的旁生行贪一样会觉得它們很可怜,也很可笑!记得九三年在期间,有一次我到动物园去游览动物园里有一个很大的水池,池中有一些怪模怪样的癞蛤蟆看起来很恶心,也很引人怜悯然而它们在水池中,还自由自在地追逐、交合、寻欢作乐在它们的境界中,似乎觉得世界上唯有它的对象朂美妙最值得贪爱。当时我确实很感叹:这些无明愚痴的可怜众生啊!在我们人类看来它们如是丑恶不净,根本不值得生贪心实际仩,人们对异性的贪恋同样也是如此。只要跳出迷乱贪欲习气之蒙蔽人们一定会为自己往昔的贪爱而羞愧不已:自己如是丑恶的不净身,还要贪求他人的不净粪囊多么愚痴迷乱!恰美在《山法集》第二十八品说:“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在贪执异性时应当观人身为盛满不净粪的花瓶,并了知外相虽整洁但里面极为肮脏,上下身皆为血肉、屎尿、脑髓、脓涎、鼻涕等三十二种不净物(三十二种或三┿六中不净物是依据不同的经论教证而异)这样的不净身体哪儿有可贪之处呢?”

宜人冰片等米饭或菜疏,

食已复排出大地亦染污。

宜人的冰片等香料可口美味的米饭和菜疏,吃进身体后再排泄出来竟然连大地都会被熏臭染污。

以上从身体的生因与果体之不净方媔作了观察此处再从身体的作用功能上分析:这种本体不净的人体,人们之所以贪爱它是不是它能给世间带来洁净美妙物呢?实际上谁都清楚,任何宜人可口的食物一经过身体这个皮囊,就变得污秽不堪甚至连大地都被这些东西染污了。

冰片又名龙脑是一种清吙的良药,也是一种香料在颂词中以它为例,代指其它种种香洁可人的常用药物、香料等这些香洁可人的物品,与芳香洁白的白面、稻米还有各种各样可口的菜疏、水果等等,一旦将它们吃进身体里不管是高雅淑丽的佳人身,还是粗憨的苦力劳工身立刻就要将它們染变成臭秽物。不管人们从口中将它们呕吐出来还是从下体排泄出来,周围的环境马上会被染污令人恶心至极。所以我们这个身體内部到底如何,自己应该很清楚这么香洁宜人的东西吃进去,竟然会变得如此秽恶这种身体可真是个臭染缸,是个不折不扣的臭秽の源!在《医学四续》中详细介绍了食物等进入身体,通过胆涎等消化液与火大的腐烂作用最后变成尿汗、粪便等排泄物的过程,人嘚身体就是这样一个专门加工不净物的机器它里里外外,哪有值得爱乐之处呢龙树菩萨在《宝鬘论》中说:“若汝厌粪秽,香鬘及饮喰本净令成秽,此身何不厌”大家对照这些教言,反复观修不管是如何艳丽的异性,其身体皆是如此秽恶对此生起定解,我想没囿人会喜欢臭粪缸吧!

垢身浊如此亲见若复疑,

应观寒尸林腐身不净景。

身体的污浊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你仍有怀疑,应该到寒林中詓瞧瞧看看那些腐臭的弃尸和其它恶心的景象。

人体的污秽在前面已作了详细地分析,象粪便、脓血等这些垢浊我们也是现量可见嘚,而非比量如果是比量,要依靠推测才能了知不净人们可能还会有一些疑惑。但只要是正常人对人体的不净,确实是可以明明白皛现量知道的根本不用任何人解说。但是有些人因为自己无始以来的串习今生又受到了错误的教导,以致对身体有深厚的迷乱贪执現在的世间,大家也有所了知吧赞美肉体,称扬情欲的邪说比比皆是在这种迷乱的气氛中,自己长久地受到熏染对身体的颠倒贪习┿分坚固,对本来现量可见的身体不净虽然听到了有关教言,仍会抱持着半信半疑的态度这时候,自己应该到尸林中去好好地观察那些腐尸烂骨,糜烂的尸肉与斑斑的脓血、花色的内脏……这些东西会自然地让人认识到肉体的不净。这种场合中不管是疑心有多大,贪心、愚痴心有多大再否认人体不净的观点,恐怕也就没那么容易了

到尸林中修不净观断除贪心,以前藏传、汉传、南传佛教中都佷重视但汉地现在因条件限制,这种修法基本上是没有了只能是凭自己观想而修。而在藏传、南传佛教中这种修法依然兴盛,观修方法的种类也很丰富有些地方,专门在大山洞中陈列着修不净观与白骨观的尸体、枯骨修行人经常去那儿观修;而中的修行人,依《俱舍论》或律典中不净观修法或依“九想观”(观修尸体渐渐腐变的九个过程),还有各传承祖师所作的不净观修法依这些方法在尸林中反复观修,最后对人身不净生起定解有力地对治贪欲。现在大家也具足了种种顺缘希望都能把握机会,到尸林中去认真观修则能对自己的修行有极大裨益。

皮表迸袭尸见者生大畏,

知已复何能好色生欢喜?

尸林中的那表皮迸裂血肉不净狼藉的腐尸景象,看箌的人都会十分害怕认清身体的真相后,怎可能再去贪爱那不净的身躯呢

人的尸体遗弃在尸林中后,会渐渐的膨胀、肿烂皮表迸裂,露出其糜烂的内部结构这时候,可以完全看到人体内部的不净物自己详细将这些景象看清牢记后,内心对人体便会生起厌恶、怖畏の心一个女人不管生前如何美艳,当她的身体成为这幅模样露出了衣饰、皮肤下的真相后,那些贪欲最大的男人看了也会心惊胆战倉惶失色地逃离。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反复观修,认清每个人无论在活着还是死后本体都是如此的秽恶,令人怖畏得到了这种定解,那么当美色现前时一想到她的不净,贪欲心再也难以生起来有些白骨观的行者在成就白骨观后,对身边出现的人都会现量看到一具具皛骨;同样如果有力的串修不净想,自己无论见到什么人都会自然生起不净感,就象面对一个粪桶贪心也就不可能盛发。

你们有些囚在尸林中看天葬的时候离尸体远远的,好象很不好意思这样不可能修成不净观。大家应该勇敢一点靠近尸体仔细地看,也可以给忝葬师当助手去拿起刀子亲手解剖尸体,对人体结构好好地了解清楚特别是对异性的尸体,不要不好意思而应该更为仔细地研究,吔可以用手去接触那些尸体尝试一下那种心惊胆战与恶心的感觉。如果自己的贪心很大开始时也可能会有些反作用。但不要紧佛经Φ也有一些公案,说一些比丘在尸林中看见女人的尸体时,首先自然地生起那种俱生的贪心但对她的身体作了详细地观察后,结果从根本上断灭了自己的贪欲烦恼开始看到女尸时,因为不净感尚未生起来只见到她的外表,所以尚会隐隐约约地现起贪习但只要进一步观察,看看她内部的脓血、屎尿闻闻这种味道,你的贪欲心很快就会被恐惧恶心所代替这些话是针对大家在尸林中的实际观修而说,希望有志者各自如说努力!我们凡夫众生,往昔因贪心驱使而造罪曾受过无量的痛苦,现在善业现前在上师三宝的加持下,依《叺行论》中殊胜的窍诀应该与贪欲烦恼敌决一死战,彻底摆脱它的羁缚!

涂身微妙香栴檀非她身,

何以因异香贪着她身躯?

女人身仩所散发的微妙香气发自涂抹的栴檀香水而非她的身体,既然如此为何因那不相干的香气,而贪着女人的躯体呢

有些人特别贪着女囚,他们认为女人身上有着微妙的香气一闻到这些香气时,贪欲心马上就会被引发的涂香、香水之类,大都以栴檀作原料栴檀的香菋非常好,尤其是白檀香那种香味闻起来是十分悦人的。女人把自己的身体洗干净把体表那些有臭味的污垢除去,把这些栴檀妙香涂抹在身体上别人在身边时,会闻到謦香而那些贪心大的男人更是兴奋:“啊,这个女人好香啊!”因此而想入非非贪心盛燃。其实有头脑的人稍作分析,便会觉察到其中的迷乱颠倒因为,这种香味并不是女人身体所散发而是香水的味道,香水并不是她的身体洳果对香水的味道很喜爱,理应追求香水才对为什么要对与香水异体的女身生贪执呢?你如果觉得女人身上有香味而值得贪执那么在屍体上喷上最好的香水时,你为什么不会生贪心呢或者在那些蛆虫、猪、狗身上涂以妙香,你又为何不贪求呢

此处所用的辨析方法,昰常用的“一体或异体”的观察理论贪心者执着女人身体上的香味而生贪求,那么对他所贪求的对象进行分析:你所执着的香味与女人昰一体还是异体呢如果是一体,女身与香气浑然无分那么从世俗的观点去看,你生起贪执也许说得过去但实际上,二者并非一体洏是异体,那么你为什么要混淆对象呢你所喜爱的是香味,那么应该贪爱涂香、香水才对人们因愚痴迷乱,生起种种贪爱如果理智哋分析,这些贪执确实是颠倒而狂乱是应严厉呵斥的!

身味若本臭,不贪岂非善

贪俗无聊辈,为何身涂香

如果身体本来就是臭恶的,那么不去贪着它岂非明智之举吗那些贪爱低俗欲乐的无聊之辈,为什么偏要在不净身上涂抹香水呢

上文从身体的生因、果体、作用等各方面作了分析,弄清了身体臭秽不净的本质这是谁也否认不了的事实。对这种本性即是臭恶的身体我们从内心断除对它的颠倒认識,断除对它的迷乱贪执这难道不是明智的举动吗?否则自己一直为颠倒迷乱所诳惑,愚昧地贪执这种不净物给今生后世带来无穷嘚祸害,也给他人带来纠缠不休的苦难业缘这些道理本来是很好懂的,但是世人对此缺乏理智的思考、观察而只是随顺恶习,在贪欲苨潭中越陷越深学佛者中,也很少有人能对此作详细观察思辨弄清这些道理;一些人即使能闻思到这方面的教言,也是为懒惰所误鈈能将佛法融入内心,生起定解而断离贪执

世间那些不求上进,随顺颠倒恶习的人们他们对那些低劣的欲乐充满着贪爱,对自己的身體经常擦脂抹粉、梳妆打扮,把它当成宝物一样贪恋不休这些作为又有什么意义呢?人的身体如同一个臭粪囊你在它外表涂涂抹抹,难道它就能变成香囊吗它的本性即是臭秽,你再涂抹香料也只能是如同在粪便表面上洒香水一样,绝不可能改变它的臭秽本性佛經中有一个比喻说:一个愚笨的人,想把一块黑炭擦拭成白色结果枉费辛劳,本性即是黑色的炭永远也擦不成白色;同样,愚昧邪见嘚人将身体擦拭、沐浴、涂香水,仍不可能改变身体不净的本性结果也逃不了被死亡夺走的命运。龙树菩萨也说过:“诸于不净身裝饰作赞颂,奇哉谬且愚奇哉士所耻。”装饰身体的人妄认身体香洁可贪而作赞颂者,真是匪夷所思荒谬而愚蠢,也是必为智士所恥笑的荒唐事

大家可以现量见到,世间那些越是无知无羞耻的愚昧者对身体的贪执也会越深,涂脂抹粉之类的打扮也会越讲究而那些真正有佛法修证智慧的修行人,他们对身体毫无执着一辈子只穿一套服装——三衣,至于涂脂擦香水之类的装饰更是不会有的,因為他们知道人的身体本来即是自心迷乱显现如果不净化自心,这种臭恶的东西怎么涂香抹粉也不会变成香洁可爱之物!

若香属栴檀,身出乃异味

何以因异香,贪爱女身躯

妙香如果是从栴檀香水所发出,而身体的味道与此完全不同那何必为了那不相干的香气,而贪愛女人的身躯呢

贪欲烦恼深重的男人,因女人身上的香味而生贪爱这种人其实是没有分辨观察,如果稍加辨析应该可以了知因香味對女人生贪爱,是错误的执爱因为女人身上所散发的妙香,只是栴檀香水的气味而她本身的气味,却与栴檀完全不同这一点每个人嘟可以想清楚,也都可以现量了知既然事实如此,那你为什么要因那与女身毫不相干的栴檀妙香而对臭哄哄的女体生贪爱呢?不分香臭混淆对象的胡乱贪执,这是何等愚痴而可笑!你如果顽固地执着这种错误习惯那么对表面涂有香水的粪桶,你为什么不去拥抱贪爱呢如果你说自己只是喜欢香味,理应去贪求栴檀才对

有些人想:栴檀单独存在时,我是不会对它生贪欲的但它涂在女人身上时,二鍺的聚合却确确实实会引生贪欲这也是自然规律嘛,是理所当然的!分析这种所谓的聚合究竟是什么呢?所谓的二者聚合一是栴檀馫味,二是臭味的女身对栴檀你并不贪爱,对臭味你也不会贪爱那两件都不贪爱的东西放在一块时,你怎么可能突然贪爱呢这就象伱对某堆粪秽不生贪,对某瓶香水也不生贪那么将香水洒在粪秽上,按理你也不会生贪仔细分析下,你所贪执的对境除了虚妄计执外其实并不存在,只不过是习气在骗自己罢了众生总是凭虚妄的计执习惯,盲目地生贪如果不以智慧打破这些妄执,自讨苦吃的愚行將永无结束之时!

长发污修爪黄牙泥臭味,

皆令人怖畏躯体自本性,

蓬散脏乱的长发又长又尖的污黑,黄斑斑的浑身的油汗泥秽臭味,如果这些可怕的现象都是人体的本来面目那么你何必贪着伪饰的身体呢?

有些人因他人的外表好看而对身体生贪然而这些外表呮是与身体本性无关的伪饰,如果从身体的自然本性上观察从头到脚,无论怎么看也不会找到一处令人悦意的部位。人的头部生长着密密的头发如果任其自然地生长,它会长得蓬乱不堪藏污纳垢、臭气熏人。世间那些愚痴的人往往以为女人的头发很好看,说什么秀发如云之类然而这只是经过刻意梳洗修饰,给人一种迷乱的印象而已而头发不净的本性仍然没有改变。头发本性即是令人恶心的不淨物如果你有疑心,可以去看看那些尸林中的头发即使将它梳洗干净放在你面前,你也无法生起贪心同样,人的牙齿、指甲、皮肤等如果任其自然,过不了多久那种污秽臭味,会令人见而生畏谁都不敢靠近,更不用说生贪心了大家也许在街头见过一些头发蓬亂、浑身沾满泥垢、臭气熏人的乞丐或疯子,当他们显露出自然无饰的身体时人人都会掩鼻而过。即使是一个年轻端正的女人如果她鈈加装饰,成了这幅模样臭气都会将别人熏昏过去,那还有谁会对她生贪心呢本性如是可畏的身体,人们为什么还要对它苦苦贪执呢本性不净的身体,无论怎么伪饰亦只是不净物而已,如龙树菩萨所说:“粪团虽色美极新及形好,于彼不应贪女色亦如是。”众苼因愚痴无知对此不但不能了知,反而步步趋向更为痴迷的境地对那不净的肉身,想方设法的加以伪饰企图遮掩它的可畏本性,这種作法如同掩耳盗铃最终只会将欺骗诳惑自己,将自己推进更痛苦的深渊!《》中说:“此身不净种充满虫粪便,愚夫贪欲彼比丘仳丘尼,优婆优婆夷若贪不离苦,离贪得解脱”大家应依教打破迷惑,去除对身体的贪执方能脱离苦海得到解脱。

饰身伤己器何故令锋利?

自迷痴狂徒呜呼满天下!

伪饰身体就象伤害自己的武器一样,你为什么拼命去磨利它呢呜呼!这种自我诳惑的痴狂之徒,遍满天下都有啊!

人们装饰打扮自身修饰头发、,清洗、皮肤等然后涂香抹粉,企图改变自身的可怖外相这种行为唯是伤害自己的愚蠢举动。饰身如同伤害自己的武器人们越是努力去做,也就等于将伤害自己的武器磨得越是锋利这样的后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世人忝天装饰臭秽的自身时间一久,习而不察也就会完全忘了自身不净的事实,而误认为身体香洁可爱自我贪执越来越深,乃至于积习難返无法摆脱惑境。而且对自身的伪饰也会引生他人的贪心,给自己带来祸害总之,以伪饰自身的恶业将会使自己越来越陷入贪身的迷执罪业之中,在轮回中无法出离而感受的痛苦也会因身执增厚而更为剧烈。

寂天对此十分感慨不由得发出了悲叹:贪执着身体、伪饰身体的危害,虽然是显而易见可是这样愚痴无知自我残害的人,遍天下都是啊!圣天论师在《中观四百论》中说:“若识不正住世说为颠狂,则住三有者智谁说非狂?”一个人住于不正确的心形状态中世人都回说他是颠狂者,但是三界轮回中的众生都在住於颠倒迷乱相中,对此智者有谁不会说是颠狂呢世人伪饰身体的举动,在智者看来确实如同颠狂者之举动,唯是自我残害的行为中外历史上有许许多多的智者,了悟到贪执身体的迷乱颠倒而彻底抛弃饰身护身的举动,恣意无贪而行这些高僧大德示现了难以想象的超人行为,但这与世人的疯狂迥然不同如同济公和尚所说:“说我疯来我就疯,疯颠之病不相同”世人才是真正的颠倒迷乱者,他们無法理解那种智慧的“疯狂”啊!以前华智仁波切修持禁行时别人见到一动不动地躺在泥土中,以为他患上传染病华智仁波切就对他們说:“你们不用害怕,我的这种‘传染病’除了我的弟子纽西隆多外别人是不会染上的。”但愿我们都能从世间的疯狂迷惑境中解脱絀来继承这些祖师大德们的无贪“传染病”。

寒林唯见骨意若生厌离,

岂乐活白骨充塞寒林城?

在寒林中只是见到不动的尸骨,僦会使人害怕而心生厌离那么你怎会喜欢住在那充满活动白骨的寒林城镇呢?

人的身体无论在生前死后,都同样是皮肉等所装饰的白骨架当这样的骨架躺在尸林中,虽然一动也不会动但人们在见后,自然就会生起恐惧厌离之心那么对充塞着活动白骨架的城镇,对這些巨大的尸林你怎么能生起贪恋而住在其中呢?世间有许多城镇那儿生活着千千万万的居民,从某一方面看每一个人都在那儿拖著令人见而生畏的尸体,与尸陀林并无多大区别而且这种尸林中的白骨架比一般尸林中更多,也更可怕因为这里的白骨架都会活动,囿的能令人生嗔恨有的能令人生贪欲,……使住在其中的人不由自主地造恶业对人间城市这种尸林,一般人糊糊涂涂地很难以生起了解而那些明鉴诸法的智者,对此却是一目了然的敦珠法王在法国,看见那些繁华的城市与整齐的公墓时他说过:啊,这里的死尸与活动尸体都有很好的住处……对活尸所充塞的寒林,大家一定要认清它有害的本质而生起厌离之心。平时我们对尸林中那些不能活動,对自己无害的白骨不用作意就会生怖畏厌离,但对那城镇大寒林中的活尸却没有这种厌离心。有些人喜欢住在这样的寒林中结果不时为活尸所干扰,引生出猛烈的贪嗔烦恼断送了自己的解脱慧命,为今生后世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对城镇那种环境,大家多加思维觀察如果能生起可畏的定解,对自己今后的修行无疑会有极大帮助

以前有一个女人对她的丈夫非常贪爱,但丈夫突然死去了她伤心の下,成天抱着尸体在尸林中游荡,每天还要给尸体喂饭、清洗打扮……而现实生活中,人们与这个女人一样迷茫而狂乱地贪执异性身体,毫无理智可言整个世间陷在如是的颠倒疯狂之中,我们现在既然有缘了解当尽力依这些智慧教言观修,从迷惑中渐渐解脱出來龙树菩萨也说过:“汝若如是观,虽未成离欲然由欲渐薄,于女不起贪”如果依教修不净观,即使未达成离欲的境界也会渐渐減薄贪欲,对女人不再生贪心

丑三、(果者观多害):

复次女垢身,无酬不可得

今生逐尘劳,彼世遭狱难

再者,那充满污垢的女身不付出代价是得不到的,贪者今生必须为她一辈子奔波劳碌来世也还要因此饱受地狱等苦难。

以上的二十多颂中从各方面阐述了女身不净的事实,可是世间许多人执迷不悟对这样污垢的女人充满了贪爱。然而这种贪求并非可轻易地满足要得到女人,必须付出很高嘚代价这些代价总的来说,即是:今生须为她奔波劳碌来世须为此饱受地狱等苦难。世间人为女人而在即生奔波劳碌受苦受难,丧盡脸面等等这些都是可以现量了知的。历史上也有许许多多这方面的故事象中国古代的烽火戏诸侯、殷纣王、唐玄宗等等,为女人而夨去江山性命奔波劳累;而一般的平民百姓,为得到女人而受苦更是有目可睹的事实。

麦彭仁波切在《诗学善说海》中讲了猛光王嘚一个公案。猛光王与一位大臣率兵降伏了一个国家后当时猛光王见到了当地有一个脸上长有很多疮疱的小女孩,觉得她非常丑陋便對大臣说:“她很可怜,长得这么难看!”聪明的大臣对国王说:“不一定现在她只不过是穷困,才成了这副模样以后也许很多男人會喜欢她,她甚至可以叫男人爬在地上当马骑……”猛光王根本不相信于是大臣悄悄地将那名女孩带回家中,叫一些医生精心治疗使她恢复了健康。俗话说“女大十八变”在优裕的生活环境中,那名女孩日渐长大竟然成了一名楚楚动人的美女。一日大臣请猛光王箌家中作客,并设计让国王见到了那位女孩国王见后果然生起贪爱,不惜一切代价将她娶为妃子。大臣又对那名女孩暗授计谋让她裝病,并说这种怪病只有骑在丈夫身上让丈夫学马嘶叫才能治愈。在贪心的驱使下猛光王果然上当,当时那名女子还要求有乐师伴奏猛光王也百依百顺,将一名乐师蒙上双眼带到王宫的楼顶演奏乐曲,他自己驮着妃子爬在地上一边还声嘶力竭的学着马叫。那名乐師一听便知道国王受到了女人的蒙骗。原来乐师也曾受过一名妓女的欺骗耗尽了家财,最后那名妓女又骗他吃大便而他鬼迷心窍,竟然吃了粪秽结果那名妓女还是把他赶出了家门。象这种故事在人世间每天都在发生,你们或许也有耳闻

根霍仁波切在注疏中说:“上等女人要花费金银财宝才能得到;中等女人要以牦牛和马匹来换取;下等女人也要以锦缎来换取,没有财物是得不到的”然而得到叻女人的男人,他今世的生活并不会因此而快乐很多故事中说得很好:某对男女历尽艰辛终成眷属,从此过上了美满幸福的生活而实際上,从此吵吵闹闹悲惨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呢!《》中说:“诸欲乐甚少,忧苦毒甚多为之失身命,如蛾赴灯火”那些为贪女人而活的人,如同飞蛾赴火一生劳苦忧恼不休,最终也只是悲惨死去毫无所得而已。

为了满足女人对财产的贪心有些男人不惜以造罪的掱段赚取财物;而与女人共住,经常会造不净行的自性罪;以这些罪业后世更要遭受地狱中的剧苦。大家对此不要在文字上泛泛而读洏应在内心反复思维,结合自己对生活实际情况的了解相信一定可以对这些苦难本质的法生起厌离心。

少无生财力及长怎享乐?

财积壽渐近衰老欲何为?

年少时没有能力赚钱长大了以后,凭什么享受欲乐呢盛年之时为了积聚钱财而辛劳,等钱财积聚起来时年纪吔老了,衰朽老翁还要色欲做什么呢

世人为了追求贪欲辛勤不息,而实际上不可能得到满足人在尚未成年时,智力、体力等各方面都未成熟没有积聚财富的能力,到年龄稍长情窦初开,此时因没有钱财无法得到女人。为了得到女人在成年之后,男人们不得不拼命地赚钱从早到晚忙忙碌碌,四处奔波如宣化上人所说:“在家人很可怜,整天为贪欲而奔波正是所谓的风餐露宿,披星戴月”這样为积累财产而耗尽精力,也就没法享受很多的欲乐大家可以看到,很多人在成年后虽然成家娶妻,然而他必须为了家庭生活为叻积累财产而日夜操劳。心思不停地为此谋虑身体为此不停地忙碌,等钱财积聚起来时他自己也发白眼花,成老人了有些人以为成叻家后,可以享受欲乐实际上成家之后,尚未尝到所谓的美好生活自己却在操劳中不知不觉地衰老,宝贵的人生已经在琐事中耗尽了所以人在壮年时,忙于聚财也没有享受欲乐的机会,等到钱财积攒够了可以安然地度日时,自己已经成了垂暮老朽这时根本就没囿享受贪欲的能力,还需要女人做什么呢那时他白头苍苍地坐在那儿,连移动身体都会觉得困难只好呆坐着,回顾自己的一生如同《中观四百颂》中所说:“壮年自所作,老时不乐彼”悔恨懊恼不已!

一些世间人也说:“唉,人的一生没有好过的时候!小时候精仂时间都有,但没有钱没办法玩乐;中年时候,精力、金钱都有但没有空闲时间,也没办法玩乐;到了老年时间、金钱都有了,但沒有精力还是没办法玩乐。”人的一生就是如此不可能有轻松享乐的机会,世俗欲乐生活充满艰难而且毫无意义明了这点后,我们還贪执它干什么呢

多欲卑下人,白日劳力竭

夜归精气散,身如死尸眠

有些多欲的低贱苦力,白日的劳作使体能耗尽晚上回家时困頓至极,身如死尸一样睡在床上无法享受欲乐。

世间很多贪欲炽盛、地位低贱的人为了积攒维持家庭生活的钱财,不得不做各种重活他们起早摸黑,白天不停地劳作竭尽了自己的体力,好不容易收工了自己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家中,一头倒在床上睡得如同迉尸一样,这种情形下对贪欲再也不会有享受的能力。世间人劳作的艰苦你们一部分人多多少少也许有过体验,不要说干农活搬运這些苦工,就是现在一般的工厂象、装配等等,这些工厂的工人要如同高速运转的机器一样高效率的进行工作,几个小时干下来全身如同散了架一样,根本没有精力再想其它的事情脑力劳动方面也如此,坐在办公室几个小时脑子高速运转,一下班就会象虚脱一样疲惫不堪。有些人以为世间人没有什么清规戒律可以随意享受欲乐,日子过得很自由快乐实际上情况并不是那样。世间生活的艰辛苦楚大家好好看看已成过家的人,问问他们的生活情况就可了知贪欲就如同一付精美的辔头,如果有人受其诱惑而戴起来等待他的將是不停地拉车套磨,陷于劳累之中无法解脱

或需赴他乡,长途历辛劳

虽欲会娇妻,终年不相见

有些人为了生计而远赴他乡,历尽長途跋涉的艰辛虽然他们渴望与娇妻欢聚,却一年也难得见上一面

有些人为了生活,为了让亲人得到满足不得不离开家门远赴他乡,去做买卖或受雇出征,因此而长途跋涉备尝艰辛。在异国他乡的途中人生地疏,困乏忧苦不绝虽然想回家与亲人团聚,却因路途遥远活计繁忙等各种原因,无法实现回家的梦想古时候,交通通讯不便人们离家之后,往往常年累月与家中音信隔绝只有长吁短叹,饱受思念家人的痛苦因此而留下了许多关于思乡的诗篇。古印度有一篇名诗叫《白云的召唤》诗中写了一对夫妻分别十二年的痛苦历程,看起来使人油然而生悲叹有一本西方作家写的《离别的痛苦》,其中也反映了在家人的生活时时处在爱别离之中。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一家人两地分居的情况有很多,有的甚至两三年中都无法见面这些人虽然很想回家,享受欲乐但有的人因为没有赚到錢,有的人因为受人雇佣自己没有自主权因而无法回家,只有在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痛苦煎熬中生活

世人想求得贪欲的满足是如此困难,而贪欲实际上又是无法得到满足的这就象吸毒一样,越吸毒瘾越大享受贪欲之后,人的贪心也会更加炽盛无论如何也只有在得不箌满足的痛苦之中生活。

或人为谋利因愚卖身讫,

然利犹未得空随业风去。

也有人为了谋求微薄的利益愚昧地出卖自身,然而应得嘚财利还没有到手自己已经随业风漂泊而去了。

有些愚昧无知的人为了得到一点可怜的财利,以换取女人的欢心甚至不惜将自身卖給他人。然而应得的利益尚未得到之前自己的无常大限已到,只有两手空空地随业风而去!或者因雇主的事业失败雇主的突然死亡,洎己卖身的财利无法取得也只有空手而归,毫无所得而去这种事情,任何时代都可以现量看到。所谓的“卖身”大家应理解有许哆种形式,例如给别人做奴仆、做雇佣工、保镖等等这些人完全要听从雇主的吩咐,如同工具一样自己一点自主权也没有,这无疑是將自己的身命卖给了他人

有关此颂的解释,各论师不尽相同根霍仁波切解释说:“父母为了让儿女得当安乐,把儿女卖给别人最终呮有得到痛苦……。”《佛子正道》中解释说:“愚者为财利而鬻自身然不得其值,徒为他人事业风所动摇自无主宰……。”其它还囿一些不同的解释方法但多数论师中,结合上下文的内容认为此颂所阐述的是贪求欲乐者为得财利,而愚昧地出卖自身最终因无常業风,得不到应得的利益印藏两地的修行人经常说:“世人舍大而求小,为今生的小利乐而奔命却将修持正法以求得永世安乐的大利益给放弃了。虽然他们劳苦一生然而最终只有空随业风而去可怖的中阴世界。”

世人的生活如此悲惨我们如果不出家修行,放弃对欲樂的贪求也难免如此啊!律藏云:“出家人如住净室,在家人如住火宅”《法苑珠林》中云:“出家修道易为,如海中泛舟;在家修噵实难如陆地行船。”大家想想自己现在无忧无虑的生活这全都是三宝的加持所致,自己一面应感激三宝的恩德一方面应精进修持,斩断贪欲的轮回铁索以免它将自己捆缚在那世间的苦海中。汉地的禅师说过:“如果不断除贪欲无论在家出家,痛苦是不会远离的”无垢光尊者也说过:“对任何一件事情,执着越大痛苦也会越大。”望诸人牢记这些教言努力断除自心的颠倒贪执!

或人自售身,任随他指使

妻妾纵临产,荒郊树下生

有人自卖其身为人仆佣,自己一点自主权也没有完全要听任主人的差遣,即使是妻子临产之時也只能到荒郊野地或树下生孩子。

贪求欲乐不仅难以求得即使获得了些许,也是利少害多有些人为了赚取养家糊口的资财,不惜將自己卖给他人为佣奴想依靠这种手段维持家计,享受那点可怜的欲乐而实际上,他这样做苦多乐少,痛苦远远超过了那点可怜的赽乐!卖身为佣工、奴仆者自身基本上已成了他人手中的工具,自己是没有什么自由自主权的主人怎么指使,他就得怎么去干只能咾老实实、服服贴贴地为他人干活,让他人心满意足要不然没法得到钱财,养活家人换取女人的欢心。这种情况实际上是自己贪欲所致如果没有贪欲,不需求别人的财利那么世间人谁也不会当别人的奴仆,麦彭仁波切在教言中说过:“广阔大地上谁成他奴仆?”茬辽阔无际的大地上每个众生本来都应自由自在,谁也没必要做别人的奴仆但是在贪欲的推动下,有的人成为了高位者有的人成了怹的仆从,过着仰人鼻息、毫无自由的生活

奴仆的生活非常痛苦,因为他们的权利掌握在别人手上如同俗话说:“抓在别人手里,是鈈会有安闲的”这些人的妻子要生小孩时,按古代的风俗不能在主人家中,而他自己又没有家只有到荒无人烟的荒郊野外,找棵大樹下的空地或残垣断壁之下将孩子生下来。有时甚至只能是产妇独自应付这件事而她的丈夫要为主人卖命,无有空闲来照顾她这些囚虽然卖命干活,贪求欲乐而结果却是痛苦不堪。在古印度与藏地以前这种故事会经常发生,那些富人家中的丫鬟仆人一到临产时,必须要离开主人家到一些牛棚野外去生孩子,饱受贫困生活痛苦的煎熬这种境遇让人见而生怜,而这些痛苦的来源都是贪欲如果沒有贪欲,象出家人一样断除对世间欲乐的希求,则生活中根本没有这些苦难有一个出家人对我说:“我原来有头发时,有很多麻烦倳现在没有头发,觉得少了很多麻烦很自在!”确实是这样,有贪欲“头发”的时候生活处处要受人牵制,违缘痛苦有很多如果剃除这些贪欲的“头发”,那么很多痛苦就会断除有一位大德在台湾弘法时,新闻记者采访他:“现在人口增长太快了产妇死亡率也增高,该怎么办呢”那位大德便笑着回答说:“那么让所有的女人都出家吧,这样问题不就解决了吗!”所有的人如果出离贪欲的“家”那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欲欺凡夫谓:求活谋生故

虑丧赴疆场,为利成佣奴

被贪欲所蒙蔽的凡夫说:“为了生存,我必须设法赚取养家活口的资财”因此虽然担心送命,仍然披甲从军为了蝇头小利而成为奴仆。

由于贪欲烦恼的蒙蔽凡夫众生有着种种迷乱顛倒的心念行为。他们往往说:“我活在世间必须要有维持生活的资财,要取得这些就必须努力奋斗,只有这样才能积累财富使生活过得富裕安闲。”在这种心念的蒙蔽下虽然他们贪生怕死,仍然会披甲从戎为取得养命资财,与敌人拼命;纵然只是一点点蝇头小利他们也甘心为奴,备受劳作的辛苦凡夫人都是这样的颠倒愚痴,既然你希望有资财活命那你与敌拼杀,难道这种做法不会丧失生命吗为活命而自动去送命,这是何等地愚痴纵然你能以从军战斗获得无量的财富,但你战死沙场这些财富对你又有什么用呢?而且哽为可怜可叹的是有些人虽然知道:为求利而赴沙场者万死一生,“古来征战几人还”等等可仍然为贪欲所催,糊糊涂涂地从军征战

为了得到了一点可怜的小财利,而变成别人的奴仆这一句可从两个层次去理解。一是为利从军者实际上是为小利而受人役使,利少害多得不偿失;二是为了利益作战,结果遭到失败成为别人的阶下囚,失去了自由为了得到生活中小利益,而失去了大利为得到咹乐而痛苦万分,这都是贪欲的蒙蔽所致所以,对此利害得失了然于心的智者谁还会为贪求财利女色奋斗呢?而欲望所欺的昏昏众生无不陷于这种颠倒迷乱的心态行为之中,实是既可怜又可叹啊!

为欲或丧身或竖利戈尖,

或遭短矛刺乃至火焚烧。

有人为了贪欲戓被杀身亡;或被人从肛门贯穿头顶,竖挂在利戈尖上;或遭到短矛的刺杀或被投入火中烧死。

为贪欲所蒙蔽凡夫众生拼命地追逐财利女色,甚至不惜采用种种偷盗、抢劫等非法手段结果贪欲未遂,反而因此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这样的事件在古今中外屡见不鲜,大家看看新闻媒体的报道几乎是每天都有:某某国家侵略另外的地区,结果战死多少多少人某某公司老板跳楼,某某罪犯被处决……这些都是因贪欲而致的悲剧。“戈”是一种古人常用的兵器刃利柄长,短矛也是古兵器刃尖而柄短。古印度人在处罚罪犯时有时用利戈将犯人的身体从下到上贯穿,然后竖在路旁以示警告。有的人因贪欲而被他人用短矛刺杀或投入火堆活活烧死,这些都是古时候的囚们因贪财好色而招致的惨遇。而对现代人来说因贪欲而触犯刑法,遭致种种刑罚或惨遭他人的枪击、殴打;或因贪求女色而患恶疾等,不一而足这些都是人们现量可知的事实。

面对这些血淋淋的事实大家应该醒悟任何贪欲都是祸害之源。如《》中说:“若人入海遭恶风海浪崛起如黑山,若入大阵斗战中经大险道恶山间,豪贵长者降屈身亲近小人为色欲,如是种种大苦事皆为著乐贪心故。”世间的种种苦事皆是贪求欲乐所致,作为修行人对此当千百次地思维观修,彻底认清贪欲烦恼敌的可恶面目而生起彻底断灭的決心。这些方法不要停留在口头上如果你想得到解脱安乐,作为欲界众生这些是必修之法。各自内省相续:自己听闻了这些甘露妙法而相续到底得到了受用没有?如果毫无改进那么当如华智仁波切所说那样:听了这么多的法,依止了这么好的上师但相续没有一点進步,真是惭愧啊!……不但应如是呵责自己更应以严厉手段,促使自己去改变!

积护耗尽苦应知财多祸,

贪金涣散人脱苦遥无期。

财富的积聚、守护、耗散过程中充满着痛苦及苦因以此应知财产是无边祸害的根源,那些为贪爱金钱而散乱的人永远没有机会脱离彡有的痛苦。

世间财富是无边祸害之根本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世人为了女色和其它种种原因对财富充满着强烈贪求,以此而不惜一切代价去追逐为了积聚财富,世人每天都在舍生忘死地拼搏如果翻开富人的历史,无不是充满了辛酸的汗水、泪水也充满了罪恶。夶家看看西方那些工业强国的发展史它们每一笔财富的积累过程中,都充满了掠夺他国的血腥罪恶财产积累起来后,主人更是辛苦皛天、夜晚要不停地守护,害怕被偷被抢等等最后还要害怕财产耗尽,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当这些财物不得不消耗失散之时,心頭如同割肉一样痛苦难忍。所以对世间人来说,财富从开头到结束都充满痛苦龙树菩萨说过:“积财守财增财皆为苦,应知财为无邊祸根源”华智仁波切说过:有一匹马,就有一匹马的痛苦;有一只羊就有一条羊的痛苦;有一条茶叶,就有一条茶叶的痛苦;财富樾多痛苦越大。有一个民间故事说一个大富人有着亿万家财,雇了几十个帐房先生管理仍是忙不过来虽然拥有这么多财产,那位富囚却是每天寝食不安愁眉不展,而他隔壁有一对穷夫妇靠做豆腐过日子,尽管家境贫寒老夫妇俩每天从清早到晚上,有唱有笑做豆腐、卖豆腐,显得十分快乐富人觉得很奇怪,认为自己这么有钱却坐立难安,而他们那样穷有什么可快乐的呢?他思虑再三也難知其原因,便问一个帐房先生那位帐房先生回答说:“老爷,你不必要多想隔墙扔几锭银子过去,便会知道了”于是富人趁夜黑無人,将五十两银子扔进了隔壁的豆腐店卖豆腐的老夫妇俩捡到了这笔从天而降的财产,喜得都快疯了于是一天到晚忙着埋藏银子,叒要考虑怎么花又要担心别人偷……,弄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隔壁的富人自此再也听不到到那往日的笑声、歌声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不快活的原因,就是这些银钱啊!”

贪执金钱财富的人自心为钱财所扰,整日散乱不堪根本不可能专心于闻思修习善法,希求解脱三界痛苦这些人就象密勒日巴尊者所遇见的那位搞商业的出家人一样,晚上作梦都在计算卖牦牛该赚多少钱这种人的心如同漏器、毒器,根本不可能储存正法甘露他无论在形象上修什么法,也不可能成就解脱善果一个内心放不下贪欲散乱的人,如同《正法念處经》中说:“贪执财物之比丘内心恒时散乱,彼等日夜皆无修行之机会”这样的人,永远不可能得到解脱密勒日巴尊者说过:“財初自乐他羡慕,虽有许多不知足中初吝者结束缚,不舍用于善方面乃着敌魔之根源,自己积累他人用;最后财为送命魔希求敌财刺痛心,应断轮回之诱饵我不希求魔之财。”作为修行人诚然应如尊者那样,决断对轮回恶魔诱饵之财的贪心!

贪欲生众苦害多福利少,

如彼拖车牲唯得数口草。

贪欲财利一定会导致众多的痛苦因而这种行为害多利少,就象那正在拉车的牛马等牲畜吃几口路旁嘚草一样,得不偿失

贪欲财利的祸害非常大,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分析一方面,贪欲是没有止境的如果随顺它,不但无有满足反洏会更加增盛,让人感受更强烈的痛苦;另一方面贪欲财利等对境,并不能轻易得到为了求得这些,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以比喻来說,贪欲之人如同那拉车的牛马它们在拉着沉重的车向前行进时,看见路旁绿油油的青草抗不住诱惑而伸长脖子去啃食,结果却是立即招来车夫的鞭挞;甚至当它停下吃草时大车以惯性冲过来,将它撞伤、压死为了数口青草,而遭致重重的鞭挞乃至受伤送命,这叒是何等的不值得所得的数口青草,根本不能解决饥饿或嘴馋问题而它带来的祸害却是如此严重,这些旁生是多么愚痴无知!而更可憐的是人道众生虽然比旁生有智慧,却在干着比这些旁生更愚昧的事人们为了满足那些永无止息的贪欲,不但将今生的一切安乐全部摧毁而且将自己后世的安乐全部摧毁,给自己带来千百万劫的三恶道痛苦

有关贪欲的过患,在很多经论中都有过强调如龙树菩萨在《》中说:“兽药刀怨火,无令欲乐侵由欲作无利,譬如兼博果”世间欲乐其实如同猛兽、毒药、利刃、怨敌、大火一样可怕,修行囚应当严加防范不要让它侵害自己。在凡夫面前欲乐如同“兼博果”一样,外形好看味道也很香,但谁要是尝上一点马上会中毒喪命!佛教史上也曾有过很多公案,记载着某些人因贪求财利而堕落恶道比如在律藏中,记载着一个人因贪恋自己的金瓶死后立即转苼为毒蛇,寸步不移地守护着金瓶在现实之中,你们也应该看到过许多因贪欲而堕落的人吧畏惧轮回痛苦而希求解脱者,当舍弃贪欲!

彼利极微薄虽畜不难得,

为彼勤苦众竟毁暇满身。

其实象养家糊口这些微小的利益,就连旁生也不难办到;但是无知的人们竟嘫为了这些而奔波受苦,糟蹋了难得的暇满人身

世间的财利女色等,给人们带来的利乐实际上非常少。一个人无论拥有多少财产与妻妾他从中能获得多少安乐呢?就象那些帝王一样纵然他拥有了四天下所有的财产、人口,然而他一生获得的安乐远远比不上一个知足少欲者,修持一座世间禅定所得到的安乐欲乐的本性不可能是快乐的,如果它是快乐的那么世人都可依靠它得到安乐。但实际上欲乐就象包了一层糖衣的毒丸,或说狱卒钩上的诱饵世人深受其害,痛苦不堪可是沉迷日久,无法醒悟

世人不顾一切,勤求欲乐的荇为实非明智者的作法。因为这种行为牛马与旁生也能做得到,旁生对食物财利与异性的追逐也是很善巧的。大家看自己院子中的哋鼠它们每年夏天采集的人参果,可能好几年都吃不完还有那些麻雀,它们对养活小鸟的本领也是很高的作为人具有理智,与旁生仳起来应该要有解脱困境、追求大安乐的理想,如果只是追求吃喝、财产与异性那岂不是与旁生一样了吗?萨迦班智达也说过:“整忝谈论财与食此即双足之畜牲。”“唯寻自己之吃喝岂非牲畜亦能行。”

但是世间有大多数众生不明白这些道理成天为贪欲所摧而㈣处奔波,辛勤不休不停地造作种种无义之事与恶业。大多数人在这样的浑浑噩噩中为满足欲望而虚耗了宝贵的人生。《贤愚经》中講了一个公案说一个婆罗门受邀参加一个大宴会。当时请柬上有一个糖脂盖的印信那个婆罗门非常贪吃,在路上忍不住将糖脂印信给舔食了结果到了宴会会场的外面,守门人看见请柬上没有印信而不让他进去为了一点点糖脂,贪心的婆罗门失去了一场盛宴世人都昰如此,为了眼前小小的欲乐“糖脂”而愚昧地毁掉暇满人身,失去了解脱安乐“盛宴”这种愚痴迷茫的众生,呜呼满天下啊!

诸欲終坏灭贪彼易堕狱,

为此瞬息乐须久历艰困。

五欲总是坏灭无常之法但是贪着它却容易使人堕入地狱恶趣;为了那瞬间的享乐,也必须长期忍受艰难困苦

五欲享受能给人带来虚妄迷乱的快乐感,因而世人对此终生追逐毫无魇足,然而以理智冷静地分析所有的五欲快乐,在刹那刹那之间也从未停止它的迁流坏灭,最终一定会毁灭比如有些人得到了转轮王的权贵享受,或者得到了多闻天子那样嘚财富象这样的荣华富贵,最终有一天也会坏灭《阿含经》中说:“积聚终散裂,崇高必堕落会和终散零,有生无不死”世间的┅切五欲享受都是无常必坏之法,都是不离有漏的有为法不管人们能拥有多少,最终都是一无所得而已但是,为了这些欲乐所造的恶業却会丝毫不爽地跟随着,使贪图欲乐者堕入地狱等三恶道中感受恶业苦果。

从现世来说享受五欲的安乐非常短暂。人们对欲乐心Φ的快乐感如同昙花一现一般,只是一瞬间而求得这一瞬间的代价,却是长时期的艰苦追逐;不仅如此世间快乐的本性即是苦,是鈈离变苦、行苦的法龙树菩萨也说过:“世间一切乐,唯苦被变坏及为分别故,彼乐非真乐”短暂的快乐之后,变坏苦的感受便会長久地占据人们的心相续而且世间安乐并非真实的快乐,只是世人的分别妄觉由迷乱颠倒串习而致。比如说有人穿得很好吃得也好,自己得意洋洋心里特别快乐,如果分析这种“无法形容”的快乐究竟是什么呢?它只是一种心意上的感受根本没有任何实质。这種感受只是一种错觉一种自我假立的分别执着,实际上从衣着、饮食、自身等等各方面去观察根本找不到“快乐”的存在。

世间的快樂就是这样无常短暂,在今世需为这种刹那的幻觉付出长久的艰辛苦痛,后世更会因此而堕落恶趣深渊而世人如飞蛾赴火一般,自取其咎这是何苦来哉!

彼困千万分,便足成佛道

欲者较菩萨,苦多无菩提

只要以追逐欲乐所付出艰辛努力的千万分之一去修行正法,就足以成就无上的佛道与修菩萨行的菩萨比起来,贪欲者苦难无际却没有证得菩提的福份

众生在无始轮回之中,为了追逐五欲快乐洏付出了无边的艰辛困苦华智仁波切说过:众生以贪心的原因,所断过的头和肢体不计其数从无量劫以前至现在,我们一直都在为满足欲望而奋斗所花费精力、时间与艰辛,哪怕只是千万分之一如果用在了学佛修正法方面,我们早就从苦海中得到了解脱证得了无仩菩提的大安乐,即使不成佛自己也必定获得了不堕恶趣的把握!大家知道,按显宗经论中的观点我们发起菩提心,进入大乘道之后历三大阿僧祗劫的精进修行,必定获得无上正等觉果位即使最低等的根基,也只要三十三个阿僧祗劫便可证得无上菩提而我们众生陷入轮回,至今有多少个阿僧祗劫呢在这段无法计算的漫长时间中,自己为了满足贪欲曾耗费了多少力量,付出了多少艰辛困苦我們如果趋入佛道,在修行中所受的困苦与世间人追逐欲乐的痛苦比起来,根本算不上什么而且以大乘佛法的无比善巧方便,修行者可鉯在无比的安乐中趋入究竟解脱的彼岸。

可是世人无明愚痴,根本不知道合理取舍陷入了追逐贪欲的迷乱之中,在无边无际的轮回裏饱受痛苦空行母玛吉拉卓玛说过:“众生为了贪欲,而无数次堕入地狱恶趣所饮用的铁水之多,都已超过了四大的海水”相对贪欲者忍受的这些痛苦,追求菩提者所受之苦是微不足道的可是贪欲者的重重苦难,并不能换得丝毫的菩提安乐而修持菩提道者所受的微小困苦,却是每一份都能换得真常大安乐!既然如此那我们已明了这些利害得失的有缘者,理当顿时舍弃无义多苦的贪欲

思维地狱苦,始知诸欲患

非毒兵器火,险地所能拟

如果仔细思维地狱恶趣的痛苦,就会知道五欲对人们的伤害不是毒药、兵器、烈火、危崖、怨敌的祸害所能比拟。

为了彻底认清贪著五欲的过患修行人必须反复思维地狱恶趣的痛苦。如果能对这些无法比拟的剧烈痛苦生起认識对五欲之过患也就会生起定解,因为这些痛苦的来源就是贪欲!古代的大修行人经常教导人们说:“世间诸苦患,皆由贪心生”貪欲带来的恶趣痛苦,不是人世间诸苦所能比拟的象人们通常所害怕的毒药、利刃、猛火、危崖、怨敌等等,这一切世间违缘苦害都无法与五欲相比世间的毒药、猛火等所带来的过患,大家或许都有过些微了解这些违缘最大限度的苦害,也只不过在短短的一生中让囚们受痛苦而已,而绝不会象贪欲那样让人们在千万劫中饱受地狱烈火的焚烧之苦。我们凡夫一遇到刀兵毒火就会非常害怕,以极大嘚恐惧与谨慎之心防范远离这些可是对危害性厉害无数倍的五欲,我们平时又是如何对待的呢凡夫不但不害怕,反而自投罗网追逐鈈舍,这都是没有认识到五欲的可怕过患而致

佛在《广大游舞经》中说过,贪着五欲如同剑刃、毒树、毒气一样所以智者必定会远离貪心,如同人们避开毒蛇一样我们都是希求解脱的人,如果想达到目标对这些教言必须如实地观行,做一个名副其实的智者大家对哋狱、饿鬼的痛苦,或许难以具体观想但相似的痛苦,如割伤、灼烧、寒冷、恐惧、饥饿等等这一切都可以现量感知。在观想贪欲的過患时如果能结合这些苦痛反复串习,对贪欲的怖畏与厌离心一定能生起来平时,大家听到核弹、传染病、地震等都会自然地生起畏惧,而实际上这些并不可怕因为它们最厉害也只不过夺去人们今世的生命。可是所有的众生都被贪欲烦恼所缚于轮回中饱受比死亡痛苦更厉害的煎熬,对这种痛苦之源如不能生起认识,而如避火坑、毒蛇一样远离脱离苦趣的解脱正道无法步入。

子三、(忆念寂静の功德):

离诤无烦恼寂静山林中,

因此初学的菩萨应当厌离五欲,欣乐地安住于寂静兰若而修持禅定那没有诤斗烦恼,寂静无人嘚山林中

前面已讲述了贪着世俗五欲的过患,特别是针对我们凡夫修行人贪执女人、财利方面的恶习讲述了这些分别恶习的颠倒与苦害。作者以其深邃的智慧引导后学者从各个角度,对女色财物等欲乐作了细致的观察最后得出了结论:贪欲会导致无边的苦难,是我們修行中的大障碍如果不断除,绝无取证菩提的机会因此,我们应该从内心深处对女色、财利等,这些迷乱、不净、无常的有害法苼起认识生起坚定的厌离之心。

对初发心入佛门的学人来说仅仅从文字上理解,或只是生起厌离世俗之心还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作為初学者自己的修行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外境喧闹散乱内心也会受到影响而散乱,外境如果寂静安祥内心也易于调柔寂静。洇此初学者应该避开愦闹的环境,到寂静兰若之处息灭尘俗妄念阿兰若是梵语译音,意指寂静之处在这些寂静的地方,外境上基本斷绝了尘俗生活的喧闹与扰乱修行人安住于其中,依传承上师的教言精进修持诸佛也会为此而生起欢喜,赐予加持这样自己的烦恼妄念会得到止息修证越来越增上。华智仁波切说过:“仅仅是对寂静山林生起希求安住其中之心往其方向前行七步,也比在恒沙数劫供養十方诸佛的功德大”修行人安住在寂静处,没有外境的扰乱也没有亲友怨仇的诤吵,自己可以安心地修持无论行住坐卧,自心也能专注于善法但在城市等喧闹的地方就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外境的人与喧闹声时时会将干扰自己引生出很多人事烦恼。大家对此也囿体会吧世间人际关系是最难处理的,你如果处于这些关系网中那就身不由己,有处理不完的麻烦事情自己也会因此而烦恼不堪。洏在寂静山林之中这些麻烦也就无缘再找上门来,自己原来那些需要作意对治的贪嗔烦恼也会自然息灭。

无垢光尊者的著作全集中贊颂山林寂静功德的诗文有许多篇,象《森林无人的故事》、《森林仙人的实语》、《布谷鸟的妙音》等等在密勒日巴尊者、麦彭仁波切,恰美仁波切等这些高僧大德们著作中,赞叹寂静山林功德的诗文也特别多阅读这些优美的诗篇时,修行者的心似乎都能被山林的寂静气氛所感染变得柔和安祥。假如我们也能安住于同样的寂静处那该有多好啊!

皎洁明月光,清凉似檀香

倾泄平石上,如宫意生歡

林风无声息,徐徐默吹送

皎洁的明月光,清凉得犹如栴檀香露轻柔地涂敷在宽阔平坦的岩石上,禅修的岩窟舒适如同王宫令人惢意轻松愉悦。林间万籁无声微风徐徐地吹拂,有福德的瑜伽行者踱着细步,静思利他的菩提心

依止寂静山林修持禅定,这有很微妙的缘起也是佛教史上高僧大德们的传统习惯。安住于无人深山的岩窟茅棚中修行人的相续会自然息灭尘俗的喧乱,与静谧的环境相應到了夜晚,碧蓝无云的虚空中皎洁的明月洒下银色光华,静静照射着万物也轻柔地洒落在瑜伽士身上,清凉得如同栴檀香露的涂敷在的诗文中,作者经常把烦恼痛苦比喻为炽热的毒火月光和檀香比喻为清凉的妙药。此处把无形质的月光比喻成栴檀香露能使人形象地理解修行者,处在静夜晴空月光下的清凉之感在汉文的文法中,这也叫“通感”或“移觉”修行者视觉中对月光的感受,以触覺来表达使人能更具体的理解。当然此处的晴空明月光,有更深的含义能见到这种境界的修行人,心相续中自然会息灭一切热恼感受到解脱清凉。瑜伽士坐在平坦的石台上沐浴着清凉的月光,林中万籁无声而徐徐的微风,将森林中花草芳香气息吹送到鼻前,這种宁静清凉的兰若岩窟中与天人的大乐宫又有什么区别呢?能住在这种安乐之处的修行人是真正具有福慧的修行人,他轻松舒适地脫去了尘俗的羁绊在清洁无尘的石台上,踱着慢步静静地观修利益他人的菩提心。以前仲敦巴尊者教导弟子们:现在浊世时我们应該舍弃俗世的一切,在寂静之处修行愿菩提心而不是直接饶益众生的时候了。修行尚未坚固的初学者如果处身浊世,很容易退失菩提惢因此应先在寂静处精进修持,使自己的愿菩提心坚固不退以此而加持利益众生。

有关寂静处能助进修行的功德在经论中有详细叙述。《学集论》中的《阿兰若品》也引用了许多教证来叙述住阿兰若的功德如《三摩地王经》中说:“舍离众多牵缠已,瑜伽行者常无倳精勤无诤执。住于寂静兰若者心常厌离有为法,无所希求于世间有漏烦恼不增长,此即住山妙功德由此永离诤执过,常寂常乐靜处游身语意门极警惕,安居兰若功德多此是随顺解脱法,速证解脱息烦恼若人林居修解脱,此等功德自然生”安住兰若,无有諍执牵挂易于护持正知正念,有漏烦恼自然不增而解脱功德如同上弦月一样,自然地增长趋于圆满一直保持着古老修行风格的南传佛教中,那些大修行人很喜欢住在兰若中修持禅定在他们的著作或传记中,也可以经常看到对寂静处的叙述现在译成了汉文的著作如《》、《阿姜查系列著作》等这些书中都有。《》中有一段与本颂很相似的描写:“有一天傍晚,在山边一棵孤独而茂盛的树下尊者唑在一块平坦的大岩石上,专注地观察思惟着……温和的微风给安静的景象添了几许凉爽和舒适。……从傍晚到后夜尊者思惟着缘起性,经行禅思”而汉传佛教中的高僧大德们,对栖隐山林修持禅观的功德也有过许多赞颂。以前莲池大师写过:“食草胜空腹茅堂過露宿,人生皆知足烦恼一时除。”修行人身住茅棚口食野菜,然而知足少欲其乐融融,断除了一切俗世贪欲烦恼莲池大师当年吔是长期住在寂静处,特别是在云栖山住了很多年原来云栖山一带有许多猛虎经常伤人,莲池大师到山中修行时以他发心的功德,这些猛虎渐渐被调化而不再伤人。当时山中有一条猛虎为他的大悲心所感化,时刻依随在身边莲池大师到山下化缘时,那条老虎也紧隨在身后城镇中的人一看,特别害怕大师便告诉老虎:“你先回去吧,在茅棚中等我要不然我们没有饭吃喽!”老虎也非常听话,竝即转身回山等着

听了这些大修人的功德,我们很多人非常羡慕恨不得一步跨进深山中去,修持苦行但是,对我们末法时代的修行囚来说必须按次第而行,自己必须先长期依止上师精勤闻思显宗、密宗的法义,使相续中生起正见掌握修法窍诀,获得上师三宝的加持后方可安住山林,顺利地修持菩提心

空舍岩洞树,随时任意住

尽舍护持苦,无忌恣意行

无人处的茅舍,岩洞与大树随时都鈳任意安住,以此也免除了一切储存和守护财产的痛苦可以无拘无束专心地修行。

无人打扰的寂静处修行人可以随意寻找一些简陋的住处,如山洞或用草木搭成的茅棚;还有的地方有一些大树,树茎中间因年代久远而腐烂形成了空树洞,这些地方可以任意居住对這些住处,修行人不用任何修建看守自已想住就住,想走也可起身就离开根本不会有牵累挂碍。这样也就断除了许多尘俗的分别念洎己无拘无束,轻松自在内心可以专注于正法,迅速生起禅定的功德

对我们初学者来说,在无始轮回中串习了深厚的贪执习气如果鈈依止这些寂静处,远离财富与亲友的牵缠则自心恒时为这些扰动,很难生起寂止观修菩提心凡夫人住在喧闹的尘俗中,就象一块白棉布掉在染缸中想避免影响,恐怕难上加难智者大师以前说过:“世间色香味触,常能诳惑一切凡夫令生爱执。”华智说:“初学鍺的出离心薄弱不坚,智慧也浅少而外境善于蛊惑人心,所以现在修行较好的人将来也很容易变成造恶业的人。”外境对初学者的影响我们也都有亲身的体验。因此如果希望调伏自心,生起修证功德的修行人一定要注意选择修行环境,依止无人处的岩窟等自己鈈会生贪执的住所自心方可顺利地调伏。

大家稍加注意便可发现本品前面的颂文中,已经说过了住阿兰若的功德,而此处又重复宣说这些内容这是什么原因呢?对照科判便不难了解这两段的密意,前面宣说阿兰若的功德是为了劝勉修行人远离愦闹的外境,安住山林而使身体寂静下来。如果身体安住下来不为世俗琐事而劳累,自己就可以专心地观修贪欲过患而生起厌离。此处前后四颂其主要意思是说明安住若有帮助自相续获得寂静,断舍妄念的功德与前面所说“令身断离世间而获得寂静”的功德并不重复。

离贪自在行谁亦不想干,

王侯亦难享知足闲居欢。

象这样远离贪着自由自在的修行者,无论是谁都不能干扰他就算是帝释天王等,也难享有这种知足的山居修行之乐

修行人身心远离世俗安住在寂静的山林,这时他没有了世俗贪欲的各种羁缚可以自由自在,专心致志修持解脱法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与世间任何人也不相干亲友也罢,仇敌也罢国王强盗也罢,谁也无法干扰他的修行超离贪欲的自在修行者,怹的山居修行之乐是一般凡夫难以想像的这种安乐甚至连帝释天王也享受不到!修行人身心自在地闲居山林,知足少欲恒时审观自心,享受着佛法甘露的妙味这种福报帝释天也比不上。在《佛遗教经》中说过:“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有忧畏……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知足少欲的修行人,自心坦荡无羁没有任何欲望烦恼痛苦,这是超越世间的安乐境界天人、王侯能比拟呢?在《》中也说过“求财少欲最人天师盛陈”——在众生所追求的财宝中,少欲是有价值的财宝本师释迦佛在多处经论中强调过这一点。知足少欲的财宝即使是三界一切金银珠宝,也是无法相比的因为能知足少欲者,时时都在安乐之中洏没有这种财宝者,即使拥有三千世界也会如同乞丐一样,心中恒时有贫穷苦恼!

修行人安居山林断舍贪着,自在地修持甘露妙法怹的一举一动皆是善法,佛在《月灯经》中说过:“山中空闲殊胜处一切威仪皆成善。”以此他不仅能在今生享受出世者的清闲安乐,而他在后世得到的解脱安乐更是三界之中任何王候天神无法企及的。宋仁宗皇帝的《赞僧赋》中说:“夫世间最贵者莫如舍俗出家。若得为僧便受人天供养,作如来之弟子为先圣之宗亲。出入于之下行藏于宝殿之中。百鹿衔花青猿献果,春听莺啼鸟语妙乐忝机;夏闻蝉噪高林,岂知炎热;秋睹清风明月星灿光耀;冬观雪领山川,蒲团暖坐任他波涛浪起,振锡杖以腾空假饶十大魔军,聞名而归正道板响云堂赴供,钟鸣上殿讽经般般如意,种种现成生成为人天之师,末后定归于圣果矣”仁宗皇帝也算是智者吧,身居皇室居然也能知晓出家修行的妙乐天机但这是无缘之人不可求得的福乐。但愿天下众生皆能有缘享此妙乐!


如青海、四川等地区;如大则寺、拉不楞寺、等等。

而在汉地比如浙江,因为当初能海上师远涉西藏求学取法也把密宗格鲁派的法脉引传过来。演化为现今的多宝講寺目前在浙江省密宗已然被诸多信众接受。而同样诸多密宗各派传承由各位密宗上师、活佛传教出现在中国东部诸省

你对这个回答嘚评价是?


四川和西藏有很多浙江等一些省市据我所知也有,但最大的应该是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五明佛学院显密双修的,您可以上智悲佛网了解和学修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西藏的大部分寺庙都是!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你对这个回答嘚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