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领域修是神魔领域txt一体吗

你现在的位置:&&&&&&神魔一体的天才大师 解读库布里克(下)
神魔一体的天才大师 解读库布里克(下)
《发条橙》
1971年上映的《发条橙》,其科幻成分比《2001:太空遨游》要淡得多,它的故事发生在大约10年后,而且没有牵涉到外星人、机器人等题材元素,因此,它的科幻色彩从表面上只体现在未来派虚无主义的布景。但《发条橙》的故事仍有一定的科幻性,比如通过手术“改造”或“纠正”人的某种心理倾向,如同医治身体疾病,这在很多社会属于既被期盼、又遭痛斥的科技尝试,如前些年我国用这种方式“治疗”同性恋,引起广泛关注。
《发条橙》是一部极度渲染不道德行为的道德剧。主角是一个英国的年轻人亚力克斯,他有两项嗜好,施暴(包括强奸)和听贝多芬。“发条橙”是伦敦土话,形容一个人很怪。后来华纳兄弟公司给了它全新的解释“一只发条橙——表面上看健康完整,但内心已被机器操纵。”,当然影片中也通过橙色的背景,加以呼应。影片从一家充斥受虐形象的牛奶吧启幕,接着,亚力克斯跟他的狐朋狗友痛打无家可归的叫花子、强奸民女、破门而入、干尽坏事。他们的行为是极端非理性的,但表现的暴力却并非写实,而有一种夸张的、舞蹈般的美,让观众既感到恶心,又目不转睛。
更绝妙的是,库布里克为他们丧尽天良的暴力配上了最优美的古典音乐和传统歌曲(如《雨中曲》),而且协调到宛如芭蕾舞配乐。亚力克斯入狱两年后,接受冲击治疗,对他原先的两大嗜好产生条件反射的厌恶。这种“治疗”究竟能否把一个坏人变成好人?库布里克透过一个片中角色的话,表达了他的观点:“善良来自内心,是人的自由选择。当一个人不能自由选择时,他不再是一个人。”于是亚力克斯重新踏上社会时,已经是一个被剥夺了自由意志的“发条橘子”,既消除了恶习,也泯灭了个性和人性。
有趣的是,影片中的未来政府是一个介于专制和民主的怪胎,它一方面主张治愈刑事犯,把监狱腾出来关政治犯,另一方面它害怕竞选中失利,而且媒体也仍保持着独立性。这可能是编导从激进派的角度对保守党当政的畏惧。《发条橙》宛如片中的音乐,以完美的艺术形式烘托起暴力和罪恶这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现象。它提出了许多难以回答的问题:文明社会究竟能不能消除暴力?如果政府能够剥夺一个人的自由意志,但这种行为治疗法的确能够为公众带来好处,这到底是得不偿失还是值得采纳?如果我们失去了选择善与恶的权利,我们将改善整个社会抑或使之恶化?
比较这两部科幻片,《2001:太空漫游》的科学成分较浓,《发条橙》更像政治幻想片(如《1984》),但两部作品真正的价值均在于其哲理命题,在于库布里克对人类命运的关注以及他那无与伦比的艺术创新。
1.《恐惧和欲望》
1953年《恐惧和欲望》是库布里克的第一部故事片。为拍此片,他自己筹资4万美元(部分资金是向好朋友借的),亲自担任制片、编剧和导演。影片完成于1954年,赢得批评家的赞扬,但由于库布里克认为此片只是一部实习作品,完成之后40年间没有公开发行,仅私下放映过,以致他多次试图将此片的拷贝销毁。同年还拍摄了纪录片《水手》。
2.《杀手之吻》
1955年《杀手之吻》是一部在纽约街头拍摄的悬念犯罪片,开创了一种近乎纪实风格的现实主义。此片亦由库布里克自己投资和制片,并自任编导。《恐惧和欲望》和《凶手之吻》是他的两部早期试验之作,借用了抽象主义绘画和超现实主义文学的表现手法,为奠定他的电影风格打下了基础。
3.《杀戮》
1956 年《杀戮》由库布里克与年轻富有的独立制片人詹姆斯.哈里斯共同建立的哈里斯-库布里克制片公司投资拍摄的第一部大型故事片,库布里克集制片、编剧和导演于一身,此片完成后由联美电影公司发行。库布里克在导演两部早期影片时获得的经验在创作这部影片中得到成功运用,与《杀手之吻》一样,《杀戮》也是一部犯罪悬念片,出色运用了闪切手法,从几个不同人物的视角表现了一桩赛马场抢劫案。这部影片得到评论家们的赞赏,库布里克被认为是"一个前途无量的青年电影导演"。
4.《光荣之路》:对愚昧权威的反抗
黑白 / 87分钟
主演:柯克.道格拉斯 饰戴克斯上校 / 拉尔夫.米克尔 饰上尉
经典镜头:达克斯独自穿过战壕的场景,运用了完整的毫无破绽的逆向拉伸的镜头,成为电影课堂上被引用的经典案例。
经典台词:“军队需要纪律,而保证纪律的唯一方法是时不时地杀人。”
1957年《光荣之路》是库布里克的成名作,奠定了他在二战结束新一代电影导演的地位。此片系根据喔莱.科布尔的小说亲自改编,描写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法国军队中发生的一个偶然事件:三个士兵被迫接受他们的长官强加给他们的一项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军事使命,最后被处决,成了愚蠢和腐败的军官们的替罪羊。但是在最后的时候德国的被俘少女却使这些人的良知觉醒。这部影片使库布里克第一次有机会指导像柯克.道格拉斯和阿道夫.梅耶这样一些著名演员,库布里克证明自己能够胜任这一挑战,他使每一个演员都能异常充分地刻画人物性格。这部在德国拍摄的影片以其诚挚、有力和风格上的独创性而引人注目。
《光荣之路》上映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争议。法国直到1974年才解除对它的禁令。德国要求其从柏林电影节上撤回。瑞士军方对这部电影的审查进行到了1970年。美国军队内部也禁止从欧洲引进该片。但丘吉尔却称赞该片比其他任何影片都更贴切地传达出了一战的精髓。而斯皮尔伯格则将之列为自己最喜欢的影片之列。
评论界更加热情。《纽约时报》的影评写道“库布里克阴沉的镜头,有着迫近而尖锐的目光,直接钻进诡计多端者的脑子和那些不得不承受死亡恐惧的士兵心灵。”《视与听》的认为“影片的主题可能来自克劳塞维茨的言论:战争只不过是和平政策的延伸”,而且“通过表现掌权者之间的隔阂和战争事实导致的分歧严重扩大,影片把战争看作权力斗争的延伸,不管是从内部或是外部都是如此。与脆弱的言语争执相反,它是实用的。”
5.《斯巴达克斯》:征服好莱坞和争取自由
彩色宽银幕 / 139分钟
编剧:达尔顿.梅蒂,
主演:柯克道格拉斯 饰斯巴达克斯 / 劳伦斯奥立佛 饰克拉苏
经典镜头:当克拉苏问谁是斯巴达克斯时,六千多名奴隶士兵站起来喊:“我是斯巴达克斯”。
经典台词:安东纳尼斯:你害怕去死吗,斯巴达克斯?/ 斯巴达克斯:就像我要出生一样。
1960 年《斯巴达克斯》一片的原任导演安东尼曼在影片开拍之后不久被解除职务,库布里克受柯克道格拉斯的邀请接任该片的导演工作。这部由柯克道格拉斯和劳伦斯奥立佛主演的影片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道格拉斯还担任制片),库布里克虽然接受了这个任务,但无权全面控制影片的制作过程,也无权按照自己的意图剪辑影片,对完成片很不满意。虽然此片在1960年第23届奥斯卡奖角逐中一举获得了最佳男配角、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4项金像奖,以及同年金球奖的最佳剧情片奖,但库布里克一直不承认这部影片是他的作品。由于在拍摄此片过程中受到很多限制,库布里克意识到以后拍片绝对不能放弃制片人的职位。
库布里克在不断和困难做斗争,一如他电影中的道格拉斯。库布里克的性隐喻手法从本片已开始使用,特别是在劳伦斯奥利佛扮演的克拉苏一角上,他的表演狡猾且充满着美感:他相信统治是自己生而有之的权力;他对祖国和罗马的爱是真实的,甚至透着性爱的意味——他说自己的军队不会进入她,因为这会侵犯她的法则;他还可能是个双性恋,他性格中原始的性冲动通过桑拿和沐浴两场戏被强化,他向瓦里妮娅和安东纳尼斯都表现出爱意,却没有得到回应,这时他占领罗马的欲望变得更加强烈。瓦里妮娅和安东纳尼斯跟随斯巴达克思逃跑后,这一心理动机更加清晰起来:克拉苏不仅仅在保卫他深爱的罗马,也在为爱人的离弃而报复。他强迫斯巴达克思和安东纳尼斯决斗,就是一个明显的暗示。
6.《洛莉塔》:爱情反抗吹毛求疵的社会
黑白 / 153分钟
主演:詹姆斯.梅松 饰汉伯特.汉伯特 / 苏.莱英 饰洛莉塔.哈兹克
经典镜头:洛丽塔的出场,沐浴着阳光趴在草坪上,皮肤上微溅水滴的样子。
经典台词:我爱我面前这个女人,如此肯定,就像知道自己必死一样无疑。
1962 年《洛莉塔》系根据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小说亲自改编,库布里克亲自担任编剧。这部影片开启了库布里克在英国独立制片的生涯,并且又重新获得了最终剪辑权,而且那里有众多影人随时等待为他效劳。但如同拍摄《斯巴达克斯》时那样,库布里克也未能实现全面控制影片创作的愿望,结果严重地损害了影片的艺术质量。由于60年代中期占统治地位的道德气候不能容忍小说的色情内容,库布里克不得不以截然不同于今天的方式来改编这部作品,他对这部作品深表不满。
《视觉周刊》评论本片展示了库布里克“对堕落和冷漠的迷恋”。的确,影片以亨伯特将拐走洛丽塔的克莱尔冷酷地杀害开场,然后用接下来的时间解释了他为何作出这种举动。与《杀手之吻》和《斯巴达克斯》一样,《洛丽塔》也是讲述关于两个男人迷恋一个女人的故事,不同的是《洛丽塔》主要是从克莱尔的视角出发。库布里克在影片中展现了一个吹毛求疵的社会,同时又放纵于偷情以及其他性行为之中,所以相比之下亨伯特的行为就显得很合理。因为在他眼中,克莱尔就象是另一个自己——一个黑暗面的自己,只有除掉他才能让洛丽塔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尽管如此,影片和《斯巴达克思》一样,亨伯特的这种自我牺牲想法稍显不妥。在小说中,作者要表达的其实就是亨伯特对洛丽塔的欲望,还有直到最终才发现自己是爱上了已经怀孕又风采不再的洛丽塔。但电影中给我们的感觉却是,一开场你就会觉得他已经爱上了洛丽塔,而不仅仅是想要占有她。
7.《奇爱博士》:库布里克最厌世的作品
黑白片 / 93分钟
编剧:斯坦利.库布里克 / 彼得.乔治 / 特雷.萨瑟恩,
主演:彼得.塞勒斯〈饰奇爱博士/美国总统/曼德里克〉;乔治.斯科特〈饰巴克.特吉德桑将军/苏联总理&
经典镜头:德州少校骑在炸弹上。/ 美国总统给苏联领导人打电话。
经典台词:威慑是一种让敌人在发动进攻时产生内心恐惧感的艺术。/ 先生们,你们不能在这里打架,这里是作战室。
1963年《奇爱博士》是根据彼得.乔治的小说《紧急警报》改编的关于原子灾难的一出梦魇喜剧(影片全名为《奇爱博士或我是怎样学会不再担心并爱上炸弹的》),描写了一场由于人类社会的根本缺陷而引起的毁灭性灾难,对人类制造恐怖的技术力量和可能性进行了无情嘲讽。该片使他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和编剧(与人合作)两项提名,获1964 年英国影视艺术学院最佳影片、最佳英国片和联合国奖三项奖,纽约影评协会最佳导演奖。本片与后来拍摄的《2001年:遨游太空》和《发条橘子》被称为库布里克的"未来三部曲",这三部影片是为库布里克带来巨大荣誉的最重要作品。
《奇爱博士》从角色到名字都是新创,一般认为他是美国火箭专家布劳恩的身世+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的口音、卷发和思想+“兰德”集团制定的战略。库布里克称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美国教授通过核专家身份在性与政治上掌握权势的故事”。而博士不停举起的纳粹礼和左手打右手的滑稽动作,都难免让人有政治上的遐想。乔治斯科特扮演的将军也被认为是以50年代美国空军战略司令部首脑柯蒂斯李迈为原型的,1968年他以“将北越炸回石器时代”的口号参加了总统竞选。
《奇爱博士》不仅展现了失控的社会,连库布里克自己都有些把握不住了,他拍摄的很多场景,最后都变成了存在仓库里的花絮。《奇爱博士》可以说是库布里克最悲观厌世的一部作品,跟《光荣之路》一样,展现的是一个失控的男性社会:男人也许可以改变自己身处的世界,但却无法改变他们自己的恶劣。
《星期六评论》说它“以全人类作为终极目标。将美国喜剧片带入了全新领域”。这的确也是库布里克唯一一部把焦点放在众人身上,而不是去探讨某一个人是从明还是投暗的故事。法国影评家MICHEL CIMENT称赞他“深知人和人如何地互相伤害。不仅仅是伤害他人,人有时把自己也当成敌人,毁灭自己……人类并非理性,而是凭着冲动做事。这就是《奇爱博士》的主题,两千年过去了人类的愚蠢仍然没有变。”《纽约时报》说它“挑战了对整个军队建设的信任感”,《华盛顿邮报》也说,“没有哪个共产主义国家能拍出比此片更有效、传播更广的反美电影。”他们都不明白,库布里克很快就要对人类失去兴趣了。
8.《2001年:太空漫游》:划分影史的作品
彩色宽银幕 / 160分钟(1972年重新发行时为141分钟)
编剧:斯坦利.库布里克 / 阿瑟.克拉克,
主演:基尔. 杜利 饰戴维.鲍曼 / 加里.洛克伍德饰弗兰克.普尔
经典镜头:人猿发现了工具=武器,然后欢喜地把骨头抛向空中进入蓝天,然后变成了宇宙飞船……只有对人和科学两方面都有深解的人才能创造出这样的美。
经典台词:打开分离舱门,哈尔。
1968 年《2001年:太空漫游》根据阿瑟.克拉克的短篇小说《哨兵》改编,被称为"神话纪实片",对人类在广袤宇宙中的漫游进行了富有诗意的预言和探索,同时对能够发展科学技术却对自己的本能和本性无计可施的人类进行了无情讽刺,导演也不无忧虑地表现了由于计算机统治世界而引起的恐惧。这部制作精美、气势磅礴的科幻片对当代科幻电影产生了非常重要影响,在多次专家评选中与《战舰波将金号》等被并称为百年影史上的十大经典。获最佳美术指导、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4项奥斯卡奖提名,获最佳视觉效果奖,获1968年英国电影学院最佳摄影、最佳音响、最佳美工奖。
库布里克曾想找手冢治虫担任美术设计,后者称自己还要养活260口人,库布里克不能理解手冢是把员工当作家人的感情,还以为他真拥有那么多老婆孩子,就很同情他。《2001》在日本首映时手冢看着画面感慨万千,心想若是他能挤出时间来,飞船里会不会坐着一个铁臂阿童木呢?
不过,影片远比美工更庞大,库布里克召集来各个领域的人,他能和任何领域的专家对等讨论。库布里克坚持一切设计都要有科学根据,太空飞船“发现号”造价高达75万美元,每小时转速能达5公里,但却没给它几个镜头,最出彩的是未来环境的设计:白色制服、迷你高帽的女乘务员、鲜红色的扶手椅,采用无影照明,像结了冰一样静穆的构图,这显然受到了安东尼奥尼的影响。
摒弃数字特技的库布里克很多时候就像是在画画,他坚持回到无声电影时代的逐格拍摄技法,摄影机经常是一毫米一毫米的移动、曝光然后合成。米高梅担心进度派人来查时,库布里克就陪他们去外景转一趟,然后让助手抓紧伪造一些进度表贴在墙上。
库布里克的解释是他要避免说教,而去揭示潜意识,“对我来说,这部电影是纯艺术。我想用‘真实的歧义’来概括它,如果这个名字能成立,它将是最完美的表达方式。没人愿意听别人把什么都能说得明明白白,……‘歧义’是洗尽铅华的结果,是最接近真相的真相。”
有评论说,影史可以分为《2001》之前和《2001》之后,导演艾伦帕克说:“没想到同行中,竟有比自己强那么多的人。”影片对古典音乐的出色运用也是称赞的焦点,不过配乐诺思却被害得很惨。虽然为《埃及艳后》配乐很成功,但在《斯巴达克斯》中,因为不能回答库布里克关于古罗马的音乐知识,他就一直受后者的鄙视。在接受米高梅为《2001》配乐的任务后,他带病作战,是被救护车拉进录音棚的。他以为自己的坚强能赢得库布里克的尊重,结果发现只是后者搪塞米高梅的道具。
9.《发条橙》:黑色、冷漠和颠覆的极致
彩色 / 136分钟
编剧:斯坦利.库布里克
主演:马尔科姆.麦克道尔饰阿历克斯 / 帕特里克.马吉 饰亚历山大
经典镜头:开场的特写 / 慢镜头中的斗殴 / 暴力与纳粹集会的交叉剪辑 / 被“治疗”时撑开的眼睛
经典台词:只有笨人才思考,聪明人用灵感。
1972 年《发条橙》根据安东尼.伯吉斯的同名小说改编,是科幻电影史上第一部关于人类精神领域的科幻片,通过主人公从一个无恶不作的暴徒变成白痴而成为社会道德的牺牲品的遭遇,对社会道德进行了猛烈抨击和无情嘲弄,形象化地预演了暴力肆虐、毒品横行、以崩克文化为标志的世纪末人类社会景象,此片引起了广泛争议。获奥斯卡最佳摄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和最佳剪辑4项提名,获纽约影评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2001》以婴孩安祥的目光结束,《发条橙》则以阿莱克斯诡异的笑容开场。他们攻击作家强迫他看着他们唱着《雨中曲》强奸他的老婆。这来自伯吉斯的真实经历:二战时,他的第一任妻子曾遭4个美国逃兵的强奸,伯吉斯写《发条橙》就是泄愤。但他不无绝望地看到了小说的被追捧,“我们身上原罪深重,反而认为恶很诱人,破坏比创造更加容易,更加壮观。……我的讥讽小书竟吸引了许多人,因为它就像一筐坏蛋,散发着原罪般的臭气。”电影出来后,他却要连库布里克都要恨了。“影片的主旨对人的自由意识提出了置疑。每个人都必须按照固定的方式和原则生活。当选择做好人或坏人的权力被剥夺以后,人们是否还真正享有人权?”库布里克这种对自由意志与社会意识形态的极端思考固然直透本质,却忘记了他的观众是孱弱而平庸的,他们会打着《发条橙》的旗号杀人作案。在伯吉斯看来,库布里克或许该像伯格曼、费里尼等人那样承担起人类的道德责任,但他却过于冷漠和嘲弄地看着这一切。难怪麦克道威尔说,“他是幽默天才,但他的幽默比煤还黑。”
库布里克还买了过去10年旧的建筑杂志,以寻找符合他想像的建筑和场景。《时代》的评论家罗伯特休斯后来评论说,这部影片涉及到的绘画、建筑、雕塑和音乐等,都在未来的文化潮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像《2001》一样,音乐的使用令人叫绝,除了与暴力场景一同出现的贝多芬的《欢乐颂》、罗西尼的《威廉退尔》《贼鹊》以及埃尔加的《威风凛凛的进行曲》等古典名曲,阿莱克斯强奸作家女主人,嘴里哼着著名的《雨中曲》。此外,库布里克还想得到平克弗洛伊德《Atom Heart Mother Suite》的授权,包括随便编辑,被拒绝后,他有点不舍地给音像店的货架上的这个唱片来了个镜头。
10.《巴里·林登》:人不过是斑点
彩色 / 187分钟
编剧:斯坦利.库布里克
主演:瑞安.奥尼尔 饰巴里.林登 / 马里萨.贝伦森饰林登夫人 / 帕特里克.马吉 饰巴利巴里骑士 / 哈代.克鲁格饰波茨多夫上尉
经典镜头:英法两国的行军打仗,为观众提供了理解那个时代面貌的绝佳例子,它的壮阔场面足以让现今不少徒有其表的好莱坞战争段落相形见拙,人与人的对抗以及人在自然中的处境构图,表明了从《亚历山大内夫斯基》汲取营养的库布里克对爱森斯坦的理解决不流于表面。
经典台词:最后,上述的人物活在乔治三世时代受到诽谤,无论好坏、美丑、贫富,现在都已经不重要了。
1975 年《巴里.林登》系根据英国19世纪著名作家威廉.马克佩斯.萨克雷的小说《巴里.林登的回忆》改编的史诗巨片,讲述18世纪一个年轻爱尔兰人命运升降沉浮的故事。导演如同绘画那样进行镜头设计,完美再现了18 世纪爱尔兰的风土人情与原作的叙事风格。获1975年第48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剧本改编 等6项提名,最后获得最佳摄影、最佳美工、最佳服装、最佳音乐4项奖,并获1975年英国电影学院最佳导演和最佳摄影奖。
库布里克没能如愿拍摄《拿破仑》,但是对瀚海般的拿破仑资料的系统研究,使他敏锐地意识到威廉萨克雷的《巴里林登的回忆》能满足自己涉足拿破仑时代的心愿,同时小说符合他的主题偏好:人性恶的一面是如何驱使人的堕落。
经历了《2001太空漫游》的辉煌,和《发条橘》引发的舆论骚乱,逐渐走上神坛的库布里克,该怎样在艺术上完善自己?作为完美主义美学的孜孜实践者,借助《巴里林登》的摄影实验返回18世纪的绘画天堂,他必须让那些在《2001太空漫游》和《发条橘》中尝到艺术快感的人,保持对他天才的期许。尽管作为库布里克职业生涯中票房最惨败的一部作品,《巴里林登》的确被忽视了,但在浩渺的宇宙中,库布里克让我们相信,正如《村声》所说的,“人不过是斑点”,与《发条橘》对人性的绝望一样,人的价值再次被否定。
拍《巴里林登》,库布里克决定采用烛光照明拍摄,来诠释他对18世纪的理解,并告诉那些原地踏步的电影摄制者,一部电影该如何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做到创新。之前从没有人尝试过烛光照明拍摄,因为再多的蜡烛也难以达到照明标准,除非在摄影机上做文章,偏执的库布里克很快在美国航天局(NASA)那里有了新发现,后者用于拍摄月球的一种宇航镜头实现了他的创想。但是需要多少蜡烛呢?斯坦利买下的数量足以照亮100座舞厅。难怪影片超支200万美金,达到了1100万美金。
11.《闪灵》:人的堕落是因为受到家庭压力
彩色 / 146分钟
编剧:斯坦利.库布里克
主演:杰克.尼克尔森饰杰克.托兰斯/丹尼. 洛伊德 饰丹尼.托兰斯/斯坎特曼 饰迪.克哈罗恩
经典镜头:镜头贴着地面,紧随着骑脚踏车的丹尼在走廊里游走,在逼仄的走廊与流畅的空间延伸中,勾勒紧张。
经典台词:杰克迷迷糊糊地跑进一个空舞厅,说道:“我要给我这该死的灵魂来上一杯啤酒。”
1980 年《闪灵》的拍摄历时三年、耗资两千万元,是一部与众不同的恐怖片,改编自美国恐怖小说家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说,描写了一位作家因不堪忍受长期与外界隔绝之苦而导致精神错乱,疯狂追杀妻子和儿子,最后冻死在旅馆里。影评家认为这部影片在恐怖片中是一部"具有独创性的作品","超越了鬼怪片的格局,进而探索到人的灵魂深处以及人性和家庭的危机"。库布里克以自己独特的电影语言,给影片制造了阴森可怖的气氛,充分表现了"物道人狂"、"魔由心生"的恐怖主题。
尽管拒绝了华纳提供的《驱魔人》极其续集的拍摄机会,但库布里克对恐怖片依然抱有浓厚兴趣,因为在他看来,恐怖类型可以发挥一个创作者对艺术形式的极致想象,更关键的是,它关乎人深层次的心理文本,后者是库布里克热衷的。于是,库布里克的《闪灵》计划浮出水面。
本片从微观角度表现了人如何面对心灵上的超自然力量,再次挑战人类知识的界限,从而探讨人的潜在魔性和幻想力。正如库布里克回答采访时所说:“世界最大的善和最大的恶都是来自人,但问题是人为了符合目的而无法分辨彼此的差异。”影片着墨于人类面对迷宫的心理困惑,片中的封闭酒店和花园迷宫,正好是人类潜意识的象征。库布里克几乎动用了一切令观众产生恐惧的技术手段,比如超现实布景和低机位摄影手法,这些都令人过目难忘。该片被称为是电影史上最具艺术气质的恐怖片。
小说原作者斯蒂芬金与库布里克存在着严重的分歧,金不满意库布里克去除《闪灵》以超自然力量为主角的框架,而库而里克却认为正是杰克和他儿子丹尼的戏剧矛盾架构了《闪灵》,而不是幽灵扭曲了杰克一家。库布里克之前作品有两个典型的扭曲家庭——《发条橘》中亚历克斯是被父母抛弃的精神不正常的废物,他的痛苦来自父母对他的不理解;《巴里林登》的巴里是一个将全部爱倾注在儿子身上的父亲,却无视自己的妻子,他的继子让他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而在《闪灵》中,库布里克揭示了身为人父和身为人夫的责任怎样让杰克偏离写作并渐渐成为一个可怕的杀人狂。
12.《全金属外壳》:上帝在看着我们屠杀
彩色 / 116分钟
编剧:斯坦利.库布里克
主演:马修.莫丁 饰白搭 / 文森特.多诺弗里奥 饰傻子派尔"/ 阿利斯.霍华德 饰牛仔 /李.恩米 饰哈特曼
经典镜头:比尔自杀 / 乔克枪杀越南少女
经典台词:谁企图逃跑便是越共,谁屹立不动便是训练精良的越共。/ 这个女孩再也不能和别人做爱了!
1987 年《全金属外壳》系根据古斯塔夫 .哈斯福特小说《短期服役》改编,华纳公司专门为他组织了一个专门小组,负责世界各地的宣传事宜。影片采用全纪实手法,描写了新兵入伍受训到上越南战场的过程,这是库布里克继拍摄《光荣之路》之后拍摄的又一反战片,被誉为"有史以来最佳的越战电影 "。影片公映后引起观众强烈反响,评论界对此反应冷淡。本片在1989年第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评选中被评为十大外语片之一,在1988年的奥斯卡奖评选中除获得最佳原著改编一项提名外未获任何奖。
参与过《现代启示录》的赫尔与库布里克合写了剧本,和科波拉的具象化处理相比,库布里克更倾向于用诗意的方式去表现越战,它与《闪灵》一样应该是对荣格集体无意识中人类恶的本性的一次总结。影片的第一部分表现男孩们怎样被训练成杀人机器,这个灭绝人性的过程导致了比尔的疯狂和自杀。第二部分表现的是作为战地记者的乔克亲眼目睹军事长官是怎样失去对局势的把握,每个士兵都不得不下决心杀人。最后一部分是乔克亲身体验到目睹人被杀死是怎样的感觉。当战斗时刻终于来临时,乔克还是做不到杀人,过去所有的训练都没有用,那是因为他还有心智和人性。然而同样是出于人性,他杀死了女狙击手,他的第一次杀人却是出于对和自己一样的人类的同情,“我想要看到一个充满异国情调的越南,这块东南亚的瑰宝。我想要遇到怀着远古文化的有趣的、刺激的人,然后杀死他们。”
13.《大开眼戒》:我不愿与人分享我的乐趣
彩色 /159分钟
编剧:斯坦利.库布里克等
主演:汤姆.克鲁斯 / 尼克尔.基德曼 / 基尼弗.杰森.莱伊 / 西德尼.葆拉克
经典镜头:值得注意的是库布里克对于原色的运用,承载着象征意义。
红色代表诱惑和性,可以在奏鸣曲咖啡屋见到,出租车司机的衬衣、比尔被带去的大房子、大房子里面的装饰也是红色的,假面舞会灵魂人物的衣服也是红色的,还有妓女家的门和兹格勒家的台球桌。
黄色是背叛的颜色,可以在兹格勒家的酒会、玛瑞恩家的公寓和比尔与爱丽丝的卧室中看到。
蓝色是危险和恐惧的颜色,当比尔想像爱丽丝和海军军官做爱时,相伴而出的是蓝色的背景,意味深长的蓝色在比尔和爱丽丝在卧室谈话时常常是主要的颜色。
最后,紫色,红与蓝的混合,是比尔把一切告诉爱丽丝时被单的颜色。
经典台词:爱丽丝:一个晚上不是全部的生活。比尔:没有梦只是梦。
1997 年《大开眼戒》的拍摄工作开始于1997年秋天。汤姆克鲁斯和妮科尔基德曼这对影坛的黄金伴侣在本片中延续了他们生活里的角色,饰演的同样也是一对夫妻。丈夫威廉姆是一名内科医生,妻子爱丽丝则是一家画廊的经理,他们凭借着事业的成功和家庭的富裕活跃在上流社会的社交圈里。然而,颓废、平静的精神生活令他们厌倦;于是,他们渴望寻找一份刺激。在一次聚会中,威廉姆偶然救了一个吸毒过量的女子,并因此陷入了性的诱惑。与此同时,爱丽丝也被一个风度翩翩的绅士所俘获。两人在冲动与逃避里失去了面对他们人生的勇气。当一切游戏结束时,他们才认识到什么是最值得珍惜的。《紧闭双目》本来定在1998年圣诞节发行,后又推迟到1999年初。
《大开眼戒》是以小说《绮梦春色》为基础来改编的。小说以20年代的维也纳为故事背景,描写了医生弗瑞多林和妻子阿尔珀汀之间的婚姻危机,电影非常接近原著,只是将故事的背景改在了当代纽约。库布里克解释他对《绮梦春色》的好感:“这是一本很难去描述的书。这是本什么样的好书?它探究了在一个幸福婚姻中性的两面性,并试着把梦幻中的性与真实的性等同起来:在心理渴望性出轨和真实的性背叛之间真的有很大的分别吗?”
当加里古巴被告知他有可能与妮可基德曼上演一场性爱戏时,作为模特的他,以异乎寻常的好心情非常有耐性地等待了6个月,终于在一个只有他与妮可、库布里克的房间里,抱着好莱坞气质最典雅的美人试验了不下50种的做爱技巧,而躲在黑暗中的库布里克,握有对摄影机的绝对权力,掌控着这出只有一个观众的戏。库布里克对前来找克鲁斯出演《木兰花》的PT安德森说:“这是我的电影,我不愿与人分享我的乐趣。”
第十放映室 映像库布里克
本话题来源于日志:
--------------------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楼主
还是受不了这种口味, 就算经典&。
--------------------你怎會知道你會成為鼓。
你必然知道你會成為鼓
参与话题讨论,请先
24314名成员1206个主题
可用积分:25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机电一体化应用领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