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绞一斗煎取五升。什么意思?

&p&这是一种中草药名叫蛇梅&/p& 【蛇莓的功效介绍】:蛇莓 (《别录》) 【异名】鸡冠果、野杨梅(《救荒本草》),蛇藨、地莓(《本草会编》),蚕莓(《纲目》),三点红、龙吐珠、狮子尾(《生草药性备要》),疔疮药、蛇蛋果、地锦(《植物名实图考》),三匹风(《草木便方》),蛇泡草、三皮风、三爪龙(《分类草药性》),一点红(《岭南采药录》),老蛇泡(《贵州民间方药集》),蛇蓉草、三脚虎、蛇波藤(《福建民间草药》),蛇八瓣(《安徽药材》),龙衔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小草莓、地杨梅(《陆川本草》),蛇不见(《江西民间草药》),金蝉草(《贵阳民间药草》),三叶藨(《四川中药志》),老蛇刺占、老蛇蔂(《闽东本草》),龙球草(《广东中药》Ⅱ),蛇葡萄、蛇果藤、蛇枕头(《上海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蛇莓的全草。【植物形态】蛇莓多年生草本,多少被毛。 根茎粗壮。 有多数长而纤细的匍匐枝。 掌状复叶具长柄,疏离;托叶叶状,与叶柄分离;小叶通常3枚,罕有5枚,膜质,无柄或具短柄,倒卵形,长1.5~4厘米,宽1~3厘米,两侧小叶较小而基部偏斜,边缘有钝齿或锯齿,基部楔尖而全缘,上面近秃净,下面被疏长毛。 花单生于叶腋,直径12~15毫米;花柄通常长于叶柄,柔弱,被疏长毛;萼片卵形或披针形,与小苞片同被疏长毛;小苞片阔,通常长于萼片,三角状倒卵圆形,3~5裂,很少全缘;花瓣黄色,倒卵形。 花托球形或长椭圆形,鲜红色,覆以无数红色的小瘦果,并为宿萼所围绕。 花期4月。 果熟期5月。 生于山坡、道旁及杂草间。 分布辽宁、河北、河南、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四川、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本植物的根(蛇莓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化学成分】种子油中的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53.1%),非皂化物质有烃、醇和甾醇,甾醇中的主要成分是β-谷甾醇(占总甾醇量的89.5%)。【性味】甘苦,寒,有毒。 ①《别录》:大寒。 ②《日华子本草》:味甘酸,冷,有毒。 ③《分类草药性》:味苦,性凉。【功用主治-蛇莓的功效】清热,凉血,消肿,解毒。 治热病,惊痫,咳嗽,吐血,咽喉肿痛,痢疾,痈肿,疔疮,蛇虫咬伤,汤火伤。 ①《别录》:主胸腹大热不止。 ②陶弘景:疗伤寒太热。 ③《食疗本草》:主胸胃热气;主孩子口噤,以汁灌口中。 ④《日华子本草》:通月经,熁疮肿,敷蛇虫咬。 ⑤《纲目》:敷汤火伤。 ⑥《生草药性备要》:治跌打,消肿止痛,去瘀生新,浸酒壮筋骨。 ⑦《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捣敷红线疔。 ⑧《四川中药志》:凉血,通经。 治惊痫寒热,疗咽喉肿痛。 ⑨《闽东本草》:化痰止咳,祛风,活血。 治伤风感冒,咳嗽,哮喘,风火牙痛,口舌生疮。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捣汁。 外用:捣敷或研末撒。【选方】①治天行热盛,口中生疮:蛇莓自然汁,捣绞一斗,煎取五升,稍稍饮之。 (《伤寒类要》) ②治伤暑,感冒:干蛇莓五至八钱,酌加水煎,日服二次。 (《福建民间草药》) ③治吐血咯血:鲜蛇莓草二、三两,捣烂绞汁一杯,冰糖少许炖服。 (《闽东本草》) ④治咽喉肿痛:鲜蛇莓草炖汤内服及漱口。 (《闽东本草》) ⑤治小儿口疮:蛇泡草(研末)、枯矾末,混合,先用盐水加枯矾洗患处,再撒上药粉。 (《贵阳民间药草》) ⑥治疟疾,黄疸:鲜蛇莓叶捣烂,用蚕豆大一团敷桡骨动脉处,布条包扎。 (《江西民间草药》) ⑦治痢疾:鲜蛇莓全草一两,水煎服。 (江西《草药手册》) ⑧治蛇头疔,乳痈,背疮,疔疮:鲜蛇莓草,捣烂,加蜜敷患处。 初起未化脓者,加蒲公英一两,共杵烂,绞汁一杯,调黄酒二两炖撮,渣敷患处。 (《闽东本草》) ⑨治蛇窜丹:蛇泡草适量,雄黄五分,大蒜一个。 共捣烂,布包,外搽。 (《贵阳民间药草》) ⑩治脓疱疮:蛇泡草炖肉吃,并捣烂外敷。 (《贵阳民间药草》) ⑾治跌打损伤:鲜蛇莓捣烂,甜酒少许,共炒热外敷。 (《江西草药》) ⑿治蛇咬伤,毒虫咬伤:鲜蛇莓草,捣烂敷患处。 (《江西民间草药》) ⒀治小面积烧伤:鲜蛇莓捣烂外敷。 如创面有脓,加鲜犁头草;无脓,加冰片少许。 (《江西草药》) ⒁治癌肿、疔疮:蛇莓三钱至一两,煎服。 (《上海常用中草药》) ⒂治瘰疬:鲜蛇莓草一至二两,洗净,煎服。 (《上海常用中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白喉取三皮风鲜草,捣成泥状,加2倍量的冷开水浸泡4~6小时;过滤即成50%浸剂。 服时加糖调味,日服4次。 3岁以下首次量50毫升,以后每次20~30毫升;3~5岁首次80毫升,以后每次40~50毫升;6~10岁首次100毫升,以后每次60毫升;10岁以上首次150毫升,以后每次100毫升。 经治471例,治愈率85%。 ②治疗细菌性痢疾以蛇莓制丸,每服3钱,或制成糖浆,每次20~40毫升(小儿减半),日服3次,5~7天为一疗程。 对高热、脱水、腹痛等配合常规处理。 观察50例,治愈46例,好转1例,无效3例。 治愈病例多数在1~2天内退热(最短4小时,最长6天);2~3天内症状及体征消失(最短1天,最长6天);大便在3~5天内转为正常,培养转阴。 用药最短2天,最长11天。 治程中少数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余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 ③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取鲜蛇莓2~4两(干品1~2两)、鲜白骨树根(乌桕树根)5钱(干品3钱),水煎二次分服。 每天1~2剂。 加减法:阑尾脓肿病例加皂角刺3钱,急性阑尾炎合并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加用行气活血之药,并稍加大蛇莓用量(每日鲜品不得超过6两,干品不得超过4两);如为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则配合通里攻下药,如铁扁担(鸢尾科蝴蝶花)鲜根5钱,磨水成浆顿服,或甘遂末每次3分冲服。 卧床休息。 合并局限性腹膜炎,特别合并弥漫性腹膜炎病人,须采取斜坡卧位。 其他酌情给予流质、半流质或短暂禁食。 禁食者须注意水及电解质子衡,纠正酸中毒。 共治疗50例,其中阑尾脓肿11例,合并局限性腹膜炎21例,弥漫性腹膜炎18例。 结果治愈(自觉症状消失,体温、白细胞正常,腹部体征完全消失)38例,近愈(自觉症状消失,体温、白细胞正常,但腹部有轻度深压痛或遗留有索条状硬结)8例,无效4例。 住院日数最短4天,最长43天,平均17天。 治程中体温、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恢复正常,腹痛及压痛消失所需最短时间分别为1、2、3、5天,平均为5、8、5、11天。 蛇莓、乌桕均有毒,但蛇莓1天量用至4~6两(鲜),白骨树根每天3~5钱,均未见毒性反应。 部分病人服药后可有轻度阵发性腹痛,这是白骨树根导泻作用使肠蠕动增强所致,大便后阵痛即消失。 【蛇莓根的功效介绍】:蛇莓根 (《纲目》) 【异名】三皮风根(《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蛇莓的根,植物形态详蛇莓条。【功用主治-蛇莓根的功效】《分类草药性》:治内热,潮热。【选方】①治吐血:三皮风根及叶,捣绒兑开水服。 (《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 ②治中水毒:蛇莓草根,捣作末服之,并以导下部,亦可饮汁一、二升。 (《补缺肘后方》) ③治眼结膜炎,角膜炎:蛇莓鲜根三至五株,洗净捣烂,置净杯内,加入菜油一至二茶匙,每日蒸一次,点眼用,一天三至四次,每次二至三滴,每剂可用五至七天。
相关问题相关搜索
随时随地有问必答!。全草供药用,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疚、收敛止血作用,又能治毒蛇咬伤,敷治疔疮等;并用于杀灭蝇蛆。其它名称:蛇泡草、蛇盘草、蛇果草、龙吐珠、宝珠草、野草莓、麦蔢番。
6主要价值药用
清热,凉血,消肿,解毒。治热病,惊痫,咳嗽,吐血,咽喉肿痛,痢疾,痈肿,疔疮,蛇虫咬伤,汤火伤。[3]
①《别录》:主胸腹大热不止。[3]
②:疗伤寒太热。[3]
③《食疗本草》:主胸胃热气;主孩子口噤,以汁灌口中。[3]
④《日华子本草》:通月经,熁疮肿,敷蛇虫咬。[3]
⑤《纲目》:敷汤火伤。[3]
⑥《生草药性备要》:治跌打,消肿止痛,去瘀生新,浸酒壮筋骨。[3]
⑦《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捣敷红线疔。[3]
⑧《四川中药志》:凉血,通经。治惊痫寒热,疗咽喉肿痛。[3]
⑨《闽东本草》:化痰止咳,祛风,活血。治伤风感冒,咳嗽,哮喘,风火牙痛,口舌生疮。[3]
1.抗癌作用蛇莓水提取物5mg/ml,10mg/ml作用于体外的人食管癌Eca-109细胞系,使其分裂指数明显抑制;10mg/ml和15mg/ml可使Eca-109细胞密度降低,结构模糊,作用48h后,细胞集落形成明显抑制,15mg/ml可使细胞完全丧失再繁殖能力;10mg/ml、15mg/ml对Eca-109细胞DNA合成(3H-TdR标记)有轻度抑制作用,说明蛇莓对食管癌细胞的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胞分裂和DNA合成两条途径。其部分对移植S/180肉瘤,在100mg/kg,200mg/kg时显示出明显的抗肿瘤活性。[2]
2.增强免疫功能
蛇莓流浸膏(2g/ml)显著升高小鼠腹腔巨噬机能,表现为胞体显著增大,每个胞体吞噬的鸡红细胞达7-8个之多,但各级消化状态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2]
3.抗菌作用蛇莓中分离的F-Ⅰ、F-Ⅱ、F-Ⅲ部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志贺痢疾杆菌的生长呈抑制阳性,对绿脓杆菌呈弱阳性,对沙门副伤寒菌呈阴性。其F-V部分对、志贺痢疾杆菌、呈强阳性抑制生长,其抗菌活性存在于水溶性部分和不能溶于水但能溶于的部分。此外,其(0.5g/ml浓度以上)对白喉杆菌有(塑料泡沫渗透-环法)。[2]
4.对心血管系统作用其流浸膏对麻醉狗或兔有短暂的降压作用,并与剂量相关。对心脏收缩(狗)和心率()有,并有增加冠脉流量
作用。[2]1.治疗:取三皮风鲜草,捣成泥状,加2倍量的冷开水浸泡4-6小时,过滤即成50%浸剂。服时加糖调味,日服4次。3岁以下首次量50ml,以后每次20-30ml;3-5岁首次80ml,以后每次40-50ml;6-10岁首次100ml,以后每次60ml;10岁以
上首次150ml,以后每次100ml。经治471例;治愈率85%。[2]
2.治疗:以蛇莓制丸,每服3钱,或制成糖浆,每次20-40ml(小儿减半),日
服3次,5-7天为一疗程。对高热、脱水、腹痛等配合常规处理。观察50例,治愈46例,好转1例,无效3例。治愈病例多数征1-2天内退热(最短4小时,最长6天);2-3天内症状及体征消失(最短
1天,最长6天);大便在3-5天内转为正常,培养转阴。用药最短2天,最长11天。治程中少数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余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2]
3.治疗急性穿孔性:取鲜蛇莓2-4两(干品1-2两)、鲜白骨树根(乌柏树根Sapium s ebiferum
Roxb.)5钱(干品3钱),水煎二次分服。每天1-2剂。加减法:阑尾脓肿病例加3钱,急性阑尾炎合并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加用行气活血之药,并稍加大蛇莓用
量(每日鲜品不得超过6两,干品不得超过4两);如为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则配合通里攻下药,如铁扁担(istectorumMaxim,)鲜根5钱,磨水成浆顿服,或末每次3分
冲服。卧床休息。合并局限性腹膜炎,特别合并弥漫性腹膜炎病人,须采取斜坡卧位。其他酌情 给予流质、或短暂禁食。禁食者须注意水及平衡,纠正酸中毒。共治疗50
例,其中阑尾脓肿11例,合并局限性腹膜炎21例,弥漫性腹膜炎18例。结果治愈(自觉症状
消失;体温、白细胞正常,腹部体征完全消失)38例,近愈(自觉症状消失,体温、白细胞正常,但腹部有轻度深压痛或遗留有索条状硬结)8例,无效4例。住院因数最短4天,最长43天,平均17天。治程中体温、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恢复正常,腹痛及压痛消失所需最短时间分别为1、2、3、5天,平均为5、8、5、11天。蛇莓、乌桕均有毒,但蛇莓1天量用至4-6两(鲜),白骨树根每天3-5钱,均未见。部分病人服药质可有轻度阵发性腹痛,这是白骨树根导泻作用使肠蠕动增强所致,大便后阵痛即失。[2]
4.稳定治疗,黄疸型甲肝患者,每日取鲜草,加适量水,煮沸,当成凉茶喝。每日服用,直至痊愈,能够根治甲肝。[2]
1.治天行热盛,口中生疮:蛇莓自然汁,捣绞一斗,煎取五升,稍稍饮之。(《伤寒类要》)[2]
2.治伤暑、:干蛇莓25~40克,酌加水煎,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2]
3.治吐血咯血:鲜蛇莓草100~150克,捣烂绞汁一杯,冰糖少许炖服。(《闽东本草》)[2]
4.治肿痛:鲜蛇莓草炖汤内服及漱口。(《闽东本草》)[2]
5.治小儿口疮:蛇泡草(研末)、枯矾末,混合,先用盐水加枯矾洗患处,再撒上药粉。(《贵阳民间药草》)[2]
6.治疟疾,:鲜蛇莓叶捣烂,用蚕豆大一团敷桡骨动脉处,布条包扎。(《江西民间草药》)[2]
7.治痢疾:鲜蛇莓全草50克,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2]
8.治蛇头疔,,背疮,疔疮:鲜蛇莓草,捣烂,加蜜敷患处。初起未化脓者,加50克,共杵烂,绞汁一杯,调黄酒100克炖撮,渣敷患处。(《闽东本草》)[2]
9.治蛇窜丹:蛇泡草适量,雄黄五分,一个。共捣烂,布包,外搽。(《贵阳民间药草》)[2]
10.治脓疱疮:蛇泡草炖肉吃,并捣烂外敷。(《贵阳民间药草》)[2]
11.治跌打损伤:鲜蛇莓捣烂,甜酒少许,共炒热外敷。(《江西草药》)[2]
12.治,毒虫咬伤:鲜蛇莓草,捣烂敷患处。(《江西民间草药》)[2]
13.治小面积烧伤:鲜蛇莓捣烂外敷。如创面有脓,加鲜;无脓,加少许。(《江西草药》)[2]
14.治癌肿、疔疮:蛇莓15~50克,煎服。(《上海常用》)[2]
15.治:鲜蛇莓草50~100克,洗净,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2]
1、《别录》:“主热不止。”
  2、:“疗伤寒太热。”
  3、《食疗本草》:“主胸胃热气;主孩子口噤,以汁灌口中。”
  4、《日华子本草》:“通月经,熁疮肿,敷蛇虫咬。”
  5、《纲目》:“敷汤火伤。”
  6、《生草药性备要》:“治跌打,消肿止痛,去瘀生新,浸酒壮筋骨。”
  7、《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捣敷红线疔。”
  8、《四川中药志》:“凉血。”
  9、《闽东本草》:“化痰止咳,祛风,活血。治伤风感冒,咳嗽,哮喘,风火牙痛,口舌生疮。”
  10、治吐血:三皮风根及叶,捣绒兑开水服。(《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
  11、治中水毒:蛇莓草根,捣作末服之,并以导下部,亦可饮汁一、二升。(《补缺肘后方》)
  12、治眼结膜炎,角膜炎:蛇莓鲜根三至五株,洗净捣烂,置净杯内,加入菜油一至二茶匙,每日蒸一次,点眼用,一天三至四次,每次二至三滴,每剂可用五至七天。(《浙江中草药抗菌消炎经验交流会资料选编》)
已投稿到:蛇莓 配方 制法 主治 用法 异名 来源 采集 药材 功用 主治 用法与用量
输入搜索内容:
蛇莓(《别录》)【异名】鸡冠果、野杨梅(《救荒本草》),蛇?、地莓(《本草会编》),蚕莓(《纲目》),三点红、龙吐珠、狮子尾(《生草药性备要》),疔疮药、蛇蛋果、地锦(《植物名实图考》),三匹风(《草木便方》),蛇泡草、三皮风、三爪龙(《分类草药性》),一点红(《岭南采药录》),老蛇泡(《贵州民间方药集》),蛇蓉草、三脚虎、蛇波藤(《福建民间草药》),蛇八瓣(《安徽药材》),龙衔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小草莓、地杨梅(《陆川本草》),蛇不见(《江西民间草药》),金蝉草(《贵阳民间药草》),三叶?(《四川中药志》),老蛇刺占、老蛇?(《闽东本草》),龙球草(《广东中药》Ⅱ),蛇葡萄、蛇果藤、蛇枕头(《上海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蛇莓的全草。【植物形态】蛇莓多年生草本,多少被毛。根茎粗壮。有多数长而纤细的匍匐枝。掌状复叶具长柄,疏离;托叶叶状,与叶柄分离;小叶通常3枚,罕有5枚,膜质,无柄或具短柄,倒卵形,长1.5~4厘米,宽1~3厘米,两侧小叶较小而基部偏斜,边缘有钝齿或锯齿,基部楔尖而全缘,上面近秃净,下面被疏长毛。花单生于叶腋,直径12~15毫米;花柄通常长于叶柄,柔弱,被疏长毛;萼片卵形或披针形,与小苞片同被疏长毛;小苞片阔,通常长于萼片,三角状倒卵圆形,3~5裂,很少全缘;花瓣黄色,倒卵形。花托球形或长椭圆形,鲜红色,覆以无数红色的小瘦果,并为宿萼所围绕。花期4月。果熟期5月。生于山坡、道旁及杂草间。分布辽宁、河北、河南、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四川、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本植物的根(蛇莓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化学成分】种子油中的脂肪酸主要是亚油酸(53.1%),非皂化物质有烃、醇和甾醇,甾醇中的主要成分是β-谷甾醇(占总甾醇量的89.5%)。【性味】甘苦,寒,有毒。①《别录》:"大寒。"②《日华子本草》:"味甘酸,冷,有毒。"③《分类草药性》:"味苦,性凉。"【功用主治】清热,凉血,消肿,解毒。治热病,惊痫,咳嗽,吐血,咽喉肿痛,痢疾,痈肿,疔疮,蛇虫咬伤,汤火伤。①《别录》:"主胸腹大热不止。"②陶弘景:"疗伤寒太热。"③《食疗本草》:"主胸胃热气;主孩子口噤,以汁灌口中。"④《日华子本草》:"通月经,?疮肿,敷蛇虫咬。"⑤《纲目》:"敷汤火伤。"⑥《生草药性备要》:"治跌打,消肿止痛,去瘀生新,浸酒壮筋骨。"⑦《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捣敷红线疔。"⑧《四川中药志》:"凉血,通经。治惊痫寒热,疗咽喉肿痛。"⑨《闽东本草》:"化痰止咳,祛风,活血。治伤风感冒,咳嗽,哮喘,风火牙痛,口舌生疮。"【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研末撒。【选方】①治天行热盛,口中生疮:蛇莓自然汁,捣绞一斗,煎取五升,稍稍饮之。(《伤寒类要》)②治伤暑,感冒:干蛇莓五至八钱,酌加水煎,日服二次。(《福建民间草药》)③治吐血咯血:鲜蛇莓草二、三两,捣烂绞汁一杯,冰糖少许炖服。(《闽东本草》)④治咽喉肿痛:鲜蛇莓草炖汤内服及漱口。(《闽东本草》)⑤治小儿口疮:蛇泡草(研末)、枯矾末,混合,先用盐水加枯矾洗患处,再撒上药粉。(《贵阳民间药草》)⑥治疟疾,黄疸:鲜蛇莓叶捣烂,用蚕豆大一团敷桡骨动脉处,布条包扎。(《江西民间草药》)⑦治痢疾:鲜蛇莓全草一两,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⑧治蛇头疔,乳痈,背疮,疔疮:鲜蛇莓草,捣烂,加蜜敷患处。初起未化脓者,加蒲公英一两,共杵烂,绞汁一杯,调黄酒二两炖撮,渣敷患处。(《闽东本草》)⑨治蛇窜丹:蛇泡草适量,雄黄五分,大蒜一个。共捣烂,布包,外搽。(《贵阳民间药草》)⑩治脓疱疮:蛇泡草炖肉吃,并捣烂外敷。(《贵阳民间药草》)⑾治跌打损伤:鲜蛇莓捣烂,甜酒少许,共炒热外敷。(《江西草药》)⑿治蛇咬伤,毒虫咬伤:鲜蛇莓草,捣烂敷患处。(《江西民间草药》)⒀治小面积烧伤:鲜蛇莓捣烂外敷。如创面有脓,加鲜犁头草;无脓,加冰片少许。(《江西草药》)⒁治癌肿、疔疮:蛇莓三钱至一两,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⒂治瘰疬:鲜蛇莓草一至二两,洗净,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临床应用】①治疗白喉取三皮风鲜草,捣成泥状,加2倍量的冷开水浸泡4~6小时;过滤即成50%浸剂。服时加糖调味,日服4次。3岁以下首次量50毫升,以后每次20~30毫升;3~5岁首次80毫升,以后每次40~50毫升;6~10岁首次100毫升,以后每次60毫升;10岁以上首次150毫升,以后每次100毫升。经治471例,治愈率85%。②治疗细菌性痢疾以蛇莓制丸,每服3钱,或制成糖浆,每次20~40毫升(小儿减半),日服3次,5~7天为一疗程。对高热、脱水、腹痛等配合常规处理。观察50例,治愈46例,好转1例,无效3例。治愈病例多数在1~2天内退热(最短4小时,最长6天);2~3天内症状及体征消失(最短1天,最长6天);大便在3~5天内转为正常,培养转阴。用药最短2天,最长11天。治程中少数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余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③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取鲜蛇莓2~4两(干品1~2两)、鲜白骨树根(乌桕树根)5钱(干品3钱),水煎二次分服。每天1~2剂。加减法:阑尾脓肿病例加皂角刺3钱,急性阑尾炎合并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加用行气活血之药,并稍加大蛇莓用量(每日鲜品不得超过6两,干品不得超过4两);如为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则配合通里攻下药,如铁扁担(鸢尾科蝴蝶花)鲜根5钱,磨水成浆顿服,或甘遂末每次3分冲服。卧床休息。合并局限性腹膜炎,特别合并弥漫性腹膜炎病人,须采取斜坡卧位。其他酌情给予流质、半流质或短暂禁食。禁食者须注意水及电解质子衡,纠正酸中毒。共治疗50例,其中阑尾脓肿11例,合并局限性腹膜炎21例,弥漫性腹膜炎18例。结果治愈(自觉症状消失,体温、白细胞正常,腹部体征完全消失)38例,近愈(自觉症状消失,体温、白细胞正常,但腹部有轻度深压痛或遗留有索条状硬结)8例,无效4例。住院日数最短4天,最长43天,平均17天。治程中体温、白细胞计数及分类恢复正常,腹痛及压痛消失所需最短时间分别为1、2、3、5天,平均为5、8、5、11天。蛇莓、乌桕均有毒,但蛇莓1天量用至4~6两(鲜),白骨树根每天3~5钱,均未见毒性反应。部分病人服药后可有轻度阵发性腹痛,这是白骨树根导泻作用使肠蠕动增强所致,大便后阵痛即消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0b耙斗机绞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