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中那位神的坐骑是寻找白马王子,手拿一把剑,左右是文武将,叫西天左圣总

中国道教古代神话人物图鉴
中国道教古代神话人物图鉴
在天地还没有开辟以前,宇宙就像是一个大鸡蛋一样混沌一团。有个叫做盘古的巨人在这个“大鸡蛋”中一直酣睡了约18000年后醒来,盘古凭借着自己的神力把天地开辟出来了。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右眼变成了月亮;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夜空的星星;他的身体变成了东、西、南、北四极和雄伟的三山五岳;血液变成了江河;牙齿、骨骼和骨髓变成了地下矿藏;皮肤和汗毛变成了大地上的草木;汗水变成了雨露。
2& 三清,道教用语。总称谓是“虚无自然大罗三清三境三宝天尊”,位于玉几下三宝景阳宫。指道教所尊的玉清、上清、太清三清境。也指居于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所谓玉清境、上清境、太清境是所居仙境的区别
3 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又名“玉清元始天尊”。在“三清”之中位为最尊,也是道教神仙中的第一位尊神。《历代神仙通鉴》称他为“主持天界之祖”。他的地位虽然高,但出现却比太上老君要晚。道教形成初期并无“元始天尊”的说法,《太平经》《想尔注》等均无记载。在中国神话传说中,也无来历可寻。4 灵宝天尊
别名: 通天教主,灵宝道君,太上道君
灵宝天尊名经宝,居三清的第二位,又称上清大帝或灵宝道君,由元始天王的赤太无元玄黄之气化生,手捧玉如意。由太元圣母体内降生以后,暂住在三十五天之上的禹余天上清真境内的蕊珠阙七映紫霞房中。日夜吸纳玉晨精气、庆云紫烟,凝神集气,幻化成型,然后转世托胎于西方绿那玉国,寄胎于洪氏,育形为人的肉体。其母怀胎三千七百年,方才将他诞生于西那天郁察山浮罗峰下。到年长之后,开始参悟道真,一心追求至道。他坐在七宝笃林下,苦思百日,而后遇到元始天尊降临,授予他灵宝大乘之法妙经十部,灵宝天尊遂修成得道。
&5 道德天尊
道教的创始人,也称:老子、太上道祖、道德天尊。坐骑为青牛。在庄严肃穆的道教三清大殿中.
关于老子,历史上其实不只是李耳一人。上古时老子为仓颉,西周时老子为伯阳父,春秋时老子为李耳,战国时老子为周太史儋,东汉时老子为“三张”。太上老君,是多神合成的形象,其中以“三张”的成分居多,应是道教嗣师张衡。
在《封神演义》中太上老君是八景宫的最高神祇,他与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都是鸿钧老祖的徒弟,是鸿钧老祖的大徒弟,这样他是姜子牙的师伯。书中有记载老子一气化三清的由来。
在《西游记》中太上老君他住在兜率宫练金丹,常骑青牛。& 他有个法宝叫金钢琢,非常厉害,在捉拿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时立下功劳,却又被他的青牛偷去,在金斗洞多次斗败孙悟空、托塔天王、十八罗汉等神仙,最后老君宝扇一扇,收走了金钢琢,降服了青牛精。他是一个息事宁人,轻易不与人争斗的老好人。
6 鸿钧道人
鸿钧道人也叫鸿钧老祖,在小说《封神演义》中称为鸿钧道人,为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的师傅。在小说中,鸿钧道人为众仙之祖,也称“鸿元老祖”。鸿元指天地未开、虚空未分之际的宇宙本始状态。有“先有鸿钧后有天”之说。也有一说鸿钧老祖便是盘古(另有部分道教徒称元始天尊的前身是盘古)。
一道传三友,指的是鸿钧道人之大道传老子、元始和通天教主三人,三人皆是道门正宗领袖,这三人是鸿钧道人的嫡系传人,皆是混元大罗金仙,历万劫不磨之体-----也就是圣人。二教阐截分,指道门划分出阐截二教,元始主阐教,通天主截教。接引与准提是西方教两位教主。他们皆称鸿钧道人为 老师,说明他们乃可能听过鸿钧道人的讲道,但是没有得到嫡系的传授,所以虽然经过万般磨难,也修成混元大罗金仙,历万劫不磨之体-----圣人7&&&& 六御
中央玉皇大帝 妻:王母娘娘,又称为 西王母北方北极中天紫微大帝南方南极长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为元始天王九子。东方东极青华大帝太乙救苦天尊西方太极天皇大帝 (手下:八大元帅,五极战神(天空战神,大地战神,人中战神,北极战神和南极战神))大地之母: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
8 玉皇大帝
玉皇大帝,全称“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又称“昊天通明宫玉皇大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居住在玉清宫。道教认为玉皇为众神之王,在道教神阶中修为境界不是最高,但是神权最大。玉皇上帝除统领天、地、人三界神灵之外,还管理宇宙万物的兴隆衰败、吉凶祸福。
神诞之日为正月初九日(阴历)。道教宫观要举行金箓醮仪,称“玉皇会”。参加醮仪的道士和道教信徒都要祭拜玉皇大帝,行“斋天”大礼,以祈福延寿。
十二月二十五日传称是玉皇大帝下巡人间的日子,旧时道观和民间都要烧香念经,迎送玉皇大帝。
ps: 玉皇和西王母并非夫妻。
9 北方北极中天紫微大帝
紫微大帝。紫微本是道教神,全称为“中天紫微北极太皇大帝”, 紫微又叫紫微垣、紫宫,位处三垣之中的中垣,是星座上属帝王之所居,皇宫又叫紫禁城即是这一来历。紫微大帝在道教和佛教诸天中的形象都是一中年帝王像。是道教四御之一,地位仅次于玉皇大帝。
北极紫微大帝位居天的中央,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及四时节气等自然现象,在中国古代民间极受崇拜。
紫微北极大帝在全国许多地区供奉,它来源于我国古代的星辰崇拜。
紫徽大帝的神诞日相传是农历四月十八日。
10 南方南极长生大帝
南方南极长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传说经常供奉这位仙神,可以使人健康长寿,这位仙神就是南极仙翁。南极仙翁,又称南极真君、长生大帝,因为他主寿,所以又叫“寿星”或“老人星”。
管生死,雷霆
南极长生大帝全称“高上神霄玉清真王长生大帝统天元圣天尊”,居高上神霄玉清府,简称神雷玉府。南极长生大帝协助玉皇执掌人间寿天祸福.
11 东方东极青华大帝
东极青华大帝又称太乙救苦天尊。太乙救苦天尊有“寻声救苦天尊”、“十方救苦天尊”等号,简称救苦天尊。相传其为玉皇大帝二侍者之一,配合玉帝统御万类。道教说他由青玄上帝神化而来,誓愿救度一切众生,所以炁化救苦天尊以度世。
太乙救苦天尊在地府的法身名叫“鬼王” ,其圣号全称为“幽冥教主冥司面然鬼王甶孑大帝”。
12 天皇大帝又称勾陈大帝,全称是 勾陈上官天皇大帝
天皇大帝与北极紫微大帝一样源于我国古代星辰崇拜.勾陈大帝的职能为:协助玉皇大帝执掌南北两极和天、地、人三才,统御众星,并主持人间兵革之事。
勾陈大帝在三清四御系统中,在四御内列第三:尊号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入住勾陈宫、南极降霄宫,位同北极却为枢纽,而天皇也随天而精,上应始无炁,三炁之下,万天之上谓之万雷句陈,幻化之身齐七七又七七之数,所以有五千九百二十有九之多。掌管直符灵动九天界,主御群妖灵者,手执万神图,总御万星,尊原始符昭,其乃妖族大帝,坐驾是&华盖云香车&。
13 大地之母&&&&&&& 盘古之后第三位诞生的大神叫做后土。便是现在非常有名的后土皇地只,又称后土娘娘。她掌阴阳,育万物,被称为大地之母。是最早的地上之王。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祗是道教尊神“四御”中的第四位天神,简称“后土”,俗称“后土娘娘”。与主持天界的玉皇大帝相配台,为主宰大地山川的的女性神。
土皇是道教的地神。中国古代就有地神,即后土,职掌阴阳造化、山河秀丽。道教以后土为仅次于三清的四御神之一,神号为承天效法厚德光大后土皇地祗。南北朝时期,道教的宇宙创世理论有很大发展,对於神仙所居的天界作了区分。北周宇文邕撰《无上秘要》有“三界品”,将天分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二十八天,以及无色界之上的四梵天,合为三十二天。&
14&& 王母娘娘
传说中的女神。原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大神,后于流传过程中逐渐女性化与温和化,而成为慈祥的女神。相传王母住在昆仑仙岛,王母的瑶池蟠桃园,园里种有蟠桃,食之可长生不老。亦称为金母、瑶池金母、瑶池圣母、西王母。
在正统道教神系中,玉皇大帝与西王母并非夫妻关系,西王母是先天阴气凝聚而成,是所有女仙之首、掌管昆仑仙岛。而所有男仙之首为先天阳气凝聚而成的东王公,其掌管蓬莱仙岛。而玉皇为群仙之首,众神之主。西王母的出现比玉皇要早,所以他们不是夫妻。只有中国民间的故事和小说,才认为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是夫妻。
15 九天玄女
九天玄女简称玄女,俗称九天娘娘、九天玄女娘娘。原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后经道教增饰奉为女仙。 传说她是一位法力无边的女神。因除暴安民有功,玉皇大帝才敕封她为九天玄女、九天圣母。 虽然他在民俗信仰中的地位并不显赫,但她是一个正义之神,形象经常出现在古典小说之中,成为扶助英雄铲恶除暴的应命女仙,故而她在道教神仙中的地位亦常重要。道教传说中善兵法战胜之术的女神。
九天圣母乃上古之玄鸟,人头鸟身,奉天命生于下契,事唐虞为司徒,封于商,传十三代太乙为成汤,建立商朝。据史书及神话传说记载:她是西灵圣母元君之弟子,又是黄帝之军师。鉴于她所造能出奇制胜的“天书”兵法,堪称得是中国上古第一位杰出的女军事家。
16 女娲娘娘
女娲娘娘:女娲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一位古神。传说女娲能化生万物,每天至少能创造化育出70样东西来,她的一段肠子就曾经化生出10个神祗。女娲最伟大的创世业绩,表现为抟土造人和练石补天。
创建了婚姻制度,自己充当人类第一个媒人,把男子和女子配合起来,让人们懂得“造人”的方法,依靠自己的力量传种接代,繁衍下去。因此,这位中国第一媒人便被后世称为“媒神”,也就是婚姻之神媒人之祖。
17 五方五老:
&&& 南方南极观音
东方崇恩圣帝
三岛十洲仙翁东华大帝君(即东王公,名"金蝉氏",号木公)
北方北极玄灵斗姆元君(佛教中二十诸天的摩利支天)
中央黄极黄角大仙
天皇氏是天地开辟以后最早的三位帝王之一
“天皇”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名号,出现在远古中国。先是在三皇五帝时代,后来在唐代,都曾有最高统治者被称为“天皇”。“天”来自“盖天论”,为“三才”之首;“皇”的意思是王者头戴白色大羽冠。天皇作为日本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源于中国道教。
天皇氏,姓望,名获,字文生;别号防五、天灵;地皇氏之父,人皇氏之祖父;“五龙”之首;古越族;以木德王天下;治所在良渚古城中的莫角山台址上
神农氏,别名:五谷帝仙,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继伏羲以后,神农氏是又一个对中华民族颇多贡献的传奇人物。他发明了农耕技术而号神农氏,因以火德王,又称炎帝。
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以功绩显赫,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并被后世尊为农业之神。相传一日,他尝草时误食一毒草--断肠草而死。
三皇之一。旧有三皇五帝之称,三皇曰天皇、地皇、人皇。唐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人皇九头,乘云车,驾六羽,出谷口,兄弟九人,分长九州,各立城邑,凡一百五十世,合四万五千六百年。”
人皇九头实际应该是人皇氏族有九个头领——部落联盟首领,崇阳山就是分掌管九州的首领们盟会、祭祖的圣地。
21 五岳帝君:东岳泰山天齐仁圣大帝
南岳衡山司天昭圣大帝
中岳嵩山中天崇圣大帝北岳恒山安天玄圣大帝
西岳华山金天愿圣大帝
22 东岳大帝
又称泰山神,其身世众说纷纭,有金虹氏说、太昊说、盘古说、天孙说、黄飞虎说等。泰山神作为泰山的化身,是上天与人间沟通的神圣使者,是历代帝王受命于天,治理天下的保护神。根据中国古老的阴阳五行学说,泰山位居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也是万物发祥之地,因此泰山神具有主生、主死的重要职能,并由此延伸出几项具体职能:新旧相代,固国安民;延年益寿,长命成仙;福禄官职,贵贱高下;生死之期,鬼魂之统。
东岳大帝是我国民众普遍信奉的神通广大的一位尊神,我国历史上的历代帝王,从秦始皇到清乾隆帝,都曾接撞到泰山进行过封禅祭扫活动。泰山封禅
23 西岳大帝
西岳大帝乃五岳之一,主管世界珍宝五金之属,陶铸坑冶,兼羽毛飞禽之类。
西岳大帝的形象是“称华山神眼白袍,戴太初九流之冠,佩开天通真之印,乘白龙,领仙官王女四千一百人。
南岳衡山为五岳之一,而南岳大帝为古代神话人物之一,历史记载不详。
至于南岳大帝的神职,《历代神仙通鉴》卷四认为其主于世界分野之地,兼督鳞甲水族变化等事。
25 北岳大帝
是五岳大帝之一,来历说法亦不一。唐代封北岳为「安天王」,宋代加封北岳为「安天元圣帝」。道教对北岳大帝亦加尊崇。
北岳大帝的神职是主世界江河湖海淮济任渭,兼虎豹走兽之类,虺蛇昆虫,四足多足等属。
北岳大帝的形象,《云发七签》说:北岳神君服元流之袍,戴太真冥冥之冠,佩长津悟真之印,乘黑龙,领仙人玉女七千人。
26 中岳大帝&&& 中岳嵩山,包括太室山和少室山,因其邻近洛水和古都洛阳,故在五岳中地位较高。所以很早就获得历代统治者尊崇。为五岳中始封五帝者。《中岳嵩山太室石闻铭》载:嵩高神君,岱气最纯。春生万物,肤寸起云。并天四海,莫不蒙思。圣朝肃敬,众庶所尊。
嵩山东为太室,西为少室。可知嵩山之神的形象,曾是半人半兽,正是人类早期所造之神在形象上的显著特点之一。
中岳大帝的神职:主世界地泽川谷沟渠山林树木之属。
中岳嵩高君,领他官玉女三万人。中岳君服黄素之饱,戴黄玉太乙之冠,佩神宗阳和之印,乘黄龙,从群官。中岳五土之主,太上常用三天真人有德望者以居之。
27 五耪婢:
东方岁星木德真君 && &&& 南方荧惑火德真君
&&& 西方太白金德真君
北方辰星水德真君 &&&& 中央镇星土德真君
28 东方木德重华星君
东方岁星真皇君(又称木德真君),名澄澜,字清凝。
东方木德真君「主发生万物,变惨为舒。如世人运气逢遇,多有福庆,宜弘善迎之」。
29 南方火德荧惑星君
南方荧惑真皇君(又称火德真君),姓浩空,讳维淳,字散融。
南方火德真君「主长养万物,烛幽洞微。如世人运气逢遇,多有灾厄疾病之尤,宜弘善以迎之」。
30 西方金德太白星君
西方太白真皇君(又称金德真君),姓浩空,名德标。
西方金德真君「主就敛万物,告成功肃。如世人运气逢遇,多有灾怪刑狱之咎,宜弘善而迎之」。主刀兵将军肃杀之威。
31 北方水德伺辰星君
北方辰星真皇君(又称水德真君),名启垣,字积原。
北方水德真君主「通利万物,含真娠灵。如世人运气逢遇,多有灾滞劾掠之苦,宜弘善而迎之」。
32 中央土德地侯星君
中央镇星真皇君(又称土德真君),名藏睦,字耽延。
中央土德真君「主四时广育万类,成功不愆。如世人运气逢遇,多有忧塞刑律之厄,宜弘善以迎之」。
33 三官大帝,即天官、地官、水官,亦称“三官”,又称“三元”,为道教较早供祀的神灵。一说天官为唐尧,地官为虞舜,水官为大禹。道经称: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道教奉天、地、水三神,亦叫三官,天官即其中之一。天官名为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隶
属玉清境。天官由青黄白三气结成,总主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间,校定人之罪福,
故称“天官赐福”。旧时用作祈福消灾的吉利话。
地官赦罪:地官名为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隶属上清境。地官由元洞混灵之气和极黄之精结成,总主五帝五岳诸地神仙。每逢七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赦罪。
奉祀:天地水三官以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和十月十五日为神诞之日,道教徒都进庙烧香奉祀,或建金箓、黄箓道场,以祈福消灾。
水官解厄:水官名为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洞阴大帝,隶属于玉清境。水官由风泽之气和晨浩之精结成,总主水中诸大神仙。每逢十月十五日,即来人间,校戒罪福,为人消灾。
十月望为下元节,俗传水宫解厄之辰,亦有持斋诵经者。”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缓死刑执行日期的规定。37 四值功曹
道教所奉的的天庭中值年﹑值月﹑值日﹑值时四神。相当于天界的值班神仙。 这四神分别是值年神李丙 、 值月神黄承乙 、 值日神周登 、值时神刘洪。38 四值功曹是道教所信奉的值年,值月,值日,值时的四位小神。功曹本是人间官吏的名称。道教理论家在编织神仙天廷世界时,也给玉帝等高级神明配备了这一官职。
四值功曹以值日功曹最累,因为他每日当班司事,有叫当值功曹。
“功曹”本来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不大的官职,后来就被运用到道教的神话中,作为玉皇大帝的下属。他们的主要任务是记录人和神的功绩,同时也是守护神。 根据道家的说法,道士们所有的祈祷文在焚烧后,就是由他们呈送给各位大神的。所以,在各种道教仪式和宗教场合中,他们都是重要的人物。值年神李丙
值月神黄承乙
& 值日神周登值时神刘洪
张天师张道陵,许天师许逊,萨天师萨守坚,葛天师葛玄
张道陵字辅汉,是张良的八世孙。他身长九尺三寸,浓眉大脸,红顶绿眼,鼻子高挺,眼睛有三个角。垂手过膝,有浓密的胡子,龙行虎步,十分威武。汉光武进武十年生于天目山,他母亲梦见巨人自称是魁星下降。身穿锦绣并且拿了一枝奇花给她。他母亲接过来就醒了,只觉得满室异香,整月不散。由此感应而怀孕,张道陵诞生那天,有黄云笼罩在房子上,紫气弥漫在庭院中。房间里光华如有日月照耀,并且又闻到梦中的异香,久久不散。
道教的创始人,被尊为第一代天师
为晋代道人许逊,字敬之,号旌阳,南昌(今江西)人,又称“许真君”。许逊生于吴赤乌,其母先梦金风衔珠,坠落怀中,遂受孕而生。
他与吴君共同隐遁,至庐江口,遇船工,化度之,教其服草,授以神仙之术。后遇上圣真人传授太上灵宝净明法,有斩邪擒妖之道法。不久游豫章,遇一少年名慎郎,乃蛟蜃精所化,数兴洪水危害江西,遂化为黑牛,率弟子杀之,为江西翦除水患。自此,许逊道法大显,声名遗迩,求拜弟子甚多。
萨天师,又称萨真人,崇恩真君。相传为宋代著名道士萨守坚,号全阳子。自称汾阳萨客。萨守坚少时本为医生,因医术不太高明,开错药而吃死了人,于是弃医从道。曾师从于第三十代天师虚静先生、林灵素及王恃宸。据《三教搜神大全》卷二、《列仙全传》卷八、《历代神仙通鉴》卷二十记载,虚静先生传其咒枣秘术,王侍宸传其雷法,林灵素传其宝扇一把。萨守坚学成秘法后,用咒枣术济贫拔苦,用雷法铲奸除害,用宝扇为民报冤。于是道法大显,闻名遐迩。后被称为“崇恩真君”,又被玉帝封为“天枢领位真人”。
师姓葛,名玄,字孝先,丹阳句容(今江西句窖)人。三国时的方士,据《抱朴子》记载,曾经从左慈学道,修炼道术,受《九鼎丹经》、《太清丹经》、《金液丹经》等,并受诸秘诀,后以之俱传郑隐,相传他在江西阁皂山修道,常辟谷服饵,擅符咒诸法。道教尊其为“葛仙公”,又称“太级左仙公”。
道教和民间关于他的传说很多,有的说他能将口中吐出的饭粒变成成千上万只蜂,能使顽石走路,蛤蟆、昆虫、燕雀能在他的指挥下台五音六律翩翩起舞,能从井里取钱请客喝酒,能画符箓为民祈雨,有的说他能拿妖捉怪,曾经在酒店鞭打妖邪,为一秀才解除蛇精缠身,焚邪庙恶小鬼,有的说他曾随孙权出游,沉于江中,数旬而归,有的说他曾给屈家二女仙丹,使二人服后成仙而去,有的说他曾在石壁炼食丹药,不小心掉下一粒,一鸟吃后,即成仙鹤,有的说他功行圆满后,东华帝君录其名入仙籍。总之,其仙迹十分广泛。
东方安宝华林青灵始老,号曰苍帝,姓阎讳开明,字灵威仰。头戴青精玉冠,衣九气青羽衣。常驾苍龙,建鹑旗,从神甲乙,官将九十万人.上导九天之和气,下引九泉之流芳,养二仪以长存,护阴阳以永昌.
南方梵宝昌阳丹灵真老,号曰赤帝,姓洞浮,讳极炎,字赤熛弩。头戴赤精玉冠,衣三气丹羽飞衣.常驾丹龙,建朱旗,从神丙丁,官将三十万人。 上导泰清玄元之灵化,下和三气之陶镕,令万物之永存,运天精之南夏.
中央玉宝元灵元老,号曰黄帝,姓通班,讳元氏,字含枢纽。头戴黄精玉冠,衣五色飞衣。常驾黄龙,建黄旗,从神戊己,官将十二万人.上等自然之和,下旋五土之灵,天地守以不亏,阴阳用之不倾.
西方七宝金门皓灵皇老,号曰白帝,姓上金,讳昌开,字曜魄宝,一字白招拒。头戴白精玉冠,衣白羽飞衣。常驾白龙,建素旗,从神庚辛,官将七十万人. 上导洪精于上天,下和众生于灵衢.
北方洞阴朔单郁绝五灵玄老,号曰黑帝,姓黑节,讳灵会,字隐侯局,一字叶光纪。头戴玄精玉冠,衣玄羽飞衣。 常驾黑龙,建皂旗,从神壬癸,官将五十万人。上导五帝之流气,下拯生生之众和,护二仪而不倾,保群命以永安.
44& 四渎龙神
四渎龙神,鄱阳湖中的水神,掌管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四大水脉。
据说,上古时这鄱阳湖中的鲥鱼,也和普天下鲥鱼一样,额前光洁如镜,本无红点。相传后来大禹治水之时,有个唤作"无支祁”的妖怪,在长江中游鄱阳湖附近为害作乱,堵塞水路,引得这鄱阳湖也是洪水滔天,淹死了许多百姓,把这方圆数百里之内俱都变成泽国。
那东海龙王得知之后,便派他的太子小龙王前来鄱阳湖镇妖安民。小龙王法力高强,来到此地一举成功。因其功勋甚著,小龙王后来便被天庭封为"四渎龙神”,掌管长江、黄河、淮河、济水四大水脉;而与长江声息相通的鄱阳大泽,也成了四渎龙神的一处洞府。
打这以后,东海老龙王每年四五月间,便派鲥鱼精捎带家书给小龙王。家书递达之后,四渎小龙王便会用朱笔在这鲥鱼头上点上一点,作为它已将家书送到的凭证。
45 东海龙王敖广
神话传说中在水里统领水族的王,掌管兴云降雨。龙是中国古代神话的四灵之一。而东海龙王为四王之首,原因在于龙王怕火,而东海龙王手中握有火种。
东海龙王敖广在中国东方为尊位,按周易来说东为阳,所以东海龙王排第一也就理所应当的了。
46& 南海龙王
南海龙王,名字叫敖钦,南海龙王是奉玉帝之命管理海洋的神仙,南海龙王的职责是管理海洋中的生灵,在人间司风管雨,统帅无数虾兵蟹将。唐僧西天取经,南海龙王曾多次帮忙,或去兴风作雨,或率兵助阵。
南海龙王,即南海之神(祝融、民间称洪圣爷)的化身。南海龙王被认为与降水相关,遇到大旱或大涝的年景,百姓就认为是龙王发威惩罚众生,所以龙王在众神之中是一个严厉而有几分凶恶的神。中国东部的广大地区由于多受旱涝灾,民间为祈求风调雨顺,建有龙王庙来供拜龙王。庙内多设坐像,通常只立有一位龙王。&
47 西海龙王
西海龙王是四海龙王之一。西游记小白龙的老爸
一千三百多年以前,天山脚下有一个美丽的大海,俗名西海,人称博斯腾湖。 西海岸上是广阔无垠的草原,各族牧民在这里生息繁衍。他们凭勤劳的双手,使草原上牛羊成群、鲜花盛开,人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 有一年,突然天降大旱,百草枯死,牛羊死亡,人们只能眼看着茫茫无边的西海而叹息。 草原大旱的消息传到天庭后,玉皇大帝当即指派青沙龙前往西海,解除旱灾。 青沙龙受命后,带领家眷随从腾云驾雾飞降九天,来到西海,从此被称为西海龙王。青沙龙视察旱情后,立即向玉皇大帝呈递奏章,要求拨水。当时,普天之下均遭恶旱,其他江海无法救援,玉皇大帝只能命令西海龙王就地解决。 西海龙王无可奈何,只好将西海之水一口吞去三分之二,然后飞上天空,将水普降草原。青沙龙不顾自己龙宫安危,吸水降雨,使千里草原得救,然而西海从此却变成了一个小湖,也就是现在的博斯腾湖。
48 北海龙王
北海龙王是神话传说中在水里统领水族的王,掌管兴云降雨。龙是中国古代神话的四灵之一,同时又是帝王的象征(真龙天子)。龙王之职就是兴云布雨,为人消灭炎热和烦恼,龙王治水成了民间普遍的信仰。
49 六丁六甲
六丁六甲是道教传说中的一种护法神将。
六丁六甲与四值功曹、二十八宿、三十六天将、七十二地煞等同为道教的护法神将,经常在禳灾中被道士召请,厉行风雷,制伏鬼神。六丁为丁卯、丁巳、丁未、丁酉、丁亥、丁丑,是为阴神。六甲为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是为阳神。据说六丁六甲为天帝役使,能“行风雷,制鬼神”。道士可用符箓召请之。
六丁六甲神位虽小,但在道教中却非常重要,经常被道士所役使。
丁卯神司马卿,丁丑神赵子任(玉),丁亥神张文通,丁酉神臧文公,丁未神石叔通,丁巳神崔石(巨)卿,六甲神为:甲子神王文卿,甲成神展子江,甲申神扈文长,甲午神卫上(韦玉)卿,甲辰神孟非卿,甲寅神明文章。
八仙 :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
5 0 汉钟离,复姓钟离,名权,字寂道,号云房子,是八仙之中成仙较早且名气较大的一个,因为原型为东汉大将,故又被称做汉钟离。他后来被全真教尊为北五祖之一,道号正阳真人。元世祖封其为正阳开悟传道真君,元武宗加封为正阳开悟传道重教帝君。
52 吕洞宾,道教后天尊神,号「玉清内相金阙选仙纯阳演正景化孚佑帝君三曹主宰兴行妙道天尊」,全真道祖师,钟吕内丹派代表人物,被称为吕祖、吕祖师。
吕仙原名吕喦,又有说法是本名吕煜或吕琼,号纯阳子,一般认为他798年生於永乐县招贤里(今山西省芮城县永乐镇)。另一种说法是他是唐末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唐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中了进士,并且为官了一段时间。不久因为厌倦腐败的官场生活,弃官入道,隐居终南山。其逝世时间便成为了一个谜。
53 张果(?-?),唐代一位精通服气,修炼内丹的道士,中唐以后,逐渐被神话,后来成为民间神话中的八仙之一,被称为张果老。
张果生卒年月不祥。其生平主要见於《大唐新语》卷10,《新唐书·张果传》基本取材於此。
张果声称自己非常长寿,主要活动在恒山,时间大约在唐高宗到唐玄宗时期。
张果内外丹兼修,但以内丹修炼为主。他分内丹为三品,以九转大还丹为上品。并且总结出九转大还丹有九要,依此而行,可以得道。此说与司马承祯的坐忘相通。此外他提出性命双修,被认为是宋元内丹学的先驱
54 韩湘子,是八仙之一。
韩湘子,字清夫,是民间故事的「八仙」之一,拜吕洞宾为师学道。道教音乐〈天花引〉,相传为韩湘子所作。韩湘子据说其肉身并未有升仙。在他成仙之时,「看仙桃红熟,上树摘取,忽然树枝断了,因此摔落地上而死,身死而尸解。」因此,他实际上是在树上跌死了。
史书上从未记载过韩湘任何学道成仙事,完全是民间附会之说。
55 铁拐李,亦称李铁拐,道教八仙之一。李铁拐,相传名叫李凝阳,或名李洪水,或名李玄,小字拐儿,自号李孔目。
铁拐李因遇上太上老君而得道,曾於一次灵魂出窍赴太上老君之约,徒弟误以为他已经仙逝,且欲归回家中见病危的母亲,急忙下将铁拐李肉身火化。铁拐李游魂无所依归,於是附上一饿死者的尸身,蓬守垢面,坦腹跛足,并撑一根铁杖,故此以后被称为「铁拐李」。
铁拐李常行乞於市,为人所贱。一天,突然把铁杖向天上一抛,铁杖化为飞龙,铁拐李亦乘龙而去。
56 何仙姑,原名何琼,永州零陵人。道教八仙之一,原型为一名年轻貌美的女子,经常手持荷花。其身世有多种说法,传说中何仙姑是何氏之女,十三岁时入山采茶,巧遇吕洞宾收为弟子,赐仙桃或仙枣,食之成仙
57 蓝采和是道教八仙的其中一位,唐朝开元天宝时人,手捧花篮,能广通神明。他经常穿著破烂的衣服,一只脚穿著靴子,另一只则赤著,於长安市乞讨,并手持大拍版,乞讨的钱有时赠与穷人,有时花在酒肆中,醉了就唱歌,歌词多充满神仙之意。另外,他又喜欢於夏天穿厚厚的衣服,冬天躺在雪地上。相传有人在童年及老年见过他,蓝采和的容貌都没有改变。而最后,蓝采和得钟离权度化,於酒楼乘醉骑鹤而去。
58 曹国舅,徐州人,是道教八仙之一,相传为宋朝仁宗时之大国舅,名曹佾,亦作曹景休。传说中,曹国舅的弟弟曹景植因贪慕一名秀才妻子的美色,把秀才绞死,强占其妻。秀才的冤魂向包拯申诉,包拯准予查究。曹国舅教弟弟向秀才的妻子下杀手,以绝后患。於是曹景植把秀才的妻子投於井中,却被她逃脱;妻子遇上曹国舅,以为遇上了包拯,向曹国舅申诉。曹国舅大惊,令手下打死她,弃尸小巷。
岂料妻子再次大难不死,清醒后向包公叫冤。包拯问明真情后,设计将曹国舅两兄弟监禁。连曹皇后和宋仁宗亲自求包拯把二人从轻发落,他也不从,下令处决两位国舅。后来宋仁宗大赦天下。包公才将曹国舅放行。
曹国舅获释后,入山修行,从此遁迹山林,葛巾野服,矢志修道学仙。一天巧遇汉钟离和吕洞宾,见曹国舅对答如流,甚喜,授以《还真秘旨》,令他精心修练,不多久,由钟离权和吕洞宾引入仙班。
八仙中,曹国舅的事迹最少,出处最晚。
斗姆是道教所尊奉的一位与众不同的神,在汉语里,"斗"的意思是北斗星,"姆"是母亲的意思,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诸多星星的母亲,所以她的地位很尊贵。 斗姆,又称“斗姥”。斗指北斗众星,姆即母也,斗姆即北斗众星之母。道教尊称为“圆明道母天尊”,简称“先天道姥”,谓之“象道之母”。
60& 天蓬元帅
“天蓬”一名,本为星宿神之称。《道法会元》卷一七二说:“北斗九宸,应化分精,而为九神也。九神者,天蓬、天任、天衡、天辅、天英、天内、天柱、天心、天禽也。谓顺支辰,总御阴阳,契合天地,主张造化,乘三明以应四时,随月建以定八节,历九宫也进退。”即是以天蓬为北斗九宸之首辅,主四时八节、阴阳造化之政。
北极天蓬大元帅,他“现三头六臂之威容,运七政八灵之洪造,帝钟才震,万圣齐临;钺斧轻挥,群魔碎灭,神光赫赫,常救护于众生;真性巍巍,誓永兴于正道。&
61 日游神,又称日游巡。是中国民间信仰中,负责在白天四处巡游,监察人间善恶的神只,又称日游巡。一开始,日游神被认为是四处游荡的凶神,如果冲犯了日游神将会招来不幸。
62 夜游神,又称夜游巡。是夜晚巡行之神,与日游神轮值,监督人间的善恶。夜游神, 中国神话中的神灵。在南方荒野,有十六个神灵,一个个都是小脸颊、红肩膀,手挽手的连成一起,给黄帝守夜。他们白天隐去,夜晚出现,因而叫做"夜游神"。当时的夜游神不只一人,而逐渐演变之下,变成只有一位。
千里眼是道教中的守护神,地位虽然不高,流传却很广泛。这位小神分别拥有特异功能,千里眼能够看到千里之外的物体。 中国古代的小说里很早就有他的形象,而关于他的来源却无法考证。
千里眼顺风耳被道教纳入神仙体系,成为该教的护卫神,他们的塑像一般安置在宫观的大门口,同时又在他们的旁边加了两位武士,合称“四大海神”,实际上是模仿佛教的四大金刚。
千里眼顺风耳是道教中的两位守护神,地位虽然不高,流传却很广泛。这两位小神分别拥有特异功能,千里眼能够看到千里之外的物体,顺风耳则能听到千里之外的声音。 中国古代的小说里很早就有他们的形象,而关于他们的来源却无法考证
雷公又称雷神或雷师。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雷之神,道教奉之为施行雷法的役使神。传说雷公和电母是一对夫妻。雷公名始见《楚辞》,因雷为天庭阳气,故称「公」。所传始为兽型,或似鬼,或似猪,而以猴形居多; 后状若力士,坦胸露腹,背插双翅,额生三目,脸赤色猴状,足如鹰鹯,左手执楔,右手持锥,呈欲击状,神旁悬挂数鼓,足下亦盘蹑有鼓。击鼓即为轰雷。能辨人间善恶,代天执法,击杀有罪之人,主持正义。
电母,称"金光圣母"或"朱佩娘"。是神话传说中雷公的妻子,主要掌管闪电。除了一般职务之外,据说当雷公跟
风伯又称风师、箕伯,名字叫做飞廉,蚩尤的师弟。相貌奇特,长着鹿一样的身体,布满了豹子一样的花纹。头象孔雀的头,头上的角峥嵘古怪,有一条蛇一样的尾巴。曾与蚩尤一起拜一真道人为师傅,在祁山修炼。
风伯之职,就是「掌八风消息,通五运之气候」。风是气候的主要因素,事关济时育物。
雨师,道教俗神,亦称萍翳、玄冥等。传说掌管雨的神,源于中国古代神话,认为是毕星,即西方白虎七宿的第五宿,共有8颗星,属金牛座。后有雨师为商羊或赤松子二说。
云雨师神,商羊是也。商羊神鸟,一足,能大能小,吸则溟渤可枯,雨师之神也。赤松子又作赤诵子,《列仙传》谓其为神农时代的雨师,为一颠狂野人,能化为一条赤龙,随风雨而下,后被元始天尊封为雨师,主行霜雨。民间流传的雨师的典型形象为一乌髯壮汉,左手执盂,内盛一龙,右手若洒水状,称陈天君。
69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
雷祖,即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或称九天应元雷声普化真王。据《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称,雷祖是浮黎元始天尊第九子玉清真王的化身。也有说是轩辕黄帝升仙以後成为雷精,主雷雨之神。雷祖为其封号。雷祖居於神霄玉府,在碧霄梵气之中,去雷城有二千三百里。雷城是天庭行雷之所,高八十一丈,左有玉枢五雷使院,右有玉府五雷使院。天尊前有雷鼓三十六面,由三十六神司之。行雷之时,雷祖击鼓一下,即时雷公雷师兴发雷声。雷部有神三十六名,皆当时辅相有功之臣。
道教正一派在一些大型斋醮礼仪中常设有雷祖的神位,并在科仪中有召请雷部诸天君的内容。
70 赤脚大仙
赤脚大仙是道教传说中的仙人,是仙界的散仙,一般情况下他总是在四处云游,以其赤脚装束最为独特,民间传说中他常常下凡来到人间,帮助人类铲除妖魔。他性情随和,平常以笑脸对人,对有心,向善的妖怪也会网开一面,但对邪恶妖怪却从不留情,双脚就是他的武器,曾经降服众多妖魔,是天下妖怪的克星。据说赤脚大仙身上带有不属于六界的异宝,令他不惧百毒。
71 天猷元帅
天猷元帅,北极四圣中排名第二位。《太上九天延祥条厄四圣妙经》说他位居“妙有天中通明殿右,领天罡之次帅,列下土之诸侯。”上佐北帝,下临九州,肩生四臂,项长三头,身披金甲,手执戈矛,云随步发,海逐身流,红光杳杳,紫气悠悠。
真武亦称“玄武”。俗称“真武大帝”、“玄天上帝”。道教所奉的神。相传古净乐国王的太子,生而神猛,越东海来游,遇天神授以宝剑,入湖北武当山修炼,经四十二年而功成,白日飞升,威镇北方,号玄武君。宋讳玄字,因称真武。
被发、黑衣、仗剑,蹈龟蛇,从者执黑旗。自号奉祀
73 翊圣元帅
翊圣元帅,亦名黑杀元帅。《太上九天延祥涤厄四妙经》说北极翊圣黑杀大元帅,“天庭位列,总三洞五雷之号令,掌八天九地之权衡,悯造化之枢机,僚真仙之将吏,无邪不断,何鬼敢当。摄大力之妖魔,逐流星之芒怪,光华日月,威震乾坤。”&
五星七曜星君
五星指的是岁星(木星)、荧惑星(火星)、太白星(金星)、辰星(水星)、镇星(土星)。五星又称五曜,加上日、月,合称七曜。道教尊七曜为神,名为星君。&
74 太阳星君
太阳星君又称太阳公、太阳菩萨、太阳神、日神。太阳为众阳之宗、纪岁时之准,昔有朱明、大明、阳乌(亦作暘乌)、金乌、金轮等别称。由於其为恒星之,世人敬称星球为星君,太阳亦被尊称为太阳星君。 并以农历叁月十九日为其生日。见在炎帝神农时代即有拜祭太阳星君典礼,到帝尧时代,以春分朝日,秋分饯日,周制且帅诸侯朝日於郊,嗣后之朝代,均有拜日朝日之礼。朝廷如此,民间亦早就衍为时俗,形成拜太阳公之风尚,以感谢四季阳光普照之恩惠。
75 太阴星君
太阴星君即为月神,俗称“太阴”。古人对月亮的崇拜,最早见于史料记载的是《尚书·尧典》,文称:日、月、星辰为天宗,岱、河、海为地宗;天宗,地宗合为六宗。王逸注《楚辞·九章·惜诵》时云:“六神,谓六宗之神也。”可见月亮在此之前早就被人们视为神 而加以崇拜了。其实古人祭祀月亮时,往往是辅助于太阳而行的。且祭日于东,祭月于西,以别内外,以端其位。足以见古代“祭日为主,祭月为辅”的现象。
太阴星君就较普遍地为民间供奉。我国古代男女热恋时在月下盟誓定情,拜祷太阴星君。有些分离的恋人也拜求太阴星君祈求团圆。
76 天聋地哑
天聋地哑是文昌帝君的两个侍童,一个掌管文人录运薄册,一个手持文昌大印。意思是:能知者不能言,能言者不能知。文昌帝君掌管文章科举,关系富贵贫贱,保密问题很重要,以免天机泄漏。
77 文昌帝君
文昌帝君为民间和道教尊奉的掌管士人功名禄位之神。文昌本星名,亦称文曲星,或文星,古时认为是主持文运功名的星宿。其成为民间和道教所信奉的文昌帝君,与梓潼神张亚子有关。
巨灵神乃是天将之一,担任守卫天宫天门的重任,力大无穷,可举动高山,劈开大石。古时人间有曾洪灾患,因受到高山阻隔,洪水无法顺利排入东海,所以洪水四处泛滥,世人疾苦不堪,惊动上天,天帝乃命巨灵神下凡,一夜之间搬走群山,解救万民。
王灵官是道教的护法镇山神将,和佛教的韦驮相似,有的书说他是武当山中五百灵官的统帅,叫华光元帅,又叫五显灵官。到了宋代,又出现了一位"火车王灵官",镇守道观山门的灵官一般就指这位王灵官。
80 紫阳真人
西汉道士。又称紫阳真人。道书《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载:紫阳真人周义山,姓周名义山,字季通,汝阴(今安徽阜阳县)人。巡游天下名山,寻索仙人。西登白空山,遇见沙野帛先生,得到太清上经。登峨嵋山,入崆峒金府,见宁先生,学得太丹隐书十禀八诀。登眠山,阴先生授以九赤斑符。后来又先后得到司马季主、无英君、中央黄老君的指点,回到常山石室中,昼夜念经不停。11年后,乘云驾龙,白日升天,被封为紫阳真人。
紫阳县是目前为止中国唯一用道教名号命名的县
道教中说他是神兵神将的统帅,称“中坛元帅”、“威灵显赫大将军”。玉帝命他永镇天门。
哪吒本是玉皇驾下大罗仙,身长六丈,首带金轮,三头九眼八臂,口吐青云,足踏盘石,手持法律,大喊一声,云降雨从,乾坤烁动。因世界多魔王,玉帝命降凡, 以故托胎於托塔天王李靖。母素知夫人生下长子金吒,次木吒,帅三胎哪吒。
马王爷三只眼的马王爷就是他.
又称马王爷,华光天王、华光大帝 ,他曾大闹三界,后来被真武帝收服,成为其手下36天将之一,是一位道教的重要护法神。玉帝曾封他为“火部兵马大元帅”,三只眼为火之精、火之星、火之阳,是火神的象征,马王爷有三只眼比喻这个人很厉害 .
赵公明,本名朗,字公明,又称赵玄坛,“玄坛”是指道教的斋坛,也有护法之意。相传为武财神。当今道教宫观中的财神神像,多为黑面浓须,骑黑虎,一手执银鞭,一手持元宝,全副戎装。该财神像当为武财神,即赵公元帅像。
84 温琼元帅
在我国浙江沿海一带,温琼元帅是颇为有名的尊神之一。他与马、赵、关同为护法四元帅。温元帅形象较为特别,不象王元帅遍体赤色,赵元帅遍体黑色。据《三定太监西洋记》描绘说:“蓝靛包巾光满目,翡翠长袍花一簇。朱砂发梁遍通红,青面擦牙形太毒。祥云露露离天宫,狼狼牙妖精尽伏。”可见温元帅遍身青色。
“关圣帝君”,简称“关帝”,本为道教的护法四帅之一,如今道教主要将他作为财神来供奉。关于其来历,前面已有介绍,其职能除了“治病除灾,驱耶辟恶,诛罚叛逆,巡察冥司”,还有“司命禄,庇护商贾,招财进宝”,又因其忠义,故被奉之为财神。
86 龟蛇二将
龟蛇二将是真武大帝的腑脏,也就是肚子和肠子变化而成的。真武大帝当年修行时,不食五谷,把肚子和肠子饿得直闹腾,闹得真武大帝心烦,便将其掏出来扔在脚下。后来真武大帝成仙后,这肠子和肚子沾了灵气,变成龟蛇二将,成为二天门的门将。
井海王统管四渎河神河神即黄河水神,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河流神,殷王朝建立以后,对河神的祭祀极为重视,建立河神庙,春秋战国时地方性的河流崇拜十分活跃。《史记?封禅书》:及秦共天下,令调官所常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可得而序也。
井海王,是玉帝派遣的一位仙真担任,因此和龙王四兄弟没有什么关系,主要负责维护四河的平安,传达龙王的们旨意。
井海王居无定所,那是因为事物太多太繁忙。河水上涨下落、浇地灌溉,他都要亲历每个地方。四海龙王赋予井海王特权,能调兵遣将,应对各地发生的暴乱,人界有恶人触犯龙宫威严也在其中,所以井海王的官职不大,但权利很高,监察万里海域。
88 梨山老母
一作“骊山姥”,或“黎山老母”。道教崇奉的女仙。鹤发童颜的老顽婆,住在云深不知处的桃花源,武功深不可测,精通天文地理、五行术数,行踪飘忽不定.
白娘子曾师从于梨山老母.白素贞是在四川青城山下修练千年的白蛇,传说师从梨山老母。
地仙之祖,道号镇元子,住在西牛贺洲的五庄观上,道术深厚精深。他种的人参果,九千年成熟一次,闻一闻人参果,就能活三百六十岁;吃一颗,就能活四万七千年。镇元大仙三绺美髯,貌似童颜,手无兵器,只有一只玉尘麈。&
90 酆都大帝
地狱主宰:酆都大帝位居冥司神灵之最高位,主管冥司,为天下鬼魂之宗。凡生生之类,死後均入地狱,其魂无不隶属於酆都大帝管辖,以生前所犯之罪孽,生杀鬼魂,处治鬼魂。旧时奉祀酆都大帝的庙内,多设有七十五司,各司分别承担收捕、追逮鬼魂,关告鬼魂出入之职能。阳司亲属如有为阴间鬼魂超度赎罪者,亦由酆都大帝决断赦免,发送鬼魂受炼升天。
酆都大帝又称“酆都北阴大帝”,是道教阴府的最高神灵。酆都大帝是道家所供奉,又称北阴大帝,北太帝君,九月九日生。其任期朝是三千年,任期一到即改任。大帝所管辖区域是酆都地狱,内分有六官,其专责处阴间事物。
古语说:十恶不赦及大奸大恶的人及鬼怪魑魅等都要关进此地酆都地狱, 永不能转世,酆都地狱比佛界的十八地狱更为恐怖,阴险。
91 五方鬼帝
东方鬼帝:蔡郁垒,神荼,治所"桃止山" 、"鬼门关" .
神荼与郁垒为一对兄弟,兄弟俩都擅长捉鬼,如有恶鬼出来骚扰百性,神荼与郁垒两便其擒伏,并将其捆绑喂老虎。
度朔山上有大桃木,出幡三千里,其枝问东门叫鬼门,为万鬼出入的地方,门上有二神人,一叫神荼,一叫郁垒,主阅领万鬼。
西方鬼帝:赵文和,王真人,治所"嶓冢山" 主阅领万鬼
北方鬼帝: 张衡、杨云为北方鬼帝,治所"罗酆山";罗酆山 在北方癸地……山上有六洞,洞中有六宫,辄周围千里,是为六天鬼神之宫也。 主阅领万鬼
南方鬼帝: 杜子仁为南方鬼帝,治所"罗浮山";主阅领万鬼
中央鬼帝: 周乞、稽康为中央鬼帝,所治"抱犊山" 主阅领万鬼
钟馗,传说人物,道教中称赐福镇宅圣君、驱魔辟邪镇宅真君、翊圣除邪雷霆驱魔帝君,简称“镇宅真君”、“驱魔真君”、“驱魔帝君”,其为长安鄠邑终南山欢乐谷人。另一说是由逐鬼法器“终葵”而来。“终葵”为逐鬼之物,被取为人名作辟邪之用。
中国民间传说中能打鬼驱除邪祟的神——赐福镇宅圣君。民间常挂钟馗的像赐福镇宅,跳钟馗舞祈福祛邪。
春节时钟馗是门神,端午时钟馗是斩五毒的天师,钟馗是中国传统诸神中唯一的万应之神,要福得福,要财得财,有求必应。
93 罗酆六天,指罗酆山的六天鬼神,主断人间的生死祸福。分别为:纣绝阴天宫、泰煞谅事宗天宫、明晨耐犯武城天宫、恬昭罪气天宫、宗灵七非天宫、敢司连宛屡天宫.
在北方有座死者聚集的酆都山,山上有外宫的“六宫”,也有洞中内宫的“六宫”。由于外宫与内宫的制度相同,就称“六天”治理“六宫”。因此,东晋时的“六天”被认为是治理死者世界的酆都山的鬼神。
94 一殿秦广王
& 秦广王,专司人间寿夭生死册籍,统管幽冥吉凶,鬼判殿居大海沃石外,正西黄泉黑路。凡善人寿终之日,及有接引往生,凡勾到功过两平之男妇,送文第十殿发放,仍投人世,或男转为女,或女转为男,较量富贵贫贱,以了冤缘相报。凡恶多善少者,使入殿右高台,名为孽镜台,台高一丈,镜大十围,向东悬挂。上横七字,曰:孽镜台前无好人,押赴多恶之魂,自见在世之心之险,死赴地狱之险,那时方知万两黄金带不来,一生惟有孽随身,入台照过之后,批解第二殿,用刑发狱受苦。
95 二殿楚江王
司掌大海之底。正南沃石下活大地狱(又称“剥衣亭寒冰地狱”)。此重纵广五百由旬,另设以下十六小地狱:专司活大地狱,又名剥衣亭寒冰地狱。
96 三殿宋帝王
专司黑绳大地狱及落蒸地狱。
阳世为人,不思君德最大、民命为重;膺位享禄者,不坚臣节、不顾民命;士庶见利忘义;夫不义,妻不顺;应爱继与人为子嗣,曾受恩惠, 及得过财产,负良归宗归支者;奴仆负家主,书役兵隶负本官管长,伙伴负财东业主,或犯罪越狱及军流逃遁,因管押求人具保,负累官差亲 属等事者:久途而不忏悔。虽作善。发入各重受苦不免,如犯讲究风水,阻止殡葬,造坟掘见棺。不即罢垦换穴。有损骨殖,伦漏钱粮。遗失 宗亲坟冢。诱人犯法。教唆兴讼。写作匿名揭帖退婚字据。捏造契议书札。收回钱债券据。不注不掣套描花押图记。添改账目,遗害后人等事 件者,查对事犯轻重,使大力鬼役进入大狱,另发应至何重小狱受苦。受满转解第四狱,加刑收狱。
97 四殿五官王
司掌大海之底。正东沃石下合大地狱。此重亦广五百由 旬,亦另有十六小地狱.专司合大地狱,又名剥戳血池地狱。
98 五殿阎罗王&&& 五殿阎罗天子曰。吾本前居第一殿,因怜屈死。屡放还阳伸雪。降调司 掌大海之底东北沃 石下。叫唤大地狱。并十六诛心小地狱。专司叫唤大地狱,掌管油鼎地狱。
99 六殿卞城王
司掌大海之底。正北沃 石下。大叫唤大地狱。广大五百 由旬。四围另设十六小地狱。 &&&& 专司大叫唤地狱及枉死城。
100 七殿泰山王七殿泰山王司掌大海之底。西北沃 石下,热恼大地狱。周围广五百由 旬,并另设十六小地狱。专司热恼地狱,又名唯磨肉酱地狱。
101 八殿都市王
八殿都市王,司掌大海之底正西沃 石下,大热恼大地狱,此狱纵广五 百由旬。另设十六小地狱。 专司大热恼地狱,又名热恼闷锅地狱。
102 九殿平等王
九殿平等王,司掌大海之底。西南沃 石下,阿鼻大地狱。圜叠绕广八 百由旬。密设铁网之内。另设十六小地狱。专司铁网阿鼻地狱,又名刀锯地狱。
103 十殿转轮王
十殿转轮王。殿居幽冥沃 石外,正东直对世界五浊之处。设有金银 玉石木板奈何等桥六座。专司各殿解到鬼魂。分别核定,发往四大部 洲何处,专司各殿解到鬼魂,并于每月汇知第一殿秦广王蒋注册。
104 孟婆神
孟婆常驻在地狱的奈何桥边。她的职责,是确保所有前往投胎的鬼魂,都不会记得自己的前世和地狱里的一切。
在中国的古代传说里,孟婆是地府中专司掌管将生魂抹去记忆的阴使,关于孟婆的由来,民间出现最多的通常有三种说法: 一说鸿蒙初开,世间分为天地人三界,天界最大掌管一切,人间即所谓的阳世,地即为阴曹地府。三界划定,无论天上地下,神仙阴官,俱都各司其职。孟婆从三界分开时便已在世上,她本为天界的一个散官。
鬼王大帅”中的“王”字并不代表至高无上的身份,鬼王的塑像上身裸露,红发獠牙,手拿镇妖铃,狰狞凶恶,整个一副夜叉鬼模样。他与黑白无常、牛头马面为伍,地位自然不会太高,但因其挂了个“王”字,地位应该高于一般鬼卒,大约是个像山大王那样的头领.
106 白无常
白无常又名“谢必安”白无常又称“活无常”,在旧时迷信中,将无常说成是人死时勾摄生魂的使者。而将无常又划分为黑无常和白无常。黑无常和白无常虽然都是无常鬼,但是前者给人带来的只有灾难,而后者一方面给人带来恐惧和不安,另一方面以可以给人带来发财的好运气。这反映了民间一种观念:鬼跟人一样有善恶。
白无常笑颜常开,头戴一顶长帽,上有“一见生财”四字;
107 黑无常
黑无常鬼,亦称无常。黑无常又称“死有分”、“范无救”,白无常又称“活无常”、“谢必安”。在旧时迷信中,将无常说成是人死时勾摄生魂的使者。而将无常又划分为黑无常和白无常。黑无常和白无常虽然都是无常鬼,但是前者给人带来的只有灾难,而后者一方面给人带来恐惧和不安,另一方面以可以给人带来发财的好运气。这反映了民间一种观念:鬼跟人一样有善恶。
黑无常一脸凶相,长帽上有“天下太平”四字。
黑无常的“天下太平”,意思是说如果看见黑无常的话,那所有的坏人就都乖了。因为黑无常生性好斗,且很率直,恶人、奸人、厉鬼看见了都很怕他。&
108 崔判官
崔判官名珏,乃隋唐间人
唐贞观七年(633)入仕,为潞州长子县令
据说能“昼理阳间事,夜断阴府冤,发摘人鬼,胜似神明
传说崔珏六十四岁那年,给两个儿子写下百字铭训之后,就安详地睡去。
人们说是玉皇大帝把他招去的,于是成了“神”,“主幽冥”,做了阎王爷身边的首席判官.
可见崔珏充其量不过是唐代的一名处所官,因为有德政而被当地人奉为神明,并上达朝廷。
109 东华帝君
东王公与西王母共为道教尊神的东王公,又称“木公”,“东华帝君”。究其源,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楚地信仰“东皇太一”神,又称“东君”,即为神化了的太阳神(太阳星君),此为东王公之前身。原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男神,后经道教增饰奉为男仙领袖,南、北二宗则奉为始祖。
据诸道经记载,东王公又号青童君、东方诸、青提帝君,名号虽殊,但有一东华。后来又给他安排姓氏、配对(西王母)职能(掌管男性仙籍),并尊称为“东华紫府少阳帝君”。其诞辰日为农历的二月初六。
尽管东王公后来居上,取得了比西王母更加尊贵的地位,但其对民间的影响,却远不及西王母,它除了在道观中享受香火外,世人知之者并不太多。
110 太元圣母
亦称“太元玉女”。是个拥有至高权利、母仪天下的女神,传说她出于天地构成之后,一出生便会说话。系东王公、西王母之母。
《元始上真众仙记》:“……复经二劫,忽生太元玉女在石涧积血之中,出而能言,人形具足,天姿绝妙,常游厚地之间,仰吸天元,号曰太元圣母。……太元母生天皇十三头,治三万六千岁,书为扶桑大帝、东王公,号曰元阳父。又生九光玄女,号曰太真王母。”
111 扶桑大帝
原称东霞扶桑大帝,扶桑中国神话中的灵地之一,传说在极东的大海上,扶桑树是由两棵相互扶持的大桑树组成。太阳女神羲和大神为她的儿子金乌(三足乌鸦,太阳之灵)从此处驾车升起。
扶桑大帝列第二神阶左位“太微东霞扶桑丹林大帝上道君。”可能由于扶桑大帝住于碧海中,又与道教三官”之水官相联系,称:“三品五炁解厄水官扶桑大帝.管辖东海以外的海域,于龙王时常有领土问题纠纷.
112 太虚真人
赤松子又名赤诵子,号左圣南极南岳真人左仙太虚真人,秦汉传说中的上古仙人。相传为神农时雨师。能入火自焚,随风雨而上下。赤松子曾服用水玉这种药物袪病延年,并把这种方法教给神农氏。他还能跳入火中去焚烧自己而无任何损害。他常常去神仙居住的昆仑山,住在西王母的石头宫殿里。他还能随着风雨忽上忽下戏耍。炎帝的小女儿追随他学习道法,也成了神仙中人,与他一起隐遁出世。
112 保生大帝
吴夲(tāo),字华基(公元979—1036年),号云冲,又称“大道公”、“吴真人”、“吴真仙”、“花轿公”、“英惠侯”,历代皇帝所勒封的尊号,宋太宗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三月十五日生。北宋福建同安白礁乡(今龙海角美白礁村)人,为宋代名医,著有《吴夲本草》一书。
曾一度任宋皇室御医,后依旧悬壶济世,医德高尚,深受人们敬仰,乡民建庙奉祀尊为医神。南宋孝宗敕封为大道真人,明仁宗封为保生大帝,道教遂将其纳入神系,尊为神灵。
保生大帝是我国福建沿海和台湾地区,继妈祖之后普受人们尊奉的神仙,其庙宇林立于东南沿海的漳州、泉州、厦门、台湾,以及东南亚一带,其中福建龙海白礁慈济宫被公认为是保生大帝的祖庙。
福神也为星神,来源于三官信仰中的天官,即岁星,称岁星照临能降福施祥。道教五斗米教祭酒时会为病人写三通文书,即三官手书,祈请于三官大帝为人赐福、赦罪、解厄。于是,人们便把天官作为福神来信奉了。后来又将其人格化,其中较为著名的有福神杨成。
禄星为官职禄位之神。《史记·天官书》云:文昌宫有“司禄”,就是说文昌宫中有专掌司禄之星神。后来星辰崇拜渐渐人格化,禄神和福星、寿星一样,亦被喊予神性,这样便有了进子张仙的说法。在传统的“福禄寿”年画中,他常常抱或牵一小儿。
禄神在民间很受人们的欢迎,民间常有“加官进禄”、“福禄寿”、“官上加官”、“加官进爵”、“马上封侯”、“连升三级”等题材的年画、风惜画和吉祥图案等。这一类的画还常常使用谐音的方法,以某种实物来代替字义。如以“鹿”代替“禄”,如三星图中常画老寿星骑着鹿,跟随一些桃侍从,上空飞着蝙蝠。或者是束带高冠帽的官员,正抚摸一只鹿。
古代星宿崇拜,名目繁多,而能经久不衰,且备受人们欢迎的即为寿星。在道教神系中,有一位主掌人寿命的天神。传说经常供奉这位天神,可以使人健康长寿,这位天神就是南极仙翁,又称南极真君。因为他主寿,所以又叫“寿星”或“老人星”。
对寿星的信仰自古以来就极为普遍。
长江之神,有地方性的长江之神和整体性的长江之神之分,对长江的崇拜,开始是自发性的,因而也是地方性的,大一统的国家形成后,国家祭扫江神,才有整体意义上的江神。
人们历来信仰地方性的江神,长江的某一段,由某江神主之,这样的地方性江神同样受到皇帝所封的爵号和所赐的庙额,有的地方性江神,并没有江神之称,他只管辖着长江某一段的风雨波浪。
著名的江神有:奇相,湘君,屈原
河伯是河神比较统一的称呼,其记载最初见于《楚辞》、《庄子》、《山海经》等书中,为中国南北地区普遍信仰的河神,流传极其广泛。
河神为黄河水神,是中国古代崇拜较早、最具影响的自然神,与江神一样,由于地域等原因,仍具有多元性的特征。从殷王朝开始,国家就对河神极为重视,每岁祭祀,并立庙祀之,而到春秋战国时,这种现象异常话跃。秦汉以后河神被抽象为河渎,而人神色彩进一步淡化。
淮神为淮水之神,一为秦汉之前上古神话传说中淮神,一为秦汉以后作为淮河象征而受到们祭祀的神灵。
上古神话传说中的淮水之神为无支祁,《铸鼎余闻》引《淮阳记》按《古岳渎经》日:禹治水,三至桐柏山,乃获涡水神名无支祁,喜应对言语,辨江淮之浅深,原远近,形若猕猴鼻高额,青驱白首,金月雪牙,头伸百尺,力逾九象,搏击腾踔,疾奔轻利,若倏忽之间,人观之不可久,禹授之童律,童律不能制,授之乌木田,乌木田不能制,授之庚辰,庚辰能制,颈脾柏,于是木魅水灵,火妖石怪,奔号丛绕以千数,庚辰以戟逐击,连颈锁大索,鼻穿金铃,徙淮泗阴,锁龟山之号,淮水乃安流注于海。
济神为济水之神,亦为秦代列入国家祀典的自然神。
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二曰:济渎,楚伍大夫也。唐始封二字公,宋加四字公,圣朝加封四字王,号清源汉济王。
120 120 七十二地煞(太多了,不一一介绍)
地煞为道教神名。七十二地煞是指道教称北斗丛星中有七十二个地煞星,而“七十二地煞”这个词为天地阴阳五行之成数。亦用以表示数量多。星相家又所称主凶杀之星。
按民间信仰神明的分类,将将军分为天上有三十六天罡的天兵凶神,地上有七十二地煞的地兵恶煞,两者都被称为“神将”,在道家法录中,有结合三十六天罡及七十二地煞的神将地兵,共同驱邪除魅的法术。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渊源于中国古代对北斗的崇拜。
地魁星陈继真,地煞星黄景元,地勇星贾成,地杰星呼颜,地雄星鲁修德,地威星须成,地英星孙祥,地奇星王平,地猛星柏有患,地文星革高,地正星考鬲,地辟星李燧,地阖星刘衡,地强星夏祥,地暗星余惠,地辅星鲍龙,地会星鲁芝,地佐星黄丙庆,地佑星张奇,地灵星郭巳,地兽星金南道,地微星陈元,地慧星车坤,地暴星桑成道,地默星周庚,地猖星齐公,地狂星霍之元,地飞星叶中,地走星顾宗,地巧星李昌,地明星方吉,地进星徐吉,地退星樊焕,地满星卓公,地遂星孔成,地周星姚金秀,地隐星甯三益,地异星余和,地理星童贞,地俊星袁鼎相,地乐星汪祥,地捷星耿颜,地速星邢三鸾,地镇星姜忠,地羁星孔天兆,地魔星李跃,地妖星龚倩,地幽星段清,地伏星门道正,地僻星祖林,地空星萧电,地孤星吴四玉,地全星匡玉,地短星蔡公,地角星蓝虎,地囚星宋禄,地藏星关斌,地平星龚成,地损星黄乌,地奴星孔道灵,地察星张焕,地恶星李信,地魂星徐山,地数星葛方,地阴星焦龙,地刑星秦祥,地壮星武衍公,地劣星范斌,地健星叶景昌,地贼星姚烨,地戚星孙吉,地狗星陈梦庚。
地煞七十二术
通幽驱神担山禁水借风布雾
祈晴祷雨坐火入水掩日御风
煮石吐焰吞刀壶天神行履水
杖解分身隐形续头定身斩妖
请仙追魂摄魂招云取月搬运
嫁梦○离寄杖断流禳灾解厄
黄白剑术射覆土行星术布陈
假形喷化指化尸解移景招来
迹云聚兽调禽气禁大力透石
生光障服导引服食开避跃岩
萌头登抄喝水卧雪暴日弄丸
符水医药知时识地辟谷魇祷
121 121 三十六天罡
三十六天罡渊源于中国古代对北斗的崇拜,故又称三十六天将。天将就是天宫的神将,负责保护天宫和众仙的安全,在术法和武功上都有相当的造诣。在中国古代神话中,天将地位并不高,地位大抵只相当于人间守护皇宫的卫士。
传统的说法,在天宫当值的有三十六天将,姓名则有很多版本,来自各神话小说或是民间传说等等,不一而足。和人间的卫士不同,为了突出天仙的地位,在古代传说涉及到天将的各类绘本中,天将大多穿着华丽的金甲,身体周围有五彩霞光缭绕,身形也非常魁梧,给人极大的华丽和稳重感。
天魁星高衍,天罡星黄真,天机星卢昌,天闲星纪丙,天勇星姚公孝,天雄星施桧,天猛星孙乙,天威星李豹,天英星朱义,天贵星陈坎,天富星黎仙,天满星方保,天孤星詹秀,天伤星李洪玉,天玄星王龙茂,天健星邓玉,天暗星李新,天佑星徐正道,天空星典通,天速星吴旭,天异星吕自成,天煞星任来聘,天微星龚清,天究星单招,天退星高可,天寿星戚成,天剑星王虎,天平星卜同,天罪星姚公,天损星唐天正,天败星申礼,天牢星闻杰,天慧星张智雄,天暴星毕德,天哭星刘达,天巧星程三益。
天罡三十六法
斡旋造化颠倒阴阳移星换斗回天返日
唤雨呼风振山撼地驾雾腾云划江成陆
纵地金光翻江搅海指地成钢五行大遁
六甲奇门逆知未来鞭山移石起死回生
飞身托迹九息服气导出元阳降龙伏虎
补天浴日推山填海指石成金正立无影
胎化易形大小如意花开顷刻游神御气
隔垣洞见回风返火掌握五雷潜渊缩地
飞砂走石挟山超海撒豆成兵钉头七箭
六十甲子神,古称岁神,又称太岁,六十元辰。职能:值年太岁,掌握本岁的人间祸福,他们“率领各神,统正方位,斡运时序,总岁成功”。
道教沿用此中国古代天文成就,称六十甲子各有岁神,每岁轮值,为值年太岁,俗称岁君,各有名号。
道教的主要宫观大多有「星宿殿」,供奉六十甲子神。每逢岁初春节期间,道教信徒都要到星宿殿为自己的本命神烧香、叩拜、送上奉献,比肩接踵。特别是逢到自己出生的干支之年,俗称「本命年」,更是必须朝拜自己的岁神,祈求健康平安,逢凶化吉,因为相传「本命年」是「槛儿年」,此年为人处世必须如同迈过门槛一样小心谨慎,以免摔交。
甲子王文卿、 乙丑龙季卿、 丙寅张伸卿、 丁卯司马卿、 戊辰季楚卿、 己巳何文昌、&&&& 庚午冯仲卿、 辛未王文章、 壬申候博卿、 癸酉孙仲房、 甲戌展子江、 乙亥庞明公、 丙子邢孙卿、 丁丑赵子玉、 戊寅虞子卿、 己卯石文阳、 庚辰尹佳卿、 辛巳阳仲公、 壬午马子明、 癸未吕威明、 甲申扈文长、 乙酉孔利公、 丙戍车元升、 丁亥张文通、 戊子乐石阳、 己丑范和卿、 庚寅褚进卿、 辛卯郭子良、 壬辰武雅卿、 癸已史公来、 甲午卫上卿、 乙未杜仲阳、 丙申朱伯众、 丁酉减文公、 戊戊范文卿、 己亥邓都卿、 庚子阳仲叔、 辛丑林卫公、 壬寅后孟卿、 癸卯苏他家、 甲辰孟非卿、 乙巳唐文卿、 丙午魏文公、 丁未石叔通、 戊申范伯阳、 己酉成文长、 庚戍史子仁、 辛亥左子行、 壬子宿上卿、 癸丑江汉卿、 甲寅明文章、 乙卯戴公明、 丙辰霍叔英、 丁巳崔巨卿、 戊午从元光、 己未时通卿、 庚申华文阳、 辛酉邴元玉、 壬戌乐进卿、 癸亥左右松。
123& 三茅真君
三茅真君,为汉代修道成仙的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是道教茅山派的祖师。道教称为大茅君茅盈、中茅君茅固和三茅君茅衷。
大茅君茅盈,字申叔,十八岁时就弃家赴北岳恒山读老子书及《易》经,服饵内修积六年,后面见西王母,受玉佩金铛之道、太极玄真之经,四十九岁时学成得道而归。 中茅君茅固,字季伟,汉景帝时举孝廉,累迁至武威太守 。三茅君茅衷,字思和,汉宣帝时迁洛阳令,后拜为五更大夫、西河太守。茅盈飞升后,两兄弟均弃官还家,求兄于东山。茅盈乃授以延年不死之法。两兄弟修道三年,佩服九转还丹后,亦飞升成仙。
三茅真君以司命、保命、定禄为名,亦以司命、定禄为职。大茅君茅盈治宫在赤城玉洞之府,有玉童玉女各四十人,出入太微,受事太极,总括东岳,司命司禄。中茅君和三茅君仅为地仙。中茅君治茅山,兼统地真。三茅君治良常之山,总括岱宗,领生记生,位为地仙九宫之英,劝教童蒙,教训女官,授诸妙灵,莅治百鬼,镇阴宫之门。
124 广成子
古代传说中的神仙。居崆峒山的石室中,自称养生得以道法,年一千二百 岁而未成衰老。《神仙传》称其为轩辕时人,居住在崆峒山的石室之中。
广成子,黄帝时期汝州人,住临汝镇崆峒山上。为道家创始人,位居道教“十二金仙”之首。传说广成子活了1200岁后升天,在崆峒山留下了两个升天时的大脚印。 一说广成子是太上老君的化
125 赤精子
古代传说中的神仙。
其传说始见于《列仙传》,后亦为《搜神记》《拾遗记》《广黄帝本行记》《仙苑编珠》《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诸书所载。
修炼成仙。《列仙传》云:“赤松子者,黄帝时人也,世传为黄帝陶正。有人过之,为其掌火,能出五色烟,久则以教封子。封子积火自烧,而随烟气上下。视其灰烬,犹有其骨。时人共葬于宁北山中,故谓之宁封子焉。”东晋王嘉《拾遗记》又云:“洹流如沙尘,足践则陷,其深难测。大风吹沙如雾,中多神农鱼鳖,皆能飞翔。有石蕖青色,坚而甚轻,从风靡靡,复其波上,一茎百叶,千年一花。其地一名沙澜,言沙涌起而成波澜也。仙人宁封食飞鱼而死,二百年更生。故宁先生游沙海七言颂云:‘青蕖灼烁千载舒,百龄暂死饵飞鱼。’则此花此鱼也。”
126 太乙真人
太乙真人又称太一真人、泰一真人。史记封禅书载:天神贵者太一。天官书曰:中宫天极星,其一多者为太乙常居之所。汉武帝在长安东南郊设太一坛,以五常为辅。礼记亦载有太一天帝。道教吸其信仰,尊为天皇太乙,加以奉祀。陶景弘之真灵位业图第一神阶中,列有玉天太乙真君,居玉清仙境,号令群真人。道经云:天尊为天界专门拯救不幸坠入地狱的亡魂之大神,受苦难者只要祈求,呼叫天尊之圣名,就能得到救助,解厄消难。
太乙真人誓愿度人鬼,旨在罚恶扶善,罚恶只是纠转世人祛兽性、返人性,复道性也。故地狱亡魂、孽障深重者,乞求太乙救苦天尊超度。&&
127 黄龙真人
四川有个黄龙寺,那里供奉的神仙就是黄龙真人。充满神奇色彩的黄龙洞更为引人入胜,传说此洞是黄龙化身黄龙真人修炼成道之所。黄龙寺记载是这样记载他的出身的:
“在古时洪水潮天,大地为一片江洋。大禹王为治水沿岷江向上,察视江源,来在汶川县的漩口、映秀之间的江岸,早有九条神龙,合计投奔大禹王;求其封位,助禹治水。这九龙见禹王察视江源,正是好机会,就约同去拜见他。在相遇的地方,九龙卧地叩头朝拜。大禹王突然见九根大虫在前进道上拦阻,一时惊恐,喊出声“蛇!蛇!蛇!,"为首一龙被谪称为虫类,一气便卧地而死,,调头各奔而去,黄龙当时就在卧龙身后,它受惊回跑,一直沿岷江跑到源头,腾飞在雪宝鼎之上空,畜意发起怒火,对大禹进行报复。 大禹王见九龙死逃而去,继续察视江源,不一日来到了茂州地方,江面突然卷起黑浪恶风,欲将大禹所乘木舟掀翻,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从江面飞来金光四射的黄龙,与黑风恶浪展开一场殊死搏斗,黄龙终于获胜,背负着大禹所乘木舟,溯江而上,助禹王察得了岷江之源。 原来是黄龙正要报复大禹,忽见茂州地方江中黑风妖意害禹王,黄龙想到大禹讶龙为蛇谪封了他们龙族,但他为民治水不辞艰辛,认为功大于过,于是他变报仇为报恩,从而战退黑风妖,助禹治水。
后来,大禹治水成功,向天地祷告,赞黄龙助他治水有功,求封为天龙。黄龙谢封,不愿升天,他留恋这岷山源头,躲藏进原始森林中去了。后来人们修庙纪念,故得名黄龙寺。这里人们至今歌颂他不记私仇,顾大局,为民造福的美德。”
128 128 慈航道人
在正统宗教中,慈航真人就其来源道教有二种说法。其一据《历代神仙通鉴》卷记载:普陀落伽岩潮音洞中有一女真,相传商王时修道于此,已得神通三昧,发愿欲昔度世间男女。尝以丹药及甘露水济人,南海人称之曰慈航大士。其二据李善注引《灵宝经》曰:禅黎世界坠王有女,字姓音,生仍不言。年至四岁,王怪之,乃弃于南浮桑之阿空山之中。女无粮,常日咽气,引月服精,自然充饱。忽与神人会于丹陵之舍,柏林之下。姓音右手题赤石之上。
依照道教的说法,慈航真人乃是原原本本的女真,而佛教的观世音则是从一开始就是男人身修行的。再者,依照《历代神仙通鉴》来说慈航真人商朝得道,而依照佛教《楞严经》来说,观世音,远在恒河沙劫前,就已经修成。
依照种种经典来判断,十分明显,慈航真人不是观世音菩萨,他们之间有十分清楚且明显的差别。在唐朝菩萨改为女像后(这是政府行为),再加上後世《封神演义》等小说,从而导致部分不研习经典的道士产生了慈航真人就是观世音菩萨的想法,再加上,全真派提倡三教合一,有意或无意加深这一观点,於是就造就成了今天慈航就是观音这观点的氾滥。
129 灵宝大法师
灵宝大法师,乃元始天王化身, 元始时为天真皇人,三皇时为灵宝大法师,殷时为玄中大法师,至汉末为正一真人(张道陵)。& 天真皇人居紫霄钧天之上,为紫微元辰,万象之主。轩辕黄帝时下居峨眉山,黄帝率群臣往访,授帝以金籙之首篇,太上之灵符宝文,三才五芽之秘诀。
130 洞灵真人&洞灵真人,即亢桑子,又名亢仓子、庚桑子。相传《亢仓子》一书由其所著,唐玄宗天宝元年诏称为《洞灵真经》,被道教奉为“四子”真经之一。封其人为洞灵真人。
&&&&& 关于庚桑子其人,又传说为《庄子》中的寓言人物,姓庚桑,名楚,陈国人。道教奉为仙人。《庄子?庚桑楚》称庚桑子,为老聃之弟子,“偏得老聃之道”。得太上老君之道,能以耳视目听。隐居毗陵孟峰,登仙而去。
131 通玄真人&&通玄真人,据传为战国末黄老新道家的代表人物文子,姓辛名钅开,一名计然,葵丘濮上人。& 相传曾受业于老子,范蠡师事之。辛钅开博采众家之长,著有《文子》一书。唐玄宗天宝元年封其为通玄真人。沼封其著为《通玄真经》。 《旧唐书?玄宗纪下》:“﹝ 天宝 元年﹞ 庄子 号为 南华真人 , 文子 号为 通玄真人 , 列子 号为 冲虚真人 , 庚桑子 号为 洞虚真人 。其四子所著书改为真经。”&
132 冲虚真人
冲虚真人,为春秋末至战国前期道家学者列子。列子名御寇,亦名“圄寇”、“国寇”,郑国人。著《列子》一书,主讲清静无为(贵虚),独立处世(贵正)之思想,唐玄宗天宝元年封为冲虚真人,号其书为《冲虚真经)。宋真宗是德()四年(1007)加“至德”二字,号为《冲虚至德真经》。宋徽宗追封为致虚观妙真君。& 作为战国前期的一位思想家,列子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与郑缪公同时。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后汉班固《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
133 南华真人,
为先秦道家学派的庄周。&&&&&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庄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楚庄王之后。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亳州蒙城人,09年河南学者朱继彪先生提出庄子为河南省商丘市东北民权县顺河乡人,现存庄子胡同、庄子井、庄子亭遗址等)。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皈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庄子曾作过漆园吏,生活贫穷困顿,却鄙弃荣华富贵、权势名利,力图在乱世保持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无恃的精神自由。对于庄子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贡献,封建帝王尤为重视,在唐开元二十五年庄子被诏号为“南华真人”,后人即称之为“南华真人”,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 《庄子》一书也被称为《南华真经》。其文章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这部文献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
134 黄石公
& 据传黄石公是秦末汉初的五大隐士之一,排名第五。后得道成仙,被道教纳入神谱。&&&& 《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海下邳。其时张良因谋刺秦始皇不果,亡匿下邳。与下邳桥上遇到黄石公。黄石公三试张良后,授与《太公兵法》,临别时有言“十三年后,在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公即我矣。”张良后来以黄石公所授兵书助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并于十三年后,在济北谷城下找到了黄石,取而葆祠之.后世流传有《黄石公素书》和《黄石公三略》二书,盖为后人托名所作。
135 太真夫人
太真夫人为西王母的小女儿,名婉,字罗敷。她与玄都太真王结为夫妻后,生有一子,任三天太上府的司直,主管督查天曹的违纪。因其年少贪玩,不顾正事,后被降管东岳,管制鬼神之师,五百年内不许复职。太真夫人为使儿子尽快补过,特前往劝其勤奋修道。
太真夫人在返回天庭途中,救下了一名叫和君贤的官吏。见其有仙根,有意度化,遂更其名为马明生,折回泰山石室中,先以豺狼虎豹试其胆量,再以美女财色试其诚心,马明生皆神情自若,心坚情定,深得太真夫人的喜欢。后太真夫人要返天庭,遂将马明生托给安期生
136 麻姑元君
麻姑元君亦称麻姑,是古代一位女仙。同时又是一位妇孺皆知的神话人物。传说中勤劳美丽的麻姑原是南城人,后得道升天,成为仙女,是中国神话中有名的女寿仙。
&&&& 葛洪《神仙传》称其为仙人王方平之妹,建昌人,于牟州东南姑馀山修道,为上真元君之亚。东汉桓帝时(147-168年在位),王方平仙人降于蔡经家,召麻姑。随鼓箫之声,众官簇拥而至,衣着锦绣,光彩夺目,手似鸟爪,顶中作髻,余发垂至腰际,自称已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王方平设宴招待,麻姑撒米祛秽,所撒之米全部变成珍珠。宴毕升天而去。
&麻姑传说久已流行民间,相传旧历三月初三为王母娘娘的寿辰,麻姑于绛珠河畔用灵芝酿美酒为其祝寿。麻姑连成为吉祥长寿的象征。形象为一跨鹤腾云的漂亮女仙。祝女寿者多赠以此像,称麻姑献寿。
麻姑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典籍中就载录有麻姑事迹.相传麻姑本事惊人,曾三次历经沧海桑田,能掷米成丹以救黎民疾苦。其“东海三为桑田”和“海中复扬尘也”,成为后世著名的“沧海桑田”和“东海扬尘”典故的来源。&
137 紫虚元君
紫虚元君又称“南岳夫人”、“魏夫人”,亦称南真。姓魏名华存字贤安,晋任城(今山东济宁)人。&&&&
据《南岳魏夫人传》载:魏夫人者,晋司徒剧阳父康公舒之女。潜心修道,道行与日俱增。晋成帝咸和(326-335年)九年(334年),诸真授华存成药二剂。华存服之,七日后抚剑化形而去,升仙为紫虚元君上真司命南岳夫人,亦称南真。治天台大霍山,后多次降仙茅山。
一般祀奉紫虚元君的庙称为黄庭观,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南岳衡山集贤峰下的黄庭观。
138 顺天圣母
&顺天圣母,是道教中救助妇女难产之神,又称陈夫人,临水夫人、顺懿夫人、大奶夫人。是福建地区普遍信仰的顺产女神,即帮助妇女顺利分娩的女神。是家喻户晓的民间传奇,斩妖除魔、求子、催生助产、保平安的注生娘娘陈靖姑。其传说古代典籍多有记载,且略有不同。
&陈靖姑的身世虽然说法不一,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即都与助产或分娩有关。陈靖姑是人们根据接生婆或分娩死亡的妇女的事迹而编造的神灵。她是产妇的吉祥神。
& 陈靖姑所传的道法称开山派或三奶派,因为陈靖姑生时曾收李三娘和林九娘为徒,这样陈靖姑是为大奶李三娘是为二奶林九娘是为三奶,她们皆得闾山道法,被奉为闾派祖师。该派因师承许真君,故应属净明道的一种,为民间符箓派的一个支派。
1959年在宜兰县罗东镇西安里建炉源寺和1967年在台北县新店市碧潭旁建临水宫,供奉三奶夫人。现台湾供奉三奶夫人的庙观很多,约有70多座,香火都十分旺盛。
139 送子娘娘
送子娘娘又称“子孙娘娘”、“授儿娘娘”、“碧霞元君”等.她是道教中专司人间子嗣的女神。
各地区有各地区的送子娘娘。南方江、浙诸省及少数北方地区多以慈航真人为送子娘娘。《中华全国风俗志》载:杭卅妇女无子嗣者多于二月十九日、六月十九日、九月十九日祭拜慈航,谓此日求子最有灵验,水族则每月初一、十五进香拜祝,逢年过节供奉祭献,倘若意得子,则要杀猪祭祀。
&&&& 北方各省多“泰山娘娘”,即“碧霞元君”为送子娘娘。有送子、赐福、保护儿童等职。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古代在海上航行经常受到风浪的袭击而船沉人亡,船员的安全成航海者的主要问题,他们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天妃,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在船舶上还立天妃神位供奉。
妈祖阁俗称天后庙,相传妈祖原名林默,出生于福建莆田,平素扶危济困,乐于助人,因救海遇难,受到人们敬仰,并立庙奉祀
瘟神又称五瘟使者,是中国古代民间信奉的司瘟疫之神,即: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仕贵,总管中瘟史文业,是传说中能散播瘟疫的恶神。也比喻作恶多端、面目可憎的人或邪恶势力。
道教所信奉的瘟神,传说始于隋唐。据《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称,隋文帝开皇(581-601年)十一年(596年)六月,有五力士出现在空中,距离地面约有三至五丈,身披五种颜色的长袍,手中各执一物。其中一人手执杓子和罐子,一人手执皮袋和剑,一人手执扇子,一人手锤子,一人手执火壶。隋文帝急问太史公张居仁:此为何神?主何灾福?张居仁答曰:此为五方力士,在天为五鬼,在地为五瘟。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仁贵,总瘟中瘟史文业。现天阵灾疾,无法逃避。这一年果然出现瘟疫,遭瘟病死去的人很多。于是隋文帝修建祠堂奉祀他们,并于六月二十七日下诏,封五方力士为将军。青袍力士为显圣将军,红袍力士为显应将军,白袍力士为感应将军,黑袍力士为感成将军,黄袍力士为感威将军。并规定五月初五为祭祀五瘟的节日。唐朝承袭隋朝祀奉五瘟神。后来道教匡阜真人游历到此,于五瘟祠将五瘟收为部将,自此道教将其衍化为在教瘟神。
142 天官文财尊神
国神比干原是上神,在古道教吴道子时代就创入道教辅佐玉皇大帝,赐封号天官文财尊神掌管天下财库之神职。直到元代:一代祖元升元世祖皇帝敕封广福万隐宫赐--元化真人,二代祖道熙赐号静应弘仁金熄真人,三代祖志冲赐号太已修真保和真人,四代祖萧扶道蒙哥皇帝福 秉唆鲁古唐妃赐号广福真人,五代祖萧抱珍忽必烈大王赐号微妙大师等,历代创教人兼理忠太师庙。直到大清康熙六十年次辛丑仲秋,且二拾代弟子掌院住持秦一溱。并保护道宗国神文化的发扬。 中国道教国神文化,是“日识月云时”的文化财富。民富国强,民族团结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
旧时农历新年贴于门上的一种画类。 门神是道教和民间共同信仰的守卫门户的神灵,旧时人们都将其神像贴于门上,用以驱邪辟鬼,卫家宅,保平安,助功利,降吉祥等,是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保护神之一。道教因袭这种信仰,将门神纳入神系,加以祀奉。
门神之神诞之日为正月十五日,民间多有在新春时节,祭祀门神并於大门口张贴(以进门者为视角,贴于门两侧,画中门神以对脸相视为正确的传统贴法,反之则为民间流传的“贴错门神”)门神的习俗。
&灶神,也称灶王、灶君、灶王爷、灶公灶母、东厨司命、灶司爷爷(浙江衢州称),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晋以后则列为督察人间善恶的司命之神。
灶神全衔是「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俗称「灶君」,或称「灶君公」、「司命真君」、「九天东厨烟主」、「护宅天尊」或「灶王」,北方称他为「灶王爷」,鸾门尊奉为三恩主之一,也就是厨房之神。 灶神之起源甚早,商朝已开始在民间供奉
古时祭灶不分身份的贵贱、高低,上至皇宫、大臣,下至平民百姓,对灶神都是毕恭毕敬。
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不断进步,祭灶的风俗渐渐淡化
145 土地神
土地神又称“福德正神”、“土地公公”、“土地公”、“土地爷”“后土”、“土正”、“社神”、“土伯”。其庙宇则称为“土地庙”、“伯公庙”、“福德正神庙”等。民间信仰最为普遍的众神之一,流行于汉族地区及部分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也有信仰。
土地神属于民间信仰中的地方保护神,在民国(1949年)及其以前,凡有汉族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现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现代多属于祈福、保平安、保收成之意。土地神也是道教诸神中地位较低的神祇。
供奉土地神的土地庙大多比较简陋。一些大庙中间也有在殿堂中设有当方土地神位者。土地神的神诞之日是二月初二。旧时,官府和百姓都到土地庙烧香奉祀。现在初一、月半到土地庙烧香的依然十分普遍。
城隍,有的地方又称城隍爷。他是冥界的地方官,职权相当于阳界的市长。冈此城隍就跟城市相关并随城市的发展而发展。城隍产生于古代祭祀而经道教演衍的地方守护神。城隍本指护城河。唐宋时城隍神信仰滋盛。宋代列为国家祀典。元代封之为佑圣王。
明初,大封天下城隍神爵位,分为王、公、侯、伯四等,岁时祭祀,分别由国王及府州县守令主之。明太祖此举之意,“以鉴察民之善恶而祸福之,俾幽明举不得幸免”。城隍由护卫神变为阴界监察系统,道教因之而称城隍神职司为剪除凶逆,领治亡魂等。
城隍下辖有文武判官、各司大神、甘柳将军、范谢将军、牛马将军、日夜游神、枷锁将军等神。
在古时,人们认为床神是住宅神中的重要神灵之一,同灶神、土地神那样,有公婆两位,称之床公、床婆。旧时舟山的床神信仰十分盛行。现今的一些小岛上还在流行。这是因为人们的生活起居离不开床。
旧时有些地区还有“安床”习俗,即在婚礼举行的前几天在洞房内安放新床;其位置要按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窗向、神位来确定,忌与桌、柜、橱相对。安床要选择吉日良辰进行。安床后,当晚要拜床母。
喜神即是吉祥神,因为人们的愿望都是趋吉避凶,追求喜乐高兴,因此就臆造出了一个喜神。民间传说喜神原本是拜北斗星神的一个虔诚女子,修道成仙时,北斗星君询问其所求,女子以手抿口,笑而不答,北斗星君误以为她祈要胡须,就赐了她长须,因为她笑时呈喜像而封为喜神,因有长须,不再让凡人看到她的形象,从此喜神专司喜庆,却不显神形。所以,喜神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具体的形象,也没有专门的庙宇,高度抽象,但后世也有将祖先画像或商纣王视为喜神进行奉祀。对喜神的敬奉在各种礼俗活动中均很常见,尤其在婚礼中。
结婚乃人生一大乐事,所以办婚事又称办喜事。办喜事当然离不开喜神,旧俗,新娘坐立须对正喜神所在的方位,但这方位何在,就要请教阴阳先生了。迎喜神时,可在历书中查询喜神的方位。
厕神主要有供奉紫姑和三霄娘娘。从各地迎紫姑的活动看,紫姑的职责主要不是司人家之厕,而是代卜人事的吉凶和与人一起游乐了.
国的西南方,尤其是湘西地区,民间传说其为厕神,又作子姑、厕姑、茅姑、坑姑、坑三姑娘等。世人谓其能先知,多迎祀于家,占卜诸事。关于紫姑的记载,至少在南朝刘宋就有。至今我国各地都有迎紫姑的传统。
每当上元节的时候,居家妇女便要迎厕神。说起来风俗很奇怪,节前的一天,邓粪箕一只,饰以钗环,簪以花朵,另用银钗一只插箕口,放在坑厕侧设供。同时,另设供案,点烛焚香,让小儿辈对它行礼。 厕神也叫紫姑神(后世亦称坑三姑娘),六朝时已有信仰。
150 二郎神
二郎神杨戬,道教俗神,天庭大将,在下界守人间香火.刚直公正,显圣护民,凡人间生灵危难,呼其尊号必往救。
传说二郎神本名赵煜,约生活在7世纪初。在隋炀帝时,他做了一个地方官,公正无私,使当地百姓安居乐业。那时,当地的一条河里有蛟龙(一种水中巨兽),经常危害百姓,引起恐慌。于是他就带了一把刀,独自一人跳到河里与蛟龙搏斗,并最终杀死它,解除了人们的痛苦。后来他辞去官职,到青城山里修炼道术,终于成了神仙。
中国民间俗神信仰中,二郎神是影响相当广泛的一例。自古以来,俗信多以四川灌口为二郎崇祀为正宗,且有迄今屹立在都江堰岷江东岸的二郎庙(又称二王庙)为证。与此对应,四川民间对二郎神崇拜也最称兴盛,凡驱傩逐疫、降妖镇宅、整治水患、节令赛会等各种民俗行为,莫不搬请二郎;有关二郎的大量传说,被编入多种戏剧,甚至影响至地名、山名。在都江堰有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有朝拜二王庙拜见二郎神的传统流传至今。
151 南斗六星君
南斗六星君,正是管理世间一切人、妖、灵、神、仙等生灵的天官。南极长生大帝玉清真王,是南斗六星君的顶头上司。因此南斗六星君的六宫都隶属于南极长生大帝管辖。
第一天府宫:司命星君 第二天相宫:司禄星君 第三天梁宫:延寿星君 第四天同宫:益算星君 第五天枢宫:度厄星君 第六天机宫:上生星君
南斗注生,北斗注死道教吸收后将南斗六星神格化,成为司命主寿的六位星君。专门奉祀南斗星君的庙宇称南斗星君庙。因南斗专掌生存,故民间又称为“延寿司”。
152 北斗七真君
北斗真君又称北斗星君、北斗七元星君。据《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真经》卷一、《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经注》卷上记载,北斗七元星君为:北斗阳明贪狼星君,北斗阴精巨门星君,北斗真人禄存星君,北斗玄冥文曲星君,北斗丹元廉贞星君,北斗北极武曲星君,北斗天关破军星君。
南斗注生,北斗注死
道经宣称,凡一心信仰北斗者,便能得道成仙,从死籍上永远除名。
北斗真君的来历,据《北斗本生经》载:古代有一国王名同御王圣德无边。国王有一爱妃,号紫光夫人,明哲慈慧。夫人许下大愿,要为周御王生下圣子,以辅佐乾坤。一年春天,夫人在温玉池中洗澡,“忽有所感,生莲花九苞,应时开发,化生九子。其二长子,是为天皇大帝、紫徽大帝”。其余七子便是北斗七星。 此外,北斗真君还有二位佐星,他们是北斗洞明佐辅星君和北斗隐元右弼星君,与北斗七元星君一起台称“北斗九辰星君”。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身骑白马 周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