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刘备军师军师很聪明的人谁长命

有一个被人尊奉为“三国时代最聪明的人”,尊称其为“大毒士”,甚至说“他一句话改变了历史进程。”这个人就是三国时代最被高估(没有之一)的谋士,贾诩。不知道谁说的谋士五境是什么“谋己谋人谋兵谋国谋天下”,这句话根本就是错的!古代对君主的要求是“民为重,社稷为轻,君次之”,文人们则是“平时抱手谈风月,临事一死报君王”,“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司马迁说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什么时候说过谋士要先考虑自己再考虑主公和别人?当然考虑自己本不算错,诸葛亮、荀彧也肯定考虑过自己,但他们的考虑并不是说“命没有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这是偷换概念,这是狡辩!如果谋士真有“谋己”这一项,那也是对自己志向和信仰的考虑,而绝不是贪生怕死,把命看得比良心还重要。“谋己谋人谋兵谋国谋天下”这句话最大的问题是: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而这与建功立业,帮助主公“谋人谋兵谋国谋天下”是根本矛盾的,你为了活命都没都不顾了,将心思都放在保命上,你还能谋什么啊?你出的谋也大多是只考虑你自己的馊主意,还谈什么高明呢?要知道,古往今来的伟大战略和奇策都是要冒很大风险的,就如同今天,你要想成功就要付出,就要担风险,时刻都想着怎么保命,那你最多就是墨守成规的主,绝无可能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物,贾诩就是如此。所谓谋己、谋国、谋天下,这句话真正是这样说的::“小人谋身,君子谋国,大丈夫谋天下。”这句话的意思是:小人目光短浅,只知道谋取自身的利益;君子有志向,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真正的大丈夫则目光远大,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什么叫大丈夫?《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就贾诩那水平还谋天下?贻笑大方!唐代人杜荀鹤就说:“男儿出门志,不独为谋身。”司马光说负责为国家进谏的谏官应该:“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张居正则说:“君子谋国,小人谋身。”当然,我们固然不能以大丈夫的标准来要求所有人,但我们起码不能颠倒黑白,指鹿为马,将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的东西弄到一块吧?而要单说“谋己”,石敬瑭、秦桧、汪精卫、石友三都是“谋己”的高手,你也崇拜他们吗?说贾诩人品如渣滓小人,暂时没有必要论证,其姿态如过街老鼠已经丑态毕露。纵观贾诩生平,除了耍阴谋诡计,偶尔得逞,实在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能力。就一个靠曹操玩女人疏忽大意反叛成功,除此以外,贾诩的谋略确实十分一般。(参阅《》)当然了,贾诩玩阴招,下狠手,比脸皮厚那是没人能比了的,人家“五姓家奴”善能苟活了七十多岁,这份功力确实古今少见。今天我们不谈他的人品,就说他的能力和他的影响力,我们就拿他“最伟大的丰功伟绩”来看。贾诩生平拿得出手的“战绩”其实只有一个:劝凉州兵马破长安。很多人夸耀说:“贾诩好牛逼啊~,你看人家一句话呦~,就能改变历史进程哦~,玩垮汉朝耶~。”贾诩真的这门牛逼吗?他劝凉州兵入长安影响到底有多大?他的出发点是什么?他究竟造成了怎样的结果?我们来看看贾诩这一生的“最得意”之作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初平三年,王允、吕布诛董卓,同时,有传言说王允欲灭凉州人,于是贾诩劝董卓旧将李傕、郭汜,要主公进攻长安,于是李、郭率凉州兵马攻长安,十日城破,吕布战败,王允殉国。贾诩劝李傕、郭汜入长安,其实是一场“五胡乱华”的提前上演!凉州在汉末本就是胡人聚集地,董卓麾下多胡人,皆“并、凉之人、匈奴、屠各、湟中义从,西羌八种。”董卓败后,这些胡人归于李傕郭汜。后李傕入长安,招胡兵进城,胡人进城后二话不说,直接问:“答应给我们的女人呢?” ((李)傕时召羌、胡数千人......羌、胡数来闚省门,曰:“天子在中邪!李将军许我宫人美女,今皆安在?”)这和日本鬼子进中国有什么区别?当时,在关中发生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和大饥荒。《三国志》记载:“(李)傕等放兵略长安老少,杀之悉尽,死者狼籍。……时三辅民尚数十万户,傕等放兵劫略,攻剽城邑,人民饥困,二年间相啖食略尽。”贾诩的卑劣行径导致关中上百万父老惨遭胡人灭绝,贾文和堪比引满清入关的吴三桂。可吴三桂好歹是“冲冠一怒为红颜”,而他贾诩的目的却更加令人不耻。曹操屠徐州是为父报仇,坑杀七万降卒是战略需要,虽然残忍可恶,但却还不算一味的穷凶极恶。而贾诩劝李傕、郭汜攻长安是出于何种目的?后来贾诩自己说“是为了自保。”其实这个说法贾诩纯属装逼。我们看贾诩劝李傕的原话:“不如率众而西,所在收兵,以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幸而事济,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济,走未后也。”这个话两个核心:一个是为恶棍董卓报仇;还有一个是野心,赢了劫持皇帝,输了拍屁股走人。贾诩当时的真实想法是在投机。他是在汉朝和李傕之间两头下注。贾诩进入长安后,并没有劝阻李傕郭汜的大屠杀和对汉朝官吏的清洗。反倒是大屠杀过后,他冒出装好人,开始拉拢汉朝皇帝和残存士族,并主动遣散胡人,安抚人心,似乎他贾诩成了一个悲天悯人的慈善家。然而,他后来看李傕郭汜烂泥扶不上墙,汉朝又不太愿意相信他,于是贾诩又开始玩他那套夹尾巴装孙子的绝招。最后偷偷逃出长安,祸害其他人去。贾诩劝李傕郭汜入长安,目的绝非仅仅是自保这么单纯,所以后来李傕封他官,他自己都不好意思做。裴松之曾评价这个事情,他说:“臣松之以为传称“仁人之言,其利溥哉”!然则不仁之言,理必反是。夫仁功难著,而乱源易成,是故有祸机一发而殃流百世者矣。当是时,元恶既枭,天地始开,致使厉阶重结,大梗殷流,邦国遘殄悴之哀,黎民婴周馀之酷,岂不由贾诩片言乎?诩之罪也,一何大哉!自古兆乱,未有如此之甚。对于裴松之的这个评价,我部分赞同,他说贾诩“恶棍之言,遗害无穷”,这第一点我赞同。但有一点我有不同看法:贾诩计策对天下格局并无大多影响,他所害的仅是关中父老。贾诩诱李傕郭汜入长安对天下大势造成了什么影响呢?没什么影响。汉朝当时已经彻底大权旁落,即便王允吕布不灭,汉朝皇帝也没有能力号令群雄。后来汉献帝出奔关中,天下诸侯除了张杨、曹操等少数人以外,根本没有人搭理他。当时“尺寸之地不为汉家。”在群雄眼中,汉献帝还比不上一座城池重要。汉献帝后来求着吕布救他,吕布都不去。(见《裴注三国志》)而王允书生意气,吕布一介莽夫,就凭他俩想制服袁绍、曹操、公孙瓒、刘表、刘备、孙策这些羽翼已经丰满的乱世枭雄?做梦去吧!所以,那些认为贾诩“一句话毁了汉朝”的人还是省省吧。他贾诩既没有这么魄力,也没有这个能力,就凭他那三脚猫的战略战术水平,顶多一校参谋罢了。灭亡汉朝?影响天下格局?他配吗?贾诩一生最重要的谋略,对当时的天下格局几乎没有影响,贾诩要想靠影响力排进三国谋士群,根本不够格。而贾诩唯一影响的就是关中的上百万百姓,那些无辜百姓因为贾诩遭了大殃。贾诩的后人在五胡乱华中几乎被灭族,也算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附文:《对贾诩真实能力的探讨》翻阅《三国志》,实在看不出来贾诩有什么过人之处,他位列高官靠的是出卖恩人张绣和投机钻营拥戴曹丕,和战略战术全无关系。这种人在史书中之所以被拔高也是因为在“官本位”的古代,他靠着不光彩的事迹混了个高官,所以后来才有这么高的地位,要论真实才学,他根本就不配。孙权就曾因此笑他。贾诩是威武贾家大家族的代表人物,是汉代大官贾谊的后代。天下贾氏出自贾谊,平阳贾氏贾充以弑君得篡高位,贾氏一族在晋朝权倾朝野。威武贾氏也是世代高官。而荀彧所在的颍川士族政治斗争失败,被司马氏和贾氏踩在脚下。故此,晋人陈寿不得不拔高贾氏,将卑鄙小人贾诩与荀彧荀攸并列。贾诩因此而被无限拔高。贾诩一生着实没有什么大的亮点,我们且不说诸葛亮的隆中对、联合东吴、南征北伐,也不说荀彧的奉天子、推荐名士、稳定中原,也不说鲁肃的踏上策,也不说庞统的取益州,也不说郭嘉的献策官渡之战和平乌桓,还不说陆逊的擒关羽夷陵之战,更不说周瑜的赤壁,我们甚至不说蒋济的劝曹操莫迁都、刘晔的灭巴蜀之策以及程昱的定兖州。为什么不说这些?因为这些贾诩根本就比不了,他没有任何可比的东西,和人家比什么呢?我们看贾诩仅有的一些被凑出来的功绩:宛城追击战那是张绣主力击退了曹军,贾诩献计不过是小有胜利,并无大的战果。相比荀攸用声东击西破颜良,郭嘉下邳灭吕布,贾诩的小聪明简直不值一提。官渡献计是荀彧、郭嘉玩剩下的东西,而且贾诩说的话远不如荀、郭二人精辟。赤壁献的计策“不要发动赤壁之战”则根本就不对,曹操后来也只是惋惜郭嘉,而并没有后悔发动赤壁之战。关中之战的离间计也是曹操一手策划实施,最后的功劳是徐晃的抄袭和虎豹骑的突击,那个离间计作用本不大,又非贾诩全功,实在没有值得夸耀。曹操战胜凉州军后“封魏公,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却未见贾诩获得升迁。(以上内容在《》已有论述,可参阅)至于曹操屡次重大事件,这位“算无遗策”的贾诩则干脆玩隐身,曹操得汉中,刘晔劝曹操火速攻巴蜀,贾诩在哪?关羽威震华夏,曹操要迁都,是蒋济等人劝曹操不要迁都的,贾诩在哪?韬光养晦,不显摆?呵呵,官渡赤壁时候他怎么不韬光养晦了?说到底,他能力和眼光根本不够。他看人准,爱耍阴谋诡计,但战略战术他就是一个一般水平而已。贾诩会带兵吗?不会。有经天纬地的宏伟战略吗?没有。有精确计算并取得重大战役胜利的谋略吗?没有。有用具体战斗计划帮助主将获得全面战斗胜利的例子吗?也没有。有苏秦张仪的纵横之术,外交魅力吗?还是没有。有实施屯田,保境安民,发展经济的能力?依旧没有。你什么都没有还吹什么?而看人准,耍阴谋诡计,有这种能力的人太多了,实在没有什么稀罕的,正如裴松之所说“魏氏如(贾)诩之俦,其比幸多。”贾诩之所以名留史册,只不过赶上了好时候,靠出卖自己恩人获得了资历,才爬上高位罢了。他玩韬光养晦、阴谋诡计的能力,现在随便一个公司高管都会玩,贾诩之所以混到最后不过是运气好点而已。其实,即便在三国乱世,与他一样活得长的人也大有人在,著名的如孙权、张昭,都活到了七八十岁,又有活到97岁的来敏,活到96岁的吕岱,以及活到90岁的士燮。如果说这些人都是“谋己”的高手,那么孙权屡次亲自出征、吕岱平定叛乱究竟战争怎么解释?再说了,荀攸、程昱、诸葛亮、鲁肃、法正这些谋士都是善终,只不过古代平均寿命短。而郭嘉、吕蒙、周瑜死的早,属于英年早逝,但这是和会不会玩有什么关系呢?即便是庞统死了也只是被流矢击中而死,并非自己玩死的啊。你能说这些足智多谋的能人异士都不善“谋己”?荀彧、陆逊是被逼死的,但荀彧和陆逊也活到了五六十岁,何况人家已将建立大功,被逼死不过是不愿低头当狗罢了,难道就因为不愿当狗就骂人家不识时务?就是不善“谋己?”霍去病十八岁就这么牛逼了,二十多岁就死了,谁能说霍去病不如一个八十多岁的乡间老头,不善“谋己”?与那些历史上的名人比。要比长命,贾诩可比大汉奸秦桧;比脸皮厚,贾诩可比儿皇帝石敬瑭;比主子多,贾诩可比冯道。但问题是贾诩还真比不了这些人,这些人比贾诩简直是侮辱了这些人了。秦桧虽然是汉奸,但他可是大宋正儿八经的进士及第,那一手字写的还是相当漂亮的,还是有才华的,贾诩有这才华吗?石敬瑭是不要脸,但石敬瑭好歹是真小人,人家不虚伪不做作,不要脸就是不要脸,而贾诩呢,当了婊子立牌坊,贾诩的人品真的不比石敬瑭强。冯道虽然主子多,但他可是几朝首席大臣,人家是饱学鸿儒,一代宗师,他的建言献策也都是很有水平的。贾诩比的了吗,他除了夹着尾巴装孙子实在未见什么大本事。至于陈平,贾诩给他提鞋都不配。陈平在阴谋运用上甩了贾诩几条街,白登之围就是陈平救了大汉,功劳齐天。更何况,人家陈平除了工作需要耍阴谋,人家毕竟还是救过人的。贾诩对曹魏有什么大的贡献?他救过谁?除了卖主子、装孙子、玩阴招,他还有什么本事吗?就算是一个布衣受了别人恩惠尚且知道知恩图报,贾诩身为武威望族竟然出卖收留自己的恩人张绣,这根本就不是自私,而是无耻。哦,活得长,如果你真的认为这是本事,那么我想你应该膜拜的不是贾诩,而是……。转载须征得本头条号作者同意,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小编说的对,贾诩真不是什么好人。
袁绍官渡还引鲜卑入中原,刘备夷陵还带蛮兵了,小编你咋不说呢
评得好,有其父必有其子,三国里那个贾充好象也是一个卖主求荣的人。后世更出了一个鼎鼎大名的人物──贾世道
文章观点抬偏激,有哗众取宠之嫌。
百家讲坛只是个人观点,并不是权威
姓贾的把汉末到晋的历史全改了,这一家子是瘟神派来的吗?
一边说是五胡乱华的前奏
一边又说对历史进程没影响
别的先不说
有点逻辑好吗
别打自己脸
是不是没有什么好的题材了?怎么把当时第一毒士大阴谋家说成这样了,身处在那个时代能被青史留名就已经能说明有过人之处,如果你要深挖细节拜托那都过去多久了,其中的真实事件你又知道多少,很多人都不喜欢曹操但我就特别喜爱,我觉得你不能把一个历史上的人物说的太一文不值,遗臭万年也好流芳百世也好,只要能做到青史留名让几百年几千年以后的人还能记住你那就是本事!
作者字里行间尽是偏见贬低,一点都不客观
通俗历史和小说作家,已出版《危楼囚徒》《宋太祖》等数本著作。
古今多少事,都在笑谈中。
揭露历史秘闻,呈现历史真像,请关注《知野史》。每日更新五篇文章,有些文章过长需连载,收听的朋友请订阅
往事如风,专注《漫谈东周列国志》和《漫谈三国》系列
历史讲师,国学研究会会员,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猫叔,蛰居狗窝的高冷历史学家。BTW我已委托维权骑士授权
2016 今日头条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公司名称: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正在加载数据...
是建湖的老牌子了。一句广告语:“仙姑驾白云,飘洒四海情”,记忆犹新。《三国演义》中的谋士详细的分析_百度知道
《三国演义》中的谋士详细的分析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三国十大谋士点评
第十位:徐庶
看过三国演义的应该对这一片段留有深刻的印象,刘备在新野任命徐庶当军师,以弱胜强,帮助刘备取得对曹军的胜利,并且击败曹军名将曹仁。在军事上生存为刘备赢得了生存的空间。徐庶的才能堪比诸葛亮,曹操的大谋士程昱谦虚地说徐庶的才能是他自己的十倍。曹操了解倒徐庶为人至孝,把他的母亲带到许都并模仿了徐母的字迹,将徐庶骗到了许都,结果徐庶的母亲自杀身亡,徐庶从此也情绪低落,一蹶不振,满身才气不得施展,湮没在人才辈出的三国历史中。徐庶的结果是令人惋惜的,曹操是真的求贤若渴。令人痛心的是,他在这之后没有任何的作为,仿佛远离了三国时代,违背了曹操的本意,他的才华也象流水一样慢慢消逝。
第九位:沮授
袁绍的首席谋士,然而沮授的才能仿佛没...
要个人评价,这个我在百度上见过,下次复制的时候改改个别错字什么的
个人评价不自己写?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三国吴国的大都督为什么都死那么早四位大都督,没一个长命的~我怀疑死得不寻常~周瑜死时,孙权的地位其实很不稳定~吕蒙死也不寻常~刚收荆州杀了威命赫赫的关羽~陆逊败刘备后~过不了多久直接被孙权杀掉!种种迹象表明,孙权确实不是好东西~这家伙没有才能~肚量我觉得也不大~属于伪君子之流~除了鲁肃外~其他人都是功高震主~看四大都督怎么死的.
公元209年,攻南郡时,中箭,伤得很厉害.210年,行军途中染病去世,年仅36岁.这些在《三国志 周瑜传》有记载:“瑜亲跨马擽陈,会流矢中右胁,疮甚,便还.”“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于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鲁肃:
公元217年,因病死于任上,年仅46岁. 他的功劳可不比吕蒙他们小,政治上和外交上均有建树,孙权对他很信任.《三国志 鲁肃传》:肃年四十六,建安二十二年卒.权为举哀,又临其葬.诸葛亮亦为发哀.权称尊号,临坛,顾谓公卿曰:“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事势矣.”◎吕蒙:
公元220年,征关羽期间就已经染病,后病重不治身亡.年仅42岁.当时孙权还悬赏千金招募境内医者治疗吕蒙,可惜收效甚微.《三国志 吕蒙传》:“封爵未下,会蒙疾发,权时在公安,迎置内殿,所以治护者万方,募封内有能愈蒙疾者,赐千金.”“年四十二,遂卒于内殿.时权哀痛甚,为之降损.”◎陆逊:
公元245年,忧愤而死,享年63岁,这在古代已经算长命的了,他可不是什么大败刘备后,就被孙权杀掉,不知道你哪看得?新三国?夷陵之战后,他的地位直线上升,出将拜相,成为吴国第三任宰相,后来却卷入孙权两子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的斗争,最后郁郁而终.◎关于吕蒙,什么杀了关羽,害了吴,不可能,关羽被抓后,当时孙权还想说降他,不从,被孙权自己下令杀的.《三国志》:“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蜀记曰》:“权遣将军击羽,获羽及子平.权欲活羽以敌刘、曹,左右曰:“狼子不可养,后必为害.曹公不即除之,自取大患,乃议徙都.今岂可生!”乃斩之.”◎关于大都督,东吴本来就不存在大都督,那是演义里的说法,实际上只有前部大督,是个战时领军的官,也仅仅是前部,不想演义里说的那么夸张,掌全国兵马.◎除了陆逊的死和孙权有点关系,其他人可是和孙权一点关系也没有,孙权对他们也不错,只有陆逊,本来宰相做得好好的,不应该掺入皇室的立储风波进来,后被孙权责备,郁郁而终.(自找的,没事管人家家事)
◎在《三国志》里这些都是有详细记录的,作者陈寿从小在蜀汉长大,后来在晋国做官,没必要为孙权讲好话,所以这些还是可信的.不要把演义,电视和历史搞混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国之刘备军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