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的竞品PC端竞品分析报告,如何评价?

如何评价 iPad Pro?
苹果公司于 2015 年 9 月 9 日 发布的 iPad Pro 第一代。
按投票排序
217 个回答
德累斯顿apple store半小时瞎涂,德累斯顿apple store半小时瞎涂,因为只有原生笔记,个人体验这笔……对于前期起稿几乎就是神器,延迟和准确都非常给力,唯一问题就是没有悬停定位和快捷键。补充最近的两张草稿至于和surface比较,我想说,surface怎么着都能当个电脑使,iPad pro当板子用,打死也替代不了电脑,根本就是俩东西,没啥可比性,对于办公讲ipad被吊打得简直欲仙欲死,讲画画,surface 系列4代的笔确实也不错,但是windows上的桌面软件真的,一半的界面显示任务栏菜单啥的,各种小按钮,和ipp把整个设备当个画板用那感觉完全不同,procreate作为神一级的软件简直就是良心,说到底,桌面和触摸相融合还不是这一两年能做得完美的事,所以ipad就是作为电脑的补充,专心做好电脑做不到的部分,最佳化创作体验,surface是在板子和电脑之间妥协,牺牲一部分体验来实现单设备解决方案,这两者的路子完全相反,所以不要拿来比了,也不要说什么给ipp装mac os了……
我是wacom新帝13寸用户买成4000多当时,动画广告,动画节目制作的自由职业,目测wacom可能会受到冲击,按之前来说新帝的优点是1.我习惯windows平台,新帝很好的支持它2.能使用各种软件,有时候代替鼠标,ae flash ps等3.可以当一个扩展屏幕,做ae的同学应该了解扩展屏幕的重要性,新帝我全拿来摆那些插件时间轴什么的窗口,显示器只放画面和参考图。4.新帝画起来有摩擦力的感觉,之前用过笔画pad滑滑的不知道pro的体验了。5.新帝给你正式开始工作的感觉6.可以立起来,这样同一个坐姿可以看两个屏幕7.笔比较粗比较好握适合画画的感觉8.立起来后背后有两箱空间可以乘坐两只猫缺点:1.不好携带占位置,曾经边旅行边工作,好重,线安好后一大堆,在酒店大厅像地下黑客一样,草根科技感。缺点:1.不好携带占位置,曾经边旅行边工作,好重,线安好后一大堆,在酒店大厅像地下黑客一样,草根科技感。2.只能画画3.没有触屏功能暂时想到这么多,假如padpro能有我认为新帝有的那些优点,又弥补了缺点,我觉得。。我会入手的
这是未来普及型个人电脑的发展方向。
但是很明显,它不并不是第一家,微软在这个方向上已经走过了三代Surface Pro和Surface硬件以及两代半操作系统(Window 8,Window8.1,Windows10)不过苹果最牛的地方就在于,它也许不是第一个起步的,但是当他起步的时候,体验一定是做得数一数二好的。
果不其然,iPad Pro发布。
不过对比微软阵营的Surface系列,不难看出它们思路的差别。微软选择的是X86-64架构搭载完整无阉割的桌面系统Windows系列,而iPad Pro选择的是ARM架构搭载以手机触控起步的移动端iOS系统。先对比硬件方面。先说核心:一个是Core i系列和Atom系列,一个是Apple A系列。论性能,A系列肯定跟Core i5 i7等中高端款性能有不少差距,但优势就在于功耗、发热方面要远好于Core i 系列,可以做到无风扇结构。不过在生产力方面,我们首先考虑的还是性能。再说键盘:说句实话,跟微软没什么不同,说是优化了按键结构,但是想到12寸MacBook那键盘按钮般的渣手感,就对这款自带键盘不抱什么太大希望,不过还是要看出来之后能不能带来些惊喜。相比下来,Surface Pro的TypeCover就实在的多,虽然手感好不到哪里去,但好歹还是个键盘的手感。最后说说触控笔:这次Apple在触控笔上下了大功夫,虽然不知道压感级别,但是看发布会,不仅可以识别压感,还可以识别笔的倾斜角度。而微软的话,从2代Wacom的1024级压感降低到N-trig的256级压感,数字上是有缩水,不过实际使用起来对绝大多数用户其实没有什么区别,专业用户,应该连1024级压感的都不感兴趣吧……?刚刚看到Engadget说iPad Pro用笔时没有防误触,不修正简直是灾难啊。再说说软件层面。操作系统:一个是基于ARM架构的iOS,一个是基于X86-64架构的Windows。两者各有千秋,不过目前来看,Windows才是真正的生产力操作系统,而iOS嘛,从目前的角度来说,还真不能算生产力操作系统。一个从功能和性能来说,iOS还远不及Windows,目前连最基础的统一的文件管理器都没有。而且就目前而言,可以说iOS平台几乎没有生产力软件,且不说各大所谓生产力软件的移动版都是阉割版,而且连一个统一的字体库都没有,无法同屏三软件及以上多任务,且后台还是墓碑机制,谈生产力简直寸步难行。但是Windows就没有这样的忧虑,一个是能运行所有桌面级生产力软件,而且在Core i系列和Windows强大的性能下,许多生产力软件发挥作用是可以投入实际应用的。不过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绝大多数Win平台下的生产力软件并未对触控做出优化(此前Adobe说要出为Surface等设备专门优化的Photoshop版本),大家使用Surface很大程度上是还是使用笔记本和台式机的键盘鼠标老思路,这也是目前Windows平台遇到的一个发展瓶颈,Windows平台设备太多,又没有一个统一的触摸屏优化标准,第三方软件没有动力为其做专门的优化。反观iOS平台,从一开始便是触摸逻辑的操作系统,在这个基础上发展,操作逻辑将更适合未来触摸向的发展。生产力软件:iOS在这方面简直惨不忍睹。就说文字处理软件,无论是Office for iOS或者iWork for iOS,且不说功能阉割,最让我个人无法忍受的就是没有字体库,那几个字体真心没什么用,做一个简单的文字录入还是可以,但是排版的话……还是算了吧……备忘录也可以做文字录入……再说图片后期,且不说PS touch跟PS CC 2015差的有多远,就说iPad上,据我自己目前了解到的,仅有Lightroom Mobile可以绕个弯子通过Creative Could才可以处理RAW文件。还有视频后期方面……除了iMovie以及类似的这种玩玩就好软件,并没有什么生产力软件,要玩剪辑,你好歹给个Final Cut Pro吧,而且声音后期,视频调色,视频特效都是空白,而且……128GB……能放得下多少素材,还不说渲染文件等问题了。而Windows这边,一句话,工业级生产力软件都有(当然,如FCP,Logic Pro,Aperture等品苹果自产独占产品除外),这一点目前就压倒性战胜了iOS。说白了未来iPad Pro到底能走到哪一步,不是苹果说了算,得看有多少第三方生产力软件商给它开发全功能生产力应用。(P.S:这么重要的生产力发布会,iWork套件跑哪去了,就拉出来个Garage Band和iMoive这种业余软件来凑数么……)最后说说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看着上面说的,有些朋友可能会想,你这不是软粉捧Surface么?并没有啊……!
但就目前而言,我个人看法是,如果真是买这个大小的生产力工具,选Surface系列就对了,作为生产力工具,我并不看好这一代iPad Pro。毕竟Surface系列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现阶段已经比较成熟,借助Windows这个平台以及平台上各种专业软件,在各个生产力应用方面能发挥不错的性能。非要说iPad Pro目前适合哪些人?第一肯定是有钱人啊!没钱你玩泥巴啊?!第二个可能对一些想尝鲜的设计师或者绘画相关方向的朋友拿来试水,看看能不能代替Wacom之流(我想这一代必定是不能的)。第三类可能时那些有意购买12寸MacBook的需要便携办公的文字工作者,其实只是简单的记录,这两者差不多,如果撇开键盘不谈,我个人还是更倾向于12寸MacBook。
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个人认为,这一代的iPad Pro带来的最大的变革,就是个人电脑的发展方向.微软和苹果都选对了,未来个人电脑将朝着轻薄、便携的方向发展,而且传统键鼠交互在未来很可能很大程度上被触控和手写笔交互替代(当然,在文字录入和FPS游戏等方面,可能暂时还是无法替代)。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iPad Pro将可以运行为iOS开发的各种生产力软件,而iOS的功能也日渐趋近于OS X,然后说不定哪一天,苹果就没有MacBook系列了,只剩下便携优先的iPad Pro与性能优先的Mac Pro,而iPad Pro应用方向也将逐渐专业化,留下可外接设备的iPhone系列处理日常应用场景。
微软在科技领域每次都能最早看到未来发展方向并付诸实践,但并非每次都能把握住机会,无论是平板电脑,智能手机还是扁平化设计,微软都并非做得最出色,不过还是希望在最新的AR技术(HoloLens)以及未来移动设备的发展方向上,微软不要掉链子。生产力平板,未来个人电脑发展上,微软这种某些方面的牙膏厂,有一个像苹果这样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对市场,对消费者都是一件大好事。
最后,我希望在未来几年,Surface Pro和iPad Pro能带给我们更多惊喜!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
发布会看下来,觉得wacom或成最大输家。10月5日补充一下,以上只是一句戏谑的总结,戏仿常见的IT界新闻标题的。不过我的想法也认真。官方消息,iPad杀手级绘画应用Procreate 将在年底的更新中加入8k*8k画布支持。(现在是4k)那些说用iPad画不来商图的我真的很怀疑您的功力……真的……利益相关:像自我介绍说的一样,Jony Ive 脑残粉。加一个:Procreate 重度+死忠用户要骂我或反对随意吧,反正这是小可在知乎获赞最多的回答(在这个问题下排名不高了但是无所谓)——————————这次 iPad pro 着重强调了绘画和设计方面,先说说绘画。12.9寸的屏幕大小跟A4纸差不多大,这是一个很舒服的尺寸。注意一下使用场景,iPad 放在桌子上,apple pencil 拿起来,这已经是一个可以出正稿的姿态了。iPad之前,这样的数码绘画体验要找 wacom 的液晶数位屏 cintiq 系列。我们看一下目前最接近 iPad pro 的 cintiq 13hd,尺寸差不多,价格也要近千刀,分辨率,最重要的是,这家伙要插主机才能用。你就说说买哪个合算?就数位板而言,现在的 wacom 产品线分为低端和高端两个档次,其中最主要在于笔的差别。低端1024级压感,无倾斜笔势;高端2048级压感,有倾斜笔势。现在 apple pencil 有倾斜笔势,但压感级数还没有公布,我觉得能有512就不错了;不过压感级数其实也没那么重要,而且肯定也是做过优化的。早在 iPad 2 的时代,就有画师表示有了它连 cintiq 都很少用了,并且凭 iPad 2 的水平,加上一支十几块的电容笔已经可以撸商图了。现在的 procreate 这类顶级绘画app都支持4k画布,图层数也不再只有寒碜的三四个了,再加上 iPad pro 的机能和 apple pencil 的倾斜及压感,分分钟爽哭。iPad air 和 mini 其实更像是速写本,随时拿起来涂两笔,但是 pro 的架势一拉开,那就是生产力工具。ps. 以前觉得 procreate 和 sketchbook 这类 app 比较适合欧美画风以及游戏原画这种,不过最近出了个 medibang,直接面向日系漫画和插画画师……——————————发布会上还提到了 auto cad,尤其强调了性能。不过因为 acad 覆盖面太广,估计工业设计之类的可以用用,建筑什么的不太敢想,毕竟这一行是要靠敲命令来提高效率的。——————————看到这么多赞有点害怕2333 补充两点:手腕屏蔽这件事,看演示视频上似乎确实没有被 iPad pro 原生支持,只有一个镜头是手腕搁在平板上画的,那里应该是app自己的优化。不过可以期望之后的iOS也能对此有所响应。pencil 插在 iPad 上充电应该只是个应急措施,根据官网上的描述,「插15秒用半小时」。不过如果笔的包装里不给自己的充电线的话……就算打脸……
拿到iPad Pro的时候其实想做个测试,看自己是否能将其作为主要的办公工具。尝试使用了3天之后,现在iPad Pro已经成为了我的主要办公工具,使用的是128GB内存的版本,配合smart keyboard和apple pencil。这篇文章就是在iPad pro 上面用外接的Smart Keyboard打出来的。自己之前使用RMBP 13和15寸办公。自己作为产品高管,日常的使用任务主要包括- 阅读邮件,并且批复。- 微信/qq等沟通工具和团队保持沟通- 开会的时候使用iOS自带的note进行记录- 主要是察看各种Excel、PowerPoint、Word格式的报表- 使用一些内部外部的数据报表- 微博/新闻客户端等资讯需求- 日历,通讯录等日常办公需求基本上以上的任务iPad Pro都能够很好的满足。好处:- iPad Pro的功能有限(最多同屏显示两个应用),因此对于我来说起到了一个聚焦思维的作用。在笔记本上面可以同时做的事情太多了,有的时候难以focus精力在一件事情上面。在这种时候,iPad在有些编辑任务上的效率略差,相反给了自己一个思考的时间。- 由于之前长时间使用OSX+云端工具,几乎所有的文件和记录都通过云端的形式进行同步,这样切换到iPad之后很快就可以把所有文件同步过来。- 使用过一段时间的new Macbook,和新版的苹果超薄蓝牙键盘,对Smart Keyboard的键程手感都有所适应。打字的速度也很快,基本上可以达到每分钟100字以上,错误率也很低。(苹果的输入法做得越来越好了)不足- 操作编辑Office文件的时候仍然非常麻烦。不适合需要做很多方案/文档的用户。在自己动手要做一些excel的分析的时候,我会切换到办公室里面的RMBP。如果你的任务需要比较多的编辑而不只是阅读/意见反馈,那么不太适合iPad Pro- 键盘如果短时间内打字很多(比如说1000?),会觉得手指头比较痛。因此只适合短时间的打字时间。如果你需要长期打字工作,那么这也不适合。以上文字是用iPad Pro在10分钟内写出来的,整体来说效率还是不错的。PS: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了一些bug- 有一次触摸屏冻结住了,无法触摸操作。和电脑连接之后好了- 偶尔会遇到一些屏幕空间无法操作的问题。基本不影响正常使用。
沒人覺得這會是個看論文看PDF的利器嗎?A4紙大小的屏幕,713g的重量,豐富的軟件 ,有筆有鍵盤。surface pro3可能略重一點,Sony的e-ink閱讀器不能裝軟件。到手以后表示实在是太沉了……
看了目前为止的所有回答,说下我、作为一个画画/动画/视频的杂工的看法。此前曾动过买surface的想法,因为直接在屏上画画对设计师来说确实是很爽的事情,去客户那演示、现场画画草图交流也很方便。没买的原因:1,不是很喜欢 Windows 系统,虽然在用 OSX 之前用了10年左右的 Windows 了,但真是爱不起来。但这一点对我来说是可以克服的,我平时还是会用Windows下载和打打游戏。2,Windows 的桌面交互逻辑在平板上非常不方便,即便 Windows 8 开始对平板做了优化(也就是表面部分优化,即便到了 Windows 10 系统本身的设置部分和资源管理器什么的还是桌面交互那套),但大多数的生产力应用还是桌面的交互逻辑,我光是想想要用手去点桌面窗口里的按钮和元素就头大。所以我也非常理解为什么Apple没有在触屏设备上运行 OSX,非技术问题,而是桌面操作交互和触屏天生就不适合在一起,至少目前是。3,但如果我只是画画,不干别的,前面两点也还算是可以忍耐。但是网上搜了下 surface 的笔绘画体验,SP3 笔的256级压感就算再忍忍的话,沿着尺还能把直线画成楼梯就突破忍耐底线了。而二代虽然是 wacom 也有边缘漂移问题。这些问题知乎就能查到。但目前就以现场演示来看的效果,(为防止打脸,以下文字以我看到的现场演示为准)画出的线条粗细过渡柔和均匀,压感肯定是超过 SP3 的那支,SP3的那支只能叫笔,Apple Pencil可以称之为画笔。另外还有倾斜支持,这是 wacom 的影拓系列才支持的功能。综合这些硬件能力,价格99美金,SP3笔的双倍,对大众来说是贵了,但对设计师来说,值这个价。在 iPad Pro 之前的 iPad 就有出过各种笔周边,以及各种绘画 App,现在官方推出了更加专业的硬件,没有理由不会出现同样专业级别的应用。关于有很多回答贵的、傻子才会买的,应该要看到,iPad Pro 的定位应该是比较接近 Mac Pro 的,没有普通消费者会去买 Mac Pro ,购买人群都有其专业目的(不排除土豪买来纯显摆)、是可以产生出价值的。我相信知乎里有一定资历的插画师一幅画就够一个 iPad Pro 高配了。目前就这些,如果以后还有想到什么再补。新增内容分割线————————————————————————关于大家关心防误触问题,请看官方宣传片:的01:53,截图能说明一切了。能说明一切了。
不得不说,知乎上面的撕逼还是蛮严重的啊。。看了好多答案,我觉得很搞笑,都拿SP3和iPad pro比,从各自的短处去获得优越感,暂且不论SP出了有多长时间了,就光是他们俩各自的定位你们都没找好!吵架都吵不到点子上去你们真是的。。。这次发布会,给我的感觉就是有点平淡,唯一的亮点在于3d触控(然而iPad Pro里还没有,感谢的指正),然而这个技术之前微软就已经有了所以没有什么感觉,而这个iPad pro对我来说更是没有买买买的欲望。为什么?因为我用不到!客观评价下这个ipad,给我的感觉就是,细腻还有作画时会有很大的帮助,我觉得苹果的定位是很棒的,巧妙避开了SP定位的核心人群!巧妙避开了SP定位的核心人群!巧妙避开了SP定位的核心人群!苹果为艺术家们创造出了这个时代最好的平板(请软狗们淡定点,向下看,其实我是微软派来的卧底,汪汪~)咳咳,对,就是最好的,出色的色彩管理,细腻的屏幕,为作画而生的尺寸,笔还有各种APP,一定会给各位画师带来极好的体验~虽然我不是搞艺术的,可是我有基友是,他就很喜欢苹果系的东西,可是,不代表他不用windows,这两者又不是二选一的选项。可是!说真的,我已经想到如果ipad pro进入到办公人士手里他们有多鸡肋了。。。我们家里有一个mini2,我爸经常出差,以前就会带ThinkPad,现在想带个平板过去,每次回来就会吐槽,这个烂玩意儿真难用,就像个玩具一样,我要买个苏菲,为什么?因为ipad的定位从来就不在那些办公人士身上!这是她系统本身所带来的桎梏,还有办公软件的缺乏。就像苏菲在艺术创作的短板一样。那苏菲在办公上有什么优势呢?完整功能的office,完美的多屏体验(真的很棒,网页阅读的同步,还有文档的多终端编辑)不得不说,微软的苏菲p是办公方面的绝对大杀器!而且,它还是一个完整的电脑!总有Intel作为支持的强大运算能力,说什么A9X各种速度快,什么桌面级,你一个arm架构的跟人家X64比什么比,这不自己打脸么,再说了下一代苏菲马上出了,配上skylake架构的小钢炮我觉得分分钟要爆炸???(????ω????)?现在先说结论,就是虽然iPad pro和 surface pro都是超级平板,可是他们的定位不一样啊,苹果定位是那些专门的艺术家,即使定价贵人家愿意花这个钱,毕竟投入产出比放在这了,这更说明了小众产品的门槛高,范围小,普通用户买了之后也用不出什么花来。而Surface pro定位在办公人士,学生和其他一些工作的普通人身上,他们追求更高的性能,更高的性价比和能给他们带来足够的生产力。对于消费者的吸引力首要来自于对于消费者需求的满足。定位不同,为什么要强行比较呢?各取所需,理性购买才是王道定位不同,为什么要强行比较呢?各取所需,理性购买才是王道定位不同,为什么要强行比较呢?各取所需,理性购买才是王道真搞不懂你们地球人_(:3」∠)_-「分割线什么的,用电脑再说吧」!-再来说说我认为的苹果和微软的定位,苹果,我觉得是着眼于现在,每一代产品为用户提供最好的体验,总体感觉就是未来规划不明显,所有技术和创新一切为了用户,而且定位更小众更高端一些,就像一杯咖啡,不是所有人都能喝,但是味足回甘。而微软作为操作系统的老大哥,他所肩负的责任更多的是在为大众提供普适性体验和引导未来技术潮流。「三屏一云」,「十亿级的用户生态」。从微软的各种战略名称就能听的出来。微软有无数黑科技,它通过一点点的产品迭代来完成它最终的三屏一云的战略,它掌控了一部分科技潮流,很多人不会理解一些做法,可是,等到几年之后回头看的时候,大家就会发现微软的远见。微软应该是唯一一个能从移动端到桌面端再到家庭娱乐再到智能家居形成完整生态的公司了。你不得不去赞叹它的影响力,软件,硬件和服务,都有微软的影子。就像白开水,谁都能喝,没有缺点,也没有亮点,可大家就是离不开它。那么问题来了,微软到底想干哈?「实现十亿设备的目标,然后统治地球」??(*?????*)??以上
果黑政治正确实在没法忍,而且还是低级黑…提一个小点:当年乔布斯说「If you see a stylus, they blew it」,说的是 Windows Mobile 为首的,使用电压屏和塑料笔,强行将电脑的交互方式挤入 PDA 的做法。而乔布斯当年所推广的,正是现在所有个人移动设备均配备的以手指和电容屏为基础的交互方式。如果一定要将塑料笔、电容笔和类 Wacom 的各种压感笔相提并论,并认为这打了苹果的脸的话,只能说是十分幼稚的。压感笔一直是美术设计等方面专业人士的必要输入设备,与 Pro 这个词一起,理所应当。而苹果现在才推出压感笔,是在等软件能配上 Pro 这个词吧。
关于iPad Pro最关注的就是那支笔了。现在大家纠结的也就是防误触问题,到底只是软件层面的解决,还是有硬件层面/API的支持。先说说Wacom。以前拿iPad画画,但电容笔的精度和等于没有的防误触功能使得很难在iPad上画画——哪怕后来买了百多刀的Wacom Stylus(现在好像出第二代了?)也没用。(是超难用啊!!!号称的压感和Palm Rejection一点用都没有啊,软头笔根本就不精确啊,还有AAAA电池哪去买啊!!)自己现在涂鸦用的是Wacom Bamboo的板子。别人的Intuos也用过。Intuos2048级压感用的更爽一点,至少心里感觉是。Cintiq还没有用过,毕竟自己只是业余瞎涂而已,不靠这个混饭吃。Wacom板子用的都是无源电磁笔;当然之前提到的Wacom Stylus就是电容笔了。要电池是需要蓝牙配对,压感的数据也要通过蓝牙传输给支持的app。Bamboo作为一块板子,延迟、防误触等等都很好(延迟有但问题不大),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屏幕。不知是不是我水平问题,画线条的时候左手得不停地按cmd+Z——因为线条出现不了在我想要的地方,尤其是在画长线条的时候。Wacom的电容笔,延迟、精度、误触、压感全是问题,价格跟板子倒是差不多,超级坑爹。接下来说Apple Pencil。Apple Pencil,苹果宣传的几乎零延迟、像素级精度、支持压感、倾斜等等,应该所言不虚,能很好的满足要求。“iPad Pro knows whether you’re using your finger or Apple Pencil. When iPad Pro senses Apple Pencil, the subsystem scans its signal at an astounding 240 times per second, giving it twice the data points it normally collects with your finger.” 首先,这是普通的电容笔做不到的。以前并不能知道点在屏幕上的是一支电容笔还是一支手指还是手掌的一块肉,只能靠猜。现在要sense Apple Pencil,必然需要笔尖和屏幕的直接沟通,比如电磁笔技术。"iPad Pro knows whether you’re using your finger or Apple Pencil." 不管是什么技术,既然iPad Pro可以判断手指还是笔,它就可以以此来做到防误触,就像Wacom的一些支持触摸的板子一样,监测到笔接近后把触控关闭就行。但是,iPad Pro可以通过提供API来让app监测到笔后选择性关闭屏幕触控。这样,app监测到笔后可以选择完全关闭屏幕触控,或者保留一部分功能的触控(比如我召唤了一把尺子,尺子所覆盖的表面可以支持触控等等)。当然,也会出现app没利用该API导致Apple Pencil没有防误触功能。有关API,Krevnik在MacRumors回复道:The APIs allow you to check the touch type (direct = finger, stylus = pencil). This is kinda key for some situations like in Paper, where finger does one action, while the pencil does another. Failed palm rejection in this case might not get picked up by a gesture at all, ... ... Here you don't have to guess what is coming from the pencil, and the OS can reject large touch surfaces at the driver level that apps can only guess at.That said, it does have palm rejection at the OS level, .......如果大家相信的话,就不用担心了。当然初期可能许多第三方app没来得及更新,防误触功能可能会不完善。另外,官网介绍Apple Pencil的页面(),出现手的图手都是放在屏幕上的。为啥影片中给人感觉手必须要悬空?一来为了拍摄效果(比如那个大大的S曲线),二来好多艺术创作本身手是不应该碰纸的,比如书法、素描、水彩... 但后面几个片段可以清楚的看到手是rest在屏幕上的。还有压感。看影片中写“書”的时候力度单位gf的增长方式....至少有512级压感吧(猜的)。所以iPad Pro对于搞艺术的吸引力是很大的。Cintiq死贵死贵的屏幕分辨率还这么低。但Wacom不会被打败,毕竟产品线从低端到高端,从无屏、小屏到大屏基本都覆盖了。但是iPad Pro的出现可以让Wacom痛好一阵子了。当然Apple Pencil是不可能支持以前的iPad的~出来当然买买买了~哪怕只是画小黄本自娱自乐也是很爽的~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用户研究如何入门?
想做用研,又不知道从哪里开始,需要准备和学习些什么知识呢?面试中、工作中哪些技能和知识比较重要?
按投票排序
先了解用户研究的目的。在互联网领域内,用户研究主要应用于两个方面,一,对于新产品来说,用户研究一般用来明确用户需求点,帮助设计师选定产品的设计方向;二,对于已经发布的产品来说,用户研究一般用于发现产品问题,帮助设计师优化产品体验。在这方面,用户研究和交互设计紧密相连,所以你还需要了解一下交互设计的基本知识。然后了解用户研究的方法。用户研究有很多很多方法,一般从两个维度来区分,一个是定性到定量,比如用户访谈就是定性,而问卷调查就属于定量;前者重视用户行为背后的原因,后者通过数据证明用户的选择。另外一个维度是态度到行为,比如用户访谈就属于态度,而现场观察就属于行为,从字面上也可以理解,用户访谈是问用户觉得怎么样,现场观察是看用户实际怎么操作。其中每一种方法比如问卷设计,展开讲又会是一篇长长的文章,具体需要你自己学习了。最后是对研究结果的分析由于我刚刚从交互设计转入这个行业,分析这块也学非常粗浅。但同样一份报告,通过不同的分析方法可以得到很多不同的信息,比如通过交叉分析法,可以知道不同年龄段的用户的习惯,蛮好玩的。刚刚进入这个行业,一知半解,说得不对请指正。-----------------------------------------------------------------------第一次更新进入这个行业半年之后,体会非常深刻的一点是:——你要非常熟悉产品。如果你要做游戏的用户研究,那你就得熟悉游戏,如果你要做移动产品的用户研究,你要熟悉移动产品。熟悉产品才能深挖背后的原因,调研结果才能落到地上,才能给设计、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否则会飘到天上去。所以如果你对某一特定类别的产品感兴趣,多花点心思了解一下。既懂用研又熟悉产品的人才是企业亟需的,但这种人实在太少了,如果你能够做到这点,找工作不会是难事。-----------------------------------------------------------------------第二次更新工作了一段时间有了新的体会,和大家分享一下:不要被数据蒙蔽了。我们最近做过一个关于浏览器的调研,其中有一个问题是问用户觉得哪个浏览器界面更好看,结果出来的数据跟我们的预期差很远,选择IE的比例也蛮高的的。经过交叉分析发现,大部分用户选的是他正在用的浏览器,即,用户的选择受了熟悉程度的影响,但仍有部分用户没受此影响,比如猎豹、chrome,认为它们好看的比例远超过了实际在使用它们的比例。-----------------------------------------------------------------------.第三次更新这次更新给各位推荐一本书——《设计调研》:这本书系统介绍了用户研究相关内容,最后辅以案例分析加深理解,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实用,中国人写的,看起来流畅不费神。以下为读书笔记(部分表述方式有调整),旨在呈现用户研究的整个过程。一、选择研究方法在产品的不同的周期和设计阶段里,研究目的不尽相同,参考下面三图选择合适的方法。常用的研究方法如下:来源:百度泛用户体验来源:百度泛用户体验a.根据产品周期选择研究方法来源:来源:b.根据产品设计阶段选择研究方法二,制定调研计划以下为调研计划范例,调研目的是对一款成熟的App进行全面评估,加深对用户的理解,提升产品用户体验。该调研选择了可用性测试、专家走查和问卷调查三种调研方法。三,执行调研过程执行调研计划,对可能出现的意外灵活应变。四,输出调研结果展现方式1:图表展示:使用最广泛的展示方式。来源:来源:展现方式2:人物角色:丰富、生动的用户形象,使得设计师更容易理解用户。来源:来源:展现方式3:故事板:可作为研究成果展示,方便观众理解;也可在研究过程中使用,方便团队沟通。来源:来源:祝顺利~一起进步~
上面各位大神回答,综合起来基本就是标答了。笔者在BAT某家做用研做了3年时间,不长不短,索性就说几点个人感受:感受①:用研不是战斗在最一线的那批人,所以如果你是有冲劲的,直觉型的,爱尝试的,爱做主的,不用睡觉的人,你需要思考清楚。就像打Dota,有人打辅助,有人打Carry。用研在企业中打得更多就是辅助。如果产品碌碌无为,大概罪责会落到产品经理和工程师工作不力,而不会落到用研头上,因为他们是一线主力,扛责骂,背变现,而用研不是。相应的,用研工作也只适用于某些类型的人,爱研究,善沟通但控制欲不强,压力不大。上面有朋友说,第一个研究课题是设计师想要什么,其实第一个研究课题是:你自己想要什么?感受②:[用户研究] 与 [用户研究岗位] 不一样。前者是所有产品人都要做;后者则需要用专业的方法来做。在合作中其实偶尔会遇到类似的质疑:我聊了3-4个用户得出的结果,和你们聊15-16个用户结果基本一样,你们访谈那么多人有什么用?这句话说的对不对权且不论(还用说吗,当然是有问题的一句话),这里前者(聊3-4个)属于用研范畴,而后者(访谈15-16个)则属于用研岗位的范畴。看出这当中的区别了吧?作为职业的用研工作者,你要遵守研究的规则。对于初学者,个人真心觉得看论文(有条件首推看英文论文)比看书有用。如果你只有10个小时准备,建议只拿1小时过一遍书,然后去读论文。感受③:技法很重要,但顶多排到第三名。学习能力、消费精力和情商对用研的重要性,至少有2个的重要性一定大于技法。每一点里,挑一个highlight说。学习能力,主要是快速了解行业的能力。从知识类产品到金融类产品,从用户产品到商业产品,从常规调研到高层需求……“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十分需要的能力是了解业务核心诉求,是了解业务的模式,也在于了解业务部门的构架,并且,一切要“快”。举个例子,我的同事W老师,当时临时接任金融证券产品的用研支持工作,为了让自己快速与业内人士进行对话,她花3个礼拜业余时间考过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消费精力,主要指对世界的好奇和认识程度。简单的说,做访谈你要能与用户建立交流,无非就是3共,共情、共赢、共话题。访谈音乐产品,你不能只知道刘德华周杰伦,而不知道左小祖咒、后海大鲨鱼,否则你将失去非主流音乐爱好者这批乐迷的反馈信息;访谈图片爱好者,你不能没用过Nice/In/Instagram/Tumblr;访谈贴吧用户,你不能不知道EXO、TFboys、帝吧魔兽吧往事、“涨姿势”“火钳刘明”等等。情商……这个问题太难说了。除了定义的标准叙述之外,个人感觉情商在用研当中,最重要的体现是对人的洞察力。人其实很经常“抱着说真话的心,用各种真话,说了一个谎言”。之所以你能研究用户,从繁杂的信息里摘取出真知灼见,这点真的尤其重要。挂一漏万,欢迎点赞。言多必失,欢迎拍砖。
笔者心理学硕士,算是用户研究对口的专业了,对口的还有社会学、人类学、统计学、市场营销等等。目前在做产品实习。一般这个问题的理解方式都是自下而上,包括本题的问法,笔者试图自上而下的解释。不管是市场调研公司也好,互联网公司也好,只要是公司,老板就不会为没有意义的东西付钱。用户研究所应对的工作内容有两个:产品设计中的需求问题、交互设计中的可用性问题。先谈需求,需求是大难题,笔者肯定解决不了,只是从用户研究方法论来看,有两个难点:1、定性访谈。互联网产品都讲求深挖人性,而人性是问不出来的,心理学上叫做“社会赞许效应”,名称很土,就是说被访谈者总是喜欢把自己说的比事实情况好,心理的阴暗面,自然不会倾吐;更何况用户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佛洛依德老爷子说人的脑子里分为意识和潜意识,潜意识想要的,嘴说不出来;而且访谈的用户量太小,互联网的产品很大的优势就是成本低,而低就低在用户量大,一平均,几乎没有,但访谈的人数太少,内容参考的意义自然不大。所以,想从定性访谈里明白用户需求,非常考验用户研究者,这可不是看几本书就能行的。2、定量的问卷。问卷自然也有“社会赞许效应”,但更重要的是,用户为什么要给你动脑子认真填,不认真填的问卷,分析之后有没有意义。在这样的前提下,得到的结果是不是真的比拍脑门的感觉准,谁也不敢说。而且问卷虽说是定量了,但是也就是个人为的,据笔者的经验,在做决策的时候,一般问卷的结果也就是做个参考,如果哪个产品策划人员严格相信问卷的结果,只能说句:认真你就输了。更别提问卷还有个取样的准确性,一般也就是随便发发,高校做研究,是国家掏钱,企业做调研,是老板付费,如果没意义,老板宁可不花这个钱,虽说不花心理没底。所以,想搞定量,用户研究人员自己,恐怕都不是那么自信吧。想从用户研究里搞清楚需求,几乎是不可能的事,难度类似于:“你学心理学的,你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么?”,所以,只能做一个情况的调查,而调查不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功能和核心设计,所以在时间紧的情况下变的可有可无。再谈可用性,《用户体验要素》里曾经给用户体验下过这样的定义:产品的容易使用和避免犯错。这两个点都是落实在很细的层面,用户研究人员需要找用户来一点一点试,说实话这是很有意义的,所以什么眼动仪、观察室、录像分析都用上了,这需要实实在在一点一点摸索,可惜最后的结果还是不一定会影响到产品设计层面,因为用户可以学习,使用习惯也可以培养,研究结果变的很模糊。不过即使如此,可用性测试,还是很有意义的。看书是好事,但是经验的积累更重要。对于目前的用户研究人员来说,最致命的问题不是会不会用户研究技术,而是懂不懂设计、懂不懂产品。因为不懂产品,很多需求点在用户研究过程中被轻而易举的遗漏;因为不懂设计,当用户的使用习惯出现的,没有敏感性来记录。所以说,如果一个只懂用户研究的人来做用户研究,可能会做出产品人员和设计人员都看不懂的东西。这成为用户研究人员的致命伤,成为失去话语权的着力点,成为被老板忽视的根本原因。笔者这么说可能是黑了用户研究,但是真心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希望未来从事用户研究的同学能够多从产品本身、设计要求来理解:为什么做用户研究,我想这应该更成为“入门时需要了解的东西,更重要的知识和技能”。笔者态度悲观,更希望自己的观点是错的,欢迎讨论。
的回答基本覆盖了初学者要关注的方面。我换个方式讲一下。首先是研究目的:做什么事都有目的,首先得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做研究。Lenka wong已经讲得挺清楚了。如果想更好地理解研究目的,一是要懂产品,一是要懂设计。我个人认为,产品主要关注定位,它想满足哪些人群的什么需求。自己平时也可以多用用各种互联网产品,反思,体会一下自己作为用户,对产品都有哪些需求,其它用户可能会有什么样的不同需求。设计的话,就是要理解一些设计的原则,包括一些可用性原则。换位到设计师的角色去思考,才能理解他平时的工作主要在解决什么问题,你可以怎样帮他更好地去解决这些问题。可以看一些入门类的书,《什么是产品设计》,《don‘t make me think》,《可用性工程》,《见微知著》之类的。然后是研究方法:常见的有可用性测试、焦点小组、问卷、深访等等。学习方法一是要了解它的具体做法。二是要了解它的适用情境。这个一般是根据研究目的来的,不同的设计阶段就有不同的研究需求目的。《用户体验面面观》、《用户体验的度量》可以让你对方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研究方法这部分是用研人员的基本功,面试的时候应该是作为必备指标的。如果想拥有一个更好地研究素养,可以看看心理学研究方法相关的书,不过这个一般短期内看不到什么实际效果。最后是研究结果解读:这块其实就是在输出研究报告了,也是别人直接能看到你成果的地方。个人认为,报告写得好不好,和用研人员对研究目的的解读有着最根本的关联。其实可以说,这个研究的成败,从你开始规划的时候就已经基本决定了。对真实的研究目的的偏离,也是我认为目前用研人员存在的最大问题。你都不懂你的需求方,怎么去满足他的需求呢?这就又回到了产品和设计上。换句话说,前期研究目的的确定是核心,研究报告的撰写最终体现了你对研究目的的理解。这块我觉得是合格的用研人员和菜鸟间的主要区别。至于大牛和一般用研的主要区别,我不太清楚,坐等高人指点。
作为自行探索入行的用研,在这里不想讲一些空洞的方法论,我大致梳理下我于2011年6月底开始做用研以来的一些感受,供参考。一路走来发现用户研究其实有很多不同的方向和关注领域的。其次,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公司环境,甚至不同的团队,用户研究能发挥的作用和面临是挑战是完全不同的。具体请看下文分解。
一开始入门时,我是在一家电商网站,那时候主流还是在PC端,我更多的是很自发的关注用户对功能模块、界面元素的认知、接受度,核心都放在界面设计、操作流程的可用性上;当时以为的用研就是对可用性、易用性、操作效率与满意度负责。做了一些可用性测试,产品走查、专家评审等等;凭着心理学的功底,尝试自己投问卷,针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也都是针对感知与操作使用方面的。将一些操作体验上的问题和需求总结,然后转给产品经理和交互设计师,甚至技术开发等等,虽然推动改进与落地的数量不多,但很感激在这个过程中我获得了对用研最基本的认知,这也是我用研生涯中的第一段。
第二个阶段,我很幸运的去了B厂的商业产品部门的UED做研究,开始关注特定业务场景中的需求挖掘和探索,从研究上来说,进入了相对更深的范畴,研究对象也从与平台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用户变成了与平台有复杂的利益关系的客户,业务相对来说也更为复杂。但是这对于我的研究视野、思路及研究执行都是非常宝贵的积累和沉淀。
我深刻的理解到了研究的洞察力至关重要,说来简单,无非就是一针见血,透过现象看本质,将研究所得的信息和问题剥离成真正的需求,既然针对需求给出有价值的建议,并想办法将这些建议通过各职能的协同去推进落地。感触最深的是从信息的获取-提炼-转化之路。(未完待续,空了接着再补上)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两三年前的度厂,还是很有研究氛围的,大家都沉心静气,踏实做好研究,业务方提研究需求的流程也相对很规范,很少有不经过深思熟虑就乱提不靠谱需求的(有对比之后,才知道这一点对于用研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团队对于研究的考核和评估主要是看研究的专业度,重逻辑,洞察力和系统化思考的程度,个人感觉那是我用研生涯中的黄金时期。
后来,我于2014年初到了A厂。整体对研究的重视度不够,团队的人才结构比较多元,大家对于研究的理解和追求都在不同的维度和视角上。毕竟是一家围绕着做生意和商业而展开的公司,结果导向非常明显。因此,研究岗位既要在横向岗位中刷到足够的存在感,同时也需要向上证明这个岗位的价值何在。感觉环境略浮躁,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市场和商业的状况,一切都是在快速变化中。
移动互联网下,研究的节奏和步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也无数次怀念在度厂踏实,严谨做研究的方式,想继续坚持,但内外部大环境的变化,决定了固守成规是走不通的。于是寻求变化,想通过数据化的研究与决策方式来为用研找到一条相合适的路。一开始把聚焦点放在数据辅助设计上,也算沉淀了一点可复用的方法论,并且在设计师中推广(对了,A厂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要学会营销自己的研究,营销自己做的事情,要发声,要有影响力,这种思维方式基本上渗透到到每个岗位每种场景中,所以说价值观这种东西对人的影响还是挺大的)。但后来发现整个环境要求我要提升格局和视野,有着眼于业务形态和商业价值,这意味着对数据化的研究与决策一定要与业务建立起更直接的关联,最好能将研究的东西更生猛的推进业务问题的解决与落地。这条路是有难度,本人正在摸索着前行。
可谓狭路相逢,一方面做业务数据的分析与洞察,其实我们是不如BI有优势的,另外一方面,我们试图通过研究去帮助客户解决问题,最后又一定会绕不开升级产品或者强化运营等等,这样等于我们又退回到在度厂的模式。但最大的不同是整个大环境的对用研的要求发生了改变,不甘心仅仅是辅助业务方,一定要有直接的落地或价值体现,手上要有自己的牌才有安全感。
不过本着对研究的热爱和执念,在变化的环境中,我还在为用户研究这个岗位寻找最合理的解法。总感觉用户研究是值得我继续做很多年的事情呢。先码到这里,以后有结论了再续上~
做用户研究,需要在两个维度都入门,一个是研究维度,另外一个是你研究领域的知识。对于前面高票答案有人说对于目前的用户研究人员来说,最致命的问题不是会不会用户研究技术,而是懂不懂设计、懂不懂产品。对这句话非常赞同。你懂研究方法,不知道研究什么,也是个问题。在产品设计或交互设计的领域,用户研究的最终结果是要转化成设计原则或建议。有效的用户研究,就是要能帮产品找出设计上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个人认为要做好用户研究,你应该先学好交互设计方面的知识。其实外国大学cs或人机交互专业并不会专门开用户研究课,用户研究本来就是在一个完整的交互设计流程里的。正在计蒜客建设一门用户研究的入门课程,欢迎来学和提意见。这门课是放在人机交互学习路径上的,所以教学内容会和产品设计和交互设计高度结合。
最重要的是认识用研的局限性,不管你看什么书做了什么实验,你都几乎无法告诉别人产品应该这样或者那样设计。你是个决策支持者。随便一搜都是书,可是你有机会去实践?去参加别人的用研吧,当被试。
这两本书不错,上学的时候老师逼着看过~
用户研究者第一个研究工作应该是:设计师想要什么。用研的结果向设计师汇报,可以这么说,用研的用户是设计师。设计师是看图看表现的职业角色,研究中的数据和文字资料对他们来说,是有用的么?即使是有用,他们能快速消化成自己需要的价值么?所以用研的结果是要结合他们的需求去呈现的。多去理解产品,理解设计师创造产品的思维,为设计师提供他们的需要的,是用研的价值所在吧。个人工作感悟,不一定对。
入行互联网几个月了,我也来尝试回答一下,希望各路大神指教。先回答本质。我理解楼主讲的用研就是指C端用户的调研。事实上在互联网领域里,严格细分下去,用户可以分为B端用户和C端用户,B端用户就是企业用户,比如有一家公司找你做个财务系统;C端就是我们这些平头老百姓。B端的用研,就是需求挖掘;C端的用研,你就得综合心理学、社会学、信息传播学、数学系统性地去研究他们的习性和爱好,发现他们连自己都不知道但切实需要的需求。这个是终极目标。其次,用研是属于贯彻于产品各个生命周期的,不同周期下用研的方向不同,比如产品冷启动期,做用研就是为了发现更多需求从而添加功能强化竞争优势,又比如到了成熟期的时候就是为了改进产品,举个栗子:QQ现在还在做用研,不过调研的是高端用户,因为它的用户量已经是无可撼动的了,所以只需要做高端用户继续满足他们更多的需求就行。这个我理解的用研两个重要的本质。那么,从哪里开始呢?---------第一步,了解你的产品。清晰认识它的市场定位、用户定位、已有用户特征等;---------第二步,了解你的用户,可以上网搜点资料或者平时的生活观察。掌握这些术语:用户画像、用户场景、用户故事、用户需求解决办法。多去一些网站看看调研报告,反推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第三步,初步学习,看些心理学的书,设计调研的书,推荐腾讯CDC的《在你身边为你设计》,先模仿里面做吧,然后看到相关概念再去查专业书籍。软件的话SPSS和EXCEL也是要会的,具体怎么应用你上手了自然就知道了。第三个问题,面试中哪些技能和知识重要?第一个是经验,看你之前有没有做过相关用户调研的事情,如果做过肯定就这个问了,一般问你调研目标,然后根据这个目标你都做了什么,怎么设计这些任务,举个栗子:你做了问卷调查,调查每个大学生对微信APP的看法,那你是怎么设计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和内容),从哪几个方向出发,基于什么原因制定了这些方向啊,最后结果怎么样,你花了多少钱,有效问卷率是多少,这次的活动你觉得还能怎么改良,之前为什么没有这么改良去做balabala~~~~~第二个就肯定是思维啦,问你你现在要来帮我们做这个用研,你大概会怎么做,给个思路我,这个时候我理解你就是得思路清晰:条理性地结合对方产品阐述你的用研思路;要点清晰:怎么降低成本、怎么提高效率、怎么确保用研结果尽量准确(这里可以去看看交叉分析和数据分析)~~~~这里再推荐一本书,《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里面有讲到这些分析方法,也是入门的,看起来不难。第三个就是看你的工具使用啦,SPSS啊,EXCEL啊,PPT啊~~~~-----------------个人补充:个人理解的用研是贯穿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里的,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在周期划分之下还应该根据目标划分为:需求挖掘→功能完善→界面修改→ 交互修改→运营策略调整。这些都是用研最好的报告需要支持的部分。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评价长者 知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