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拳在使用方法上有,守之如处女,乐范之夜如猛虎,采用借人之力………

&禅宗是中国佛教一大宗派。主张修习禅定,故名。又因以参究的方法,彻见心性的本源为主旨,亦称佛心宗。传说创始人为菩提达摩,下传慧可、僧璨、道信,至五祖弘忍下分为南宗惠能,北宗神秀,时称“南能北秀”。
  佛教传入中国后,禅学或修禅思想一直获得广泛的流传,在东汉至南北朝时曾译出多种禅经,禅学成为相当重要的流派。相传菩提达摩于六朝齐、梁间从印度渡海东来,梁普通(520—526)前后到洛阳弘扬禅法。因其禅法不为当时佛教界所重,乃入少林寺安心壁观,以“二入四行”禅法教导弟子慧可、道育等。慧可从达摩6年,达摩授以《楞伽经》4卷。后隐居于舒州皖公山(今安徽潜山东北),传法于僧璨。僧璨受法后又隐于舒州司空山(今安徽太湖北),萧然静坐,不出文记,秘不传法。唯有道信侍璨9年,得其衣法。后至吉州(治所在今江西吉安)传法,尝劝道俗依《文殊说般若经》一行三昧,可见其除依《楞伽经》外,还以《般若经》为依据。后住湖北黄梅双峰山(一名破头山)30多年,主张“坐禅守一”,并传法于弘忍。其另一弟子法融在金陵(今江苏南京)牛头山传牛头禅。
  弘忍得法后即至双峰山东冯茂山(一作冯墓山)另建道场,名东山寺,时称其禅学为“东山法门”。其“萧然静坐,不出文记,口说玄理,默授与人”的作风,开中国佛教特有的禅风,对后来禅宗发展影响甚大。著名弟子有禅秀、慧能、惠安、智诜等。相传弘忍为选嗣法弟子,命大家各作一偈,时神秀作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佛拭,勿使惹惹尘埃。”弘忍认为“未见本性”。慧能也作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认可,并秘密传以衣法,为第六代祖。慧能得法后南归,隐居15年,继至曹溪住宝林寺。后应请在韶州大梵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并传授无相戒。嗣法弟子有行思、怀让、神会、玄觉、慧忠、法海等40余人。法海集其言行为《六祖坛经》,是为南宗。神秀于弘忍寂后至荆州当阳山玉泉寺弘禅,20余年中门人云集,是为北宗。神会先后在南阳、洛阳大弘禅法,南宗遂成禅宗正统,慧能宗风独尊于天下。神秀北宗则门庭寂寞,传不数代即衰亡。
  该宗所依经典,先是《楞伽经》,后为《金刚经》,《六祖坛经》是其代表作。
  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主要依据是达摩的“二入”、“四行”学说。“二入”指“理入”和“行入”。理入是凭借经教的启示,深信众生同一真如本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盖,不能显露,所以要令其舍妄归真,修一种心如墙壁坚定不移的观法,扫荡一切差别相,与真如本性之理相符,寂然无为。这是该宗的理论基础。行入即“四行”:报怨行、随缘行、无所求行与称法行,属于修行实践部分。慧能继承这一学说,在《六祖坛经》里主张舍离文字义解,直彻心源。认为“于自性中,万法皆见;一切法自在性,名为清净法身”。一切般若智慧,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若识自性,“一闻言下大悟,顿见真如本性”,提出了“即身成佛”的“顿悟”思想。其禅法以定慧为本。定慧即“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指“定”,“生其心”即“慧”。慧能从“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经文中,悟出了定慧等学微旨。禅宗的一切思想,皆从此义引申扩充而来。
  发展和演变
  慧能著名的弟子有南岳怀让、青原行思、荷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形成禅宗的主流,其中以南岳、青原两家弘传最盛。南岳下数传形成沩仰、临济两宗;青原下数传分为曹洞、云门、法眼三宗;世称“五家”。其中临济、曹洞两宗流传时间最长。临济宗在宋代形成黄龙、杨岐两派。合称“五家七宗”。
沩仰宗。沩山灵祐及其弟子仰山慧寂创立。其修行理论继承和发扬道一、怀海“理事如如”的精神,认为万物有情皆有佛性,人若明心见性,即可成佛。
临济宗。义玄创立。因义玄住镇州(治所在今河北正定)临济院而得名。提出“三玄”(三种原则)、“三要”(三种要点)、“四料简”(四种简别)、“四照用”(四种方法)等接引学人。因其机锋峭峻,别成一家。
  曹洞宗。洞山良价及其弟子曹山本寂创立。其教法“五位君臣”说,从理事、体用关系上说明事理不二、体用无碍的道理。
  云门宗。文偃创立。因文偃住韶州云门山(在今广东乳源县北)光泰禅院而得名。其禅风被称为云门三句:“函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常用“顾”、“鉴”、“咦”三种表示,接引学人,表现出”刚劲”的宗风。
  法眼宗。文益创立。南唐中主李璟赐谥其为“大法眼禅师”而得名。提出“理事不二,贵在圆融”和“不著他求,尽由心造”的主张。以“对病施药,相身裁缝,随其器量,扫除情解”,概括其宗风。
  黄龙派。慧南创立。因其住黄龙山(在今江西南昌市)而得名。法门为“道不假修,但莫污染;禅不假学,贵在息心”。
  杨岐派。创始人方会。因住杨岐山(治所在今江西萍乡县北)而得名。时人称其兼百丈怀海、黄檗希运之长,得马祖道一大机、大用,浑无圭角,宗风如龙。
  禅宗五派的思想,相差无几,仅是门庭施设不同,接引学人方法有所区别,以致形成不同宗风。法眼宗文益在他所著《宗门十规论》中指出:“曹洞则敲唱为用,临济则互换为机,韶阳(指云门一引者)则函盖截流,沩仰则方圆默契”,指出四派不同之点。法眼宗的宗风则为“一切现成”。
  禅宗在五家七宗以后,禅风有所改变,有“颂古”、“评唱”等一类禅门偈颂行世。后有克勤作《碧岩集》,影响很大。从此禅宗机用变成逢场作戏。后克勤弟子大慧宗杲销毁《碧岩集》刻版,想杜绝不明根本、专尚语言的禅病。但不久又有刻版重出,宗杲的预定目的未能达到。后来他提倡“看话头禅”,将“敲门砖”给发心参禅者,深受士大夫们欢迎。这种佛儒合流倾向,影响到宋明理学的形成。宗杲又反对正觉所倡导的“默照禅”,称之为“邪禅”,认为是不求妙语,只以默照。实际上看话头禅应用慧能定慧等学中的“慧学”,默照禅应用其中的“定学”,两家只是方法上的不同。这两家禅学,自宋以后,经元明清三代,至今不绝。
  正值禅宗流弊严重,临济、曹洞互争短长时,法眼宗延寿编《宗镜录》100卷,对各派宗旨分歧持调和态度,目的是扶衰救弊。但此书在100年后才刻版流通,不久又被增改,至明代才恢复旧观。清雍正年间曾被推崇一时,但始终未在禅门中发挥应用。以后金元间有曹洞宗行秀,元有临济宗明本,明末清初有临济宗圆悟、曹洞宗元贤等宗师,继续弘扬禅法,都未能挽回颓势,并陆续出现三种情况:①宋初,不断有人提倡禅净合一;②为争夺法统,临济宗后人歪曲云门宗的传承,把云门、法眼两宗归属于南岳怀让一系,而将青原行思一系说成只有曹洞一宗;③清帝雍正撰写《拣魔辨异录》,以政治威力干涉禅宗内部纠纷,迫使被压制的派系所属各大禅寺,如杭州灵隐寺等,改换门庭。禅宗至此奄奄一息。
  禅宗在中国佛教各宗派中流传时间最长,至今仍延绵不绝。它在中国哲学思想上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如周敦颐、朱熹、程颢、陆九渊、王守仁都从禅宗中汲取营养。禅宗思想也是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如谭嗣同、章太炎建立他们思想体系的渊源之一。对外传播亦甚广。8世纪,新罗僧信行入唐从神秀受法,将北宗禅传至朝鲜。道义从马祖弟子智藏受法,回国传入南宗禅,称禅寂宗,后改称曹溪宗,为朝鲜禅宗主流。12世纪末,日僧荣西入宋,受法于临济宗黄龙派虚庵怀敞,将此宗传入日本,称千光派。俊荷受杨岐派禅法。13世纪初,日僧道元入宋,从洞山第十三代弟子天童如净受法,将曹洞宗传入日本。17世纪,福建黄檗山万福寺隐元隆琦应邀赴日弘法,设坛传授禅戒,成为与曹洞、临济并列的黄檗宗,至今不衰。
初祖——菩提达摩
初祖——菩提达摩
■南天竺香至王第三子,姓剎帝利,本名「菩提多罗」。
■于般若多罗尊者学道得法,尊者谓曰:「汝于诸法,已得通量,达摩者,通大之义也。宜名达摩。」因改号菩提达摩,与佛大仙并称门下二甘露门。祖恭禀教义,服勤左右垂四十年,未尝废阙。迨尊者顺世,遂演化本国。
■师泛海至广州番禺,梁武帝遣使迎至建业,然与武帝语不相契,遂度江至魏,止嵩山少林寺,面壁坐禅,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
■时僧神光慕师高风,断臂求法,师感其精诚,遂传安心真法,授彼心印,改名慧可,经九年,欲西返天竺,嘱慧可一宗之秘奥,授袈裟及楞伽经四卷。
■祖玄风所被,普施法雨,有识者咸归,彼徒生嫉竞起害心,数加毒药,莫能中伤,至第六度,以化缘既毕,传法得人,遂不复救之。
■端居而逝,葬熊耳山。起塔于定林寺。后三岁,魏宋云奉使西域回,遇祖于葱岭,见手携只履归西方。奏其事,帝令启圹,棺空,惟只履存焉,诏取遗履少林寺供养。
---------------------------------------------------------------------------
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东印度人也。行化至南印度。彼王名香至,崇奉佛乘,尊重供养,度越伦等,又施无价宝珠。时王有三子:月净多罗,功德多罗,菩提多罗。其季开士也。祖欲试其所得,乃以所施珠问三王子曰:「此珠圆明,有能及否?」第一王子、第二王子皆曰:「此珠七宝中尊,固无踰也。非尊者道力,孰能受之?」
第三王子曰:
此是世宝,未足为上。于诸宝中,法宝为上。
此是世光,未足为上。于诸光中,智光为上。
此是世明,未足为上。于诸明中,心明为上。
此珠光明,不能自照,要假智光。
光辨于此,既辨此已,即知是珠。
既知是珠,即明其宝。若明其宝,宝不自宝。
若辨其珠,珠不自珠。珠不自珠者,要假智珠而辨世珠。
宝不自宝者,要假智宝以明法宝。
然则师有其道,其宝即现。众生有道,心宝亦然。
般若多罗叹其辩慧,乃复问曰:「于诸物中,何物无相?」
曰:「于诸物中,不起无相。」
又问:「于诸物中,何物最高?」
曰:「于诸物中,人我最高。」
又问:「于诸物中,何物最大?」
曰:「于诸物中,法性最大。」
般若多罗知是法器,以时尚未至,且默而混之。及香至王厌世,众皆号绝。唯第三子菩提多罗于柩前入定。经七日而出,乃求出家。既受具戒,般若多罗告曰:「如来以正法眼付大迦叶,如是展转,乃至于我。我今嘱汝,听吾偈曰:
心地生诸种,因事复生理。果满菩提圆,华开世界起。
梁武帝问曰:「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
祖曰:「并无功德。」
帝曰:「何以无功德?」
祖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
帝曰:「如何是真功德?」
祖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帝又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祖曰:「廓然无圣。」
帝曰:「对朕者谁?」
祖曰:「不识。」
帝不领悟。
可曰:「诸佛法印,可得闻乎?」
祖曰:「诸佛法印,匪从人得。」
可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祖曰:「将心来,与汝安。」
可良久曰:「觅心了不可得。」
祖曰:「我与汝安心竟。」
越九年,欲返天竺,命门人曰:「时将至矣,汝等盍各言所得乎?」
时有道副对曰:「如我所见,不执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
祖曰:「汝得吾皮。」
尼总持曰:「我今所解,如庆喜见阿【门人人人 】佛国,一见更不再见。」
祖曰:「汝得吾肉。」
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阴非有,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
祖曰:「汝得吾骨。」
最后慧可礼拜,依位而立。
祖曰:「汝得吾髓。」
乃顾慧可而告之曰:「昔如来以正法眼付迦叶大士,展转嘱累,而至于我。我今付汝,汝当护持。并授汝袈裟,以为法信。各有所表,宜可知矣。」
一花开五叶
祖曰:「内传法印,以契证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后代浇薄,疑虑竞生,云吾西天之人,言汝此方之子,凭何得法?以何证之?汝今受此衣法,却后难生,但出此衣并吾法偈,用以表明其化无碍。至吾灭后二百年,衣止不传,法周沙界。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说理者多,通理者少。潜符密证,千万有余。汝当阐扬,勿轻未悟。一念回机,便同本得。听吾偈曰: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太守杨衒之,早慕佛乘,问祖曰:「西天五印,师承为祖,其道如何?」
祖曰:「明佛心宗,行解相应,名之曰祖。」
又问:「此外如何?」
祖曰:「须明他心,知其今古,不厌有无。于法无取,不贤不愚,无迷无悟。若能是解,故称为祖。」
又曰:「弟子归心二宝亦有年矣,而智慧昏蒙,尚迷真理。适听师言,罔知攸措。愿师慈悲,开示宗旨。」
祖知恳到,即说偈曰:
   亦不睹恶而生嫌,亦不观善而勤措。
   亦不舍智而近愚,亦不抛迷而就悟。
   达大道兮过量,通佛心兮出度。
   不与凡圣同躔,超然名之曰祖。
衒之闻偈,悲喜交并。曰:「愿师久住世间,化导群有。」
祖曰:「吾即逝矣,不可久留。根性万差,多逢患难。」
衒之曰:「未审何人,弟子为师除得否?」
祖曰:「吾以传佛秘密,利益迷途,害彼自安,必无此理。」
衒之曰:「师若不言,何表通变观照之力?」
祖不获已,乃为谶曰:「江槎分玉浪,管炬开金锁。五口相共行,九十无彼我。」衒之闻语,莫究其端。默记于怀,礼辞而去。
达磨二入四行观序
令如是安心、如是发行、如是顺物、如是方便。此是大乘安心之法、令无错谬。如是安心者,壁观。如是发行者,四行。如是顺物者,防护讥嫌。如是方便者,遣其不着。此略序所由云尔。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文教,此即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之理入。行入谓四行,其余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报冤行,二随缘行,三无所求行,四称法行……。
——《达摩二入四行观》
礼拜者,当如是法也,必须理体内明,事随权变,理有行藏,会如是义,乃名依法。夫礼者敬也,拜者伏也,所谓恭敬真性屈伏无明,名为礼拜。若恶情永灭,善念恒存,虽不现相,名为礼拜,其相即法相也。世尊欲令世俗表谦下心,亦为礼拜,故须屈伏外身,示内恭敬,举外明内,性相相应,若复不行理法唯执外求,内则放纵瞋痴,常为恶业,外即空劳身相,诈现威仪,无惭于圣徒诳于凡,不免轮回,岂成功德?
——《达摩破相论》
长明灯者,即正觉心也,以觉明了,喻之为灯;是故一切求解脱者,以身为灯台,心为灯炷,增诸戒行,以为添油;智慧明达,喻如灯火,当燃如是真正觉灯,照破一切无明痴暗,能以此法,转相开示,即一灯燃百千灯,以灯续然,然灯无尽故号长明。
——《达摩破相论》
持斋者,当须会意,不达斯理,徒尔虚切,斋者齐也,所谓斋正身心,不令散乱。持者护也,所谓于诸戒行,如法护持,必须外禁六情,内制三毒,勤觉察净身心,了如是义名为持斋,又持斋者食有五种:
一者法喜食,所谓依持正法,欢喜奉行。
二者禅悦食,所谓内外澄寂,身心悦乐。
三者念食,所谓常念诸佛,心口相应。
四者愿食,所谓行住坐卧,常求善愿。
五者解脱食,所谓心常清净,不染俗尘。
——《达摩破相论》
问曰:「一切诸法何名实相?」
彼众中有一尊长萨婆罗答曰:「于诸相中不互诸相,是名实相。」
祖曰:「一切诸相而不互者,若名实相,当何定邪?」
彼曰:「于诸相中实无有定,若定诸相,何名为实?」
祖曰:「诸相不定,便名实相。汝今不定,当何得之?」
彼曰:「我言不定,不说诸相。当说诸相,其义亦然。」
祖曰:「汝言不定,当为实相。定不定故,即非实相。」
彼曰:「定既不定,即非实相。知我非故,不定不变。」
祖曰:「汝今不变,何名实相?已变已往,其义亦然。」
彼曰:「不变当在,在不在故,故变实相,以定其义。」
祖曰:「实相不变,变即非实。于有无中,何名实相?」
萨婆罗心知圣师悬解潜达,即以手指虚空曰:「此是世间有相,亦能空故,当我此身,得似此否?」
祖曰:「若解实相,即见非相。若了非相,其色亦然。当于色中,不失色体。于非相中,不碍有故。若能是解,此名实相。」
彼众闻已,心意朗然,钦礼信受。祖瞥然匿迹。
问曰:「汝言无相,当何证之?」
彼众中有波罗提答曰:「我明无相,心不现故。」
祖曰:「汝心不现,当何明之?」
彼曰:「我明无相,心不取舍。当于明时,亦无当者。」
祖曰:「于诸有无,心不取舍。又无当者,诸明无故。」
彼曰:「入佛三昧,尚无所得,何况无相,而欲知之?」
祖曰:「相既不知,谁云有无?尚无所得,何名三昧?」
彼曰:「我说不证,证无所证。非三昧故,我说三昧。」
祖曰:「非三昧者,何当名之?汝既不证,非证何证?」
波罗提闻祖辩析,即悟本心,礼谢于祖,忏悔往谬。
祖记曰:「汝当得果,不久证之。此国有魔,非久降之。」言已,忽然不现。
问曰:「汝学定慧,为一为二?」
彼众中有婆兰陀者答曰:「我此定慧,非一非二。」
祖曰:「既非一二,何名定慧?」
彼曰:「在定非定,处慧非慧。一即非一,二亦不二。」
祖曰:「当一不一,当二不二。既非定慧,约何定慧?」
彼曰:「不一不二,定慧能知。非定非慧,亦复然矣。」
祖曰:「慧非定故,然何知哉?不一不二,谁定谁慧?」
婆兰陀闻之,疑心冰释。
问曰:「何者名戒?云何名行?当此戒行,为一为二?」
彼众中有一贤者答曰:「一二二一,皆彼所生。依教无染,此名戒行。」
祖曰:「汝言依教,即是有染。一二俱破,何言依教。此二违背,不及于行。内外非明,何名为戒?」
彼曰:「我有内外,彼已知竟。既得通达,便是戒行。若说违背,俱是俱非。言及清净,即戒即行。」
祖曰:「俱是俱非,何言清净?既得通故,何谈内外?」
贤者闻之,即自惭伏。
问曰:「汝云无得,无得何得?既无所得,亦无得得。」
彼众中有宝静者答曰:「我说无得,非无得得。当说得得,无得是得。」
祖曰:「得既不得。得亦非得。既云得得,得得何得?」
彼曰:「见得非得。非得是得。若见不得,名为得得。」
祖曰:「得既非得,得得无得。既无所得,当何得得?」
宝静闻之,顿除疑网。
问曰:「何名寂静,于此法中,谁静谁寂?」
彼众中有尊者答曰:「此心不动,是名为寂。于法无染,名之为静。」
祖曰:「本心不寂,要假寂静。本来寂故,何用寂静?」
彼曰:「诸法本空,以空空故。于彼空空,故名寂静。」
祖曰:「空空已空,诸法亦尔。寂静无相,何静何寂?」
彼尊者闻师指诲,豁然开悟。
五灯会元卷一
指月录卷四
景德传灯录
初祖——菩提达摩
■南天竺香至王第三子,姓剎帝利,本名「菩提多罗」。
■于般若多罗尊者学道得法,尊者谓曰:「汝于诸法,已得通量,达摩者,通大之义也。宜名达摩。」因改号菩提达摩,与佛大仙并称门下二甘露门。祖恭禀教义,服勤左右垂四十年,未尝废阙。迨尊者顺世,遂演化本国。
■师泛海至广州番禺,梁武帝遣使迎至建业,然与武帝语不相契,遂度江至魏,止嵩山少林寺,面壁坐禅,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
■时僧神光慕师高风,断臂求法,师感其精诚,遂传安心真法,授彼心印,改名慧可,经九年,欲西返天竺,嘱慧可一宗之秘奥,授袈裟及楞伽经四卷。
■祖玄风所被,普施法雨,有识者咸归,彼徒生嫉竞起害心,数加毒药,莫能中伤,至第六度,以化缘既毕,传法得人,遂不复救之。
■端居而逝,葬熊耳山。起塔于定林寺。后三岁,魏宋云奉使西域回,遇祖于葱岭,见手携只履归西方。奏其事,帝令启圹,棺空,惟只履存焉,诏取遗履少林寺供养。
---------------------------------------------------------------------------
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东印度人也。行化至南印度。彼王名香至,崇奉佛乘,尊重供养,度越伦等,又施无价宝珠。时王有三子:月净多罗,功德多罗,菩提多罗。其季开士也。祖欲试其所得,乃以所施珠问三王子曰:「此珠圆明,有能及否?」第一王子、第二王子皆曰:「此珠七宝中尊,固无踰也。非尊者道力,孰能受之?」
第三王子曰:
此是世宝,未足为上。于诸宝中,法宝为上。
此是世光,未足为上。于诸光中,智光为上。
此是世明,未足为上。于诸明中,心明为上。
此珠光明,不能自照,要假智光。
光辨于此,既辨此已,即知是珠。
既知是珠,即明其宝。若明其宝,宝不自宝。
若辨其珠,珠不自珠。珠不自珠者,要假智珠而辨世珠。
宝不自宝者,要假智宝以明法宝。
然则师有其道,其宝即现。众生有道,心宝亦然。
般若多罗叹其辩慧,乃复问曰:「于诸物中,何物无相?」
曰:「于诸物中,不起无相。」
又问:「于诸物中,何物最高?」
曰:「于诸物中,人我最高。」
又问:「于诸物中,何物最大?」
曰:「于诸物中,法性最大。」
般若多罗知是法器,以时尚未至,且默而混之。及香至王厌世,众皆号绝。唯第三子菩提多罗于柩前入定。经七日而出,乃求出家。既受具戒,般若多罗告曰:「如来以正法眼付大迦叶,如是展转,乃至于我。我今嘱汝,听吾偈曰:
心地生诸种,因事复生理。果满菩提圆,华开世界起。
梁武帝问曰:「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
祖曰:「并无功德。」
帝曰:「何以无功德?」
祖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
帝曰:「如何是真功德?」
祖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帝又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祖曰:「廓然无圣。」
帝曰:「对朕者谁?」
祖曰:「不识。」
帝不领悟。
可曰:「诸佛法印,可得闻乎?」
祖曰:「诸佛法印,匪从人得。」
可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祖曰:「将心来,与汝安。」
可良久曰:「觅心了不可得。」
祖曰:「我与汝安心竟。」
越九年,欲返天竺,命门人曰:「时将至矣,汝等盍各言所得乎?」
时有道副对曰:「如我所见,不执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
祖曰:「汝得吾皮。」
尼总持曰:「我今所解,如庆喜见阿【门人人人 】佛国,一见更不再见。」
祖曰:「汝得吾肉。」
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阴非有,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
祖曰:「汝得吾骨。」
最后慧可礼拜,依位而立。
祖曰:「汝得吾髓。」
乃顾慧可而告之曰:「昔如来以正法眼付迦叶大士,展转嘱累,而至于我。我今付汝,汝当护持。并授汝袈裟,以为法信。各有所表,宜可知矣。」
一花开五叶
祖曰:「内传法印,以契证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后代浇薄,疑虑竞生,云吾西天之人,言汝此方之子,凭何得法?以何证之?汝今受此衣法,却后难生,但出此衣并吾法偈,用以表明其化无碍。至吾灭后二百年,衣止不传,法周沙界。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说理者多,通理者少。潜符密证,千万有余。汝当阐扬,勿轻未悟。一念回机,便同本得。听吾偈曰: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太守杨衒之,早慕佛乘,问祖曰:「西天五印,师承为祖,其道如何?」
祖曰:「明佛心宗,行解相应,名之曰祖。」
又问:「此外如何?」
祖曰:「须明他心,知其今古,不厌有无。于法无取,不贤不愚,无迷无悟。若能是解,故称为祖。」
又曰:「弟子归心二宝亦有年矣,而智慧昏蒙,尚迷真理。适听师言,罔知攸措。愿师慈悲,开示宗旨。」
祖知恳到,即说偈曰:
   亦不睹恶而生嫌,亦不观善而勤措。
   亦不舍智而近愚,亦不抛迷而就悟。
   达大道兮过量,通佛心兮出度。
   不与凡圣同躔,超然名之曰祖。
衒之闻偈,悲喜交并。曰:「愿师久住世间,化导群有。」
祖曰:「吾即逝矣,不可久留。根性万差,多逢患难。」
衒之曰:「未审何人,弟子为师除得否?」
祖曰:「吾以传佛秘密,利益迷途,害彼自安,必无此理。」
衒之曰:「师若不言,何表通变观照之力?」
祖不获已,乃为谶曰:「江槎分玉浪,管炬开金锁。五口相共行,九十无彼我。」衒之闻语,莫究其端。默记于怀,礼辞而去。
达磨二入四行观序
令如是安心、如是发行、如是顺物、如是方便。此是大乘安心之法、令无错谬。如是安心者,壁观。如是发行者,四行。如是顺物者,防护讥嫌。如是方便者,遣其不着。此略序所由云尔。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文教,此即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之理入。行入谓四行,其余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报冤行,二随缘行,三无所求行,四称法行……。
——《达摩二入四行观》
礼拜者,当如是法也,必须理体内明,事随权变,理有行藏,会如是义,乃名依法。夫礼者敬也,拜者伏也,所谓恭敬真性屈伏无明,名为礼拜。若恶情永灭,善念恒存,虽不现相,名为礼拜,其相即法相也。世尊欲令世俗表谦下心,亦为礼拜,故须屈伏外身,示内恭敬,举外明内,性相相应,若复不行理法唯执外求,内则放纵瞋痴,常为恶业,外即空劳身相,诈现威仪,无惭于圣徒诳于凡,不免轮回,岂成功德?
——《达摩破相论》
长明灯者,即正觉心也,以觉明了,喻之为灯;是故一切求解脱者,以身为灯台,心为灯炷,增诸戒行,以为添油;智慧明达,喻如灯火,当燃如是真正觉灯,照破一切无明痴暗,能以此法,转相开示,即一灯燃百千灯,以灯续然,然灯无尽故号长明。
——《达摩破相论》
持斋者,当须会意,不达斯理,徒尔虚切,斋者齐也,所谓斋正身心,不令散乱。持者护也,所谓于诸戒行,如法护持,必须外禁六情,内制三毒,勤觉察净身心,了如是义名为持斋,又持斋者食有五种:
一者法喜食,所谓依持正法,欢喜奉行。
二者禅悦食,所谓内外澄寂,身心悦乐。
三者念食,所谓常念诸佛,心口相应。
四者愿食,所谓行住坐卧,常求善愿。
五者解脱食,所谓心常清净,不染俗尘。
——《达摩破相论》
问曰:「一切诸法何名实相?」
彼众中有一尊长萨婆罗答曰:「于诸相中不互诸相,是名实相。」
祖曰:「一切诸相而不互者,若名实相,当何定邪?」
彼曰:「于诸相中实无有定,若定诸相,何名为实?」
祖曰:「诸相不定,便名实相。汝今不定,当何得之?」
彼曰:「我言不定,不说诸相。当说诸相,其义亦然。」
祖曰:「汝言不定,当为实相。定不定故,即非实相。」
彼曰:「定既不定,即非实相。知我非故,不定不变。」
祖曰:「汝今不变,何名实相?已变已往,其义亦然。」
彼曰:「不变当在,在不在故,故变实相,以定其义。」
祖曰:「实相不变,变即非实。于有无中,何名实相?」
萨婆罗心知圣师悬解潜达,即以手指虚空曰:「此是世间有相,亦能空故,当我此身,得似此否?」
祖曰:「若解实相,即见非相。若了非相,其色亦然。当于色中,不失色体。于非相中,不碍有故。若能是解,此名实相。」
彼众闻已,心意朗然,钦礼信受。祖瞥然匿迹。
问曰:「汝言无相,当何证之?」
彼众中有波罗提答曰:「我明无相,心不现故。」
祖曰:「汝心不现,当何明之?」
彼曰:「我明无相,心不取舍。当于明时,亦无当者。」
祖曰:「于诸有无,心不取舍。又无当者,诸明无故。」
彼曰:「入佛三昧,尚无所得,何况无相,而欲知之?」
祖曰:「相既不知,谁云有无?尚无所得,何名三昧?」
彼曰:「我说不证,证无所证。非三昧故,我说三昧。」
祖曰:「非三昧者,何当名之?汝既不证,非证何证?」
波罗提闻祖辩析,即悟本心,礼谢于祖,忏悔往谬。
祖记曰:「汝当得果,不久证之。此国有魔,非久降之。」言已,忽然不现。
问曰:「汝学定慧,为一为二?」
彼众中有婆兰陀者答曰:「我此定慧,非一非二。」
祖曰:「既非一二,何名定慧?」
彼曰:「在定非定,处慧非慧。一即非一,二亦不二。」
祖曰:「当一不一,当二不二。既非定慧,约何定慧?」
彼曰:「不一不二,定慧能知。非定非慧,亦复然矣。」
祖曰:「慧非定故,然何知哉?不一不二,谁定谁慧?」
婆兰陀闻之,疑心冰释。
问曰:「何者名戒?云何名行?当此戒行,为一为二?」
彼众中有一贤者答曰:「一二二一,皆彼所生。依教无染,此名戒行。」
祖曰:「汝言依教,即是有染。一二俱破,何言依教。此二违背,不及于行。内外非明,何名为戒?」
彼曰:「我有内外,彼已知竟。既得通达,便是戒行。若说违背,俱是俱非。言及清净,即戒即行。」
祖曰:「俱是俱非,何言清净?既得通故,何谈内外?」
贤者闻之,即自惭伏。
问曰:「汝云无得,无得何得?既无所得,亦无得得。」
彼众中有宝静者答曰:「我说无得,非无得得。当说得得,无得是得。」
祖曰:「得既不得。得亦非得。既云得得,得得何得?」
彼曰:「见得非得。非得是得。若见不得,名为得得。」
祖曰:「得既非得,得得无得。既无所得,当何得得?」
宝静闻之,顿除疑网。
问曰:「何名寂静,于此法中,谁静谁寂?」
彼众中有尊者答曰:「此心不动,是名为寂。于法无染,名之为静。」
祖曰:「本心不寂,要假寂静。本来寂故,何用寂静?」
彼曰:「诸法本空,以空空故。于彼空空,故名寂静。」
祖曰:「空空已空,诸法亦尔。寂静无相,何静何寂?」
彼尊者闻师指诲,豁然开悟。
五灯会元卷一
指月录卷四
景德传灯录
■南天竺香至王第三子,姓剎帝利,本名「菩提多罗」。
■于般若多罗尊者学道得法,尊者谓曰:「汝于诸法,已得通量,达摩者,通大之义也。宜名达摩。」因改号菩提达摩,与佛大仙并称门下二甘露门。祖恭禀教义,服勤左右垂四十年,未尝废阙。迨尊者顺世,遂演化本国。
■师泛海至广州番禺,梁武帝遣使迎至建业,然与武帝语不相契,遂度江至魏,止嵩山少林寺,面壁坐禅,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
■时僧神光慕师高风,断臂求法,师感其精诚,遂传安心真法,授彼心印,改名慧可,经九年,欲西返天竺,嘱慧可一宗之秘奥,授袈裟及楞伽经四卷。
■祖玄风所被,普施法雨,有识者咸归,彼徒生嫉竞起害心,数加毒药,莫能中伤,至第六度,以化缘既毕,传法得人,遂不复救之。
■端居而逝,葬熊耳山。起塔于定林寺。后三岁,魏宋云奉使西域回,遇祖于葱岭,见手携只履归西方。奏其事,帝令启圹,棺空,惟只履存焉,诏取遗履少林寺供养。
---------------------------------------------------------------------------
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东印度人也。行化至南印度。彼王名香至,崇奉佛乘,尊重供养,度越伦等,又施无价宝珠。时王有三子:月净多罗,功德多罗,菩提多罗。其季开士也。祖欲试其所得,乃以所施珠问三王子曰:「此珠圆明,有能及否?」第一王子、第二王子皆曰:「此珠七宝中尊,固无踰也。非尊者道力,孰能受之?」
第三王子曰:
此是世宝,未足为上。于诸宝中,法宝为上。
此是世光,未足为上。于诸光中,智光为上。
此是世明,未足为上。于诸明中,心明为上。
此珠光明,不能自照,要假智光。
光辨于此,既辨此已,即知是珠。
既知是珠,即明其宝。若明其宝,宝不自宝。
若辨其珠,珠不自珠。珠不自珠者,要假智珠而辨世珠。
宝不自宝者,要假智宝以明法宝。
然则师有其道,其宝即现。众生有道,心宝亦然。
般若多罗叹其辩慧,乃复问曰:「于诸物中,何物无相?」
曰:「于诸物中,不起无相。」
又问:「于诸物中,何物最高?」
曰:「于诸物中,人我最高。」
又问:「于诸物中,何物最大?」
曰:「于诸物中,法性最大。」
般若多罗知是法器,以时尚未至,且默而混之。及香至王厌世,众皆号绝。唯第三子菩提多罗于柩前入定。经七日而出,乃求出家。既受具戒,般若多罗告曰:「如来以正法眼付大迦叶,如是展转,乃至于我。我今嘱汝,听吾偈曰:
心地生诸种,因事复生理。果满菩提圆,华开世界起。
梁武帝问曰:「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
祖曰:「并无功德。」
帝曰:「何以无功德?」
祖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
帝曰:「如何是真功德?」
祖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帝又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祖曰:「廓然无圣。」
帝曰:「对朕者谁?」
祖曰:「不识。」
帝不领悟。
可曰:「诸佛法印,可得闻乎?」
祖曰:「诸佛法印,匪从人得。」
可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祖曰:「将心来,与汝安。」
可良久曰:「觅心了不可得。」
祖曰:「我与汝安心竟。」
越九年,欲返天竺,命门人曰:「时将至矣,汝等盍各言所得乎?」
时有道副对曰:「如我所见,不执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
祖曰:「汝得吾皮。」
尼总持曰:「我今所解,如庆喜见阿【门人人人 】佛国,一见更不再见。」
祖曰:「汝得吾肉。」
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阴非有,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
祖曰:「汝得吾骨。」
最后慧可礼拜,依位而立。
祖曰:「汝得吾髓。」
乃顾慧可而告之曰:「昔如来以正法眼付迦叶大士,展转嘱累,而至于我。我今付汝,汝当护持。并授汝袈裟,以为法信。各有所表,宜可知矣。」
一花开五叶
祖曰:「内传法印,以契证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后代浇薄,疑虑竞生,云吾西天之人,言汝此方之子,凭何得法?以何证之?汝今受此衣法,却后难生,但出此衣并吾法偈,用以表明其化无碍。至吾灭后二百年,衣止不传,法周沙界。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说理者多,通理者少。潜符密证,千万有余。汝当阐扬,勿轻未悟。一念回机,便同本得。听吾偈曰: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太守杨衒之,早慕佛乘,问祖曰:「西天五印,师承为祖,其道如何?」
祖曰:「明佛心宗,行解相应,名之曰祖。」
又问:「此外如何?」
祖曰:「须明他心,知其今古,不厌有无。于法无取,不贤不愚,无迷无悟。若能是解,故称为祖。」
又曰:「弟子归心二宝亦有年矣,而智慧昏蒙,尚迷真理。适听师言,罔知攸措。愿师慈悲,开示宗旨。」
祖知恳到,即说偈曰:
   亦不睹恶而生嫌,亦不观善而勤措。
   亦不舍智而近愚,亦不抛迷而就悟。
   达大道兮过量,通佛心兮出度。
   不与凡圣同躔,超然名之曰祖。
衒之闻偈,悲喜交并。曰:「愿师久住世间,化导群有。」
祖曰:「吾即逝矣,不可久留。根性万差,多逢患难。」
衒之曰:「未审何人,弟子为师除得否?」
祖曰:「吾以传佛秘密,利益迷途,害彼自安,必无此理。」
衒之曰:「师若不言,何表通变观照之力?」
祖不获已,乃为谶曰:「江槎分玉浪,管炬开金锁。五口相共行,九十无彼我。」衒之闻语,莫究其端。默记于怀,礼辞而去。
达磨二入四行观序
令如是安心、如是发行、如是顺物、如是方便。此是大乘安心之法、令无错谬。如是安心者,壁观。如是发行者,四行。如是顺物者,防护讥嫌。如是方便者,遣其不着。此略序所由云尔。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文教,此即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之理入。行入谓四行,其余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报冤行,二随缘行,三无所求行,四称法行……。
——《达摩二入四行观》
礼拜者,当如是法也,必须理体内明,事随权变,理有行藏,会如是义,乃名依法。夫礼者敬也,拜者伏也,所谓恭敬真性屈伏无明,名为礼拜。若恶情永灭,善念恒存,虽不现相,名为礼拜,其相即法相也。世尊欲令世俗表谦下心,亦为礼拜,故须屈伏外身,示内恭敬,举外明内,性相相应,若复不行理法唯执外求,内则放纵瞋痴,常为恶业,外即空劳身相,诈现威仪,无惭于圣徒诳于凡,不免轮回,岂成功德?
——《达摩破相论》
长明灯者,即正觉心也,以觉明了,喻之为灯;是故一切求解脱者,以身为灯台,心为灯炷,增诸戒行,以为添油;智慧明达,喻如灯火,当燃如是真正觉灯,照破一切无明痴暗,能以此法,转相开示,即一灯燃百千灯,以灯续然,然灯无尽故号长明。
——《达摩破相论》
持斋者,当须会意,不达斯理,徒尔虚切,斋者齐也,所谓斋正身心,不令散乱。持者护也,所谓于诸戒行,如法护持,必须外禁六情,内制三毒,勤觉察净身心,了如是义名为持斋,又持斋者食有五种:
一者法喜食,所谓依持正法,欢喜奉行。
二者禅悦食,所谓内外澄寂,身心悦乐。
三者念食,所谓常念诸佛,心口相应。
四者愿食,所谓行住坐卧,常求善愿。
五者解脱食,所谓心常清净,不染俗尘。
——《达摩破相论》
问曰:「一切诸法何名实相?」
彼众中有一尊长萨婆罗答曰:「于诸相中不互诸相,是名实相。」
祖曰:「一切诸相而不互者,若名实相,当何定邪?」
彼曰:「于诸相中实无有定,若定诸相,何名为实?」
祖曰:「诸相不定,便名实相。汝今不定,当何得之?」
彼曰:「我言不定,不说诸相。当说诸相,其义亦然。」
祖曰:「汝言不定,当为实相。定不定故,即非实相。」
彼曰:「定既不定,即非实相。知我非故,不定不变。」
祖曰:「汝今不变,何名实相?已变已往,其义亦然。」
彼曰:「不变当在,在不在故,故变实相,以定其义。」
祖曰:「实相不变,变即非实。于有无中,何名实相?」
萨婆罗心知圣师悬解潜达,即以手指虚空曰:「此是世间有相,亦能空故,当我此身,得似此否?」
祖曰:「若解实相,即见非相。若了非相,其色亦然。当于色中,不失色体。于非相中,不碍有故。若能是解,此名实相。」
彼众闻已,心意朗然,钦礼信受。祖瞥然匿迹。
问曰:「汝言无相,当何证之?」
彼众中有波罗提答曰:「我明无相,心不现故。」
祖曰:「汝心不现,当何明之?」
彼曰:「我明无相,心不取舍。当于明时,亦无当者。」
祖曰:「于诸有无,心不取舍。又无当者,诸明无故。」
彼曰:「入佛三昧,尚无所得,何况无相,而欲知之?」
祖曰:「相既不知,谁云有无?尚无所得,何名三昧?」
彼曰:「我说不证,证无所证。非三昧故,我说三昧。」
祖曰:「非三昧者,何当名之?汝既不证,非证何证?」
波罗提闻祖辩析,即悟本心,礼谢于祖,忏悔往谬。
祖记曰:「汝当得果,不久证之。此国有魔,非久降之。」言已,忽然不现。
问曰:「汝学定慧,为一为二?」
彼众中有婆兰陀者答曰:「我此定慧,非一非二。」
祖曰:「既非一二,何名定慧?」
彼曰:「在定非定,处慧非慧。一即非一,二亦不二。」
祖曰:「当一不一,当二不二。既非定慧,约何定慧?」
彼曰:「不一不二,定慧能知。非定非慧,亦复然矣。」
祖曰:「慧非定故,然何知哉?不一不二,谁定谁慧?」
婆兰陀闻之,疑心冰释。
问曰:「何者名戒?云何名行?当此戒行,为一为二?」
彼众中有一贤者答曰:「一二二一,皆彼所生。依教无染,此名戒行。」
祖曰:「汝言依教,即是有染。一二俱破,何言依教。此二违背,不及于行。内外非明,何名为戒?」
彼曰:「我有内外,彼已知竟。既得通达,便是戒行。若说违背,俱是俱非。言及清净,即戒即行。」
祖曰:「俱是俱非,何言清净?既得通故,何谈内外?」
贤者闻之,即自惭伏。
问曰:「汝云无得,无得何得?既无所得,亦无得得。」
彼众中有宝静者答曰:「我说无得,非无得得。当说得得,无得是得。」
祖曰:「得既不得。得亦非得。既云得得,得得何得?」
彼曰:「见得非得。非得是得。若见不得,名为得得。」
祖曰:「得既非得,得得无得。既无所得,当何得得?」
宝静闻之,顿除疑网。
问曰:「何名寂静,于此法中,谁静谁寂?」
彼众中有尊者答曰:「此心不动,是名为寂。于法无染,名之为静。」
祖曰:「本心不寂,要假寂静。本来寂故,何用寂静?」
彼曰:「诸法本空,以空空故。于彼空空,故名寂静。」
祖曰:「空空已空,诸法亦尔。寂静无相,何静何寂?」
彼尊者闻师指诲,豁然开悟。
五灯会元卷一
指月录卷四
景德传灯录
二祖——慧可大祖禅师
慧可大祖禅师 (西天廿九祖.东土二祖)
■禅宗二祖,父以无子,祷祈既久,一夕有异光照室,母遂怀妊,故生而名之曰「光」。
■自幼志气不群,博涉诗书,尤善谈老庄,后览佛书,超然自得,依宝静禅师出家,受具于永穆寺。
■早年周游听讲,遍学大小乘义。参谒达磨祖师时,终夜立于雪中,至天明仍不许入室,师乃以刀自断手臂,表求道之至诚。遂面谒而大悟,达磨乃付予大法并传衣钵。
■师于北齐天保三年(552)授法予弟子僧璨,其后赴河南邺都,化导四众三十四年,遂韬光混迹,变易仪相,或入酒肆,或过屠门,或习街谈,或随厮役,有人问曰:「师是道人,何故如是?」祖曰:「我自调心,何关汝事?」
■后至筦城匡救寺盛扬宗风,学者云集,时有辨和沙门,于寺中讲经,其徒多去之而从祖,辨和愤嫉兴谤于邑宰--翟仲侃,侃惑其邪说,加祖以非法,祖怡然委顺,识真者,谓之偿债。
■时年一百七岁,隋文帝开皇十三年,示寂,唐德宗谥「大祖禅师」。
--------------------------------------------------------------------------
师年三十二,于香山终日宴坐。又经八载,于寂默中倏见一神人谓曰:「将欲受果,何滞此邪?大道匪遥,汝其南矣!」师知神助,因改名神光。
翌日,觉头痛如刺,其师欲治之。空中有声曰:「此乃换骨,非常痛也。」师遂以见神事白于其师,其师视其顶骨,即如五峰秀出矣。乃曰:「汝相吉祥,当有所证。神令汝南者,斯则少林达磨大士必汝之师也。」
师受教,乃往彼,晨夕参承。达磨常端坐面壁,莫闻诲励。师自思惟曰:「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
其年十二月九日夜,天大雨雪。师坚立不动,迟明积雪过膝。达磨悯而问曰:「汝久立雪中,当求何事?」
师悲泪曰:「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
达磨曰:「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
师闻祖诲励,潜取利刀,自断左臂,置于达磨前。
达磨知是法器,乃曰:「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形,汝今断臂吾前,求亦可在。」达磨遂因与易名曰慧可。
师曰:「诸佛法印,可得闻乎?」
祖曰:「诸佛法印,匪从人得。」
师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祖曰:「将心来,与汝安。」
师良久曰:「觅心了不可得。」
祖曰:「我与汝安心竟。」
达磨祖师曰:「时将至矣,汝等盍各言所得乎?」
时有道副对曰:「如我所见,不执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
祖曰:「汝得吾皮。」
尼总持曰:「我今所解,如庆喜见阿【门人人人 】佛国,一见更不再见。」
祖曰:「汝得吾肉。」
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阴非有,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
祖曰:「汝得吾骨。」
最后慧可礼拜,依位而立。
祖曰:「汝得吾髓。」
北齐天平二年,有一居士,年踰四十,不言名氏,聿来设礼。而问师曰:「弟子身缠风恙,请和尚忏罪。」
师曰:「将罪来,与汝忏。」
士良久曰:「觅罪不可得。」
师曰:「与汝忏罪竟。宜依佛法僧住。」
士曰:「今见和尚,已知是僧。未审何名佛、法?」
师曰:「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僧宝亦然。」
士曰:「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其心然,佛法无二也。」师深器之,即为剃发,云:「是吾宝也。宜名僧璨。」其年三月十八日,于光福寺受具,自兹疾渐愈。
璨执侍经二载,师乃告曰:「菩提达磨远自竺干,以正法眼藏并信衣密付于吾,吾今授汝。汝当守护,无令断绝。听吾偈曰:
本来缘有地,因地种华生。本来无有种,华亦不曾生 。」
师付衣法已,又曰:「汝受吾教,宜处深山,未可行化,当有国难。」
璨曰:「师既预知,愿垂示诲。」
师曰:「非吾知也。斯乃达磨传般若多罗悬记云『心中虽吉外头凶』」是也。吾校年代,正在于汝。汝当谛思前言,勿罹世难。然吾亦有宿累,今要酬之。善去善行,俟时传付。」师付嘱已,即往邺都,随宜说法。
三祖——僧璨鉴智禅师
僧璨鉴智禅师
(西天卅祖,东土三祖)
三祖僧璨大师者,不知何许人也。初以白衣谒二祖,既受度传法,隐于舒州之皖公山。属后周武帝破灭佛法,祖往来太湖县司空山,居无常处,积十余载,时人无能知者。至隋开皇十二年壬子岁,传法道信。后适罗浮山,优游二载,却还旧址。逾月士民奔趋,大设檀供。祖为四众广宣心要讫,于法会大树下合掌立终。即隋炀帝大业二年丙寅十月十五日也。唐玄宗谥鉴智禅师、觉寂之塔。出家前曾得风疾,后虽治愈,然头发脱落殆尽,未能复元。故舒州人称其为赤头璨。着有《信心铭》传世。
---------------------------------------------------------------------------
&&& 将罪与忏
北齐天平二年,师年踰四十,尚未出家,礼二祖慧可曰:「弟子身缠风恙,请和尚忏罪。」
祖曰:「将罪来,与汝忏。」
师良久曰:「觅罪不可得。」
祖曰:「与汝忏罪竟。宜依佛法僧住。」
祖为剃发云:「是吾宝也。宜名僧璨。」
师执侍经二载,疾渐愈。祖(慧可)付衣法,曰:「汝受吾教,宜处深山,未可行化,当有国难。」
师曰:「师既预知,愿垂示诲。」
祖曰:「非吾知也。斯乃达磨传般若多罗悬记云心中虽吉外头凶是也。吾校年代,正在于汝。汝当谛思前言,勿罹世难。然吾亦有宿累,今要酬之。善去善行,俟时传付。」
后隐于舒州之皖公山,属后周武帝破灭佛法,僧璨往来太湖县司空山,居无常处,积十余载,时人无能知者。
&&& 谁缚汝
隋开皇十二年壬子岁,有沙弥道信,年始十四,来礼师曰:「愿和尚慈悲,乞与解脱法门。」
师曰:「谁缚汝?」
曰:「无人缚。」
师曰:「何更求解脱乎?」
信于言下大悟。服劳九载,后于吉州受戒,侍奉尤谨。师屡试以玄微,知其缘熟,乃付衣法。偈曰:
华种虽因地,从地种华生。若无人下种,华地尽无生。
师又曰:「昔可大师付吾法,后往邺都行化,三十年方终。今吾得汝,何滞此乎?」即适罗浮山,优游二载,却还旧址。
初唐河南尹李常,素仰祖风,深得玄旨,天宝乙酉岁,遇荷泽神会问曰:「三祖大师葬在何处?或闻入罗浮不回,或说终于山谷,未知孰是?」
会曰:「璨大师自罗浮归山谷,得月余方示灭,今舒州见有三祖墓。」常未之信也。
常谪为舒州别驾,因询问山谷寺众僧曰:「闻寺后有三祖墓是否?」
时上坐慧观对曰:「有之。」
常欣然与寮佐同往瞻礼,又启圹取真仪阇维之,得五色舍利三百粒,以百粒出己俸建塔焉,百粒寄荷泽神会,以征前言。百粒随身,后于洛中私第设斋以庆之。
&&& 信心铭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是为心病。不识玄旨,徒劳念静。
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
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
止动归止,止更弥动。唯滞两边,宁知一种。
一种不通,两处失功。遣有没有,从空背空。
多言多虑,转不相应。绝言绝虑,无处不通。
归根得旨,随照失宗。须臾返照,胜却前空。
前空转变,皆由妄见。不用求真,唯须息见。
二见不住,慎莫追寻。纔有是非,纷然失心。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
无咎无法,不生不心。能由境灭,境逐能沉。
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两段,元是一空。
一空同两,齐含万象。不见精粗。宁有偏党。
大道体宽,无易无难。小见狐疑,转急转迟。
执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体无去住。
任性合道,逍遥绝恼。系念乖真,昏沉不好。
不好劳神,何用疏亲。欲趣一乘,勿恶六尘。
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智者无为,愚人自缚。
法无异法,妄自爱着。将心用心,岂非大错?
迷生寂乱,悟无好恶,一切二边,良由斟酌。
梦幻空花,何劳把捉。得失是非,一时放却。
眼若不睡,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
一如体玄,兀尔忘缘。万法齐观,归复自然。
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动无动,动止无止。
两既不成,一何有尔。究竟穷极,不存轨则。
契心平等,所作俱息。狐疑尽凈,正信调直。
一切不留,无可记忆。虚明自照,不劳心力。
非思量处,识情难测。真如法界,无他无自。
要急相应,唯言不二。不二皆同,无不包容。
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促延,一念万年。
无在不在,十方目前。极小同大,忘绝境界。
极大同小,不见边表。有即是无,无即是有。
若不如是,必不须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但能如是,何虑不毕。信心不二,不二信心。
言语道断,非去来今。
四祖——道信大医禅师
「一切诸法,悉皆解脱。汝等各自护念,流化未来。」
中国禅宗四祖——道信大师
于唐高宗永徽辛亥岁九月四日,
安坐而逝之前,对门人如是垂示教诫。
  四祖道信大师,生于陈国太建十二年(隋朝开皇前一年,公元五八○年),师俗姓司马,世居河内,后迁徙至蕲州广济县。在魏晋南北朝历史里,随着政变复杂,王朝更迭,地域分合,世态纷乱无常,道信大师,就是在这样的时代里成长。
  虽说南朝佛教发展隆盛,据史书上记载:陈代有寺院一千二百三十二所,僧尼三万二千人,文武百官及文人学士,大都崇信佛教。但是当时许多道场景象式微,僧团规矩荡然无存,僧众们奔波忙碌也仅是为求三餐温饱,说不上了脱生死的修行,更谈不上弘法利生的度众愿行。
  道信大师,自幼欣慕佛法的道理,生而超异常人,对佛法信解表现,更是犹如宿世熏习。初出家修行之际,并未有善知识引导,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中,却保持着洁身自爱的行谊,密怀斋检,庄严戒行,清净的行者风范,就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隋开皇十二年(公元五九二年),道信大师年仅十四岁,来到舒州皖公山礼拜三祖僧璨大师,说道:「愿和尚慈悲,教授解脱的法门。」
  三祖说道:「什么绑缚了你?」
  道信大师回答:「没有人绑缚我。」
  祖曰:「那么何必更求解脱呢?」
  在三祖几句话的启发下,道信大师豁然大悟,从此随侍三祖左右,嗣承三祖道风,收摄心念专注修行,胁不至席六十年。三祖屡次加以勘验,知道道信大师的根器因缘已成熟,便传付他衣钵,说偈道:「华种虽因地,从地种华生。若无人下种,华地尽无生。」从此以后道信大师,接引群品,广开禅门,是为禅宗四祖。
  当时隋朝,出家为僧有一定的制度,按国家规定,必须先经国家定期举行考选,由僧众选举人员考核,通过方可剃度出家,再由国家分配到一定的寺院修行,这才是真正入了「僧籍」。道信大师初入僧门,正值国家兵荒马乱,人民流离失所,因缘际会下并没有得到国家剃度之允许,未能有一个合法的身份。但是要大行弘化,合法的身份是必要的方便,才能与世同存,化乐有情。所以参与考试,于吉州受戒,依国家分配,住于吉州。
  隋大业十三年(公元六一七年),大师领众至吉州,适逢群盗围城,历经七旬而未能解除,城内泉井干涸,兵粮已经尽绝,大众皆感到忧惧,四祖便教导大众称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此时城中群众人人一心,意志坚诚持诵。城外的盗贼这时遥望城中,看到城上彷佛有神兵守护,心生畏惧,互相告诫说:「城当中一定有异人,我们不可以冒然进攻!」便解围而去。
  四祖道信大师游学南方近二十年,其中亦接触三论宗、天台宗,更能将诸多教法融合无碍,运用自在。唐武德七年(公元六二四年),返回蕲州,住破头山(即蕲州黄梅县双峰山)。在往黄梅县的路上,遇到一个小孩,观察这个孩童骨相奇秀,异乎常童。
  便问他:「你姓什么?」
  孩童回答道:「姓是有,但不是常姓。」
  四祖问:「是什么姓?」
  回答说:「是佛性。」
  四祖又问他:「你没有姓吗?」
  回答:「性空,故无。」
  四祖默识这个孩童是个法器,宿世有因缘,便收为弟子,最后付法传衣,说偈:「华种有生性,因地华生生。大缘与性合,当生生不生。」这个孩童就是中国禅宗五祖——弘忍大师。
  四祖弘扬禅法期间,向大师求法的学者、僧侣如云,大师随机度化,为四众弟子解诸迷津,无有疲厌。一天告诉大众说:「我在武德中游庐山,登绝顶时,望向破头山,见到紫云如盖,下有白气,向横分成六道,你们知道代表了什么吗?」大众皆默然,唯独弘忍说道:「难道是和尚日后会旁生一支法脉吗?」四祖说:「对。」四祖知道因缘到了,便亲自寻访,此即后来牛头山法融禅师,别立「牛头禅」。
  法融禅师初见四祖问道:「心既具足,何者是佛?何者是心?」
  四祖说:「非心不问佛,问佛非不心。」
法融禅师说:「既不许作观行,于境起时,心如何对治?」
  四祖又说道:「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心若不强名,妄情从何起?妄情既不起,真心任遍知。汝但随心自在,无复对治,即名常住法身,无有变异。我受僧璨大师顿教法门,今日付嘱于你。谛当信受我的叮嘱,只住此山。日后当有五人绍承你的法要,弘化一方。」四祖付法后,便返回破头山(即双峰山)终老,寿七十有二,建塔于东山黄梅寺。
  四祖道信大师尽其一生以禅为本,以戒严身,性德超然,因之后五祖弘忍大师于黄梅东山弘传佛法,世人称其「东山法门」,尊称四祖为东山法门之初祖。唐大历年中,唐代宗敕谥「大医禅师」,塔铭号「慈云」,师着有《入道安心要方便法门》、《菩萨戒作法》等书。
五祖——弘忍大满禅师
&&&&栽松老人的至诚求法,造就道信传衣付法的因缘;
无姓小儿的禅机问答,成为佛教史上的一段佳话。
出家后的无姓小儿,法名「弘忍」,
几经勘验,尽能领受心法,成为中国禅宗第五祖。
创立「东山法门」,不问根机,普皆传授,
使禅宗遍及全国,法脉绵延。
弘忍大师,唐代僧,湖北黄梅人,生于隋仁寿元年(公元六○一年),唐咸亨五年(公元六七四年)十月二十三日圆寂,为中国禅宗第五祖。
&&& 出家因缘
  相传弘忍大师的前身是一位栽松老人。一日,幸遇四祖道信大师,便央求四祖收他为徒,四祖却说:「您年岁已大,即便得法,也无法弘传;假使真有心,等您来世定收您为徒,授予大法。」
  惦记着与四祖道信大师的约定,栽松老人走到溪边,看到一位洗衣的女子,于是上前请求:「姑娘,我能不能借妳家住宿?」女子回答:「我上有父兄,不能作主,您可以去求他们。」老人又说:「妳必须先答应,我才敢前去。」这位姑娘见天色已晚,且是一位老人要求借宿,便点头答应,栽松老人待女子同意后随即离开。
  隔了几天,女子忽然有了身孕,但因其尚未婚配,父母嫌恶即将她逐出家门,女子无处可归,只好乞食于邻里中。待孩子出生后,女子视为不祥的预兆,便将其投于河中,没想到这孩童却溯流而上,且气色十分红润,女子只好又将小孩抱回,继续抚养。因为没有父亲的缘故,乡里的人都称此孩童为「无姓儿」。无姓儿长大后,相貌庄严,曾有一位贤人见到他,赞叹地说:「这个孩童只比佛陀少了七种相」,足见其已具足如来二十五相。
  一日,无姓儿路逢四祖道信大师,四祖观察此孩童相貌非凡,便问:「你姓什么?」无姓儿回答:「姓是有,但不是常姓。」四祖再问:「是什么姓?」无姓儿答:「是佛性。」四祖继续追问:「你难道没有姓吗?」无姓儿答:「性空,故无。」道信大师心知这孩童是个法器,日后必能令佛法广为弘扬,便请侍者陪同无姓儿回家。因着前世的因缘,所以当侍者提出欲让无姓儿出家的心意时,无姓儿的母亲即答应了他的请求。于是无姓儿就跟随道信大师回到寺院,开始清净的修行生活。
  当时无姓儿年仅七岁,在寺院居住了一段时间后,于十三岁时,正式剃度为僧;出家后,法名弘忍。弘忍在道信大师的座下认真修行,白天发心作务,夜晚参禅静坐,四祖道信大师也常以禅宗顿渐宗旨考验;弘忍平时沉默寡言,但他对禅法却颇有见解,尽得道信大师的禅法。
  永徽三年(公元六五一年),道信大师经过多年的观察,认为弘忍堪受大任,于是付法传衣于弘忍,由他继承法席,后世称他为中国禅宗第五祖。
  同年九月,四祖道信大师示现圆寂,建塔于双峰山。
&&& 东山法门
  由于前来双峰山参学的人日益增多,旧有的规模已不敷使用,五祖便在双峰山的东方冯茂山另建道场,名为「东山寺」,时称五祖的法门为「东山法门」。
  我国禅宗自初祖菩提达磨大师至唐代弘忍大师之传承,为后世禅宗各派所承认。弘忍大师继此传承,发扬禅风,形成「东山法门」,禅宗传教极为重视《金刚般若经》即自此始。
  大师尝谓学人:「夫修道之本体须识,身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无有分别,自性圆满清净之心,此是本师,乃胜念十方诸佛。」又强调:「若识心者,守之则到彼岸,迷心者,弃之则堕三途。欲知法要,守心第一。此守心者,乃是涅盘之根本,入道之要门,十二部经之宗,三世诸佛之祖。若有一人不守真心得成佛者,无有是处。」
  中国禅宗从初祖达磨祖师至三祖僧璨大师,其门徒都行头陀行,一衣一钵,随缘而住,并不定居在一处。到了道信大师,禅风一变;道信大师初入黄梅双峰山,一住三十余年,会众多至五百;后来弘忍大师移居东山,又是二十余年,弟子多至七百人。两代禅师都定居一处,过着团体生活,实行生产自给,把挑柴运米等一切劳动都视作是修行。且弘忍大师认为学道应该山居,远离尘嚣。这成为后来马祖道一大师、百丈怀海大师建立丛林道场,实行农禅生活的指导思想。
&&& 衣钵传承
  龙朔元年(公元六六一年),弘忍大师令弟子们各作一偈,以呈见解,若能契符心法,即以衣法相付。上座神秀大师先呈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惠能大师另作一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弘忍大师以惠能见解透彻,于深夜三更,以袈裟遮围,授衣传法于惠能大师。
  弘忍大师门下嗣法弟子众多,造成后世禅宗大兴的基础,《楞伽师资记》中记载,弘忍大师语弟子玄赜:「吾一生教人无数,好者并亡;后传吾道者,只可十耳。」除玄赜外,更有上首神秀、资州智诜、白松山刘主簿、华州惠藏、随州玄约、嵩山老安、潞州法如、韶州惠能、扬州智德、越州义方等十人。(各书记载之人名多有出入,亦有十一人、十三人、十六人、二十五人之说不一);弘忍大师之弟子弘化地域甚广,遂使东山法门传播于全国;其中又以神秀大师宗「楞伽」传禅于北方,及惠能大师宗「般若」开法于南方,分别形成南顿北渐两宗派禅学系统;至于后世,分衍出更多宗派。
  唐咸亨五年(公元六七四年),一日,大师忽告诉大众说:「吾今事毕,时可行矣。」即回到寮房,安坐而逝。时年七十四岁。弟子们为其建塔于黄梅的东山岗下。至代宗时,敕谥「大满禅师」,塔名号「法雨」,有《五祖弘忍大师最上乘论》一卷传世。
六祖——慧能大师
六祖慧能大师
(西天卅三祖,东土六祖)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六祖慧能大师者,俗姓卢氏,其先范阳人。父行【王舀】,武德中左官于南海之新州,遂占籍焉。母李氏,感异梦,觉而异香满室,因有娠,六年乃生,毫光腾空。黎明有僧来语祖之父曰:「此子可名『慧能』。」父曰:「何谓也?」僧曰:「『慧』者,以法慧济众生;『能』者,能作佛事。」语毕,不知所之。祖不饮母乳,遇夜,神人灌以甘露。三岁丧父,其母守志。鞠养及长,家尤贫篓,师樵采以给。一日负薪至市中,闻客读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有所感悟,而问客曰:「此何法也?得于何人?」客曰:「此名金刚经,得于黄梅忍大师。」祖遽告其母以为法寻师之意。直抵韶州,遇高行士刘志略,结为交友。尼无尽藏者,即志略之姑也。常读涅盘经,师暂听之,即为解说其义,于是居人竞来瞻礼。
  近有宝林古寺旧地,众议营缉,俾祖居之。四众雾集,俄成宝坊。祖一日忽自念曰:「我求大法,岂可中道而止。」明日遂行,至乐昌县西山石室间遇智远禅师。祖遂请益。远曰:「观子神姿爽拔,殆非常人。吾闻西域菩提达磨传心印于黄梅,汝当往彼参决。」祖辞去,直造黄梅之东山,即唐咸亨二年也。忍大师一见,默而识之。后传衣法,令隐于怀集四会之间。至仪凤元年丙子正月八日,届南海,遇印宗法师于法性寺讲涅盘经,闻二僧对论,幡动风动,进言:「仁者心动」,印宗乃知是黄梅传人,执弟子之礼,请授禅要。因请出所传信衣,悉令瞻礼。
  至正月十五日,会诸名德,为之剃发。二月八日,就法性寺智光律师授满分戒。其戒坛,即宋朝求那跋陀三藏之所置也。三藏记云:「后当有肉身菩萨在此坛受戒。」又梁末真谛三藏于坛之侧手植二菩提树,谓众曰:「却后一百二十年,有大开士于此树下演无上乘,度无量众。」祖具戒已,于此树下开东山法门,宛如宿契。
  明年二月八日,忽谓众曰:「吾不愿此居,欲归旧隐。」即印宗与缁白千余人,送祖归宝林寺。韶州刺史韦据,请于大梵寺转妙法轮,并受无相心地戒。门人纪录,目为坛经,盛行于世。后返曹溪,雨大法雨,学者不下千数。中宗神龙元年降韶云:「朕请安秀二师宫中供养,万机之暇,每究一乘。二师并推让曰:南方有能禅师,密受忍大师衣法,可就彼问。」今遣内侍薛简驰诏迎请,愿师慈念,速赴上京。」祖上表辞疾,愿终林麓。简因请法,豁然大悟。礼辞归阙,表奏祖语。有诏谢师,并赐磨衲袈裟、绢五百匹、宝钵一口。
  十二月十九日,敕改古宝林为中兴寺。三年十一月十八日,又敕韶州刺史重加崇饰,赐额为法泉寺。祖新州旧居为国恩寺。
  祖说法利生,经四十载,其年七月六日,命弟子往新州国忠寺,建报恩塔,仍令倍工。先天二年七月一日,谓门人曰:「吾欲归新州,汝速理舟楫。」时大众哀慕,乞师且住。祖曰:「诸佛出现,犹示涅盘。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众曰:「师从此去,早晚却回。」祖曰:「叶落归根,来时无口。」又问:「师之法眼,何人传受?」祖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又问:「后莫有难否?」祖曰:「吾灭后五六年,当有一人来取吾首。听吾记曰:头上养亲,口里须餐,遇满之难,杨柳为官。」」又曰:「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在家,一出家。同时兴化,建立吾宗,缔缉伽蓝,昌隆法嗣。」言讫,往新州国恩寺,沐浴跏趺而化,异香袭人,白虹属地。即其年八月三日也。时韶新两郡,各修灵塔,道俗莫决所之。两郡刺史,共焚香祝曰:「香烟引处,即师之欲归焉。」时炉香腾涌,直贯曹溪。以十一月十三日入塔,寿七十六。
  时韶州刺史韦据撰碑,门人忆念取首之记,遂先以铁叶漆布固护师颈。塔中有达磨所传信衣。﹝西域屈眴布也,缉木绵华心织成。后人以碧绢为里。﹞中宗赐磨衲宝钵,以辩塑真道具等,主塔侍者尸之。开元十年壬戌八月三日,夜半,忽闻塔中如拽铁索声,僧众惊起,见一孝子从塔中走出,寻见师颈有伤,具以贼事闻于州县。县令杨侃、刺史柳无忝得牒,切加擒捉。五月于石角村捕得贼人,送韶州鞠问。云:「姓张名净满,汝州梁县人,于洪州开元寺受新罗僧金大悲钱二十千,令取六祖大师首,归海东供养。」柳守闻状,未即加刑,乃躬至曹溪,问祖上足令韬曰:「如何处断?」韬曰:「若以国法论,理须诛夷;但以佛教慈悲,冤亲平等,况彼欲求供养,罪可恕矣。」柳守嘉叹曰:「始知佛门广大。」遂赦之。
  上元元年肃宗遣使就请师衣钵,归内供养,至永泰元年(公元七六五年)五月五日,代宗梦六祖大师请衣钵。七日,敕刺史杨瑊曰:「朕梦感禅师请传法袈裟却归曹溪。今遣镇国大将军刘崇景顶戴而送,朕谓之国宝。卿可于本寺如法安置。专令僧众,亲承宗旨者,严加守护,勿令遣坠。」后或为人偷窃,皆不远而获,如是者数四。宪宗谥大鉴禅师,塔曰元和灵照。皇朝开宝初,王师平南海刘氏,残兵作梗,祖之塔庙,鞠为煨烬,而真身为守塔僧保护,一无所损。寻有制兴修,功未竟,会太宗皇帝即位,留心禅宗,颇增壮丽焉。
  六祖之嗣法弟子有四十余人,以南岳怀让、青原行思、南阳慧忠、永嘉玄觉、荷泽神会为著名。南岳怀让从六祖蒙受心印,住般若寺,接化达三十年,嗣法弟子有九人,以马祖道一居首座。马祖于江西龚公山举扬禅法,机锋峻烈,开喝棒竖拂之禅风,世称「洪州宗」。马祖门下百余人,以百丈怀海、南泉普愿、西堂智藏、大梅法常、章敬怀晕、大珠慧海为着。
人有南北,
&&& 佛性岂然?
咸亨中师自新州参谒五祖。祖问曰:「汝自何来?」
师曰:「岭南。」
祖曰:「欲须何事?」
师曰:「唯求作佛。」
祖曰:「岭南人无佛性,若为得佛?」
师曰:「人即有南北,佛性岂然?」
祖知是异人,乃诃曰:「着槽厂去。」
经八月,祖知付授时至,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迟滞;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
菩提本无树
时会下七百余僧。上座神秀者,学通内外,众所宗仰,乃于廊壁书一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祖见此偈,知是神秀所述,乃赞叹曰:「后代依此修行,亦得胜果。」师在碓坊,忽聆诵偈,知未了,因请别驾张日用于秀偈之侧,另书一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祖后见此偈曰:「此是谁作,亦未见性。」
&&& 米熟矣
次日,祖潜至碓坊,见师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当如是乎?」乃问曰:「米熟也未?」师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师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师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祖谓师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遂传顿教及衣钵。云:「诸佛出世为一大事,故随机大小而引导之,遂有十地、三乘、顿渐等旨,以为教门。然以无上微妙、秘密圆明、真实正法眼藏付于上首大迦叶尊者,展转传授二十八世。至达磨届于此土,得可大师承袭以至于今,以法宝及所传袈裟用付于汝。善自保护,无令断绝。」
师一日思惟:「时当弘法,不可终避。」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盘经。因二僧论风幡义,一曰风动,一曰幡动,议论不已。师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印宗知是五祖传人,延至上席,征诘奥义,因欢喜合掌,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告四众曰:「印宗具足凡夫,今遇肉身菩萨。」请出所传信衣,悉令瞻礼。于是为慧能剃发,愿事为师。
坛经般若品节录
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了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来去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着。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剎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着,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着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
&&& 无相颂
&&& 说通及心通 如日处虚空
唯传见性法 出世破邪宗
&&& 法即无顿渐 迷悟有迟疾
只此见性门 愚人不可悉
&&& 说即虽万般 合理还归一
烦恼暗宅中 常须生慧日
&&& 邪来烦恼至 正来烦恼除
邪正俱不用 清净至无余
&&& 菩提本自性 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 但正无三障
&&& 世人若修道 一切尽不妨
常自见己过 与道即相当
&&& 色类自有道 各不相妨恼
离道别觅道 终生不见道
&&& 波波度一生 到头还自懊
欲得见真道 行正即是道
&&& 自若无道心 闇行不见道
若真修道人 不见世间过
&&& 若见他人非 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不非 我非自有过
&&& 但自却非心 打除烦恼破
憎爱不关心 长伸两脚卧
&&& 欲拟化他人 自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 即是自性现
&&&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 恰如求兔角
&&& 正见名出世 邪见名世间
邪正尽打却 菩提性宛然
&&& 此颂是顿教 亦名大法船
迷闻经累劫 悟则剎那间
禅拳一体 少林武功之精髓
少林寺的出名,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少林拳。少林寺在河南登封市区西北12公里。因寺院坐落在丛林茂密的少室山阴,以此得名。
&&&&少林寺的历史久远,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32年后,印度名僧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传授禅宗。以后,寺院逐渐扩大,僧徒日益增多,少林寺声名大振。达摩被称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少林寺称为禅宗的祖庭。禅宗修行的禅法称为“壁观“,就是面对墙壁静坐。由于长时间盘膝而坐,极易疲劳,僧人们就习武锻炼,以解除身体的困倦。因此传说少林拳是达摩创造的。少林寺在唐朝初年就扬名海内。少林寺和尚惠场、昙宗、志坚等13人在李世民讨伐王世充的征战中,助战解围,立下了汗马功劳。唐太宗李世民后来封昙宗和尚为大将军,并特别允许少林寺和尚练僧兵,开杀戒,吃酒肉。高内有一块《唐太宗赐少林寺主教碑》,记述了这一段历史。由于朝迁的大力支持,少林寺发展成驰名中外的大佛寺,博得“天下第一名刹“的称号。宋代,少林武术又有很大提高,寺僧多达2000余人。在明朝,少林寺到达鼎盛时期,从清朝开始衰落。
&&&&少林寺在鼎盛时期,7进院落,规模很大。可惜在1928年,军阀混战,军阀石友三火烧少林寺,把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和钟楼等主要建筑统统毁于一炬;许多珍贵的藏经、寺志、拳谱等绋成灰烬。现在还存在的建筑有山门、立雪亭、千佛殿等,其他建筑正在陆续恢复中。
千佛殿内供毗卢佛铜像,因此亦叫毗卢殿。殿内砖地上还保存着20多个直径约4.5厘米的洼坑,是往昔寺僧练拳习武时的脚坑遗迹。脚坑分布方圆不大,呈一条线状,这是僧人刻苦练功的见证,也说明少林拳的所谓“曲而不曲,直而不直“的特点。千佛殿东侧的白衣殿,三面墙绘有少林拳谱壁画,壁画长约20米,很生动地表现少林寺和尚练拳习武的情景.
在少林寺西约300米处的山脚下,有一塔林,这是少林寺历代住持僧的葬地,共250余座。这是我国最大的塔林。塔的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大都有雕刻和题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建筑风格,是研究我国古代砖古建筑和雕刻艺术的宝库。少林寺内还保存了不少珍贵的文物。山门门额上悬挂的“少林寺“匾额,是清康熙皇帝亲笔书写的。山门后大甬道和东西小马道旁立有碑碣数十通,称为少林寺碑林。其中有两通碑刻是留学我国的日本禅僧撰写的。
去嵩山游览可从郑州或洛阳乘汽车班车前往,车行约一个半小时。去嵩山游览,一般包括少林寺、中岳嵩山、观星台、嵩阳书院等处。如想当日往返,只能游览少林寺、嵩阳书院和中岳庙三处。如想畅游中岳名胜,可安排二日或三日游程。第一天游览观星台、夏文化遗址及陈列馆、中岳庙、登黄盖峰。第二天游少林寺。第三天登峻极峰。可在登封市内住宿。
如果说禅宗是少林寺习武之风形成沃土的话,那么中华武术和自然界动物的独特技艺则是博大精深的少林武术形成的根源。
远在达摩到达少林寺之前的跋陀时代,少林寺就出了两位传统武术出类拔萃的人物,这两个人便是惠光和僧倜。惠光即跋陀的高足。一次跋陀在魏都洛阳见一位年仅十二岁的惠光在天街的井栏上反踢毽子,一连五百,众人看后皆吃惊。因为在井栏上反踢毽子是一件很危险的事,不小心就会跌入井中。跋陀在看了惠光的表演之后,觉得他是个功夫奇才,于是收他为弟子,并带入少林寺传艺。
跋陀的另一个弟子僧倜也是一位身手不凡的武林高手,他“筋骨强劲,拳捷骁武”,甚至能“横踏壁行、跃至梁首”。相传,僧倜有一次见两只猛虎在山中争斗,他竟用锡杖将其赶跑。由此可见,在达摩到少林寺之前,中国传统武术已在少林深深地扎下根,这为少林武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而禅宗在少林寺的落迹,由于面壁静坐的需要,使少林僧众形成了习武之风,并逐渐把习武到制度化、体系化。
少林武术的发展是在广泛吸收了中华武林百家之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少林武术在经历了初创阶段的兼收并融之后,乃不断吸收名派武术之精华。五代十国时少林高僧福居,曾邀请天下十八家武林高手高手到少林寺切磋武艺,汇集少林拳谱,元代的少林高僧觉远也曾邀请民间武术大师李叟等人入少林寺传艺。明代抗倭明将俞大猷也曾将战场上实用的武功传于少林寺。
少林武术的发展不仅吸收了中华武术百家之长,而且也吸收了自然界中各种动物的独特技巧,并创造了许多出神入化的象形拳。少林寺地处深山密林,经常耳闻目睹各种鸟兽鱼虫独绝的攀腾跳跃之技。为了使少林武功有所提高。明代王士性在游少林后写的《嵩山游》云:“他们便着力模仿动物的技献,拳棍搏击如飞。中有为猴者,盘旋踔跃,宛然一猴也”。显然,少林演武的众僧有一人在练猴拳。少林象形拳经众多少林高僧的创编演练,使其成为少林功夫家族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流传至今的龙拳、虎拳、豹拳、蛇拳、鹤拳、螳螂拳、猴拳等象形拳皆是少林武术中的精品。
少林武术在其漫长发展过程中,经过历代少林高手的不断演练,逐步成为博大精深的武术流派。这主要表现为:一是内容广博;二是风格独异,少林武术的内容,按其性质可分为内功、外功、轻功、气功、硬功等,按技法有分为拳术、枪术、刀术、剑术、棍术、技击等百余种。
少林武术总的特点是刚劲有力,朴实无华,变化无穷,利于实战。其拳术,重技击,演练起来不受场地限制,即所谓“拳打卧牛之地”。少林拳的起、落、进、退、反、侧、收、纵都在一条线运动,故有“拳打一条线”之说,拳术的手法曲而不曲,直而不直、过曲,欠一寸击之不中,过直,则力量较难回旋;拳术的出击方法滚出滚入,也就是说出拳时要产生旋转,使之富有弹性;眼法是起望眼,落望天,以目视目;身法是起横落顺,转动自如;步法是进步低,退步高,即抬腿轻如鸿毛,震脚重如泰山。在使用方法上,少林拳内静外猛,即“守之如处女,犯之如猛虎。”少林拳的整体动作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其招招势势,非攻即守,攻中有守,守中有攻,虚虚实实,声东击西。少林拳演练起来,秀如猫,斗如虎,行如龙,动如风,声如雷。
少林武术中的兵器也各具特色。少林的枪术,有劈、穿、点、挑、拨、扫、截等动作。其特点是“枪似蛟龙,枪扎一条线”。练枪时要求“扎枪如斗虎,出枪一条线,枪出如射箭,收枪如捺虎,挑枪如挑龙”。少林刀术的特点是“刀如猛虎”。其刀法多为缠头裹脑,翻身劈扫以及刺、捺、撩、砍、抛等。少林的单刀、双刀、大刀有“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大刀定手。”之说。少林剑演练起来优美豪放,故有“创若游龙”之说。练少林剑时要求“走剑要平善,气要随剑走,两眼看剑尖,剑行如飞燕,剑落如停风,剑收如钢钉。”棍术是少林武术最负盛名的兵器,当年少林寺十三武僧曾以棍助唐王击败王世充而闻名天下。少林棍不仅内容广博,而且特点鲜明,少林棍练起来“棍打一大片”。其一扫一劈,全身着力,呼呼生风,节奏快,棍法紧。
禅和拳本来是两个截然相反的形态,禅以静为其特征,拳以动为其特点。从这一点看,少林武术似乎和禅不相干,但事实上出自禅门的少林拳正是把拳和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形成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少林武功。
少林僧徒在长期面壁坐禅时,为了禅修的需要,形成习武之风。在长期的习武实践中,少林僧徒面对禅修与习武的需要,经过认真研练,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禅拳归一”
练功法。也就是说,少林僧徒的禅修,从禅宗上来说是修行,从武术上讲,则是一种练功方法。少林僧徒日日必修的面壁作禅,就是动与静的结合的一个典型。少林僧坐禅之时,通过默默的静思,来修身养性;同时坐禅之时要求舌添上腭,气沉丹田,通过气与力的吐纳调息,内外兼纳,达到“手与足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
。少林的各种内功,如心意把、童子功、阴阳气等都是禅与拳有机结合而产生的独特武功。
由于少林僧徒采用的是动静结合的“禅拳归一”练功之法,所以少林寺僧在长期的习武时间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练功习惯,也就是凡习武,多在静谧之处。少林僧徒认为,只有在幽静的环境下通过禅与武的结合才能练成真功。因此,少林僧徒的习武多在凌晨、深夜以及冰天雪地人迹皆无的数九寒天。在少室山阴的密林深处,有几个鲜为人知的少林武僧练功场,当你置身于这个神秘的世界之时,你会真正领悟到少林禅拳归一的真谛。
初祖——菩提达摩
■南天竺香至王第三子,姓剎帝利,本名「菩提多罗」。
■于般若多罗尊者学道得法,尊者谓曰:「汝于诸法,已得通量,达摩者,通大之义也。宜名达摩。」因改号菩提达摩,与佛大仙并称门下二甘露门。祖恭禀教义,服勤左右垂四十年,未尝废阙。迨尊者顺世,遂演化本国。
■师泛海至广州番禺,梁武帝遣使迎至建业,然与武帝语不相契,遂度江至魏,止嵩山少林寺,面壁坐禅,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
■时僧神光慕师高风,断臂求法,师感其精诚,遂传安心真法,授彼心印,改名慧可,经九年,欲西返天竺,嘱慧可一宗之秘奥,授袈裟及楞伽经四卷。
■祖玄风所被,普施法雨,有识者咸归,彼徒生嫉竞起害心,数加毒药,莫能中伤,至第六度,以化缘既毕,传法得人,遂不复救之。
■端居而逝,葬熊耳山。起塔于定林寺。后三岁,魏宋云奉使西域回,遇祖于葱岭,见手携只履归西方。奏其事,帝令启圹,棺空,惟只履存焉,诏取遗履少林寺供养。
---------------------------------------------------------------------------
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东印度人也。行化至南印度。彼王名香至,崇奉佛乘,尊重供养,度越伦等,又施无价宝珠。时王有三子:月净多罗,功德多罗,菩提多罗。其季开士也。祖欲试其所得,乃以所施珠问三王子曰:「此珠圆明,有能及否?」第一王子、第二王子皆曰:「此珠七宝中尊,固无踰也。非尊者道力,孰能受之?」
第三王子曰:
此是世宝,未足为上。于诸宝中,法宝为上。
此是世光,未足为上。于诸光中,智光为上。
此是世明,未足为上。于诸明中,心明为上。
此珠光明,不能自照,要假智光。
光辨于此,既辨此已,即知是珠。
既知是珠,即明其宝。若明其宝,宝不自宝。
若辨其珠,珠不自珠。珠不自珠者,要假智珠而辨世珠。
宝不自宝者,要假智宝以明法宝。
然则师有其道,其宝即现。众生有道,心宝亦然。
般若多罗叹其辩慧,乃复问曰:「于诸物中,何物无相?」
曰:「于诸物中,不起无相。」
又问:「于诸物中,何物最高?」
曰:「于诸物中,人我最高。」
又问:「于诸物中,何物最大?」
曰:「于诸物中,法性最大。」
般若多罗知是法器,以时尚未至,且默而混之。及香至王厌世,众皆号绝。唯第三子菩提多罗于柩前入定。经七日而出,乃求出家。既受具戒,般若多罗告曰:「如来以正法眼付大迦叶,如是展转,乃至于我。我今嘱汝,听吾偈曰:
心地生诸种,因事复生理。果满菩提圆,华开世界起。
梁武帝问曰:「朕即位以来,造寺写经,度僧不可胜纪,有何功德?」
祖曰:「并无功德。」
帝曰:「何以无功德?」
祖曰:「此但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非实。」
帝曰:「如何是真功德?」
祖曰:「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
帝又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
祖曰:「廓然无圣。」
帝曰:「对朕者谁?」
祖曰:「不识。」
帝不领悟。
可曰:「诸佛法印,可得闻乎?」
祖曰:「诸佛法印,匪从人得。」
可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祖曰:「将心来,与汝安。」
可良久曰:「觅心了不可得。」
祖曰:「我与汝安心竟。」
越九年,欲返天竺,命门人曰:「时将至矣,汝等盍各言所得乎?」
时有道副对曰:「如我所见,不执文字,不离文字,而为道用。」
祖曰:「汝得吾皮。」
尼总持曰:「我今所解,如庆喜见阿【门人人人 】佛国,一见更不再见。」
祖曰:「汝得吾肉。」
道育曰:「四大本空,五阴非有,而我见处,无一法可得。」
祖曰:「汝得吾骨。」
最后慧可礼拜,依位而立。
祖曰:「汝得吾髓。」
乃顾慧可而告之曰:「昔如来以正法眼付迦叶大士,展转嘱累,而至于我。我今付汝,汝当护持。并授汝袈裟,以为法信。各有所表,宜可知矣。」
一花开五叶
祖曰:「内传法印,以契证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后代浇薄,疑虑竞生,云吾西天之人,言汝此方之子,凭何得法?以何证之?汝今受此衣法,却后难生,但出此衣并吾法偈,用以表明其化无碍。至吾灭后二百年,衣止不传,法周沙界。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说理者多,通理者少。潜符密证,千万有余。汝当阐扬,勿轻未悟。一念回机,便同本得。听吾偈曰: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太守杨衒之,早慕佛乘,问祖曰:「西天五印,师承为祖,其道如何?」
祖曰:「明佛心宗,行解相应,名之曰祖。」
又问:「此外如何?」
祖曰:「须明他心,知其今古,不厌有无。于法无取,不贤不愚,无迷无悟。若能是解,故称为祖。」
又曰:「弟子归心二宝亦有年矣,而智慧昏蒙,尚迷真理。适听师言,罔知攸措。愿师慈悲,开示宗旨。」
祖知恳到,即说偈曰:
   亦不睹恶而生嫌,亦不观善而勤措。
   亦不舍智而近愚,亦不抛迷而就悟。
   达大道兮过量,通佛心兮出度。
   不与凡圣同躔,超然名之曰祖。
衒之闻偈,悲喜交并。曰:「愿师久住世间,化导群有。」
祖曰:「吾即逝矣,不可久留。根性万差,多逢患难。」
衒之曰:「未审何人,弟子为师除得否?」
祖曰:「吾以传佛秘密,利益迷途,害彼自安,必无此理。」
衒之曰:「师若不言,何表通变观照之力?」
祖不获已,乃为谶曰:「江槎分玉浪,管炬开金锁。五口相共行,九十无彼我。」衒之闻语,莫究其端。默记于怀,礼辞而去。
达磨二入四行观序
令如是安心、如是发行、如是顺物、如是方便。此是大乘安心之法、令无错谬。如是安心者,壁观。如是发行者,四行。如是顺物者,防护讥嫌。如是方便者,遣其不着。此略序所由云尔。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文教,此即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之理入。行入谓四行,其余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报冤行,二随缘行,三无所求行,四称法行……。
——《达摩二入四行观》
礼拜者,当如是法也,必须理体内明,事随权变,理有行藏,会如是义,乃名依法。夫礼者敬也,拜者伏也,所谓恭敬真性屈伏无明,名为礼拜。若恶情永灭,善念恒存,虽不现相,名为礼拜,其相即法相也。世尊欲令世俗表谦下心,亦为礼拜,故须屈伏外身,示内恭敬,举外明内,性相相应,若复不行理法唯执外求,内则放纵瞋痴,常为恶业,外即空劳身相,诈现威仪,无惭于圣徒诳于凡,不免轮回,岂成功德?
——《达摩破相论》
长明灯者,即正觉心也,以觉明了,喻之为灯;是故一切求解脱者,以身为灯台,心为灯炷,增诸戒行,以为添油;智慧明达,喻如灯火,当燃如是真正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少林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