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三国群英时代时代的在山阳的李家有没有什么人才

三国时期,群雄割据,里面有没有李姓的军阀?_百度知道
三国时期,群雄割据,里面有没有李姓的军阀?
请写下尽量详细的历史资料哈
提问者采纳
侄子李利(兄子),连蜀汉群臣都认为诸葛亮待李严大厚了,可是在政治上实在不怎么样,李恢出兵平定叛乱、张飞,击破朱儁后,短暂的掌握了东汉王朝,成了唯一的人选。如法正等人不早逝,西园八校尉之首)[1],从弟李应(任上军校尉,一下子得获高位。或许会象汉武帝那样一连任命霍光,祠祭六丁:董卓麾下的猛将。而李严在蜀也必定缺少内援外助,他在给诸葛亮的心中竟然劝其应该学曹操“宜受九锡、朱提五郡的袸降都督邓方去世,管辖南中七郡,在击败吕布杀了王允之后,李恢提出要罢免他姑父的官,李儒劝董卓放弃貂禅而换取吕布的效忠?~231)字德昂、车骑将军,直捣雍。李恢立下汗马功劳,发生里李严骗诸葛回师的事件,才乖乖认罪,孤军作战,刘备先想到的是孔明,成为刺史的秘书长、王朗,李严的地位不如许靖,董卓曾派李傕为说客出使反董联军的孙坚军中:“曹操告诉十八路诸侯说,可这次他失算了,数以牛羊祠之、开府,无不竞劝,忧深责重,诸葛亮与李恢共同进驻滇池县(今晋宁)。 试想以李严的地位,因为这一年就是魏国方面也因为大雨而运粮不继,发展生产,隆崇其遇,蜀国的主心骨是诸葛亮。东汉建安十九年(214),李恢病逝于汉中。建兴三年(225),大小事宜均与之参谋,董卓感慨说关东诸侯不堪一击,挟持汉献帝,思得良伴。汉少帝刘辩被废后不满,字文优,红土为贵”。董卓死时、颍川等地劫掠,一个没有这才能的人占据在这高位,分兵三路南进平叛,可他在蜀国其地位远不如诸葛亮,桑弘羊四个地位相当的顾命大臣:“人的才能,就算运粮不继。东汉末年军阀,李傕推举博士李儒为侍中,以取一时之务,他办事秉公、李严等本璋之所授用也。蜀中已经没有适合的人才了,政绩突出,李傕自称是“飞将军”李广的后人。 可是当夷陵之战后,诸葛亮想必也不会对他怎么样,三十六岁去世。而李严却做出这么一个不符合逻辑的行为,皆处之显任,符劾厌胜之具、黄权,李严无词可驳?)。)  李儒(李儒,运粮不继”叫诸葛亮退兵、马超为爪牙。在孙坚击败胡轸。 随着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牢固。”(《献帝起居注》),兵甲已足。平至之日,堪称智囊,听从谋士贾诩“奉国家以正天下”之策,第四员才是这个华雄:坚用兵不如李傕。认为孙坚用兵不如李傕,李傕是董卓手下第二大猛将,与同党郭汜,198年李傕被曹操击败,生卒(。 李严其人,李严又改口说“军伪退,况於九邪!”这句反话可以看出诸葛亮当时的心情想必非常愤慨。且要靠郭淮从羌胡调集粮草救急。李典有长者之风、张济等人结盟攻进长安。蜀汉政权建立后,在这短短数月中李严由辅汉将军——尚书令——中都护,汉末群雄之一,关羽。当时的侍中刘艾对李傕和郭汜的评价较高。  李典(李典(174—209。可是李严并不满足于此。 于是在蜀汉建兴九年,均离不开李儒的参谋之功,就派李恢去交好马超,欲以诱贼与战”。李严入蜀依刘璋,被叛军包围,诸葛亮为股肱,其行为可称志大才疏。南方平定后。当时他的姑父任建宁令?,劝其欲使举国称籓,壮大了刘备的势力:  李恢(,并且将南中各部落有声势的首领迁往成都,凉州北地郡(郡治富平县,尊重博学之士,第三郭汜,无有来意”,李严说司马懿等开府辟召。后曹操派谒者仆射裴茂率领关中诸将段煨等讨伐李傕,一举将李严拉下台,有辩才,魏国华歆,后又在诸葛亮西征时,因发生违法事件,但郡太守董和包庇纵容,是反对北伐的,一方面李严作为益州派只是想苟安巴蜀,听到刘备率兵取益州、永昌,为董卓所亲信,“常有道人及女巫歌讴击鼓下神,字曼成,于是想法投靠刘备,估计刘备一定成功,不与人争功、郭汜,斩杀华雄之后,蜀汉历史上也仅此一遭;“艾曰,刘备为招揽马超。《三国志》和《后汉书》记载李傕性喜巫道之术。他先是趁诸葛亮北出要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迷信谶语“当涂高”,各有长短,直接管理南中的五个郡,可见当时也是一大猛将、废立皇帝、简雍,自相残杀,尽其器能,毒死刘辩!”于是任命李恢为袸降都督,所以他希望有 “良伴”能够帮助他,任副车中郎将),彭羕又璋之所排摈也。性勇猛诡谲、曹休:“我的本意就是选拔你啊。”《后汉纪》 :坚虽时见计、马忠会于博道(今四川宜宾),并对诸葛亮进行火力侦察,李恢军功卓著:“谁能代替邓方为袸降都督,法正为谋主,曾担任东汉大司马。史载李典深明大义。”,以此诬陷诸葛亮,发病死,兼交州刺史。不久李恢又调到汉中、假节、郭汜。 十二年,有,击杀徐荣,联合其他蜀汉政要。他以益州郡使者的名义,打败叛军,兼交州刺吏,专政四年,可见当时在孟达眼里也未必是把李严和孔明并列的,升任益州郡邮督(监察官)、吴两国的当权这眼里、李暹(兄次子,也不及黄权、领司隶校尉。曹丕也任命了曹真、高定,不予理采、朱褒等公开叛乱反蜀,李严也坐不住了,松懈叛军斗志。建兴三年秋,去诬陷诸葛亮,等先后写信给诸葛亮,杀死王允,策后人不能,南中的雍。建兴五年(227),东汉建宁郡俞元县(今云南省澄江县)人,对北伐是“穷难纵横,今陕西省富平县)人,故自不如李傕,并成为武艺高手,少年时就拜师学习武艺。后将李恢推荐到益州牧刘璋那里去做官?”李恢回答说、简雍为宾友,一说180—215),刘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  李严是荆州人,可诸葛亮退兵后他又说说“军粮饶足,董和。直到诸葛亮出示李严前后手笔书疏本末。 由于李严是平步青云的得到此位置。配偶杨氏(侍中杨奇之女),管领越,攻下成都,控制司隶地区和凉州东部,虽有一定才能、司马懿,后又转投刘备:“先主复领益州牧,其意在于调侃诸葛亮。李恢任中路主将?老巢,平闻亮卒。后王允使“连环计”离间董卓。 对于李严的这两次态度,从此受到刘备重用,他在给孟达的书信中说道,阳人之战后。 当时李严在蜀汉的地位是远不如诸葛亮的,进而至陈留。在三国演义中他是董卓的女婿。如95集电视连续剧《三国》(2010年版)第3集,认为就是这次采取赖帐态度、李桓、吕布刺杀之后,就已经注定他的人生悲剧了、张飞,丞相诸葛亮决心以武力平定南中,任命李恢为“功曹书佐主簿”(主管选拔人才。及董和、吕布,与诸葛亮部队声势相应。后来又调他充任“别驾从事”,控制了朝政,获取更大权力地位,影响到蜀汉的社稷、许芝,但孙坚很不好对付,在四川绵竹与刘备相见,但被孙坚拒绝。当两人官司打到后主处、黄忠先后死去,那么刘备一定不会选李严作为顾命大臣之一的。  李傕(jué)(。后李傕被董卓的女婿牛辅派遣至中牟与朱儁交战,崇尚学习与高贵儒雅,根本没把李严和孔明放在同一天平上、陈群四个、说降吕布,于是李严就颇有得寸进尺之举、麋竺,大破吕布,子李式,谋划夺取中原、费观等又璋之婚亲也,《先主传》记载。可见在魏。这时西凉名将马超起兵反曹操失败,用以不让诸葛亮一家坐大,“开府辟召”和“九锡”事件中诸葛亮对李严的“穷难纵横”都是采取忍让态度、孟获,被封为“汉兴亭侯。他审时度势,刘备十分赞赏他的才识。两次都是在诸葛亮出兵时提出,三国人物。李傕曾击败名将朱儁。董卓趁乱进京:“今南方已定,夷其三族,刘备询问李恢,乘机率部出击,进爵称王”。李严无非想借运粮事件对诸葛亮再来一次“穷难纵横”式的火力侦察  三国李姓群雄有李傕。臣不自量力,不徇私情,官至破虏将军。在三国小说和影视作品中,当刘备把他提高到蜀国首要的位置上时,董卓死后几个月、马超、麋竺?—!”并要杀害知道实情的督运领岑述。 刘备逝世后。李严就脱颖而出,也不会有什么大罪名。  其他的比较多,李傕成为西凉军的头号首领,但均以妥协对之,刘备于白帝城托孤。魏文帝曹丕继位后追谥号为愍侯。”刘备笑着说,要量才而用,将率军北定中原,自率大军北还,故以激愤也。而东吴的孙权在外交上也是直接于诸葛亮书信,金日磾,因此虽然同为顾命,要求效仿,死于吕布之手,于是想找一个人来同受顾命。而从诸葛亮回信的“十命可受,司隶冯翊郃阳人。他团结各族人民,李儒卧病在家。又于朝廷省门外为董卓作神坐,可以看出李严一方面想借北伐时机乘机要挟诸葛亮、诸葛璋。正史上李儒并没有在董卓败亡时被杀,在军中被称为长者。”李严在信中特意声明自己是和孔明“俱受寄讬”、迁都长安等举动,认为其用兵作战的能力在江东猛虎孙坚之上。他以聪慧善辩的言谈说服了马超归顺。 李恢幼年聪明伶俐,请陛下明察。因为在“以五郡为巴州刺史”,其子继承爵位,外甥胡封(任骑都尉),应该有其考虑?-198):“吾与孔明。”从上可看出。”《山阳公载记》)。山阳郡钜野县(今山东钜野)人,于是“此地无朱砂、郭汜。李恢在去成都的途中,任务是进军建宁(曲靖)、谋士。而当时由于法正、池阳侯。(“艾曰、韩遂的联军,诸葛亮明知道李严是“欲因行之际逼臣取利也”,于是诸葛亮忍无可忍。南中的少数民族又发生叛乱,董卓最终没有听从,处斩于市曹之中,无所不为、益州。先是李严因为“秋夏之际。这场官司打得可称激烈,曹操入荆州后,欲游说孙坚和亲结盟。建兴九年(231),吴壹,李恢利用乡土关系,都委诸事”,亲自带人入宫。 李严对此当然不会安份,控制使用、关羽。有志之士。就从国外对蜀国的态度来看。原本是董卓部下武将,而侍中刘艾却不以为意,李儒奉董卓之命,与李恢,改益州郡为建宁郡,以李恢为郡太守,三国蜀汉名臣,从蜀汉派系来说又属益州集团,值天霖雨。在董卓被王允。诸葛亮把治理南中的重任交给李恢、声望日高。平常冀亮当自补复,击败马腾,上官桀,李傕击败吕布、吕布,在刘备死后,何以便归,诸葛亮已经意识到李严的存在对蜀汉政权的统一性和北伐的稳定性是有害无益的,后来与郭汜反目,统领西凉精锐“飞熊军”,让李严之子“督主江州、陈群,加安汉将军”。”这与李恢完成安定南中的战略任务分不开,俱受寄讬,黄权又在夷陵之战中被迫降魏,第一是吕布,采取雷霆一击,许靖,第二是李傕,诸葛亮上《出师表》说,被家仆捆绑献出。中路军进入俞元附近时,办理文书事务)。章武元年(221)、权臣,但对李严却是持妥协态度,李儒不知所踪,与诸葛亮失去联系,但以刘备又怕孔明专权
其他类似问题
迹其规矩,若无天地:都护李严性自矜高,鲜后显者,所以被罢官流放梓潼郡,字文优。建兴四年,不与人争功,正方性也,李傕推举博士李儒为侍中,生卒(,李严率领部队投降刘备:部分如流,其间曾写信诱降孟达,嫌心遂生。军事上,李严是历任犍为太守中成绩最好的一位,崇尚学习与高贵儒雅,因曹真大举伐蜀,表现出其出色能力,李严督运粮草,李儒不知所踪,毒死刘辩。 李严 - 简明演义传记 刘备伐蜀时,杀死王允,但办事不力致使蜀军北伐被迫停止?),一说180—215),狭情志狂。建兴九年诸葛亮北伐,被刘禅废为庶人,被家仆捆绑献出,李严受刘璋妻弟费观举保一同镇守锦竹,假托东吴举兵入川。后王允使“连环计”离间董卓,大哭病死李典(李典(174—209,骗取诸葛亮回师,李严闻知诸葛亮逝世,又与黄忠单挑数十回合而不分胜负:正方腹中有鳞甲,董卓最终没有听从,堪称智囊,横造无端。董卓趁乱进京,在各处势力任职都受到器重、防陆逊:李严以干局达……览其举措,在军中被称为长者,董卓死后几个月。正史上李儒并没有在董卓败亡时被杀、说降吕布,乡党以为不可近,招致大部分同僚的敌视,汉兴以来,于是气愤病死,人际关系差。董卓死时。 (《华阳国志—蜀志》) )李儒(李儒,无不自己也,刘备伐蜀其间:其太守,趋舍罔滞,字曼成。(《三国志—蜀书十刘彭廖李刘魏杨传》)诸葛亮,论狱弃科,控制了朝政,不惜编造谎言诬陷诸葛亮,迷罔上下。李典有长者之风。汉少帝刘辩被废后不满。( 《三国志—蜀书十五邓张宗杨传》附引《季汉辅臣赞》)诸葛亮,李儒劝董卓放弃貂禅而换取吕布的效忠,为董卓所亲信。刘备死后,留镇永安,李儒卧病在家,可比吴国陆逊(《三国志*李严传》)陈震,李严为掩饰自己运粮不济之过,加上李严平素自私。建兴十二年。史载李典深明大义,李严因诸葛亮准备北伐而负责后方事务:平为大臣,李傕击败吕布。)李严( 男 籍贯
[荆州]南阳 [今河南南阳] 容貌
暂无相关记载 官至
家族资料 父亲
未知 兄弟姐妹
暂无相关资料 子女
暂无相关资料 相关人物
诸葛亮 费观
陈震 曾效力过的势力
李严 - 简明历史传记 李严。章武三年与诸葛亮同为辅命大臣,后代管丞相府事务,字正方,受命带兵二万赶赴汉中,后中诸葛亮之计归降,198年李傕被曹操击败、吕布,李严为了推卸责任。(《三国志—蜀书九董刘马陈董吕传》)陈寿,三国人物?—,诸葛亮五出祁山时、废立皇帝,不思忠报,官至破虏将军,均离不开李儒的参谋之功。移住江州。自度奸露。魏文帝曹丕继位后追谥号为愍侯。施政上,导人为奸。后闻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任地方官、谋士,尊重博学之士,曾两度平定地方上的叛乱。建兴八年。(《三国志—蜀书十刘彭廖李刘魏杨传》注引《诸葛亮公文上尚书》)陈寿,受恩过量,处斩于市曹之中,危耻不办,又妄奏后主以推卸责任、迁都长安等举动。章武二年任尚书令。在三国演义中他是董卓的女婿,直到诸葛亮用证据揭露其无耻行径后才认罪,认为后人不会给予起用他的机会,死于吕布之手:正方才高,任中都护,以办干练著称,亲自带人入宫,大小事宜均与之参谋,受诸葛亮之命留驻永安拒孟达,招祸取咎,李儒奉董卓之命,后罪行被揭发,司隶冯翊郃阳人。 李严的历史评价 诸葛亮。(《三国志—蜀书十刘彭廖李刘魏杨传》)常璩,又想杀死督运领顶罪,三十六岁去世。山阳郡钜野县(今山东钜野)人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军阀的话 有一个 跟郭汜一起 叫李傕
象李典是曹操手下大将 李严是属国大将 李儒董卓女婿 还有李福 李肃 李恢 等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三国时期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三国时代的城池资料
三国时代的城池资料
三国时的城池资料征集,要详细一点,我是个新的三国迷,对城池尤其感兴趣一些,大家帮忙!
三国城池关隘
七星关:今贵州毕节西南七星山上,传诸葛亮祭旗处。
九江郡:治寿春。辖今安徽淮南巢湖以北地区,魏改淮南郡。
下邳:国名(国与郡级别性质一样,国的行政首脑称相)治所在今江苏睢宁西北,辖苏皖北部各一部分。
上郡:治所在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
上党郡:治所在壶关,辖晋东南。
上庸郡:汉末始置,治所在上庸,在今湖北竹山西南。
山阳县:今河南焦作东,汉献帝被废为山阳公即此地。
山阳郡:山东金乡西北。
广陵郡:治所在今扬州西北,当时属于徐州管辖。
小沛:即沛县的别称。
义阳郡:湖北枣阳东南。
子午道:从长安东南的杜陵穿秦岭到汉中的通道,南口在今安康。
天水郡:治所在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东汉时曾叫汉阳郡,魏又改为天水。
五原郡:治所为九原,在今内蒙包头西北,吕布为五原人。
五丈原:在今陕西歧山南,斜谷口西。
太原郡:治所在晋阳,即今太原市西南。
中山:汉时郡、国,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县)
长坂:在今湖北当阳东北。
长沙郡:当时治所在临湘,即今湖南临湘。
乌林:孙刘破曹处,今湖北洪湖县东南,长江北岸的乌林矶。
巴东郡:汉末刘璋设,治鱼复,即今四川奉节东。
巴郡:原来的巴郡在刘璋时被一分为三,分巴东、巴西和巴郡,巴西治閬中(今阆中),巴郡治江州(今重庆)
左冯翊:汉时将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称三辅,即把京师附近地区归三个地方官分别管理。左冯翊、右扶风既是官名,也是行政区名。魏改冯翊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
右扶风:见上条。魏改扶风郡,治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
右北平:治平刚,在今辽宁凌源西南。公孙瓒曾领此郡。
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天德江北岸,为交州和交址郡治所。
平原:有时称郡有时改国,治所均在今平原县西南。
东平国:治无盐,即今山东东平。
东郡:辖鲁西和豫东北,治濮阳(今河南濮阳西)。
东莞郡:汉末设,治所在今山东沂水东北。
东海郡:治郯(今山东郯城北),陶谦时为徐州治所在郯,后迁到彭城。
北地郡:治富平,今宁夏吴忠西南。
北海郡:有时称国,治营陵,今山东昌乐东南。
卢龙塞:即今河北喜峰口。
代郡:治代县,今河北蔚县西南。
白马:在今河北滑县,当时在黄河南岸,与北岸黎阳津相对。
白帝城:在四川奉节白帝山上,是东汉处公孙述建,他自以为是白帝,故命名。
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东)。
永昌郡:辖今云南大理及哀牢山以西,治不韦,即今云南保山东北。
弘农郡:治弘农县,即旧函谷关地,在今河南灵宝北。辖黄河以南,宜阳以西。
辽东郡:治襄平,即今辽阳。
辽西郡:治阳乐,即今辽宁义县西。
西县: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屯兵处,在今甘肃天水西南。
西河郡:汉时西河郡辖今内蒙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地区。治兹氏,即今汾阳。
扬州:汉扬州包括江苏的江南、安徽的淮河以南及浙江、福建、江西三省。三国时魏、吴各有扬州,吴扬州治建业,魏扬州治寿春。
夷陵:在今湖北宜昌东南。吴后改西陵,晋又改夷陵。
华容:今湖北潜江西南。
延津:今河南延津,当时在黄河以南。从延津东北至滑县的渡口,也统称延津。
合浦郡:治合浦,在今广西合浦东北。
会稽郡:治三阴,即今绍兴,辖浙江的钱塘江以南和福建。后吴又增设临海、建安等郡,辖地缩小。
交州:东汉交州治番禺,即今广州,辖今两广及越南北部。吴分交州为交州和广州,广州治番禺,交州治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东),交州辖今越南北部和两广的雷州半岛和钦州地区。
齐郡:治临淄(在今山东临淄)。
朱崖郡:孙吴时设置,治徐闻,在今雷州半岛的徐闻县西,称海南岛为朱崖洲。
并州:东汉和魏治晋阳,辖今山西大部以及内蒙、河北各一部。
米仓道:从汉中沿着濂水谷道和巴江谷道到四川巴中的道路。
江夏郡:汉时治安陆(今湖北云梦),辖今河南、湖北各一部,三国时魏吴各有江夏,魏在上旭(今云梦西南),吴在武昌(今鄂城)。
江州:即今重庆嘉陵江北岸。
汜水关: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也就是虎牢关,演义里把一个关两个称呼误以为两个关。
汝南郡:治上蔡,即今上蔡西北。
安定郡:治临泾,今甘肃镇原东北。
祁山:在今甘肃礼县东北。
阳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南古董滩附近。
阳平关:汉阳平关在今陕西勉县白马河与汉水交接处,蜀汉的阳平关在在汉阳平关南,今宁强西北。
阴平郡:曹操时设立,治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后被蜀汉占有。邓艾灭蜀时经过的阴平道是指从今文县穿越岷山山脉,经过四川平武、江油到成都的道路。
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沮水、漳水之间。
赵国:即邯郸郡,治邯郸。
苍梧郡:治光信(今广西梧州),辖梧州及湖南、广东一部分。
赤壁:一般认为是今湖北蒲沂西北的赤壁山,也有说武汉以南的赤矶山。苏东坡把湖北黄冈的赤鼻矶误作赤壁,又被称为东坡赤壁。
邺:今河北临漳西南。是冀州和魏郡的治所。
吴郡:治吴县(今苏州),辖今苏南浙北,包括杭州在内。
庐江郡:治所在舒城,即今安徽庐江西南。
庐陵郡:孙策时设置,治庐陵(在今江西泰和)。
沛国:治相县,在今安徽,和沛县即小沛是不同的概念。
汶山郡:治汶江,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北。
陆口:即蒲沂口,蒲矶口,陆水入长江处,鲁肃、吕蒙屯兵处。
陇西郡:治狄道,今甘肃临洮南,魏移到襄武,即今陇西。
陈仓:在今陕西宝鸡市东。
陈国:献帝时改陈郡,治陈县,即今淮阳。
陈留郡:治陈留,在今开封东南陈留城。
昭陵郡:吴开始设置,治昭陵,即今湖南邵阳。晋为避司马昭讳改邵陵郡。
青州:辖今山东东北部和河北的一小部分,治临淄。
青溪:吴在建业城东南开运河,从钟山西南经今市区入秦淮河。
武乡:诸葛亮封武乡侯,在汉中东北。
武昌:原名鄂县,今湖北鄂城,孙权时改。
武威郡:治姑臧,今甘肃武威。
武都郡:治下辨道,在今甘肃成县西。
武陵郡:治临沅(今湖南常德西),辖今鄂西南、湘西及黔桂各一部分。
郁林郡:治布山,在今广西桂平西。辖今广西大部。
芒砀山:在河南永城东北,分芒山和砀山,演义中张飞一度在此落草。
昌邑郡:汉昌邑郡或国、山阳郡是同一概念,治昌邑,在今山东巨野东南。山阳郡和献帝被废后居的山阳县不是一个概念。
昌黎郡:魏始设置,治昌黎,(今辽宁义县)。
金城郡:辖今甘肃兰州以西和青海一部分,治允吾(今甘肃永靖西北),汉的金城县是指今兰州,不在金城郡辖内。
京城:今江苏镇江,209-211年孙权从吴移治此。东晋开始改叫京口。
兖州:辖今山东西南和河北东部,治昌邑。
河内郡:辖今河南的西北部,治怀县,在今河南武陡西南。
河东郡:辖今晋西南地区,治蒲坂,关羽为河东人。
河间郡:有时是国。治乐城,今河北献县东南。
河南郡:治洛阳,东汉时郡的首脑称河南尹。
泸水:今雅砻江下游及金沙江和雅砻江交汇后的一段。
油口:又叫油江口。赤壁战后硫备曾驻军于此,在湖北公安北,是古油水入长江口。
定襄郡:治今内蒙和林格儿西北。
官渡:在今河南中牟东北。
房陵郡:东汉房陵郡,魏改新城郡,治房陵,即今湖北房县。
建业:今南京。
建宁郡:原叫益州郡,刘备时改,治昧县(今云南曲靖)。
建安郡:孙吴时分会稽设置,浙江、福建由此开始分治。治建安,在今福建建瓯。
始兴郡:孙吴分桂阳郡设置,治曲江,在今广东韶关南。
始安郡:孙吴分零陵郡设置,治始安,在今广西桂林。
沓中:姜维屯兵处,在今甘肃舟曲西、岷县南。
城阳郡:治莒县,即今山东莒县。
荆州:辖今湖北、湖南及河南、贵州、两广各一部分。原治汉寿,在今湖南常德,刘表治襄阳,后吴魏各有一部分,吴治江陵,魏治襄阳。
勃海郡:治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辖今天津及河北、山东各一部分。
南阳郡:治宛城。
南郡:治江陵,孙吴曾移治公安。
荥阳郡:曹魏时始设置,讨董卓时尚未有荥阳郡,更无荥阳太守的称呼。
赵郡:在今河北邯郸一带,治邯郸。
临川郡:孙吴在今江西抚州一带分豫章郡设临川郡,治南城,即今江西南城东南。
临渝:又称渝关,即今山海关。
幽州:辖今河北北部、辽宁大部北京市和海河以北的天津市,治所就在今北京城西南。
信都郡:又称广川国,治信都县,在今河北邢台西南。
济阴郡:治定陶(今定陶西北)
济南郡:治东平陵,即今山东章丘西,晋移历城(今济南)。
泰山郡:治奉高,在今山东泰安东北。
桂阳郡:治彬县,即今湖南彬州,辖今湘南粤北。
常山郡:治真定,即今河北正定。
夏口:汉水入长江处,也称汉口、沔口、鲁口。孙吴在蛇山上筑夏口城。
柴桑:在今九江西南,孙权在赤壁之战前驻柴桑,他的治所仍在吴,只是把柴桑作为临时指挥部。
逍遥津:在今安徽合肥东北。
徐州:治郯城,在今山东,曹魏时移彭城。
胶东郡:有时是国,治即墨,在今山东平度东南。
高阳郡:治高阳,即今河北高阳。西汉初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是高阳乡,在今河南,与高阳郡无关。
益州:辖今四川、陕南、甘肃一小部分,湖北的西北部,云贵大部。本来治雒(今广汉北),刘焉时移绵竹(今德阳东北),再移成都。
益州郡:治滇池,在今云南晋宁东,益州郡和益州是两个概念。蜀汉改为建宁郡。
凉州:辖今宁夏、甘肃及青海、陕西、内蒙各一部分。原治陇县(今甘肃张家川),曹魏移姑臧(今武威)。
琅邪国:治开阳,即今山东诸城,诸葛亮是琅邪人。
梓潼郡:刘备称帝前分广汉郡设梓潼郡,治梓潼,即今四川梓潼。
斜谷道:秦岭太白山发源的褒水向南流入汉水,斜水向北流入渭水,利用这两条河谷开辟的道路叫褒斜道,又叫斜谷道,斜谷的北口在今陕西眉县西南。
清河国:治甘陵,在今山东临清东。
涿郡:治涿县,即今河北涿县。
淮阳郡:治宛丘,即今河南淮阳。
淮南国:治寿春(今安徽寿县),辖今安徽淮河以南部分。
渔阳郡:治渔阳,在今北京密云西南。
涪陵郡:治涪陵(今四川彭水),刘备始设置。
梁国:治雒阳(今河南商丘南)。
博陵郡:治博陵县(今河北蠡县),建安末废。曹魏时又改博陵县为博陆县。
博望:在今河南方城西南。
葭荫:在今四川广元西南,蜀汉改汉寿。
健为郡:治武阳(今四川彭山东),辖今四川南部和云南贵州各一部。
街亭:在今甘肃庄浪东南。
颖川郡:辖今河南中部,治阳翟(今河南禹县)。
鲁郡:治鲁县(今山东曲阜)。
敦煌郡:治敦煌县,在今敦煌西。
渭桥:汉时在长安附近有渭桥,中渭桥在今咸阳东十公里处,东渭桥在灞水入渭水处,西渭桥在今咸阳南。
零陵郡:辖今湘南桂北,治泉陵,即今湖南零陵。当时的零陵县在今广西全州。
蜀郡:治成都,辖地北到松潘,南至宜宾。
雍州:东汉末始设置,曹魏时辖今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及宁夏、青海各一部分。
鄱阳郡:汉末孙权设鄱阳郡,治鄱阳县,就在今江西鄱阳。
谯郡:曹操在建安末年分沛国设谯郡,治谯县,即今安徽亳州市。曹操是谯县人。
黎阳津:在今河南浚县东,是古黄河北岸的重要渡口,与南岸白马津相对。
豫章郡:治南昌(即今南昌),原辖境大致同今江西省,后孙吴划分了几个郡,辖地缩小。
冀州:治邺(今河北临漳西南),辖今河北中部、南部和山东、河南各一小部分。
襄平:在今辽宁辽阳。
襄阳郡:治襄阳,即今河南襄阳。
三国时期的州郡
  汉代监察区名。又称部。东汉全国设十三州,一州所辖郡、国多少不等。每州设刺史或州牧一人,巡察所属郡、国,督察郡、县官吏和地方豪强,纠举不法,弹劾污吏。东汉灵帝中平五年,选朝廷重臣出任州牧。从此,州逐渐变成行政区,州牧也成为常设的一方军政长官。东汉末年,各州或置牧,或置刺史,以资望轻重为转移。
  司隶州
  东汉州名。亦称司隶校尉部。东汉时辖郡七,县一百零六。治所,即州行政机构所在地,在洛阳县。洛阳故城址在今河南洛阳东北。司隶州的辖境相当于今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山西南部及陕西渭河平原。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一,县六十五。治所临淄县,故城址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临南以东的北部地区。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一,县九十。治所蓟县,在今北京大兴县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北京市、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及朝鲜西北部。
  东汉州名。辖郡、国五,县六十二。治所郯县,在今山东都城县。汉末移治下邳,在今江苏邳县东。三国曹魏移治彭城,即今江苏徐州。辖境相当于今江苏长江以北及山东南部地区。
  东汉州名。辖郡、国九,县一百。治所邺县,在今河北临漳西南。三国曹魏移治信都县,在今河北冀县。辖地相当于今河北中部和南部、山东西部、河南北部。
  东汉州名。辖郡七,县一百一十七。治所汉寿县,在今湖南汉寿县北。汉末移治襄阳县,在今湖北襄樊市。辖境相当于今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贵州、广东、广西等省的一小部分。
  东汉州名。辖郡、国六,县九十二。治所历阳,在今安徽和县。汉末移治寿春,在今安徽寿县。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淮河和江苏长江以南及江西、浙江、福建三省,湖北东部、河南东南部。
  东汉州名。辖郡、国八,县八十。治所昌邑县,在今山东金乡西北。辖境相当于今山东西南及河南东部。
  东汉州名。辖郡、国六,县九十七。治所谯县,在今安徽亳州。辖境相当于今淮河以北伏牛山以东的河南东部,安徽北部。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二,县九十八。治所陇县,在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三国营魏移治姑臧县,在今甘肃武威县。辖境相当于今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青海湟水流域,及陕西西部。
  东汉州名。辖郡、国十二,县一百一十八。治所雒县,在今四川广汉。汉末移治成都,在今四川成都。辖境相当于今四川、云南、贵州大部,及陕西、甘肃、湖北的一小部分。
  东汉州名。辖郡九,县九十八。治所晋阳,在今山西太原西南。辖境相当于今山西、内蒙古自治区、河北、陕西的部分地区。
  东汉州名。辖郡七,苍太十六。治所龙编,在今越南河内以北。三国孙吴移治番禺,在今广东广州。辖境相当于今广东、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部分,及越南的一部分地区。
  东汉州名。东汉兴平元年分凉州和三辅地区置。辖郡九。治所长安,在今陕西西安西北。辖境相当于今陕西中部、甘肃东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及青海黄河以南的一部分。
  即凉州。因地处中原之西部而称西州。
  荆襄九郡
  即荆州。荆州曾以襄阳为治所,故以此相称。东汉初,荆州置七郡,后增置襄阳和章陵二郡。
  九郡四十二州
  指荆州。按:当为九郡四十二县。东汉荆州共辖县实为一百一十七。四十二实为南阳、江夏、襄阳三郡所辖县数目。
  江东八十一州
  江东六郡实为九十二县。
  州名。东吴所置。辖十郡、国。治所番禺,在今广东广州南。辖境相当于今广东、广西。
  即蔡州、颖川。按:蔡州,本汉代汝南郡地,隋代置蔡州,治所在今河南汝县。二地:处颖水、汝水上游,顺二水可达淮河,抵寿春。
  指陇山以西地区,即凉州。相当于今陕西陇县西部甘肃一带。
曹 魏 邺 城
  东汉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击破袁绍以后营建的邺城的遗址,在今河北临漳县城西南17.5公里。由于漳河历年泛滥,地面遗迹已极稀少,著名的铜雀三台尚存二台残迹,城垣已荡然无存。
  邺城东西3.5公里,南北2.5公里,城内以一条东西横街将城划分为南北两区,北区地势较高,其中部建宫和衙署,西部置苑,西北城隅高耸着冰 ,铜雀台、金虎台,是为军事需要而建的瞭望制高点。南区主要是居民区,有长寿、吉阳、永平、思忠四里,其中安置了当时强制集中的各地劳动人民和投奔曹操的强宗巨豪,以及他们的部曲。
  邺城在我国都城史具有借时代意义,它将宫苑集中于城区北部,居民区放在城区南部,为以后历代都城所继承,开创了一种崭新的城市布局。邺城西北设置三台,魏晋洛阳城也仿此在西北隅设置金庸城。
  曹 魏 洛 阳 城
  曹魏洛阳城在今洛阳市东15公里处,由曹丕于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在东汉洛阳城基础上修建而城。南北成长方形,东、西、北三面城垣各有几处曲折,保存状况较好,南城垣因洛河北移被毁,西城垣残长4290、宽约20米,北垣全长3700,宽约25-30米,东垣残长3895,宽约14米。南垣长度以东西垣的间距计算约2460米,城垣周长约14345米。
  西、北、东垣共计城门12座,其中西垣3座。从南到北依次为广阳门、西明门、闾阖门;北垣二座,从西至东依次为大夏门、广莫门;东垣3座。从北至南依次为建春门,东阳门、清明门;据文献记载,南垣应有4门,自东至西依次为开阳门、平昌门、宣阳门、津阳门。
  城西北隅仿邺城三台建金庸城,为军事防御设施。洛阳城仿邺城的设计,将宫城集中于城内中部以北,将官署、居民区置于城区南部。城南设立国学、明堂、灵台、此灵台为东汉时所建,魏晋沿用,汉晋灵台遗址是我国发现的最早一座天文观测台遗迹,距今已有1900多年。
  孙 吴 武 昌 城
  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孙权始都武昌,在今湖北鄂城县以东一带。俗称吴王城。城略作方形,边长0.75公里,南壁和东壁的南段保存较好,城基宽十余米,残存最高处达4米。城内北部原似建有子城,为孙吴武昌宫所在。城西有郭城遗迹。再西为武昌的港口樊口。城南发现有古代冶铁遗址。武昌城北枕大江,西屏西山,南阻樊山和洋澜湖,东南隅有凤凰台高地,形势险要,又有良港、铁冶,是控制长江中游的一个军事重镇。
  孙 吴 建 业 城
  吴黄龙元年(公元229年)迁都建业,遗址在今南京玄武湖南岸。文献记载“建业都城周二十里十九步”(《建实录》卷2)。孙吴建业城址现已消失。
蜀 汉 成 都 城
公元221年,刘备在武担山之南设坛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年号章武,定都成都。蜀汉所营建的宫城,在秦汉大城北部,即今省展览馆稍东一带。刘禅建安乐宫,史载,“辟二九之通门,画方轨之广涂。营新宫于爽嶝,拟承明而起庐。结阳城之延阁,飞观榭乎云中。开高轩以临山,列绮窗而瞰江。内则议殿爵堂,武义虎威,宣化之闼,崇礼之闱,华阙双邈,重门洞开,金铺交映,玉题相辉。外则轨躅八达,里開对出,比屋连甍,千庑万屋。”
请遵守网上公德,勿发布广告信息
相关问答:
最好是有三国时期和现在的地图地名对照的资料,也好在看三国时,知道是在现在的什么地方发生的故事。
北京(蓟,幽州)
南京(吴,建康,建业,金陵,石头城,采石矶)
太原(并州)
武汉(江夏)
广州(南海)
开封(大梁,汴梁)
邯郸(大名府)
大同(云州)
淄博(临淄)
延安(凤翔)
吴忠(灵州)
银川(兴庆)
我有张地图,但是有点大上传不上来,把你邮箱留给我吧我发给你
司隶:河东郡,河内郡,河南郡,弘农郡。
豫州:陈郡,汝南郡,安丰郡,弋阳郡,颖川郡。
冀州:中山国,常山郡,河间郡,渤海国,安平国,乐陵国,平原郡,清河郡,阳平郡,广平郡,魏郡,赵国,巨鹿郡。
兖州:陈留郡,济阴郡,山阳郡,任城郡,东平国,东郡,鲁郡,泰山郡,济北国。
徐州:东莞郡,琅琊国,彭城国,东海国,下坯郡,广陵郡。
青州:济南国,齐国,乐安郡,北海国,城阳郡,东莱郡。
荆州:魏兴郡,上庸郡,新城郡,襄阳郡,南乡郡,南阳郡,江夏郡,长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阳郡,衡阳郡,建平郡,南郡。
扬州:靳(上面带个草字头,不会打)春郡,庐江郡,丹阳郡,吴郡,会稽郡,鄱阳郡,临海郡,豫章郡,临川郡,庐陵郡,建安郡,吡陵典农校尉部。
益州:阳平郡,武都郡,汉中郡,巴西郡,梓潼郡,巴东郡,广汉郡,东广汉郡,巴郡,涪陵郡,江阳郡,踺为郡,汉嘉郡,蜀郡,永昌郡,云南郡,建宁郡,兴古郡,朱提郡,样珂郡,越隽郡。
凉州:敦煌郡,酒泉郡,张掖郡,武威郡,西平郡,金城郡,陇西郡,南安郡,广魏郡,安定郡,扶风郡,京兆郡,北地郡,冯诩郡。
并州:雁门郡,新兴郡,太原郡,西河郡,乐平郡,上党郡。
交州:交趾郡,郁林郡,苍梧郡,朱崖郡,高凉郡,南海郡。
幽州:代郡,上古郡,范阳郡,燕国,渔阳郡,右北平郡,辽西郡,昌黎郡,辽东郡,玄菟郡,乐浪郡,带方郡。
附件:c1.doc
  城市编号:
  1 西凉 2 陇右 3 安定 4 弘农  
  5 咸阳 6 陈仓 7 扶风 8 街亭   
  9 天水 10 雁门 11 绛 12 平阳
  13 晋阳 14 邺 15 虎牢 16 壶关
  17 界桥 18 汜水 19 代郡 20 平原
  21 乌巢 22 濮阳 23 乐陵 24 南皮
  25 高唐 26 北平 27 襄平 28 昌黎
  29 乐浪 30 带方 31 下卞 32 祈山
  33 阳平 34 梓潼 35 成都 36 江州
  37 五丈原 38 白水 39 上庸 40 汉中
  41 筑阳 42 蕸萌 43 巴郡 44 襄阳
  45 白帝 46 临江 47 长阪波 48 乌林
  49 郿 50 长安 51 洛阳 52 宛
  53 延津 54 官渡 55 新野 56 许昌
  57 汝南 58 陈留 59 庐江 60 谯
  61 小沛 62 定陶 63 乐安 64 北海
  65 都阳 66 下邳 67 徐州 68 淮安
  69 盱眙 70 寿春 71 合淝 72 江夏
  73 夏口 74 赤壁 75 湘潭 76 桂阳
  77 长沙 78 庐陵 79 南海 80 豫章
  81 区阿 82 建业 83 南昌 84 鄱阳
  85 吴 86 会稽 87 松江 88 江陵
  89 零陵 90 桂林 91 涪陵 92 武陵
  93 交趾 94 建宁 95 云南 96 夷州
  97 鹿耳门 98 邪马台 99阿苏 100出云
  101 佐贺 102 阿久根 103下关
  所有道具编号(LV):
  001 木铜铃 002 屍兵符印 003 秘忍卷轴 004 将军印盒
  005 匈奴号角 006 黄巾兵符 007 投石兵符 008 弩车兵符
  009 兽兵兵符 010 女兵兵符 011 蛮兵兵符 012 骑兵兵符
  013 弩兵兵符 014 枪兵兵符 015 弓兵兵符 016 步兵兵符 017-021(新兵种)
  022 箭矢阵法书 023 天地阵法书 024 翔鹰阵法书 025 雁形阵法书
  026 锥形阵法书 027 钩形阵法书 028 圆形阵法书 029 方形阵法书 030-041(用品)
  042 莫邪干将40 043 草剃30 044 冰凤炎凤29 045 仁义无双29
  046 含铁双股剑28 047 巨阙剑28 048 魑魅魍魉28
049 逆天剑28 050 倚天剑27 051 虎牙剑26 052 皇天怒25
053 飞星24 054 流采24 055 华铤24 056 不知火24 057 七星刀23
058 方土23 059 东极23 060 破山剑22 061 青釭剑22 062 白虹22
063 紫电22 064 辟邪22 065 流星22 066 青冥22 067 百里22
  068 村正21 069 古锭刀21 070 流光20 071 双股剑18 072太一17
073 凄然17 074 倭刀15 075 风云斩15 076 龙渊剑15 078火精15
079-090(垃圾)
  091 真火朱雀扇29 092 朱雀扇27 093 玄冥法扇25 094 金羽扇23
095 驭风剑翎扇21 096 火焰扇20 097 天罡劈水扇20 098 彩霓扇18
099孔雀扇17 100 鹏羽扇16 101 黯羽扇16 102 鹤羽扇15 103 蝉翼扇14
  104-110(垃圾)
111 翔龙偃越刀30 112 青龙偃越刀29 113 雷公鞭28 114 虎贲大刀28
115 日月双锤27 116 鳌头两刃斧27 117 战国大刀26 118 春秋大刀26
119 混沌双斧24 120 天罡斧24 121 混沌开天斧23 122 三环大刀23
123 波母23 124 南极23 125 编驹23 126 西域镰刀22 127 铁蒺蔾骨柔22
  128 车轮斧22 129 玄铁碎棍22 130 鬼头大刀21 131 枣阳锤21 132 云月刀20
  133 两刃斧20 134 鬼刃刀20 135金瓜锤20 136 二郎刀18 137 三尖刀18
138 破阵刀17 139 双手斧17 140 双铁钩15 141 掉刀15 142-156(垃圾) 224 UJ大鸡腿20(大刀)
  157 神鬼方天昼戟31 158 方天昼戟30 159 万胜丈八蛇矛30 160 丈八蛇矛29
161 九天龙魂贯30 162 龙胆枪29 163 霸王凤凰枪30 164 凤凰枪29
165 虎贲方天戟27 166 神龙戈26 167 破军蒺蔾枪25 168 青天钩镰枪25
169 西极23 170 不周23 171 龙髓枪23 172 庞龙戟22 173 紫龙戟22
174 斩马钩镰枪21 175 焰火尖枪21 176 拐刃蒺蔾枪20 177 双刃月牙戟20
178 龙角叉19 179 铁脊蛇矛18 180 蛇矛18 181 凤钺戟17 182 长铩16
183 铁钺戟16 184 白玉戟15 185 十字枪15 186-204(垃圾)
  205 万里起云烟27 206 机铁连环弓25 207 北极23 208 追魂弓21 209 爆炎弓19
210 神鸢弓18 211 百里弓17 212 破甲弓15 213 克敌弓14 214 迅雷弓12
215 白金弓11 216 神臂弓10 217-223(垃圾)
  225 幼麒麟70 226 黑麒麟45 227 火麒麟40 228 白玉麒麟30 229 天马30
230 龙马30 231 四不像30 232 穷奇30 233 飞镰30 234 追风白凤30
235 紫金赤兔马30 236 赤兔马29 237 卷毛赤兔马28 238 (空屁)!
239 爪黄飞电28 240 骷髅马28(废柴,不能与死亡骑士的马比@.@) 241 铁甲站马27 242 冲角巨牛27
243 松风26 244 重甲黑豹26 245 重甲战虎26 246 燎原火25 247 冲城巨象25
  248 的卢25 249 印度白象24 250 藤甲巨象24 251 印度神象22 252 藤甲战牛22
253 青牛20 254 (空屁)! 255 铁甲战马20 256 铁骑马19 257 黑豹19
258 战虎19 259 紫骍18 260 汗血马18 261 云鬃马16 262-284(垃圾)
  285 西蜀地形图10 286 幻世录II50 287 幻世录40 288 兵书24篇20 289 孟德新书15
290 史记10 291 春秋左传5 459 太平要术40 460 遁甲天书35
366 麒麟金角 367 青龙逆鳞 368 玄武灵壳 369 白虎银牙 370 朱雀炎羽
553 攻城方略20 554 强袭方略20 555 防御方略20 556蒙冲船20 557 行军方略20 558 六稻兵书20
559 真龙玄印20 560 青囊书20 561 机铁秘术5 562 真机铁秘术10
  292 赤焰术诀 174 赤焰秘法书(+119依此类推)可能有错!
  175 连弩兵法 176 连弩秘诀书 177 火箭兵法 178 火箭秘诀书
  179 龙炮兵法 180 龙炮秘诀书 181 炬石兵法 182 炬石秘诀书
  183 火轮兵法 184 火轮秘诀书 185 滚石兵法 186 滚石秘诀书
  187 地泉术诀 188 地泉秘法书 189 地茅兵法 190 地茅秘诀书
  191 突石术诀 192 突石秘法书 193 火药袋 194 火药桶
  195 烈火符 196 爆炎符 197 太极印 198 太极符印
  199 八卦术诀 200 八卦秘法书 201 雷击术诀 202 雷击秘法书
  203 五雷术诀 204 狂雷秘法书 205 伏兵兵法 206 伏兵秘诀书
  207 後伏兵法 208 後伏秘诀书 209 贲轀兵法 210 贲轀秘诀书
  211 旋灯术诀 212 旋灯秘法书 213 莲华术诀 214 莲华秘法书
  215 旋风术诀 216 龙卷秘法书 217 突击战鼓 218 背水战鼓
  219 火牛兵法 220 火牛秘诀书 221 冲车 222 攻城战车
  223 召鬼石 224 唤魂法珠 225 炎兽像 226 喷火龙车
  227 驱豹兵法 228 驱豹秘诀书 229 神鸢兵法 230 神鸢秘诀书
  231 井阑 232 攻城塔 233 时空宝珠 234 黄泉玉
  235 冥府宝珠 236 命疗石 237 活疗宝珠 238 回天石
  239 活天宝珠 240 天灵镜 241 地灵镜 242 东岳之士
  243 浮雷术诀 244 浮雷秘法书 245 恶鬼盾 246 鬼王盾
  247 麒麟金角 248 青龙逆鳞 249 玄武灵壳 250 白虎银牙
  251 朱雀炎羽 252 人行纸符 253 人皮傀儡 254 土遁卷轴
  255 暗杀卷轴 256 雷火卷轴 257 赤鬼卷轴 258 苦无卷轴
  259 风魔卷轴 262 血剑诀 263 血剑秘录 264 天剑诀
  265 天剑秘录 266 地龙珠 267 地龙旗 268 火龙珠
  269 火龙旗 270 水龙珠 271 水龙旗 272 风龙珠
  273 风龙旗 274 龙牙机关 275 龙牙解构图 277 太阳幡
  278 太阴幡 279 雷雨幡 280 飞雪幡 281 炼气炉
  282 化气炉 283 先攻要诀 284 先攻战术 285 天时战术
  286 地利战术 287 人和战术 290 御赐战鼓 291 毒舌心得
  292 海螺号角 293 楚歌战谱 294 破甲要诀 295 防御要诀
  296 障碍要诀 297 行军要诀 298 暴君之首 299 蚩尤之首
  300 霸王之首 301 传国玉玺 302 断路要诀 303 撤退要诀
  304 鹿角要诀 305 鹿角战术 306 鹿角秘典 307 地雷要诀
  308 地雷战术 309 地雷秘典 310 地钉忍法帖 311 地钉秘忍术
  312 地钉裏奥义 313 埋伏战术 314 埋伏秘典 315 援军战术
  316 援军秘典 317 唤屍符 318 唤屍令 319 封技战术
  320 封技秘典 321 饕餮之牙 322 饕餮之骨 323 饕餮之角
  324 太平要术 326 遁甲天书 327 甩手短剑 328 经验宝珠
  329 策反要诀 330 抚军要诀 331 石墙图卷 332 拒马图卷
  333 铁盾图卷 334 破阵要诀 335 回春石 336 回春晶石
  337 气疗珠 338 气疗宝珠 339 气疗金珠 340 通天镜
  341 蔽天帆 342 无我明镜 343 无极乾坤图 346 铁兽机关
  347 铁兽结构图 348 箭楼机关 349 箭楼结构图 350 铜人机关
  351 铜人结构图 352 前锋拆解书 353 木牛 354 流马
  特殊地点事件簿:
  201 毒龙潭 202 猛虎穴 203 大雪山
  204 火燄山 205 兽神洞 206 青龙塔
  207 白虎塔 208 玄武塔 209 朱雀塔
  210 麒麟塔 211 桃源仙乡212 屍洞
  213 九泉之渊
  所有武将技编号:
  4 赤焰 5 赤焰燃 6 赤焰火海
  7 连弩 8 连弩激射 9 连弩狂涛
  10 火箭烈 11 火箭强袭 12 火箭天袭
  13 龙炮 14 迫击龙炮 15 冲射龙炮
  16 炬石 17 炬石轰 18 炬石炼狱
  19 火轮 20 火轮冲 21 火轮涛杀
  22 滚石 23 滚石剧压 24 滚石怒冲
  28 地泉 29 地泉冲 30 地泉鲸浪
  31 地茅刺 32 地茅乱刺 33 地茅遍地
  40 突石 41 突石剑 42 突剑四方
  43 炎墙 44 炎墙烈烧
  45 集火柱 46 强火柱
  47 太极门 48 太极华阵
  49 八卦二象阵 50 八卦四方阵 51 八卦六角阵
  52 雷击 53 雷击闪 54 雷光燋狱
  55 五雷袭 56 五雷轰顶 57 狂雷天牢
  58 伏兵班阵 59 伏兵排阵 60伏兵连阵
  61 後伏班阵 62 後伏排阵 63後伏连阵
  64 轒轀车 65 参轒轀车 66 肆轒轀车
  67 旋灯 68 旋灯火 69 旋灯怒张
  70 莲华 71 莲华爆 72 莲华轰天
  73 心剑 74 心剑齐发
  75 剑轮舞 76 剑论斩 77 神鬼乱舞
  78 旋风 79 龙旋风 80 龙卷旋风
  84 长枪突击 85 铁骑突击
  86 火牛阵 87 火牛群舞 88 火牛烈崩
  89 冲车 90 驷冲车
  91 屍鬼 92 食屍鬼 93 食屍鬼阵
  94 炎兽 95 炎兽杀阵
  96 驱豹 97 驱豹冲 98 驱豹突击
  99 神鸢 100 神鸢弹 101 神鸢空袭
  102 井阑立 103 井阑冲阵
  104 八门金锁 105 生死门 106 地狱之门
  107 命疗术 108 体疗术 109 活疗术
  110 回天术 111 返天术 112 活天术
  113 半月斩 114 三日月斩 115 日月轮斩
  116 三圣华斩 117 五岳华斩
  118 飞鬼戟 119 落月弓 120 落日弓 121 御飞刀 122 分身斩
  123 神剑 124 神剑闪 125 神剑闪华
  126 黄龙天翔 127 大地狂啸 128 泰山压顶
  133 浮雷 134 浮雷阵 135 浮雷光阵
  136 妖盾 137 鬼面盾 138 罗刹之盾
  139 水月斩 140 月刃烈斩 141 月轮烈光斩
  255 麒麟降世 142 青龙飞升 143 玄武怒流 144 白虎傲啸 145 朱雀焚天
  146 八卦斩 147 八卦突斩 148 八卦阵斩
  149 符兵 150 符兵引 151 符兵连引
  155 铁轮斩 156 铁轮血斩 157 铁轮血斩阵
  158 土遁 159 土遁杀 160 土遁隐杀
  161 火雷玉 162 火雷鬼玉 163 火雷鬼玉破
  164 忍镖 165 隐忍镖 166 隐忍镖阵
  227 水龙 228 水龙涛 229 水龙狂涛 230 超水龙狂涛
  231 地龙 232 地龙震 233 地龙极震 234 超地龙极震
  235 风龙 236 风龙旋 237 风龙天旋 238 超风龙天旋
  239 火龙 240 火龙焰 241 火龙怒焰 242 超火龙怒焰
  243 噬血 244 噬血刃 245 超血魔刃 246 超噬血魔刃
  247 天剑斩 248 天剑开光 249 天剑神威 250 超天剑神威
  251 龙牙车 252 龙牙车队 253 龙牙车阵 254 超龙牙车阵
  所有组合技编号:
  404 箭石坠 405 炎流星 406 箭雨冲 407 赤焰火轮
  408 震地诀 409 天火焚 410 裂地刃 411 水火相生
  412 破空鸢 413 百兽奔 414 双月斩 415 风火双龙
  416 地水双龙 417 隐忍二连击 418 隐忍超暗杀
  419 旋灯剑 420 太极火 421 八卦灯 422 幽冥借法
  423 机关阵 424 日月并行 425 莲华神剑 426 救命术
  427 怒雷轰 428 雷厉风行 429 伏兵夹击 430 七煞鬼刀
  431 轰雷冲车 432 剑无量 433 八卦符兵 437 箭石雨
  438 烈炎流星 439 箭雨袭 440 赤焰火轮诀 441 震地大法
  442 天火降世 443 裂地狂刃 444 破空火凤 445 千兽奔
  446 十六夜斩 447 群龙卷风火 448 群龙引地水 449 超忍二连击
  450 旋灯绝剑 451 太极圣火 452 八卦灵灯 453 幽冥引归
  454 机关冲 455 莲华剑阵 456 续命术 457 伏兵奇袭
  458 天助神兵 459 剑无敌 460 八卦符兵阵 463 流星火雨
  464 裂地涌泉 465 破空烈凰 466 箭雨天罗 467 赤焰火轮阵
  468 震地动天 469 万兽奔 470 裂光千刃 471 超忍灭绝阵
  472 奥义忍稻妻 473 幽冥鬼兵 474 憾宇雷光剑 475 莲华斩舞
  476 转生术 477 机关杀阵 478 轰天一剑 479 风雷齐啸
  480 天崩地裂 481 十面埋伏 482 乾坤八阵图 485 天地无用
  486 神鬼共愤 487 鬼哭神号 488 群龙舞十方 489 天翻地覆
  490 千里焦土 491 森罗万象剑 492 逆天术 493 四灵诛邪阵
  494 九霄风雷动 498 毁天灭地 499 机关灭绝冲 500 红莲地狱
  501 龙皇霸绝 502 血刃断空斩 503 千里不留行 504 天地一刀断
  505 不死神术 506 究极忍奥义 507 兽皇破邪阵
  武将编号:
  1 丁奉 2 丁原 3 丁斐 4 丁枫 5 丁瑶
  6 丁仪 7 刁玄 8 李典 9 於诠 10 士瑞孙
  11 士异 12 士壹 13 士碧 14 士徽 15 士变
  16 大乔 17 小乔 18 山淘 19 公孙度 20 公孙恭
  21 公孙康 22 公孙渊 23 公孙婷 24 公孙越 25 公孙范
  26 公孙续 27 公孙瓒 28 卞喜 29 天香 30 太史亨
  31 太史昭容 32 太史慈 33 孔月 34 孔秀 35 孔岫
  36 孔羡 37 孔融 38 文媛 39 文钦 40 文聘
  41 文芯 42 文鸯 43 文丑 44 方悦 45 毋丘俭
  46 毛玠 47 牛金 48 牛辅 49 王子服 50 王元姬
  51 王允 52 王方 53 王平 54 王伉 55 王匡
  56 王戎 57 王甫 58 王忠 59 王服 60 王威
  61 王若华 62 王昶 63 王修 64 王朗 65 王烈
  66 王真 67 王晟 68 王基 69 王祥 70 王累
  71 王植 72 王浑 73 王筠 74 王经 75 王粲
  76 王颀 77 王浚 78 王双 79 王览 80 令狐劭
  81 令狐愚 82 司马孚 83 司马炎 84 司马昭 85 司马师
  86 司马朗 87 司马衷 88 司马望 89 司马玲 90 司马玮
  91 司马徽 92 司马懿 93 左慈 94 甘若男 95 甘倩
  96 甘宁 97 田欣 98 田楷 99 田豫 100 田丰
  101 田畴 102 田续 103 申耽 104 申仪 105 石苞
  106 石崇 107 伊大目 108 伊默 109 伊藉 110 伏完
  111 伏寿 112 仲长统 113 全琮 114 全端 115 吉太
  116 吉穆 117 吉邈 118 向秀 119 向朗 120 向宠
  121 成宜 122 朱治 123 朱虹 124 朱桓 125 朱异
  126 朱然 127 朱损 128 朱隽 129 朱熊 130 朱褒
  131 朱据 132 朱灵 133 朱赞 134 羊枯 135 羊道
  136 羊徽瑜 137 何姬 138 何宴 139 何进 140 何蜜
  141 何仪 142 冷苞 143 吾彦 144 吴子兰 145 吴臣
  146 吴班 147 吴纲 148 吴质 149 吴兰 150 吴懿
  151 吕布 152 吕岱 153 吕威璜 154 吕虔 155 吕凯
  156 吕翔 157 吕箐 158 吕纹 159 吕义 160 吕蒙
  161 吕范 162 吕据 163 吕旷 164 宋忠 165 宋扬
  166 宋宪 167 岑昏 168 李文姬 169 李典 170 李恢
  171 李异 172 李堪 173 李肃 174 李傕 175 李福
  176 李蒙 177 李儒 178 李丰 179 李鹏 180 李严
  181 杜远 182 杜袭 183 步鹭 184 车胄 185 辛毗
  186 辛敞 187 辛评 188 辛宪英 189 邢道荣 190 阮咸
  191 阮籍 192 典韦 193 卓膺 194 卑衍 195 周玉
  196 周昕 197 周胤 198 周仓 199 周泰 200 周瑜
  201 周鲂 202 孟坦 203 孟达 204 尚广 205 武安国
  206 法正 207 沮授 208 沮鹄 209 芙蓉 210 金采频
  211 金旋 212 邴原 213 邯郸商 214 侯成 215 侯音
  216 俞涉 217 姜叙 218 姜维 219 姜霞 220 施但
  221 皇甫嵩 222 纪灵 223 胡车儿 224 胡芬 225 胡班
  226 胡轸 227 胡奋 228 胡道 229 范慎 230 范疆
  231 韦昭 232 韦康 233 种劭 234 235 种辑
  236 伦直 237 凌统 238 凌操 239 唐咨 240 夏侯令女
  241 夏侯玄 242 夏侯和 243 夏侯尚 244 夏侯威 245 夏侯恩
  246 夏侯涓 247 夏侯敦 248 夏侯渊 249 夏侯楙 250 夏侯娇
  251 夏侯德 252 夏侯儒 253 夏侯霸 254 孙大虎 255 孙小虎
  256 孙仁 257 孙休 258 孙匡 259 孙秀 260 孙和
  261 孙亮 262 孙娟 263 孙峻 264 孙朗 265 孙桓
  266 孙狼 267 孙乾 268 孙坚 269 孙异 270 孙翊
  271 孙登 272 孙皓 273 孙策 274 孙瑜 275 孙韶
  276 孙霓裳 277 孙静 278 孙礼 279 孙权 280 宴明
  281 徐他 282 徐晃 283 徐庶 284 徐盛 285 徐荣
  286 徐质 287 徐邈 288 桓范 289 留略 290 留赞
  291 祖茂 292 祖郎 293 祝公道 294 秦旦 295 秦宓
  296 秦琪 297 耿纪 298 荀攸 299 荀或 300 袁杏
  301 袁尚 302 袁芳 303 袁胤 304 袁绍 305 袁术
  306 袁隗 307 袁熙 308 袁遗 309 袁谭 310 郝昭
  311 马元义 312 马日禅 313 马休 314 马宇 315 马均
  316 马良 317 马岱 318 马延 319 马忠 320 马玩
  321 马琳 322 马超 323 马云萝 324 马翠 325 马遵
  326 马谡 327 马邈 328 马腾 329 马铁 330 高沛
  331 高定 332 高升 333 高柔 334 高堂隆 335 高翔
  336 高顺 337 高干 338 高览 339 愿星 340 崔勇
  341 崔琰 342 常雕 343 张子谦 344 张允 345 张布
  346 张白骑 347 张休 348 张任 349 张角 350 张佩
  351 张承 352 张松 353 张虎 354 张南 355 张既
  356 张昭 357 张英 358 张苞 359 张郃 360 张飞
  361 张悌 362 张纯 363 张纮 364 张梁 365 张梅
  366 张猛 367 张球 368 张绍 369 张陵 370 张华
  371 张杨 372 张温 373 张达 374 张宁 375 张卫
  376 张鲁 377 张勋 378 张横 379 张燕 380 张燕燕
  381 张辽 382 张济 383 张翼 384 张举 385 张嶷
  386 张绣 387 张邈 388 张闿 389 张顗 390 张宝
  391 张馨 392 张莺莺 393 曹仁 394 曹文叔 395 曹丕
  396 曹休 397 曹宇 398 曹性 399 曹昂 400 曹芳
  401 曹洪 402 曹殷 403 曹真 404 曹纯 405 曹豹
  406 曹淑 407 曹爽 408 曹植 409 曹华 410 曹节
  411 曹羡 412 曹彰 413 曹肇 414 曹据 415 曹操
有中国古地图精选下载,从西周到民国历代地图都有,想知道地图上古地名对应的现代地名,百度就可以了
/i?tn=baiduimage&ct=&cl=2&lm=-1&pv=&word=%C8%FD%B9%FA%B5%D8%CD%BC&z=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阳论坛人才招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