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集团军重组40军去哪了119师356团1951年4月所发生的战斗?

40军119师历任师长_中华文本库
40军120师358团战争年代的历任团长_军事/政治_人文...战争时期历任 40 军 120 师参谋长、副师长、师长...八师作战科长、三纵作战科副科长、40 军 119 师 ...
1952年5月至1953年6 月,第40军执行阵 l帮子(第119师)、新民(第120 l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不久,美军第82空降师 师长盖文在他的《窄降战》一书中便...
牺牲时间 牺牲地点 蔡启荣 12军35师 副师长 河南商城 32 1951 51...6 前线 张振一 40军119师卫生部 部长 山西汾县 37 ...
牺牲时间 牺牲地点 蔡启荣 12军35师 副师长 河南商城 32 1951 51...6 前线 张振一 40军119师卫生部 部长 山西汾县 37 ...中国第一军事门户网站 | &>&&>&
盘点: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典型英雄人物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荣立三等功以上指战员302724名,荣立集体三等功以上的单位5953个,其中被授予英雄、模范称号和特等功人员502名,分别为:特级英雄两名(
  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荣立三等功以上指战员302724名,荣立集体三等功以上的单位5953个,其中被授予英雄、模范称号和特等功人员502名,分别为:特级英雄两名(杨根思、黄继光),一级英雄50名,一级模范4名,二级英雄286名,二级模范75名,特等功85名(同时被授予称号并立特等功者未计。来 自 西 陆 军 事 http://www.xilu.com
  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授予各种勋章、奖章23万余枚。其中,同时被授予&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及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的共12人。
  杨根思()江苏泰兴人。1944年参加新四军,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国内革命战争中他多次立功受奖,曾两次被评为战斗模范,荣获&爆破大王&、&华东一级人民英雄&、&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等称号,并光荣地出席了1950年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
  同年他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担任志愿军第20军58师172团3连连长。 在日第二次战役中,杨根思奉命率领一个排的战士,坚守在长津湖地区下碣隅里外围制高点--小高岭,这是敌人南逃的必经之地。战斗打响后,他率领全排先后连续打退了敌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的8次疯狂进攻。
  此时,阵地上只剩下他与两名伤员,并且弹药用尽。当美军发起第9次进攻时,危急关头杨根思抱起最后一个5公斤重的包,毅然冲入敌群,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住了阵地,完成了切断敌人退路的阻击任务。战后志愿军领导机关为杨根思追记特等功,追授特级战斗英雄称号,并将他生前所在连命名为&杨根思连&。朝鲜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杨根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朝鲜政府还在他牺牲的地方建立了&杨根思英雄纪念碑&。
  邱少云(1931年--1952年)四川铜梁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5军29师87团9连战士。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作战。 日,邱少云所在连队在朝鲜平康前线反击391高地作战中担负突击任务,并奉命于夜间在距敌60米的山脚下潜伏,以待次日傍晚发起突袭。
  12日11时,他的潜伏地不幸被敌盲目发射的燃烧弹击中。为了不暴露部队的整个行动计划,邱少云忍受烈火烧身的巨痛,在5个小时的时间里一动不动,直至牺牲。他以自己的生命换取了此次作战的胜利。当晚反击部队顺利攻占391高地,全歼守敌1个加强连。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英雄的名字被永远镌刻在391高地主峰的石壁上万古留存。
  曹玉海(年),山东省莒县人943年6月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第114师第342团第l营任营长。 日,在朝鲜第四次战役汉江南岸坚守防御作战中,美军1个团在24架飞机、52辆坦克和大量火炮配合下,向他们营守卫的京安里以北350。3高地凶猛进攻。他勇敢机智,靠前指挥,组织部队打退敌人3次进攻。当一部分敌人突人阵地时,他带领部队英勇反击,不幸中弹牺牲,时年28岁。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曹庆功(年),云南省武定县人,1948年10月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第119师第356团第l连任副班长。 日,在朝鲜第四次战役运动防御战斗中,他带领一个战斗小组在洪川江北岸望日里附近286高地执行阻击敌人的任务。
  他们打退敌人多次冲击后,阵地上只剩他1人,他因右臂被炸断流血过多昏了过去。当他苏醒过来时,敌人又冲上来了,他用尽全力拉响最后3枚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时年26岁。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王学凤(),安徽小砀山县人,1948年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第120师第358团第3连副班长。 1951年4月初在朝鲜第四次战役中,他带领的战斗小组在华岳山前沿阵地抗击敌人,战斗中,他的右手、腮帮、头部和胸部先后负伤,昏倒在工事里。当他在昏迷中听到敌人的嘈杂声知道敌人冲上来时,便支撑起负伤的身体,把枪摔坏,投出最后一颗手榴弹,跳下悬崖壮烈牺牲,时年25岁。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王学凤(?--1951年),吉林省敦化市人,194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第141师第422团第5连任连长。 日,在秋季防御战役坚守天德山阵地的战斗中,他指挥全连与敌军激战8个小时,打退敌人11次冲击,歼敌300余人。次日拂晓前,他又带领40多战士出其不意地袭击敌人,歼灭敌人80余名。10月3日,敌人又发起更为疯狂的进攻。最后,他在全连人员大部分伤亡、弹药耗尽的恶劣情况下,销毁文件,砸坏手枪,抱起石头砸向敌群,只身与敌激战,壮烈牺牲。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孔庆三()山东历城县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担任志愿军第27军80师炮兵团5班班长。 日第二次战役中,他所在的部队参加了围歼咸镜南道长津郡新兴里之敌的战斗,5班担负掩护突击部队前进的任务。
  激战中,在地面结冰,无法构筑炮阵地的情况下,他毫不犹豫、奋不顾身地用自己的肩膀顶住火炮架,命令助手开炮,及时摧毁了敌人的火力点,打开了突击部队前进的通道。但他自己却因火炮后座力的撞击、腹部又被迸回的弹片击中而壮烈牺牲。为表彰他的英雄事迹,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他的名字被镌刻在朝鲜长津湖畔志愿军烈士纪念塔上与世长存。
  孙占元(1925年--1952年)河南林县人。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7连班长、排长。在入朝作战作战中,先后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和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等作战。
  在战斗中他机智勇敢,多次立功。 日,上甘岭战役打响后,597。9高地炮火冲天、弹片横飞,孙占元奉命带领全排担任夺取2号阵地的突击任务。在冲锋至半山腰时部队受阻,他的双腿被炸成重伤,但他仍忍着巨痛爬行向前,亲自用手雷炸毁敌火力点,占领了敌阵地。
  随后,他又指挥全排连续击退敌军连级规模的两次反扑,并用缴获的两挺机枪轮流射击,歼敌80多人。当子弹打完后,他拿起最后一颗手雷滚入敌群,炸死8名敌人,自己也壮烈牺牲。为表彰他的英勇事迹,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英雄&称号。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英雄奖状。
  黄继光(1930年--1952年)原名黄继广,四川中江县人。1949年参加革命,1951年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2营通信员、代理班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曾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和上甘岭战役。由于多次出色完成任务,他两次被评为工作模范并荣立三等功。 在日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所在的营奉命再次反击597。9高地。当连续攻下敌人数处阵地后,部队在零号阵地半山腰被敌机枪火力点压制,前进受阻。危急中,他挺身而出主动承担爆破任务。
  他勇敢地冲向敌地堡,用手雷炸毁敌几个火力点后,敌一残存的火力点还在顽抗,部队前进依然困难。此时,黄继光身上已经7处负伤,手雷也已全部用光。为了完成任务,减少战友的伤亡,他忍住巨痛英勇地扑向敌人的火力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正在扫射的敌机枪射孔,为反击部队扫清了前进的道路。在黄继光壮烈献身精神的鼓舞下,反击部队迅速全歼美7师5个连,夺回阵地。战后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青年团中央授予他&模范青年团员&称号。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英雄&称号。
  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为缅怀英雄,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其家乡中江县兴发乡也改名为继光乡。立特等功,获特级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
  胡修道(1932年--)四川金堂县人。1952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2军31师91团5连战士,195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先后参加了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上甘岭战役和朝鲜东海岸反登陆防御作战。 1952年11月上甘岭战役进入了决定性的反击阶段。5日,胡修道所在的连在上甘岭右侧的597。9高地连续敌军由排到两个营规模的41次反扑,歼灭了大量的敌人坚守住了阵地。在一天的激战中,特别是阵地上只剩下两个人的情况下,他一人坚守3号阵地,英勇机智地打退了敌人的10多次进攻,并创造了志愿军战士一人一天歼敌280余人的记录。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胡修道入朝参战,首战立功当英雄,被大家传为&神话&。
  员宝山(年),河南海上安阳县人,1949年5月参加革命,中国亿志愿军第42军第125师第375团第9连卫生员。 日,在朝鲜中马山战斗中,他奋勇抢救伤员,臀、臂、腿先后负伤,坚持不下火线。在腹部受重伤、肠子流出的严重情况下,仍忍受剧痛,爬上山头救护3名伤员,终因伤热时而是光荣牺牲,时年仅21岁。部队党委根据他生前的申请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高成山(年),河北省易县人,1940年6月参加八路军,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8军第204师第612团第6连任连长。 日,他带领全连在坚守朝鲜平安南道金化郡938。2高地战斗中,打垮敌军有敌机每天在40余架次配合的两个团的进攻。
  他组织7次较大的反击,打退敌人大小百余次冲锋,杀伤敌人1800余名,坚守阵地5昼。最后全连只剩几个人,他临危不惧,沉着指挥,完成了坚守任务,坚持到增援部队上来,打垮了进攻的敌人,直至壮烈牺牲,时年29岁。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
  倪祥明(年),河南省杞县人,1949年参加革命,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第115师第343团第7连任副班长。 1952年7月,在朝鲜涟川西222。9高地防御作战中,他在子弹打光后,冲入敌群,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时年27岁。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日,他所在部队党委根据他本人生前的申请要求和表现,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李家发(年),安徽省南陵县人,1951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7军第199师第595团第1连战士。1952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日,在朝鲜金城战役反击轿岩山的战斗中,他所在的连队,担负主攻轿岩山西峰的战斗任务。当部队顺鱼脊脊形山梁前进时,被敌人铁丝网挡住了,他主动请战,拖着受伤的双腿,先后炸掉了铁丝网和3个地堡。这时他受重伤昏倒了。
  当部队继续发起冲击时,敌1个暗堡又响起了枪声。在多次爆破未成,部队冲击受阻的情况下,他从昏迷中惊醒,忍着7处伤痛的身体朝着敌人机枪扑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眼,为部队扫除了前进的障碍,使红旗插上了轿岩山,而他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年仅19岁。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
  伍先华()四川遂宁市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12军34师100团2连3班战士、班长。先后参加了第5次战役、1952年春、夏季巩固阵地作战和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作战。 日秋季战术性反击战中,他所在的部队参加歼灭江原道金城郡官岱里之敌的作战。战斗中,他机智灵活地指挥3班迅速完成了攻占敌720阵地的任务。
  当我突击队正向敌纵深发展时,敌坑道内一火力点吐出条条火舌将前进道路封死。伍先华又奋勇当先,率3名战士前去爆破敌火力点,途中3名战士相继负伤和牺牲,在此情形下,他毅然抱起包冲进敌人的坑道,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为部队打开了前进的通道。他的英雄行为惊天地、泣鬼神,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爆破英雄&称号,追认其为模范共产党员。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英雄奖状。
  牛保才()山西壶关县人。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5军45师135团1营营部电话班副班长。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和阵地防御战役。 日&联合国军&为夺取上甘岭,在志愿军防线的中部打开缺口,发起&金化攻势&。战斗异常激烈,597。9高地半小时就落下7、8万发。牛保才冒着猛烈的炮火抢接电话线,他的左腿不幸被敌军炮弹弹片打断,血流入注。但他忍着巨痛,拼尽最后的力气爬到断线的地点,用嘴咬住一个线头,又用一只手拉住另一个线头,让电流通过自己的身体接通线路,保证了部队的通讯联络,直至壮烈牺牲。志愿军领导机关为这位英雄的电话兵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二级英雄&称号。
  杨春增()河北沙河县人。1945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12军35师104团4连3排副排长。先后参加了第五次战役、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和1952年巩固阵地作战。 1952年8月,杨春增所在部队奉命参加朝鲜江原道金城座东南无名高地的进攻战斗。战斗中他率领1个班迅速攻占了541阵地后,为巩固阵地,又从早上激战到下午。
  激战中他身边的战友不断倒下,在连续打退敌军多次进攻、歼敌100余名后,阵地上只剩下了他和卫生员。敌人又发起了疯狂的进攻,面对蜂拥而上的敌人,杨春增抱起最后一颗反坦克雷冲入敌群,与30多名敌人同归于尽,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保住了阵地。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追认他为模范共产党员。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及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和英雄奖状。
  杨连第(1919年--1952年)天津市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195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抢修陇海路8号高桥时,因机智勇敢表现出色,荣获&登高英雄&称号。1950年9月光荣出席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 同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铁道兵1师1团1连副连长。战斗中他所在的部队在朝鲜前线各铁路大桥间进行抢修,多次出色完成修桥任务。特别是1951年7月,在参加朝鲜评安南道清川江大桥抢修任务中,他带领一个排11次搭设人行便桥,并创造性地铁轨架浮桥,保证了正桥施工和顺利通车,有利地支援了前线的作战。1951年8月,他回北京出席志愿军铁道兵首届庆功大会,并当选为志愿军国庆归国观礼代表,还出席了全国铁路劳动模范代表会议。
  杨育才(1926年--)陕西勉县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68军203师607团侦察排副排长、排长。 在入朝作战中,曾参加了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和金城战役。日,志愿军发起金城反击战役,杨育才所在部队急速向敌纵深插入。
  战斗中他奉命率侦察班11名战士和两名朝鲜联络员,机智勇敢,克服重重困难,化装深入敌后,出其不意地将南朝鲜军号称&白虎团&的首都师1团团部全部歼灭,共毙俘敌团长以下官兵70多人,缴获了大量的军用物资,打乱了敌人的作战部署,为我军全歼守敌创造了有利条件。为表彰他的功绩,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英雄奖状。
  张积慧(1927年--)山东荣成县人。1945年参加八路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空军第4师12团3大队飞行大队长、副团长、团长。 在抗美援朝作战中曾10多次参加空战,击落击伤敌机5架。日,在反美军凭借其空中优势,对朝鲜北方的交通要道进行封锁的&绞杀战&中,张积慧和战友们一道并肩作战,并由他一举击落美国空军英雄、少校中队长、号称&空中一霸&的&王牌飞行员&乔治-阿-戴维斯,从而打破了&美国空军英雄不可战胜&的神话,引起美军,特别是美国空军的巨大震惊。对于他的出色表现,志愿军空军为他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被誉为&空中英雄&、&空中突击手&。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二级自由独立勋章、军功章。
  孙生禄(1928年-1952年)河北定兴县人。1945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空军第3师9团飞行员、飞行中队长。 在入朝作战的日子里,他英勇机智,曾数十次参加空战,击落敌机6架,击伤敌机1架,被人们赞誉为&空中突击手&。日,在与企图偷袭的敌机激战中,为掩护长机组,他果断地架机冲向敌机群,将敌注意力吸引到自己的方向。
  在击落敌两架飞机后,他沉着地驾驶着受重伤20多处的战机返回基地。次日,他又升空作战,并击落1架敌机。返航时被从后方突袭的4架敌机击中,光荣牺牲。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称号。朝鲜人民军空军也为他追记特等功,追授&朝鲜人民军空军英雄&称号,并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勋章。
  罗盛教(1931年-1952年)湖南新化县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0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任志愿军第47军141师侦察队文书。在朝鲜他曾参加了1951年阵地防御作战。 日,在朝鲜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里,为营救落水的朝鲜儿童,他冒着零下20℃的严寒先后3次跳入冰窟中,拼尽全力,救出因滑冰落入水中的朝鲜少年崔莹,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爱民模范&称号,青年团中央追认他为&模范青年团员&。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一级战士荣誉勋章。为了纪念英雄,朝鲜人民把石田里和罗盛教牺牲的河流及安葬他的山分别改名为&罗盛教村&、&罗盛教河&、&罗盛教山&。
  许家朋()安徽省绩溪县人,1951年5月参加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志愿军第23军第67师第200团第9连战士。 日夜,在反击石砚洞北山战斗中,他所在的突击排突入敌阵地后,为敌暗堡猛烈的机枪火力所阻,爆破手爆破未成,英勇牺牲。许家朋从牺牲的爆破手身边拿起包向敌暗堡扑去,在距敌10余米处两腿负伤,就夹着包爬行。
  在逼近敌暗堡后,发现包受潮失效,他猛然挺立起来,扑向敌碉堡机枪眼,双手紧抱敌机枪脚,胸膛紧抵枪口,整个上身都钻进了枪眼,阻止了敌人机枪发射,保证了攻击部队迅速攻占主峰,全歼守故100余人。立特等功,获一级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国旗勋章、金星奖章。
标签:抗美援朝战争英雄
本栏目最新文章
中国和美国的船舰和飞机纷纷前往马航班机失踪的海域进...
热门关键词邳州部门动态
2018年邳州法院第四期悬赏公告!真有熟人!乡村振兴村支书很关键,邳州市委书记的这堂你的素养去哪了?赵墩城河村南大路何时修邳州城区部分小区水质浑浊?事情真相是这样最新!邳州将有13座铁路立交桥 再不担心交
查看: 2889|回复: 1
微信扫一扫
转发朋友圈
主题帖子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12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71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122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771 积分
黄继光牺牲后的遗照。
& && &&&历数我军历史上舍身堵枪眼的14位战斗英雄
  1.徐佳标:新四军第3师10旅特务团班长,日在两淮战役中,他背插红旗,攀登淮阴城南门城墙时身负重伤,陷入昏迷状态。 醒来听到敌机枪在叫,马上咬牙冲上前,用腹部堵住敌人枪眼,掩护突击队登城。淮阴被攻克,伪28师被全歼,徐佳标却壮烈牺牲。3师指挥部和师党委追授徐佳标为“淮阴战斗英雄” 称号生前所在班被命名“佳标班”淮阴城南门被命名“佳标门”。
  日寇投降以后,1945年9月初,新四军三师决定向拒不缴械投降的汉奸潘干臣伪军(近万名)盘据的淮阴城进攻。战斗首先在南门打响,我突击班两次登城都未成功。第三次登城了,战斗英雄徐佳标,他左手抓梯、右手握枪,战旗斜插在背后的子弹袋里,第一个攀到城墙上沿,奋力把红旗插在城头上。这时敌人疯狂进行反扑,他们依托碉堡和城垛,用火力、刺刀、马刀封住登城点,手榴弹象下冰雹似地扔向城下,我军遭到很大伤亡。徐佳标脚下的云梯也被炸断了,突击班的战友们从半空中摔下来。徐佳标眼疾手快,他就势抱住城垛,一个鸡子翻身,跃上城墙,就在这时,一个凶恶的敌人举起马刀,将徐佳标的双手腕砍断了。英雄的战士昏倒在城垛边上,他强忍着伤痛,用被鲜血染红的双肘支撑住身体,坚毅地向敌人的暗堡移动过去。一寸、二寸,终于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人喷火的枪眼,敌人的机枪哑了。我军热血沸腾,高声呼喊,潮水般地卷上城头。徐佳标同志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敌人的枪眼,为攻城部队打开了胜利的道路。(选自《新四军史话》297页)
  2.王正同:东北野战军1纵某团2连排长。在兴隆岭与国民党王牌新1军的战斗中,大部队受阻2连突击排仅剩下几人,敌碉堡还喷出烈焰。为了给大部队打开通道,王正同数次爆破都没有成功。最后,他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用生命换取了战斗的胜利 。战后追授为“战斗英雄”,突击排被命名“王正同英雄排”。
  3.陈勤:第3野战军31军92师274团2连战士。日夜,在登陆福建省厦门市北部海滩时,他的枪被污泥沾上打不响,敌人机枪又猛烈封锁,给登陆部队造成很大的伤亡。在这紧急关头,陈勤挺身而出,用身体堵住敌人机枪口,掩护部队登陆成功。
  4.万守叶:第4野战军40军119师357团5连1排副排长。日凌晨,我军登陆海南临高角的滩头战斗中,他指挥1班剪敌铁丝网、排地雷。前进中,敌地堡一挺重机枪阻挡大部队的前进,万守叶立即提着两个手榴弹扑向堡,不幸中弹,但仍顽强地用胸膛堵住敌人枪眼。
  5.肖国宝:解放军西南军区140团1营2连2副班长。 日贵州长顺县苗岭深山围歼国民党“反共自卫救国军”的战斗中,先后三处负伤,仍顽强战斗,击毙敌参谋长后,又扑向敌机枪,用身体堵住敌人机枪口,掩护部队冲击,以生命换取了全歼敌军的胜利。所在部队追授他为“特等战斗英雄”称号,2连被西南军区命名为“肖国宝英雄连”。
  肖国宝: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一四○团一营二连一班副班长。1950年加入中国GCD。日所在部队奉命参加贵州长顺县苗岭深山的剿匪战斗。“贵州反共自卫救国军”顷刻土崩瓦解,“总司令”曹绍华却侥幸逃脱。上级把追捕曹绍华的任务,交给了一四○团。肖国宝闻讯后积极请战,参加了团里组织的武工队。在当地群众配合下,他们循着曹绍华留下的蛛丝马迹,终于在11月13日拂晓,将曹匪余部包围在睦化乡的斗蓬冲。战斗打响后,敌人的机枪向肖国宝所在的一班阵地猛烈射击,意在由此突围。肖国宝看到部队被压得抬不起头来。就猛地站起来,在弹雨中左冲右突,逐渐逼近敌人。这时,一颗子弹击中了他,顿时鲜血汩汩流出,他晕倒在第一个土坎内……敌人的火力愈来愈猛,肖国宝慢慢苏醒了过来。他强忍着剧痛,艰难地爬过了第二个土坎,在击毙敌参谋长后,再次负伤。最后为掩护部队冲锋,挺身一跃向敌人的机枪扑去,用身体堵住枪口而壮烈牺牲。成为我军历史上第一位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看到这种情景,战友们一个个义愤填膺。他们高喊着为肖国宝报仇的口号,踏着英雄用鲜血开辟出来的道路,一齐冲向敌人阵地,活捉匪首曹绍华并全歼了残匪。后来新华社以《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肖国宝》为题,向全国播发了他的事迹。1951年2月西南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签发命令,授予他“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追授予模范GCD员。生前所在连被命名为“萧国宝英雄连”。
  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肖国宝
  苏联卫国战争中,马特洛索夫用胸膛堵住敌人碉堡上的机枪口,开辟了胜利的通道。剿匪斗争中,我军也第一次出现了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
  剿匪中的“马特洛索夫”
  1950年初冬,贵州军区剿匪东集团在黔东“铁壁合围”取得巨大胜利以后,又调动了野战部队的3个团另2个营、贵阳军分区的2个营以及安顺军分区的部队,对长顺、紫云、惠水县的土匪进行围剿,史称“长紫惠铁壁合围”。
  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年仅19岁的马特洛索夫为夺取乔尔努什卡村战斗的胜利,毅然用胸膛堵住敌人碉堡上的机枪口,为连队进攻开辟了胜利的通道。时隔7年后的这次剿匪斗争中,我军也第一次出现了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他就是原贵州军区140团1营2连1班副班长肖国宝。
  在我军“长紫惠铁壁合围”下,敌匪“贵州人民反共自卫救国军”顷刻土崩瓦解。上级把追捕敌匪总司令曹绍华的任务交给了140团,团里决定把这个任务交给1营。肖国宝主动找到营教导员李继田请战。他请求说:“我一定要想办法把曹绍华捉住,为民除害,为部队争光,请党组织让我参战吧!”
 1营立即组成了78人的武工队,由李继田率领,在当地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下,循着曹匪留下的蛛丝马迹,搜索追踪,终于在11月13日拂晓将曹匪余部包围在长顺观山槽的斗蓬中。
  此时,曹匪已与其1、4两师及2、5师残部会合,共计有400多人,企图冲出我合围圈,逃往罗甸和广西。
  李继田认为匪徒数量虽多,但都是遭我沉重打击之残匪,斗志不高,于是决定趁匪徒立足未稳,对我情况不清时,采取突然袭击。
  斗蓬中地势十分险峻,四面被陡峭的石山环抱,中间是一条长300多米的凹沟,除了三个垭口外没有别的出路。李继田率部兵分三路出击:3连两个班实施正面突击,抢占西垭口;2连两个班迂回堵住南面的大小垭口,切断土匪南逃之路;肖国宝所在的2连1班和3连4班一起奉命直捣匪巢心脏。
  战斗首先从正面的西垭口打响。上百名匪徒企图从西垭口突围,遭我迎头痛击后,转向南面大垭口突围。此时2连1班和3连4班趁机从匪徒背后冲了上去。匪徒们腹背挨打,弄不清来了多少解放军,顿时乱作一团。
  敌匪总司令曹绍华万没想到解放军来得这样快,他拔出手枪,声嘶力竭地吼道:“兄弟们,给我顶住,来的都是些土花儿(指民兵)。”
  匪徒们作困兽之斗。敌匪参谋长马启忠隐蔽在一块巨石后面,挥舞着驳壳枪,指挥四挺机枪织出一道严密的火力网,封住了我正面进攻之路。
  冲击中,肖国宝回头一看,身边没剩下几个人了。后面的部队也被匪徒机枪压得抬不起头来。他怒视着吃人的敌机枪口,暗下决心,拼死也要打掉它!他机警地在弹雨中左冲右突,端着冲锋枪扫倒一片挡住去路的土匪后,正欲冲向敌机枪火力口,不料,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腰部,顿时鲜血汩汩流出,染红了大半个腰际,他昏倒在第一个土坎内。
  敌火力愈来愈猛,我军的伤亡在不断增大。他苏醒后,强忍着剧痛,身体一跃,扑到了第二个土坎。
  这时他已可以清晰地听到匪参谋长马启忠狂妄地吼叫。
  肖国宝拼命向前,向前……前进中他的左胸又负了伤,一连打了几个趔趄,险些栽倒在地。他以顽强的毅力冲上去了,举起冲锋枪用力砸向马匪。马匪吓得目瞪口呆。肖国宝顺势夺过马匪的枪,结果了他的性命。
  匪徒的机枪还在吼叫,李教导员和战友们伏在地上心急如焚。猛然看见,浑身是血的肖国宝扑向匪徒的机枪口。
  “同志们,冲啊!”“为肖国宝报仇!”“活捉曹绍华!”战士们带着复仇的呐喊,一齐冲向匪阵,活捉了“贵州人民反共自卫救国军”总司令曹绍华,一举全歼了匪徒。
  肖国宝饮弹七处,壮烈牺牲。新华社以“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肖国宝”为题报道了他的英雄事迹。1951年2月,西南军区授予他“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命名他生前所在连为“肖国宝英雄连”。
  6.黄继光:志愿军15军45师135团2营通信员。52年10月20日拂晓牺牲。
  日下午,黄继光的战友、上甘岭战役志愿军45师前线指挥所秘书——年届八旬的湖北省作家谢万丁风尘仆仆赶赴北京,亲手将自己保存了55年的一组黄继光遗照孤品无偿捐赠给军事博物馆,弥补了黄继光无照片传世的缺憾。军事博物馆专家对照片的真实性和历史价值进行了认定,并现场为谢万丁颁发了文物收藏证书。[全文]
  7-8 陈开茂、蔡朝兴:同是志愿军60军179师535团9连战士,日朝鲜东线鱼隐山无名高地反击战中,突击部队被敌暗堡的集团火力封锁,陈开茂、蔡朝兴在爆破未果的情况下,先后用身体堵住敌人机枪口,保证了部队攻克高地,全歼守敌。 战后被志愿军领导机关追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
  “黄继光式的英雄”
  ——陈开茂烈士传略
  陈开茂烈士,四川省安县安昌乡十一村(后改为开茂乡开茂村,现安昌镇开茂村)人,生于1931年,在日的朝鲜金城鱼隐山战斗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英勇牺牲,被誉为“黄继光式的英雄”。
  捐躯鱼隐山
  1952年底,中朝人民军队决定,给敌人以沉重打击,迎接新的一年,九连召开了迎接新的动员会,指导员申聚魁在全体军人面前庄严地讲道:“同志们!我们要用胜利来迎接新年,我们要打个漂亮仗,献给伟大的祖国和亲爱的毛主席作年礼!这一仗只许打好,不许打坏,叫敌人过年也不能安生!”这一席话把每个战士的心都烧起来了。在青年团小组会上,陈开茂向团组织表示:“青年团员要在困难时候想办法,紧急情况挺身而出,在党需要我的时候,就是贡献生命也决不退缩!”会后,陈开茂作好了一切战斗准备,他把自己的抗美援朝纪念章和22万人民币(相当于币制改革后的22元)交给指导员说:“我如果牺牲了,这钱就缴团费,纪念章请组织给我寄回家,告诉我爸爸说他的儿子为国家出了最后的力。”
  日黄昏,北风卷着雪花,寒风刺骨,天气特别冷。在朝鲜金城东南鱼隐山的前沿阵地上,我军指战员头顶白雪,卧在冰天冻地的雪地上,等待着进攻的命令。陈开茂也参加了这次战斗,他们九连在营参谋长司水喜的统一指挥下,与八连一起袭击鱼隐山连岩洞八八三·七东北无名高地的敌军阵地。
  进攻开始了。我军利用夜色隐蔽到敌人前沿,兵分两路摸进敌人阵地,顺利地越过了第一道和第二道铁丝网,就在将要靠近第三道铁丝网的时候,敌人发觉了。惊恐万分的敌人,依托坚固的工事,向我军开火抵抗。九连指导员申聚魁带领全连战士,在八连的配合下,冒着枪林弹雨冲过第三道铁丝岗。这时,约有两个班的敌人在机枪火力掩护下,向我军冲来,企图将我军压回山下去。冲在最前面的八连九班副班长郭文海带领突击组用排子手榴弹和反坦克手雷把敌人打了回去。三班长杨志成率领陈开茂、蔡朝兴等全班战士,穷追不舍,占领了高地的最顶部,敌人丢下尸体躲进了工事、高地虽然被我军占领了,但要全歼敌人,必须从山顶向下攻击,申指导员命令九连一班从侧面绕到敌人工事的后边向敌人进攻,一排长接到命令后,带领三班的全体战士,跳出战壕向敌军冲去。这时,敌人占领的八八三·七主峰山脚下的暗堡里的敌人猛力向我军射击,冲在前面的战士倒下了一个……两个……三个……,部队冲锋受到拦阻。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陈开茂挺身而出,向班长杨志成请求,让他去炸掉敌人的火力点。杨班长还未来得及答复,他已端起冲锋枪,高呼一声:“同志们准备冲击,我来消灭这个火力点!”象猛虎一样,朝敌人暗堡冲了过去。敌人的子弹落在了他的前后左右,他全然不顾,卧在雪地上向敌人射击,刚射出5发子弹,抢被雪卡住了,子弹发射不出来。当他距敌人火力点只有10米左右时,向敌人暗堡投出了两颗手榴弹,但敌人暗堡的枪眼很小,未能投进射孔,手榴弹只炸起一团团雪,敌人的机枪仍在发疯般地扫射。
  这时,陈开茂已身负重伤,3颗子弹从他的腹部穿过,他倒在雪地上,扭回头看了看,同志们仍被封锁得不能抬头。怎么办呢?时间就是胜利。陈开茂毅然决然,从雪地上向敌人的暗堡滚进,当接近敌人暗堡时,他心一横,牙一咬,用力站了起来,向敌人暗堡扑了过去,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眼。敌人的机枪哑了,三班长杨志成带领全班战士冲了过去。忽然,敌人的机枪又响了,几位战士倒下了。就在这时,陈开茂同乡、战友蔡朝兴高喊:“同志们!为陈开茂报仇——冲啊!”向敌人的枪眼扑了过去,第二个用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口,暗堡里的火力中断了,战士们冲上敌人阵地,用炸药包把敌人的暗堡炸了个底朝天。这次战斗共歼敌60人,俘虏副排长以下12人,缴获了一批武器和电台,取得了胜利。但陈开茂、蔡朝兴为了保家卫国,为了世界和平,献出了壮丽的青春。
  光照千秋
  陈开茂牺牲后,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六十军在战地为陈开茂、蔡朝兴举行了追悼大会,军长张祖谅作了题为“为陈开茂、蔡朝兴烈士复仇”的悼词。悼词中说:“我军光荣地出现了两位黄继光式的英雄——陈开茂和蔡朝兴。他们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不惜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敌人猛烈发射机枪子弹的枪眼,掩护部队冲锋。他们这种英雄行为,是全军的无尚光荣。”张军长高度评价说:“陈开茂、蔡朝兴同志之所以如此勇敢,慷慨地献出自己的一切,是党教育的结果。……使他们懂得了什么叫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懂得了怎样热爱人民,热爱祖国与无限忠诚于党的事业。因此,当党和人民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毫不踌躇地挺身而出,勇敢地献出自己最宝贵的生命。”张祖谅军长号召全军指战员:“学习陈开茂、蔡朝兴烈士高尚的勇于牺牲的优良品质,坚定为革命事业奋斗到底的决心。化悲痛为力量,在战斗中高度发扬有我无敌,死打硬拼的精神,发挥智慧,讲究战术,敌人一旦进犯,坚决把它消灭干净!”
  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授予陈开茂为二级战斗英雄,追记特等功;六十军党委根据陈开茂生前要求,追认他为中国GCD员。新华社朝鲜前线,1月23日在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报上报道了陈开茂的英雄事迹。
  陈开茂牺牲的噩耗传到家乡安县,家乡人民十分悲痛。日中共安县县委、安县人民政府在县城人民公园,召开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全县18000多人参加了追悼会。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席李井泉给烈士家属发来了慰问信;四川省专门组织了“四川各界人民慰问陈开茂、蔡朝兴烈士家属代表团”来安县慰问。省、地、县各级领导在追悼大会上号召:要以实际行动纪念烈士,学习烈士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搞好生产,支援前线,保卫和平,建设祖国。烈士的家属还给毛主席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及志愿军全体同志致信,表示要努力生产,支援朝鲜前线。3月13日、20日《四川日报》分别头版报告了安县人民隆重追悼黄继光式的英雄陈开茂和蔡朝兴的消息,以及烈士家属的致信。
  为了纪念陈开茂烈士,教育子孙后代,1953年3月安县人民政府报请绵阳地区专员公署批准,将陈开茂烈士所在的安昌乡命名为“开茂乡”。不久,又将烈士所在的第十一村与第十村合并一起,命名为“开茂村”。
  伟大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激励着朝鲜前线广大指战员和后方的家乡人民。一时间,无论在志愿军中,还是在家乡安县,掀起了学习陈开茂烈士的高潮。安县人民开展了以学习陈开茂为主题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活动。安县团委发出了《关于学习黄继光式英雄陈开茂同志的通报》,号召全县团员、青年以陈开茂为榜样,“用他的英雄模范事迹来衡量我们自己的工作,用他的高贵品质作为我们检查思想的明镜。”安县文化馆还制作了幻灯片在全县宣传。一个“学开茂,比贡献”的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在安县掀起,推动了全县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朝鲜停战以后,在朝鲜政府和人民的大力协助下,陈开茂等烈士的遗骨从鱼隐山迁到了朝鲜桧仓郡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同许许多多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遗体安葬在一起。
  保祖国血洒疆场,为和平捐躯异国。陈开茂为了祖国人民的利益,为了朝鲜人民的利益,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青春凯歌,在人民心中树起了一座雄伟的丰碑;他的事迹载入了中朝历史史册。
  陈开茂烈士永垂不朽!
  9.赵永旺:志愿军60军180师540团2连班长。日晚,在朝鲜鱼云里东南无名高反击战中,他连续摧毁多个火力点后,弹药打光,身体多处负伤,毅然扑向敌地堡,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为部队打开前进道路而壮烈牺牲。志愿军领导机关追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
  10.许家朋:志愿军23军67师200团9连战士,日晚,在朝鲜涟川西北石岘洞反击战中,部队向主峰进攻受敌火力所阻,许家朋两腿重伤,仍坚持爬到地堡前,在炸药包受潮爆破未果的情况下,用身体堵住敌人机枪口,以壮烈牺牲保证了部队全歼守敌。志愿军领导机关追授他“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 称号及一级国旗勋章、金星英雄奖章。
  许家朋()
  许家朋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的又一个黄继光式的英雄人物。 在担负最后一次作战任务前,他在向连长、团支部递交的决心书中写道:“在一旦需要我的情况下,就像黄继光同志那样,为了朝鲜人民和祖国人民而牺牲自己。”他对战友说:“我要接受这次战斗的考验,一定像黄继光那样勇敢地消灭敌人!”
  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1931年生,安徽绩溪县人。1951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2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3年4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作战英勇顽强。1953年7月6日夜,在朝鲜铁原以西石砚洞北山反击美军第7师战斗中,所在突击排冒大雨沿侧翼向美军主峰阵地发起攻击。接近主峰时,美军一暗堡突然开火,将部队压制在山腰间。当执行爆破任务的战友牺牲后,他不待排长命令,主动抱起炸药包,冲向敌暗堡。前进中双腿被炸伤,他忍着伤痛,顽强爬抵暗堡,由于炸药包被雨淋湿,爆破未能成功。他拖着伤腿绕暗堡爬行,寻找暗堡入口。在找不到入口的情况下,为争取时间,毅然挺身扑向暗堡射孔,用胸膛堵住正在射击的枪口,以自己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进攻道路。
  根据他生前申请,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GCD员。朝鲜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1954年2月1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一级英雄”称号。
  11.李家发:志愿军67军199师595团1连战士,在日朝鲜金城反击战之轿岩战斗中,我攻击部队在116号阵地被敌地堡火力所阻,李家发廷身而出,执行爆破,在身体7处负伤,炸毁了小地堡的火力孔后,又向大地堡投掷手雷。弹药用完后,以胸膛堵住敌军最后一个机枪口,以生命保证了部队攻上主峰。志愿军领导机关追授他“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 称号及一级国旗勋章、金星英雄奖章。
  李家发(年)
  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1934年生,安徽省南陵县人。1951年6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任第67军第199师第595团第1连战士。1952年10月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在一次敌机空袭中,冒着生命危险,帮助朝鲜群众抢救衣物和粮食。在战地练兵和修筑工事中,成绩突出,荣立2次三等功。1952年冬任通信员,英勇机智地穿梭在敌人的炮火中,被誉为“铁腿通信员”。
  日夜,在金城战役反击南朝鲜军的轿岩山战斗中,所在排担负攻击116高地任务。在部队受敌地堡火力阻滞时,他主动请战,接受爆破任务,机智地炸毁主地堡外围3个火力点。身负重伤后,忍着剧痛,继续艰难地向前爬进,用最后一颗手雷摧毁敌主地堡,随之陷入昏迷。反击部队遂发起冲锋,复遭敌另一暗堡火力封锁,再次受阻。部队连续组织爆破,均因敌火力猛烈未获成功。这时,他从昏迷中醒来,以惊人的力量顽强地爬向敌暗堡,靠近地堡时,毅然挺身而起,以胸膛堵住机枪射孔,为反击部队夺取轿岩山开辟了道路。牺牲时年仅19岁。
  根据李家发生前申请,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GCD员。1953年9月,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为他追记特等功,并追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同年12月1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12.李曙荷:志愿军24军72师215团7连副班长。在日朝鲜金城战役注字洞南山进攻战斗中,他率一个班开辟道路。在全班战士相继伤亡、自己3处负伤右臂被打断的情况下爬到最后一个地堡前,奋不顾身堵住敌人枪眼,保证部队攻上阵地。志愿军领导机关追授李曙荷“二级战斗英雄”称号。
  13.张学栋:解放军第28军82师244团2连2排5班长。 日在反击福建省东山岛国民党军战斗中,2排向东山岛东北角柯塘山214高地冲击两次受挫,全排只有9人能战斗,全被压制在一块大石头后,不能动弹。这时,张学栋挺身而出,用机枪边扫边冲,胸部和腿部受重伤,仍顽强冲到地堡前。子弹打光了,用身体堵住敌人机枪口。以生命换来胜利。53年8月25日,华东军区追认张学栋为“华东一级人民英雄”,生前所在班被命名为“张学栋班” 。
  张学栋(1921--1953),战斗英雄。安徽灵璧人。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加入中国GCD。1953年7月17日在围歼进犯福建东山岛214高地台湾国民党军队的战斗中,在排长受重伤,副排长牺牲,两次攻击受挫的着急时刻,挺身而出,从负伤战友手中接过轻机枪,向敌人冲去。胸部和大腿负重伤,仍坚持战斗。子弹打完后,用身体堵住敌地堡眼而牺牲。同年被追认为模范GCD员,被华东军区追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生前所在班被命名为“张学栋班”。当时张学栋 同志的状况是:
  一九五三年七月十七日下午,进犯东山岛的蒋军,被我军打得节节败退向海上逃命,龟缩在岛的东北角二一四高地上。蒋军约二个连的兵力,钻进了三个地堡和一些壕沟,进行绝望的挣扎。
  上级命令,“泰安连”第二排从西南方向配合兄弟部队全歼二一四高地上的人。正当兄弟部队在围歼高地周围时,二排排长张建孝带着全排同志,向敌人展开了勇猛的攻击。
  敌人居高临下,集中火力封锁我军的冲锋道路。在两次的冲锋中,副排长李永斌同志不幸中弹牺牲;排长张建孝也负伤;全排能够继续参加攻击的人已经不多了。敌人却更加疯狂的射击着。二排的前进道路上,遇到严重的障碍。五班班长、GCD员张学栋同志挺身而出,号召战友们为人民立功,为牺牲的同志报仇!他端起机枪,向敌人的地堡扑去,把爬出壕沟的敌人都打了回去。这时,敌人也集中火力向张学栋射击,尽管全排的火力都掩护着他,也不能阻止敌人的射击。张学栋冲出去才几公尺远,胸部和大腿就负了重伤。饥渴、疲劳和创伤使他身体失去了平衡,眼看就要倒下去,可他还用最后的一点力气冲到敌人的地堡跟前。当他扣动板机,子弹打光了。地堡里却仍旧喷吐着敌人的重机关枪火舌。猛烈的扫射,压得后面的同志们抬不起头来。
  在这危险关头,张学栋同志,像志原军特级英雄黄继光一样以自己的肉体,堵住了敌人的枪眼。张学栋同志的壮烈行动,激励了全排的战友,他们怀着复仇的怒火,踏着张学栋同志的血迹,奋勇扑向敌堡,把整座地堡变成了敌人的坟墓。接着又和兄弟部队一道,全部歼灭了二一四高地上的敌人。
  张学栋同志是安徽省灵璧县泥沟湖村人,牺牲那年三十三岁,贫农出身。一九四八年九月被国民党抓去当兵,一九四九年一月在淮海战役中被解放,后参加解放军。一九四九年四月加入了中国GCD。渡江时立了一次一等功;进军福建时,又立了功;东山战斗前,他因患肠胃炎,曾入医院休养,出院一星期后,就参加了战斗。
  14.张映鑫:解放军某部9连2班长。62年10月20日,在边境自卫反击战攻克沙则战斗中,他率领2班炸毁2个地堡。正当准备冲向第三个地堡时,第二个地堡火力点复活了。全排战士陷入两地堡前后夹攻的困境,张映鑫将最后一个手榴弹投入地堡,却又要被敌人反投出来,在这紧急关头,他一跃扑向枪眼,双腿堵住射孔。手榴弹炸毁了地堡,张映鑫因伤过重而牺牲。战后,国防部追授其“战斗英雄”称号。
向英雄的中国军人致敬!!!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
主题帖子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346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369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346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369 积分
[s:19] [s:17] 向英雄致敬!!!怎么图片都打不开??[s:19] [s:19]
站务投诉:9/
法律顾问:君德律师团队
版权所有:邳州九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号 苏B2-号
电话:9工作日 8:30-17:30在线
广告联系:广告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阴阳师2月神秘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