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大战僵尸2我是小书迷作文读书卡我的阅读感受三、1班下册后围小学

关于雷锋故事的读书卡|故事大全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关于雷锋故事的读书卡
关于雷锋故事的读书卡
关于雷锋故事的读书卡&&&
小小读书卡,书海酣畅游 ──课外阅读读书卡的操作 东阳市吴宁一校 卢晗君【论文提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刻不容缓。《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为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要求把学生的课外阅读摆到了重要的位置。然而现在的学生不爱读书,不会读书的现象普遍存在。本文以帮助学生构筑厚实的语文基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为目的,结合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对指导学生如何课外阅读进行研究,以读书卡为载体的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思考学生阅读体验和心理特征,希望探索出一条提高课外阅读效率的操作性较强的快速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读书卡 课外阅读 策略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便从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刻不容缓。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为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要求把学生的课外阅读摆到了重要的位置。然而,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的现状又如何呢?对此,我专门设计了“问卷调查”(附件1),从问卷分析综合中发现学生的课外阅读比较严重地存在着几种现象:1.不想读。没有尝到阅读的乐趣,所以不想读。于是,被其他的媒体夺去了几乎所有的课外学习时间。2.不会读。拿起书来,无从读起,不知吸收,不知消化,迷迷糊糊读了,也没有收获。3.不能读。一是没有书来读,家中没有藏书,或者没有合适的书;二是没有时间读,这是教师们家庭作业过多所致。大量的习题,重复的练习,应试教学的内容充塞了学生的空间。以上三种现象,其实是相互作用的,没有课外书或没有时间,当然就不能读,而学习的兴趣与方法正是从学习中得到的,不学习,又如何能得到学习的兴趣呢?于是不会读,不想读。反过来,如果真有了兴趣,他会想方设法借书阅读,挤时间读,就会读得津津有味,读得忘乎一切。面对当前的学生的课外阅读的现状,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个引领学生课外阅读的责任,这也是我们推卸不得的教育义务。那么,作为教师,该如何引领学生走进课外阅读,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广阔空间里收获多多?我选取了以“读书卡”为载体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的行动研究,在整整一年的实践和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下面就来谈谈我在实践中的一些探索策略:  (一)“书签卡”──吸引好书尽数来哲学家黑格尔说:“教师是孩子们心中最完美的偶像。”教师会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应发挥主导作用,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课外阅读的品位,培养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接受高雅文学的熏陶。别林斯基也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坏。”鉴于这样的认识,为了让学生的课外阅读浸润在优秀的经典名著中,我上网、询问同事、亲自到书店“淘宝”,于是我推荐的课外阅读的“书目”新鲜出炉。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能看到这些书籍,我预算书目中书籍的总价,再除以班级人数得出这套书的“单价”,让每位同学出这“单价”在班级中完善这套书籍,当然有经济基础的家庭也可以自己购买一套书,此项举措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很快我的这套推荐的课外书籍整整齐齐地出现在了班级中的“图书银行”,为了让班级的“读书银行”贮量更加地丰富,我也让学生来推荐自己最喜爱的书籍出借给班级“图书银行”。自一本本崭新的书籍置身于教室,浓浓的书香便开始在教室里飘荡,学生们都迫不及待地想一睹为快。就在学生急切的“阅读期待”中,我要求学生为书籍设计“书签卡”,以便让书籍在学生手中流动后留下阅读学生的足迹,“书签卡”要求略小于书的版面,节日贺卡是最好的材料,正面是漂亮的图案,反面绘制一张表格,写上阅读者的姓名和阅读时间以及推荐指数。每次阅读一本书,都要在这张“书签卡”上如实填写。每月进行一次统计,推荐指数最多的几本书将授予“最受欢迎的书籍”,如果是同学出借的,书籍主人将获得“最受欢迎的荐书奖”。在“书签卡”的牵引下,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再一味地停留在趣味、新奇上,这样的操作,也得到了家长们的极大支持,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把一本本好书带到了学校,极大地充实了我班级“图书银行”的藏书,同时藏书的质量得到了充分的保障。  (二)“记载卡”──激发阅读兴趣高“书签卡”吸引了无数的好书来到了班级的“图书银行”,但如果学生不喜欢阅读,没有阅读的良好习惯,那么“图书银行”仅仅只是一个摆设,并不能改变学生的课外阅读的现状,更无从谈起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质量。总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走向成功的探路石。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的确,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有效动力。而小学生的兴趣是很快能够被激发的,但要他长此以往地保持,稳定课外阅读的兴趣,并能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如何激发学生的看书兴趣并长此以往地保持下去呢?我设计的“记载卡”诞生了。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设计了为“每日快乐阅读30分”记载卡(附件2),在“记载卡”上我要求学生记载每日的阅读时间和阅读的内容,在刚开始实施课外阅读的行动时,我尽可能地抽出在校的时间,保证学生的快乐阅读30分,并协同家长的力量督促学生在家里进行课外的阅读。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我以“记载卡”为依托,让学生估计一个月内自己的看书的量,统计大约有多少字。一个月内达到3万字即可得到一枚“阅读章”。“记载卡”与“阅读章”的巧妙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热情,越来越多的学生积极加入到自主阅读的行列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也享受到了课外阅读带来的的无穷乐趣。  (三)“摘记卡”──书海宝贝尽数藏但是紧接着的一个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了,却只一味地追求了阅读的数量,对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收获到底有多少,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到底如何?该如何进行有效地阅读,使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真正地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掌握一定的词、句、段是阅读写作的基本条件。掌握这些内容的多少反映着语言发展的状态。积累越多,语言也就越丰富、月发展。因此,摘抄、积累的过程,不仅是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欣赏能力,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的过程,而且是学生主动汲取文中精华、营养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鉴于此的认识,我与学生们进行了“摘记卡”的设计,为了让“摘记卡”这项工作持之以恒,我让学生置备卡片盒,避免散乱,也可采用图书馆的编目分类整理方法,已被日后查找,每张卡片应适当留有空白,已备补充资料。为了激励让学生勤做“摘记卡”,像蜜蜂一样及时地不断地把精彩的片段、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随时摘录下来,让学生主动地到知识的海洋中去寻宝。我们定期举行“最佳摘抄”的评选,以小组为单位,在细细阅读组员的“摘记卡”后,评选出组内的最好的摘记,小组内进行点评摘记。在评选出各组“最佳摘记”后我们还有一个“摘抄赏析”课,在赏析课上被推荐为“最佳摘抄”的学生来交流在课外阅读过程中积累的佳作,片段或其他内容。如果是交流佳作片段的,还要求自己点评一下,旨在培养他的赏析能力。因为有了组内评选是的点评,此时的学生往往评述得头头是道,然后请全班同学来评议:这位同学积累的内容你认为有价值吗?他的自我点评怎么样?这样,在同学们的评议中,赏析能力,辨别能力,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在此基础上,最后评选出全班的“最佳摘抄赏析”,在学习园地内进行展示,供学生欣赏。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之中,读书的热情高涨,从学生的“摘记卡”的内容中,我欣喜地看见了一双双的“慧眼”,学生的课外阅读的质量在明显地提高。  (四)“练习卡”──阅读写作同步行摘抄是积累语言材料的重要方式,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我发现很多的学生都学会了摘抄的方法,但真正学会运用的却很少,不少学生将摘抄当作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看待,很少去理解、揣摩和运用。这样的摘抄仅仅停留于“摘抄”,这些摘抄无异于摆放在仓库里的破铜烂铁,对写作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老师的良苦用心付之东流,摘抄的价值也荡然无存了。因此,让“摘抄”与“运用”接轨,于是“练习卡”在班级中出现了。“练习卡”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大致有以下四种:1.在摘抄时写下感受;即让学生在摘抄的片段中选择进行评论,写下自己在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如:摘抄:云彩变幻莫测。瞧,东边的那只雄鹰来了个大鹏展翅,真帅呀!只过了两秒,它就变成一只驯鹿,奔驰在天边的草原上……评:想象力够丰富,似乎把云写活了,观察与想象的结合会让我们的文章增色不少。摘抄:我顿时傻眼了,愤慨之情油然而生!我多么想当众揭穿他呀……评:看来,这个社会对乞丐也要打假了。以上的感受虽还略显稚嫩,却是孩子们童心的流露、智慧的闪光、个性的彰显、人性的展现。2.在理解后运用词语;我要求学生在摘抄的新词语中,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理解之后再用所摘抄的词语试着造句或连词,甚至写上一段话。如一位学生在看了《三国演义》后,用摘抄的成语写下了这样的话:我为诸葛亮感到可惜。他为刘蜀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了回报刘备当年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他接受了刘备的临终托孤,辅佐那个乐不思蜀的刘禅,最终未能完成刘备的遗愿。这样的训练看似简单,但作用不少,既让学生领悟到了词义,有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在背诵后仿写片段;“背诵”往往是为了强调对具体语境的感悟和规范语言的积累。在赏析摘抄片段的过程中,我会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段落来让学生背诵,让后让学生按照所摘抄的精彩片段的特征,展开想象进行仿写。例:摘抄并背诵:我曾羡慕音乐家的手,因为它能弹奏美妙的乐章;我曾梦想有双郎平的手,为祖国摘取“五连冠”。然而,最使我难忘的还是那双曾给过我勇气和力量的手。模仿:我曾羡慕画家的手,因为它能描绘迷人的画卷;我曾梦想有双工程师的手,为祖国设计出最宏伟的高楼大厦。然而,最使我难忘的还是那双爱做好事的手。模仿是创新的前提,成功的模仿也有创新的成分。这种尝试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4.在感悟后演练句式;一篇优秀的文章除了具有丰富的词汇,还要有许多美妙的句子,而名人格言、谚语、歇后语、诗句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会使句意的表达更生动、形象。因此,在摘抄一些这样的句子我也会让学生进行句式的演练很多的学生也写出了不少生动的词句:(1)比喻句:满塘的荷花荷叶,远远望去就像碧波上荡着五颜六色的帆,煞是好看。(2)排比、拟人句:秋天到了,柿子涨红了连,稻子笑弯了腰,茄子穿上了紫袍,冬瓜披上了白纱。(3)自己的格言: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练习卡”使学生的课外阅读与写作紧密地相连,经过一段时间持之以恒地训练,学生们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课外阅读重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让这种兴趣一直保持下去,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书评价方式也起到了关键了作用。为了激励学生的课外阅读持续发展,我对学生提供的各类“读书卡”进行了统计,在每个学期末进行一次“读书学位”评定,并授予相应的学位称号。阅读达标者为“小书迷”,成绩优秀者授予“小硕士”,特别突出者授予“小博士”称号。这其中,各种“读书卡”的作用功不可没。一张张小小的“读书卡”是读书学位评定的“金钥匙”,也是学生课外阅读持续发展的动力。我坚信:在“读书卡”的引领下,学生课外阅读的质量必将如雨后春笋迅猛提升。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网友同时还浏览了:
自我总结最热文章
&&&&&&&&&&&&&&&&&&&&
自我总结最新文章
百度搜索服务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Copyright
& 008大智慧网 All Rights Reserved.闽ICP备号让童年浸润书香——低年级课外阅读之我见
让童年浸润书香
——低年级课外阅读之我见
临河里小学&&
范继伟&& 2011.5
著名学者朱永新先生说:“阅读,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拯救我们!阅读,让历史和时间记住我们!阅读,让吾国之精魂永世传承!”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最普遍、最持久的学习方式,是人类吸收文化财富、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之一。有关资料表明,学生语言的积累50%左右来自课外,由此可见,课外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广阔空间。《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学生阅读量的积累,在低年级学段就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还要求学生喜欢阅读,阅读浅显的童话、寓言、故事,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使他们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要完成这些指标,教师必须加强科学的指导和实践。作为我校市级十一五课题《充分利用学校图书资源,创建书香班级的实验与研究》的实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我针对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下面我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激发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读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有动力。要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首先必须重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用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儿童心扉,引导学生进入课外阅读的天地。
一年级上半学期的孩子刚入学,生性好动,没有几分钟能端坐于课堂,识字量比较少,很难进行自主的课外阅读活动。我们不能让这段时间成为孩子课外阅读的“盲区”。为了提高他们阅读的兴趣,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开学拼音教学阶段我从故事入手。每天利用中午时间总是绘声绘色地讲述精彩生动的小故事,孩子们一听老师要讲故事,好奇心个个被激发了起来,都会竖起耳朵,两眼闪烁着欣喜的目光。但我故弄玄虚,在他们听得津津有味时却戛然而止了,每天的故事我故意讲不完整,经常讲头留尾……一个个悬念,吊起了学生的“胃口”。看着孩子们那焦急的眼神,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结局的样子,心中不由得为自己的计谋而暗自得意。我再继续向大家推荐这个故事的出处。没有多久,班中就出现了一部分“嗜书如命”的小书迷,回家后央求父母买来书,利用刚学会的拼音一字一字地读着,尤其是第二天,他们神气活现地告诉我已经知道故事的全部内容了,并在同学们的簇拥下讲述着故事的结局……看着孩子们神气的样子,我心中暗自高兴计划的成功。就这样,由点到面,带动了一大批,班中孩子阅读的兴趣越来越浓,小书迷越来越多了。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发动一切力量,利用低年级儿童强烈的从众心理,帮助他们尽快驶向读书的轨道。这样的举动没有给学生阅读的压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悄然地走进文学的世界。不用多说,孩子们书包里慢慢就多了各类童话故事书、成语故事书等。&&&
在进入一年级下半学期,由于孩子的识字量明显增加,我开始引导、鼓励孩子们自己阅读文字的书刊。但是,一下子给他们规定每天阅读的时间,让他们完成任务一样来阅读,我怕会扫了孩子们的兴,把上学期积累起来的对阅读的兴趣给吓跑了,所以,还是采用比较休闲的方式:在你的课桌角上天天放上一本你最喜欢看的课外书。课间什么时候想它们了,就拿起来看看。“退后一步,海阔天空。”这种宽松的氛围,反而激发了孩子的阅读热情。这时因为没有外在的压力,所以他们读得自由,读得自觉,读得投入。让学生把课外阅读当作他们的一种享受、一种休闲,从而保持旺盛的阅读热情,主动遨游在浩瀚的书海中。
二、创设课外阅读氛围,指导有效阅读
(一)、创立“休闲书吧”,为孩子提供丰富的课外读物
开学初,在班级里开辟一角作为“休闲书吧”,动员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书,登记标签,课下传阅,资源共享。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有书可看,拓宽学生的书源,当然要分配图书管理员做好图书管理,并教育学生要爱护书。休闲书吧设立后,同学们一有空闲的时间就会到那里去翻一翻,找一些书然后拿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去看。有的孩子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已经借阅了四五十本图书来看了。每当大家看完一本书,都会觉得自己增添了一些知识,开阔了一些视野……“休闲书吧”的成立,给大家带来了乐趣,在这种开放式的阅读氛围的熏陶下,顽皮的同学在课间休息时不再打闹,而是争先恐后地借阅图书,吸收知识,使原本吵闹的班级恢复了宁静。
(二)、充分利用学校图书资源,打造书香班级
经过调查发现,有很多家庭的藏书量不足30本,另外还有部分孩子虽然家里藏书不少,但他们不能合理利用在家的时间汲取知识养料,因此我决定充分利用我校图书室的图书资源,利用阅读课等时间,让孩子阅读书籍。
一年级学生入学后,学校为每个孩子办了借阅证,孩子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室去借阅,每到阅读课时,我为孩子们到图书室借阅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带到班级里阅读,在孩子们阅读时,我也常常手捧书读得津津有味,书中的喜怒哀乐尽显脸庞,看到精彩处,就声情并茂地朗诵给孩子们听。而此时此刻,孩子们神情专注,我们一起融进了那优美生动的文章。有了这样的体验,孩子们的读书兴趣被大大地激发起来了。
放学后,学生也会呼朋引伴地相约去图书馆借阅图书,寒暑假前,也会借上几本自己喜欢的图书在假期中细细品味,阅读不仅成为孩子们的兴趣,也成为了受用终身的良好习惯。
(三)、上好阅读指导课,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可见,课内阅读的方法应用于课外阅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课题开展以来,我每周上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课的形式多样,在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低年级学生喜欢借助图画等手段阅读绘本读物,原因是绘本读物简单,但是随着识字量的增多,年龄的增高,有的学生开始阅读文字书籍,如果学生阅读方法还是茫然无措,就会降低阅读效率,因此教师要有目的地根据不同文体和阅读需要来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仔细看图、观察、思考的能力,以及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享受阅读过程。
其一,图文结合法,了解故事内容。图文结合法适合于绘本读物,就是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有意地看看图画再阅读文字,将两者结合起来体会故事内容。绘本中不仅有文字,还有插图。文字是作者传达的意思,插图要表达文字以外的意义,只要是细心的读者花心思揣摩,我们不难发现:有时绘本读物中文字能弥补图画的不足,图画又能道出文字的内涵。由于低年级学生对鲜艳的图画感兴趣,阅读绘本时往往只看图画,不读文字,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图文结合法,正确、科学地阅读绘本,帮助他们建立文字和图画的关系,提高阅读的有效性,使他们终身受益。
《爷爷一定有办法》是一本色彩独特,蕴含深刻道理的绘本书籍,这本书非常有趣,打开书籍,每一页上都有上下两幅图画。我分了三个步骤让学生了解“图文结合起来阅读”是绘本读物的关键。首先,我让学生配乐欣赏书中的图片,说出故事的大概。因为学生只欣赏图片,对内容理解不全面,只能说出大概,从而说明绘本读物光看图片只了解片面的内容是不行的,不能帮我们了解全面的内容。其次,让学生欣赏了图片后,再轻声阅读文字,这时的学生因为有了对图片的印象和对文字的仔细阅读,基本上能讲清楚故事的内容,从而得出图画旁边的文字作用也很大。第三,教师要使学生懂得:在读绘本时不能光看图,也不能光看文字,要看图读文,只有图文结合起来看才能使阅读更全面。
其二,圈点勾画法,加深阅读印像。圈点勾画法就是一边默读文章,一边运用各种符号,对生字新词、妙语佳句或重点段落进行圈画,作出标记,即动手尝试阅读的过程中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如标明不明白处或异议处、画一画,边读边用笔画出阅读书籍中的优美词句段,把理解的内容用图画表现出来。但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圈画勾画在尝试学习阶段,要求不能过高。一开始,教师先做示范,在书上圈画批注,如用“——”划出不理解的词;用“。”标出多音字,并写上拼音;不懂的句子在后面打个“?”等等,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实践。这样,学生在阅读时动动笔,圈圈、划划、点点、写写,促使学生读思结合,动脑又动手,提高了阅读能力,有利于把握课文的重点、难点,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其三,重点阅读法,提高阅读效率。重点阅读法是在阅读前制作一张读书卡,让学生带着一定的任务阅读,并且能完成读书卡上的内容。这样的阅读有利于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阅读更专注,更有效。
以《小巴掌童话》一书中的《森林,请开步走》为例,书中的语言非常优美,有不少的好词好句,也蕴涵着道理,阅读这样的书籍时,可以让学生制作一张书签,在阅读完后,把书名、作者、出版社、好词好句、阅读感想等记录在读书卡上,起到了很好的归纳、总结作用,学生对这本书的印象也就更深了。(附:课外阅读记录卡)
课外阅读记录卡
读物名称:
作者:&&&&&&&&&&&&&&
读物出处:
读物的类别:
□童话寓言& □世界名著&
□历史地理&& □科幻小说&
□卡通故事
□自然科学& □学习辅助材料&&
其它,请写明:
这份读物的主要内容是:
阅读完这份读物,我最大的收获和体会是:
在阅读过程中,我认识了几个生字,分别是:
这份读物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优美句段是:
其四,想像法扩充法,体会人物思想。想像扩充法就是在教学一定的方法后,在阅读实践中注重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学习习惯,通过与图结合,想像“空白”处,引导学生指导读懂图片内容展开合理的想像,对故事内容作必要的补充情节;补空白、补结尾等。低年级的书籍字数寥寥无几,但是图片中人物的表情、神态、动作往往蕴藏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极大含义。这时的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着读,更要适时地指导,就能体会人物的情感。
给学生更多的阅读机会,保护孩子旺盛的想像力,理解孩子不同一般的想像空间,给孩子正确的指导,帮助他们有所收获,教师在学生想像的基础上,适时评价,引导学生想像得合理,想像得恰当,也就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其五,质疑问难法,增强阅读体验。质疑问难法是教师通过渲染和引领,讲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时,或是讲述故事的后半段,让学生阅读文字后,针对关键词句、矛盾之处或故事内容进行质疑,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解决问题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增加阅读体验。如引导学生读寓言《龟兔赛跑》一文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教师归纳:(1)兔子为什么要和乌龟赛跑?(2)兔子为什么会在比赛时睡着?(3)乌龟为什么累得不行了,还要坚持继续爬行?(4)为什么最后乌龟跑赢了兔子?
其六,情境表演法,升华故事内涵。情境表演法就是说说演演,即表演课本剧,如在一定的情境中添加人物的语言,让学生在读懂的情况下充分想像;可以将故事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或合作地演一演,体会书籍中的故事;通过一定的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内容,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使其重点突出,突破难点。
表演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和浓厚的兴趣,学生期待这样阅读体验反馈:“我们也可以参与改编、创作,而且是小小表演者,我们找到了乐趣。”
三、开展读书活动,及时评价鼓励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难于坚持长期的阅读活动,这就需要教师不断调动他们阅读的积极性。所以开展课外阅读方面的比赛、活动,一方面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使之持之以恒;另一方面在于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阅读成果,使他们的阅读成果有展示的舞台。所以,我在班中不定期的举行各类活动。
(一)、读物推荐活动,活动中引导学生采取自己擅长的方式,比如讲故事,组合演课本剧等大力推荐自己喜欢的一本书,达到吸引其他同学,形成争相阅读的场面。
(二)、阅读汇报活动,活动中引导学生展示阅读记录卡及自己制作的读书名言书签、演课本剧、故事会等。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擅长绘画的同学可选择画连环画,爱表演的同学可选择演课本剧。学生们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个性能得以充分发挥。
如一年级时,我在班中开展童话故事读书交流会,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童话故事,以及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形象,班中一时掀起了读童话的热潮。
(三)、我们还举行朗诵、故事会、表演、读书知识竞赛等活动,并及时给予评价,评出几名优胜者,给予小小的奖励。这不但使学生在准备的同时,扩大阅读量,加快阅读速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锻炼了他们的胆量,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尝到了课外阅读的甜头,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课外阅读的劲头更足了。
(四)、亲子共读,其乐融融
有不少同学在刚进入一年级时,就能讲很多的童话故事、神话故事等,我认为这就是家庭里对阅读的启蒙。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现在的家庭具有优越的物质条件,能为孩子购置比较充足的各种儿童读物。现在的家长也比较重视对自己子女的教育,自身的文化程度也比较高。而低年级学生认识的字不多,分析判断能力也较差,自我控制意识不强,让他们自己去阅读一些课外读物,有很大的困难。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读物,并和子女一起阅读,共同探讨,这无疑把孩子带进了一个崭新的课外世界。我在家长会上,把亲子共读的益处与家长交流,呼吁家长为孩子营造一个浓浓的读书氛围,同时了解与掌握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并适当给部分家长在阅读中遇到的情况与困难稍作指导,引导家长帮助孩子制定读书安排表,并按计划切实有效地进行亲子共读,每学期末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读书总结,总结一学期来的收获。
(五)、每学期还进行读书明星的评选,对在读书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同学予以表彰,激发他们读书的热情。
刘沁哲同学,非常爱读书,几乎达到了痴迷的地步。虽然只是个三年级的小学生,但是因为从小爱读书,识字量已经比同龄孩子大了许多。但是他一点也不骄傲,经常虚心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我想正是因为他如此爱读书才造就了如此儒雅的气质和性格。不张扬,不显山不露水,但这并不影响他在同学们心中的威信,因为他用自己优秀的学习成绩证明着自己的实力。我觉得作为一个语文老师,首先就是要教孩子爱读书。所谓爱读书,就是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让孩子知道,书是甜的,书是美的。要把读书作为他生活的一部分。而刘沁哲正是已经把读书融入了生活。其次,要教孩子会读书。而刘沁哲平时课堂中精彩的发言,作文中优美的词汇已经很好的证明了这点。最后指导他们读好书。这里面,就是说,读书要有选择。作为老师有责任给孩子选择那些有品位的,值得孩子们去阅读的,对孩子的一生有帮助的这样的一些书籍。为此我经常会利用家长会向家长推荐一些好书。刘沁哲的父母会主动与我交流给孩子买些什么书最适合。有的时候利用阅读课,中午休息的时候,我和他还有其他小伙伴也会一起读书,享受书籍给我们带来的快乐。正是因为这个孩子如此爱读书,如此会读书,所以每学期都被评为读书明星。
张雨萱同学,是个爱读书的女孩,读书是她最大的乐趣。上三年级了,她读的书越来越多、越来越厚,也越读越带劲、越读越有味儿了,读书成了她的最大乐趣。在班级里下课的时候爱看书;放学回家写完作业就看书;夜里睡觉时,坐到被窝里,也看书,妈妈怕她的视力下降,,有时控制她的读书时间,她甚至把书偷偷地带到洗手间里。她像一只勤劳、快乐的小蜜蜂,尽情地在书的花丛中酿蜜,从《西游记》、《三国演义》到《雾都孤儿》、《双城记》,从《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获奖丛书》、《中国儿童文学精品文丛》到《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她贪婪地吮吸着书的乳汁。书是她的良师益友,读书真是其乐无穷、妙不可言。学习累了,翻几页《世界未解之谜》,那一个个充满悬念、光怪陆离的奇异现象,会使困意顿消、疲劳全无;学习中碰到困难、受到挫折时,读上几段《绿野仙踪》,美丽善良的小姑娘多萝茜凭借自己的非凡智慧和顽强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重返家乡的故事,让她信心倍增、精神振奋。读书使她变得更加聪明,思维缜密,上课发言条理清晰,表达流畅,作文里好词佳句犹如泉涌,书籍伴她成长,使她越来越优秀。
因为有检查才会有落实,有测评才会有促进。如果放任自流,肯定不会有什么效果。所以学生进行了课外阅读后,要及时给予评价。如果发现好的典型,就及时组织交流,扩大影响。对学生的表扬我一点不吝啬,让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享受这种成功的体验,营造“以爱读书多读书为荣”的氛围,激励学生爱读多读,养成良好的读书风气。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补充,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扩展知识的有效途径。课外阅读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满足学生渴望广泛认识自然、社会、人生的心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阅读应当成为孩子掌握知识的极为巧妙的工具,同时又是丰富的精神生活的源泉。”因此课外阅读不仅对学生的学习,也对他们的人生产生深远影响。作为语文老师,我们有责任培养并指导学生去进行课外阅读,提高他们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能力,改观语文教学的现状。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阅读成为一种乐趣,让书香浸润每个孩子的心灵,透出芬芳!
让童年浸润书香
——低年级课外阅读之我见
临河里小学&&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是一个小书迷作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