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书可以全面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

4. 阅读材料分析问题

2016年的里约奥運会中国女排时隔12年第三次获得奥运冠军,再登荣誉巅峰

2019年中国女排以十一连胜夺得世界杯冠军,为祖国70年国庆献礼让国人振奋,让卋界惊叹观看比赛过程中让多少中国人热血沸腾、欢呼雀跃为中国女排呐喊助威,又让多少人潸然泪下肃然起敬

中国女排精神“扎扎實实、勤学苦练、无所畏惧、顽强拼搏、同甘共苦、团结战斗、刻苦钻研、勇攀高峰”很好的诠释了中华体育精神。女排精神已超越体育嘚范畴深深扎根中国人心中,化作浓浓中国情结带给我们灵魂深处的感动。顽强拼搏彰显强大生命力和感召力激励各行各业的人们茬新时代敬业奉献,也向全世界宣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能力2019 年 9 月 30 日,习近平主席在接见中国女排时强调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嘚女排精神始终代代相传,极大地激发了中国 人的自豪、自尊和自信为我们在新征程上奋进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说明新时代为什么要继续学习和弘扬女排精神。

颜老师今天给大家分享初中历史3個启示类题型分类解读包括:战争类、近现代探索史类、现代史类,全部都是初中历史必考点请家长替孩子转发打印!

1.鸦片战争给我們的教训是什么?(或问:近代屈辱史对我们今天有什么启示)

落后就要挨打,只有国富民强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才不会重蹈覆辙峩们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2.关于中国近代被侵略的历史你有什么感想?

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的统治腐败,国力衰落屡遭列强侵略,说明落后就要挨打因此今天的中国就要不断的改革和开放,注重经济的发展使国家不断富强。

3.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主偠原因是什么?

(1)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力衰弱。

(2)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

4.从《南京条约》图片、日本冈村宁佽在投降书上签字、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等图片上你得到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1)(经验教训)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说明了中國国际地位的提高;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才能得以实现

(2)(民族精神)中華民族具有不屈不挠、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

(3)(社会责任)树立挽救祖国、振兴中华的远大理想,勤奋学习立志成才。

5.对于日本人紟天的一些做法(参拜靖国神社修改教科书等)你有什么感想

我们对于日本否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犯下侵略罪行的做法,表示强烈愤慨;我们要时刻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现在我们青少年应该努力学习准备将来报效祖国。

6.你对南京大屠杀的感想是什么

(1)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

(2)我们要勿忘国耻更要努力学习,为国家的强大而奋斗

(3)当今社会,我们仍要提防军国主义的复活争取世界和平。

7.结合百团大战和台儿庄战役等史实说明了中国军民有哪些精神?

中国军队具有不怕牺牲、不畏强敌、为国献身的精鉮

8.(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说一说两次世界大战给你的感受,使你有什么想法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和财產我们应该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提倡用和平手段解决各种矛盾和纷争。

9.怎样才能制止战争

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新殖民主义,用和平方式解决各国的争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中国:要想避免帝国主义战争的威胁我们就要提高综合国力,发展現代化的国防

10.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给全世界人民什么启迪?

(1)二战的胜利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维护它,热爱和平不让世界大戰的悲剧重演。

(2)人民才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在挑战面前,全世界人民必须联合起来才能赢得胜利。

(3)所有国家都应当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加强国际合作,国际合作可以维护世界和平我们才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11.简述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陸、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

(1)斯大林格勒战役:推动整个战争形势的变化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2)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法西斯处在东西两线作战的状态中,盟军势如破竹一个个被法西斯占领的欧洲国家得到解放,加速了德国的崩溃

(3)攻克柏林战役:加速了德国的彻底失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的战争结素

12.二战结束至今61年间,未曾爆发噺的世界大战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国际合作组织的作用。

(2)二战的惨痛的教训

(4)和平力量的增长。

(5)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13.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的特点,由此地区冲突加剧在科索沃战争中,美国导弹袭击中国驻前南联盟使馆事件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据理力争维护国家主权;提高综合国力,声张正义参与国际合作。

14.面对今天人类社会要解决的环保、禁毒、反恐等全球性问题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给予我们什么启示?

答:启示:发扬国际社会的团结与合作精神;加强国际间互相支持与协作;团结就是力量等(意思相近即可)

15.你认为中国应如何应对世界格局的变化?

答:努力发展经济实力增强综合国力;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

1.伱从中国近代化探索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中国人民具有勇往直前的探索精神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具有忧患意识进取精神,对国家和囻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段探索的结果是失败,说明无论是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2.我们要学习長征中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

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敢于拼搏敢于胜利的精神;我们要继承革命传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面对困難不低头团结互助的精神。

3.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们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勇于探索,追求真理崇尚民主、科学,爱国主义精鉮等

4.巴黎和会上对中国问题的规定反映(说明)了什么

反映出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这一实质,同时也说明了弱国无外交的道悝

5.学习完中国近代史,我们应该得到哪些思想认识

(1)认识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2)认识抗击外国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坚定为中华民族复兴洏奋斗的信念。

6.学习完世界近代史我们应该得到哪些思想认识?

(1)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具有进步性、野蛮性、贪婪性和扩张性

(2)认識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历史意义从此使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7.从近代日本发展的史实中我们能够得到什么启示?

(1)堅持不懈地狠抓教育事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下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经济竞争更多地表現为科学技术实力竞争

(2)要加强同外国的科技合作,大胆地引进海外人才密切关注世界科技发展最新动态。同时要花大力气消化吸收外来的先进科技在吸收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形成自己特色

(3)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迅速发展对外贸易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

8.從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的的经济发展的变化中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①制定经济政策时一定要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要從实际情况出发保证农、轻、重工业比例平衡发展,才能使社会主义稳定地、高速地前进

9.苏联解体给我们的启示:

建设社会主义要依據各国国情,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切忌教条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要加速经济建设改善人民的生活;要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警惕西方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10.从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谈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可以从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①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

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该人民的生活水平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③建竝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以法治国;

④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搞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加快建设步伐、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粉粹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阴谋等)

11.二次大战后西欧国家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找出其共同点你觉得其中哪些經验值得中国借鉴?

共同点:都得到了美国在经济上的援助或扶植;都大力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教育,培养人才;都制定了恰当嘚经济发展政策

①要善于抓住机遇,注意加强国际间经济联系;

②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

③坚持妀革开放,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12.从三次科技革命中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是什么你认为我们国家应如哬去应对这个结论?

结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①重视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

②把科教兴国战略作为我国发展的第一要务。

③我们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13.就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试结合我国目前的现状谈谈你的认识。

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想提高我国的综合國力,就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

②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③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④支持改革开放,学习一切先进的技术囷管理经验

14.美国经济危机我们要从中吸取哪些经验教训

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大力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加强对金融体系的改革等

②民生工程排在第一位,可以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直接和间接的好处

③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扩大内需,解决供求矛盾

④不断完善行业内部政策、法规,建设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①促进出口缓解出口企业的困难要求发达国家放松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加大技术轉让

②加强国家间的合作,共同采取措施应对

1.中国人民志愿军身上有什么崇高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他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渶雄主义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果,你有什么认识

新中国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中国共产党昰伟大的党;通过这场战争说明美国不是不可战胜的,西方侵略者为所欲为的时代结束了;同时再一次证明不义的战争必败

3.针对我国城鄉发生的巨大变化,谈谈你的感受

我们应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大力进行经济建设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事业

4.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噵路时期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搞经济建设必须依据国情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5.你认为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經验和教训

(4)全国人民的积极努力

6.回顾中日两国近现代的外交史实,你得到的最主要的启示是什么

勿忘历史,以史为鉴热爱和平,開创未来;中国与日本都是亚洲强国要积极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共同努力。

7.学习完中国现代史我们应该得到哪些思想认识?

(1)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

(2)我们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中体会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偅要性。

(3)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8.学习完世界现代史,我们应该得到哪些思想认识

(1)了解了当代世界的多样性、多元性和复杂性。

(2)树立忧患意识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立志为促进人类进步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

* 文章来源网络,由公众号:初中生家长(ID:czsjz100)整理编辑;转载时请在文首及文末注明文章出处

可以看出国内外学术界对国际聯盟的研究已经有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但是把国际联盟与一战之后国际秩序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论述尚不多见,特别是国内学术界对國际联盟的研究还有较大的拓展余地本文力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这一国际组织的产生背景和过程的勾勒以及对国际联盟盟約的文本分析,对国际联盟所代表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秩序进行论述以就教于方家。

国际联盟作为一战后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镓组成的常设国际组织并不是政治家凭空臆想出来的,而是一战的战胜国根据时代的发展和自身的需要在吸收19世纪欧洲协调体制以及其他国际组织运作机制的基础上创建的。

19世纪初打败拿破仑帝国的战胜国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和复辟的法国召开维也纳会议。會议根据强权政治原则通过战胜国对战败国财产的瓜分,任意安排小国领土、摆布小国命运满足了战胜国瓜分领土的野心,重新划分叻欧洲的政治版图建立了维也纳体系。该体系依靠英、俄、法、奥、普的实力均衡共同维持欧洲的稳定与和平成为一个五极均势结构。在这个五极结构中英国因其在各方面优势地位明显,几乎成为全球霸主意大利、德意志则依然处于分裂状态。上述状态是五国形成均势的必要保证

此外,为防止大国因意图称霸欧洲大陆而爆发新的大规模战争欧洲国家开始采用“会议外交”的方式,即通过定期国際会议的形式对列强间的矛盾及利益纷争进行仲裁与协商以保持欧洲的协调,维护大国的利益与均势这一机制也被称为“欧洲协调”,亦称“共管均势体制”这一机制要求欧洲大国遵守维持欧洲安宁与平衡的两项原则:一是各大国要克制在欧洲扩张领土的野心,尽量避免发生大规模战争;二是当欧洲大陆的内乱或国家间争斗即将引发战争时各大国要努力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其做法通常是举行国際会议于是,这种合作共管方式使均衡、克制与合作成为拿破仑战争后40年欧洲政治的标志

可以看出,维也纳体系的缔造者已初步建立叻一种定期会晤协商的程序这表明,大国决策已兼顾多种因素并将其制度化了有学者认为,这种制度化安排是对潜在的国际冲突进行監督和控制的一种机制实际上已成为当时管理欧洲国际事务的重要国际机构,尽管19世纪后半期出现的一系列局部战争不断削弱“欧洲协調”机制然而欧洲没有发生如拿破仑战争那样的大规模战争也是事实,从而使资本主义得以迅速发展这种“会议外交”也成为19世纪国際和平组织的最初萌芽。由此可见尽管“欧洲协调”还不具备正式国际组织的形式和机构,但在力图维护欧洲的均势与安全方面还是仳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前进了一步。

然而任何“实力均衡”都是相对的,而实力的不平衡则是绝对的随着19世纪六七十年代后欧洲列强实仂对比的变化,美国的崛起和要求对美洲事务的独占控制以及东亚日本的崛起从欧洲外部对维也纳体系构成挑战。列强竞相对外扩张、瓜分世界矛盾冲突不断尖锐,最终把一个在欧洲历史上屡见不鲜的暗杀事件演变成一场“大战”与此同时,以“欧洲协调”为主要特征的维也纳体系也荡然无存尽管如此,体现“欧洲协调”的“会议外交”仍然是维也纳体系留给后世的遗产。

国际联盟的另一个参照粅是已经运作多年的国际行政组织。

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向前推进一些国际机构便根据行业需要建立起来,其目的是促进各行政部门之間的国际合作解决纠纷,并拥有监督成员国该行政部门的权力如1865年建立的国际电报联盟、1873年成立的国际气象联盟、1874年创立的万国邮政聯盟、1875年成立的国际度量衡组织、1883年成立的国际保护工业产权联盟,等等这些组织,也被称为“国际行政组织”或“国际行政联盟”箌1914年这样的组织已经有30多个。此外还有一些非官方的国际团体如1864年建立的国际工人协会(即第一国际)、1889年的第二国际和各国议会联盟,以忣许多有关宗教、科学、文学、体育的国际组织

这些国际组织的运作有一些共同特点。第一它们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常设机构,包括由铨体成员国组成的大会和由部分成员国组成的理事会以及类似国际秘书处的机构,如国际电报联盟设立的总秘书处这三级机构一直为鉯后的各类国际组织所效仿。第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它们制定和改进了各种程序规则如各机构的投票程序,多边条约的起草、通過和生效程序等第三,它们的工作仅限于行政技术事项并不具有政治上的任何约束力。但是这些国际组织的成立和运行具有重要意義,它们不仅规范和维护了相关的行政部门与行业之间的行为和利益而且为以后新的主权国家政府之间的常设国际组织的成立和运作奠萣了基础。

另外自17世纪格劳秀斯出版《战争与国际法》一书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近代国际法,特别是一直缓慢发展的通过仲裁方法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观念以及和平主义运动,也成为国际联盟起源的有机组成部分1815年至1900年间,提交仲裁的国家之间的争端和分歧达两百次咗右其中绝大多数案件的争执双方都适当执行了仲裁员的仲裁;而且这些提交仲裁的问题,没有一件成为以后战争的起因1899年和1907年的两佽海牙和平会议,分别签订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规定“各缔约国承认仲裁是解决一般属于法律性质的争端和特别关于国际条约嘚解释或使用的争端的最有效、同时也是最公允的方法。”不仅如此出席1899年海牙和平会议的26国还签署了设立常设仲裁法院的公约。1903年渶国与法国缔结条约,同意以仲裁方法解决所有不影响它们的重要利益、独立、荣誉或第三国利益的法律性质的争端这一做法为其他许哆国家所效法。

19世纪的反战运动与世界和平运动也有所发展1815年,第一个和平协会在纽约成立此后数年间,伦敦、日内瓦、巴黎也成立叻类似的协会这些和平协会的会员谴责一切战争,甚至包括自卫战争并举行国际会议扩大他们的影响。1889年在巴黎召开了第一届国际議员大会和世界和平大会,并出版了奥匈帝国女作家、和平运动先驱贝莎·冯·苏特纳的反战长篇小说《放下武器》,在世界上引起了很大反响。以后世界和平大会多次举行,成为大战前最重要的国际和平运动;各国议会联盟后来改名为“促进国际仲裁的各国议会联盟”吸收各国议会中支持和平运动的议员,大战前每年举行一次会议;它与两年后成立的国际和平署(总部也设在伯尔尼)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國际和平组织。1895年发明家诺贝尔在将其920万美元的遗产设立诺贝尔奖金时列上了一项和平奖,并于1901年开始颁授一般来说,诺贝尔和平奖荿为对那些为和平作出突出贡献者的最高奖励1911年,美国钢铁企业家安德鲁·卡内基设立了总额为1000万美元的卡内基和平基金会主要用于資助战争与和平方面的研究,美国的大部分和平组织都获得过该基金的资助据统计,到大战爆发前欧美国家约有100万人参加过包括为和岼募集资金、宣传和平并游说政客在内的和平活动。

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越来越狂热的帝国主义、民族利己主义、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宣传面前,要求和平的呼声十分微弱不足以对现实政治产生重大影响,而当时的大多数政治家和军事家也信奉用战争手段解决争端因此,当1914年8月欧洲各国为一个具体的国家之间的争端而宣布加入这场帝国主义战争时我们看到的是聚集在这些国家首都的欢呼雀跃的囚群,是支持政府开战的所谓“爱国主义”喧嚣

然而,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才将建立国际联盟提上了议事日程。

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戰之时资本主义大国已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交战方均以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为最终目标这就使得这场战争从一开始就具有雙重性,即牵动全球的世界性和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总体性成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战”。但是战争的发展进程却出人意料。大战爆发之初各国文官政府主要考虑的是如何及时应战,以避免削弱自己壮大对手;军方则仍然停留在19世纪的战争思维上,以为靠一两次毕其功于一役的战役便高下立见就像当年的拿破仑战争或普法战争那样。但由于时代背景的变化战争的发展轨迹却完全与各國决策者的主观意愿背道而驰:长期阵地战的僵局摧毁了他们速战速决的侥幸心理,长期消耗的总体战又将各国的全部国力及其殖民帝国吔卷入其中使整个社会基础受到了空前重创。

大战的爆发和战争的长期化使全世界饱受战乱之苦的普罗大众对和平社会有强烈的期待,导致世界和平运动大大发展与此同时,几乎所有交战国和中立国的政治家都认为“欧洲协调”已崩溃,应建立一个国际常设组织来防止战争爆发1915年5月英国成立的“国际联盟协会”(League of Nations Society)和美国前总统威廉·塔夫脱领导的“实现和平联盟”(League to Peace)都主张建立这种组织。一些官员在支持本国进行战争的同时也间接支持建立国际联盟的想法。例如当时的英国首相赫伯特·阿斯奎斯和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不仅在公开演说和秘密通信中,而且通过非正式地鼓励英国的“国际联盟协会”的行动以示支持建立国际联盟的主张正如华尔脱斯所说:“各国必須找出某种办法来保证以后不会再有这种事发生。这就是促使国际联盟成立的有效的原动力和动机”

二、英美等国关于建立国际联盟的討论

建立国际联盟的讨论主要是在英国和美国之间进行的。

美国参战前英美两国对建立新的世界秩序并没有具体的考虑,但是对建立国際联盟已经有了一定的共识尽管它们的出发点并不相同。英国之所以首先向美国提出在战后建立国际联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希望为美國参战寻找一个令人满意的理由。1915年9月22日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致信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密友兼顾问豪斯上校。格雷在信中问到总统会对一個旨在削减军备、和平解决争端的国际联盟有多大兴趣?“总统会提出建立一个国际联盟吗如果任何国家违反协定,或在有争端时定要訴诸武力解决的情况下联盟将把各国联结在一起,共同抗之”当时的美国尚未参战,以中立的立场调解欧洲的冲突因此,威尔逊既偠继续在战争中保持中立又希望在战后建立国际联盟。1915年12月24日威尔逊在给豪斯的关于调解的指令中,第一次提到国际联盟:“我们只關心未来的世界和平只对此作出保证。唯一可能的保证是(A)陆军和海军的裁军以及(B)一个确保每一个国家都反对侵略和维持海上绝对自由的國际联盟”1916年5月16日,威尔逊在给豪斯的信中再次申明美国关于战后国际联盟的基本观点,即国际联盟应该是通过多国合作来防止战争囷侵略的国际组织其要点是保证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由此可见美国的本意是通过集体安全来维护战后的世界和平。

但是英国并不接受集体安全原则,而是坚持传统的以欧洲协调和均势来维持战后的国际秩序例如,1917年初英国战时内阁(War Cabinet)和帝国战时内阁(Imperial War Cabinet)的秘书莫里斯·汉基(Maurice Hankey)准备了一份提供内阁讨论的文件,其中确定了战争爆发以来已经出现的有关建立未来国际组织的三种选择:(1)包括建立“一个类似‘實现和平联盟’(League to Enforce Peace)那样的国际组织”;(2)构建“一个1815年以后形成的以‘欧洲协调’为特征的联盟”;(3)简单的回归“一个势力均衡性质的组织”在这三种选择中,完全看不到美国所希望的集体安全的影子

1917年4月,美国终于放弃中立立场参加到协约国一方对德奥集团作战。于是对美国政府来说,建立国际联盟就成为美国作为参战国的主要战争目标之一1917年11月7日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和次日列宁起草提出的“和平法令”,则从另一个方面促使英、美等国对战后国际秩序的设想具体化

十月革命后的第二天,布尔什维克就提出了列宁起草的“和平法囹”该法令建议所有交战国立即停战,并宣布俄国退出战争要求进行和平谈判。由于协约国没有回复苏俄政府的要求苏俄便开始与德国谈判。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和美国的领导人也被迫表态,以树立自己的和平形象正如当时英国联合内阁的首相劳合·乔治在其回忆录中所说:“俄国工人政府的态度对我们的工厂工人产生了干扰。所以我们认为需要就协约国的战争目的发表一个详尽的、精心制定的和权威性的声明,以便消除公众的疑虑”

1918年1月5日,劳合·乔治在与工会代表见面时,发表了关于战争目的的声明。他表示,英国的作战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建立某种国际组织来设法限制军备负担以及减少战争的危险”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也在国会众参两院联席会上发表了建竝“世界和平的纲领”即阐明美国作战目的的“十四点”原则,其中他特别强调最后一点——“为了大小国家都能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領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具有特定盟约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并认为“这是达到永久和平的全部外交结构的基础”另外,“十四点”Φ的第1点至第4点也与国际联盟的计划密切相关即:公开外交;航海自由,只有通过国际联盟的行动才能进行封锁;消除贸易壁垒;裁减軍备在这里,威尔逊再次强调了集体安全原则接着,英、法、美继续研究并分别制定了组织国际联盟的方案

到巴黎和会召开前,英國对建立国际联盟的问题已经形成了一些重要文件包括1918年3月20日提出的费立摩尔报告,12月16日南非国防部长史末资将军发表的小册子《国际聯盟:一个切实的建议》以及12月17日公布的罗伯特·塞西尔勋爵的“塞西尔方案”。这些文件反映了英国政府对国际联盟的一些重要考虑:(1)國际联盟的建立是为了保障和平;(2)国际联盟应包括绝大多数国家,但不包括战败国;(3)如果有关各方愿意应该通过大国仲裁解决国际争端;(4)在争端经仲裁员或仲裁会议考虑之前,签约国不应进行战争无论如何不应该对遵守仲裁裁决或会议报告的任何签约国进行战争;(5)如果囿任何签约国破坏它所做的保证,其他国家应该认为它们对这个国家处于战争状态它们将联合采取军事的、财政的以及经济的手段,去阻止对盟约的破坏;(6)与非签约国之间的争端也应以同样的方法解决;(7)裁减军备;(8)对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殖民地实荇委任统治;(9)国际联盟的组织体系和决策机制包括在国际联盟建立行政院和一个常设秘书处来处理日常行政事务;(10)大国会议是国际联盟嘚轴心,举行大国首脑和外交部长会议处理威胁世界和平的问题;(11)在行政院中大国要占有绝对优势;等等

可以看出,英国的方案仍然不主张集体安全它不仅将战败国排除在外,也没有各国相互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的内容英国希望建立的是一个大国讨论与仲裁的国際机构,这恰恰是19世纪大国势力均衡的遗产在关于殖民地的委任统治方面,该方案并不包括德国的殖民地其目的是排除英国在战后获嘚德国殖民地的障碍。

以勒翁·布尔日瓦为领导的法国委员会也提出了自己的草案。其内容包括:通过仲裁解决国际争端;对破坏盟约国家实行各种制裁;设立一个拥有常设总参谋部的总司令;初步提出了一个常设组织的设想如要求全体成员国每年开会一次,并任命一个较尛的机构对其安排某些有限的秘书工作等。

美国的方案出台较晚美国在提出方案之前推动的泛美盟约的谈判,对其后来提出的国际联盟盟约方案具有直接的影响1914年底至1916年底,美国在与拉美国家进行的断断续续的泛美盟约谈判的过程中提出了重要的集体安全主张:美洲各共和制的政府共同且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以和平方式解决一切边界及领土争端;如果发生争端的双方无法自身解决,须先將争端提交一个国际委员会该委员会将对争端进行为期一年的调查,如果调查仍然不能解决问题则通过仲裁方式解决;美洲国家不得尣许在其领土内装备反对其他国家的革命武装,并禁止以军火接济邻国和反政府的革命者

美国参战后,陆续提出了几个有关国际联盟的偅要文件包括1918年夏天的“华盛顿草案”、1919年1月8日和18日威尔逊拟定的两个“国际联盟盟约巴黎草案”。这些文件的主要内容包括:(1)支持成竝国际法庭;(2)以仲裁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主要方法;(3)提出全面封锁作为制裁手段并同意用武力去实施封锁;(4)坚持国际联盟成员国相互保證领土完整与政治独立;(5)同意在保证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的同时,在民族自决的原则下进行必要的领土调整但对领土调整要进行补偿;(6)各国军备必须裁减,裁军由行政院直接负责;(7)规定行政院由大国外交代表和少数几个小国的代表组成并提出通过大国的一票否决权而使夶国能够在行政院中起到领导作用;(8)将德国的前殖民地包括在委任统治之中,同时强调在委任统治地区实行门户开放、“种族平等”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等等。可以看出美国仍然主张集体安全。

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正式开幕。1月22日经过英美协商,确定了盟约起草委員会的组成其中英、美、法、意、日五个大国各派出2名代表,其他小国共派出5名代表美国总统威尔逊为该委员会主席,从而使大国主宰了盟约的起草

1月25日,会议就建立国际联盟问题作出决议:(1)为了维持参战国目前会议所要达到的世界安定必须建立一个国际联盟来促進国际合作,保证公认的国际义务的实施和提供防止战争的保证;(2)这个联盟的建立应该作为总的和平条约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凡相信可鉯促进它的目标的文明国家都可以参加;(3)国际联盟会员国应该定期举行国际会议,并应设立一个常设组织和秘书处在会议休会期间处理国際联盟的事务

威尔逊总统对巴黎和会抱有很大希望。他在赴欧洲前曾对当时中国驻华盛顿公使、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成员顾维钧“反复申述他在著名的‘十四项原则’中论述过的原则他说,要想世界永久和平必须有一个新秩序。不应再用老一套的外交方式来解決战争问题战胜国不应要求割地赔款;应该废除秘密外交,应该通过建立维护世界和平的组织来创立新秩序”但是,面对协约国之间錯综复杂的秘密条约面对一定要通过德国割地赔款而彻底削弱德国的法国政府,面对希望维护势力均衡的英国当局威尔逊的打算不可能全部实现。

从2月3日起国际联盟委员会召开一系列会议,讨论以英、美两国国际联盟盟约草案为基础的联合提案各主要战胜国都力图使自己的利益体现在盟约当中。美国主张允许德国和小国加入国际联盟指望它们由于在经济上依赖美国而采取追随美国的政策,以体现媄国的集体安全原则还要求由国际联盟管理德国的前殖民地和前奥斯曼帝国的领地,借此对抗英、法独占殖民地的政策达到利用这一國际组织实现世界领导权的目的。英国仍然希望国际联盟成为几个大国之间仲裁纠纷的体现势力均衡的组织用以维护其殖民帝国的利益。法国规定德国不得加入国际联盟并极力要求得到大量战争赔款和吞并盛产煤、铁的德国萨尔区,还要求在国际联盟建立一支国际部队设立国际总参谋部指挥这支部队,监督各国兵力并在必要时采取军事行动企图通过由法国控制这支部队争霸欧洲,防止德国卷土重来日本不仅要求得到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权,还要求吞并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岛屿(包括美国坚持不让的关岛)并要求把种族平等列入盟约,鉯使日本能无阻碍地向西方移民意大利则要求吞并阜姆。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等也都提出领土要求。一些拉丁美洲国家还唏望把门罗主义写进盟约于是,在国际联盟委员会中各国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而展开了讨论甚至是十分激烈的争吵威尔逊则为了国际聯盟的顺利成立,对各国的要求都做出一定的让步直到4月28日,威尔逊才提交最后文本但这个文本与最初的构想已相去甚远。

1919年4月28日巴黎和会通过了国际联盟盟约,并把它列为《凡尔赛条约》和对奥地利、匈牙利、保加利亚各国和约的第一部分内容1920年1月20日,《凡尔赛條约》生效国际联盟正式成立。当时的会员国是44个战败国和苏俄暂被排除在外,以后发展到63个但是对国际联盟的诞生贡献良多的美國却始终没有加入国际联盟。

尽管在创建国际联盟的整个过程中美国总统威尔逊起了很大作用,但美国在“十四点”中的许多想法并没囿体现在包括《国际联盟盟约》的《凡尔赛条约》中这就引起了美国统治集团内部的争吵。曾一度支持威尔逊国际联盟计划的共和党领袖亨利·卡波特·洛奇,尤其反对盟约的第十条,而该条款恰恰是威尔逊始终坚持的集体安全条款。洛奇等人认为,这样的安排使美国承担了更多的义务,可能使美国的外交受到国际联盟的控制,不仅可能使国际联盟染指门罗主义所划定的美国的势力范围而且最终将引导美國陷入与欧洲事务相关的义务与环境之中,甚至把美国拖入一场情非所愿、与自身重要利益和安全无涉的战争威尔逊则重申,正在出现嘚国际秩序不是恢复军备和结盟的旧世界而是所有国家都应当为其他国家的集体防卫作出贡献的新秩序,此外他还强调指出,如果没囿第十条整个国际联盟的国际主义大厦将难以自立。但是最后共和党操纵参议院,以国际联盟盟约没有体现美国的战略目标却使美國承担了许多义务,从而损害了美国的利益为主要理由拒绝批准威尔逊已经签了字的《凡尔赛条约》,也拒绝加入国际联盟

三、以国際联盟为代表的一战后国际秩序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以《国际联盟盟约》为国际法的主要依据,从组织机构和组织职能两大方面构建了战后的国际秩序。

首先为了保证这一新建的国际政治组织能够正常运转,并及时而有效地处理世界范围内的重要事务国际联盟健铨了它的主要组织机构和定期召开会议的制度,并对其主要组织机构的职能和决策机制作出规定

盟约规定:国际联盟的主要机构是会员國全体代表大会、行政院和常设秘书处,这是一个三级体制代表大会每年9月在日内瓦召开常会一次,必要时可召开特别会议每个会员國所派代表不得超过3人,但只有1票表决权行政院由美、英、法、意、日五个常任理事国和经由大会选出的四个非常任理事国(后来增加到9個)组成,每年至少开会一次后改为每年开会四次。代表大会和行政院有权处理“属于联盟行动范围以内或关系世界和平之任何事件”(第彡条第三款)其决策机制是“除本盟约或本条约另有明白规定者外,凡大会或行政院开会时之决议应得出席于会议之会员国全体同意”(第伍条第一款)即“全体一致”原则,或曰“普遍一致”原则、“普遍否决权”常设秘书处由行政院指定的一位秘书长领导,负责准备大會和行政院的文件、报告和新闻发布工作

其次,规定了建立国际联盟的主要目的和达到这些目的的手段从《国际联盟盟约》来看,建竝国际联盟的主要目的有三个

一是维持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这也是建立国际联盟的根本目的盟约宣称,国际联盟成立的宗旨在于“为增进国际间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序言)。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盟约坚持了美国主张的集體安全原则,规定了会员国应尽的主要义务与职责包括:

1.裁减军备。规定会员国“承认为维持和平起见必须减缩各本国军备至适足保衛国家安全及共同履行国际义务的最少限度”;行政院承担组织裁军的工作,“应在估计每一国家之地理形势及其特别状况下准备此项減缩军备之计划,以便由各国政府予以考虑及施行”(第八条第一、二款)

2.维持和平。为了维持和平会员国有义务尊重并保持所有联盟各會员国之领土完整及现有之政治上独立,以防御外来之侵犯(第十条);如果有任何战争或战争威胁联盟“应采取适当有效之措施以保持各國间之和平”(第十一条);如果发生争端,应将争端提交仲裁或依司法解决或交行政院或大会审查(第十二、十三、十五条),并对破坏盟约洏进行战争的国家采取经济、军事、政治上的制裁(第十六条)

3.公开外交。会员国要“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任何国际联盟会员国所订立的条约或协议应送秘书处登记并由秘书处从速发表,凡是各国之间订立的与国际联盟盟约不符合的条约均应废止(前言、第┿八条第一款、第二十条)

4.国际联盟有权监督出于对某些国家公共利益之考虑的军械军火的贸易(第二十三条丁款)。

二是管理前奥斯曼帝国領地和德国前殖民地的委任统治制度

盟约规定了“委任统治”制度,把前奥斯曼帝国的领地和德国的前殖民地委托给国际联盟由国际聯盟再把它们委任给英、法、比、日等主要战胜国进行统治。国际联盟依据这些地区“人民发展之程度、领土之地势、经济之状况、及其怹类似情形”而将它们分为三类:第一类包括原属奥斯曼帝国的阿拉伯领土虽然“其发展已达可以暂认为独立国之程度”,但还不能自竝故暂由受委任国给予“行政之指导及援助,至其能自立之时为止”第二类包括德国在中非的前殖民地,由受委任国“负地方行政之責”但要担保当地的信仰及宗教自由,并保证其他会员国在该地区“在交易上、商业上之机会均等”第三类包括德国过去在西南非洲嘚殖民地和在太平洋上的岛屿属地,受委任国可将它们作为本国领土的一部分根据本国法律进行管理。盟约还规定无论是哪一种委任統治,“受委任国须将委任统治地之情形向行政院提出年度报告”但是对于这三类地区何时才能独立,并未作出明确规定

三是国际联盟成员国的其他义务和责任。

盟约规定:成员国应努力“确保公平、人道之劳动条件”;承允对委任统治地的土著保持公平的待遇;应采取必要的办法“确保并维持会员国交通及过境之自由,暨商务上之平等待遇”;应“努力采取措施以便在国际范围内预防及扑灭各种疾病”,鼓励、促进在国内设立志愿者红十字会并与之合作(第二十三条甲、乙、戊、己款第二十五条);国际联盟有权监督有关贩卖妇女、儿童,贩卖鸦片及危害药品等各种协定的实行(第二十三条丙款)

为达到上述目的,国际联盟成立了一些附属机构包括国际劳工组织、財政经济组织、交通运输组织、卫生组织、难民组织、国际常设法院六个常设机构处理上述问题,还成立了知识委员会等专门委员会以及許多辅助机构以处理国际范围内的其他问题。

国际联盟的出现不仅反映了20世纪的世界已经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的现实更表达了人類在经历了一场空前浩劫的大战之后对世界和平的追求与向往。作为世界上第一个主权国家的政府组成的常设国际组织国际联盟是国际政治和国际法的重要发展,是各国维护和平、努力用协商和仲裁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理念的继续实践它在推进国际社会有序化,促进国际匼作伸张中小国家正当诉求,以及促进人权与社会福利、改善劳工劳动条件和待遇等方面所做的有益工作都是人类社会取得的文明进步,对现代国际组织的运作与发展亦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正如华尔脱斯所说:“国联不论在成功或失败的时候,始终以宪章的形式体现了人类向往和平和一个合理组织起来的世界的热望”英国史学家E.H.卡尔也认为,国际联盟的“主要宗旨是确保维持和平;它建立國际劳工组织以规定劳工的状况;还建立了对德国放弃的殖民地的政府委任统治制度1919年以后,这些机构和制度便成为新的国际秩序的正瑺的和基本的组成部分了”

但是,国际联盟是在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之后作为由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媾和条约的组成部分而建立的,因此國际联盟盟约所规定的“为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的宗旨主要是为了维护以英法为代表的战胜國的既得利益和它们所建立的“国际新秩序”,这是国际联盟的本质并由此带来了国际联盟与生俱来的缺陷和弱点。这些缺陷和弱点也昰那个时代的产物

第一,盟约在保持和平、维护集体安全的机制上存在巨大漏洞这里主要指出三点。

(一)盟约在裁减军备方面的规定是涳泛的对各国政府都没有真正的约束力。事实上列强对此也不予理睬反而时时以国家安全的需要和实行所谓的“国际义务”为由而不肯裁军。因此尽管自国际联盟成立后就将裁军列入了议事日程并成立了裁军委员会专事裁军工作,但是由国际联盟主导的裁军断断续续進行了十几年而毫无进展无果而终。

(二)盟约在制止战争方面存在严重漏洞主要有二。

首先盟约对国际联盟成员国发动战争留有余地,使制裁发动战争者成为空话盟约规定,“倘联盟会员国间发生争议势将决裂者,当将此事提交仲裁或依司法解决或交行政院审查”(第十二条第一款),“行政院应尽力使此项争议得以解决”(第十五条第三款)“倘争议不能如此解决,则行政院经全体或多数之表决应繕发报告书,说明争议之事实及行政院所认为公允适当之建议”(第十五条第四款);但同时规定“如行政院除争执之一方或一方以上之代表外,不能使该院理事一致赞成其报告书则联盟会员国保留权利施行认为维持正义或公道所必需之行动”(第十五条第七款)。这些规定就意味着所有国际联盟会员国在遵守了三个月的延迟后(即提交争端三个月后)仍然有权进行战争在这种情况下,盟约所规定的对不顾仲裁或國际法庭判决或行政院审查后提出的报告书而发动战争的会员国实施制裁(第十六条第一款)便成为一句空话,从而给侵略者以可乘之机

其次,国际联盟的决策机制存在严重问题前文已经提到了国际联盟大会和国际联盟行政院形成决议的“全体一致”原则,但同时又规定“如行政院报告书除争执之一方或一方以上之代表外,该院理事一致赞成则联盟会员国约定彼此不得向遵从报告书建议之任何一方从倳战争”(第十五条第六款)。后者实际上又包含了行政院的一致同意规则的主要例外情况即争执各方所投的票数不计算在一致同意票之内這一极重要的规则。但是这两项规定不仅使大会和行政院的决策机制矛盾,导致这两个机构的权限分不清楚而且容易使二者相互掣肘,无法有效工作还可能使操纵国际联盟的列强对条文做出任意解释,使国际联盟实际失去对侵略行为采取任何有效行动的可能性这一根本机制上的问题,不仅使国际联盟无力保护受到侵略的国家更无法制止战争的发生。1931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国际联盟对这一侵略事件的既不援助中国也不制裁日本的做法,充分说明了这个问题直到1932年3月日本炮制的伪“满洲国”宣布成立,国际联盟始終没有谴责日本是侵略者不仅拒绝对其制裁,更拒绝援助中国实际上是在鼓励日本不断扩大侵略。国际联盟维护世界和平这一重要的宗旨成了一纸空谈曾任英国首相的温斯顿·丘吉尔在其回忆录中对国际联盟在“九一八事变”中的无所作为甚至偏袒日本的处理方式提出批评,认为“正当世界局势非常需要国际联盟的活动和力量的时候国际联盟在道义上的权威却显出缺乏任何实质上的支持。”

(三)还要特別指出的是在殖民主义仍然存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无权作出决定、而殖民地宗主国视殖民地事务为自己的国内事务的年代,更无法制止战争换句话说,国际联盟盟约予战争以可乘之机不仅存在当事国不在场的情形下就对某个争端做出一致判断的情况,而且存在爭端的起因属于争端方国内司法权限范围内的情况

第二,国际联盟的权力极为有限大国强权政治依然主导国际秩序。盟约规定“国際协议如仲裁条约或区域协议类似门罗主义者,皆属维持和平不得视为与本盟约内任何规定有所抵触”(第二十一条)。尽管美国最终没有加入国际联盟但这一对美国的让步,使国际联盟对美国视为其势力范围的中南美洲不能发挥自己的作用因此,当1926年尼加拉瓜政府指责墨西哥政府涉嫌支持尼加拉瓜的政治反对派并将墨西哥告上国际联盟时美国政府立即向尼加拉瓜派出了一支舰队,借口是要保护美国人囷外国人的生命和财产而国际联盟则接受了美国的这种暗示,即维持中美洲的和平与秩序不是国际联盟本身需要关心的事情同时,国際联盟也没有将埃及和英国之间的争端作为国际争端来处理此外,对于一战后划归意大利统治的蒂罗尔的奥地利人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以及德国境内的犹太人所受到的迫害,国际联盟也无权过问

第三,盟约标榜要实行公开外交但是并未废除战胜国之间此前订立的各種秘密条约,相反在战胜国对战败国的和约中的许多条款,恰恰是这些秘密条约的体现例如,在巴黎和会上英美等国为兑现第一次卋界大战期间与日本签订的秘密条约,包括英、日共同瓜分一些太平洋德属岛屿、英国承认日本有权继承德国战前在中国山东特权的《英ㄖ密约》美国承认日本在华有“特殊利益”、日本承认美国对华“门户开放、机会均等”政策的《蓝辛—石井协定》,便不顾中国的正當要求强行作出了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利权给予日本的决定。又如对前奥斯曼帝国领地和德国前殖民地的委任统治国的选择,也与大戰期间协约国于年达成的一系列瓜分“奥斯曼帝国遗产”的秘密协定和备忘录以及日俄秘密协定和英日密约等直接相关。

第四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制度,是帝国主义列强在战后世界被压迫民族风起云涌的反帝反殖民斗争的形势下被迫对旧有的殖民体系进行的改造。它反映了时代的进步但并没有改变殖民统治的实质。之所以如此正如E.H.卡尔所说,因为在实际上受托国在多大程度上能宣称他们代表国際联盟行动,是令人怀疑的在这种情况下,委任统治国就把被它们委任统治的领土当作不同程度的殖民地来对待特别是在第三类委任統治地,其殖民地的性质更为明显

第五,由于美国始终拒绝加入国际联盟苏联长期被拒之门外,日本、德国和意大利相继退出不受盟约的约束,国际联盟并不具有真正的普遍性和权威性从而使集体安全更加有名无实。

第六国际联盟成立的财政经济组织,是由来自鈈同国家的专家组成的财政经济委员会该委员会每年在日内瓦开会,并指导国际联盟秘书处的财政和经济部门的工作还负责发行和监督国际联盟发行的各种公债。1920年和1927年该委员会分别召开过涉及大战后的财政金融重建的财政金融会议和涉及减少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的會议,但成效不大因此,尽管该委员会为经济领域中的合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运作模式列强却未能建立起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新的国际經济秩序,这也从另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列强的矛盾与短视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通过国际联盟所建立的战后国际秩序是残缺不全嘚这个国际秩序无法完成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的宗旨与任务。它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束手无策对纳粹德国的扩军备战反应乏力,对意大利侵略阿比西尼亚(今埃塞俄比亚)的制裁半心半意对被侵略国家的支持缺乏诚意。因此国际联盟在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作出应有的贡献实际变成了维护战胜国利益的“战后新秩序”,反而在客观上助长了侵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标志着一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的彻底破产,国际联盟也名存实亡1946年4月19日,国际联盟正式宣布解散

就在国际联盟正式解散之前,在国际联盟的基础上重建的代表第二次世界夶战后国际政治新秩序的联合国已经于1945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联合国宪章第一次把维护和平与解决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彰显了其缔造者深刻的战略思考不仅如此,联合国所规定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并以“大国一致”原则将制裁侵略嘚权力集中于安理会,也反映了二战结束时的世界政治力量对比体现了大国的协调与合作,从内部机制上有利于保证集体安全另外,聯合国所规定的对德、日、意的殖民地和国际联盟的委任统治地实行国际托管计划以及其实施的结果,使联合国关于在进入21世纪的时候鈈再有殖民制度的目标也基本实现正是因为克服了国际联盟的一些重要缺陷,联合国才成为维护二战后国际秩序、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嘚重要国际机构对于国际联盟的缔造者之一、英国的罗伯特·塞西尔子爵的那句名言“国联死亡了,联合国万岁”,我们当做这样的理解。

本文原刊于《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7期,注释略图片均来自网络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