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原文及翻译中的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是什么意思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赤壁赋》详解(导学案、知识点整理等)
《赤壁赋》详解(导学案、知识点整理)
《赤壁赋》详解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望日的后一日,指农历十六;望,农历十五日),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致意申为,引劝酒)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任凭)一苇(苇叶般的小舟)之所如(往),凌(越过)万顷之茫然(浩瀚的样渺远子。)。浩浩乎如冯(同“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遗弃尘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船桨)兮兰桨,击空明(水月交相辉映的江面)兮溯(逆水而上)流光。渺渺(悠远的样子)兮予怀(心中的情思),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婉转悠长),不绝如缕(细丝);舞幽壑(深渊)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寡妇)。
苏子愀然(忧愁的样悲怆子。),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同“缭连结,”,盘绕),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当)其(指曹操)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滤酒里指,这斟酒)临江,横槊(长矛)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葫芦的一种。)樽(同“,酒樽”杯。)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片刻),羡长江之无穷;挟(偕同)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长久存在);知不可乎骤(突然)得,托(寄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流逝)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竟,简直)不能以一瞬(一眨眼喻时间,比短暂);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没有永远完,存在)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此,这。)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也作“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重新斟酒),肴核(荤菜和果品。)既尽,杯盘狼籍(凌乱的样子。)。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已经)白。
《赤壁赋》导学案&
(教师版)
学习目标: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学习古人豁达乐观的精神。
3、熟读并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
1、理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赏析课文典雅、精美的语言。
2、了解主客问答这一赋体传统手法在表达思想情感中的作用,了解作者在旷达的风貌之下寄寓的悲愤苦闷的复杂情感。
学法指导: 朗读法、质疑探究法。
知识链接:
1、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父苏询,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人称“一门三父子,娥眉共比高。”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中进士,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2、关于“赋”: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屈原为代表的“骚赋”,汉代为代表的“辞赋”,魏晋以后的“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为“律赋”,宋代以散文形式写,称为“文赋”。著名的有杜牧的《阿房宫赋》、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苏轼的《赤壁赋》摆脱了魏晋时期铺陈浮华、罗列词藻的文风,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志”,追求真情实景。这篇文章的景物描写虽然笔墨不多,但是意境创造真切情新,景物描写优美自然,抒发情感也真挚朴实。在创作风格达到炉火纯青程度,成了千古不朽的名作。
3、写作背景: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其实是谏官李定、舒擅、何正臣三人断章取义地摘出他讽刺新法的诗句进行诬陷。“乌台”即御使府)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满黄州团练副使。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转折,政治上失意访惶,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求得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传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课题导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前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学习过程:
一、&&&&&&&&&&
朗读第一自然节解答下列问题:
1、疏通文句落实文言知识
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十六日& ),
②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句式为:介宾短语后置 )
③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劝酒 )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修辞格为:互文 )
④少焉( 一会儿 ),月出于(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句式为:介宾短语后置 )
⑤白露横(笼罩& )江,水光接天。
⑥纵(任凭 )一苇之所如(& 动词& 到 往 ),凌( 越过 &&&)万顷之茫然(句式为:定语后置 )。
⑦浩浩乎(形容词词尾 )如冯(通“凭” )虚御风,而(表转折 )不知其所止;
⑧飘飘乎如遗世(遗弃尘世 )独立,羽化而( 表順承& )登仙。
&2、本段写诗人夜游赤壁的情景
①看到的景色有: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②诗人的活动有(动作):
诵---歌---纵---凌---
③诗人的感觉如何:
遗世独立,羽化登仙。遗世:离开人世
④诗人会有何种心情呢?本段展示了一种与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确文、迎风赏月的舒畅飘逸,超然物外的境界。本段的感情色彩以喜悦为主。
二、朗读第二自然节解答下列问题:
1、疏通文句落实文言知识
①于是(在这时 )饮酒乐甚,扣舷而(表修饰 )歌之(音节助词 )。
②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流动的月光& )。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思慕的人,指所倾心的对象,代表一种理想的追求)兮天一方。”
③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 应和 )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④舞( 使动 使……舞动 &)幽壑之潜蛟,泣(使动 使……哭泣 )孤舟之嫠妇。
2、文章第二段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概括。感情色彩是怎么变化的?
主要内容是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主客触景生情,由欢乐转为悲凉,引起下文主客问答的议论。
三、朗读第三自然节解答下列问题:
1、疏通文句落实文言知识
& &① 苏子愀然(忧愁凄怆的样子 ),正 (动词,整理 )襟危(& 端正地)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句式:宾语前置)
②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名词作状语 向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名词作状语 向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 li&o 连结、盘绕 ),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 被 )周郎者乎?③方其破荆州,下(名词作动词 攻下 )江陵,顺流而(表修饰 )东(名词作动词 东下 )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句式:宾语前置 )
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名词的意动用法 )鱼虾而友(名词的意动用法)麋鹿,
⑤驾一叶之扁(注音:piān& &)舟,&&& 举匏樽以(表目的连词& 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⑥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翻译划线句子:哀叹我们生命的短暂,羡慕长江水的无穷无尽。想与神仙一起遨游太空,同明月一样永世长存。
2、(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
明确:本段写客人感慨人生短促无常的悲观情绪,阐发了怀古伤时之情,感情色彩甚为悲伤。
教师补充:客之三悲一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一由人生短暂(寄蜉蝣、哀吾生)感触生悲,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
(2)本段是怎样将情、景、理结合在一起的?
明确:通过“客曰”,由眼前的“江水”“明月”想到曹操、周瑜两个英雄人物,是写景;再由他们的“而今安在哉”,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引出曹、周两人,更见己身之渺小,自然生出“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
四、朗读第四自然节解答下列问题:
1、疏通文句落实文言知识
①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这 ),而未尝往(消逝 )也;②盈虚者如彼,而卒( 最终 )莫消长也。
③盖将自其变者而(表修饰)观之,则天地曾(简直 )不能以(停止)一瞬;④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句式:宾语前置 )
⑤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 的 )所有,虽( 即使 )一毫而莫取。⑥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 表顺承& )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代词这)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句式为: 判断句 ),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2、(1)本段主要写了什么?感情色彩如何?
明确:本段的感情变为喜悦。主要写苏子批评客的观点,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
(2)作者是怎样劝慰客人,使他从悲情中解脱出来?
明确:A.从“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宇宙也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作为个体的人,生命是短促的,但人参与了整个人类的生命活动,而作为整个人类,又同宇宙一样是永恒存在的。
B.从“取与不取”的角度,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摒弃(不取)禄禄官位蜗角虚名,而取无穷的自然万物(明月清风)为“吾生”所享用,从中得到乐趣。
五、朗读第五自然节解答下列问题:
1、疏通文句落实文言知识
①客喜而(表修饰 )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②相与枕藉(注音:ji& )乎(在 )舟中,不知东方之既( 已经)白。
2、(l)本段感情色彩如何?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1)本段感情色彩为“喜”,照应了开头超然欲仙的快乐。主要写客人听了苏子的话,身心释然,主客开怀畅饮,兴尽酣睡。
(2)这样结尾有什么深刻含义?
(2)这样结尾是向政敌的一种暗示:我虽然遭受迫害,贬滴黄州,但我的日子过得并不错,既不寂寞也不苦恼。这实际上是一种抗议。
六、课文总结:
课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荒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问答,转移到关于人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写出历史人物的兴亡和现实苦闷的“悲’,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以求解脱,最后归于豁达乐观。表现出作者“乐——悲——乐”的感情变化。这也是课文的感情线索。文章合而不露,意在言外,深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
牛刀小试:
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加以解释
⑴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舞, 泣:使动用法
⑵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
西,东:名作状
⑶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东:名作动
⑷侣鱼虾而友糜鹿&&&&&&&&
&&&&&&&&&侣,友:意动用法
2.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⑴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
⑴状语后置句
凌万顷之茫然&&&&&&&&&&&&&&&&&&
⑵定语后置句
渺渺兮予怀  &&&&&&&&&&&&&&&&
⑶主谓倒装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⑷被动句
而今安在哉  &&&&&&&&&&&&&&&&
⑸宾语前置句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⑹判断句
3.指出文中的通假宇,并解释它的意思。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属”通“嘱”,读zhǔ,“劝人喝酒。)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冯”通“凭”,乘。)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缪”通“缭”,盘绕。)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D
壬戌(xū)之秋&&&
歌窈窕(tiǎo)之章& 飘飘乎如遗(y&)世独立
B. 倚歌而和(h&)之& 桂棹(zh&o)兮兰桨&
击空明兮泝(s&)流光
C. 苏子愀(qiǎo)然& 正襟(jīn
泣孤舟之嫠(l&)妇
余音袅袅(niǎo)山川相缪(li&o)&&&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c&ng)也
2.下列四项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举酒属(引申为劝酒)客&&&&&&&&&&
纵(任凭)一苇之所如
苏子愀(忧愁凄怆)然&&&&&&&&&&&&
正襟危(危险)坐
舞(使……跳舞)幽壑之潜蛟&&&&&&
泣(使……哭泣)孤舟之嫠妇
D. 则天地曾(竟,简直)不能以一瞬&&
相与(交错)枕藉乎舟中
3.下列四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D
A.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
D. 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4.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①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②渺沧海之一粟
B.①其声呜呜然&&&&&&&&&&&&&&&&&&&&
②何为其然也
C.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绝壁之下&&&&
②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D.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②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D
A.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B.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C.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D.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6.对下列各句加点词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D)
①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②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③侣鱼虾而友麋鹿&&&&&&
④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A.①和②不同&&
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 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③相同&&
②和④相同&&&&
D.①和④不同&& ②和③不同
7.与原文完全相同的一项是(D)
A.少顷,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不知其所止
C.知不可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D.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8.对这篇赋所表达的感情,说得不正确的一项是(B)
A.第一段写在夜游赤壁,月夜泛舟,把酒诵诗,油然而生"遗世""羽化",飘飘欲仙的快乐情感。
B.作者写曹操横槊赋诗,慨叹自己谪贬黄州,抒发了对历史人物的无限同情。
C.主客对话,先悲后乐,既有哀怨消极,也有豁达乐观。
D.联想古人古事,借题发挥,抒发了内心的愤懑,表现了超然独立,不计得失的情怀。
9、翻译下列句子
  (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翻译: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造物主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2)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
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附参考译文:
&这一年的十月十五日晚上,我从雪堂步行出发,准备回到临皋去。有两位客人跟着我一道去,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完全脱落了,看见人影映在地上,抬头一望,看到皎洁的月亮,我们互相望望,很欢喜这景色,便一边走一边唱,互相应和。
接着,我不禁叹口气,说:“有客没有酒,有酒没有菜,月这么亮,风这么清,怎样度过这美好的夜晚呢?”一位客人说:“刚才黄昏时,我撒网捉到了一条鱼,很大的嘴巴,小小的鱼鳞,样子好象松江的鲈鱼。但是,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去和妻子商量。妻子说:“我有一斗好酒,保存了好久了,拿它来准备你临时的需要。”
于是带了酒和鱼,再去赤壁下面坐船游玩。长江的水流得哗哗响,陡峭的江岸有百丈高;山,高高的,月,小小的,水位低了,原来在水里的石头也露出来了。才过了多久呀,以前风景竟再也认不出来了。
我就提起衣襟走上岸去,踩着险峻的山岩,拨开杂乱的野草,坐在象虎豹的山石上休息一会儿,再爬上枝条弯曲形似虬龙的树木,最高处我攀到睡着鹘鸟的高巢,最低处我低头看到水神冯夷的深宫。那两位客人竟不能跟上来,我嘬口发出长长啸声,草木似乎都被这种尖锐的声音震动了,山也发出共鸣,谷也响起回声,风也起来,江水也汹涌了。在这种情境中,我也默默地感到悲愁,感到紧张,简直有些恐惧,觉得这里再也不能停留了。回到江边上了船,把船撑到江心,听凭它漂到哪儿就在哪儿休息。
这时快到半夜了,向周围望去,冷冷清清。恰巧有一只白鹤,横穿大江上空从东飞来。两只翅膀象两个车轮,黑色裤子,白色上衣,发出长长的尖利叫声,擦过我的小船向西飞去。一会儿,我和客人离船上岸以后,回到家里,客人走了,我,也睡了。梦见一个道士,穿着羽毛做的衣服轻快地走着,走到临皋下面,向我拱手行礼,说:“赤壁这次旅游很痛快吧?’我问他的姓名,他低着头不回答。“唉呀!我知道了。昨天晚上,一边叫一边飞过我船上的,不是你吗?”道士回头对我笑了,我也惊醒了。打开房门一看,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
《赤壁赋》知识点整理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 &
(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
(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
(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 )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 )
(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
&(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连词,表修饰 )
(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
(2)凌万顷之茫然(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 )
(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
(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
(2)月出于东山之上(& 介词,从 )
(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
)&&&&&&&&&&&&&&&&&&&&&&&
(4)于是饮酒乐甚( 介词,在 )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介词,被&
)&&&&&&&&&&&&&&&
(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
(7)寄蜉蝣于天地(介词,在)&&&&&&&&&&&&&&&&&&&&&&&&&&&
(8)托遗响于悲风(& 介词,在&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尾)&&&&&&
&&&&&&&&&&&&&&&
(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形容词词尾 )
(3)郁乎苍苍( 形容词词尾&
)&&&&&&&&&&&&&&&&&&&&&&&&&&&&&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语气词,表示疑问)
(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
)&&&&&&&&&&&&&&&&&&&&&&&&&
(6)相与枕藉乎舟中(&
介词,在&& )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2)山川相繆(通“缭”,环绕& )
(3)举酒属客& ( 通“嘱”,劝人饮酒)
(4)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 )
2. 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2)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
(4)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5)倚歌而和之
古义:循,依。
3. 一词多义
(1)东&&a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
b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东)
(2)望&&a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
b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
(3)下& 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
(4)如&&a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
&&b如怨如慕(副词,像)
(5)歌& a扣舷而歌之 ( 动词,唱)
b歌曰&&&&&&&
(名词 歌词)
c倚歌而和之& (名词& 曲调)
(6)长& a抱明月而长终 ( 永远)
b而卒莫消长也& (增长)
4. 词类活用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东)&&&&&&&&&&&&&&&&&
(2)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
(3)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军)&&&&&&&&&&&&&&&&&&&&&&&&
(4)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
(5)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
&&&&&&&&&&&&&&&&&&&&
(6)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 )
(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名词用作状语,向南&
)&&&&&&&&&&&&&&&&
(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 )
(9)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
(10)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 )
四、文言句式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介词结构后置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相与枕藉乎舟中
5.定语后置
凌万顷之茫然
客有吹洞箫者
6.谓语前置&&&
&&&&&&&&&&&&&&&&&&&&&&&&&&&&&&&&&&&&
渺渺兮予怀&&&&&&&&&&&&&&&&&&&&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8.宾语前置
何为其然也?
而又何羡乎?&&
而今安在哉?
五、重点语句翻译
1.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译文: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
2.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任凭小船在茫茫无际的江面上自由漂流,越过那浩荡渺远的江面。
3.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译文:多么广阔浩瀚啊,我们像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我们像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界的神仙。
4.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译文: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
5. 盖其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译文: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
五、重点语句默写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前赤壁赋》)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苏轼《前赤壁赋》)
3.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轼《前赤壁赋》)
4.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苏轼《前赤壁赋》)
5.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苏轼《前赤壁赋》)
6.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苏轼《前赤壁赋》)
1、壬戌(r&nxū)&&&&&&&&&&&&&
10、酾酒(shī)
2、桂棹(zh&o)&&&&&&&&&&&&&&
11、横槊(shu&)
3、余音袅袅( niǎo)&&&&&
&&&&12、渔樵(qi&o)
4、幽壑(h&)&&&&&&&&&&&&&&&&
13、扁舟(piān)
5、嫠妇( l& )&&&&&&&&&&&&&&
14、匏樽(p&o)
6、愀然(qiǎo)&&&&&&&&&&&&&&
15、蜉蝣(f&y&u)
7、山川相缪(li&o)&&&&&&&
&&&16、无尽藏(z&ng)
8、舳舻千里(zh&l&)&&&&&
&&&&17、狼籍(j&)
9、旌旗(jīng)&&&&&&&&&&&&&&
18、枕藉(ji&)
虚御风:冯,通“凭”,乘
既,过了。望,农历每月十五
客:劝人饮酒
纵,任。如,往
凌,越过。茫然,旷远的样子
兮溯流水:空明,月光下的清波。溯,逆流而上
之:循,依。唱和
容色改变的样子
坐:都是端正的意思
诗:朗诵。
于天地:喻人生短促
莫消长也:消减和增长
不能以一瞬:连、竟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徘徊于斗牛之间: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表被动
纵一苇之所知:助词,主谓间,无实义
目遇之而成色:它们,代清风、明月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无实义
惟江上之清风:助词,的
倚歌而和之:表修饰关系,不译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但,表转折关系
耳得之而为声:就,表顺承关系
其声呜呜然:那
方其破荆州:他,代曹操
何为其然也:语气词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的样子,形容词词尾
呢,表疑问语气词
(6)遨游: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
在哉:哪里
如:的地方
孤舟之嫠妇:“舞”,使……舞。“泣”,使……泣。动词的使动用法。
望武昌:西,向西。东,向东。名词作状语。
:下,攻下,名词作动词。东,向东进军,名词作动词。
麋鹿:侣,以……为侣。友,以……为友。名词的意动用法。
)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作动词,显出白色
,即“凌茫然之万顷”。
即“予怀渺渺兮”。
即有吹洞箫之客。
,“何为”即“为何”。
,疑问代词“安”作宾语,宾语前置。
“何”作宾语,宾语前置。
,“于”,被。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句
。举酒属客,&&&&&&&&&&&
,&&&&&&&&&&&
。&&&&&&&&&&&
,水光接天。&&&&&&&&&&&&&&&&&&
,&&&&&&&&&&&&&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
,&&&&&&&&&&&
,&&&&&&&&&&&
,不绝如缕。&&&&&&&&&&&
,泣孤舟之嫠妇。
,&&&&&&&&&&&
,&&&&&&&&&&&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
,&&&&&&&&&&&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文章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
舞幽壑之潜蛟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
《赤壁赋》知识整理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连词,表转折)
(2)倚歌而和之(连词,表修饰)
(3)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连词,表承接)&&&&&&&&&&&&&&&&
(4)侣鱼虾而友麋鹿(连词,表并列)
(5)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连词,表转折)
(6)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连词,表转折)&&&&&&&&&&&&&
&(7)自其不变者而观之(连词,表修饰)
(1)月出于东山之上(助词,的)&&&&&&&&&&&&&&&&&&&&&&&
(2)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3)哀吾生之须臾(助词,的)&&&&&&&&&&&&&&&&&&&&&&&&&&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代词,它)
(5)苟非吾之所有(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6)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7)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代词,它们)&&&&&&&&&&&&&&&&&&&&&
(8)吾与子之所共食(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
)&&&&&&&&&&&&&
(2)月出于东山之上(&
介词,从)
(3)徘徊于斗牛之间(介词,在&&
)&&&&&&&&&&&&&&&&&&&&&&&
(4)于是饮酒乐甚( 介词,在)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
)&&&&&&&&&&&&&&&
(6)渔樵于江渚之上(介词,在)
(7)寄蜉蝣于天地(介词,在)&&&&&&&&&&&&&&&&&&&&&&&&&&&
(8)托遗响于悲风(&
介词,在& )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形容词词尾)&&&&&&
&&&&&&&&&&&&&&&
(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形容词词尾)
(3)郁乎苍苍(形容词词尾&
)&&&&&&&&&&&&&&&&&&&&&&&&&&&&&
(4)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词,表示疑问)
(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表示疑问&
)&&&&&&&&&&&&&&&&&&&&&&&&&
(6)相与枕藉乎舟中(&
介词,在&& )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2)山川相繆(通“缭”,环绕&
(3)举酒属客&
(通“嘱”,劝人饮酒)
(4)举匏尊以相属(通“嘱”,劝人饮酒&
(1)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一种游戏方式
(2)白露横江
古义:白茫茫的水汽
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
(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旷远的样子
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1)东&&&&&&
a顺流而东(动词,向东进军)
&&b东望武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
(2)望&&&&&&
a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
&b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
(3)下&&&
&&&a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动词,攻占)&&&
b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名词,下面)
(4)如&&&&&&
a纵一苇之所如 (动词,往)
&&&&&&&&&&&&b如怨如慕(副词,像)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向东)&&&&&&&&&&&&&&&&&
(2)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占)
(3)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向东进军)&&&&&&&&&&&&&&&&&&&&&&&&
(4)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5)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
&&&&&&&&&&&&&&&&&&&&
(6)正襟危坐(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
(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用作状语,向南&
)&&&&&&&&&&&&&&&&
(8)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 )
(9)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侣,以……为友)&&&&&&&&&&&&&&&&&&&&
(10)渺沧海之一粟(形容词用作动词,渺小的像)
(11)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用作动词,显出白色)
三、文言句式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
(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乎”表反问语气)&&&&&&&&&&&&&
(3)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
(4)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
(5)而又何羡乎(语气词“乎”,表反问语气)
(1)(其声)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诉&&&&&&&&&
&&&&&&&&&&&&&&&&&&&&&&
(2)(其声)舞幽壑之潜蛟,(其声)泣孤舟之嫠妇
(3)(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
(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介宾短语后置)&&&&&&&&&&&&&&&&&&&&&&
(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介宾短语后置)&&&
(3)凌万顷之茫然(茫然万顷,定语后置)&&&
&&&&&&&&&&&&&&&&&&&&&&&&&&&&&&&&&&&&
(4)渺渺兮予怀(予怀渺渺,主语后置)
(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周郎困,介宾短语后置)&&&
&&&&&&&&&&&&&&&&&&&&&&&&&&
(6)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渔樵,介宾短语后置)&&&
四、重点语句翻译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译文:月亮从东边山上升起,徘徊在斗宿、牛宿之间。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译文:任凭小船在茫茫无际的江面上自由漂流,越过那浩荡渺远的江面。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译文:多么广阔浩瀚啊,我们像凌空驾风而行,不知道将停留到什么地方;飘飘然,我们像脱离尘世,无牵无挂,变成飞升仙界的神仙。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译文: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
盖其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译文:原来,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时间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那不变的方面去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
一、一词多义(实词)
(1)&扣舷而歌之:名作动,歌唱
(2) 歌曰:歌词
(3)&倚歌而和之:歌曲
(4)&歌窈窕之章:名作动,歌诵、朗诵
(1)&&&&&&&&&&
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2)&&&&&&&&&&
望美人兮一方:眺望
(3)&&&&&&&&&&
德高望重:名望、声望
(4)&&&&&&&&&&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观察
(5)&&&&&&&&&&
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
(6)&&&&&&&&&&
并、汾乔木,望秋先殒:临近
3.&&&&&&&
(1)&&&&&&&&&&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名作动,攻占
(2)&&&&&&&&&&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下面
(3)&&&&&&&&&&
无边落木潇潇下:落下
4.&&&&&&&
(1)&&&&&&&&&&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如同
(2)&&&&&&&&&&
纵一苇之所如:往
(3)&&&&&&&&&&
王如其言:依照、遵从
(4)&&&&&&&&&&
固不如也:及、比得上
(5)&&&&&&&&&&
如能克谐,天下可定也:假如、如果
(1)&&&&&&&&&&
哀吾生之须臾:取独
(2)&&&&&&&&&&
惟江上之清风:的
(3)&&&&&&&&&&
耳得之而为声:代词,它
(4)&&&&&&&&&&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音节助词,无义
(5)&&&&&&&&&&
均之二策:指示代词,这
(6)&&&&&&&&&&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得
(7)&&&&&&&&&&
何罪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词
2.&&&&&&&
(1)&&&&&&&&&&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
(2)&&&&&&&&&&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
(3)&&&&&&&&&&
月出于东山之上:从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相当于“然”,…的样子
(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相当于“吗”
(3)相与枕藉乎舟中:相当于“于”,在
(4)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表揣测语气,相当于“吧”
(5)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呼:用于感叹句,相当于“啊、呀”
(6) 郁乎苍苍:句中表停顿
三、通假字
1. 举酒属客:通“嘱”,这里指劝人饮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通“凭”,乘
3. 扣舷而歌之:通“叩”,敲
4. 山川相缪:通“缭”,盘绕
5.&&&&&&&
杯盘狼籍:通“藉”,凌乱
四、古今异义
1.白露横江:古:白茫茫的水气
&&&&&&&&&&&&
今:二十四节气之一
2.&&&&&&&&&
望美人兮天一方:古: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
今:美貌的女子
五、词类活用
1、歌窈窕之章:名作动,歌诵、朗诵
2、扣舷而歌之:名作动,歌唱
3、击空明兮溯流光:形作名,月光下的清波
4、舞幽壑之潜蛟:使动,使…起舞
5、泣孤舟之嫠妇:使动,使…哭泣
6、正襟危坐而问客曰:形作动,整理
7、乌鹊南飞:名作状,向南
8、西望夏口:名作状,向西
9、东望武昌:名作状,向东
10、下江陵:名作动,攻占
11、顺流而东也:名作动,向东流
1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作动,砍柴
13、侣鱼虾而友糜鹿:意动,以…为侣;以…为友
14、渺沧海之一粟:形作动,渺小得像
15、托遗响于悲风:动作名,声音
16、不知东方之既白:形作动,显出白色
六、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
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
③徘徊于斗牛之间。
④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⑤寄蜉蝣于天地。
⑥托遗响于悲风。
⑦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⑧相与枕藉乎舟中。
2、宾语前置:
①何为其然也?
②而今安在哉?
③而又何羡乎?
3、被动句: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4、定语后置:
&&&&&&&&&&
①凌万顷之茫然。
&&&&&&&&&&
②客有吹洞箫者。
悦目、会心、畅神和超越──苏轼《赤壁赋》自然美审美心理过程管窥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日:“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沂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知之。其声鸣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日:“何为其然也?”客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苏轼《赤壁赋》
  自然美是现实美中最易为一般人所感知、最易打动人的一种美的形态,这是因为自然美
主要是以它的感性特征直接引起人们的美感。无论是千里冰封的北国雪原,婆娑起舞的南岛椰林,还是清澈明净的高原湖泊,雄奇险幽的名山深谷,都无不以它独具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人们不远千里地前去领略它的风姿,获得美的享受。
  不过就一般人──尤其是现代人而言,大部分人对自然美的审美观照仅止于“游山玩
水”而已。自然美的优势首先在于其形式美诸要素能先声夺人地使人“感动”,当人们一旦面对一片或奇谲、或壮阔、或秀丽、或朦胧、或明净的美景时,视听感官会受到审美对象形式感“第一波”的强烈冲击:“眼睛一看到形状,耳朵一听到声音,就立刻认识到美、秀雅与和谐”⑴。从而迅速被征服,获得感官的满足与喜悦。也许正是由于这个缘故,人们才往往容易满足于此。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才会在面对大海、登临绝顶时在潜意识里进入更深层次的心理活动,获得更深的感悟。至于能够在山水美中达到“物我两忘”、“陶醉”状态的恐怕就更屈指可数了。因为那需要有良好的审美心境,需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需要时间,需要驻足,需要排拒各种功利杂念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固然,以直觉为特征的美感形态,也能使我们获得身心愉快,使精神得到放松,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志。但它毕竟还不是对自然美的最高审美境界。我们说自然美对人有陶冶情操的作用,完善人格的作用,这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追求。在实践中,具体到某一个人而言,能够达到何种高度,却因主客体的种种差异而不同。而苏轼的《赤壁赋》正好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杰出的范例。
  愈是优秀的作品,给人们提供的解读空间愈是广阔。像《赤壁赋》这样的脍炙人口的名
篇,对其题旨的探求不能说已经到了终点。而且,出现见仁见智的看法也完全不奇怪。但我认为,从作品本文出发,从艺术本体出发,应当是接近作品的第一步。跳越这一步,我们很可能得出同作品原初题旨相去甚远的结论,我们离作家和作品就远了!苏轼被贬黄州,处于逆境,他的思想矛盾、内心冲突不可能不在作品中反映出来。但有不少论者不是首先从作品本身出发,而是从作品写作的大背景(“乌台诗案”)、作者当时的心情出发,依据文中的答问,把这篇作品定为“借题发挥”、“借古讽今”之作,这种过分的“观念形态”化的观点,不但同作品本身实际不符,且容易导致一种误读:似乎本文是为了抒发胸中种种郁闷或解脱而刻意为之的,而不是从作者胸臆中自然流淌出来的。至于个别论者详细考证列举文中提到人、事、物有何暗指,有何隐喻,有何象征,有何微言大义,不但前后自相矛盾,难圆其说,且已去作品本文及题旨甚远矣!
  我认为首先应当把《赤壁赋》作为一个艺术品来解读,在我看来,《赤壁赋》是一篇以赋的形式创作的优秀的记游散文,是作者直观自然美的心理过程的生动写照,也是作者在直观自然美过程中直接显示其心灵过程的生动写照。当然这决不是说这是一篇完全纪实的游记散文(尽管文章一开始就标明了具体的时间地点)。它是作者在多次游览赤壁江面之后所获得的强烈审美感受的一次高度浓缩和典型化。我们相信,《赤壁赋》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关于时间、空间的形而上的思考,关于宇宙本体意义的思考,对于生命意义的体悟以及那种旷达的胸怀和人生态度,既不是关起门来“内省”的结果,也不是在一次畅游长江赤壁之后所能完成的。如果说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高尔基)的话,那么,这种经验和暗示也决不止是一次。据记载,苏轼因“乌台诗案”于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贬往黄州,自这年起至元丰五年的三年间,游赤壁有案可稽者凡七次⑵。有些学者认为这反映了苏轼逃避现实,寄情山水的消极人生态度。而我恰恰认为正是蓄天地之灵气、化万物之精魂,潮涨潮落、涌动不息的大自然一次又一次暗示给作者以生命的真谛,给了他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培育了他旷达的胸怀和高远的情志。他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同宇宙的对话中完成这种伟大而艰难的超越的。《赤壁赋》不过是这种审美经验的一个杰出的物化形态罢了,这应当是我们解读《赤壁赋》的中国。
  “艺术作品是作者审美体验的物态化,是保存作家审美体验的精神化石,也是我们借以分析考察作者审美体验的美学标本。因为,凡是优秀文艺作品的审美信息,都与其审美主体(作者)的审美体验具有一种微妙的同构对应关系,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再度体验’去‘还原’作家的原初体验过程(感物、起兴、神思、灵感,最后体验的结果产生审美意象),解剖作家心理奥秘”⑶。那么,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去探寻他的心路历程吧。
  总体上讲,《赤壁赋》所表现的对自然美的审美体验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审美初感阶段,神与物游的会心阶段,畅神与超越阶段。
  在审美初感阶段,作者面对的是一幅如诗如画的月夜秋江美景。他用极其精练的犹如水墨画般的笔调描绘了这一迷人的景色: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漾漾的微波,一轮明月从东山冉冉升起,月光下的薄雾如轻纱般笼罩在江面上,水天一色,浩浩渺渺,茫无际涯。作者所感受到的大自然美的第一印象便弥漫着和谐、柔丽的色彩。在这里,客体的一切形式要素带给主体的是视、听、触(金风送爽)觉的全面的愉悦,并使主体迅速进入一种强烈的感情活动。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于是便情不自禁地“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并进而“扣舷而歌之”。这种最初的审美愉快顷刻间使作者忘却了人间的一切烦恼、个人的不幸遭遇,进入了一种飘飘欲仙的陶醉状态,“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作者忘情地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获得了一种情与物初步相契的类似于超越的审美体验。
  应当指出的是,作者在这一阶段的审美愉快,主要还是停留在悦耳悦目的感官层次,所以我们说它是审美初感阶段。
  接下来的一小段,从写作角度讲,是审美体验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重要过渡。正当作者“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的时候,出现了“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这箫声“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多数人认为,作者感情脉络由喜转悲,是从箫声出现开始的。我觉得似可商榷。既然是“依歌而和之”,不可能以悲调和乐音,其实是歌的基调本身带有浓重的悲怆意味,善奏悲调的洞箫只不过强化了这种情绪,赋予这种情绪以更强烈鲜明的音乐形象而已!歌声和箫声都是当时作者心灵状态的直接显现。并且,由于移情作用,在审美主体和客体(大自然美景)之间产生了共感共振现象,原先优美的景色被涂上了一层淡淡的悲哀色彩,以至于箫声竞能感动潜蛟嫠妇!作者的心灵和着自然的节奏,共同奏响了一支哀婉、凄切的乐曲。
  作者的思想感情何以会有此转变?它是一种突如其来的转变吗?不,它是作者在对自然美审美观照进入第二阶段时自然发生的变化。而这一变化的心理过程在接下来的一段中通过“客曰”的大段描写和叙述已清楚地告诉我们了。因此我们不妨认为,从写作角度讲,第二段是“果”,第三段是“因”,是先果后因的写法。
  正如许多论者所指出的,《赤壁赋》中的主客实为一人,是一种自问自答,都是作者内心的剖白。但这一方式的运用,我认为不仅仅是为了行文的生动,更不是纯粹的为发议论而发议论,而是真实地记录了审美心理活动的过程。《赤壁赋》所表现出的对自然美审美所达到的最高层次,是作者在审美活动中由感情和理解参与,对宇宙人生不断穷究追问的结果,主客问答则是这种穷究追问的生动表现。同时,这种追问也可以说是由审美主体同宇宙本体的直接对话中完成的。“中国美学的‘兴’的感物起情,与移情说主体将生命灌注对象而情感化有某种相似之处;审美移情的主体生活在对象里,大有‘隋往似赠,兴来如答’的味道”⑷。这种特点表现在对自然美审美过程中,尤其鲜明。当主体情感被激发到一定程度时,他所面对的不再是一个无生命的自然,而是一个人化的自然,勃勃有生气的自然。“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主客体之间的“心灵”交流由此可见。对于《赤壁赋》中的主客问答,似亦应从这一角度去理解。
  在审美激情的推动下,作者的审美活动进入了第二阶段──神与物游的会兴阶段。这时主体的精神世界已突破了眼前实在物象的“视窗”,进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领域,在时间上悠游至过去、现在和未来,在空间上窥四荒八极,“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张开想像的翅膀,借助情感的强大动力,他“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当然,首先是从眼前开始的。经过二次接近联想,从眼前的赤壁,联想到三国赤壁,又从三国赤壁联想到历史上有名的赤壁大战,再联想到“固一世之雄”的曹孟德及其建立的功绩,可谓浮想联翩,意象纷呈。但是这种审美想像受制于主体审美心理结构模式,后者为前者确定了方向。因之,作者并没有向无边的时空作无限制的神游,当他的“神”终于从遥远的古代回到眼前的现实和执著的自身时,他的审美活动便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审美探求层次。在这一层次上,主体追求的不再是初级形态的感性愉悦,而是一种心思意向的满足。其特点是,“由主体到对象、深刻地挖掘隐含在形象内部的新颖独特的意蕴内容,用这些意蕴内容来满足主体心灵的渴求、企盼、预见、推测”⑸,获得一种“心意”层次上的审美愉快。作者把曹操的业绩同自身的现实状况相比较、体察、辨析,从而寻找出某种相似的对应关系,进而萌发美感共鸣:无论是建立过伟业的曹操还是报国无门的自我,同永恒的宇宙相比,都是渺小的。不过曹操是“伟大”的渺小,而自己至今尚说不上建功立业,只是沧海之一粟,更加微不足道了。“人生短促,天地永存”,这是苏轼在审美探求这一阶段的初步感悟。而这一人生感悟,对于一个极有理想与抱负而不得施展反遭贬斥软禁的人来说,只能加深其内心的焦渴:“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对于一个已经四十四岁的人来说,时间是多么宝贵,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摆脱这种困境,“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写出了在有所悟得之后的惆怅。他是多么想使自己同大自然融为一体,使人生永驻,岁月常在,甚至获得永恒:“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然而,“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这是理想与现实之冲突的悲哀,是主客观矛盾的惆怅,是“心”与“物”尚不能完全相契的苦闷,于是便有了第二小段的悲歌。
  值得注意的是,这还不是苏轼的终极审美体验,不是审美探求的最终结果,而只是一个
阶段而已。在这一阶段,生命主体与自然客体处于一种若即若离状态,一方面,是接近的,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人是自然、宇宙中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是间离的,主体生命形式与对象形式尚存在某种不契合、不一致,这是“悲”产生的原因。然而,在审美探求中,正是这种“不一致”,成为推动审美活动向更高阶段深化的强大动力。“探求所诱发的是求异效应。即主体以自身的经验为参照数,推己及物,去挖掘审美对象深层的那种还不十分了解的意蕴内容。正是后者,成为美感运动中审美经验阶段向审美创造阶段转化的重要环节”⑹。
  在审美探求内驱力的推动下,作者的审美活动进入了第三阶段──畅神与超越阶段。
“作为悦神的审美经验,在西方经常是与对上帝的皈依感相联系的;在中国则常常是在欣赏大自然的广阔的场景上时,感到自己和自然和整个宇宙合二为一,似乎达到某种超道德的本体高度”⑺。由于作者并没有满足和停止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和追问,他需要获得更高层次的再创造的审美愉悦,而这只有对客体凝神观照,进行深层体验才能获得。过去不少论者都把“苏子日”这一段看成是单纯的抽象议论,这正是没有从文本意义上去理解的原因。在我看来,这一小节正是作者深层审美体验的结果,是一种形象思维的心理过程。在审美活动中,任何认识和理解都离不开具体的感性形象。“我们总是不假思索地让自己的感知、想像和情感循着对象的指引和规范,自由地和谐地活动起来,而在最终获得的审美愉快中,蕴涵着对于对象所具有的社会理性内容的认识”⑻。这正是审美认识活动和科学认识活动的区别。故而这一段开头仍然离不开眼前的客观对象:“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正是在对水与月──大自然、宇宙本体的观照、深刻体验过程中,作者从有限的具体形象中捕捉到了生活的本质的无限。“真正的精神潜沉(深层体验)敢于打碎它的现实性,以便在破碎的现实中重建精神的完整。能够这样携带着向将来开放的视野和不可重复的过去而前进。这正是我们称之为体验的本质”(德·伽达默尔)⑼。作者把自己的审美体验推向了极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其实我与万物一样,也都是永恒的。既然如此,“长江之无穷”也就不值得羡慕了,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悲哀!至此,主客体之间的对峙和疏远完全消失,实现了真正的彻底的心物相契,达到了一种物我两忘,身与物化的境界,亦即畅神的境界,也是实现个体生命自由的境界。在这种状况下,主体不再感到渺小、感到压抑,他甚至在对象身上直观到主体自身的力量和本质,在客体上注入了自己的人格和生命──“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是一种对生命本真意义的顿悟,也正是在这种顿悟中,主体完成了伟大的超越。“它不追求超越时空的存在,而追求就在时间之中达到超越和不朽。它也不离开现实的空间,而就在以大自然为永恒标志的感性空间中达到超越和不朽”⑽。质言之,这种超越的结果和形式也就是人与自然、与宇宙的“天人合一”。“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苏轼),主体由是获得高度的精神上的大自由、大解脱和大超越,达到一种感悟宇宙、人生真谛的“至乐”之境。故而“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这是何等惬意!何等平静!这是大彻大悟之后的真正的极致状态的内心平静,“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故而能“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评论者多认为《赤壁赋》的感情线索是乐──悲──乐。我想指出的是,审美初感阶段的“乐”和最高阶段的“乐”有质的不同。由乐到悲再到乐,不是一个“圆周运动”,而是层次逐次上升的审美心理运动。第一阶段的乐是一种审美初感的愉悦,偏重于感官的愉悦,也是作者暂时忘忧,主观上力图避开内心烦扰而获得的暂时的陶醉;而在最后阶段的乐,是一种畅神之乐,是对生命真谛、宇宙真谛大彻大悟之后的至乐,是一种勇于直面现实而经过深刻体悟之后的乐。无可置疑的是,这后一种审美体验远比前一种更稳定,更持久,更深刻,因而它是一种指向未来及永恒的超现实的审美体验,无疑地,这也是一种真正意义上能够升华人格、完善人性的审美感受。
  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谪黄州,是他人生征途上所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打击。处于逆境之中的苏轼之所以能够及时调适心境,完成艰苦而难能的超越,以一种旷达的乐观的态度
对待自己的处境,以积极的人世的态度继续自己的人生追求,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不知疲惫地跋涉前进,始终保持自己的高尚人格,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他所受的儒、释、道哲学的影响,有他经世济时的政治抱负的支撑,也有他个人独特的修身养性的方法,但更主要的是同他的生活实践密切相关。其中也包括对自然美的审美活动在内。正是天地之浩然正气,山水之勃勃生气,培育了他开阔的胸襟、高尚的情操,给了他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使他在此后人生路上,虽多次升沉、迭遭坎坷而仍能不改其志,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赤壁赋》正是作者对自然美进行深层次体验的一个艺术结晶,也是自然美熏陶提升作者人格的最直观最生动的写照。它虽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但我们似不应把它看作一篇纪实性的游记,而应看成是一篇依据作者多次对自然美审美体验创作的具有巨大概括力的优秀艺术品。其中所描写的景物,并非是客观对象的简单再现,而是经过作家提炼加工改造而形成的具有独创性的审美意象。当他把这种审美意象用完美的艺术形式传达出来,就成了具有独特审美体验的艺术品。毫无疑问,作为一件优秀的艺术品,当我们循着作家的笔触去“再度体验”时,获得的就不仅仅是对作家心灵过程的了解,同时也受到了一次灵魂的涤荡和洗礼。
────────
  ⑴ [英]夏夫兹博里:《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P95
  ⑵ 饶学刚:《前后〈赤壁赋〉游踪考》《东坡文论丛第四辑》 四川: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
  ⑶⑷⑼ 胡经之:《文艺美学》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P64、P83、P68
  ⑸⑹ 皮朝纲等:《审美心理学导引》 成都: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出版社1988年P96
  ⑺⑽ 李泽厚:《李泽厚哲学美学文选》 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P410
  ⑻ 刘叔成等:《美学基本原理》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P316
    ──选自《名作欣赏》 2003年第02版  
《赤壁赋》译文详解
第一自然段:
壬(r&n)戌&(xū)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
重点:之,结构助词,的;望:农历十五;泛舟,划船;于,介词,在;之,结构助词,的。
译文: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和朋友们在赤壁的下面划船游览。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重点:徐,缓缓地;来,吹来;兴,起;酒,酒杯;属,通“嘱”,劝酒;之,结构助词,的。
译文:清凉的风缓缓吹来,江面波浪平静。我端起酒杯劝朋友们喝酒,朗诵“明月”的诗歌,高唱“窈窕”的篇章。
少(shǎo)&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dǒu&)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重点:少焉,一会儿;于,介词,从;之,结构助词,的;徘徊,逗留不前;于,介词,在;斗牛,星宿名,斗宿和牛宿;白露,白茫茫的水汽;横,笼罩;水光,江水的波光;接,同/和……连在一起/连成一片。
译文: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逗留不前。白茫茫的水气笼罩江面,江水的波光同天空连成一片。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p&ng)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重点:纵,听任,任凭;一苇,指小船;如,往;之,动词,到……去;所如,所字结构,名词性短语,所前往的地方;之所如,宾语前置;凌,越过;万顷,形容江面广阔;之,定语后置的标志;茫然,旷远的样子;浩浩,浩浩荡荡;乎,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如,好像;冯,通“凭”,凭借,依靠;虚,天空;冯虚,凌空;御,驾驭,乘;而,连词,表示转折;其,代词,指小船;飘飘,轻飘飘;遗世独立,脱离人间,超然独立;羽化,人死后能长出羽翼,飞升成仙;而,连词,表承接;登仙,登临仙境。
译文:(我们)任凭小船自由漂荡,越过茫茫无边的江面。浩浩荡荡的样子,(小船)好像凌空乘风而行,然而不知道(小船)要飞向何方;轻飘飘的样子,(我们)好像脱离人间,超然独立,羽化成仙且登临仙境。
第二自然段: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xi&n]而歌之。歌曰:“桂棹(zh&o)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重点:于是,在这个时候;而,表并列;歌,名词作动词,唱歌;之,音节助词;歌,歌词;桂,名词做动词,用桂木制作;桂棹,用桂木制作的船桨;兮,语气词,无实意,啊;兰,名词做动词,用兰木制作;桂、兰都是香木,表示高洁;击,划开;空明,明月映照的江水;溯,逆流而行;流光,水波上流动的月光;
译文:这时,酒喝得十分欢畅,我敲着船边唱起歌来,歌词说:“桂木做的棹啊兰木做的桨,划开清澈澄明的江水,(小船)迎着江面上流动的月光逆流而行。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h&)之。
重点:渺渺,悠远的样子;兮,语气词,无实意;予怀,我的思念;美人,美好的理想;倚,按照;倚歌,按照歌曲的声调节拍;而,表示修饰;和,同声相应,附和;之,代词,歌声。
译文:多么悠远啊,我的思念,(我)盼望着‘美人’啊,在天边遥远的地方。”朋友中有位吹洞箫的人,按照歌曲的节拍为歌声伴奏。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niǎo],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l&)妇。 
重点:其,代词,那;然,拟声词词尾,表状态;如,像;袅袅,形容声音悠长婉转;缕,极细的丝线,形容余音细弱且经久不断;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幽壑,深谷;泣,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哭泣;嫠妇,寡妇;之,结构助词,的。
译文:那洞箫声呜呜咽咽的,像哀怨,像眷念,像哭泣,像倾诉;吹完后,余音悠长婉转,像细长的丝线延绵不断。使潜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使孤船上的寡妇哭泣。
第三自然段:
苏子愀(qiǎo)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
重点:愀(qiǎo)然,忧愁的样子;正,形容词作动词,整理;危,形容词做动词,端正;而,连词,表承接;其,代之箫声;然,代词,这样悲凉;何为,为何,为什么。(为何其然也?)
译文: 我听得忧愁起来,整理好衣服,端正地坐着,问那位朋友说:“为什么箫声这样悲凉呢?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li&o),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重点:此非,这不是;乎,语气词,表反问,吗;西/东,名作状,朝西/向东;缪,通“缭”,盘绕;乎,形容词词尾,……的样子;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困,形容词做动词,打败;于,表被动,被。
译文:朋友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操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互相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不是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地方吗?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zh&)舻(l&)千里,旌(jīng)旗蔽空,酾(shī)酒临江,横槊(shu&)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
重点:其,代指曹操;破,攻破,占领;下,名词做动词,攻下;而,连词,表修饰;东,名词做动词,向东前进;舳,船尾;舻,船头;酾,斟酒;横槊,横握长矛。固,本来;而,连词,表转折,然而;安,哪里;哉,语气词,表示反问,呢。
译文:当曹操占领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进的时候,战船连接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他面对长江饮酒,横握长矛吟诗,本来是盖世的英雄,然而,如今在哪里呢?
况吾与子渔樵(qi&o)于江渚(zhǔ)之上(状语后置),侣鱼虾而友麋(m&)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p&o)樽以相属(zhǔ)。
重点:渔樵:名词做动词,打渔砍柴;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匏樽,用匏做的酒器;以,连词,表目的,来。
译文:何况我和您在江中小洲上捕鱼打柴,以鱼虾为伴侣,以麋鹿为朋友,驾着一片叶子似的小船,拿着简陋的酒杯互相劝酒。
寄蜉(f&)蝣(y&u)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s&)。哀吾生之须臾(y&),羡长江之无穷。
译文:寄托如蜉蝣一样短暂的生命与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里的一粒谷子。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
挟(xi&)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状语后置)”
重点:挟,通“携”;以,连词,表目的,一起;抱,陪伴/陪同;而,连词,表修饰;
译文:携同神仙一起遨游,和明月一起永远存在。知道这种想法是不可能很快得到的,于是在悲凉的秋风中留下洞箫的余音中寄托哀思。
第四自然段:&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zhǎng)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z&ng)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译文:我对客人说:“您了解那江水和月亮吗?江水总是象这样不断地流去,但始终没有消失。月亮有时圆有时缺,但最终没有消损和增长。原来,如果从那变化的一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万事万物,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曾保持过原状。从那不变的一面看,那么事物和我们都是无穷无尽的,还羡慕什么呢?再说,天地之间,事物都各自有其主宰,如果不是我所有的东西,虽然是一丝一毫也不能取用。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它就成为声音,眼睛看到它就成为颜色;取用它们没有人禁止,享用它们不会竭尽。这是大自然的无穷的宝藏,我和您可以共同享用的。
第五自然段:
 客喜而笑,洗盏(zhǎn)更(gēng)酌&(zhu&)。肴(y&o)核既尽,杯盘狼藉(j&)。相与枕藉(ji&)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译文:客人高兴地笑了,于是洗了酒杯,重新斟酒再喝。菜肴和果品都吃完了,空杯、空盘杂乱地放着。我和客人们互相靠着在船中睡着了,不知不觉东方已经发白。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前赤壁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