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三国伪上方宝剑和尚方宝剑 电视剧有什么不同

免死金牌和尚方宝剑 - 历史和传说 - 十五言
在周星驰演的《鹿鼎记》里有这样一个搞笑的桥段,平西王吴三桂和世子吴应熊为了不被多隆的尚方宝剑斩首,父子两个人为一块免死金牌抢作一团。这个情节,戏谑地提出了一个问题,到底是免死金牌厉害呢?还是尚方宝剑比较强呢?历史上的免死金牌和尚方宝剑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历史上的“免死金牌”,真名叫做“丹书铁券”,是皇帝赐予功臣的一种莫大奖赏。它既不是金的,也不是个牌子,而是一块半圆形的铁板。在这封“丹书”的内容里,一般都明确地记载着赐劵日期、赐券对象,以及被赐者的功勋和特权。为了防止假冒伪劣,“铁券”往往还要被分割成左右两半———右边的一半留于皇宫,左边的一半由被赐者保管。需要的时候,左右部分进行对接,如果二者相互吻合,即为正品;反之,则为赝品。
那么这个丹书铁券真的可以免死吗?我们不妨看看历史上那些拿着这玩意的功臣到最后有什么下场吧。这个丹书铁券是汉高祖刘邦发明的,汉初的时候,为了褒奖那些帮他打天下的功臣,给每个功臣都发了一个这玩意,说明世袭罔替,子孙都可以用,然后还非常严肃地装进金盒子里保存在祖庙里面,代表世世代代不违誓约。既然搞这么隆重,皇帝说话总要算话吧。可是没多久,大功臣韩信就被吕后骗进宫里给干掉了,而且还一连杀了韩信的三族。又过了没多久,被刘邦亲封的最大功臣萧何,因为被人告发贪污,也被关进了大牢,最后差点没死在牢里面。最搞笑的是,另一个汉朝忠臣周勃的儿子周亚夫是平定七王之乱的功臣,周家可谓满门忠烈,可是这周亚夫快去世的时候,他儿子给他准备了500副盔甲和武器,准备日后当陪葬品。武将嘛,到阴间也可以组织个亲卫队,不会被阎王爷随便欺负,这是儿子的一片孝心来的嘛。可是皇帝不这么想啊,“哇擦,想造反!”周亚夫心里清楚啊,我都快死了,造哪门子反啊,分明是皇帝嫌我功高震主啊。要找皇帝讨个公道。皇帝支吾了半天,反正就是不能让你赖活着,在阳间造不了反,那你就是要到阴间去造反!莫须有的罪名信手拈来啊。后来这周亚夫在监狱里面绝食5天,吐血而亡。那叫一个可怜啊。到明朝的时候,大功臣李善长是朱元璋的谋士,在朱元璋刚刚起来造反的时候,就屁颠屁颠的跑来帮忙,为明朝的建立是立了大功的。后来朱元璋也发了丹书铁券给他。人家李善长是读过书的,知道当年小流氓刘邦当了皇帝以后是怎么对待功臣的,现在这个皇帝朱元璋比刘邦还流氓,他把我比作萧何,还发这个东西给我,哇擦,这是要我死的节奏啊。赶快就辞官回家了。可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想跑?你跑得了吗?没几年,因为胡惟庸造反,皇帝就硬说李善长是幕后黑手,全家都遭到了灭门之祸。说到这里有人就问了,水浒传里面的柴进拿着祖传的免死金牌,活得多逍遥啊。嘿嘿,且不说水浒传是小说,就算是在历史上,宋代对大臣那是好得不得了,压根也没杀过几个大臣。二月河在《雍正王朝》里面写过,邬先生和十三爷说,千万不要当什么铁帽子王,其实也就是这个道理。免死不免死的,和金牌根本也没什么关系。
讲完了免死金牌,就该轮到尚方宝剑了,话说开封府尹包青天包大人就有一把“上斩昏君,下斩佞臣”的尚方宝剑,这个尚方宝剑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包青天》最重要的道具,除了铡刀就是这把尚方宝剑。
话说这个尚方宝剑中的“尚方”指的是秦汉时期管理和制造皇家刀剑兵器的官员“尚方令”。因为制造的武器,锋利无比,而且只有皇帝才能用。所以从尚方令手里出去的武器,就是皇权的象征。别的人是不能乱用的。“尚方宝剑”这个词出自汉代,汉成帝的时候,当朝丞相安昌侯张禹贪赃枉法,广蓄良田欺压百姓。可是官员们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为什么呢?因为他除了是丞相,位高权重以外,他还当过皇帝的老师。可是,偏偏有个叫朱云的大臣不信邪,一定要出来告发他。有一天上朝,这个官员就在朝廷上把丞相给告了,blabla说了一通,最后总结了一句:“皇上,请你把尚方宝剑赐给我,让我去赐死那个张禹,让其他贪官都吓得不敢贪污!”很有气概吧。可是皇帝说什么呢?“杀,杀,杀,杀你妹啊。你敢侮辱我师傅,还想动皇室御用的宝剑,我看你是皮痒啊,给我拖下去砍咯!”然后就吩咐侍卫要把朱云拖走。可能是临死之前的最后挣扎,朱云居然死死抱住皇宫里面的栏杆就是不撒手,侍卫上来几个人都拖不走。最后,侍卫一使劲,居然连朱云加栏杆,一起扯下来了。后来,还好是旁边一些有良心的官员给他说好话,这才免去杀身之祸。“朱云折槛”也就作为忠臣敢于直言的成语保留了下来。当然咯,在这个故事里面,所谓请尚方宝剑,只不过是把宝剑比作皇帝,希望皇帝能够重视丞相贪污的事情。到了东汉,《后汉书·蔡伦传》记载,东汉和帝刘肇曾令“中常侍蔡伦加位尚方令,监作剑即尚方剑。御用之器,臣庶不得私用”。明确将皇帝御用剑,称作尚方剑。在汉代,就出现了皇帝将御用尚方剑赐给臣下的事例。比如汉景帝时,皇帝赐剑给大臣卫绾,卫绾说,“先帝赐臣剑凡六,不敢奉诏。”尚方宝从一开始就不是什么太珍贵的物件,你看人家卫家,一口气可以拿出6把,皇帝再送,人家都不要了。本来嘛,这种赐剑的行为,无非是皇帝给打个赏,并不具有赐予特殊权力的含义。据史学家分析,迟至唐代,被皇帝授予“尚方剑”的官员都还没有“专杀”的权力,所谓专杀,是指不需听皇帝命令,自由决断杀人的意思。而到了宋代,情况就不一样了。宋人所著《武经备要》记载:“本朝之制,大将每出讨,皆给御剑自随,有犯令者,听其专杀。”也就是说,在宋代的军事上,开始实现了尚方剑“如朕亲临,违法专杀”的权力。同时,在同一时期的辽、金以及后期的元,都有赐剑专杀的例子。但是,这时候的尚方剑专杀之权,大都用在军事领域,主要是为了解决大将在作战过程中“去朝廷远,每俟奏行,恐失机会”的问题,在司法领域并不适用于“尚方剑”。也就是说,包青天是没有尚方宝剑的。到了明代,也鲜有将尚方宝剑用于官员监察和各类刑事民事案件等“非军事用途”的。《明史》中尚方剑的记载最早见于《魏学曾传》,里面记载的就是魏学曾持尚方宝剑镇压陕西叛乱的事情。有明一代,尚方宝剑的出现频率比宋代高,制度也比宋代完备。赐尚方宝剑必须经过一项重大的仪式——“代行授钺礼”。明末,剑(尚方宝剑)、敕(敕令)和印(印符)共同构成了督师权力的象征。
象征皇权的尚方宝剑,拔出来以后只是一条咸鱼。星爷电影处处是反讽
但是,尚方宝剑再风光,使用起来也是有规则的。在封建时代,皇权独大,绝对不允许出现什么“上斩昏君、下斩佞臣”的制度BUG。在历史上,尚方宝剑被赋予“专杀”的权力,主要用于军事领域。但这种专杀权也受到极严格的限定。比如《宋史·陈执中传》中就提到过,太祖赵匡胤吩咐大将曹彬:“副将以下,不听命令的可以杀。”《明史·杨镐传》中也说,皇帝赐杨镐尚方剑,只能杀总兵以下的官员。就限定了专杀权的使用范围。而且,尚方剑赐予地方将领,只能用于将领管辖地区,不能跑到别人的地界去杀人,否则就是越权。而有清一代,在历史记载里甚至很难找到“尚方宝剑”的影子。戏剧中的尚方宝剑,只不过是民间对于“除暴安良、沉冤昭雪”的一种美好想象。就像免死金牌不能真的免死一样,尚方宝剑也没法实现公平。真残酷呀。参考文献:刘汉杰:《古代的“免死金牌”——丹书铁券》,《百科知识》,陶短房:《免死金牌未必免死》,《学习博览》,郑国耀:《“免死金牌”真的可以免死吗》,《文史天地》,董继瑞; 杨正梅:《明代免死金牌——金书铁券》,《档案春秋》,周月峰:《“尚方剑”考》,《浙江史学论丛(第一辑) 》,周惠斌:《“尚方宝剑”的由来》,《兰台内外》,闫建业:《古代真有尚方宝剑吗》,《国学》,
阅读下一篇电影配乐、构图、蔡明亮以及其他片花& 预告
编辑精选改变显示方式:
片花& 预告
你可能喜欢
主演:靳东/胡歌/王凯
主演:韩东君/金晨
主演:胡歌/王凯
主演:霍建华/王凯
电视剧排行榜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尚方宝剑”(或称“尚方剑”),就是“尚方”铸的宝剑,“尚方”是制造供应掌管帝王所用刀剑等器物的一个部门。秦朝始设置。
“尚方宝剑”是指皇...
(实际上是管所有的官,上打昏君,下打奸臣)
大家还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尚方宝剑最早出现在那个朝代_百度知道
尚方宝剑最早出现在那个朝代
提问者采纳
秦汉官制设有少府,少府设尚方令,尚方丞,其职责掌御刀剑及玩好器物,到汉末分为中、左、右三尚方,之后历代沿袭,到了唐代,尚方宝剑成了至高无上的象征,本来就是皇帝的御用兵器,赐予元订旦斥秆俪飞筹时船江老重臣,赋予特权,在外即可先斩后奏。《汉书朱云传》:汉成帝时,诤臣朱云上书:“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张禹之头。”张禹时为丞相,且是汉成帝刘骜的老师,正受宠幸。成帝大怒:“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命御史将朱云绑下,朱云紧抱殿前栏杆,据理力争,以至栏杆为之折断。左将军辛庆忌为朱云求情,幸免朱云一死。这就是“折槛朱云”的著名故事。朱云要求的尚方斩马剑,即民间俗谓的尚方宝剑,也叫上方宝剑。唐代颜师古注谓:“尚方,少府之属官也,作供御器物,故有斩马剑,剑利可以斩马也。”
《后汉书蔡伦传》载:东汉和帝刘肇时,“中常侍蔡伦加位尚方令,监作剑即尚方剑。御用之器,臣庶不得私用,故言剑及诸器械,莫不精工坚密,为后世法。”这里的剑即尚方剑。御用之器,臣庶不得私用,故言.
《广雅释器》记古剑有“蔡伦”之名,便是蔡伦职掌尚方令时监制的精良剑。后世天子或赐钦命大臣尚方剑以专杀伐。《后汉书彭宠传》:朱浮对光武曰:“前吴汉发兵时,大王遗宠以礼必剑。”《冯异传》:“赤眉延岑暴乱三辅,以异为征西将军讨之。车驾送至河南,赐以乘舆,七尺玉具剑。”《晋书》载:张轨镇凉州,南阳王摸遗轨以帝所赐剑,谓轨曰:“陇以西征伐,悉心相委,如此剑矣。”尚方剑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政治的产物,明刘基诗曰:“先封尚方剑,按法斩奸贼。”这种法律思想和作为法律的施行主体之刑具其实是法外之法,刑外之刑。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1条回答
尚方剑是指中国古代皇帝藏在“尚方”的剑,在汉代称尚方斩马剑,明代称 尚方剑 ,在戏剧和小说中大家一般俗称其为“ 尚方宝剑 ”。“尚方”也称“上方”,是专管供应制造皇帝所用器物的官属名。尚方剑本为斩马剑,非常锋利,可以断马,由于藏在尚方,便俗名为“尚方宝剑”,从汉代就已经开始有了。 据《前汉书》载:朱云上书皇帝就曾说“臣原赐 尚方斩马剑 ,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明代刘伯温也说过:“先封 尚方剑 ,按法诛奸赃。”可见持有尚方宝剑的人是皇帝最信任的人,有先斩后奏之特权。但这样先斩后奏也必须按法行事,不能胡来。 以尚方剑为名而象征专断权力,并且有隆重的授剑仪式,应该从元代开始。忽必烈(年在位)时,道士张留孙以神道治愈皇后的病,“帝后大悦,即命留
各式尚方宝剑图...
尚方宝剑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上方宝剑_上方宝剑的意思_上方宝剑是什么意思_上方宝剑什么意思_上方宝剑的近义词_成语大全_911查询
上方宝剑的意思
输入成语或其简拼即可,例如 上方宝剑 或 sfbj
上方宝剑 上方宝剑的意思 上方宝剑是什么意思 上方宝剑什么意思 上方宝剑的近义词 上方宝剑的反义词 上方宝剑的拼音
shàng fāng bǎo jiàn成语解释:见“上方剑”。成语出处:刘心武《钟鼓楼》第一章:“乃至坐着小轿车来‘御驾亲征’、拿着‘’(某大人物开的条子)来当场‘宣谕’。” 成语繁体:上方寳劍成语简拼:SFBJ成语注音:ㄕㄤˋ ㄈㄤ ㄅㄠˇ ㄐㄧㄢˋ常用程度:常用成语成语字数:感情色彩:中性成语成语用法:作宾语、定语;比喻极大的权力。成语结构:成语年代:当代成语近义词:成语例子: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48章:“有了这把‘’,他的腰杆子就更硬了。”英语翻译:the imperial sword &a symbol of high authority&日语翻译:皇帝(こうてい)の贈(おく)った宝剣(ほうけん)成语接龙:
手机查看成语上方宝剑的意思,微信扫一扫页面右侧二维码,关注查询大全(微信号www911cha)后回复 cy22640 或 上方宝剑? 即可
成语大全为您提供上方宝剑,上方宝剑的意思,上方宝剑是什么意思,上方宝剑什么意思,上方宝剑的近义词,上方宝剑的反义词,上方宝剑的拼音,上方宝剑的解释,上方宝剑的同义词上方宝剑 相关成语:、、、、、、、:、、、、、、、:、、、、、、、:、、、、、、、
生肖成语:
四季成语:
数字成语:
动物成语:
颜色成语:
成语结构:
成语字数:
成语首拼:
别人正在查
911查询 全部查询 网址:
(共20个)占卜求签
(共17个)民俗文化
(共16个)交通出行
(共10个)学习应用
(共26个)休闲娱乐
(共10个)站长工具
(共8个)身体健康
&2016  京ICP备号-6 京公网安备3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失落城堡尚方宝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