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曜石佩戴禁忌二郎神有什么禁忌

满背纹个二郎神,花臂纹个半诺行吗?_百度知道
满背纹个二郎神,花臂纹个半诺行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机灵二郎神因为是三只眼、神佛之类、关二哥。纹身一般不要纹二郎神,纹二郎神代表聪明,狡猾。禁忌很复杂的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传统的禁忌及其变化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解读_宇文网
传统的禁忌及其变化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解读
烧掉老皇历 就能把阳历元旦 当成大年过吗?日,湖南《国民日报》发表《废除旧历过新年》的言论。  中国人使用老皇历,据说有四千年历史。然而,从一九二九年开始,当时国民政府想一夜之间在全国各地推行国际上通用的阳历,改变中国人过年旧俗,这样的目的能达到吗?  至少在长沙,虽然推行了阳历,仍然是&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长沙人最爱的还是过传统的中国年。  壹  &不过阳历年,就是反革命&,  这顶&帽子&好吓人  1929年、1930年、1931年元旦,长沙人响应当时国民政府号召,不过旧历年,改过阳历元旦新年。  这三年的元旦,长沙城内闹得轰轰烈烈。长沙两份主流的日报湖南《国民日报》和长沙《大公报》不惜篇幅宣传:使用阳历就是继承开创民国革命先驱孙中山的遗志;使用国际上通行的阳历,就是与国际接轨;中国过去之所以不强大,就是因为使用了迷信的阴历,现在使用阳历作为国历,中国从此走上世界富强之路&&  旧历(即阴历)宣布废除了,新年庆祝活动在阳历1月1日举行,1月1日至1月3日连续放年假三天,湖南省政府甚至对外开放,允许市民前往参观。  长沙城内不断出现新人新事,这三年的新年元旦,省政府都要搭起松柏牌坊,上有&庆祝元旦&的字样,省政府必定举行庆祝大会,晚上有提灯游行,而长沙各处商店响应号召,&庆祝新年,休业三天&,在商业街市中制造了新年节日氛围。  在长沙一些私人公馆中,政府要人和公务员举行私宴,庆贺新年。1930年元旦,长沙著名新闻记者萧石朋和萧石勋两兄弟,于元旦晚间在永庆街(今都正街)松园私邸,设宴庆祝新年,参加者多新闻界同人,&觥筹交错,只到漏更三点,方宾主尽欢而散。&  与这喜庆气氛相伴的是,如果坐到当年的电影院。在电影放映前,一定会播一段标语,屏幕上打出&不过阳历年,就是反革命&的标语。类似标语也贴在长沙街头,这样一顶&大帽子&一定会让今天穿越到那个时代的人,吓一大跳。当年在全国推行阳历,采取的是运动的方式。  其时张学良决定在东北易帜,中国将取得名义上的统一。推行国历运动,在阳历元旦过年,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的。  1928年底,当时一些知识分子认为只要人们普遍采用阳历,帝王专制的思想就能绝灭。同理,新旧历并用,即阴阳合历,也不能存在,因为阴阳合历,其实质就是&军阀假共和之名,行专制之实&的一种象征。  显然,当年一些知识分子过于看重历法,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甚至上纲上线到政治的高度。当年废除旧历,推行新历即以阳历为国历的运动,有些过激。当年长沙报纸上常可看到这样一种言论:  &应当责成各地方团体及团局,收缴民间一切旧历书,或当众烧毁,或呈缴官厅鉴核烧毁,如除鸦片毒一样,自可灭绝旧历废物。&  贰  激进的长沙报人撰文称  &正月初一是一个腐化的名词&  为改变大家过阴历旧年的习惯,一些激进的长沙人一直在积极行动。从湖南省政府层面来说,在阳历元旦前后,政府举行热烈庆祝活动,要求商家按阳历月底年末结账,不承认除夕、端午、中秋三大旧节、严厉禁止印卖旧皇历等。  其时,长沙城内一些&知识精英&充当&推行国历运动,改良风俗&的急先锋。日起,湖南《国民日报》报社同人决定,该报要在全国率先删除报眉上的阴历,只标注阳历。当年,全国约千余份日报,从1929年元旦开始就删掉阴历的除湖南《国民日报》外,仅上海《民国日报》一家。其时,南京政府还未确定彻底废除旧历。  等到南京政府下令,废除旧历,推行国历(阳历),长沙报人为表明实施阳历的决心,湖南《国民日报》决定在1929年新春佳节期间,决不休刊。当时国内绝大部分报纸过节休刊,国内国际消息来源枯竭,但湖南《国民日报》仍在传统年节期间,继续每天发行报纸。  长沙著名报人黄性一称,对总理(指孙中山)所颁国历,一些人阳奉阴违,如果以古例今,是可以定为反革命罪行。他把旧历年正月初一,顺手就&定名曰&反革命&的元旦&。  著名副刊编辑二郎神在&国民公园&副刊撰文说,&正月初一是一个腐化的名词,国历(阳历)只有1月1日,没有什么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是旧历的象征,也就是阴历的灵魂,擒贼先擒王,要废除旧历,非打倒正月初一不可。&  不过,在推行国历运动风头最健的1929年、1930年、1931年间,长沙农历年节,仍然相当热闹。有报人自己也承认,推行新历固然费了力,&然而结果只落得等于零。细究其中的症结所在,简单说就是,宣传功夫做得太少了,一般民众,不懂得改用国历的好处。&其实这与宣传工作做得到不到位完全无关。因为过年,就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习俗,几年之间,想一下子改变几千年来的习俗,哪有这么容易。  日,&废历元旦&,即农历新年初一,湖南省主席何键&为历行国历,打破废历过年习惯起见,特于早八时许,乘汽车到省府,照常办公。近11时许出府,至于各机关人员虽均照常签到,但因事实上无公可办,故散值甚早。&  但一般市民却是热热闹闹过新年。长沙乡间比城市热闹,&没一家不是筹备香纸蜡烛,高贴那鲜红的大春联&。  长沙城在1930年初的大年初一,政府管控较严,但城内市民仍然在热热闹闹过年。其中玉泉山、定湘王庙、娘娘庙、天符庙在大年初一早上极其热闹。只是往年商家及住户为庆祝废历新年,每自正月元旦日起,至元宵夜止,多打过年锣鼓,庆祝废历新年。不论能打成何种曲牌,及不成调之&乱顿姜&(原注:长沙土语,谓乱打锣鼓,毫无名堂也),更不顾及,是否妨碍别人安宁,总以打热闹为得意。在日,因为管控,全市暂未出现此种锣鼓嘈杂声。  长沙主要闹市区南正街、司门口、八角亭、老照壁、府正街等处,仅三户商家照常营业,它们是府正街怡隆祥南货号及同街的公和永钱店,与老照壁天然阁三家。而代表新文化的书业,除南正街的商务印书馆及府正街的广雅书局两家照常营业外,其余虽鼎鼎大名的中华书局,均一律闭门过年。长沙钱业托故休假,各钱号门上贴红纸条&春节结账,休业五天&。而政府对于过农历年,稍一放松,长沙街道即鞭炮连天,红男绿女络绎于途。从大年初二开始,新坡子街等处,锣鼓之声,不绝于耳,&令人闻之,不禁于推行国历之前途,为之三叹。&  叁  省主席何键发表演讲,  主张&阴历实际上是中国的国历&  1933年,即整整80年前,长沙推行国历运动已渐渐趋于放松的状态。日,三年前庆贺阳历元旦、在都正街举办私人宴会的名记者萧石勋,在报纸上撰文感叹:&今天是废历大年初一。奉行国历的声浪,已经不知高唱了若干年,可是结果呢,命令自命令,事实自事实,你过你的国历年,我过我的废历年。国历新年是白字黑纸上的,废历新年是上下一致的。&  日,政府对于民间过阴历年,开始明确表示不加干涉。当年报纸记载,长沙人&趁此废历新春,仍沿旧习,大肆铺张&,&花鼓龙灯五光十色,财神赌鬼此出彼进。&但为了移风易俗,当时警局仍规定&严禁牌赌&,&蚌壳淫戏从严查禁,龙灯狮舞至旧历元宵晚截止&。  日,废历大年初一,湖南省主席何键发表纪念周讲话,向公众演讲说,&阴历就是夏历,在实际上讲,确系中国真正、固有的国历。而称阳历为国历,实则起于罗马,是一个真正的洋历,因世界交通,各国多数采用的关系,中国亦从而袭用之,时势使然,本无不可。但必称阳历为国历,则名不正。凡国家一切措施,均要首先注意正名。论语云: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阳历既经中央明令适用,而仍当称之阳历,不可名之为国历。今世界各强国,决不是因行阳历而强,我们中国亦决非因行阴历而弱。如阳历合天便民,我们采用之,万不可泥,如阴历果优于阳历,何不乘此各国人士研究历法之际,请其研究,倘得采而用之,则国际上之荣誉之地位亦当使国人兴奋多矣。&  何键称:&阴历陋习,应加革除,湘省年来在政府方面固然是遵从中央命令极力提倡阳历,而民间因习惯上使用阴历,因人民终日勤劳,可以乘此废历年节稍资休息,不过在历来阴历年节休息期间,有些人不知从事正当娱乐,而喜作各种不良的嬉戏,实属一种最不好的现象,本年阴历年关期中,凡属赌钱打牌以及一切不良陋习,一律严禁。以维地方治安。&  旧历新年,在1936年已经取得国人的共识,中国人开始大大方方过起自己的春节。国民党要人,&海归派&陈立夫,当年就提出应以中国固有的一切风俗 详加研究,而于含有善良的风俗 仍予保留,比如中国过阴历年就是应保留的一项。(文/任大猛 图/徐晖铭)传统的禁忌及其变化   第一节  传统的各类禁忌  一、人和人名的禁忌  在传统的昌都社会中,把人分为高贵而神圣的人和下贱而不洁净的人两大类,前者包括达官贵人、活佛、格西喇嘛、尼姑;后者包括打旱獭为生者、屠夫、严重传染病患者、寡妇、鳏夫等。  解放前,昌都地区的达官贵人,高高在上,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不接触贫民百姓。有时路过村庄或到百姓家中,百姓只能低头弯腰,不敢抬头望其面容。信教者把活佛、格西喇嘛比作&上人&,在心目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因此,在任何时候不允许世俗人任意触摸僧人用的法器,跨过喇嘛的袈裟,与僧人同坐等在尼姑寺朝佛,忌讳世俗人与尼姑戏笑,随便进人禅房等。  人们认为旱獭是土地神的宠物,不能伤害。俗话说&点百盏酥油灯,也难赎从旱獭身上拔一根毛的罪孽&。因此,人们禁忌打旱獭者进人房屋或帐篷中。  农村牧区的人们忌讳与屠夫接触或交往。但到秋天人们又不得不请屠夫前来秋杀(秋季宰牲)但屠夫吃剩的食物一律倒掉,甚至屠夫接触过的茶壶、锅碗等也要通过熏柏枝烟,以消除不洁。  对患有麻风等严重传染病者,人们会强制把患者安置在偏僻的地段,与村民隔绝来往,直到死亡,死后就地挖坑埋掉。家人给患者送食物时,把食物放在离患者住地较远的地方,让患者自己都取。患者触摸过的餐具忌讳再用。  在农村牧区,妇女的一些活动也受到禁忌的限制,人们忌讳孕妇串门,或进入别人的帐篷。担心会弄脏灶神,失去福气。妇女月经期忌讳与男人有身体上的接触,避免进入寺院或其它圣洁的地方否则将使自己的男人降低气数。日常朝佛时,禁忌妇女进人护法神殿,怕触犯护法神,给村里人带来灾难。大年初一忌讳妇女串门,否则认为这一年会不吉不顺。办喜事时忌讳年轻寡妇进新房。在贡党三岩等地,严禁寡妇、鳏夫参加集体性的祭奠、祭祖等活动。在农牧区,一到下午忌讳不熟悉的妇女串人房门或帐篷,认为这种女人自上带有邪气;如果要进房,经主人同意后,客人手中必须握牛粪或一根柴,以示防邪气和不洁。  在传统的昌都社会中,多数妇女都是备受社会欺压歧视的对象。正如昌都流行的一句民间谚语所言,&百名男人中,只有一个是人精,而百名女人中,只有一位是仙女&。有些妇女被视为是妖魔鬼怪或者害人精,因此人们忌讳碰到此类女人,甚至忌讳在家中呼步其名,忌讳小孩吃她们给的食物,忌讳听到过此类过世女人的名字,担心因此而带来灾祸。  到今也有许多被人们所禁忌的人名。禁忌的人名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属于崇高而又神圣的人名,另一种是在民间被视为是受不洁净的人名。  解放前,由于受封建社会地位不平等制度的影响,不准人们直呼高僧及高官贵人的名字。就喇嘛的名字而言,有三种不同的名字,即俗名、简名和法名。第十世帕巴拉的俗名称罗桑土登,法名称米旁&次成坚参(意为超群的菩萨圣者)而人们通常只能称呼为&帕钦仁波钦&(意为至高无上的师宝) 同样对达官贵人也只能称呼&奔波仁波钦&(至高无上的官人)。  昌都地区还忌讳年青人直接喊长辈的名字,忌讳媳妇直接道公公、婆婆的名字,认为直道其名是对长辈的不尊。藏族有请活佛高僧为孩子取名的传统习惯,但若孩子接连早夭,为避免小孩再夭折,对活下来的小孩忌讳唤活佛或高僧取的名字,认为孩子没有福分。为使小孩不再夭折和健康成长,家父另给孩子取些贱名,如小狗、狗惠子、狗屎、皮口袋等。  二、动植物禁忌  1.动物的禁忌  对各种动物的禁忌由来已久,而且禁忌的方式多种多样,一般而言,有的禁食其肉,有的禁闻其声,有的禁见其形,有的禁杀其身。  藏族一般都禁吃狗肉,认为狗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常说只有没心肝的人才吃狗肉。并忌讳吃所有脚上长爪子的动物。孕妇禁见怀胎的马和死尸,妇女正常的妊娠期是九个月零十天,但藏族普遍认为,如果孕妇碰巧遇上怀胎的母马或死尸,将会延长妊娠期,若不走运还将造成流产,或使自家牲畜流产。  若看见蛇进洞穴,或钻石堆缝中长眠,被认为不吉利,会霉气不断。若见蛇蜕皮认为很吉利,会万事大吉。  在洛隆一带的农牧区,人们接羔育幼时,忌讳母羊生下畸形怪胎的羊羔。如果生下一个两身相连八只脚、一个头、两只角、嘴唇又是缺裂的羊羔,认为这是山神在捉弄人,是凶兆,灾难将会临头。因此,要举行隆重的诵经驱邪仪式,祭祀山神和土地神以求人畜安康。相反,若是母羊生下一只两个头、一个身躯、头长四只角、身长八只脚的畸形羊羔,家人便会兴奋异常,认为两个头养一个身子,是大吉大利从此将会人畜兴旺。但也要诵经祈祷,祭祀山神和土地神,以表谢恩。  平时,如果猫头鹰飞到房顶,连续三天半夜鸣叫,被认为是凶兆。因此,家人要请喇嘛诵咒经驱邪。出远门的人,若听到乌鸦叫个不停,也被认为是凶兆,要诵六字咒经朝乌鸦吐口水三次,以破除不吉凶兆。被驴咬伤或半夜驴叫,也被认为是不吉之兆。若老鼠咬破了自己最喜爱的衣物,或半夜被老鼠踩了头、面孔等也被认为是很不吉利。为破除不吉,扔掉被咬衣物,并吐口水咒老鼠。  藏族把秃鹰视为神鸟,但是人们又忌讳秃鹰降落于村中,或进入房子、帐篷内,认为这是不吉凶兆。人们会感到恐惧而惊慌失措。怕灾难降临自己头上。为破除凶兆,一是请喇嘛诵经、诵咒,举行较隆重的驱邪、破凶兆仪式。二是将秃鹰抓住后,在其脖子上套上装有杂草根、骨头、楷粑的三个小口袋,在举行驱邪逐鸟仪式的同时,让秃鹰飞走。  2.对植物的禁忌  在昌都,各城镇、村庄都有人们崇拜、敬仰的神山。人们忌讳砍伐生长在神山上的各种古树,禁猎神山上的动物。认为古树是山神的栖居处,而各种动物是山神的宠物。如果村民盖新房,或修牲畜的棚圈,砍伐神山之树,必须在砍伐之前,人们先煨桑烟,祭山神,诵忏悔还净之罪的经文,并上报所需砍伐木料根数,方才上山砍伐。若未举行祭山神仪式,滥砍乱伐或到神山上狩猎,认为会激怒山神,受到山神的严惩,或家人患病以及牲畜死亡等灾难。  从古到今,人们禁忌砍伐生长在泉水、温泉、寺院、生长在村中的古树。认为山神、水神、土地神等栖居在千年古树上,古树成精,大树有灵,谁要是不敬不尊随意指点、任意爬树、肆意砍伐,将有灾难或疾病降临。同样忌讳砍伐各种果树、移水道等,怕带来灾难。  三、农牧业生产的禁忌  1.农业禁忌  从每年藏历二至三月份进入春耕播种到秋收的农忙季节期间,农民就有不少禁忌。春耕开始必须先看星相,选吉日,而且耕作当日,在田边煨桑烟,向地神、水神诵经祈祷。同时让一名叫扎西顿珠或格来班觉等有吉祥含义名字的壮汉握犁耕地。这以前忌讳女人触摸犁把,耕作时忌讳搬动田间的大石头,忌讳砍伐田边的树木,耕作期间忌讳杀生,否则会触犯栖居在田间的土地神,忌讳谩骂或脚踢耕牛。传说耕牛是天神赐给农民的宝物。因此,农民把耕牛视为宝贝,认作是自己忠诚的伙伴,并取名&琼嘎&(意为花纹鹏鸟)&琼儒&(意为黑色鹏鸟)等象征吉祥的名字。播种当日忌讳遇上背空桶或空筐子的人,若遇上不吉之事,马上撒一筐肥料在田间以消除不吉。播种后的两个月内,忌讳持镰刀到田间,否则认为会影响这年庄稼的收成。  2.牧业禁忌  在昌都,牧民在迁移和游牧过程中也有不少禁忌。每次迁移牧场时,首先要打卦看星相,确定迁移日期,时辰等。一般认为星数一、三、五日迁牧为吉,迁移后忌讳帐篷搭在三角形地带,忌讳妇女特别是寡妇乱触摸帐中摆设的祭品,否则认为会激怒山神、护法神,这一年牲畜不得安康。忌讳让别人帐中的黑锅放在自家灶上认为会减弱灶福。忌讳在灶上炖、煮野生动物的肉类,特别是鱼,从为会触犯灶神,给家人带来疾病。忌讳用饿死的牲畜皮制作小手鼓(佛事活动时喇嘛用的器具之一)认为会给牲畜带来病灾。忌讳外人背黑色的口袋入帐内(牛羊毛编织的口袋)认为对牲畜不利。忌讳别人对牲畜指手划脚,并点数或赞扬,认为这样畜群很快会减少。忌讳跨过帐篷绳或拴牲畜的绳子,认为这样会弄脏供在帐中的祭品,影响牲畜繁殖和生长。忌讳脚踢牲畜和牧羊狗。帐中忌讳说不吉利的话,忌讳陌生的女人入帐,认为牲畜会流产或早产。忌讳女人跨过拴马的绳子和马鞍等用具,认为主人出远门马会失蹄造成伤亡。马分娩时忌讳被他人看见,要专门搭帐篷作为产房,否则认为幼马会丧命。帐中分娩或产期,帐门口煨桑火或烧牛粪,忌讳外人进入。  另外除了星期一,其余的天数忌讳出售牲畜。特别是星期六,星期日这两天。农牧区普遍认为,此期间星宿不吉,若是出售牲畜,被认为畜群会逐年减少无增,这实际上起到了对牲畜贸易时间调节的作用。  四、人生礼俗禁忌  礼仪禁忌包括婚姻禁忌、生育禁忌、丧葬禁忌和交往禁忌。在这些禁忌中,除了有些禁忌带有迷信色彩外,有些禁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互相尊重、增强友谊的目的。  1.婚姻禁忌  在昌都地区,一个家庭的婚姻不管是亲朋好友介绍,或父母包办、或自由相爱,特别忌讳男女生肖的五行(土、水、火、金、木)相克。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在延续这条禁忌,婚前要通过星相观测和占卜的方法来确定男女之间的五行是否相合。认为五行对婚姻大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有相合的时候,又有相克的时候。如夫妻之间经常发生争吵、打架或闹离婚,就认为是生肖相克水火不相容,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上、土克水所造成。  严禁近亲婚配,认为婚姻双方的血缘越远越好,若必须婚配,至少要隔九人代才能通婚。否则生下畸形婴儿从为很不吉利,会给家庭对应带来灾难。从佛教的教规上讲,近亲通婚会受到神的惩罚。  在洛隆农区一带,新娘离家时忌讳往后看,否则认为婚后新娘总想着自己的家,造成夫妻不和睦。新娘到达男方家门口时,忌讳直接入门,首先向新郎家上报新娘所随带的吉祥物品,诵吉祥祝词后方能接过五彩带,左脚跨门槛入房内。婚期三天内,新娘忌讳张望窗外,否则灶神会从张望处飞走,给家人带来厄运。婚期忌讳新娘东张西望,否则认为对客人不尊。婚期忌讳新娘触摸灶具或牲畜,否则认为不吉利。婚期过后,新娘首先要在灶中爆桑烟,祭五谷,做祈祷后,方能触摸灶具和牲口,并做家务事。新娘触摸牲口时,农区先触摸耕牛,牧区触摸奶牛。婚期新娘吃剩的东西只能拿到屋外倒掉,忌讳喂狗或牲畜,认为剩食不洁净,狗或牲畜吃了会染上疾病。  2.生育禁忌  从古至今,人们总是把生育现象看得很神秘,对生育中的种种异常现象,如妊娠期过长、流产、无生育、难产、早产、畸形胎等无法理解而产生恐惧。加之受宗教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很多生育上的禁忌。如孕妇忌讳见到或接触怀胎的母马,甚至忌讳马的影子投落在孕妇身上或见到死尸,认为轻者延长妊娠期,重者流产、难产,从此丧失生育能力等。忌讳孕妇搬动梯子、石磨、铁器,认为梯子不洁净,铁器、石磨沉重会生下不健康的婴儿。分娩初期,忌讳触摸家中的财产,认为被接触的东西很快会损坏。孕妇分娩时忌讳孩子父亲在场,否则认为婴儿羞怯,不肯从子宫中出来,使母亲遭受痛苦。分娩后要找一位脾气好、勤劳、善良、孝敬父母的男人或女人第一个接近或触摸婴儿。忌讳脾气暴躁、不洁净的人接近,或触摸婴儿。认为这样会污染附在婴儿身上的神灵,容易染上恶习。婴儿生下后若母亲的奶水充足,婴儿吃不完,剩余的奶水忌讳滴洒在肮脏或被人踩过的地方。忌讳向其他妇女提起自己奶水充足,否则乳房会发炎,甚至奶水会停止,影响婴儿生长和发育。孕妇忌讳吃其他妇女送来的肉食,或者争吵,否则容易受对方咒语的影响,使胎儿变性(如男胎婴变成女胎婴)为了防范此类变性事情的发生,分娩后在婴儿阴茎上套住&锅如&(意为纺毛线的一种常用工具)、金银戒指。孕妇忌讳与丈夫同房,否则会生下傻呆的婴儿。孕妇忌讳串门,参加婚礼,到闹市区,认为如果孕妇受到惊吓,将不利于胎儿。  孕妇忌讳吃生肉,喝很烫的水或冰冷的水。认为胎儿属于是某一个前世积德有造化的人死后即得超度,往生于善趣,投胎到人间,此刻他(她)还未完全度过中阴期,此间孕妇若是吃了生肉,胎儿会误认为是&阎罗王&张开大嘴在他身上喷血。若是喝下烫水,会误认为自己掉进了地狱的开水锅里,若是喝了冰冷的水,会误认为自己掉进了地狱的冰洞里,会遭受很大的痛苦。  孕妇忌讳吃辣椒,认为有害于胎儿的眼睛。孕妇忌讳吃兔子肉,认为会生下豁唇的婴儿,并年年生育不断。孕妇忌讳吃幼牛的肉,否则婴儿会短命。  农村牧区忌讳产妇在家中分娩,认为霉气重,怕冲走灶神或其它神尊,带来不吉。因此,孕妇必须在牛羊棚中分娩。分娩时忌讳用布料做垫,或用布来包小孩,而必须要用山羊皮。认为在同类的牲畜中,山羊的寿命最长,因此小孩会健康成长。现今少数农牧区还在沿用这种习俗。  3.丧葬禁忌  藏族家中死了人,丧葬期间邻居忌讳办喜事、歌舞等娱乐性活动。通过对死者的哀悼加深相互间的感情。家中有丧事时,家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停止生产劳动。在亲朋好友及邻居的帮助下,全力料理丧事。这是藏族普遍遵守的习俗。  当病人临终时,怕搅乱临终心境,死后不能抱着良好的善心离去,因此忌讳子女或家人在病人身边流泪或大声痛哭。认为痛哭流下的每一滴泪水,变成一粒粒铁球似的冰雹,阻碍灵魂的去向,对日后能否投胎转世有着很大的影响。  病人死后,未举行超度仪式前,应置于原位,忌讳任何人触摸遗体。仪式举行后,把尸体置于石头、床、沙石子上,忌讳随意置于地上,否则此地会变成葬身之地,日后给家人带来灾难。  停尸期间每餐皆以各种食物的一部分不间断地供奉给亡灵。给亡灵斟茶饭时,只能用右手反斟,严禁让口水及口中呼出之气喷在祭品和桑烟上。双日忌讳出殡。忌讳尸体过三道门,不能让尸体看见灶,怕带走福气。送葬途中不能歇脚,若把尸体置于地上,认为此地会变成坟地。  天葬场上的坛城分三类,即僧人坛城、世俗人坛城、非正常死亡者坛城。送葬时应根据死者的身份,死亡的缘故,在指定坛城上处理尸体,否则会触犯坛城之神。  办丧事期间,家人为了表达哀思之情,不洗脸,不穿华丽的衣服,不佩戴装饰品,忌讳大声说笑,到娱乐场所以及其它一切娱乐活动。  妥坝一带的牧民在丧事期的49天内忌讳吃肉食以表哀思。  洛隆一带群众家中死了人,出葬的时候,对属虎、龙、鸡、蛇的死者有些特别的禁忌。死者如果是属虎,忌讳尸体碰到梯子,认为虎栖居梯子,触犯了虎,日后对牲畜带来灾祸;死者如果属龙,忌讳尸体看见或碰着水缸、水桶,认为龙栖居水,触犯了龙神,怕给村里带来水灾;死者如果属鸡,忌讳尸体看见灶,鸡栖居灶,怕触犯灶神,给家人带来饥饿。死者如属蛇,忌讳尸体置于地上,蛇栖居地上,触犯了土神,怕影响秋收果实。尸体送到天葬坛城,剥取衣服,固定在木桩上,不马上解剖,先让领头秃鹰啄几口,观察啄食的部位。若秃鹰啄食部位是上身,认为很吉利,深信灵魂已得超度,相反人们忌讳秃鹰先啄食的部位是下身,特别是生殖器官部位,认为很不吉利,灵魂未得超度,因此,家人还要请喇嘛为死者诵经强行超度亡灵。天葬就绪后,必须将固定尸体的桩子砍成两节,认为这样可消除死者家中的天灾人祸。  五、日常生活禁忌  日常生活禁忌主要包括衣、食、住、行等方面。  l.衣服的禁忌  在生活中人们能穿什么,不能穿什么都非常讲究。在农牧区群众忌讳穿一身黑色的衣服,认为不吉利。只有宰杀牲畜的屠夫才穿一身黑色的衣服。屠夫以这种打扮穿梭于农牧区,向人们表明自己的身份。忌讳妇女在藏袍里穿裤子,认为这是一种对男人不尊的行为。人们特别忌讳穿、盖、垫旱獭、猴子和马熊的皮子。认为这三种动物和人有相同处。日常通称它们为&像人的三兄弟&。因此,谁要是使用此类动物的皮子,认为罪孽深重。忌讳世俗人穿僧人的袈裟,否则认为对&三宝&不尊。  2.食物的禁忌  人们忌讳吃白马鸡的肉(野鸡),认为白马鸡是山神的宠物,它白色的身躯是绵羊的化身,血红的眼睛是活佛的化身,黑色的尾羽是山羊的化身。若是伤害白马鸡,如同毁坏神的化身。  农村牧区忌讳吃鱼、或触摸蛇、青蛙等动物。认为这些动物是龙神的宠物,若伤害或触摸,会染上疾病。忌讳吃女人宰杀的牲畜肉,认为这种肉很不洁净。如果吃了,所吃的肉既变成淋巴,染上癫疯、手指甲裂口等疾病。忌讳吃大蒜,吃了大蒜忌讳进寺院或圣洁的地方,怕臭气熏脏佛尊和圣洁的地方。俗语说&哪怕是寺院着火,也别叫吃过大蒜的人去救火&。  3.住的禁忌  昌都地区的百姓修建新房屋时,选定修筑房屋的地基后,要请高僧到选定地点诵经,供祭品,祈求土地神、水神、山神把地基赎为己用,并祈求从此人畜安康、风调雨顺,然后卜卦选定吉日,破土动工。挖好基脚后,必须用熊爪或羚羊角在基脚四周挖几下,认为这样能使地基牢固。建房时对房、窗的朝向上十分讲究,忌讳大门朝西。俗语说,&百鸟的头向着东方时,唯有不吉之鸟蝙蝠的头总是朝西&,因此认为大门朝西不吉利。窗口忌讳对准独树、洞穴、石崖,否则怕日后招来灾祸。有的地方把神山分为两类,即阴山和阳山。人们忌讳新房的门窗对准阴山,认为日后会对家中女人带来灾祸。为消除此灾,人们用木、石头制作一个男性生殖器状物,对准阴山置于房顶一角,认为这样可以解除灾祸。盖房时忌讳把房子地基低于大路,认为此路会成为压在房主肩上的一根柱子,从此办什么事都不会顺利。人们忌讳滥用柏树作为建房材料,认为柏树是释迎牟尼的神树。人们通常把柏树枝作为煨桑烟敬供神仙的吉祥之物,用柏树制作经书板,或印刷板,或经堂柱子。此外从不乱使用柏树,否则认为会触犯神尊。  4.灶的禁忌  人们外出经商、放牧、耍坝子、过夏令等都要用三块或五块石头起灶,烧菜、煮饭等。临行时,必须在每块石头上分别平均放点食物或茶叶,忌讳灶石放空而行。认为只要起了灶各种未得到超度而游荡空间的亡灵、饿鬼、馋怪会缠在灶石上,等待主人发放布施。若放空而行,这些鬼怪就会报复,对用餐者带来灾难。  此外,忌讳跨越灶或灶火,更不能在灶边解大小便,否则会激怒灶神,使其生殖器官上长疮,重者会绝种。忌讳晚上过于谈论火,怕火鬼缠身,引起火灾。  5.数字禁忌  人们禁忌凶险的数字,是因为人们相信它对人有危险,谁要是遇上忌讳的数,一连串的倒霉事情就会相继发生。  在婚礼上,人们忌讳&一&这个单数,忌讳只敬一条哈达,并且送礼希望送双数。&二&虽是双数,但在有的场合也忌讳。如双日忌讳出殡,剖尸的刀、斧以及固定尸体的木桩忌讳成双,怕坏事成双。关于&六&这个数字民谚说:&别凑六人出远门,别用六石起火灶。&意为六人出远门,办事不会顺利,用六块石头起灶,起灶人要倒霉。另外,人们普遍认为&81&也是个不吉之数。不管商人做生意,牧民数牲口,日常拿东西或计算数目,都忌讳提&81&,宁愿把它说成&80&或&82&。藏族对&81&的忌讳类似于西方忌讳&13&。  一个人在年满3岁、13岁、25岁、37岁、49岁、61岁、73岁、85岁属于是&噶&年(即本命年),&噶&年每12年轮换一次。所为&噶&年就是意为凶年,或得重病,或遭到不幸。因此,一般男女老少在&噶&年出远门会特别小心。小孩年13岁,女人25岁,男人37岁认为凶多吉少,更要格外小心。如果能够避过&噶&年,过后的12年里基本得以安康。  第二节  禁忌的变迁  禁忌在民俗传承中,被认为是禁止或抑制。被禁忌的事物可能给人们带来某种危害性。因此禁忌常被人们视为约束自己行为的准则。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禁忌的认识也在发展,从而导致了禁忌习俗的变化。  1.禁忌习俗的变化  以前人们认为,一个人活在世上,必须遵守传统的禁忌,还有一些人受宗教和传统观念的束缚,不能自拔,陷入对禁忌的恐惧之中,束手无策,禁忌成了阻碍其自由生活的枷锁。解放后,人们的观念不断变化,在生活的实践中认识到一些禁忌不利于正常的生活和人际关系。例如,过去把人分为神圣的和不洁的两类,是封建社会欺凌弱者,对穷苦人冷酷无情,特别是对广大妇女的歧视和侮辱的表现。如今,人民当家作主,妇女起着半边天的作用,过上人人平等的生活,对人的禁忌渐渐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又如吃鸡、鸭、鱼肉的禁忌,随着生活的变化在城镇中已基本消失。  结婚、生育是人类传宗接代的需要,但禁忌对婚姻和生育看得很神秘。如对孕妇的许多禁忌,不但干扰和制约了孕妇健身活动的范围,而且直接影响分娩后母亲的身体健康和婴儿的健康成长。如今,孕妇不但掌握了有关生理卫生的常识,而且分娩时必须上医院,或请妇产科医生到家中接生。孕妇必须在牛棚、羊圈中分娩的习俗,在城镇和交通方便生活富裕的农牧区已基本消失。  过去藏族的婚姻一般是父母包办。婚姻必须在遵守诸多禁忌和忌讳的前提下进行。婚姻中本应新娘配新郎,向来客敬酒致谢,但禁忌中说,婚期新娘不能东张西望,不能触摸新郎家中的灶具、牲畜。连新娘吃剩的东西也认为是不洁净,使喜庆热闹的婚事变得神秘。而如今在城镇中已打破了常规,过去的包办婚姻,成为自主婚姻,婚姻仪式己改变成丰富多彩的藏汉结合式,门。窗上张贴双喜,房中安装彩灯,摆上各种美酒、糖果,用彩车迎接新娘。典礼开始,煨桑烟祈祷,燃放鞭炮,来客向新郎新娘献哈达,送红包表示祝贺。新郎新娘纷纷向来宾敬酒,敬喜糖致谢。婚礼中,用录音机播放各种藏汉歌曲或舞曲,来宾或跳锅庄舞,或跳交际舞,或跳迪斯科。传统的禁忌被现代文化所取代,许多婚姻中的禁忌和忌讳已消失。  2.禁忌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禁忌表现了一个民族独特的生活和风俗习惯。用现在的观点看,既有一些是消极的,也有些是健康积极的。如人们忌讳滥砍乱伐各种神山上的植物及捕杀动物。忌讳破坏寺院、村庄、圣洁地方的树木,怕触犯神灵,带来灾难。这些禁忌虽然带有某种宗教迷信的色彩,但在客观上起着保护自然环境的作用。  农牧民忌讳谩骂,或脚踢牲畜,或跨越拴牲畜的绳子,或别人对牲畜指手划脚,说牲口的坏话。从这些禁忌中不难看出,农牧民群众所讲究的传统禁忌从客观上达到了爱护自己牲畜的目的。  农民犁田、播种农作物,牧民迁移夏、秋、冬三季牧场等要卜卦选定吉日,忌讳不吉日出售牲口等,这说明农牧民根据传统的经验,调节合理时间,消除心理障碍,以充沛的精力从事农牧业生产,以求得好收成。  在婚姻的禁忌中,藏族人普遍忌讳近亲婚配,怕婚后生下畸形婴儿,给家人带来灾难,或夫妻不和睦等,这种禁忌告诫人们近亲婚配的危害性,符合国家婚姻法中&禁止近亲婚姻&的规定。因此这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禁忌应该予以发扬,同时克服禁忌中的某些陋俗。  有些禁忌对社会经济、生产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不断改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思想不断得到解放,也能冲破传统禁忌的束缚,如在神山开垦土地、修筑水渠等也能妥善处理。许多不利于农牧业生产发展的禁忌逐渐从人们心目中消失。  总之,与现代社会文化观念相冲突,不利于现代人们的生产。生活的禁忌逐渐消失,是今后禁忌变化的必然趋势。中国传统吉祥图案解读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沉淀中,传统吉祥图案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其精彩纷呈的艺术形式下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思想和情感,最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庄子&人间世》),成玄英《注疏》为: &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喜庆吉祥,福寿平安,是中华民族千古永恒的希望和追求,是一种普遍的民族文化心理。吉祥图案丰富多彩,神奇怪异,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反映出中华民族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中国吉祥图案从题材上大体可以分为六类:植物类:梅、竹、菊、兰、松、牡丹等;动物类:龙、凤、麒麟、狮、虎、鹿、鹤、鱼等;人物类:八仙、麻姑、飞天等;字符类:福、寿、禧、等;器物:钟、磬、珊瑚、如意等;混合类:花与蝴蝶、南瓜与老鼠、蝙蝠与寿字、镯鸯与莲蓬等。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设计把自然现象人格化、理想化、计会化,使天人关系成为伦理、道德、审美的演绎,运用寓意、谐音、象征等手法,创造出图形与吉祥寓意完美结合的或高于现实的联想形态,呈现出&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和主客同归的美好意境。主张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是中国文化在精神层面上、思想观念上的一个突出中国古代对自然,即对&天&的认识与崇拜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原始时代。原始陶器上出现了动物图案、植物图案和人物图案,还出现了源于宇宙的物象:日纹、月纹、星纹、雷纹、云纹、水纹、火纹等等,反映出原始先民们对日、月、星辰、和动植物等自然万物的虔诚的崇拜之情。&人面鱼纹&表明原始先民混沌的宗教意识已由自然的多神崇拜转向与单一的人神崇拜,自然之神崇拜转向祖神崇拜,显示出原始祖先&神人合一&表现自我,对于自身力量的颂扬。  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案在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地区流传下来的优秀图案,都带着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民俗气息。在这些图形里,储存着重要的文化信息,构成了图案的主题、情调、气氛和意蕴。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造型方式上以强调意象美为特色的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造型方式上充分体现了中国语言、文字与图画同源,相通相融的特征。用&以象寓意,以意构象&来造型。采用寓意象征性的图形表达某种抽象思想中国传统吉洋图案尽管种类繁多,但图案的立意却集中在福、禄、寿、财、喜五个热点上。为了用可视形象表现这五大主题,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地运用了体现这种寓意的视觉图形,如体现&福&这一核心思想的吉祥图案就有&百福图&,&五福和合&、&五福捧寿&、&福寿如意&等,而&福&的图形标志就是:蝙蝠、佛手、寿星、龙凤等;又如体现&寿&的吉祥图案有&松龄鹤寿&、&人仙祝寿&、&松柏长青&等;而&寿&的图形标志是:松树、柏树、仙鹤、龟、万年青、寿字、寿星等。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具有十分鲜明的个性,这是由它的文化根源,造型方式所决定的。由于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创作的目的是为了营造吉兆环境和现象,表达吉祥寓意。所以象征艺术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审美特征,含蓄性的暗示也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在传情达意上的特色。虽然民间传统吉祥图案并没有模仿自然实景,但在图案中关于家族、氏族、民族、人类生命繁荣、幸福安康的意义,比模仿自然实景要崇高与重要的多。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案歌颂生命,表现生的欢乐,显示出人类童年的天真与乐观。  吉祥内容与美的形式融为一体,使吉祥图案与人类社会有天然的亲和性。按照美的形式和吉祥祝语的寓意来组成吉祥图案在这种造型方式中,重要的是谐音,而与形象本身是不是特定的吉祥图形标志无关。例如:&喜上眉梢&,这一吉祥祝语本身无形象,而在传统吉祥图案中,以二只喜鹊站于梅花枝头,取喜、梅(谐音眉)、枝头(俗称树梢),准确地传达了&喜上眉梢&的吉祥寓意。通过带有吉祥寓意的文字来组成吉祥图案直接利用吉语文字,也是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造型方式之一,中国文字结构合乎图案造型法则,笔画长短、疏密,既有变化,又有韵律,加之文字本身又有象形、会意、形声等特点,故吉语文字在周代以来就作为吉祥图案而存在了。吉语文字作为吉祥图案常与其他纹样结合,也可在字体内部添加图形,其造型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如&福&字图,&寿&字图等。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作为特殊的民俗符号揭示民俗背景下的吉祥含义是一种&隐藏在中国人生活与思想中的象征&,费迪南德&莱森说:&中国人的象征语言,以一种语言的第二种形式,贯穿于中国人的信息交流之中;由于它是第二层的交流,所以它比一般语言有更深入的效果,表达意义的细微差别以及隐含的东西更加丰富。&不仅表现出它们本身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表现了它们所意味的东西。那些用隐喻象征出来的东西,并不是那些自然物自身所有的东西,但是,却能在接受者的意识中清楚地显现出来,最后还能得到解释。即使如此,这些解释中往往还有许多信息是无法用语言表达清楚的。这样的象征由于是采取绘画和书法的独特形式表现的,所以,对它们的解读就只能以两种方式进行:一种是从赏心悦目的艺术品的欣赏角度得到美感;另一种则是从它们所包含的其他意味中接受到别的信息。例如,祝颂长寿,恭贺新婚,祝愿早生贵子等等,令人得到精神上心理上的更大欢欣和满足。这后一种信息,显然是从比较隐蔽的象征符号中间接表达出来的。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案这种中国民俗文化符号,其独具特色之处在于从信息交流常见的隐喻和双关表达中,看到俗民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间接表现的象征符号。    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作为非言语领域的民俗符号则是视觉形象或其他感觉到的具象的东西。&指符&一词又有的叫做&能指&,也是为了标明它能够表示出或指示出所要传送的那个对象和含义。与此同时,当上述&指符&表现出一个个或一幅幅可以感觉到的民俗事物形象时,民俗符号的第二个元素便紧跟着与那个或那些物象密切联系,构成一个个可以被认识的所:表达的民俗对象及其含义、概念(&所指&)。&所指&显示出民俗符号所有密码中属于民俗含义或概念的那一部分,正因为有了民俗符号的&所指&,才最后完成了传送民俗信息另一半的重要任务。在更多的民俗信息传送中,它们多是以画像、塑像、雕像或绣像的形式出现的。它们或是表现祥瑞,或是用来镇邪除祟,或者编制成隐喻双关的图画,表达俗民的多种祝愿。象征祥和吉庆或进取成功等含义的综合指符间,二龙戏珠图、望子成龙图、金龙玉柱图、龙凤呈祥图、鱼跃龙门图等等也都是象征祥和吉庆或进取成功等含义的综合指符。同样,丹凤朝阳图、麒麟送子图、比翼鸳鸯图、鹤鹿同春图、松鹤延年图、喜上眉梢图、五福捧寿图、百事大吉图、榴开百子图、连(莲)生贵子图等等,也都表现了各种隐喻双关的含义。比如&福&的含义,大多用的是蝙蝠图像,用百合花、柿子、桔子的图画组合成一幅图像,谐音成百事大吉图。&富余&的图像多用肥胖的大鱼,以象征年年有余。以鹿谐音&禄&,以鹤比寿。构成祝愿福禄的鹤鹿同春。用喜鹊、蜘蛛代表&喜&,以梅花谐音&眉&,用喜鹊登上梅树表达 &喜上眉梢&的大喜大庆。以松柏常青比喻不老长寿,松鹤成画祝贺寿诞。石榴多籽用来象征多子多孙。在图像中,桃子象征长寿,龟比万寿。牡丹比富贵,桂花也谐音贵。甚至以蝶谐音&瓞&,以瓜蝶图表达&瓜瓞绵绵&,子孙如瓜瓞一样连绵不断的繁衍。古代还有用枫树、蜂巢、猿猴、印绶组合成图画,以谐音取义&封侯挂印&的祝升官晋级升官仕途,是民众追求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民众又希望为官清廉&一琴一鹤&、&一品清莲&、&雁塔题名&等等。用图像、雕塑像做指符,表达俗民生活理想愿望,成为中国民俗象征体系中最具特色的内容民俗指符是民俗符号的表现体。  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案是民间劳动者自己创造,直接表现自身生活、自身情感的民间艺术,所以它与民族民俗的关系密不可分。它是民族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是劳动者民间风俗生活的直观性、审美性的表现。中国民间传统吉祥图案伴随着民俗文化的发展,映照出中国文化史的踪迹,而悠久的民俗文化又是民间吉祥图案创造的源泉,丰富多彩的吉祥图案是中华民俗趋吉避凶的传统心态的突出表现。吉祥图案是民族原始宗教文化的体现。民族原始宗教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世代相传不断发展,并在体现民族文化观念的民间传统吉祥图案中,有着大量的反映。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文化实质,是一种以美的饰纹和造型来营造吉兆环境,攘除各种民间禁忌,并以此寄托祈福求吉的心愿和对生活的追求,也包括自然观念、宗教观念生活道德观念的表达和体现,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漫话春节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春节在其历史的发展演变中,不断形成并凝结了中国人特有的伦理情感、时间生命意识、文化追求认同感,甚至是一种准宗教意识。在各种独特的春节仪式中,中国传统的民族、民俗文化得以集中的展示和表现;春节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具特色的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大多以祭奠祖先、除旧迎新、庆禧纳福、祈求丰年、祭祀各种神祉为主要内容,活动丰富多彩且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这些春节期间的民俗活动体现了这一悠久的传统民俗文化在当代的继承和弘扬。  春节的原貌与现在并不相同,事实上春节是在不断的历史演变发展中得以确立的。她主要是在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和农历的岁首两项内容的联系发展中出现的。首先,春节是农历的岁首,俗称&过年&。在古代,过&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而是在&蜡日&,即后来的&腊八&。南北朝以后,把&蜡祭&移至岁末。其次,古代的春节是立春之节,即二十四节气的首节,是一个迎接春天的节日;又因为春节一般都在&立春&前后,所以到了民国时期改用阳历,才把农历年叫&春节&。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朝、三始、三元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春节从狭义上讲,一般就是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由一系列的活动构成的,一般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又以除夕、正月初一和元霄节为三大高潮标志;因此,春节以农历岁首为界,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多月。岁首前有腊祭、祭灶、祭祖、除秽,三十日要贴门神、对联、吃饺子、放鞭炮,除夕有吃年夜饭、&守岁&等活动,正月初一晚辈向长辈拜年,然后到亲友家拜年。亲友第一次见面时,一般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祝福的话,互相祝贺。而这时,新女婿一般都要到岳父母家中拜年,日子一般选在年初三或初四。另外,各地除互相登门拜年,还有给儿童压岁钱、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这期间游人满街,盛况空前,直到元宵节(正月十五)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  春节,从字面意义上讲就是春天的节日。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于是,节前就在门脸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当春姑娘来到门口时,会念一遍寄托新一年美好愿望的句子,这一念,好运真的来了。同样寓意的事情还有挂大红灯笼和贴&福&字及财神像等,&福&字还必须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到了&。  春节又是一个亲人团聚的节日。离家的孩子这时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在&除夕&,又叫&团圆夜&、&团年&,家家户户阖家欢聚,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这已经成为过年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南方地区有吃年糕的习惯,象征新年里生活、事业步步高。而北方地区在此时则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既有相聚之意,用饺子象征家人团聚;又取&更岁交子&之意,以迎接新的一年。而喜贴春联、张灯结彩、守岁达旦、敲锣打鼓、送旧迎新等活动更加烘托了春节亲人团聚的热闹氛围。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规定每年春节放假三天(现在为七天),来庆祝春节这个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西方文明的一些节日文化传入中国,并明显的影响了年轻一代的节日文化选择。一些学者如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所主任、中国年俗文化研究资深专家陈竟教授,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激动地表示,&中国现在还不启动春节申遗工程,还要待到何时&;另外北大清华的十博士在圣诞节期间也曾联名抵制&洋节&&&这表现了部分文化人对传统民俗文化的一种极度焦虑感。在笔者看来,对传统民俗文化的焦虑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春节已经随着时代的变化在继承原有内涵、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时代内涵。一方面我们没有必要为西方&洋节&文化的&入侵&而拒绝其在中国的发展,作为一个现实的存在,我觉得西方的一些节日只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个必然的结果,就象外国人穿着唐装并不影响他们过圣诞节一样,年轻人过完圣诞节、情人节并不影响他们回家和家人团聚,贴春联,吃年夜饭,放鞭炮,然后给父母磕头拜年。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民族传统,人们对待民族民俗传统的心态毫无疑问是不同的,但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要求人们固守自身传统而不是以一种开放的&视界&置身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不现实的。也只有在这种全球&视界&中,春节才会展示其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我国传统民俗中的道教文化  道教是我国自发孕育的本土宗教,对我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道教以自身悠久的历史背景、文化底蕴、信仰仪轨等影响着我国民俗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使我国的民俗在历史的发展中留下了道教的影子,两者也保持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古代许多文人的笔记小说都对民俗中的道教因素有过记载,如宋代吴自牧的《梦梁录》、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清代潘荣升的《帝京岁时纪胜》、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等,其中都阐明了道教对民俗的影响。道教对民俗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民间节日、民间神信仰、禁忌、祈求等方面。  民间节日  《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春节是这样说的:&京师谓元旦为&大年初一&。每届农历正月初一,于子初焚香接神,燃爆以致敬。&这其中的&焚香接神&就是受道教的影响。除春节外,中国的其他传统节日如元宵、清明、端阳(端午)、中秋、重阳等节日也受道教的影响。  以端午节为例,其来源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辟说等,最主要的还是以纪念屈原说为主。道教奉屈原为神,&五月朔,家家悬硃符&,天师府更是&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硃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人们争相购买,贴之中门,以辟祟恶&。  端午节在完成从单纯信仰仪轨向纪念屈原的转变过程中,形成各种具有不同时代特色和区域特色的习俗规范,比如吃粽子、赛龙舟等。在川西等地流传的&打李子&风俗则增加了祛病强身、孕育子女的功能。  民间神信仰  民间神灵众多,这些神灵有些既是民间世俗神又是道教中的神仙。比如财神、八仙、碧霞元君、药王、关帝等。其中财神作为主管财富的神明被民间普遍供奉。关于财神的传说和种类在民间有许多说法。  道教奉&正一玄坛大元帅&赵公明为财神,其传说较早,在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中就有记载,说上帝差遣3个将军督鬼下凡间取人命,3个将军督鬼里就有赵公明,此时他还只是取人性命的冥神。隋唐时期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赵公明正式被封为正一玄坛大元帅,真正具有了财神的职能。  此外,还有五显财神、财帛星君、关公以及公正无心的纣王叔比干、生财有道的陶朱公范蠡、撒钱济贫的准财神刘海蟾等。在财神分类中,也有把比干、范蠡归为文财神,赵公明归为武财神的说法。  禁忌  民间过年有挂桃符、贴门神和祭灶的习俗。西汉刘安的《淮南子》中说:在上古时,有神荼、郁垒两兄弟善于抓鬼,于是民间就在每年过年时,于大门的左右两侧,各挂长约七八寸、宽约1寸余的桃木板,上画这两兄弟的神像,以驱鬼辟邪,即所谓&桃符&。东汉以来,又出现了在&桃符&上直接书写&元亨利贞&等表示吉祥如意词句的形式,名曰&题桃符&。唐太宗以后,道教奉秦叔宝、尉迟恭为门神。挂桃符和贴门神是道教&符&的一种转化形式,体现了民众驱邪辟恶的心理需求。  而祭灶则更能反映出民众通过对道教神&&灶王的祭祀,以求达到保佑全家、上天言好事的功效。宋代范成大的《祭灶词》中云:&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猪头烂熟双鱼熟,豆沙甘松粉饵圆。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这体现了民间祭灶的生动场景。《燕京岁时记》中有更加具体的描述:&民间祭灶唯用南糖、关东糖、糖饼及清水草豆而已。糖者所以祀神也,清水草豆者所以祀神马也。祭毕之后,将神像揭下,与千张、元宝等一并焚之,至除夕接神时,再行供奉。是日鞭炮极多,俗谓之小年。&这样大肆地讨好灶王,用糖瓜粘住他老人家的嘴,为的就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  祈求  与其他方面相比,民间祈求的范围更宽泛,内容也更多,有求雨、祈晴、祈福、祈丰收等民众参与性很强的活动。这些活动中,许多祈求形式都和道教科仪类似,有些活动甚至就是由道士主持的。  道教是我国自发孕育的本土宗教,对我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鲁迅先生说:&中国文化根柢全在道教。&当代道教不再只将视域局限在宗教信仰和神学研究上,而是开始积极寻求更多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宗教文化因素,特别是用人文学科术语阐释宗教教义,让更多的道教文化合理因素发挥积极作用。通过民俗这一中介,让道教文化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以点带面重新审视道教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古建筑流动着文化传统  建筑被称之为凝固的音乐,正是因为它们在设计、建造的时候就是由许多不同的音符、节拍和韵律所组成的。  在我国现存的不少古建筑中,保存了众多音响音韵的奇迹,如北京天坛皇穹宇殿的回音壁、三音石、五音石,寰丘坛上的太极石,其传声、回声的音乐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在山西永济,由《西厢记》而闻名的普救寺中莺莺塔的音响鸣叫作用成了一处奇观。还有甘肃嘉峪关关门外墙角下的一块奇石,击之如燕鸣,被称作嘉峪关八景中的&击石燕鸣&一景。可见古代哲匠先贤们在建筑上与音乐声韵相融合的规划设计巧作安排,是十分重视的。  天坛、莺莺塔、嘉峪关的音响音韵效应,是设计之初的有意创造还是后来产生的效果尚待进一步的论证。但是在2500多年前,苏州吴王夫差为西施所修的馆娃宫中的&响屐廊&确是预先特意设计的。在廊子的木地板下,安设了大小深浅不同的空缸,让西施在廊内行走起舞发出不同的音响,成为音乐伴奏。  现在许多园林中还利用水流击石、冲激等造成钟磬、琴瑟之音的效果,都是有意设计创造的。无锡寄畅园内有一条著名的&八音涧&,就是有意安排流水穿行于山石起伏间的涧谷,流水淙淙,声音变幻,有如天然音乐,且与周围的花草树木、山石相结合,成为一曲有声有韵的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乐章,巧妙天成。扬州个园中冬景内的24个风音洞,制造成了冬天北风呼呼的效果,正应了造园手法&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  文物古迹、古建筑与诗词书画、匾额楹联、音乐辞章的交融结合,相得益彰,密不可分。文物古迹和古建筑不只是物质艺术的实体,而且与非物质文化文学艺术交融结合在一起,难解难分,产生一种巨大的魅力,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骚人墨客以至显赫名流、将相帝王为之留下了不朽华章。&发思古之幽情&有时不仅会使人感叹于昔日之兴亡往事,而且还能从中获得效益,更能陶冶高雅情怀。  三国时期,魏、蜀、吴赤壁大战,孙刘联盟,以少胜多击败了曹操的83万大军。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凝聚在赤壁古迹之上,被历代相传了下来。多少诗人词家为之讴歌咏唱、泼墨挥毫,留下了动人的诗赋辞章、书画精品,增添了文物古迹的光彩。现在这些古建筑、古石壁遗址,已经成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们因这些不朽的诗赋辞章而彰显流传。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水乳交融,密不可分,不仅有体有形,也有声有韵,可谓形神兼备。  古塔,是外来文化在我国原有传统建筑基础上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奇葩。它原非我国古代建筑所有,是随着佛教的传入才出现的一种新建筑类型。2000多年来又不断传承发展,成了代表中国建筑艺术的杰作类型之一。它们甚至成了风景名胜区、历史名城的标志。西安的大雁塔、小雁塔,1000多年来就是西安(长安)古城的标志性建筑,&雁塔题名&成了长安一景。  最有代表性的古建筑与诗赋辞章音韵相融汇的要数亭台楼阁。虽然楼阁不断兴衰更替,但与它们共同咏唱的诗赋辞章,千百年来不断传唱,成了重兴复建这些建筑的动力。我国现存被称之为古代四大名楼的岳阳楼、黄鹤楼、鹳雀楼、滕王阁,堪称建筑与诗赋辞章音韵相融的杰作。  岳阳楼,位于湖南岳阳西城墙之上,濒于洞庭湖之滨,是这四大名楼中年代较早的一个。相传始建于东汉时期东吴鲁肃之阅兵台,此后屡毁屡修,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六年(1880)所重修。由于它的历史、艺术特别是文化内涵丰富,早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鹤楼,位于武昌长江之滨,相传也建于三国东吴时期,也是屡毁屡修,现存建筑为1984年重修的。黄鹤楼之所以出名也是因为其历史文化内涵丰富,诗歌音韵嘹亮,令人无不触景生情。  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赣江之滨,始建于唐高宗永徽四年(653),也是由于其文学艺术内涵之丰富,历史上曾有20多次重修重建的纪录。现在的滕王阁亦是&文革&之后重建的,成为了南昌故郡传承1000多年历史文脉有形有神、有声有韵的胜迹。  鹳雀楼,位于山西永济黄河之滨,此楼由于黄河河道变更,岁月沧桑,在800多年前已经消失,正是由于王之涣的一首千古绝唱的诗句,人们又把它按唐代的风格重新建了起来。  古建筑除了亭台楼阁、古塔之外,宫殿、庙坛、寺观、桥梁等莫不有着丰富的内涵与文化。诗赋辞章交融结合,可歌可咏。如帝王宫殿坛庙的内外都有各种乐器,在上朝、祭祀时与建筑物和人的活动融为一体,呈现出壮观、严肃、和谐的气氛。如唐大明宫上朝时,击鼓鸣钟,香烟缭绕,有声有韵。  城市是各种建筑最为集中之地,不仅有起伏昂扬的建筑音符,而且有点、线、面组成的建筑篇章,可以称得上是最豪华庞大的交响乐章。我国古代城市的规划充分考虑到了各种建筑点、线、面群体的韵律安排。如北京7.8公里中轴线上标志性建筑的高低错落,两旁建筑群的布置,仿佛吹奏出了起伏而又和谐的韵律。  文物是有形的,它包含或承载的内容是活泼的、活生生的。在评介一件器物或艺术品时,中国有一句老话,往往称之为&形神兼备&,至哉斯言。
上一篇: 下一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佩戴琥珀有什么禁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