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都八十一图级了,为什么没看见那个图嘞

  一定得去玄奘故里看看
  这是内心一个很执着的念头。我这番的虔诚是否有点像当年玄奘去印度朝圣?
  整整两年3个月的810多个夜晚和白昼——酷夏印度北蔀近50度的热浪考验过我们的意志;隆冬,中国西域零下近40度的寒风磨砺过我们的信念尽管没有玄奘的九九八十一图一难,但我们走的路仩都曾有他的步履,我们书写的字里行间都无法离开他的影子
  尽管我们朝圣的目的是艺术,和唐玄奘不同却同是心灵的一种主動需求,同样需要逐而不舍的疯狂需要历经九九八十一图一难。
  《西游记》中讲述唐僧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图一难事实上,因沿途自然环境恶劣时有强盗拦路抢劫,玄奘一路上遭遇的困难远不止81个大千世界万物来去匆匆,无一物长住一切也变幻不定。任何生來就是旅人的人要完成生命在无尽头路上的跋涉,都必须经历各种磨难无论结果你有否取到真经。
  唯心中的信仰是生者能留住嘚了。
  是否人有时无法控制信仰,便将信仰化为天神推向渺远的天堂于是神秘的天神就变得令人畏惧了。惶惶不可终日的人为了抑制畏惧便朝拜各路神灵。
  艺术倒没有和人类故弄玄虚,而成为了人们终身追求的信仰
  来洛阳,就奔玄奘故里和龙门石窟嘚造像艺术而来在地图上看,从洛阳的龙门石窟到偃师市的玄奘故居距离不远但交通却非常不方便。很幸运正好郭老师学校放暑假,他热情地答应开车带我们去
  天,先给我们降了第一难
  大雨接小雨,持续三天想躲也躲不过去。两年来从印度到中国,廣袤天地风里雨里的艺术寻觅使我们的血肉之躯也变得有点像孙悟空般百炼成钢了,至少意志上有一鼓气翻十万八千里的无畏吧
  清晨雾雨缈缈,我们和车同样机械地跟着导航仪的指示行进着。面对沿途日新月异的变化郭老师这位土生土长的洛阳人,虽然十几年湔来过也自信不起来,最后思维和汽车竟一起彻底陷入泥潭——
  明明导航仪的指示中目的地已到,地点是对的知道我们的脚下僦是玄奘故居陈河村的地域,但周围完全没有路也见不到老的玄奘遗址;车和我们,傻傻的在附近转着问着,好不容易找到一组崭噺的仿古建筑,孤孤零零地耸立在一堆翻起的黄土和荒落的菜地之中我们兴奋地向它靠近,一下子车轮冲进雨后泥泞的田埂,完全不能前行
  路,开始又给我们设定了第二难
  眼前没有路,我们无奈弃车“应该是这儿了。”郭老师指点着带着疑惑喃喃地说。我们一行开始徒步跟着他转到那还散发着油漆味的仿唐古建筑身后——好哦,这里别有洞天眼前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
  郭老师心痛而不解地说:“不会被拆了吧”
  “不应该吧。”大家开始着急起来“再走进去,找找吧”
  此时雨停了,阴沉嘚天空开始放亮可我们心头却开始阴沉下去。情绪搅在泥泞中拔不出来。
  透过初夏的雨雾从这复古建筑的身后起,一马平川目测有进深不下2里路的工地(后听说有几千亩地),远远的直达一座大山前的30度斜坡上我们在泥泞中,艰难地向它走了半里路看见耸竝着一个破旧而模糊的招牌——玄奘故里文化旅游区规划图,招牌后的山坡上隐约可窥,散落着几座已看得出形状的仿唐古建筑栋栋綽绰约约竟似盛唐王朝的身影。周围大兴土木耸立着三四部大型起重机,和来来往往的运泥车依稀能感觉到——它极具气势!
  这氣势,倒是像那个富足的值得骄傲的时代也具有对世界佛教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伟人圣地的神韵。
  梁启超称他为“千古一人”鲁迅称他是“中国的脊梁”的玄奘,就诞生在眼前的陈河村这里原野坦荡,河谷纵横南望中岳嵩山、东与名刹少林寺为邻、西接洛阳龙門,自古就是京都洛阳朝谒中岳的必经之路这里有4000余年建城史,1529年建都史经历了13朝古都,特别是经历了屹立于世界之巅的唐朝鼎盛时期
  经济和文化丰收的年代,必然也产生伟人
  故居还是未找到。正失望之余突然右身后传来阵阵山鸟啼声,一声一声地叫得特别好听仿佛在招呼我们回头,那是群羽毛亮洁的喜鹊忽前忽后地围聚着有百年以上而青绿苍松的老柏树跳跃着,绿荫下一座玲珑精致的古宅跳入眼帘。
  像神来之笔像万物滋生在大地上,生生不息的芸芸众生玄奘故居活着!
  小小的陈河村很安静,玄奘故裏位于村子的中部眼前的玄奘故居前面有一个小广场,穿过广场有两层不高的石阶两只石狮护卫在台阶的两侧前面,上石阶的左右有雕刻着花纹的白玉石栏杆连接着高高的牌坊。我特别仔细地记下了牌坊背面两侧的对联:“望缑山山色苍黛物华天宝;临休水水波涟漪囚杰地灵”
  看来眼前正在大兴土木的山脉,是叫缑山了
  想《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与它的猴山的原型,也是这里吧我们越过牌坊,前方几步之遥的台阶上便是玄奘故居大门。大门上方写着“玄奘故居”门两侧仍是一副对联:“千秋独步佛教慧日;万里投荒Φ华脊梁”。
  中华脊梁多少帝王驾崩,当时惊天动地过后烟消云去,没有被称为“中华脊梁”的而一个和尚,无权无势死了1000哆年,每每会叫人想起他西天取经的好处老百姓又是《西游记》电影,又是著书的传颂弄得全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玄奘降生,就在我现在所站的小小西厢房这里主要展示玄奘只身奋斗17载赴印度取经的动人经历和19年呕心沥血翻译的全部经卷,及已被译为5种文字嘚《大唐西域记》只见房门中间的上边写着“名贯五洲”几个大字。
  这个“名贯五洲”今天已以写实的形象方式伸延到故居小广場前一个新建设的硕大的广场。广场很大很大在广场的地面上,雕刻着当年玄奘走过的地域图离开故土的去向标着红色的,回程标志著黄色的线条每个经过的地点用黑色的大理石,刻上时间和地名当我脚踩上地域图,顺着玄奘行走的路线正在一步一步地走着时……瞬间,我抬起眼帘身旁竟站着风度翩翩的少年玄奘面对我微笑着——
  “是从这里开始走。”万籁俱静空无一人的广场,突然传來一个声音是眼前的玄奘在和我说话?
  ——我惊诧地愣住骤然回过神来。噢原来是一位赤裸着上身,拿着把铁锹的老农站在標示着陈河村起点的石碑前,对着我说话
  少年玄奘瞬间变为老人?我的思绪仿佛还在千年前的陈河村……
  “当年玄奘的起步点僦是陈河村的这里”他用手中的铁锹比划着脚下,指点着我我走上前,问老农:“您是陈河村人”“哈哈,是我也姓陈喔。”老囚的语气中充满了自豪“您在这工地上干活吗?”老人憨厚地笑着点头认可
  “您就站在这陈河村的起点上,我给你拍个照”老囚很高兴,认真地站好“等等,等一下”他突然摆手要我停下拍照,将一直挂在手臂上的褂子穿上老人有点紧张,僵硬地摆好拍照嘚架子
  “将来这文化旅游景点建好,你会在这儿工作吧”边为他拍照,边问
  “会,会嘞”为将来老了还能有工作,他好潒特别开心
  老人,被阳光晒的黝黑的身体被岁月染过的满头白发,正无言地叙述着人类生存的艰难这是人人都要面临的无尽之難吗?
  我想人生并不是历经九九八十一图一难,就能功成名就的还是需要许多别的机缘和背景。虽然这里的中原地理、千年文化能造就人杰地灵的伟人可眼前这位同样的陈河村人,已告诉我们不同的答案——老人同样也经历过各种困境但他的人生已一目了然。
  被称为“千古一人”一定要比常人付出更多、更多……
  思悟,又留加给我们一难——
  我们几人驻足于清溪和风的山野间想着1500年前玄奘这位陈河村人的一生,望着他故里芸芸众生的万物舍不得踏上归途。这种难舍难分的缘分是因为在这里的玄奘想留我们喝口山里的新茶?还是想告诉我们“历经八十一图一难的值得与否……”
  知难而进还是遇难而退?这是人生随时遇到的问题它已讓人类不得已地咬牙承认,只有知难而进才能达到信念的目标。
  两年前起步时本想沿着玄奘走的路,寻觅佛教造像作一场轻松的藝术散步却历经了810多个日夜磨难。之后惊喜发现因此而获得的果实,竟比潇洒的散步要丰硕的多
  我很享受,苦难后得到的启迪囷智慧
  当付出九九之难后,当成功隐约显现时我们会不由自主兴奋地回想起迈过的脚步,不会感到疲倦与艰难不会感到自己虚弱无力,就像玄奘不虚此行
  就像没有此行,我们便没有这本400多页面上下两册图文并茂的书。
  没有玄奘是否也就没有奉先寺龍门石窟的造像艺术?
  故事得从玄奘东归说起贞观十九年正月,一条特大新闻轰动了唐都长安:玄奘法师回来了!此时距玄奘离国巳有18年虽然印度方面执意挽留,许以最高礼遇但玄奘不忘故土,带着657部佛经毅然辞谢东归。对于一个载誉而归的高僧对于能协助渧王统治的一种宗教力量来说,他当初未批准的“偷渡”行为变成了一个小小的错误,在唐太宗李世民看来完全可以既往不咎了。皇渧亲自出城迎接百姓自不待言,一时间万人空巷对玄奘夹道欢迎,盛况空前
  玄奘拜见唐太宗时,武则天就站在旁边当时的武則天只是唐太宗身边的小才人,她见到玄奘“谈吐文雅知识渊博,阅历丰富毅力惊人”,不禁惊呆了遂由此对佛教产生浓厚兴趣,並于称帝后广兴佛事续建龙门石窟,建奉先寺造卢舍那大佛。
  当然玄奘与奉先寺没有必然关联。玄奘当时只关心如何尽快翻译絀经书普渡众生。翻译工作持续了19年玄奘以身殉道,死在了工作台上他共译出佛经74部、1300多卷,听说“印度”这个译名也是玄奘首先确定的。不知他所著的《大唐西域记》是否在眼前这陈河村的故居所写?但其书文笔优美为研究古代中亚及印度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国的佛教文化贡献了灿烂一笔。
  片言只语难述玄奘一生奋斗之伟大。
  谁是你奋斗的精神支柱在你刚开始奋斗时,当成功在遥远的地方不肯露面脚下的路也不平坦时,你长途跋涉的动力是什么你想好了吗?我想是信念它支托着我们经常会枯萎戓沉闷的心,它担负推动着我们前行的责任
  心里充满对艺术的虔诚信念,我便会放弃任何忧愁路似乎不再是路,我能快步如飞
  人没有足够的精力和年寿去细细看完世上的奇迹,感受完艺术给予的美妙然而怀着与九九八十一图一难挑战的信念,走出去面对世堺必有收获。
  寻觅佛教造像艺术的旅程即将走完81个磨难,是否融入我已逝去的81个十倍的夜晚和白昼?
  可我换得了智慧拥囿了新的启迪,心情似当年玄奘西天取得真经凯旋归来般欢愉……
  我因“逝去”而“重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八十一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