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是真的吗的弱势

评官渡之战曹军胜利的六个关键人物(绝对原创)87_沮授和田丰-牛bb文章网
评官渡之战曹军胜利的六个关键人物(绝对原创)87 沮授和田丰
所属栏目: &
临 江 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评官渡之战曹军胜利的六个关键人物第1个: 荀 荀 是官渡之战的1个重点,是在官渡的曹操的1个重要的精神寄托的人物,它虽是1个军师,却能让曹操把许昌交给他,而他也不负众望。在曹操最想放弃,快失败的时候。是他的一封信,给了曹操无限的希望自信和决战的勇气,所以在官渡之战中,它起了不可抹灭的作用第二个: 关羽 关羽 是一代重情重义的猛将,在官渡之战中杀了颜良斩了文丑,让袁绍军失去了最有威信的两位猛将,给了袁绍当头一棒。使曹操军军心大振。第三和4个: 袁绍与曹操 袁绍 按曹操的话说,他是1个志大才疏,胆略不足,刻薄寡恩,刚愎自用,兵多而指挥不明 , 将骄而政令不一的人,或许,这些每一点都是1个袁绍失败的重大原因,而曹操呢,评论起来,或许跟袁绍恰好相反。所以,君主的智慧、胆略、自信、勇气、慧眼才是决定1个势力成功与否的关键第5个: 田丰 据说 田丰也是1个智慧超群的人,他没有许攸那样的贪小便宜,而他最大的缺点,就是选择袁绍这样小肚鸡肠的人来做君主,袁绍的谋士,个个都是奉承多于计策,田丰却是个刚直的人,由于他也清楚袁绍打曹操必败,全力阻止袁绍,却捞得了个牢中被斩的下场,其实,如果田丰一心帮助袁绍打曹操,也不是没有可能胜利,但是,就因为他的执著,杀了自己,或许,在袁绍把田丰关起来的那一刻,胜败已经注定了第6个: 许攸 官渡之战乃是汉末乃至中国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转折点,官渡一战之后,曹操终于一反之前对袁绍的劣势,为自己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从官渡之战看人才战略:重才而兴 轻才而亡(1)前言:同样一群兵士,由不同的人指挥会有不同的生死命运;同样一台设备,由不同的人操作会有不同质量的产品;同样的市场,由不同的人开拓会有不同的结果。为何?无他,惟人才尔。公元200年发生的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决战之一。当时曹操的实力不足袁绍,但最后曹操以一万兵力击败袁绍十万大军,并进而统一北方,虽然战役的成败原因有很多,但归根结底还是曹袁二人不同的人才观、不同的用人原则起了关键作用。一、重“物”还是重“人”?早在公元190年,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时(袁绍是十八路诸侯盟主),当时,袁绍问曹操:“若事不辑,方面何所可据?”曹操反问袁绍:“足下意欲若何?”袁绍答道:“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曹操答道“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从这方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曹、袁二人对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有不同的看法:袁绍认为,如果讨伐董卓不成功,自己就占据黄河以北地区,兼并北方的少数民族,进而以此为根本争夺天下;而曹操认为,广纳天下的人才和英雄,以正义之道驾驭他们,应该会无往不胜。袁绍以物为本,重实力,曹操以人为本,重人才,这是二者的本质区别,这种本质区别也决定了日后二者战略决战的胜败。思考:古往今来,成大事者必先用人。对于企业来说,“才=财”,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在谈核心竞争力,其实核心竞争力很简单,就是人,人决定了企业的利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决定了企业的规模。同样的设备、同样的原材料、同样的工艺,为什么会有不同质量的产品?因为人的不同,同样的渠道、同样的促销、同样的激励,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市场占有率?因为人的不同。现在对人才的呼声喊的很高,但实际上,真正重视的很少,对人才口头重视的很多,实际行动的很少,要不然,我们怎么会听到有这么多企业发生人才流失、精英团队频繁跳槽?我觉得企业领导者要经常反思的1个问题是,有没有把人真正作为公司的第一资源要素,有没有真正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财富是谁创造的?当然也有人要说话了,光重视人才即可保证公司事业蒸蒸日上吗?答:非也,重视只是第1步,只是1个前提,如何选才、识才、用才同样重要。二、取“名”还是取“实”?袁绍虽然以物为本,重实力,但是袁绍并非就不知道人才的重要性,他自己也知道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要用人。袁绍年轻的时候,倚仗其“四世三公”的显赫家族背景,在当时的京城洛阳广交天下豪杰。但是,袁绍当时结交的对象只限定在名人范围,其实还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声誉。而曹操就比较务实,不盲目相信名人,而看重实际能力,曹操讲过一句话:不得务虚名而处实祸,所以说,曹操用人,是非常务实的。这种人才思维方式在讨伐董卓之时就有体现。当时董卓大将华雄引兵汜水关,连斩盟军几员大将,各诸侯一筹莫展。袁绍长叹:可惜我的上将颜良、文丑不在现场,若是二人有一人在场,何惧华雄?话音未落,关羽请战,但袁绍见关羽只是刘备手下一名马弓手,遂不屑一顾,并说:让一马弓手出战,岂不让人笑话?然而曹操却见关羽仪表不俗,威风凛凛,于是极力保荐关羽出战,果然关羽温酒斩华雄,从此一举成名。思考:选拔人才,首先要区分名人和能人,有些人很有名,但能力不一定很强,有些人很有能力,可能默默无闻。特别在一些存在论资排辈、按部就班的行业中,有些名人也只是时间积累的结果。现代社会是1个崇尚名人的社会,这是1种不好的倾向,这使得每个人都千方百计想为自己头顶上增添一些关环,所以很多人挖空心思去弄一些虚名,甚至花钱弄虚名,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的名片上,写着很多协会、理事会的秘书长、理事长等。企业在选拔人才的时候,更应该看重人的实际能力,而不仅仅看重这个人的名声有多大。企业招聘人才的时候,不要眼睛只是盯着那些名校推荐来的三好学生,而要更加注重他能为企业带来什么?能做什么?有什么特长?有什么优势?这才是关键。三、“知人善任”还是“任人唯亲”?官渡之战前夕,曹操的谋士郭嘉分析曹操十胜、袁绍十败曾指出:“绍外宽内忌,所任唯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唯才,此度胜也。”也就是说,曹操知人善任,唯才是举,所用之人往往是依据的特色,发挥其长处;而袁绍用人,表面上看起来很宽容、很信任,实际内心深处还是防着别人的,所用之人往往凭着自己的喜好。其实袁绍集团也招揽了大批人才,比如说:田丰、许攸、沮授、审配等都是智谋之士,颜良、文丑勇冠三军、张A、高览都是世之名将,可谓也是人才济济,为什么会失败呢,其实还是袁绍不知道知人善任。比如说田丰、沮授,都是大忠之士,在战前、站中都给袁绍提过很多正确意见,袁绍就是不听,他听郭图的,为什么呢?因为田丰、沮授都是大忠之士,他们出的意见往往是在分析当前形势的基础上、通过自己深思熟虑提出来的,却不一定适合袁绍的胃口,但为了袁绍的基业,他们还是勇敢的提出来,可以说这2个人经常是直言犯上,袁绍这个人外宽内忌,久而久之,袁绍就不喜欢这2个谋士了。而郭图呢,总是顺着袁绍的心思说话,所以袁绍就更愿意听郭图的。三、“知人善任”还是“任人唯亲”?官渡之战前夕,曹操的谋士郭嘉分析曹操十胜、袁绍十败曾指出:“绍外宽内忌,所任唯亲戚,公外简内明,用人唯才,此度胜也。”也就是说,曹操知人善任,唯才是举,所用之人往往是依据的特色,发挥其长处;而袁绍用人,表面上看起来很宽容、很信任,实际内心深处还是防着别人的,所用之人往往凭着自己的喜好。其实袁绍集团也招揽了大批人才,比如说:田丰、许攸、沮授、审配等都是智谋之士,颜良、文丑勇冠三军、张A、高览都是世之名将,可谓也是人才济济,为什么会失败呢,其实还是袁绍不知道知人善任。比如说田丰、沮授,都是大忠之士,在战前、站中都给袁绍提过很多正确意见,袁绍就是不听,他听郭图的,为什么呢?因为田丰、沮授都是大忠之士,他们出的意见往往是在分析当前形势的基础上、通过自己深思熟虑提出来的,却不一定适合袁绍的胃口,但为了袁绍的基业,他们还是勇敢的提出来,可以说这2个人经常是直言犯上,袁绍这个人外宽内忌,久而久之,袁绍就不喜欢这2个谋士了。而郭图呢,总是顺着袁绍的心思说话,所以袁绍就更愿意听郭图的。大战之前,这田丰和沮授就反对出兵,郭图看透了袁绍的心思,于是极力迎合袁绍,劝其出兵,不仅如此,他还经常在袁绍面前打小报告,说沮授和田丰的坏话,袁绍还真的信了,削减沮授的兵权,把田丰下了大狱。大战之前,因为袁绍不能知人善任,不用君子,反用小人,而且大军未动,先害智谋之士,犯了兵家之大忌。而到了官渡之战的关键时段,袁绍不派得力将领据守囤粮之所――乌巢,反而派1个贪杯好酒的淳于琼去守,为什么呢?因为淳于琼是袁绍的老关系。结果淳于琼贪杯误事,被曹操奇袭乌巢,一把火把袁绍的粮草烧了个精光。为解乌巢之围,袁绍采用郭图“围魏救赵”之计,派张A带重兵去攻打曹操大本营,因为一时攻不下来,他又听信郭图的谗言,怀疑张A谋反,使得张A在进退两难的境况之下不得不投降曹操,这样一来,袁绍败绩已定。思考:识才,还要善任。有句古话讲: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这是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哀,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叹,是因为知识分子是一根毛,必须依附在别人身上(皮),只有觉得“皮”是对的,才能附,否则就完蛋了,所以就有了“三顾茅庐”的典故。这种延续下来的心态对于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是1个桎梏,在企业里面,也有一些传统思想的员工,对于这些员工,企业领导者的态度、表现十分重要。首先就是要识才,自古以来,总是“英雄相惜”,企业领导者必须具备“慧眼识英雄”的才能,能够在日常经营当中发现人才,我觉得这是1个企业领导者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其二呢,识才还要善任,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优点,关键是看领导者怎么去用,怎么去安排合适的岗位、合适的位置发挥其长处、避免其短处,这也是1种领导哲学。四、“宽容”还是“狭隘”?曹操在打败袁绍之后,在袁绍军营中缴获了一些书信,很多都是在曹操与袁绍决战之时,留守在许都的官员们因为认为曹操肯定打不过袁绍,纷纷写信与袁绍暗通。于是当时有人主张:逐一点对名姓,收而杀之。曹操却说:“当绍之强,孤亦不能自保,况他人乎?”也就是说,曹操认为当时袁绍的势力如此之大,连自己也没有必胜的把握,怎么能怨恨别人呢?于是曹操命人将这些书信全部烧毁。如此处理,没有大海般的胸怀是不行的。这种做法,大大安定了人心,感动了那些一度动摇的部属,巩固了自己的阵营。大战之前,这田丰和沮授就反对出兵,郭图看透了袁绍的心思,于是极力迎合袁绍,劝其出兵,不仅如此,他还经常在袁绍面前打小报告,说沮授和田丰的坏话,袁绍还真的信了,削减沮授的兵权,把田丰下了大狱。大战之前,因为袁绍不能知人善任,不用君子,反用小人,而且大军未动,先害智谋之士,犯了兵家之大忌。而到了官渡之战的关键时段,袁绍不派得力将领据守囤粮之所――乌巢,反而派1个贪杯好酒的淳于琼去守,为什么呢?因为淳于琼是袁绍的老关系。结果淳于琼贪杯误事,被曹操奇袭乌巢,一把火把袁绍的粮草烧了个精光。为解乌巢之围,袁绍采用郭图“围魏救赵”之计,派张A带重兵去攻打曹操大本营,因为一时攻不下来,他又听信郭图的谗言,怀疑张A谋反,使得张A在进退两难的境况之下不得不投降曹操,这样一来,袁绍败绩已定。思考:识才,还要善任。有句古话讲: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这是古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悲哀,之所以有这样的感叹,是因为知识分子是一根毛,必须依附在别人身上(皮),只有觉得“皮”是对的,才能附,否则就完蛋了,所以就有了“三顾茅庐”的典故。这种延续下来的心态对于中国的知识分子来说是1个桎梏,在企业里面,也有一些传统思想的员工,对于这些员工,企业领导者的态度、表现十分重要。首先就是要识才,自古以来,总是“英雄相惜”,企业领导者必须具备“慧眼识英雄”的才能,能够在日常经营当中发现人才,我觉得这是1个企业领导者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其二呢,识才还要善任,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优点,关键是看领导者怎么去用,怎么去安排合适的岗位、合适的位置发挥其长处、避免其短处,这也是1种领导哲学。历史一定会重演――――《官渡之战》读后感“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箫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是毛泽东对曹孟德的评价。有道是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今又看三国志,重温一遍官渡之战的那一段故事,回味无穷。故事本身大家都耳熟能详,这里不再赘述。不管曹操的胜利还是袁绍的失败都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不仅仅是个人的能力差距。战争过程尚且不谈,最令人值得回味的是曹公在战前的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变化。战争相持半年,物资供给严重不足,对方兵力数十倍于自己,真是寡不敌众,胜算无几,就连曹公自己也有了撤退的打算,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他坚持下来,并最终大获全胜呢?这非常值得让人揣摩,研究。大家都知道曹操帐前共有五位重量级谋士,分别是贾诩、荀、荀攸、郭嘉、程昱等,郭嘉对当前的形式进行了彻底的分析,曹公也听明白了,但还是犹豫不决,接下来贾诩的一段劝言很有价值,特别是针对心理,最终让曹公放心思想包袱,并下定决心与袁绍决一雌雄。贾诩的原话是记不住了,但原意大概为:明公智慧、勇敢、用人、决断都胜于袁绍,但为什么打了半年还不能胜利呢?根本原因是你总想万无一失,你顾虑太多了,想的越多,顾虑就越多,就容易犹豫不决,这正是犯了兵家之大忌啊!因此,只要明公下定决心集中兵力,一定能够取得胜利的。这段话看似空谈,但在当时的那种环境下,对于正处于犹豫不决的曹公,却似一剂强心针,效用不可估量。看完故事,想想自己,整日间碌碌无为,虚度年华,想的多,做的少,总是患得患失,身边却没有1个类似“贾诩”的精神支持者,更没有1个为自己设身处地考虑,并表明看法的人。如果自己也能遇上这样1个红颜“贾诩”,不管以后能发展成什么样子,那将是几世修来的福分,此生再无憾事了。官渡之战,虽天不时,地不利,但人和,这就够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太伟大了!“和为贵”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不仅在大事上重要,同样在小事上也很重要,“家和万事幸”,就是最好的体现。“学以致用,致知于行”是我大学的校训,因此,不管志向有多大,理想有多远,都必须从眼前的小事1步步做起,那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个人认为,从珍惜身边能和自己和睦相处的人开始。不管是对是错,都需要实践来验证,毕竟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历史一次又一次的重演,但每次都是出乎众人的意料,从知识面来讲,现在人比古代的人学的多;但论智慧的话,就很难说了,平凡人永远是平凡人,不会因为社会进步而智慧大增的,如果大家都预料到未来能发展成什么样子,那就不叫历史!三国10大经典语录第十位:“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一共8个字却称赞了两件事物,足可见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而且朗朗上口,妇孺皆宜。后来关羽虽然也得到了赤兔,但也没听别人这么说过,估计作者肯定是吕温侯的FANS,否则也不会这么肉麻。第九位:“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老马家5个儿子,为大家熟知的只有马良,马谡哥俩。马良的确才华出众,为刘备坐稳西川出了不少力,可惜死得较早。马谡虽说智商较高,也一度取得诸葛亮的赏识,只可惜后来1步棋走错,丢了街亭。因此当人读起这一句话时,一则叹马良死得过早,二则叹马谡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第八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有人说《后出师表》不是诸葛亮写的,先不论是谁写的,这里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诸葛亮真实的写照,也是最能表现诸葛亮后期六出祁山无力回天时的心情,也成为现代人常挂在嘴边的1个词。第七位:“既生瑜,何生亮”在《演义》里,周瑜是心胸狭窄,永不服输的代名词,也只有当他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时,才会由口及心地发出这样的感慨称。只不过这句话过于自卑,长了诸葛志气,灭了自己威风。使得二人的形象在人们主中格式化了。第六位:“子龙一身都是胆也!”这是赵云迷们最津津乐道的评语,原因是在《演义》里赵云并不是作者重点描写的对象,但由于他每回出场都是英姿飒爽,攻无不克,能得到主子这么一句肯定,当然是高兴得找不到北了。不过也可以看出刘备没有知人之能:赵云跟了自己这么多年,到这时才知道他的胆识,平时只给他一些压粮运草,打扫战场,保护家属的杂活,真是埋没英雄。第五位:“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司马徽一向看好诸葛亮和庞统,曾经把诸葛亮比成姜尚,张良,所以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一点也不奇怪。二人倒也有些经天纬地的本事,因此这么说也不过份。奇怪的是刘备二人皆得,反倒不能安天下了,不能不引人思考。第四位:“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孙策当政时常常霸气有余而策略不足,想不到他倒还有些识人之能,前者信任太史慈回城招降众人,临死时还给孙权留下了这样的忠告,深刻看出了两人的处事风格。事实也验证了他的准确性,张昭主外事时主张投降曹操;周瑜主内事时把孙权的妹子糊里糊涂地嫁给了刘备。而二人各行其事时却做得近乎完美。第三位:“生子当如孙仲谋”小时候看三国,很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倒底是在夸孙权还是在骂孙权。稍大了一点后才知道,曹操其实和孙权他爹孙坚是一辈的,这么说没什么不可以。另外曹操的主要意思是夸孙权能守住父兄基业,跟袁绍和刘表的那几个败家子不同。怪不得辛弃疾很是欣赏孙权,并在自己的词里引用了这句话。第二位:“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个人认为,在曹操说过的所有的话里面,这句话是最精辟的。难怪刘备会吓掉勺子,连苍天也打了个冷战,以为泄露了天机。其实曹操也就是这么一说,试探一下而已,后来又被刘备一糊弄,否定了自己有生以来说过的最正确的一句话。第一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一句话,不仅给曹操的一生定了性,也道出了曹操的能力,在治世是治国安邦之臣,在乱世则是独霸一方的军事首领。而曹操听到这话面露喜色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没有说他能成为皇帝,而他也不愿登基称帝,在史书上成为王莽、董卓1类的人。夏侯敦骂赵云那一句:汝等随刘备,如孤魂随鬼耳 !水镜先生: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操谓关公曰:“河北人马,如此雄壮!”关公曰:“以吾观之,如土鸡瓦犬耳!”操又指曰:“麾盖之下,绣袍金甲,持刀立马者,乃颜良也。”关公举目一望,谓操曰:“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太史慈: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而还!(原文不记得了,大概这意思)献帝:谁敢杀朕?司马昭:爸爸,你猜曹睿那小皇帝……(电视剧里的台词,不过这句太狠了!)诸葛亮:万物皆……(发明木牛流马时说的那段话,原文不记得了)傅彤:我乃汉将,焉能降吴狗乎!吴质:君忧则臣辱,君辱则臣死!周瑜:既生瑜,何生亮!张飞:我乃燕人张翼德,谁敢与我决一死战?……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扬龄:红脸贼!(没有贬低关羽的意思,只是这个称号实在是……)孙策临死的时候嘱咐孙权的一句话~~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渝~水镜先生说的~伏龙风雏!得一可安天下~ 还有”孔明虽得其主却不得其志...... ”刘备临死前说的一句~~鸟之将亡!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外 貌 描 写吕布:生得器宇轩昂,威风凛凛,顶束发金冠,披百花战袍,擐唐猊铠甲,系狮蛮宝带,手执方天画戟。孙坚:为首一将,生得广额阔面,虎体熊腰周瑜:当先一人,姿质风流,仪容秀丽庞统: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沙摩柯:生得面如e血,碧眼突出,使1个铁蒺藜骨朵,腰带两张弓,威风抖擞。马超:生得面如傅粉,唇若抹朱,腰细膀宽,声雄力猛,白袍银铠,手执长枪,立马阵前刘备: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赵云: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曹操:身长七尺,细眼长髯诸葛亮: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三国演义中的名武器及名马刘备――雌雄双股剑,的卢 关羽――青龙偃月刀,赤兔(曹操送的,吕布坐骑)张飞――丈八点钢矛(三国演义第一回) 典韦――双铁戟吕布――方天画戟,赤兔马 程普――铁脊蛇矛(三国演义第五回)黄盖――铁鞭(同上) 孙坚――古锭刀,花鬃马(同上)赵云――亮银枪(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徐晃――大斧(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曹操――他有两把宝剑,一把倚天,一把青罡,自己拿的是倚天,另一把脚给夏侯恩背,长板坡的时候夏侯恩被赵云杀死,从此青冈归赵云所有,曹操骑过一匹大宛马,在宛城被射死了。在日后讨论袁曹时,我们常常说到袁绍与曹操的个人能力,以袁绍不如曹操,或者以荀的四胜和郭嘉的十胜作为例证。只是这些更多是因为曹操胜利而为之找的证据而已,假若袁绍胜利,相信我们也能看到史学家找出无数个证据来证明曹操的失败是必然的。自然,这也不能错怪史学家们,因为历史学往往就是1种寻找胜利秘密的学问,而实际上,历史充满着偶然,而官渡之战就是1个偶然事件。要谈论官渡之战,先从双方战前的大环境来看,经过多年的征战,北方局势基本明朗,原来的吕布,袁术,公孙瓒等主要势力已经被歼灭,北方主要形成了以袁绍和曹操2大集团对峙的局面。而在这种情况之下,双方的实力对比最为重要,而以曹操与袁绍的实力对比来说,曹操明显不如袁绍。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明白实力的定义,虽然说领导者的个人能力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但是这种能力很难作为具体数字来体现,而且即便有这样的能力,也需要领土,军队,人口,粮草等物质来实施之,即便天纵奇材,没有实力也白搭,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世界上不乏天才被庸才打败的情况,并非智不如人,是力不如人也。所以在实力计算上,通常应该把领导人的个人才智忽略比较适当。况且,袁绍成为东汉末年的首屈一指的力量,除了他的家族之外,他的个人能力也发挥了作用,若说其不如曹操或许是,但是假若说他一无是处,就不妥当了。同样的情况,荀的四胜说和郭嘉的十胜说我们除了对其中军队战斗力的评价可以借鉴之下,其他的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荀和郭嘉的这些说法更多是1种辩论技巧和对本方信心的鼓舞,但是假若因为这样就能够打败袁绍,那就大错特错了。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袁绍灭公孙瓒,夺得幽州大部,加上自己本就有的冀州,外加并州和青州部分,正所谓四州之地,其中以冀州实力最为雄厚,袁绍将自己的大本营经营多年,在东汉时期已经成为首屈一指的大州,曹操在得冀州后清查户口认为冀州仍然可得三十万众,这在战乱人口流失严重的东汉已经是相当惊人的数字了。而曹操方面,拥有兖州,豫州,徐州等地,这是东汉末年战乱的主要地区,几个地区甚至反复受到战火殃及,如曹操的大本营兖州在曹操与吕布拉锯时军队因缺粮而罢兵,军队都已经如此,平民可想而知。曹操即便兴屯田起了一定效果,但是比之袁绍还差了许多,在人口和军队数量,后勤补给程度上,袁绍比之曹操有相当大的优势,这袁曹双方都有着共识,所以袁绍方面的谋士田丰沮授都提到以消耗曹操民力为主的战略,而曹操视袁绍为第1大敌,其手下谋士在辩论时也对袁绍兵多将广这点予以承认。实力上的差距使得曹操面对袁绍要畏惧三分。不单如此,在政治上曹操也没有太占优势,虽然挟天子令诸侯占了部分优势,但是正如我前几章所说,挟天子令诸侯只是令比自己弱小的势力和独立势力归顺行了方便,但是对于强大的对手来说,这点就毫无用处。袁绍对这个不喜欢的皇帝并不买帐,没有挟天子也建下了如此大的家业,挟天子来说,对袁绍并无作用。曹操一度是袁绍从属,之后又是长期的盟友,在联盟地位中也处于低一级的地位,连大将军之位也让给袁绍,对于袁绍,曹操在政治上也没有压倒性优势。而从周边来看,袁绍驱除公孙瓒周边没有大敌,北方匈奴与之交好,公孙度离之太远,主要面临曹操,而曹操则不同,四面环敌,袁术,吕布,张绣,张杨,刘表,刘备这些诸侯都先后是他的对手,就在曹操与袁绍对峙时期,在后方仍要担忧刘表是否会北上。 正因为处于多方的劣势之下,曹操才一直想着打破这样的态势,而在与袁绍结盟的同时,加紧攻伐其他势力,在灭了吕布和袁术这2个他与袁绍的共同敌人之后,曹操下1步的目标就是在袁绍之前将可能的敌人击败或收编。在这点上曹操做的相当的成功,张杨被其部将亲近曹操的杨丑所杀,而虽然杨丑又被亲近袁绍的眭固所杀,但是曹操派部将史涣击败眭固,收河东,外加他派钟繇入关中,抚镇马腾等人,西边便不用担心了。东南方向,上一章已经说到,孙策之死使得江东无心无力北向,而在荆州方向,他顺利再度收编张绣,不但壮大了自己的实力,又使刘表狐疑,在之后袁曹对峙中,刘表不帮助任何一方,而这就是曹操的胜利。这些问题,曹操政治手腕远多于军事用兵,而在政治手腕失败,如眭固一事,曹操能果断用兵,这样,曹操在袁曹对峙前,渐渐扳回了一些劣势,而袁绍方面,在曹操占据黎阳等地后,袁绍也准备出兵,这次出兵的决策受到了沮授等人的反对,引发了一次论战,很大程度就是因为曹操作好了对袁绍的整体防御准备,不过袁绍出兵的决策大体并非错误,沮授田丰等人也并非单纯的反对出兵,(之后田丰就劝说袁绍出兵许都)只是认为不合时机而已,这一定程度也说明了曹操战略的成功。袁绍和曹操开始对峙,但是一件突发事件改变了这种情况。 突发事件便是指的刘备在徐州再度自立,(演义中描写成刘备占据徐州后向袁绍求援导致袁曹战争,事实上并非如此,袁绍与曹操的战争爆发和刘备自立应该并无直接关系,甚至在刘备自立之前。)刘备在徐州的自立使得曹操原本相对安定的后方加入了1个钉子,曹操面临着两线作战的局面,这样一来对于袁绍便最为有利,假如他果断出兵的话,然而他并没有听从田丰的建议,这是他决策中第一次失败也可以说官渡决战前最大的一次。随着刘备被击溃,曹操再度回到前线,与袁绍对峙,而随着颜良文丑先后的战败,袁曹两军开始了相持阶段,也就是这个时候,曹军开始出现危机。袁军与曹军最大的区别便是袁军兵多,粮多,战斗力稍微不足,而曹军兵少,粮少,但有战斗力。而且曹操往往能聚集大军后对袁军一部进攻。袁绍在颜良文丑遭到失败后,明显放弃了分兵的打算,而率大军与曹操相持,这是相当明智的选择,此外,派遣刘备与刘辟等人联络,骚扰曹操的后方,应该说,袁绍这样的决策是比较得当的。曹操的特点便是放他一点空间便会找出一些机会来,之前沮授所提到的打持久战,派奇兵长期骚扰,消耗其粮虽然是好策,但是假若不给曹操压力,将其主力牵制在官渡一带,那很容易造成奇兵被曹操寻机歼灭的结果,而将曹操主力拉入消耗战中,再派兵骚扰效果好的多,也最适合发挥袁军的特点。曹操在拉锯战中陷入了苦境,三国志记载“太祖与绍相持日久,百姓疲乏,多叛应绍,军食乏。”这便是袁绍主动对峙的效果,在军粮匮乏的情况下,军心严重动摇,日后曹操在袁绍帐中发现无数曹军将领暗通袁绍的书信。(曹操仿光武故事将其全部烧毁。)连曹操本人信心也动摇了,试评官渡之战曹军胜利的六个关键人物(绝对原创)87_沮授和田丰图后撤,但是在军心动摇的情况下后撤,很可能就是1个大溃败。到此时,袁绍可以说已经将之前的不利局面全部扭转过来,只要曹军一撤,袁军直追,很可能是个辉煌的大胜利。然而,历史在这里转了1个弯,许攸因进言袁绍不从,(关于许攸的派偏师偷袭许都之事虽然是奇计,但是并不稳妥,偷袭许都必要分兵,分的太多只怕对曹操的对峙不利,分的太少打不下许都,反伤士气,假若胜负未显还可以试试,在如此大的优势之下到是不必行险。)而家人获罪下狱的情况下投奔曹操。其实此事也奇怪,许攸是袁绍的重要谋士,通晓大多数机密,居然能轻易到曹营而袁绍迟迟没有发觉,也太过大意了,这或许就是战争的戏剧性吧。曹操在绝望之下,得到许攸指点,偷袭乌巢得手,而袁绍在此又犯了1个大错误,他不派主力救乌巢而是攻打曹操本营,结果乌巢被烧,曹操本营也没打下,军粮被烧一事导致了袁军的大内讧,张A投降曹操,数万大军在粮食被烧,大将投敌的双重打击下军心严重动摇,曹操乘机进攻,袁绍军崩溃,袁绍在八百骑兵卫护下逃出。官渡一战从袁绍占据绝对优势到崩溃只有一天时间,只因为1个谋士的逃离,只因为1个决断的错误,虽然我们可以找出如乌巢离本营太远等因素。但是在我看来,这只能说明战争的偶然性和戏剧性,在战争中,除了战略战术之外,运气这一因素真的是相当大的存在。就在偶然的官渡之战结束后,曹操终于一反颓势,对袁绍占据了上方,不过,离真正的一统北方,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要走。附:官渡的人数官渡的双方人数一直是个谜,演义中数字那自然不可信,而史书上也找不到明确的数字,虽然有称袁绍率精卒十万,骑万匹,但是这是在袁绍正式进攻曹操发起的兵力,不代表这是官渡之战袁军兵力,而从官渡曹操坑杀七万袁军的记载来看,(坑杀对于曹操到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曹操连供应自己的粮食都没,根本无法收降,留下必然闹事,而放他们回去等于是帮袁绍马上恢复战斗力,那时袁绍再杀来曹军全部完蛋,所以只有坑杀一法,白起在长平之后坑杀赵军是一样的道理。)官渡袁绍军应该是在七万之上,十万之下。也有专家认为是五万左右。而关键的是曹军的人数,曹军的人数是个谜,我们只知道曹操是以少胜多,但是具体是多少就不得而知,有说袁军是曹军的十倍,袁绍十万左右,那曹操大致数千人,并以三国志武帝本纪中“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为证。但是这有可能性太小了,曹操起兵便有几千人马,入主兖州人马更壮,尤其收降几十万青州黄巾后,之后虽然连年征战,外加人口减少,粮食匮乏(这应该是曹操兵力减少的主要原因),但是作为仅次于袁绍的第二大势力,绝对不至于只有一万不到的地步,须知,荆州江东在大战时也能调集几万兵力,此时的曹操比他们应该不差。尤其不久前张绣还率众投降并加入了这次战役。另外,袁绍与曹操对峙后期发展是分营屯兵,袁绍连营数十里曹操与之相当。假如以十分之一的兵力,肯定无法办到,而且曹操在官渡接连用兵或者分兵,比如遣徐晃偷袭袁绍粮车,自己率军击败文丑,于禁就曾经率五千人出击,还要包括派遣曹仁攻打刘辟等人,尤其曹操最后率五千步骑偷袭乌巢,这必然是优中选优出的精兵,而同时剩余的兵力能抵挡袁绍军主力的冲击,也不至于太少,曹军在官渡战区动用的兵力肯定不止一万。那“时公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是指什么呢?我认为这或许是某1个阶段曹操防御的兵力,曹操常常会分兵袭击,甚或如攻打刘备时那般快速行军来回,而且考虑到伤者如此之多,也可能是一次作战后紧接着便来防御袁军,而防御的袁军也是先头部队,并非全部部队,而到了筑营对峙后,双方的部队渐渐聚集到官渡,这才出现了袁绍被坑杀七万这样的数字。而与之对峙的曹操在官渡的兵力绝对不会太少,虽然战史上不乏以一对十的防御或者进攻的战例,但是那更多的是因为被迫的情况下,任何1个将领都希望带兵多多益善,曹操再托大也不至于就以这么少的军队来应付袁绍。曹军在官渡期间三国志虽然没有总兵力的详细描述,但是对于部分兵力却有着记载,其中于禁便记载至两次,一次是作为先锋。带二千人在延津防御,而曹操率主力至官渡,并于此时东征刘备,另一次是和乐进一起率领五千人主动出击,攻破袁绍的别营多处,之后回到官渡,而另外便是曹操两次用兵,一次延津不满六百骑破文丑,一次便是乌巢五千众。先说曹操,陈寿在武帝本纪中写到破文丑时曹军“时骑不满六百”,但是这不满的六百骑并非指曹军只有六百人,而是指只有六百骑兵,正如所谓文丑所率的五六千兵也并非全是骑兵,如曹军探子所言:“骑稍多,步兵不可胜数。”可知文丑所率的也是以步兵为主,只是骑兵在前而已。而乌巢的五千人我们已经分析过,这是曹军大致选出的精兵,因为是偷袭,重质不重量,不能太多,过多一来易被袁军看出问题,二来也妨碍机动性,正如李靖偷袭突厥只用三千骑兵,但是唐军主力为十几万之多,所以这五千人只能说是曹军的精干,但是绝非曹军的大部分主力,这样一来曹军的总数还是不得而知,只能得出绝对超过五千人这样的估计反倒是于禁的记载中更有价值,第一次于禁守延津,率众两千,而此后曹操率主力东征刘备,也就是此时袁绍拒绝了田丰的攻打许都计划,如此可知,此时袁军主力并没有对于禁展开进攻,记载中对于禁的进攻应该是袁绍部分部队的进攻而已,于禁的这两千部队更象1种牵制性的部队。重点在于,第二次于禁攻打袁绍别营时,和乐进合兵有五千人之多,这是曹操攻打乌巢的兵力了,当时用兵的最大特点便是部将独立率军的人数绝对不可能带领超过主公的部队,换1种通俗的话说,主力是不可能由部将统领的,于禁虽然是曹操的心腹大将,但是也不可能率主力出击,这样来看,曹操能分出五千人给于禁,那自身至少在一万军以上,于禁随后便率军回到官渡和曹操合兵,这样来看,曹军总数至少在二万左右,这已经是相当保守的估计了。看一看郭嘉几个著名的用智的事例: 心理分析 郭嘉的第1大功,就是官渡之战,为鼓舞曹操的信心,列出了曹袁的十胜十败之说。这十条基本都是从心理学出发,尤其对袁的分析,可以说相当的精准,非常的到位。 曹操征讨吕布。吕布败退固守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曹军久攻不克,将士疲惫,曹操想罢兵撤退。郭嘉指出:“吕布勇而无谋,今三战皆北,其锐气衰矣。三军以将为主,主衰则军无奋意。夫陈宫有智而迟,今及布气之未复,宫谋之未定,进急攻之,布可拔也”对吕,陈的判断非常精确。伐袁绍时,曹操进军邺城,为充实军粮,抢收小麦。袁军乘机发起反击,曹军小挫。曹操本拟重新组织攻城。郭嘉认为:“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建安五年尽得江东之地,成为割据一方的豪强。此时孙策闻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欲率军渡江北袭许昌。曹军皆惊,唯郭嘉说:“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郭嘉临死前遗书告知曹操:二袁与公孙康不能相容,急攻则助其联心,不伐则自图。 不久,公孙康果然将二袁人头送来求降。这些事例无一不说明,郭嘉的心理分析能力和政治智商非常的高超。而相对的,在军事方面,却没有郭嘉用计的明确记载,因此可以说,郭嘉得政治才能是要大于军事才能得。看一看郭嘉几个著名的用智的事例: 郭嘉的第1大功,就是官渡之战,为鼓舞曹操的信心,列出了曹袁的十胜十败之说。这十条基本都是从心理学出发,尤其对袁的分析,可以说相当的精准,非常的到位。 曹操征讨吕布。吕布败退固守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曹军久攻不克,将士疲惫,曹操想罢兵撤退。郭嘉指出:“吕布勇而无谋,今三战皆北,其锐气衰矣。三军以将为主,主衰则军无奋意。夫陈宫有智而迟,今及布气之未复,宫谋之未定,进急攻之,布可拔也”对吕,陈的判断非常精确。伐袁绍时,曹操进军邺城,为充实军粮,抢收小麦。袁军乘机发起反击,曹军小挫。曹操本拟重新组织攻城。郭嘉认为:“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建安五年尽得江东之地,成为割据一方的豪强。此时孙策闻曹操与袁绍相持于官渡,欲率军渡江北袭许昌。曹军皆惊,唯郭嘉说:“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 郭嘉临死前遗书告知曹操:二袁与公孙康不能相容,急攻则助其联心,不伐则自图。 不久,公孙康果然将二袁人头送来求降。这些事例无一不说明,郭嘉的心理分析能力和政治智商非常的高超。而相对的,在军事方面,却没有郭嘉用计的明确记载,因此可以说,郭嘉得政治才能是要大于军事才能得。从官渡之战看人才之得失汉献帝建安5年(公元200年),统据北方的袁绍依托自己强大的兵力,与实力明显弱小的曹操大战一场,史称官渡之战。结果是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加朋认为,官渡之战前前后后所涉及的人才得失值得一提。这涉及五个人:曹操、袁绍、田丰、许攸、陈琳。 田丰原本是袁绍的谋臣。当袁绍决定攻打曹操占据的许昌时,田丰认为此战胜算不大,不适合出兵,应做长远打算。袁绍固持己见,而田丰又反复强谏,惹脑了袁绍,把田丰关了禁闭,不许他随军出征。袁绍大败后,曾力主与曹操决战的逢纪担心被袁绍谴责,就对袁绍说:“听说您失败,那个田丰正鼓掌大笑呢!”其实,当袁绍失败的消息传到后方,有人就对田丰说:“这次你应该会被重用。”田丰却说:“如果我们这次取胜,他回来笑话我一番也就算了,我也就没事了。可是这次他失败不幸被我言中,他很没面子,恐怕我命不保!”果然,袁绍回来就把田丰杀了!田丰虽为人才,却跟错了主子,又没能及时调整,不仅无法施展才学,还丢了性命,可悲可叹!袁绍刚愎自用,此为用人之第1大忌;袁绍气量狭窄,此为用人之第二大忌!这样,官渡之战,袁绍先输了一半!许攸原来也是袁绍的部下,是一名足智多谋的武将。官渡之战开打前,他因不被袁绍重用,一怒之下,投奔了曹操。曹操听说他要来,顾不上穿鞋,光着脚出门迎接,鼓掌大笑到:“足下远来,我的大事成了!”可见操曹那时对他相当重视。后来,在官渡之战中,许攸为曹操献计袭击袁绍的粮仓,一举扭转了战局,打败了袁绍。占来许攸又在攻打冀州的战斗中立下大功。从此,许攸居功自傲,在曹操面前很不检点,甚至当着众人的面直呼曹操的小名“啊瞒”。最后许攸终于被忍无可忍的曹操所杀!关键时刻得到对手的关键人才,双方一得一失,官渡之战,曹操大大拉进了与袁绍的距离,并最终取得了胜利。许攸之死,并非“狡兔死,走狗烹”的演绎。许攸虽有才气,也曾立过大功,但自身修为太差,以至于给曹操大军造成严重的思想混乱,直接威胁到曹操的霸业,死有余辜。现今世人每每谈论职业生涯规划,仅让人强求某事,却使人忽略谋身,如此一来,不知又会有多少今世的“许攸”!陈琳原来也是袁绍的手下,是有名的“笔杆子”。官渡之战开打前,袁绍先让他起草了一份讨伐曹操的战斗宣言。陈琳写得非常精彩,先揭曹操的老底,说曹操的爷爷曹腾是一名“伤化虐民”的宦官,爸爸曹嵩是一名“盗窃鼎司,倾覆重器”的奸臣,曹操是“赘阉遗丑,本无懿德”之人。而且,还说:“历观载籍,无道之臣,贪残酷烈,于曹为甚!”如此被骂得狗血淋头,一般人恐怕是难以接受呀!后来袁绍兵败,陈琳归顺了曹操,曹操也没有责怪陈琳那样骂过自己,而且爱惜他是个人才,让他掌管文书等事,成为曹操属下文人集团“建安七子”的重要成员。“笔竿子”是陈琳鲜明的专业形象,也是陈琳的职业定位。有真才实学,又遇明主,终有用武之地呀!打败袁绍,又收获了袁绍的人才,为自己将来的胜利也加重了筹码!曹操对人才的使用,真是深谋远虑!要说曹操不计前嫌,还有比这更精彩的呢!官渡之战开打前,因双方实力悬殊,当时很多人都以为曹操必败,曹操属下的部将以及好多大臣,都纷纷暗中给袁绍写信,准备一旦曹操失败以后就归顺袁绍。曹操胜利后,在清理袁绍军营中文书材料时,发现了自己部下的那些信件。曹操把这些信件全部烧掉了,并说:“战事之初,我也担心会失败,更别说其它人。”曹操的作法,对稳定大局起了很好的作用。敌人的人才拿来用,自己的人才更不能丢,曹操爱才,可谓登峰造极官渡之战,在曹操平定天下的过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曹操之所以最终得了天下,首要在于其高瞻远瞩的用人哲学,诸葛孔明也是远远不及的。官渡之战,是研究人才策略的宝贵案例,对于企业如何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对于人才自己如何谋事、谋身,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值得今人深思!官渡之战,在曹操平定天下的过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曹操之所以最终得了天下,首要在于其高瞻远瞩的用人哲学,诸葛孔明也是远远不及的。官渡之战,是研究人才策略的宝贵案例,对于企业如何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对于人才自己如何谋事、谋身,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值得今人深思!关于人物:曹操“赖皮” 袁绍“脑残” 许攸“鸡贼”曹操和袁绍在两军阵前喝茶的戏份,处理得有些过分,把袁绍刻画得过于愚蠢,导致整个场面看上去有些低幼。曹操就像赵本山那样1个劲地忽悠,而袁绍就像范伟那样忽忽悠悠地就瘸了,娱乐性有了,但是严谨性不够。曹操的表演基本上在陈建斌自己诠释曹操的正常范围之内,还是一副赖皮样,不过在他忽悠完袁绍之后一溜烟跑回本阵这一细节倒是1个亮点,那种心花怒放的感觉很具创意,非常具有幽默感。在后面,当许攸来投降时的,曹操的第一反应是太过冷静,此时的曹操应该是狂喜,因为他正为自己断粮的问题而烦恼,而许攸深夜来投正是他梦寐以求的事情;当许攸说出曾经献计袁绍攻袭许昌时,曹操也几乎没有什反应,此时曹操应该是感到后怕。这一惊一喜,2种情绪才能烘托出曹操如临深渊的困境局面,也才能体现出许攸投降的重要性。这些都是陈版曹操所忽略的问题,那些所谓的奸诈都是停留在表面的。而袁绍的表演显得有些“脑残”了,动不动就大喊大叫,大骂曹操,内心转折太快,缺乏1个统帅应有的冷静与气度。许攸无疑是官渡之战中的关键人物,而且根据新《三国》的安排也大大突出了他的戏份,而实际上在原著中他和田丰并无矛盾,构陷田丰的另有其人。新《三国》在处理这个人物上面有些失当,若按照《三国》剧中许攸对袁绍和刘备的态度来看,这应该是个识大体尊大局的人物,而不是1个陷害别人的小人,但是偏偏又安排了他对田丰的陷害。使得这个人物变得过于“鸡贼”难以让人理解,实际上这是《三国》由于把原著中很多关于田丰和其他人物的事情都强行安排到许攸头上所导致的。《官渡之战》读后感兵精粮足、实力强大、不可一世的袁绍集团为什么会败在兵力不足、而且军中缺粮的曹操集团的手下?我认为,袁绍兵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袁绍不善于用人。这个尽起冀、青、幽、并4大州兵马,拥有七十万大军的兴兵征讨曹操的袁绍,手下本来有许多有本领、有能耐的勇将,比如张A就是1个武艺精纯、身怀绝技,能独当一面的猛将,但他不用张A来守屯粮的乌巢,却将1个嗜酒如命的淳于琼派到了这个极其重要的岗位上,怎能不误事?其次,袁绍不用良才,更不采纳良谋,怎能不失败,怎能不众叛亲离?田丰、沮授这些有谋略的忠义之士要么被贬,要么获罪;还有张A、高览这些勇将由于不被重用,1个个离他而去投到曹营。 实力派谋臣许攸在关键时候(截获曹军情报后)向袁绍献上的妙计不被采纳,反倒遭到袁绍一通大骂,后来许攸投降了曹操,给曹操带去了袁军的一些重要的军事机密情报,促成了曹军实施夜袭乌巢的军事计划,使这场战役出现了重大的转机,从而一举扭转了战局,使曹操这一弱势军事集团转败为胜。本来有许多好的谋士,大部分都不被任用,只剩下审配和郭图。在官渡之战的开始和相持阶段,审配还出了几个好主意,比如他曾建议堆筑土山、打地道打击敌人,使得曹兵寸步难行、防不胜防,还说得过去。至于这个郭图,我看纯粹是纸上谈兵的主儿,他拘泥不化,生搬硬套什么“围魏救赵”的经典之计,遭到了大败,他看到自己的过失害怕获罪,于是又玩起了阴谋诡计,不仅在袁绍和将领(张A、高览)之间拨弄是非,而且反复无常、阴险狡诈,实为1个卑鄙小人!袁绍用的是这样的小人和庸才,他怎能战胜曹操?!可怜这个满腹经纶的沮授了!战争刚刚开始,他就献了1个良谋,希望搞持久战,以消耗对方的粮草然后取胜!但这不符合急于求胜、气势汹汹的袁绍的心理,袁绍带着那么多的精兵强将就是想一举歼灭曹军、攻克许昌的,因此他认为沮授的良策是“慢我军心”是可想而知的。沮授因这一次献计而获罪,失去了人身自由,被囚禁于军中。但这个可怜而忠义的沮授还是能以大局为重,他在被拘禁的牢笼里尚且时时关注两军的战况,当他夜观天象发现“忽见太白逆行,侵犯牛、斗之分(意即贼兵劫掠之害)”,于是他冒死向已醉卧的愚蠢的袁绍进谏:“乌巢屯粮之所,不可不提备。宜速遣精兵猛将,于间道山路巡哨,免为曹操所算。”言说乌巢粮草的重要性和保护粮草的重要意义。可惜袁绍不仅没有采纳他的合理化意见,反而将他大骂了一顿,而且还丧心病狂地以“玩忽职守”的罪名斩了监押沮授的兵士。最后,袁绍不善于用兵,多疑而优柔寡断,不会抓住有利战机,以致白白坐失良机!当两军在官渡相持了近乎2个月的时间后,谋士许攸忽然截获了曹操军粮告竭的重要军事情报,于是他向袁绍献计说:“曹操屯军官渡,与我相持已久,许昌必空虚;若分一军星夜掩袭许昌,则许昌可拔,而操可擒也。今操粮草已尽,正可乘此机会,两路击之。”审时度势,这是那么厉害的妙计啊,兵贵神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如果当时袁绍采纳了许攸的这一计策,我看历史将会重写,那时统一北方的将是袁绍而不是曹操了。但这个骄傲、多疑而又愚蠢的袁绍,就在这个关键时候,不仅没有采纳谋臣许攸的妙计,反倒将许攸这个很有实力的谋臣拱手相送给敌人。还不仅仅如此,这个被骂出去的谋臣许攸还带走了袁绍的若干军事机密。许攸后来告诉了曹操嗜酒无备的将军淳于琼守把袁绍的军粮库乌巢(绝密情报),曹操当机立断,立即实施夜袭乌巢的军事行动,完全烧毁了袁绍大军的储备粮仓,兵无粮自乱。你说袁绍愚蠢不愚蠢?袁绍怎能不失败呢?这是怎样的战役啊?后来袁绍的谋臣许攸投降曹操后,向曹操和盘托出他曾向原来的主子袁绍献的计策,曹操听后大惊,几乎被惊出了一身冷汗说:“若袁绍用子言,吾事败矣。”,可见许攸的计策是多么得厉害,但就是这个良策却被愚蠢而蛮横的袁绍说成是:“汝与曹操有旧,想今亦受他财贿,为他作奸细,啜赚吾军耳!”。这个看似庞然大物的袁统帅啊!真是好谋无断、色厉内荏的草包,就这样,白白丧失了1个置曹操于死地的大好时机,他怎能不失败?曹操为什么能大获全胜?这还用问吗?袁绍所欠缺的,正是曹操所拥有的。正是袁绍的缺点和失误成就了曹操的胜利!曹操会用人、知人善任、善于笼络人才,而且办事当机立断,敢于毫不犹豫地采纳谋臣的良谋,他能不胜利吗?细节定成败 曹操在赤壁之战失败的真正原因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战争,正是这场战争奠定三国鼎立的局面,曹操在这场战争中失败后再也没能卷土重来,从此势力仅限于北方,而孙权和刘备在江南和巴蜀的势力则得以巩固。赤壁之战前的曹操可谓雄心壮志,气吞山河,他通过讨董卓、伐吕布、灭袁绍、携天子而令诸侯,一度统一了中国北方,而且麾下兵精将广、人才济济,因此挥师南下,欲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业,不料占据军事优势的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却败的一塌糊涂,令人叹惜。关于他的失败,史家已经罗列了非常多的原因,那么这些因素中哪些才是决定性的呢?一是曹操骄傲自满,过于轻敌。由于曹操在此前的战事中一路高奏凯歌,接连消灭了袁绍、吕布等割据势力,壮大了自己的力量,从而内心开始漂漂然起来,他率领大军来到长江后,根本不把孙刘联军放在眼里,在战斗之前就已经开始盘算胜利后在江东如何享乐,没有象此前管渡之战时那样细心研究战略战术,也没有精心安排细作到江东去探听军情,反而疏于防范,让孙权的耳目三番五次的混进军营刺探消息。曹操最为疏乎大意的就是没有仔细考察黄盖投降的真伪,以及庞统来献“连环计”的用心,这两件事是导致火烧赤壁的直接原因,由于曹操的骄傲自满,没有及时识破孙刘联军这两次计谋,从而为赤壁之战的失败埋下了伏笔。晋代史学家习凿齿在《汉晋春秋》中指出曹操被胜利充混了头脑,骄傲自满、求胜心切,在战争的指挥策划中显得心浮气躁,从而导致了大败,他说:“昔齐桓一矜其功而叛者九国,曹操暂自骄伐而天下三分。皆勤之于数十年之内,而弃之于俯仰之顷,岂不惜乎!”可见曹操由于一时的疏乎大意,没有认真的看清当时的形势,从而导致大败,将数十年的积累毁于一旦。曹操的自大还体现在他不听劝告上,赤壁之战失败后曹操狼狈的从华容道逃跑,慨叹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三国志?魏书?郭嘉传》),开始后悔没有人给他出谋划策,其实早在他准备挥师南下时,谋士贾诩就力谏曹操不适合南下,因为当时时机并不成熟。《魏志?贾诩传》写道:“建安十三年,太祖破荆州欲顺江东下。诩谏曰:'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饷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不可劳众而江东稽服矣。'太祖不从,军遂无利。”而黄盖诈降、庞统献“连环计”的时候,程昱等人就劝曹操要谨慎小心、明察秋毫,但曹操不听劝告,一意孤行,从而导致上当中计,兵败赤壁。二是曹操军队组成混乱,不习水战。曹操的军队从北方而来,大多不习水战,而且组成混乱,其中既有原来袁绍部队的军士,在官渡之战后投降曹军,也有中原平定徐州时候的投降部队,还有平定荆州时收服的投降部队,更有曹操早期镇压黄巾军时投降的黄巾军,真正属于曹操嫡系部队的本来就不多,而且这些各种背景的部队被曹操纳入编制后还没有认真从思想上和心理上加以统一,内部纷争矛盾众多。更为重要的是曹军不习水战,他的军队组成绝大部分是北方人,不习惯船上作战,其中唯一善于水战的部队是是荆州被迫投降的水军,而这些人军心不稳,战斗力大为削弱。也正是这个原因,周瑜等人才请出凤雏庞统,前往曹营献“连环计”,建议曹操将所有战船用大铁环连成一体,这样就组成了牢固的犹如陆地的水上战场,陆军的优势即可发挥出来,曹操由于求胜心切,又没有水上作战的经验,对长江流域的气候条件缺乏研究,因而没有进多的思索例采纳了庞统的计策,为战斗失败埋下了伏笔。当身边的谋士提醒曹操当心对方用火攻时,曹操不以为然,以为当时乱北风,对方不敢用火。岂料战斗打响时,风向突然逆转,乱起了东南风。更为不幸的是,当天还有大雾,当黄盖带领二十余艘船只前来“投降”时,曹操根本看不清船头的士兵乃是稻草扎成的,而且船上洒满了硫磺,当他看清真相时为时已晚,烈火顺风冲进曹军绑在一起军营中,立刻就让曹军乱了阵角。《三国志?江表传》记载:“时东南风急,因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盖举火白诸校,使众兵齐声大叫曰:'降焉!'操军人皆出营立观。去北军二里馀,同时发火,火烈风猛,往船如箭,飞埃绝烂,烧尽北船,延及岸边营柴。瑜等率轻锐寻继其后,雷鼓大进,北军大坏,曹公退走。”可见当时的惨状。三是曹操军队在战争中感染了传染病,这一点在诸多关于赤壁之战的分析中往往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事实上这一细节给曹操带来了致命的打击。据《三国志》记载,曹操部队到达南方后,由于水土不服,很快就出现呕吐疾病等现象,曹操没有过多的重视这件事情,面是继续坚持对孙刘联军做战。《三国志?周瑜传》云:“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可见,孙刘联军准备停当,合力与曹操决战,但第一次交手曹军就遭败北,而这其中曹操军队已有疾病是主要原因,于曹军只好退回江北,驻扎下来。《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可见在曹操参与赤壁之战的过程中,疾病一直伴随着曹操的部队,让曹军发挥不出水平,战斗力大打折扣,而且很多士兵不仅病了,还死了不少,这就更说明这次疾疫是这次失败的重要原因。在《三国志?先主传》、《吴主传》等篇章中,这种疾病困扰的记载也有很多。三国演义读后感2000读完厚厚的一本三国演义,不禁感叹历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国演义真的为读者生动活现地演义了1个历史故事,也让我从中学到了一些为人处世之道。先来说说曹操这个人物带给我的启示。曹操一生都属于十分大胆型的人物,也是十分奸诈的。他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人,最后明知错了,还要继续杀了吕伯奢,其无情无义至此,陈宫便离他而去,曹操后来说的那句话耐人寻味:“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但反过来想想,如果当时他不赶尽杀绝的话,吕伯奢若真带了些人过来追杀他,可能曹操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了。但是奸诈带来的只会是一时的小利,一直是奸诈的话,自然会遭到报应。后来董承一伙人便刺杀曹操,可惜事败了。后来陆续都有一些人刺杀曹操,但都因一些意外而失败了,否则这位曹阿瞒也不会叱咤风云了。曹操给我的启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诈。 与曹操截然相反的1个人物就是刘备了,他以仁义当先,他热爱百姓。刘备一生的行为都与曹操相反,曹操奸诈,刘备仁义。刘备在落难时,还带着百姓逃命,他管理1个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得到百姓的爱戴。但不论是曹操还是刘备,他们都有1个特点,那就是非常注重人才,曹操失了1个吕韦,祭奠时他不哭自己曹家的人,独哭吕韦。他的谋臣郭嘉死后,他也十分痛心。刘备则更重视人才了,起初赵云并不是刘家的将军,但他十分器重赵云,几次留他,后来终于归到了刘门下,才使得那个扶不起的阿斗两次脱险。徐庶被曹操“拐骗”到那边,在送别时,刘备哭着送别,还要砍掉挡在前面的竹林,后来徐庶才又回来推荐了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更是成为聘用人才的典范。所以说,1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需要招兵买马,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同创建事业,这才是成功之道。与之相反的例子便是袁绍了,照说袁绍与曹操一战的时候,拥有明显的军事优势,但袁绍为人不重视人才,有许多忠臣在身边也不知道。他如果听忠臣的话,那曹操怎么可能胜得了他呢?而他却听信一些小人的话,致使败给了兵力较少的曹操。三国演义还让我学到:要善于听取好的意见,忠言逆耳。曹操赤壁之战为什么会败?我觉得还是因为没有听信好的意见,面对新来的庞统这个外人,他却毫不犹豫地相信了他的“连环计”,而面对另1个臣子对他的忠言,那位臣子大致说的是:“若敌人用火攻,如之耐何?”曹操答的大致意思是:“现在这个季节,不会刮东南风,如果用火攻,那便是烧他们自己的营了”。这也怪不了曹操,他又不像孔明这个气象专家能知风雨。但既然有人提了建议,曹操也应该有所警觉呀,不然也不会败了。另外一次就是刘备在一片靠近水的树林中安七百里连营,早有臣子向他提出建议,说敌人如果用火攻怎么办?但他没有接受,致使后来真的被陆逊七百里火烧连营。所以,能否正确听取他人的意见,往往决定着事情的最终成败。三国演义中的一些人物,也给我许多启示。那些贪财,贪色的人,最终一定不会有好结果。董卓与吕布之所以会兵刃,还不是让1个小女子貂婵在中间挑拨离间,所以董卓便是败在了自己的好色上。曹操也有点好色,张绣投降后,曹操在营中寻乐,便找了张绣老婆来玩弄,后来张绣当然恼火,便暗算曹操,曹操幸亏命大,否则也被张绣结果了。曹操修了铜雀台后,还要把东吴的“二乔”放于台上,于是便让孔明用这点激了周瑜,让周瑜决心出兵打曹操,曹操才有赤壁一败。三国中还有一些卖主求荣的一些人,也得不到好结果。与之相反的则是关羽了,他不贪财也不好色,得到了曹操的敬佩,也得到了千千万万读者的敬佩。若不是因为他一点点的骄傲,以及刘封的见死不救,他也不会死得那么早了。所以,我又知道了,为人不能贪财色,要做1个正直的人,刚正不阿的人。三国演义中,还可以学到许许多多的东西,比如研究历史的规律,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成败原因。毛泽东就曾经读了五次三国演义,原因大致也在这吧。名著是经得起反复阅读,反复推敲的,好的名著伴人一生成长。欢迎您转载分享:
更多精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赤壁之战是真的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