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格萨尔王金岭集团大战

更多佛教文章,请关注善缘网官方微信公众账号:shanyuanwang010关于格萨尔王和魔国的传说 - 鬼吹灯的日志,人人网,鬼吹灯的公共主页
鬼吹灯内最恐怖章节。。。。。你觉得是哪里?
关于格萨尔王和魔国的传说
《格萨尔王传》是蕴育于藏民族社会生活土壤之中的伟大史诗,它反映的社会背景同藏族社会的历史现状一样,&以游牧为生、部落为根&。讲述了从原始社会末期到奴隶社会初期,青藏高原各游牧部落的生活和他们之间发生的战争故事。 &&&&《格萨尔王传》中的血缘联盟应以岭部落为典型。史诗描述,岭国属藏族原始六大氏族之一的冬族,到岭曲潘那布时代,已历经了49代,这时的岭还只是一个小部落。后来曲潘那布王娶塞措玛生塞巴人兄弟、娶沃措玛生文布六族、娶姜措玛生穆姜四族。这三族各自发展,分成岭长、仲、幼三系部落。到格萨尔成王前,这三系已有各自的首领,即长系首领为塞巴&尼奔达雅、仲系首领为奥本&阿怒华桑、幼系头领为本绛&仁钦达尔鲁,外加由察香丹玛江查为首领的丹玛部落和由嘉洛顿巴尖参为首领的嘉洛部落等,形成了以三支部落为中心的部落联盟。这些小部落相互结成联盟,归戎察叉根、桑伦、超同等&三王&管理,其联盟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自由性,不能成为完全统一的&国&。格萨尔赛马成王,加紧了各部落间的联系。有若干个头领或&王&管理的部落联盟,逐渐变成由一人统一管理、具有较高的概括化、具体化的部落联盟集团。这时的岭国是以长、仲、幼三系为核心,连带旁系近亲氏族部落的联盟集团。正如摩尔根所指:&一个部落一旦分化为几个部之后,这几个部落各自独占一块领土而其领土相互邻拉,于是他们便以宗氏族为基础,以方言接近为基础,重新结合更高一级的组织,这就是联盟。&格萨尔成王后的岭国就属这种现象。 &&&&格萨尔赛马夺冠,登上岭国大宝,将作为赛马彩注之一的嘉洛部落首领的女儿嘉洛僧姜珠牡娶为妃子,这时嘉洛顿巴尖参将自己一半的财产献给了格萨尔大王。在婚宴上他唱道: &&&&天竺汉地两地间,嘉洛富豪却传说,   我儿僧姜珠牡女,无人跟他比美色,   远近邻邦元大小,争先恐后来提亲。   汉藏九十官宦家,派人来登我家门,   甚至兴兵用武力,又夺财产又抢人。   随后白岭三支系,首领部将老百姓,   都要争着做女婿,互相结怨成仇人。   嘉洛虽富力单薄,因而昼夜心不宁。   于是当众来宣布,要为女儿选女婿,   真言掷落谁身,就做珠牡她丈夫。&   虽说格萨尔和珠牡是自由相恋,但从嘉洛这段话里,我们不难看出富甲天下的嘉洛顿巴尖参是迫于无奈才把女儿作为赛马彩注。赛马胜利者能登岭国大宝,同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谁称王,谁就是嘉洛的女婿,也就很自然地保护了嘉洛的财产和地位。在众多的参赛选手中格萨尔脱颖而出成了岭国大王,僧姜珠牡觅得如意郎君,顿巴尖参也达到自己的目的,因此嘉洛将财产的一半做为女儿的嫁妆献给了格萨尔大王。这一举措使岭与嘉洛部落更加靠近,岭通过联姻增加了财富,嘉洛以格萨尔大王为靠山,巩固了自己的势力。 &&&&格萨尔成王后便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第一个出征的便是魔国,因为魔王鲁赞抢走了他的爱妃。他根据天神的授记,单枪匹马出征魔国杀死魔王普赞,将魔国麾于岭旗下。不料这时他的另一位妃子增姜珠牡被霍国白帐王掠去,两国因此交战。格萨尔同父异母的哥哥嘉察协尕尔被霍国大将辛巴梅茹孜所杀。格萨尔闻知此事后,便从魔国启程,前往霍国,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征战。格萨尔打败霍国,服降白帐王。但他没有处置作为战犯的辛巴梅茹孜,反而封他为霍国国王。这虽然遭到了岭国王储、嘉察协尕尔之子扎拉泽杰的强烈反对,但在姜岭交战时,辛巴梅茹孜带领霍国将士,首当其冲,立下汗马功劳,并对岭格萨尔附首称臣,每年朝贡。接着格萨尔征战四方,征讨十八大宗,将它们一一麾于岭的旗下。它们要对岭上贡,并且与敌交战时,所有的属国结成联队,共同伐敌,形成了以岭国为主体的军事部落联盟制度。 &&&&格萨尔出征魔国时为了降服魔国,救出其妃子梅萨前往魔地,与魔国守门女将、魔王鲁赞之妹阿达拉姆结下良缘。阿达拉姆为了&爱情&,将如何进得魔城之秘告诉格萨尔,二人里应外合,杀死鲁赞,降服魔国。格萨尔和阿达拉姆的婚姻虽然被艺人神化了,但实质上是两国联姻后,格萨尔从妻子处得知魔之国情,才降服了魔国。赛马称王
  很久以前,藏族的祖先生活在雪域高原,过着幸福的生话。   突然,不知从什么地方刮起了一股妖风,使藏区刀兵四起,烽烟弥漫。   藏民祈求菩萨拯救众生,观世音菩萨又向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恳请帮助。阿弥陀佛派德确昂雅和天妃的儿子推巴噶瓦即格萨尔,降生在南瞻部洲的人世间。为了让格萨尔能够完成降妖伏魔、抑强扶弱、造福百姓的神圣使命,史诗的作者们赋予他特殊的品格和非凡的才能,把他塑造成神、龙、念三者合一的半人半神的英雄。格萨尔降临人间后,多次遭到陷害,但由于他本身的力量和诸天神的保护,不仅未遭毒手,反而将害人的妖魔和鬼怪杀死。格萨尔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为民除害,造福百姓。   五岁时,格萨尔与母亲移居黄河之畔;八岁时,岭部落也迁移至此;十二岁时,在一次岭国以王位和美女珠牡为注的赛马盛会上,他战胜了叔叔晁同和岭国的众将领,一举夺魁。按照规定,格萨尔登上了岭国国王的黄金宝座,娶珠牡为妻,从此统领岭国。并正式取名为世界雄狮大王格萨尔洛布扎堆。
  四大降魔史
  格萨尔称王后,为了让岭地的人民获得幸福安宁的生活,进行了四场大战,分别是魔岭大战、霍岭大战、姜岭大战、门岭大战。   岭国的北部有个专食童男童女的魔国国王鲁赞。他生性残暴,涂炭生灵。一次他抢走了格萨尔的次妃梅萨。为了消灭吃人的魔王,救回爱好,格萨尔独自出征北方魔国。经过他与梅萨内外配合,终于除掉了魔王。但是,由于梅萨不愿重返岭国充当次妃,欲独享格萨尔大王的恩宠,给他喝了迷魂酒,致使格萨尔滞留在北方魔国与梅萨幸福地生活12载。12年间,岭国倍受劫难,内忧外患横生格萨尔的爱妻珠牡遭劫。   岭国的东北方,有个霍尔国,有三个一母所生的国王,他们均以自己帐篷的颜色命名;黄帐王、白帐王和黑帐王。其中白帐王武艺最强,威震四方。一次,他召集人们聚会,并派出白鸽、花喜鹊、红嘴鹦鹉和黑乌鸦为他四处寻找美女。黑乌鸦飞到岭国,发现了美丽非凡的珠牡,于是禀报给白帐王。白帐王欣喜若狂,即刻发兵岭国,趁格萨尔王在北方魔国之机,在叛徒晃同的内应下...
阅读(6483)|
人人移动客户端下载德格县岭·格萨尔文化资源-四川省中国旅行社-
热线:86-28-88157 (总机)86-28-0 (传真)028- 全天:
及时旅游信息
&&&&&&&&正文
德格县岭·格萨尔文化资源
来源:甘孜州委对外宣传办公室
作者:未知
  享有“雪山下的文化古城”的德格,依凭于厚重的文化底蕴,浸淫在格萨尔王英雄人物及《格萨尔王传》史诗文化的浓厚氛围中,传唱着千年不绝的史韵诗魂,歌颂着经久犹新的岭国神话,用自身独特的形式诠释着格萨尔文化的每一次继承和发展,并把这种文化带入新的世纪,传承着新的内涵、新的理念。  德格不仅独特悠久的藏民族文化格局独树一帜,而且格萨尔文化根基厚重,源远流长。岭葱家族最初以部落形式存在,家族势力逐步扩大,元代(1290)德格属“朵甘思田地里管军民都元帅府”辖地,以岭葱土司治地俄支为政治中心,都元帅辖地包囊了今德格、邓柯、石渠、白玉、甘孜数县全境,并扩大到西藏昌都和青海玉树地区,直至明末清初(1406年),遂被德格土司家族所取代。不难看出,德格是岭国的腹地,也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都城俄支即在该县的俄支乡。在德格民间,以说唱、藏戏、故事传奇、手抄本、地名等形式为主的格萨尔文化现象五彩纷呈,俯首皆得,存在形式丰富多彩,妇孺皆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德格的每一个地方,都有岭·格萨尔的印迹,都流传着格萨尔王的故事,每一个德格的子民,都无时不在承接着格萨尔文化的熏陶和浸染,感受着格萨尔文化带给的强烈震撼。   岭·格萨尔王其人考证   根据众多历史资料记载和民间故事考证,格萨尔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格萨尔生于1038年,殁于1119年,出生在德格县阿须乡熊坝吉苏雅格康多,《格萨尔王传》“英雄诞生”部中说得很清楚:要说觉如的出生地,          名叫吉苏雅格康多。          两水交汇潺潺响,          两岩相对如箭羽,          两个草坪如铺毡。          前山大鹏凝布窝,          后山青岩碧玉峰,          右山如同母虎吼,          左山矛峰是红岩。  格萨尔自幼家贫,于现阿须打滚、然尼等地放牧。由于叔父错通间离,母子泊外,相依为命,16岁赛马称王,进驻都城森周达泽宗并娶珠姆为妻。称王后,格萨尔与其兄甲察建立武装力量,率众将降妖伏魔,除暴安良,南征北战,统一了大小150多个部落,岭国始归一统。格萨尔去世后,其政治势力为其后裔继承,即元代至民国时期族号为岭葱的土司家族,并将都城森周达泽宗改为家庙,其显威轶事和赫赫功绩昭示后人不断。  
岭·格萨尔文化之发端梗概   格萨尔史诗文化历史悠久,传承千年。《格萨尔王传》英雄史诗是迄今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据统计约有一百五十多万诗行,是荷马史诗(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的56部。追本溯源,史诗的雏版系为岭葱土司木刻雕版,最早在德格县俄支、俄南一带出现,现存于俄支寺的两种木刻版,据考证是现存最早的版本。在最初史诗发端时期,先后共有7种格萨尔史诗版本问世,《英雄诞生》部、《地狱救母》部、《赛马称王》部均系当时成版,现可以得见的木刻原始版本仅3种。另外,如格萨尔王用于祭祀《熏烟经》至今在该县五大教派57座寺庙中几乎都保存有该木刻板。在更庆、八帮、竹庆等寺庙中,均多少不等保存有不同时期格萨尔史诗文版的木刻。史诗木刻版本经人抄写成册,供奉于家中神龛上,或随身携带以传唱,其故事经典片断由此广为流传。之后相继发现还有《霍岭大战》、《北地降魔》、 《征服大食》、《征服马拉雅药物国》、《征服象雄珍珠国》等木刻、手抄本。  格萨尔文化的一部分表现在文物的具体再现中。格萨尔王不啻是一代英杰,为岭国统一大业立下了不朽功勋。在他叱咤风云的生涯中,不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也留下了许多岭·格萨尔时期的珍贵文物资料等。在全县57座寺庙中,珍藏有格萨尔时期文物的就有53座。如白垭寺至今保存有格萨尔的刀、弓、甲胄等,八帮寺藏有格萨尔王用过的宝刀,其上有用金雕铸的画符等。  总之,从刻版、文物方面可以窥见格萨尔史诗文化之渊薮和其源远流长、流传千载的文化魅力。   岭·格萨尔文化资源分布情况   在德格县境内1.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广泛传唱着岭格萨尔王的神话故事传奇、遗迹、典故等,以及由此产生的深邃博大的格萨尔文化瀚海,以说唱、手抄本、刻印本、藏戏、故事、地名等多种形式而存在。现试从英雄诞生及童年、戎马征战驰疆场、叔父错通遗址、大将甲察遗址、爱妃珠姆遗址、岭国大将、后裔遗址等几部分进行陈述。   (一)英雄诞生及童年   据史诗记载及考证,格萨尔王出生于德格县阿须乡熊坝吉苏雅格康多。这里临山傍水,景色优美。童年的格萨尔王主要在阿须、打滚、然尼等地活动(以放牧为生)。格萨尔王出生的地方,天空展现九尖法 轮,四周地形展现八宝供品,祥云弥照;在阿须格萨尔纪念堂右边, 可见格萨尔诞生时其母搭建帐篷的地方和岩洞;在阿须吉科有一条山 沟,是当时格萨尔母子俩被赶出时经过的地方,走时其母亲唤来了天 神、地神和龙王,要求保护母子俩一路平安。其母大喊三声后,吉科 的13条小沟均朝着他们母子行走的方向移动排列至今;纪念堂以东的扎郎隆,是格萨尔降伏妖魔阿尼岗巴然扎的地方;阿须乡真隆村境内有一座名叫涅格卓的神山,是岭国时期最大的护法神山;纪念堂正北面山顶上两行箭石之路形如羽翎,传系格萨尔王射箭留下的箭路;现有一格萨尔王原来带过的未取掉角的麂子面具,传说在阿须多岔岔寺北面,有三只饿鬼在此作恶不断,后被格萨尔制服杀死后,去其皮, 将头皮套带在自己头上,直到登位;在阿须传说所有妖魔的灵魂变成了三只乌鸦,到人间准备谋害格萨尔时,被格萨尔降伏,至今留有降伏时的遗址阿须乡的嘎青岩,形同一头白脸牦牛头像,岩下有一洞,因格萨尔幼年时曾在此居住过而叫“嘎青”;阿须乡的吉科虚果陇,传系格萨尔王10岁时为等待降伏妖魔在此装作掏旱獭洞的样子而得名;现阿须乡的“然尼坝”和打滚乡的“热火通”,均因格萨尔王幼年放牧于此而得名;而打滚乡的“卓隆龙”,则因幼年格萨尔曾赶一头耕牛至此,耕牛因疾死于此而叫“卓隆龙”;打滚乡的杰·雍章尼马虾亚,是格萨尔王及其母亲被赶出岭地时翻过的一座山的名称,至今仍沿用。在阿须周围,至今可见格萨尔王幼年供神祭祀的熏烟台;打滚乡的戏穷尼比冲(意为很狭窄的路),因格萨尔王在此降伏了恶魔克森如鲁得名并沿用至今;打滚乡呷托寺,寺庙下方有个叫珠哥达的平地,意为蛇头坝,因格萨尔与母亲一起在此打猎维持生活而得名。阿须四周,随处都有格萨尔王诞生及童年、少年时期生活的印迹和趣事。  (二)戎马征战驰疆场   格萨尔王戎马一生,驰骋疆域,功勋卓著,被后人所崇拜、敬仰。在现阿须乡真巴沟一岩石上、竹庆乡竹庆村一岩洞口处、龚垭乡折雪村、八帮乡的龙绒村等地,发现有四处格萨尔王神马留下的马蹄印迹;在玉隆乡有一大石幽,传说是格萨尔王神马饮水之处,在浪多乡的真巴沟和竹庆乡上缘2公里处有一开阔的草坝,这两个地方曾是格萨尔王征战到此并祭天拜神熏烟的地方;阿须乡据涅坝,相传是格萨尔王给将士们分发军械、物品的地方,故名“据涅”;马尼干戈其名系出自格萨尔王时期在此一石头上发现自现的“嗡嘛呢叭哞哄”六字真言而得名;窝公乡格公村的格宗神山,是岭国时期赛马和清点兵器的神山,直到民改前,德格土司夏克刀登管辖的玉隆八部落也一直在此赛马和清点兵器,后沿袭成习俗,每年藏历五月十五日均在此举行类似活动;相邻有另一个草坪,是岭国时期岭国商人清理、交易货物的场地;阿须乡的夏卓龙,相传当时格萨尔王在此沟内用箭射落一只鹰,其羽毛散落沟内而得名;而阿须乡的磨勒村、俄南乡的俄勒村,均因格萨尔王追杀恶魔,砍掉恶魔头颅并卜卦吉凶而得名;所巴乡的阿木拉霍龙,相传是格萨尔王征服霍尔魔王的沟壑;年古乡的涅真陇,相传原为一座山,被格萨尔王用神剑劈成了一条沟;柯洛洞乡边有一睡佛景观及“一线天”景观,相传格萨尔王征战到此,被大石山阻隔不得过,睡佛神灵受法给格萨尔王,用手掌(一说神剑)劈开一条路而通行;窝公乡境内公路边有一湖泊名“木日措”,系岭国神湖,湖面硕大。妖魔森姆在此兴风作浪,后被格萨尔王征服于此,森姆化为岩石;且留有她的生殖器官以镇湖;在温拖乡的白若仙洞,格萨尔王曾在洞中修行十天,并在洞口举行大型供神祭祀活动,这种活动仪式由此延续下来;所巴乡的嘎日通,相传岭国军队曾驻扎在此而得名;在宗萨寺内,至今仍保存有描写格萨尔王战争的壁画。在八帮乡真达桥头石崖上,留有自然形成的格萨尔王生殖器官的石雕像等等。  (三)岭·格萨尔王叔父错通遗迹  错通即岭·错通王,是格萨尔王的亲叔父,由于错通思想保守,自私阴险,素想挟持格萨尔王,两人政见不一,后格萨尔称王遣错通镇守今德格错阿乡一带。在错阿乡境内,有错通王故都遗址和他洗浴的温泉池;有两个草坝,分别是错通王迎接岭国大将和跳舞赏景的场所;阿须及附近地区是格萨尔家族的故里,亚丁乡的戈冲玛,相传因错通家有7位猎人外出打猎时,被寄放于此神山而得名;而所巴乡的打青错寿山,则传系错通病故于此而得名。   (四)岭·格萨尔王之兄甲察大将遗迹   甲察系岭·格萨尔王的三十员大将之一,是格萨尔王同父异母的亲哥哥(甲察之母为汉家女子),一生跟随格萨尔王征战南北,后统领中岭国并镇守龚垭一带。在龚垭乡境内拉翁通丫口山上,仍存有甲察大将城堡和中岭部落首领古都的遗址(现在的龚垭寺建于甲察城堡遗址上);在与龚垭接壤的卡松渡乡境内也有甲察大将的故都旧址。甲察城堡正南方山顶处,有一齐斩的凹痕,传说是甲察大将射箭的箭路;山腰下有岭·格萨尔王护法长寿五女神佛塔遗址,傍江河之滨上,每年藏历五月十五日,均有百姓朝拜如云(传说此佛塔正下方河潭下为阴海,皓月当空时可闻天牛鸣叫);甲察城堡东南山脚下,有八尊佛塔遗迹,其中最大塔顶正中独长着一株约10米的擎天古柏,传说是甲察大将显灵之处;往前三山合抱处有一开阔平坝,名叫拉翁通,相传是甲察大将遇见神仙白梵天王的地方;沿山谷顺河而下约10—15公里处,前后分别是甲察大将头带缨盔,北靠戈绒山的头像和甲察上师大喇嘛穷波尼玛降称修行崖洞,名叫滴水崖,均坐北朝南,肃穆威严,与故都方向保持一致;再往下不远处,河两岸对峙着群塔崖和甲察邛多崖,前者整个山体全由佛塔错落堆积而成,传有108尊佛塔,系甲察大喇嘛修行通天的造化之形,后者系传甲察大将征战路过此休息,因屡屡胜战而欢歌痛饮,微醉时将酒碗抛向崖壁,留下一碗痕而得名,取此处崖石少量可酿酒并保持醇香不变;另在龚垭乡崖望寺, “四反”时期挖掘出13具遗体,相传是岭国的13位上师;后该寺庙塑佛塔13尊,保持到1959年被毁。  (五)岭·格萨尔王爱妃珠姆遗址及传说  珠姆祖籍在今玉隆乡,格萨尔称王登位后纳为妃,笃爱情深。现玉隆乡(珠姆祖籍地)境内有一牛场,系格萨尔王爱妃珠姆家父呷夏洛家的牛场旧址;而在阿须乡有个夏洛牛场,是格萨尔王登位前,珠姆的父亲在阿须的牛场;在俄支乡存有珠姆的官寨遗址,在卡松渡乡的一山崖上,有珠姆的行宫遗址;马尼干戈乡境内有个名“姑友通”的草坪,传是珠姆赛马的地方;沿马尼干戈乡上行有一仙湖玉隆拉措(意为倾心神湖,又称“西天瑶池),因湖光山色旖旎动人,珠姆及此临湖梳妆映照并流连忘返,不忍离去而得名;美丽的女人总是以美而自珍,在柯洛洞乡独木岭村,俄南乡的马绒村,现保存有两处珠姆洗浴的泉池清澈可人;在龚垭乡阿洛斑鸠寺背面有一小溪淙淙,传是珠姆的洗头养发水;在县境内,有多处格萨尔王与珠姆相生相爱留下的遗址,马尼干戈境内山腰间有一山洞,相传是他俩饮酒共欢的地方;俄南乡境内有一旧址,传说是珠姆迎接格萨尔王至此敬酒祝安的地方;同时,在普马乡马东村,有一处珠姆搭建帐篷的旧址;在白垭乡有一珠姆专门用于避寒的官寨旧址,在柯洛洞境内有一珠姆与霍尔白帐王私生子遗体的古迹。在八帮乡娘鲁村有一从山顶顺坡而下的崎岖印痕,相传是珠姆因不慎,打倾自己的发油,发油自山上流下来的痕迹;在更庆镇八一桥下方公路旁,有一圣水小溪,形同女性生殖器官,传说是珠姆的化身。  (六)岭·格萨尔王大将、后裔遗迹及传说   随格萨尔征战疆域,统一150多个部落的整个过程中,共有三十员大将、八十员小将以及其岭葱格萨尔后裔名士,名垂后世,被传为佳话和用地名作为纪念。除甲察大将前已列叙外,现阿须乡的色巴通,是大将色巴布穷塔亚居住的牛场;打滚这一地名,相传是岭国大将阿加贡波带领部落将士作战勇猛如虎而得名;打滚乡力穷村,以大将力穷之妻曾居住此地而得名;打滚乡尼夏通,相传以格萨尔王将士们在此烹烤食物而得名;年古乡的呷德村,存有格萨尔王大将珠呷德曲雄白朗的古都旧址;呷德曾在温拖满金神山岩洞中辟关修行三个月,其大师是满金寺的娘真尼波,温拖人氏,扎科乡的丁青寺,原是珠呷德曲雄白郎的家庙;真达村,有大将东真鲁欧阿巴的官寨旧址;“俄支”即因收藏有格萨尔王侄子的宝刀而得名;其境内还有大将拉色扎拉泽加和邓马友加图戈的官寨古都遗址;浪多乡错通寺,传是岭国卦卜大师莫玛根协腾波居住的旧址;燃姑乡宁乡村,相传因大将呷日尼马降村牛场所在地而得名,达马乡有格萨尔大总管王绒察查根儿子努欧友刀的官寨旧址;八帮乡有大将娘查阿登的官寨旧址;汪布顶乡西坝村银南寺静修院附近有一处旧址,传是小将崩班·上给巴瓦的古寨遗址,人们至今把此地的疆体、石头等视为不可动用的圣地。  阿须是格萨尔王的故乡,至今仍可见在阿须由格萨尔家族后裔修建于1790年的格萨尔纪念堂遗址;俄支是格萨尔王建都的地方,故都森周达泽宗占地面积43143平方米,内含大殿、印经院、松石九梁大宝帐等建筑,四周坐落四个村宅,喻为四大门卫,格萨尔王去世后,岭葱家族将其改作家庙;在俄支有一神山叫阿俄给宗,是岭国的神山,“阿俄”系发音词,在格萨尔王史诗传唱时均以此起头;俄支寺位于神山脚下,是岭葱祖先的家庙;格萨尔王父亲生伦呷玛仁协出生地旧址遗迹也在俄支;同时,在县内其他地方,也分布有岭国家族的家庙、神山,汪布顶乡有一名叫朱尼东多吉洛珠的秀美山峦,是岭国的神山之一;有一座观音神山,系由格萨尔王开掘;在普马乡境内有一多加米罗神山,是辅佐格萨尔王统一疆域的著名神山,在岳巴乡有一格萨尔王家庙琼波拉绒的官寨遗址。竹庆是格萨尔藏戏的发祥地,也是宁玛教派主寺所在地,相传竹庆寺为跳神祭典格萨尔王;在前期塑造大将面具时土登曲英多吉漏塑了大将努欧友刀的面具,其显灵质问,后补塑,故在表演出场时排最后一位。竹庆辖区,至今沿袭着在赛马时岭国三十员大将出行巡回及战马清点的场面。  岭·格萨尔文化典故传奇  在德格民间,广泛流传着许多格萨尔及其将士、嫔妃等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与史诗《格萨尔王》所述情节大同小异,用神话的艺术手法再现了岭·格萨尔王除暴安良、骁勇威猛的英雄形象,同时也反映出了广大农牧民爱憎分明,祈望祥和平安的美好愿望。  1、英雄诞生:属于神的格萨尔出生时,天际祥云迷漫,彩虹盖住了正在雅砻江畔牧场上的格萨尔母亲。其母腹痛难忍,挣扎着爬上一块大石。生下格萨尔后,其母才发现自己用力时已将大石蹬裂。蹬裂的大石上留有两个深深的脚印。后人为纪念格萨尔,在大石旁建格萨尔王庙。    2、与错通斗法:格萨尔因深受叔父错通间离之苦,欲驱逐错通出境却又不忍心,故用一束马尾栓一对石磨让其扛在肩上,背负一袋圆根种子,下留一小洞;时有种子漏出。嘱错通一直朝东南方走,直到种子漏完,方可在此居住并取下肩上石磨。错通出发后,格萨尔请喇嘛作法,使种子没漏完或转回德格都无法取下石磨。错通走了近半年时间,到康定地界时,种子漏完。但那里的气候、地势等并非山青水秀的好去处,故只有仍扛着石磨返回,到自己当初的领地错阿时,肩膀已被马尾磨烂,便在错阿南一公里处的温泉里洗浸,伤口痊愈。待错通赶到玉隆,马尾终因法力已尽而断,格萨尔无奈,只好留错通在岭国居住。  3、托梦甲察:甲察大将因病去世后不久,托梦给其长子拉色加拉泽加,说在甲察城堡东南方的山脚下,有八个佛塔,是我的化身,在此协助你镇守疆土。其中最大的那尊塔是我的心脏,我的灵魂化为一株翠柏,在此与你相伴……。拉色加拉泽加醒后出城,见城堡下果然如此,顿时潸然泪下。后来有人在佛塔边修建民宅挖基脚时,曾挖出了许多小佛塔。  4、无帷帐篷:在该县马尼乡腰热寺内,现存有一顶只有顶,没有四周帷缦的帐篷。相传在12世纪,腰热寺大喇嘛主持法事,敦嘱自己的书童说;待我作法事的时候,你一定要闭上眼睛,千万不能睁开。法事进行时,天空中阴云密布,雷鸣不断,似有干军万马涌来。过了一会儿,书童禁不住头顶上轰鸣声的诱惑,偷偷睁开眼睛,回头一看,在大殿中站着一位威猛膘悍的大将,正在用天纱织缀帐篷。这么一看,惊动了正在织帐篷的大将,大将立即升空而去。这顶帐篷的四周还没有织,就只留下了帐篷顶。  5、伏妖镇海:相传窝公乡境内的木日措湖泊原来是一个硕大无垠的海,直抵海子山脚下。人们无法从此通行,有妖魔森姆居住在海中,经常兴风作浪,扰乱残害四周百姓,因法力无边,无人能降。格萨尔王征战到此后,征服了妖魔森姆,并用法术使森姆化为了镇海石,让出了一条路。  德格县作为格萨尔的故乡,岭·格萨尔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又是康巴文化的发祥地,可以说这种文化的内涵相当丰富。
日期: 16:38:19
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来自部分四川景区宣传册、门票、画册、旅游书刊及杂志等资料,仅作宣传景区用,但我们在使用时重点在于采用对四川旅游景点、文化等方面描述已成定论的文字。部分文章采自网上时,由于无法一一联系真实作者及版权拥有者,如有冒犯或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作者意愿保留或删除并酌付稿酬。
版权所有:四川省中国旅行社-特种旅游部 西部旅游交流群QQ:服务电话:(直拨)86-28-88157 | (总机)86-28- -
分机 -17 -12 -19
服务传真:86-28-小时服务电话:
Email:QQ:947583网站技术支持:西行驿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电话 86 - 28 -
- 24经营许可证号:L-SC-GJ00003 蜀ICP备号[转载]大护法格萨尔王
大护法给萨尔王,又名智慧不变金刚、金刚长寿王、制伏敌魔如意王,是制伏敌魔最胜王,更是藏人求幸运、财富的救星。
給薩王是文殊菩薩「身」的化身,觀世音菩薩「語」的化身,金剛手菩薩「意」的化身,成為悲、智、力三怙主與蓮師總集化現;並由蓮師加持成為蓮師事業、慈悲、功德的示現,主掌眾生財富、權勢最勝本尊,是守護正法、摧破一切邪魔的大威力統領將,驅除修行上的障礙,幫助行者在財產資糧上不虞匱乏,是弘法事業上的護持大威尊。
給薩最勝本尊藏名〝獅子如意寶〞,為一切諸佛身口意的化現,是蓮師為了救度末法眾生貧苦窮困所特別化現,不同於一般之財神,而是財神與長壽之本尊,站垂B禮拜修持本尊法者,現世可速得權利財勢、種姓綿延不斷、興辦各行業皆財源廣進、可得壽命、福德、智慧增長…等大福報。
大狮格萨尔王狮龙宫殿格萨尔王拴马桩格萨尔王登基台
格萨尔王 与 佐钦寺
格萨尔藏戏的发源地在佐钦寺。格萨尔藏戏是第五世佐钦法王土登·曲吉多吉于19世纪末创编的。现存于佐钦寺的80多具神态各异、惟妙惟肖的面具,是第五世佐钦法王根据自己的清静显现而制作,从那时到现在,西藏其他各寺庙、各地方的格萨尔藏戏面具造型都是以佐钦寺的面具作为参照制作的。格萨尔藏戏在戏曲的编排上除了具有浓郁的西藏地方戏曲特色之外,第五世佐钦法王还将藏传佛教的金刚舞融入其中,使得格萨尔藏戏不仅具有极强的观赏性和教育性,还有殊胜的加持力。从此,格萨尔藏戏从佐钦寺开始传扬到青海等各地的佐钦寺分支寺庙,然后逐渐传播到藏区各地,深受藏族人民的喜爱。&
  佐钦寺还曾出现过许多格萨尔文化的专家学者,其中最著名的有第一世佐钦法王白玛仁增、佐钦巴珠仁波切、堪钦白玛班扎、米旁仁波切和第五世佐钦法王。第一世佐钦法王著述了《格萨尔王传》中的分部本《岭分达色财宝》;巴珠仁波切著述了分部本《辛丹之争》;堪钦白玛班扎著述了《雪山水晶宗》;米旁仁波切编写了格萨尔王护法经并创作了《岭舞之歌》等赞颂格萨尔王的、脍炙人口的诗歌;第五世佐钦法王编写了格萨尔王护法经并创编了格萨尔藏戏。&
  与格萨尔王有着极深渊源的佐钦寺,在每年的藏历2月1日,僧众们都要于清晨念诵格萨尔王的仪轨,白天跳格萨尔藏戏。佐钦寺的格萨尔藏戏堪称历史最悠久、最为标准,因此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信众前往观看。&
  格萨尔王不仅是藏族人民心中永远的民族英雄,也是莲花生大师化身的大护法,他以慈悲、智慧和大力护佑着芸芸众生,使其脱离痛苦和灾难。愿所有听到格萨尔王名号的众生和平安康、幸福快乐!
格萨尔王供赞仪轨
&&&&&&&&&&&
——第四世多智钦·仁增丹比尼玛仁波切造
燃样康、嗡阿吽
莲师意化格萨尔
摩尼降魔诸眷属
慈悲界中请此地
所有万物诸妙欲
甘露红品请享用
圆满修者如所愿
畅顺无碍速成就
居&米旁大师(麦彭大师)与格萨尔
居&米旁,法号称居米旁降央南杰嘉措,诞生于藏历第十四绕迥火马年,(公元一八四六年),今甘孜州石渠县一牧民家中,享年六十七岁。居&米旁大师与生俱智,从小天资聪颖,具有超常的记忆力。五岁开始学习藏文,并先后依止具宿缘的部主著名活佛降央钦则、巴珠仁波切等上师,近传显密殊胜教典和所有成熟解脱法要,七岁时撰著了归纳整个显密窍诀的《定解宝灯论》,创立了一整套宁玛巴佛学理论体系,以《智慧释品、澄清宝珠论》、《智者入门论》等著作为代表的哲学思想取得很高成就。大师一生中撰著大量的显密教论著修法仪轨。在藏传佛教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被誉为宁玛巴文殊菩萨化身全知全解的米旁仁波切,所著经典被称为“雪域言狮子”居&米旁全集名扬国内外,被视为宁玛派教法的一代宗师而流芳后世。居&米旁大师同时又是历史上罕见的著有格萨尔专著的高僧大德之一。尤其全集中格萨尔著述部分,可谓字字珠玑、精义迭现、底蕴深沉、独具特色。为此本文略述如下浅见:
首先,在历代宁玛巴高僧中,居&米旁大师是格萨尔著述较多的一位。他的格萨尔著述的独到之处在于其完整地创立了格萨尔及其护法神修持、祈祷、供奉烟祭、招财、长寿等诸多方面的念诵仪轨,而历史上一些高僧的论著如《灵犀宝卷》、大堪布松巴益西班觉的《格萨尔问答》等大都带有研究性质。有的还撰写了《格萨尔王传》本身。米旁大师著作虽然不属于论述性文章,但在他多篇格萨尔颂词中,可以了解到他对格萨尔其人及岭国观点的定论,表达了格萨尔宗教文化理想,精神愿望和他对格萨尔大王、岭国大将虔心不移的信念。诚然,米旁大师作为宁玛派教法的泰斗,顺理成章地把格萨尔学说的根置于这一教派的思想基础上。米旁大师特别虔敬格萨尔大王。在他《奇妙传记秘密信号宝贝明镜》偈诵文结尾说明中写道:“敬重岭国的瑜伽、吾米旁南杰妙宏扬。”据记载米旁大师曾是岭国一位大将的化身。格萨尔王传《赛马七宝》序言中说:“米旁大师同格萨尔王二意融为一体,岭国皆王臣显现于觉受境中而言述,出自悟前生之意藏虚空宝藏。”这段中的“悟前生”说明大师前生的记忆中的岭国与格萨尔大王仍留于此生不忘总持的记忆之中。《居米旁论格萨尔》一书的前言中也曾指出:米旁大师从小念念不忘地说,他的本尊是静忿文殊,其护法神是格萨尔大王。据说,他在孩提时代发明了岭国大将黑袍护法嘎德用过的战器石雷石弹,具有很大的摧毁力。他的父母得知以后,痛打一顿,并要他发誓今后不再做这种伤生害命东西。这样在一段时间,他停止了格萨尔修持。此后格萨尔及其战神们在证悟的映象中令他继续修持格萨尔护法神,否则自食恶果,他才又重新开始修持格萨尔及诸战神。据载,一次他亲眼目睹了格萨尔现身,并立誓与米旁大师如身影须臾不分离。此外,米旁大师的根本上师降央钦则仁波切也敬信格萨尔大王。八零年由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英雄降生》的后记中该书整理者对降央钦则尊者为该书的教言作了说明。米旁大师岁至十八时,在善知识劳香根吉绕多吉莲足下,闻受了文殊开许灌顶及护法格萨尔大王交命灌顶。以上这些都为米旁大师格萨尔文化倾向的重要思想基础。
米旁大师作为佛学泰斗,他的格萨尔学说,对卷帙浩繁的格萨尔民间文学来说是一种提炼和升华。源于民间又高于民间、作为宁玛巴教派中具有代表性高僧大德的这一思想,应该视为宁玛巴对格萨尔宗教文化的一种认可。他的有关岭国与格萨尔王的定论是探讨长篇史诗格萨尔的重要依据。
在他诸多的格萨尔祈祷颂词中,可归纳以下几方面基本观点:(一)米旁大师著作中多处教言道,格萨尔王是佛之化现,在《颂词事业速成》中说,格萨尔为诸佛一性,本尊静忿遍主、空行之众主、佛法之主、诸战神之王、财神海众之主、四魔之死神。身喜之舞威镇三有;言怒之雷摄收三界;意光明智“悲增坛城”在《降敌宝贝心滴》颂词中,对格萨尔的定义为过去持明莲花生、现时雄狮制敌王、未来香拔拉武轮王。又道“乌金自生莲花王、化现战神饰世间、三世佛主事业之使者、万马军中的一帅”等。充分肯定格萨尔王传中所说的格萨尔大王是千佛一心传弟子,既是战神又是财神和摄收自在王,是浊时诸佛降妖的总代表的说法。从上述论断中可以看出,米旁大师对格萨尔王信仰观念,把格萨尔大王视为佛主莲花生大士教言中所提出的诸本尊和护法神同等的层次。对此,一些学者、高僧虽持有不同的看法,但毕竟是一位大学者的观点,亦为一位大师的教言,在以后的历史发展中许多宁玛派寺院和高僧普遍接受了米旁大师这一观点,并成为对格萨尔王形成共识的重要依据。米旁大师还把格萨尔视为未来香拔拉的武轮王。也就是佛教“时轮金刚经”提出的再过一千多年以后便是末法时代。那时的宏法的主要形式以香拔拉武铁轮度化众生。也就是说格萨尔具有宏法、护法的永恒性、其虔诚供奉的必要性、修持时段上的选择性、传承上的可依性。在米旁大师的著述中,提出上述观点的同时,明确指出,格萨尔确有其人。在他《依止狮雄王缘起诵词》中说:“无漏妙相雄狮身化现。祈请人类的殊胜人。”这同其它格萨尔王传和部分学者的观点相一致。在佛学理论的根据上,从本初佛普贤佛开始,佛为了调伏众生的不同对象,以各种化现救度有情。因此,把格萨尔说成既是神又是人,在宗教观点中并无矛盾。
(二)米旁大师在“颂词”中,对岭国居住地域作了大范围结论。《长寿补供》诵词中说:“特别多康岭人地和空行见之向往地。”明确教道岭国听居住地就是藏区多康地区,何谓多康,据有的学者说,为阿庆岗甲到多拉让莫称安多,加上康巴地区称多康。这与历代学者对岭国居住地的看法也是相一致的,但对局部认识,如格萨尔王的诞生地一些学者对米旁大师“格萨尔诵词”理解和诠释有很大的差异。大师在颂词中还有个观点就是“岭域同瓦更麦”在很多“格传”中提到此地名,其意为“见之向往地”有的论著认为此地就是玛域的某一个地方。而大师在诵词中说:“在蔚蓝苍穹帐房里,在玛域上空的彩云中,空行同瓦更麦岭在清净自意为刹土国,胜乐宝贝王宫中”等。拙文认为,大师所说的“同瓦更麦”并非指物质世界的某一地,而指玛庆上空的一种天国,属理想隐形世界。按宗教观点就是格萨尔大王及诸位大将的现时居住处,这也是大师修持时的观想世界。米旁大师诵词的一句话中虽然把“多康”和“同瓦更麦”连在了一起但从整部著作来看,这是两不同的概念。
(三)米旁大师把格萨尔大王容貌的刻画作为修持时的观想依据。他根据证悟映象中所目睹的格萨尔大王进行细描。在他的著述中多处提到亲见到格萨尔大王,并说道修持时首先要观想大王,在他《格萨尔大丈夫金刚寿王补供如意速成》中说:把自身视为马头金刚莲花大自在,其顶门上观想安住金刚颅鬘。自身前方上空,在甘露白云缭绕中,清净仙界之尊胜无量宫里,多彩宝珠,采帛所饰的鎏金法台上,铺满妖魔鬼怪之剥皮,安住战神之王格萨尔,其容颜似皓月当空,身穿青色衣裳外披红帔,下身围青色兽皮,乌发散垂,头戴圆顶毡帽,顶饰为孔雀彩翅、翅与帽的连接处饰铜镜,两边沿串彩帛。面带微笑耳垂圆莲宝、胸挂金护身盒、铜镜、红白璎珞佩满胸右手靠于帛缎坐垫上。摄收自在时,右手持金刚铁钩链索以幻法摄收人间精华。在祈请获福禄时,右手持自在王如意宝置于胸前。卜箭卦时右手持白莲。诅咒时,右执天铁宝剑、崭断罗刹首,左持铁弓箭等。米旁大师根据修持的不同特点,对观想格萨尔大王的独到见解,耐人寻味。这与“格萨尔王传”中的文学描写有很多不同点。一是起心动念不同。“格传”大部分按照民间艺人说唱的基础上进行整理而成,其中对英雄格萨尔形象作了夸张性描述旨在激发读者、听众的情趣,往往带有虚构性和变异性。而米旁大师经过多年的修持、在证悟的感应中或者说悟前生的记忆中留下了格萨尔大王的印象。在此基础上按照修持格萨尔仪轨的缘起,升华定格为观想中的格萨尔,是一种严格的传承规范。从宗教意义上说,护法神的修持仪轨非常严肃,不能随意改变,因此,大师写格萨尔形象的目的是观想修持所获成就以利益众生。二是表现形式不同。众多格萨尔王传及其唐卡画,把格萨尔写成戴盔穿铠,右持马鞭、左执长矛挂箭悬弩的英雄武士。而米旁大师心目中的格萨尔与此有所不同,他把大王视为一种重要的护法和战神,一般讲佛法神有静相、忿相两种,大师教言中的格萨尔应视为静相但下身围青色兽皮,坐垫铺妖魔剥皮,带有一定的忿相。诅咒时一般忿相,但“诵词”中只是手持物有变化,这表明大师以无量的悲心来消除一切违缘之障,以善巧方便度众生之宏愿。也是大师以宗教方式对人类和平兴旺的一种良好祝福。
二、米旁大师格萨尔学说的思想内涵
(一)米旁大师作为藏传佛教的一位高僧所固有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理念决定了他的格萨尔学说的灵魂是为了宏扬佛法这个主题。因而他的所有格萨尔著述中几乎没有带情趣性的故事情节。基本上属念诵偈文。充满了纯宗教化风格。况且格萨尔在大师的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并以他的善巧方便,作为宏法调伏有情的特殊方式加以传承。按照这种观点其宗教意义不言而喻。格萨尔的前生莲花生大士创立了宁玛巴,同时降伏了很多非人界的众生。格萨尔本人以佛化现扬善弃恶,按不同的调伏对象,以无量悲心或猛咒诅咒法,以及战争方式度化众生;并在未来的末法时代以武铁轮王化身将继续他的事业。据载,末法浊时,宁玛派具有更加重要的宏法意义。因此,笔者认为一百多年前,米旁大师把宏法视野放在五浊时及末法时代。且把救拨众生的希望之光寄托在莲花生大师及其化现。这是米旁大师格萨尔著述的宗教立意。
(二)雪域藏人在其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各种祭祀活动风谷文化,如烟祭山神、财神、以作福禄、寿、气数具得的美好祝福。普遍盛行烟祭、请僧诵家庭保佑经、长寿经、红白喜事诵招财经、出征诵祈祷经等,这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并成为历久不衰的传统,通览米旁大师“格萨尔颂词”无不反映出这种民族文化心理,表达了藏民族至诚的宗教精神愿望。这个精神愿望没有仅限于为了来世而苦行上,他充分尊重人类庄严。世界和平、消除、馑疾、家家福慧双全、人人长寿获殊荣、宏扬佛法得解脱,是大师整部“颂词”的内核。为达到这一目的,大师特别创立了一系列格萨尔念诵偈及祈祷仪轨。其中有烟祭颂、祈请词、供奉偈、招财偈、成就偈等方面的祈祷、引起了广大信教者的共鸣。它体现了雪域藏人以自强不息精神,对生活充满信心的良好气节和美好希望。也展示了一位杰出的宗教大师怀悲宏愿、助益世间的人间佛教思想。因而米旁大师的这一思想普遍在传承派和广大藏人中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著称嘛哈班直达的居米旁大师的格萨尔著述,不同于一般作者专著,他在教言中说道:此并非一时冲动或杜撰,而是严格按密宗修持仪轨并获证悟的感应后开发的意宝藏。具有充分的佛学理论根据。这正如过去佛教经典作为当今佛学的教科书或研究的依据一样。是研究格萨尔的重要依据之一,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特别是他对格萨尔一系列观想、修持、敬颂、修鞭箭卦、铜镜卦等是对格学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如一九八○年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赛马登位》前言中指出:“赛马登位是根据米旁大师《奇妙传记秘密信息宝贝铜镜》中的无垢之词诠释而成、实属可信依据”。大师的格萨尔教言,对其传承者来说,更是金刚上师的圣言量是坚信不移的金刚教言。为此,大师的格萨尔著述,在研究上是权威性依据的。在传承上是严格的修持仪轨。
(四)米旁大师除创立了“格萨尔念诵仪轨”外,对“格传”伏藏本的开启也有很大贡献。《英雄诞生》、《赛马登位》、《占领玛域》是“格传”分部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赛马登位”流传广泛,深受群众欢迎,在整个“格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赛马登位》前言中,明确指出,上述三部格传是对米旁大师《奇妙传记秘密信号宝贝铜镜》一文诠释而成的。近五百字的偈诵文涵盖了三部“格传”的所有故事情节。此文系大师意宝藏的发掘。《宝贝铜镜》初看文辞浅出,然而每个字所包含之义广泛而深远。越细读越难理解其义。此文第一段四句话既作藏文著书格式应具备的文首颂词,又完整地表达了格传《英雄降生》、《占领玛域》的内容。整体文中可以看出《赛马登位》的各个情节。然而,没有传授该文释难教言的,则无法领会其真实含义。《赛马登位》为大师的传承弟子亲自聆听了《宝贝铜镜》全文解释教言后记录整理而成。在一定意义上说,它包含了米旁大师伏藏法的内容。这种现象也是伏藏派的说的“意藏”。曾有很多大德以这种方式开启了大量的格萨尔伏藏本。但是降藏者本人按照空行信号记录“格传”全文,米旁大师却把空行信号的底文记下来以后由传承弟子通过闻授其义再加以整理,这是大师开启伏藏的一种独特形式。米旁大师的格萨尔著述中有多种祈祷文。还独树一帜地撰有《格萨尔马鞭修持法》,详细介绍马鞭的制作方法规定了装藏物中应写真言及修持仪轨,指出了马鞭修持的功德和法力。它是一种美好希翼的吉祥物。此外,在大师著述中还有格萨尔命轮护身符,以及格萨尔箭卦、铜镜卦。有关格萨尔箭卦散见于各种王传之中,但没有细述如何卜箭卦,米旁大师对箭卦的修持和方法一一作了详细说明,十分有趣。米旁大师还有简易格萨尔卜卦法。这是米旁大师对格萨尔文化的一大延伸。
三、米旁大师格萨尔著述对后世的影响
米旁大师作为一代宗师,其大量的经典著作为该传承派的必修课而久盛不衰,他的一些哲学理论在整个藏传佛教的学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且对后世的宁玛巴教派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多康地区各寺院僧人和群众十分爱戴、推崇这位杰出历史人物,他那高超的佛学水平,五明知识及丰富的社会知识赢得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赞赏。受米旁大师思想影响,在近百年的历史进程中,许多宁玛巴高僧大德,把格萨尔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作为宏扬佛法的重要形式,开启了大量的“格传”伏藏本,撰写了“格萨尔祈请,补供颂词”,有的坚持每天念诵米旁大师的“格萨尔颂词”。一些寺院举行格萨尔修持法会,还把格萨尔王及三十大将搬上寺院乐舞舞台。时至今日也有很多寺院及僧人修持,念诵米旁大师格萨尔护法祈请仪轨。一种文化传承的现象与一位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的提倡或反对不无关系。在宗教界更是这样。因此,米旁大师以后的近百年的历史是继承发展格萨尔的最好历史时期,大师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文化视野。
大狮格萨尔王狮龙宫殿
格萨尔大王狮龙宫殿
据达日县政协副主席、达日县查郎寺寺主活佛旦贝尼玛撰写介绍:
所谓狮龙宫殿就是神奇地让许多小狮子搬运石料垒砌围墙,念青达拉神虎神龙修建屋顶因而命名为“狮龙虎顶宫殿”,简称“狮龙宫殿”。从木猴年到现在已经经历了949年。
《董氏预言》中说:“十二套索扮马饰,东山顶上太阳升”。米旁仁波切解释说:‘以枣红骏马显示权威,以神奇的幻索套捕’。据此预言,格萨尔十二岁那一年,向晁通谎称预言,以嘉洛部落的财宝、美女珠牡和岭国的王位为赌注,举行赛马大会,岭国的英雄们谁能获胜,谁就将得到这些宝物。赛马会上,觉如大显神通,取得了赛马的胜利,登上了岭国国王的宝座,把具有最高统治权威的旗帜高高举上三界之顶。这时,岭国的英雄及男女老少兴高采烈地顶礼、致敬,人人都高举旗帜,争先恐后地献上自己稀世之宝并举行了欢庆仪式。叔父晁通虽然心里不高兴,但也面带笑容地献上洁白的哈达,说:今天侄子格萨尔应居此位。觉如说,今天叔叔称我为“格萨尔”,(藏语,犹言如花蕾初绽,)实在太好啦,格萨尔要降伏一切妖魔鬼怪,为岭国百姓谋幸福。格萨尔诺布扎堆的征程赢得了大成士夫的名声而当了岭国国王的觉如,被称作“雄狮大王格萨尔诺布扎堆”,也叫“英雄顿珠”,从此名扬世界。格萨尔来到狮龙宫殿,沐浴着无限的幸福快乐。
格萨尔王82岁上即藏历第二个饶迥的“比噶日”,(这一隐语翻译出来就是汉历土猪年)即公元1119年,玛钦雪山山脚下的玛隆山谷金黄色河水流经的这方净土上,格萨尔大王功业圆满,返回天界。这一年,尊者米拉日巴79岁,噶&当巴德协五、六岁,相当于北宋徽宗宣和元年。从水猪年到今年的水鸡年一共是911年。
对此,一般说来果洛全境是古代查穆岭地区,是从所公认的。米旁&绛边朗杰嘉措、伏藏大师列热岭巴、仁增朱堆巴沃一致认为土登江央扎巴在《玛域白绢吉祥结》一书中说:莲花生大师预言,现在形成的这个地方就是玛库。姜地白色盐湖地区是姜&萨当王的土地。玛库位于峡谷处,九曲黄河经此地。霍曲河似在增补水源,富饶的地祗玛积雪山,是多康地区的传世珍宝。
因此说来,玛玉就是查穆岭的土地。这样,实际上看到的果洛各个宗,就是岭地城堡的遗迹,从一些铠甲、头盔等兵器上也直接找到了许多可信的真实的证据。事实证明,格萨尔是果洛人,果洛是格萨尔的故乡,果洛人民是英雄格萨尔的后世子孙,特别是其中的达日县地方应是格萨尔的住锡地。《董氏预言》说:木猴年上弦日占据黄河下游萨纳峡谷,玛玉的白玛谷是好地方。由此可见,在一切可信的古史文献里也都一致地作了清楚的记载,黄河下游萨纳峡谷是觉如母子二人居住的地方。
关于宫殿的情况,在黄河之阳有坎巴贡嘎的六个山嘴,黄河之阴有丰足的肉毛黑王,民间传说的故事,在当地都可以得到印证;如《门岭大战》中说:“河水流到味美甘露海,向右蜿蜒像一幅美丽的图画,黄河福水缓缓东流,城堡不是人工建造而像自然形成,那就是格萨尔王的城堡狮龙宫殿”。在《姜岭大战》里说:“在世界中心玛域地方有一座吉祥胜乐宝殿。黄河理玛供水向右旋流,地下有龙众合掌膜拜的地方,前面巍峨的日月楼前面的草地上,有白仙鹤展翅嬉戏的地方”。这些描写,与黄河上游的情况十分相似。黄河流经这里像一条洁白的哈达结子。左边有达日河,右边有萨纳河,两条河水流向前方,像洁白的哈达结子相互交错。因此,富饶金色的黄河平川就有了“黄河流域的哈达结子”之称。
当代大学者毛尔盖桑木旦说:在查岭寺附近即达日的萨纳峡谷,有格萨尔的城堡遗迹,其位置就在黄河下游地名叫玉龙松多的地方。果洛的岭喇嘛曲吉多杰也就是岭的后裔,因而称岭喇嘛。现在的“岭部落”也就是过去岭国的部族。上述关于古代“岭国”的这些历史,在一些地方可以亲眼看得到,有些虽是传说,但是是有根有据的,因而是可信的传说。王子扎拉泽杰的转世、伏藏大师察通多杰说:“在玛库生钦的拐角处拉隆玉多峡谷,从狮龙宫殿到岭的英雄绒察的转世化身唐卫噶热说,达当居来转弯处有昔日觉如灭杀地鼠的骨头。这正如廓姆所说,在黄河下游萨纳峡谷,地鼠比虱子还要多,蕨麻比别处的香甜,是等待供福的地方,是乞丐居住的地方,是我廓姆母子的福地。多杰扎堆活佛年轻时来到黄河之阳阿炯家里,在那里看到了现在的这个城保所在地。对面的明镜般的草地是格萨尔城堡的遗迹。雍希喇嘛松曲多杰在黄河流域的萨纳峡谷竖立大藏经《甘珠尔》碑时,发现一处古堡遗迹,证明是长形茶碉的遗迹。在古姆欧里地方有王妃珠牡的宫廷遗迹。这就是说,现在的古姆欧里是宫殿遗迹所在地。
查岭寺的创建人与格萨尔大王同为棕色董的后裔,岭喇嘛曲吉多杰班桑布听老辈人们述说,从王子札拉泽杰往后推算到第四十九代在位的德格岭仓王在两次消除喇嘛仁波切贵体凶兆并使其长寿永生的手书里说:你是世界雄狮大王格萨尔真正的后裔,和我是同宗,心性气质也无分别,祝你永世长存。昔日的岭王朝时期,曾经将一口叫克什米尔人热哇达都的宝刀作为随函礼品赠送大王,现在还可以在宫殿里看到。康仓曼巴珠杰所说的岭喇嘛的密传记载,岭喇嘛曲吉多杰是岭国幼系的后代,被叫作“岭部落”的那些地方,过去都是格萨尔的臣民。岭国大英雄丹玛转世化身噶妥吉美仁波切郎达崔诚云丹嘉措在做查岭寺寺主时,对喇嘛仁波切大加赞颂的普贤轮大作中作了简要叙述,说在岭&格萨尔的古寺,你好像是衮钦智美威色的转世、岭格萨尔的后裔。他曾在石
头上留下足迹至今尚保存在宫殿之内。
最上怙主喇嘛仁波切说,这个地方是格萨尔的寺院,寺院的后山萨纳日干是格萨尔敬阿尼玛钦雪山的神坛,格萨尔曾在那里煨桑祈祷,并建立战神英录龛。他还亲口说他也是岭国幼系的后裔,是丹玛的转世化身。他在康隆嘉察岩洞修行期间,女英雄阿达龙姆曾显现真身,并献上一新灯和一盏尊金刚,那尊金刚现在仍保存在宫殿里。大堪布曲杰达巴晋美彭措炯乃贝桑布说:“这里是查穆岭,名字叫‘童瓦衮曼’,意思是人见人爱。这个寺院也是查穆岭的寺院。这里上有狮龙宫殿,中有敞口鹫巢,下有长形茶碉。霍尔帐下的霍尔兵从达塔角列转弯处来到长形茶碉侦察,并掠走珠牡王妃的地方也在这里。离此不远的地方有狮龙宫殿遗迹,有黑土似的石头,可以说明是长形茶碉的遗迹。敞口鹫巢应位于狮龙宫殿与长形茶碉二者之间。关于晁通的身世,伏藏大师查通如贝多杰有三百多幅伏藏壁画,保存在格萨尔修行的寺院里,在将来会有很重要的意义。这些情况老辈们心里都很明白。他拥有许多宝藏,其中有一面奇特的镜子,现在还保存在宫殿里。
距宫殿大约三里多,有一个风口谷的地方,那里有许多宝物,传说是王妃珠牡的财产,现在还能找得到一些遗物。在那里有许多用石头支的三脚锅灶,那就是前辈们传说的岭部落的百姓聚会的地方。总之,据《董氏预言》的叙述,黄河上游地区从古流传下来的可以作为根据的权威性的典籍文献,佛和护法神的预言,高僧大德们所说的权威性的教言,过去和现在黎民百姓所见所闻的那些珍贵实物都是活生生的历史见证,所有这一切都说明,现在这个地方为狮龙宫殿遗址。日向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呈现递了请求批准修复宫殿的报告,得到他们热情的支持和鼓励。日全国《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给果洛州和达日县查岭寺颁发了批准书。藏历第十七个饶迥的水猴年即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给《格萨尔》狮龙宫殿题词。藏历第十七个饶迥的铁羊年即日,青海省《格萨尔》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发了批准书。果洛州《格萨尔》抢救办公室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并于同年8月7日在达日县文教局成立了格萨尔宫殿重修筹备小组。宫殿位于距现在达日县约十五里,距查岭寺约十里的地方。
整个宫殿的总面积达180平方米,高约40米。在琉璃瓦殿顶上安装了塔尖金顶宝幢和铜质镀金祥麟法轮。宫殿上下均按藏式藏谷作画、粉饰、上彩,布局独特。楼上制服三界殿内的主供佛是桑耶寺的自现度母,用衮钦智美威色的遗骨塑造的与他本人十分相似的等身像里,藏有护身符。楼上格萨尔寝宫日光殿内有三尊一体格萨尔如意宝贝喇嘛修习样的息静金刚寿王镀金铜质佛像,身高六尺,镶有各种金银颈饰和装饰品;其右边是药物泥塑勇猛上师益喜热巴的塑像,左边是二尊狮面空行母,身高五尺,即三根本本尊,楼上嘉洛&森姜珠牡的寝宫月光殿里,主要陈设是制伏轮回世间的宝帐怙主,高三尺;右边是无量光佛,左边是镀金铜身大悲四臂观音诸佛以及伏藏神力上师师徒三尊、无比能仁王青铜佛像等。因而具有佛法、享受、幻化三者的佛陀菩提心的佛像殊胜安居在此,与铜色山毫无差别的神力光辉照耀。殿内还藏有宣讲佛法释迦王亲口教授全套经义、早期译经不共奥法十七本续、遍智无垢光明的七俱舍论等一百五十余函。在佛像和佛塔之内,有四舍利为主的佛陀菩提骨和舍利、汉藏古今先贤们的舍利、遗骨和衣物以及圣物等齐全无缺,真乃风水宝地是也。
楼下制伏三界殿内,主供佛是最上导怙主晋美彭措尊者发现的伏藏宝物、格萨尔父母的赤白菩提构成的一尊莲花生大师塑像,此外还有胜过如意宝的稀世珍宝、与格萨尔真身无区别的金银护身符,供人瞻仰。在宫殿正中央有三尊一体的莲花生大师善业的化身雄狮大王格萨尔的巨型塑像,他骑在神变的骏马之上,威震四方,眉飞色舞地制伏三界,以雷鸣般的吼声征服三界,从内心发出光明昌隆智慧和悲心永不懈怠地做着伟大的利生事业。
格萨尔塑像背后有十三尊守舍战神威尔玛的塑像;从右起依次是:初无轮回的瞳人化身蟋曲黄色金蟒具慎恚战神,上区神医瞳人化身善跃棕色香獐具六贤战神,念青神的化身隐伏白山兔具耳战神,赤色神虎的化身蹿跳狼滩青野口福昌隆战神,大梵天的化身神勇小白狮子具绿鬃战神,雄鹫夫人的化身黄色金枭克暗战神、赤色马头明王的化身猛利妙翅鸟王令誉圆满战神,玛沁邦热的化身食尸灵鹫虚空行战神,鸟王大鹏的化身铁隼霍尔巴大智战神,帝释天化身凶猛斑谰赤虎勇武战神,念青唐拉的化身助奔白唇枣红马神行战神,火焰山的化身雄威白蹄马熊愤怒战神,龙王邹纳仁钦的化身六翅金鱼圆满六变异战神等。
关于格萨尔麾下的三十位英雄,依据史诗故事和历史文献加以认定。但这里是以一幅一百多年前绘制的三十位英雄的画像作为依据。
岭地三十位英雄是查穆岭氏繁衍而来的,从来就是归岭部落管辖的。由于他们是英雄,又是兄弟,所以也就被称做三十位英雄兄弟。宫殿里有三十位英雄的塑像,他们的排列座次,在宫殿门内从左依次是:1、穆卫&协噶江扎;2、囊琼&玉衣梅朵;3、旺觉旺布达潘;4、噶日&尼玛坚赞;5、丹玛吉如坚赞;6、噶嘉洛&顿巴坚赞;7、岭钦&塔巴索郎&;8、米钦&杰娃伦珠;9、董色卫&尼奔达亚;10拉布&郎卡色协;11、董玛希&本布晁通;12、亚钦&森伦杰布;13、总管王绒察查干;14、噶德&曲炯白纳;15、董奔巴&嘉察协噶;16、伦察香&丹玛江查;17、达绒&本布色彭;18、曲里&布衣达彭;19翁布&阿努班桑;20、达绒&娘察阿丹;21、巴亚迈&森达阿多;22、加纳&本布阿森;23、嘉洛&切乌珠杰;24、阿巴&布衣潘达;25、绒察&格潘玛勒;26、东赞&囊俄阿班;27、达绒&晁杰白噶;28、穆江&仁钦达理;29、杰秋&塔娃坚赞;30、久哀&巴色达娃。
壁画有岭的护法神、八十位英雄和三十匹神马。还有十一幅“唐卡”即绢轴画。
第一幅唐卡主尊是龙王邹纳仁钦,随从者有尊者古古如巴的化身金面人尼奔达亚,坐骑东日玉提。
第二幅唐卡主尊是拉钦&仓巴噶布,随从有白玛巴扎的化身董奔巴&嘉擦协噶,坐骑嘉恰苏噶。
第三幅唐卡主尊是念青&古拉格卓,随从有思纳扎胡笛的化身曲鲁&布衣达潘,坐骑穆古丁喜。
第四幅唐卡主尊是扎喜次仁玛,随从有噶拉巴的化身玛绒&本布拉杰,坐骑玛亚当丹。
第五幅唐卡主尊是乃乃&贡曼杰姆;随从有桑哈巴的化身穆娃&达潘纳布,坐骑色达休亚。
第六幅唐卡主尊是阿尼玛沁邦热,随从有德鲁巴的化身奔本&图桂巴娃,坐骑美珠敬雅。
第七幅唐卡主尊是玛吉白登拉姆,随从有美智巴的化身举埃巴萨达娃,坐骑蔡
第八幅唐卡主尊是战神念达玛布,随从有美智健的化身噶娃&加举塔娃,坐骑曲池纳亚。
第九幅唐卡主尊是普吾&东炯噶布,随从有赞扎
里的化身阿潘&丹玛布巧,坐骑邬查格希。
第十幅唐卡主尊是努吾&龙珠堆琼,随从有杂兰哈日的化身阿桑&尼玛顿珠,坐骑琼拉穆布。
第十一幅唐卡主尊是僧姜&塔勒威噶,随从有纳如巴的化身吉本&喇嘛贡噶,坐骑尼玛东丹。
如是,绘制天竺八十位证果者威猛伏魔的画像,他们转世成为世界雄狮大王格萨尔的八十位英雄。他们身姿英俊,容光焕发,勇武可畏,或谈笑,或怨敌,或恕吼,或厉如雷霆,他们对仇敌威猛,对众生悲悯,为世界的利生事业辛劳而不懈怠。
“玛玉格萨尔文物展览馆”,其面积约40平方米。馆内陈列有:
1、岭国的三十位英雄的画像,这是一百年前绘制的,历史悠久。是经过喇嘛巴热捐到这里的。
2、镇寺涨螺诺布泽昂,此螺洁白如玉,又是螺中之最,头等稀世之宝,其数是五个,故如斯称谓。传说从前岭国降伏姜&萨当国王后,从姜国拿来的,它以前是甘孜寺主供圣物,后来希蔡本布和达吉寺发生冲突,被希蔡本布拿走,自此往后又辗转经过许多人之手。现收藏在此。
3、女英雄阿达拉姆献给丹玛的化身岭喇嘛曲吉多杰的金刚。
4、晁通的化身贡德查通&如维多杰掘藏得来的宝境。
5、德格岭仓王奉献给岭喇嘛的岭国时期的克什米尔长缨大刀。
6、噶妥杰布&慈诚云丹嘉措七岁时在石头上留下的脚印。
7、囊谦达纳寺的岭国时期的五种宝物。
8、从噶妥司都宫殿的藏书室内发现的《麻尼全集》。
9、至尊米底亲手制作的“嚓嚓”。
10、白若杂纳在贝叶上手书的印度梵文。
11、萨迦怙主法王八思巴的镀金手铃。
12、莲花生大师时期的桑耶石国小院内的金则。
13、东噶哀顿&曲吉尼玛驾临卫藏成为第八世达赖喇嘛绛边嘉措的上师;然后又驾临尼泊尔做了尼泊尔国王俄瓦格侠的国师,并奉献了用上等白旃檀木雕刻的佛主师徒三尊等殊胜圣物,其中某些宝物具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历史悠久、造型美观的宝箱等古代文物都是难以得到的稀世之宝,品类繁多,而且还在继续收集。
宫殿内设有招待所,有质量坚固、造型精致而洁净的常住僧舍七间,有茶房、院落和大门等,这一切工程都竣工。看那宫殿高如擎起青天的大柱,下压坚固的方寸狭小地面,格萨尔大王的宫殿雄伟而壮丽,天然而成。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东金岭铁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