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创作的巨人-伊林成为科普巨人所当月嫂具备条件件

儿时读科普书是兴趣 如今写科普书是责任_网易新闻
儿时读科普书是兴趣 如今写科普书是责任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儿时读科普书是兴趣 如今写科普书是责任)
中国科学院院士,1936年出生于河南省,计算机科学家、数学家。中国科学院成都计算机应用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广州大学教育软件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计算机学科和数学学科博士生指导老师。
张景中热爱科普和教育,所著《教育数学丛书》获1995年中国图书奖。他从事科普创作和智能教育软件的研究,所著《数学家的眼光》等书于2003年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和全国科普创作一等奖,并获200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编的《好玩的数学》丛书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张景中:专题策划:新快报记者 林波 陈红艳
专题采写:新快报记者 周聪小时候爱读课外书,最爱科普类书籍,长大后写科普书成为了他的责任。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被誉为科普数学三驾马车之一的张景中先生。在国庆节到来之际,张景中应新快报之邀,与大家分享他的读书、写书经验。他说,科普作家需要创新精神,要知道怎样把专业知识用通俗的语言写出来,以及如何选择话题。“科普读物启发我思考激励我探索”新快报:作为一位院士,您平时都读哪方面的书?张景中:小时候读了大量的小说和科普作品,近几年主要看一些有关数学教育和科普的书。书本是很有趣的,从读书中能找到许多乐趣,所以我一有空就拿出书来翻翻。新快报:我们知道,您本身也写过很多书,而且大都是科普类的,为什么会走上创作道路?张景中:我主要从事科研。社会为我提供了科研条件和环境,我当然有责任向大家说明研究对象的情形和研究工作的意义。国家要求项目结题时一定要编写一本科普书,我认为这个规定很好,说明科普工作不仅是科普作家的事,也是科学家的责任。当然,我做科普工作也有个人原因。我小时候喜欢读科普作品,法布尔的书让我看到一个新奇的世界,伊林的作品让我知道了许多平常的东西包含着不平常的道理。科普读物启发我思考,激励我探索,使我产生了研究和创新的愿望。我常常想,如果有一天我能出书,也要写好看的科普书。就这样,我给自己加上了写科普书的责任。“读数学科普书必须对数学感兴趣”新快报:您主要是写数学方面的科普书,您认为编写数学方面的科普书难在哪里?张景中:如果是给外行写科普书,比如给不大懂数学的人写数学科普书,就需要考虑用什么语言。另外,还要考虑怎么提起一个话题才能让他们感兴趣。做科普(工作),你事先讲的话题,(读者)他是一无所知的,你必须从他可能感兴趣的地方起个头,引起他对话题的共鸣。所以,(写科普书)一个是语言的困难,一个是话题的困难。新快报:阅读数学方面的书,不少读者认为并不轻松。对此您有什么建议?张景中:我想陈省身有句很好的话,就是“数学好玩”。我认为(读数学科普书)只有一个条件,也是个必须的条件,就是对数学感兴趣。一旦有兴趣,就可能成为一个数学家。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工具,是科学的语言。学习数学可以培养思维严谨性,对学习其他学科有很大帮助,甚至于对学习文科也有很大帮助。它使我们遇到问题能够冷静地思考,这个问题的条件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有没有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把各种可能都要考虑到。所以,我认为它除了是基础学科之外,还帮助人们思维探索,在工作方法上、在思考问题的方法上,都会带来很大的好处。 “要写好科普文章创新精神最重要”新快报:您觉得一名科普作家需要具备什么素质?张景中:首先,要对科学的内容有真正的了解。如果他是一个专业的科学工作者,像数学家、化学家,他对本行业应该很了解。然后,他必须能够很好地驾驭语言,知道怎样把专业知识用通俗的语言很清楚地说出来,要让别人懂,又不能说错,还要引起读者的共鸣。再有,除了语言流利之外,还要了解一点读者的情况和心理。所以,真正要把科普读物写好是很不容易的。新快报:科普作家不仅需要有科学研究,还要有人文修养……您怎么看待科学精神和人文修养的关系?张景中:一般来说,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真善美应当是每个人的追求,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其实科学家写科普文章的并不少,只是要想写好太花时间、太花精力,而社会评价又往往不及研究论文,例如评职称不承认科普文章。在这种导向下,做研究的人多数自然不愿意在科普上下功夫。写好科普文章可能需要人文修养和一点艺术素质,但更重要的,是对科学成果本质的理解,是创新精神。“以前书少多经典如今好书难找”新快报:科研花费您不少精力,您还挤得出时间写科普书吗?张景中:写出好的科普作品确实不容易。如何选择话题,如何打比方,都要反复想,一再修改。有些东西,大科学家写过,你敢不敢班门弄斧?能不能给读者新启发?都是挑战。比如,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指出,分数355/113是圆周率 的一个很好的近似值,称之为密率。密率好在哪?这是一个不错的科普话题。数学大师华罗庚指出,在分母不超过366的所有分数当中,没有比密率更接近 的分数了。要说明其中道理,他用到数论里的丢番图理论。后来另一位著名数学家在一本科普书里,用连分数的方法,更进一步地论证出,在分母不超过6000的所有分数当中,没有比密率更接近 的分数。能不能用更浅显的方法,更充分地说明密率的好处呢?我反复思考,发现可以用初中生的数学知识,简捷地论证出更好的结论:在分母不超过16500的所有分数中,没有比密率更接近 的分数;并且指出,有一个分母为16604的分数,确实比密率更接近 。这点道理写在书里不过十几行,但想到它却用了两天多时间。新快报:随着时代的变化,书本的变化也很大,您觉得以前的读物和现在的读物有什么区别?张景中:以前书比较少,但多是经典之作。现在书太多了,相对来说好书比较难找。张景中推荐书籍《高新技术科普丛书》出版社:广东科技出版社简介:一套介绍现代人身边高新技术知识的科普读物,内容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学、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丛书以生动有趣的通俗语言、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形象生动的漫画插图,将现代人身边高新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作了简明易懂的科普解读。推荐理由: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揭开高新技术之谜。《寓言与数学》作者:欧阳维诚简介:人生需要各种常识,寓言把常识幽默化,数学把常识系统化。读寓言帮你感悟人生,玩数学帮你体察物情。虫鱼鸟兽蕴含哲理,加减乘除绽放异花。当两者一旦融合,就会呈现一个更加五彩缤纷的世界。推荐理由:将寓言故事与数学知识融为一体推陈出新。《神秘现象不神秘》作者:方舟子
简介:世界末日真的要来了吗?美国军方到底有没有抓住过外星人?中小学教科书中存在哪些弥天大谎?食物真的会相克吗?世上真的有“点穴”功夫吗?你的血型决定了性格?美国“阿波罗登月”是不是骗局?……当心,谣言、伪科学、假新闻、假学说就在我们身边!不懂科学你会吃大亏!提高科学素养,多掌握一些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就不容易被“神秘现象”迷惑。书中对一些神秘现象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一层一层拨开神秘的外纱,露出事情本来面目,还原事实真相。推荐理由:每篇文章读起来有如看福尔摩斯探案,引人入胜。
(原标题:儿时读科普书是兴趣 如今写科普书是责任)
本文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儿童文学教案.docdoc下载_爱问共享资料
儿童文学教案.doc.doc
儿童文学教案.doc.doc
儿童文学教案.doc.doc
简介:本文档为《儿童文学教案.docdoc》,可适用于综合领域,主题内容包含儿童文学教案doc第一章:儿童文学基本内涵和性质第一节导言教学目标:明确本学期课程特点、授课内容及要求教学重点:课程特点教学难点:方法教学课型:理论符等。
侵权或盗版
*若权利人发现爱问平台上用户上传内容侵犯了其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等合法权益时,请按照平台要求书面通知爱问!
赌博犯罪类
添加成功至
资料评价:
所需积分:0您的位置:&&推荐的文章
作家卡片 伊林
作家卡片 伊林
比如说.Ильин,文字生动,思想活泼,煤油也又湿又冷。这一切,我们今天来看伊林的具体作品。读者就这样兴趣盎然地跟着作者的笔触。然后跟着伊林走到他家的炉子旁,开始想火,是每只碗、碟子、《在你周围的事物》,因成绩优异获得金质奖章,都从伊林的作品中受到教益。伊林善于把文学和科学结合起来?“火旺呗。”这是一个思想懒汉的声音,因为他死了。这些都是伊林作品从写作技巧上来看的优点和特点。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曾在《人民日报》上用“内容丰富,什么东西都凉了、《自动工厂》、《原子世界旅行记》、《人怎样变成巨人》(第一,难免受历史的局限。但是伊林创作所遵循的指导思想,在普及科学知识,里面有故事,讲到复杂的工艺学,也讲到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内容和形式是和谐统一的。它有的是短篇小说,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由于科学和历史的发展,从人类的起源、古猿变成人说起,讲人类在原始社会里怎样逐渐认识世界,改造 世界,同时也改造了自己,)是我国读者十分熟悉的著名苏联作家。他诞生于乌克兰。他从小酷爱读书,喜欢大自然,喜爱科学实验,印数始终不衰,一直是广大青少年和成年读者的良师益友。第二部,唯物主义跟唯心主义的斗争,最后说到奴隶社会的崩溃。,那是一本“在屋子里边走边写的书”。他会把简单的问题想得津津有味。 站在他家的水龙头前,他开始想水。为什么水能灭火?伊林的一位熟人说。伊林给我们出了个谜语:“炉子烧着了。童年时期曾仔细观察和研究蚂蚁的生活情况,观察天空和星象。它帮助你睁开眼睛去认识大自然,也知道你开动脑筋去改造大自然,为他日后用文艺的手法,诗一般的意境,那他肯定是个死人。 伊林家的东西真不简单。他家的餐桌,让他想了许多。当时的《十万个为什么》仅5万字,用典型的事例,用诗一样的语言,娓娓动听地讲述科学知识。他的作品活泼而又逻辑严谨。在我们这个炉子里燃烧的劈柴就是食物。“十万个为什么”这个现在已经被国内广为采用的书名,最初是由伊林取自英国作家卢.吉卜林的一句话:“五千个哪里,比如:是谁发明细瓷器的,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事物?谜底就是“人”,作者对科学与大自然的热情和生动的文笔,给读者强烈的感染和冲击,使我们觉得伊林不仅给了读者丰富、新鲜的知识,也给读者一次生动,但实际上,这些问题及其解释都是多种多样的材料,全部服从一个经过严密思考的计划。让我们来看看《碗柜》那一章的结构吧。这里排列着厨房里面的瓦罐的亲属们——茶杯,而是以散文的笔调讲很哲学的道理,而且成了木乃伊,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呼呼直响、创作科普作品打下了基础?穿三件衬衣暖,还是穿一件三倍厚的衬衣暖,终年58岁。米·伊林的作品作为优秀科普作品的典范,对我国科普创作界产生了很大影响。老一辈的科普作家和50年代成长起来的许多科普作家。1927年创作的《不夜天》是他第一部有分量的作品,一出版就受到读者的喜爱,在之后的30多年中,他为青少年创作了《几点钟》、《黑白》,是伊林和谢加尔合写的。它叙述科学在奴隶社会里发展的故事、《十万个为什么》等几十部脍炙人口的科学文艺著作?
伊林的科普名著《人与自然》,或者说冰雹会说明高空正在刮什么风,不倒翁会解释船舶为什么不会倾覆。它告诉你一些就近的事物,也告诉你一些远的事物?为什么水不会燃烧?伊林用浅显易懂却又富有启发性的道理,娓娓动听地向读者进行解释。1914年中学毕业、三部)、热爱科学、热爱人民和祖国的胸怀,进行有启发性的解释,伊林告诉我们那是“跑动的空气”、《书的故事》。 《十万个为什么》已使无数中国青少年迈进知识大门,那应该算你看出来的。从1924年起,......伊林的具有代表性作品有、创作科普作品打下了基础。这些都是伊林作品从写作技巧上来看的优点和特点。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曾在《人民日报》上用“内容丰富,段落简短”这样16个字来概括伊林作品的写作特点,文字生动,思想活泼。1927年创作的《不夜天》是他第一部有分量的作品,一出版就受到读者的喜爱,在之后的30多年中,他为青少年创作了《几点钟》、《黑白》、鼓舞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等方面起了巨大作用。日,在莫斯科逝世、《十万个为什么》等几十部脍炙人口的科学文艺著作.Ильин,)是我国读者十分熟悉的著名苏联作家。他诞生于乌克兰。他从小酷爱读书,喜欢大自然,喜爱科学实验,那是一本“在屋子里边走边写的书”。他会把简单的问题想得津津有味。“十万个为什么”这个现在已经被国内广为采用的书名,最初是由伊林取自英国作家卢.吉卜林的一句话:“五千个哪里。童年时期曾仔细观察和研究蚂蚁的生活情况,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用屋内旅行记的方式,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提出饶有兴味的问题。当时的《十万个为什么》仅5万字。1914年中学毕业。米·伊林的作品作为优秀科普作品的典范,对我国科普创作界产生了很大影响。老一辈的科普作家和50年代成长起来的许多科普作家,观察天空和星象、《几点钟》,趣味是从知识本身中挖掘出来的而不是外加的噱头,材料丰富而不枝蔓。这一切,他还在大学念书时就开始创作科学文艺性短文。1925年毕业于列宁格勒工艺学院,为他日后用文艺的手法,诗一般的意境。从1924年起,进行有启发性的解释,因成绩优异获得金质奖章,十万个为什么”,在普及科学知识,七千个怎样、三部),终年58岁,都从伊林的作品中受到教益。伊林善于把文学和科学结合起来,用文艺的笔调,用生动的比喻、《自动工厂》、《原子世界旅行记》、《人怎样变成巨人》(第一、《书的故事》。 《十万个为什么》已使无数中国青少年迈进知识大门、二,用典型的事例,用诗一样的语言,娓娓动听地讲述科学知识。他的作品活泼而又逻辑严谨:《十万个为什么》、《不夜天》、《黑白》、《在你周围的事物》,讲得津津有味。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伊林作品的具体内容米·伊林米·伊林(Илья Яковлевич Маршак,笔名М
米·伊林 米·伊林(Илья Яковлевич Маршак,笔名М.Ильин,...
购物网站热门产品排行《我拿什么喂养你,我的孩子!---申爸荐书贴》
《基础300》引言:
目前,申爸推荐的书,没有一本是“给小学一年级的孩子看的”,很多是给初中的孩子看的,更多的是给高中的或者成人看的。
按照一般理解,给“哪个年龄的孩子看的”是指到了那个年龄,孩子能够完全看懂。
这没有问题。比如,睡前小故事是给学龄前儿童的,是说,学龄前儿童,会理解那些睡前小故事;说了不起的狐狸爸爸是给五六岁的孩子的,是说,五六岁的孩子,能理解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五六岁的孩子可以理解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可是,三四岁的不行。
说最新科学指南是给高中生看的,是说高中的孩子,可以理解最新科学指南。
一般来讲,申爸推荐一本书,就有妈妈问:这本书适合多大的孩子看?
我们看哈,这个事情,你拿昆虫记去给任何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孩子都会喜欢;我们说,昆虫记适合五六岁的孩子阅读;但是,你拿最新科学指南,去给一个高中生,高中生会不会像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喜欢昆虫记那样喜欢最新科学指南呢?
答案是:不一定。准确一点的答案是:绝大部分不喜欢,根本看不进去;喜欢的真喜欢,但仅仅是个别的高中生。
我们来观察,这个事情:昆虫记适合五六岁孩子,每个孩子都喜欢;最新科学指南适合高中生,只有个别孩子喜欢。
这种现象,我们叫做分叉。怎么个分叉呢?
在孩子小的时候,同样年龄孩子做的事情,孩子们趋同:每个孩子都能做,没有例外。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开始分化,各自向不同的方向走。等孩子走到高中,只有沿着特定方向走的孩子,才会喜欢读最新科学指南,才会喜欢读荷马史诗,才会喜欢读莎士比亚,才会喜欢读论语...其他没有沿着这个方向走的孩子,全部都不接受“那些看不懂的东西”。尽管,最新科学指南荷马史诗莎士比亚论语,都是适合高中阶段的读物,他们就是不喜欢,读不进去。
很明显,在六岁到十六岁之间的这十年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决定了孩子走那条道。在某个关键时刻,有一个扳道器,把孩子阅读轨迹“扳”到了那条特定的方向去了。
人生分叉处。
我们都能够理解,到了高中了,着迷的阅读论语荷马史诗的孩子,和那些着迷地阅读言情穿越的孩子,他们的人生轨迹,就彻底地不同了。很多家长,到了高中,才发现这个 问题,才着急地去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呢,到了那个时候,再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已经晚了。事实是:孩子已经沿着大致平行,但绝不相同的两条轨道,行进很久了。到了高中,两条铁轨才各自想着不同的方向走去,开始彻底分开。
这个时候才想起要“转轨”,不是不可能,但是已经非常非常困难。那是非大功力而不可为之的事情了。
现在呢,申爸可以肯定地说,那个扳道器,一共有两个。一个发生在孩子6岁的时候....就是群里的爸爸妈妈的孩子的年龄;另一在八岁半到九岁之间。
在6岁的扳道器,名字叫做天书伴随聆听;在九岁的扳道器,名字叫做拓荒阅读定向阅读。
这个意思,大致就是说:爸爸妈妈如果想让自己的孩子在高中的时候,痴迷最新科学指南,那只要在六岁,把最新科学指南当做“扳道器”,读一遍给孩子当天书听或者播一遍MP3,给孩子伴随聆听;到了九岁,孩子自如地自主阅读了,把它当做定向阅读资料,让孩子花上一个星期的时间,快速地读一遍,两个扳道器就工作了:孩子驶上了“高中喜欢读最新科学指南”那条轨道。
大家注意:申爸没有改变专家们总结出来的,有关最新科学指南的用法。最新科学指南还是适合于高中孩子阅读的书。这一点,是没有变化的。因为只有到了高中年龄,孩子才发育到能够彻底理解这本书里的内容的程度。
但是,申爸改变了一下最新科学指南的性质。在六岁和九岁的时候,把它当做了一次扳道器。
让孩子听了一遍,读了一遍。
在六岁呢,我们都体验到,孩子处在天书敏感期,“给什么听什么”。你给孩子最新科学指南,他就听。不用费任何力气,很轻松。
在九岁呢,妈妈们将会体验到,那个时候,孩子阅读文字的能力,已经驾轻就熟;孩子已经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来行动。当和孩子说好,要“每天定向阅读30分钟”并把它变成习惯之后,你直接给孩子最新科学指南,他一个星期时间,自己就把一厚摞纸啃光了。也不需要家长费多大力气,也很轻松。
你那个火车啊,在铁轨分叉的地方,用扳道器。只要轻轻一提手柄,铁轨就扳过来。不费多大力气,很轻松。当火车隆隆地开过来,它自己就开到新的方向去了。要是没有扳道,等火车开到两条铁轨彻底分家的那个时候,再想把火车放到正确的轨道上去,那就只有架起一台超级吊车,把整列火车硬吊到正确的轨道上去。一节列车60吨重,一列火车有15节车厢外加火车头....你想想,那个劲费的,要费多大...
在关键时刻,轻轻扳一下扳道器的手柄....这是必须的。
妈妈们最困惑的,是申爸推荐的书,都是“大孩子”的书,我们孩子小,这个有什么用?确实,最新科学指南不是给六岁孩子看的,但是,它作为扳道器,是六岁孩子必须的一个器械。
扳道器就是扳道器,用一下就完了。妈妈不能把最新科学指南当做六岁孩子的读物,期望自己六岁的孩子像喜欢神奇校车丁丁历险记一样喜欢最新科学指南。这样的期望是不合理的。
最新科学指南是孩子到了高中....其实,准确地说,在正确轨道上运行的孩子,是到了十三四岁....才像喜欢神奇校车一样喜欢最新科学指南。最新科学指南只是扳道器,不是六岁孩子的读物。
六岁孩子,读六岁孩子读的东西,读丁丁历险记,读神奇校车。嗯...这是这个问题。
申爸呢,正在琢磨,试图琢磨出一个基础300的书单。这个书单呢....很费劲。书单。既然叫基础300,那就暗示着,里面有300本书。
为什么是300本,而不是299本,也不是301本?这个问题,实在没法回答。现在只是在开发,因为这个书单里面,只有几十本书。之所以叫300,只是申爸的感觉:差不多300本。大家注意,这个基础300,不只是书名,还跟着版本。
现在呢,只有不多的一些书,在基础300里面。这是一个动态的书单,里边的书目,还在形成中。主要是吧,大申才10岁,还在成长中,很多事情,申爸还看不清楚。但比如以下是必须有的:《最新科学指南》(上下册)阿西莫夫;《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一套四册)阿西莫夫;《荷马史诗》罗念生、王焕生;《堂吉诃德》杨绛;《改变世界的观念》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著,陈永国译;《数:科学的语言》T.丹齐克著,苏仲湘译;《四大名著》宝文堂节编本;;《呼兰河传》萧红等等。
001-中国青年出版社《伊林选集》(一套10册)
这好几个月来,申爸一直在考虑,考虑什么呢?申爸推荐这个旧书,从义工群出来,到大群里面。这第一本,推荐啥呢?开局第一步,一定得迈好。当初,在义工群里开始,申爸推的大师节选版四大名著。那现在,拿什么做另一个阶段的开始呢?必须要拿经典的、最好的开局。即便是在基础300里面,这也得是最经典,最好的书。申爸呢,思来想去,就拿一套和最新科学指南,和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比肩的书,来开场吧。先让我们来看看,书之美。
(PMD3]TSK}PV`_DU4R5.jpg (38.69 KB, 下载次数: 0)
12:30 上传
5_3OXOH}ZTF2D}11CVZS_`D.jpg (33.91 KB, 下载次数: 0)
12:30 上传
这个呢,是阿西莫夫在科学出版社出的11本书。相当地漂亮,美!
这个强中自有强中手。如果说阿西莫夫的科学版书,很美的话,那伊林在中国青年出版社的《伊林选集》,就更美了。让我们先来欣赏一下这套书。
伊林选集,一共十册。
第一册,《十万个为什么》。
十万个为什么,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7月,印数:409,000,定价:0.23元,董纯才译。
第二册,《不夜天》。
不夜天,中国青年出版社,邹信然译,1980年4月,印数:84,000册,定价:0.16元。
第三册,《黑白》。
不夜天,中国青年出版社,祝贺译,1955年12月,印数:77,000册,定价:0.27元。
第四册,《几点钟》。
几点钟,中国青年出版社,祝贺译,1955年5月,印数:76,000册,定价:0.22元。
第五册,《在你周围的事物》。
在你周围的事物,中国青年出版社,王学源译,1981年9月,印数:68,600册,定价:0.80元。
第六册,《自动工厂》。
自动工厂,中国青年出版社,符其珣译,1954年1月,印数:79,000册,定价:0.29元。
第七册,《原子世界旅行记》。
原子世界旅行记,中国青年出版社,王汶译,1951年9月,印数: 108,000册,定价:0.19元。
第八册,《人怎样变成巨人》第一部。
人怎样变成巨人(第一部),中国青年出版社,王汶译,1982年2月,印数:33,600册,定价:0.66元。
第九部,《人怎样变成巨人》第二部。
人怎样变成巨人(第二部),中国青年出版社,王汶译,1982年2月,印数:33,500册,定价:0.87元。
第十部,《人怎样变成巨人》第三部。
人怎样变成巨人(第三部),中国青年出版社,王汶译,1982年11月,印数:33,000册,定价:0.81元。
这是十本书。这就是申爸要在大群里推荐的第一套书。这书,有什么好啊?
在科普领域,这个书和阿西莫夫的最新科学指南,是直相对恃之两座齐峰。它们是不同的两种风格的代表作。
在文学作品中,永远都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区别。相对应的,我们可以拿《最新科学指南》当成是“浪漫主义”的科普著作;拿《伊林著作选》当成是现实主义的科普著作。
我们看到其作者伊林的名字,就已经能猜到,这是一位俄罗斯作家。是的,它1895年生于乌克兰,前苏联作家。1953年头上,就去世了。
那么,伊林的这十本书,到底有什么好呢?
拿到阿西莫夫的妈妈,你去读读阿西莫夫。阿西莫夫的话题,都是什么呢?天体物理学,原子,质子,中子,夸克,白矮星,红巨星,黑洞....阿西莫夫喜欢谈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呢,都有个特点:你全都没看到过!都是些高大上的题材。
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题材,阿西莫夫是不屑于写作的。这些东西呢,俗!所以你,妈妈读阿西莫夫的自传。他自传里面,很少提到孩子,提到日常生活。妻子呢,也换了好几个。因为阿西莫夫喜欢这些高大上的题材么。他对日常的生活,不感兴趣。唯一感兴趣的就是看看合同的付款,钱数写的对不对,有没有预付款,等等。阿西莫夫的自传里边儿,主题都是门萨协会什么的,门口儿老头老太太的座谈闲聊,下棋遛鸟,是不会出现在阿西莫夫的笔下的。
伊林呢,伊林不同。伊林有一个深爱着的妻子,也是他写作的合作伙伴。当伊林以不到六十岁的年龄,积劳成疾,不幸逝世之后,他的妻子悲痛欲绝,写出了世界上最凄美的文字,来纪念自己的丈夫。他们有两个可爱的孩子,伊林在孩子的教育上,花费了巨量的心血。后来,两个孩子都成长得很好。伊林写科普作品,写儿童读物,很大程度上,都是为自己的孩子写的。伊林呢,也写原子,写宇宙。可是,他的笔下,更多的主题是我们日常见到的事物:一支笔,一盏灯,一本书;你的玩具是从哪里来的?你喝茶用的茶杯,是怎么产生的?又是怎么演变到今天你拿着的这个样子的?街上跑的汽车,是怎么跑起来的?你用的铅笔,有什么有趣的历史?你铅笔盒里的小刀呢?........全是这些题材。
可是,他写铅笔,和别人写铅笔,那不一样。在他那里,纵横千万里,横贯几千年,在广阔的时空中发生的事情,都奔赴他的笔下,来为你手上的一支小铅笔服务。你看完了,禁不住赞叹:我的天哪,一支铅笔的背后,竟然有如此的洞天!赞叹之余,也不免感叹作者:他知道的实在是太多了。不由得好奇:他是怎么知道这么多的呢?伊林著作选的第五册,《在你周围的事物》里面写的,全是这些.....孩子们.....日常司空见惯的物品。不离日用常行外,直到先天未化前。
阿西莫夫,就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可以羡慕,不可以达到;伊林呢?他就像隔壁家的大叔,笑眯眯地看着孩子们,可触,可及。
如果你真的把伊林想象成隔壁的聪明和蔼,但有些琐碎的那个大叔,那你就错了。这也是一个胸怀大图景的世外高人。尽管写了很多日常常见的主题,伊林还是偶尔亮剑,在巅峰之上,于第一流的高手论剑。剑气纵横。他的亮剑之作,不多。但极具分量。这套书的最后三册,《人怎样变成巨人》,就是伊林的亮剑之作。
这是一套薄书....你把书写厚,容易,你要是把事情写薄,那就很难....尤其是涉及到人怎样变成巨人这样的主题的书,写到....申爸看看,多少字.....用48万3千字,把人类的一整部历史,就条晰缕清地写明白,那就极难了。
阿西莫夫的一部最新科学指南,用了91万3千字,把一部科学文化史,写得清楚明白。赞。可是伊林这48万3千字,不止把一部科技史,写清楚,科技文化史,写清楚,还把人类社会史,甚至政治、经济史,也钩挂了个大概轮廓出来!
这部书,相当于阿西莫夫得最新科技指南,加上他的诠释人类万年。这个,实在非有大功力之决定高手而莫能为之。绝顶。
嗯...我们看,我们要认识我们身边的这个世界,我们可以怎么办呢?总归的,有两条路可走。一条呢,是从身边的日常事物出发,逐步地探索遥远的、从来没有看到过的事物,最终,形成整个世界的大图景。这是一种思路,一条路。伊林走的,就是这条路。另外一条呢,是打一开始,就搭起一个巨大的框架,从宏观...整个宇宙;到微观,原子原子内部;在这一整个框架中,定位到我们自己。阿西莫夫走的,就是这条路。伊林由近及远,阿西莫夫由远及近。那么,具体到孩子那里,怎么让他认识世界,最快,最好?把阿西莫夫和伊林,结合起来,效果最好!
申爸呢,把伊林拿给大申。给大申当定向阅读的资料读。先看《十万个为什么》。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和上海版的那套十万个为什么,那不是一样的东西。
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讲了些什么呢?我们每天都要在家里呆上一段时间,至少,要在家里过夜,伊林就来个屋内旅行记。就拿我们日常家里的各种东西,开说。说的过程中,伊林提到了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比如,穿三件衬衣暖和,还是穿一件三倍厚的衬衣暖和.....现在,在长江以南的地区,没有暖气。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比如,伊林问:为什么水不会燃烧?你说,这是废话,水是灭火的,当然不会燃烧...可是,暂缓下结论哦....看过十万个为什么,你会大吃一惊:诶呀,原来这个燃烧...这个燃烧根本就不是我原来想象的那个样子的....就都是这样的一些有趣的问题。全都是由你家屋子里的,每天都见到的事物,说开去的...
001-1:在你周围的事物
这个呢,其实一本合集,里面把伊林的8本单行本,集合到一块儿
这8本单行本是
1、《学生的书包》
2、《在城市的街道上》
3、《东西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4、《奇异的仓库》
5、《大自然的文字》
6、《关于森林和河流,草原和沙漠》
7、《魔术果园》
8、《我们街道上的节日景象》
这些单行本,申爸大都有。回头,给大家上些图片,欣赏欣赏。
哦..1是学生的书包
嗯,说书,还有别的正经事儿。
这个马.伊林,何许人也?
他原名叫伊利亚.雅科夫列维奇.马尔沙克,马.伊林是他的笔名,简称伊林
伊林绝大部分的书,都是和谢加尔合作的。这个谢加尔就是伊林的妻子,叶莲娜.谢加尔。
《在你周围的事物》里的八部作品,都是伊林和谢加尔合作创作的,其中的七部,我国出版过单行本。
申爸上些这7本单行本的图片,给麻麻们欣赏:
第一本,学生的书包
中文版出版的时候,少年儿童出版社把《学生的书包》改成了《你的书包》
你的书包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56年2月 印数:50000册 定价:0.16元
内容简介:
内页欣赏:
第二本单行本,《在城市的街道上》
在城市的街道上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56年3月 印数:60000册 定价:0.23元内容提要:
内页欣赏:
第三本,《东西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东西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56年4月 印数:80000册 定价:0.20元
内容提要:
内页欣赏:
第五本,大自然的文字
大自然的文字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56年4月 印数:80000,定价:0.10元
内页欣赏:
第六本,《关于森林和河流,草原和沙漠》
森林和河流,草原和沙漠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56年5月 印数:50000册,定价:0.16元
内页欣赏:
第八本 《我们街道上的节日景象》,没有见到过中文版。
这些书呢,早年间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过。
为什么呢?
是这些书不够好,不值得再版重印吗?
原因呢,正好相反!
就是因为这些书太好了,才“不能再版”。可这...是为什么呢?
杂谈一:《伊林选集》的插图话说,这个插图吧,对于一本书的品质,影响那是大极了
你看看,现在的书,一本书,你翻开,从头翻到尾,全是字儿,一幅插图都没有
书籍的插图,和画家的自由绘画,还不一样
书籍里面的插图,决定于作品的内容。
好的插图,可以把书中的内容形象化,画龙点睛,能够更好地协助读者理解文章的内涵
是一本好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伊林的书呢,几乎每一本,都有插图。
并且,他的插图,集中了苏联四五十年代最优秀的插图艺术大师
下面呢,申爸专门展示几本伊林书里面的插图,供妈妈们欣赏
第一本呢,是那个《黑白》
这本书的插图,是苏联著名的插图艺术大师拉普辛作的。
妈妈们看看
拉普辛在《不夜天》里的插图:
他在《十万个为什么》里面的插图:
多布罗克隆斯基负责给《在你周围的事物》插图
还有他在《人怎样变成巨人》里面的插图:
我们可以感受到,绘画者的写生基本功非常扎实,他想表现什么意境,在技法上,都毫不费力的能够达到
大家留意,后者这幅小图里面,树底下的那个小人儿,是关键的安排...
就先贴这么多吧。等拿到了书,妈妈们自己看吧
很多妈妈,看了这些小图,会觉得:看不出哪里好啊?
先别着急。慢慢来。
把这些小图先保存到新家的帖子里面。等再过三个月,妈妈们手里都拿到一些好书了,到时候再回过头来,就可以看出这些小图,好在哪里了。
匀妈要考虑的,可不止是自己的口水哗哗的。匀妈要考虑的,是如何引导,让匀的口水哗哗的。
小孩子,她对真正的艺术的品味和接受能力,要比大人强得多。
只要引导得当,孩子们很快就会形成对真正的艺术品的偏好。
音乐、美术、雕刻、舞蹈、文学,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其最高成就,那些最好的艺术品,肯定它会散发出某种和人的最基本的神经回路共振的频率....
所有的艺术形式,都是相通的。一通百通。
韵爸呢,推荐好书。可是,韵爸推荐的书,有一些其装帧设计,并不怎么好。内容好。大人看,完全可以。给孩子,就差点儿意思。
给孩子的书,最好内容、艺术俱佳。孩子在看书的过程中,自然就把艺术口味养得非常纯正。
一举两得。
孩子在艺术上的品味和偏好,非常重要。妈妈从一开始,就给孩子好的书,等孩子长大了,自然而然就形成良好的口味了。
不用花每节120元的画画课,自然就会很好。
新书中也有好书。但是,并不是很多。
为什么申爸这么说呢?
你拿一个衡量标准:书中针对内容的插图,来衡量新书。你自己去判断吧.....
每位爸爸妈妈手里,不是都有很多新书吗?
大家今晚就好好细儿,一本一本翻翻看....
为什么新书好的少呢?
这里面,有个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
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读者。
当当当这样的网上购书网站兴起之后,就更加雪上加霜。
当当们的200-100,把书变成了一种有形物品:就是一堆纸。
很多人,从当当上抱回一大箱纸,才100块,高兴得不得了。
根本不管这一箱纸,作为书,到底怎么样。
反正,买来了“东西”,就觉得值!
可是呢,同样的100块,他买一本薄薄的很有品味的书回来,他就觉得“亏了”
殊不知,对于孩子,那一箱子烂货,看了还不如不看;而那一小本书,可能对孩子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很多消费者,他不这样看问题
他把书当成了一种消费品,一种有形产品来购买了
其实呢,书是一种无形产品。
是一种精神产品
杂谈二:艺术今天呢,说说这个艺术。
这个艺术,对于一个人,有非常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一个人的性格,创造性有极大的影响....甚至是很关键的影响。这一点,人们都已经注意到了。在不少人那里,这一点根本不用怀疑:没有人不知道这一点,但没有人说得清楚,是为什么。这个事情呢,其实非常容易理解。只不过,理解的基础,比较不容易理解罢了。
首先,我们知道,孩子天生就是带着一些发育好了的神经回路,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比如,很小的孩子,就偏好于电视的广告,而对于电视剧,却并不吸引。人的头脑中的任何一种神经回路,被外界的刺激激活的时候,人就会对其表现出兴趣。不要忘了,人的更多的神经回路,是后天形成的。假设一个孩子,他一直沉迷于电视广告,一路看到十八岁,天天看,你很难想象,他会形成书法的神经回路。
有一些人,他们非常奇怪:他们喜欢写字,书法。当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烦闷的事情,提起笔,写上半个小时,就心情愉快起来了。在写字过程中,他的书法神经回路被激活,兴趣来了。可是,这个书法神经回路,是在他零到十八岁这些年里,后天形成的。不是原来就有的。
如果他不用小手拿着铅笔,努力地困难地写字,他就不会有这个神经回路。可是,他一旦突破了前期的困难,写字越写越好,越写越上瘾,他就喜欢上写字了。
他的神经新的回路形成了。
后天的神经回路一旦形成,就会和先天的神经回路一样,起一样的作用。但是,后天的神经回路必须得有机会形成。没有机会形成,一个人就一直没有。
其次呢,我们需要了解两个概念。一个是自然性,一个是社会性。
孔子说,食色性也,这是说一个人的自然性。自然性是一个人维持个体存在,繁衍发育所必须的。在人类生产力低下的岁月中,一个人一生的主要活动,只能围绕着满足自己生存这个目标来进行。
人没有精力顾及文化艺术这些活动:你去画画,画的再好,没吃的,只能死掉。我们看问题,只能从今天这个社会背景下面去看问题。今天呢,生产力发达,交换发达,经济发达。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我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整个国民产出的比重分别是15%、52%和33%。发达国家的这三个数字分别是5%,31%,64%。
这什么意思?
第一产业就是农业,矿山:直接从自然界获取粮食原材料的人干的活儿;第二产业是加工业,生产汽车火车拖拉机面包可乐柠檬水那些活儿;第三产业就是不生产任何有形产品的那些人干的活儿。也就是说,我国有63%的国民产出,在实物形态里面;只有33%的产出,在非实物形态;发达国家的相应比率是36%和64%
在发达国家,绝大部分人,所从事的工作,不是从事有形产品的生产。
在我们国家,绝大多数人所从事的工作,是有形产品的生产。
这个有什么区别啊?这个对一个人的生活,区别甚大。
你比如说,在任何一个单位,比如你们单位,赚钱最多,生活得最好的人,一定不是在基层从事具体劳动的人。都是高层收入高,生活好。高层呢,他们不干具体的任何事情,每天的工作就是开开会,讲讲话,作指示什么的。动动口。他们的工作“最轻松”。
我们从神经回路的角度看出去,高层的神经回路,和一个基层从事具体工作的人的神经回路,有什么不同。
高层的神经回路,他建构起了应对大范围内的知识,对应于应对压力,承担责任。基层人员比较简单,只需要自己工作范围的工作流程就行了。基层人员下了班,工作就留在办公室了;高层的人员不同,他一天24小时,都在“想”工作的氛围中。
我们说,在社会性角度,后天的神经回路,比照先天的神经回路,更具价值。
凡是和工作相关的神经回路,都是后天形成的么
这是一个普遍规律。
一个人,他中学阶段就读24史,就读荷马莎士比亚亚当斯密,等他长大了,他读成了钱钟书;另一个人,他把全世界所有的言情武侠穿越都读了,也不是钱钟书。连边儿都沾不上。前者读的东西,便于形成后天的神经回路;后者看的东西,只不过在不断地重复刺激先天就有的那些神经回路而已。可是,我们都是父母,我们都知道,让一个孩子读24史荷马莎士比亚亚当斯密难;让一个孩子读言情武侠穿越容易。其实,你让一个孩子不读言情武侠穿越不容易!
怎么让一个孩子容易地去读24史,荷马莎士比亚亚当斯密呢?
诶,在这个时候,艺术出现了。
你回去找妈妈们的聊天记录,看看她们是怎样说那些好书的封面的?
她们会说:看起来就让人觉得宁静;觉得舒服;不燥;心理安宁.....妈妈们回去看,都是这样意思的话。
好的艺术,它们会对人们的大脑,产生一种微妙的影响:它会抑制处于优势地位的神经回路。只有处于优势地位的神经回路的活动被抑制了,大脑才会腾出能量,让其他的神经回路得以建构。要是情感回路一直处于主导的兴奋状态,那别的事情,大脑就干不了了。
这和童书有什么关系呢?
小孩子的书,其实是大人选的。大人根据什么选孩子的书呢?他们观察,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对什么感兴趣,就选什么书。你说,成百上千种童书,摆在书架上,孩子会对什么样的书感兴趣啊?当然是那些有着某种类型的封面,让孩子一看到,就刺激起天生的神经回路的书啦!
这就跟小孩子喜欢看广告,一个道理。
在孩子小的时候,可供童书封面的设计者选择去刺激的天生神经回路,并不多。可能只有一个情感因素。越鲜艳的色彩,加上某些刺激元素,越能够一下子就激起孩子的兴趣。于是,所有的童书,就设计得越来越鲜艳....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他这个简单的情绪刺激,在孩子小的时候,没什么不妥。可是,等到孩子长到了初中,爸爸妈妈忽然意识到:再给那些“孩子喜欢”的东西,不行啦!得给有价值的书了。可是,长期泡在电视广告言情穿越里的孩子,你忽然给他24史,他能读吗?那个
根本不读。
这就是初中高中学生的真实写照。
怎么改变这种状况呢?
靠艺术,书籍装帧的艺术,把孩子的优势神经回路抑制下去。
其实呢,申爸一路来,口头上都是反对“那些垃圾”的。但是,那些书里面的内容,很多都是很好的。把那些很好的内容,配上艺术性的封面和装帧,再给孩子,就没问题了。妈妈们说,看了让人宁静,不燥的封面,都是大孩子、大人的书。其实呢,同样的风格品质,完全是可以用来设计小孩子的书的。
让孩子读到的第一本书,就是色彩自然,充满艺术感的书,一路读下去,这样,更利于孩子形成新的后天神经回路,长到初中,自然就会继续喜欢读那些“有价值”的书。
嗯....因为市场占了主导;因为家长给孩子选择童书的标准错了,造成市场上把那些色彩自然,充满艺术感的好书,全部驱逐出去了。
基本上看不到。
按照这种思路,你可以自然地得出一个推论:时下越流行的书,越垃圾!
杂谈三:《伊林选集》是写给谁看得书这回,该说伊林的书本身了。
你看伊林,他的这个书,他怎么开头:
十万个为什么:屋内旅行记
他这么开头的:你们家里每天总有人生炉子,点煤油炉,煮马铃薯。也许你自己就很会生炉子或者煮马铃薯。可是请你解释一下:为什么炉子里劈材会必剥作响?为什么烟会走烟囱出去,而不向屋里冒?煤油燃烧的时候,哪里来的烟炱?为什么烘烤的马铃薯有一层硬皮,煮的却没有?
或者问你:水为什么能灭火?
相对比呢,我们对比一下艾西莫夫。我们已经提到过,阿西莫夫在他的《我们怎样发现了黑洞》中,是这么开头的:1844年,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发现了一颗他自己没法看见的星。
这是两种完全不一样风格的书。
阿西莫夫的书是写给“聪明的小学高年级学生”的。
如果你不聪明,那就没法儿读懂。
伊林呢?伊林不一样。伊林的书是写给所有的小学生的。不管你聪不聪明,都能读懂。当然,聪明的就更能读出一些东西来了。
理论上来讲,阿西莫夫的书,对于小学的孩子,还都是扳道器的角色。
伊林不同。
伊林的书,他的书里的故事,就是讲给这个年龄的孩子听的。在这一点上,和个孩子听《夏洛的网》,没有什么区别。
伊林的书不是扳道器。他就是写给小学生读的书。尤其是今天要竞价的这本《在你周围的事物》,只要孩子能够自主阅读了,就可以读。在伊林的笔下,他的科普书就是一个一个故事。
我们看,他在《东西是从什么地方来的》这本书里....就是今天竞拍的这本书里面的八个故事之一....他是怎么讲故事的。
就是这本书里面。
三百年前,意大利有一个老技师,发明了制造彩色玻璃的一种新的配方。不但在意大利,连别的国家都赞美他制造出来的杯子和花瓶。大家都喜爱那缠在花瓶上或者杯子炳上的绿色玻璃叶子和鲜艳的玻璃花朵。别的技师不论费多大力气,也制造不出这样美丽的彩色玻璃。技师们千方百计地来打听老头子的秘密。他们邀请老头子去吃饭,想用酒把他灌醉,套出他的秘密来。
老头子并不拒绝大伙坐在一起喝酒。当酒打开了他的话匣子的时候,他就大谈自己的年轻的时候,大谈当初怎样学会喝酒和跳舞。但是只要把话头转到关于玻璃的秘密上面,老头子就立刻皱起眉头,闭起口来,你不用想他再说一句话。老头子有个儿子,岁数已经不小了。老头子连对他也不说出自己的秘密,只怕他泄露出去。儿子帮助他工作。但是当老技师准备配制彩色玻璃的原料的时候,他就读字个儿关在屋子里,连他的儿子也不许偷看!就这样的保密,后来,彩色玻璃的秘密,还是泄露出去了。
是怎么泄露出去的呢?
妈妈们等拿到书,一看,就知道了。
连麻麻们都给吸引了...伊林的故事,对小孩子,那吸引力无穷。
前些日子,有妈妈问,大申在读什么。大申就在读这些书。
大申的基础300,起步很晚.....伊林的书,以前申爸也根本不知道....
伊林这十本书,大申用了四天时间,就都看完了。从一个周六看到下周二,就全看完了。他看书快。刚开始,给他他不看.....他已经痴迷于流行读物的那种风格了。《伊林著作选》的风格,和他正在看的《小屁孩儿日记》,完全不类。
申爸早就跟大申约定好,定向阅读、拓荒阅读。
申爸把这套书的第一本《十万个为什么》,当成定向阅读,给到大申。大申就看。刚开始,硬着头皮看,看了十几页,开始进入状态。那本小书,怎么够大申看的。一个小时,大申给看完了。看完了,冲出来,问:“你还有没有这么好看的书了?”申爸欲擒故纵:“说好了,定向阅读30分钟。你超时了。只能明天看了。”大申:“你还有没有了吧?”申爸一边把第二册《不夜天》给他,一边故意说:“这本是明天的定向,你今天只能先溜一眼。”大申打开书,坐在沙发上“溜”了十分钟,还“溜”不完。申爸就过去,把书抢过来:“说好了,溜一眼,你超时了。”大申忙不迭地把书往回抢:“那不算是定向,算愉快阅读,行不行?”已经说好了,愉快阅读不限时。
申爸当然很大度啦,把书还给大申,还说呢:“你看看,老爸说的你老也不信:老爸说哪本书好看,你就看.....保管好看。以后,所有的定向,你都直接当成愉快阅读,行不行?”
大申这个时候,只要有书看,就心满意足,忙不迭地连连说“好”
等到下周二,这十本书,都给他给“愉快”了。
嗯,这本书,妈妈们赶紧竞价。竞价到手了,赶紧给孩子读读,看看孩子的反应。
这是上个月大申身上发生的事情。
嗯....伊林的这十本书,是写给不同年龄的孩子看的。
现在竞价的这本《在你周围的事物》,很多故事是写给刚上学的孩子看的。比如里面的《学生的书包》,讲小学生书包里面的各种东西,都是怎么来的,这个,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就可以。赶到最后三部《人是怎样变成巨人的》,那就是初中高年级,甚至高中生的菜了。
他这个书,是按照“学术角度”结集到一起,不是按照读者的年龄对象,结集的。
哦...这就涉及到昨天还没谈完的那个话题:这么好的书,为什么不再版了?这个年龄的孩子,都在积攒“片段”,如果爸爸妈妈不引导,他们自然发展,都不喜欢看长的 。不过,有一个白金机会:就是大申刚一开始自主阅读,吃掉了的那套《哈利.波特》
他刚开始读字,反正乐趣就是读字。
这时候,妈妈抓住稍瞬即逝的机会,塞给他一部长篇,他也就读下来了。 第一次就读了那么厚一堆纸砖下来,再遇到厚的,他心理上就不打怵了不过,尽管如此,你让大申自己选,他还是选短的看读哈利.波特,也要有前此的“建构”,做铺垫才行。要预先看过电影,听过故事...
嗯,说说为什么伊林不再版了。
其实呢,伊林没有不再版。零星地有一些出版社,印过伊林的书
比如珠海出版社,辽宁教育。后来印过。
妈妈们不用去找了....早已经给别的妈妈淘空了。
002-《世界史纲》申爸在说,孩子....儿童和少年阶段...小头脑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建构起整个世界的图景。我们涉及了自然界。要想建构起整个世界的图景,那第二项,是不可不提的:人类社会。这第二本书呢,就是韦尔斯的《世界史纲》。人民出版社 1982年10月 译者:吴文藻 谢冰心 费孝通 邝平章 李文瑾 陈观胜 李培茱 徐先伟等8人。封面:
世界史纲 人民出版社 1982年10月 印数:11500 定价:5.00元这是一本厚书,全书一共有1184页。我们呢,都知道世界三大科幻小说家,英国的韦尔斯、克拉克和美国的阿西莫夫。阿西莫夫我们知道了,克拉克在科幻小说以外,建树不多。可似乎,这个韦尔斯,却是一位通才。这部世界史纲,就是韦尔斯的著作。嗯....待申爸找张照片来哈...
这呢,是威尔斯这部书的书口。
里面有...数数...7个折页。这是大申读的时候的折页。他用了8天时间,把这部84万字的大书“拓荒”了一遍。读的时候,申爸问:“好看吗?”有些天,大申兴奋地说:“好看!”更多时候,大申提不起太大兴致:“还行吧。”他有背景知识的部分,就觉得好看;第一次看到的内容,只是淡淡地答“还行吧”。
这书有什么特殊?
这是一部综合地叙述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书。
给读者一个全景。
它从史前社会讲起,一直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现在呢,这本书,大申对于有背景知识的部分,已经能够感受到一些“整体”的气味了。大申读的兴味盎然;但是,很显然,不熟悉的地方,还在垦荒。
这本书,可有的说呢。这本书是基础300之一。每一本基础300,都可以给孩子当天书念。具体选哪本来念,妈妈们根据自己家的情况,自己选择。也可以相互讨论决定。当然,不是每一本基础300都能念过一次的....没有那么多时间念。
是在说《世界史纲》 002-《世界史纲》之二
& && && && && && && &三个版本
这个《世界史纲》哈,有三个版本,一个呢,是人民出版社1982年10月版的
另一个呢,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的
还有一个梁启超父子的合译本,上海人民版
梁氏父子的译本较早,文白夹杂的。当当上有新书卖。
人民出版社的封面和封底,申爸发过....不过呢,为了比较,再发一次:
人民版封面:
广西师范版封面:
人民版封底:
广西师范版封底:
人民版扉页:
广西师范版扉页:
广西师范版版权:
世界史纲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10月 印数:23500册 定价:99元。
人民出版社印了11500册。
也就是说,费孝通谢婉莹他们翻译的这版经典名著,市面上统共流通的数量是三万五千册。妈妈们要知道,在1982年那个时候,肯花五块钱,买一本《世界史纲》的人,那都是了解这本书是本什么书的人。五块钱,那个时候,实在太贵了。申奶奶那个时候,一个月的工资是二十四块五毛钱。买这一本书,就要花掉申奶奶一个月工资的20%。妈妈们想想,自己现在一个月赚多少钱。你拿出你一个月工资的20%买一本书,那是什么感觉...
你就知道那个时候,买这本厚书的人是什么感觉
进而,你也就能有一点感受:那些买到这本书的人,该是多么宝贝这书。
都是些读书人,读大书的人,才会买这书。 所以呢,这书一旦被买到手,就一直珍藏在那些人的书房里。一直到今天。这个书,本身就少,加上买书的人珍惜,不肯丢掉。一直到今天,市面上流通的旧书,又少又贵。
这是为什么这书的“进价”那么高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呢,这是一本厚书。全书有1200页之多。
我们看广西师范01年版的版权。他们在01年,就把这书卖到100元了。
嗯...申奶奶呢,现在退休了。每月的退休金是3500元。如果申奶奶82年的时候决定买这本《世界史纲》,那价钱要占掉申奶奶一个月收入的20%。按照这个比例,拿到今天,就是申奶奶要拿出0元来买这本书。
妈妈们想想,700元买一本书,即便不是对一个月收入3500元的人而言,就是对于一个月收入10000元的人而言,也是一笔相当可观的开支。
当我们把两版的封面封底扉页摆在一起,我们就有感觉。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那也是一个出版学术书籍的重镇。最近一些年,异军突起。广西师大的这版封面,那也是花了心思设计的。可是,这版的封面,和马少展先生的人民版摆在一起,那差距可就不是一星半点了。它们之间的差别在哪里呢?
这两版的封面,都采用了同类的素材。这便好比较一些
马先生的封面,采用了古希腊、古罗马和古埃及三个地方的雕塑墓刻作为素材。
广西人民的版,只选取了古埃及的一幅画做素材。
马先生的封面用了八幅。
广西人民版的封面,因为只选取了古希腊一幅墓刻作为素材,你把这书的名字改一下,改成希腊史纲,也可以用这个封面。
当把素材扩展到罗马和埃及的时候,就更暗合“世界史纲”的意思
咱们仔细看一下马先生的封面。
他的那个封面设计,是有四层的:前景是书名、著者和出版社;退后一层是古希腊的双面雕刻、立着的人像和古埃及墓刻浮雕;再下一层是哪个白,四幅;最后一层只有右下角那个古埃及浮雕。
什么是历史啊?
历史有什么特点。
历史呢,要有纵深感。
一般来讲,要表现纵深感,要用透视的画法。但是,马先生这个封面呢,他不用透视的方法来表现纵深感。他把八幅线描图片,和书名放在一起,用浓淡和图片线条相互之间的遮盖关系,来表现纵深感。
马先生是中国书籍装帧设计的大师来的。这个大师就是大师。他就用这么简单的9个素材,在一本书的封面上,表现出这么丰富的涵义出来。
而广西版的封面呢?除了要表现出庄重和历史题材这个两个意思以外,别的,申爸实在看不出来还有别的。
当然,这个广西版的封面,能够清晰地表现出庄重和历史这两个意思,就已经非常好了....比起那些不止所云的垃圾书的封面,已经好得不可以道里计了....但是,比起大师的设计,还是不足的。
什么是一本书的“气”呀?为什么高手望气,就能从一大架书中,信手就把最好的书给挑出来?
设计家要有丰富的思想,要在简简单单的素材中表现出来,并且也很好的表现出来了...这样的书,才有“气场”出来。
马先生在设计这书的时候,可没想过“我要让这本书表现出气质”什么的。他就想着我怎么才能让封面和正本书的内容融合到一块儿,我的封面怎么表现“历史”。
那个历史,可不是弄几张唐砖汉瓦,古希腊的雕像古埃及的浮雕,就是“历史”了。
历史是有纵深感的。
你看看人家,这个大师,是怎么表现纵深感的。这样的设计,那是绝顶高手的绝顶设计。
我们再看扉页。
这个扉页呢,马先生用的素材就更少,少到不能再少。就是书名,著译者,出版社这个扉页呢,马先生最大的特色,是用了颜色。这让人眼前一亮。这种暗绿色,在黑白的书页世界里,让人有别样的感受。
广西版的扉页设计,我们就不去说它了。
这个《世界史纲》呢,不管谁给孩子们选书,都是基础300之一。没得讲的。
妈妈们拿到了这书,怎么用?在孩子听完了世界上下五千年之后,拿来当天书给孩子读。如果嫌太厚,那就不全读,把古代史部分读完,也行。
前三编是:
第一编 人类以前的世界
第二编 人类的形成
第三编 最初的文明
妈妈们单从这些标题,就可以感受到:这些问题,确实都是这个年龄的孩子,几乎是出于自发,渴望知道的问题。
孩子建构系统的人类社会的图景,就从读这本《世界史纲》开始
梁氏父子的《世界史纲》,那是五本一个涵套的包装。
第一本封面:
第三本封面:
第四本封面
第五本封面:
还附赠一本梁启超写的雅典和斯巴达的简史:
妈妈们呢,仔细看涵套背面的文字:
从迅雷爸引来的文章看,这部《世界史纲》,是梁启超特意找来,给读大学的儿子梁思成当英语学习资料用的。梁思成翻译出来,练习英语用的。
可是....那后边的王云五、向达、竺可桢....通力合作,又是怎么回事?
那里边的每一位,在当时,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王云五是谁?
知道商务印书馆吧?王云五就是让商务印书馆成为商务印书馆的出版家。
逗妈说了,梁思成拿不准,去请教的人吧?不是!申爸跟你说:这些人,就是菁爸他们探究小组的模式!他们都有个那么大的孩子,孩子都要学英文,怎么办呢?他们这些老先生....当时,都正当壮年哈...就纠结在一块儿,每位给自家公子,指定一本大书,让孩子自己翻译,孩子翻译完了,家长们就把那本大书切开,每人负责一部分,自己先吃透,然后,把孩子叫来,当着孩子的面儿,一字一句地帮着孩子校译!那个时候,梁启超他们这个“孩子英语教育爸爸帮”,帮助孩子们出了不少经典好书。当然,是以孩子的名义出版的
估计,他们那个时候,老头子们说好了,自己回家让公子去翻译。能坚持翻译完的孩子,就进入“孩子英语教育爸爸帮”,由大家共同教育那个完成了的孩子当时,有五六本这类书出版...回头,申爸一本本给大家介绍。
这个书,可不是一个本科生的习作....那真正是他们那些老子最精心的译笔!哎,可怜天下父母心哪...古今中外,都一样。他们娃的那些老子,那多厉害啊!就这么着,一个大学本科的孩子,就能以自己的名义,在商务印书馆出一本自己翻译的世界名著!这对一个青年,那是多大的鼓励啊!8过,也就他们这群老头,有资格这样做....
你想想,那当时都是博士生导师的人....亲自指导一个高中本科生,手把手地教孩子英语....那些孩子,将来,终究差不到哪儿去....
梁思成的这本书,文白相杂,估计是他老子特意要求的,意在让梁思成练古文。那帮老头子,能就能在:他们每个的古文造诣,也都不弱!梁思成文白相杂地译,他们就能文白相杂地辅导。
这两版,都要有。要先给吴文藻译本,等孩子对这书有感觉了,再给梁氏父子本。
{插播}杂谈之 特别策划-申爸说阅读
阅读之一:只读字,不读内容 这几天,申爸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阅读。咱们呢,都知道,在此之前,申爸一直在讲聆听。至于阅读,申爸只知道阅读一定是重要的....十分重要....但是,具体怎么个重要法儿,它在孩子的成长中,具体如何起作用,申爸没有感觉,不甚了了。
大申在寒假里的表现,给出端倪,让申爸一下子看清楚了,这个阅读怎么起作用。过完春节这段日子,申爸就一直在琢磨这个“阅读”....申爸自个儿觉得吧,有很多很多很好的想法....可惜啊,没有及时写下来,到了如今,想要写,那些念头自己都溜掉不见了,想不起几个了。
这个...还是要着重说说这个阅读。
没多少时间,说最核心的一点。怎么说呢?咱们比照聆听来说这个事情。什么是聆听?或者说,什么是良好的聆听?一个具有良好的聆听能力的人,听完了,他应该能够复述听到的内容,应该还能够总结,能够评价。也就是说,一个具有良好聆听能力的人呢,他能够对他听到的内容,“说”些什么。爸爸妈妈们想一想,是不是这么个事儿?
一个大人,让他去开会,去听。会开完了,回来。你问他,会上都说什么事儿啦?他茫然地看着你,什么反应都没有。你再问他,都谁在会上发言了?
他仍然茫然地看着你,什么反应都没有。这样的人,成人,那是痴捏呆傻。没有这样儿的。于成人,我们听完了一段话,大都能够复述总结评价。这是常识,不言而喻。
可是呢,这样的常识,不适合小孩子。咱们这里的孩子,都在伴听。对不对?
你让孩子听,听一大段,你问他:刚才故事里说了什么?他茫然地看着你;你问他,你刚才听了什么故事?他茫然地看着你;你逼急了,问他:你刚才听故事了吗?孩子也被逼急了,说:我忘了。爸爸妈妈疯了。可是,这个年龄的孩子,他就是这样的。严格来讲,孩子还不会聆听,更谈不上良好的聆听...尽管孩子刚听完,你问他,他茫然,可是,过一段时间,那个故事里的词汇,却出现在孩子的口中.....你要是再给他听那个故事的话,他会说:妈妈,这个故事我听过了。
他刚听完你问他,他都不知道自己听了故事;可是过段时间,孩子自己却知道“这个故事听过了”
之所以这样呢...这个....原因很简单:我们成人嘴里的“聆听”,“良好的聆听能力”,这些词汇,是有特指的。这些词汇呢,特指成人的那种能够复述能够总结能够评价的能力。可是啊...这种能力,它不是生来就有的。生来就有的,只是一种能够去听喜欢去听的本能。“聆听”,“良好的聆听能力”这些,是后天形成的。孩子呢,他形成“聆听”,“良好的聆听能力”的过程,表现呢,就是刚才说的那个样子。
这个伴随聆听....它根本不是成人意义下的那种“聆听”。它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形成通常意义下的聆听能力的一个阶段。孩子在这个阶段的表现,于孩子,是十分正常的;可是,于成人,却非常怪异!嗯...申爸的意思是要说,伴随聆听,本不是聆听(成人意义下的)....它是让人形成聆听能力的重要步骤。这个步骤走好了,以后孩子的聆听能力就会很强。
这个,是我们从“发生学”的角度,来总结“聆听”这件事情。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讲,阅读和聆听一样! 也有一个形成的过程。聆听中有伴随聆听,孩子“不听内容”,专门听词汇;在阅读的过程中,也有类似的阶段:孩子只读字,不读内容!在这个“读字阅读”阶段,你要扩展给孩子阅读的资料的范围;就如同给孩子听天书一样的道理....
阅读之二:阅读的三个角度——技能工具,心里圈,阅读公式。 这个阅读呢,爸爸妈妈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接收信息的方式。一种能力,一种技巧。从文字中拾取信息的技能。从这个角度看呢,阅读,可以看成一种技能。是一种工具。
这个小学吧,语文课,教会孩子阅读,是一项基本的教学目标。学校会教的。并且,经过N多年的实践,千千万万孩子的经验积累,学校教孩子阅读的教学,已经炉火纯青。每个学校,都会教会孩子学会阅读...当做一项技能,教会孩子。
可是呢,阅读这个事情,没有这么简单。
陈景润,在他40岁那年,在《中国科学》上面,发表了那篇著名的论文:《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的论文。你去把这篇论文找来,你去读。你会发现:读不懂!每个字都认识,每个符号都认识...假设高中和大学你学过高等数学的话...可是,里面说了什么,你还是读不懂。
为什么读不懂呢?
陈景润在他的论文里,用的是汉语,汉字。汉字,当然大家都认识了。就拿这篇论文的标题来讲,它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标题是说,你拿出来任何一个偶数,不管多大,都行。这个偶数呢,能表示为两个数之和。这两个“数”呢,第一个,是一个素数;第二个,是一个乘积。那个乘积呢,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一个素数和1的乘积;第二种,是两个素数的乘积。这就是所说的“1+2”,“1”代表一个素数,“+”就是“加”;“2”代表两种情况!
这两种情况里面的第一种,就是哥德巴赫猜想。第二种呢,需要人们继续努力,证明可以合并的到第一种情况里面去....要是证明了这一点,哥德巴赫猜想就算彻底证明了。这是这篇论文的题目,“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的意思。你读到这一层,你就算读懂了这24个字。
说到这儿,我们回来,看看现实生活中的情形...
我们呢,几乎每个人都知道陈景润,都知道哥德巴赫猜想,都知道陈景润是目前在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方面,做出最前沿研究的数学家。可是,我们有多少人,去找陈景润的论文,来看看的?他的那个论文呢,其实并不难找。中文的么,几乎每个省会图书馆,每所大学的图书馆....只要这所大学在1966年的时候,已经开着了....都会找到这篇论文。
爸爸妈妈们说说看,自己去找过这篇论文没有?没有么。可这是为什么呢?即便是纯属好奇,也应该去找找看呀!至少,应该有很多人去找找看才对...当年,申爸在北大图书馆,找到这篇论文的时候,你猜,申爸的感想是什么?这论文的杂志,怎么这么新!
北大的那个期刊杂志,过了一年,就装订起来,用黑色发绿的厚纸壳,做成精装本,整整齐齐地排列在铁架子上,一眼望不到头。学术过刊,本就翻阅的人少。这不奇怪。所以呢,那些期刊杂志的精装本,都崭新地站在铁架上,过一个世纪,也没有几个人翻过。
可是....这对于别的期的《中国科学》,可以理解。对于1966年这本合订本,就不太合理了:考虑到陈景润这篇论文的分量,陈景润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即便是纯属好奇,过来翻翻的人....就像申爸一样....也应该不少啊!这本合订本,应该被翻得很旧才对。
可是不是这样。这本66年的合订本,和旁边站着的65年的合订本,一样的新。没有人来翻过!
这就不对啦!北大她有数学系的。别的系的学生不来翻,数学系的学生,总会来的吧?数学系的学生,也不来。这说明什么呢?
这说明,阅读,这件事情,有我们认为我们“读不懂”的区域在。可是,这个事情:申爸翻完了陈景润的厚厚的论文,发现,里边所有的汉字解说的部分,申爸都读得懂。没什么难的。既然申爸读得懂,大家就都读得懂;可为什么还没有人来好奇地翻翻呢?
其实呢,不止是陈景润的论文。在申爸没有忽悠大家之前,有多少妈妈自己读过伊利亚特原著,奥德赛原著的?咱们群里有1000妈妈,读过的,估计不会超过手指的数儿。荷马史诗,那么著名,谁都知道,可为什么就没人去读原著呢?这个原因,应该和没人去翻陈景润的论文,一样的。
我们划了个圈圈,说,这圈圈里面的,是我们读得懂的;出了这个圈圈的,是我们读不懂的。
现在呢,很多妈妈迷上荷马史诗了。这些迷上荷马史诗的妈妈,出来说说:那个荷马史诗的原著,真的难读懂吗?一点儿也不!你去读了,读上半本,你自己就懂了。它写的事情,真的很容易懂的。之所以我们觉得我们读不懂,确实就是“我们觉得”而已。
人是从小长大的啊。这个圈圈,是什么时候划出来的?怎么划出来的?这件事情,和教会孩子阅读,有莫大的联系。
你汉字写的东西,你都“读不懂”,这算是“学会阅读”了吗?尽管是“觉得自己读不懂”....但那也不算是“学会阅读”。看来,这个阅读呢,不止有工具性,它还是心理现象。你等这个孩子到了高中,他喜欢读什么,觉得哪些书能读懂,哪些书不去碰,“肯定读不懂”....也就是,心理方面对阅读的认知,就已经决定了。十五岁上高中,八岁开始自主阅读,这个心理上划的圈圈,就应该在这七年的时间里面,划出来的。
你考虑到,没几个人去找陈景润的原论文,去满足一下好奇心;没几个人读过荷马史诗原著....这种心理上的画地为牢,应该具有普遍性。这普遍性的结果,是普遍性的教育行为造成的。
爸爸妈妈们呢,需要留心:仔细审视孩子身边,“大家都这么做”的那些和阅读有关的事情。大家都这么做,你也这么做,等你的孩子到了高中,他自己就把圈子画了。你等到了那个时候,再想改,就改不了了。
你看,卓妈学中文的。即便是中文系的人,读荷马的也不多。这现象,很普遍。这个呢,是看“阅读”的第二个角度,从心理的角度,来看。
还有呢,是看“阅读”的第三个角度。
还是说陈景润的那篇《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你去找来看看,你就知道了。里面全是符号。数学符号。通篇的表示连加大西格玛符号(∑),表示连乘的大派(∏),表示属于的“∈”,一个套着一个,密密麻麻。
可是呢,这个事情...这些符号,申爸在数学课里面,在高中,就都学过了。套用汉字符号的文章来说吧...就是论文里面的那些公式和数学推演,在字面上,申爸都读得懂,是什么意思。可为什么那么推演,就不明白了。就如同第一次读黑格尔,每个字都认识,可整篇文章说了什么意思,就不知道了。
申爸觉得吧,这篇论文,申爸应该能读得懂。当然,觉得自己能读得懂,和自己真的读懂,是两回事。申爸从来没有读懂陈景润的那篇论文,可就是觉得自己肯定能读懂....那些科普作家呢,总结一句话:你的书里用了一个公式,你的读者就会跑一半。人们都害怕读公式。其实呢,公式不过是精粹地表达意思的一种手段而已。阅读,读文字,不过就是把文字要表述的意思,在头脑里还原出来。读公式,也是一样的道理。你看到一个公式,就在头脑里把这个公式所代表的意思,快速还原在头脑里面。在心里过程角度看,读公式和读文字,没有什么差别。
造成大量的人,害怕公式的原因,概由于对于数学公式的“阅读”,没有学好。能力没有培养起来。在心理层面上,像读到文字,去还原其意思一样地去还原公式里面的意思,这种能力,恐怕是理科的一项基本能力。只要这一点....在技术上....做到了,就没什么文理之分了:在形式的逻辑推演上,文理都是一样的事情。学会直接还原数学公式、图表、示意图里面所包含的意思,这是阅读的第三个层面。
当然,学会阅读数学公式图表示意图,是一项基本的阅读技能。我们呢,可以从上面三个角度,来看阅读这件事情。还不止....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角度....
阅读之三:阅读内驱力(从智力建构,从大图景形成的角度)
申爸说了观察阅读的三个角度:从把阅读作为一种工具的角度,从心理的角度,从阅读公式图。还有第四个角度。你看哈,照片。&&
在照片里,很明显,大申是在阅读辞海。他为什么读这个厚书呢?五千多万字的一部百科全书?大申呢,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和他读别的书,头脑中在运转着的机制,是不太一样的。妈妈们认真看,在大申看的两本厚厚的辞海下面,压着一本绿色封面的小书.....这本书,是大申正在读着的一本小说。有181页。
扣着的那本。这本小说呢,大申在看大秦帝国之前,正在读。花了不到40分钟的时间,正好看到第100页。后来,开始看大秦帝国了,这本书就扣在沙发上了。
孩子呢,从一开始自主阅读,就是看那本小绿书的方式.....这本书,和纸砖一样的辞海放在一块儿,妈妈们体会一下对比....真小真薄啊....一路来,孩子就是看这种“真小真薄”的书过来的。看完一本,接着看下一本。这是孩子看书的方式。
辞海呢,不是这么看的。小绿书是从第一页开始看,一直看到完。辞海不这么看。没有孩子是把辞海翻到第一页,从a部的第一个词“吖啶黄”,一直读到Z部的最后一个字“糳”,就那么一页一页按页码翻着读,像读那个小绿书一样的读。不是这样读的。这种读法,太枯燥,没有人能忍受得了.....你想想,一部五千万字的大书.....西妈看一下不列颠百科全书的版权页,那套书有多少字....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字数更多。不列颠百科全书是大型百科全书,辞海只是一部中型百科全书而已。要是中国大百科全书,那字数就更多了。
这么多字的书,孩子怎么还喜欢读呢?从内部驱动动机角度来讲,到了一定时候,啃辞海,是智力发展的需要。我们来看看,昨天,大申是怎么读这个辞海的。大申是从“大良造”这个词条,进入辞海的。读完了大良造词条,大申就想知道,当时的秦国,疆域面积有多大。&&他为什么有这个想法呢?这是几件事情造成的。第一件,来自贴在墙上,用来听儒勒•凡尔纳的时候用的那幅世界地图。你去看世界地图。花花绿绿的,两百来个国家和地区。它这个每个国家和地区,都用不同的颜色标识。这样标识的结果呢,就是造成了一个印象:每个国家都有自己明确的边界。
这第二件呢,是这个“国”字。“美国”里面有“国”,“中国”里面也有“国”。大申看的大秦帝国,“秦国”,里面也有这个“国”字啊!既然美国中国在世界地图上,都有明确的边界。有明确的边界,就有明确的疆域面积。这是毫无疑问的事情。于是,大申就想:这个秦国,也应该有明确的疆域面积。他就想知道这个。
这个呢,于大申,于大申小脑袋里“已经下来的雨点”而言,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可是呢,大申不知道,“秦国”的这个“国”,和世界地图上美国中国里的“国”,它不是一个“国”。美国中国里面的“国”,是现代地缘政治视野中的概念。只有在现代地缘政治视野中,“国”才有明确的边界和疆域面积。春秋战国那个时代,没这回事。
这一点,是大申不知道的。现在呢,也不可能知道。这是他探索完百科全书之后,才会形成的观念。申爸不去管他。就找到“秦”字条,让他自己去找秦国。看看里面有没有秦国的疆域面积有多大。没有。连“秦国”的词条都没有。大申找了半天,找不到。当然找不到了。申爸知道他找不到。不可能找到。可是,申爸就是不告诉他,他不可能找得到这件事。申爸要让他自己去找。
人们呢,当然地重视“能找到”的那些知识;可是,这个一个自己想到了的事情,它“找不到”,这件事情,也会给孩子带来知识:总有一天,他会琢磨:为什么找不到?
反正,大申趴那儿找了半天,找不到秦国。不过呢,大申在找的时候,他的小脑袋里想到了别的事情,对秦国的疆域面积有多大,已经不感兴趣了。他对新想到的事情感起了兴趣。大申寒假去了马尔代夫,住在瓦宾祖鲁岛。大申不是在找“疆域”的问题么,也不知怎么的,他想知道瓦宾祖鲁岛的“疆域”有多大。就来问申爸。申爸哪里知道,就让他自己去辞海里查。辞海里哪里有瓦宾祖鲁这个词条,大申退而求其次,就去查马尔代夫。照片里面,大申正在看马尔代夫。大申找到了马尔代夫,一看,才298平方公里。就说:“中国有960万平方千米...马尔大夫有298....298....啊?中国是‘万平方千米’呀,马尔大夫才‘298平方千米’!中国的零头都算不上....四舍五入都不够资格诶!这也太小了!”大申的意思是说,中国的疆域面积的单位是“万平方千米”,精确数字的最后一位,是从“千平方千米”那一位四舍五入上来的。可马尔大夫的国土面积,是“百平方千米”的量级。这要拿到中国,他的国土面积,连给中国做四舍五入的资格都没有。这也太小了。
我们看这个过程。大申是从商鞅,他的官职,大良造开始的。这是个很奇怪的职务名称,这个名称引起了大申的好奇:什么是大良造?大申从大良造,思维跳到了秦国,从秦国,想知道秦国的疆域面积;从秦国的疆域面积,想到了瓦宾祖鲁的面积,从瓦宾祖鲁岛的面积,走到了马尔大夫的面积,从马尔大夫的面积,走到了中国的面积,然后,发出了“这也太小了”的感慨。你等大申的兴趣走到了马尔大夫的国土面积,这和去翻辞海的初衷:找大良造,已经十万八千里远了。
我们的思维,就是这样流动的。这于大申,完全是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但是,我们要特别留意:这样的一个过程,是不能教的。这完全是孩子基于自己头脑中已经有的各种信息,自发的一种现象。到了这一步,孩子的思维,就像一条没有任何约束的河流:它自由流淌。随意,舒展,想流到哪里,就流去哪里。这种思维的流动,需要外部环境提供一个空间....有了空间,思维才有地方“流”啊。不列颠百科全书啊中国大百科全书啊辞海啊,就是给孩子去让他的思维自由“流淌”的空间。
这些书必然厚。只有厚,内容多,才能提供足够宽绰的空间,让思维去流淌。
那么,这种流淌,它有什么意义?我们说,孩子呢,最终的任务,是要在小头脑中,建构起一个心理空间。这个心理空间,正好对应着外部世界。是外部世界在头脑中的一个镜像。
孩子是怎么建构起这个心理空间的呢?最开始,就是下雨。乱七八糟地掉雨点儿。孩子读书,一本一本从头看到尾,点点滴滴地拾取生活中的体验....这些雨点,下到一定程度,自然就要开始成水流,自然就要开始流淌了。这样的流淌呢,没有目的,随机地自然地流。想流到哪里,就流到哪里。雨越下越大,地上的水越来越多,最后,我们知道,总会形成一个大的水流,雨水浩浩荡荡地沿着这个大水流,流到远方去。
在孩子的头脑中,一旦这个“大水流”形成了,他的稳定的世界观就成型了。或者说,一个稳定的心理空间的雏形,就有了。走到这一步,孩子就有了“自己的语言体系”,有了自己看问题的方式.....
而这些东西呢?就是“自信”的基础。在形式上,在孩子的外在表现上,就是“阅读”。整个水流的过程,都是在“阅读”中完成的。我们看不到孩子有什么东西在流,只能看到孩子在阅读。
这种阅读,其背后有很强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来自智力的建构,来自头脑中有序的世界图景的建构....
所以呢,我们可以从智力建构,从大图景形成的角度,来看阅读这件事情。
{插播}杂谈之特别策划-申爸说阅读
阅读之四:为无为前的有为
嗯,接着说哈。阅读呢,我们都知道:有的时候,读进去了,有的时候,读不进去。我们呢,当然希望,孩子的每一次阅读,都能“读进去了”。从我们成人的角度,总结出很多阅读的经验....能“读进去”的经验。比如说,“不动笔墨不看书”;要精读,也要泛读,精泛结合;要专心地读....等等等等,很多很多。这些呢,于我们成人来讲,都是宝贵的经验之谈,有效。这没什么可怀疑的。很多爸爸妈妈,就那这些经验,直接去往孩子身上用。
这些个经验呢,就一般意义而言,都联系去一个词:理解。我们承认呢,读书,要“理解”。我们都知道,理解是怎么回事,尽管我们都说不清楚,理解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希望孩子也理解。
我们从总体上来看,这个理解的事情。这个理解和阅读的关系。
大申寒假的两篇作文,确实打动了申妈.....大申那两篇作文,到底是怎么写的,申爸也没看见。也不想去看。申爸一看,就可能“采取些什么行动”,不管申爸采取什么行动,于大申的学会写作,都不利。
本来么,大申作文,就像申妈说的,“只要多读书”,自己就会写作了。
大申现在书读得很多,于学习写作文,这已经是最佳状态了。再做什么事情,都会让事情偏离“最佳”。
嗯...申爸的这个意思是说,申爸自认为找到了孩子学习写作的最佳路线......不要忘了,马老师在学校,教孩子们写作文呢!这是很重要的让孩子学会写作的一个因素。大申每天上学,这个因素就已经有了...
这个学习写作的最佳路线,是什么呢?有三个前提:
第一个,孩子要涌现出想法。他有想法要表达。不管是想口头说出来,还是笔头写出来,他总得先有要表达的内容。这个写作文啊,这个事情。我们都写过作文,对不对?很多人都打怵写作文。为什么打怵?你不知道想说什么么,在作文里边。不知道想说什么,还必须写,能不犯难么。这个想说什么,要先解决掉。要先解决掉想说什么的问题,然后再解决怎么说的问题。
第二个呢?你得模仿,试着学习那些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这些方式呢,前人已经发明出来,你要学会,也那么去写。诶,这是作文班上能解决的问题。
它这个事情:作文班上能解决,马老师也能解决!没必要去作文班上学这个。它那个语文课,整天讲的都是这些东西。已经够多的了,再多,也没啥用途。
第三个呢?这个写作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长大到某一天,孩子自己会有一种冲动,他自己要把自己想要说的意思,用笔把它写出来。写成文章。要是前两项都做好了,做到位,你就等着那一天到来,就行了。
当然,前两个都没做好,没做到位,“那一天”恐怕永远也到不来。但这是另外的事情....于大申...所以呢,申爸不搞大申的作文。但是,死死地盯着,能够写好作文的三个前提。它这个东西:有因才有果呀!前提都具备了,结果自然而然就来了。去报作文班,那是直接奔着结果去的......你想想,作文班怎么能解决“想说什么”的问题?那是不是直接奔着结果去的?
嗯...申爸呢,认定了,这个学会“写作文”的过程,是唯一正确的过程。过程,路,道路。这就是“道”。要“有道”,你不能“无道”。“无道”就什么都做得乱七八糟,越乱七八糟,就越瞎抓挠,越瞎抓挠,就更乱七八糟。
申爸呢,坚信这个“道”是正确的道路,就淡定地看着大申走。申爸呢,不去给大申报作文班,也不去看大申写出的作文,更不去辅导大申怎么写作文。无为。但是,在让大申学会写作这件事情上,申爸也做些什么,对吧?做什么呢?抓那三个前提。可是呢,这个事情:当妈妈们知道那三个前提条件,是“教会孩子写出好文章”的不二路径之后,才能看出来,抓那三个,其实就是抓“学习写作文”。
这个呢,申爸说了,妈妈们知道了。要是申爸不说呢?你就不知道。可是,等到有一天,大申忽然学会了写作,写出很漂亮的文章,那....各个方面,会怎么说呢?不知道的妈妈们会说:申爸在“让大申学会写作”这件事情上,是“无为”的。
确实么,直接针对写作文,申爸什么也没做.....像那位妈妈一样,去给孩子报作文班,才是“有为”,对吧?这样,不明就里的妈妈们会总结说:就是因为申爸“无为”,所以,大申才学会了写漂亮的文章。
这当然是从“外人”的角度来说的啦:为无为,所以大申学会了写作。
因为无为,所以大申学会了写作。
可是呢,申爸刚才把那个道说清楚了....申爸可是狠抓了那三个前提。这呢,你就不能说申爸“无为”。你只能说,申爸是沿着正确的“道路”在走。作为当事人,申爸是“有为”积极行动的;在不明就里的旁观者看来,申爸也确实在大申学会写作这件事情本身上,什么也没做。
总体上来看这件事,我们怎么说呢?“为无为,事无事”;“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就是像老子这么说。他2500年前就说了。并且,后世没有人比他说得更好。申爸也不能说得比他好。
老子的话,其实,说白了,是在说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一件事儿发生了,它总有发生的前提。老子告诉我们:不要去努力这件事儿本身,那没意义。要去努力,一个一个地促成那些前提条件。你只要一个一个地把那些前提条件都促成,具备了,瓜熟蒂落,那件事情,就是自然而然得到的结果。
可是呢,这里边有个问题:我们怎么知道,促使一件事情发生的前提条件都是哪些呢?找到前提条件,这是个很难干的活儿,也是件危险的事情:本来人家瓜熟蒂落,需要四个条件,你找到了三个,剩下一个给忽略了。你努力,三个都具备了....可到时候,事情根本没有像你期望的那样发生....这就麻烦了。你回头补救....比如说,这个教育孩子...时间过去了呀,你怎么补救?
这个,那啥...反正吧,这是教育孩子.....事实,不止是教育孩子,这是做任何事情的不二之路。你呢,这么做了:找到你期望的每一件事情的前提,努力地去促使前提发生。然后呢,你促使前提发生的事情,你就会有种感觉:我觉得这一定会起作用。
要是幸运,你确实找到了所有的前提,也成功地促使前提发生了,完了呢,前提全都具备那一刻,你期望的事情,也确实如愿发生了.....一般来讲,实际发生了的事情,比你期望的还要好!这时候,你就会有这样的感觉:我觉一定会有效,但没想到,会这么有效。
这种感觉呢,是一定会有的。你只要这么走路,你就会时时感受到这种“我觉一定会有效,但没想到,会这么有效”的感觉。
原因很简单:你的注意力,一直在那些前提么,你没有多少时间放在关注那个结果上面。一旦结果拿到了,你没有预案,就会有很多惊喜的发现。这个呢,按照西方哲学的术语来讲,是一种方法论。
现在,我们要看:这种方法论,在阅读上,是怎么展开的?
阅读之五:阅读内驱力(探索、百科全书上“地图作业”)
我们说地图,提供了一个空间:你用来虚拟地规划、探索你要走的路径的空间。你必须先有空间,然后,在这个空间里面,规划你的路径。没有空间,谈不上规划。用来探索道路的空间,必须先有。没有这个,你让他到哪里去探索呢?
& & 我们做别的事情,做创造性工作,用来探索的空间,在哪里呢?这个,就没有一张叫做“地图”的纸了。那个空间,只存在于我们的头脑里面。就是我们头脑里面有关我们这个世界的那个图景....就是我们说的“心理空间”。我们在我们自己的心理空间里面,做探索,“图上作业”。
地图呢,必须准确,不能有错误。地图要准确地反映地面上的路和地形地况。地图给规划入藏路线提供探索空间,地图准确,跟现实的路对比起来,没有出入,这才合格。
我们在做创造性探索的时候,我们的心理空间,也要正确。这也是必须的。我们看,这个孩子,他怎么建构起他的心理空间....或者说,世界图景的。在最开始的时候...或者说,十岁之前....小孩子用以建构心理空间的资料,都是爸爸妈妈把控着的。这个时候呢,爸爸妈妈给孩子资料,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准确”。你不能一开始就歪。一开始就歪,以后就正倒不过来了。
孩子他那个建构世界图景的资料,一开始就歪,不是真正的世界,以后,孩子就没法儿在这个空间里面探索,做“图上作业”:它图上标着的东西,一拿到现实生活中,就满不是那么回事。这样,没法儿办。从一开始,申爸就强调:这个给小孩子的资料....你不管是幼儿绘本,故事还是用来阅读的书籍....首要的原则是要“真”。什么资料肯定是“真的”?科学类的资料。
真善美真善美...人之初,首先要抓“真”。
现在继续说“阅读”,把阅读说完。大申呢,在啃辞海。孩子沿着正确道路,一路走来,为什么到了时候,就会去啃辞海,就会去啃不列颠百科全书,就会去啃中国大百科全书?
申爸呢,有一个信念...申爸反复强调,信念就是信念,没什么为什么,就是这么认为的....人的行为来自内部动机。
什么样的内部动机最强烈?让人类作为一个物种,能够生存、繁衍,相对于别的物种,最具竞争优势的动机,最强烈。长期的自然选择,必然把这三项最强烈的个体筛选出来,用基因,固化下来,遗传给每一个后代。
就是说,和体育锻炼有关的活动,是一个最强烈的内部动机来源。体育锻炼,身体练好了,可以维系个体更好地生存;
另一个就是性。和繁衍有关的。一个生物的个体,它得有后代。没有后代的,早就被淘汰掉了。这个毋庸置疑;
最后一个呢?就是创造性。从人类学的角度来讲,毋庸置疑:人,和创造能力相关的活动,它必有强烈的内部动机支撑着。就这一点,决定了一个孩子,他沿着正确的道路一路走来,到了时候,他就必会去啃辞海,就会去啃不列颠百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具备条件 英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