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果王国第66关旁边城堡窗户有几扇窗户

糖果王国66关旁边的城堡有几扇窗户_百度知道
糖果王国66关旁边的城堡有几扇窗户
我有更好的答案
现在还有城堡的,他们现在居住的王宫就是一座漂亮的城堡。
不知道被遮了一半的算不算 算得话有41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你现在的位置:&&&&&&【迪士尼】_从糖果王国到冰雪城堡
【迪士尼】_从糖果王国到冰雪城堡
作为一个大人,我其实看动画片不算非常多,只是上映的动画片占比越来越高、进口动画片评分也超高。而且,其实这个时代的电影动画片大多是成人童话,尤其是老少皆宜的很出彩。所以,我超喜欢三部:《里约大冒险》、《无敌破坏王》、《疯狂原始人》。而最近刚刚上映的《冰雪奇缘》,动画音乐片,和《无敌破坏王》一样,迪士尼出品,我超爱里面的糖果王国和冰雪城堡。
创立接近一个世纪的迪士尼公司,以“米老鼠”出道,创造了一部又一部经典动画片。1937年,世界上第一部有剧情的长篇动画电影《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诞生,从此,动画电影不仅仅是儿童娱乐的一种形式,也开始成为主流的电影形态。迪士尼公司从此成为动画电影的龙头大哥,领导了动画电影的潮流。而且,迪士尼电影公司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没有被交易过的好莱坞大公司,先后还收购了独立电影界巨头米拉麦克斯和3D动画霸主皮克斯公司,由此,迪士尼更是巩固了无可撼动的顶级电影公司地位。
迪士尼乐园
作为一个接近百年的公司,总有高潮和低潮;作为电影动画的风向标,迪士尼偶尔也会遭受质疑。而近两年,迪士尼交出的答卷,可谓是让人满意,至少让我超满意,很喜欢,非常喜欢。
因为,它们是《无敌破坏王》和《冰雪奇缘》(其实,不太满意这个名字的翻译,怪怪的,《冰雪皇后》或《冰雪大冒险》都可以嘛)。从糖果王国到冰雪城堡的奇幻旅程。小观近年的动画片,有些小感慨。
1、美轮美奂的情景设定。
从小爱吃糖,和小朋友一起看《无敌破坏王》,看那些糖果就那么五彩缤纷的欢欣鼓舞的出现在电影画面里,和小朋友一起乐得手舞足蹈、只咽口水。
当然啦,这么可爱的糖果怎么忍心吃呢?!而且,作为一个大人,还这么天天吃些糖果、小零食,很是有些不好意思的。考虑到牙齿问题,戒糖很多年,一直没有戒掉而已。
无论是在太阳转身的家乡,还是现在居住的“春城”,从小到大,对下雪的盼望从未停过,它,很少出现,很少见。而今年的冬天,春城随随便便、潇潇洒洒就飘了几场雪,让人大为惊奇、分外惊喜,在这个时候,影院又上映了《冰雪奇缘》,冰天雪地的美景,几乎等于雪中送炭。
迪士尼的动画设立了新的格局。好的剧本就要有个好的情景。一个字,“美”。这就是电脑动画虚拟设计的优势,想怎么美就能怎么美,想象超乎你的想象。这几年的动画片,画面越做越精美、越来越精致,让人叹为观止。而3D效果来说,在动画片里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一个美景,就让一部动画片的票房成功了一半,在家里看不到吧,唯有在影院里细细享受…国产动画片几乎没看,看评论这方面还有所欠缺,不过近年也有了些进步,传说。小时候的动画片记忆中也是很精美的,也许传承古色古香的同时,在电脑场景设计上加把劲,也会动画出一片天地的,有点小期待《秦时明月》。
迪士尼公司旗下延伸出了各种各样的产品,迪士尼服装、迪士尼玩具、迪士尼手表、迪士尼家居用品、迪士尼电子产品…最大的当然是迪士尼乐园。这回,是不是可以整个迪士尼糖果乐园以及冰雪城堡乐园?
哎,美得淌口水,哈哈。
2、人物形象的大众设置。
前阵子,约了小师妹去看“小黄人2”《神偷奶爸2》,惊问为什么神偷奶爸那么丑?!我看1的时候没发现这个问题,只好说是不是因为原来是坏人所以形象设置要不同于常人?!…正好影前有电影广告,那个“神笔马良”的形象吓我一跳,大大颠覆小时候课本里优良小孩形象的温良帅直。所以,我问答说“是啊,我觉得,人物该帅的还是得帅,该漂亮的还是得漂亮。”会吓死人的。
自古童话里,公主美得惊艳、王子帅得掉渣。这些年的动画片里,人物形象有所改变,更趋近于人物常态:不是每个公主都那么美貌,不是每个王子都骑白马。我其实也喜欢这样的设置,这像一种正能量的引导:无论美丑穷富,只要够努力够勤奋,总能达到你期望的目标。在《冰雪奇缘》里,冰雪皇后也会有小雀斑,也会美得很大众。但是,她依然很美丽。
自古童话里,男子勇猛、女子柔弱。因此上演了一系列英雄救美的故事。然而,《无敌破坏王》里来自“英雄使命”的冷酷队长,是个女生噢,又酷又帅,还上演美女拯救小男的好戏。现代社会,女权主义越演越烈,似乎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其实我觉得这蛮好,女子当要强,男女平等,何苦苦苦逼自己?!不过,人家说:“一个女生,物质上不依靠你,精神上不依赖你,那,要你干什么?…又美又会做饭的,那是美的电饭锅。”哈哈。
当然,动漫里的人物形象一般制作得略有夸张,主要起到开怀的作用。不过,我还是觉得,再夸张也要有节制,传说映前的《神笔马良》预告片,是迪士尼即将出品。中国出土的人物由老外拍摄,总感觉有点怪怪的,太颠覆了。当年红极一时的《花木兰》,我也看不太顺眼。要是国产能好好拍出几部这类作品,那多好哈。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迪士尼的《无敌破坏王》和《冰雪奇缘》,不约而同都设置了4个主要角色。也许,群戏让剧情更丰满也更有趣。动画片大多来源于童话,故事较为简单直线,设置较多不同性格不同造型的人物,故事变得生动形象、让人捧腹。记得,“雪宝”算一个人物;王子就忽略不计了。嘿嘿。
“糖果”四大元帅
“冰雪”四大明星
哎,无论是在哪一个城堡里闯荡,那可是美得很哈。
3、打破传统的情感线索。
从前的童话故事里,大多讲述了轰轰烈烈、或者凄美的爱情故事,要么王子公主一见钟情,要么王子拯救了公主,要么公主吻醒了青蛙王子…总之呢,除了爱情就无它了。现在的动画片,不止这么写,形式多彩起来,除了爱情,还有友情、亲情。这让我一个觉得爱情无保障的大人,眼睛亮了。说起来,动画片大多数的观众还是小朋友,天天你情我爱,虽然不至于教坏小孩子,但也过于早熟了吧;人生才刚刚开始就陷于爱情的纠结中,多么无聊。
《无敌破坏王》里第一二主角大叔配萝莉的组合,宣扬的是友情。游戏“快手阿修”里的破坏王不愿意一直当坏人,跑出游戏找金牌,遇到了游戏“糖果冲刺”里的赛车手云尼。于是帮助云尼重获参赛资格进行比赛,最后打败坏人糖果国王。游戏更新,原来云尼才是糖果公主。哎,童话里怎么能没有公主呢?!这个故事讲述得复杂、周密,好玩又好吃。动画片做到如此程度,确实让人叹为观止了,我把它名列第一。
《冰雪奇缘》里倾情姐妹公主的组合,宣扬的是亲情。冰雪由安徒生童话改编,小时候有读过安徒生童话,可是不记得这篇讲什么。据说改编比较大,我想估计是面目全非了。里面不止打破了公主与王子一见钟情导致幸福结局的定势,还例外的,妹妹牺牲自己拯救了姐姐,讲述了一个亲情胜天的好故事。刚好,“单独生二胎”政策的开放,不知小朋友们看了这个故事,有没有萌生希望爸爸妈妈生一个弟弟妹妹的愿望?!
当然了,每部故事里或多或少都会与爱情沾边。两个故事里的第三第四主角都谈好了恋爱、进入传说中的美好生活。群里有人讲《冰雪奇缘》里,雪宝后来变成了王子,嫁给了冰雪皇后。于是,剧末的时候,我等啊等,所有人都散了场,整个影院只剩我们,也没等到这个结局…么,到底是真的否?
哎,其实爱情两个字,好辛苦。
从糖果王国到冰雪城堡的奇幻旅程结束了。而动画王国里的故事远远没有结束。今年除了看了的《超级奶爸2》,还有《驯龙高手2》、《里约大冒险2》值得期待。“驯龙”是梦工厂出品,“里约”是蓝天工作室出品。那今年,迪士尼将有作品呈现不?传说中的《神笔马良》?
Whatever,从糖果王国到冰雪城堡,会是我这一生成为大人后最美好的回忆之一。哈哈,这个“帽子”够大吧。
本话题来源于日志:
--------------------楼主管理员给此话题奖励了1分!
参与话题讨论,请先
4784名成员14283个主题
可用积分:0分正在上传...
&08:05、10:35各有一班bus,耗时7个小时。
布拉格:在游览中,我才知道当地称它为布,意为“门槛”,其原因是伏尔河在这里流经一个暗礁,水流湍急,酷似越过一个门槛。来历还有另外一个传说:古时开始建设城市时,建筑师来到这里勘察,他遇见一个老人,正在锯木做门槛,做得异常认真、仔细,建筑师深受感动,城市建成之后,便命名为(来自德语Prague,意为“门槛”)。
&餐厅,Bratwursthausle,考场,搭配Kartoffelsalat(土豆泥)
城堡位于伏尔河西岸,建造于公元9世纪中期,历经几多变迁,直到14世纪的查理四世统治时,才形成了如今完整的雄伟姿态。长期以来这里就是王室的所在地,目前有1座宫殿、3座教堂、1间修道院,还有花园等其他建筑。城堡一直就是的政治中心,目前是总统办公的地点,所以又称为总统府。城堡的西南面是城堡的正门,从那里可以进入城堡区的第一庭院。装饰门的两对雕像是18世纪雕刻的“战斗的巨人”(现在的是20世纪初期的复制品)。大门的两侧站立着卫兵。
马提亚斯城门建于1614年,连接第一中庭与第二中庭,是最早的巴式建筑。
圣十字教堂于哈布斯堡王朝的马丽亚o特蕾莎在位时斯完成整修,富丽堂皇,属于洛可可风格。
城堡的第三个庭院是整个建筑群的核心,包括圣维塔大教堂、、等。历代国王加冕的是城堡最重要的地标式建筑,从公元930年开始建造,历经3次扩建,直至进入20世纪之后才最终完工。呈现在眼前的颇具气魄的,尖塔高约96.6米、内部宽60米、纵深124米,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教堂的南侧, 金门Zlata Brana曾经是最初的正门. 从这里可以通向有287级台阶的塔楼.&金门的三道拱门的门道上方是三幅14世纪的镶嵌画: 最中间的是最后的审判; 左边的是正义的灵魂被天使接入天堂;右边的是罪人被打入地狱.
大通票(9个景点)350克朗 ticket info:
地铁Malostransk&站,或乘22号有轨电车到Pra?sk& hrad站或Poho?elec站下车
自从旧石器时代起,所在的地方就已经有人类定居。大约公元前500年,特人的波伊(Boii)部落居住在这一地区,他们将这个地区称为波希米亚。后来日耳曼人赶走特人,移居到这一地区。到公元6世纪,日耳曼人部落多数移居到多瑙河流域,一支斯拉夫部落乘机从西面入侵,定居在波希米亚地区,他们就是民族的祖先。
(St.Vitus Cathedral/捷克语Katedr&la svat&ho V&ta)
圣维特大教堂(St.Vitus Cathedral)位于布拉格城堡内,是哥特式建筑的精彩范例,其中有许多波希米亚国王的坟墓,是捷克最大、最重要的一座教堂。大教堂是历代皇帝举行加冕典礼的场所,有&建筑之宝&的美誉,如今这里收藏有十四世纪神圣罗马帝国间波希米亚国王查理四世的纯金皇冠、金球及令牌,塔顶有文艺复兴式样的大钟,钟楼是俯瞰布拉格市景最美的地方,如果脚力还行,不妨尝试一项健步运动,攀爬教堂高塔里287级楼梯,登高瞭望整个布拉格城,当你上气不接下气地终于到达塔顶时,令人屏息的百塔美景,将令你感到真正值回票价。
& 930年这座大教堂以式启造,1344年开始进行改建为哥德式,1929年才建成。它是城堡的最高建筑物,教堂顶尖高达97米,长60米,宽12米,远望巍然拔地而起,塔尖高触苍穹;近处细看教堂大厅结构精巧,内外都有塑像和花纹。教堂里收藏着国王从14世纪以来沿用的王冠和权杖;陈列着国王的塑像和画像,悬挂着许多油画和木刻画,每幅画都描绘一个有趣的宗教故事。教堂外表布满花纹图案,刻工细腻,精巧玲珑,数不清的石雕人兽,造型美妙,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教堂观光有三个看点:彩色玻璃窗,圣约翰之墓和圣温塞斯拉斯礼拜堂。教堂左侧色彩鲜丽的彩色玻璃是布拉格著名画家穆哈的作品,为这个千年历史的教堂增添不少现代感。绕过圣坛后方,纯银打造、装饰华丽的是的圣约翰之墓,他是1736年的反宗教改革者,因此葬在圣维特大教堂中,并以纯银华丽的装饰作为纪念。继续往前就是圣温塞斯拉斯礼拜堂,相较于前面纯银的圣约翰之墓,圣温塞斯拉斯礼拜堂呈现出金碧辉煌的光彩,从壁画到圣礼尖塔都有金彩装饰,相当具有艺术价值。
人叫他慕卡,&人叫他慕哈,&人的翻译中更多的是慕夏. 不管他的名字到底怎么念, Mucha之于, 正如高迪之于.Mucha的彩色玻璃下人头攒动, 即使之前对他一无所知, 也一定会因为这架势猜测到在众多的彩色玻璃中, 唯独这一块一定是与众不同的. 以致于很多人因为被这幅画吸引, 而又特意去了慕卡的博物馆, 更有甚者全城的搜索他的作品.&
一、弦月窗浮雕。砂石墙的中央弦月窗上饰有亚盖隆的《耶稣受难》(上)、《基督衣旁争论》(下左)和《哀悼耶稣》(下右)。&&
二、双表盘大钟。一个表盘以小时计,另一个表盘以一刻钟为单位。这座钟从十六世纪开始一直就安装在那里。
三、马赛克画《最后的审判》。这是圣维特大教堂最重要的艺术品,创作于1370年,由四万片马赛克拼成。
圣维塔大教堂后方有一座拥有双塔的红色教堂,这就是。它是保存最好的仿式建筑,同是也是建筑中第二古老的教堂,始建于公元920年。
绕着总统府办公楼的墙根,可以到达。这里曾经是波西米亚国王的住所。不知道是不是战乱或者革命的缘故,里面空空荡荡,甚是简朴,空旷的大厅很像亚维农那个被革命洗劫一空的。一进门就是著名的弗拉季斯拉夫大厅。大厅长62米,宽16米,有5个高13米的带肋拱顶,原先是皇室举行正式宴会的场所,大厅拥有两排文艺复兴式的大矩形窗,透过它们可眺见整个旧城。
1618年,王宫的二楼曾经发生过著名的“抛窗事件”,简单说就是新教徒反抗天主教的镇压。然而波西米娅人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它最终影响了整个欧洲的政治格局。楼上的皇室厅。在这间屋子,我见到了玛丽特瑞沙女皇的画像。
波希米亚王国的国事档案室,旧时保存着王国的地契,物权档案,最高司法机构的案例卷宗等等, 屋子里的墙上按照等级描绘了法官及司法官员的家族徽章
黄金巷在圣乔治教堂与玩具博物馆之间,拐进一条小巷后到了这个小屋林立的黄金巷,宛如童话故事内的小巧房舍,是布拉格最诗情画意的街道,黄金巷原本是仆人工匠居住之处,后来因为聚集不少为国王炼金的术士,因而有此名称,然而在19世纪之后,逐渐变成贫民窟, 20世纪中期重新规划,将原本的房舍改为小店家,现在每家商店内可看到不同种类的纪念品和手工艺品,例如16号的木制玩具、20号的锡制布拉格小士兵、21号的手绘衣服,19号的外观最有看头,是花木扶疏的可爱花园小屋。黄金巷之所以会引起如此名声,还是名作家卡夫卡曾居住于此的缘故,1916年时捷克著名的文学家、当时只是一位银行小行员的卡夫卡(Franz Kafka),喜欢这里的环境,以每月20克朗租了这里门牌为22号的房子作为工作室,并在此默默完成了当时不为人知的作品《乡村医生》和《致科学院的报告》;而门牌12号住的则是历史小说家玛兰纳。
乘坐地铁A线到Malostransk&站下步行即可
高堡(Vy?ehrad)是布拉格城市的发祥地,有着高贵的公主与英俊的农夫相爱的美丽传说故事。高堡在15世纪初期被毁,现存建筑有圣保罗教堂和圣马丁园楼,但最有名的是高堡墓地,全捷克最有身份地位的名人家族都长眠于此。高堡踞于山崖之上,居高临下,一向是俯瞰布拉格全城美景的观景台。
乘有轨电车Tram 7、18、24路,Ostrilovo n&měst&站;或地铁Metro C,Vyehrad站。夏季:9:30-18:00 冬季:9:30-17:00
&根据传说,的创建者是莉布丝公主和她的丈夫,农夫培密索尔,并以培密索尔的名字命名,建立了霍什米索王朝。后来在河对岸建造了另一座城堡,就是今天的城堡。不久成为波希米亚的首都,并成为南北商路上一个重要的贸易中心,吸引了许多犹太人。传说公主在她位于中波希米亚的莉布新(Libusin)城堡中说了许多预言得到700年以前考古学发现的证实。莉布丝公主预言说:“我见到了布拉格的荣耀一天,在天象中看见一个伟大的城市,它的荣耀能达到天上的繁星,我看见它在伏尔塔瓦河畔陡峭的悬崖之上,有一个男人正在为房屋凿出门槛(prah),在那里要建起一座名叫布拉格(Praha)的城堡。王子和公爵都要在门槛前弯腰,要向城堡和环绕它的城市低头。他将得到尊敬,得到整个世界的赞美”无论这个传说是真是假,布拉格确实是以九世纪在伏尔塔瓦河右岸以居高临下的高堡为核心而逐渐建造形成的。十三世纪,在布拉格城堡周围的三个居民点获得了市镇的特权。1257年,在布拉格城堡以南新建了小城,这是德意志人居住的地区,拥有自治权。紧邻城堡西面和北面的布拉格城堡区在1320年获得自治权。伏尔塔瓦河对面的布拉格老城则早在1230年就已获得自治权。
从布拉格到CK:在stutudent agency上订票,大约提前一个月开始订。布拉格应该选HL.N火车总站的那个。每小时一班车,最晚到晚上九点,耗时大约3个小时,7.6欧。
.tw/forum/showthread.php?s=8b27d4ddd0c626edef04eaf8bb37bee9&t=583748
高堡观测地
卢浮咖啡厅,推荐热巧
一位银行家的妻子,在一间咖啡馆里爱上了一位作家,他写一页,她看一页。他也爱她,她隐瞒了婚姻状况。作家后来得知恋人是有夫之妇,两人从此没见。作家孤寂一生,弥留之际,念着那女人的名字。往前一步,是丑闻;往后一步,是对爱的尊重。作家叫卡夫卡,那部作品是《变形记》,故事发生在卢浮咖啡馆。
建于1679年的图书馆, 是全国最大的修道院图书馆. 也许是因为没有全部开放, 所以感觉不到他的真正的规模. 仅有两个大厅, 像故宫一样,只能站在门口观赏. 门票是80克朗, 要拍照的话再加50克朗. 后来在又参观了国家图书馆, 有了比较才感觉捷克的这个甚为小家子气. 虽然如此, 但拍出来的效果却蛮漂亮的. 所以要进去的话, 这50克朗还是省不得的.
查理大桥的入口,从右手边这个蓝色建筑物右转,向里走30米,看到建筑物的把角处,就是我推荐的Lokal餐厅,来到Lokal的两大特色,一个是tata&steak,一个就是他们的啤酒,分别有全是沫,半杯沫半杯酒,和全是酒。我喜欢喝全是沫啦~
查理大桥(Charles Bridge)建于1357年,是一座14世纪最具艺术价值的石桥,查理大桥就横跨在伏尔塔瓦河上,桥长520米,宽10米,有16座桥墩,大桥两端是布拉格城堡和旧城区,查理大桥也是历代国王加冕游行的必经之路。在桥上可以观赏到艺术家的表演,还有一些手工艺创作表演,如今已经成为布拉格艺术的展示场所,在桥上还可以买到很多艺术品,表现查理大桥的水彩画,以及身着传统捷克服装和宫廷服装的木偶。   查理大桥上有30尊圣者雕像,都是出自捷克17~18世纪巴洛克艺术大师的杰作,被欧洲人称为“欧洲的露天巴洛克塑像美术馆”。现在原件已经保存在博物馆内,大部分已经换成复制品,据说只要用心触摸石雕像,便会带给你一生的幸福,桥上的一尊铜像的某些部位已被游人摸得发亮。其中桥右侧的第8尊圣约翰雕像,是查理桥的守护者,围栏中间刻着一个金色十字架位置,就是当年圣约翰从桥上被扔下的地点。
乘有轨电车Tram 12、20、22路,Malostransk& n&měst&站;或有轨电车Tram 17、18路,Karlovy l&zně站;或地铁Metro A,Staroměstsk&站。
河上有韵律地点缀着包括在内的很有味道的17座桥梁,它520米长,不到10米宽,有29座雕像,其中第8尊的前面有很多游人等着摸雕像底座上的两个金属浮雕,摸得它们闪闪发亮。据说这样可以向圣人许个心愿。
是人在伏尔河上修建的第一座桥梁,距今已有650年历史。以其悠久的历史和建筑艺术成为最有名的古迹之一。有句俗话:没来就没到。
伏尔河 交响乐
Lokal 餐厅,泡沫啤酒推荐
因为每天上的指针移向十二点,钟面上就有两个木偶出来拉动钟绳,接着可以看到钟上角的两个小窗口快速打开,耶稣的12门徒雕像,伴随着清脆洪亮的钟声从窗前依次缓缓转过。
来这里看整点敲钟是不可错过的场景之一,可是当你知道了它背后的真实故事后,神奇精美的会让你心里蒙上一层忧伤:在1410年,完工后,自私贪心的执政者为了不让钟的设计者以后造出更好的钟,居然指使人弄瞎了设计师的双眼,可怜的设计师愤怒的跳进了自己设计的,结束了生命。
有六百年历史的,安装在广场的老城市政厅的南面墙上。天文钟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天文钟面,代表太阳和月亮在天空中的方位,显示各种天文资料;行走的使徒,每小时显示使徒和其他雕塑;下部的日历盘代表月份。传说中,布拉格天文钟是钟表师傅Hanus在1490年制造的。布拉格的议员们命令将钟表师傅Hanus弄瞎,使它不能重复他的工作;因此,他破坏了这个钟,并且在后续的数百年内都没有人可以修复这个钟。现在知道这只是一个杜撰的故事。&
天文机械钟Astronomical Dial天文钟的背景显示出地球和天空,围绕着它有4个主要的移动元件:黄道环(就是大家熟悉的十二星座)、一个旋转的深色外环、金色的太阳、代表月亮的黑色小球(比代表太阳的指针转的快很多)。钟下面的日历(Calendar Dial)是在1870年添加的。在,每一天都有相对应的名字(金色的指针指向的一天)。捷克人不但要庆祝自己的生日,还要庆祝对应名字日子的命名日。
在时钟的两侧设置了四个由齿轮驱动在整点会动作的雕塑,是代表被鄙视的四种事情。第一个雕塑叫vanity ,手上拿着镜子。动作时,它转动头部以几个不同的方向对着镜子,代表虚荣并惧怕死亡的心态。第二个雕塑叫Miser,一手拄著拐杖,另一手贪婪的摇晃着一个钱包,代表吝啬与贪婪。跨过时钟是一个骷髅Death,代表死亡,它一手旋转着沙漏,另一手拉扯著铃绳,表示时间是有可能停止的。第四个雕塑Turk是突厥人(的回教徒)。最常被认为是无忧无虑的幸福象征。
下面日历两侧还有一列四个雕塑,原本都是突厥人,但后来换成哲学家Philosopher、米迦勒(就是大天使米歇尔Archangel Michael)、天文学家Astronomer、和史学家Chronicler。
在整点报时开始之前,在骷颅的右手持续摇动的铃声中,钟上方两侧的窗口打开,耶稣的12门徒 (左右各六位) 分别在门内由左自右的走过,并在经过窗口时将正面朝向窗外,使徒走完后在一声鸡鸣声中关起窗门,骷颅左手平举的沙漏垂下,然后响起报时的钟声。个过程其实相当的短暂,人群一会儿就散了。&
在的两天, 登高了两次. 一次是在广场的市政厅, 一次就是城堡.&在的两天, 登高了两次. 一次是在广场的市政厅, 一次就是城堡.&
泰恩教堂,俗称魔鬼教堂,是捷克首都布拉格老城区的代表建筑,自14世纪起就是该区的主要教堂,座落在布拉格旧城广场后方,是旧城广场最古老的建筑,外表阴阴森森,黑黑沉沉,教堂竖起了两个80米高的尖塔,犹如两把燃烧的火把,成为旧城广场的焦点,不论我们在广场的哪一处,都可容易找到它。魔鬼教堂因其酷似童话世界的魔鬼堡垒而得名,其灰黑外墙颇具神秘感。教堂建筑的风格本是罗马式,其后改为哥特式,到十五世纪经Peter Parler全面改建为今日的样貌。相传教堂上的两座尖塔一个代表亚当,一个代表夏娃。1620年后,教堂外观与祭坛的装饰又增添不少巴洛克色彩,包括许多著名的耶稣雕塑与绘画。
乘有轨电车Tram 17、18 路,Staroměstsk& 站;或地铁Metro A,Staroměstsk& 站;或公交207 路,Staroměstsk& 站下
火药塔(Mihulka Powder Tower)是布拉格老城的一座哥特式城门,该市的地标性建筑物之一,修建于1475年,是依照查理大桥旧城桥塔为模型而设计建造的,布拉格的13座城门中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座。最初兴建时,它是当时市议会送给国王的加冕礼物,它通过小桥连接皇宫。尚未完工,在1485年,国王 VladislavJagellonsk&就将他的住处迁到了布拉格城堡。但是,火药塔对于君主们仍然重要,直到1836年之前,他们都要通过此门前往圣维特主教座堂加冕。随着城市在老城墙之外的增长,火药塔的重要性降低(除了君主加冕的罕见情况)。
黄线Anděl站距离酒店就一站地铁, Anděl的出口有兩個方向, 上面有写autobus的方向走出口就是na kn&?ec& bus站.&
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授予它“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的头衔。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它是这样评价的:“中心位于伏尔河畔,约始建于13&世纪,城镇的建筑带有哥特式、文艺复兴式以及巴式的风格,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小镇是当之无愧的。这个城堡是波希米亚地区仅次于城堡的第二大规模的城堡,从伏尔河畔仰墙,能感到一种震撼力感。城堡建于13世纪,此后又经过陆续扩建,成为了一个各个时代的建筑风格巧妙融合在一起的大型建筑群。这座东西走向的城堡中最古老的部分叫做“赫拉德克”,就是穿过红门进入庭院(第一庭院)之后,可以看到有塔的那个建筑。此外,整个城堡有第1~5共五个庭园,第四和第五中庭之间是一座桥。因为在13世纪时地处一条重要的贸易而逐渐繁盛兴盛。这里的大部分建筑建于14世纪到17世纪之间
门票:城堡250克朗/人,巴剧院380克朗/人,城堡博物馆100克朗/人,城堡塔50克朗/人,6岁以下儿童免费。开放时间:4月、5月、9月、10月,周二至周日,9:00-17:00;&7月、8月,周二至周日,9:00-18:00。
,从Ck到维也纳,每天9-10点发车,路上时间3个小时。
,CK到维也纳,8:00,9:45,14:00,16:30各一班车。捷克克朗
student agency上,每天两班,12:00和20:00,
赞不绝口的地窖烤肉店,名字是 KRCMA SATLAVA,从CK中心广场东的 Mastal Restaurant 前方转进小巷 Satlavska, 地窖 Krcma v Satlavske 就在巷子尽头的右手边。绝对最最好吃的还是烤猪膝盖Pork Knee,拷肋牌也非常好吃。
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授予它“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的头衔。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它是这样评价的:“中心位于伏尔河畔,约始建于13&世纪,城镇的建筑带有哥特式、文艺复兴式以及巴式的风格,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小镇是当之无愧的。这个城堡是波希米亚地区仅次于城堡的第二大规模的城堡,从伏尔河畔仰墙,能感到一种震撼力感。城堡建于13世纪,此后又经过陆续扩建,成为了一个各个时代的建筑风格巧妙融合在一起的大型建筑群。这座东西走向的城堡中最古老的部分叫做“赫拉德克”,就是穿过红门进入庭院(第一庭院)之后,可以看到有塔的那个建筑。此外,整个城堡有第1~5共五个庭园,第四和第五中庭之间是一座桥。因为在13世纪时地处一条重要的贸易而逐渐繁盛兴盛。这里的大部分建筑建于14世纪到17世纪之间
门票:城堡250克朗/人,巴剧院380克朗/人,城堡博物馆100克朗/人,城堡塔50克朗/人,6岁以下儿童免费。开放时间:4月、5月、9月、10月,周二至周日,9:00-17:00;&7月、8月,周二至周日,9:00-18:00。
,从Ck到维也纳,每天9-10点发车,路上时间3个小时。
,CK到维也纳,8:00,9:45,14:00,16:30各一班车。捷克克朗
student agency上,每天两班,12:00和20:00,
的典型快餐模式是 W&rstelstand “香肠摊“。最早关于香肠的历史记录可以在古诗人荷马 Homer 的《奥德赛》Odyssee 中看到类似它的制作和烹饪。估计荷马也没想到千年后这种食物会在整个欧洲扎根而且风靡全世界。今天的香肠摊的起源与奥匈帝国时期,当时是为了解决残疾军人的工作问题。一开始的推车上街卖香肠到了1960年法律规定变成固定的摊位。大部分香肠摊营业到凌晨,是夜猫子回家前打牙祭的好去处。香肠可以搭配上皇帝面包,黑面包,薯条,酸黄瓜,腌辣椒和珍珠洋葱,调料可选择甜芥末,辣芥末,辣根和西红柿酱。是否喝点酒还是其它饮料就看您的个人喜好和年龄了。它就像是老北京小吃一样,可以是顿饭,也可以是吃在嘴里的玩意儿。虽然这样的一个小摊看起来很不起眼,但是这里能遇到三教九流不同的人。国会的议员也好,刚下班的工人也罢,对于人来说站在这里没有高低贵贱。而且许多听完歌剧或参加过舞会的人们也会来这里吃东西。也许你会发现在身边咀嚼着食物的人就是刚才台上的演员。香肠摊早已与葡萄酒馆和咖啡厅一样成了奥地利(饮食)文化的代表。
摊上贩卖的香肠主要有Burenwurst 烫香肠, K&sekrainer 奶酪馅熏肠, Frankfurter 维也纳香肠, Bosna 奥式辣热狗, Waldviertler瓦爾德威爾特爾熏肠, Debreziner 香肠, Currywurst 咖喱酱香肠和Leberk&se 奥式肉奶酪。下面来陆续介绍。
Burenwurst用老北京话属于“穷人乐“,馅料比较廉价。55%的调味的肉馅,25%的肥肉和20%的下脚料如猪牛的筋膜,软骨。所以它的口感比较粗旷,味道厚实。传统烹饪是将肠子放到快烧的水中,微火烫到它漂浮在水面为止。这样香肠不会破裂,导致味道流逝到水里。
K&sekrainer 为纯猪肉馅加上10%-20%的奶酪块。可以煮或烤。个人比较喜欢烤的。如果喜欢吃奶酪的香气,可以让师傅在香肠上用叉子扎几个窟窿或用刀划几下。这样奶酪经过烹饪会流出来,在肠子外面形成脆皮,味道很香。
Frankfurter 虽然叫肠子,但其实这种香肠分三类,在德语国家有8个不同的名字 。1804年在维也纳生活,原籍法兰克福的屠宰师 Johann Lahner发明了这种香肠。为了纪念他的家乡,取名“法兰克福”。但人管它叫维也纳香肠 Wiener . 德国版的法兰克福是纯猪肉,维也纳式的是猪肉和牛肉混合,味道也不完全一样。煮熟后的特点是非常的脆,咬一口都听的到声音。味道较为清淡鲜美。如果写着Sacher W&rstel,是萨赫酒店的版本,选料更为细腻,但大同小异。
Bosna是1949年在萨尔斯堡生活的人发明的食物,以家乡的名字命名。类似热狗将一根烤肠放入烘培过的面包,用芥末,洋葱,西红柿酱和胡椒或辣椒面调味。味道辛辣香浓。虽然在全奥地利都可以找到Bosna,但如果去萨尔斯堡旅游可以到“粮食街”Getreidegasse的老店去品尝它最正宗的味道。
Waldviertler 瓦爾德威爾特是奥地利下奥州的一个区域,以优美的风景闻名,比如旅游圣地瓦豪 Wachau和坎普河流域 Kamptal。当地饮食风格味道浓郁,以肉为主,所以这个肠子里鲜肉的比例高达86%。经过长时间的熏制它的外表棕红,味道独特。和维也纳香肠相比瓦爾德威爾特的皮也很厚,但是正是这样的皮才能在品尝时体现熏制的香味。
Debreziner的名字来游是位于东部的城市德布勒森 Debrecen。匈牙利人酷爱各种辣椒属植物,所以这个肠子肉色发红是因为添加了辣椒面。奥地利人不喜欢过于辛辣的食物,所以通常选用微辣带甜的菜椒作为调料。鲜肉的比例高达95%,这样就算长时间烹饪口感仍佳。有一道在奥地利和匈牙利都能吃到的菜肴就是土豆,洋葱,辣椒炖德布勒森香肠 Debrecziner Gulasch
Currywurst咖喱酱香肠发明于二战后的德国。以西红柿酱加咖喱粉为调料淋在烤好的香肠上,搭配上薯条或面包。是德国人最爱的小吃之一,在奥地利和也倍受欢迎。2009年在专门为以咖喱酱香肠为主题开了一所博物馆,可见它在德国文化中的地位。
Leberk&se 肉奶酪虽然有“肝”Leber这个字,但是如今的肉奶酪一般不用肝为主料了。而且和奶酪的关系也仅仅是因为外形和奶酪相似。长方的外形是肉奶酪的特点,口感嫩糯。可以当主菜或加在面包里当作快餐。在奥地利的超市的熟肉台里也可以看到,你可以让服务员夹到面包里带走吃。奥式肉奶酪的特点是加了马肉 Pferdeleberk&se 或辣椒面 Tessiner Leberk&se,但不是每个地方都有。
Semmel:Semmel来自于拉丁文的similia,意思是白面包。
Mischbrot 黑面包:黑面包一般是黑麦和小麦混合而成的,是德语国家最常见的面包品种。
Wachauer Laberl: 瓦豪面包。1905年由当地面点师Rudolf Schmidl发明。类似皇帝面包但是在白面的基础上添加少量黑麦面。用特殊的手法在凹凸不平的案板上柔面,这样表面会形成自然的纹路,烤后会裂开,口感更加焦脆。
珍珠洋葱 Perlzwiebel:也是泡在醋和调料里的,洋葱味道不重,口感脆嫩。
樱桃椒 Kirschpfefferoni:名字很可爱,吃起来一点都不可爱,超级辣。
腌辣椒 Pfefferoni:泡在水果醋里的辣椒,口味分为scharf “辣”和 mild “微辣”两种。
酸黄瓜 Essiggurke:在香肠摊上的术语管他叫“鳄鱼” Krokodil,因为外表绿绿的,疙里疙瘩类似鳄鱼的外皮。如果写着Salzgurke是咸黄瓜。
西红柿酱 Ketchup 和蛋黄酱 Mayonnaise 就不说了,大家应该都知道。芥末分为辣 scharf,甜 s&& 和洋葱芥末 Zwiebelsenf三种。主要介绍下辣根,可能大家不熟悉。Kren 辣根:也叫粉山葵。新鲜采收的辣根没有特殊味道。必须切开或擦丝它就会散发让人涕泪横流的气味。味道辛辣刺激微甜,和的山葵是亲戚,但是较为柔和。
维也纳的咖啡:
地铁:U3线至Herrengasse站有轨电车:1、2、D、J路至Burgring站
成人14欧元,网上预定地址:
10:00-18:00(周二到周日)10:00-21:00(周四)
.美泉宫(Schloss Sch&nbrunn)&地铁U4到Schonbrunn下,电车60到Hietzing下,电车10、58、公交车10A到美泉宫下。
Bitzinger Albertina:位于维也纳皇宫和国家歌剧院之间。许多奥地利人认为这家的香肠最好吃。平时歌剧院的演员和观众在表演结束后经常上这里来吃宵夜。饮料非常齐全,扎啤,瓶装啤酒,香槟,6种葡萄酒,茶或咖啡,毕竟旁边的餐厅也是他们家开的。每天的销售量为500公斤香肠和30公斤面包。另外有一家分店开在维也纳游乐园 Prater 和地铁站 Praterstern 之间。地址 Albertinaplatz 1, 1010 Wien。营业时间每天8:00 – 04:00。
&&国家歌剧院 (Staatsoper)
卡尔广场站或者歌剧院站下。
Guided Tour: 每个时段有歌剧院导游带领按批次进入,时间如下,每天只有这几个整点允许游客进入,ex:
17 May 13:00/14:00/15:00
18 May 14:00/15:00
19 May 13:00/14:00/15:00
20 May 14:00/15:00
21 May 14:00/15:00
22 May 13:00/14:00/15:00
23 May *10:00/13:00/14:00/15:00
24 May *10:00/13:00/14:00/15:00
5.23, 5.24 *10点的游览是和平时不一样,包括了歌剧院的后台
There are guided tours at 10 o’clock on some Sundays and public holidays guaranteed to include a visit backstage). Please book with the tours office on tel. (4 44/2614 or (4 44/2421
交通:看下也地图,图中A所在位置是歌剧院
最近的地铁Klarsplaz站,有U1,U4线150m左右
地图最上面是斯蒂芬教堂站Stephansplaz站,有地铁U1,U3线
地图最右边是市立公园站Stadtpark站,有地铁U4线
参观美泉宫、奥地利国家歌剧院、维也纳金色大厅。这一天的景点都在地铁U4线上,可以实现快速连接
W&rstelstand LEO:创立于1928年的香肠摊Leo是维也纳现存最老的小吃店。虽然不靠近什么风景区,但是这里是许多维也纳人公认有着非常好吃的香肠。除了各式香肠外,特色还有重达半公斤的香肠Big Mama, 素,素香肠,面包夹维也纳肉排等等。
W&rstelstand am Hohen Markt:位于中心地带的香肠摊。口味褒贬不一,但是啤酒种类非常丰富,大约有30来种。而且他们家有自己做的洋葱蜂蜜芥末 Zwiebel-Honig-Senf,沾香肠味道很独特,所以写出来供参考。
Eis-Greissler,冰激凌店
Caf& Bellaria:位于环形路邻近维也纳艺术博物馆。Bellaria来自文,意思是“好空气”。当年奥地利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喜欢来这里散步,感觉空气很新鲜所以给了这个地点取名“好空气”。今天的Bellaria咖啡店的名字就由此而来。是周一至周五有套餐,9欧元足够了。正餐价格也不贵而且手艺很好。晚上8点开始有钢琴伴奏。
最有名的甜品叫Sachertorte。维也纳森林里的格瑞金(Grinzing)
霍夫堡宫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宫苑,坐落在首都维也纳的市中心。在1918年以前一直由皇室居住,13世纪时它是一座城堡,后来随着哈布斯堡家族权力的扩张和统治地域的扩大,这座城堡被扩建成为了豪华的皇宫。皇宫依地势而建,分上宅、下宅两部分。上下两宅各有一个花园。上宅是帝王办公、迎宾和举行盛大活动的地方,下宅作为起居接借宿用。全宫有1400间装饰奇异的房间,镶嵌在一个四字形庞大的建筑群里。其中44间厅室装饰尤为富丽堂皇。如金碧辉煌的美景富大厅,1955年5月有历史意义的独立条约是在这里签订的,奥地利从此宣布了“永久中立”。今天,这里是奥地利总统的办公地点,也是一个重要的会展中心,同时还包括众多的艺术品收藏展览,著名的茜茜公主博物馆就位于此。宫殿内的奥地利画廊珍藏着中世纪到现代的绘画和雕塑名作,这里实际上是奥地利宫廷美术博物馆。富苑内的珍宝馆存放着历代帝王的华丽服饰,传神的画像,光彩的珠宝。一顶镶嵌着各色宝石、珍珠的王冠,熠熠发光,它是哈布斯堡正朝统治的象征。
13世纪的时候,本来只是一个中世纪的城堡,后来被居住在这里的每一代主人不断的扩展延伸,最终形成一个复杂的不对称的宫殿群。它分为老和新两部分。整个宫殿群是由许多不同历史风格的欧式建筑组成。老的最后主人是最后一个皇帝佛朗茨.约瑟夫。他曾经居住的地方现在是皇室住宅博物馆和茜茜公主博物馆。此外还有银器博物馆,珍宝馆和皇家马厩博物馆。在新有古博物馆和人类学博物馆。在南面和西面是城堡公园和人民公园,以及英雄广场和大宫门。每逢周末,游客可以在老的皇家小礼拜堂聆听到世界闻名的维也纳童声合唱团的天使之声。与宫虽然都是帝王的皇宫,却有很大的不同。宫是一个整体布局对称的宫殿群,这很像的故宫。但是却是一座不对称的开放的城堡,不整齐的布局内分布着大小不同风格的宫殿和庭院,有广场、教堂和花园。从建筑的室内装饰风格来讲,的华丽和奢华丝毫不亚于宫。
地铁:U3线至Herrengasse站有轨电车:1、2、D、J路至Burgring站
U3到Herrengasse下 步行3分钟,U1, U3到Stephansplatz站下来步行10分钟,只要在老城区中心步行即可
推荐SiSi ticket,美泉宫和Hofburg宫2个宫的门票,现场买就可以。
维也纳卡:,两天18.9欧
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票打票后24/48/72小时内有效,可转让,有效期内可以无限次数乘坐所有室内公共交通。价格:24小时票6.7欧、 48小时票11.7欧、72小时票14.5欧。购买地点:所有维也纳交通局售票窗口,所有地铁站自动售票机、烟草书报厅(Tabak-Trafiken),有轨电车上的投币售票机。
皇家甜点店Demel:摆放在橱窗内接近艺术的甜点作品不知道吸引过多少人的目光。进门右手是礼品区,方便给老家人买点维也纳糖果点心。西西公主曾经非常喜欢这家的甜点,王公大臣们也经常来光顾。一大特色是200年来Demel从来不用男服务员,清一色的娘子军。
地铁U3 到Zieglergasse站下
周二到周日 10:00 am – 6:00 pm
皇家甜点店Gerstner:位于步行街中央地带,其名誉能和Demel平分秋色。精致的手工艺使这家创立于1847年的老店经久不衰。
奥地利的城市观光卡:
持有维也纳卡 (价格 18.5欧元)游客可以在72小时内乘坐地铁、公共汽车或有轨电车去发现这座城市,同时还能享受210种优惠!.
24、48、72小时的萨尔茨堡卡是您通往萨尔茨堡风景名胜的钥匙。持卡者可以进入莫扎特之城的所有景点、使用公共交通设施(包括城堡缆车、盐河观光船和温特山缆车),并享受当地郊游、音乐会、戏剧表演等其它多种优惠。价格一览:24 小时: 22欧元,48 小时: 30 欧元, 72 小时: 35 欧元&
根据评价,维也纳卡没有必要,萨尔茨堡卡如果一天的旅程也不必要。
从维也纳到萨尔斯堡每小时均有特价票,38欧,耗时3个小时。
萨尔斯堡大教堂一直是附近教区的总会,最早建于公元774年。在进教堂的大门口能看到铁门上的三个金数字,分别为“774,”,这是萨尔斯堡大教堂初建成和两次重建后的年份。其实它在历史上被摧毁过5-6次,具体数字我忘了。最后一次是1944年美军轰炸萨尔斯堡时,一颗炸弹报废了教堂华丽的屋顶&。今天这座巴洛克建筑早已成为了文物保护单位,和整个萨尔斯堡同属于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门前有四个雕像。左右两边是萨尔斯堡过去的两位大主角,圣Rupert和圣Virgil,他们是这座教堂所供奉的圣人并且也是萨尔斯堡的守护神。中间的两个人是耶稣的学生Petrus和Paulus,一人持剑,一人手拿钥匙。
免费参观。大教堂正前方是圣母玛利亚抱着耶稣的雕像,从某一个角度将它和教堂结合在一起,可以拍摄出仿佛教堂墙壁上的两个天使正捧着皇冠来加冕圣母和耶稣。
Gro&es Festspielhaus, 每天下午两点跟团讲解,用萨尔茨堡免费。
这里是每年举办萨尔茨堡艺术节的主要演出地点. 人们公认的艺术节区坐落在僧侣山脚下。期间建起了艺术节小剧院,期间建起了艺术节大剧院。骑术学校则于1693年按Fischers von Erlach的设计建成。
艺术节大剧院是依奥地利建筑家Clemens Holzmeister的设计而建,1960年由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主持落成典礼。Fischer von Erlach设计的巴洛克式马廊的外墙被保留下来,原来的回声设计也在幕间休息大厅内得到保留。大剧院共有2,177个座位,均有良好的视野。这里主要上演歌剧和大型音乐会。音乐会舞台由舞台设计师Richard Peduzzi设计。主舞台的正面能在14至30米之间伸缩。
  艺术节小剧院有1,324个座位和60个站位,绝对不小。它最初是在1924年临时搭建并经过多次改建 & 最后的改动是在1963年由建筑家Hans Hofmann和Erich Engels负责。入口大堂点缀了Anton Faistauer于1926年完成的著名的壁画。骑术学校是在300年前为大主教的骑兵训练而建的。大堂内展示了700多平方米的壁画,内容是关于骑术,被人们称为&土耳其刺刻&。1926年,萨尔茨堡艺术节被迁入这里。这个露天剧院极为适合上演歌剧,音乐会,以及话剧。它拥有1,549个座位。
  大教堂广场上,大教堂庄严的前庭是自1920年来传统剧目《每个人》的最佳演出地点。萨尔茨堡大教堂华丽建筑正面上的雕塑把世界和当地的教堂联系起来:彼得鲁斯和保罗勒斯与萨尔茨堡的鲁珀特和维吉尔。上面还站立了四个福音传道者,在教堂尖顶上,天主立于摩西和伊莱亚斯上方。广场中间,可看到1766年到1771年间在大主教Sigismund Graf Schrattenbach时期由Wolfgang 和 Johann Baptist Hagenauer兴建的玛利亚塑像。
  莫扎特音乐学院的氛围独特的大厅始建于1914年,有807个座位。艺术节期间,这里主要用于开音乐会。州剧院有732个座位,建于1893年,后于1978年翻新,这里是理想的戏剧剧院。Thomas Bernhard的5个作品曾经在这里首演。1707年兴建的大学教堂由Fischer von Erlach设计,这里不但是表演古典宗教音乐难得的地方,也适合现代大师们复杂的作品。宗教音乐会也会在大教堂和圣彼得僧侣教堂举行。
刚进门是Faistauer-Foyer,大厅的墙壁都是有各种彩绘,由奥地利绘画家Anton Faistauer ()和他的团队于1926年完成。350平米的墙壁上有200个人物,内讲述的是萨尔斯堡艺术大厅修建过程和一些戏曲剧目。1938年纳粹党执政时期,这些绘画被切除或遭受人为的破坏。1956年开始从新翻修萨尔斯堡艺术大厅,这些画才得以回到它原来的位置。
(石头座椅)三百多年前萨尔斯堡人从&修道士山&M&nchsberg采集石料来修建萨尔斯堡大教堂。山体被挖掉后空出来的场地,主教决定把这里改造成马术学校,设计师就是之前提过的Johann Bernhard Fischer von Erlach。设计师独出心裁,在修道士山的山体上挖出来观众席,一共有96个窗口,让主教和贵宾们坐在山里看马术表演。有时候要换换口味,弄点熊,野猪等各类动物,让它们在这里互相搏斗至死,或模仿打猎被骑士所斩杀。
最后观看的是&卡拉扬大厅&,根据萨尔斯堡的骄子,20世纪最伟大的指挥家之一,Herbert von Karajan &赫伯特&冯&卡拉扬&(日-日)。这里是他活着的时候,在萨尔斯堡艺术节固定的演出场所。1960年,萨尔斯堡艺术大厅的第一场演出就是由卡拉扬指挥的,演出的剧目是&玫瑰骑士& Der Rosenkavalier。卡拉扬大厅的特色是不卖站票,因为他的耳音特别灵敏,观众席里稍微有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到他的艺术发挥。不仅如此,空调在这里也是禁止的,理由如上。可想当年人们得有多热爱音乐和卡拉扬,才能在这个地方坐三,四个小时,
我们先去看了的最老面包房Stiftsb&ckerei St. Peter“面包房”。牌子最下方写着“正宗木材烤炉面包,采用纯粹的自然酸面(老面)”。这家面包房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160年,距今有850多年了。一直到1975年这里都是利用水力自己抹面粉,2007年又恢复了这个传统,从新安装了水轮。
萨尔茨城堡 (:Festung Hohensalzburg)是大部分游客必来的景点,在穷游上已经有无数人分享了这里的背景知识,我就不再重复了。用Salzburg Card可以免费搭乘堡的缆车。
城堡联票包括上山小火车、城堡内部、博物馆、木偶博物馆等全部景点;城堡门票不包括小火车,需自己爬上山。
城堡里面的展览比较零碎,有古代文物,也有现代艺术品和萨尔茨堡近代历史。多少有些“鸡肋”的感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些木偶做的还不错。从兵器和服饰来看时欧洲中古时期的雇佣兵。这些人经常是居无定所,哪里的君主给钱就给谁卖命。
离开前在城堡中间的小院子里坐了会儿。这棵菩提树(德文:Lindenbaum)有上百年了,据说有病的人在这个树下坐坐就能好转。菩提本无树,本来无一物。。。更何况能治疗你的病?呵呵
当年施工期间这里挖出来,地上有一句用拉丁文拼凑出来的话&hic habitat (felicitas), nihil intret mali&,中文翻译为“这里住着(幸福),所有的邪恶都不要来”。当年古人在今天的建造的城市叫Iuvavum,所以地下遗址也不少。因为这个发现,莫扎特雕像的工期被推迟了一年,到了号才正式剪彩。当时莫扎特的两个儿子还参加了仪式,也许他们也很欣慰父亲的雕像旁边有古人留下的一句祝福的话。莫扎特不仅在非常有名,在附近国家也是备受青睐。1835年开始为雕像筹款时,巴伐利亚国王 Ludwig I. 就捐赠了一大笔资金,还赠送了雕像座。它被收藏在今天的内。
米拉贝尔宫殿和花园,曾是电影《音乐之声》的外景地之一,还记得电影里玛利亚和孩子们一边唱一边跳&DO-RE-MI&,然后是拾阶而上,来到玫瑰山丘的情景吗,这就是在米拉贝尔宫殿和花园拍的。米拉贝尔花园最初被称为&阿尔特瑙&,1606年大主教沃尔夫&迪特里希为自己的情人莎乐美建造一座宫殿。以前主教庆祝大厅的大理石大厅,今天已经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婚礼大厅之一,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男女前来登记结婚。
门票:花园、大理石厅均免费。开放时间:&大理石厅:周一、周三、周四 8:00-6:00,周二、周五13:00-16:00有特别活动不开放。其他房间暂时不对外开放。
Getreidegasse粮食大街
位于奥地利的萨尔次堡。
莫扎特-萨尔茨堡-粮食大街。许多不朽的乐章在这里谱写;许多动人的故事在这里发生;许多浪漫的爱情在这里演绎;许多神秘的色彩在这里涂抹。
是萨尔次堡最美的购物街。从顶级品牌到当地特色的小店应有尽有,最特别的是每家商店的标牌都沿袭着古老传统的铁艺招牌,有人把老街形容成像一条巨大的蜈蚣,趴在那里。从老街的两边散布出去的许许多多条小巷,好似蜈蚣的腿一样又细又密。
老街上有享誉世界的铁艺招牌。在老街上闲逛,你会发现,整条街上每家店铺的招牌(也就是商号)都是用铁铸造的,悬挂在外面,这些招牌上还保留着古代的驿车号、车轮、鹅、鹿、以及挂着帽子、鞋、雨伞等标志,很形象的告诉人们这家店铺是卖什么的,而且你也可以通过它的符号知道这家商号的名字,比方说,铁艺招牌上是帽子,就知道这家店铺是卖帽子的;铁艺招牌上是鞋,就知道这家店铺是卖鞋的;铁艺招牌上是雨伞,就知道这家店铺是卖雨伞的
在萨尔茨堡火车站、市政厅及米拉贝尔花园有840路汽车直达。
Obersee&是Konigssee的内湖,两个湖连在一起。到Konigssee和Obersee可在汽车站乘841路车,约15分钟到达Konigssee的入口处。进入Konigssee和Obersee,要乘小船,船票15.5欧元。到Konigssee终点,船停下,游人可在湖边游览,或进入国家森林公园徒步,还可以换乘到内湖Obersee的船,在Obersee的终点下船之后,可继续徒步1小时左右到达山边瀑布处,一路山青水碧,景色奇妙,赏心阅目,徒步难度不高。
国王湖K&nigssee电动游船SCHIFF时刻首班8:30每小时两班,整点和30分时各发一班,16:15增加一班。末班16:45从国王湖K&nigssee畔电动游船SCHIFF码头K&nigssee Seel&nde,Sch&nau a. K&nigssee到圣巴托洛梅修道院电动游船SCHIFF码头Sankt Bartholom&,Sch&nau a.K&nigssee航行35分钟。从国王湖K&nigssee畔电动游船SCHIFF码头K&nigssee Seel&nde,Sch&nau a. K&nigssee到后海电动游船SCHIFF码头Salet,Sch&nau a.K&nigssee航行55分钟。
在火车站前乘846到达国王湖,买了国王湖和的联票,一共33欧,比单开买节省4欧。国王湖游船一共停2站,一站,一站是salet,如果只买到红顶教堂St. Bartholarma,那么后半程是看不到的。红顶教堂下船,可以围着小岛漫步,还有一大片树林,如果要充分地看恐怕也要1个小时。红顶教堂里面很小,记得推门可以进去的。与红顶教堂相比,salet下船后漫步到的Obersee显然别有洞天,更纯净,更清亮。这里没有游船,只有徒步可以到达,走山路过去,湖的对面是一片美丽的绿草地和从高山上奔流而下的亮白色瀑布。我去的那天刚下过雨,山路崎岖湿滑,多亏遇到了一家人,老两口和很善良的一个女儿,和我一路结伴,大家互相照应才不显得太辛苦。小路上牛粪极多,两边吃草的牛羊显得很是惬意自在。大约花1个小时到了对岸,本以为可以挨近瀑布了,实际上还要再爬一条向高处的山路才能真正亲近瀑布,据说要半小时左右,有兴致的兄弟姐妹们可以试试,应该是很美的景色。在清澈的湖边小憩片刻,原路返回,无话。
&Hintersee 是在小镇的另一个方向,可乘843路汽车,车程约为25分钟。网上有攻略介绍,到Hintersee最好从拉姆稍教堂(Ramsau&Kirche)下车,徒步约2小时,经魔法森林前往Hintersee,然后再坐车返回。根据本人的经验,如果你想轻松地赏景,那么最好先坐车到Hintersee,返回时选择徒步魔法森林到拉姆稍教堂,然后再乘车返回至镇上。从拉姆稍教堂到Hintersee这一段为上坡路,回程自然就是下坡路了。因为我选择的是返程徒步,结果一身轻松地看着那些上来的人气喘吁吁着。当然,如果想暴走,那就另当别论了。
Bus 846由Hintersee湖站返回贝希特斯加登火车站总站ZOB/Hbf, Berchtesgaden时刻表6:15 6:45 8:05 9:43 10:43 11:43 12:47 13:47 14:43 15:43 16:43 17:43首班车6:15末班车17:43全程运行28至35分钟
位于慕尼黑西北郊外的宁芬堡已有300年历史,之于巴伐利亚王室,大概就相当于北京的颐和园吧。虽然这座宫殿没能达到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王宫那样的规模,但肯定是德国这类宫殿中最大的一座。前后有5代人在这儿居住过,路德维希二世也在这里出生。
说到这里就绕不过一个叫维特尔斯巴赫(Wittelsbach)的家族,这个德意志最古老的贵族世系之一,
以及这个家族的三大特产:美人、天才、 疯子. 与生俱来的忧郁气质, 附带着遗传的家族精神疾病, 这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茜茜公主,路德维希二世, 他的弟弟奥托亲王,
当然还有路德维希一世的宫殿里颇负盛名的美人画廊.
德意志古老的谚语中说巴伐利亚是个&天使来过,空气在微笑&的童话国度,
而现实中的巴伐利亚王室的结局都颇为凄凉. 就像晚年永远只穿黑衣的茜茜公主. 当她听到路德维希身亡的噩耗,深爱他的奥地利皇后伊丽莎白对世人说:&国王没有疯,他只不过是一个生活在梦幻中的怪人而已。如果他们对他再好那么一点儿,也许他也就不至于落这样一个悲惨结局了。&
火车站&Fussen
从Fussen到lindau:16:06(2:28)、17:05 &(2:55)、17:15(2:22)各一班车。
从德国境内到博登湖 第一条线路,从巴伐利亚州到博登湖。 从巴伐利亚州到博登湖首先是到林道。林道位于巴伐利亚州,所以在巴伐利亚境内一般只需购买州票就可以到达,这也是最经济的方法。然后从林道坐火车或游轮经Friedrichshafen到Konstanz,最后从Konstanz坐火车到瑞士境内的Schaffhausen观看莱茵瀑布。 第二条线路,从巴登符腾堡州到博登湖。 从巴登符腾堡州到博登湖首先是到Konstanz。Konstanz位于巴登符腾堡州,所以在巴登符腾堡州境内一般只需购买该州的州票就可以到达,这也是最经济的方法。然后从Konstanz坐火车往西可以到到瑞士境内的Schaffhausen,往东到巴伐利亚州的林道。
博登湖也称康斯坦茨湖,位于瑞士、奥地利和德国三国交界处,由三国共同管理,湖区景色优美,风景迷人。博登湖由三部分:上湖(Obersee)、下湖(Untersee)和Seerhein(于伯林格湖)组成。博登湖面积536平方公里,最深处254米,是德语区最大的淡水湖,每年为当地450万居民提供1800万立方米饮用水。 博登之名很可能取自于伯林根湖西北角加洛林王朝博德曼(Bodman)的巴拉丁领地。中世纪时此湖为主要交通中心,四通八达。现仍有新石器时代湖上房屋遗迹。湖泊沿岸地区阳光明媚、气候温和。富饶的沿岸坡地水果种植业及葡萄酒酿造发达。盛产鲑鱼及鱒鱼。丘陵上林木葱郁,阿尔卑斯山风光美不胜收,湖区为著名游览胜地。主要湖滨城市有德国的康斯坦茨、林道(Lindau)、腓特烈港(Friedrichshafen);奥地利的布雷根茨(Bregenz);瑞士的克罗伊茨林根(Kreuzlingen)。
在沿岸地区,除了康斯坦斯这样的市之外,还有一些规模较小,但别具风味的小城镇。位于波登湖东的林道就是其中之一。林道其实是座落在波登湖上的一座小小岛屿,但与大陆之间只相隔了一条非常狭窄的水道。林道人的门前就是碧波万顷的波登湖,而抬眼望去,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顶也历历在目。林道这座小岛位于巴伐利亚州的最西南端,同时也处于、和三国交界的地区。如果是坐船从博登湖进入林道港的话,一定会注意到矗立在港口的一座大型的狮子石像,这是一只巴伐利亚狮子。在19世纪之后,林道成为了巴伐利亚王国的一部分。这还得归功于拿破仑。当他发动战争,横扫欧洲的时候,符腾堡王国和巴伐利亚王国都曾经派兵帮助他,对抗普鲁士和。作为回报,拿破仑当着巴伐利亚国王的面拿出地图,用笔在林道附近一划,林道从此就成为了巴伐利亚的一部分。”当时,为了这件事,符腾堡和巴伐利亚之间还曾经闹出纠纷。因为符腾堡王国也希望将林道归为已有,因为这个小岛虽然地方不大,却是波登湖周边一个重要的商业中心。林道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2世纪,那时候林道附近的地域内开始出现了小群人的定居点,但是当时居民的主要活动范围依然在大陆上,岛上依然荒无人烟。公元9世纪左右,在一些教派信徒的书信中,林道第一次作为地名出现,意思是在椴树下繁荣兴盛起来的小岛。这时候岛上已经有了一个妇女修道院,同时一些渔民也开始在这里定居。此后,一批又一批的定居者在这里不断地进行修建工作,城区的范围也不断扩大,并出现了市场,以及大型的商人定居点,小岛周围也修建了城墙,以抵御外敌入侵。1213年左右,两位林道的纺织品商人经过千辛万苦之后,打通了前往的商道,从此之后,纺织品贸易也成为了林道最为重要的经济支柱。源源不断的人员和货物从林道出发,经过莱茵河谷最后抵达意大利北部。在与意大利人进行反纺织品,香料和水果的同时,林道人还和波登湖水域的其他城市进行了大量的物资交换,其中包括盐,木材,鱼肉等等。商业贸易活动在林道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从林道里几条小街的名字就可以看出,除了盐商们聚集的“盐街”之外,还有“柠檬街”,“鱼街”等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林道由于地处偏远,并没有收到太大的损失,但是在战争结束之后,林道却一下子成为了无人认养的孤儿,“1945年二战结束之后,林道正处于和占领区之间,于是几乎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国家,拥有自己的政府,还有地区元首,直到1955年,林道才再次归入德国巴伐利亚州的版图。”林道居民人数总共有24500人,城市总面积有33平方公里,但老城只有大约0.68平方公里,但是这方寸之地却正是小岛的精华所在。修建于15世纪的是整个林道的心脏地带,1496年,当时的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议会曾经在这里召开过会议。这里的底楼当时是帝国图书馆,这里至今还珍藏着大约23000册宝贵的书籍资料。此外,老城里的圣史蒂芬教堂和圣母升天教堂也值得浏览一番,特别是教堂外部的大型壁画,是博登湖地区难得一见的佳作。在林道曲折蜿蜒的小道上漫步时,只要稍加注意就会发现,许多房子的门框并不是常见的长方形,而是左右两边的门框中间部分分别向外部弯曲,形成一个弧度。原来,林道人喜欢在家里酿造葡萄酒,也喜欢品尝佳酿,但是用来储藏葡萄酒的橡木桶往往体积比较大,送到门口时就会被卡住,因此林道人便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把大门的左右两边各做成一个弧度,这样园园的酒桶就能畅通无阻的进入各家各户了。说到这儿,聪明的您也许会问,既然酒桶体积太大,无法入门,那为什么不索性把门做得更大一些呢?这其实有引出了林道建筑的第二个特色,林道住宅的特点就是面向街道的一面非常窄小,通常只是在5到8米左右,而纵深却很长,经常有十几米。这种奇怪的建筑造型其实和这里的地理特点有关,林道作为一个小道,可谓寸土寸金,而房屋面向街道的这一面由于采光良好,更是价值不菲。因此,在林道造房子要按照面街一边的墙壁长度向政府交税,也就是说,房子朝街的一面越宽,交的税就越高,为了省钱,林道的房子于是个个变得又瘦又长。其实,这还只是林道的建筑风格受到地理因素影响的例子之一。此外林道几乎每幢房子的顶楼都有一扇门,那是林道人的储藏室,因为林道是一个波登湖里的小岛,地下水位很高,不可能像德国其他地方那样,使用地窖作为存放物品的场所,因此林道人只能在阁楼上开一道门,把这里当成储藏室使用。另外在6月底7月初这段时间内不但气候舒适,风景宜人,而且还有一项一年一度的盛事将在林道举行。那就是诺贝尔奖得主在林道的年度聚会,在这段时间内,当年的诺贝尔化学,物理和医药奖得主将和许多科学界人士齐聚林道,而许多精彩的展览和活动也将同时展开。在欣赏山水风光的同时,领略一下这个小镇上的年度庆典。
从lindau到腓特烈港23分钟,从腓特烈港到konstanz坐船50分钟。
http://en.der-katamaran.de/schedule-fares/schedule.html,t票价21欧,katcard?
&康斯坦茨人总是说,要到博登湖旅游,不能不到康斯坦茨,因为这里就是博登湖的首都。尽管康斯坦茨的人口数才不过81000多,但却已经是博登湖地区最大的城市,而博登湖还有一个别名就是“康斯坦茨湖”,由此可见这座城市在周边地区的地位。而康斯坦茨成为这一地区的中心城市,并不完全是凭借人口数量和城市规模。博登湖之都依靠的更是它在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康斯坦茨地区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拥有了固定居民,公元后一世纪左右,人开始在这里定居。在罗马人定居的基础上,康斯坦茨地区逐渐在中世纪的早期初具城市规模,而与此同时,人们从罗马语词汇“”衍生出这里的地名康斯坦茨。从10世纪到14世纪时,康斯坦茨进入自己的繁荣期,通往北部,和东欧的商道在这里交汇,而康斯坦茨也成为了香料,毛皮,麻布登重要商品的集散地。1548年,康斯坦茨失去了自由城市的地位,成为了的一部分。此后,她也一度失去了博登湖地区的经济中心的地位。在1806年,拿破仑的大军顺利攻占这里之后,康斯坦茨又并入了公国的版图。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康斯坦茨引进了新工业,建设铁路,并拥有了蒸汽机发动的船只,往来于博登湖上,这里再次成为繁荣的贸易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德国的许多旅游城市都造成了巨大损害,但康斯坦茨却因为紧贴着德国和中立国的边界而逃过了这次大难,并在战后逐渐发展成为本区域最重要的旅游城市和国际会议中心。康斯坦茨的历史中最为重要的一段历史时期无疑是从1414年开始在这里召开的天主教宗教大会,那次会议在天主教历史上写下了非常沉重的一笔。为期四年之久的天主教大会终结了当时三教皇鼎立的局面,选出新任教皇马丁五世,维教廷烧死了波西米亚的宗教改革领袖胡斯,并引发了后来的革命和胡斯战争,也为百年后的马丁-路德改革埋下了伏笔。虽然时光已经走了600多年的历程,但当年宗教大会却依然在康斯坦茨留下了许多遗迹。其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紧挨康斯坦茨码头的1414年天主教宗教大会原址,这座建筑原本是商家囤积货物所用,当时经过改造之后,成为了天主教廷的会议场所,而过了几百年之后,这里现在依然是一座会议中心。从宗教大会原址转身向博登湖方向,可以看到湛蓝的湖水和对岸瑞士境内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群峰。不过,码头上还有一样东西吸引住您的视线,那就是因佩莉亚女子雕像,是康斯坦茨最著名,同时也是最有争议的景观之一。而她的来历也和1414年的宗教大会有关。这位名叫“因佩莉亚”的女子头戴花冠,身穿低胸上衣,裙子下还露出一条美腿。原来当年宗教大会召开时,只有8000多居民的康斯坦茨竟然接待了与会的宗教领袖,文职人员,三教九流,一共72000人,而其中竟然还包括3000名妓女。康斯坦茨人为她们的代表,因佩莉亚树立塑像,也算是对此的一种讽刺吧。因更让人忍俊不禁的是,因佩莉亚双手还各托着一个造型滑稽的光屁股小人,左手的那个头戴一定镶有十字架的帽子,显然是指教皇,而右手的那个头戴皇冠,手执权仗,无疑就是世俗皇帝,康斯坦茨用这样的方式对神权和世俗皇权进行一次不大不小的嘲讽。因佩莉亚塑像高达九米,重18吨,她的底盘一直处于旋转状态,因此只要您有一点耐心,就一定能看到她的完整丰姿。离开码头区,穿过紧邻的火车站,前往,在老城火车站旁边的车站广场上有一座喷泉,喷泉的底部雕塑中,有几只形状奇特的动物,兔子脑袋,但是却带着鱼尾巴,这是人们所说的海兔子,博登湖居民被其他人称为海兔子。海兔子的由来有两个说法。一种说法是13世纪时生活在博登湖地区的罗马人用一种徽章,上面有兔子的形象,可能这是海兔子来历。还有一种说法是,博登湖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而当人们俯视博登湖的时候,会发现这三部分的组合看上去有点像一个长着两只大耳朵的兔子头,因此这也可能是博登湖地区的人被称为海兔子的原因。不过,只有在这里出生的人才能拥有这一称号。”从车站广场沿着湖边道路向北行进,没过多久,就可以看到在左手边有一座小岛,这就是施泰根贝格岛,这座小岛与康斯坦茨之间之隔着一条很小的水域,湖水最窄的地方只有不足十米,而这座迷你小岛其实却大有来头,这里在13世纪的时候建立了一座修道院,修道院的基本建筑格局保留至今,现在成为了施泰根贝格小岛宾馆。宾馆内部的一些哥特式风格的壁画年代久远,值得一看。历史上最著名的说德语的预言家,神秘家索萨曾经住在这里,而博登湖地区最知名人物之一,飞艇之父齐柏林就是诞生在这座建筑里的。离开小岛向西走,就进入了康斯坦茨的老城中心,和大部分德国城市一样,康斯坦茨的老城也是以一座教堂为中心而展开的,那就是圣康拉德教堂。这作教堂修建于1604年,也就是天主教历史上的“反宗教改革”时期,于教堂同时修建的还有一个神学院。在神学院解散后,这里成为了一所人文学院。圣康拉德大教堂的礼拜堂是吸引游客最多的地方,这里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文艺复兴晚期和巴洛克早期的元素,成为了德国南部这一时期建筑的最佳代表。而在教堂不远处是康斯坦茨市立大剧院,这里早在17世纪就开始上演戏剧节目,是德语国家中最古老的剧院。此外,康斯坦茨老城内还有纪念宗教改革者胡斯的博物馆以及当年众多路径此地前往罗马或者的朝圣者的居所。在幽静的老城之内,历史的踪迹随处可寻。从康斯坦茨市中心向北,坐4路车就可以抵达了博登湖上最美丽的岛屿,麦瑙岛Insel Mainau,也称花岛麦瑙。顾名思义麦瑙是一个花卉植物园,这里在春,夏秋三季都盛开着各种鲜花。而且这里还有很多巴洛克式建筑。这里是一个私人小岛,属于一个非常强盛的家族,他们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皇族。”另外麦瑙岛上还有一个四季如春的暖房,在那里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地,色彩斑斓的蝴蝶。从康斯坦茨坐1路汽车到渡轮码头,然后坐船就可以到位于湖对岸的老城。梅尔斯堡是德国境内保存最完善的中世纪城市,这里有德国最古老的城堡之一古堡,还有以壮丽堂皇的楼梯而闻名的。当然在欣赏这些古迹的同时,别忘了欣赏博登湖的青山绿水。*lz省钱小提示:夏天傍晚19点以后,整个花岛免费。插曲康斯坦茨之所以是德国为数不多的在2次大战中未遭到盟军轰炸的城市。说来还有个有趣的故事。2战中盟军轰炸德国时误炸了位于德国边境的瑞士城市 (Schaffhausen),瑞士对此提出了抗议,为了防止误炸,每次空袭时,瑞士边境的城市都灯火通明,以防止盟军误炸。康斯坦茨就混水摸鱼,也打开所有的灯,美军以为是瑞士的城市,就放弃了轰炸。而离康斯坦茨不远的城市Friedrichshafen也想学康斯坦茨混水摸鱼,可是这座城市是德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和飞艇制造中心,是盟军的轰炸重点,当然不会轻易放过,当他们打开所有灯光是正好给盟军轰炸提供方便,于是这座城市被炸得精光。
莱茵瀑布位于瑞士州和州交界处的莱茵河上。瀑布最宽处150米,最大落差21米,水深13米。夏季平均流量每秒700立方米。莱茵瀑布是欧洲最大的瀑布。莱茵瀑布已有l万多年历史。2万年前尚无瀑布,后因冰川活动和莱茵河改道,形成了现在的景象。Lz提示:莱茵瀑布虽然位于瑞士,但如果从去莱茵瀑布,只需购买德国的巴符州州票和德国周末票或德国地区天票即可。无需另外购买瑞士火车票&
在沙夫豪森Schaffhausen火车站广场,持德国铁路DB周末票Sch&nes-Wochenende-Ticket免费乘坐6路公共汽车,在Schloss-Laufen汽车站下车,莱茵河瀑布轰隆的水声如雷贯耳远远就可以听到,通过入口处站在山顶上眺望,只见莱茵河中央兀立着两座几十米高的巨大岩石,犹如两座大门拱卫着大瀑布,汹涌澎湃的莱茵河水在这里以势不可挡雷霆万钧之力撞击河中的礁石,水花飞溅,白浪滔天,直泻而下,煞是壮观。
&康斯坦茨人总是说,要到博登湖旅游,不能不到康斯坦茨,因为这里就是博登湖的首都。尽管康斯坦茨的人口数才不过81000多,但却已经是博登湖地区最大的城市,而博登湖还有一个别名就是“康斯坦茨湖”,由此可见这座城市在周边地区的地位。而康斯坦茨成为这一地区的中心城市,并不完全是凭借人口数量和城市规模。博登湖之都依靠的更是它在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康斯坦茨地区早在公元前3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拥有了固定居民,公元后一世纪左右,人开始在这里定居。在罗马人定居的基础上,康斯坦茨地区逐渐在中世纪的早期初具城市规模,而与此同时,人们从罗马语词汇“”衍生出这里的地名康斯坦茨。从10世纪到14世纪时,康斯坦茨进入自己的繁荣期,通往北部,和东欧的商道在这里交汇,而康斯坦茨也成为了香料,毛皮,麻布登重要商品的集散地。1548年,康斯坦茨失去了自由城市的地位,成为了的一部分。此后,她也一度失去了博登湖地区的经济中心的地位。在1806年,拿破仑的大军顺利攻占这里之后,康斯坦茨又并入了公国的版图。在此后的一段时间内,康斯坦茨引进了新工业,建设铁路,并拥有了蒸汽机发动的船只,往来于博登湖上,这里再次成为繁荣的贸易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德国的许多旅游城市都造成了巨大损害,但康斯坦茨却因为紧贴着德国和中立国的边界而逃过了这次大难,并在战后逐渐发展成为本区域最重要的旅游城市和国际会议中心。康斯坦茨的历史中最为重要的一段历史时期无疑是从1414年开始在这里召开的天主教宗教大会,那次会议在天主教历史上写下了非常沉重的一笔。为期四年之久的天主教大会终结了当时三教皇鼎立的局面,选出新任教皇马丁五世,维教廷烧死了波西米亚的宗教改革领袖胡斯,并引发了后来的革命和胡斯战争,也为百年后的马丁-路德改革埋下了伏笔。虽然时光已经走了600多年的历程,但当年宗教大会却依然在康斯坦茨留下了许多遗迹。其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紧挨康斯坦茨码头的1414年天主教宗教大会原址,这座建筑原本是商家囤积货物所用,当时经过改造之后,成为了天主教廷的会议场所,而过了几百年之后,这里现在依然是一座会议中心。从宗教大会原址转身向博登湖方向,可以看到湛蓝的湖水和对岸瑞士境内白雪皑皑的阿尔卑斯山群峰。不过,码头上还有一样东西吸引住您的视线,那就是因佩莉亚女子雕像,是康斯坦茨最著名,同时也是最有争议的景观之一。而她的来历也和1414年的宗教大会有关。这位名叫“因佩莉亚”的女子头戴花冠,身穿低胸上衣,裙子下还露出一条美腿。原来当年宗教大会召开时,只有8000多居民的康斯坦茨竟然接待了与会的宗教领袖,文职人员,三教九流,一共72000人,而其中竟然还包括3000名妓女。康斯坦茨人为她们的代表,因佩莉亚树立塑像,也算是对此的一种讽刺吧。因更让人忍俊不禁的是,因佩莉亚双手还各托着一个造型滑稽的光屁股小人,左手的那个头戴一定镶有十字架的帽子,显然是指教皇,而右手的那个头戴皇冠,手执权仗,无疑就是世俗皇帝,康斯坦茨用这样的方式对神权和世俗皇权进行一次不大不小的嘲讽。因佩莉亚塑像高达九米,重18吨,她的底盘一直处于旋转状态,因此只要您有一点耐心,就一定能看到她的完整丰姿。离开码头区,穿过紧邻的火车站,前往,在老城火车站旁边的车站广场上有一座喷泉,喷泉的底部雕塑中,有几只形状奇特的动物,兔子脑袋,但是却带着鱼尾巴,这是人们所说的海兔子,博登湖居民被其他人称为海兔子。海兔子的由来有两个说法。一种说法是13世纪时生活在博登湖地区的罗马人用一种徽章,上面有兔子的形象,可能这是海兔子来历。还有一种说法是,博登湖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而当人们俯视博登湖的时候,会发现这三部分的组合看上去有点像一个长着两只大耳朵的兔子头,因此这也可能是博登湖地区的人被称为海兔子的原因。不过,只有在这里出生的人才能拥有这一称号。”从车站广场沿着湖边道路向北行进,没过多久,就可以看到在左手边有一座小岛,这就是施泰根贝格岛,这座小岛与康斯坦茨之间之隔着一条很小的水域,湖水最窄的地方只有不足十米,而这座迷你小岛其实却大有来头,这里在13世纪的时候建立了一座修道院,修道院的基本建筑格局保留至今,现在成为了施泰根贝格小岛宾馆。宾馆内部的一些哥特式风格的壁画年代久远,值得一看。历史上最著名的说德语的预言家,神秘家索萨曾经住在这里,而博登湖地区最知名人物之一,飞艇之父齐柏林就是诞生在这座建筑里的。离开小岛向西走,就进入了康斯坦茨的老城中心,和大部分德国城市一样,康斯坦茨的老城也是以一座教堂为中心而展开的,那就是圣康拉德教堂。这作教堂修建于1604年,也就是天主教历史上的“反宗教改革”时期,于教堂同时修建的还有一个神学院。在神学院解散后,这里成为了一所人文学院。圣康拉德大教堂的礼拜堂是吸引游客最多的地方,这里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文艺复兴晚期和巴洛克早期的元素,成为了德国南部这一时期建筑的最佳代表。而在教堂不远处是康斯坦茨市立大剧院,这里早在17世纪就开始上演戏剧节目,是德语国家中最古老的剧院。此外,康斯坦茨老城内还有纪念宗教改革者胡斯的博物馆以及当年众多路径此地前往罗马或者的朝圣者的居所。在幽静的老城之内,历史的踪迹随处可寻。从康斯坦茨市中心向北,坐4路车就可以抵达了博登湖上最美丽的岛屿,麦瑙岛Insel Mainau,也称花岛麦瑙。顾名思义麦瑙是一个花卉植物园,这里在春,夏秋三季都盛开着各种鲜花。而且这里还有很多巴洛克式建筑。这里是一个私人小岛,属于一个非常强盛的家族,他们的渊源可以追溯到皇族。”另外麦瑙岛上还有一个四季如春的暖房,在那里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地,色彩斑斓的蝴蝶。从康斯坦茨坐1路汽车到渡轮码头,然后坐船就可以到位于湖对岸的老城。梅尔斯堡是德国境内保存最完善的中世纪城市,这里有德国最古老的城堡之一古堡,还有以壮丽堂皇的楼梯而闻名的。当然在欣赏这些古迹的同时,别忘了欣赏博登湖的青山绿水。*lz省钱小提示:夏天傍晚19点以后,整个花岛免费。插曲康斯坦茨之所以是德国为数不多的在2次大战中未遭到盟军轰炸的城市。说来还有个有趣的故事。2战中盟军轰炸德国时误炸了位于德国边境的瑞士城市 (Schaffhausen),瑞士对此提出了抗议,为了防止误炸,每次空袭时,瑞士边境的城市都灯火通明,以防止盟军误炸。康斯坦茨就混水摸鱼,也打开所有的灯,美军以为是瑞士的城市,就放弃了轰炸。而离康斯坦茨不远的城市Friedrichshafen也想学康斯坦茨混水摸鱼,可是这座城市是德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和飞艇制造中心,是盟军的轰炸重点,当然不会轻易放过,当他们打开所有灯光是正好给盟军轰炸提供方便,于是这座城市被炸得精光。
地图加载中...
行程推荐 | 酒店推荐
行李清单空空如也~
预算清单空空如也~
行程名称: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看行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糖果城堡 的文章

 

随机推荐