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中的魔国的主题是什么

什麽是格萨尔史诗?啥叫史诗?格萨尔是不是历史人物?
什麽是格萨尔史诗?
什麽是格萨尔史诗?
什麽是&&格萨尔史诗&&?
普米族等兄弟民族地区,与他们的文化传统相融合,在各民族文化发展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格萨尔》传播到我国蒙古族,揭示了深邃而广阔的社会生活、纳西族。
从《格萨尔史诗》的故事结构看:
格萨尔史诗》是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演唱篇幅最长的英雄史诗,共有120多部、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仅从篇幅来看,已远远超过了世界几大著名史诗的总和,代表着古代藏族民间文化与口头叙事传统的最高成就。是藏族歌颂格萨尔王的长篇史诗
《格萨尔》的主人公“格萨尔”这一名字的来历和含义,历来是个有争议的问题,以至关系到这部伟大史诗的族属,她的来源、产生年代,以及对思想内容、美学价值和民族风格等问题的评价。因此,有必要作一番探讨。
根据史诗里的描述,格萨尔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名字,并不是始终叫“格萨尔”。对他名字的含义也有不同理解。下面分别作一些叙述。
(一)在天界的格萨尔
史诗里说格萨尔是天神之子。但不同的本子里有不同说法,他和别的神佛的关系不同,故事情节不同,名字也不相同。
1.《贵德分章本》里说他是白梵天王最小的儿子,叫“顿珠噶布”。他的母亲叫绷迥吉牡。“顿珠”意为成就大业,“噶布”是白色,这里含有善业、真诚、正直的意思。合起来就是“成就大业的人”,或“施行善业的人”。这一名字,隐喻着格萨尔的高尚品德和他一生的英雄业绩。在史诗里,岭国叫“岭噶布”——白色的土地。格萨尔抑强扶弱、降妖伏魔的英雄行为,被称作“白业”,与此相对,那些妖魔鬼怪和割据一方的霸主们残害生灵、鱼肉百姓、暴虐无道的行为,被称为“黑业”。
2.岭仓木刻本《天界篇》里,格萨尔被称作“推巴噶瓦”,意为“听到便产生喜悦之情”,可译为“闻喜”。史诗中解释说,为什么要取这个名字呢?因为受苦受难的众生听到他的名字,立即会感到十分喜悦。
3.扎巴老人的说唱本《天界占卜九藏》里,叫“波多噶布”,也说是大梵天王的儿子。“波多”意为孩子,“噶布”是白色。波多噶布,就是“正直的孩子”,“善良的孩子”。
对格萨尔在天界的名字进行分析以后,我们可以看到:
第一,顿珠噶布(dongrubdkarpO)、推巴噶瓦(thOspad_gpa)和波多噶布(butOgdkarpO)都是地地道道的藏语词
汇,而不是外来词。
第二,,格萨尔的名字有一定的寓意和象征意义,在这些..名字里面,寄托着古代藏族人民和说唱艺人们的理想、愿望和祝福,与格萨尔降临人间的使命以及他一生的英雄业绩相联系;与史诗的思想内容也有着密切关系,而不是随意取的。
(二)幼年时代的格萨尔——“觉如”(ioru)
《英雄诞生》里说,格萨尔刚一生下来,就有三岁孩子那么大,诸神在空中奏起仙乐,天上降下五彩缤纷的花雨,远方升起美丽的彩虹,出现很多吉祥之兆。他的异母兄长嘉察立即去看他,嘱咐家人要好好照料和抚养,用绸缎做衣服,用三种干净的素食,即牛奶、酥油和糖喂养。格萨尔见了嘉察非常高兴,猛然坐起来,竖起耳朵,作出很多亲热的表示。嘉察高兴地说:“我这个弟弟刚生下来就有三岁小孩那么大,能够猛地坐起来,这么惹人喜爱,就叫他觉如吧。”从此便取名“觉如”。
有的手抄本里说觉如的名字是他叔父晁通为他取的。各种手抄本中,具体情节虽然有所不同,到赛马称王之前,格萨尔叫“觉如”这一点是一致的。
“觉如”究竟是什么意思,其说不一。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对它的含义作过考证,但都没有准确的、合理的解释。法国著名的《格萨尔》专家石泰安教授认为觉如是“无法理解的名字”。他在《(格萨尔王传&引言》一文中说,“现在的史诗把英雄的一生划分为两个各具特征的阶段。第一阶段也就是在他三——十五岁的时候,他叫觉如(格萨尔的另一个名字)。尽管成文的本子企图对这个名字作出词源学的探讨,但
它仍是人们无法理解的名字。”
国内学者中,有一个相当普遍的说法,认为“觉如”是穷孩子的意思,并带有歧视、嘲笑和侮辱的意思。格萨尔小的时候受过很多苦,生活在贫苦牧民中,深知人民疾苦。有的人甚至以此来论证史诗的人民性和进步意义。
其实,“觉如”并没有歧视......有看过《鬼吹灯》吗 第一部中的《昆仑神宫》就讲到过这部诗 主要讲的是格萨尔王在藏族人民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他是一位具有神力的英雄 帮助摆脱妖魔鬼怪的迫害 据上书记载格萨尔诗是天授的 没有机缘是无法领悟的 当然这是一种杜撰了 呵呵
《格萨尔王》史诗是我国哪个民族的优秀作品——
藏族民间说唱体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传记性史诗《玛纳斯》被并称...藏族史诗《格萨尔》与蒙古族史诗《格斯尔》到底什么区别,哪个比较早一些呢?——
蒙文《格斯尔传》于康熙五十五年在北京用木刻版刊印 ,其全称为《十方圣主格斯尔可汗传》共七章 ,是国内...《格萨尔王传》被称为世界唯一的活史诗。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是“活史诗”!——
更确切地说,《格萨尔王传》应当是现在世界上唯一的“活形态”长篇史诗,这指的是,我们一般称为长篇史诗的...格萨尔王传 是我国哪个少数名族的史诗——
不像是蒙古,应该是匈奴吧.我看过格萨尔王的电视剧,里面的服装和道具又像蒙又像臧.都骑着战马.我觉得应...英雄史诗《格萨尔》的主题是什么?——
B “《格萨尔王传》是我国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标志着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这...《格萨尔王》史诗是我国哪个民族的优秀作品——
  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通过主人公格萨尔一生不畏强暴、不怕艰难险阻,以惊人的毅力和神奇的力量征战四...世界三大史诗是哪三部作品?——
《吉尔伽美什》吉尔伽美什(Gilgamesh),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叙事诗“吉尔伽美什史诗”里所讲述的...史诗是什么意思——
是史诗级别的装备,装备颜色为橙色,稀有度最高,属性最好,一般在刷深渊模式中的BOSS有一定几率掉落,...《格萨尔王》史诗是我国哪个民族的优秀作品——
《格萨尔》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历史悠久,结构宏伟,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气势磅礴,...世界三大史诗,除了荷马史诗和格萨尔王转以外,还有哪部史诗?——
《吉尔伽美什》 吉尔伽美什(Gilgamesh),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叙事诗“吉尔伽美什史诗”里所讲述...论_格萨尔_与_诗经_周民族史诗中的英雄救济主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论_格萨尔_与_诗经_周民族史诗中的英雄救济主题
&&民族文学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系列基本情节连贯起来,而是以江格尔、洪古尔等英雄;《江格尔》通过丰富多彩的想象力和生动活泼的语言,;史诗传唱人:“江格尔奇”加?朱乃老人;三、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教材150-15;(一)评述[了解];《格萨尔》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目前已收集到了12;日华夏经纬网登载了一则消息:;2003年6月,一系列以《格萨尔》史诗为主题的讲;《格
系列基本情节连贯起来,而是以江格尔、洪古尔等英雄人物形象的数十个故事所组成,每―部分都像一部独立的叙事长诗,都有一个完整的故事。 《江格尔》通过丰富多彩的想象力和生动活泼的语言,运用形式灵活、风格自然的游牧民族说唱艺术,塑造出神力非凡、武艺超众、机智勇敢、主持正义、为民除害、百战不殆的江格尔、洪格尔等英雄人物形象。由于它一直在蒙古族人民中口头流传,至今也没有人能够说清《江格尔》究竟有多少章节,也没有一个人能够演唱全部的《江格尔》,这部记载蒙古英雄的史诗正等待着有识之士的挖掘。 史诗传唱人:“江格尔奇”加?朱乃老人。[视频:江格尔吟诵]
三、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教材150-153)
(一)评述[了解]
《格萨尔》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目前已收集到了120余部、100多万诗行、2000多万字。 日华夏经纬网登载了一则消息:
2003年6月,一系列以《格萨尔》史诗为主题的讲座在国家图书馆举行。这些西藏史诗文化讲座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所藏文化研究员降边嘉措主讲的“《格萨尔》与藏文化”、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院长班班多杰主讲的“《格萨尔》与藏佛教”等。降边嘉措说:“《格萨尔》是唯一一部仍在被人传唱的史诗。藏族扎巴老人被称为‘现代荷马’,他在吟唱史诗中逝世,创造了记忆的奇迹。老人不会写字,但在逝世前共吟唱了25部史诗,约600万字,相当于5部《红楼梦》。”班班多杰说:“史诗是一个民族古老而神圣的叙事方式,《格萨尔》是藏文化的根基,理解了它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个在世界屋脊上被雪山环抱着的民族。” 《格萨尔王传》大约产生在古代藏族氏族社会开始瓦解、奴隶制国家政权逐渐形成的历史时期,即公元前二、三百年至公元六世纪之间;公元七世纪初叶至九世纪得到进一步发展;在藏族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农奴制过渡的历史时期(十世纪至十二世纪初叶)得到广泛流传并日臻成熟和完善。十一世纪前后,随着佛教在藏族地区的复兴,藏族僧侣开始介入《格萨尔王传》的编纂、收藏和传播。史诗《格萨尔》的基本框架开始形成,并出现了最早的手抄本。手抄本的编纂者,收藏者和传播者,主要是宁玛派(俗称红教)的憎侣,一部分就是“掘藏大师”他们所编纂、传抄的《格萨尔王传》,初称为“伏藏”的抄本。 《格萨尔王传》是在藏族古代神话、传说、诗歌和谚语等民间文学的丰厚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代表着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她通过对主人公格萨尔一生不畏强暴、不怕艰难险阻,以惊人的毅力和神奇的力量征战四方、降伏妖魔、抑强扶弱、造福人民的英雄业绩的描绘,热情讴歌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伟大斗争。这部史诗在广阔的背景下,以恢宏的气势,高度的艺术技巧,反映了藏民族发展的重大历史阶段及其社会的基本结构形态,表达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和崇高理想,描述了纷繁的民族关系及其逐步走向统一的过程,揭示出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研究古代藏族的社会历史、阶级关系、民族交往、道德观念、民风民俗、民间文化等问题的一部百科全书,同时也是一部形象化的古代藏族历史,在藏族文化发展史上,《格萨尔王传》不仅是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而且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认识价值,被誉为“东方的荷马史诗”。
6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历史早已把我国各族人民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格萨尔王传》这部史诗同样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体现着中国各族人民追求平等、正义和美好的幸福生活的崇高理想。 《格萨尔》的产生、流传、演变和发展过程,是藏族历史上少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我们伟大祖国多民族的文学发展史上,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也不多见。它本身就是一首悲壮苍凉,大气磅礴,洋溢着蓬勃生机和青春活力,孕育着创造精神、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诗篇。从《格萨尔》产生、流传、演变和发展的过程来看,时间跨度非常之大,有一、两千年之久;从藏族的社会形态来看,自原始社会末期的氏族社会,经历奴隶主专政和奴隶制社会,到封建农奴制时代;直至今天的社会主义时代,这部伟大的英雄史诗,依然在辽阔的青藏高原广泛传唱,深受藏族人民的喜爱,表现了强大的艺术生命力。 历史上藏族社会发展的凡个重要时期,都对《格萨尔》的流传、演变和发展产生过影响,各个重要的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都在这部宏伟的史诗里得到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使她日趋丰富和完善,反过来讲,《格萨尔》对各个时期藏族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从而在藏族文化史上确立了不可替代、不可抹杀的重要地位。在藏族文化史上没有第二部著作,能象《格萨尔》那样深刻地反映古代藏族社会发展的历史,对藏族文化的发展,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讲,《格萨尔》堪称“奇书”。
(二)内容、结构、人物及特点
1、内容[了解] 《格萨尔王传》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天灾人祸遍及藏区,妖魔鬼怪横行,黎民百姓遭受荼毒。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为了普渡众生出苦海,向阿弥陀佛请求派夭神之子下凡降魔。神子推巴噶瓦发愿到藏区,做黑头发藏人的君王――即格萨尔王。为了让格萨尔能够完成降妖伏魔、抑强扶弱、造福百姓的神圣使命,史诗的作者们赋予他特殊的品格和非凡的才能,把他塑造成神、龙、念(藏族原始宗教里的一种厉神)三者合一的半人半神的英雄。格萨尔降临人间后,多次遭到陷害,但由于他本身的力量和诸天神的保护,不仅未遭毒手,反而将害人的妖魔和鬼怪杀死。格萨尔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为民除害,造福百姓。5岁时,格萨尔与母亲移居黄河之畔,8岁时,岭部落也迁移至此。12岁上,格萨尔在部落的赛马大会上取得胜利,并获得王位,同时娶森姜珠牡为妃。从此,格萨尔开始施展天威,东讨西伐,征战四方,降伏了入侵岭国的北方妖魔,战胜了霍尔国的白帐王、姜国的萨丹王、门域的辛赤王、大食的诺尔王、卡切松耳石的赤丹王、祝古的托桂王等,先后降伏了凡十个“宗”(藏族古代的部落和小帮国家)在降伏了人间妖魔之后,格萨尔功德圆满,与母亲郭姆、王妃森姜珠牡等一同返回天界,规模宏伟的史诗《格萨尔王传》到此结束。
2、结构[掌握] 从《格萨尔王传》的故事结构看,纵向概括了藏族社会发展史的两个重大的历史时期,横向包容了大大小小近百个部落、邦国和地区,纵横数千里,内涵广阔,结构宏伟;主要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降生,即格萨尔降生部分;第二,征战,即格萨尔降伏妖魔的过程;第三,结束,即格萨尔返回天界。三部分中,以第二部分D征战‖内容最为丰富,篇幅也最为宏大。除著名的四大降魔 7 史――《北方降魔》、《霍岭大战》、《保卫盐海》、《门岭大战》外,还有18大宗、18中宗和18小宗,每个重要故事和每场战争均构成一部相对独立的史诗。
3、人物形象[了解] 《格萨尔王传》植根于当时社会生活的沃土,不仅概括了藏族历史发展的重大阶段和进程,揭示了深邃而广阔的社会生活,同时也塑造了数以百计的人物形象。其中无论是正面的英雄还是反面的暴君,无论是男子还是妇女,无论是老人还是青年,都刻画得个性鲜明,形象突出,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尤其是对以格萨尔为首的众英雄形象描写得最为出色,从而成为藏族文学史上不朽的典型。通过人物本身的语言、行动和故事情节来实现塑造人物形象,是《格萨尔》史诗的特色之一。因此人物虽然众多,却没有给人雷同和概念化的感觉。同是写英雄人物,但却各不相同,写格萨尔是高瞻远瞩,领袖气派;写总管王则是机智、仁厚,长者风度。嘉察被写得勇猛刚烈,丹玛则是智勇兼备。人人个性突出,个个形象鲜明:对妇女形象的塑造更是语言优美之至,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例如,史寺《霍岭大战》之部描述霍尔国三王兴兵去抢岭国格萨尔的王妃珠牡时,是因为霍尔国白帐王派霍尔国四乌去遍寻天下美女,乌鸦给他带回了消息:
美丽的姑娘在岭国, 她往前一步能值百匹骏马, 她后退一步价值百头肥羊; 冬天她比太阳暖, 夏天她比月亮凉; 遍身芳香赛花朵。 蜜蜂成群绕身旁; 人间美女虽无数, 只有她才配大王; 格萨尔大王去北方, 如今她正守空房。
4、特点[了解] 《格萨尔王传》源于社会生活,又有着极为丰厚的藏族古代文学,特别是古代民间文学的坚实基础,在史诗《格萨尔王传》产生之前,藏族的文学品类,特别是民间文学品类,诸如神话、传说、故事、诗歌等已经齐全,且内容丰富,数量繁多。因此,《格萨尔王传》无论是在作品主体、创作方面,作品素材,表现手法等方面;还是在思想内容、意识形态、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都从以前的民间文学作品中汲取了充分的营养,继承了优秀的传统,各类民间文学作品及其素材均在史诗中有所表现。在语言修辞上,《格萨尔》引用了数不胜数的藏族谚语,全书所容纳谚语的数量之多,令人惊叹。有的原文引用,有的还经过加工,如:
春三月若不播种, 秋三月难收六谷; 冬三月若不喂牛, 春三月难挤牛奶;
8 骏马若不常饲养, 临战逢敌难驰骋。 虽饿不食烂糠, 乃是白唇野马本性; 虽渴不饮沟水, 乃是凶猛野牛本性; 虽苦不抛眼泪, 乃是英雄男儿本性;
除此之外,《格萨尔王传》还是民间文学素材的花篮,它的许多内容取自民歌、神话及故事,反过来,也成为后世文学,艺术创作采集素材、借取题材的丰盛园地。如后来发展变化的民间歌舞许多曲调均取自《格萨尔王传》,有些歌调就是直接歌颂格萨尔夫妇的。再如题材丰富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也取材于《格萨尔王传》,著名的《七兄弟的故事》就是将七兄弟为人们盖楼房的故事与格萨尔王的故事交织在一处,浑然一体,相映成趣。再如为数众多、独具特色的绘画与雕塑也以《格萨尔王传》的故事情节为依据,绘成壁画,或将格萨尔当做护法神,雕塑其身加以供奉。《格萨尔王传》采用散文与诗歌相结合的文体,其中的诗歌部分,在藏族文学发展史中的诗歌史上,起着承前启后,沟通古今的作用,它表现在意识形态、修辞手法,特别突出地表现在诗歌格律上面。例如:
猛虎王斑烂好华美, 欲显威漫游到檀林〃 显不成斑文有何用? 野牦牛年幼好华美, 欲舞角登上黑岩山, 舞不成年青有何用? 野骏马白唇好华美, 欲奔驰倘徉草原上, 奔不成白唇有何用? 霍英雄唐泽好华美, 欲比武来到岭战场, 比不成玉龙有何用?
此类诗歌在《格萨尔王传》中随处可见,比比皆是,它不仅继承了吐蕃时代诗歌的多段回环的格局,而且突破了吐蕃时期的六字音偈句,成为八字音偈句。这种多段回环体的诗歌格律,在十一世纪前后基本形成并固定下来,直到现在也没有大的变化。在藏族民歌、叙事诗、长歌、抒情故事中的诗歌、藏戏中的诗歌以及文人学者的诗作中被广泛采用,成为藏族诗歌中最流行、最为重要的格律。 史诗运用诗歌和散文、吟唱和道白相结合的方式将现实生活中的故事、神话、诗歌、寓言、谚语、格言等融为一体,成为藏族民间文化的大集成。
(三)整理及其意义[了解]
从目前搜集整理的情况看,《格萨尔王传》共有120多部,100多万诗行, 9 2000多万字,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史诗。就数量来讲,比世界上最著名的五大史诗,即:古代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希腊史诗《伊利亚特》、《奥德修记》,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的总和还要多。(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史诗,产生于公元前三千多年,有三千多诗行。《伊利亚特》共24卷,一万五千多诗行。《奥德修记》也是24卷,一万二千多诗行。《罗摩衍那》全书分七篇,一万八千多颂,每颂为两行。《摩诃婆罗多》全书分十八篇,有十万余颂,计二十余万诗行)。 《格萨尔王传》的发掘整理,在中国文化史上亦具有重要意义,为我国多民族的文学史填补了一项重要的空白。她用活生生的事实说明:不但西方有史诗,东方也有史诗;不但古代印度有史诗,我们中国也有史诗,从而推翻了长期以来在学术界似乎已成定论的“中国无史诗”这一错误论断。中国不但有史诗,而且有伟大的史诗,同希腊史诗和印度史诗一佯,《格萨尔王传》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灿的明珠,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贡献。 《格萨尔王传》的抢救工作,是包括多方面内容、涉及多种学科、关系到各个部门的系统工程。中国成立以后,党和人民政府对《格萨尔王传》的抢救工作十分重视。五十年代,曾开展大规模的搜集整理工作。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此专门批发文件,把《格萨尔王传》的抢救工作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的内容之一,经过各民族民间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取得了重大成绩,向伟大祖国献了一份厚礼。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格萨尔王传》的抢救工作重新开始。从1983年开始,史诗的搜集、整理和研究连续三次被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1984年,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由国家民委、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中央有关部门和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内蒙古、新疆等省、自治区的有关部门共同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统一规划,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这个艰苦而又意义深远的文化事业。 国家曾先后组织数百人的学术考察和科学研究队伍,持续数十年,调查人员的足迹遍及半个中国,这在藏族的文化史上是空前未有的壮举。经过几十年,特别是近十年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形成了一支有几个民族成份,包括说唱、搜集、整理、翻译、出版、学术研究在内的老、中、青三结合的科研队伍。人员素质有较大提高,撰写发表了许多具有一定学术水准的论著和调查报告。搜集到极为珍贵的资料,为深入研究《格萨尔王传》奠定了的坚实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学术活动不断增多,不仅组织了各种形式的艺人演唱会和学术研讨会,还举办了四次国际学术讨论会。不少国外学者认为,《格萨尔》的事业发展很快,已成为中国藏学和蒙古学,乃至民间文学界最为活跃的学科之一。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格萨尔》学”的学科体系已初步形成,并不断发展。她潜在的巨大学科优势,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日益为人们所认识。1995年6月在奥地利举行的第七届国际藏学会议上,《格萨尔》首次作为专题项目在会上讨论。《格萨尔王传》这部古老的英雄史诗,以她独具特色的民族风韵和丰富内容,充分显示了绚丽的光彩和强大的艺术生命力。同时也在国际学术界为我们祖国赢得了荣誉。 在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的关怀指导下,经过各民族《格萨尔》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格萨尔》工作已取得巨大成绩。到目前为止,共搜集到藏文手抄本、木刻本近300部,除去异文本,约有100部。己正式出版的藏文本70余部,总印数达200多万册,按藏族总人口计算,成年人平均每人一本,同时还出版了20多部汉译本。这是藏族出版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成绩。
10 (四)格萨尔说唱艺人
《格萨尔王传》之所以能够流传百世,至今仍活在民间,应该归功于史诗的最直接的创作者,继承者和传播者,那些才华出众的民间说唱艺人们起着巨大的作用,他们是真正的人民艺术家,是最优秀、最受人民群众欢迎的人民诗人。在大规模的抢救工作中,通过考察,发现了近百位活跃在农村、牧区的说唱艺人,藏语称D仲堪(肯)‖。其中有十多位是在群众中享有盛誉的优秀艺人。他们在说唱前要举行各种仪式,或焚香请神,或对镜而歌,说唱时还要头戴作为道具的帽子,帽子上插有各种羽毛,手拉牛角琴或手摇小铃鼓。1984年8月“雪顿”节期间,曾在拉萨举办过七省区格萨尔艺人演唱会,与会艺人40多名,其中包括著名艺人扎巴、女艺人玉梅等。西藏著名说唱艺人扎巴将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格萨尔》事业,于1986年11月去世,在他临终前的几个小时,依然在孜孜不倦他说唱《格萨尔》,他虽然去世了,却给后世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他生前共说唱《格萨尔王传》25部,近60万诗行。600多万字。它相当于25部荷马史诗。相当于15部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和3部《摩河婆罗多》,如果按字数计算,它相当于5部《红楼梦》,这是个惊人的数字,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是迄今为止。最完整,最系统的一套艺人说唱本。这样重要的成果,不但在我国民族史诗搜集整理的历史上未曾有过,在世界各民族史诗搜集整理的历史上也未曾有过。 从艺人的类型来讲,有“神授”说、“托梦”说、“圆光”说、“伏藏”说等多种形式。同别的民间艺人不同,《格萨尔王传》的说唱艺人。不承认师徒相承,父子相传。他们认为说唱史诗的本领是无法传授的,也是学不了的。全凭“缘份”,靠“神灵”的启迪。是“诗神”附体。他们认为,一代又一代的说唱艺人的出现,是与格萨尔大王有关系的某个人物的转世。这种观念与藏族传统文化中“灵魂转世”的观念,“活佛转世”的观念是相一致的。
思考题: 1、什么是史诗?创世史诗?英雄史诗? 2、什么是南方少数民族创世史诗群? 3、史诗的特征有哪些? 4、试举代表性创世史诗和英雄史诗各一部并作简要评述。
参考书目: 潜明兹《中国少数民族英雄史诗》商务印书馆 1996出版 毕登程、隋嘎:《司岗里:佤族创世史诗》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9出版 摩西:《创世之光》(摩西史诗创世纪鉴赏指南)群言出版社 2005出版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口头传统与英雄史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9出版) 希珀、尹虎彬、尹虎彬:《史诗与英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出版 萨仁格日勒:《蒙古史诗生成论》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1出版 黄中祥:《哈萨克英雄史诗与草原文化》中央编译 2007出版 阿地里?居玛吐尔地:《玛纳斯史诗歌手研究》民族出版社 2006出版
11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应用写作文书、专业论文、各类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小学教育、6第六章 史诗(网络版)40等内容。 
 计算机网络(第三版)第一到第六章 课后问答题 答案整理_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6.发送数据最少用 2×105(s) 第五章 介质访问控制子层 1.总线长度 1000m...  计算机网络题目第六章(计算机网络第三版 吴功宜 编著)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根据图 6-75 所示的信息,补充图中 1~6 处隐去的数据 ① 05-2A-00-12-...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著课后习题答案_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第一章 概述...解:使用这种双绞线的链路的工作距离为=20/0.7=28.6km 衰减应降低到 20/...  6第六章假设检验-刘红云版心理统计教材课后习题_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刘红云版心理统计教材课后习题电子版 第六章 1.虚无假设关于总体或者一个处理预测了什么? ...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第六章。第六章应用层 6-01 因特网的域名结构是怎么样的?它与目前的电话网的号码 结构有何异同之处? 答: (1)域名的结构由标号序列组成...  第六章网络管理政策法规_管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中山大学出版社河南...国际交流与政策调研;6、承担中国互联网协会政策与资源工作委员会秘 书处的工作...  大学计算机第6版习题汇总1-8章秋)_理学...根据计算机网络的覆盖范围,可以把网络划分为三大类,...大学计算机基础习题六及... 3页 免费
大学计算机...  《网络营销》第六章网络目标市场教案课程单元:网络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定位 项目二...(2)差异性营销策略 (3)密集性营销策略 6.2.2 网络目标市场的选择 1.网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格萨尔王传中的魔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