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王之王 攻略值得提星的有哪些

2015 年天文学和行星科学领域有哪些值得一提的重大发现和事件?
题主是行星科学领域的,对天文学方面的了解几乎为零,但考虑到一方面两者确实有一定的联系,另一方面绝大多数人根本分不清这两个领域,所以就放在一起问了。&br&&br&比如&b&行星科学&/b&方面的:&br&日 NASA证实太阳系最大卫星木卫三(Ganymede)地下存在海洋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何看待NASA证实太阳系最大卫星木卫三确有海洋这篇报道? - 木星&/a&&br&日 嫦娥3揭示月球雨海北部的多层地质结构体 &a href=&///?target=http%3A//www.sciencemag.org/content/347/.short&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cience | A young multilayered terrane of the northern Mare Imbrium revealed by Chang’E-3 mission&i class=&icon-external&&&/i&&/a&&br&日 Dawn确认Ceres上的光斑:&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谷神星(Ceres)上面的神秘光斑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天文学&/a&&br&日 新视野号(New Horizons)抵达距离冥王星最近位置并获取了冥王星及其卫星Charon的高清影像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新视野号 (New Horizons) 抵达冥王星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 科技&/a&&br&日 卡西尼号证实土卫二(Enceladus)内部存在全球性海洋 &a href=&///?target=https%3A//www.nasa.gov/press-release/cassini-finds-global-ocean-in-saturns-moon-enceladu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assini Finds Global Ocean in Saturn's Moon Enceladus&i class=&icon-external&&&/i&&/a&&br&日 NASA发现火星的水循环系统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何解读 2015 年 9 月 28 日 NASA 关于火星的「重要发现」? - 天文学&/a&&br&日 MAVEN揭示火星大气逃逸机制 &a href=&///?target=http%3A//www.nasa.gov/press-release/nasa-mission-reveals-speed-of-solar-wind-stripping-martian-atmospher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NASA Mission Reveals Speed of Solar Wind Stripping Martian Atmosphere&i class=&icon-external&&&/i&&/a&&br&日 日本Akatsuki号气象卫星再次尝试进入金星轨道成功 &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如何评价日本的あかつき卫星再次尝试入金星轨道? - 太空探索&/a&&br&&br&&br&&b&天文学&/b&方面的只在知乎找到这些:&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2015 年 7 月 23 日,NASA 宣布发现 Kepler-452b 意味着什么? - 天文学&/a&&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我国暗物质探测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什么? - 天文学&/a&&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XMM-Newton 卫星发现第一颗 M31 星系的脉冲星对我国 FAST 早期科学目标有什么影响? - 天文学&/a&&br&&br&一下子就想到这么多,想到其他的再补充,欢迎大家一起盘点和科普~鞠躬~&br&&br&Update:感谢@&a href=&/people/tian-xuan-xing-zi& class=&internal&&天璇星子&/a&补充
题主是行星科学领域的,对天文学方面的了解几乎为零,但考虑到一方面两者确实有一定的联系,另一方面绝大多数人根本分不清这两个领域,所以就放在一起问了。比如行星科学方面的:日 NASA证实太阳系最大卫星木卫三(Ganymede)地下存在海洋 日 嫦娥3揭示月球雨海北部的多层地质结构体 日 Dawn确认Ceres上的光斑:日 新视野号(New Horizons)抵达距离冥王星最近位置并获取了冥王星及其卫星Charon的高清影像
日 卡西尼号证实土卫二(Enceladus)内部存在全球性海洋 日 NASA发现火星的水循环系统 日 MAVEN揭示火星大气逃逸机制 日 日本Akatsuki号气象卫星再次尝试进入金星轨道成功 …
按投票排序
首先我觉得题主就总结得很不错呐。我发现大新闻基本都是mission主导的,理论青年之好默默回电脑前看知乎。我想补充的遗漏主要三个。另外想扯扯系外行星,今年恰好是确认第一颗系外行星20周年。1. Dawn发现Ceres上的光斑:2. 神秘的KIC 8462852 - 外星人的戴森球?更新:这个脑洞大大的理论越来越站不住脚了。3. 还有MAVEN揭示火星大气逃逸机制,怎么好像在知乎找不到上述的专题啊!Credit: NASA/GSFCCredit: NASA/GSFC简而言之,NASA在11月5号发布新闻,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探测器(MAVEN)发现4.2-3.7亿年前火星上富含二氧化碳的大气开始大规模逃逸。罪魁祸首是太阳早期强烈的太阳风。本来火星有大气层温室效应,暖暖的说不定已经发展出了微生物。可惜火星个头小早早就保不住全球性磁场,年轻而脾气更加暴躁的太阳频繁抛出日冕物质 (日冕物质抛射,CME),吹着强劲的太阳粒子风,极紫外辐射也更强,都在暴力地将没有磁层保护的大气层剥离。这个过程持续时间并不很长。补充:NASA自己已经对2015年太阳系内行星科学“十大”做了总结,扔个链接在此:除了上述,里面还提及Rosetta过近日点;好奇号证实水曾能以湖泊形式存在在火星上;水星信使号撞毁在水星表面;火星复兴号完成40000次绕转,成绩斐然。^^^^^^^^^^^^^^^^^^^^^^^^^^^^^^^奇怪的分割线^^^^^^^^^^^^^^^^^^^^^^^^^^^^^^目前天文学领域成长最快的可能就是系外行星了。除了NASA时不时扔个“又发现更像地球的行星了”的大众新闻,这个领域大大小小的新闻其实非常多。题主虽然问的2015年的重大发现,给系外行星20年来个回头看好像不太对题。但鉴于像奥运一样四年一度的第三届 极端的太阳系 会议(Extreme Solar Systems III)本月初才在夏威夷结束,也就唠叨一下截至现在我们到底在这个领域走了多远。最想补充的一点是系外行星系统的大量发现严重挑战了以往的行星形成理论,因为我们发现了大量离宿主恒星非常近的大小行星,相反我们的太阳系显得很“贫瘠”。系外行星科学的一个重要意义就是把我们的系统放到宇宙视角中去,让我们对行星系统及生命的诞生有更普适性的深刻理解。(其实我很懒==,又没有跟导师去会议,但为了不显得那么懒,就把astrobite上一篇相当不错的会议总结拿来翻译一下:)原作者 第三届 极端的太阳系 会议于11月29-12月4 在夏威夷Kona举行,同时纪念第一次在主序星旁探测到系外行星51 Pegasi 20周年。350位来自世界各地的天文学家聚集在一起谈论所有关于系外行星的一切。会议上有超过100场演讲,几百张海报——覆盖到的东西非常多。这篇astrobite旨在给出一个简单的会议总结,并主要局限于以下问题:过去二十年间我们到底知道了系外行星的什么?迄今为止最极端的行星系统是哪个?近未来我们希望获知哪些新知识?系外行星科学之现状——我们都知道了什么?简而言之是知道了很多。仅在二十年前,我们对于主序星旁系外行星的存在还毫无证据,而现在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已经被大大改变。无论是空间还是地面望远镜都帮助我们深刻地认识了系外行星如何形成、它们的内部结构、大气成分、多行星系统中行星间的相互作用、行星轨道的演化、一个太阳系内的平均行星数目。我们已经走了这么远。会议上有各种话题的演讲,有的甚至用了整个模块来讨论以上某个话题。但其中有一张图反复在会议中出现:系外行星的半径-质量关系图。如果你知道了行星的质量(通常通过 宿主恒星相对速度测量或 凌星时间变分法,即每次凌星的时间变化规律,译注)和半径(凌星法),就可以算出大致密度。这个密度可以透露行星的组成成分,帮助科学家选出哪些行星适合做详细的大气分析(characterization这个词至今不会翻译)。在我们找到越来越多的行星的同时,这张图将逐渐被填满,我们将看到一个相对完整的系外行星质量-半径经验性关系。对于很多我们只知半径的行星,它们的质量可以用这样的关系计算——对于凌星巡天任务意义重大。然而这个关系或许不会太明确:一个半径可以对应多个质量。现在大家在争论的是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样的发散性,难道我们应该改叫它:质量-半径-偏心率-周期-[其他你认为的因子] 关系?虽然现在看起来很复杂,但随着更多系外行星被发现这个问题一定会变得更清楚。在我们找到越来越多的行星的同时,这张图将逐渐被填满,我们将看到一个相对完整的系外行星质量-半径经验性关系。对于很多我们只知半径的行星,它们的质量可以用这样的关系计算——对于凌星巡天任务意义重大。然而这个关系或许不会太明确:一个半径可以对应多个质量。现在大家在争论的是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样的发散性,难道我们应该改叫它:质量-半径-偏心率-周期-[其他你认为的因子] 关系?虽然现在看起来很复杂,但随着更多系外行星被发现这个问题一定会变得更清楚。迄今知道的最极端的行星系统是什么?这个问题非常激动人心,并直接与会议的名字挂钩。大家讨论了很多极端的行星系统,但这个问题没有绝对的答案。有人甚至提出,从别的行星系统看来,我们自己的太阳系最极端/奇怪——一个角动量被精确调好的单恒星系统,还有距离恒星相对遥远的在近圆轨道上运行的巨行星!下面节选了几个“极端的例子”:KOI-1843.03,拥有极短的运行周期,0.6个地球半径,却在4.254小时内绕转恒星一圈,成为“系外类水星行星”的代表。非夏威夷本地的与会者肯定都在天上飞了几个KOI-1843.03年才来到。白矮星WD 系统,有一颗正在崩解的行星在绕转,暗示我们正在观测一颗行星或小行星被潮汐力撕裂的过程中。(这也是今年的一个NASA头条新闻,译注)KIC 8462852,Tabby星,属于极端光变曲线类,正在发生什么事呢?是一群系外彗星作怪,还是外星智慧大型结构在凌星?KIC 8462852,Tabby星,属于极端光变曲线类,正在发生什么事呢?是一群系外彗星作怪,还是外星智慧大型结构在凌星?最后,脉冲星系统2,什么?宿主恒星是颗脉冲星?我们从近未来的探测任务中还希望获知什么?会议上有很多来自探测任务的演讲,, , , , , 。这些任务将发现成千上万的新行星,给出一份宜居行星的名单,把系外行星科学带入新纪元。我们将发现系外行星上的生命标志物(biosignature)吗?我们能直接拍到它们吗?我们会发现更极端的行星系统吗?这些我都敢打赌!让我们在2019年第四届 极端太阳系 会议一见分晓。
#多图预警#我是题主。抱歉本来想直接更新在题目描述里面的,但修改的时候发现字数超了更新不了了orz(貌似问题描述不能超过3000字,我是话唠啊我忏悔……)————————————————————————————————————————NASA自己对2015的重大事件做了总结,下面主要讲两个不同角度的,一个是【NASA这一年干了什么】,一个是【太阳系2015十大发现】,内容部分有重叠,这里做一下搬运工并做了简要注释(基本事实信息均来自维基和NASA官网)~【NASA这一年干了什么】NASACast 日的节目是NASA这一年的top stories总结():火星- 10月,MRO(注1)数据发现了液态水存在的最有力的线索↓NASA行星科学Director,Jim Green的讲话 :“That under certain circumstances, liquid water has been found on Mars.”- 11月,MAVEN(注2)发现太阳风暴是早期火星大气层剧烈耗散的主要原因,且过去可能有大量水存在- 机遇号和好奇号(注3)继续探索火星表面。好奇号的数据显示了氮气成分的信号,进一步证明了早期火星的环境可能可以维持生命(support life)- 10月,NASA发布了一份详细的指南,列出了人类计划火星探测下一步所需的条件↓ 注意图上的Orion(猎户座飞船)和Space Launch System (SLS),下面马上就会讲到↓ 注意图上的Orion(猎户座飞船)和Space Launch System (SLS),下面马上就会讲到- 其中重要的一环,8位宇航员候选人被成为全职宇航员(还有其中两个宇航员讲话,长得略有点小帅~等等,这是不是传说中的火星移民?)-12月,NASA又开始了新一轮太空探索者的选拔↓ 右下角那个妹子是不是在拍照→_→- 工程师使用猎户座飞船(注4)2014年12月成功测试飞行的数据提高了下一次任务的设计-3月,SLS火箭(注5)地基测试成功,将更有利于推进猎户座飞船的深空探测- 本年度NASA也进行了一系列成功的测试来评估航天飞机RS-25引擎(注6)所做的改进,以更好的提升火箭性能↓ 观众内心OS:赶紧po照发fb啊 →_→- NASA的技术专家帮助指导了好莱坞大片《火星救援》的拍摄。电影生动描绘了火星探测的过程,以及如何在科学家们的帮助下和绝境斗争 ↓ 电影我还没看,居然被这个截图戳到orz... We're coming for your wanty...顺便吐槽下为什么日语版片名翻译成オデッセイ?Odyssey?想想希腊神话的故事真的蛮有悲壮感的……太阳系及更远- 新视野号(注7)创造了历史,成为第一个到达冥王星的探测器并传回影像和数据- 3月,黎明号(注8)成为第一个环绕矮行星(谷神星,小行星带最大的星体)的探测器并发现两个异常亮斑,原因至今科学家仍在研究中- 10月,卡西尼号(注9)最近飞越土星的卫星并确认了其地表下的液态海洋- 迎来了哈勃望远镜(注10)运行的第25年。哈勃望远镜至今仍在不断传回足以创造历史的影像数据,是人类深空探测史上最伟大的探测任务之一。国际空间站- 3月,宇航员
开始了首次长达一年的太空测试任务(orbiting laboratory不会翻译)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的规划载人深空孔探测,包括接下来的火星载人计划↓ 可是为嘛图上有三个人?我查了,但我脸盲……- 11月,人类在国际空间站的连续工作第15年- NASA的商业伙伴公司也在系统测试和装备升级等重要方面继续协助载人航空的多项工作↓ 这张吓到我了啊这是要把宇航员冬眠么?!(大雾……)- 4名经验丰富的宇航员经过选拔和训练,将为首次商业载人空间站任务服务,并致力于探测器,探测系统,地基系统等的改进工作地球2015年NASA依然致力于我们人类和生命的共同家园地球的探索和考察工作——对的对的,这是我们的首要优先级工作!我们会持续监测地球的重要信号,更好地理解和保护我们的家园~- 地球观测卫星们(注11)依然在继续为全世界的科研人员以及政策制定者们提供重要的科学数据,告诉大家这个不断变化中的星球的样子- 地球观测卫星的数据帮助我们获得:
· 二氧化碳变化图——人类活动产生的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最主要的温室气体
· 海洋上空的风、云、气溶胶等的测量数据——来研究它们对气象的潜在影响。
· 全球降雨和降雪量的变化图——来提升我们对地球的淡水供给和能量循环的理解,以及我们预报极端气象事件的能力科技NASA依然致力于帮助学生、教育工作者和小企业实现他们的目标。- 通过之类可以亲手实践的体验项目,开发和运行了小型科研卫星- 通过和企业签订合约,提供奖金,用于将来把这些小卫星送入太空- NASA给的获奖学生工程师颁发了10万美元奖金——该项目鼓励在自主导航和机器人科技方面的创新成果。- 6月,作为人类火星之旅迈出的重要的另一步,LDSD减速器(注12)进行了第二次飞行测试,用于检测将来的火星着陆系统性能- 一个新的7顿重二层高的机器人展示了其使用环氧树脂和碳纤维为原料3D打印出探测器零件的本领↓ 然而我的关注点都跑到那个acer上去了o(╯□╰)o - NASA行政官参观了宾夕法尼亚州一个为猎户座飞船(注4)生产高科技、多功能的热保护系统填充材料的小型纺织公司NASA is the “onramp” for new transformative capabilities because … Technology drives exploration. (本小节结语,觉得挺酷,有点燃还有点戳…但我翻不出来,有好翻译欢迎留言~)航空科学研究- 3月,NASA迎来了其前身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for Aeronautics,)成立一百周年,NACA由美国国会建立,用于促进航空科学研究,其核心价值一直被NASA延续至今。↓ 又开始一波老照片回忆杀- 用于减少传统机翼的重量和和阻力的新型机翼设计首次试飞成功- 同伙和企业的合作,十多种新技术正在测试中并将用于播音eco Demonstrator飞机(,)- NASA副行政官总结本年度一些重要研究,包括:不粘涂层的设计来最小化燃料使用和阻力(昆虫栖居在机翼里产生的)- 一系列坠毁实验为飞机制造和飞行安全提供了重要数据结语:NASA已经开始了2016年的新征程,请拭目以待~——————————————————————————————————————————注1: Mars Reconnaissance Orbiter (MRO,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NASA,多任务火星探测器,日发射,日进入火星轨道,其搭载的多种高分辨率探测仪(HiRISE和CTX成像仪,CRISM光谱仪,SHARAD浅层雷达等等)以前所未有的分辨率对火星的地貌、重力、大气等方方面面进行了探测。至今仍在工作。注2:Managers for Mars Atmosphere and Volatile Evolution (MAVEN,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任务) :NASA,火星气象探测器,目的是研究火星大气(以及电离层、太阳风等等)。日发射,日进入火星轨道。至今仍在工作。注3:Opportunity (MER-B, Mars Exploration Rover-B,MER-1,机遇号火星车):NASA,日发射,日着陆于火星 Meridiani高原,主要任务是对火星岩石、土壤、矿物相关的采样和分析,评估这些环境是否可能产生生命。至今仍在工作。Curiosity(好奇号火星车):NASA,日发射,日着陆于火星的Gale撞击坑,主要任务是研究火星的地质和气候特征,探索火星有机物和水的存在以及是否能维持生命,同时也为NASA接下来的载人探测计划做准备。至今仍在工作。注4:Orion(Orion spacecraft, Orion Multi-Purpose Crew Vehicle, Orion MPCV, 猎户座飞船):NASA研发的新一代多功能载人太空船,设计可以承载4名宇航员。该计划是原有的星座计划的一部分,但在2010年星座计划被取消后得以保留,目标在2020年将人类送往月球并对火星和小行星金星载人探测。日,Orion搭载在Delta IV重型火箭上进行了飞行测试,将来将搭载在SLS火箭(注5)上进行正式飞行 ()。↓ 猎户座飞船logo 注5:Space Launch System (SLS,太空发射系统,SLS火箭):NASA设计的用于取代航天飞机(Space Shuttle)的下一代重型运载火箭,目标是既可载人也可载物的多功能运载火箭。目前正在反复实验和升级阶段,目前计划:2018年11月之前首次发射,携带未载人的猎户座太空舱绕月试飞(SLS Block 1);年携带载人(4人)猎户座太空舱绕月试飞(SLS Block 1B Crew)。↓ SLS火箭的升级计划(设想)(硬件什么的通通没看懂,我怎么看到的满眼都是银子?大雾……) 注6:航天飞机主发动机RS-25 (The Aerojet Rocketdyne RS-25, the Space Shuttle Main Engine, SSME):航天飞机主引擎,也是NASA计划用于下一代航天飞机SLS(见注5)的主引擎,低温液氢和液氧燃料推进剂。自其用于日STS-1的首次飞行以来,RS-25已经历了多次升级来提升其稳定性、安全性和载荷能力。↓ 这货外部和内部分别长这样( ,)注7:New Horizons(新视野号):NASA,多目标星际探测器,日发射,日最近飞越(closest flyby)月球,日最近飞越小行星 (小行星带;偶然),日最近飞越木星(获得重力助推),日最近飞越冥王星。新视野号还在继续着它的旅程,向太阳系更远的地方飞行,计划于日最近飞越星体(柯伊伯带)。注8:Dawn(黎明号,曙光号):NASA,多目标小行星探测器,主要任务是探测小行星带中重要的两个(灶神星)和(谷神星)。日发射,日最近飞越火星,日进入Vesta轨道开始探测,日离开Vesta,日进入Ceres轨道,至今仍在进行Ceres探测中。注9:Cassini(Cassini–Huygens,卡西尼号):NASA/JPL/ESA/ASI(这阵容!!!),任务分为两个阶段:Cassini阶段为土星及其卫星探测,Huygens阶段为(土星最大的卫星)着陆器。日发射,日和日两次最近飞越金星(获得重力助推),日最近飞越地月系统(获得重力助推),日最近飞越小行星(小行星带;偶然),日最近飞越木星(获得重力助推),日Cassini号进入土星轨道,日Hugens号于Titan着陆。探测器以两位天文学家 和 命名。注10:Hubble Space Telescope(HST,哈勃望远镜):NASA/ESA/STScI,日发射,同年5月20日开始执行任务,近地轨道,主要观测波段:近紫外,可见光,近红外;以天文学家的名字命名。哈勃望远镜接收地面控制中心(美国马里兰州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内)的指令并将各种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回地球。由于位于地球大气层之上,观测可以不受大气层屈光的干扰,哈勃望远镜可以获得非常高分辨率的影像,发射至今25年来获得众多重要发现。至今仍在工作。注11:Earth observation satellites(地球观测卫星):绕地球轨道的各种包括重力卫星、环境监测卫星,气象卫星,制图卫星等非军用地球观测卫星的统称。如、、、 、、等。↓ 吐槽下,一般词条我都是看英文+中文的,这个词条没有中文的我就看的英文+日文的……我天!日语维基翻译的简直惊呆我!我读书少日语维基你不要骗我!注12:Low Density Supersonic Decelerator (LDSD,低密度超声波减速器): NASA,设计用于进入火星大气层时的缓冲减速,这货使用了一种叫做Supersonic Inflatable Aerodynamic Decelerator (SIAD,超声波可充气空气动力减速器) 的可充气结构(本质上就是个甜甜圈形状的气球),用于在降落伞展开之前增大大气阻力。LDSD的目标是把火星着陆的载荷重量提升到2-3吨,而目前的载荷上限是1吨。LDSD于2014年6月和2015年6月已进行了两次成功的飞行测试,第三次测试预计在2016年。↓ 想象中打开的样子【太阳系2015十大发现】这个
也有提到,我顺便详细点贴出来了 也就是说,这十大发现是太阳系内2015年,不限于NASA,不限于美国的,世界性的科学发现。其中最重要的两大发现:火星的液态水,土卫二(Enceladus)内部的全球性海洋。1. 新视野号(注7)获取冥王星高清影像 无论你是否把冥王星看做一个行星,它通过新视野号探测器从3亿英里外发来的“心形”都俘获了人类的心~2. 黎明号(注8)到达谷神星谷神星(矮行星,小行星带最大的星体)一直让世人疑惑不已的耀眼亮斑,在黎明号的探测下,正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 原图是动图显示不了,我就换了个3.卡西尼号(注9)在土卫二上获得了里程碑式的发现卡西尼号探测器于日展开了对土卫二()的最后一次近距离探测,这是一个真正的里程碑。科学家们使用卡西尼号的数据,解开了这个小卫星的诸多惊人的秘密,包括(今年确认的)其地下液态海洋是全球性的,且有水热出口(hydrothermal vents知道意思,不会翻译)。4.确认现在的火星上存在液态水流动的痕迹MRO(注1)的数据提供了目前为止液态水间歇性流动的最强有力的证据——在现在的火星上。5. 罗塞塔(注13)飞过了近日点欧空局的罗塞塔任务度过了辉煌的一年:重新Philae着陆器建立了联系,并和彗星一起飞过了近日点↓ (还是动图发不了我换了一张)罗塞塔号影像处理后的目标星体的样子6. 火星车确认火星曾经有湖存在火星科学实验室好奇号火星车(注3)团队的一项研究确认了火星在数亿年前曾经曾经以湖的形式存储过水,这一阶段维持了一段时间。7. MAVEN(注2)发现了火星大气耗散的主要原因 MAVEN任务发现了一个火星从早期温暖湿润的可能维持生命的环境到现在的寒冷干燥寸草不生的过程中可能起到关键作用的过程。↓ (还是动图发不了我换了一张) 8. Akatsuki(注14)再次尝试进入金星轨道成功继五年前的入轨失败,JAXA终于成功地将金星气象卫星Akatsuki号送入金星轨道。虽然该任务并没有NASA的经费支持,但JAXA还是给NASA提供了一个可以让八名科学家加入Akatsuki团队并一起分析处理数据的机会。(纳尼?答主表示惊呆了!)9. 信使号(注15)传回水星最后的消息 在近11年成功的探测飞行之后,信使号按照计划撞击水星表面,结束任务。10. MRO(注1)绕火星飞行4万次自2006年3月进入火星轨道以来,MRO已经绕着这颗红色星球飞行了超过4万圈。MRO用海量瑰丽的影像以及其他数据,向人类生动展示了火星的方方面面。————————————————————————————————————注13:Rosetta(罗塞塔号):欧空局ESA, 携带着着陆器一起,目的是探测彗星 (67P)。日发射,日最近飞越火星(获得重力助推),日最近飞越小行星,日最近飞越小行星,日进入 轨道,Philae着陆器于日成功软着陆。注14:Akatsuki号(あかつき、暁,Venus Climate Orbiter, VCO,PLANET-C(跟NASA的Dawn任务撞名字啊这是orz)):日本JAXA/ISAS,金星气象卫星,日日本种子岛的宇宙中心发射,计划于同年12月7日进入金星轨道,然而最终由于主引擎故障而入轨失败,绕着太阳转了五年,最终于今年的12月7日,用四台小引擎再次尝试进入金星轨道,日JAXA宣布确认Akatsuki号已经成功进入金星轨道了且六个有效载荷中的三个:紫外成像仪ultraviolet imager (UVI)、中红外相机longwave infrared camera (LIR)、1微米近红外相机 1 μm camera (IR1)已经确认完毕并收到了影像。注15:MESSENGER (MErcury Surface, Space ENvironment, GEochemistry, and Ranging,信使号):NASA/APL,水星探测器,命名因为罗马神话中的Mercury就是个messenger。日发射,日最近飞越地球(重力助推),日和日两次最近飞过金星(重力助推),日,10月6日和日三次最近飞越水星,日进入水星轨道,4月4日开始正式环绕观测,日结束任务。——————————————————————————————————————最后,还是想多说几句嫦娥(ChangE)的事儿日 嫦娥3揭示月球雨海北部的多层地质结构体 这个纯粹是我强行加上的,因为客观来说放到国际上来看这点成绩真的是排不上top的,国际上对嫦娥的认可度可以说是相当不高,心疼。以前在国内本科和硕士阶段见到的,自己研究室,隔壁地大肖老师的组,参加会议见到的和身边的学长学姐毕业后去工作的国家天文台上海天文台的组……作为中国的探月工程,无数人在付出ta们的青春智慧和汗水,上至各位大老板,下至数不清的博后博士硕士小虾米,当然还有更加重要的然而我完全不了解的工程师们(毕竟探月工程目前还是工程学的内容比较多,至少对中国行星科学发展程度来说,科学任务和科学解析并不是最主要的)。我知道,嫦娥1号和2号数据精度和质量都和同期的日本SELENE1号有明显差距,最后的数据解析成果也没有得到国际认可(没有发出什么影响因子很高的文章),主要意义还是技术性的探索和尝试,所以嫦娥3号终于发到一篇Science我个人真的是很开心的。虽然我们起步晚,但我们人多,而且国家肯砸钱啊!希望中国的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越来越牛叉~关于Science这篇文章的内容详情可以看这篇报道:,是肖老师他们组自己写的,准确性应该是有保证的。 的补充比起一号二号,嫦娥三号确实国际显著度提升了很多,虽然跟当时的SELENE1/Kaguya还差得远............三号的主要成果主要还有:(这个可是上了PNAS封面啊)(这个各种媒体报道得也很多,都上了facebook头条第二名啊,所有头条啊,而不是仅仅科技版头条)......
在最新评选的2015十大科技事件中,有三条都是与天文学领域有关的哟~1.与冥王星的近距离接触历时9年半,跨越了近30亿英里的路程,美国宇航局发射的无畏的“新视野号”太空飞船终于在今年7月抵达冥王星附近,并发送回冥王星(矮星系)及它的卫星——卡隆的高清照片。飞船与地表的最近距离仅有7800米——这个距离足以展现出奇异巨大的冰山和自由分布的火山口,他们像“细胞”一样分布在几英里宽的地方。这些照片让科学家们感到十分的惊讶,他们原以为在过去的一亿年中,冥王星早已“死去”,不再有地质活动。同时,在冥卫一上还发现了正在形成的数百英里的峭壁以及超过6英里深的峡谷。这些发现够让行星学家们喝一壶的了。6. 在火星上发现液态水火星与地球有很多相似之处,一直以来,它都是太阳系最神秘的行星。在今年9月,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宣布他们在火星表面找到流动水的证据后,火星变得越来越迷人了。从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传回来的照片看,一些暗条纹出现在夏季的火星,像是季节性流动的结果。值得注意的是:水是咸的,而且非常咸,所以目前为止科学家还不确定它是否能支持生命。最好的方法是直接派人去那里,或者是派个机器人大使进行近距离的观察但是这样的话,把地球的微生物带到火星的风险非常大,因为可能会破坏当地的环境。10. 发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恒星——或者可能是外星人(也许都不是)KIC8462852,这个名字平淡无奇,但今年九月,就是这个距地球约1500光年独特的星球,在网上引起热议:这个星球上可能存在一个先进的外星文明(当然,“可能”是关键字)。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数据表明,该恒星的光度会随着时间经历奇怪的变化。开普勒是专门设计用来检测定期使恒星暗淡的行星,但据其显示,KIC8462可不走寻常路,它没有规律的调整恒星的亮度。彗星群是最可能的解释。但是有天文学家还提出 “外星超级建筑物”的可能性——也有可能是“戴森球”变异体。“戴森球”是由物理学家弗里曼o戴森在1960年代提出的:先进文明可能会环绕着恒星建造的结构。之后, 射电天文学家用在加利福尼亚的艾伦望远镜阵列观察这个恒星,以防它真的有外星人居住。然而答案是否定的,最新的观点是:它可能是彗星群。这给了我们一个怎样的教训?当我们发现一个可能是外星人的东西的时候,他往往不是外星人的,这次很可能也是如此。但对于受到人们的关注,小绿人每次击败冰冷的雪球。注:人们希望发现外星文明。更多精彩请阅读:更多精彩,请关注洋芋君微信公众号:yangyuwang22洋芋网∣主要看气质我们还有别的驻扎阵地!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塔王之王怎么刷神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