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武术老师招聘刁老师地功拳培训

青岛农大学武术 体味民间传奇
日 16:07:37
来源:青岛农业大学
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武术也成为中华民族的标签之一。但是在中国武术受到外国人热捧的同时,在国内,不少民间武术却处于举步维艰的状态。中国一百多种武术套路中,除太极拳、咏春拳等十多支武术能被大部分人所知晓外,剩余的流传范围都比较狭窄,如何让淹没的中国民间武术进入大众眼帘?如何让这一国粹顺利传承?青岛农业大学的一群学生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调研。
今年5月山东省&调研山东&暑期社会实践在各大高校陆续启动,在省团委号召下,结合山东是多支民间武术文化发源地这一特点,青岛农业大学园林与林学院成立了山东民间武术文化调研团队,积极参与到&调研山东&这一实践行列中来。7月上旬开始,调研团队用半月的时间到达了地功拳、螳螂拳等拳种发源和流传地,与具代表性的几位传人面对面的交流,试图&寻根&武术。
&地功拳:山东优秀拳种,但传播受阻
来到崂山沙子口镇的地功拳武术馆外,就见到一位身着白衣白裤,走路虎虎生风的长者信步走来,完全看不出是一位接近五十岁的长者,这便是地功拳第五代传人刁锡环。
在武馆内馆内,刁锡环先生接受了几名大学生的采访。与刁先生的交流中,队员们了解到地功拳发源于青岛即墨地区,最早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传播开来。虽然地功拳被誉为山东优秀拳种,曾多次在香港、新加坡、韩国等国内外的武术大赛中披金挂银,为国争光,但发展状况仍不容乐观,目前青岛地区学习这一拳法的弟子只有四十 几人。
刁先生自幼酷爱武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地功拳后便拜师学艺,这一学就是三十多年。刁先生说,他在2010年为地功拳申请了崂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三年时间里整理了许多关于地功拳的资料。目前他最想要做的就是将地功拳这一民间武术传承发扬下去,不让这一武术失传。对于地功拳的发展的现状和最大的困难,刁先生表示,最大的难处是地功拳作为民间武术来说,并不适合所有人来继承,也并不是所有人能够领悟到武术的精髓和内涵。说到这里,刁先生当场就为展示了他深厚的内功,身子柔若无骨,以内力带动身体爆发出能量,其爆发力令人惊叹。
孙膑拳:孟宪堂致力孙膑拳的传承,希望有更多的中国人来学习
从青岛市文化馆方面得到消息,目前,孙膑拳主要的传承大师是第四代传人孟宪堂。于是,调研组来到了榉林山公园找到了孟宪堂老先生,从他那里分享到了孙膑拳的传承历史。
孟宪堂先生说:&孙膑拳历史悠久且秘不示人,在长期的演练中,又汲取了武林各门派的技击特点,使其更完美实用。&孟先生一边示范着一边向我们介绍了孙膑拳的行招特色,怎样使武术的顺达流畅;怎样是手足并进立达四梢;如何才能做到攻防显著、迅捷勇猛;老先生一招一式的将孙膑拳灵活顺畅的展示在队员们眼前。
在调研组几个大学生询问下,得知孟老先生是在1962年的时候从他的师父手中接过了传承孙膑拳的重担,老先生对于孙膑拳的发扬尽心尽力,曾多次组织国际孙膑拳切磋大赛,在美国、新加坡、匈牙利、奥地利、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发扬和传播孙膑拳,现在孙膑拳已分布在了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每个国家和地区也都设立了掌门人,以助于孙膑拳有更广的流传可能性。他不仅将孙膑拳带到了海外,自己也编写出版了《中国孙膑拳》和《中国当代武林名人志&&第三卷(海外卷)》,将孙膑拳来源、传播历史、特点套路编辑成册,以便世人了解孙膑拳。但是现在让孟先生困扰的是,孙膑拳只在山东地区具有一定知名度,孟宪堂先生门下的中国弟子数量也不是很多,孟老先生说他希望有更多的中国人对孙膑拳感兴趣,来学习孙膑拳。现在,孟老先生已经将掌门传给了孙膑拳第五代传人&&兰春玲。
螳螂拳:根在莱阳
近年来,许多电视、电影中都频繁出现螳螂拳这一武术,其以螳螂为原型而创作的武术也令观众印象深刻,而螳螂拳发源地正是处于山东胶东一代的莱阳地区。
螳螂拳最早起源于梁武帝时期,其始祖是王朗,王朗之后,螳螂拳主要在莱阳一带传承,后由莱阳传出,其习练者遍布海内外,现发展最主要的地区是胶东一带。为保护和利用好螳螂拳这一特色文化资源,当地也致力于这一文化的发展。2012年莱阳螳螂拳文化研究会成立,为深入挖掘和整理螳螂拳文化,储备新人才做了很多的努力。同时,螳螂拳文化业成为莱阳三大特色文化产业之一,在整个胶东地区占据了极大的分量。
螳螂拳主要有&太极&、&七星&、&梅花&、&六合&四大派。在莱阳文化馆馆长的引导下,调研组几名大学生见到了七星螳螂拳第八代传人林东柱。
林东柱先生炉火纯青的拳术扬名国内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七星螳螂拳的教学和发展工作。在他教学的七星螳螂拳武馆中还挂着&保护中华国粹,弘扬武术精神&字样的锦旗。林东柱先生说道,在近年来的螳螂拳的发展中,国家和政府给予了很多的支持,使得这一民间武术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四通捶:边家因助人而习得
自边家习得四通捶以来,边家就世代相传,并将这一拳法发扬光大,目前代表性传承人是居住在山东潍坊的边凤池先生。
看到几个20出头的大学生要来了解四通捶,边凤池先生顿时喜笑颜开,说现在能对民间武术感兴趣的孩子真是越来越难得了。6名大学生得到了边先生的热情招待。边先生带着他们参观了历届四通捶传人留下的纪念照片,并讲解了四通捶的来历和发展。
边凤池先生今年已74高龄,但述说起&四通捶&还是毫不含糊,在几名大学生的询问下,他开始娓娓道来。
据边凤池先生回忆,嘉庆年间,边家有一位叫边相亭的长辈,酷爱武术,闲时便率儿子及侄辈们练拳,当时颇有名声。一天,他见一陌生人呆坐在路边,孤苦无依,便解囊相助。半年后此人又回到边家,见边相亭父子所练武术虽可强身健体,但并不实用,便将这&四通捶&传授于他。
后来四通捶第三代传人边淮将这一武艺传于外氏人武玺爵,&这才破除保守陋规,同姓异姓代代相传,使得四通捶拳法绵延近二百载,人才辈出,后继者不断。
六合拳:民间小拳种渴望发展
要说山东的民间小拳种,流传于龙口市一带的内家六合拳便是其中的代表。没有&非遗&的头衔,没有外界力量的支持,仅依靠一代一代继承人的言传身教来传播,其发展和传播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六合拳创始人及年代皆无从考稽,从史料记载只能追溯到乾隆年间魏德林先生这一代。魏德林花甲之年,为报救命之恩,将六合拳技法传授给胶东人林世春,林世春在龙口市地区公开传授六合拳,后又有得意弟子丁子成于1962年创办&黄县国术研究会&,免费传授六合拳,这才使得六合拳从胶东逐渐传播开来并触及海外。
六合拳讲求内三合、外三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为运动宗旨。自古六合拳习练者就以强身自卫为目的,以不轻易示人、不炫耀武技为德。为师者注重弟子质量,非德、智、仁、孝、义者难学此艺,这也使得六合拳一直传播不广。丁子成时期六合拳发展最为迅速,如今龙口一带虽开办了几所武校,但其情况不容乐观,能得六合拳真谛者甚少
为了见到最真实的六合拳,山东民间武术文化调研组也拜访了78岁高龄的六合拳大师成守贺先生。与先生促膝长谈,才知道老先生的愿望是多么强烈。成先生希望六合拳能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但是更希望习武者能够静下心来练习和研究武术,几百年积淀出来的文化底蕴值得人们去细细揣摩。谈话期间,始终充斥着这样一句话,&武术是一种文化!不去学不去练,只靠口头说怎么去感受其中的内涵。&
了解了这么多武术传奇和见到几位大师亲身表演后,几位大学生又借助资料对这几种武术进行了探讨交流。其中一名队员对记者说,文化的传承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人不懈的努力的结果。经过这次调研,他们真实的体会到了什么是来之不易,这段时间,算是真正体味到了民间武术的魅力。他们不仅看到了优秀的民间武术,更看到了一代代人在文化传承中获得的人生意义。
[责任编辑:周婷]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点击排行榜当前位置:
|| | |
《美丽青岛 乡愁记忆》 聚焦崂山区非遗地功拳
人气:52721 回复:24
/v_show/id_XMTI2MDcxODIwMA& & 九折十八滚,拳拳入心,腿腿要命,这说的便是地功拳。清朝和民国时期,它曾风靡胶东;抗战时期,它曾为崂山抗日游击队所用;建国后,它却渐渐被遗忘,现在会打拳的仅60余人。成立崂山区地功拳文化交流中心,从区级“非遗”到申请市级……如今,这套青岛百年拳法终于重回大众视线。青岛市网络文化管理办公室联合晚报全媒体、掌控传媒共同摄制的《美丽青岛,乡愁记忆》第二期,便将镜头锁定崂山沙子口,记录地功拳的传承之路,牵出藏在民间武者心中的一缕乡愁。
TA共获得: 金币:0枚
还没人打赏
分享给好友
& & “被失传”的百年拳法& & 一个连环腿紧接凌空弹腿,倒地后双腿成剪刀状将对手牢牢锁住。在位于沙子口的崂山区地功拳文化交流中心,第五代传人刁锡环为徒弟们示范了一套拳路。“一般的拳法讲究踢、打、摔、拿四个技法,但地功拳还多了跌、扑、滚、翻,倒地之后不需要站起来打拳,胯下就有拳式。”他介绍。& & 地功拳又称地趟拳,是中国典型北派拳法。北宋末年起源于山东地区,明中叶曾随军远播至闽浙,戚继光《纪效新书》中有“山东李半天之腿”、“千跌张之跌”的记载。清朝末年传承至青岛(即墨县),100多年来盛行胶东,其“剪刀腿”堪称一绝,民间练习者较为普及。上世纪40年代,崂山抗日游击队还曾靠此拳抵御外敌。& & “建国后,地功拳不容易学到了,因为好拳法选传人很谨慎。”但5年前的一篇媒体报道却彻底扭转了刁锡环的保守态度。由于外界缺乏了解,该报道称地功拳已失传。“我练了30多年,怎么会失传?”这起“乌龙”事件也由此激发他的教拳欲望,“我一定要让外人知道,地功拳还在传承。”& & 藏在传承人心中的乡愁& & 南方有那么多拳种,为何还要来北方学地功拳?很多人都曾向21岁的广东小伙谈燎抛出这个问题。“当时我从网上看到,地功拳躺着也能行拳,觉得很神奇。”2010年冬天,从小爱好武术的谈燎只身来到青岛,师从刁锡环,这一练便上了瘾。白天打工,早晚各练3小时,为早日学成,他已5年春节未回老家。& & “我有七八个徒弟,他们爷爷以前都跟着我师爷练拳,一听我这边教,立马把孩子送来了。” 目前,跟着刁锡环正式在武馆学拳的有60多人,最小的8岁,他要从中培养和选拔下一代传承人。练拳30余年,教拳10余年,作为地功拳第五代传承人,刁锡环曾先后带领11名弟子,参加国际性武术大赛,在28个项目上获奖,赢得14块金牌、4块银牌和10块铜牌。& & “既然祖师爷们让我做传承人,我不能辜负这份信任,脑子里不能光想着钱。”为专心推广地功拳,他放弃了年入数十万元的工程承包商工作,开武馆教徒弟,十年间不仅没有任何收入来源,还花去了家中大量积蓄。刁锡环坦言,自己对得起地功拳和祖师爷,愧对的却是自己的家人。& & “在我老家即墨,也就是地功拳的发源地,老一辈会功夫的也早就不练了,希望我能看到这套拳法遍地开花的时候。”由于练习地功拳极其耗费体力,马上年过半百的刁锡环笑言,留给他的时间至多也就十几年,他只能尽力多教些徒弟。& & 从沙子口走出的“非遗”& & “看着螳螂拳、孙膑拳、即墨柳腔一个个申遗成功,可地功拳还没申报,我就急了。”2009年,刁锡环着手申报崂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渊源、招式、拳法、兵器……在刁锡环家中,记者看到了他花费1年多手写整理的上万字材料。经过一番努力,2011年公布的崂山区第三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里,终于有了地功拳的身影。去年,他又申报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未来,我准备在青岛市区、平度、胶州、胶南等地区开武馆。”组织地功拳文化展示、进校园传授武术技艺、开展社区舞台表演活动,对于推广地功拳,刁锡环心中早已有了清晰的蓝图。& & 把你的家乡拍进微电影& & 关于青岛,你有哪些美好的乡愁记忆?你的老家有哪些即将消失的风物?即日起至9月31日,青岛晚报全媒体推出“分享乡愁,把你家乡拍进电影”主题活动(点击本图文下方“阅读原文”报名参与),征集市民的乡愁故事、文章、图片、音视频。活动结束后,还将选出最动人的乡愁图文影像,在青岛晚报、掌上青岛客户端、青网及三微矩阵上刊登发表,还将评出优秀作品予以奖励,特色乡愁题材还将拍成微电影,编入该系列纪录片全网发布。
美丽青岛 乡愁记忆
回复:【崂山新闻】
||引用|
回复:【崂山新闻】
地功拳与日本的相扑在一起比,哪个更占优势?
看过这个视频,拍的不错。
回复:【崂山新闻】
绝对要赞一个!!
||引用|
回复:【崂山新闻】
确实应该发扬光大
||引用|
回帖后跳转最后一页
看了该帖的人还喜欢看
本周六,青岛天道中医专家举办免费防治骨关节疾病 ...专业互联网金融财富管理平台,夏季红包雨等你来抢 ...
48小时点击排行
本论坛本周Top10
可选评语:
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不作死就不会死
青青岛论坛官方微信
用其他账号登录:山东省事业单位监督管理网
山东省事业单位监督管理信息系统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年度报告公开年份:2014年
单位名称:
青岛市崂山区姜哥庄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街道姜哥庄村
法定代表人:
经费来源:
全额预算管理
开办资金:
举办单位:
青岛市崂山区教育体育局
人员编制:
从业人数:
《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执行情况:
我校严格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按时参加事业单位年检,按要求提供年检材料。严格执行各类登记管理政策。1.本单位及法人代表始终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2.本单位的主要业务范围: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3.本单位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无超出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的行为。4.本单位登记的法人代表人与实际的负责人一致。5.本单位开办资金无变化。6.本单位无接受捐赠资助的情况。7.本单位无涂改、出租、出借《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出租、出借单位印章的行为。8.本单位无投资情况。9.本单位无社会投诉情况。10.本单位没有涉及诉讼情况。11.本单位无分支机构。12.本单位无其他报告的情况。
业务开展情况:
一、本年度单位开展业务活动的详细内容及业务目标完成情况1. 挖掘教育资源,构建“海润”课程体系。&&&&学校努力发掘“海润”课程体系,《海洋与文化》、《乡韵》、《海浪足球》的设立培养了学生开拓精神与创新能力。《海洋与文化》在山东省课程资源评选中获二等奖。2. 选修课程——二十六个特色社团,活动成效显著。学校外聘全国象棋冠军宋梦云老师、崂山地功拳的第五代传人刁锡环师傅给孩子们进行象棋、崂山地功拳的传授。我校四年级二班一名学生参加了全国的武术比赛获得金奖;在青岛少年象棋定级赛与青岛市智力运动会中,学校获象棋女组团体一等奖、男组团体三等奖,在崂山区第一届象棋比赛中包揽了所有组别第一名。课本剧参加了崂山区2014年中小学生戏剧比赛,获得二等奖;2014年全区中小学电脑打字比赛、电脑作品制作竞赛、小学电脑绘画比赛等电脑制作活动评比中,我校有6名学生获得一、二等奖;“海浪足球社团”在&“区长杯”足球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3. 开放研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我们把对骨干教师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着力点,组织教师到南京、上海等处参观培训,提高了教师的理论素养与科研水平。在课堂教学方面,学校关注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切入,从常态课做起,夯实课题研讨课。通过“备课——课例展示——集体评课、诊课——教学效益反思”的一体化过程,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内化教学新理念,提升课堂教学效能。在本学期的教学考核中,我校的课堂教学成绩突出。同时,承办了数学、综合实践、地校三次市级教学研讨会,对促进学科教学的研究起到了积极作用。有1名教师被评为青岛市教学能手,5名老师执教了青岛市公研课,教师的教研意识与课堂教学水平大大提高。4. 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整体教育合力。&&&&&我校是全国家长委员会课题实验校,积极组织班主任、家委会成员积极参与全国家委会课题小组研究工作,作为全国家长委员会课题实验校,我校于本学年顺利完成了课题组结题工作,并于11月份分别参加了崂山区教体局的家长会阶段性总结会及山东枣庄的课题结题会,受到了教体局王修子局长的认可。5. 以海洋文化为特色,丰富素质教育内涵。&&&&学校每年开展“海之梦”海洋科技节和“海之情”海洋文化节,期间搜集以前渔村留下来的具有历史意义的物品,渔具、生产工具。如橹、锚、各种渔网、浮漂、梭子、罗盘、养殖笼等30余件;民俗言语、传说故事、历史人物、民间游戏上千条。6.2014年,我校着重进行了船模馆、海权馆、标本馆“海洋三馆”的创建。&&&&我校海洋特色建设成绩突出,被中国海洋教育学会授予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称号,同时被评为青岛市海洋教育特色学校,我校所推荐的《海底世界》也被评为青岛市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9月,我们申报了青岛市海洋特色学校平评选,并成功被授予了“青岛市海洋特色学校”称号,评审组成员的高度认可。10月,我校又向崂山区教体局推荐了海底世界参与青岛市学校海洋教育实践基地的评选,也成功入选。7.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等活动,培养学生创新动脑能力。&&&&在2014年市航空科技比赛中我校获得青岛市专项比赛第一名,在青岛市航海比赛中我校梦想号航空母舰电动航行赛团体第三名;远望号电动航天测量船团体第二名;孙佳帅老师被评为“科技优秀辅导教师”,我校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孙静贤、曲硕硕、曲政丞等44名队员在青岛市科技活动中获奖;第11届市青少年七巧科技比赛中,我校获团体第八名,宋佳乐等5名队员获奖;第29届市科技创新赛中,我校曲祎、曲硕获奖。今年,我们学校还参加了青岛市头脑奥赛项目,虽然没有获奖但是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8.&立足“海润”课程实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关注学生的习惯与能力培养,制定了各年级的“十习惯”评价与训练标准,并逐步开始实施;通过学生的各学科实践性特色作业,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一周一测”、“一单元一过关”等活动的开展,以激励和表扬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展开竞争,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二、上一年度开展业务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整改情况我们追求尽善尽美,至精至炼,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遗憾,例如:1.教师的国际化培训欠缺,受各方面条件限制,教师走到国外进行培训的机会比较少。&2.教师利用网络信息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意识与能力,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要求存在差距。&3.拔尖学生人才较少,我校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活动,但是进入全国层面的拔尖人才缺乏。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根据上级工作部署,结合学校实际,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推进学校改扩建项目,力争早日使学校改扩建完成,增加体育馆等系列设施,为学生创建更好的学习条件。2.努力创设机会,组织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先进学校学习,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学校也将加大资金投入,充实网络培训资源,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3.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争取更多的参与机会,培养拔尖人才。三、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及业务目标情况学校将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以《崂山区2015年工作要点》为指导开展工作,立足“海洋文化”特色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全面提升学校办学品味,做到“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特色强校”,为社会提供更高水平、更加优质的服务。1.&重视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师德修养和育人水平。2.&继续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加强学校课程建设。3.&加强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向科研要质量,探索信息化教学新模式。4.&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开展体验活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5.&细化安全工作,提高责任意识。6.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打造数字化海洋特色教育模式。7.&推进健康校园建设,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打造健康校园。8.&拓宽德育渠道,发挥“三结合”优势。9.&发挥工会的纽带作用,团结全校教师为构建现代化学校做出贡献。&&10.&做好学校后勤保障,加大对校产的保管力度。具体工作及措施:1.&加强政治学习,以“敬业、爱生、责任”为主旋律,创建“严谨、求精、创新、奉献”的风气,进一步提高干部、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健全学习培训制度,加大青年教师与骨干教师培养力度,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教科研业务水平。2.继续实施就近入学、划片招生的办法,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推进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建设,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将海洋文化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之中,做强与学校特色相结合的拓展型课程,继续探索校本课程开发之路。3.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探索、推广“自主学习,愉悦课堂”等低负担、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模式。深入开展信息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全力推进“翻转课堂”的实施、“微课程”的构建等工作的开展。制定相应工作方案,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研究与实践,推出研究成果并及时推广。4.&以人为本,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开展德育教育活动、加强少先队干部团队建设,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形成集学校、家庭、社会于一体的德育网络,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处处育人、时时育人。期初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贯彻《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集中进行行为规范系列教育,进一步强化学生管理,提高学生素质;针对不同的年级特点,开展卫生知识讲座及宣传活动、加强环保意识教育,与清风公司联手开展“爱永不停纸”主题环保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审美观念及正确的行为习惯。5.不断完善学校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全面落实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制。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及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抓好后勤安保人员的管理、落实传达室人员工作职责,同时,切实抓好师生配餐工作,让学生、老师吃上放心、营养的午餐。6.开发新的特色渠道,采取新颖的形式进行特色活动,着力打造数字化海洋模式,通过开展“海洋科技节”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提高海洋教育的影响力;积极开展科技教育活动,拓宽科技活动范围,培养师生兴趣与参与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7.&深入实施文体活动“2+1”工程,指导学校发展体育、艺术特色项目。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面落实课间体育活动制度,认真落实学生每天校内体育锻炼一小时的规定。8.积极开展工会活动,引导教师以饱满的精神、满腔热忱投身于工作中;加强后勤队伍管理,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面向未来,姜哥庄小学将会继续秉承“碧海扬帆、激情勇进”的学校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深化办学特色,逐步丰富发展内涵,以更加稳健的步伐、更加开放的姿态,扬帆逐浪,和谐奋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名称及有效期:
资产损益情况:
2014年度财政收入8067534元,事业支出8567555元。
绩效和受奖惩情况:
2014年度我校在崂山区中小学绩效考核中获得优秀等级2014年4月我校被评为青岛市文明单位&&&&2014年4月我校被认定为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2014年9月我校被评为青岛市海洋教育特色学校2014年12月我校被认定为十二五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工程基地校
接受捐赠资助及其使用情况:
涉及诉讼情况:
社会举报投诉情况:
登记管理信息公开情况:
按照《山东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信息公开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将我单位登记管理信息公开情况向登记机关备案。信息形成时间:2015年1月信息公开时间:日信息公开形式:公示栏张贴信息公开地点:姜哥庄小学办公室
其他情况:
附件材料: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副本&&
山东省事业单位监督管理信息系统
版权所有:山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地址:济南市省府前街1号&&&&E-mail:djj@
业务咨询电话:&&&&UK技术咨询电话:9&&&&系统技术咨询电话:021-3您当前的位置:&>&&>&&>&
崂山市:本土文化项目借非遗节“复活”
时间: 09:48:31
来源:青岛财经日报
  2014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节近日在崂山区世纪广场举行,虽然只有半天的时间,但是具有本土特色的民俗文化得到充分展现,28支来自崂山区各社区的民间艺术表演队伍展示了地功拳、跑驴、旱船、舞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下简称&非遗项目&),用崂山区文化新闻出版局有关负责人的话说,这些非遗项目调动了人们对民俗文化的兴趣,自身也借助非遗节这个平台扩大了群众基础,提高了知名度,使民俗文化得到传承。
  百年地功拳亟需传承人
  在当天进行的崂山民间艺术表演赛中,具有120余年历史的本地武术&青岛地功拳作为惟一的武术项目进行了展示,七八名十岁左右的孩子表演了腿法奇猛、腰身柔灵的地功拳,让观众充分领略了这个区级非遗项目的魅力。&青岛地功拳自成一派也有120余年的历史了。&作为青岛地功拳第五代传人,地功拳武馆馆长刁锡环表示,青岛地功拳是本土传统武术的代表,其练习者不局限于青岛地区,我国东北地区、台湾地区都曾有人专门来青岛学习地功拳。经过连续五年参加崂山非遗节和啤酒节,青岛地功拳的影响力逐渐得到提升。目前,在青岛地区跟着刁锡环学习的学生有40多人。
  刁锡环认为,学习武术是一辈子的事。作为区级非遗项目,地功拳要想得到很好地传承,必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除了借助非遗节和啤酒节进行推广外,他还在崂山区沙子口街道开办了地功拳武馆,利用周末和晚上时间授课。&只有在地功拳练习者达到成百上千人后,群众基础扎实了,练的人多了,才能从中挑选到更好、更优秀的传承人。&刁锡环希望能借助更多的平台,做好地功拳的传承工作。
  28支队伍传承非遗项目
  &从崂山非遗节举办之初,我们就把挖掘民间艺术、传承民俗文化作为主要任务,五年时间,已吸引28支民间艺术表演队伍参加非遗节。&崂山区文化新闻出版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青岛地功拳、孙家下庄舞龙等都具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崂山区积极推动它们成为国家级、省级和区级的非遗项目,并通过一年一度的非遗节、啤酒节扩大影响,提高了这些民间艺术的知名度,在保护的基础上得到传承。
  近年来,崂山区民间艺术团队还挖掘了新的艺术项目,并进行了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像沙子口街道北崂社区挖掘地方秧歌文化编排的&跑驴&表演,巧妙地将非遗项目中的传说故事揉进了传统表演剧目中,充分体现了地秧歌特有的风趣和幽默滑稽的表演特征;成立于2007年的牟家锣鼓队吸收了鲁东锣鼓、山西锣鼓和河南锣鼓优点,表演节奏变化多样,洪亮而不单调,动作热情奔放,粗犷有力。尤其是队伍中直径2.0米的大鼓响彻&山里山外&,具有极强的广泛性和民众性。
  崂山区文化新闻出版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崂山非遗节的平台作用还将进一步得到加强,以方便更多本土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得到传承和推广。
  2014崂山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现场。
<p style="text-align:"
相关专题:
相关资讯: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崂山道教武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