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拳六大炉香理图香理!三关!九殿在什么位置

第五章、邹先师留下筴底根源一章、修习香理妙法准备工
第五章、邹先师留下筴底根源一章、修习香理妙法准备工作
一、六炉、总香、陪坛请法
修习合炉礼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八炉、总香和陪坛先师的请法。
首先,要完全弄懂并且熟记和理解八炉、总香和陪坛佛祖所在的宫殿、法号和每尊佛祖开道的经历,以及每尊佛所管法事。只有这样你才能知道有什么事,求那尊佛祖来管。
比如:你因经济案件,到婚姻登记处是解决不了的,必须到经济法庭才能解决。
其次、如何才能请来佛祖。不管你年龄大小,入门早晚,还是修习文法深浅;无论你如何说自已忠诚,还是别人说你文理多么高深,如果请不来佛祖,一切都等于零。只要你诚心敬上,也许昨天典礼,今天就能把佛社祖请来,那你就可以上坛办事。
因此,文理是否灵验,关健之关健在于请法,请来佛祖,佛祖真法慈悲照应。请法,在修习时已讲清楚,在这里再着重强调一下。
请法,主要是:要上报清楚家乡居住,多少辈弟子,时间和每尊佛祖宫殿法号。再者,你因何事请佛祖临坛,如何请佛祖慈悲。这些必须一一上报清楚。
首先,在修习香理求和之前,对礼单单理必须完全掌握。特别是每一条理开在何处,必须随问随答,不能有半点不熟悉的地方。如果,对单理开在何处不能熟练掌握,在观香之时,香理出的快了,你就会漏掉香理,造成断事不准。
其次,每条香理所代表的事情和意理必须熟记。只有这样,才能据事论理,断事准确无误。
第二节、上香观理
首先,上香的方法,南、北府各有不同之法。
山东之法,是先上八炉香,再上陪坛单香,最后,以总香为请香,报请佛祖和事情,上总香,调整香理,叩求慈悲,然后进行观香。
河北之法,是先上一根领香,再把六炉香一起点上,叩请佛祖和上报事情,然后上六炉香,再上陪坛单香,调整香理,叩求佛祖慈悲,再观香理。
在叩请佛祖时,佛祖是否临坛,一般上坛人都有感觉,佛祖会把灵感赐于上坛之人,如果没有感觉,不知佛祖是否临坛,这就证明你还没有资格上坛办事,佛祖也不会慈悲法理。
其次、根据佛祖所赐法理进行分解。这一步,就是进行合炉。根据佛祖慈悲法理,开消求灾人所求之事原因和结果。
合炉理,根据每个人的修习法理深浅有不同的说道。修习深者,分解事情准确、详细、完整一些;修习浅者,分解简单、粗糙、单纯一些。但是,总的来说,根据佛祖法理,都能断出事情因果。
在香理求合时,有不同说法,甚至断出两件不同的结果来,那就不对了。佛祖所慈悲的法理,就这几条,求灾人所报事情,都是一件事,得出的结果应是一样。
在断事上,只有深浅、详粗、全面和单一片面之分,绝对没有出现两个结果之道理。如果是这样的话,有一个是对的,一个是错的。
第二章、修习香理妙法基础
第一节、香理妙法“活”
一、香理妙法“活”的意义
在讲解香理妙法之时,就谈到香理妙法的“活”。为什么要“活”呢?因为,宇宙的万事万物的变化,都在这一百三十六条法理中表现出来,如果你只记法理的一方面,几方面,甚至几十方面,它都是片面的,还有没表现出来的事情。
根据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在发展变化着,物质是运
一、邹先师留下筴底根源
今者余年,江南徐洲府同山县城内北大街人氏,三世邹师爷讳红义,乾隆庚申上元年,迁于开洲蔡吉村居住,收一徒蔡讳光瑞,学道四年文武全通。乾隆甲子中元年,差于子邹文聚、徒蔡光瑞,弟兄二人,前去开道,迁于顺德府,平乡县许马庄村。传道未回,三年有余,不知归落何处,传道如何,放心不下。至今乾隆戊辰中元年,向外去寻,迁于北直隶省,广平府,永年县,周寨村,幸遇张姓之人讳宗轲祖父,将邹师爷请到家中,情愿拜邹师爷为师,昔学武艺,文武全通。又向北寻,迁于北直隶广平府,鸡泽县柏枝寺村,幸遇董姓之人讳九亮,将邹师爷请到家中,情愿拜邹师爷为师,习学武艺,文武全通,学不进文理义,于年有余,耳闻邹文聚、蔡光瑞在平邑,许马庄村居住,邹师爷放心不下,一心要望马庄村,望看前去,到在平邑许马庄村,见了邹文聚、蔡光瑞弟兄二人,一同安昔居住。
今者余年,七十有二矣,邹姓讳文聚字会庵(生于1690年-1762年寿终),居住于江南徐洲府同山县,于乾隆九年间,迁于北直隶顺德府广宗,继而南和,至已卯年,东迁于平邑,北十里,许马庄入住,知余向自南而迁于北,不知却归还故土也。不幸庚辰年,既于年岁之离。在辛已年,复遭庭帏之受内室亡,仲男伤,直此之时,寝不成寐,食不可咽,若何可言,一时闷坐无聊音意。
昔年贤我邹氏家谱,我邹氏本此直隶顺德人氏,吾故曰归还故土也。
在先元顺帝时我始祖为元内臣,曾祖北直隶顺德,东迁于山东邹县,至洪武年间,我始祖改元而为明臣,辅理有功荷蒙皇上洪恩,钦赐世袭一等指挥职,镇守江南徐洲,代相传遂寄籍徐洲,而家匹马及我高祖讳养浩字完字各澄一榜,初任本省江南徐洲教谕,后升山东常清县二令,又升山西严安府同职,又坐升严安县府太守,曾祖讳世美字景先,系州庠善生,祖讳宗孟字笺里。
祖先本名宦门人家,书香礼义门弟也,即全及我,先君讳讵量字魁阳,庭训,曾读书数载,惜乎未能文成,且文事同重,武备亦不轻,亦不可,后习学武艺,都秤高强,如故国名将,能周进四方,一千其余里,一时之学门徒者,不下数百人。
我先君语作善事,写敬 供奉:
天地君亲师之神佛号如来
一世西域身毒国人氏,名讳瞿云字悉达多号释迦牟尼.
周昭王甲寅年间,有一混沌妇人,怀胎十二年,四月初八日卯时生人,二月初八日出家,四月十五日成佛,是僧家之祖师焉。
二世张师爷讳三省,(江南徐洲府同山县小江山人氏)徒:邹红义
三世邹师爷讳红义(约在1643年(明崇祯年)拜张三省为师)。子
:邹文聚、邹三艮(同山县城内人氏,北大街居住);徒蔡光瑞(开洲蔡吉村人氏)、张宗轲祖父(广平府永年县周寨村人氏)、董九亮(广平府鸡泽县柏枝寺村人氏);
四世邹师爷(讳)文聚 子:邹克让、邹克城、邹克谐;
五世邹师爷(讳)克让 子:邹魁元;
六世邹师爷(讳)魁元。
二、卖金比作传文理人
老祖留下这锭金,时时怀揣在俺心;
怀揣真金想着卖,难遇难逢买金人;
碎铜烂铁遥街喊,那有实意买真金;
谁要买我这锭金,还得佛前真对真;
你要能把真对上,我就卖给这锭金;
得了真金藏腹内,真心实意常用真;
口口修养把佛念,虔诚求佛发圣恩;
佛祖慈悲妙法语,抄灾了苦教化人;
积善之家心常乐,修身敬祖心安宁;
展开圣道来治世,寻找有缘同修真;
你要真情我真意,传法还得真对真;
对上真来传文武,无真不能空传人;
传错歹人治下罪,失道贵似值千斤;
老祖留下卖金歌,道比真金传真人;
三、请驾歌
红纸龙牌挂中间,上供天地君亲师;
三纲五常分左右,一贯之道照天机;
两盏银灯左右照,五色彩线半果针;
天厨妙供摆桌上,香花果水表心诚;
中间供着一张桌,五个香炉上边阁;
三尊佛祖座中央,四五六炉分两旁;
幽冥教主桌上供,文武先师桌右方;
卯午酉时把香送,举手焚香念弥陀;
手举宝鼎热名香,虔诚奉献法中王;
一日三遍敬佛祖,一年四季保平安;
一盅清茶绿沉沉,照见看经念佛人;
看经扒开通天路,念佛推开地狱门;
灯火菩萨本是佛,点着灯火照佛祖;
随然不是天台上,赛过家乡月明珠;
一炉真香透玄关,昆仑顶上起祥烟;
毫光万道充斗府,出身法现古弥山.
四、天厨妙供斋供须知(斋供)
一者供斋,二者食斋,三者心斋,因时因地而宜.
斋供要求时新果实,切宜清洁,不用石榴、甘蔗等,秽污之物,枝上净果为佳。不用酥乳,六畜皮爪甲,毋堕饮食中,禁猫犬禽兽污犯坛中。
斋供不能用不义之财,凡建坛,须是量力而行,富则备物贫穷随意力有余而行喜舍宝财,皆为心诚,非义之财难于感格神灵。
上述两项原则,一为物的规定,二为经济来源规定,设坛时必须遵守。
敬上五供不可少,香花灯水果等等。五献祭园满,奉上众真前,志真求忏悔,亡者早升天。香能够上达均天下周九天,花能够舞动阳气薰沐金容,灯能够灼透幽冥照开泉路,水能够洒涤冤魂恢复真形,果能够结从缘蒂,早升仙果,缺一不可,是体现弟子信仰的实物标志。
五供中灯的频率十分高,为灯仪,是为了清光破幽,上法日月星辰之悬象,下布九宫八卦之方隅,以使交接阳光,开明幽暗,使亡魂乘光得度,是为了接阳光以照三界九幽,使堕落幽冥者,都能乘光而超出。总之,因地制宜,家宽道宽.
五、六 柱 香 歌
虔心修佛地,沐浴焚真香;奉请诸佛祖,临位赴坛场;
头柱香 空中举 奉请佛祖,请西域 合天盘 紫金云城。
贤孝地 清净宫 法王老祖,驾祥云 赴圣会 普收虔诚。
二柱香 空中举 徒孙叩请,万圣宫 透天母 圣驾来临。
逞銮驾 前来到 经堂安位,坐莲台 孙叩拜 普渡儿孙。
三柱香 空中举 奉请教主,千佛宫 均天主 圣驾来临。
到东土 凡宅内 坛中所坐,纪纲常 谈妙法 安定乾坤。
四柱香 空中举 奉请东土,威镇宫 古真佛 随驾来临。
伴圣驾 到东土 陪佛安坐,照应着 儿孙们 永不沾尘。
五柱香 空中举 奉请世界,聚佛宫 五家佛 护教天尊。
指挥剑 要举起 除邪理正,降邪魔 护坛场 看守儿孙。
六柱香 空中举 奉请家尊,华耀宫 离利佛 绪法尊神。
随圣驾 来东土 陪佛伴驾,坐莲台 亲指点 自己儿孙。
六柱香通天地,护身净宅居家平安。
梅花拳的文武大法,渊源流长,追远难考,根据邹先师留传下的"梅花拳来路根源"考述:
下面浅谈一下,佛祖临凡,佛传梅花拳武艺,佛传香理妙法的来历,梅花二字的来历,佛教梅花拳的根源来自与邹先师留下筴底根源,辈续道教谱龙门派来历.梅花拳文武大法,一法能收万法,三教合一炉,一教能收万教.
首先,从佛祖临凡说起:二世张先师名三省字登,是在明万历戊子年(公元1588年)学了梅花拳,到(公元1643年)明崇祯癸未年出家为僧,神化(上天台),根源经云:"张始祖立文武大法流通.
法王老祖(一名温北祖即皇极祖)临凡点化张先师,传授梅花拳武艺和香理妙法:有诗为证:佛祖西域坐法台,法世乾枝梅花开,现有三皇把世治,盘古一人治世来,盘古一人把世占,占了十万八千载,佛祖想念东都事,差遣众佛下天台,离利燃灯来领号,各领宝号下天台,广说修真来养性,不念度人把道开,老母离宫下天台,五花大道她开开,老母开道心端正,一人无度回天台,众位佛祖把天下,都是一人无度开,差俺(真人张三省)东土开道去,佛祖合同立起来,佛祖闻听真人话,口称真人听明白,天平本是十六两,留下四两在法台,十二两佛性交与你,代着佛性下天台,路过南天门上走,留下四两对号来,幽冥府的留四两,四两佛性临世来,四两佛性好好守,你可治世把道开,自把合同立给你,各领宝号下天台,临世一到河南地.门口卦着千顷牌,真人临世迷住路,迷的真人疯起来,真人临世世事乱,眼看世界颠倒开,大明现坐崇祯祖,二十七年乱起来,流贼(李闯王)南方安营寨,安下营寨民坐灾,河南流贼把我找,为我财大惹祸灾,三天九日找他来,找的真人难过日,真人正在为难处,警动佛祖下天台,佛祖摇身自一变,变了法师化缘来,真人出门台头看,原是法人化缘来,佛祖大庭落了坐,真人与他端上斋,真人端斋佛不用,朝上一举用了斋,不用人说我知道,这是佛祖救我来,走上前来双膝跪,口把恩师叫起来,口讲师付救俺吧,目下就有大祸灾,佛祖照他点三点,霎时之间七窍开,有身武艺教给你,流贼作乱打他来,只要你把流贼打,一走不归永不来.兵法武艺都传到,佛祖武艺他使开,正给师付演武艺,瞻眼不见师走开,真人这里正拿涧,煞时之间流贼来,得了佛祖真武艺,跟着流贼打起来,眼前现出梅花树,千佛万祖浇树来,面前出现梅花树,得了梅花战术来,上来一个打一个,个个躺到地平埃,流贼败阵归营去,大王请出军师来,军师占课自一算,上天佛祖下天台,佛祖查住中大路,西大道上咱走开.武艺佛祖传留世,辅世强国传下来.开道法名为梅花,梅花能把人渡开.
真人得了太平日,诚心想起师付来,真想师付师不到,怎盼师付师不来,想师万般无有奈,只把真香烧起来,真香到入金炉内,今日烧香照前来,师徒见面心喜怀,叫声真人听明白,既然你有烧香意,烧香言语俺说开,以后烧香烧二柱,你把老母请出来,老母能把天折开,求她老母能抄灾.传你四面八方理,各样妙法俺传开,奇门遁甲咱也会,牒地之法咱使开,呼风唤雨教与你,撒豆成兵目下来,遂身代着灵丹药,霎时之间就消灾.各样妙法都学会,不许你求名来爱财.广凭武艺开大道,香理妙法度人来,传开妙法就要走,今天走了永不来,已后你摆龙花会,龙花会上俺赴斋.
腊月初八佛堂立,师付老母请起来,师付老母有了位,吾与师付把道开,河南开开梅花道,文武大法传起来,又度男来又度女,度了一二回天台,从此香理传世上,传给邹家把道开.
梅花拳的文场是佛教,明未清初乾隆甲子中元年以前有文字记载梅花拳四世邹文聚先师留传下一部"梅花拳筴底根源"考述.自从混沌初出盘古之后,三皇治世,八卦神名,五方佛祖姓名,五星真君名号,三官名号,六大炉佛祖名号等,请参阅本书第五章"邹先师筴底根源."
梅花拳的百字辈字的来源与龙门派,王重阳生于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1170年)首创全真道,主张释儒道三教合一,全真道祖碑记载,诗云:"心中端正莫生邪,三教搜来做一家.其徒七人,七派,其中第五派是龙门派,由邱处机创立,元代邱处机率领十八弟子,历经艰险,万里迢迢,谒见成吉思汉,向他献上"不嗜杀人""敬天爱民""清心寡欲"等建议.受到重赏,受到元太祖恩宠,名嗓一时,龙门派改变了王重阳不入仕门,自放草泽的初衷,与朝野各界保持着密切关系,其道徒传承系名次,道德通玄静……三界都是亲百辈字;这与梅花拳的百辈字(请参阅梅拳武功全书上册84页)完全相同一字不差.梅花拳是佛弟子,辈续道家谱,尊重儒家:振三纲须赖真武,整五常全凭大文;训弟子敬皇王,忠君孝亲,凡有扰乱国政者,一律开除教门,写敬供奉天地君亲师之神佛号如来.
梅花拳也叫"干枝梅拳""梅花桩拳",有的地方叫"花拳""父子拳"等简称"梅拳",所以梅花拳是佛教,香理也叫文理,文武大法,能救死拔生脱尘离苦,归家认祖.能广收万教,教教顶礼朝恭"普集千门门门献表投文",包天裹地慈心慈念慈德""盈日贯月利世利人利物","立法立教文武永传世界""陈纲陈纪道德普运乾坤".武术也叫国术,实是中华武术中的绚丽魁宝.
此书在邹先师留传下根源经,香理妙法武艺和道教小册子,及有关资料等撰写了这部稿,不当之处望读者赐正.
内部文武大法留传后世,普渡众生,特别是文理中的香理妙法,要注重保存,一般不准外人看,更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根据您输入的“梅花拳香理>...”为你匹配一以下结果
凤鸾倚梅香
最近最佳匹配网名
&Copyright第三节&梅花拳大驾的九炉香理图
第三节&梅花拳大驾的九炉香理图
一、八炉、总香、陪坛请法
修习合炉礼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八炉、总香和陪坛先师的请法。
首先,要完全弄懂并且熟记和理解八炉、总香和陪坛佛祖所在的宫殿、法号和每尊佛祖开道的经历,以及每尊佛所管法事。只有这样你才能知道有什么事,求那尊佛祖来管。
比如:你因经济案件,到婚姻登记处是解决不了的,必须到经济法庭才能解决。
其次、如何才能请来佛祖。不管你年龄大小,入门早晚,还是修习文法深浅;无论你如何说自已忠诚,还是别人说你文理多么高深,如果请不来佛祖,一切都等于零。只要你诚心敬上,也许昨天典礼,今天就能把佛社祖请来,那你就可以上坛办事。
因此,文理是否灵验,关健之关健在于请法,请来佛祖,佛祖真法慈悲照应。请法,在修习时已讲清楚,在这里再着重强调一下。
请法,主要是:要上报清楚家乡居住,多少辈弟子,时间和每尊佛祖宫殿法号。再者,你因何事请佛祖临坛,如何请佛祖慈悲。这些必须一一上报清楚。
首先,在修习香理求和之前,对礼单单理必须完全掌握。特别是每一条理开在何处,必须随问随答,不能有半点不熟悉的地方。如果,对单理开在何处不能熟练掌握,在观香之时,香理出的快了,你就会漏掉香理,造成断事不准。
其次,每条香理所代表的事情和意理必须熟记。只有这样,才能据事论理,断事准确无误。
第二节、上香观理
首先,上香的方法,南、北府各有不同之法。
山东之法,是先上八炉香,再上陪坛单香,最后,以总香为请香,报请佛祖和事情,上总香,调整香理,叩求慈悲,然后进行观香。
河北之法,是先上一根领香,再把六炉香一起点上,叩请佛祖和上报事情,然后上六炉香,再上陪坛单香,调整香理,叩求佛祖慈悲,再观香理。
在叩请佛祖时,佛祖是否临坛,一般上坛人都有感觉,佛祖会把灵感赐于上坛之人,如果没有感觉,不知佛祖是否临坛,这就证明你还没有资格上坛办事,佛祖也不会慈悲法理。
其次、根据佛祖所赐法理进行分解。这一步,就是进行合炉。根据佛祖慈悲法理,开消求灾人所求之事原因和结果。
合炉理,根据每个人的修习法理深浅有不同的说道。修习深者,分解事情准确、详细、完整一些;修习浅者,分解简单、粗糙、单纯一些。但是,总的来说,根据佛祖法理,都能断出事情因果。
在香理求合时,有不同说法,甚至断出两件不同的结果来,那就不对了。佛祖所慈悲的法理,就这几条,求灾人所报事情,都是一件事,得出的结果应是一样。
在断事上,只有深浅、详粗、全面和单一片面之分,绝对没有出现两个结果之道理。如果是这样的话,有一个是对的,一个是错的。
第二章、修习香理妙法基础
第一节、香理妙法“活”
一、香理妙法“活”的意义
在讲解香理妙法之时,就谈到香理妙法的“活”。为什么要“活”呢?因为,宇宙的万事万物的变化,都在这一百三十六条法理中表现出来,如果你只记法理的一方面,几方面,甚至几十方面,它都是片面的,还有没表现出来的事情。
根据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在发展变化着,物质是运
动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每件事情都在不停地发展变化着。如果香理妙法,不是随着事物的发展而发展、不是按照事情的变化而变化的
话,那香理就跟不上事情的发展变化,断事就不准确,香理就变成了死理,更谈不上“妙”法了。
梅花拳的香理,好就好在“妙”字上,一个“妙”字,包含了宇宙的发展变化,有了“妙”字,香理才断事如“神”。因此,香理妙法在于“活”,应活学活用。
二、香理妙法如何“活”
梅花拳弟子都知道香理妙法要用活,不能用死,究正如何“活”法。
首先,香理的每一条理要用“活”。这条理他不但代表着本身字义,还内含着许多玄机。这在香理讲解中已经讲过,先师为了怕礼单丢失和误传,把真正的法理内含其内,只知礼单是不能用的。正如武法一样,只会拉架子、套路,只能煅炼身体,在打架、格斗中,是没有用的,真正的绝招都包含其内,不经明师点化是成不了事。
文法亦是如此,必须经过明师点化,方可知其礼单中的玄妙法理。因此,香理妙法的“活”就在于经明师点化后,知其每一条理的变化之法,便可断事如“神”。这就是香理的“活”,活即变化之意。
比如:有人来问工作之事,听说领导要大变动,求佛慈悲,自已能否升一级。二炉出了理:说父亲;你便分解,这事成与不成根您爹有关系,你听您爹的话,好好孝敬您爹,就能升一级。
试想,工作上的事,能否升官,他爹管得了吗?如果这样分解就不怎么好。本来佛祖慈悲,让他按凡事处理,给领导送点礼,就能提升一级,结果,事情不但办不成,还影响了梅花拳文法在其心目中的地位。
第二节、香理妙法“真假”
一、香理妙法中的“真假”
香理妙法有真假之别,也就是说,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这是为什么呢?
一方面,先师为了怕误传、错传,或者有梅花拳弟子败类,拿香理妙法送人情,胡传乱法,使香理妙法流落外人之手,先师传法之时,就使了一些障眼法,这便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只要你未得到明师点化,便分不
清真假,不知其真假,断事便不灵验。
另一方面,是佛祖所出法理中,有真有假。如果你不懂得无极、太极、阴阳、三才、四象、五行、六合、七星、八卦、九宫之法,有些法理,合天地、阴阳变化你就分解不出来真假,断事就容易断错、断反。
二、香理妙法中的“虚实”
文指导武,武法中的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真中有假、假中有真之法源于文法。故香理妙法,便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之法。
一方面,先师为了怕误传、错传,先师传法之时,同时设了一些障眼法,使一些法理虚实相渗,若不经明师点化,便分不清那条理,在那些事上是虚理,在那些事上是实理,并且可虚实兼用。
比如:求灾人有病求灾,求佛祖真法慈悲,灾苦如何才能退,病如何才能好。佛祖慈悲,出了四炉破财之理。如果按实理来论,你有病吃药花钱,破财是正常之事,但是,为何不好?这就是隐藏之中的虚理,这是他家人,或本人给火帝真君许过口愿未还之事。
另一方面,香理妙法,奥妙无穷,每条理都在随着事情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着。具体这条理是虚、是实,这还得从整体全面地看问题。
八炉总香法理,同时判断一件事情,各代表一个方面,具体的那一条理是虚、是实,纵观全局,看它在这件事情中的轻重地位和作用,才断其虚实。
三、香理妙法中的“死活”
香理妙法之中断事“死活”,它不是一程不变的,主要表现在“死中有活,活中有死”。
一方面,先师为了怕误传、错传,先师传法之时,同时设了一些障眼法,使一些法理“死活”不分,若不经明师点化,便分不清那条理是死、还是活。
比如:在断求灾香理上,你断人家五天死,还按排了人家的后事,可人活了半年还好好的;你断人家没事,可人又突然死了。这就是未掌握了香理中的“死中有活、活中有死”之法。
另一方面,在一些法理上,佛祖本来出的是死理,因你对香理妙法理解不深,又不肯用功修习,不求上进,只停留在礼单水平上,不专心用功开悟法理,所以,按单理开消,判人活,结果完全错了。
在真心弟子判断某件事情,若错了,佛祖慈悲,心中是有感觉的,会马上有灵感,断出正确的答案。
第三节、香理妙法“好坏”
一、香理妙法“好坏”规律
香理妙法好坏有个规律,不过这个规律也是相对的。一般规律是,从“迎面”往两边转,也就是从前往后转,法理是由好到坏。即“迎面”是最好之理,“背后”是最差之理,这也是河北平乡先师所传转理之法。
故,观香便有这样个规律,“要想好,前面找,凡出背后都不好”。
从凡理上来论,如果人对着你,面带笑容跟你说话,你肯定很高兴。如果,我背对着你,给你个冷屁股,你绝对不高兴。
二、香理妙法“好坏”之理是相对的
在讲解礼单之时已提到,香理的每一条法理都是“中性”的。它即没有“好”,亦没有“坏”,香理的好坏都是相对的。“好”与“坏”,主要看用在什么事情上。
再好的理,用在坏事上,就成了“坏”理;再坏的理,用在好事上,便成了“好”理。
比如:主炉迎面、五炉迎面,这是好事。如果是有人犯案,问是否能从拘留所出来。四炉空,七炉右大角,五炉背,三炉迎面。主炉、五炉迎面就成差理了,这就定了,法院定案,出不来了,进了监狱。
第四节、香理妙法“相接”之法
一、什么是“相接”?
梅花拳香理妙法,现流行的有“五炉、六炉、八炉”香理,以
“六炉”最多。“相接”就是炉与炉之间相对应的法理,进行合炉分解,就叫“相接”。
二、“相接”之理。
&八炉总香法理,首先,是迎面法相接;其次,相对法理。如主炉正东说母亲,与二炉正西说父亲;主炉正西意照师父,与三炉正东不明礼;四炉正北为财说母,与二炉迎面;四炉正南破财,与八炉正北违上;八炉正南怨下,与七炉正北有商量;五炉正北所说主意,与六炉正南都贪世事;六炉正北内有出头之人,与三炉迎面;还有总香与八炉相接之理。
还有隔炉相接之理。如三炉迎面,与五炉所说主意等等都是相接法理。
“相接”之理为之好理,是佛祖慈悲。这同世理一样,两人对面说话,是和气,什么事都可商量,没有办不成的事。因此,相接之理,是好事。如果是坏事的话,证明有了转机,灾苦之事已落,病灾已减轻。
第五节、香理妙法“相背”之法
一、什么是“相背”?
“相背”就是炉与炉之间相背的法理,进行合炉分解,就叫“相背”。
二、“相背”之理。
八炉总香法理,首先,是本炉相背之理。如主炉背抱怨天地;二炉背瞒怨;三炉背嫉怨;四炉背财空;五炉背往西仙缠忘佛;六炉背小不尊大;七炉背家道不齐;八炉背不孝。
其次,是相背法理。如主炉正东说母亲,与三炉正西主意外道;主炉正西意照师父,与二炉正东正行外道;二炉背瞒怨,四炉正南破财;四炉正北为财说母,八炉正南怨下;八炉正北违上,与七炉正南可管;五炉正南世上外道,六炉正北内有出头之人;与六炉正南都贪世事,北所说主意,与三炉背嫉怨。
还有隔炉相背之理。如三炉嫉怨,与五炉正南世事外道等等都是相背法理。
“相背”之理为之差理,是佛祖不管,或灾沉。这同世理一样,两人相背说话,不是吵架,就是生气闹反了,肯定办不成事。因此,相背之理是坏事。灾沉,病易加重,事麻缠。
第六节、香理妙法“相扑”之法
一、什么是“相扑”?
“相扑”就是炉与炉之间相合的法理,进行合炉分解,就叫“相扑”。如四炉家道老仙觅财,扑二炉上差,合之为府城隍。二炉世上邪,扑五炉床铺不正,合之为有大灾麻缠不易好。
二、“相扑”之理。
八炉总香法理,无论是那一炉,那一条法理,都可以扑任何一炉,可与任何一条法理,或几条法理相合,断出事情的因果。相扑之法,没有规律,若有规律的话,这理便成了死理。
第七节、香理妙法“三节”之法
一、什么是“三节”香理?
香理一般分为三节之理,但不可拘泥于形式,可根据事情的变化和需要,分出几节之法。
“三节”法理,就是把所观之香平均等分成三段,为上节、中节、下节。上节为佛祖说道,中节为指点,下节为慈悲。
二、“三节”之理
一般观三节之理,就能把事情断出因果来。如上节是佛祖“说道”,就是佛祖告诉你事情开始发生的吉凶情况;中节是“指点”,是佛祖点化你这件事应如何去办理,亦是事情的发展过程;下节为入炉沉底香理,也是最重要的法理,是佛祖“慈悲”,佛祖慈悲照应,事情吉凶、成功与否。
第三章、修习香理求和
第一节、香理求和
一、香理求和断事之法
在熟悉掌握前几卷与前两章法理的基础上,开始修习香理求和。香理求和,是香理的综合之法,它直接关系到事情的正确与否,和处理事情的正确方法,也关系到你在梅花拳弟子中的威信和开道的成败。
若断事如神,为人消灾疗苦,你的威信便与日俱增,大家都听你的,都信奉佛祖,大道便能开开。如果,你事事不准,你的威信便一次不如一次,更谈不上开道。
梅花拳文法师傅,必须有丰富的法理做基础,有先师、佛祖慈悲,有一个至诚至信的心境,才能上坛办事。
这如同一个医生一样,一年学个大医生(大学毕业,觉得什么病都会治了。),三年学个怕医生(经过三年临床,才知道什么病都治不好,就连一个感冒,也有阴阳、虚实几十种之多),十年学个好医生(经过理论和丰富的临床实践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
梅花拳文法师傅,如同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上坛如切脉,下坛开药方”。
二、香理求和必须有全局总体观
香理求和是整个事情的综合判定,必须按八炉总香的全局法理来审察。它正如一盘棋,如若只观局部,整个一盘棋便是死棋;如统观全局,全盘皆活。
用香理妙法,在断某一件事情上,如若只根据某一炉或几炉理的好坏来定事,就会片面,或不准。必须统观八炉和总香法理,综合性地断出事情的因果,这样才准确无误。
三、香理求和的具体之法
首先,要按熟悉以前所学八炉总香所管之事。把炉头分清。
其次,要看求灾人的具体事情。是男灾、还是女灾;是工作之事,还是家道之事。
凡求男灾,先以主意(1炉)、教主(3炉)、领法(4炉)、世面(5炉)、渡法(七炉)此五炉中香礼慈悲,他要知人事,按理开消。
凡求女灾,先以太母炉(2炉)、领法(4炉)、世面(5炉)、家道(六炉)、内世面(八炉)此五炉主理开消。
再者,上香观理。在观理之时,先观八炉总香所显示之理,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观香的火色。
香的五色,一般不亦观准,但是,最其马要观亮与暗两色。只有观好明、暗两色,才能分清阴阳之事。若能观五色更好。
再者,在前些程序的基础上,开始不熟练的情况下,把香理记在专门本上,一方面便于总结,另一方面便于今后的查阅,有些事不明的法理,还可以向同道请教。
第二节、香理求和分解合炉
一、单理分解
根据以上程序所得的法理现在已经摆在面前,如何合炉,断事是否准确,现在是关健。
首先,要把每炉每个单理,根据所报事情,详细地分析一遍,正确无误地断出单理的意思。
其次,如果按单理分解,这件事应如何,并且,断出正确无误的结果来。这基本上确定了事情的大的方向。
最后,根据求灾人的具体事情和他要叩求佛祖所要达到的心愿,来断法理所代表的意思,合求灾人的心愿,按单理分解应有什么样结果。
二、综合法理分解
综合法理分解合炉,这如同法院的合议厅,是最后的结论和结局,上坛人首先要有一个公正的心,佛祖所批法理,无论是好理,还是差理,应如实开消,切不可按凡理只开好理,差理舍去,做人情,这样的话,佛祖就不会再慈悲法理。
其次,把所合单理进行全盘性地进行分解。
梅花拳香理妙法,就是佛祖与你无言的话语,你把八炉总香九尊佛祖请下来,来进行问事。佛祖关于你这件事,专门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来进行讨论。具体如何解决,九尊佛祖各发表意见,这就是每炉所透出的香理。这就是佛祖给你的批示,具体如何办理,如何下达,这是你这个秘书长的问题。你把每尊佛(也就是每个领导)的指示都记了下来,如何处理,是你的事,不需要领导亲自办理。
最后,是你根据佛祖法理来处理事情。
总观全局,每炉各负其责,各有分工。但是,每一炉又都能管全面,无论你用那一炉法理,都可定全局。每一炉法理,即能综合使用,又能单独使用。即可统筹全局,又可单独定全局之法。不可拘泥于形式,要灵活运用。悟其道者,便可根据任何一炉中一条法理,便可定其全局之事。其乎“神”也。
三、最后定局
根据以上分析和讨论,现在进行最后表决,确定事情的结果。
前些工作,其法理都表现在“上、中节”法理上,即事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现在,最后的表决,那就是沉底香理。定出事情的结果来,并给予解决。
这就是香理妙法断事的全过程。要学精,还必须结合定理,结合历代先师所总结的实践经验,自已悟道和总结,便能逐渐精确起来。为梅花拳开道做出自己的贡献。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梅花拳老爷炉文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