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不值,雅虎杜甫究竟是怎么死的把自己玩死的

微网商学院中国第一微商学院
网络商学院
> 技术前沿
从不可一世到几乎一文不值,雅虎是怎样把自己玩死的?
没人想到雅虎会那样伟大的开始,更没人料到它会是这样悲惨的结局。更令人唏嘘的是,从不可一世到几乎一文不值,这出互联网惊天惨案,它只用16年,就唱完了。它到底是怎么玩死自己的
雅虎要死了,这次是真的。4月18日,无数挣扎、拯救、重生之后,这家第一个找到互联网商业模式、第一个千亿美金市值,创造了互联网经济奇迹的曾经伟大公司,宣布只要有人出价约40亿到80亿美元,就可以拿走其曾经傲视全球的互联网核心资产。而目前的市场反馈是,买家最多只愿出价30亿美金,对比其2000年巅峰期曾经超越1300亿美金市值的辉煌,有点像是打发叫花子。曾以耀眼光芒照亮全球互联网金钱和精神星空的创新先驱,即将带着落伍者的标签与耻辱黯然地了结自己。一个创造历史的人就这样被历史干掉。没人想到雅虎会那样伟大的开始,更没人料到它会是这样悲惨的结局。更令人唏嘘的是,从不可一世到几乎一文不值,这出互联网惊天惨案,它只用16年,就唱完了。这个曾经手握一把天牌的梦幻公司,到底是怎么玩死自己的,而且还死得这么惨?本来就没那么厉害成功是怎么来的?这是一个事关成功能否持续的大问题。一个企业的成功路径各有不同,但大致上可分为两种:一是人的能力对成功起了决定性因素;二是天时地利、因缘际会是成功的重要前提。这其中的另一个普遍规律是,在一个产业从无到有,竞争有限的初始爆发里,成功往往是机会大于能力,偶然大于必然。但再往下走,竞争不断加剧,产业从有到好,从好到差异化细分,要继续取得成功或者捍卫成功,能力会逐渐与成功成正比,必然的东西更将主宰参与者的命运。雅虎快速崛起为全球网络霸主后,很多人把它的成功等同于创始及经营团队的英明神武,甚至认为是他们的必然能力造就了必然的雅虎。但事实并不是那样,真正造就雅虎奇迹的更多是天时、地利与因缘际会,其创始及经营团队不过是幸运地成为了骑在这些东西之上起飞的人。雅虎的诞生本身就是一个偶然。创办雅虎并不是杨致远和费罗深思熟虑,精心谋划的产物,而只是他们刚好发现了当时的互联网存在信息孤岛的问题,又刚好从自己的经验中想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偶然地他们就干了。▲图:杨致远和费罗雅虎的衰落其实从站上高峰的那一刻就已开始。那一刻开始,越来越多对互联网有了更深刻认识,并且经过精心谋划,深思熟虑的人,加入到互联网的新一轮发展与布局,推动行业竞争不但加剧,产品和服务不断差异化细分,也让必然的能力不断成为赢在未来的更关键。在这样的背景下,在偶然、天时、地利中爆发的雅虎,如果不能快速补上必然的能力这一课,被淘汰出局,就已只是早晚的事。它后来的衰败不过是一而再,再而三地证明了这一点,也证明了其当初与后来的必然能力不过如此。李嘉诚曾说,对他而言,一场最漂亮的仗,是一场事前将得失利害计算得最清楚的仗。从这个意义上说,雅虎曾经的成功,本身就不是一场漂亮的仗。还有一句话叫,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如果把这个德字,理解成在互联网产业成功的必然能力,曾经那么成功的雅虎,其实是一个德不配位的人。这也是它后来衰败的一个大前提,看懂这一点,也就知道,它的衰败并不稀奇。这里面有什么教训和启示,我以为最重要的是两点:第一,如果你的成功更多是借机遇的快速爆发而非必然的能力,你要小心,抓紧去补课哦,否则,你怎么上来的就会怎么回去。第二,如果你是一个有必然能力的人,要有信心去挑战那些因为机遇飞上天的人,而不是抱怨自己当初没机会,或者以为那个成功的家伙真的有多么厉害。雅虎告诉你,它可能没那么厉害。看对了趋势,押错了方式很多人认为,是杨致远和团队没有远见,看错趋势,才导致了雅虎的败局。作为对雅虎和杨致远比较了解的人,我认为这种看法并不客观。互联网的大趋势,杨致远10年前都看到并且看准了。我2005年出版华商韬略(微信id:hstl8888)首部文献时,曾多次深夜越洋电访,全面、权威地报道过杨致远和雅虎。当时,已经投资成为阿里第一大股东,坚定看好的杨致远,曾在电商之外明确表示:社区、内容、搜索、个性化,是未来互联网的四个战略核心。这不正是这些年来互联网发展的趋势吗?看准了未来的趋势,却押错了赢得未来的方式,才是雅虎的致命伤。雅虎第一个押错的是搜索和内容的未来方式。杨致远和费罗为了让人们更便捷地在网上获得想要的信息而创立雅虎,让雅虎永远帮助人们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最多最想要的信息,也是杨致远和费罗对搜索与内容的长期梦想。杨致远说,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三个条件:一,全面:信息十分丰富;二,世界性:可以找到全世界的有用信息;三,品牌:要让全世界的网民都知道Yahoo!。他说的都是对的,但如何全面、世界性、有品牌影响?雅虎押错了宝。起初的雅虎,本质上是一个内容搜索公司,他们的页面也曾经跟今天的专业搜索引擎更类似。但走着走着,雅虎觉得依靠搜索意味着“内容还是别人的”,他们要自己掌握内容才行,于是大干快上,朝向门户和媒体公司而去。进而发生了今天想来很荒唐的事:当全球互联网加速转向技术驱动内容甚至一切时,雅虎,这个全球互联网霸主却回归传统,将大量精力放在了人工做内容之上。▲图:stat counter曾发布的美国各搜索网站市场份额于是,悲剧很快发生,技术驱动内容很快走到人工干死也干不出那么多内容的程度。雅虎这才猛然发现,谷歌那条什么都没有的搜索框,才是帮助人们最便捷地获得最多最想要信息的最好方式,而人们心目中寻找内容的最佳方式与品牌,也悲催地变成了那条“内容是别人的”谷歌框。其中,令人唏嘘的还包括,雅虎不但错误地理解了内容及搜索的未来方式,而且还为节约搜索业务投入,拿来主义地亲手培养了干死自己的内容与搜索的未来新方式――谷歌。而这种为了短期利益不惜耗子与猫同床的做法,在后来与微软的合作中竟然还再次同样地发生了,并异曲同工地加速了作死自己的节奏。即便后来眼见谷歌大行其道,雅虎开始更加注重搜索,并收购Inktomi、Overture加强搜索营销的发展,在相当长时间内,他们也依然执迷不悟地以门户为核心来定义内容和搜索。更戏剧和悲剧的,被雅虎收购的Overture,事实上是让谷歌迅速崛起的付费点击业务模式的发明人。显然,雅虎并没有用好这个资源和机会。押错了搜索、内容的未来方式,让雅虎输掉了一大局。而错过了内容、社区的未来方式,错过了网,则让原本有机会扳回一局的雅虎,彻底葬送了自己。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在汹涌澎湃的大潮里,雅虎既没有自己研发出一款叫好又叫坐的大产品,也错过了通过收购抢占高地的机会。曾经,10亿美元就可拿下如今3000亿美元市值(Facebook)的机会摆在他们面前,但为了少给区区1.5亿美元,他们给Facebook放了生,也掐断如今看来是他们走出绝境的最后一个大机会。当然,话又说回来。依照雅虎后来的表现,即便他们收了Facebook,或许也还是一死。只不过,会多一个名叫Facebook的倒霉蛋垫背。讲起这段历史,还有一件事值得深思。事实上,押错了内容、社区、搜索未来方式的,远远不止雅虎,而是与雅虎同期在互联网领域获得成功的一大批人。当不少人嘲笑雅虎押错大宝的同时,国内众多门户网站和投资人其实也犯过雅虎一样的错误。当年,李彦宏回国创办百度,拿着他的搜索框找人投资,很多网站老板和投资人上来的第一句就是,每个网站不都已经有了搜索窗吗,搜索都做烂了,还有什么可做的。而当马化腾拿着QQ找到这些人时,也是100万块都不给,甚至被羞辱为:我分分钟就能将聊天室改成你这个东西。真正发展不过才三十来年的互联网啊,多少兴衰,多少血泪,多少经验,又有多少教训!而我从中体会最深的,是两个事情:第一、今天让你成功的东西可能真的就是明天让你失败的原因。从雅虎的遭遇来说,它之所以败得这么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曾经赢得那么大。第二、就互联网而言,研究未来的方式是比研究趋势更重要的事。甚至,对其他行业和产业而言,也同样如此。人类的需求从趋势来说,几千年都没什么大变化,无外乎是吃穿住行,饱暖情欲,更好的,更好的。但满足需求的方式却是一直在变化着,而且变得越来越快。雅虎以及众多曾经那么成功最后那么失败的人,给人最大的启示是:你看对了需求的趋势,还要看对需求会以什么方式出来才行。同样重要的一个经验是:如果你是一个行业的领导者,打败你的往往不是和你同样方式甚至同在一个行业的人,而是那些和你不一样,不同行,但却以不同新方式要来满足你所满足的需求的人。对于动辄要挑战巨头、颠覆产业,成就伟大的人而言,如果你的产品和服务方式,和你想要颠覆的对象比,并没有本质的不同,你要成功或许可以有,但要颠覆产业,成就伟大,我看还是算了吧。比如,讲一大堆玄妙的东西,最后给出来的不过是一个更便宜的手机,一台更便宜的电视,这很可能不是颠覆,而是自己作死还不够,还要拉一弯弯的人来垫背,对产业进步一点狗屁意义都没有。而所谓的以发展眼光看问题,所谓的战略思维,这个发展的眼光,这个战略的着眼点,也不应只是局限在发展的规模大小,更要注意发展方式的变态与变异。看到了社区、内容、搜索、个性化会继续爆发式大发展的雅虎,要是早早看到Facebook的方式,Google的方式才是未来,或许就不会有今天。而Facebook、Google现在的方式也总会被新的方式取代的,要是他们不能成为那个新方式的主人,雅虎也一定会在历史中等到与他们的团聚。不会做一个优秀的失败者如果能做一个优秀的失败者,即便错过成为谷歌的机会、即便错过买下Facebook的机会,雅虎也不至于沦落到今天仿若丧家犬的悲催。10多年观察商业江湖下来,我得出的一个经验是,很多人在成功之后都会得上一种“成功病”,而且越容易获得成功的人越容易得这种病,越是成功得大、成功得快的人,尤其是很快当上老大的人越容易得这种病。这种病的显著病症是:已经落后甚至失败了,却继续沉醉在我是老大的路数里,继续按一个老大的思维和路数去解决问题,试图把当年雄风找回来。某些病得严重的,还会被失败打蒙圈,气急败坏,把自己的失败归结于他人,走上不做好自己而较劲别人,像输红眼的赌徒,自乱阵脚,被人牵着鼻子走的境地,想要继续赌大赢大,但最终越输越大,不但昔日雄风找不回,反倒身家性命都丢掉。而一个优秀的失败者,则会面对现实,实事求是、站在落后和老二、老小的位置,客观理智地分析利弊,然后以重新开始,甚至从零开始的胸怀和视野,从长计议,重新规划,重新来过。做不回老大,稳住老二,老二也稳不住,那就留得青山在,放下身段,做个小但做得好,留条命,活下去,等风再起,王者归来,也是有希望的。雅虎败到性命都要留不住的这么惨烈,很大程度上正是这个做不得小,也不会做小的“成功病”的使然。纵观它处于落后状态之后采取的策略,很多都不是一个优秀失败者,一个活下来最重要的人应有的表现。你可以看到,它已经沦落为小弟了,但直到最后,都还在以老大的心态和姿态,财大气粗,横冲直撞,不断十亿、几十亿美元去并购,死要面子活受罪,打肿脸充胖子,不切实际,最终走到今天这个惨样子。相反,如果它当初能面对现实,调低目标,放下身段,实事求是,以退为进,重新定位,瞄准一个有前景的未来聚焦,壮士断臂,毕其功于一役,凭其品牌、资源、团队,哪怕是跟自己的很多中国学生学习,也会比今天划算多少倍。要知道,网易今天的市值还超过200亿美金呢,几乎是雅虎互联网资产(不含阿里股权价值,而16年前它值1300亿美元,也只是互联网资产)的10倍。老大没争回来,老二更没戏,最后连安身立命也不行了。这里面,当然有过去的成功留下的包袱对其绑架太深的客观原因,但其主观上我是老大,我是领袖,我怎么能像小公司那么干的成功病心态,恐怕才是最大的障碍。拿得起,放得下,胜不骄,败不馁,是我们经常讲的话。但真正遇到问题,尤其从云端坠落平阳之后,又有几人能真正做到?这看起来是个心态问题,虚无缥缈,但却是导致甚至主导现实世界的一个实实在在的要害,各级领导干部和人民群众,真是万万要小心。而这一点,对那些当惯了绩优生的人而言,尤其是重要。什么日子都能过,什么日子都能往好处过,显然比聚光灯下侃侃而谈,鲜花掌声中优雅得体更重要。雅虎的衰落,当然不只这些原因。创始人的领导力和个性,走马灯式的经理人,甚至在所有巨头级互联网公司中,最近10来年的雅虎,基本上是唯一一个没有真正主人的公司等等,都是问题,一连串的问题。也有人说,杨致远当年拒绝卖给微软是个错误。这看怎么看,如果焦点是如何让事业持续,“儿子”都改姓了,还讨论“儿子”卖得贵与贱,似乎不是应有之意。甚至,我个人还认为,就算一切都对,这些可能都只占50%的原因。那剩下的50%叫运气。比如,收购谷歌,收购Facebook,那一念不成导致的天壤之别里,又有多少不是偶然和运气的因呢?而这么多的原因,我却特别强调上述这三个,很重要一个原因是,我总有种预感,导致雅虎衰败的这三大原因,即将在中国企业界集中爆发。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30多年的时间,把闭关锁国,落后挨打几百年欠下(也是攒下)的发展和财富机遇飞速释放,造就了一大批风口飞上天的成功者。当这种释放在今天已然是无法继续,创业和产业正如雅虎当年面临的互联网环境,我们有多少像雅虎一样快速成功的人,会像雅虎一样往下掉?我的估计是,不少。雅虎的故事,是一个坏故事,更是一个好故事。这个故事,值得好好读。本文作者:毕亚军&& 微信公众号:华商韬略(hstl8888)
文章转载于:
声明:本网部份文章为转载文章,在每篇文章底部有说明,文章的观点和立场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不代表微网立场,若是文章转载中有侵范您的权益,请发邮件到 .cn或致电通知删除,#换成@,谢谢!
地址:广东汕头高新区科技东路8号领域大厦3楼306-308,深圳市罗湖区翠竹街道东门北路
汕头电话:9 /
深圳市微网网络有限公司 & 汕头市微网网络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软件著作权号:
午休时间12:00-13:30
--------------------
陌客在线客服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雅虎惨被狂批:一文不值!
03:21| 发布者: | 查看: 63| 评论: 0
据国外媒体报道,雅虎实际上已经不值分文。只需要做个简单数学题,我们就可以发现雅虎破产比继续经营更有价值。
雅虎当前市值为337亿美元,乍听起来似乎很唬人,在标准普尔500强企业中,按市值排名可占据第136位,然而在去除雅虎持有的阿里巴巴15%股份、雅虎股份以及手中现金后,雅虎的核心业务甚至出现负值。
在雅虎市值中,你必须要减去其持有的阿里巴巴股份,这些股份当前价值322亿美元。这样算来,整个雅虎实际上只值15亿美元。
它还拥有雅虎日本35.6%的股份,按照当前价值计算,这些股份相当于88亿美元。
减去这些钱后,雅虎的实际价值已经降为负73亿美元。
这还不算完,雅虎账户中目前还有59亿美元现金,减去现金后再加上12亿美元的长期债务,雅虎当前核心业务的价值为负120亿美元。
过去一段时间内,投资者们已经看到雅虎核心业务正受到侵蚀。过去1年中,雅虎股价下跌了29%。
此外,雅虎过去3年的净收入平均每年下降60%。现在,你就明白为何投资者强烈要求雅虎进行分拆了。过去3年间,至少已经有三名激进投资者威胁要发动委托投票权争夺战,包括Starboard Value、Third Point以及Icahn Capital。
( )微信公众号搜索"花生网"加关注,每日最新的日本信息可以让你一手全掌握。推荐关注!【微信扫描下图可直接关注】互联网巨头雅虎奄奄一息 它究竟是如何把自己玩死的?
腾讯科技讯 4月22日消息,据外电报道,曾是互联网巨头,风光无限。但是,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动荡之后,它现在已经奄奄一息了。雅虎又要出售了,这次似乎来真的了。雅虎创建于1995年。就像()和硅谷其他主流科技公司的企业家一样,它的创始人(Jerry Yang)和大卫•费罗(David Filo)也是美国知名学府斯坦福大学的学生。雅虎最开始是一个互联网目录网站,后来它成了人们最青睐的互联网信息导航工具。当时,它风光无限,无人能敌。直到2000年左右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时候,雅虎才从其统治地位上跌落下来。但是,雅虎不断求新求变,以期不落后于当时热门的搜索引擎Alta Vista,还有后来出现的谷歌。它衍生出了各种不同的服务,例如新闻、电子邮件、图片档案、群组、聊天、分类广告。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其中很多服务都被关闭了。平庸的CEO轮番上阵瞎折腾该公司换过一茬又一茬非常平庸的CEO,他们并不具备引领公司的能力和远见。但是,该公司最大的失败也许是它的组织结构,因为它的组织结构似乎根本就不存在。在2001年,特里•塞梅尔(Terry Semel)接任雅虎CEO,并且一直任职到了2007年中期。在此期间,雅虎完全乱了套。在塞梅尔上任前不久,雅虎斥资46亿美元收购了个人主页服务网站Geocities;然后,在他上任后,雅虎又斥资57亿美元收购了互联网音像设计公司。这两次收购让雅虎挥霍了逾100亿美元,也为后面的一系列闹剧埋下了伏笔。雅虎也曾与人搞过合资企业,其中一家合资企业负责制作电视节目并在各大电视台转播。它还与技术媒体巨头Ziff Davis合作出过一本雅虎杂志。成功的做法没有得到推广雅虎的体育频道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报道体育活动的新闻中心。但是,它的成功模式并未被复制到该公司的其他频道中去。对此,笔者一直百思不得其解。谁在负责雅虎体育频道?如果雅虎CEO足够聪明的话,那么他就应该让这个体育频道的负责人来全面负责整个网站所有频道的运营。但是,雅虎并没有这样做。雅虎的财经和本应该与它的体育频道一样受欢迎,一样瞩目的,因为这些频道网罗了一批知名的记者和作者。可惜的是,雅虎经常干的事情就是弄到一个好的创意或收购一家好的公司,然后任其枯萎死亡。这个噩梦从未结束过。谷歌现在成立Alphabet母公司,然后重组公司结构,显然就是为了重蹈雅虎的覆辙。大量人才未能施展拳脚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雅虎有很多非常既聪明又富有经验的员工。与谷歌大量网罗工程人才不同,雅虎的人才不仅懂工程,而且懂商业创新。我们不禁要问:为何一帮天才在一起反倒没有取得什么成就呢?尽管如此,雅虎对于某些用户来说仍然很有价值。如果雅虎失败,它会影响到这些用户吗?可能会。它有很多不怎么知名的副产品仍在被很多人使用着。目前,人们普遍认为无线运营商Verizon将会斥资数十亿美元收购用户。但是,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愚蠢的电信高管通常都喜欢这样做。他们说什么收购是出于战略方面的考虑,但实际上他们心里清楚他们根本就管理不了这样的乱摊子。一旦接手,他们就会关停不挣钱的业务,就会通过裁员保护公司的大船继续浮在水面上,然后在几年内,他们就会承受巨大的税收损失,并关掉他们收购的公司。再后来,他们会说承受这种税收损失是值得的。这就是雅虎的结果。如果你还在依赖它的服务,赶紧换到别家的服务吧。(乐学)
[责任编辑:alonliu]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还能输入140字阅读更多:
阅读更多:
阅读更多: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一个文化艺术垂直电子商务网站。
一个文化艺术垂直电子商务网站。
炉石圈最近风起云涌,先是斗鱼的秋日,大帝等四位炉石主播跳槽全民,又有战旗主播转
从网友的猜测来看,有人说是“三原色”,有说是“万花筒”,还有人认为这是在暗示“
我们可能看了很多媒体,每天刷朋友圈,今天说张三融资了,明天说李四融资了,后天说王
CopyRight (C)
网站名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备案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雷洋究竟怎么死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