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时间不让玩手机,只能看书学习,有没有什么纸上面可以自己玩的游戏,类似九宫格一样的

由 Esor 撰寫的雲端辦公室、數位筆記、時間管理等讓人生更美好工作方法
[筆記術-12] 主題樹狀筆記法:上課讀書筆記第一次寫就有條理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你有沒有在做筆記時,遇過這樣的困擾:聽著老師講解,快速把聽到的每個重點記錄下來,覺得自己好像記了很多,但事後回頭看筆記,覺得一團混亂!甚至看不懂自己到底在寫什麼?或是原本誤以為內容豐富的筆記,卻很多重複內容,發現真正的重點並沒有記到?於是你還要再花很多時間重新整理一次筆記?
偶爾會有同學寫信來電腦玩物問我:「電腦玩物上撰寫很多,有沒有什麼有效的筆記方法,可以讓我第一次聽老師講一個全新主題,或是第一次看一本書、第一次整理一份資料時,就能快速的整理出重點?寫出有架構的筆記?並且下次使用時可以有效再利用呢?」
我自己有一個很簡單很簡單的筆記方法,說出來沒什麼稀奇,而且立刻就能學會。但我也發現很多朋友做筆記時,沒想到用這個邏輯去寫,導致「第一次」的筆記常常混亂沒有章法。
一,「主題樹狀筆記法」的原則與範例:
這個筆記方法,我稱之為「主題樹狀法」。簡單的說,就是利用「主題編號、樹狀階層」的形式來寫筆記。
重點是,並非寫一段段的描述文字,也非單純條例重點,一定要同時符合「樹狀階層、主題編號」兩個原則。
範例如下,就以我一邊思考一邊筆記「」這篇文章的重點為例,其實看到這樣的「主題樹狀大綱」,你大概也能掌握我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而當我自己構思時這樣做筆記,也可以很輕鬆地把思緒整理起來,並且保持下次思考時的延續(因為可能要想好幾天、好幾個禮拜)。
的「主題樹狀筆記法」構思筆記:
優點:
比畫表格更快更有效
破解什麼問題:
筆記沒有條理,沒有前後關聯
大綱目錄,強迫自己建立架構
自然而然地建立關聯
紀錄時不思考,不抓出自己的重點
強迫自己問自己:重點是什麼?
主題是什麼?
可以同時展開多個主題的整理
一本書、一堂課,一定有多個主題
範例:
研究軟體的筆記
上課的筆記
讀書的筆記
方法:
聽到大重點,建立一個主題
相關子重點,列舉到相關主題下
描述內容,也轉化成重點大綱格式
根據主題大綱,一邊記就一邊建立重點分類
根據邏輯次序,一邊記就一邊理清思路
善用數位大綱,可以隨時調整邏輯,隨時插入新重點
適合工具:
紙筆記雖可以,但少了修改的彈性
Evernote Onenote
Workflowy 類型工具
可搭配方法:
三層筆記法
目錄索引法
又或者我在研究一個軟體、一個遊戲、學習一種技能,我會一邊測試,一邊把自己的心得筆記下來,我同樣使用「主題樹狀」的筆記法。這讓我通常很快就能找到這個技巧或工具的架構。
並且一研究完,不需要再整理筆記,就立刻有可以撰寫分享的條理邏輯。下面這個筆記,最終我寫成了「」這篇文章。
或是當我上課時,看書時,我也是用「主題大綱」的方式來筆記心得。這讓我上課一結束,筆記做完了,腦袋中也已經有一個系統,甚至可以快速去實踐。就算事後回頭複習這樣的筆記,也能快速找出重點。
更棒的是以後看到相關資料,都能很輕鬆的再補充到這個筆記架構中。
二,「主題樹狀筆記法」要解決的三個問題:
為什麼要這樣做筆記呢?要破解三個問題:
「筆記順序散亂、理路缺乏邏輯、重點混雜不清」,還有因此導致的要重複整理筆記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筆記順序雜亂。
如果只是跟著上課或書本的順序寫筆記,很難把前後相關的重點整理在一起,也很難把同類的重點做分類,於是你的筆記裡重點可能是七零八落的。這時候,善用「樹狀大綱」的分層梳理方式,可以在做筆記時,就做好重複重點的整合、相關理路的整理,讓筆記不分散。
第二個問題,理路缺乏邏輯。
筆記目的是重點整理,而老師上課或書本閱讀時,為了解釋清楚會參雜很多額外資訊,筆記並不需要把這些全部都寫下來。但我們很容易陷入什麼都寫的迷思,自己不思考,只是一股腦全部照抄的筆記,反而事後自己更難看得懂!(推薦延伸閱讀:)這時候,「主題思考」、「大綱分類」的筆記法,可以強迫我們問自己:「主要重點是什麼?邏輯順序是什麼?」自然做出有自己思考的筆記。
第三個問題,重點混雜不清。
一本書、一堂課,他的知識脈絡通常是多線劇情,例如要解決什麼問題?採用什麼方式?有哪幾種策略?這多條線在上課與閱讀時,通常是同時多線進行。如果筆記把他們全混在一起,事後就很難梳理。而「大綱階層」,就能適合同時展開多條線索,每次找到哪一條線索的新重點,就納入該條線索中,多條線索可以同時整理。
三,「主題樹狀筆記法」的實際執行策略:
相信大家都會做大綱,也都會做樹狀資料整理,看了上面的範例,以及要解決的問題,應該已經掌握這個筆記方法的八九成了!
其實真的很簡單,只是我們要改變一下習慣,把筆記變成「主題大綱」,而不是單純描述或條列的筆記即可。
但是實作時,當然還是有「怎麼做」的實戰經驗,下面就來分享,我自己具體在執行「主題大綱式筆記法」時,有三個主要採用的策略。
1. 抓大重點,展開多條主題線
無論是我自己在構思一篇文章,或是我在讀一本書,還是上一堂課,或是開一次會。總之在做這些筆記時,我第一個思考的問題都是:「先抓出大重點」。
假設我正在聽課,聽到老師說「這是寫作的套路」、「這是推廣內容方法」,我就會先把這兩個大重點抓出來,展開兩條主題線,接著聽到老師說到跟寫作套路相關的重點,或是我自己延伸想到的推廣內容方法,我就筆記到兩條主題線下面的階層中。
在筆記時,以開啟「主題線」優先,之後相關的重點就納入同一條主題線,自然筆記不會混亂,而且把所有相關重點自然地整理在一起(即使他們在課堂或書本上沒有同時出現)。
而且主題線可以一邊聽,一邊開啟,只要聽到:「這好像是一個新的大重點」,那就開啟一條新的主題線來記錄他。
很多時候我們寫筆記,就是忘了「要用主題式的重點」去整理,導致整篇筆記沒有重點。
2. 盡可能把內容轉換成樹狀大綱格式
有時候有些筆記內容一開始是描述性的,例如我可能在書裡讀到這樣一段話:「執行深度工作,有價值工作。不要再用事情本身重不重要來區分,而是要思考需不需要我發揮專業技術、思考能力?完成後會不會有高價值?是不是自我實現?要用這些條件來決定事情是否重要。」
如果要整理成筆記,就把他轉成樹狀大綱格式:
什麼事情才重要?
不是事情本身重不重要。
能不能發揮我的專業技術。
從我的立場思考
能不能讓我的思考成長。
能夠帶來成長
完成後有沒有高價值。
事情的回報並不相等
完成後是否達成某種自我實現。
但是你可能也可以這樣筆記:
優先選擇執行深度工作
可以發揮我的專業技術的工作
什麼事情是只有你能做?
什麼事情最適合你去做?
可以讓我思考成長的工作
跳出舒適圈
可以帶給我自我實現的工作
目標的設定
可以帶給我高價值回報的工作
評估事情的回饋
筆記內容沒有一定,因為筆記本來就是你的觀點投射出的整理。
但利用「樹狀大綱格式」,相比一般描述性的文字,在筆記重點時更快速,而且能夠讓我们「用邏輯去整理重點」。
不是說描述性文字不好,你看我寫這篇文章,也一定要回到描述性的文字。但我們現在談的是「寫筆記」,是「筆記重點」,所以這時候更適合「樹狀大綱格式」。
尤其我們很容易在寫筆記時,只是抄,不思考,這是一個大問題。但如果用「樹狀大綱格式」來寫,我們就能自然的去理清思路。
3. 多在主題線下延伸思考
最後補充一個我一定會採用的策略,前面一個範例其實已經示範了,就是在這樣的「主題樹狀筆記」內,我會利用更深一層的階層,在重點下筆記我的延伸思考,讓我的筆記內容,超出原本的內容。
而且應該說,正是這樣的「主題大綱筆記法」,讓我可以很輕鬆地在每個主題、每個子重點下,繼續延伸我的思考,而有自己思考的筆記會更有意義。
四,適合「主題樹狀筆記法」的工具:
說到這邊,最後要來推薦一下適合「主題樹狀法」的筆記工具,當然,也是可以用紙筆來寫,但絕對會更適合使用「具有編號清單、樹狀大綱功能」的數位筆記。
為什麼?因為主題的分類有可能要隨時調整、新的子重點要隨時新增,也就是這個樹狀大綱會是不斷生成、移動、加深、刪減的。這時候,數位筆記具有「自動編號與分層」的功能,才方便我們編輯調整。
而我自己當然是使用「 」裡的「編號清單」來完成這樣的整理,甚至可以把我的清單直接轉成心智圖(可看教學:)。
另外像是「 」也很適合做這樣的筆記,他的階層清單還有更多可彈性利用的功能(可看教學:)。
當然,你可以使用專門的「大綱工具」,像是「 」或「 」,幫你更快速的用階層目錄,整理自己的所有重點。
小結:
以上就是我的「主題樹狀筆記法」實作經驗分享,我解析了這樣做筆記要解決的問題,實際的範例,還有真正執行時的一些技巧。
而這個筆記法的另外一個優點,就是非常簡單易用,筆記時會比還要畫表格等更快速,而又能把課堂、書本、研究的資料「在第一次寫筆記時」,就立即做出有效筆記整理。
如果你對這樣的筆記法有興趣,推薦你可以延伸閱讀我在電腦玩物撰寫過的「」,會和主題樹狀筆記相輔相成。另外你可以搭配我的讀書筆記技巧一起實踐:「」。或者你是學生的話,推薦閱讀我更多的上課學習技巧的整理:「」。
如果你還有更多筆記方法,歡迎來電腦玩物文章下留言跟我討論。
筆記術系列文章:
轉貼本文時禁止修改,禁止商業使用,並且必須附上系列文章連結,與註明來自電腦玩物原創作者 esor huang(異塵行者),及附上原文連結:
我是異塵行者,你也可以叫我esor,我的部落格:「電腦玩物」專門分享各種高效率數位工作方法、雲端應用技巧、時間管理與筆記術,歡迎來多多交流。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相關文章: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2018 年補充:這篇介紹免費開源軟體的文章,獲得很多轉載,不過在更多朋友的使用經驗下,也要先跟大家說明,這款免費軟體在效能上、介面設計上,還是不比正式的威力導演順手與快速,想要使用免費工具的朋友,也要了解這之間的差距。
其實 Windows 與 Mac 都有內建不錯的影片剪輯軟體, Windows 上是「 Movie Maker 」, Mac 上是「 iMove 」,你不想安裝軟體,也有線上的影片編輯工具,像是「」。
但如果你需要跨平台 Windows、 Mac、 Linux 皆可用,完全免費,可以滿足稍微進階一點的影片剪輯功能,那麼或許你可以試試看本文介紹的免費中文版影片剪輯軟體: OpenShot。
「 OpenShot 」是開源免費的軟體,並且目前都還常常更新,可以使用在商業用途,內建了許多影片編輯、音軌編輯、影音特效、轉檔輸出的功能,全部都免費可用,甚至還有中文版,或許比起限時免費下載的威力導演精簡版,直接使用「 OpenShot 」是更好的選擇。
在電腦玩物中,我有一篇文章非常受歡迎:「」,在該篇文章裡面,我整理了自己實際使用過、測試過的 Google 日曆應用,從當作課表,變成公司會議系統,到寫日記。
功能其實都很簡單,工具很好上手,但關鍵是:「我們可以如何利用來解決問題?」
本來操作就是愈簡單愈好,是那種「操作我會,只是沒想到可以用到這個方向」更好。因為工具本來就要用來解決問題,但要解決什麼問題,需要經驗和想像的累積。
今天這篇文章,我就想用同樣的筆法,把我這幾年實際研究,並且實際利用過的另一個工具:「 Google 表單」,整理出除了設計問卷外,可以用來解決哪些實際會遇到的問題。(功能操作可以參考:)
今天是 2017 年的最後一天,所以來幫大家準備一篇「列印 2018 年度行事曆」的文章。在這篇文章裡,我準備了五種列印行事曆的方法,有的可以幫你做好年度計畫後列印出來,有的則可以列印出精美月計劃日曆,到時候放入筆記本或貼到牆上,開始新的一年的行動。
我也有這樣的做年度計畫習慣,在電腦玩物也分享過我的方法:「」、「」,而一年前坐下的幾個承諾:部落格文章有更多方法的系列、撰寫自己的方法新書、開設更好的課程、照顧好家庭生活等等,在這一年裡也陸續達成。
做好年度計畫,確實是有用的,幫助我們在一整年裡確認目標方向,就算有挫折難關,也總是可以朝著方向逐步邁進,就算緩慢,起碼也是朝終點前進。
看到有朋友分享了一篇紐約時報的文章:「,想說這真是一個有趣的方法。文章中,記者嘗試把自己的手機螢幕調成了「灰色」,所有 App、畫面都變成黑白,而帶來的效果是:「只顯示灰色的目的是讓絢麗的螢幕變得不那麼誘人......它極大緩解了我不停查看手機的不安情緒。」
這其實也是我這幾年關注的主題,如何讓自己善用科技,但更簡單、不焦慮、不成癮:「」,在我兩年前的這篇文章裡也提到了,讓自己不便利一點,有時候是要找回。
不過,我倒是沒有想到這個更決絕的做法,從視覺上拒絕手機的誘惑,把你的螢幕調整灰階!
在之前寫完「」一文後,我想繼續挖掘 Google 幫我們規劃自助旅行的潛力。今天這篇文章,就深入的來聊聊 Google 的「我的地圖」服務,這是一個可以讓我們「自訂地圖」的工具,在地圖上任意繪製地標、路線,對商務需求來說可以打造出一張一張資料地圖(例如我之前在製作一本新書時建立的「」),對生活需求來說,則可以讓我們規劃自助旅行路線!
Google 「我的地圖」在規劃自助旅行路線時可以解決許多問題:國外地點名稱地址常常難懂,用自訂地圖就能自己取一個好辨識的名稱。在規劃路線之外,自訂地圖還能補充許多旅遊圖文資料,讓這張地圖就是旅遊手冊。好看的自訂地圖一方面旅行時帶來好心情,二方面事後就是最好的旅遊回憶之一。自訂地圖還能跟朋友共享合作,讓彼此都能在手機上查看這次旅行地圖。
如果只是把物品照著他的原貌去整理,其實只是做到了儲存、分類。但儲存、分類的東西,為什麼很多都用不到,或是要使用時還要花很多時間找出來呢?一個關鍵的原因就在於,不能只有整理物品,更重要的是建立你自己的行動流程,也就是你會如何使用這個物品的真實流程。(例如我的家居整理:
單純儲存物品,就會存成一堆很難用、忘記要用來幹嘛、要用時找不到的東西。
我們只要回想自己曾經大量收集某種東西,而後留下一堆沒用過的東西的經驗,就知道有這個問題存在。
單純分類物品,則會跟著物品的屬性去分類,卻不是跟著你的行動來決定。這時候,你會花很多時間去分類那些你根本不需要的物品,例如你花了一整天把電腦裡所有資料又一次重新整理好,但其中 80% 的資料可能你永遠用不到,但為什麼一直花時間整理他們呢?所以一個有效的整理,不是整理物品,而是至始至終都在「建立我的行動流程」而已。整理和物品本身的關係其實很低,而是跟我要創造什麼目標關係很高,不過我們卻很容易反過來整理。
在購物網站、旅館機票網站,搜尋一大串需要比價、研究的商品清單,或許是工作上需要製作一份競爭產品列表,也許是要抓資料來跟朋友討論旅行規劃。這時候,有沒有高效率的方法,讓我不用一個一個手動複製與整理資料,如果可以把網頁資料直接抓取成 Excel 表格有多好。
又或者你在搜尋「」的某主題文章(網站右上角有搜尋功能喔!),找到了一大串你想讀的文章搜尋結果,有沒有辦法直接把搜尋結果裡十幾、二十篇的文章,自動轉換成表格清單。在類似的百科、資料、學習網站中,就能更快的整理你需要的參考資料。
今天要介紹一個可以幫你更快完成上述動作的工具:「 Listly 」,這個工具只要輸入網頁網址,就能把網頁中的品項清單、資料內容,自動下載並轉換成 。而且我的實際測試裡,對中文內容的購物網站、資料網站皆可支援,免費帳號也有一定程度的使用量。
大多數使用 Google 雲端硬碟的朋友,可能知道分享、協作 Google 文件、簡報與試算表。基本的檔案共用合作規則,我在「」、「」等文章都有教學,也在「」一文,分享過很多朋友想知道的進階合作設定。
不過最近我常常在分享 Google 文件、試算表、簡報時,加上兩種特殊的語法,可以讓分享出去的內容看起來更專業,或是更符合我的需要。
一個語法是,讓你要分享文件、簡報、試算表給對方時,不用對方自己複製,而可以直接幫對方建立檔案副本到雲端硬碟(因為對方不一定知道怎麼複製副本)。
另一個語法是,當你要分享 Google 簡報給對方瀏覽時,可以讓對方直接打開簡報模式,而不會出現干擾視線的編輯功能視窗,這樣簡報看起來更專業。
去年下半旬,因為在籌畫今年&#)的,第一步就是買機票,於是就開始關注各家航空公司,也包含廉價航空的機票票價,那時候有些航空的票價還有點貴,有些廉航的班次還沒有開放出來。但是要一直保持關注,又是很麻煩的事情。
於是就需要一個「可以自動追蹤各家航空公司票價波動,並且注意廉價航空航班開賣消息」的方法。
找來找去,結果最後還是使用我最擅長的 Google 工具,就是利用「 」來追蹤機票最佳價位和班次。而且確實有效,後來他也真的在票價降低,以及有新的廉航班次開賣後,主動通知我,讓我第一時間買到自己滿意的機票。
最棒的是,我不用每天去查看、關注每家航空公司的網頁,只要等 Google 郵件通知我即可,可以節省不少時間,又不怕錯過。
妳討厭設定目標嗎?或是你覺得設定目標讓人焦慮、兩難?
「設定目標」,這是我們大家都會做的事情,但可能也是讓我們最有壓力的事情。幫產品設計了一個看起來不知道能不能達成的目標,會不會很有壓力?在生活中規劃了一個想像中的美好目標,會不會太不切實際?
我們在「設定目標」時,都非常關注「達成的必要性」,當然,目標就是要達成嘛!但也因此我們可能開始對目標降低標準來符合現實,或對執行目標途中的不完美、挫折感到焦慮,對必須放棄或改變目標覺得無法接受。於是想要一開始就「設定出可實現又美好的完美目標」,然後,「設定目標」變成一個讓人討厭的事。
前兩週,我讀到 GTD 創造者 David Allen 的一篇文章:「 (關於設定目標的巨大秘密)」, David Allen 也提到了上述在目標設定過程中的兩難、焦慮,但是他指出了一個不同的觀點:「The value of goals is not in the future they describe, but the change in perception of reality they foster, in the present. (目標的價值不在他們描述的未來,而是在當下,他們培養了現實感的改變。)」
這句話,確實是一個很棒的提醒。我自己也切身的感受到這段話的意義。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推荐】创意训练的100个方法——整理自博客分析.doc10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3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创意训练的100个方法 ――摘自梁佐林博客
确立价值观
奇怪的是,关于创意训练的第一个训练却不是训练创意的,而是对价值观的确立。这项训练的目的,是让你更清醒自已人生的方向,知道自己的创意该向何处集中,创意该用在哪里。
这个训练有ABC三个步骤: A、在以下的形容词中,选出你最喜欢的、最有感觉的五个,并按喜好程度来排序。
健康???自由???美丽???勇气???自信???幸福???关心???学习
服务???奉献???真诚???真实???兴奋???爱 尊重???尊严
安全???稳定???活泼???智慧???伟大???权利???幽默???高雅
高尚???和谐???正义???简洁???乐趣???活力???公平???和平
自律???毅力???诚信???体贴???吸引???热情???忠诚???舒适
享受???完美???娱乐???独立???耐心???浪漫???感激???激情
家庭???同情???发明???鼓舞???控制???休闲???平静???造诣
教导???公正???认同???助人为乐???成就感???创造力??另类
你的选择和排序: 1_____ 2_____ 3_____ 4_____ 5_____
B、请为这五个词分别写下自已的理解。 比如第一词你选的是“成功”,那就加上你的一理解,比如:“当我赚到100万时,我就成功了。” C、改正你的理解。去掉一些太受外力制约的因素,要求别人肯定的因素。 比如对“成功”一词的理解,“当我赚到100万时,我就成功了。”这样的目标受外力制约很大,应该改为切实可行的。比如改为:“当我每天都能完成计划内的工作,并且每天都有所进步时,就算成功了!”
完成了以上三个步骤,你的价值观就会清晰了。 这是一个有魔力的训练,做完后,你会觉得对人生的理解豁然开朗,很多成功人士都是在类似的训练中清晰了目标,然后奋不顾身的努力而达到人生的梦想的。 快找来纸笔,做一做吧:)2、God is a girl - 科幻小说式训练法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