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尔曼坦克主炮在中间时洗衣机舱门打不开开吗

当前所在位置: >
热门微信号:
141228军史解密:“虎”式与谢尔曼的二战巅峰对决
作者: 浏览数: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阅读,只需一秒。精彩,尽在掌握! 从1916年第一辆坦克开进索姆河战场到一百年后的今天,坦克一直是现代陆军中威力第一的武器,是不折不扣的机
  从1916年第一辆坦克开进索姆河战场到一百年后的今天,坦克一直是现代陆军中威力第一的武器,是不折不扣的机甲怪兽。而大规模使用坦克作战,还要追溯到二战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坦克,虽然从技术水平上来看已经远逊于今日,但每一款设计无不体现着精妙的构思。“虎”式坦克则无疑是其中的巅峰,对后世影响巨大,它的影子至今仍然能在一些坦克上看到。而美国生产的谢尔曼坦克虽然威力小很多,但却成为二战后期唯一能抵挡住“虎”式进攻的武器。那么,“虎”式坦克为什么被称为德国工业的结晶?是否真的像希特勒所说的:一个虎式坦克营顶得上敌人一个装甲师?美国生产的谢尔曼坦克又凭借什么,最终遏制了“虎”式的疯狂?本期军史解密,李涵为您讲述:“虎”式与谢尔曼的二战巅峰对决。  “虎”式是在德国装甲兵之父海因茨·古德里安指导下,融合了隆美尔在法国和北非作战中使用八八炮打坦克的经验,设计出的一款重型坦克。德军希望凭借“虎”式的厚重装甲和精准炮术作为精锐的铁拳,在敌方最严密最完备的防线上敲出一个洞,从而动摇整个战线。无论攻防,“虎”式每战都是以寡击众,令对手望之披靡。   由于战况紧急,“虎”式坦克其实是一个速成品,借用了不少成熟战车的部件。在这中间可以看到很多熟悉的名字:主炮来自著名的克虏伯公司;炮塔部分由保时捷设计;蔡司公司的主炮瞄准镜;博世公司的供电和照明大灯;德律风根公司和阿尔卡特公司的前身——洛仑兹公司负责提供无线电台。迈巴赫研制了发动机和变速箱;战车的总体承包商,是铁路机车巨头亨舍尔公司。至于“虎”这个名字,则由希特勒的密友保时捷博士所命名。   “虎”式坦克是一台昂贵而精密高效的机器,每辆造价相当于今天的128万美元。它的迈巴赫汽油机排量21升,加满570升燃油只能让它跑80公里。它底盘的悬挂精致而优秀,两侧交错布置了40个负重轮,是一般坦克的两倍,即使全速开动时也非常平稳。驾驶“虎”式绝对是一种享受,这台机器有8个前进挡5个倒挡,用方向盘操纵,换挡带液压助力,只需要手指轻轻用力就可以令50吨的战车行走如飞。   
“虎”式震慑盟军的关键在于它的大炮。这门克虏伯公司出品的主炮,原型是德军的高射炮。由于八八炮炮管细长,炮弹的速度高、飞行弹道平直,即使炮手对距离估计有误,也可以弥补误差。保时捷为八八炮设计了直径达1.8米的超大炮塔,炮手用脚踩踏板来控制液压机构转动炮塔,炮塔侧面开有防弹的圆窗,弹药手不用爬上爬下就能方便地补充弹药:虎式坦克一次可装载92发炮弹。“虎”式的装甲也是首屈一指,即使最薄弱的车尾部发动机舱也有8厘米厚的钢板保护,甚至超过了多数美军坦克的正面装甲,而在实际作战中屡屡弹飞炮弹的表现则更令人印象深刻。   为了让这种精锐武器发挥全部潜力,德军将“虎”式集中使用,与相对较轻、数量较大的“黑豹”形成轻重搭配,担任“救火队”的角色。一些“虎”式王牌车组还由空军派高炮部队的士官来协助训练,炮手和装填手的配合用秒表来考核。当俄军坦克还在用旗语和布标通信时,德国坦克已经全面用无线电和车内电话作为联络手段。 那么,“虎”式坦克在战场上的表现是否真的像猛虎一样呢?  在1942年4月希特勒的生日那天,“虎”的原型被运送到位于波兰的“狼穴”指挥部展示,希特勒这位战争狂人大为赞赏。他说,一个虎式坦克营顶得上一个装甲师。虎式坦克几个王牌的表现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它的履带碾过北非,东线和西欧各个战场,总产量仅仅1500辆,却击毁了9800多辆盟军坦克,其中30位“虎”式的王牌坦克车长总共击毁了1600多辆盟军坦克。   在诺曼底,德军一辆“虎”式打掉了英军一整队15辆坦克中的14辆,当最后一辆“谢尔曼”赶来时,虎式只剩下两发炮弹,仍然从容击毁了这辆落单的英国坦克。这个德军营在诺曼底作战六个星期,几十辆“虎”式被盟军消耗殆尽,但却成功击毁了盟军227辆坦克,几乎相当于打掉了一个坦克师。在库尔斯克,苏军曾经用90辆T-34反击突入的“老虎”,结果被打掉42辆,德军只损失了2头“虎”。一位名叫斯道德格的德军坦克手的座车在维修时,碰巧一大批苏军T-34坦克掩杀过来,他只好开着带有故障的“虎”式单骑赴会,在前两个钟头有17辆苏联坦克像敲罐头一样被击毁。苏军在广袤的平原上很难形成配合来抵挡“虎”的远射,因此被重创后撤到一处洼地重新集结,又遭到“虎”式的追杀,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头“虎”打完炮弹从容开走。   苏联T-34坦克的大炮只能在500米以内击穿“虎”式,M4坦克的炮弹甚至在200米距离上都不能击穿“虎”式的正面。而“虎”式却能用它的八八炮在2000米距离上击毁T-34,在东线很多德军坦克手接手新的“虎”式后都对这一超远射程极为惊讶。德军最远记录曾经在3.9公里打掉一辆苏军的T-34。在突尼斯,美军检查战场时发现美制坦克炮塔经常被八八炮前后贯穿。   即使靠近到有效的交火距离,盟军坦克也很难有优势,这是因为“虎”的厚重装甲。它的正面钢板厚达13厘米,寻常炮弹打在坦克上只蹭掉一层漆。曾经有一辆“虎”中弹207次,还压响了三枚地雷,最后仍然开回修理所。   “虎”式很快成了一种战略武器,在地形开阔的东线,一些遭受重创的苏联红军部队只要远远看到“虎”式的模糊轮廓就开始后退;在西线,盟军士兵把德军老式坦克误判做“虎”式,迈巴赫发动机特殊的噪声常常令士兵心惊胆战,以至于蒙哥马利禁止记者报道“虎”式的威力。盟军缴获一辆“虎”的场面犹如节日一般,朱可夫、丘吉尔这些大人物都跑来围观。   谢尔曼,是一款以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著名将领威廉·谢尔曼命名的中型坦克。它快速灵活,但重量只是“虎”的一半,是盟军每场战役都不会缺少的角色。谢尔曼坦克曾在北大西洋随同被击沉的货轮沉入海底,在奥马哈海滩上被打穿浮筏淤陷,在撒哈拉与沙漠周旋,在冲绳扫清万岁冲锋,在滇缅战场上奋勇杀敌。  “谢尔曼”是一个盒型结构的宽大坦克。在战争之初美国欠缺大型炮塔制造能力,因为它需要大型铸件工艺。早先的“格兰特-李”坦克只能配置一门小型的一寸半反战车炮。英国军队为了击破敌方防线和工事,又在坦克正面塞进一门能发射高爆炮弹的三英寸大炮。这种设计使得“格兰特-李”和衍生出来的“谢尔曼”坦克都显得人高马大,是绝佳的靶子。但英国在敦刻尔克丢光了陆军的重装备,在北非和希腊又遭受了惨重损失,而美军则在匆匆忙忙中参战,这时候已经顾不得那么挑剔了。   “谢尔曼”坦克的76毫米大炮威力也明显不足,开战时配用的炮弹只有靠近到400米距离才能击穿“虎”式。但是由于盟军情报部门的误判,美军技术部门一直认定这种炮足以击毁德军现役的各类战车,甚至在缴获德军“虎”、“黑豹”以后也不肯拿来进行靶场试射测验。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曾经深信不疑,并在公开场合表示,谢尔曼坦克能够打穿一切德军战车。当然,诺曼底的经历很快让他改变了观点。   如果换用威力更大的坦克炮,长长的炮管会造成头重脚轻,并且很难装进“谢尔曼”的小炮塔。而如果保留大炮,改进新式炮弹,火药量大大增加无法在炮弹出膛前完全烧尽,炮口火光也会非常耀眼,并吹得地面烟尘四起,仿佛告诉德军:这里有美军坦克! “虎”式早早就遇到过这些问题,在大炮的炮口增加胡椒瓶状的装置来抑制炮口的冲击波。一段时间以后,谢尔曼坦克的大炮也开始效仿德国坦克,都增加了特殊的炮口装置。即便如此,谢尔曼坦克的76炮在远距离的精度、穿透力方面仍然和德国坦克有明显的差距。   “谢尔曼”坦克的装甲也远非理想,德军各型战车能够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它的正面,盟军部队想出了形形色色的招数,在车前甲板上堆砌沙袋,绑上履带板,在侧面捆上圆木。巴顿将军曾专门下令,禁止部队拿这些穷酸玩意儿糊弄事,并让人从阿登战役的战场上回收打坏的德美战车,把装甲钢板切下来焊在坦克上。   美国虽然缺乏坦克设计的经验,同时也不具备中型战车的产能,也没有成熟的装甲战术,但好在美国拥有福特等人一手打造的强大的汽车工业,以及相当灵活、不拘一格的消化吸收能力。整个“谢尔曼”系列坦克先后有五种不同型号的大功率汽油或柴油发动机动力配置,参与厂商有福特、大陆、克莱斯勒和通用汽车等巨头,显示出美国强大的汽车工业生产能力。作为对比的另外陆地两强德国和俄国,它们的工业部门各自只能提供唯一一款主要的坦克动力来驱动其坦克部队的车轮。在短短四年间,以汽车厂商为主的九家企业为盟军提供了近五万辆“谢尔曼”坦克,超出德国“虎”和“黑豹”的五倍之多。   “谢尔曼”的装甲和大炮并不完全胜任坦克对战,但并不影响它成为军人可以信赖的一线战车。可靠的机械系统、稳定充沛的动力、宽裕的改进空间,赋予了“谢尔曼”成功的基础。坦克底部的舱门本用于清理空弹壳,但大兵很快发现它也提供了一个快速逃生、救护伤员的出口。   战场上,“谢尔曼”坦克凭借宽大的车体掩护步兵,用车体前方和炮塔上的四挺机枪向一切可疑的物体开火,如同一座座浑身长刺的移动炮台,把隐蔽的德军炮位打得烟火腾腾,再用榴弹在地面反弹后的延时爆炸,将德军步兵死死压在地上。对于缺乏远程炮火的德军步兵来说,招惹“谢尔曼”这样火力强大的对手无异于一场无尽的噩梦。实际上在欧战、朝鲜战争的釜山攻防战中都曾经有过一两辆坦克阻击数百步兵最后还能全身而退的例子。   但凡现代的二战影片,都喜欢设定“虎”式坦克出场,并在结尾把它们摧毁掉。但实际情况则恰恰相反。由于对形势的误判,美军在没有一辆重型坦克的条件下,凭借“谢尔曼”这样的“中量级”装备打赢了欧战,为此付出的代价相当沉重。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欧战的大反攻只持续了一年,数万辆谢尔曼坦克参战,最终只有寥寥数辆能够毫发无伤地完成诺曼底到柏林的四千公里征程。以美军第三装甲师为例,这一年中它损失了90%的坦克。  离开诺曼底郁郁葱葱的树篱地区,进入比利时和德国西部的平原地带以后,视野一下开阔起来,这正是“虎”、“豹”等德国坦克发挥远程火力的绝佳猎场。谢尔曼坦克的损失也立刻增加,遭到伏击的坦克部队常常在搞清楚伏击的德军位置之前已经丢了一半战车,和“虎”的对决成了一项无法回避的自杀性任务。美军坦克兵习惯用抽签方法来决定谁的坦克排第一——尖兵坦克是最危险的位置,德军“虎”式坦克由于耗油量严重,更喜欢打伏击,车队最前面的战车会成为第一个猎物。   一旦遭遇不明炮击,“谢尔曼”车队第一反应是倒车规避,并把装甲最厚的正面转向敌人可能的方向;一边发射烟幕弹,一边迅速倒车一直退到安全地带,整个车组必须像钟表一样精确默契。老坦克兵会打开舱盖指挥作战,把脑袋伸出舱外能获得最好的视野,迅速找到开炮的方向,如果不走运被炮弹击中,也不会因为舱盖卡住打不开而妨碍逃命。但是,谢尔曼对阵虎式时也并不是全无办法。经过无数次生死对决后,虎式的缺点被发现了。  “谢尔曼”的动力充沛,必须尽快找到“虎”的藏身地,之后集中三四辆从两侧包抄,用消耗“虎”式火力的危险方式求生。而“虎”却存在发动机动力不足且可靠性低的隐患,无法一走了之,只有接受单挑。几乎每辆“虎”的车长都有过抛锚后被拖车或者其他坦克拖回本部修理的经历。在德军重坦克部队,保留一些“虎”用来拖回出故障的坦克成了惯例。这个弱点逐渐被美军老兵掌握,如果“谢尔曼”设法绕到虎式身后,对着发动机舱射击,即使无法击穿它8厘米厚的钢板,也有可能震坏发动机部件,令“虎”抛锚。   “谢尔曼”的第二张牌是它首创的火炮稳定系统。德国坦克利用交叉排列的悬挂系统来实现减震,而“谢尔曼”则首创了大炮的稳定系统,利用陀螺原理保持坦克炮的稳定。二者异曲同工,类似单反相机的机身防抖与镜头防抖的差别,但“谢尔曼”的这套系统在1200米以内能达到七成的命中率,在对战“虎”的近距离纠缠中可抢占几分先机。   当“谢尔曼”顶着八八炮的洗礼,以队友被摧毁为代价,冲到足够近距离之后,“虎”的第二个弱点也暴露了出来。由于保时捷公司的炮塔液压机构设计为和发动机联动,在发动机转速不足的条件下,炮塔的转动速度也非常缓慢,盯不住快速兜圈子的“谢尔曼”。而后者采用电机驱动液压泵来推动炮塔旋转,则全无这种缺点。当然,这种危险的坦克桑巴舞是否能奏效,还需要熟练的车组流畅配合。美军第三装甲师的荣誉勋章获得者、绰号为“老枪”的拉菲耶·普尔军士,从诺曼底登陆到负伤离开战场,在法国、比利时和德国服役83天,经历了21次坦克战,被德军打坏3辆“谢尔曼”。在驾驶第三辆谢尔曼时,因为车组替补的装填手是个新丁,第一发炮弹推进炮膛就卡在半途,被德军坦克的八八炮连中两炮,“老枪”被炸出炮塔,丢掉了一条腿,从此告别了战场。   “理想是和平的,历史则是残酷的。”人,战车,技术,勇气和血性,构成了真实的坦克战场。
手机版地址:
微信号:cridanganjiemi
历史,是打开现实的钥匙...... CRI 环球资讯广播 《档案揭秘》 李涵与您一起了解真实的历史
TA的热门文章
推荐历史微信帐号
热门文章排行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2t-34坦克 虎王虎式坦克 谢尔曼坦克都是不是两栖坦克_百度知道
t-34坦克 虎王虎式坦克 谢尔曼坦克都是不是两栖坦克
我认为t-34装甲薄重量轻,密封性好就行了,t-34坦克我没见过它下水,t-34装甲薄重量轻,谢尔曼坦克打t-34坦克就象开罐头一样容易。因为我查过两栖坦克资料.com/programs/view/RkhRHw1BZVE/节目,但谢尔曼坦克我看它经常在太平洋岛屿作战所以不能确定.com/programs/view/RkhRHw1BZVE/" target="_blank">http://www,很好奇 德国虎王及虎式坦克最重不能做两栖坦克我知道,讲述志愿军英雄坦克手的原型,只要装甲薄重量轻://www.tudou,可我现在也不知道它们能否水陆两用,有可能是两栖坦克.tudou。这就在我心理产生了这样的想法这几种坦克是`二战中苏军德军和美军装备的主要坦克,也是我最熟悉的坦克,但我看过一个<a href="http,美军称t-34坦克为沙丁鱼罐头,说志愿军装备的苏联t-34坦克比美军谢尔曼坦克装甲薄很多
提问者采纳
最起码还牵扯到浮力的问题。T-34就从没听说过有两栖的改型,但没听说有人做过这件事,密封性好就行。 不过个人认为不是单单装甲薄重量轻。只有初期495辆虎I坦克装有潜水系统。可能是可能。但虎I坦克被设计可以涉水四米深,所有的后期型虎I坦克都只能涉水两米,因为它对多数桥梁而言过重谢尔曼有这种改型,如果登录的话还要求其抗风浪能力等等
提问者评价
你说的最让我明白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8条回答
-34是苏联重坦克,不能作为两析,谢尔曼是法军第一代坦克,都是重坦克,虎式坦克也不行,诺曼底登陆有谢尔曼
虎式是没有 60吨的铁块如何做到两栖
但是虎式可以涉水 在水中开进
T34也没有 苏联的地形多高山平原 T34是根据苏联的地形量身打造的坦克 陆地作战 所以没有T34繁衍两栖的型号
但是美国谢尔曼有繁衍的两起型号 名字好像是DD 诺曼底登陆战就用过它
T-34全部资料
T-34是苏联于1940年代到1950年代生产的中型坦克,被认为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好的坦克,在坦克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种坦克一共生产了约5万多辆,而且其设计思路对后世的坦克发展有着深远及革命性的影响。
T-34坦克由工程师科什金所设计。1940年6月出厂。1940年开始装备苏军,日在白俄罗斯格罗德诺首次参战。主要改良型号T-34/76、T-34/85;衍生车种OT-34等。
T-34全重32吨,乘员5人,主武器为1门76.2毫米F-34主炮,副武器为2挺7.62 DP/DT机枪,车宽2.92米、车高2.39米,扭杆悬挂装置,Б-2-34行水冷柴油发动机、功率373千瓦、最大行驶速度每小时55公里、最大行程468公里,通过障碍高0.75米、越壕宽2.49米、爬坡30度、装甲厚18至60毫米。
[编辑本段]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
只有谢尔曼坦克是两栖的剩下的都太重特别是虎式坦克和虎王坦克
只有美国的M4有专门的两栖型号,其他的都没有两栖型号。
不是。两栖坦克装甲薄,体积大。不然早沉底了
谢尔曼坦克 改装后可以 其他不行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两栖坦克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m4谢尔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