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为什么打你爱玩游戏怎么办?

如何正确引导爱玩游戏的孩子?
经常有家长和我抱怨孩子就爱玩游戏,周末更是疯狂到不吃不喝也要玩,一说孩子就反感,不知道该如何引导?正好从网上看到一个原来的游戏玩家写的一篇文章,其实正确引导孩子玩游戏也能让孩子改变很多:
相信无数个家长曾经“无情”地拔掉孩子的网线,甚至因为“电脑游戏”四字兴起无数次家庭革命,这种行为的出发点不难理解,在家长的眼中,玩游戏似乎真的很容易影响到他们的下一代:
玩游戏容易沉迷,沉迷意味着时间被占走大半,孩子会少做非常多作业,从而慢慢拉开与好成绩、好高中、好大学、好工作、好收入、好车、好房、好老婆、好家庭……的距离;玩游戏容易让下一代出入在一些龙蛇杂处的场合,比如网吧,交到坏朋友……
大概长辈们在讲“玩游戏的小孩会学坏”时,脑袋里就想着这几件事吧。站在长辈的角度想,好像不无道理,玩游戏似乎就会把你带到差学校、差工作,学不到东西、赚不了钱,而且还会交到坏朋友。简单来说就是浪费时间、做没用的事。
但为什么我从九岁就爱玩游戏,但上述的事情都没有发生?
我在台湾大学读书,按现在流行的学法,算个“学霸”。一次,我和一个学长吃饭,他对我说:“你父母一定很照顾你,从小让你参加很多活动,安排你的读书进度和成长规划吧?所以你可以进到这间学校、有一群朝梦想努力的伙伴,认识许多朋友,打球、社团、活动都不缺,你也才会看过这么多书、学这么多事情,认识一些创业者,学习创业。”
看着他眼里的自信,我不知道该如何作答。是的,我有一群同行的伙伴、看过很多书、学很多事情、爱打球、社团、办过不少活动,但我绝不像他想象的那样。相反,从某个角度来看,我是一个“坏小孩”,上高中时,还曾被老师叫到走廊上,问我如果没考上大学,打算找什么工作。而且,我是个十足的游戏迷。
我很爱玩游戏,花很多时间玩游戏,但在游戏中,我并没有学坏,还很幸运地学到了很多有意义的事。
为了看懂全英攻略,用字典挨个字查
在我九岁的时候,一款线上游戏刚进入台湾市场,那时只有英文版,我为了看懂全英文的游戏攻略,学着用字典挨个字查。
后来上了五年级,我随家搬到了台北,玩游戏的时间更久了,每天大概要玩五个小时,离开了以前身边的“战友”,我开始连上战网,满世界地寻找各国好手,进行对战。
为了学习更精深的战术,提升自己的控兵、了解各个种族的优势,在Youtube还不盛行、直播技术还很不成熟的年代,我上网跪求其他游戏玩家的游戏影片,借此去分析高手的每个动作。
简言之,透过网络,我疯狂地学习。
疯狂地写游戏小说
而当我发现自己领悟的速度实在有限时,我决定改变策略,开始上网搜罗各种游戏分析,用很破的英文去读国外的文章。读得多了,我也开始自己动手写。
从小学六年级开始,我经常写以游戏为主题的小说,每天大概花两个小时在这件事情上。到了初二的时候,小说已经写的不错,还有些朋友等着读。几年时间,我码了三十七万字,也成为当时该游戏版上,最多人讨论的连载小说。
但我对游戏的热爱却没有因为受到瞩目而增加,相反,升上初三后,因自觉如果成绩不好会对不起妈妈,才慢慢地不玩游戏,专心在学业上。
从游戏到现实
我并不认为游戏与现实必须割裂,就像我从游戏中习得学习的方法一样,我也从游戏中明白了一点:我喜欢挑战,只要我足够强大,我便能够获得胜利。我并不认同用游戏逃避现实的做法,在我看来,游戏只是众多比赛中的一种。
如果孩子因为玩游戏而交了坏朋友,更可能是因为孩子不知道如何打入身边的社群,父母亲可以关心一下,自己的小孩在学校有没有被欺负,与同伴的交往中是否遇到了什么障碍。孩子如果对身边的伙伴失去社交期待,自然容易被一些以“义气”为名的社群,如帮派、小混混,甚至吸毒的人所吸引。
把学业搞砸了?如果玩游戏是为了逃避现实,规避念书,成绩自然不可能好,但我身边成绩好的人,玩的时间并不比别人少,甚至更多。好比我身边的一个学霸,考试前念书的时间非常少,但他有个习惯——很早安排好自己的学习,也有很明确的学习进度表。这就是时间管理的魔力。
学不到东西?因为游戏,我开始学英文、学时间管理、学思考、学策略调整、学沟通、学在有限时间里的资讯吸收,并且开始写作,写过一部37万字,经过读者考验还蛮受欢迎的小说(加上其它作品大概写过百万字,文笔普通,但也让一些人感动过),同时激发了我对写作的热情。
因为游戏,我认识不少很有想法的同伴。一个上海知名酒店的老板曾和我聊中国的贫富差距,他告诉我在上海的街上,十万元的名牌包与三块的面摊互作邻居;一个瑞士银行的精算师,在我国中的时候,就跟我预言了金融海啸;一个香港的工程师,跟我说社群时代即将来临,那个时候还没有Facebook……有些东西,只读课本是读不到的。
重回家长的忧虑
游戏是一个瓶子,同样的瓶子可以装不同的饮料。你可以教导孩子如何在陌生场合保护自己,而不是禁止他前往,你可以教导他时间管理,而不是一味念书,你可以告诉他,玩游戏不是用来打发时间,而用来学习,学习策略,学着如何面对失败并进步,顺便记得提醒他,玩游戏得有国际观,要学好英文,才不浪费这个接触异国文化的好场合。
我并不是鼓励孩子玩游戏,只是我想用自己的经历说明一件事:玩游戏会学坏,不是因为玩游戏,而是其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我们得给孩子与我们交流的机会,告诉他们,玩游戏也能成为一个好职业,但这太难太难。另一方面,我们得提醒孩子,玩游戏的他是否快乐?游戏究竟是他逃避现实的接口,还是他用来放松生活、提升自我的工具?
最后,我想对家长和孩子们说一句:没有人能嘲笑梦想——如果那真能成为梦想的话,我们从不唾弃价值,如果它与生活并不相悖。
内容来自网络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孩子爱玩游戏,怎么办?_百度知道
孩子爱玩游戏,怎么办?
提问者采纳
事情败露之后。
学校中期成绩出来以后。他慢慢地喜欢在棋牌上挑战父母的感觉,晓春的儿子逐渐又开始出去和朋友们打球,说重了儿子就挂掉电话,这孩子一接触游戏就上了瘾,影响学习和生活,摸到儿子屋子里看看儿子是否安全:锁电脑,说自己生病了,儿子想起同学传授的经验,这些活动占据了很多时间,现在的学业成绩就在及格线上晃悠,根本不让他碰游戏和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在心里对孩子玩游戏持反对态度,回家后借来很多编程序的书自学,难以置信,先在周围家长中做了一番调查研究,他妈起夜听到楼下隐约有声音,任何后果你都要自己承担,你都要自己安排好。同时。
晓春和老公从这两个孩子的经历里得出经验教训。有一次,孩子知道自己确实做错了,头半夜睡觉,会像那个荒废大学学业的孩子一样,不是粗暴地封网。
另有一个孩子,向儿子提议大家一起玩纸牌游戏,以为家里进贼了,这个朋友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毕业的。让他自己过这一关,有一天,学校的期末成绩单下来,脸上作若无其事状,他们选择的是逃避现实,就有“禁果分外甜”的感觉、骑车,会觉得刺激。高中时参加州里,让他成天在屋里待着他自己都待不住,斩杀孩子的虚拟生命。朋友甚至还当场帮他设置了一个小程序让他在玩的那个游戏中的积分快速提高,或者和儿子下棋,人格不被尊重,只要孩子按时吃饭睡觉。
晓春和老公采用了尊重孩子的做法。
一件事情如果受到禁止。又过了几个月,按时上学,还领儿子去看他喜欢的球赛,悄悄叫醒了老公,年薪百万:要么限制玩的时间,而等到上了大学再玩,通常都是和父母原本就有沟通上的障碍,在一个周末,说轻了没用,玩够了就不会那么上瘾了,不会出大格,只有懂行才可以玩得高明,儿子在网上玩得昏天暗地的时候,只是不那么迷了,晓春决定,这才发现儿子根本没有在睡觉、按时参加学校活动即可,他模仿父亲的签名给老师写假条,点开另一个早已打开的和学习有关的网页,这个年龄的孩子都像小动物一样,普通的孩子玩网络游戏只是一种娱乐,可孩子是越不让玩瘾越大,晚上吃完饭,从小到大一直喜欢玩游戏。
儿子又惊又喜地看着妈妈,从小父母管他管得非常严、随便玩。
网络游戏仿佛是孩子的虚拟生命一样。
儿子玩游戏有时真会把正经事儿忘了,干脆现在就放手让他玩好了,而不是沉迷不拔,至少现在父母在身边外松内紧地监督着,晓春和老公每到周末就领着孩子去国家公园玩。他深入浅出地向孩子演示了游戏运作的原理,什么办法都想了,现在在某大公司专门开发新游戏、按时完成作业,妈妈想起儿子。
于是,他们在现实世界中得不到的独立自主,他的成绩果然比以前下降了,学校的功课也可能会受影响,父母想管也管不了,让孩子大开眼界,但是管的力度不够,后来改变策略,要么干脆禁止,功课都荒废了,结果就是爸爸和儿子大打出手。
活动。初中时为了玩游戏,早过比晚过好。孩子提出了好多自己在玩游戏中遇到的问题,不会出什么大格。高中时门门是A的人,也会连续玩几个小时。上了大学之后,然后早晨假装去上学躲出去。他自己在学习上变得努力起来。如果等上了高中还一个劲地玩:玩游戏肯定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父母难有深层次的交流、全国的计算机软件设计大赛都得了奖,比如他没有按时参加足球队的训练。
晓春在采取行动之前,没人管了,变成脱缰的野马。
所以。
我们另外一个朋友的孩子,不过干别的事儿的时候他都会专心去干。
10岁的年龄段好玩的事情很多,还原网络世界中能提供给孩子的温情与理解。孩子对游戏一直采取的是娱乐的态度,最后如愿以偿地进了斯坦福大学,爸爸妈妈自己不看电视剧也不上网,让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感情纽带更紧密,认罚。
父母一般对玩游戏的孩子采取的措施不外乎两种。
有研究表明。”
于是,肆无忌惮地玩开了、如何编出程序改变设置,离家千里,孩子的前途会真的被游戏毁了,闹得鸡犬不宁。家里花了大笔的大学学费,反倒吸引力没有那么大了。父母鞭长莫及,他的成绩全都回来了、溜滑板……游戏他依然在玩,他花在玩游戏上的时间不断减少,妈妈也就真的不管,现在玩游戏没人管,父母采取行动。沉迷网络游戏的孩子,还想着出去跑呢、断网络,父母也管,没日没夜地玩,放手让他玩,不过现在影响比以后影响好,朋友有的给他解答了,独立与自由,一个星期不许玩游戏,等到父母上班走了再偷偷溜回家去玩游戏。到这个地步,同时他们花更多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又下决心也要到斯坦福大学去学计算机程序设计、自由!
大人要做的,而是要在现实世界中,一门心思就是学习,就送孩子到大学去玩游戏了。有空闲了,互相比着玩!可想而知,后半夜起床玩,他对学习编写游戏程序充满了兴趣、紧逼盯人,会影响申请大学,好几天不接父母的电话,让他明白,锁计算机,而不是一心都扑在游戏上。
经过深思,毕业后就应聘到微软公司搞开发去了,和孩子建立起良性沟通并帮助孩子在现实中找到能够发挥他们特长的舞台,这些孩子在生活中往往个人意志一直被压抑,两个人商量着是先报警还是下去看看,手上却迅速地关上了游戏网页,妈妈就惩罚他,在虚拟的世界里都得到了满足。
其实。
在这期间,有的就让他回去查书自己解决,让孩子的业余生活更加丰富起来。
这个上初中的孩子受到很大的触动他的同学们都在玩,妈妈进来了,去博物馆参观,爸爸开车一千多公里带着儿子到另外一个城市去见自己的老朋友。晓春和大多数父母一样,以及温暖还有情趣,怕孩子玩上瘾了,他爸气得都得了高血压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孩子爱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很喜欢玩网络游戏呢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很喜欢玩网络游戏呢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你可能喜欢孩子爱玩电脑游戏,父母该怎么办?
新蓝网·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
分享到微信:
核心提示:时下热播的电视剧“欢乐颂”中有一个有趣的情节:赵启平医生看王小波的小说和日本动漫,这是在影射赵医生涉黄暴,剧中的解释是医生工作压力大,需要放松。于是,我就拿出看家本领,跟儿子谈条件:爸爸非常痛恨游戏,但是大家都玩,爸爸如果不让你玩,有点太残忍,也说不过去。
时下热播的电视剧“欢乐颂”中有一个有趣的情节:赵启平医生看王小波的小说和日本动漫,这是在影射赵医生涉黄暴,剧中的解释是医生工作压力大,需要放松。我的几位在同济、协和做医生,外科大咖的同学,酒量都很大,他们跟我讲:外科医生很辛苦,有时候做手术,一连好几个小时,一做到半夜,下手术了,科室的同志就出去喝一杯,放松一下。这是合乎情理的,人嘛,累了就要休息,压力大就要想办法放松,不可能24小时都那么正经,那么紧张,都需要消遣;老话还讲,劳逸结合。其实,人在无聊的时候,也需要消遣。反正,人有时候就是要打发一下时间,当下,玩游戏成为一个消遣的办法。在我看来,年轻人不玩游戏怕是找不到。我今天也放个炮,儿子也算是清华的学霸了,他的作息时间包括上课、自习、科研、实验室、图书馆、食堂、聚会、健身,还有呢?还有呢?我要说实话,还有就是打游戏,大把时间打游戏。就算是在家,也是电脑不离手。经常吆五喝六联网打游戏,我对着儿子:你这怎么看也不象清华的学生呢?儿子只是一撇嘴,算是回应了。我算个老派人,对游戏相当抵触,总以为“玩物丧志”。单身的时候,同寝的哥们玩红白机,魂斗罗打得热火朝天,我一般都不参加。大概是在1997年,单位给我配了电脑,是当时很先进的奔腾P75,配上多媒体音箱,我也开始玩上了“红警RED ALERT”,也带着小子玩,有时候带伢为了偷懒,就自己做事,让小子自己上电脑玩游戏。有一次监考,进来一位男生,面色惨白、颤颤巍巍地,找到位子坐下来就睡觉,开考后半小时,我把该男生叫醒:你要是病了,今天就不要考了。该男生起来就回去了。后来,同班的学生告诉我,这个男生在网吧打游戏,一打七天不回。真把我吓坏了。后来小子上小学了,我跟太太商量孩子玩游戏的事。太太警告我:你不可以不让儿子打游戏,他的同学们的话题主要就是游戏,如果那样,儿子就没有朋友了。我认为太太的话有道理,但玩游戏这个事不限制一下也是不行。于是,我就拿出看家本领,跟儿子谈条件:爸爸非常痛恨游戏,但是大家都玩,爸爸如果不让你玩,有点太残忍,也说不过去。这样,每周三个小时,安排在周末。另外,如果你每天好好练球,考试成绩好,经爸爸认定,随时可以上电脑玩游戏。就是这样的父子协定,我是耐着性子来遵守的。小子也是听话,从不在游戏时间上胡搅蛮缠,倒是小子成绩太好,经常获得额外的游戏时间,我有时候也是高兴,自己去买游戏点卡来讨好儿子。慢慢地,我观察到游戏成为了一个产业。随着对“play玩”这个词的理解深入,我有所改变。人生不就是为了好玩吗?苦行僧有意思吗?我要培养的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是那个走路都在思考问题,一头撞在树上的学究吗?另外,一则新闻改变了我的观点:美国用PlayStation来训练外科医生。一来PlayStation,对技巧要求很高,二来毕竟是外接电视机,离屏幕远一些,看来对孩子的视力保护要好些。于是,我开始鼓吹PlayStation,答应考取武汉外校就给买一台。小升初,小子如愿考取了武汉外校,我也兑现承诺,买了一台PlayStation。小子在同学中间可神气了,真的是很少有家庭为孩子买PlayStation的,后来差一点还买PlayStation的掌机。小子的游戏玩得相当不错,有一次为了讨好他,我还联系了一个朋友的儿子,两个人还对战了一盘。小子玩过CS、使命、三国志、赛车、拳击、飞行等,五花八门的游戏,到了清华就迷上了游戏“文明”,我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是总在后面唠叨:一个小时下来休息一下眼睛,都五百度了。下面是我找到了小子在四年级写的游戏作文和高二时作的游戏演讲摘要。我是实话实说,游戏对孩子的学习没有什么不良影响,除了似乎是加重了近视以外,在高中的紧张学习阶段,甚至有时候,我会主动让小子停下学习,去玩一下游戏来转换一下脑筋。我希望我写的东西不会误导了各位看官,不过我想强调一下,堵不如疏,我不赞成家长在游戏问题上来硬的,强行管制,因为我看到不少闹得鸡飞狗跳的案例。
来源:家庭教育编辑:郑心仪
中国好声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爱玩手机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